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文叙柳先开经典语录

关于伦文叙柳先开经典语录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伦文叙柳先开经典语录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伦文叙柳先开经典语录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伦文叙柳先开经典语录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2) 语录(32) 说说(2) 名言(4k+) 诗词(6) 祝福(211k+) 心语(22k+)

  • 纪伯伦先知经典语录大全

  • 语录
  • 纪伯伦先知经典语录大全

      爱与美是纪伯伦作品的主旋律,文学与绘画是他艺术生命的双翼。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收集整理的纪伯伦作品的经典语录,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1、当你爱的时候,你不要说“上帝在我心中”,却要说“我在上帝的心里”

      2、彼此恋爱,却不要**的系链。

      3、人生的一切都是美好的,甚至连金钱也是一样,因为它会给人们以教益。

      4、生活是黑暗的,除非有了希望;一切希望是盲目的,除非有了知识;一切知识都是徒然的,除非有了工作;一切工作是虚空的,除非有了爱。

      5、当你达到生命的中心的时候,你将在万物中甚至于在看不见美的人的眼睛里,也会找到美。

      7、你的心灵常常是战场。在这个战场上,你的理性与判断和你的热情与嗜欲开战。

      8、美不是一种需要,只是一种欢乐。

      9、只能和你同乐不能和你共苦的人,丢掉了天堂七个门中的一把钥匙。

      10、愿除了寻求心灵的加深之外,友谊没有别的目的。

      11、听真理的并不弱于讲真理的人。

      12、一个人的意义不在于他的成就,而在于他所企求成就的东西。

      13、一个羞赧的失败比一个骄傲的成功还要高贵。

      14、从工作里爱了生命,就是贯彻了生命最深的秘密。

      15、别有寄托的友谊,不是真正的友谊,而是撒入生活海洋里的网,到头来空收无益。

      16、和你一同笑过的人,你可能把他忘掉;但是和你一同哭过的人,你却永远不忘。

      17、友谊永远是一个甜蜜的责任,从来不是一种机会。

      18、当智慧骄傲到不肯哭泣,庄严到不肯欢乐,自满到不肯看人的时候,就不成为智慧了。

      19、希望是半个生命,淡漠是半个死亡。

      20、一种用金钱也无法买到的东西,一种用秋天凄凉的泪水所不能冲掉的东西;一种不能为严冬的悲秋所扼杀的东西;一种在瑞士的湖畔。意大利的游览胜地所找不到的东西;它是那样坚忍顽强!能挺过严冬,在春天花开生长,在夏天结果繁荣。我发现那东西是爱情。

      21、我们活着只为的是去发现美。其他一切都是等待的种种形式。

      22、我们今天的悲哀里最苦的东西,是我们昨天的欢乐记忆。

      23、生命的气息在阳关中,生命把握在风中。

      24、理性与热情是航行的灵魂的舵和帆,假如你的帆或舵破坏了,只能泛荡。漂流或在海中停住。

      25、用心念书,是为了避免成为不中用的人。

      26、记忆是相会的一种形式,忘记是自由的一种形式。

      27、信仰是心中的绿洲,思想的骆驼队是永远走不到的。

      1、倘若我把一只空手伸向人们却一无所得,这的确是悲哀;但若把一只满握的手伸向人们却无人接受,那就是绝望了。——纪伯伦《沙与沫》

      2、我们中的一些人像黑墨,一些人像白纸。要是没有一些人的黑,我们一些人就会成为哑巴;要是没有一些人的白,我们一些人就会成为盲瞎。——纪伯伦《沙与沫》

      3、假如大自然听了我们关于知足的话,那么江河就不会再寻找大海,冬天就不会再变成春天。如果她听了我们所有关于节俭的话,那我们还有多少人能呼吸到空气呢?——纪伯伦《沙与沫》

      4、想到神的第一个念头是一个天使,说到神的第一个字眼是人。——纪伯伦《沙与沫》

      5、怜悯只是半斤公*。——纪伯伦《沙与沫》

      6、我永远漫步在这海岸,在细沙和泡沫之间,高涨的`潮水抹去我的足迹,海风也将泡沫拂走,但是,还与岸将会永恒。——纪伯伦《沙与沫》

      7、真奇怪,你可怜那腿脚慢的,却不可怜那心思慢的;可怜那目盲的,却不可怜那心盲的。——纪伯伦《沙与沫》

      8、在这沙滩上,我徜徉到永远,徜徉在沙与沫之间。涨潮时,海水会抹去我的脚印,风会把水沫吹得很远很远,而海和海滩会存在到永远。——纪伯伦哈利勒纪伯伦《沙与沫》

      9、奇怪的是,对某些欢乐的追求,成为我的痛苦的一部分。——纪伯伦《沙与沫》

      10、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

      11、如果他们有关善恶的说法全都正确,那么我的人生只是一次长久的犯罪。——纪伯伦《沙与沫》

      12、欲望是一半生命,冷漠是一半死亡——纪伯伦《沙与沫》

      13、有一次,我对一个稻草人说:“你站在这片偏僻的田地里,一定感到厌倦吧。”他却说:“吓人的喜悦是深切而持久的,我从不感到厌倦。”思索片刻,我说:“此话不假,我也感受过这种喜悦。”他说:“唯有内心填塞稻草的人才会有这种感受。”——纪伯伦《稻草人》

      14、我的心灵告诫我,它教我不要因一个赞颂而得意,不要因一个责难而忧伤。树木春天开花夏天结果并不企盼赞扬,秋天落叶冬天凋敝并不害怕责难。——纪伯伦

      15、从工作里爱了生命,就是通彻了生命最深的秘密。——纪伯伦

      16、我既不用人们的欢乐替换我心中的悲伤,也不想让忧伤在眼里凝成的泪水转而化作欢笑。但愿我的生活亦泪亦笑:泪,可以净洁我的心灵,使我知晓生活的秘密与奥妙;笑,可以使我接*我的同胞,并成为我赞美主的象征与记号。泪,我可让它与我共同承担心里的痛苦;笑,可以成为我对自己的存在感到欣慰的外在标志。——纪伯伦《散文诗集》

      17、大殿的角石,并不高于那最低的基石——纪伯伦

      18、……虽然他的声音会把你们的梦魂击碎,如同北风吹荒了林园。爱虽给你加冠,他也把你钉在十字架上。他虽栽培你,他也刈剪你。他虽升到你的最高处,抚惜你在日中颤动的枝叶,他也要降到你的根下,摇动你的根柢的一切关节,使之归土。如同一捆稻粟,他把你束聚起来。他舂打你使你赤裸,他筛分你使你脱壳,他磨碾你直至洁白,他揉搓你直至柔韧。然后他送你到他的圣火上去,使你成为上帝圣筵上的圣饼。……爱除自身外无施与,除自身外无接受。爱不占有也不被占有,因为爱在爱中满足了,当你爱的时候,你不要说”上帝在我心中”,却要说”我在上帝的心里”。不要想你能引导爱的路程,因为若是他觉得你配,他就引导你。爱没有别的愿望,只要成全自己。——纪伯伦《先知论爱》

