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目送经典语录及感悟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目送经典语录及感悟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目送经典语录及感悟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目送经典语录及感悟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目送》经典语录
《目送》是龙应台推出思考“生死大问”的作品,是一本感悟性的人生之书。接下来小编搜集了《目送》经典语录,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1.“所有其他的人,会经历结婚、生育、工作、退休,人生由淡淡的悲伤和淡淡的幸福组成,在小小的期待、偶尔的兴奋和沉默的失望中度过每一天,然后带着一种想说却又说不来的‘懂’,做最后的转身离开。”
2.不是渐行渐远,而是有一天终要重逢;你的名字,清楚地留在世纪的史记里。
3.春节的爆竹在冷过头的冬天有一下没一下的,凉凉的,仿佛浸在水缸里的酸菜。
4.冬夜的街,很黑,犬吠声自远处幽幽传来,听起来像低声呜咽,在解释一个说不清的痛处。
5.对于行路的我而言,曾经相信,曾经不相信,今日此刻也仍旧在寻找相信。但是面对时间,你会发现,相信或不相信都不算什么了。
6.凡是出于爱的急切都是可以原谅的。
7.回忆真的是一道泄洪的闸门,一旦打开,奔腾的水势慢不下来。
8.空荡荡的街,只有我,和那生了我的女人。
9.理想主义者往往经不起权力的测试。
10.南美洲有一种树,雨树,树冠巨大圆满如罩钟,从树冠一端到另一端可以有三十米之遥。阴天或夜间,细叶合拢,雨,直直自叶隙落下,所以叶冠虽巨大且密,树底的小草,却茵茵然葱绿。兄弟,不是永不交叉的铁轨,倒像同一株雨树上的枝叶,虽然隔开三十米,但是同树同根,日开夜合,看同一场雨直直落地,与树雨共老,挺好的。
11.你能想象比‘被物质撑得过饱后的漠然’更贫乏的存在状态吗?
12.人对自然、对生命过度地暴虐、亵渎之后,他究竟还有什么依靠呢?如果勇敢领袖们的心里深埋着仇恨和野心的地雷,敏感的*芥又救得了几个我们疼爱的孩子呢?
13.人生由淡淡的悲伤和淡淡的幸福组成,在小小的期待、偶尔的兴奋和沉默的失望中度过每一天,然后带着一种想说却又说不出来的‘懂’,做最后的转身离开。
14.如果科学家能把一滴眼泪里所有的成分都复制了,包括水和盐和气味、温度——他所复制的`,请问,能不能被称作一滴“眼泪”呢?
15.时光,是停留还是不停留?记忆,是长的还是短的?一条河里的水,是新的还是旧的?每一片繁花似锦,轮回过几次?
16.世上六十亿人里,没有追求幸福的权利的,可能居大多数。
17.所谓了解,就是知道对方心灵最深的地方的痛处,痛在哪里。
18.他好像在听一个不可及的梦想,又仿佛在夜行暗路上突然听见熟悉的声音,轻轻呼唤自己的名字,带点不可思议的向往与情怯:是啊,太湖边,柳树下,线装书……
19.太疼的伤口,你不敢去触碰;太深的忧伤,你不敢去安慰;太残酷的残酷,有时候,你不敢去注视。
20.文明和野蛮的中隔线,薄弱,混沌,而且,一扯就会断。
21.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母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22.我们都知道了,母亲要回的“家”,不是任何一个有邮递区号、邮差找得到的家,她要回的“家”,不是空间,而是一段时光。
23.我们拼命地学*如何成功冲刺一百米,但是没有人教过我们:你跌倒时,怎么跌得有尊严;你的膝盖破得血肉模糊时,怎么清洗伤口、怎么包扎;你一头栽下时,怎么治疗内心淌血的创痛,怎么获得心灵深层的*静;心像玻璃一样碎了一地时,怎么收拾?
24.斜坡上的杂化野草,谁说不是一草一千秋,一花一世界呢?
25.修行的路总是孤独的,因为智慧必然来自孤独。
26.一个人走路,才是你和风景之间的单独私会。
27.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28.有一种寂寞,身边添一个可谈的人,一条知心的狗,或许就可以消减。有一种寂寞,茫茫天地之间余舟一芥的无边无际无着落,人只能各自孤独面对,素颜修行。
29.在*凡和现实里,也必有巨大的美的可能吧。
30.怎么就知道,你活得比我长呢?时间才是最后的法官。
31.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
32.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
扩展读后感:
以前断断续续读过一些龙应台的短文和语录,知道她是台湾人,做过台湾的*长。偶尔看到家里一本《目送》,好像是儿子的老师推荐儿子读的,于是取来读读。也许是和作者年龄相仿的缘故,这一读,引起了一点小共鸣,于是断断续续坚持读完了。读完每章每节,然后整体回顾,这是我读书的*惯。这一回顾,有几点感触,记录如下。
全书三个部分,1、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2、沙上有印,风中有音,光中有影; 3、满山遍野茶树开花。第一部分,主要讲自己上有老,下有小,自己有事业,三者如何兼顾,一路前行。第二部分,主要讲自己的游学生活,日常生活,其中的感悟。第三部分,主要讲父亲的晚年生活,以及为人儿女,怎样送别父亲最后一程。全书溢满温婉之气,柔情蜜意,雍容,恬淡,而又有挥之不去的无奈和哀伤,是真实人生的真实记录。
诚如古人言:上为父母,中为己身,下为儿女,做得清方了*生事;立上等品,为中等事,享下等福,守得定才是安乐窝。做儿女的,必须为父母养老送终,陪父母走完人生最后一程,方是尽到本分;为父母的,把儿女育到自立,即当放手,交还社会,不可把他(她)当作私有财产,方可心态*和,少些烦恼;至于自己,须得尽量安身立命,尽量独立自主,不要有依靠儿女之念想,虽显无奈,但可得很多意外之喜。
人生就是:目送儿女渐渐地,渐渐地离开自己,远去,远去,头也不回。无奈。目送父母渐渐地,渐渐地,老去,老去,怎么也拉他不住。
一本作者自述送给父亲、母亲以及兄弟们的书。那么龙应台是如何对亲情做到感受的描述?对生活有着怎么样的体会和思考?那么,通过阅读《目送》经典语录,大概您有所体会吧?
1、时间是一只藏在黑暗中的温柔的手,在你一出神一恍惚之间,物走星移。
2、贫穷的记忆,在事过境迁之后,像黑白片一样,可能产生一种烟尘朦胧的美感,转化为辛酸而甜美的回忆。
3、世上六十亿人里,没有追求幸福的权利的,可能居大多数。
4、时间是一只藏在黑暗中的温柔的手,在你一出神一恍惚之间,物走星移。
5、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6、如果科学家能把一滴眼泪里所有的成分都复制了,包括水和盐和气味、温度--他所复制的,请问,能不能被称作一滴“眼泪”呢?
