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诗词最好

关于谁的诗词最好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谁的诗词最好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谁的诗词最好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谁的诗词最好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69) 语录(18) 说说(24) 名言(3) 诗词(186) 祝福(4) 心语(1)

  • 最好的立夏诗词

  • 立夏
  • 最好的立夏诗词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诗词吧,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诗词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最好的立夏诗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立夏日忆京师诸弟》韦应物

      改序念芳辰,烦襟倦日永。

      夏木已成荫,公门昼恒静。

      长风始飘阁,叠云才吐岭。

      坐想离居人,还当惜徂景。

      2、《山中立夏用坐客韵》文遂祥

      归来泉石国,日月共溪翁。

      夏气重渊底,春光万象中。

      穷吟到云黑,淡饮胜裙红。

      一阵弦声好,人间解愠风。

      3、《立夏》宋 方回

      吾家正对*山,南向宜添屋数间。

      百岁十分已过八,只消无事守穷闲。

      4、《山亭夏日》唐代诗人高骈

      绿树荫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经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5、《暑旱苦热》宋代诗人王令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翘飞上山。

      人困已惧江海铰超天岂不惜河汉干。

      6、《辽凉》宋代诗人秦观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7、《夏夜追凉》宋代诗人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宻虫鸣处,时有微凉只是风。

      8、《夏日南亭怀辛大》唐代诗人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衣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9、《夏意》宋代诗人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清,石榴开遍偷帘明。

      树荫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10、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11、立夏日忆京师诸弟

      唐·韦应物

      改序念芳辰,烦襟倦日永。

      夏木已成阴,公门昼恒静。

      长风始飘阁,叠云才吐岭。

      坐想离居人,还当惜徂景。

      12、阮郎归·初夏

      宋·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

      碧纱窗下洗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

    [阅读全文]...

2022-01-02 16:49:44
  • 最好的七夕诗词

  • 七夕,文学
  • 最好的七夕诗词

      古往今来,诗人们以其特有的情怀咏出各种诗句,其中有一类是关于情人节的`,小编今天为大家带来七夕的诗词,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吧。

      1、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徐凝《七夕》

      2、风轻惟响珮,日薄不嫣花。——李商隐《壬申七夕》

      3、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李商隐《辛未七夕》

      4、千里暮云*,南楼催上烛,晚来晴。——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5、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苏轼《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6、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7、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8、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林杰《乞巧》

      9、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10、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卢挚《沉醉东风·七夕》

      11、鹊桥波里出,龙车霄外飞。——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12、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李商隐《辛未七夕》

      13、客槎曾犯,银河微浪,尚带天风海雨。——苏轼《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14、已驾七香车,心心待晓霞。——李商隐《壬申七夕》

      15、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李峤《同赋山居七夕》

      16、牵牛织女,莫是离中。——李清照《行香子·七夕》

      17、扁舟夜宿吴江,正水佩霓裳无数。——吴文英《惜秋华·七夕前一日送人归盐官》

      18、梦魂偏记水西亭。——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19、彩云断、翠羽散,此情难问。——吴文英《惜秋华·七夕》

      20、问欢情几许?早收拾、新愁重织。——张埜《夺锦标·七夕》

      21、笑倩谁扶,又被春纤,搅住吟须。——乔吉《折桂令·七夕赠歌者》

      22、步月移阴,梳云约翠,人在回廊。——刘镇《柳梢青·七夕》

      23、宫漏未央,当时钿钗遗恨。——吴文英《惜秋华·七夕》

      24、崔徽休写丹青,雨弱云娇,水秀山明。——乔吉《折桂令·七夕赠歌者》

      25、恨人间、会少离多,万古千秋今夕。——张埜《夺锦标·七夕》

      26、却扇藏娇,牵衣索笑,今夜差凉。——刘镇《柳梢青·七夕》

      27、复畏秋风生晓路。——王建《七夕曲》

    [阅读全文]...