      19、真理需要我们两个人共同来发现:一个人把它说出,一个人再把它领悟。——纪伯伦《沙与沫》

      20、爱除了自身别无所予,除了自身别无所取。爱不占有,也不被占有;因为爱有了自己就足够了。——纪伯伦《先知》

      21、仁慈对镜自视时,会变成顽石。善行自诩美名时,会变成诅咒的根源。——纪伯伦《先知》

      22、于是他的心灵向他们呼唤道:我先人的子孙们,你们这些弄潮的健儿,曾在我梦中航行多次。如今在我苏醒之时,你们翩然而来,也就是我更深的梦境。我已整装待发,渴望的心早已扬起帆,等待着风起。只想在这沉静的气氛中再吸一口气,再回首投下深情的一瞥。然后我就加入你们,成为水手中的一员。——纪伯伦《先知》

      23、你的快乐是你除去了面具的悲伤在涌升你欢笑的同一口井,往往也充满了你的泪水当你悲伤时再观察你的内心吧,你会明白事实上你正为曾经给你快乐的事物哭泣的确你像秤一样悬挂于你的快乐和你的悲伤之间——纪伯伦《先知》

    [阅读全文]...

2021-12-28 06:08:44
  • 爱情,谁先开始谁就先输

  • 爱情
  • 1、既然是我的孤单又何必让他人所知。

    2、相遇只是上帝作祟,相爱不过凭空想象。

    3、爱情,谁先开始谁就先输了。

    4、你像风来了又走我的心满了又空。

    5、我真的很庆幸我是我,是被你疼爱的我。

    6、没有结果,只有过程的爱情,些许温存的镜头,遮住了离别的忧伤!

    7、你的爱走了,但留下的心痛,你永远不明白的痛。

    8、开始对你特别好,后来越来越差的男人是在跟你谈恋爱,开始对你好后来对你越来越好的男人是想跟你结婚。

    9、我用尽一生的思念,只为等你出现。

    10、我尊重你,什么都行,不尊重你,你说行不行。

    11、我明白你的温柔已飘散,对我的爱已不稀罕。

    12、最理性的暗恋就是,我爱你,但你是自由的,深情而不纠缠。我喜欢你,无关风月。我愿你好,即使后来你与我全然无关。

    13、我爱你有种左灯右行的冲突,疯狂却怕没有退路。

    14、喜欢一个人藏得越久陷得越深。

    15、我想给你一个干净的拥抱却又不甘心。

    16、大喜大悲皆是你。

    17、总有那么一个人,你说不爱了,却在听到关于他的消息的时候,,心狠狠的抽了疼。

    18、情话都腻了口爱还要怎样挽留。

    19、忽然就无法明白,活着与爱情,这四个字的含义究竟是什么。

    20、爱情敌不过新鲜感。

    21、我们互相戴错了面具,于是还未相遇便匆匆失散。

    22、等我决定放手的那一天,就是我爱得最累的那一天。

    23、我怕用情至深最后难舍难分。

    24、念旧的人总是容易受伤,喜欢拿余生来等一句别来无恙,只是你念你的旧,他又能记你多久。

    25、其实我根本没人说,其实我没你不能活。

    [阅读全文]...

2022-07-19 22:48:50
  • 45条伤感文字控说说 我不是不理你,只是在等你先开口

  • 伤感,文字
  • ★1☆  我还是会相信爱情,只是不会再相信爱情会永远

    ★2☆  有时候不小心知道了些事情后,会觉得很寒心

    ★3☆  我一个人吃饭旅行到处走走停停,也一个人看书写信自己对话谈心……

    ★4☆  在乎才会乱想,若不在乎,我连想都不会想。

    ★5☆  就是喜欢这样,即使想你想到哭,我也不会去找你..我只是静静的想你。

    ★6☆  真正的朋友不是风光时的蜂拥,而是那些*凡时候的陪伴。

    ★7☆  爱情使人忘记时间,时间也使人忘记爱情。

    ★8☆  -因为陌生,所以勇敢,因为距离,所以美丽。

    ★9☆  完美的爱情,使人意志薄弱,不完美的爱情,伤害人心。

    ★10☆  有时候,我们做错事,是因为该用脑子的时候却动用了感情

    ★11☆  不见面也有不见面的好,你永远是,我记忆中的样子。

    ★12☆  真正的爱情需要等待,谁都可以说爱你,但不是人人都能等你。

    ★13☆  往事不必遗憾,若是美好,叫做精彩;若是糟糕,叫做经历

    ★14☆  我以为。我以为我全部都会忘记事实上你就在我心里

    ★15☆  如果乎冷乎热的温柔是你的借口,那我宁愿对你从没认真过

    ★16☆  那些微凉的画面成了我心脏里永不退色的记忆。

    ★17☆  往往喜欢一个人的时候,不需要任何理由;不喜欢一个人的时候,却拥有很多借口。

    ★18☆  那个让你流泪的,是你最爱的人;那个懂你眼泪的,是最爱你的人。那个为你擦干眼泪的,才是最后和你相守的人

    ★19☆  沉默是害怕的借口,傻笑是委屈的理由。

    ★20☆  你曾经以为有些事,不说是个结,说开了是个疤

    ★21☆  多少次告诉自己,不去想他,不去回忆那时候的点点滴滴。可是,却还会想起他。。。

    [阅读全文]...

2021-11-29 09:12:56
  • 《五柳先生传》的课文赏析

  • 语文
  • 《五柳先生传》的课文赏析

      赏析,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五柳先生传》的课文赏析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五柳先生传》,开篇先叙传主之姓名籍贯。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亦循此例,却有意同读者开了一个大玩笑:“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传主生于何时,长于何地,何姓何名,概莫能知,这位“五柳先生”简直是天外来客。唯一与传主身份产生联系的,只是“宅旁有五柳树”而已!

