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送给爱人的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送给爱人的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送给爱人的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送给爱人的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送柴侍御》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唐婉《钗头凤·世情薄》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渭城曲 / 送元二使安西》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多情却被无情恼,今夜还如昨夜长。——元好问《鹧鸪天·候馆灯昏雨送凉》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叶绍翁《夜书所见》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高适《送李侍御赴安西》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于此矣。——苏轼《稼说送张琥》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李商隐《韩冬郎即*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其一》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许浑《谢亭送别》
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渭城曲 / 送元二使安西》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曹雪芹《临江仙·柳絮》
鹏北海,凤朝阳。——辛弃疾《鹧鸪天·送廓之秋试》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王维《送别 / 山中送别 / 送友》
相知无远*,万里尚为邻。——张九龄《送韦城李少府》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 陪侍御叔华登楼歌》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沙莽莽黄入天。——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辛弃疾《鹧鸪天·送廓之秋试》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陈文述《夏日杂诗》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
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朱淑真《蝶恋花·送春》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王令《送春》
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辛弃疾《鹧鸪天·送人》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骆宾王《于易水送人 / 于易水送别》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王维《送别 / 山中送别 / 送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卜算子·咏梅》
写送别的诗词
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下面为大家带来写送别的诗词,快来看看吧。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从兹去,萧萧班马鸣。
《饯别王十一南游》
唐·刘长卿
里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苹。
《送友人》
唐·薛涛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送灵澈上人》
唐·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远归。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唐·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江亭月夜送别二首》其二
唐·王勃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山中相送》
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明年春草绿,王孙归不归?
《送李端》
送陈章甫诗词
《送陈章甫》
作者:李颀
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
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
陈侯立身何坦荡,虬须虎眉仍大颡。
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
东门沽酒饮我曹,心轻万事皆鸿毛。
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
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
郑国游人未及家,洛阳行子空叹息。
闻道故林相识多,罢官昨日今如何。
【注解】:
1、饮:使喝。
2、津口:管渡口的小吏。
3、故林:犹故乡。
【韵译】:
四月好风光,南风和暖麦儿黄,
枣子的`花还未落,桐叶已长满。
故乡一座座青山,早晚都相见,
马儿出门嘶声叫,催人思故乡。
陈章甫光明磊落,胸怀真荡然,
脑门宽阔虎眉虬须,气派非凡。
胸怀万卷书,满腹经纶有才干,
这等人才,怎能低头埋没草莽。
想起洛阳东门买酒,宴饮我们,
胸怀豁达,万事视如鸿毛一般。
醉了就睡,那管睡到日落天黑,
偶尔仰望,长空孤云游浮飘然。
黄河水涨,风大浪高浪头凶恶,
管渡口的小吏,叫人停止开船。
你这郑国游子,不能及时回家,
我这洛阳客人,徒然为你感叹。
听说你在故乡,至交旧友很多,
昨日你已罢官,如今待你如何?
