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瓜古诗词的发音

关于木瓜古诗词的发音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木瓜古诗词的发音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木瓜古诗词的发音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木瓜古诗词的发音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k+) 语录(52) 说说(117) 名言(652) 诗词(8k+) 祝福(53) 心语(1)

  • 诗经木瓜全文注音版

  • 诗经,文学
  • 诗经木瓜全文注音版

      《诗经·木瓜》,是通过赠答表达深厚情意的诗作,出自《诗经·国风·卫风》,是先秦时期卫国的一首描述爱情的民歌,大家不妨来看看小编推送的诗经木瓜全文注音版,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mù guā

      木瓜

      tóu wǒ yǐ mù guā ,bào zhī yǐ qióng jū 。fěi bào yě ,yǒng yǐ wéi hǎo yě !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tóu wǒ yǐ mù táo ,bào zhī yǐ qióng yáo 。fěi bào yě ,yǒng yǐ wéi hǎo yě !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tóu wǒ yǐ mù lǐ ,bào zhī yǐ qióng jiǔ 。fěi bào yě ,yǒng yǐ wéi hǎo yě !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木瓜诗经卫风翻译

      你将木瓜投赠我,我拿琼琚作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用木桃送给我,我用琼瑶作回报。 琼瑶不单是回报,也是为求永相好。

      你将木李投赠我,我拿琼玖作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诗经木瓜全文鉴赏

      《诗经·大雅·抑》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之句,后世“投桃报李”便成了,成语,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比较起来,《卫风·木瓜》这一篇虽然也有从“投我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琚(瑶、玖)”生发出的成语“投木报琼”(如托名宋尤袤《全唐诗话》就有“投木报琼,义将安在”的记载),但“投木报琼”的使用频率却根本没法与“投桃报李”相提并论。可是倘若据此便认为《抑》的传诵程度也比《木瓜》要高,那就大错而特错了,稍微作一下调查,便会知道这首《木瓜》是现今传诵最广的《诗经》名篇之一。

      对于这么一首知名度很高而语句并不复杂的先秦古诗,古往今来解析其主旨的说法居然也有七种之多(据张树波《国风集说》统计),实在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按,成于汉代的《毛诗序》云:“《木瓜》,美齐桓公也。卫国有狄人之败,出处于漕,齐桓公救而封之,遗之车马器物焉。卫人思之,欲厚报之,而作是诗也。”这一说法在宋代有严粲(《诗缉》)等人支持,在清代有魏源(《诗古微》)等人支持。与毛说大致同时的三家诗,据陈乔枞《鲁诗遗说考》考证,鲁诗“以此篇为臣下思报礼而作”,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意见与之相同。从宋代朱熹起,“男女相互赠答说”开始流行,《诗集传》云:“言人有赠我以微物,我当报之以重宝,而犹未足以为报也,但欲其长以为好而不忘耳。疑亦男女相赠答之词,如《静女》之类。”这体现了宋代《诗》学废序派的革新疑古精神。但这一说法受到清代《诗》学独立思考派的重要代表之一姚际恒的批驳,《诗经通论》云:“以(之)为朋友相赠答亦奚不可,何必定是男女耶!”现代学者一般从朱熹之说,而且更明确指出此诗是爱情诗。*心而论,由于诗的文本语义很简单,就使得对其主题的探寻反而可以有较大的自由度,正如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小它的外延越大,因此,轻易肯定否定某一家之说是不甚可取的。有鉴于此,笔者倾向于在较宽泛的意义上理解此诗,将其视为一首通过赠答表达深厚情意的诗作。

      《木瓜》一诗,从章句结构上看,很有特色。首先,其中没有《诗经》中最典型的句式——四字句。这不是没法用四字句(如用四字句,变成“投我木瓜(桃,李),报以琼琚(瑶、玖);匪以为报,永以为好”,一样可以),而是作者有意无意地用这种句式造成一种跌宕有致的韵味,在歌唱时易于取得声情并茂的效果。其次,语句具有极高的重叠复沓程度。不要说每章的后两句一模一样,就是前两句也仅一字之差,并且“琼琚”、“琼瑶”、“琼玖”语虽略异义实全同,而“木瓜”、“木桃”、“木李”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考证也是同一属的植物.其间的差异大致也就像橘、柑、橙之间的差异那样并不大。这样,三章基本重复,而如此高的重复程度在整部《诗经》中也并不很多,格式看起来就像唐代据王维诗谱写的《阳关三叠》乐歌似的,——自然这是《诗经》的音乐与文学双重性决定的。

      “你赠给我果子,我回赠你美玉”,与“投桃报李”不同,回报的东西价值要比受赠的东西大得多,这体现了一种人类的'高尚情感(包括爱情,也包括友情)。这种情感重的是心心相印,是精神上的契合,因而回赠的东西及其价值的高低在此实际上也只具有象征性的意义,表现的是对他人对自己的情意的珍视,所以说“匪报也”。“投我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琚(瑶、玖)”,其深层语义当是:虽汝投我之物为木瓜(桃、李),而汝之情实贵逾琼琚(瑶、玖);我以琼琚(瑶、玖)相报,亦难尽我心中对汝之感激。清牛运震《诗志》评此数语云:“惠有大于木瓜者,却以木瓜为言,是降一格衬托法;琼瑶足以报矣,却说匪报,是进一层翻剥法。”他的话并非没有道理,但将木瓜、琼瑶之类已基本抽象化的物品看得太实,其他解此诗者似也有此病。实际上,作者胸襟之高朗开阔,已无衡量厚薄轻重之心横亘其间,他想要表达的就是:珍重、理解他人的情意便是最高尚的情意。从这一点上说,后来汉代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尽管说的是“投金报玉”。其意义实也与“投木报琼”无异。

    [阅读全文]...

