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菊花的诗词

关于有关菊花的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有关菊花的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有关菊花的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有关菊花的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79) 语录(16) 说说(14) 名言(2) 诗词(1k+) 祝福(3k+) 心语(74)

  • 菊花的诗词

  • 菊花
  • 菊花的诗词

      菊城吟——王如亭

      狮龙气象竟飞天,再度辉煌任自威!

      淡巷浓街香满地,案头九月菊花肥。

      赋得残菊——唐太宗

      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

      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云安九日——杜甫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

      咏菊——白居易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菊花——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菊花——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尽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菊——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鬃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菊——刘克庄

      羞与春花艳冶同,殷勤培溉待西风。

      不须牵引渊明此,随分篱边要几丛。

      寒菊——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味浓。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堕北风中!

      瘦菊为小婢作——陈佩

      瘦菊依阶砌,檐深承露难。

      莫言根蒂弱,翻足奈秋寒。

      黄花——朱淑真

      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由能爱此工。

      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菊韵——李师广

      秋霜造就菊城花,不尽风流写晚霞;

      信手拈来无意句,天生韵味入千家。

      秋声——风子

      廊下阶前一片金,香声潮浪涌游人。

      只缘霜重方成杰,梁苑东篱共古今。

      菊花,没有牡丹那样富丽,也没有兰花那样名贵,但它傲霜抗寒、高洁幽雅,引动了诗人的情思,激活了诗人的心智,促使他们写下了一曲曲借菊传情、托菊言志的颂歌。

      菊花进入文学作品,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楚国大诗人屈原的名作《离骚》中就写道:“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虽然此诗中菊花还是点缀物,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咏菊诗,但却成为后世浩如烟海的咏菊诗词的滥觞。

      魏晋时期,咏物文学达到了一个高度繁荣的阶段,纯粹的咏菊韵文也开始出现了,如成公绥的《菊颂》、郭璞的《菊赞》、袁山松的《咏菊》等作品,或描写外形、或赞叹妙用、或颂扬品质,都是对菊花的集中表现。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在《饮酒》等诗中对菊花的吟咏,更是在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唐宋时期是咏菊诗词创作的高峰,几乎所有著名诗人、词人都曾创作过吟咏菊花的作品,表现特点也大多由重外形描写而转趋于重内涵发掘,使菊花的历史文化意蕴得到逐步定形、强化。

      元明清时期直至当代,咏菊诗词创作一直保持了较为旺盛的局面,在沿承传统咏菊主题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较有新意的作品。

      综观中国历代的咏菊诗词,思想内容丰富,艺术表现手法多种多样。有的着重描写菊花雅致的姿容、颜色;有的则着重表现菊花独有的内在气韵。有的直抒胸臆,述说作者对菊花的喜爱之情;有的则采取比兴寄托的表现方式,通过菊花,以隐曲幽微的笔触表达内心的复杂情愫。菊花被历代文人所咏叹,留下了许多精美的诗篇,而菊花意象也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

      一、隐者的超然洒脱

      古代的诗人大多怀有报国安邦的雄心壮志,但现实往往并不如人意。许多诗人在受挫时,感到尘世不如意,并受道家逍遥哲学的影响,寄情于山林风物,渴望清净无争的生活,于是菊花也便具有了隐者高士的意象。这一类的诗歌数量很多,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在这首诗中,菊花是远离尘俗、孤芳自赏的隐士生活的写照,也是诗人洁身自好、高标独步的人格情操的映射。

      菊花被称为“花中隐士”,主要归功于东晋著名隐士、田园诗人陶渊明。据载,陶渊明在担任彭泽县令时,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解绶还乡,归隐田园、适情足志,以追求性情的本真,过着“击壤以自欢”的生活,成为后世文人心目中的隐士典范。他酷爱菊花,用菊花的清雅倔强,来操守自己的君子之节,写下了不少咏菊名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等名句,堪当咏菊诗中的经典。诗人融情、景、理趣于一体,读者仿佛亲眼目睹了一位至诚至静的自在之人陶然于田园之乐的那种无拘无束的情态,感受到了那种出诸自然、浑然天成的美好境界。他在《和郭主簿》一诗中也写到:芳菊开林耀, 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 卓为霜下杰。诗人高度赞赏“霜下杰”,以这菊花的品格和气质自励,*因陶渊明有此不慕荣利,志存隐逸的品格,尊称他为靖节先生。