【评析】:
李颀的送别诗,以善于描写人物著称。此诗的开头四句写送别,轻快舒坦,情怀旷达。中间八句,写陈章甫志节操守,说他光明磊落,清高自重。这八句是诗魂所在(前四句写他的品德、容貌才学和志节;后四名写他形迹脱略,不与世俗同流,借酒隐德,自持清高)。最后六句,用比兴手法暗喻仕途险恶,世态炎凉。然而诗人却不以为芥蒂,泰然处之。
笔调轻松,风格豪爽,别具一格。
送别诗词名句
送别意味着着又一次等待的开始,大家知道的`送别诗句有哪些呢?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送别诗词名句,欢迎参考借鉴。
1. 尊前不用翠眉颦。——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2. 辞君向天姥,拂石卧秋霜。——李白《别储邕之剡中》
3. 丹桂不知摇落恨,素娥应信别离愁。——王琪《望江南·江南月》
4. 户多输翠羽,家自种黄甘。——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5. 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6. 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王维《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7. 春水别来应到海,小松生命合禁霜。——李觏《秋晚悲怀》
8. 无端更借樵风送。——贺铸《菩萨蛮·彩舟载得离愁动》
9. 胡姬招素手,延客醉金樽。——李白《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
10. 今日龙钟人共弃,愧君犹遣慎风波。——刘长卿《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11. 忆与君别年,种桃齐蛾眉。——李白《独不见》
12. 诗成流水上,梦尽落花间。——钱起《送夏侯审校书东归》
13.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14. 送君归去愁不尽,又惜空度凉风天。——王昌龄《送狄宗亨》
15. 触帘风送景阳钟,鸳被绣花重。——顾敻《虞美人·触帘风送景阳钟》
16. 不能更折江头柳,自有青青松柏心。——贯休《春送僧》
17. 孤花片叶,断送清秋节。——纳兰性德《清*乐·孤花片叶》
18. 去年离别雁初归,今夜裁缝萤已飞。——张纮《闺怨》
19.江上旗亭,送君还是逢君处。——吴大有《点绛唇·送李琴泉》
20.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范成大《鹊桥仙·七夕》
21. 自小阙内训,事姑贻我忧。——韦应物《送杨氏女》
22. 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朱淑真《蝶恋花·送春》
23. 远与君别者,乃至雁门关。——江淹《古离别》
24. 道义无今古,功名有是非。——陆游《送仲高兄宫学秩满赴行在》
25. 明年应赋送君诗。——晏几道《临江仙·身外闲愁空满》
26. 嗟万事难忘,惟是轻别。——周邦彦《浪淘沙慢·晓阴重》
27. 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白居易《江楼月》
28. 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陈亮《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
29. 马蹀阏氏血,旗袅可汗头。——岳飞《送紫岩张先生北伐》
30. 萱草石榴,也解留春住。——刘铉《蝶恋花·送春》
31. 罢归无旧业,老去恋明时。——刘长卿《送李中丞之襄州》
32. 人间第一耽离别。——王国维《蝶恋花·满地霜华浓似雪》
33. 铜雀春情,金人秋泪,此恨凭谁雪。——邓剡《酹江月·驿中言别友人》
34. 大都秋雁少,只是夜猿多。——高適《送郑侍御谪闽中》
35.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杨炎正《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
36. 江心云带蒲帆重,楼上风吹粉泪香。——严仁《鹧鸪天·惜别》
37. 愿一见颜色,不异琼树枝。——江淹《古离别》
38. 不学燕丹客,空歌易水寒。——骆宾王《送郑少府入辽共赋侠客远从戎》
39. 津亭杨柳碧毵毵,人立东风酒半酣。——陆娟《代父送人之新安》
40. 八月寒苇花,秋江浪头白。——李颀《送刘昱》
41. 孝廉因岁贡,怀橘向秦川。——孟浩然《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
42. 诸公谁听刍荛策,吾辈空怀畎亩忧。——陆游《送七兄赴扬州帅幕》
43. 山为两乡别,月带千里貌。——王昌龄《送任五之桂林》
44. 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上三更月。——辛弃疾《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45. 男声欣欣女颜悦,人家不怨言语别。——王建《田家行》
46. 细想从来,断肠多处,不与今番同。——晏几道《少年游·离多最是》
47. 教人怎不伤情。——刘过《柳梢青·送卢梅坡》
48. 迢递路回清野,人语渐无闻,空带愁归。——周邦彦《夜飞鹊·河桥送人处》
49. 除却春风沙际绿,一如看汝过江时。——王安石《送和甫至龙安微雨》
送给立夏的诗词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诗句吧,诗句能使人们自然而然地受到语言的触动。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诗句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送给立夏的诗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幽居初夏》
2、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山亭夏日》
3、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4、水窗低傍画栏开,枕簟萧疏玉漏催。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陈文述的《夏日杂诗》
5、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夏意》
6、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水宿淹晨暮,阴霞屡兴没。周览倦瀛壖,况乃陵穷发。川后时安流,天吴静不发。——谢灵运的《游赤石进帆海》
7、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两陂。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王安石的《初夏即事》
8、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李商隐的《晚晴》
9、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唐代诗人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10、僧舍清凉竹树新,初经一雨洗诸尘。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施肩吾的《夏雨后题青荷兰若》
1、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 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2、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 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3、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 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4、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5、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6、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7、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 李商隐《赠荷花》
8、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 李商隐《晚晴》
