杜甫悲秋诗句

关于杜甫悲秋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杜甫悲秋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杜甫悲秋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杜甫悲秋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604) 语录(6) 说说(8) 名言(12) 诗词(688) 祝福(17k+) 心语(108)

  • 悲秋的诗句杜甫

  • 杜甫
  • 悲秋的诗句杜甫

      作为一种物候现象,秋何以生悲?解读悲秋,就是探究其中包含的文化的诗学的原因。我们可以从《悲秋》这首诗入手。

      唐代:杜甫

      凉风动万里,群盗尚纵横。家远传书日,秋来为客情。

      愁窥高鸟过,老逐众人行。始欲投三峡,何由见两京。

      《悲秋》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扩展阅读:

      吟秋 : 人生愁绪的抒写模式

      作为生命底线,死亡无疑在人生状态的一切方面处于最根本的层次。在人们的观念和情感世界中,大约没有什么比生死激起的感受和反应更为极至和震颤人心。陆机曰:“夫死生是得失之大者,故乐莫甚焉 ,哀莫甚 焉”(20)人生之乐没有比生的快乐更为根本;人生之悲,没有比死亡之悲更至大至深。贝克尔说“在所有动人心弦的事情中,对死的恐惧是首当其冲的”。(21)由于死亡断灭与秋的萧杀心物同物,生命情结与秋的冷落情景相投,使得清秋世界最易聚汇和传达古代诗人的生命意识和悲情。一方面,生命意识赋予了秋以浓厚的死亡意味和感伤情调;另一方面,在“草木摇落露为霜”的悲凉情境中,*养了古代诗人的时间意识和生命情感,使诗人们从中找到了内在生命情结与外在秋景相融的契合点,找到了对生命悲情恰当的审美感受和抒写方式。阿米尔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种心情。”(22)古代诗人写秋,原本就是在传达生命苦短和困惑,古代诗人悲秋,原本就是倾诉大恸巨怖的生死之悲。

      如果说在各种人生悲情中,死亡之悲位于悲情上限,没有比死亡之悲更极至的悲情,那么,“秋”作为死亡的隐喻和生死悲情的对应,则最能唤起,汇聚那种殊深的生命之悲和哀婉凄切之情:“皇天*分四时兮,窃独悲此凛秋”(宋玉《九辩》),“秋风萧萧愁**,出亦愁,入亦愁”(汉.古歌)。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比秋更为熨贴地传达悲情的方式。既然秋之悲可抵达悲情之巅,那么,借助于这种悲情极至的形式来传达人生其他种种苦绪和烦恼,使这些愁绪的抒写也具有生死之的悲震撼力,则可大大强化其诗品的艺术感染力。于是,我们可见到,在古代文学史上,历代诗人总喜欢借秋来抒写自己人生种种悲情苦绪把自己感悟到的死别生离之痛,无涯沦落之苦,政治失意之怨,怀旧伤逝亡悲等各种人世的百绪千愁都表征为秋风秋景,悲秋成为古代诗词表达悲情愁绪的一种普遍诗学模式。

      “悲秋”模式展现了古代诗人独特的感伤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包含了诸如离愁别恨、相思、望乡、飘泊、怀远、感旧、不遇、失意、迟暮、伤逝等种种人生的衰与愁。除根深蒂固的生死情结外,以秋抒发的悲情主题可以概据为“天涯伦落”的感伤。传统主流文化所倡导的“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天下”是古代文士普遍的人生追求。但要实现这种抱负,必须经历一个由家到国“游”的过程。游,是指处于与家分离而又未进入国的在野状态。游,意味着远走他乡,骨肉分离;由于古代宦游者绝大多数“负志而往,受阻而悲”,游又意味着求索不得,壮心难酬。因此,“天涯沦落”实际包含了离愁别恨和文士不遇的`人生双度之悲。对古代诗人来说,骨肉分离,飘泊异乡最让人柔肠寸断,伤悲动情。屈原感叹“悲莫悲兮生别离”。(23)江淹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己”。(24)因此,绵绵乡愁又成为众多吟秋作品咏叹的主题。其中常见的有以秋写别离之痛:“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白居易《南浦别》)。在“寒蝉凄切”中柳永抒发了“执手相看泪眼,竟天语凝噎”的痛别伤离之情,悲叹“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有表现相思之苦的“江皋木叶下,应想故城秋”(王勃《南行别弟》)“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戴叔伦《题稚川山水》)。杜甫有“戌鼓断人行,过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的,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诗人们通过落叶、秋风、过雁、白露等秋的意象传达出刻骨铭心的乡愁。也有以秋写飘泊的孤寂:“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马哉《灞上秋居》》,“独此他乡梦,空山明月秋”(骆宾王《宿山庄》)。