2021-12-22 05:46:08
  • 苏轼最好的诗词

  • 苏轼
  • 苏轼最好的诗词

      故人应在千山外,不寄梅花远信来。和小编一起来看看下文关于苏轼最好的诗词 ,欢迎借鉴!

      1、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一一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2、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一一苏轼《赠刘景文》

      3、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一一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一一苏轼《定风波·三月七日》

      5、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凤凰山下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一苏轼《江神子·江景》

      6、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一一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7、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一苏轼《和董传留别》

      8、花褪残红青杏小。一一苏轼《蝶恋花·春景》

      9、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一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10、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一一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11、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一一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2、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一一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13、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一一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14、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一一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15、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生。一一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16、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一一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7、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一一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18、笑渐不闻声渐悄。一一苏轼《蝶恋花·春景》

      19、林断山明竹隐墙。一一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20、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一一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21、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一一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2、春未老,风细柳斜斜。一一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23、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一一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24、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一一苏轼《蝶恋花·春景》

      25、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一一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6、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一一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27、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一一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28、一枕初寒梦不成。一一苏轼《南乡子·送述古》

      29、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一一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30、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一一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3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一一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3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一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33、夜来幽梦忽还乡。一一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34、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一一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35、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一一苏轼《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

      36、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一一苏轼《花影》

      37、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一一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8、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一一苏轼《定风波·三月七日》

      39、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一一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40、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一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41、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一一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42、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一一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43、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一一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44、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一一苏轼《蝶恋花·春景》

      45、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一一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46、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一一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47、枝上柳绵吹又少。一一苏轼《蝶恋花·春景》

      48、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一一苏轼《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

      49、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一一苏轼《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

    [阅读全文]...

2022-03-04 04:21:25
  • 李叔同诗词精选(李叔同最好的诗词)

  • 0

    送别

    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馀欢,今宵别梦寒。

    美国曲作家John Pond Ordway的Dreaming of Home and Mother传到日本,日本词作者犬童球溪依据曲调(微改)填词《旅愁》,留学日本的李叔同听到《旅愁》词、曲(微改)创作了《送别》。《送别》词曲的可靠版本应为丰子恺1928年编印的《中文名歌五十曲》。

    《送别》是“集尽古诗送别意象之大成”的一首词:“长亭”、“古道”、“芳草”、“晚笛”、“夕阳”、“天涯”、“浊酒”、“寒梦”。

    短短10句里,一句里有一个中国古典“送别”的经典意象。象征意蕴的浓缩和叠加是这首歌传唱久远的原因。词将情感内敛于这些经典的意象中,配合词的曲将整个歌曲缓、婉、沉敛的特点唱出来。

    词中情感唯一向外就是“知交半零落”,也正是此句,令歌手朴树歌唱时哽咽之句,几度泣不成声的。给祖父送葬的时候,这首歌曲在我耳机里低声徘徊了一整天。

    关于这首词是“送谁的”问题,历来极具争议。

    根据其创作时间是写于未出家之前的,所以很有可能是送友人。根据中国古典诗词里送别诗普遍的送别对象而来。在送友人的基础上也是在送自己。据说这首词作于1914年,此词创作完成4年后,李叔同突然出家,佛号为“弘一法师”。至于他出家的原因,李叔同从未正面解释过。或许,这首《送别》就是送给自己的解释。

    “馀欢”相对“浊酒”,“馀”字表示食物之外的欢乐就是这浊酒了,喝完这一杯酒,就该古道送别了。“古道相送”时送的是什么呢?

    这一条古道曾经送别过很多人,很多事,如今你与我面对同样的处境,我们到底在送别什么呢?古代交通不便,书信都有可能中断好几年,从杜牧的“家书到隔年”与杜甫的“家书抵万金”可见一斑。一别,甚至就是永恒,即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所以,你我送别的是——时间!是时间那!

