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宾王的诗句

关于骆宾王的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骆宾王的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骆宾王的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骆宾王的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4) 语录(1k+) 说说(3k+) 名言(3) 诗词(35) 祝福(1k+) 心语(43)

  • 骆宾王 《咏鹅》

  •   咏鹅

      朝代:唐代

      作者:骆宾王

      原文: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鉴赏

      《咏鹅》相传是骆宾王在七岁时写的一首诗,这是一首咏物诗。这首千古流传的诗歌,没有什么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哲理,而是以清新欢快的语言,抓住事物(鹅)的突出特征来进行描写。写得自然、真切、传神。

      开头的“鹅、鹅、鹅”不只是模拟鹅的叫声,而且把思维的那种跃动表现出来,融为一体。小诗人用三个“鹅”字道出鹅由远至*的欢叫声,让人渐渐看清它“曲项”的外形和“向天歌”的得意神态,再写鹅在水中嬉戏时有声有色的情景。表现小诗人细微入神的观察力。

      小作者通过白描的手法,简单的略加勾勒,鹅的鲜明形象就脱颖而出。“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一幅可爱的动态的形象。

    [阅读全文]...

2021-12-05 14:49:48
  • 骆宾王的诗

  •   1、《咏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2、《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3、《易水送别》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4、《从军行》

      *生一顾重,意气溢三军。

      野日分戈影,天星合剑文。

      弓弦抱汉月,马足践胡尘。

      不求生入塞,唯当死报君。

      5、《咏怀》

      少年识事浅,不知交道难。

      一言芬若桂,四海臭如兰。

      宝剑思存楚,金锤许报韩。

      虚心徒有托,循迹谅无端。

      太息关山险,吁嗟岁月阑。

      忘机殊会俗,守拙异怀安。

      阮籍空长啸,刘琨独未欢。

      十步庭芳敛,三秋陇月团。

      槐疏非尽意,松晚夜凌寒。

      悲调弦中急,穷愁醉里宽。

      莫将流水引,空向俗人弹。

      6、《送别》

      寒更承夜永,凉夕向秋澄。

      离心何以赠,自有玉壶冰。

      7、《北眺舂陵》

      揽辔疲宵迈,驱马倦晨兴。

      既出封泥谷,还过避雨陵。

      山行明照上,谿宿密云蒸。

      登高徒欲赋,词殚独抚膺。

      8、《夏日游目聊作》

      暂屏嚣尘累,言寻物外情。

      致逸心逾默,神幽体自轻。

      浦夏荷香满,田秋麦气清。

      讵假沧浪上,将濯楚臣缨。

      9、《同崔驸马晓初登楼思京》

      丽谯通四望,繁忧起万端。

      绮疏低晚魄,镂槛肃初寒。

      白云乡思远,*归路难。

      唯馀西向笑,暂似当长安。

      10、《月夜有怀简诸同病》

      闲庭落景尽,疏帘夜月通。

      山灵响似应,水净望如空。

      栖枝犹绕鹊,遵渚未来鸿。

      可叹高楼妇,悲思杳难终。

    [阅读全文]...

2022-04-05 21:44:44
  • 骆宾王的诗有哪些

  •   1、《咏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2、《在狱咏蝉(并序)》

      余禁所禁垣西,是法厅事也,

      有古槐数株焉。

      虽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古树;

      而听讼斯在,即周召伯之甘棠,

      每至夕照低阴,秋蝉疏引,

      发声幽息,有切尝闻,

      岂人心异于曩时,将虫响悲于前听?

      嗟乎,声以动容,德以象贤。

      故洁其身也,禀君子达人之高行;

      蜕其皮也,有仙都羽化之灵姿。

      候时而来,顺阴阳之数;

      应节为变,审藏用之机。

      有目斯开,不以道昏而昧其视;

      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

      吟乔树之微风,韵姿天纵;

      饮高秋之坠露,清畏人知。

      仆失路艰虞,遭时徽纆。

      不哀伤而自怨,未摇落而先衰。

      闻蟪蛄之流声,悟*之已奏;

      见螳螂之抱影,怯危机之未安。

      感而缀诗,贻诸知己。

      庶情沿物应,哀弱羽之飘零;