      古代文人群体多心存高远,志向宏大,他们视达政济世为正途,追求“立德,立功,立言”,以实现“济苍生”“安社稷”“安黎元”的理想。但事实上,他们命运多舛,人生艰难。由“家”到“国”不仅存在自然距离,而主要有更大的制度距离需要跨越。加上人生选择的单一化,从一开始就决定了古代文人选择“仕途”,也就造择了悲剧人生。鲍照有“自古圣贤皆贫贱,李白有“自古圣贤皆寂寞”,杜甫有“自古圣贤多薄命”的感慨。由此产生的怀才不遇的怨愤,壮心未酬 的失落,再加上天涯漂泊,世态炎凉,岁月蹉跎的种种人生苦涩汇聚成一种殊 深的感伤情结,使文士不遇成为古典诗词中又一常见悲情动机。白居易说“予历览古今歌诗,自《风》、《骚》之后,苏李以还,次及鲍,谢徒,迄于李,杜辈,其间词人,闻知者累百,诗章流传者巨万。观其所自,多因谗遣逐,征戍行旅,车馁病毛,存殁别离,性发于中,文形于外,故愤忧怨伤之作,通计古今,计八九焉。世所谓文士多岁数奇,诗人尤命尊,于斯见矣”秋的落寞和悲凉与骚人的薄命和失落心理相同构,这样,秋的意象又成为这种人生悲绪的一种外在显观。在《九辩》中,宋玉将贫士失意的不济,以楚天的凄风秋雨,叶落草枯秋的意象情形于外,左思以“秋风何冽冽,为露为朝霜”抒写“高志局四海,塊然守空堂”(《 杂诗》)壮志难伸的愁烦。柳永在“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四处红衰翠减,冉冉物华休”中表达了羁旅失意之苦,天涯伦落之悲。辛弃疾在“楚天千里清 秋”一派凋落的气象中,融入了功业未就,壮志难酬的怨愤。

      以上分折可以见出,悲秋作品承载了古代诗人乃至一个民族的感伤世界。无疑,生死的尖锐冲突,对大限的忧患和惶恐是“悲秋”最为深层的抒情动机。传说农耕生活的*俗和观念*养并赋予了秋以强烈的时间意识和生死意味,使秋与逝“同形同构”,形成了古代诗人触秋伤悲,以秋抒情的心理定势和审美反应。由此,秋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诗学意象成为时间的象征和死亡的隐喻,而将这种具有生死之悲的极至形式来抒写人生种种愁绪,便形成了古典诗词抒写悲情的一种普遍诗学模式。

    [阅读全文]...

2022-01-09 02:52:30
  • 杜甫悲秋的诗句

  • 杜甫
  • 杜甫悲秋的诗句

      杜甫也写过悲秋的诗,是诗中的佳作,朋友们可以赏析一下。

      唐代:杜甫

      凉风动万里,群盗尚纵横。家远传书日,秋来为客情。

      愁窥高鸟过,老逐众人行。始欲投三峡,何由见两京。

      赏析

      【鹤注】此当是宝应元年秋在梓州未迎家时作。是时史朝义与吐蕃未*,而蜀又有徐知道之乱,故云:“群盗尚纵横。”又云:“家远传书日。”《楚辞》:“悲哉!秋之为气也。”