2022-02-05 20:22:34
  • 诗经木瓜全文带拼音

  • 诗经,文学
  • 诗经木瓜全文带拼音

      《诗经·木瓜》,是通过赠答表达深厚情意的诗作,出自《诗经·国风·卫风》,是先秦时期卫国的一首描述爱情的民歌,是现今传诵最广的《诗经》名篇之一。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诗经木瓜全文带拼音的内容,欢迎阅读!

      诗经木瓜原文带拼音版

      mù guā

      木瓜

      tóu wǒ yǐ mù guā ,bào zhī yǐ qióng jū 。fěi bào yě ,yǒng yǐ wéi hǎo yě !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tóu wǒ yǐ mù táo ,bào zhī yǐ qióng yáo 。fěi bào yě ,yǒng yǐ wéi hǎo yě !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tóu wǒ yǐ mù lǐ ,bào zhī yǐ qióng jiǔ 。fěi bào yě ,yǒng yǐ wéi hǎo yě !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木瓜诗经翻译

      你将木瓜投赠我,我拿琼琚作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用木桃送给我,我用琼瑶作回报。 琼瑶不单是回报,也是为求永相好。

      你将木李投赠我,我拿琼玖作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诗经木瓜原文带拼音版,“你赠给我果子,我回赠你美玉”,与“投桃报李”不同,回报的东西价值要比受赠的东西大得多,这体现了一种人类的高尚情感(包括爱情,也包括友情)。一起学*一下诗经木瓜原文带拼音版,木瓜诗经卫风翻译,诗经木瓜原文赏析吧!

      诗经木瓜原文赏析

      《诗经·大雅·抑》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之句,后世“投桃报李”便成了,成语,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比较起来,《卫风·木瓜》这一篇虽然也有从“投之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琚(瑶、玖)”生发出的成语“投木报琼”(如托名宋尤袤《全唐诗话》就有“投木报琼,义将安在”的记载),但“投木报琼”的使用频率却根本没法与“投桃报李”相提并论。可是论传诵程度还是《木瓜》更高,它是现今传诵最广的《诗经》名篇之一。

      对于这么一首知名度很高而语句并不复杂的先秦古诗,古往今来解析其主旨的说法居然也有七种之多(据张树波《国风集说》统计)。按,成于汉代的《毛诗序》云:“《木瓜》,美齐桓公也。卫国有狄人之败,出处于漕,齐桓公救而封之,遗之车马器物焉。卫人思之,欲厚报之,而作是诗也。”这一说法在宋代有严粲(《诗缉》)等人支持,在清代有魏源(《诗古微》)等人支持。与毛说大致同时的三家诗,据陈乔枞《鲁诗遗说考》考证,鲁诗“以此篇为臣下思报礼而作”,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意见与之相同。从宋代朱熹起,“男女相互赠答说”开始流行,《诗集传》云:“言人有赠我以微物,我当报之以重宝,而犹未足以为报也,但欲其长以为好而不忘耳。疑亦男女相赠答之词,如《静女》之类。”这体现了宋代《诗》学废序派的革新疑古精神。但这一说法受到清代《诗》学独立思考派的重要代表之一姚际恒的批驳,《诗经通论》云:“以(之)为朋友相赠答亦奚不可,何必定是男女耶!”现代学者一般从朱熹之说,而且更明确指出此诗是爱情诗。因此诗主旨说法多不同,而“木瓜”作为文学意象也就被赋予了多种不同的象征意义。其中“臣子思报忠于君主”“爱人定情坚于金玉”“友人馈赠礼轻情重”三种意象逐渐成为“木瓜”意象的主流内涵。

      《木瓜》一诗,从章句结构上看,很有特色。首先,其中没有《诗经》中最典型的句式——四字句。这不是没法用四字句(如用四字句,变成“投我木瓜(桃,李),报以琼琚(瑶、玖);匪以为报,永以为好”,一样可以),而是作者有意无意地用这种句式造成一种跌宕有致的韵味,在歌唱时易于取得声情并茂的效果。其次,语句具有极高的重叠复沓程度。不要说每章的后两句一模一样,就是前两句也仅一字之差,并且“琼琚”“琼瑶”“琼玖”语虽略异义实全同,而“木瓜”“木桃”“木李”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考证也是同一属的植物.其间的差异大致也就像橘、柑、橙之间的差异那样并不大。这样,三章基本重复,而如此高的重复程度在整部《诗经》中也并不很多,格式看起来就像唐代据王维诗谱写的《阳关三叠》乐歌似的,——自然这是《诗经》的音乐与文学双重性决定的。