      沈约《宋书·隐逸传》引《五柳先生传》且评之曰,陶渊明“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陶宅之旁广种柳树,可视为“实录”,此有陶诗为证。《归园田居》:“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拟古》:“荣荣窗下兰,密密堂前柳。”然作为一篇“自况”之文,“五柳”这一自然景观仅仅是陶渊明“因以为号”的触发点,却完全不能解释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的根本原因。钱钟书先生于《管锥篇》中指出:“岂作自传而并不晓己之姓名籍贯哉?正激于世之卖声名、夸门第者而破除之尔!”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正是针对世俗有感而发,意欲“破除”此种卖声名、夸门第之社会风气。

      魏晋时代,门阀制度盛行。曹魏制订的“九品官人法”赋予了世家大族政治上的特权。朝廷于州郡设立中正,评定士人之品。中正由世家大族名流充任,同宗士人理所当然获得高品位。而品位之高下又直接与官职*之高低挂钩。于是,世家大族累世公卿,高爵显位代代相因,形成一种“上品无寒门,下品无贱族”的局面。这种制度,延续到陶渊明生活的东晋时代达到鼎盛,以致“高门华族,有世及之荣,庶姓族人,无寸进之路”(赵翼《二十二史札记》)。终东晋之世,朝廷权力一直掌握在王、庾、桓、谢四大家族手中,成为门阀制度高峰期的显著标志。

      上层如此,士流趋鹜。族姓阀阅既成为进入仕途的根本条件,世家士子,视门第作铁饭碗,郡望作护身符,族谱作通行证,至于德、才二字,则完全退居次要地位。于是整个社会弥散着一种重门阀轻才德的社会风气。士人“竞以姓望所出,邑里相矜”(刘知己《史通·邑里》),以炫耀祖宗荣光、托庇死人余辉为荣,成了一种社会流行病。

      对这一世人司空见惯的现象,陶渊明冷眼观之十分不满。“世与我而相违”(《归去来兮辞》)这种不趋流俗的个性,注定了陶渊明与门阀之风的不调和。自传文《五柳先生传》中,郡望、门第、宗谱一概阙如,看似不合常规,其实是对时风世俗的反拨。自号“五柳先生”,是对门阀制度的一种揶揄,对世族名士的一种调侃。陶渊明以“不知何许人”嘲弄了郡望之尊崇,以“不详其姓字”嘲弄了门第之高贵,以“宅边五柳树”嘲弄了地位之显赫,以“不慕荣利”嘲弄了官爵之矜夸……可以说,陶渊明借以“自况”的“五柳先生”形象,完全是针对东晋门阀制度的崇尚自塑的,是陶渊明遗世独立清高绝俗的个性的一种外在表现。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五柳先生”之名一出,知名晋宋并享誉后世,王、庚、桓、谢四大豪门虽然煊赫一时,而今安在哉!

      当然,陶渊明不是“天外来客”,虽非名门望族,其家族渊源本也可作自我夸饰。其曾祖陶侃为晋大司马,祖父陶茂任武昌太守,父亲陶敏担任过中低级官吏而后归隐。陶渊明在《命子》《赠长沙公》《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等诗文中列举过这些事实。陶渊明的自述宗谱和士流的自我矜夸是不可相提并论的。陶渊明以辞官归隐的实际行动表现了自己的人生理念和人格价值,而“五柳先生”这一称谓,正明确地表明了诗人与世俗观念的彻底决裂。

      正文部分又可分为四小节。第一节自开头至“因以为号焉”,交代“五柳先生”号的由来,开篇点题。“先生不知何许人也”,文章开头第一句,即把这位先生排除在名门望族之外,不仅不知他的出身和籍贯,“亦不详其姓字”,五柳先生是一位隐姓埋名的人。晋代是很讲究门第的`,而五柳先生竟与这种风气背道而驰,这就暗示五柳先生是一位隐士。“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就这样随便地取了一个字号。五柳先生不仅隐姓埋名,而且根本就不重视姓字,用庄子的话说,“名者,实之宾也”,本就无关紧要。但他看中五柳树的原因也许五柳先生宅边并无桃李,只有这么几棵柳树,这与后面所写“环堵萧然”是一致的。五柳先生的房屋简陋,生活贫穷,这五柳树带一点清静、淡雅、简朴的色彩。以五柳为号也就显示了五柳先生的性格。

      第二节自“闲补少言”至“欣然忘食”,写五柳先生的禀性志趣。接着写五柳先生的生活、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这是五柳先生最突出的地方。闲静少言是五柳先生的外在表现,不慕荣利,才是五柳先生的真实面貌。因为不追求荣利,五柳先生就无须奔忙,不用烦躁,自然也就闲,也就静,用不着喋喋不休。但这种闲静少言,并不等于五柳先生没有志趣。但这一节主要是写其“好读书”而善读书。但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不求甚解就与五柳先生的“不慕荣利”有关。五柳先生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的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表明了五柳先生是一位有知识的人,和那个时代的社会对他的限制和迫害。

      第三节自“性嗜洒”至“不吝情去留”,写“五柳先生”的饮酒嗜好。作者强调他的嗜洒是出于天性,而非门阀之士的放荡纵酒,自我麻醉。但嗜洒与家贫又是矛盾的,他不慕荣利,不能摆脱贫困,便“不能常得”到酒。这说明他不因嗜酒而失节。至于亲友请他吃酒,他却毫无拘束,一去即饮,一醉方休,又反映了他的坦率与认真,并没有当时所谓名士的虚伪与矫情。饮酒是他在那种时代环境里使自己得到解脱的一种方法。

      第四节自“环堵萧然”至“以此自终”,写“五柳先生”的安贫与著文。他虽然居室破漏,衣食不足,但却安然自得。这正是他安贫乐道的表现。而“常著文章自娱”,不入尘网,则是他读书“每有会意”的结果。并且,“忘怀得失”又是他“不慕荣利”的性格使然。这些既与前文相照应,又收束了全篇。

      对五柳先生的生活、志趣作了叙述以后,第二部分文章结尾也仿史家笔法,加个赞语。这个赞语的实质就是黔娄之妻的两句话:“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两句话与前面写到的“不慕荣利”相照应,这是五柳先生最大的特点和优点。陶渊明正是通过五柳先生“颇示己志”,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文章最后有两句设问的话:“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既表达了他对上古社会淳朴风尚的向往之情,又说明他是一位有着美好现想的隐士。同时也是对世风日卜的黑暗现实的针砭与嘲飒。

      陶渊明历来都被称为“田园诗人”,因为他的很多杰出诗篇都是归隐田园以后所作。他赞美劳动的生活与大自然的优美娴静,幻想出现没有贫困与压榨的理想社会。语言朴素,自然优美,一反六朝时代追求华丽堆砌的文风,无论在思想性艺术性上都对后代文学有很大影响。他的散文也有很高成就,《五柳先生传》是他托名五柳先生而作的一篇自传。萧统在《陶渊明传》中说:“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五柳先生的形象,正是陶渊明的自画像。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文章开头第一句,即把这位先生排除在名门望族之外,不仅不知他的出身和籍贯,“亦不详其姓字”,他是一位隐姓埋名的人。晋代是很讲究门第的,而他竟与这种风气背道而驰,这就暗示他是一位隐士。“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就这样随便地取了一个字号。他不仅隐姓埋名,而且根本就不重视姓字,用庄子的话说,“名者,实之宾也”,本就无关紧要。但为什么看中五柳树呢?也许他宅边并无桃李,只有这么几棵柳树,这与后面所写“环堵萧然”是一致的。他的房屋简陋,生活贫穷,这五柳树带一点清静、淡雅、简朴的色彩。以五柳为号也就显示了他的性格。