      凉风动万里,群盗尚纵横①。家远传书日,秋来为客情。愁窥高鸟过②老逐众人行。始欲投三峡,何由见两京③。

      (首句,悲秋之景。次句,悲秋(,) 之意。三承群盗,思家而悲。四承凉风,作客而悲,下截,皆承客情说。【黄生注】三四,与“老妻书数纸,应悉未归情”同意。此则其初寄者。后半亦属书中语,时蜀有徐知道之乱,思下峡而不果,后乃携家赴梓州耳。)

      ①《秦纪》:“群盗鼠窃狗偷。”汉武帝书:“盗贼纵横。”②高鸟句,引兴下句。陶潜诗:“望云惭高鸟。”③谢灵运诗:“两京愧佳丽。”

      悲秋的诗

      天净沙·秋思

      元代: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秋词

      唐代: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声赋

      宋代:欧阳修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予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余曰 一作:予曰)

      “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

      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

      宋代: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五代:李煜

      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

      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

      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

      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

      踏莎行·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

      宋代:辛弃疾

      夜月楼台,秋香院宇。笑吟吟地人来去。是谁秋到便凄凉?当年宋玉悲如许。

      随分杯盘,等闲歌舞。问他有甚堪悲处?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多风雨。

      九日蓝田崔氏庄

      唐代:杜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秋登巴陵望洞庭

      唐代:李白

      清晨登巴陵,周览无不极。

    [阅读全文]...

2022-01-12 11:23:11
  • 悲秋的诗句杜甫

  • 杜甫
  •   作为一种物候现象,秋何以生悲?解读悲秋,就是探究其中包含的文化的诗学的原因。我们可以从《悲秋》这首诗入手。

      唐代:

      凉风动万里,群盗尚纵横。家远传书日,秋来为客情。

      愁窥高鸟过,老逐众人行。始欲投三峡,何由见两京。

      《悲秋》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扩展阅读:

      吟秋 : 人生愁绪的抒写模式

      作为生命底线,死亡无疑在人生状态的一切方面处于最根本的层次。在人们的观念和情感世界中,大约没有什么比生死激起的感受和反应更为极至和震颤人心。陆机曰:“夫死生是得失之大者,故乐莫甚焉 ,哀莫甚 焉”(20)人生之乐没有比生的快乐更为根本;人生之悲,没有比死亡之悲更至大至深。贝克尔说“在所有动人心弦的事情中,对死的恐惧是首当其冲的”。(21)由于死亡断灭与秋的萧杀心物同物,生命情结与秋的冷落情景相投,使得清秋世界最易聚汇和传达古代诗人的生命意识和悲情。一方面,生命意识赋予了秋以浓厚的死亡意味和感伤情调;另一方面,在“草木摇落露为霜”的悲凉情境中,*养了古代诗人的时间意识和生命情感,使诗人们从中找到了内在生命情结与外在秋景相融的契合点,找到了对生命悲情恰当的审美感受和抒写方式。阿米尔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种心情。”(22)古代诗人写秋,原本就是在传达生命苦短和困惑,古代诗人悲秋,原本就是倾诉大恸巨怖的生死之悲。

      如果说在各种人生悲情中,死亡之悲位于悲情上限,没有比死亡之悲更极至的悲情,那么,“秋”作为死亡的隐喻和生死悲情的对应,则最能唤起,汇聚那种殊深的生命之悲和哀婉凄切之情:“皇天*分四时兮,窃独悲此凛秋”(宋玉《九辩》),“秋风萧萧愁*,出亦愁,入亦愁”(汉.古歌)。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比秋更为熨贴地传达悲情的方式。既然秋之悲可抵达悲情之巅,那么,借助于这种悲情极至的形式来传达人生其他种种苦绪和烦恼,使这些愁绪的抒写也具有生死之的悲震撼力,则可大大强化其诗品的艺术感染力。于是,我们可见到,在古代史上,历代诗人总喜欢借秋来抒写自己人生种种悲情苦绪把自己感悟到的死别生离之痛,无涯沦落之苦,政治失意之怨,怀旧伤逝亡悲等各种人世的百绪千愁都表征为秋风秋景,悲秋成为古代表达悲情愁绪的一种普遍诗学模式。