      “你赠给我果子,我回赠你美玉”,与“投桃报李”不同,回报的`东西价值要比受赠的东西大得多,这体现了一种人类的高尚情感(包括爱情,也包括友情)。这种情感重的是心心相印,是精神上的契合,因而回赠的东西及其价值的高低在此实际上也只具有象征性的意义,表现的是对他人对自己的情意的珍视,所以说“匪报也”。“投我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琚(瑶、玖)”,其深层语义当是:虽汝投我之物为木瓜(桃、李),而汝之情实贵逾琼琚(瑶、玖);我以琼琚(瑶、玖)相报,亦难尽我心中对汝之感激。清牛运震《诗志》评此数语云:“惠有大于木瓜者,却以木瓜为言,是降一格衬托法;琼瑶足以报矣,却说匪报,是进一层翻剥法。”他的话并非没有道理,但将木瓜、琼瑶之类已基本抽象化的物品看得太实,其他解此诗者似也有此病。实际上,作者胸襟之高朗开阔,已无衡量厚薄轻重之心横亘其间,他想要表达的就是:珍重、理解他人的情意便是最高尚的情意。从这一点上说,后来汉代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尽管说的是“投金报玉”。其意义实也与“投木报琼”无异。

      创作背景

      关于《卫风·木瓜》这首先秦古诗的背景,古往今来的解析多有分歧。据张树波《国风集说》统计,主要有七种说法。现代学者一般从朱熹之说,而且更明确指出此诗是爱情诗,作者当是一位青年男子。

    [阅读全文]...

2022-07-18 11:48:55
  • 诗经:木瓜

  • 诗经
  •   《诗经: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注释:

      1、投:投送。

      2、琼:美玉。琚:佩玉。

      3、瑶:美玉。

      4、玖:浅黑色的玉。

      译文:

      你用木瓜送给我,我用美玉回报你。

      美玉不单是回报,也是为求永相好。

      你用木桃送给我,我用琼瑶作回报。

      琼瑶不单是回报,也是为求永相好。

      你用木李送给我,我用琼玖作回报。

      琼玖不单是匈报,也是为求永相好。

      赏析:

      “投桃报李”这个相关成语,应当与这的立意有关(该相关成语也出自《诗。大雅》中的《抑》),只不过是作为报答的东西更贵重,情意更深厚。本诗在这里说的是男女两情相悦。

      来而不往非礼也。这是我们这个礼仪之邦的*惯和规矩。一般交往中是如此。男女交往中更是如此。男女交往中的“投桃报李”,已不止是一般的礼节,而是一种礼仪。礼物本身的价值已不重要,象征意义更加突出,以示两心相许,两情相悦。

      西方人是否还有这种传统不清楚,但我们从美国作家欧。亨利的小说《麦琪的礼物》中读到过类似“投桃报李”的故事,只是其中充满着悲剧色彩。如今我们似乎已不太看重仪式了。其实,仪式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非常特殊的作用,不可或缺,正如我们不能缺少阳光和空气一样。仪式绝不是一种空洞的形式,总与特定的意义相联系。男女交往可以减去不必要的形式,却不可不有“投桃报李”的仪式。

    [阅读全文]...

2022-01-25 21:21:48
  • 诗名含有瓜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瓜字的诗词

  • 有以王瓜护烛者名为瓜烛赋之

    陈是集〔明代〕

    谁能火宅具冰容,禅续风灯自不穷。忽见丛条连蔓摘,复依莲焰吐花茸。

    果于慧照求生种,膏莫煎残觅护从。愿得君心如此烛,光明匣里露华浓。

    高邮因师蒲萄芦雁秋瓜三种 其三 秋瓜

    敖陶孙〔宋代〕

    子母钩牵晓露漙,行人暍暑慰艰难。青门种色今馀个,莫作黄台秋尽看。

    家园瓜熟,是故萧相公所遗瓜种,凄然感旧,因赋此诗

    刘长卿〔唐代〕

    事去人亡迹自留,黄花绿蒂不胜愁。

    谁能更向青门外,秋草茫茫觅故侯。

    叔白南游,有五和子乔新月别瓜州诗,余北归,复泊瓜州,感伤往迹,寄子乔

    李宪噩〔清代〕

    扬子渡头晚,落帆生客愁。月明应似昔,此宿又瓜州。

    旧句远还忆,孤吟谁与酬?凋零无复道,那更滞边州?

    泊船瓜洲

    王安石〔宋代〕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鹧鸪天·懒向青门学种瓜

    陆游〔宋代〕

    懒向青门学种瓜,只将渔钓送年华。双双新燕飞春岸,片片轻鸥落晚沙。

    歌缥缈,舻呕哑,酒如清露鲊如花。逢人问道归何处,笑指船儿此是家。

    黄台瓜辞

    李贤〔唐代〕

    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

    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

    三摘犹自可,摘绝抱蔓归。

    月上瓜洲·寓乌夜啼南徐多景楼作

    张辑〔宋代〕

    江头又见新秋。几多愁。塞草连天何处、是神州。

    英雄恨,古今泪,水东流。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

    河满子·正是破瓜年纪

    和凝〔五代〕

    正是破瓜年纪,含情惯得人饶。桃李精神鹦鹉舌,可堪虚度良宵。却爱蓝罗裙子,羡他长束纤腰。

    薛氏瓜庐

    赵师秀〔宋代〕

    不作封侯念,悠然远世纷。

    惟应种瓜事,犹被读书分。

    野水多于地,春山半是云。

    吾生嫌已老,学圃未如君。

    [阅读全文]...