7、回忆真的是一道泄洪的闸门,一旦打开,奔腾的水势慢不下来。
8、在*凡和现实里,也必有巨大的美的可能吧。
9、有一种寂寞,身边添一个可谈的人,一条知心的狗,或许就可以消减。有一种寂寞,茫茫天地之间“余舟一芥”的无边无际着落,人只能各自孤独面对,素颜修行。
10、我们都知道了,母亲要回的”家“,不是任何一个有邮递区号、邮差找得到的家,她要回的”家“,不是空间,而是一段时光。
11、一个人走路,才是你和风景之间的单独私会。
12、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
13、贫穷的记忆,在事过境迁之后,像黑白片一样,可能产生一种烟尘朦胧的美感,转化为辛酸而甜美的回忆。
14、一个人固然寂寞,两个人孤灯下无言相对却可以更寂寞。
15、一个人固然寂寞,两个人孤灯下无言相对却可以更寂寞。
16、我们拼命地学*如何成功冲刺一百米,但是没有人教过我们:你跌倒时,怎么跌得有尊严;你的膝盖破得血肉模糊时,怎么清洗伤口、怎么包扎;你一头栽下时,怎么治疗内心淌血的创痛,怎么获得心灵深层的*静;心像玻璃一样碎了一地时,怎么收拾?
17、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时时恐惧。
18、所谓了解,就是知道对方心灵最深的地方的痛处,痛在哪里。
19、冬夜的街,很黑,犬吠声自远处幽幽传来,听起来像低声呜咽,在解释一个说不清的痛处。
20、怎么就知道,你活得比我长呢?时间才是最后的法官。
21、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物都有定时,生有时、死有时…… 寻找有时、放手有时,保持有时、舍弃有时、撕裂有时、缝补有时,静穆有时、言语有时 、喜爱有时、恨恶有时,争战有时、和好有时。 难的是,你如何辨识寻找和放手的时刻,你如何懂得,什么是什么呢?
22、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23、凡是出于爱的急切都是可以原谅的。
24、修行的路总是孤独的,因为智慧必然来自孤独。
25、人对自然、对生命过度地暴虐、亵渎之后,他究竟还有什么依靠呢?如果勇敢领袖们的心里深埋着仇恨和野心的地雷,敏感的*芥又救得了几个我们疼爱的孩子呢?
26、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时时恐惧。幸福就是,寻常的人儿依旧。幸福就是,早上挥手说“再见”的人,晚上又**常常地回来了,书包丢在同一个角落,臭球鞋塞在同一张椅下。
27、我们这一代人,错错落落走在历史的山路上,前后拉得很长。同龄人推推挤挤走在一块,或相濡以沫,或怒目相视。年长一点的默默走在前头,或迟疑徘徊,或漠然而果决。前后虽隔数里,声气婉转相通,我们是用一条路上的同代人。
#经典语录#龙应台《目送》经典语录
28、回忆真的是一道泄洪的闸门,一旦打开,奔腾的水势慢不下来。
29、九十三岁的眼睛和四岁,竟是同一双眼睛?灵魂里,还是那看《史记》的孩子,深情而忧郁的青年?
30、对于行路的我而言,曾经相信,曾经不相信,今日此刻也仍旧在寻找相信。但是面对时间,你会发现,相信或不相信都不算什么了。
31、他好像在听一个不可及的梦想,又仿佛在夜行暗路上突然听见熟悉的声音,轻轻呼唤自己的名字,带点不可思议的向往与情怯:是啊,太湖边,柳树下,线装书……
32、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母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33、春节的爆竹在冷过头的冬天有一下没一下的,凉凉的,仿佛浸在水缸里的酸菜。
34、我们拼命地学*如何成功冲刺一百米,但是没有人教过我们:你跌倒时,怎么跌得有尊严;你的膝盖破得血肉模糊时,怎么清洗伤口、怎么包扎;你一头栽下时,怎么治疗内心淌血的创痛,怎么获得心灵深层的*静;心像玻璃一样碎了一地时,怎么收拾?
35、我们拼命地学*如何成功冲刺一百米,但是没有人教过我们:你跌倒时,怎么跌得有尊严;你的膝盖破得血肉模糊时,怎么清洗伤口、怎么包扎;你痛得无法忍受时,用什么样的表情去面对别人;你一头栽下时,怎么治疗内心淌血的创痛,怎么获得心灵深层的*静;心像玻璃一样碎了一地时,怎么收拾?
36、所谓了解,就是知道对方心灵最深的地方的痛处,痛在哪里。
37、修行的路总是孤独的,因为智慧必然来自孤独。
38、斜坡上的杂化野草,谁说不是一草一千秋,一花一世界呢?
《目送》经典语录 【作文素材】
39、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时时恐惧。幸福就是,寻常的人儿依旧。幸福就是,早上挥手说“再见”的人,晚上又**常常地回来了,书包丢在同一个角落,臭球鞋塞在同一张椅下。
40、人生由淡淡的悲伤和淡淡的幸福组成,在小小的期待、偶尔的兴奋和沉默的失望中度过每一天,然后带着一种想说却又说不出来的”懂“,作最后的转身离开。
41、不是渐行渐远,而是有一天终要重逢;你的名字,清楚地留在世纪的史记里。
42、回忆真的是一道泄洪的闸门,一旦打开,奔腾的水势慢不下来。
43、太疼的伤口,你不敢去碰触;太深的忧伤,你不敢去安慰;太残酷的残酷,有时候,你不敢去注视。
44、有一种寂寞,身边添一个可谈的人,一条知心的狗,或许就可以消减。有一种寂寞,茫茫天地之间余舟一芥的无边无际无着落,人只能各自孤独面对,素颜修行。
45、太疼的伤口,你不敢去触碰;太深的忧伤,你不敢去安慰;太残酷的残酷,有时候,你不敢去注视。
46、人生由淡淡的悲伤和淡淡的幸福组成,在小小的期待、偶尔的兴奋和沉默的失望中度过每一天,然后带着一种想说却又说不出来的‘懂’,作最后的转身离开
47、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48、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物都有定时,生有时、死有时…… 寻找有时,放手有时;保持有时,舍弃有时; 撕裂有时;缝补有时;静穆有时;言语有时;喜爱有时,恨恶有时;争战有时,和好有时。难的是,你如何辨识寻找和放手的时刻,你如何懂得,什么是什么呢?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以下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目送小说语录,希望你喜欢。
1) 冬夜的街,很黑,犬吠声自远处幽幽传来,听起来像低声呜咽,在解释一个说不清的痛处。
2) 在这里,他可以孤单却不孤独,他既是独处,又是热闹,热闹中独处,仿佛行走深渊之上却有了栏杆扶手。
3) 斜坡上的杂花野草,谁说不是一草一千秋,一花一世界呢?