9、 一江烟水照晴岚,*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 —— 张养浩《水仙子咏江南》
10、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 杜甫《江村》
11、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 杜甫《夏夜叹》
12、石榴半吐红巾蹙。 —— 苏轼《贺新郎夏景》
13、 拥红妆,翻翠盖,花影暗南浦。 —— 高观国《祝英台*荷花》
14、 一片笙歌醉里归。 —— 欧阳修《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15、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 陆游《幽居初夏》
16、 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 —— 苏轼《贺新郎夏景》
17、 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 杜甫《夏夜叹》
18、 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 —— 苏轼《贺新郎夏景》
19、 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 —— 陈文述《夏日杂诗》
20、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 —— 杜甫《夏夜叹》
21、 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 —— 苏轼《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22、 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 —— 苏轼《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23、 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 —— 李白《江夏别宋之悌》
24、 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 —— 白朴《天净沙夏》
25、 过雨荷花满院香。 —— 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26、 却是池荷跳雨。 —— 杨万里《昭君怨咏荷上雨》
27、 游女带花偎伴笑,争窈窕,竞折团荷遮晚照。 —— 李珣《南乡子乘彩舫》
28、 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 李白《折荷有赠》
29、 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凋零。 —— 窦叔向《夏夜宿表兄话旧》
30、 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 —— 苏轼《贺新郎夏景》
送别诗诗词鉴赏
山中送别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柴扉:柴门。
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
【译文】
在山中送走了我的友人以后,夕阳西坠我关闭柴门。待到明年春草绿的时候,友人呀你还能不能回来呢?
【评析】:
燧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这是超出
一般送别诗的所在。开头隐去送别情景,以“送罢”落笔,继而写别后回家寂寞之情更浓更稠,为盼其再来的题意作了铺垫,于是想到春草再绿自有定期,离人回归却难上加难。
惜别之情,自在话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别运,高人一筹。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译文】
朋友,面对这黄云千里,大雪纷飞,雁声凄楚,北风呼啸的景象,千
万不要感到惆怅。(在这日暮天寒之地,恶劣环境之中,你的意志将得到锻炼。)
莫要因为环境艰苦,旅途寂寞而悲愁。在这蓝天之下你将不会感到寂寞,在
这蓝天之下你的名字将传遍大地,我为你而自豪。去吧朋友,你将在四之
内找到你的知音。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释]
1.芙蓉楼:润州(今江苏镇江)的城楼。辛渐:作者的一位朋友。
2.寒雨连江:润州在长江边。这句是说,夜里长江上下了寒雨。吴:春秋时的吴国在长江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为吴。
3.*明:清晨。楚山:春秋时的楚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为楚
山。
4.洛阳:今河南洛阳,是辛渐所去的地方。
5.冰心:比喻心的纯洁。玉壶:冰在玉壶之中,进一步比喻人的清廉正直。
[解说]
一夜寒雨过后,诗人在芙蓉楼与友人话别,这时只有晨光映照着远处的山峦。
他嘱咐朋友,如果远方的亲友问起我,请把我清廉正直的心意传达给他们。
[赏析]
这首诗不像一般的送别诗那样,努力抒发对友人的深深眷恋之情,而是着重讲述自己的纯洁感情和高尚志向。当时,诗人的朋友辛渐即将取道扬州,北上洛阳。正在江宁(今江苏南京)任职的诗人,亲自送到了润州,在西北城楼(即“芙蓉楼”)为他饯行,并写下这首诗。“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寒冷的夜雨,滔滔的江流,连朦胧的远山也显得孤单,这种景象衬托出诗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但诗的重点却在后两句。朋友此番西行的目的地是洛阳,那里也有诗人众多的亲人和朋友。诗人深深思念洛阳的亲友,并想象他们也同样深深思念着自己。他嘱托辛渐,当亲友们问起来,就说我的内心依然纯洁无瑕,就像冰那样晶莹,像玉那样透亮。诗中用一个巧妙的互相映衬的比喻,来形容一种纯洁完美的品格,显示出很高的语言技巧,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注解】:
1、城阙:指唐代都城长安。
2、辅:护卫。
3、三秦:现在陕西省一带;辅三秦即以三秦为辅。
4、五津:四川境内长江的五个渡口。
【韵译】:
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
风烟滚滚,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
送别的诗词有哪些
诗词,是指以古体诗、*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汉族传统诗歌。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通常认为,诗较为适合“言志”,而词则更为适合“抒情”。下面跟着小编来看看送别的诗词有哪些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选自 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2、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选自 李觏《乡思》
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选自 张九龄《望月怀远》
4、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选自 高适《别董大二首》
5、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选自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6、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选自 杜甫《月夜忆舍弟》
7、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选自 张九龄《西江夜行》
8、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选自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9、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选自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10、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选自 马戴《灞上秋居》