      如果说陶渊明之前的咏菊文学还大多停留在对菊花外形、功用的描述,那么从陶渊明开始,咏菊文学就逐渐转向了对菊花内在品质的赞美歌颂。菊花傲然不俗、坚贞不屈的品性,与传统文人理想人格中的清高淡泊、固守穷节等品质相契合,成为一种隐逸文化的固定象征,菊花也成了隐士的化身。咏菊诗词中常用常出的“陶令、东篱、白衣人送酒”等有关陶渊明的典故,也与菊花意象融为了一体。

      二、游子的感时伤怀

    [阅读全文]...

2022-06-30 15:24:42
  • 菊花的诗词10篇

  • 菊花
  • 菊花的诗词10篇

      菊城吟——王如亭

      狮龙气象竟飞天,再度辉煌任自威!

      淡巷浓街香满地,案头九月菊花肥。

      赋得残菊——唐太宗

      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

      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云安九日——杜甫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

      咏菊——白居易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菊花——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菊花——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尽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菊——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鬃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菊——刘克庄

      羞与春花艳冶同,殷勤培溉待西风。

      不须牵引渊明此,随分篱边要几丛。

      寒菊——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味浓。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堕北风中!

      瘦菊为小婢作——陈佩

      瘦菊依阶砌,檐深承露难。

      莫言根蒂弱,翻足奈秋寒。

      黄花——朱淑真

      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由能爱此工。

      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菊韵——李师广

      秋霜造就菊城花,不尽风流写晚霞;

      信手拈来无意句,天生韵味入千家。

      秋声——风子

      廊下阶前一片金,香声潮浪涌游人。

      只缘霜重方成杰,梁苑东篱共古今。

      1、宝钗(蘅芜君)

      忆菊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

      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迟。

      谁怜我为黄花瘦,慰语重阳会有期。

      【诗词鉴赏】

      第三十八回写贾母领着众女眷在藕香树赏花饮酒吃螃蟹,欢乐非凡。

      宝玉和众小姐们酒足蟹饱之后,诗兴大发,分题作了十二首咏菊诗,宝钗作了第一首。咏菊诗用韵与咏白海棠诗稍不同,即不限韵,各人可自由选择韵脚。这一首用的是“四支”韵。对这首诗,探春评价说:“到底要算荡芜君沉着,‘秋无迹’、‘梦有知’,把个忆字烘染出来了。”确实,这是最精彩的两句。

      咏菊诗,把菊花拟人化了。忆菊,其实是忆人。宝钗这首诗预示了她未来独居时的“闷思”、“断肠”的凄凉情绪。这样看,她所忆的人就是离家出走的宝玉了。因为诗只是朦胧地表达一种情绪,不好把每一句都座实,绝对肯定它暗示的就是什么。古人说“诗无达访”,就是这个意思。

      2、宝玉(怡红公子)

    [阅读全文]...

2022-01-28 04:26:31
  • 菊花的诗词

  • 菊花
  • 菊花的诗词

      成语:

      明日黄花、春兰秋菊

      孤标傲世、过时黄花

      菊老荷枯、黄花晚节

      泥金万点、黄花晚节

      诗词:

      《九日齐山登高》

      年代:唐 作者: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浣溪沙》

      年代:宋 作者: 苏轼

      缥缈危楼紫翠间。良辰乐事古难全。感时怀旧独凄然。璧月琼枝空夜夜,菊花人貌自年年。不知来岁与谁看。

      《秋怀》

      年代:宋 作者: 陆游

      策策桐叶风,蒙蒙菊花雨。

      空堂一灯青,幽壁百虫语。

      嗟余岂愿仕,老病归无所。

      屈指计岁年,强半堕羁旅,荷戈北戍秦,挂*西适楚。

      名惭垂竹帛,文不谐律吕。

      所余惟一死,忍复类儿女。

      金丹或可成,青霄渺轻举。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

      2.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3.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4.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不第后赋菊》

