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兮字的诗词

关于带兮字的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带兮字的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带兮字的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带兮字的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4) 语录(6k+) 说说(4k+) 名言(158) 诗词(3) 祝福(3k+) 心语(56)

  • 国风卫风伯兮诗词

  • 阅读,文学
  • 国风卫风伯兮诗词

      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风卫风伯兮诗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古诗原文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译文翻译

      我的丈夫真威猛,真是邦国的英雄。我的丈夫执长殳,做了君王的前锋。

      自从丈夫东行后,头发散乱像飞蓬。膏脂哪样还缺少?为谁修饰我颜容!

      天要下雨就下雨,却出太阳亮灿灿。一心想着我丈夫,想得头痛也心甘。

      哪儿去找忘忧草?种它就在屋北面。一心想着我丈夫,使我伤心病恹恹。

      注释解释

      伯:兄弟姐妹中年长者称伯,此处系指其丈夫。朅(qiè):英武高大。

      桀:同“杰”。

      殳(shū):古兵器,杖类。长丈二无刃。

      膏沐:妇女润发的油脂。

      适(dí):悦。

      杲(gǎo):明亮的样子。

      谖(xuān)草:萱草,忘忧草,俗称黄花菜。

      背:屋子北面。

      痗(mèi):忧思成病。

      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的题旨、背景,《毛诗序》解释为:“《伯兮》,刺时也。言君子行役,为王前驱,过时而不反焉。”意思是说:理想的政治不应该使国人行役无度,以至破坏了他们的家庭生活。实际所谓“刺”在诗中并无根据,不过作者所表达的儒家政治理想,却是符合诗中女主人公的愿望的。

      诗文赏析

      战争会破坏很多东西,而它首先破坏的是军人自身的家庭生活。军人尚未走到战场,他们的妻子已经被抛置在孤独与恐惧中了。她们的怀念不是一般的怀念,那永远是充满不安和忧虑的。等待出征的丈夫回来,几乎成为她们生活中唯一有意义的内容。

      然而战争又总是不可避免的。不管一场正在进行的战争其必要性如何、能否被评判为“正义”,从事这场战争的群体和它的领导者,总是要勉励群体中的成员为之付出最大的努力、最大的牺牲。国家给军人以荣誉,使他们认为自己付出的努力和牺牲是值得的;这荣誉也会影响他们的家人——尤其是妻子,使她们认为家庭生活的破坏以及自身的痛苦都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因此,写妻子怀念从军的丈夫的诗篇,通常会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为丈夫而骄傲——这骄傲来自国家、来自群体的奖勉;思念丈夫并为之担忧——这种情绪来自个人的内心。《卫风·伯兮》就是典型的这种诗篇。

      诗一开篇,写一个女子用自豪的口吻在描述她的丈夫。“伯”本是兄弟间排行的第一位,也就是老大,这里转用为妻子对丈夫的称呼,口气中带着亲切感。这位丈夫值得骄傲的地方在于:一则他长得英武伟岸,是一国中的豪杰,同时也因为他非常勇敢,充当了君王的先锋(由此看“伯”身份,当是贵族阶层中的.武士)。而骄傲的来源,主要恐怕是在后一点上。假如“伯”虽然长得高大英武,在战争发生时却畏缩不前,妻子就没什么可以公然夸耀的了。——其实,一般人所知道的光荣,也就是社会所认定的光荣,个人在这方面是没有多少独立判断的能力的。

      转入第二章,写自从丈夫出征,妻子在家就不再打扮自己了,任由头发——女性身体最富装饰性的部分——零乱得像一蓬草。这是以对女性的美丽的暂时性的毁坏,表明她对异性的封闭,也即表明她对丈夫的忠贞。不过,作为军人的妻子,这种举动还有进一步的意味。在古代,妇女是不能上战场的,因此妻子对从军的丈夫的忠贞,实也是间接表现了对于国家的忠贞——这就不仅是个人行为,也是群体——国家的要求。假定一个军人在前方冒着生命危险打仗,他的妻子却在后方整天打扮得花枝招展,走东家串西家,哪怕并无不轨之举,他也不能够安心。这不仅对于家庭是危险的,对于国家也有极大的不利。所以,社会尤其需要鼓励军人的妻子对其丈夫表现彻底的忠贞。此诗不管是出于什么人之手(它可能是一位妇女的自述,也可能是他人的拟写),这样写才是符合上述要求的。后来杜甫的《新婚别》写一位新娘对从军的丈夫表示“罗襦不复施”,还要“当君洗红妆”,好让他安心上战场,与此篇可谓一脉相承。