    明朝杨慎,有一首著名的词《临江仙》。这是一首诗人在咏叹过往秦汉的历史,选自其《廿一史弹词》之《说秦汉》,后被毛宗岗父子删评《三国演义》时放入开篇词里,用以概括整个波云诡谲的三国史的,词曰: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其中的“一壶浊酒喜相逢”可以解释“一瓢浊酒尽馀欢”的“馀欢”二字。“馀”本意为吃剩下的菜,引申为剩下的,残存的。“相逢尽馀欢”,谈天说地,古往今来,那滔滔数岁的过往里,一句话就是一个朝代,半句话就是一个人生。馀欢之后,不知东方之既白,该是送别之际了。离别后,寒梦总在侵扰着我,令我无法安眠。

    送完你后,于心心念念的孤寂处,感叹离别,更无半个知交。你我倘若再次相见时,是哪年又哪月啊?归来的你是否白发苍苍,我是否已经驾鹤西去?正因如此,才有后来的人将“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增补其中。

    你如果游历那万山千川与河流,见识完各色人物,突然有一天记忆起我,你可千万不要担心这归来的路途遥远,你可千万不要犹豫,不要等待,请“不要徘徊”,请立刻启程。这一路上或许意外与偶然颇多,不要妄自慨叹俞伯牙摔琴之憾事啊!

    我怕的是我们终究抵不过这时间,这时间其实说长又短,短到一生只是须臾,而这长呢?那源自与我精神深处思恋的绵长啊。漫长的等待里,我的精神可以度秒如年啊!在隆冬数日之际,万山凋零,人人都在躲避着寒凉的街道与凄苦的氛围,躲在房屋里。而唯独我一个人,披着蓑笠,冒着那邈渺的大雪,独自来到被冻成死硬的江面之上,拿出我的钓竿。别人都以为我是疯了!我到底在钓什么呢?

    那此时迎着这漫天的大雪的你在哪里呢?游历在山川之中,天昏之际的你,独自困于那山径之中,焦急地想着寻找一个温暖的人家。可是前后不搭村店的山中,你只是偶逢着一贫寒人家,狗在那里叫个不停,叨扰着你的心境,此时月亮已经升起,夜幕即将铺开,你歇靠在哪里呢?

    这一曲寒梦过后,你我终究隔着这天地,终究隔着这该死的时间。不论是你先走还是我先走,其实毫无分别,唯一有的分别,不过是这份思恋断了。重新的接起处,能在哪里呢?又会在哪里呢?又能是谁呢?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啊。

    长亭古道,天涯浊酒。就在这离别的断开处,有人等待吗?有谁等待呢?同样,也就在这断开处,所有情感内敛致一个又一个跨越千年的意象里,而就在这意象,又有谁与我同饮那年的那杯浊酒呢?

    【注释】

    李叔同(1880-1942),早年赞同康梁变法,留学日本入同盟会但并未追随三民主义。归国后发展艺术教育,培养出丰子恺、刘质*等人。引进西方美术,开设*写生课。多方尝试后以日本断食为身心更新之法,入虎跑寺三周断食体验后皈依佛门,守持戒最严的律宗,将失传多年的南山律宗拾起,清苦修行。法号弘一,后世尊称为弘一法师。1942年10月13日,弘一法师圆寂于泉州不二祠温陵养老院晚晴室。

    李叔同的《送别》一曲被认为是中国学堂音乐开山之作之一。

    亭:早在秦汉交通驿站道上设亭供邮驿。后用长亭短亭来象征别离之意。

    一瓢:取自《论语》典故“一瓢饮”。丰子恺1928年编印的《中文名歌五十曲》也定名“瓢”。

    晚:取唐朝人傍晚离别的惯例。

    因《送别》一词集合古代送别意向之大成,所以摘取相同意象的古诗句用以比对:

    古道、亭:行程征马短亭前,弱柳垂杨古道边。(明代杨慎《阳关图引》)

    芳草:芳草碧连天水处,数峰青断暮烟时。(宋代柴望《奇气楼》)

    柳: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采薇》)

    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唐代李白《洛城闻笛》)

    夕阳:春水渡旁渡,夕阳山外山。(宋代戴复古《世事》)

    天涯:湘江洛浦三千里,地角天涯南北遥。(唐代杨凭《湘江泛舟》)

    浊酒:物外寻常清浊酒,人间多少短长亭。(元代许有壬《和大别石壁禅师韵》)

    馀欢:肠断陇头他日恨,江南几驿征鞍。一杯聊与尽余欢。(宋代叶梦得《临江仙》)

    [阅读全文]...