      5.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赠刘景文》

      6.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曹植《洛神赋》

      7.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8.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郑思肖《寒菊》

      9.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10.悲秋将岁晚,繁露已成霜。遍渚芦先白,沾篱菊自黄。——颜粲《白露为霜》

      11.晨兴中酒情怀懒,满眼黄花满屋香。——方回《辛丑九日五首·政恐登高枉断肠》

      12.到时若见东篱菊,为问经霜几度开。——杜牧《江上逢友人》

      13.所恨芳林寥落甚,春兰秋菊不同时。——鲁迅《偶成》

      14.但愿有钱堪对菊,莫愁无手可持螯。——仇远《九月八日持螯》

      15.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16.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黄巢《不第后赋菊》

      17.茱萸菊蕊年年事,十日还将九日看。——黄庭坚《鹧鸪天·万事令人心骨寒》

      18.九日不出门,十日见黄菊。——贾岛《对菊》

      19.重阳种菊花,此意亦大好。——梅尧臣《依韵和永叔内翰西斋手植菊花过节始开偶书见》

      20.清秋无限恨,残菊过重阳。——李郢《早发》

      21.篱边准拟嗅清香,菊蕊真同佛斋妆。——郭印《秋日即事八首·篱边准拟嗅清香》

      22.唯有寒潭菊,独似故园花。——骆宾王《晚憩田家》

      23.少日曾题菊枕诗,囊编残稿锁蛛丝。——陆游《菊枕诗》

      24.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王之涣《九日送别》

      25.相思只傍花边立,尽日吟君咏菊诗。——白居易《禁中九日对菊花酒忆元九》

      26.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阅读全文]...

2022-01-21 05:00:37
  • 最经典的菊花诗词(十首经典咏菊花诗词)

  • 菊花,经典
  • 深秋初冬时节,百花凋谢,唯独菊花傲然开放。*元帅有诗赞曰:“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在这个寒冬来临的时候,愿傲霜斗雪的菊花能带给你几分靓丽,驱散那些心中的阴霾。

    赏菊

    宋-杨万里

    物性从来各一家,谁贪寒瘦厌妍华。

    菊花自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

    寄里中诸友赏菊

    宋-姜特立

    问讯故园今若何,不堪归计尚蹉跎。

    只应许下千丛菊,今岁雨匀花更多。

    赏菊

    明-魏时敏

    短篱疏雨正离披,淡白深红朵朵宜。

    自计老年才思减,重阳过后不题诗。

    冬日赏菊

    明-方用中

    菊移秋色入初冬,绝胜群芳转眼空。

    高馆又从今日对,健身仍许旧年同。

    酒缘兴到应难醉,诗待时来转易工。

    不用凭栏怨迟暮,傲残霜雪又春风。

    十月赏菊体斋*上限韵

    明-李东阳

    寻芳何意到君家,雨过高城少暮沙。

    此夜幽欢还月下,去年孤馆各天涯。

    狂思晚节曾吹帽,寿拟春期及进瓜。

    不是老来诗骨健,谁能白发对黄花。

    赏菊

    清-郑用锡

    有菊当有诗,有诗当有菊。

    无菊诗何工,无诗菊亦俗。

    采采南山隈,清香愿盈掬;

    不见古高人,吟诗三往复。

    柴桑处士家,隐者花为族。

    立冬日招李少峰偕寓中诸子赏菊限韵

    清-查慎行

    自我来居此,真成野老家。

    编篱分井灶,启户纳烟霞。

    已涉初冬节,还看九日花。

    勿辞开口笑,白发斗霜华。

    月夜赴友人赏菊分赋赠之

    清-安超

    日落西园晚,溪流罨画深。

    金樽遥月影,黄菊淡人心。

    旧雨多情话,新诗共醉吟。

    灞桥风景到,踏雪再相寻。

    赏菊

    *现代-李寿铨

    天容澹荡雨如丝,正是东篱赏菊时。

    觅得黄花沾得酒,对花把酒读陶诗。

    赏菊和震宇韵

    *现代-谢龙升

    [阅读全文]...