      然而,尽管诗中的女主人公算得上“深明大义”,她对自己的丈夫能“为王前驱”很感骄傲,但久久的盼待一次次落空仍然给她带来巨大的痛苦。对于古代妇女来说,生活的全部内容、幸福的唯一来源就是家庭;家庭被破坏了,她们的人生也就被彻底破坏了。而等待从军的丈夫,这与一般的别离相思是不同的——其背后有很深的忧惧。潘岳《寡妇赋》用此诗为典故,有云:“彼诗人之攸叹兮,徒愿言而心疼……荣华晔其始茂兮,良人忽已指背。”正是揭示了诗中未从正面写出,而又确实隐藏在字面之下的恐怕丈夫最终不能归来的忧惧。这一点是理解第三、四两章所描写的女主人公的期待、失望与难以排遣的痛苦之情的基础。她甚至希望自己能够“忘忧”,因为这“忧”已经使她不堪负担了。

      诗必须有真实的感情,否则不能打动人;但诗人的感情也并非可以尽情抒发的,它常常受到社会观念的制约。拿《卫风·伯兮》来说,如果一味写那位妻子为丈夫的报效国家而自豪,那会让人觉得不自然——至少是不*人情;反过来,如果一味写妻子对丈夫的盼待,乃至发展到对战争的厌恶(这在事实上绝非不可能),却又不符合当时社会的要求。所以最后它成为这个样子:对亲人的强烈感情经过责任感的梳理而变得柔婉,有很深的痛苦与哀愁,但并没有激烈的怨愤。

      在艺术构思上,全诗采用赋法,边叙事,边抒情。紧扣一个“思”字,思妇先由夸夫转而引起思夫,又由思夫而无心梳妆到因思夫而头痛,进而再由头痛到因思夫而患了心病,从而呈现出一种抑扬顿挫的跌宕之势。描述步步细致,感情层层加深,情节层层推展,主人公的内心冲突以及冲突的辗转递升,既脉络清晰,又符合人物的心理逻辑,使人物形象具有饱满的精神内涵。同时,诗情奇崛不*,充满辩证色彩。

    [阅读全文]...

2022-02-10 09:54:24
  • 兮兮于兮兮的诗句

  • 经典
  • 带有“兮”字的诗句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刘邦的《大风歌》原诗句: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项羽《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屈原的《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茞

    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纣之昌披兮,夫惟捷径以窘步。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岂余身之殚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荃不查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

    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

    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

    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

    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

    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

    掔木根以结茞兮,贯薜荔之落蕊。

    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

    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

    [阅读全文]...

2022-06-27 12:20:57
  • 国风卫风伯兮诗词

  • 国风卫风伯兮诗词

      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风卫风伯兮诗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古诗原文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译文翻译

      我的丈夫真威猛,真是邦国的英雄。我的丈夫执长殳,做了君王的前锋。

      自从丈夫东行后,头发散乱像飞蓬。膏脂哪样还缺少?为谁修饰我颜容!

      天要下雨就下雨,却出太阳亮灿灿。一心想着我丈夫,想得头痛也心甘。

      哪儿去找忘忧草?种它就在屋北面。一心想着我丈夫,使我伤心病恹恹。

      注释解释

      伯:兄弟姐妹中年长者称伯,此处系指其丈夫。朅(qiè):英武高大。

      桀:同“杰”。

      殳(shū):古兵器,杖类。长丈二无刃。

      膏沐:妇女润发的油脂。

      适(dí):悦。

      杲(gǎo):明亮的样子。

      谖(xuān)草:萱草,忘忧草,俗称黄花菜。

      背:屋子北面。

      痗(mèi):忧思成病。

      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的题旨、背景,《毛诗序》解释为:“《伯兮》,刺时也。言君子行役,为王前驱,过时而不反焉。”意思是说:理想的政治不应该使国人行役无度,以至破坏了他们的家庭生活。实际所谓“刺”在诗中并无根据,不过作者所表达的儒家政治理想,却是符合诗中女主人公的愿望的。

      诗文赏析

      战争会破坏很多东西,而它首先破坏的是军人自身的家庭生活。军人尚未走到战场,他们的妻子已经被抛置在孤独与恐惧中了。她们的怀念不是一般的怀念,那永远是充满不安和忧虑的。等待出征的丈夫回来,几乎成为她们生活中唯一有意义的内容。