2021-12-17 00:36:59
  • 立夏最好的古诗词(精选40首)

  • 立夏
  • 立夏最好的古诗词(精选40首)

      中国文学如一条清流在历史的峡谷中流淌,数千年来,成为传统民族文化的血脉和纽带,成为传统文化最美的组成部分。千百年之下读来仍余音袅袅,那此既深含哲理、又富有辞采声韵之美的佳作,给人以强烈的精神上的享受,弦犹在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立夏最好的古诗词,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立夏日忆京师诸弟》

      作者:韦应物

      改序念芳辰,烦襟倦日永。

      夏木已成阴,公门昼恒静。

      长风始飘阁,叠云才吐岭。

      坐想离居人,还当惜徂景。

      2、《立夏》

      作者:陆游

      赤帜插城扉,东君整驾归。

      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

      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

      日斜汤沐罢,熟练试单衣。

      3、《立夏前二日作》

      作者:陆游

      晨起披衣出草堂,轩窗已自喜微凉。

      余春只有二三日,烂醉恨无千百场。

      芳草自随征路远,游丝不及客愁长。

      残红一片无寻处,分付年华与蜜房。

      4、《四月旦作时立夏已十余日》

      作者:陆游

      京尘相值各匆忙,谁信闲人日月长?

      争叶蚕饥闹风雨,趁虚茶嬾斗旗枪。

      林中晚笋供厨美,庭下新桐覆井凉。

      堪笑山家太早计,已陈竹几与藤床。

      5、《幽居初夏》

      作者: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树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己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6、《山中立夏用坐客韵》

      作者:文天祥

      归来泉石国,日月共溪翁。

      夏气重渊底,春光万象中。

      穷吟到云黑,淡饮胜裙红。

      一阵弦声好,人间解愠风。

      7、《四月十三日立夏呈安这》

      作者:司马光

      留春春不住,昨夜的然归。

      欢趣何妨少,闲游勿怪稀。

      林莺欣有吒,丛蝶怅无依。

      窗下忘怀客,高眠正掩扉。

      1、立夏

      作者:陆游

      赤帜插城扉,东君整驾归。

      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

      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

      日斜汤沐罢,熟练试单衣。

      2、立夏

    [阅读全文]...

2022-02-06 06:33:51
  • 九九重阳节的诗句名词(最好的重阳节诗词)

  • 重阳节
  • 2021年10月14日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这是中国传统的节日。古代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重阳登高*俗,源于此时的气候特点以及古人对山岳的崇拜。登高“辞青”也是源于大自然中的节气,重阳节登山“辞青”与古人在阳春三月春游“踏青”相对应。

    重阳登高*俗,与道教九月九日“升天成仙” 也有内在的联系。道教的重要人物太上老君就是在重阳节诞生,因为九月九日是神仙升天的日子,先民们就选择九月九日登高,意图能像那些得道成仙的人一样。道家的升天成仙,追求人生的永续,这与俗世中的人追求长寿是一致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九月九日登高成仙,已经内化为九九重阳祈寿。在意象上重阳登高,正是人们对人生不老的一种追求。

    唐朝伟大的诗人李白,在他人生最后一个重阳节,登高望远,连续写了主题相*的三首诗,实属罕见。

    第一首是《九日》: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地远松石古,风扬弦管清。窥觞照欢颜,独笑还自倾。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