2022-03-06 23:23:11
  • 菊花诗词名句(菊花诗词集锦大全)

  • 菊花
  • 趣侃红楼130:螃蟹宴,吃姜饮酒喝醋,菊花诗,对菊贡菊菊影

    史湘云请客,贾母带着王夫人、薛姨妈等都来趁热闹。期间提到史家的枕霞阁,给史湘云留出了“枕霞旧友”的名号。

    “枕霞旧友”,按说旧友是贾母。史湘云得此名,点出她与贾母互为影射的设定。而“枕霞”指史家,“旧友”指疏离,预示史湘云日后被史家抛弃的结果。

    一场螃蟹宴皆大欢喜,最有意思的一个情节却是王熙凤去鸳鸯*儿的桌上蹭吃蹭喝。这些大丫头与她*辈,*时说笑惯了。王熙凤调侃鸳鸯说贾琏看上了她,日后要讨了她做妾。记住这句话,非常关键。

    琥珀在贾母跟前排名第二,也不是善茬。听了王熙凤调侃鸳鸯,她就借*儿嘲笑一番凤姐主仆。“鸳丫头要去了,*丫头还饶他?你们看看他,没有吃了两个螃蟹,倒喝了一碟子醋,他也算不会揽酸了。”

    这段插曲看似贾府日常,却映照了不远的将来,王熙凤、鸳鸯和*儿就因这“醋”字,前程尽毁。不提。

    贾母吃了螃蟹也就回去休息了。剩下大观园诸人迎来重头戏,海棠诗社第二社“菊花诗”终于可以开始了。

    在说菊花诗之前,还要多说一句,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海棠诗的时间已经是秋天。按说海棠花开多是春天。苏东坡咏《海棠》: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东风就是指春天。何以大观园众人要在秋天咏白海棠呢?有人说不是有秋海棠之说么?其实秋海棠与海棠并不是一类,不能混为一谈。

    《红楼梦》的海棠、白海棠都是木本海棠,秋天很难看到开花。

    前文说过海棠花、海棠诗和海棠诗社都是为了祭奠史湘云订婚。由于贾府那几天各种事叠出,众人也没对史湘云定亲发表看法。待到湘云一走,众人建立海棠诗社,吟诵海棠诗,分明是借海棠隐喻女儿订婚仿佛人生入秋。后文史湘云的姻缘签“海棠花签”,对此也做了呼应。

    秋天的海棠花,隐喻大观园第一个定亲的姊妹史湘云,给大观园群芳带来一种悲壮,对春逝去的不甘心,若再结合菊花诗,才知各人命运的变化与结局。

    既然海棠诗,是对史湘云的姻缘注解,并影射各人自身,菊花诗当也不例外。我们还从史湘云入手,简单讲一下三首菊花诗:《对菊》《贡菊》《菊影》,对史湘云的一生伏笔。

    十二首菊花诗,合金陵十二钗之数,却是五个作者。史湘云和林黛玉各作三首,可见二人之才确实在他人之上,当然也都属于“不服输”的个性。

    说在前面:君笺雅侃红楼不懂诗文,对菊花诗只做线索一类解读,还请不要过高标准要求,见笑了。

    对菊 枕霞旧友

    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丛浅淡一丛深。

    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

    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对菊》的立意是与菊花相对而赏,以*等的地位欣赏。《对菊》在唐宋都有不错的名篇,诗题倒不是《红楼梦》首创。

    史湘云在诗中借花喻人展现了她“是真名士自风流”的洒脱态度。

    “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丛浅淡一丛深。”菊花都是移植不是原生。代指史湘云在贾府为客,在史家为客的可怜身世。

    “深浅”相对,也是自诩,爱她者深,薄她者浅,不求苟同。

    “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隐居南山布衣闲散,却可拥有闲情逸致对菊赏花遣怀。但也难掩“寂寞、萧疏”,才是史湘云的孤独人生写照。