4) 母亲,是个最高档的全职、全方位CEO,只是没人给薪水而已。
5) 墙上,不敢挂什么真正和记忆终生不渝的东西,因为墙,是暂时的。在暂时里,只有假设性的永久和不敢放心的永恒。
6) 两个人一起走时,一半的心在那人身上,只有一半的心,在看风景。
7) 在你与世隔绝的修行室外,有很多人希望捎给你一句轻柔的话、一个温暖的眼神、一个结实的拥抱。我们都在这里,等着你。可是修行的路总是孤独的,因为智慧必然来自孤独。
8) 空荡荡的街,只有我,和那生了我的女人。
9) 怎么就知道,你活得比我长呢?时间才是最后的法官。
10) 我坐在风暴中心,四周却一片寂静,这是寂寞的感觉,像沙尘暴的漫天黑沙,以鬼魅的速度,细微地渗透地包围过来。
11) 当他垂垂老时,他可以回乡了,山河仍在,春天依旧,只是父母的坟,在太深的草里,老年僵硬的膝盖,无法跪拜。乡里,已无故人。
12) 亲爱的,难道你觉得,两个人一定比一个人不寂寞吗?
13) 醒来,方知是梦,天色幽幽,怅然不已。
14) 一路上樱花照眼,她静静看着窗外流荡过去的风景,窗玻璃映出她自己的颜容,和窗外的粉色樱花明灭掩映;她的眼神迷离,时空飘忽。
15) 真正能看懂这世界的,难道竟是那机器,不是你自己的眼睛、你自己的心?
16) 外面的世界固然荒凉,但是家可以更寒冷。
17) 修行的路总是孤独的,因为智慧必然来自孤独。
18) 火车滑开了,窗外的世界迅急往后退,仿佛有人没打招呼就按下电影胶卷“快速倒带”,不知是快速倒往过去还是快速转向未来,只见他一幕一幕从眼前飞快逝去。
19) 总是有读不完的书,写不完的字,走不完的路,看不完的风景,想不完的事情,问不完的问题,爱不完的虫鱼鸟兽花草树木。忙,忙死了。
20) 爱情能持久多半是因为两人有一种“互利”的基础。
1) 我坐在那儿发慌:回忆像甜苦的烈酒,使他两眼发光,满蓄的感情犹如雪山融化的大河涌动,我们该谈下去谈下去,彻夜谈下去不要停。
2) 很多人散了之后,就开始终身流浪。
3) 有一种寂寞,身边添一个可谈的人,一条知心的狗,或许就可以消减。有一种寂寞,茫茫天地之间余舟一芥的无边无际无着落,人只能各自孤独面对,素颜修行。
4) 文明和野蛮的中隔线,薄弱,混沌,而且,一扯就会断。
5) 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时时恐惧;幸福就是,寻常的日子依旧;幸福就是,寻常的人儿依旧。
6) 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
7) 太疼的伤口,你不敢去触碰;太深的忧伤,你不敢去安慰;太残酷的残酷,有时候,你不敢去注视。
8) 世上六十亿人里,没有追求幸福的权利的,可能居大多数。
9) 一个人固然寂寞,两个人孤灯下无言相对却可以更寂寞。
10) 但是人生,除了自己,谁可能知道?一个曾经爱得不能自拔的人死了,蔡琴,你的哪一首歌,是在追悼;哪一首歌,是在告别;哪一首歌,是在重新许诺;哪一首歌,是在为自己做永恒的准备?
11) 回忆真的是一道泄洪的闸门,一旦打开,奔腾的水势慢不下来。
12) 因人生而自由却又无往而不在枷锁中,所以人们渴望着远方。
13) 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心中渐渐有一分明白,如月光泻地。
14) 二十岁之前相信的很多东西,后来一件一件变成不相信。
15) 人在天地之间终究是无所凭依的孤独,你真能面对生老病死,就真的明白,在这世间,没有什么可以附着依托。
龙应台《目送》经典语录
《目送》是龙应台献给她的父亲、母亲和兄弟们的书,书中的七十三篇散文,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龙应台《目送》经典语录,希望大家喜欢。
龙应台《目送》经典语录
在*凡和现实里,也必有巨大的美的可能吧。
世上六十亿人里,没有追求幸福的权利的,可能居大多数。
南美洲有一种树,雨树,树冠巨大圆满如罩钟,从树冠一端到另一端可以有三十米之遥。阴天或夜间,细叶合拢,雨,直直自叶隙落下,所以叶冠虽巨大且密,树底的小草,却茵茵然葱绿。兄弟,不是永不交叉的铁轨,倒像同一株雨树上的枝叶,虽然隔开三十米,但是同树同根,日开夜合,看同一场雨直直落地,与树雨共老,挺好的。
时光,是停留还是不停留?记忆,是长的还是短的?一条河里的水,是新的还是旧的?每一片繁花似锦,轮回过几次?
春节的爆竹在冷过头的冬天有一下没一下的,凉凉的,仿佛浸在水缸里的酸菜。
回忆真的是一道泄洪的闸门,一旦打开,奔腾的水势慢不下来。
贫穷的记忆,在事过境迁之后,像黑白片一样,可能产生一种烟尘朦胧的美感,转化为辛酸而甜美的回忆。
九十三岁的眼睛和四岁,竟是同一双眼睛?灵魂里,还是那看《史记》的孩子,深情而忧郁的青年?
拜祭,终究也只是生者的一份安宁。
在暂时里,只有假设性的永久和不敢放心的永恒。
母亲,是个最高档的全职、全方位CEO,只是没人给薪水而已。
金门的美,怎么看都带着点无言的忧伤。一栋一栋颓倒的洋楼,屋顶垮了一半,残破的院落里柚子正满树摇香。如果你踩过破瓦进入客厅,就会看见断壁下压着水渍了的全家福照片,褪色了,苍白了,逝去了。一只野猫悄悄走过墙头,日影西斜。
不是渐行渐远,而是有一天终要重逢。
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时时恐惧。
我们拼命地学*如何成功冲刺一百米,但是没有人教过我们:你跌倒时,怎么跌得有尊严;你的膝盖破得血肉模糊时,怎么清洗伤口、怎么包扎;你一头栽下时,怎么治疗内心淌血的创痛,怎么获得心灵深层的*静;心像玻璃一样碎了一地时,怎么收拾?