      对他的名字作了介绍之后,接着写他的生活、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这是他最突出的地方。闲静少言是他的外在表现,不慕荣利,才是他的真实面貌。因为不追求荣利,他就无须奔忙,不用烦躁,自然也就闲,也就静,用不着喋喋不休。但这种闲静少言,并不等于他没有志趣。他有三大志趣,一是读书,一是饮酒,一是写文章,可见他的志趣是高雅的。他虽然隐姓埋名,但与道家说的“形同槁木,心如死灰”并不一样。不过,他“好读书,不求甚解”,为什么不求甚解?这就与他的“不慕荣利”有关。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的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并不想“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他既不追求名,也不追求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有什么“会意”呢?没写。我们从陶渊明所写的《读山海经》《咏荆轲》等诗作中可以想见。他从书中得到哲理,得到启示,对当时的混乱、丑恶的现实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对人生有了更透彻的了解。但只能“会意”,不能言传,因而“闲静少言”,只是不说,不是不知。这使我们隐隐地感到五柳先生是一位有知识的人,也隐隐地感到那个社会对他的限制和迫害。

      第二个志趣——饮酒。五柳先生“闲静少言”,但读书时“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说明他内心并非一潭死水,而是有波澜的。内心的波澜没有表现出来,却找到了一个使波澜*静的方法,这就是嗜酒。“嗜”字说明不是一般的小饮,而是“期在必醉”。尽管“家贫”,也没有改变这一嗜好,就因为在醉乡中可以使心灵的波澜得到*静。这是他在那种环境里使自己得到解脱的一种方法。

      第三个志趣——著文章。他著文章的目的是“自娱”,不是要给别人看,更不是要献给统治者,去求官得禄。这一点也说明了他内心的确有“会意”,有话要说的,只是不愿对别人说,写文章给自己看。“闲静少言”而又“常著文章自娱”,就是这种心情的反映。

      对五柳先生的生活、志趣作了叙述以后,文章结尾也仿史家笔法,加个赞语。这个赞语的实质就是黔娄之妻的两句话:“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两句话与前面写到的“不慕荣利”相照应,这是五柳先生最大的特点和优点。作者正是通过五柳先生“颇示己志”,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文章最后有两句设问的话:“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表明作者也很欣赏道家所鼓吹的无为而治的古代社会,但全文主要精神仍然是儒家的“独善其身”。全文不足二百字,语言洗练,于*淡之中表现深刻的内容,这就是陶渊明诗文的一大特色。

    [阅读全文]...

2022-01-24 07:42:37
  • 五柳先生传原文及注释精选

  • 古诗文
  • 五柳先生传原文及注释精选

      《五柳先生传》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自传文。在文中作者表明其三大志趣,一是读书,二是饮酒,三是写文章,塑造了一个真实的自我,表现了卓然不群的高尚品格,透露出强烈的人格个性之美。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五柳先生传原文及注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注释

      ⒈【何许】何处,哪里。许,处所

      ⒉【不详】不知道。 详,详细地知道

      ⒊【因以为号焉】就以此为号。因,因此,就。以,把,用。为,作为。焉,语气助词

      ⒋【不求甚解】这里指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甚,深入,过分。

      ⒌【会意】指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会,体会,领会

      ⒍【嗜】喜好。

      ⒎【亲旧】亲戚朋友。亲,亲戚。旧,这里指旧交,旧友。

      ⒏【或】有时。

      ⒐【造】往,到。

      10.【辄(zhé)尽】就喝个尽兴。辄,就。

      11.【期在必醉】希望一定喝醉。期,期望。

      12.【曾(zēng)不吝(lìn)情去留】竟没有舍不得离开 (意思是五柳先生的态度率真,来了就喝酒,喝完就走)。 曾不,竟不。曾,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吝情,舍不得。去留,意思是去,离开。

      13.【环堵萧然】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环堵,周围都是土墙,形容居室简陋。萧然,空寂的样子。

      14.【短褐(hè)穿结】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短褐,用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穿结,指衣服上有洞和补丁。

      15.【箪(dān)瓢(piáo)屡空】箪和瓢时常是空的(形容贫困,难以吃饱。)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瓢,饮水用具。屡空,经常是空的。

      16.【晏(yàn)如】安然自若的样子。 晏:安然 如:……的样子

      17.【颇】"稍微",或“十分"

      18.【忘怀】忘记。

      19.【自终】过完自己的一生。

      20.【赞】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今义称赞、赞美。

      21.【黔(qián)娄】战国时齐国的隐士。

      22.【不戚(qī)戚于贫贱,不汲(jí)汲于富贵。】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戚戚,忧虑的样子。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于,介词,由于、因为,的意思

      23.【其言兹若人之俦(chóu)乎】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若人,此人,指五柳先生。俦,辈,同类。

      24.【衔(xián)觞(shāng)赋诗】一边喝酒一边作诗。觞,酒杯。 衔,含着

      25.【乐】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乐。

      26.【志】:心志。

      27.【无怀氏】:跟下文的“葛天氏”都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据说在那个时代,人民生活安乐,恬淡自足,社会风气淳厚朴实。

      翻译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以此为号了。(五柳先生)安闲沉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五柳先生)喜欢读书,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五柳先生)生性喜欢喝酒,因为家里贫穷不能经常得到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摆了酒*来招待他;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他)喝醉了就离开,从来不会留恋着而不肯离开。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不住寒风和烈日;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饮水的水瓢里经常是空的,而他却能安然自得。(五柳先生)常常以写诗作文章当娱乐,略微显示自己的志趣。不把得失放在心上,用这种心态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感到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这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的志趣而快乐,不知道是无怀氏时候的百姓还是葛天氏治下的百姓?