      “悲秋”模式展现了古代诗人独特的感伤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包含了诸如离愁别恨、相思、望乡、飘泊、怀远、感旧、不遇、失意、迟暮、伤逝等种种人生的衰与愁。除根深蒂固的生死情结外,以秋抒发的悲情主题可以概据为“天涯伦落”的感伤。传统主流文化所倡导的“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天下”是古代文士普遍的人生追求。但要实现这种抱负,必须经历一个由家到国“游”的过程。游,是指处于与家分离而又未进入国的在野状态。游,意味着远走他乡,骨肉分离;由于古代宦游者绝大多数“负志而往,受阻而悲”,游又意味着求索不得,壮心难酬。因此,“天涯沦落”实际包含了离愁别恨和文士不遇的人生双度之悲。对古代诗人来说,骨肉分离,飘泊异乡最让人柔肠寸断,伤悲动情。屈原感叹“悲莫悲兮生别离”。(23)江淹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己”。(24)因此,绵绵又成为众多吟秋作品咏叹的主题。其中常见的有以秋写别离之痛:“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南浦别》)。在“寒蝉凄切”中柳永抒发了“执手相看泪眼,竟天语凝噎”的痛别伤离之情,悲叹“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有表现相思之苦的“江皋木叶下,应想故城秋”(《南行别弟》)“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戴叔伦《题稚川山水》)。杜甫有“戌鼓断人行,过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的,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诗人们通过落叶、秋风、过雁、白露等秋的意象传达出刻骨铭心的乡愁。也有以秋写飘泊的孤寂:“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马哉《灞上秋居》》,“独此他乡梦,空山明月秋”(骆宾王《宿山庄》)。

      古代文人群体多心存高远,志向宏大,他们视达政济世为正途,追求“立德,立功,立言”,以实现“济苍生”“安社稷”“安黎元”的理想。但事实上,他们命运多舛,人生艰难。由“家”到“国”不仅存在自然距离,而主要有更大的制度距离需要跨越。加上人生选择的单一化,从一开始就决定了古代文人选择“仕途”,也就造择了悲剧人生。鲍照有“自古圣贤皆贫贱,李白有“自古圣贤皆寂寞”,杜甫有“自古圣贤多薄命”的感慨。由此产生的怀才不遇的怨愤,壮心未酬 的失落,再加上天涯漂泊,世态炎凉,岁月蹉跎的种种人生苦涩汇聚成一种殊 深的感伤情结,使文士不遇成为古典诗词中又一常见悲情动机。白居易说“予历览古今歌诗,自《风》、《骚》之后,苏李以还,次及鲍,谢徒,迄于李,杜辈,其间词人,闻知者累百,诗章流传者巨万。观其所自,多因谗遣逐,征戍行旅,车馁病毛,存殁别离,性发于中,文形于外,故愤忧怨伤之作,通计古今,计八九焉。世所谓文士多岁数奇,诗人尤命尊,于斯见矣”秋的落寞和悲凉与骚人的薄命和失落心理相同构,这样,秋的意象又成为这种人生悲绪的一种外在显观。在《九辩》中,宋玉将贫士失意的不济,以楚天的凄风秋雨,叶落草枯秋的意象情形于外,左思以“秋风何冽冽,为露为朝霜”抒写“高志局四海,塊然守空堂”(《 杂诗》)壮志难伸的愁烦。柳永在“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四处红衰翠减,冉冉物华休”中表达了羁旅失意之苦,天涯伦落之悲。辛弃疾在“楚天千里清 秋”一派凋落的气象中,融入了功业未就,壮志难酬的怨愤。

      以上分折可以见出,悲秋作品承载了古代诗人乃至一个民族的感伤世界。无疑,生死的尖锐冲突,对大限的忧患和惶恐是“悲秋”最为深层的抒情动机。传说农耕生活的*俗和观念*养并赋予了秋以强烈的时间意识和生死意味,使秋与逝“同形同构”,形成了古代诗人触秋伤悲,以秋抒情的心理定势和审美反应。由此,秋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诗学意象成为时间的象征和死亡的隐喻,而将这种具有生死之悲的极至形式来抒写人生种种愁绪,便形成了古典诗词抒写悲情的一种普遍诗学模式。

    [阅读全文]...