1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选自 王安石《泊船瓜洲》
12、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选自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春夜洛阳城闻笛》
13、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选自 苏轼《少年游·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14、*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选自 宋之问《渡汉江》
15、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选自 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
16、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选自 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17、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选自 杜甫《春望》
18、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选自 李白《宣城见杜鹃花 / 子规》
19、离别家乡岁月多,*来人事半消磨。——选自 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20、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选自 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21、寒眼乱空阔,客意不胜秋。——选自 杨炎正《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22、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选自 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23、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选自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24、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选自 韦庄《菩萨蛮》
25、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选自 卢纶《长安春望》
26、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选自 崔颢《黄鹤楼/登黄鹤楼》
27、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选自 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28、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选自 李白《渡荆门送别》
29、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选自 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
30、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选自 白居易《望月有感》
31、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选自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32、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选自 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
33、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选自 王维《杂诗三首·其二》
34、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选自 谢枋得《武夷山中》
35、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选自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36、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选自 薛道衡《人日思归》
37、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选自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38、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选自 陆游《秋思》
39、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选自 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
40、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选自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九月九忆山东兄弟》
41、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选自 岑参《逢入京使》
42、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选自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43、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选自 张炎《解连环·孤雁》
44、不知何岁月,得与尔同归?——选自 韦承庆《南中咏雁诗》
45、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选自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
46、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选自 白居易《阴雨》
47、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选自 崔颢《长干行·君家何处住》
48、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选自 王籍《入若耶溪》
49、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选自 温庭筠《商山早行》
送陈章甫古诗词
《送陈章甫》
作者:李颀
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
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
陈侯立身何坦荡,虬须虎眉仍大颡。
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
东门沽酒饮我曹,心轻万事皆鸿毛。
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
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
郑国游人未及家,洛阳行子空叹息。
闻道故林相识多,罢官昨日今如何。
【注解】:
1、饮:使喝。
2、津口:管渡口的小吏。
3、故林:犹故乡。
【韵译】:
四月好风光,南风和暖麦儿黄,
枣子的花还未落,桐叶已长满。
故乡一座座青山,早晚都相见,
马儿出门嘶声叫,催人思故乡。
陈章甫光明磊落,胸怀真荡然,
脑门宽阔虎眉虬须,气派非凡。
胸怀万卷书,满腹经纶有才干,
这等人才,怎能低头埋没草莽。
想起洛阳东门买酒,宴饮我们,
胸怀豁达,万事视如鸿毛一般。
醉了就睡,那管睡到日落天黑,
偶尔仰望,长空孤云游浮飘然。
黄河水涨,风大浪高浪头凶恶,
管渡口的'小吏,叫人停止开船。
你这郑国游子,不能及时回家,
我这洛阳客人,徒然为你感叹。
听说你在故乡,至交旧友很多,
昨日你已罢官,如今待你如何?