      点评

      陶渊明历来都被称为“田园诗人”,因为他的很多杰出诗篇都是归隐田园以后所作。他赞美劳动的生活与大自然的优美娴静,幻想出现没有贫困与压榨的理想社会。语言朴素,自然优美,一反六朝时代追求华丽堆砌的文风,无论在思想性艺术性上都对后代文学有很大影响。他的散文也有很高成就,《五柳先生传》是他托名五柳先生而作的一篇自传。萧统在《陶渊明传》中说:“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五柳先生的形象,正是陶渊明的自画像。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文章开头第一句,即把这位先生排除在名门望族之外,不仅不知他的出身和籍贯,“亦不详其姓字”,他是一位隐姓埋名的人。晋代是很讲究门第的,而他竟与这种风气背道而驰,这就暗示他是一位隐士。“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就这样随便地取了一个字号。他不仅隐姓埋名,而且根本就不重视姓字,用庄子的话说,“名者,实之宾也”,本就无关紧要。但为什么看中五柳树呢?也许他宅边并无桃李,只有这么几棵柳树,这与后面所写“环堵萧然”是一致的。他的房屋简陋,生活贫穷,这五柳树带一点清静、淡雅、简朴的色彩。以五柳为号也就显示了他的性格。

      对他的名字作了介绍之后,接着写他的生活、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这是他最突出的地方。闲静少言是他的外在表现,不慕荣利,才是他的真实面貌。因为不追求荣利,他就无须奔忙,不用烦躁,自然也就闲,也就静,用不着喋喋不休。但这种闲静少言,并不等于他没有志趣。他有三大志趣,一是读书,一是饮酒,一是写文章,可见他的志趣是高雅的。他虽然隐姓埋名,但与道家说的“形同槁木,心如死灰”并不一样。不过,他“好读书,不求甚解”,为什么不求甚解?这就与他的`“不慕荣利”有关。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的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并不想“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他既不追求名,也不追求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有什么“会意”呢?没写。我们从陶渊明所写的《读山海经》《咏荆轲》等诗作中可以想见。他从书中得到哲理,得到启示,对当时的混乱、丑恶的现实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对人生有了更透彻的了解。但只能“会意”,不能言传,因而“闲静少言”,只是不说,不是不知。这使我们隐隐地感到五柳先生是一位有知识的人,也隐隐地感到那个社会对他的限制和迫害。

      第二个志趣——饮酒。五柳先生“闲静少言”,但读书时“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说明他内心并非一潭死水,而是有波澜的。内心的波澜没有表现出来,却找到了一个使波澜*静的方法,这就是嗜酒。“嗜”字说明不是一般的小饮,而是“期在必醉”。尽管“家贫”,也没有改变这一嗜好,就因为在醉乡中可以使心灵的波澜得到*静。这是他在那种环境里使自己得到解脱的一种方法。

      第三个志趣——著文章。他著文章的目的是“自娱”,不是要给别人看,更不是要献给统治者,去求官得禄。这一点也说明了他内心的确有“会意”,有话要说的,只是不愿对别人说,写文章给自己看。“闲静少言”而又“常著文章自娱”,就是这种心情的反映。

      对五柳先生的生活、志趣作了叙述以后,文章结尾也仿史家笔法,加个赞语。这个赞语的实质就是黔娄之妻的两句话:“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两句话与前面写到的“不慕荣利”相照应,这是五柳先生最大的特点和优点。作者正是通过五柳先生“颇示己志”,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文章最后有两句设问的话:“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表明作者也很欣赏道家所鼓吹的无为而治的古代社会,但全文主要精神仍然是儒家的“独善其身”。全文不足二百字,语言洗练,于*淡之中表现深刻的内容,这就是陶渊明诗文的一大特色。

      通过对五柳先生这一假想人物的描述来用以自况的文章,抒发了陶渊明的志趣。文中描述了一个爱好读书、不慕荣利、安贫乐道、忘怀得失、率真自然的封建时代知识分子的形象。

      创作背景

      对于《五柳先生传》的写作年份一般有作于少年和作于晚年两种说法。

      王瑶根据萧统的《陶渊明传》的叙述认为,《五柳先生传》作于太元十七年(392年)陶渊明为江州祭酒以前。魏正申在《陶渊明探稿》中曾提到:“他在二十八写下的《五柳先生传》中,表示了自己的从文志愿。”如果这说少年时所作的话,那么这便不是自传了,有可能是陶渊明在年少时对生活的构想,表明志向,规划未来。

      可是,“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可见陶渊明笔下五柳先生穷困潦倒,家境贫寒。如此情境不似为自己规划未来,所以有研究者认为文章创作于晚年时期。清代学者林云铭指出文中赞语中“无怀氏”“葛天氏” 传达了安贫乐道的情怀和不为官的态度,可以推测这是陶渊明辞官后所作。

      作者简介

      陶渊明画像陶渊明(365—427),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祖父作过太守,父亲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陶渊明一生大略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28岁以前,由于父亲早死,他从少年时代就处于生活贫困之中。第二时期,学仕时期,从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他29岁到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年)41岁。第三时期,归田时期,从义熙二年(406年)至宋文帝元嘉四年(427年)病故。归田后20多年,是他创作最丰富的时期。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开创了田园诗一体。陶诗的艺术成就从唐代开始受到推崇,甚至被当作是“为诗之根本准则”。传世作品共有诗125首,文12篇,后人编为《陶渊明集》。

    [阅读全文]...

2022-01-22 18:15:12
  • 海伦凯勒语录中英文

  • 语录,风景
  • 1.当时在我看来,世界上没有比太阳更好的东西了,它的热力使万物茁壮生长。但莎莉文小姐却连连摇头,我真是又困惑又失望,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老师不能告诉我,什么是爱呢? “爱有点儿像太阳没出来以前天空中的云彩。”老师回答说。她似乎意识到我仍然是困惑的,于是又用更浅显但当时我依然无法理解的话解释说:“你摸不到云彩,但你能感觉到雨水。你也知道,在经过一天酷热日晒之后,要是花和大地能得到雨水会是多么高兴呀!爱也是摸不着的,但你却能感到她带来的甜蜜。没有爱,你就不快活,也不想玩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2.黑暗将使人更加珍惜光明,寂静将使人更加喜爱声音。

    3.【死亡只是从这个房间搬迁大那个房间,可是我可能跟别的人不太一样,因为我在那个新的房间就可以用眼睛看到东西了。】

    4.乌云遮不住太阳,*终将被打倒,真正的胜利永远属于正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5.对于凌驾命运之上的人来说,信心就好似生命的主宰。

    6.忘却自我中有着快乐。——因而,我要努力把别人眼中的光明当作我的太阳,把别人耳中的音乐当作我的乐曲,把别人唇上的微笑当作我的幸福。

    7.把脸一直向着阳光,这样就不会见到阴影。 海伦·凯勒 《海伦·凯勒自传》

    8.有时我想,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看作是性命的最后一天该有多好啊!这就更能显出性命的价值。——海伦凯勒

    9.对于凌驾于命运之上的人来说,信心是命运的主宰。——海伦·凯勒

    10.面对光明,阴影就在我们身后海伦凯勒信心是命运的主宰海伦凯勒有时我想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看做是生命的最后一天该有多好啊!这就可能显出生命的价值。——海伦·凯勒