    第二首是《九日龙山饮》: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第三首是《九月十日即事》: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这三首诗,描写主人公在重阳节登高龙山,独酌的自娱自乐中的所见所感,比拟生动别致,用典不露痕迹,语言朴素清新,风格雄浑奔放,具有浓烈的感*彩,具有超脱豪放的意味。

    李白(公元701—762年)这三首诗的写作地点,均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的龙山。龙山坐落在当涂城南青山河畔,距县城6公里,主峰海拔107米,山势头在北尾在南,怪石蜿蜒,形如卧龙仰首,故名龙山。昔日山上林木参天,庙宇遍布,“丹枫红叶,遍满岩谷”之“龙山秋色”,素为姑孰八景之一。龙山到李白的居住地采石矶翠螺山下相距24公里,重阳节李白连续两天登上龙山,他在寻找什么。

    先看第三首《九月十日即事》,在唐宋时代,九月十日被称为“小重阳”。对于赏菊的人们来说,重阳节的欢乐情绪意犹未尽,九月十日还要继续宴饮登高,由此菊花作为一种生命的个体,要忍受两遭采撷之苦,所以有“太苦”的抱怨之言。李白以其极为敏感、幽微的灵秀之心,站在菊花的立场上,发现了这一诗意的空间,似乎在暗喻自己的从政经历。

    再看第一首《九日》诗中的“落帽醉山月”和第二首《九日龙山饮》诗中的“醉看风落帽”,“落帽”之语来源于典故“孟嘉落帽”。《晋书》卷九十八〈桓温列传·孟嘉〉:九月九日,温燕龙山,僚佐毕集。时佐吏并著戎服,有风至,吹嘉帽堕落,嘉不之觉。温使左右勿言,欲观其举止。嘉良久如厕,温令取还之,命孙盛作文嘲嘉,著嘉坐处。嘉还见,即答之,其文甚美,四坐嗟叹。

    孟嘉,东晋名士,陶渊明的外祖父。孟嘉在征西大将军江州刺史桓温军中任参军,有一年九月初九重阳节,桓温带领官员登龙山赏菊,饮酒赋诗。众人都穿戴整齐,举杯推盏,突然一阵风把孟嘉的帽子吹落,孟嘉似乎没有察觉,依然谈笑风生。桓温见状想乘酒兴调侃他一番,趁孟嘉上厕所离*的工夫,桓温吩咐人把孟嘉的帽子捡回来,又让当时的文人咨议参军孙盛写文,嘲弄孟嘉落帽却不自知,有失体面,并把诗文纸条放在帽子下。

    孟嘉回来后发现这一切,他非常镇定地把帽子戴正,拿起字条看了一遍,然后请左右取来纸笔,不假思索,奋笔疾书,一气呵成一篇诙谐而文采四溢的答词。桓温和满座宾朋争相传阅,无不击节叹服,一时传为美谈。后遂用“孟嘉落帽、山头落帽、龙山之会”等称扬人的气度宽宏,风流倜傥,潇洒儒雅。

    传说桓温当时曾吟诗一首:“今朝龙山行,苍天眼为凭。参军落乌纱,不关大将军。”孟嘉回吟了一首:“今朝龙山饮,玉液醉人心。秋菊遍地是,乌壳值几斤?”

    唐宋的时候都有诗人引用孟嘉落帽典故,借以表达重阳登高聚会时的感慨。唐元稹《答姨兄胡灵之见寄五十韵》:“登楼王粲望,落帽孟嘉情。”唐赵嘏 《重阳日寄韦舍人》诗:“不知是日龙山会,谁是风流落帽人。”辛弃疾《玉楼春》词:“思量落帽人风度,休说当年功纪柱。”

    以逐臣自比的李白登龙山之际,联想起这里曾经上演过的名士清流之事,将自己比作被风吹落帽的名士孟嘉,用这个典故与自己的龙山之游紧密结合在一起,抒发了诗人怡情自然的旷逸的襟怀,也表达了自己在政治上壮志难酬的心情。