    “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拔高菊花为群花最傲世不群,唯有对菊之人是知己。这一句高明在“数去,看来”,将史湘云的名士风流的豪气渲染到了极致,也将她的傲气渲染到顶点。

    我就起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光阴短暂,当得珍惜眼前。最后这一句柔情满满,却也无可奈何。

    整首诗,史湘云借菊花标榜自己的志气,却也伤怀于孤苦无依。她有最早被定亲的彷徨,又骄傲的不希望姐妹们可怜,她珍惜与姐妹们的短暂相聚,只因来日无多。

    整首诗还是史湘云的明快风格,读来爽快,但底色却是悲情,细思难免哽咽不忍,这就是史湘云隐藏在豪气之下的脆弱。

    供菊 枕霞旧友

    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

    隔座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

    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

    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

    《对菊》之后是《供菊》,将菊花由室外移至室内,朝夕相对,其实还是“对菊”。

    整首诗借虚实相对的写法,从记忆中想起当日“供菊”,与菊相对的琴瑟和鸣的美好。

    诗人从回忆中体会知音相伴的特殊情感,毫无疑问是史湘云回忆起婚后的短暂美好。

    林黛玉对《供菊》大为赞赏,夸奖道:“据我看来,头一句好的是‘圃冷斜阳忆旧游’,这句背面傅粉。‘抛书人对一枝秋’已经妙绝,将供菊说完,没处再说,故翻回来想到未折未供之先,意思深透。”

    林黛玉对情最是敏感,她捕捉到史湘云借菊遣怀的不舍与美好,带着欣赏和羡慕去夸赞。

    史湘云订婚的对象,君笺雅侃红楼坚持认为是冯紫英,二人“是真名士自风流,唯大英雄能本色”,天造地设一对。

    婚后二人幸福一如《供菊》般琴瑟和鸣,和和美美。让史湘云终于体会到家庭幸福的美好。

    奈何好景不长[乐中悲],很快冯紫英死,史湘云流落烟花巷,再回首就只剩下回忆。正是《供菊》中的情怀。

    菊影 枕霞旧友

    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径中。

    窗隔疏灯描远*, 篱筛破月锁玲珑。

    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

    珍重暗香休踏碎,凭谁醉眼认朦胧。

    《对菊》是指史湘云婚前女儿人生,《供菊》是指史湘云婚后姻缘幸福,《菊影》就是史湘云家破人亡[乐中悲]后的惨淡。

    [阅读全文]...

2022-01-31 17:18:29
  • 菊花的诗词10篇

  • 菊花
  • 菊花的诗词10篇

      《菊花》

      唐代: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咏菊》

      明代:丘浚

      浅红淡白间深黄,簇簇新妆阵阵香。

      无限枝头好颜色,可怜开不为重阳。

      《题菊花》

      唐代: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庭前菊》

      唐代:韦庄

      为忆长安烂熳开,我今移尔满庭栽。

      红兰莫笑青青色,曾向龙山泛酒来。

      《过菊江亭》

      明代:于谦

      杖履逍遥五柳旁,一辞独擅晋文章。

      黄花本是无情物,也共先生晚节香。

      《菊梦》

      清代:曹雪芹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

      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成语:

      明日黄花、春兰秋菊

      孤标傲世、过时黄花

      菊老荷枯、黄花晚节

      泥金万点、黄花晚节

      诗词:

      《九日齐山登高》

      年代:唐 作者: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浣溪沙》

      年代:宋 作者: 苏轼

      缥缈危楼紫翠间。良辰乐事古难全。感时怀旧独凄然。璧月琼枝空夜夜,菊花人貌自年年。不知来岁与谁看。

      《秋怀》

      年代:宋 作者: 陆游

      策策桐叶风,蒙蒙菊花雨。

      空堂一灯青,幽壁百虫语。

      嗟余岂愿仕,老病归无所。

      屈指计岁年,强半堕羁旅,荷戈北戍秦,挂*西适楚。

      名惭垂竹帛,文不谐律吕。

      所余惟一死,忍复类儿女。

      金丹或可成,青霄渺轻举。

    [阅读全文]...