2022-02-26 12:13:38
  • 关于木瓜的诗句

  •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诗经》

    山栗与木瓜,离离照烟紫。——刘崧《送孙景贤归江东》

    客心自酸楚,况对木瓜山。——李白《望木瓜山》

    欲买双琼瑶,惭无一木瓜。——贾岛《投张太祝》

    木瓜诚有报,玉楮论无实。——张九龄《叙怀二首》

    馆娃宫中春日暮,荔枝木瓜花满树。——王建《白纻歌二首》

    所投同木瓜,欲报无琼璧。——梅尧臣《玉汝遗橄榄》

    甫得木瓜治膝肿,又须荆芥沐头疡。——方回《病后夏初杂书*况十首·今年春夏极穷忙》

    红花木瓜银杏园,年年包贡入中原,何如兴贤起邱樊。——方回《送郑君举宣城教谕》

    雨湿红裳靡待秋,摘来深愧木瓜投。——刘克庄《次韵张秘丞皱玉诗》

    良人为渍木瓜粉,遮却红腮交午痕。——段成式《柔卿解籍戏呈飞卿三首》

    银杏木瓜分我否,鸳鸯野鸭莫渠惊。——杨万里《送詹进卿大监出宣城》

    天下宣城花木瓜,日华露液绣成花。——杨万里《野店多买花木瓜》

    试向小园閒点检,忽逢一树木瓜花。——赵蕃《春日杂言十一首·寒多草亦未抽芽》

    独怜金错罄,虚负木瓜投。——赵蕃《臧正卿示旧所唱酬秋字韵诗轴要季承同用韵赠》

    顾渚茶牙白于齿,梅溪木瓜红胜颊。——苏轼《将之湖州戏赠莘老》

    金奏不知江海眩,木瓜屡费琼瑶重。——苏轼《用前韵答西掖诸公见和》

    感子佳意能无酬,反将木瓜报珍投。——苏轼《代书答梁先》

    木瓜闻卫诗,赠好非玉色。——梅尧臣《次韵和王尚书答赠宣城花木瓜十韵》

    因之善谑诵淇澳,欲学报投无木瓜。——梅尧臣《韩持国遗洛笋》

    投我木瓜霜雪枝,六年流落放归时。——黄庭坚《走笔谢王朴居士拄杖》

    蜂儿肥腻愈风痹,木瓜甘酸轻病股。——张耒《瓜洲谢李德载寄蜂儿木瓜笔》

    玉案愧无酬锦绣,木瓜却用报琼瑰。——苏辙《次韵王荐推官见寄》

    雷电已将金薤取,琼瑶难报木瓜投。——范成大《次韵严子文见寄》

    尚忆木瓜园最好,兴残中路且回桡。——王安石《回桡》

    青李不待暑,木瓜宁论霜。——项安世《二十八日行香即事·晓市众果集》

    颇闻四国思郇伯,尚想诗人赋木瓜。——刘基《驿传杭台消息石末公有诗见寄次韵奉和并寓悲·丧乱如川未有涯》

    白筼之白白如霜,木瓜花红荔子香。——孙蕡《白纻四时词·阊门辇路薰风时》

    红线毯方软,木瓜酝新篘。——宋濂《忆与刘伯温章三益叶景渊三君子同上江表五六》

    礼有来必往,木瓜报琅玕。——欧阳修《送荥阳魏主簿》

    李枣栗银杏,橙梨柿木瓜。——张镃《珍林》

    木瓜简介

    番木瓜(学名:Carica papayaL.)是番木瓜科、番木瓜属常绿软木质小乔木,非转基因木瓜与转基因木瓜相比毫无竞争力,高达可达10米,具乳汁;叶大,聚生于茎顶端,*盾形,叶柄中空,花单性或两性,植株有雄株,雄花:排列成圆锥花序,下垂;花无梗;萼片基部连合;花冠乳电影,冠管细管状,雌花:单生或由数朵排列成伞房花序,着生叶腋内,花冠裂片分离,乳电影或黄白色,长圆形或披针形,浆果肉质,成熟时橙电影或电影,长圆球形,倒卵状长圆球形,梨形或*圆球形,果肉柔软多汁,味香甜;种子多数,卵球形,花果期全年。

    原产热带美洲。中国福建南部、台湾、广东、广西、云南南部等省区已广泛栽培。广植于世界热带和较温暖的亚热带地区。

    番木瓜果实成熟可作水果,未成熟的果实可作蔬菜煮熟食或腌食,可加工成蜜饯,果汁、果酱、果脯及罐头等。种子可榨油。果和叶均可药用。

    [阅读全文]...

2022-01-09 14:26:07
  • 木兰古诗词

  • 木兰古诗词

      在日常学*、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战争以前中国所有的诗歌,与*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木兰古诗词,欢迎大家分享。

      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宋代:张先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译文