      然而战争又总是不可避免的。不管一场正在进行的战争其必要性如何、能否被评判为“正义”,从事这场战争的群体和它的领导者,总是要勉励群体中的成员为之付出最大的努力、最大的牺牲。国家给军人以荣誉,使他们认为自己付出的努力和牺牲是值得的;这荣誉也会影响他们的家人——尤其是妻子,使她们认为家庭生活的破坏以及自身的痛苦都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因此,写妻子怀念从军的丈夫的诗篇,通常会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为丈夫而骄傲——这骄傲来自国家、来自群体的奖勉;思念丈夫并为之担忧——这种情绪来自个人的内心。《卫风·伯兮》就是典型的这种诗篇。

      诗一开篇,写一个女子用自豪的口吻在描述她的丈夫。“伯”本是兄弟间排行的第一位,也就是老大,这里转用为妻子对丈夫的称呼,口气中带着亲切感。这位丈夫值得骄傲的地方在于:一则他长得英武伟岸,是一国中的豪杰,同时也因为他非常勇敢,充当了君王的先锋(由此看“伯”身份,当是贵族阶层中的.武士)。而骄傲的来源,主要恐怕是在后一点上。假如“伯”虽然长得高大英武,在战争发生时却畏缩不前,妻子就没什么可以公然夸耀的了。——其实,一般人所知道的光荣,也就是社会所认定的光荣,个人在这方面是没有多少独立判断的能力的。

      转入第二章,写自从丈夫出征,妻子在家就不再打扮自己了,任由头发——女性身体最富装饰性的部分——零乱得像一蓬草。这是以对女性的美丽的暂时性的毁坏,表明她对异性的封闭,也即表明她对丈夫的忠贞。不过,作为军人的妻子,这种举动还有进一步的意味。在古代,妇女是不能上战场的,因此妻子对从军的丈夫的忠贞,实也是间接表现了对于国家的忠贞——这就不仅是个人行为,也是群体——国家的要求。假定一个军人在前方冒着生命危险打仗,他的妻子却在后方整天打扮得花枝招展,走东家串西家,哪怕并无不轨之举,他也不能够安心。这不仅对于家庭是危险的,对于国家也有极大的不利。所以,社会尤其需要鼓励军人的妻子对其丈夫表现彻底的忠贞。此诗不管是出于什么人之手(它可能是一位妇女的自述,也可能是他人的拟写),这样写才是符合上述要求的。后来杜甫的《新婚别》写一位新娘对从军的丈夫表示“罗襦不复施”,还要“当君洗红妆”,好让他安心上战场,与此篇可谓一脉相承。

      然而,尽管诗中的女主人公算得上“深明大义”,她对自己的丈夫能“为王前驱”很感骄傲,但久久的盼待一次次落空仍然给她带来巨大的痛苦。对于古代妇女来说,生活的全部内容、幸福的唯一来源就是家庭;家庭被破坏了,她们的人生也就被彻底破坏了。而等待从军的丈夫,这与一般的别离相思是不同的——其背后有很深的忧惧。潘岳《寡妇赋》用此诗为典故,有云:“彼诗人之攸叹兮,徒愿言而心疼……荣华晔其始茂兮,良人忽已指背。”正是揭示了诗中未从正面写出,而又确实隐藏在字面之下的恐怕丈夫最终不能归来的忧惧。这一点是理解第三、四两章所描写的女主人公的期待、失望与难以排遣的痛苦之情的基础。她甚至希望自己能够“忘忧”,因为这“忧”已经使她不堪负担了。

      诗必须有真实的感情,否则不能打动人;但诗人的感情也并非可以尽情抒发的,它常常受到社会观念的制约。拿《卫风·伯兮》来说,如果一味写那位妻子为丈夫的报效国家而自豪,那会让人觉得不自然——至少是不*人情;反过来,如果一味写妻子对丈夫的盼待,乃至发展到对战争的厌恶(这在事实上绝非不可能),却又不符合当时社会的要求。所以最后它成为这个样子:对亲人的强烈感情经过责任感的梳理而变得柔婉,有很深的痛苦与哀愁,但并没有激烈的怨愤。

      在艺术构思上,全诗采用赋法,边叙事,边抒情。紧扣一个“思”字,思妇先由夸夫转而引起思夫,又由思夫而无心梳妆到因思夫而头痛,进而再由头痛到因思夫而患了心病,从而呈现出一种抑扬顿挫的跌宕之势。描述步步细致,感情层层加深,情节层层推展,主人公的内心冲突以及冲突的辗转递升,既脉络清晰,又符合人物的心理逻辑,使人物形象具有饱满的精神内涵。同时,诗情奇崛不*,充满辩证色彩。

    [阅读全文]...