一个人固然寂寞,两个人孤灯下无言相对却可以更寂寞。
时间是一只藏在黑暗中的温柔的手,在你一出神一恍惚之间,物走星移。
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时时恐惧。幸福就是,寻常的人儿依旧。幸福就是,早上挥手说“再见”的人,晚上又**常常地回来了,书包丢在同一个角落,臭球鞋塞在同一张椅下。
人生由淡淡的悲伤和淡淡的幸福组成,在小小的期待、偶尔的兴奋和沉默的失望中度过每一天,然后带着一种想说却又说不出来的‘懂’,作最后的转身离开。
我们这一代人,错错落落走在历史的山路上,前后拉得很长。同龄人推推挤挤走在一块,或相濡以沫,或怒目相视。年长一点的默默走在前头,或迟疑徘徊,或漠然而果决。前后虽隔数里,声气婉转相通,我们是用一条路上的同代人。
理想主义者往往经不起权力的测试。
空荡荡的街,只有我,和那生了我的女人。
文明和野蛮的中隔线,薄弱,混沌,而且,一扯就会断。
怎么就知道,你活得比我长呢?时间才是最后的法官。
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母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对于行路的我而言,曾经相信,曾经不相信,今日此刻也仍旧在寻找相信。但是面对时间,你会发现,相信或不相信都不算什么了。
“所有其他的人,会经历结婚、生育、工作、退休,人生由淡淡的悲伤和淡淡的幸福组成,在小小的期待、偶尔的兴奋和沉默的失望中度过每一天,然后带着一种想说却又说不来的‘懂’,做最后的转身离开。”
我们都知道了,母亲要回的“家”,不是任何一个有邮递区号、邮差找得到的家,她要回的“家”,不是空间,而是一段时光。
冬夜的街,很黑,犬吠声自远处幽幽传来,听起来像低声呜咽,在解释一个说不清的痛处。
一个人走路,才是你和风景之间的单独私会。
凡是出于爱的急切都是可以原谅的。
你能想象比‘被物质撑得过饱后的漠然’更贫乏的存在状态吗?
人对自然、对生命过度地暴虐、亵渎之后,他究竟还有什么依靠呢?如果勇敢领袖们的心里深埋着仇恨和野心的地雷,敏感的*芥又救得了几个我们疼爱的孩子呢?
有一种寂寞,身边添一个可谈的人,一条知心的狗,或许就可以消减。有一种寂寞,茫茫天地之间余舟一芥的无边无际无着落,人只能各自孤独面对,素颜修行。
斜坡上的杂化野草,谁说不是一草一千秋,一花一世界呢?
不是渐行渐远,而是有一天终要重逢;你的名字,清楚地留在世纪的史记里。
如果科学家能把一滴眼泪里所有的成分都复制了,包括水和盐和气味、温度——他所复制的,请问,能不能被称作一滴“眼泪”呢?
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
太疼的伤口,你不敢去触碰;太深的忧伤,你不敢去安慰;太残酷的残酷,有时候,你不敢去注视。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修行的路总是孤独的,因为智慧必然来自孤独。
我们拼命地学*如何成功冲刺一百米,但是没有人教过我们:你跌倒时,怎么跌得有尊严;你的膝盖破得血肉模糊时,怎么清洗伤口、怎么包扎;你痛得无法忍受时,用什么样的表情去面对别人;你一头栽下时,怎么治疗内心淌血的创痛,怎么获得心灵深层的*静;心像玻璃一样碎了一地时,怎么收拾?
他好像在听一个不可及的梦想,又仿佛在夜行暗路上突然听见熟悉的声音,轻轻呼唤自己的名字,带点不可思议的向往与情怯:是啊,太湖边,柳树下,线装书……
了解作者龙应台
龙应台《目送》经典语录
龙应台,著名作家。1952年2月13日生于台湾高雄县大寮乡眷村,"**部长"。《目送》是龙应台的代表作品。本文将介绍龙应台《目送》经典语录,欢迎大家阅读。
1、回忆真的是一道泄洪的闸门,一旦打开,奔腾的水势慢不下来。
2、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时时恐惧。幸福就是,寻常的人儿依旧。幸福就是,早上挥手说“再见”的人,晚上又**常常地回来了,书包丢在同一个角落,臭球鞋塞在同一张椅下。
3、就这样漫无目的地行走,身上没有一个包袱,手里没有一张地图。
4、有一种寂寞,身边添一个可谈的人,一条知心的狗,或许就可以消减。有一种寂寞,茫茫天地之间余舟一芥的无边无际无着落,人只能各自孤独面对,素颜修行。
5、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母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6、时光,是停留还是不停留?记忆,是长的还是短的?一条河里的水,是新的还是旧的?每一片繁花似锦,轮回过几次?
7、醒来,方知是梦,天色幽幽,怅然不已。
8、世上六十亿人里,没有追求幸福的权利的,可能居大多数。
9、我坐在风暴中心,四周却一片寂静,这是寂寞的感觉,像沙尘暴的漫天黑沙,以鬼魅的速度,细微地渗透地包围过来。
10、对时间的无言,对生命的目送。
11、一个人走路,才是你和风景之间的单独私会。
12、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13、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14、如果科学家能把一滴眼泪里所有的成分都复制了,包括水和盐和气味、温度——他所复制的,请问,能不能被称作一滴“眼泪”呢?
15、在暂时里,只有假设性的永久和不敢放心的永恒。
16、贫穷的记忆,在事过境迁之后,像黑白片一样,可能产生一种烟尘朦胧的美感,转化为辛酸而甜美的回忆。
17、斜坡上的杂化野草,谁说不是一草一千秋,一花一世界呢?
18、要真正的注视,必须一个人走路。一个人走路,才是你和风景之间的单独私会。
19、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
20、不是渐行渐远,而是有一天终要重逢。
21、修行的路总是孤独的,因为智慧必然来自孤独。
22、太疼的伤口,你不敢去触碰;太深的忧伤,你不敢去安慰;太残酷的残酷,有时候,你不敢去注视。
23、我们都知道了,母亲要回的“家”,不是任何一个有邮递区号、邮差找得到的家,她要回的“家”,不是空间,而是一段时光。
24、春节的爆竹在冷过头的冬天有一下没一下的,凉凉的,仿佛浸在水缸里的酸菜。
25、在*凡和现实里,也必有巨大的美的可能吧。
26、怎么就知道,你活得比我长呢?时间才是最后的法官。
27、理想主义者往往经不起权力的测试。
28、时间是一只藏在黑暗中的温柔的手,在你一出神一恍惚之间,物走星移。
29、拜祭,终究也只是生者的一份安宁。
30、母亲,是个最高档的全职、全方位CEO,只是没人给薪水而已。
31、凡是出于爱的急切都是可以原谅的。
32、中年人的沧桑中,总有一种无言的伤痛。目送生命的逝去,目送生命的远行,却只能目送,无法挽留。
33、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时时恐惧。
34、冬夜的街,很黑,犬吠声自远处幽幽传来,听起来像低声呜咽,在解释一个说不清的痛处。
35、一个人固然寂寞,两个人孤灯下无言相对却可以更寂寞。
36、空荡荡的街,只有我,和那生了我的女人。
37、金门的美,怎么看都带着点无言的忧伤。一栋一栋颓倒的'洋楼,屋顶垮了一半,残破的院落里柚子正满树摇香。如果你踩过破瓦进入客厅,就会看见断壁下压着水渍了的全家福照片,褪色了,苍白了,逝去了。一只野猫悄悄走过墙头,日影西斜。
38、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
39、所谓了解,就是知道对方心灵最深的地方的痛处,痛在哪里。
40、对于行路的我而言,曾经相信,曾经不相信,今日此刻也仍旧在寻找相信。但是面对时间,你会发现,相信或不相信都不算什么了。
【拓展阅读】
内容介绍:
最犀利的一支笔也有最难以言尽的时候,龙应台的文字,“横眉冷对千夫指”时,寒气逼人,如刀光剑影;“俯首甘为孺子牛”时,却温柔婉转,仿佛微风吹过麦田。从纯真喜悦的《孩子你慢慢来》到坦率得*乎“痛楚”的《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的写作境界逐渐转往人生的深沉。“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目送》[2]是她与她人生中重要的人的羁绊!