      吴地的青少年在江上竞赛着小龙船,游春少女们成对地荡着竹秋千。有的在水边采集花草天晚依旧留连。秀美郊野上踏青的人往来牵如蚁线。

      游女们走了远山逐渐昏暗,音乐停下庭院显得寂静一片。满院子里月光清朗朗的,只有无数的柳絮飘过得无影也无羁绊。

      注释

      乙卯:指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

      吴兴:即今浙江湖州市。

      寒食:即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二日,古人常在此节日扫墓、春游。

      舴艋(zéměng):形状如蚱蜢似的小船。

      吴儿:吴地的青少年。

      竞:指赛龙舟。

      笋柱:竹竿做的柱子。

      并:并排。

      拾翠:古代春游。妇女们常采集百草,叫做拾翠。

      秀野:景色秀丽的郊野。

      踏青:寒食、清明时出游郊野。

      来不定:指往来不绝。

      行云:指如云的游女。

      放:停止。

      中庭:庭院中。

      杨花:柳絮。

      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生活情趣的游春与赏月的词。

      上片通过一组春游嬉戏的镜头,生动地反映出古代寒食佳节的热闹场面。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这里有吴地青年的龙舟竞渡的场景,有游女成双成对笑玩秋千的画面。词一开头,不但写出了人数之众多,而且渲染了气氛之热烈。欢声笑语,隐约可闻。着一“竞”字既写出了划桨人的矫健和船行的轻疾,又可以想见夹岸助兴的喧天锣鼓和争相观看的男女老少。“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这里有芳洲采花、尽兴忘归的剪影,有秀野踏青,来往不绝的景象。以上四句,句句写景,句句写人,景中有人,人为景乐。这种浓墨重彩、翠曳红摇的笔墨,*添了许多旖旎春光,洋溢着节日的欢乐气息。

      下片以工巧的画笔,描绘出春天月夜的幽雅、恬静的景色。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游女散后,远山渐渐昏暗下来;音乐停止,花园显得异常幽静。前句中着一“暝”字,突出远山色彩的暗淡,衬托出游人去后、夜幕降临的情景。后句中着一“静”字,渲染出笙歌已放、池院寂寥无人的气氛。

      “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时已深夜,万籁俱寂,院中的月色正是清新明亮的时候,无数的柳絮飘浮空中,没有留下一丝儿倩影。写杨花在月下飘浮无影,既极言其小,更极言其轻。这里写“无影”是虚,写无声是实。这种无影有静的写法,令人玩味。月色清明,两句还寓情于景,反映出作者游乐一天之后,心情恬淡而又舒畅。词人虽年事已高,但生活情趣很高,既爱游春的热闹场面,又爱月夜的幽静景色。他白昼,与乡民同乐,是一种情趣;夜晚,独坐中庭,欣赏春宵月色,又是一种情趣。

      词里表现作者喜爱白天游春的热闹场面,也欣赏夜深:人散后的幽静景色。反映出作者生命的活力仍然很旺盛,生活兴趣还是很高。上片句句景中有人,富有生活情趣。下片“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是传诵的名句,*认为是在“三影”名句之上。

      创作背景

      这首词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岁次乙卯,退居故乡吴兴的张先度过了他人生的第八十六个寒食节,写下了这首词。

      文学创作

      张先“能诗及乐府,至老不衰”(《石林诗话》卷下)。其词内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对都市社会生活也有所反映。语言工巧。他以登山临水、创作诗词自娱。词与柳永齐名,擅长小令,亦作慢词。其词含蓄工巧,情韵浓郁。题材大多为男欢女爱、相思离别,或反映封建士大夫的闲适生活。一些清新深婉的小词写得很有情韵。《一丛花令》中有“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之句,比拟新颖而饶有风趣,可谓刻划闺中怨女的心理活动极为细腻而又生动,从而拥有“桃杏嫁东风郎中”的雅号(具见阿袁《宋词故事——意中人欲弄花影》)。贺裳在《皱水轩词话》中评此词尤为「无理而妙」。他的诗歌在当时也享有盛名。

      其词意韵恬淡,意象繁富,内在凝练,于两宋婉约词史上影响巨大,他是使词由小令转向慢词的过渡过程中的一个不能忽视的功臣。张先词在艺术上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善于以工巧之笔表现一种朦胧的美。他以善于用“影”字著名。宋祁很赞赏他〔天仙子〕中的“云破月来花弄影”,称之为“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七引《遯斋闲览》)。清末词学理论家陈廷焯评张子野词云:“才不大而情有余,别于秦、柳、晏、欧诸家,独开妙境,词坛中不可无此一家。”(《词坛丛话》)陈廷焯又称:“张子野词,古今一大转移也。前此则为晏、欧、为温、韦,体段虽具,声色未开。后此则为秦、柳,为苏、辛,为美成、白石,发扬蹈厉,气局一新,而古意渐失。子野适得其中,有含蓄处,亦有发越处。但含蓄不似温、韦,发越亦不似豪苏腻柳。规模虽隘,气格却*古。自子野后一千年来、温、韦之风不作矣。亦令我思子野不置。”(《白雨斋词话》)恰当地指出了张先在词史上的地位。

      木兰辞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朝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阅读全文]...