【评析】:
李颀的送别诗,以善于描写人物著称。此诗的开头四句写送别,轻快舒坦,情怀旷达。中间八句,写陈章甫志节操守,说他光明磊落,清高自重。这八句是诗魂所在 (前四句写他的品德、容貌才学和志节;后四名写他形迹脱略,不与世俗同流,借酒隐德,自持清高)。最后六句,用比兴手法暗喻仕途险恶,世态炎凉。然而诗人却不以为芥蒂,泰然处之。
笔调轻松,风格豪爽,别具一格。
高适《送董判官》诗词
唐代:高适
逢君说行迈,倚剑别交亲。
幕府为才子,将军作主人。
*关多雨雪,出塞有风尘。
长策须当用,男儿莫顾身。
【译文】
听说你要出门远行,仗剑辞别朋友亲人。
幕府之中堪为才子,将军作主任用贤能。
边关一带常多雨雪,出塞途中风沙阵阵。
安边良策应当贡献,男儿报国莫惜生命。
【注释】
董(dǒng)判官:名字事迹不详。
行迈:远行。
倚(yǐ)剑:仗剑。
交亲:交结很深的亲友。
幕(mù)府:军队出征施用帐幕,故将军的府署称为幕府。
将军:指董判官的上级将领。
长策:好计策。
莫顾身:不顾惜自身。
【鉴赏】
送友人赴边,这是高适边塞诗中常见题材。这篇作品以极朴素的语言、极深厚的情谊,慰勉友人莫辞旅途艰辛,施展才略,立功边关。
诗的首联点出友人即将远行。“倚剑”二字是关键字眼,它不仅使“行迈”、“别交情”既悲且壮,而且暗示了友人的身分是从戎,交待了友人行迈辞亲的原因是御边。“行迈”,已可见旅途遥远;辞亲,更不免心中眷恋,然而用“倚剑”二字,不仅点出此行为投身戎旅,而且使辞亲远行带上慷慨之气。
次联写友人赴边作判官,供职幕府,将军以主人身份盛待才子。这两句承接首联,预言友人此次赴边,可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文才,必受主将的赏识,而得真诚接待。如诗人在《别冯判官》一诗中所写道的':“才子方为客,将军正渴贤,遥知幕府下,*日翩翩。”董判官以才子之能,投奔渴贤之将军,必以其翩翩之姿,得意于将军幕府。诗人在预祝之中,流露出一股羡慕之情。这是诗人对友人赴边后的设想,也是对董判官的赞誉和慰勉。
颈联仍承上两句设想友人赴边途中的情景。先“*关”,再“出塞”,紧扣“行迈”,具体写出路途遥远;“多雨雪”,“有风尘”,遥领末句,如实描绘边塞苦寒。可见旅途之苦辛。诗人多次出塞,对边地苦寒有切身体验,曾不止一次在诗中提到。如“关山道,雨雪*三边”(《别冯判官》),如“莫言关塞极,云雪尚漫漫”(《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如“北使径大寒,关山饶苦辛”(《答侯少府》)等等。因而“*关多雨雪,出塞有风尘”两句并非夸张之笔,不过是实写关塞景物,从而逼出诗的结尾两句:“长策须当用,男儿莫顾身”。
尾联勉励友人莫畏艰辛,要经得住雨雪风尘之苦,为保卫边防贡献良策,为祖国立功奋不顾身。莫顾一身,施展长策,立功边陲,是一种先抑后扬的笔法,使诗歌顿生波澜。“男儿莫顾身”是对友人的慰勉,但也反映了诗人自己立功边塞的愿望和为国事献身的精神,以高昂的情调回答开头“行迈”的问题,结束全诗,使作品显得气势流畅,格调雄健,毫无一般送别诗的儿女离别之态。