    李白为什么钟情于当涂,并终老于当涂?我们先欣赏李白在当涂时曾写的一首诗《灵墟山》:“丁令辞世人,拂衣向仙路。伏炼九丹成,方随五云去。松萝蔽幽洞,桃杏深隐处。不知曾化鹤,辽海归几度。”

    诗中的“丁令”是中国道教崇奉的古代仙人丁令威,曾学道于当涂灵墟山,成仙后化为仙鹤。在中国宗教领域,丁令威极负盛名。“七岁童,丁令威,学仙道,千年归。”丁令威已被纳入《道教三字经》中,足以看出丁令威及其得道的故事,在道教中被重视以及被普及的程度。

    灵墟山位于当涂县城东15公里,山高133米,山势*缓,属龙泉山支脉,是道家胜地之一。众人皆知,洞天福地是道教仙境的一部分,多以名山为主景,或兼有山水。认为此中有神仙主治,乃众仙所居,道士居此修炼或登山请乞,则可得道成仙。道家有10大洞天、36小洞天和72福地之说,其中的“十四福地”就是当涂县的灵墟山。千百年来,姑孰灵墟山和丁令威化鹤成仙的传说史不乏书,历代道教信徒及文人墨客,慕名探访、隐居者络绎不绝,在山周边留下了众多古迹。

    李白,自号青莲居士,一生狂傲不羁,飘逸洒脱,留下很多伟大诗作,其实李白是位受道教思想影响颇浓的诗人,崇道也是李白终生为求其生活非同凡响而努力从事的一件重要事情。李白的一生,曾访过道,寻过仙,炼过丹,采过药,受过道篆,出入道观,研读道经,交结道士,玄谈道旨。

    李白膜拜丁令威,到当涂去朝圣丁令威,是李白求仙问道的必然,这让他与当涂有不解之缘。

    李白自25岁第一次到当涂开始,直至63岁终老当涂,38年间先后7次来到当涂。寻幽揽胜,题诗吟咏,留下了50余首诗文。其中《夜泊牛渚怀古》、《望天门山》、《横江词》等,成为千古名作。

    晚年李白,他在政治上遭受两次沉重打击后,又逢安史之乱爆发,让他的生活处于颠簸状态。公元761年上元二年,在南京六十一岁出头的李白担心自己终生创作的诗文四处散失,他要把诗文托付给一个值得信赖的人,这个人就是他的族叔李阳冰,李阳冰时任当涂县县令,距离南京90公里,李白乘船从南京来到当涂后,李阳冰将他安顿在采石矶翠螺山下。为他盖了草屋,生活有了基本的安定。

    公元762年上元三年,李白病重,在病榻上把手稿交给了李阳冰,赋《临终歌》后去世。

    如今,在当涂县龙山附*的青山西麓,有一座苍松掩映、翠竹环绕的古墓,长眠于这墓中的,就是我国唐代的大诗人李白。它背倚郁郁葱葱的大青山,面对奔流不息的青山河,千百年来,多少人跋山涉水前来凭吊。

    再读李白最后书写的《临终歌》: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左袂。*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这就是李白,豪气纵横,无人能超越。所以人们愿意为之想象,为之编造一个更加华丽的退场。相传明月万里之夜,李白在采石矶江上泛舟赏月,对月饮酒慷慨高歌,酒醉江中捉月坠水,倏忽间风起浪涌,长鲸跨海而来,李白一袭白衣,乘鲸鱼向天上月而去。

    李白就是“谪仙人”。在老百姓的心目中,这样的离开人世,才配得上诗仙李白。

    乘鲸而去的传说很配李白的《临终歌》,两者叠加一起,李白的形象才愈加完整,觉得诗人好像真化成了一只大鹏在九天奋飞,它将在永恒的天幕上翱翔,为*所瞻仰。

    九九重阳节到来,我们一起去登高望远,心像大鹏一样,奔腾在蓝天。

    [阅读全文]...

2022-01-14 10:10:22
  • 春天古诗最好的(描写春天的诗词分享)

  • 春天,分享
  • 200句描写春风、春雨、春花的古诗句,春天的美尽收眼底!