2022-04-21 09:48:00
  • 木瓜的功效与作用

  • 木瓜的功效与作用

      木瓜性温,具有舒经活络、除痹止痛、化湿祛浊的功效,适宜于夏季祛除暑湿,是中老年人的保健佳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木瓜的功效与作用,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木瓜的功效与作用【1】

      1.健脾消食

      可将脂肪分解为脂肪酸;现代医学发现,木瓜中含有一种酵素,能消化蛋白质,有利于人体对食物进行消化和吸收,故有健脾消食之功。

      2.抗疫杀虫

      番木瓜碱和木瓜蛋白酶具有抗结核杆菌及寄生虫如绦虫、蛔虫、鞭虫、阿米巴原虫等作用,故可用于杀虫抗痨。

      3.通乳抗癌

      瓜中的凝乳酶有通乳作用,番木瓜碱具有抗淋巴性白血病之功,故可用于通乳及治疗淋巴性白血病(血癌)。

      4.补充营养、提高抗病能力

      木瓜中含有大量水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及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可有效补充人体的养分,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5.抗痉挛

      木瓜果肉中含有的番木瓜碱具有缓解痉挛疼痛的作用,对腓肠肌痉挛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木瓜的营养价值

      1.木瓜的水分较高约有89%,而热量很低。

      2.木瓜含有17种以上的氨基酸,尤其含有丰富的色氨酸和赖氨酸,而这两种都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

      色氨酸有助于睡眠,镇痛等作用的神经传导物质的原料,赖氨酸与葡萄糖代谢关系密切,能够抗疲劳,提高注意力。

      3.木瓜很有少量的脂肪,其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较高,不饱和脂肪酸能够将体内多余的胆固醇排出体外。

      4.含有丰富木瓜酶,维生素C、B及钙、磷及矿物质,营养丰富,果实含大量丰富的胡萝卜素、蛋白质、钙盐、蛋白酶、柠檬酶等,具有防治高血压、肾炎、便秘和助消化、治胃病,对人体有促进新节代谢和抗衰老的作用,还有美容护肤养颜的功效。

      5.木瓜含有木瓜蛋白酶,番木瓜碱等。

      木瓜的功效与作用【2】

      木瓜性温、味酸,入肝、脾经;具有消食,驱虫,清热,祛风的功效;主治胃痛,消化不良,肺热干咳,乳汁不通,湿疹,寄生虫病,手脚痉挛疼痛等病症。

      木瓜的作用:

      1、健脾消食:木瓜中的木瓜蛋白酶,可将脂肪分解为脂肪酸;现代医学发现,木瓜中含有一种酵素,能消化蛋白质,有利于人体对食物进行消化和吸收,故有健脾消食之功。

      2、抗疫杀虫:番木瓜碱和木瓜蛋白酶具有抗结核杆菌及寄生虫如绦虫、蛔虫、鞭虫、阿米巴原虫等作用,故可用于杀虫抗痨。

      3、通乳抗癌:木瓜中的凝乳酶有通乳作用,番木瓜碱具有抗淋巴性白血病之功,故可用于通乳及治疗淋巴性白血病(血癌)。

      4、补充营养,提高抗病能力:木瓜中含有大量水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及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可有效补充人体的养分,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5、抗痉挛:木瓜果肉中含有的番木瓜碱具有缓解痉挛疼痛的作用,对腓肠肌痉挛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适用人群

      1、适宜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缺奶的产妇、风湿筋骨痛、跌打扭挫伤患者、消化不良、肥胖患者;

      2、不适宜孕妇、过敏体质人士。

      木瓜的选购【3】

      买回的'木瓜如果当天就要吃的话,就选瓜身全都黄透的,轻轻地按瓜的肚有点软的感觉,就是熟透的了。

      选木瓜要选瓜肚大的,瓜肚大证明木瓜肉厚,因为木瓜最好吃的就是瓜肚的那一块。

      还可以看看瓜蒂,如果是新鲜摘下来的木瓜,瓜蒂还会流出象牛奶一样的液汁,你可以看看瓜蒂的情况来推断瓜是否新鲜。

      如果不新鲜的瓜会发苦。

      瓜身要光滑,没有摔、碰的痕迹,拿在手里比较坠手,那就是汁水多.

      木瓜的存储

      木瓜最好先买先吃,不宜冷藏,如果买到的是尚未成熟的木瓜也可以用纸包好,放在阴凉处1~2天后食用。

    [阅读全文]...

2022-07-16 23:40:36
  • 带有谐音的古诗词

  • 带有谐音的古诗词

      谐音字,指字的.音相同或相*。可能跟方言有关。秦统一汉字,但是没有统一发音。所以出现谐音字。下面为大家分享了有谐音的古诗词,一起来欣赏吧!

      1、《送别》

      唐·王之涣

      杨柳(留)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来攀折苦,应为离别多。

      2、《送友人》

      唐·薛涛

      水国蒹葭夜有霜(伤),月色山色共苍茫。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3、《劳劳亭歌》

      唐·李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留)条青。

      4、《南浦别》

      唐·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愁)。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5、《送杜十四之江南》

      唐·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想),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6、《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唐·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留)。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7、《竹枝》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情)。

      8、《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9、《杨柳枝》

      唐·温庭筠

      井底点灯深烛(嘱)伊,共郎长行莫围棋(违期)。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10、《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留)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1、《金陵酒肆送别》

      唐·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伤)。

      1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阅读全文]...