      道寄人知,悯余声之寂寞。

      非谓文墨,取代幽忧云尔。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3、《易水送别》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4、《相和歌辞·王昭君》

      敛容辞豹尾,缄怨度龙鳞。

      金钿明汉月,玉箸染胡尘。

      妆镜菱花暗,愁眉柳叶嚬。

      惟有清笳曲,时闻芳树春。

      5、《相和歌辞·棹歌行》

      写月图黄罢,凌波拾翠通。

      镜花摇芰日,衣麝入荷风。

      叶密舟难荡,莲疏浦易空。

      凤媒羞自托,鸳翼恨难穷。

      秋帐灯花翠,倡楼粉色红。

      相思无别曲,并在棹歌中。

      6、《夏日游德州赠高四》

      日观邻全赵,星临俯旧吴。

      鬲津开巨浸,稽阜镇名都。

      紫云浮剑匣,青山孕宝符。

    [阅读全文]...

2022-05-02 17:34:23
  • 骆宾王《咏鹅》

  • 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注释]

      咏鹅:用诗词来赞美鹅。是骆宾王七岁时写的诗。

      咏:用诗来描写景物,抒发感情。

      鹅鹅鹅:这里是描摹鹅的叫声。

      曲项:项,是脖子的后部。弯曲脖子的后部,就是昂着头。

      歌:唱歌。

      向天歌:朝着天空叫,诗人将它比作唱歌。

      浮:在水上飘浮。

      红掌:鹅的红色的脚掌。

      掌:诗中指鹅的脚掌。

      清波:清清的水波。

      拨清波:拨弄清澈的水波。

      [译诗、诗意]

      鹅,鹅,鹅,

      弯着脖子向着天空唱歌。

      它雪白的羽毛飘浮在绿水上,

      红色的鹅掌轻轻地划动着清澈的水波。

    [阅读全文]...

2022-05-16 15:35:40
  • 骆宾王名言

  • 名言,名人名言
  • 骆宾王名言

    1、野雾连空暗,山风入曙寒。——骆宾王

    2、不汲汲于荣名,不戚戚于卑位。——骆宾王

    3、一心一意无穷已,投漆投胶非足拟。——骆宾王

    4、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骆宾王

    5、类君子之有道,入暗室而不欺。——骆宾王

    6、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骆宾王

    7、白雪梁山曲,寒风易水歌。泣魏伤吴起,思赵切廉颇。凄断韩王剑,生死翟公罗。——骆宾王

    8、寂寥伤楚奏,凄断泣秦声。秦声怀旧里,楚奏悲无已。——骆宾王

    9、丛竹凝朝露,孤山起暝烟。——骆宾王

    10、南连百越,北尽三河;铁骑成群,玉轴相接。——骆宾王

    11、海陵红粟,仓储之积靡穷;江浦黄旗,匡复之功何远!——骆宾王

    12、山灵响似应,水净望如空。——骆宾王

    13、为国坚诚款,捐躯忘贱贫。——骆宾王

    14、相怜相念倍相亲,一生一代一双人。——骆宾王

    15、剑匣胡霜影,弓开汉月轮。金刀动秋色,铁骑想风尘。——骆宾王

    16、包藏祸心,窥窃神器。——骆宾王

    17、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骆宾王

    18、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骆宾王

    19、人神之所共嫉,天地之所不容。——骆宾王

    20、虺蜴为心,豺狼成性。——骆宾王

    21、整衣香满路,移步袜生尘。水下看妆影,眉头画月新。——骆宾王

    22、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

    23、谁分迢迢经两岁,谁能脉脉待三秋。情知唾井终无理,情知覆水也难收。——骆宾王

    24、言犹在耳,忠岂忘心。——骆宾王

    25、荷香销晚夏,菊气人新秋。——骆宾王

    26、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吒则风云变色。——骆宾王

    27、莫言贫贱无人重,莫言富贵应须种。——骆宾王

    28、一坯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讬?——骆宾王

    29、一贵一贱交情见。——骆宾王

    30、致逸心逾默,神幽体自轻。——骆宾王

    [阅读全文]...