首联实写眼前,稍露惆张;次联预言今后,情调陡转;三联写旅途情况,凄苦不堪;尾联劝友人立功,文势高扬。全诗先扬后抑,跌宕有致,胸襟抱负,令人钦佩。
送元暠师诗古诗词
古诗原文
侯门辞必服,忍位取悲增。
去鲁心犹在,从周力未能。
家山余五柳,人世遍千灯。
莫让金钱施,无生道自弘。
译文翻译
王侯们的责备定当服从,
容忍司马之位我日增悲愤。
计“堕三都”孔子逃离鲁国,
周朝大礼我无力振兴。
陶潜隐居避开尘世的纷争,
人世间到处是香烟燎绕的佛灯。
不要以为施舍金钱就是佛道,
弘扬佛道还需懂得“无灭无生”。
注释解释
侯门:指显贵之家。借代朝廷。辞,责备。服,顺服。
去鲁:指孔子离开鲁国。
家山:家乡。五柳,陶潜自称五柳先生,这里指躲进佛道以避世。
无生:佛教语,指万物的实体无生无灭。
诗文赏析
《送元暠师诗》作于柳宗元初贬永州之时,当时有一位法号元暠的和尚,经刘禹锡的介绍专程到永州来拜访;离去的时候,柳宗元写序作诗送行。柳宗元在《送元暠师序》中称“元暠衣粗而食菲,病心而墨貌,以其先人之葬未返其土,无族属以移其哀……”是当时的所谓“孝僧”。
诗的首联叙写了自己被贬后的悲愤心境:永贞革新,打击了当时的方镇割剧势力、专横的宦官和守旧复古的大士族、大官僚,顺应了历史的发展。而士族和割据势力的代表,顽固地反对永贞革新,千方百计地进行破坏。他们结成联盟,拥立太子李纯为帝,把王叔文、柳宗元等革新派的人全部贬、杀。柳宗元在这次事件中被贬永州。“侯门辞必服,忍位取悲增。”既概括了永贞革新的事件,又叙写了自己被贬后的悲愤心情。离开京都长安,本已失意,而强忍此时囚徒般的身份,又使自己徒增悲愤。“必服”二字正话反说,表明柳宗元对朝廷的贬谪并非心悦诚服,他还是坚信自己的政治理想是正确的;但封建社会的君臣之道,是任何士大夫都不能违抗的。因而在他的内心形成了巨大的矛盾和痛苦。“忍”、“取”二字便是这种痛苦的表现。
诗的颔联承首联剖析自己心境的.变化。颔联连用两个典故,以孔子自况,表达自己难以言传的复杂心情。孔子五十岁时,由鲁国中都宰升任司寇,为了抑制三家大夫家臣势力,定计毁坏三家的都邑,因失败而离开鲁国。诗人以此类比道出被贬的原由,自己也因孔子不能实现振兴周礼的大志一般而感叹不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哀莫大于心死”,柳宗元自觉无力改变现实,而仕途的险恶,世事的纷争,使他意识到要找到一个心灵的避难所,所以在颈联他向元暠和尚表达了自己倾心佛道的思想:我只有像陶潜一样作个隐士,把自己的心隐居于佛道中,在那里找到人生的归宿。李唐一代佛教盛行,统治阶级大力宣传佛教。唐太宗、高宗作《大唐三藏圣教序》和《序记》,宣扬佛法,武后为佛造大像,中宗崇饰寺观,肃宗、代宗在宫内设道场,宪宗命使迎佛骨,敬宗、宣宗、懿宗等亦莫不笃信佛法。贵族官僚们也多信佛教,元载、杜鸿渐、王维、王缙等,是其尤著者。