2022-07-10 20:57:28
  • 菊花诗句最出名诗句精神(赞菊花诗词最美的诗词)

  • 菊花,精神,最美
  • 古今诗词中有不少咏物精品,意蕴深邃,感人肺腑,令人击节叹赏。于谦借《石灰吟》抒发自己“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情怀,陆游借《咏梅》来表达“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不随流俗,不畏谗毁,坚贞不屈,死而不悔的风格……菊花,不与百花争宠,傲霜耐冷,自古为人喜爱,成为文人墨客、高洁之士表达情怀的媒介。所以,文学史上最好的吟咏菊花的诗词,多是借物咏怀、托物言志之作,是借菊花来表达高尚的品格和高洁的情操。下面十首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咏菊诗词,可以说代表了古代咏菊诗词的最高成就,值得每个诗词爱好者阅读收藏。

    菊花

    1. 画菊

    宋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这首咏物诗,以寒菊象征忠于故国决不向新朝俯首的凛然气节。诗中句句扣紧寒菊的自然物性来写,妙在这些自然物性又处处关合、暗示出诗人的情怀。“抱香”,喻指自己高洁的民族情操,“北风”,双关语,暗示北方来的蒙古统治者。全诗写得壮烈激昂,掷地有声。

    宁可枝头抱香死

    2.菊花

    唐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菊花,不像牡丹那样富丽,也没有兰花那样名贵,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受人偏爱。有人赞美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高洁的气质,而元稹的这首咏菊诗,则别出新意的道出了他爱菊的原因。诗人从菊花在四季中谢得最晚这一自然现象,引出了深微的道理,回答了爱菊的原因,表达了诗人特殊的爱菊之情。其中,当然也含有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秋丛绕舍似陶家

    3.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唐代以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为题材的好诗不少,并且各有特点。岑参的这首五绝,表现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关切。表面看来写得*直朴素,实际构思精巧,情韵无限,是一首言简意深、耐人寻味的抒情佳作。这首诗由欲登高而引出无人送酒的联想,又由无人送酒遥想故园之菊,复由故园之菊而慨叹故园为战场,蝉联而下,犹如弹丸脱手,圆美流转。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4.题菊花

    唐 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自从东晋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一出,菊花就和孤标傲世的高士、隐者结下了不解之缘,几乎成了封建文人孤高绝俗精神的一种象征。黄巢的菊花诗,却完全脱离了同类作品的窠臼,表现出不同的思想境界和艺术风格。这首诗所抒写的思想感情是非常豪壮的,它表现了一位胸怀大志者的本色,但它并不流于粗豪,仍不失含蕴。这是因为诗中成功的运用了比兴手法,而比兴本身又融合着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受与理解的缘故。

    蕊寒香冷蝶难来

    5.咏菊

    唐 白居易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这首诗是诗人借菊花之耐寒傲冷、逸香清亮来赞赏菊花凌寒的品格、自况言志的。诗中写夜里寒霜袭来,本来就残破的芭蕉和和残荷看起来更加不堪。只有篱笆边的菊花,金电影的花朵在清晨的阳光下看起来更加艳丽。用霜降之时,芭蕉的新折和荷叶的残败来反衬东篱菊的清绝耐寒。

    芭蕉新折败荷倾

    6.赵昌寒菊

    宋 苏轼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

    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元稹有诗句“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后更无花”,本诗针对菊花这一品格展开。大意是:菊花是能够延年益寿的药,她在百草摧折的时候,才开始开花。是对菊花的品性的赞叹。

    轻肌弱骨散幽葩

    7.咏菊

    明 丘浚

    浅红淡白间深黄,簇簇新妆阵阵香。

    无限枝头好颜色,可怜开不为重阳。

    丘浚是琼州琼台人,海南四大才子之一。因此本诗中的菊花是开在海南的菊花。菊花反季节开放,正是四季如春的花岛春香的典型特征的真实写照。诗人通过对海南菊花反季节开放的动人景象的深情赞颂,热情讴歌了海南人民不趋时不媚俗的高洁品格和高贵情操。