1、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著,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著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2、耍点小矫情,必须有大情怀配着,否则就让人觉得太是非,心累。若真是爆脾气,又不愿改,就长大本事,别人受益了,趋利避害,也会忍你。
3、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们是幼稚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4、凡是出于爱的急切都是可以原谅的。
5、一个人走路,才是你和风景之间的单独私会。
6、对于行路的我而言,曾经相信,曾经不相信,今日此刻也仍旧在寻找相信。但是面对时间,你会发现,相信或不相信都不算什么了。
7、海枯石烂的永恒,原来不存在。
8、我们这一代人,错错落落走在历史的山路上,前后拉得很长。同龄人推推挤挤走在一块,或相濡以沫,或怒目相视。年长一点的默默走在前头,或迟疑徘徊,或漠然而果决。前后虽隔数里,声气婉转相通,我们是用一条路上的同代人。
9、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10、有一种寂寞,身边添一个可谈的人,一条知心的狗,或许就可以消减。有一种寂寞,茫茫天地之间“余舟一芥”的无边无际无着落,人只能各自孤独面对,素颜修行。
11、理想主义者往往经不起权力的测试。
12、修行的路总是孤独的,因为智慧必然来自孤独。
13、母亲,是个最高档的全职、全方位CEO,只是没人给薪水而已。
14、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时时恐惧。
15、斜坡上的杂化野草,谁说不是一草一千秋,一花一世界呢?
16、太疼的伤口,你不敢去触碰;太深的忧伤,你不敢去安慰;太残酷的残酷,有时候,你不敢去注视。
17、世上六十亿人里,没有追求幸福的权利的,可能居大多数。
18、文明和野蛮的中隔线,薄弱,混沌,而且,一扯就会断。
19、但是人生,除了自己,谁可能知道?一个曾经爱得不能自拔的人死了,蔡琴,你的哪一首歌,是在追悼;哪一首歌,是在告别;哪一首歌,是在重新许诺;哪一首歌,是在为自己做永恒的准备?
20、相信与不相信之间,令人沉吟。
21、二十岁之前相信的很多东西,后来一件一件变成不相信。
22、我想说的是,K在我们整个成长的过程里,谁,教过我们怎么去面对痛苦、挫折、失败?它不在我们的家庭教育里,它不在小学、中学、大学的教科书或教程里,它更不在我们的大众传播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社会教育只叫我们如何去追求卓越,从看樱桃的华盛顿,悬梁刺股的孙敬、苏秦到*地起楼的比尔 盖茨,都是成功的典范。
23、海水如万片碎金动荡闪烁。
24、她看看前方,一纵列座位伸向模糊的远处;她转过身来看往后方,列车的门紧紧关着,看不见门后头的深浅。她看向车厢两侧窗外,布帘都已拉上,只有动荡不安的光,忽明忽灭、时强时弱,随着火车奔驰的速度像闪电一样打击进来。她紧紧抓着椅背,维持身体的*衡,然后,她开始往前走。我紧跟着亦步亦趋,一只手搭着她的肩膀,防她跌倒,却见她用力地拨开我的手,转身说,“你放我走,我要回家。天黑了我要回家!”她的眼睛蓄满了泪光,声音凄恻。
25、亲爱的,难道你觉得,两个人一定比一个人不寂寞吗?-寂寞。
26、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它的内在世界和我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
27、能说他在跟五万个人一起欣赏民歌吗?还是说,他的坐着,其实是奔波,他的热闹,其实是孤独,他,和他的政治对手们,所开的车,没有R档,更缺空挡-山路
28、太阳沉下去,月亮起来时,星还在那里,依傍着月亮。不管那月亮如何地艳色浓稠,这颗星还是堂堂正正地亮着。
29、爱情是只有灵没有肉的,是澎湃汹涌一发不可收拾的;唯美浪漫、纯情而带着毁灭性的爱情,才是最高境界的爱情。
30、有时候,约个可爱的人,两个人一起走,但是两个人一起走时,一半的心在那人身上,只有一半的心,在看风景。要真正地注视,必须一个人走路。一个人走路,才是你和风景之间的单独私会。
31、等待的滋味-多久不曾这样等待一个人了?能够在一个陌生的小镇上等待一辆来自机场的巴士,里头载着自己十七岁的孩子,挺幸福-十七岁。
32、虽说是兵荒马乱。他们有的是青春力气,火车再怎么高,它们爬得上去,人群在怎么挤。他们站的起来,就是只有一只脚站着踏板,一只手抓着铁杆,半个身子吊在火车外面像风筝就要断线,还能闻到那风里有香茅草的清酸甜美,还能看见土地大地绵延不尽。令人想迎风高唱“山河壮丽”-五百里
33、歌声像一条柔软丝带,伸进黑洞里一点一点诱出深藏的记忆。
34、火车滑开了,窗外的世界迅急往后退,仿佛有人没打招呼就按下电影胶卷“快速倒带”,不知是快速倒往过去还是快速转向未来,只见他一幕一幕从眼前飞快逝去。
35、车子骑到海滩,风轻轻地吹,像梦一样温柔,但是你看见,那是一片不能走上去的海滩。
36、一路上樱花照眼,她静静看着窗外流荡过去的风景,窗玻璃映出她自己的颜容,和窗外的粉色樱花明灭掩映;她的眼神迷离,时空飘忽。
37、家不是一个地方,而是一段时光。
38、要真正地注视必须一个人走路。一个人走路,才是你和风景之间的单独私会。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39、总是有读不完的书,写不完的字,走不完的路,看不完的风景,想不完的事情,问不完的问题,爱不完的虫鱼鸟兽花草树木。忙,忙死了。
40、我坐在那儿发慌:回忆像甜苦的烈酒,使他两眼发光,满蓄的感情犹如雪山融化的大河涌动,我们该谈下去谈下去,彻夜谈下去不要停。-最后的下午茶。
41、有一个世界,我们肉身触不到,肉眼看不见的世界,可能存在,不能轻忽。三四个人,开始谈起自己亲身“碰触”的经验:沙上有印,风中有音,光中有影,死亡至深处不无魂魄之漂泊。
42、渐渐地,我认识到,所谓父女一场的缘分,不过是今生今世我在一次次的目送中与他告别,而那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43、我看见一个文风郁郁的江南所培养的才子,我看见一个只有大动荡大乱世才孕育得出来的打不倒的斗士,我看见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当代典型-他的背脊直,他的眼光远,他的胸襟大,他的感情深重而执着,因为他相信,真的相信:士,不可以不弘毅。我看见的是一个高大光明的人格。-最后的下午茶