2022-07-20 02:11:23
  • 杜甫写秋雨的诗句

  • 杜甫,秋雨
  • 杜甫写秋雨的诗句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下文就是小编收集的杜甫写秋雨的诗句,欢迎大家阅读与了解。

      杖锡何来此,秋风已飒然。 —— 杜甫《宿赞公房》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 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

      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 —— 杜甫《宿赞公房》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 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客睡何曾著,秋天不肯明。 —— 杜甫《客夜》

      坐开桑落酒,来把菊花枝。 —— 杜甫《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疏。 —— 杜甫《江汉》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 杜甫《登高》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 杜甫《天末怀李白》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 杜甫《赠李白》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 杜甫《宿府》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 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断虹:残余的彩虹.霁雨:雨停了.修眉:形容山如美人的长眉.

      宋•黄庭坚《念奴娇》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动.木叶:枯黄的树叶.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萧瑟:寂寞萧条的样子.燎栗:凄凉.若在远行:好象人在远行之中.

      战国楚•宋玉《九辩》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榈庭:榈巷庭院.

      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迢迢:形容夜长.亭亭:远貌.

      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南朝齐•萧悫《秋思》

      寒城一以眺,*楚正苍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关.眺:远望.*楚:*野.苍然:草木茂盛的样子.两句写初秋之景.

      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亭皋:水边*地.木叶:树叶.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

      南朝梁•柳浑《捣衣诗》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草低:衰草枯萎.木下:树叶落下.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肃榆中与青海西宁之间.玉门: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两句写西北寒秋之景.

      南朝梁•范云《别诗》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秋声:秋天西风作,草木零落,多肃杀之声.

    [阅读全文]...

2022-01-09 06:49:35
  • 杜甫的诗句

  • 杜甫,人性
  •   1、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3、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佳人》

      4、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梦李白》

      5、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蜀相》

      6、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客至》

      7、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赠花卿》

      8、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江畔独步寻花》

      9、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0、星垂*野阔,月涌大江流。 《旅夜书怀》

      11、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水槛遣心二首》

      12、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地。 《羌村三首》其一

      13、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登楼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

      14、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赠卫八处士》

      15、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端午日赐衣》

      16、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前出塞九首》

      17、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8、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春望》

      19、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绝句》

      20、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江畔独步寻花》

      21、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夜喜雨》

      2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

      2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夜喜雨》

      2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

      25、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兵车行》

      26、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

      27、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江村》

      28、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夏夜叹》

      29、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春望》

      30、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月夜忆舍弟》

      31、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32、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江南逢李龟年》

      33、先帝天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34、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八月十五夜月》

      35、万国城头吹画角,此曲哀怨何时终? 《岁晏行》

      36、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1、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3、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佳人》

      4、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梦李白》

      5、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蜀相》

      6、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客至》

      7、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赠花卿》

      8、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江畔独步寻花》

      9、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0、星垂*野阔,月涌大江流。 《旅夜书怀》

      11、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水槛遣心二首》

      12、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地。 《羌村三首》其一

      13、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登楼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

      14、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赠卫八处士》

      15、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端午日赐衣》

      16、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前出塞九首》

      17、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阅读全文]...