    春风

    1.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白《清*调词》

    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3.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4.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7.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8.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9.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杜牧《早雁》

    10.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

    11.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12.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杜甫《咏怀古迹·群山万壑赴荆门》

    13.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 ——白居易《春风》

    14.荠花榆荚深村里,亦道春风为我来。 ——白居易《春风》

    15.寒食青青草,春风瑟瑟波。——白居易《闲游即事》

    16.如许伤心家国恨,那堪客里度春风。——秋瑾《日人石井君索和即用原韵》

    17.又被时人写姓名,春风引路入京城。 ——刘禹锡《答张侍御贾喜再登科后,自洛赴上都赠别》

    18.春风多可太忙生,长共花边枊外行。——方岳《春思》

    19.黄山桃李闹春风,曾见先生化育中。——真德秀《贺外舅转官》

    20.楚山青,湘水渌,春风澹荡看不足。——李珣《渔歌子·楚山青》

    21.唯有须霜依旧白,春风于我独无情。 ——白居易《叹春风兼赠李二十侍郎二绝》

    22.从此春风春雨後,乱随流水到天涯。——黄庭坚《题王居士所藏王友画桃杏花二首·凌云一笑见桃花》

    23.手植红桃千树发,满山无主任春风。——刘禹锡《伤桃源薛道士》

    24.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25.春风何豫人,令我思东溪。草色有佳意,花枝稍含荑。 ——王维《座上走笔赠薛璩慕容损》

    26.湖外庐山已见招,春风好送木兰桡。——杨万里《过鄱阳湖天晴风顺》

    27.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李白《清*调词》

    28.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杨巨源《折杨柳》

    29.凭莺为向杨花道,绊惹春风莫放归。——白居易《柳絮》

    30.芙蓉生夏浦,杨柳送春风。——陈子昂《春晦饯陶七于江南同用风字》

    31.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苏轼《减字木兰花·立春》

    32.春风走马绿杨道,落日臂鹰秋草原。——林鸿《寄陈八参军》

    33.不把一杯来劝我,无情亦得似春风。——白居易《叹春风兼赠李二十侍郎二绝》

    34.绿外浓黄白外红,一屏香锦立春风。——姚勉《花障》

    35.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蘋花不自由。——柳宗元《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

    36.新岁芳梅树,繁花四面同。春风吹渐落,一夜几枝空。 ——刘方*《梅花落》

    37.春风洞庭路,摇荡暮天多。——皎然《太湖馆送殷秀才赴举》

    38.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

    39.楼上春风过,风前杨柳歌。——孟郊《折杨柳》

    40.春风又寒食,多病只殊方。——赵蕃《和折子明丈闲居杂兴十首·未话田园薄》

    41.藏里黄棺壑上船,春风秋雨自年年。——郑善夫《武夷曲次晦翁棹歌·藏里黄棺壑上船》

    42. 濯锦江边*花,春风吹浪正淘沙。——刘禹锡《浪淘沙·濯锦江边*花》

    43.秋雨叠苔衣,春风舞萝带。——贺铸《望夫石》

    44.黄金络索珊瑚坠,独立春风看牡丹。——黄庚《闺情效香奁体·懒向妆台对镜鸾》

    45.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王安石《壬辰寒食》

    46.澹荡韶光三月中,牡丹偏自占春风。——权德舆《和李中丞慈恩寺清上人院牡丹花歌》

    47.春风二月到瞿塘,白帝城边春草长。——宗臣《送袁令之夔州二首·其二》

    48.步屟随春风,村村自花柳。——杜甫《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

    49.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李白《劳劳亭》

    [阅读全文]...

2022-06-10 18:04:54
谁的诗词最好 - 句子
谁的诗词最好 - 语录
谁的诗词最好 - 说说
谁的诗词最好 - 名言
谁的诗词最好 - 诗词
谁的诗词最好 - 祝福
谁的诗词最好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