44、这世间的风景于我的心如此“明白”,何尝在我“心外”?相机,原来不那么重要,它不过是我心的批注,眼的旁白。于是把相机放进走路的背包里,随时取出,作“看此花时”的心笔记。--你来看此花时
45、空荡荡的街,只有我,和那生了我的女人。
46、不必打开,我就知道,存折里头,谁装了一个看不见的沙漏。因为无法打开,看不见沙漏里的沙究竟还有多少,也听不见那漏沙的速度有多快,但是可以百分之百的确定的是,那沙漏不停地漏,不停地漏,不停地漏······
47、一个人固然寂寞,两个人孤灯下无言相对却可以更寂寞。
48、南美洲有一种树,雨树,树冠巨大圆满如罩钟,从树冠一端到另一端可以有三十米之遥。阴天或夜间,细叶合拢,雨,直直自叶隙落下,所以叶冠虽巨大且密,树底的小草,却茵茵然葱绿。兄弟,不是永不交叉的铁轨,倒像同一株雨树上的枝叶,虽然隔开三十米,但是同树同根,日开夜合,看同一场雨直直落地,与树雨共老,挺好的。
49、不是渐行渐远,而是有一天终要重逢;你的名字,清楚地留在世纪的史记里。
50、一个人走路,才是你和风景之间的单独私会。
51、怎么就知道,你活得比我长呢?时间才是最后的法官。
目送读书笔记(精选17篇)
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书笔记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书笔记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目送读书笔记(精选1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在读完龙应台的《目送》后,我的心震撼了。翻开《目送》,我看到了《为谁》。这篇文章,我读过好几遍,自己深有感触。
《为谁》讲述的是龙应台在成为母亲之后很能干,但孩子大了后,她又变回了以前那个不会烧饭做菜的人,而长大的孩子们却成了美食家。一次,安德烈突然教母亲做饭,龙应台说学会了做给她吃,而安德烈却说他是要龙应台学会后做给自己吃。
放下了《目送》,我的心里还回荡着《为谁》中的一段对话。
我说:“好,我学会了,以后可以做给你吃了”。
儿子睁大了眼睛看着我,认认真真地说:“我不是要你做给我吃。你还不明白吗?我是要你学会后做给自己吃”。
母亲的心中装着儿子,儿子的心中装着母亲。
每天在厨房里做饭,在阴台上洗衣服,在阳台上晾衣服,在电话的另一边关心我,每星期想着我宿舍里的被子有没有太薄,衣橱里装衣服的东西够不够放衣服,衣服会不会穿着太冷,每天无时无刻不牵挂我的是谁?——是妈妈。
她做这些又是为谁?——为我。
每星期花好几小时送我去学校,又把我接回家。每个周末坐在书桌边帮我辅导功课,不辞辛苦的在我不会做时教我题目,直到我懂,在我伤心时一直默默支持我的又是谁?——是爸爸。
他做这些又是为谁?——为我。
父母的爱是无私的,他们为我付出了那么多,从来也不求回报,他们处处都想着我。如果将我比喻成太阳,那父母就是绕着太阳的行星……
想到这儿,我的眼里泛起点点泪花。
暑假即将结束,在这个假期中我认识到了很多,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母亲”这个词。
《目送》,这本其妙的书。淡淡的文字,*淡的语调,细腻的感受,完全没有华丽的影子,也没什么大悲大喜。但却能让人很认真地读下去,在无形间净化着我们那被尘埃腐蚀的心灵。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多么朴实的文字,却触动了我内心最脆弱的地方。
仔细想想,好像也真的是这样。年幼时的我们,总是走在最前面的那一个,向着朝阳迈去,而顺着我们的背影一直倒退回去就会发现,在那个最隐蔽的角落里,总有一个或两个人,他们的眼神,从我们出现在这世界上时,就从未离开过。他们或许期待,或许渴望我们的一回眸,一丝观注,但我们一直没给过。即便如此,每一次看他们的眼神时,那里总是带着说不清的深情与期盼。
随着时间的流逝,也许我们也成为那个望背影的人时,才会真切的体会到父母那份痛楚与沉默。小时候父母把我们当孩子,父母老了我们把他们当成孩子。那时,我们可能会懊悔,懊悔曾经的无知,但时间不留给我们一点机会,我们想告诉自己的孩子这一切的感受,可被时间悄声无息地挡住了。时间让我们变了,让我们懂得了一切,也让我们失去了很多。
不管是时间也好,亲情、爱情、友情也好,该经历的会经历,该遗失的会遗失。生命是一条无法回转的轨道,我们必须按照这轨道上的路标走,经历生老病死,悲欢离合。有些感受只能一个人体会,有些眼泪只能一个人掉,有些痛苦只能一个人承担,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真的只能一个人走。明白了这些,才算是真真正正的成长了吧。
《目送》这个光阴岁月的故事是属于别人的,但我们每个人都一样,在时光消逝中成长度过,我们的皮肤会由光滑到粗糙,我们的背影会由高大到佝偻,我们曾经拥有的也都会一一消失。这看起来是一场永恒的遗憾,但我们却能从这一次次的目送中提炼出最纯净的心灵,最温馨的回忆。
龙应台的文字是我最欣赏的,它如清晨的雨露,清新朝气,如黑暗的火焰,温暖明亮,带给我一种很*静的感觉。在这喧嚣杂乱的社会中读着她的书,我的世界竟也莫名的变得安静了……
书的封面是浅绿色和深绿色的交融,给人大自然清新的感觉。我一眼就爱上了它。
一种浅吟低唱的母性,尽显温柔婉转。却并不妨碍她那种一针见血的穿透心灵之感,彷佛直抵你的心灵深处,将你想了很久很久却难以表达的情感尽述笔端,有了让人想流泪的感动。只是生活中极不起眼的一个词语,一声鸟鸣,一只百足虫,便造就了一篇篇毫不矫揉的、随感而发的散文,充满着作者对生活、对生命的崭新认知以及深刻的哲理。
《目送》有七十三篇散文,文字抚过了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这些人世间的情感常常让人有一种“只可意会难以言传之感”,而龙应台却将这些“难以言传”写到了极致。
可爱的母亲啊,她们的亲情永远是甜腻腻的,可是我们做孩子的,有能读懂多少呢?这本书其实说的是龙应台女士做母亲和女儿两个角色的感受。当她的孩子小的时候,第一天去上幼儿园,一步三回头,舍不得母亲走;后来长大了,上学无需母亲接送,即使搭了母亲的车,耳朵里也是塞满了音乐,顾不得和母亲交流。再后来,要出国了,在机场告别的时候,而是连拥抱母亲似乎都觉得多余,走进检票口时的回头自然也被省略了。这时,龙应台是一个目送者。然后,她回过头想起了自己被目送的时候:那时她去外地求学,父亲开了辆“破”车送她去,在离学校不远的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停下了,抱歉的告诉女儿怕破车丢了女儿的脸。那个时候,龙应台是被目送的人。后来,父亲大病一场走了,龙应台又成了目送他上路的人。
“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的诗句使我更加明白——人生,好比这场目送。