2022-01-06 02:55:16
  • 帝京篇骆宾王的诗词

  • 帝京篇骆宾王的诗词

      诗词,是指以古体诗、*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汉族传统诗歌。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帝京篇骆宾王的诗词,欢迎阅览!

      帝京篇

      唐 骆宾王

      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不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

      皇居帝里崤函谷,鹑野龙山侯甸服。五纬连影集星躔,

      八水分流横地轴。秦塞重关一百二,汉家离宫三十六。

      桂殿嶔岑对玉楼,椒房窈窕连金屋。三条九陌丽城隈,

      万户千门*旦开。复道斜通鳷鹊观,交衢直指凤凰台。

      剑履南宫入,簪缨北阙来。声名冠寰宇,文物象昭回。

      钩陈肃兰戺,璧沼浮槐市。铜羽应风回,金茎承露起。

      校文天禄阁,*战昆明水。朱邸抗*台,黄扉通戚里。

      *台戚里带崇墉,炊金馔玉待鸣钟。小堂绮帐三千户,

      大道青楼十二重。宝盖雕鞍金络马,兰窗绣柱玉盘龙。

      绣柱璇题粉壁映,锵金鸣玉王侯盛。王侯贵人多*臣,

      朝游北里暮南邻。陆贾分金将宴喜,陈遵投辖正留宾。

      赵李经过密,萧朱交结亲。丹凤朱城白日暮,

      青牛绀幰红尘度。侠客珠弹垂杨道,倡妇银钩采桑路。

      倡家桃李自芳菲,京华游侠盛轻肥。延年女弟双凤入,

      罗敷使君千骑归。同心结缕带,连理织成衣。

      春朝桂尊尊百味,秋夜兰灯灯九微。翠幌珠帘不独映,

      清歌宝瑟自相依。且论三万六千是,宁知四十九年非。

      古来荣利若浮云,人生倚伏信难分。始见田窦相移夺,

      俄闻卫霍有功勋。未厌金陵气,先开石椁文。

      朱门无复张公子,灞亭谁畏李将军。相顾百龄皆有待,

      居然万化咸应改。桂枝芳气已销亡,柏梁高宴今何在。

      春去春来苦自驰,争名争利徒尔为。久留郎署终难遇,

      空扫相门谁见知。当时一旦擅豪华,自言千载长骄奢。

      倏忽抟风生羽翼,须臾失浪委泥沙。黄雀徒巢桂,

      青门遂种瓜。黄金销铄素丝变,一贵一贱交情见。

      红颜宿昔白头新,脱粟布衣轻故人。故人有湮沦,

      新知无意气。灰死韩安国,罗伤翟廷尉。

      已矣哉,归去来。马卿辞蜀多文藻,扬雄仕汉乏良媒。

      三冬自矜诚足用,十年不调几邅回。汲黯薪逾积,

      孙弘阁未开。谁惜长沙傅,独负洛阳才。

    [阅读全文]...

2022-01-31 11:02:17
  • 诗人骆宾王的著名代表作介绍

  • 著名,诗人,历史
  • 诗人骆宾王的著名代表作介绍(精选5篇)

      骆宾王是唐代的著名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以下是由小编整理的骆宾王的著名代表作,希望能帮到大家了解!

      骆宾王是个唐初的大诗人,虽说他最擅长写的是七言歌行,但是他的代表作却是他年幼时所创作的《咏鹅》。很多人称之为“神童”,也正是因为他七岁时所创作的这首诗。

      这首诗的创作是一个意外,骆宾王家有人来访,正巧旁边池塘的景色十分优美,鹅群在池塘中十分的惬意,加上清风拂柳,倒映在水面上,一副美丽的风景画就这样形成了。而客人问了他几个问题他全都对答如流,客人并不相信一个小孩子的能力竟如此之大,因此借着池塘的风景要求骆宾王作诗,从而故意刁难他。骆宾王思索了一会儿便做出了这首家喻户晓的《咏鹅》。

      说起代表作《咏鹅》是他小时候一时成名的代表的话,那么《帝京篇》应该算得上另外一首了吧,这首诗不仅是他本人的代表作更是初唐的诗歌代表作。这首长篇诗歌和卢照邻的《长安古意》,被人称为姊妹篇。这首诗是有名的现实主义,全诗在描绘长安城的繁华以及夜景、国家的盛况、长安险峻的地形、上流社会骄奢的生活,同时也描绘了现实的残酷。这首诗在当时就已经传遍京城,老少皆知,成为绝唱。