2022-04-18 20:51:36
  • 诗经:萚兮

  • 诗经
  •   《诗经:萚兮》

      萚兮萚兮,风其吹女。

      叔兮伯兮,倡予和女。

      萚兮萚兮,风其漂女。

      叔兮伯兮,倡予要女。

      注释:

      1、萚(拓):脱落的木叶。

      2、女(汝):同“汝”。

      3、倡:同“唱”。一说倡导,

      4、漂:同“飘”。

      5、要(腰):成也,和也,指歌的收腔。

      译文:

      枯叶呀枯叶,风吹动了你。

      兄弟们呀,唱起你的歌,我来应和!

      枯叶呀枯叶,风吹落了你。

      兄弟们呀,唱起你的歌,我来收束。

      赏析:

      在《经》305篇中,《萚兮》该是最短小的之一,它的文辞极为简单。诗人看见枯叶被风吹落,心中自然而然涌发出伤感的情绪;这情绪到底因何而生,却也难以明说——或者说出来也没有多名篇赏析思,无非是岁月流逝不再,繁华光景倏忽便已憔悴之类。他只是想有人与他一起唱歌,让心中的伤感随着歌声流出。“叔兮伯兮”,恐怕也并无实指之人,不过是对于可能有的亲*者的呼唤罢了。

      但这种单纯的歌谣,虽然古老,却又是常新的。从《萚兮》之后,像楚辞《九歌-湘夫人》的“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像唐人王勃《山中》的“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直到现代徐志摩的《落叶小唱》,不知有多少相似的表述。因为在《萚兮》中,已经关联着人生最基本的两种情绪:对于岁月的留恋,以及在寂寞中对于亲友之情的渴望。这是人人都会有的情绪,每个人只是用不同的形式和语言来表述它。

      《萚兮》因为单纯,而又有特别令人感动的地方。在“萚兮萚兮,风其吹(漂)女”之后,诗人不再说下去,让人觉着从落叶中看到的生命的流失,根本就是无奈的事情,不说也罢。而后“叔兮伯兮,倡予和(要)女”,又让人觉着人生的寂寞归根结蒂还是无从排遣。不可能真的就有人应着这呼唤唱出心心相印的歌来,寂寞也不可能真的会让人相互走*。呼唤也只是呼唤而已吧。如此想来,这种古老的歌子,浸着很深的悲凉。

      儒者说诗,常有奇怪的谈论。《毛诗序》说:“《萚兮》,刺忽(郑昭公忽)也。君弱臣强,不倡而和也。”这已是牵强附会,于诗无证。朱熹《诗集传》更谓:“此*之词。”实在诗中主人公性别为男为女,本无从辨别,“淫”字更不知从何说起。想要做圣贤的人,到处看见淫邪,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阅读全文]...

2021-12-31 03:07:47
  • 诗经:简兮

  • 诗经
  •   《诗经:简兮》

      简兮简兮,方将万舞。

      日之方中,在前上处。

      硕人俣俣,公庭万舞。

      有力如虎,执辔如组。

      左手执龠,右手秉翟。

      赫如渥赭,公言锡爵。

      山有榛,隰有苓。

      云谁之思?西方美人。

      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

      注释:

      1、简;鼓声。

      2、方将:将要。万舞:一种大规模的舞蹈,分为文舞、武舞两部分。

      3、方中:正中。

      4、在前上处:在行列前方。

      5、硕人:身材高大魁梧的人。俣俣:大而美的样子。

      6、公庭:国君朝堂之庭、

      7、辔:马缰绳。纽:用丝织成的宽带子

      8、龠古时一种管乐器的名称。

      9、秉:持。翟野鸡尾巴的毛。

      10、赫:红色。渥:厚。赭:红褐色的土。

      11、公:指卫国国君。锡:赐。爵:古时的酒器。

      12、榛:树名,一种落叶乔木,果仁可食。

      13、隰:低湿的地方。苓:药名。

      14、云;语气词。没有实义。

      15、西方美人:指舞师。

      译文:

      鼓声咚咚擂得响,舞师将要演万舞。

      日头高照正当顶,舞师正在排前头。

      身材高大又魁梧,公庭里面当众舞。

      强壮有力如猛虎,手执缰绳真英武。

      左手拿着六孔笛,右手挥动雉尾毛。

      面色通红如褐土,国君赐他一杯酒。

      榛树生长在山上,苦苓长在低湿地。

      心里思念是谁人,正是西方那美人。

      西方美人真英俊,他是西方来的人。

      赏析:

      一位旁观者,以赞赏的目光欣赏一位舞蹈者的英姿,发出了由衷的赞叹。从语气来看,显得像是一位很有素养的女性对英武的男子汉的赏识,似有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感慨。

      其实,这是一种审美。当人处在旁观者的地位,同对象保持着一种距离,只把对象当作观照的对象之时,他实际上对对象采取的是一种审美的态度。这种态度与功利目的是没有什么关系的。倘若他一心想到的是占有对象,那么他所持的就已经不是审美的态度了。

      审美要求保持距离,以局外人的身份来欣赏;寻求知音则要消除距离,与对象相互交融,寻找共鸣点。这是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各自有各自的用途。审美可以使人超脱,精神得到净化;知音可以让人感奋,情感得到激发。

      在两性关系里,亲密关系的建立有赖于审美态度和寻求知音的态度。把对方当作审美对象,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可以使人确信自己的选择和情感投向,充分看到对方的魁力。深入了解对方的特点,理解对方的愿望和要求,让双方的情感得到充分的交流,便会加深亲密的程度。

      把握好这两种态度的分寸,恰到好处地运用。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使亲密关系和谐地发展,是一门生活的艺术。讲明其中的启发很容易,而要真正掌握,还得自己去体验,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恋爱中学会恋爱。

    [阅读全文]...

2022-01-04 04:48:15
  • 诗经:伯兮

  • 诗经
  •   《诗经:伯兮》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

      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

      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

      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

      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注释:

      1、音切,英武高大殳:音书,竹制兵器杲:音稿,明亮的样子谖草:萱草,忘忧草。

      2、音妹,忧思成病

      3、伯:女子对丈夫的称呼

      4、朅:勇武

      5、桀:通“杰”,杰出的人

      6、殳:古代杖类兵器

      7、膏沐:发油与洗发水

      8、适:悦

      9、容:打扮

      10、杲杲:日出明亮貌

      11、愿言:思念的样子

      12、甘心首疾:形容思念的深切

      13、焉:何

      14、言:动词词头,一说是代词“我”

      15、树:种

      16、背:北堂,即后堂

      17、痗:病

      译文:

      伯啊,伯啊,

      你真是我们国家最魁梧英勇的壮士了,

      你手持着兵器殳,作为王的勇士,

      冲锋陷阵,是军中的先锋官。

      自从你随着东征的队伍出发,

      离开家,我就日夜思念,

      头发乱了也没心思理,

      更没有心思擦脂抹粉

      ——我打扮好了给谁看啊?

      下雨吧,下雨吧,

      可偏偏又出了太阳,

      总是事与愿违。

      我情愿想你想得头疼,

      只希望我的思念能换回你的归来。

      树荫之下生长的忘忧草,

      能够消除掉记忆的痛苦,

      (我佩戴了忘忧草,却仍不能忘记你)

      我甘愿相思成病,只希望你能够快些回来。

      (只要你能回来,我情愿头疼心碎。)

      赏析:

      《伯兮》描写在家思妇想念出外远征的丈夫,表达了无法忍受的强烈情感。首先想象丈夫在外“为王前驱”的英武形象,生动浮现在脑海中,这激起刻苦铭心的思念,连打扮也无心了,思念的深沉和强烈,有如久旱渴雨。而且,这种思念之强,简直叫人无法忍受,她干脆寄托在北堂下种植的忘忧草,来消解这种沉重的思念。一层深似一层,而又层层变换抒写的方式,正是《伯兮》的特点。

    [阅读全文]...

2022-03-26 09:11:52
带兮字的诗词 - 句子
带兮字的诗词 - 语录
带兮字的诗词 - 说说
带兮字的诗词 - 名言
带兮字的诗词 - 诗词
带兮字的诗词 - 祝福
带兮字的诗词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