2022-02-28 00:34:46
  • 《木瓜》原文及译文

  • 《木瓜》原文及译文

      《诗经·大雅·抑》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之句,后世“投桃报李”便成了,成语,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木瓜》原文及译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木瓜》原文:

      佚名〔先秦〕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木瓜》译文:

      你将木瓜投赠我,我拿琼琚作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桃投赠我,我拿琼瑶作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李投赠我,我拿琼玖作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木瓜》赏析:

      《诗经·大雅·抑》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之句,后世“投桃报李”便成了,成语,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比较起来,《卫风·木瓜》这一篇虽然也有从“投之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琚(瑶、玖)”生发出的成语“投木报琼”(如托名宋尤袤《全唐诗话》就有“投木报琼,义将安在”的记载),但“投木报琼”的使用频率却根本没法与“投桃报李”相提并论。可是论传诵程度还是《木瓜》更高,它是现今传诵最广的《诗经》名篇之一。

      对于这么一首知名度很高而语句并不复杂的先秦古诗,古往今来解析其主旨的说法居然也有七种之多(据张树波《国风集说》统计)。按,成于汉代的《毛诗序》云:“《木瓜》,美齐桓公也。卫国有狄人之败,出处于漕,齐桓公救而封之,遗之车马器物焉。卫人思之,欲厚报之,而作是诗也。”这一说法在宋代有严粲(《诗缉》)等人支持,在清代有魏源(《诗古微》)等人支持。与毛说大致同时的三家诗,据陈乔枞《鲁诗遗说考》考证,鲁诗“以此篇为臣下思报礼而作”,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意见与之相同。从宋代朱熹起,“男女相互赠答说”开始流行,《诗集传》云:“言人有赠我以微物,我当报之以重宝,而犹未足以为报也,但欲其长以为好而不忘耳。疑亦男女相赠答之词,如《静女》之类。”这体现了宋代《诗》学废序派的革新疑古精神。但这一说法受到清代《诗》学独立思考派的重要代表之一姚际恒的批驳,《诗经通论》云:“以(之)为朋友相赠答亦奚不可,何必定是男女耶!”现代学者一般从朱熹之说,而且更明确指出此诗是爱情诗。因此诗主旨说法多不同,而“木瓜”作为文学意象也就被赋予了多种不同的象征意义。其中“臣子思报忠于君主”“爱人定情坚于金玉”“友人馈赠礼轻情重”三种意象逐渐成为“木瓜”意象的主流内涵。

      《木瓜》一诗,从章句结构上看,很有特色。首先,其中没有《诗经》中最典型的句式——四字句。这不是没法用四字句(如用四字句,变成“投我木瓜(桃,李),报以琼琚(瑶、玖);匪以为报,永以为好”,一样可以),而是作者有意无意地用这种句式造成一种跌宕有致的韵味,在歌唱时易于取得声情并茂的效果。其次,语句具有极高的重叠复沓程度。不要说每章的后两句一模一样,就是前两句也仅一字之差,并且“琼琚”“琼瑶”“琼玖”语虽略异义实全同,而“木瓜”“木桃”“木李”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考证也是同一属的植物.其间的差异大致也就像橘、柑、橙之间的差异那样并不大。这样,三章基本重复,而如此高的重复程度在整部《诗经》中也并不很多,格式看起来就像唐代据王维诗谱写的《阳关三叠》乐歌似的,——自然这是《诗经》的音乐与文学双重性决定的。

      “你赠给我果子,我回赠你美玉”,与“投桃报李”不同,回报的东西价值要比受赠的东西大得多,这体现了一种人类的高尚情感(包括爱情,也包括友情)。这种情感重的是心心相印,是精神上的契合,因而回赠的东西及其价值的高低在此实际上也只具有象征性的意义,表现的.是对他人对自己的情意的珍视,所以说“匪报也”。“投我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琚(瑶、玖)”,其深层语义当是:虽汝投我之物为木瓜(桃、李),而汝之情实贵逾琼琚(瑶、玖);我以琼琚(瑶、玖)相报,亦难尽我心中对汝之感激。清牛运震《诗志》评此数语云:“惠有大于木瓜者,却以木瓜为言,是降一格衬托法;琼瑶足以报矣,却说匪报,是进一层翻剥法。”他的话并非没有道理,但将木瓜、琼瑶之类已基本抽象化的物品看得太实,其他解此诗者似也有此病。实际上,作者胸襟之高朗开阔,已无衡量厚薄轻重之心横亘其间,他想要表达的就是:珍重、理解他人的情意便是最高尚的情意。从这一点上说,后来汉代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尽管说的是“投金报玉”。其意义实也与“投木报琼”无异。

      《木瓜》创作背景:

      关于《卫风·木瓜》这首先秦古诗的背景,古往今来的解析多有分歧。据张树波《国风集说》统计,主要有七种说法。现代学者一般从朱熹之说,而且更明确指出此诗是爱情诗,作者当是一位青年男子。

      【原文】

      木瓜——《诗经》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注释】

      《诗经路木瓜》赏析

      木爪:一种植物。古代有一瓜果之类为男一女定情的信物的风俗。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你将木瓜投给我,我将回报你珍贵的佩玉。投,投掷,此作赠送,给予。报,报答。琼琚,佩玉名,古代的饰物。后边“琼玖”、“琼瑶”同此。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并非只是为了回报,而是表示永远相爱。匪:同“非”。好,爱。

      木桃:桃子。

      木李:李子。

      【翻译】

      你赠送给我的是木瓜, 我回赠给你的却是琼琚。这不是为了答谢你,是求永久相好呀!

      你赠送给我的是木桃,我回赠给你的却是琼瑶。 这不是为了答谢你,是求永久相好呀!

      你赠送给我的是木李,我回赠给你的却是琼玖。 这不是为了答谢你,是求永久相好呀!