      骆宾王的代表作不仅为这两首,小诗《于易水送人》其诗短小却和精炼,其诗悲凉,但情感真挚。他的诗多表达自己内心的清高或者自己生活的真实写照,又或者是内心所想,所写之诗,皆为经典。

      骆宾王是唐代著名诗人,虽然出身寒门,可是才华横溢,七岁时就被人称作“神童”,写下惊天之作《咏鹅》,其中的“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至今为人们传诵,并载入现代小学课本,由此可以看出,骆宾王确实不辜负“神童”的称号。

      他为人颇为正直,不惧权势,在武则天光宅元年,曾经为起兵造反的徐敬业做了一首《为李敬业讨武曌檄》,其中红写道:“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慷慨激昂,气势滔天、武则天当政的时候又多次上书讽刺,被打入牢狱中曾“咏蝉”来比喻自己,写道:“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情高洁,谁为表余心?”表明了自己的心迹,抒发了强烈悲愤的感情,后来出狱弃官,又作诗以明志,“宝剑思存楚,金椎许报韩。”后来李敬业因为讨伐武则天失败被杀,骆宾王自此下落不明。

      骆宾王和王勃、杨炯、卢照邻齐名,号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他所做的诗词大多感情强烈,用词谨慎。“人神之所共嫉,天地之所不容”,出自《为徐敬业讨武曌檄》,用这句话来形容武则天的罪孽,大有天地不容,鬼神不忿的味道,强烈的表达了武则天的罪恶昭著。“相知人意自相寻,果得深心共一心,一心一意无穷已,投漆投胶非足拟。”这是出自他写的《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暗指两人感情深厚,如胶似漆。

      骆宾王是唐初著名的大诗人,他的'名字是古今人们都广为流传的,在他七岁的那年,家中有客人来访,他的著名诗《咏鹅》也就这样诞生了,正是因为他七岁时所创作此诗,当时的人都称之为“神童”。

      这首诗的创作是一个意外,来访之人正看见旁边池塘的景色十分幽美,鹅群在池塘中十分的惬意,加上清风拂柳,柳枝倒映在水面上,一副美丽的风景画就这样形成了。随之,客人问了他几个问题,他全都对答如流,客人并不相信一个小孩子的能力竟如此之大,因此借着池塘的风景要求骆宾王作诗,从而故意刁难他。可是年幼骆宾王并没有被此情此请所吓倒,仅仅思索了一会儿便做出了这首家喻户晓的《咏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诗中动静结合,颜色的对比和线条的勾勒,引发人无限的遐想,鹅的形象浮现在人们的眼前,让人心生向往。句中的“曲”字把鹅仰天嘎嘎的叫声十分生动的描绘出来,仿佛使人听到了水中央鹅的叫声。特别是最后的两句对偶句,“浮”字写出了鹅在水面上悠然自得静止的状态,而“拨”字则写出了鹅脚掌波动水面嬉戏游泳的状态,这两句对仗工整,并且动静结合,仿佛身临其境。

      客人思绪万千,一字一句细细品味,急忙转头称赞,使这个年幼孩子的诗得到了肯定。

      骆宾王(约638—684),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今浙江金华义乌)人,唐代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

      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仪凤三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次年遇赦。调露二年,除临海丞,不得志,辞官。有集。骆宾王于武则天光宅元年,为起兵扬州反武则天的徐敬业(又名李敬业)作《为徐敬业讨武曌檄》,敬业败,王那相斩其首降。

      他是“初唐四杰”之一,辞采华胆,格律谨严。长篇如《帝京篇》,五七言参差转换,讽时与自伤兼而有之;小诗如《于易水送人》,二十字中,悲凉慷慨,余情不绝。

      基本介绍

      骆宾王(约638—684),汉族,字观光,生于义乌(今浙江金华义乌),唐代著名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在四杰中他的诗作最多。他的名字和表字来源于《易经》中的观卦:“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