    淡红淡白间深黄

    8.菊花

    唐 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这是一首借物抒怀的诗。虽然诗中写到陶渊明,但根本点则不是甘于田园。而是借菊寄托自己渴望入朝的热望。这里的的菊花,淡淡的紫色,鲜艳的*,他们既有陶公篱旁的雅色,又有罗含院里的淡香。它不畏霜露,却担心夕阳。它可以傲然凌霜盛开,却面对时光流逝无奈。即使它枯萎了,也可以制成美酒,盛在精巧的鹦鹉杯中,来到高贵的宴*之上。这里诗人热情讴歌了菊花的雅色和清香,高度赞扬了菊花不怕霜露的傲骨以及可贵的奉献精神。

    [阅读全文]...

2022-01-26 14:47:26
  • 赞美菊花的古诗有哪些(赞美菊花七绝诗词)

  • 赞美,菊花
  • 中秋节将*,部分菊花也竞相开放了,开的是那么热烈,那么奔放,为秋叶飘零时节装点了艳丽。

    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三,花中四君子之一。因菊花具有清寒傲雪的品格,才有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历来为文人墨客所歌颂。黄巢曾赞叹道到:“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人们赏菊、写菊和画菊,感悟到菊花的品格,成为人们的共识,中国赋予它高尚坚强的情操,以民族精神的象征视为国粹受人爱重。

    十首写菊花的诗词,你喜欢哪一首?

    对菊花

    宋-张耒

    官闲身世两悠悠,种竹栽花一散愁。

    黄菊丛边对疏雨,一年怀抱此时秋。

    忆福州旧居菊花

    宋-吕本中

    问讯阶前菊,如今属阿谁。

    祗应风露底,犹记摘残枝。

    菊花

    宋-黄裳

    葛巾尤有酦醅浓,岂是堤防落帽风。

    我未醉时君莫去,且来闲坐菊丛中。

    菊花

    宋-高翥

    爱花千古说渊明,肯把秋光不似春。

    我种此花全晚节,賸栽三径伴閒身。

    菊花

    宋-史铸

    代谢相因寒事催,绕篱疏菊又花开,

    霜晴日淡虚庭里,多少清香透入来。

    咏黄白菊花

    宋-胡仔

    何处金钱与玉钱,化为蝴蝶夜翩翩。

    青丝网住芳丛上,开作秋花取意妍。

    菊花

    明-于慎行

    几年京洛客,不对故园花。

    今日重阳酒,还过处士家。

    娟娟霜蕊静,袅袅露枝斜。

    自爱贞心苦,含香阅岁华。

    菊花

    清-黄毓祺

    岁晚怜君不我遐,门前老树正槎枒。

    小山空自歌招隐,夜静人閒落桂花。

    夜卧菊花下

    清-彭孙贻

    小帐秋眠下碧纱,苦吟不就鬓成华。

    空亝幽事无人共,数起移灯照菊花。

    赏菊

    *现代-李寿铨

    花到秋来放已迟,菊花偏有傲霜姿。

    海棠已谢芙蓉老,独向西风晚节持。

    [阅读全文]...

2022-01-07 10:54:45
  • 咏菊花红楼梦诗词

  • 菊花,红楼梦
  • 咏菊花红楼梦诗词

      在《红楼梦》中,有很多咏菊花的的诗词,你知道有哪些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咏菊花红楼梦诗词,欢迎阅读。

      1、宝钗(蘅芜君)

      忆菊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

      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迟。

      谁怜我为黄花瘦,慰语重阳会有期。

      【赏析】

      第三十八回写贾母领着众女眷在藕香树赏花饮酒吃螃蟹,欢乐非凡。

      宝玉和众小姐们酒足蟹饱之后,诗兴大发,分题作了十二首咏菊诗,宝钗作了第一首。咏菊诗用韵与咏白海棠诗稍不同,即不限韵,各人可自由选择韵脚。这一首用的是“四支”韵。对这首诗,探春评价说:“到底要算荡芜君沉着,‘秋无迹’、‘梦有知’,把个忆字烘染出来了。”确实,这是最精彩的两句。