    11.对于凌驾于命运之上的人来说信心是命运的主宰。——海伦·凯勒

    12.我常想,假如上帝给我三天光明,我最想看什么呢?或者我将怎样享受这份幸福呢?当我这样想的时候,也请你顺便怎样想象一下吧,请想想这个问题,假定你也只有三天光明,那么你会怎样使用你的眼睛呢?你最想让你的目光停留在什么地方?《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13.我常想,假如上帝给我三天光明,我最想看什么呢?或者我将怎样享受这份幸福呢?当我这样想的时候,也请你顺便怎样想象一下吧,请想想这个问题,假定你也只有三天光明,那么你会怎样使用你的眼睛呢?你最想让你的目光停留在什么地方? 海伦·凯勒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14.世界上最美丽的东西,看不见也摸不着,要靠心灵去感受。——海伦·凯勒

    15.把活着的每一天看作生命的最后一天。 海伦·凯勒

    16.知识教人学会爱,给人以光明和智慧 海伦凯勒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17.我的身体虽然不自由,但我的心是自由的。就让我的心超脱我的躯体走向人群,沉浸在喜悦中,追求完美的人生吧!——海伦凯勒

    18.把活着的每一天看作生命的最后一天。

    19.人生最大的灾难,不在于过去的创伤,而在于把未来放弃。 海伦·凯勒

    20.我用整个身心来感受世界万物,一刻也闲不住。我的性命充满了活力,就像那些朝生夕死的小昆虫,把生命挤到一天之内,性命或是一种大胆的冒险,或是一无是处。——海伦·凯勒

    21.面对光明,阴影就在我们身后。——海伦凯勒

    22.对于凌驾命运之上的人来说,信心就是生命的主宰。——海伦·凯勒

    23.当我们尽力而为的时候,并不知道会给自己的人生,或给别人的人生,带来什么样的奇迹。——海伦·凯勒

    24.信心是一种心境,有信心的人不会在转瞬之间就消沉沮丧。——海伦·凯勒

    25.对于凌驾命运之上的人来说,信心就是生命的主宰。 海伦·凯勒

    26.【我用整个身心来感受世界万物,一刻也闲不住。我的生命充满了活力,就像那些朝生夕死的小昆虫,把一生挤到一天之内,生命或是一种大胆的冒险,或是一无是处。】

    27.我身上的所有原子都是振动仪。透过房屋到处感觉到的振动,我能猜出每一天都在发生什么事情。

    28.【我的任务是练*,练*,不断地练*。失败和疲劳常常将我绊倒,但一想到再坚持一会儿就能让我所爱的人看到我的进步,我就有了勇气。】

    [阅读全文]...

2022-05-20 19:38:17
  •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课文赏析

  • 诗人
  •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课文赏析

      《五柳先生传》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自传文。文章立意新奇,剪裁得当;采用白描手法,塑造了生动的艺术形象;行文简洁,绝无虚词矜誉。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课文赏析,一起来看看吧。

      原文:五柳先生传

      作者: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赏析

      古代人物传记通例,开篇先叙传主之姓名籍贯。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亦循此例,却有意同读者开了一个大玩笑: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传主生于何时,长于何地,何姓何名,概莫能知,这位五柳先生简直是天外来客。唯一与传主身份产生联系的,只是宅旁有五柳树而已!

      沈约《宋书·隐逸传》引《五柳先生传》且评之曰,陶渊明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陶宅之旁广种柳树,可视为实录,此有陶诗为证。《归园田居》: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拟古》:荣荣窗下兰,密密堂前柳。然作为一篇自况之文,五柳这一自然景观仅仅是陶渊明因以为号的触发点,却完全不能解释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的根本原因。钱钟书先生于《管锥篇》中指出:岂作自传而并不晓己之姓名籍贯哉?正激于世之卖声名、夸门第者而破除之尔!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正是针对世俗有感而发,意欲破除此种卖声名、夸门第之社会风气。

      魏晋时代,门阀制度盛行。曹魏制订的九品官人法赋予了世家大族政治上的特权。朝廷于州郡设立中正,评定士人之品。中正由世家大族名流充任,同宗士人理所当然获得高品位。而品位之高下又直接与官职起点之高低挂钩。于是,世家大族累世公卿,高爵显位代代相因,形成一种上品无寒门,下品无贱族的局面。这种制度,延续到陶渊明生活的东晋时代达到鼎盛,以致高门华族,有世及之荣,庶姓族人,无寸进之路(赵翼《二十二史札记》)。终东晋之世,朝廷权力一直掌握在王、庾、桓、谢四大家族手中,成为门阀制度高峰期的显著标志。

      上层如此,士流趋鹜。族姓阀阅既成为进入仕途的根本条件,世家士子,视门第作铁饭碗,郡望作护身符,族谱作通行证,至于德、才二字,则完全退居次要地位。于是整个社会弥散着一种重门阀轻才德的社会风气。士人竞以姓望所出,邑里相矜(刘知己《史通·邑里》),以炫耀祖宗荣光、托庇死人余辉为荣,成了一种社会流行病。

      对这一世人司空见惯的现象,陶渊明冷眼观之十分不满。世与我而相违(《归去来兮辞》)这种不趋流俗的个性,注定了陶渊明与门阀之风的不调和。自传文《五柳先生传》中,郡望、门第、宗谱一概阙如,看似不合常规,其实是对时风世俗的反拨。自号五柳先生,是对门阀制度的一种揶揄,对世族名士的一种调侃。陶渊明以不知何许人嘲弄了郡望之尊崇,以不详其姓字嘲弄了门第之高贵,以宅边五柳树嘲弄了地位之显赫,以不慕荣利嘲弄了官爵之矜夸可以说,陶渊明借以自况的五柳先生形象,完全是针对东晋门阀制度的`崇尚自塑的,是陶渊明遗世独立清高绝俗的个性的一种外在表现。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五柳先生之名一出,知名晋宋并享誉后世,王、庚、桓、谢四大豪门虽然煊赫一时,而今安在哉!

      当然,陶渊明不是天外来客,虽非名门望族,其家族渊源本也可作自我夸饰。其曾祖陶侃为晋大司马,祖父陶茂任武昌太守,父亲陶敏担任过中低级官吏而后归隐。陶渊明在《命子》《赠长沙公》《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等诗文中列举过这些事实。陶渊明的自述宗谱和士流的自我矜夸是不可相提并论的。陶渊明以辞官归隐的实际行动表现了自己的人生理念和人格价值,而五柳先生这一称谓,正明确地表明了诗人与世俗观念的彻底决裂。

      白话译文

      不知道五柳先生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把这个作为号了。他安安静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他生性喜爱喝酒,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摆了酒*叫他去喝。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竟然说走就走。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挡不住严寒和烈日,粗布短衣上打满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饮水的水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还是安然自得。常常写文章来自娱自乐,也稍微透露出他的志趣。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从此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这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因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的快乐。不知道他是无怀氏时代的人呢?还是葛天氏时代的人呢?