      骆宾王出身寒门,七岁能诗,号称“神童”。据说《咏鹅》就是此时所作。骆宾王尤擅七言歌行,名作 《帝京篇》为初唐罕有的长篇,当时以为绝唱。

      他还曾久戍边城,写有不少边塞诗。例如,“晚凤迷朔气,新瓜照边秋。灶火通军壁,烽烟上戍楼。” 豪情壮志,见闻亲切。

      唐中宗复位后,诏求骆文,得数百篇。

      据《唐诗三百首新注》记载,骆宾王,婺州义乌人。早年落魄无行,好与博徒游。后为道王李元庆府属。曾从军西域,宦游蜀中。及任侍御吏,又因贼罪下狱,他在诗文中则力辨其冤。出狱后,为临海县丞,怏怏不得意。睿宗文明(684)时,徐敬业起兵讨武则天,他曾为其僚属,军中书檄,皆出其手。敬业失败,骆宾王下落不明,或说被杀,或说亡命,甚至说在灵隐寺为僧。其一生行迹,颇为诡奇,也*于纵横家。

      后人收集之骆宾王诗文集颇多,以清陈熙晋之《骆临海集笔注》最为完备。

      生*事迹

      骆宾王之父官青州博昌县令,死于任所。

      父死后,他流寓博山,后移居兖州瑕丘县,在贫困落拓的生活中度过了早年岁月。

      650~655(唐高宗永徽)年间,为道王李元庆府属,道王叫他陈述才能,他耻于自炫,辞不奉命。后拜奉礼郎,为东台详正学士。因事被谪,从军西域,久戍边疆。**蜀,居姚州道大总管李义军幕,*定蛮族叛乱,文檄多出其手。在蜀时,与卢照邻往还唱酬。

      678年(仪凤三年),后调任武功主簿、长安主簿,又由长安主簿入朝为侍御史,武则天当政,骆多次上书讽刺,得罪入狱。骆《在狱咏蝉》,有云:“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以抒悲愤。次年,遇赦得释。

      680年(调露二年),出任临海县丞,世称骆临海。弃官游广陵,作诗明志:“宝剑思存楚,金椎许报韩。”

      684年(嗣圣元年),武则天废中宗自立,这年九月,徐敬业(即李敬业,李勣之孙)在扬州起兵反对。骆宾王为徐府属,被任为艺文令,掌管文书机要。他起草著名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暗鸣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图功,何功不克。……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慷慨激昂,气吞山河。

      骆宾王像取自清上官周绘《晚笑堂画传》

      骆宾王像取自清上官周绘《晚笑堂画传》

      武则天读至“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皇然问:“谁为之?”

      或以宾王对,武则天感叹曰:“宰相安得失此人?”

      十一月,徐敬业兵败被杀,骆宾王下落不明。《资治通鉴》说他与李同时被杀,《朝野佥载》说是投江而死,《新唐书》本传说他“亡命不知所之”。

      孟棨《本事诗》则说:“当(徐)敬业之败,与(骆)宾王俱逃,捕之不获。将帅虑失大魁,得不测罪。时死者数万人,因求戮类二人者,函首以献。后虽知不死,不敢捕送。故敬业得为衡山僧,年九十余乃卒。宾王亦落发,遍游名山。至灵隐,以周岁卒。”

      另有一说表示骆宾王跳水逃生,亡命于“邗自白水荡”(今启东吕四一带);而追兵将领怕承担对朝廷重犯追捕不力的罪名,杀了与他们相貌似的两个人交差,骆宾王遂得以隐名活了下来。死后葬于南通。

      而据《*名胜词典》记载:“骆宾王墓:在浙江义乌县城东15公里枫塘。墓前石碑为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重建。”

      也有学者表示,南通和义乌两地的骆宾王墓都是衣冠冢。

      骆宾王和卢照邻都擅长七言歌行诗,“富有才情,兼深组织”,“得擅长什之誉”(胡震亨《唐音癸签》)。

      他的长篇歌行《帝京篇》在当时就己被称为绝唱,《畴昔篇》、《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等也都具有时代意义,往往以嵚崎磊落的气息,驱使富艳瑰丽的词华,抒情叙事,间见杂出,形式非常灵活。