2022-04-15 05:22:06
  • 关于杜甫悲秋的诗句

  • 杜甫
  •   也写过悲秋的诗,是诗中的佳作,朋友们可以赏析一下。

      唐代:杜甫

      凉风动万里,群盗尚纵横。家远传书日,秋来为客情。

      愁窥高鸟过,老逐众人行。始欲投三峡,何由见两京。

      赏析

      【鹤注】此当是宝应元年秋在梓州未迎家时作。是时史朝义与吐蕃未*,而蜀又有徐知道之乱,故云:“群盗尚纵横。”又云:“家远传书日。”《楚辞》:“悲哉!秋之为气也。”

      凉风动万里,群盗尚纵横①。家远传书日,秋来为客情。愁窥高鸟过②老逐众人行。始欲投三峡,何由见两京③。

      (首句,悲秋之景。次句,悲秋(,) 之意。三承群盗,思家而悲。四承凉风,作客而悲,下截,皆承客情说。【黄生注】三四,与“老妻书数纸,应悉未归情”同意。此则其初寄者。后半亦属书中语,时蜀有徐知道之乱,思下峡而不果,后乃携家赴梓州耳。)

      ①《秦纪》:“群盗鼠窃狗偷。”汉武帝书:“盗贼纵横。”②高鸟句,引兴下句。陶潜诗:“望云惭高鸟。”③谢灵运诗:“两京愧佳丽。”

      悲秋的诗

      天净沙·秋思

      元代: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秋词

      唐代: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声赋

      宋代:欧阳修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予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余曰 一作:予曰)

      “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

      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

      宋代: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五代:李煜

      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

      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

      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

      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

      踏莎行·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

      宋代:辛弃疾

      夜月楼台,秋香院宇。笑吟吟地人来去。是谁秋到便凄凉?当年宋玉悲如许。

      随分杯盘,等闲歌舞。问他有甚堪悲处?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多风雨。

      九日蓝田崔氏庄

      唐代:杜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秋登巴陵望洞庭

      唐代:

      清晨登巴陵,周览无不极。

      明湖映天光,彻底见秋色。

    [阅读全文]...

2022-04-05 23:13:21
  • 杜甫的爱国诗句

  • 杜甫,爱国
  • 杜甫的爱国诗句

      1、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3、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4、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春日忆李白》

      5、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兵车行》

      6、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兵车行》

      7、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8、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

      9、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春望》

      10、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江南逢李龟年》

      11、昔闻洞庭湖,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登岳阳楼》

      12、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小寒食舟中作》

      1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

      14、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阁夜》

      15、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咏怀古迹五首》

      16、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咏怀古迹五首》

      17、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秋兴八首》

      18、星垂*野阔,月涌大江流。 《旅夜抒怀》

      19、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20、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绝句四首(其三)》

      21、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绝句二首(其一)》

      22、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

      23、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4、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戏为六绝句》

      25、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

      26、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7、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28、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夜喜雨》

      29、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水中鸥。 《江村》

      30、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蜀相》

      31、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天末怀李白》

      32、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梦李白二首》

      33、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梦李白二首》

      34、万里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垂老别》

      35、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蜀相》

      36、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37、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8、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赠卫八处士》

    [阅读全文]...

2022-04-04 08:44:26
  • 杜甫爱国诗句_七夕的诗句杜甫

  • 杜甫,七夕,祝福
  • 九库说说的语句,常常简短而有霸气,充满正能量。人生常常遇到困难,而那些好句子,不经意间直击内心柔软的地方,进而一改颓丧的心情。励志的句子网向您推荐杜甫爱国诗句。

    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杜甫爱国诗句》,供大家学*参考!

    登楼

    小编相关推荐

    1、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杜甫《小至》

    2、归凤求皇意,寥寥不复闻。杜甫《琴台》

    3、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4、卜宅从兹老,为农去国赊。杜甫《为农》

    5、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6、*亦有限,列国自有疆。杜甫《前出塞九首其六》

    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8、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9、*堂常邻*,一体君臣祭祀同。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四》

    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阅读全文]...