王维“在京师日饭十数名僧,以玄淡为乐”,“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旧唐书·王维传》)。由于统治阶级大力宣传佛教,民间更是盛行,寺庙林立,大量的劳动人口出家为僧或投靠寺院为寺户、佃户等,呈现出“人世遍千灯”的景象。当然柳宗元的谈佛,有着自己不得不然的悲哀。但是柳宗元对有的佛教徒的做法并不赞同,他对佛教有自己的理想。因此,他的诗的尾联中提出了“如要求得真正的佛道,不要只是施舍金钱,只有懂得了世间万物无生无灭的道理,佛道自然会发扬光大”的看法。
的确,有的佛教徒借宣扬佛教来搜括钱财,如王缙令五台山和尚数十人,“分行郡县,聚徒讲说,以求货利”(《旧唐书·王缙传》)。又如汴州相国寺传言佛像流汗,节度使刘玄佐立刻亲往布施金帛,并大起斋场,“由是,将吏商贾,奔走道路,如恐不及。因令官为簿书,以簿所入。所得巨万计。”(《唐语林·卷六》)。用佛像出汗这个大骗局,搜括了无数钱财。诗人指斥这类人“有貌而不心,名而异行”(《送去举归幽泉寺序》),并提出“佛之道,大而多容。凡有志于物外而耻制于世者,则思入焉”(《送去举归幽泉寺序》)的入佛标准,以表明自己的态度。
《送元暠师诗》内容丰富,短短八句,从一个侧面概括了作者的心路历程,让*看到了中国古代进步知识分子的痛苦心灵。诗中引用了大量典故来叙事、抒情,如“去鲁心犹在,从周力未能。”作者用孔子的故事来影射自己不得志和受贬斥的遭遇,抒发了自己空怀壮志的感慨。这些牢骚很深的话,由于用了典故,表现得非常委婉、含蓄。
送给爱人的诗词
送外卖的男的酷爱古诗词
送别爱情的诗句古诗词
古诗词送给爱人的诗句
送发簪定情的爱情诗词
带送的诗词
送花的浪漫爱情的古诗词
送给心爱女人的古诗词
情人节送给爱人的古诗词
表现不惧坚难送爱心的古诗词
送别思乡爱国边塞的古诗词
中秋节送给爱人的古诗词
送瘟疫的诗词
送知己的诗词
送朋友的诗词
表现不惧艰难送爱心的古诗词
送年的古诗词
送情郎的诗词
送友人的诗词
古诗送给爱人的词语
送灵的古诗词
送儿远行的诗词
送死者的诗词
送书的古诗词
送崔九古诗的诗词
送别诗词的古诗
带有送的古诗词
送退休的人的诗词
含有送的古诗词
送给朋友的诗词
有关白雪的伤感古诗
背诵两首关于虎的古诗
关于春天里的祝福的古诗
四行五言的古诗高中必背
古诗背得更快的方法
古诗中的火桑
带四贤的古诗
湖田的古诗视频
汉字在古诗中的特点
古诗莺梭的拼音
小学带绿的古诗
关于追求理想生活的古诗
关于田园诗的古诗大全有插图
古诗词中代表永恒的词
含有霜字的古诗词
简短的古诗及思想感情
肩膀有关的古诗
我要听果果说的古诗
传统古诗的资料200字
含涩的古诗词
赞美西域美人的古诗词
长歌行汉乐府带拼音的古诗
关于夏天花的古诗
对中国古诗词的介绍
河汉的古诗词
贺以东古诗的配画
古诗文中的地域名称
与儿童有关的古诗书签
洛阳的古诗
春游喝酒的古诗
仿照古诗写夏天的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