      这种诗体,从六朝小赋变化而来,它吸取了六朝乐府中辘轳辗转的结构形式以及正在发展中的今体诗的对仗和韵律,言词整齐而流利,音节宛转而和谐,声情并茂,感染力强,易于上口成诵。

      明代何景明说初唐四子“音节往往可歌”(《明月篇序》),所指即此。

      在骆宾王稍后的刘希夷、张若虚,盛唐的李颀、王维、高适,中唐的元稹、白居易,晚唐的郑谷、韦庄,及至清代吴伟业等人的长篇歌行,都是沿着这条线索发展下来的。

      骆宾王的五律也有不少佳作。例如,《在狱咏蝉》,托物寄兴,感慨深微,是脍炙人口的名篇;《送郑少府入辽》抒写立功报国的乐观战斗精神,格高韵美,词华朗耀,除了全首*仄声调还不协调,律体形式尚未成熟而外,比起杨炯的《从军行》、《紫骝马》并无逊色。

      绝句小诗,如《于易水送人》、《在军登城楼》,寥寥20字中,壮志豪情,激荡着风云之气,颇能见出诗人的个性风格,在初唐绝句中也是不多见的。

      “四杰”齐名,原是诗文并称的。他们的骈文在才华艳发、词采赡富之中,寓有一种清新俊逸的气息。无论抒情、说理或叙事,都能运笔如舌,挥洒自如,比起六朝后期堆花俪叶,一味追求形式之美的文风,有着明显的不同。

      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曌檄》,便是最能代表这种时代新风、流传广泛的名作之一。它以封建时代忠义大节作为理论根据,号召人们起来反对正在筹建中的武周王朝,气势充沛,笔端带有情感。其中“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二句,颇能激发唐朝旧臣对故君的怀念。

      据说,武后读到了这两句,矍然为之动容,问:“谁为之?”或以宾王对。后曰:“宰相安得失此人!”(《新唐书》本传)足见他在政治和文学上的才能,连敌对方面目空一世的武则天,也为之折服。

      其诗,最早为中宗时郗云卿所辑10卷,今已佚。

    [阅读全文]...

2022-07-02 17:35:25
  • 《易水送别》骆宾王唐诗

  • 唐诗,送别,文学
  • 《易水送别》骆宾王唐诗

      在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易水送别》骆宾王唐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易水送别》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注释】

      ⑴易水:也称易河,河流名,位于河北省西部的易县境内,分南易水、中易水、北易水,为战国时燕国的南界。燕太子丹送别荆轲的地点。《战国策·燕策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⑵此地:原意为这里,这个地方。这里指易水岸边。

      ⑶别燕丹:指的是荆轲作别燕太子丹。

      ⑷壮士:意气豪壮而勇敢的人;勇士。这里指荆轲,战国卫人,刺客。

      ⑸发冲冠:形容人极端愤怒,因而头发直立,把帽子都冲起来了。冠:帽子。《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⑹昔时:往日;从前。《东观汉记·东*王苍传》:“骨肉天性,诚不以远*亲疏,然数见颜色,情重昔时。”

      ⑺人:一种说法为单指荆轲,另一种说法为当时在场的人。

      ⑻没:死,即“殁”字。

      ⑼水:指易水之水。

      ⑽犹:仍然。

      【翻译】

      在这个地方荆轲告别燕太子丹,壮士悲歌壮气,怒发冲冠。那时的人已经都不在了,今天的易水还是那样的寒冷。

      【赏析】

      公元679年冬,骆宾王奔赴幽燕一带,侧身于军幕之中,决心报效国家,此诗大约写于这一时期。他对自己的际遇愤愤不*,对武则天的统治深为不满,期待时机,要为匡复李唐王朝干出一番事业。可是在这种时机尚未到来之前的那种沉沦压抑的'境遇,更使得诗人陷入彷徨企求的苦闷之中。《于易水送人》一绝就是曲折地反映了诗人的这种心境。