      创作背景

      对于《五柳先生传》的写作年份一般有作于少年和作于晚年两种说法。

      王瑶根据萧统的《陶渊明传》的叙述认为,《五柳先生传》作于太元十七年(392年)陶渊明为江州祭酒以前。魏正申在《陶渊明探稿》中曾提到:“他在二十八写下的《五柳先生传》中,表示了自己的从文志愿。”如果这说少年时所作的话,那么这便不是自传了,有可能是陶渊明在年少时对生活的构想,表明志向,规划未来。

      可是,“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可见陶渊明笔下五柳先生穷困潦倒,家境贫寒。如此情境不似为自己规划未来,所以有研究者认为文章创作于晚年时期。清代学者林云铭指出文中赞语中“无怀氏”“葛天氏” 传达了安贫乐道的情怀和不为官的态度,可以推测这是陶渊明辞官后所作。

    [阅读全文]...

2021-12-28 04:10:07
  • 绿叶没长花先开,清香阵阵扑鼻来。白色花朵像酒盅,只许闻香不许

  • 白色,花朵,绿叶
  • 绿叶没长花先开,清香阵阵扑鼻来。白色花朵像酒盅,只许闻香不许

      对同一种事物,人们会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去认识,所以制谜者往往从不同角度抓住事物的特点制谜。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绿叶没长花先开,清香阵阵扑鼻来。白色花朵像酒盅,只许闻香不许,欢迎阅览。

      谜语题目:绿叶没长花先开,清香阵阵扑鼻来。白色花朵像酒盅,只许闻香不许摘。(打一花名)

      谜语解析:玉兰花外形极像莲花,盛开时,花瓣展向四方,使庭院青白片片,白光耀眼,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为美化庭院之理想花型。

      谜语答案:木兰花

      拓展阅读:

      谜:小花技艺高超,飘香数里,五强以此酿造美酒,八月走在前列。(植物)

      谜语:桂花

      谜语:粉红的花像法兰绒,轻轻一碰就低下头。(花)

      神秘:美貌史

      拼图:佛日立港(华明)

      神秘:夜来香

      拼图:金色,银色,小花真漂亮。刮起了秋风。你家是万家香(植物)

      谜语:桂花

      谜语:花像鸟的棺材,花中西市明展每当春天开放的时候,霞光都会染红整个山。(植物)。

      谜语:灵山红

      谜语:百合,尖叶,树苗像青蒜花一样的蝴蝶。(花)

      谜语:水仙花

      谜语:花是红色的,花是扭曲的',要问为什么,怕孤独。(植物)。

      神秘:串红

      谜:再分离最终能聚在一起,两人互相吸引。(花的名字)

      回答:莲花

      谜语:茉莉、太阳花、玫瑰花中哪个花最无力?

      谜语:茉莉

      谜语:四朵杨叶花,颜色白黄,一年一次,八月异香。(植物)

      谜语:桂花

      拼图:就算是布也很香

      回答:丁香

      谜语:冰雪一朵花,红枝黄枝趴着,全身都是铁骨,炫耀着风雪,花香满院的人都喜欢它。(植物)。

      神秘:梅花

      拼图:小花,很强,冬天开放的骄傲。(花)

      神秘:梅花

      拼图:五色水仙串,小花玉米条。(花)

      谜语:风信子

      拼图:小富翁勤俭海(花和树)

      神秘:节气花,木槿花

      谜语:青枝绿叶红,姑娘看着喜悦的心,双手脱绣球,细线绑到黎明。(花)

      谜语:凤仙花

      拼图:青耀总开花,眼睛和相貌清澈,深邃自信,生和红梅相似的时候。(植物)

      谜语:水仙花

      谜:天上的蓝桃和老种,一年比一年红的杏,依云而植。(花木)

      神秘:凌霄花

      拼图:水芙蓉(花的名字)

      回答:莲花

    [阅读全文]...

2022-02-01 11:14:02
  • 柳开任气文言文翻译

  • 柳开任气文言文翻译

      《柳开任气》描述了场面大,不一定能获得好名声,充其量只能算是哗众取宠,柳开就是明证。接下来小编搜集了柳开任气文言文翻译,仅供大家参考。

      柳开任气

      柳开少好任气,大言凌物。应举时,以文章投主司于帘前,凡千轴,载以独轮车。引试日衣襕自拥车入,欲以此骇众取名。时张景能文有名,唯袖一书帘前献之。主司大称赏,擢景优等。时人为之语曰:“柳开千轴,不如张景一书。”

      注释

      1.柳开:北宋人。

      2.少:年少时。

      3.任气:任性气盛。

      4.应举:参加科举考试。

      5.主司:主考官。

      6.引试:面试。

      7.张景:柳开的学生。

      8.帘:指主考官办公的地方。

      9.凡:总共。

      10.轴:古人将文章写在横幅上,然后表成卷轴。

      11.襕:古代读书人穿的圆领大袖外套。

      12.擢:提拔。

      译文

      柳开年轻时很任性气盛,说大话傲视他人。参加科举考试时,在考官办公处的门前把文章投赠给主考官,一共有一千轴,用独轮车装着。面试那天,柳开穿着圆领大袖外套亲自围裹着车进入考场,想要用这方法使其他人害怕来取得功名。当时有个人叫张景很能写文章而且有名气,他一只袖藏了一篇文章在考官办公处的门前进献了它指张景的文章。主考官非常称赞欣赏张景的文章,提拔张景为优等。当时有人为了这件事说:“柳开的一千轴书卷,比不上张景的一篇文章。”

      作品鉴赏

      场面大,不一定能获得好名声,充其量只能算是哗众取宠,柳开就是明证。阅读本文,还可以关注对比手法的运用。

      柳开简介

      柳开为人粗狂,自称“师孔子而友孟轲,齐扬雄而肩韩愈”,故名肩愈(继承韩愈),字绍元(继承柳宗元),后又不满韩、柳,改名开,字仲涂。早年喜讨论经义,提倡韩、柳散文,与梁周翰、高锡、范杲等人以*尚淳古互相标榜,名噪一时。开宝六年(973)进士,初为宋州司寇参军,太宗太*兴国四年(979),擢右赞善大夫,知常州、润州,拜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雍熙二年(985),因与监军争斗,被贬为上蔡县令,后复原职。后为崇仪使,知宁边军、全州、桂州等地,真宗即位,加如京使,知代州、忻州。咸*三年徙沧州,道病卒,年五十四。