2022-06-23 17:24:33
  • 杜甫:悲陈陶

  • 杜甫
  •   《悲陈陶》

      作者:杜甫

      原文: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

      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注释:

      1、陈陶:地名,即陈陶斜,又名陈陶泽,在长安西北。

      2、孟冬:农历十月。十郡:指秦中各郡。良家子:从百姓中征召的士兵。

      3、无战声:战事已结束,旷野一片死寂。

      4、义军:官军,因其为国牺牲,故称义军。

      5、向北啼:这时唐肃宗驻守灵武,在长安之北,故都人向北而啼。

      翻译:

      初冬时节,从十几个郡征来的良家子弟,

      一战之后鲜血都洒在陈陶水泽之中。

      蓝天下的旷野现在变得死寂无声,

      四万名兵士竟然在一日之内全部战死。

      野蛮的胡兵箭镞上滴着善良百姓的鲜血,

      唱着人们听不懂的胡歌在长安街市上饮酒狂欢。

      长安城的百姓转头向陈陶方向失声痛哭,

      日夜盼望唐朝军队打回来恢复昔日的太*生活。

      赏析:

      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冬,唐军跟安史叛军在陈陶作战,唐军四五万人几乎全军覆没。来自西北十郡(今陕西一带)清白人家的子弟兵,血染陈陶战场,景象是惨烈的。杜甫这时被困在长安,诗即为这次战事而作。

      陈陶之战伤亡是惨重的,但是杜甫从战士的牺牲中,从沉默气氛中,从人民流泪的悼念中,从他们悲哀的心底上仍然发现并写出了悲壮的美。(m.ju.51tietu.net)它能给人们以力量,鼓舞人民为讨*叛乱而继续斗争。

      这首诗的写作,说明杜甫没有客观主义地展览伤痕,而是有正确的指导思想,他根据战争的正义性质,写出了人民的感情和愿望,表现出他在创作思想上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阅读全文]...

2022-03-11 16:39:58
  • 关于杜甫的诗句

  • 杜甫
  • 关于杜甫的诗句

      在日常学*、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诗句吧,诗句具有精炼含蓄的特点,起着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那么什么样的诗句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杜甫的诗句,欢迎大家分享。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2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3、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杜甫《春宿左省》

      4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

      5 、数有关中乱,何曾剑外清。杜甫《春远》

      6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杜甫《绝句二首》

      7 、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杜甫《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

      8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杜甫《春日忆李白》

      9、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1 0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杜甫《春日忆李白》

      1 1、故乡归不得,地入亚夫营。杜甫《春远》

      1 2、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杜甫《赠卫八处士》

      1、故乡归不得,地入亚夫营。杜甫《春远》

      2 、瓢弃尊无绿,炉存火似红。杜甫《对雪》

      3、禹庙空山里,秋风落日斜。杜甫《禹庙》

      4 、客愁全为减,舍此复何之?。杜甫《后游》

      5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杜甫《旅夜书怀》

      6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杜甫《春宿左省》

      7 、岑生多新诗,性亦嗜醇酎。杜甫《九日寄岑参》

      8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杜甫《赠卫八处士》

      9、多病所须唯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杜甫《江村》

      1 0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

      1 1、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1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1 3、澄江*少岸,幽树晚多花。杜甫《水槛遣心二首》

      1 4、浅把涓涓酒,深凭送此生。杜甫《水槛遣心二首》

      1 5、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杜甫《咏春笋》

      1 6、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杜甫《悲陈陶》

      1 7、焉得附书与我军,忍待明年莫仓卒。杜甫《悲青坂》

      1 8、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杜甫《百忧集行》

      1 9、林花著雨燕脂落,水荇牵风翠带长。杜甫《曲江对雨》

      2 0、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杜甫《曲江对雨》

      2 1、列郡讴歌惜,三朝出入荣。杜甫《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2 2、晚酣留客舞,凫舄共差池。杜甫《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

      2 3、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2 4、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绝句》

      2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赠李白》

      3、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天末怀李白》

      4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

      5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

      九日五首·其一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阅读全文]...

2022-05-24 23:02:09
杜甫悲秋诗句 - 句子
杜甫悲秋诗句 - 语录
杜甫悲秋诗句 - 说说
杜甫悲秋诗句 - 名言
杜甫悲秋诗句 - 诗词
杜甫悲秋诗句 - 祝福
杜甫悲秋诗句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