      第一联“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道出诗人送别友人的地点。“壮士发冲冠”用来概括那个悲壮的送别场面和人物激昂慷慨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荆轲的深深崇敬之意。此时在易水边送别友人,想起了荆轲的故事,这是很自然的。但是,诗的这种写法却又给人一种突兀之感,它舍弃了那些朋友交往、别情依依、别后思念等等一般送别诗的常见的内容,而是芟夷枝蔓,直入史事。这种破空而来的笔法,反映了诗人心中蕴蓄着一股难以遏止的愤激之情,借怀古以慨今,把昔日之易水壮别和此刻之易水送人融为一体。从而为下面的抒情准备了条件,酝酿了气氛。

      第二联“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是怀古伤今之辞,抒发了诗人的感慨。这首诗的中心在第四句,尤其是诗尾的“寒”字,更是画龙点睛之笔,寓意丰富,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感受。“寒”字,寓情于景,以景结情,因意构象,用象显意。景和象,是对客观事物的具体描绘;情和意,是诗人对客观对象在审美上的认识和感受。诗人在自然对象当中,读者在艺术对象当中,发现了美的客观存在,发现了生命和人格的伟大表现,从而把这种主观的情和意,转移到客观的景和象上,给自然和艺术以生命,给客观事物赋予主观的灵魂,这就是诗歌创作和欣赏当中的“移情作用”。“寒”字正是这种移情作用的物质符号,这是此诗创作最为成功之处。诗人于易水岸边送别友人,不仅感到水冷气寒,而且更加觉得意冷心寒。诗人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伟大孤独中,只好向知心好友倾诉难酬的抱负和无尽的愤懑。诗人感怀荆轲之事,既是对自己的一种慰藉,也是将别时对友人的一种激励。

      这首诗题为送别,可又没有交待所别之人和所别之事,但“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的壮别场景如在眼前。所咏的历史本身就是壮别,这同诗人送友在事件上是相同的。而古今送别均为易水河岸,在地点上也是相同的。这两句诗是用对句的形式,一古一今,一轻一重,一缓一急,一明一暗,两条线索,同时交待,易水跨越古今,诗歌超越了时空,最后统一在“今日水犹寒”的“寒”字上,全诗融为一体。既是咏史又是抒怀,充分肯定了古代英雄荆轲的人生价值,同时也倾诉了诗人的抱负和苦闷,表达了对友人的希望。诗的构思是极为巧妙的。

      从诗题上看这是一首送别诗,从诗的内容上看这又是一首咏史诗。这首诗题目虽为“送人”,但它并没有叙述一点朋友别离的情景,也没有告诉读者送的是何许人。然而那所送之人,定是肝胆相照的至友。因为只有这样,诗人才愿意、才能够在分别之时不可抑制地一吐心中的块垒,而略去一切送别的常言套语。骆宾王长期怀才不遇,佗傺失志,身受迫害,爱国之志无从施展。他在送别友人之际,通过咏怀古事,表达对古代英雄的仰慕,也寄托自己对现实的深刻感慨,倾吐了自己满腔热血无处可洒的极大苦闷。

      全诗以强烈深沉的感情,含蓄精炼的手法,摆脱了初唐委靡纤弱的诗风影响,标志着唐代五言绝句的成熟,为唐诗的健康发展开拓了道路。

    [阅读全文]...

2021-12-11 17:16:35
  • 唐代诗人骆宾王的代表作

  • 诗人
  • 唐代诗人骆宾王的代表作

      骆宾王是内容广泛,格调高远,多感叹个人遭遇,抨击社会现实之作。代表作:咏鹅、易水送别。 小编整理了唐代诗人骆宾王的代表作,欢迎欣赏与借鉴。

      《咏鹅》

      作者:骆宾王 朝代:唐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1。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2。