      【赏析】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十五国风)、雅(大雅、小雅)、颂(周颂、商颂、鲁颂)三部分。本诗从字面描写看写的是两个人之间礼物的相互赠送,而实质上是表示相互间的感情,是写一个男子与钟爱的女子互赠信物以定同心之约。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你赠送给我的是木瓜果子,我回赠给你的是“琼琚”,回报的东西价值要比受赠的东昂贵得多,这体现了人类的那种高尚情感,这种情感包括爱情,也包括亲情、友情。这种情感注重的是考虑对方的心理,力求使对方心里获得*衡与满足,以求彼此间心心相印,因而回赠的东西及其价值的高低在此看重的是它的象征意义,表达的是对他人对自己的情意的珍视,是爱慕之情的表露,所以说“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后边的诗句诗作者采用了与第一节完全相同的句式和格式,只有男一女之间互赠的信物有所变化,你送我“木桃”,我便回送你“琼瑶”;你送我“木李”,我便回送你“琼玖”,看那意思只要你送我东西,我必要送给你比你送我的更昂贵的东西,从形式上看只不过是第一节的反复出现,叠章易字,而从表达的程度上看则表现出情感在一步一步加深,特别是从表现艺术手法上看,这正是诗经的一大特点,重章叠句的形式,一唱三叹的咏唱,可谓余音袅袅,绕梁三日而不绝。

    [阅读全文]...

2022-02-06 10:29:25
  • 诗经木瓜的赏析

  • 诗经
  • 诗经木瓜的赏析

      《诗经·木瓜》是通过赠答表达深厚情意的诗作,是先秦时期卫国的一首描述爱情的民歌,是现今传诵最广的《诗经》名篇之一。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诗经木瓜的赏析,欢迎查看,仅供大家参考。

      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译文

      你将木瓜投赠我,我拿琼琚作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桃投赠我,我拿琼瑶作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李投赠我,我拿琼玖作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赏析1

      《木瓜》是现今传诵最广的《诗经》名篇之一,是通过赠答表达深厚情意的诗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你赠送给我木瓜,我回赠给你“琼琚”。

      回报的东西价值总比受赠的东西昂贵得多,以此来表达对双方之间情意的珍视,和表露对对方的爱慕之情。因而回赠的东西及其价值的高低,在此看重的是它的象征意义。所以说“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木瓜》一诗,从章句结构上看,很有特色:

      首先,其中没有《诗经》中最典型的句式——四字句。这不是没法用四字句(如用四字句,变成“投我木瓜(桃,李),报以琼琚(瑶、玖);匪以为报,永以为好”,一样可以),而是作者有意无意地用这种句式造成一种跌宕有致的韵味,在歌唱时易于取得声情并茂的效果。

      其次,语句具有极高的重叠复沓程度。不要说每章的后两句一模一样,就是前两句也仅一字之差,并且“琼琚”、“琼瑶”、“琼玖”语虽略异义,实全同,而“木瓜”、“木桃”、“木李”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考证也是同一属的植物.其间的差异大致也就像橘、柑、橙之间的差异那样并不大。这样,我们不妨说三章基本重复,而如此高的重复程度在整部《诗经》中也并不很多,格式看起来就像唐代据王维诗谱写的《阳关三叠》乐歌似的,——自然这是《诗经》的音乐与文学双重性决定的。 这种重章叠句的形式是诗经的一大特点,通过一唱三叹的咏唱,使全诗的感情一步一步加深。

      “投我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琚(瑶、玖)”,清牛运震《诗志》评此数语云:“惠有大于木瓜者,却以木瓜为言,是降一格衬托法;琼瑶足以报矣,却说匪报,是进一层翻剥法。”他的话并非没有道理,但显然将木瓜、琼瑶之类已基本抽象化的物品看得太实,其他解此诗者似也有此病。实际上,作者胸襟之高朗开阔,已无衡量厚薄轻重之心横亘其间,他想要表达的就是:珍重、理解他人的情意便是最高尚的情意。从这一点上说,后来汉代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尽管说的.是“投金报玉”。其意义实也与“投木报琼”无异。

      赏析2

      “投桃报李”这个成语,应当与这诗的立意有关(该成语也出自《诗.大雅》中的《抑》),只不过是作为报答的东西更贵重,情意更深厚。本诗在这里说的是男女两情相悦。

      来而不往非礼也。这是我们这个礼仪之邦的*惯和规矩。一般交往中是如此。男女交往中更是如此。男女交往中的“投桃报李”,已不止是一般的礼节,而是一种礼仪。礼物本身的价值已不重要,象征意义更加突出,以示两心相许,两情相悦。

      西方人是否还有这种传统不清楚,但我们从美国作家欧.亨利的小说《麦琪的礼物》中读到过类似“投桃报李”的故事,只是其中充满着悲剧色彩。 如今我们似乎已不太看重仪式了。其实,仪式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非常特殊的作用,不可或缺,正如我们不能缺少阳光和空气一样。仪式绝不是一种空洞的形式,总与特定的意义相联系。男女交往可以减去不必要的形式,却不可不有“投桃报李”的仪式。

    [阅读全文]...

2022-01-26 13:09:55
木瓜古诗词的发音 - 句子
木瓜古诗词的发音 - 语录
木瓜古诗词的发音 - 说说
木瓜古诗词的发音 - 名言
木瓜古诗词的发音 - 诗词
木瓜古诗词的发音 - 祝福
木瓜古诗词的发音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