      柳开文学成就

      柳开是宋代古文运动的先驱。他提倡复古,反对五代颓靡的文风,他提倡一种“古其理,高其意,随言短长,应变作制,同古人之行事”的古文;自称“师孔子而友孟轲,齐扬雄而肩韩愈”(《上符兴州书》)。他十几岁时便开始学*韩愈文章。后来又以六经为榜样,提倡古文。他认为古文“非在辞涩言苦,使人难读诵之,在于古其理、高其意,随言短长,应变作制,同古人之行事,是谓古文也”(《应责》);他还称赞扬雄“能言圣人之辞,能明圣人之道”(《汉史扬雄传论》),并以此自期,宣扬文道合一:“吾之道,孔子、孟轲、扬雄、韩愈之道;吾之文,孔子、孟轲、扬雄、韩愈之文也。”(《应责》)他认为道和文有主次的关系,“文恶辞之华于理,不恶理之华于辞”,他特别强调道对文的决定意义,认为文应该为现实政治文化服务。

      柳开在宋初自觉地以恢复韩、柳古文的传统为己任。最早反对五代体,标举文统和道统,主张文道合一,有鼓吹复古、倡导质朴文风的开创之功。其作品文字质朴,但枯涩,缺乏感动人的力量,他的复古提倡并没有产生重大影响。文章也未能密切联系实际,“随言短长”,得心应手,除《上窦僖察判书》写得*易且有文采外,大都不免有“辞涩言苦”的缺点,因此影响不大。

      所著《河东先生集》,有《四部丛刊》影旧钞本。柳开诗,《河东先生集》中仅存五首,另从他书辑得三首。

      【拓展】于“柳开少好任气”的'阅读及答案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11—14题(8分)

      柳开①少好任气②,大言凌物。应举时,以文章投主司于帘前③,凡千轴,载以独轮车。引试④日,衣襕自拥车入,欲以此骇众取名。时张景能文有名,唯袖一书帘前献之。主司说,大称赏,擢景优等。时人为之语曰:“柳开 ,不如张景一书。”

      [注释]①柳开:北宋人。②任气:任性气盛。③主司:主考官。帘:指主考官办公的地方。④引试:面试。⑤襕(1án):古代的服装

      11.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1)柳开少好任气( ) (2)主司说( )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欲以此骇众取名。

      13.根据文意,在文末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使文意通顺。(1分)

      柳开 ,不如张景一书

      14.文中柳开的任性气盛和张景的 形成强烈的反差,具体表现在两人应举举动上的差异,柳开是“ ”,而张景是“ ”。(4分)

      参考答案:

      11. (4分)(1)喜欢 (2)同“悦”,高兴

      12. (3分)想要用这样的举动惊动众人博取名声。

      13. (1分)千轴

      14. (4分)谦逊内敛以文章投主司于帘前(衣镧自拥车入)唯袖一书帘前献之

    [阅读全文]...

2021-11-29 13:57:12
  • 纪伯伦经典语录

  • 1、当你爱的时候,你不要说"上帝在我心中",却要说"我在上帝的心里"

    2、思想是天空中的鸟,在语言的笼里,也许会展翼,却不会飞翔。

    3、听真理的并不弱于讲真理的人。

    4、别有寄托的友谊,不是真正的友谊,而是撒入生活海洋里的网,到头来空收无益。

    5、你的心灵常常是战场。在这个战场上,你的理性与判断和你的热情与嗜欲开战。

    6、一种用金钱也无法买到的东西,一种用秋天凄凉的泪水所不能冲掉的东西;一种不能为严冬的悲秋所扼杀的东西;(www.fuhaoku.net)一种在瑞士的湖畔.意大利的游览胜地所找不到的东西;它是那样坚忍顽强!能挺过严冬,在春天花开生长,在夏天结果繁荣.我发现那东西是.

    7、只能和你同乐不能和你共苦的人,丢掉了天堂七个门中的一把钥匙。

    8、友谊永远是一个甜蜜的责任,从来不是一种机会。

    9、信仰是心中的绿洲,思想的骆驼队是永远走不到的。

    10、愿除了寻求心灵的加深之外,友谊没有别的目的。

    11、当智慧骄傲到不肯哭泣,庄严到不肯欢乐,自满到不肯看人的时候,就不成为智慧了。

    12、我们今天的悲哀里最苦的东西,是我们昨天的欢乐记忆.

    13、用心念书,是为了避免成为不中用的人。

    14、当你的朋友向你倾吐胸臆的时候,你不要怕说出心中的“否”,也不要瞒住你心中的“可”。当他静默的时候,你的心仍要倾听他的心;因为在友谊里,不用言语,一切的思想,一切的愿望,一切的希冀,都在无声的喜乐中发生而共享了。

    15、当你达到生命的中心的时候,你将在万物中甚至于在看不见美的人的眼睛里,也会找到美.

    16、一个羞赧的失败比一个骄傲的还要高贵。

    17、彼此恋爱,却不要*的系链。

    18、希望是半个生命,淡漠是半个死亡。

    19、人生的一切都是美好的,甚至连金钱也是一样,因为它会给人们以教益。

    20、记忆是相会的一种形式,忘记是自由的一种形式.

    21、当智慧骄傲到不肯哭泣,庄严到不肯欢乐,自满到不肯看人的时候,就不成为智慧了。

    22、从工作里爱了生命,就是通彻了生命最深的秘密。

    23、生活是黑暗的,除非有了激励;一切激励是盲目的,除非有了知识;一切知识都是徒然的,除非有了工作;一切工作是虚空的,除非有了爱.

    24、美不是一种需要,只是一种欢乐.

    25、生命的气息在阳关中,生命把握在风中。

    26、从工作里爱了生命,就是贯彻了生命最深的秘密。

    27、我们活着只为的是去发现美.其他一切都是等待的种种形式.

    28、理性与热情是航行的灵魂的舵和帆,假如你的帆或舵破坏了,只能泛荡.漂流或在海中停住.

    29、和你一同笑过的人,你可能把他忘掉;但是和你一同哭过的人,你却永远不忘。

    30、一个人的意义不在于他的成就,而在于他所企求成就的东西。

    [阅读全文]...

2022-06-13 22:03:34
伦文叙柳先开经典语录 - 句子
伦文叙柳先开经典语录 - 语录
伦文叙柳先开经典语录 - 说说
伦文叙柳先开经典语录 - 名言
伦文叙柳先开经典语录 - 诗词
伦文叙柳先开经典语录 - 祝福
伦文叙柳先开经典语录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