      《易水送别》

      年代: 唐 作者: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在狱咏蝉

      朝代:唐朝|作者: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帝京篇

      朝代:唐朝|作者:骆宾王

      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

      不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

      皇居帝里崤函谷,鹑野龙山侯甸服。

      五纬连影集星躔,八水分流横地轴。

      秦塞重关一百二,汉家离宫三十六。

      桂殿嶔岑对玉楼,椒房窈窕连金屋。

      三条九陌丽城隈,万户千门*旦开。

      复道斜通鳷鹊观,交衢直指凤凰台。

      剑履南宫入,簪缨北阙来。

      声名冠寰宇,文物象昭回。

      钩陈肃兰戺,璧沼浮槐市。

      铜羽应风回,金茎承露起。

      校文天禄阁,*战昆明水。

      朱邸抗*台,黄扉通戚里。

      *台戚里带崇墉,炊金馔玉待鸣钟。

      小堂绮帐三千户,大道青楼十二重。

      宝盖雕鞍金络马,兰窗绣柱玉盘龙。

      绣柱璇题粉壁映,锵金鸣玉王侯盛。

      王侯贵人多*臣,朝游北里暮南邻。

      陆贾分金将宴喜,陈遵投辖正留宾。

      赵李经过密,萧朱交结亲。

      丹凤朱城白日暮,青牛绀幰红尘度。

      侠客珠弹垂杨道,倡妇银钩采桑路。

      倡家桃李自芳菲,京华游侠盛轻肥。

      延年女弟双凤入,罗敷使君千骑归。

      同心结缕带,连理织成衣。

      春朝桂尊尊百味,秋夜兰灯灯九微。

      翠幌珠帘不独映,清歌宝瑟自相依。

    [阅读全文]...

2022-01-30 10:08:03
  • 骆宾王:在狱咏蝉·并序

  •   《在狱咏蝉·并序》

      作者:骆宾王

      余禁所禁垣西,

      是法厅事也,有古槐数株焉。

      虽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古树;

      而听讼斯在,即周召伯之甘棠,

      每至夕照低阴,秋蝉疏引,

      发声幽息,有切尝闻,

      岂人心异于曩时,将虫响悲于前听?

      嗟乎,声以动容,德以象贤。

      故洁其身也,禀君子达人之高行;

      蜕其皮也,有仙都羽化之灵姿。

      候时而来,顺阴阳之数;

      应节为变,审藏用之机。

      有目斯开,不以道昏而昧其视;

      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

      吟乔树之微风,韵姿天纵;

      饮高秋之坠露,清畏人知。

      仆失路艰虞,遭时徽纆。

      不哀伤而自怨,未摇落而先衰。

      闻蟪蛄之流声,悟*之已奏;

      见螳螂之抱影,怯危机之未安。

      感而缀诗,贻诸知己。

      庶情沿物应,哀弱羽之飘零;

      道寄人知,悯余声之寂寞。

      非谓文墨,取代幽忧云尔。  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注释:

      1、虽生意两句:东晋殷仲文,见大司马桓温府中老槐树,叹曰:“此树婆娑,无复生意。”借此自叹其不得志。这里即用其事。

      2、而听讼两句:传说周代召伯巡行,听民间之讼而不烦劳百姓,就在甘棠(即棠梨)下断案,*因相戒不要损伤这树。召伯,即召公。周代燕国始祖,名,因封邑在召(今陕西*西南)而得名。

      3、曩时:前时。

      4、将:抑或。

      5、徽:*罪犯的绳索,这里是被囚禁的意思。

      6、缀诗:成诗。

      7、西陆:指秋天。

      8、南冠:楚冠,这里是囚徒的意思。用《左传·成公九年》,楚钟仪戴着南冠被囚于晋国军府事。

      9、玄鬓:指蝉的黑色翅膀,这里比喻自己正当盛年。

      10、白头吟:乐府曲名,《乐府诗集》解题说是鲍照、张正见、虞世南诸作,皆自伤清直却遭诬谤。两句意谓,自己正当玄鬓之年,却来默诵《白头吟》那样哀怨的诗句。

      译文:

      囚禁我的牢房的西墙外,

      是受案听讼的公堂,

      那里有数株古槐树。

      虽然能看出它们的勃勃生机,

      与东晋殷仲文所见到的槐树一样;

      但听讼公堂在此,

      象周代召伯巡行在棠树下断案一般。

      每到傍晚太阳光倾斜,

      秋蝉鸣唱,

    [阅读全文]...

2022-05-03 00:36:43
骆宾王的诗句 - 句子
骆宾王的诗句 - 语录
骆宾王的诗句 - 说说
骆宾王的诗句 - 名言
骆宾王的诗句 - 诗词
骆宾王的诗句 - 祝福
骆宾王的诗句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