      咏菊诗,把菊花拟人化了。忆菊,其实是忆人。宝钗这首诗预示了她未来独居时的“闷思”、“断肠”的凄凉情绪。这样看,她所忆的人就是离家出走的宝玉了。因为诗只是朦胧地表达一种情绪,不好把每一句都座实,绝对肯定它暗示的就是什么。古人说“诗无达访”,就是这个意思。

      画菊

      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

      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

      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

      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

      【赏析】

      宝钗这首被评为第七。用的是“七阳”韵。

      从《画菊》这个题目说,这首诗写得很生动。“攒花染出几痕霜”、“跳脱秋生腕底香”等句,构思和造句都不落俗套。值得注意的是最后两句“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有“画饼充饥”之意。书作者似乎在这里暗喻宝钗同宝玉未来的夫妻关系有其名而无其实。

      2、宝玉(怡红公子)

      访菊

      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

      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秋。

      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

      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挂枝头。

      【赏析】

      咏菊诸诗是以诗的内容排顺序的。宝钗说:“起首是《忆菊》;忆之不得,故访,第二是《访菊》;访之既得,便种,第三是《种菊》;种既盛开,故相对而赏,第四是《对菊》;相对而兴有余,故折来供瓶为玩,第五是《供菊》;既供而不吟,亦觉菊无彩色,第六便是《咏菊》;既入词章,不可不供笔墨,第七便是《画菊》;既为菊如是碌碌,究竟不知菊有何妙处,不禁有所问,第八便是《问菊》;菊如解语,使人狂喜不禁,第九便是《簪菊》;如此人事虽尽,犹有菊之可咏者,《菊影》《菊梦》二首续在第十第十一;末卷便以《残菊》总收前题之盛。这便是三秋的妙景妙事都有了。”宝玉选作了第二、三首。《访菊》这首用的是“十一尤”韵。

      贾政不在家,宝玉无拘无束地同众姊妹在大观园内尽情玩乐,这是他生活中最惬意的时刻,诗中充满富贵闲人的情趣。“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他得意极了。

      种菊

      携锄秋圃自移来,篱畔庭前故故栽。

      昨夜不期经活,今朝犹喜带霜开。

      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酌寒香酒一杯。

      泉溉泥封勤护惜,好知井径绝尘埃。

      【赏析】

      这一首用的是“十灰”韵。

      第五回书中,警幻仙子曾赞宝玉是闺阁中的良友,并且说他可为闺阁增光。这是说宝玉喜欢女孩子同那些玩弄女性的纨绔子弟不同,他尊重女性、关心女性、保护女性,无论是千金小姐还是小家碧玉,也不论是奴婢还是戏子,他都把她们当做和自己一样的人来*等对待。如果以花喻女孩子,那么这首诗吟诵的种菊、灌菊、护菊,就正表现了他对女孩子的态度。

      宝玉自己以为他的诗写出了“访菊”、“种菊”的情景,但也心服口服地承认不如林、薛、史诸人之诗。

      3、湘云(枕霞旧友)

      对菊

      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丛浅淡一丛深。

      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

      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赏析】

      在十二首咏菊诗中,这一首被评为第五,属上乘之作。用的是“十二侵”韵。

      史湘云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颇具男性气度。“科头”是不戴帽子,只能是男人的形象;古代女孩子没有帽子,无所谓“科头”。但这是作诗,是遣兴取乐,诗人尽可以把自己想象成是男人。湘云从小就喜男装,甚至有一次贾母竞把她误认成宝玉。第六十三回书中写道:“湘云素*憨戏异常,她也最喜武扮的,自己每每束蛮带,穿折袖。”在诗中,湘云以一个男性抒情主人公出现,正表现了她豪爽不羁的潇洒风度。

      供菊

      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

      隔座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

      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

    [阅读全文]...

2022-05-03 05:46:22
有关菊花的诗词 - 句子
有关菊花的诗词 - 语录
有关菊花的诗词 - 说说
有关菊花的诗词 - 名言
有关菊花的诗词 - 诗词
有关菊花的诗词 - 祝福
有关菊花的诗词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