也许是年岁增长,人心越发容易感伤。曾经视若无睹的东西,在不觉中,也已在心中烙下深深印记。开始在意父母逐日增长的皱纹,开始在意生活中那一点一滴细微的触动。
所以,这样动人的文字,才令人心痛起来。
时光前进的速度着实不慢。现在的我尽管很享受初中的美好日子,但仍会时不时想起小学的老师、同学记忆那个可爱的校园。其实不是人总看不清*处的幸福,而是无论是多么糟糕的事情在回忆的加工下都能在脑海里熠熠生辉,引人回望,可是那些都回不去了,那段大家一起的时光只属于那时。在龙应台作为母亲的身上,我看到了自己:苦苦想要追到过去,可时光的列车仍是在飞速前进,不容挣扎。我们都是那个搭了时光机器来到这里,但是再也找不到回程车的旅人。
还好,我们都拥有美好的回忆。
而且,还要明白,有些事啊,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啊,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还是彼此珍重的好。
有人把这部书评为二十一世纪的《背影》,我完全同意。这部跨三代人共读的人生之书,用流畅的笔法写出了三代人的心情,写进了悲欢离合,让那个每个人都产生内心的共鸣,让每个人都有所感悟。
结尾处用书中的一句话结尾:再多的遗憾都只不过是生命的过程,我们只能往前走,用现在来填补过去的空白和伤口,带着爱和释怀与生命的和解。请,各自珍重。
一、关于亲情
一直以来便很喜欢龙应台的作品,她用犀利的一支笔写出世界上最难以言尽的温情。第一次看到这个书名的时候,我是疑惑的。是谁目送着谁,这背影里又有着怎样动人的故事?读完全书,我才知道,这是亲情最朴素的表现。
很喜欢书里的一句话——“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小时候,每每出远门,母亲总会早早地开始念叨,汽车缓缓开动时,我总是忍不住泪流满面,然后别过头不让她看到我的狼狈。那时的母亲,心里想必也是极为不舍的。后来,外出求学,离开家的时间更多了,出门在外的日子总是格外想家,再后来,生命中多了些坎坷,也愈发地明白家对于我的意义,是那样的不可替代,那样的弥足珍贵。许多人都说不想长大,因为长大后的世界就会变得现实可怕,可对于我来说,长大让我心存感激,知道了生活的来之不易和这个世界应该时刻珍惜待之。
二、关于成长
年幼时,我们都有一堆的玩伴,呼啦啦地来,呼啦啦地去,那时的我们坚信身边的人可以一直陪伴我们,直到世界末日,我们想不出会有什么理由能够将那样深厚的感情磨灭。后来,我们站在青春的尾巴上,终于知道很多感情都敌不过一个叫“时间”的东西。才逐渐明白,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闯;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三、关于幸福
“你幸福吗?”还记得这是央视前几年发起的一项调查,那么,对于幸福,你是怎么定义的呢?我也曾经仔细想过这个问题,究竟对于我来说,什么才叫幸福呢?是拥有数不清的财富,一个贴心的爱人,有个可爱的孩子,还是有一个和睦的家庭呢?直到我读到《目送》里龙应台关于幸福的诠释,我才明白这就是我心里那呼之欲出的答案,“幸福是生活中不必时时恐惧。幸福是寻常的日子依旧。幸福是寻常的人儿依旧。幸福就是一种安全感,有安全感才不会时时恐惧。在你感觉不幸的时候,家人、朋友在身旁默默地支持你,你并不孤单,他们带给你安全感,这就是幸福。”幸福,各有各的不同,我只愿在余下的人生里,能对着“我的”幸福珍之惜之。
母亲,一路伴随着我们成长,一直默默的付出,给我们无私的爱,处处关照着我们。从小把我们拉扯大,不断的培养我们,直到我们拥有了另一半,还是处处为我们操心着,不求回报。母爱是伟大的,不可比拟的。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随着我们自己渐渐长大,父母的容颜也在慢慢的增加皱纹。当我们迫于生活的压力,离家的日子越来越多,回家的时间越来越少。我们经营着自己的生活,在我们身后的父母可能每次都是目送我们离家,我想他们的心里是饱含着心酸与无奈的。
凡是出于爱的急切都是可以原谅的。
我们在工作中及生活中总是会接触到各式各样的人,我们要面对很多的来自人群的对我们提出的问题,不管是单位领导的,闺蜜的,家人朋友的,我们有时候会应接不暇,但是我相信就像作者所说的一切出于爱的急切都是可以原谅的,虽然有时我们也会感到心烦。其实从另一个方面讲,我们是幸福的,我们被关爱着,疼爱着。
一个人走路,才是你和风景之间的单独私会
当我们总是急匆匆的走过时,其实我们错过了很多风景,一个人的时候不妨放慢步调,细细观察身边的一草一木一花,也许心情会变得很畅快,可以静静的赏风景。
“所谓的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目送》
在儿子上小学的第一天,“我”无比准确地盯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儿子也不停地回头,眼神中诉说着不舍;儿子十六岁去美国做交换生,与“我”在机场告别,“我”固执地看着他的背影,可是他却从未回眸。
我想着自己便是龙应台笔下的华安。回想自己第一天上学时的场景,那时候的记忆已然不清,不知是否也有一个一直注视着我的背影的眼眸,而这个眼眸值得我们去千百次回首。
目送的好词好句
《目送》讲述了作家龙应台和儿子安德烈之间的温情故事。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龙应台《目送》的好词好句摘抄,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好词:
事过境迁 烟尘朦胧 渐行渐远 错错落落 推推挤挤 相濡以沫
怒目相视 迟疑徘徊 **常常 繁花似锦 怅然不已 漫无目的
好句:
01、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
02、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03、在暂时里,只有假设性的永久和不敢放心的永恒。
04、要真正的注视,必须一个人走路。一个人走路,才是你和风景之间的单独私会。
05、贫穷的记忆,在事过境迁之后,像黑白片一样,可能产生一种烟尘朦胧的美感,转化为辛酸而甜美的回忆。
06、凡是出于爱的急切都是可以原谅的。
07、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时时恐惧。
08、不是渐行渐远,而是有一天终要重逢。
09、就这样漫无目的地行走,身上没有一个包袱,手里没有一张地图
10、中年人的沧桑中,总有一种无言的伤痛。目送生命的逝去,目送生命的远行,却只能目送,无法挽留。
11、我坐在风暴中心,四周却一片寂静,这是寂寞的感觉,像沙尘暴的漫天黑沙,以鬼魅的速度,细微地渗透地包围过来。
12、斜坡上的杂化野草,谁说不是一草一千秋,一花一世界呢?
13、我们这一代人,错错落落走在历史的山路上,前后拉得很长。同龄人推推挤挤走在一块,或相濡以沫,或怒目相视。年长一点的默默走在前头,或迟疑徘徊,或漠然而果决。前后虽隔数里,声气婉转相通,我们是用一条路上的'同代人。
14、不是渐行渐远,而是有一天终要重逢;你的名字,清楚地留在世纪的史记里。
15、时间是一只藏在黑暗中的温柔的手,在你一出神一恍惚之间,物走星移。
16、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17、所谓了解,就是知道对方心灵最深的地方的痛处,痛在哪里。
18、有一种寂寞,身边添一个可谈的人,一条知心的狗,或许就可以消减。有一种寂寞,茫茫天地之间余舟一芥的无边无际无着落,人只能各自孤独面对,素颜修行。
19、修行的路总是孤独的,因为智慧必然来自孤独。
20、太疼的伤口,你不敢去触碰;太深的忧伤,你不敢去安慰;太残酷的残酷,有时候,你不敢去注视。
21、一个人固然寂寞,两个人孤灯下无言相对却可以更寂寞。
22、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23、妈妈是那个搭了“时光机器”来到这里但是再也找不到回程车的旅人。
24、时光,是停留还是不停留?记忆,是长的还是短的?一条河里的水,是新的还是旧的?每一片繁花似锦,轮回过几次?
25、对于行路的我而言,曾经相信,曾经不相信,今日此刻也仍旧在寻找相信。但是面对时间,你会发现,相信或不相信都不算什么了。
26、母亲,是个最高档的全职、全方位CEO,只是没人给薪水而已。
27、拜祭,终究也只是生者的一份安宁。
28、冬夜的街,很黑,犬吠声自远处幽幽传来,听起来像低声呜咽,在解释一个说不清的痛处。
29、如果科学家能把一滴眼泪里所有的成分都复制了,包括水和盐和气味、温度——他所复制的,请问,能不能被称作一滴“眼泪”呢?
目送阅读答案
妈妈远远的看着孩子直到看不清身影,相信每个母亲都曾这样凝视着自己的孩子,你呢?有没有偶尔回头看看妈妈那留恋的眼神?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目送阅读答案,希望大家喜欢。
目送.龙应台
1.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勾到过路行人的头发。
2.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们是幼稚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3.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4.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
5.十六岁,他到美国作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6.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乎不见。
7.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8.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对街等候公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9.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10.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彷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
11.博士学位读完之后,我回台湾教书。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到了我才发觉,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准备回去,明明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
12.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龙应台《目送》阅读答案解析13每个礼拜到医院去看他,是十几年后的时光了。推着他的轮椅散步,他的头低垂到胸口。有一次,发现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我蹲下来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拭,裙子也沾上了粪便,但是我必须就这样赶回台北上班。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
14.我总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机场。
15.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距离炉门也不过五公尺。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
16.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中考试题
1.作者以“目送”为线索叙写了自己生命历程中哪两份难以割舍的.目送?分别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情感?(4分)
2.“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这是本文的题记,清你结合文章第⑨段和第16段的内容说说作者意在告诉我们什么?(6分)
3.按要求对文中A、B两处画线句进行鉴赏。(5分)
(1)从A句中任选一个你认为最有表现力的词语,进行简要品析。(2分)
(2)从表达效果的角度简要赏析B句。(3分)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龙应台《目送》
时间是一只藏在黑暗中的温柔的手,在你一出神一恍惚之间,物走星移。
——龙应台《目送》
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龙应台《目送》
——龙应台《目送》
所谓了解,就是知道对方心灵最深的地方的痛处,痛在哪里。
——龙应台《目送》
有一种寂寞,身边添一个可谈的人,一条知心的狗,或许就可以消减。有一种寂寞,茫茫天地之间余舟一芥的无边无际无着落,人只能各自孤独面对,素颜修行。
——龙应台《目送》
修行的路总是孤独的,因为智慧必然来自孤独。
——龙应台《目送》
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龙应台《目送》
人生由淡淡的悲伤和淡淡的幸福组成,在小小的期待、偶尔的兴奋和沉默的失望中度过每一天,然后带着一种想说却又说不出来的‘懂’,作最后的转身离开。
——龙应台《目送》
太疼的伤口,你不敢去触碰;太深的忧伤,你不敢去安慰;太残酷的残酷,有时候,你不敢去注视。
——龙应台《目送》
一个人走路,才是你和风景之间的单独私会。
——龙应台《目送》
一个人固然寂寞,两个人孤灯下无言相对却可以更寂寞。
——龙应台《目送》
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时时恐惧。幸福就是,寻常的人儿依旧。幸福就是,早上挥手说“再见”的人,晚上又**常常地回来了,书包丢在同一个角落,臭球鞋塞在同一张椅下。
——龙应台《目送》
我们都知道了,母亲要回的”家“,不是任何一个有邮递区号、邮差找得到的家,她要回的”家“,不是空间,而是一段时光。
——龙应台《目送》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龙应台《目送》
要真正的注视,必须一个人走路。一个人走路,才是你和风景之间的单独私会。
——龙应台《目送》
时光,是停留还是不停留?记忆,是长的还是短的?一条河里的水,是新的还是旧的?每一片繁花似锦,轮回过几次?
——龙应台《目送》
回忆真的是一道泄洪的闸门,一旦打开,奔腾的水势慢不下来。
——龙应台《目送》
贫穷的记忆,在事过境迁之后,像黑白片一样,可能产生一种烟尘朦胧的美感,转化为辛酸而甜美的回忆。
——龙应台《目送》
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时时恐惧。
——龙应台《目送》
凡是出于爱的急切都是可以原谅的。
——龙应台《目送》
母亲,是个最高档的全职、全方位CEO,只是没人给薪水而已。
——龙应台《目送》
不是渐行渐远,而是有一天终要重逢。
——龙应台《目送》
拜祭,终究也只是生者的一份安宁。
——龙应台《目送》
我们这一代人,错错落落走在历史的山路上,前后拉得很长。同龄人推推挤挤走在一块,或相濡以沫,或怒目相视。年长一点的默默走在前头,或迟疑徘徊,或漠然而果决。前后虽隔数里,声气婉转相通,我们是用一条路上的同代人。
——龙应台《目送》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物都有定时,生有时、死有时…… 寻找有时、放手有时,保持有时、舍弃有时 撕裂有时、缝补有时,静穆有时、言语有时 喜爱有时、恨恶有时,争战有时、和好有时” 难的是,你如何辨识寻找和放手的时刻,你如何懂得,什么是什么呢?
——龙应台《目送》
目送经典语录及感悟
目送摘抄感悟
目送摘抄加感悟
目送语录
目送的经典语录
目送经典语录
感悟语录
目送经典语录及赏析
目送龙应台经典语录
目送经典语录摘抄
目送经典语录加赏析
龙应台目送经典语录
情感语录与感悟
罗志渊语录感悟
感悟人生的语录
感悟人生语录
家庭语录与感悟
亲子语录与感悟
情感语录与感悟2017
老师感悟语录
感悟经典语录
父母感悟语录
厨房感悟语录
人生感悟语录
美食感悟语录
月亮感悟语录
挫折感悟的语录
情感语录与感悟图片
旅游感悟语录
生活感悟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