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内忧外患的诗词

关于形容内忧外患的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形容内忧外患的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形容内忧外患的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形容内忧外患的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9) 语录(7k+) 说说(2) 名言(1) 诗词(83) 祝福(3k+) 心语(122)

  • 诗名含有患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患字的诗词

  • 报载患脑炎戏作

    鲁迅〔*现代〕

    横眉岂夺蛾眉冶,不料仍违众女心。

    诅咒而今翻异样,无如臣脑故如冰。

    岁暮病怀赠梦得(时与梦得同患足疾)

    白居易〔唐代〕

    十年四海故交亲,零落唯残两病身。共遣数奇从是命,

    同教步蹇有何因。眼随老减嫌长夜,体待阳舒望早春。

    新乐堂前旧池上,相过亦不要他人。

    喜泽萌来自开先并示尘异时尘异偶患哑

    释函是〔明代〕

    万机休罢付雷同,买得青山湖水东。乞食暂迂戎马外,耕田先指霭云中。

    千两黄金难买哑,一生白眼拚教聋。渐看人事多疑信,却有吾侪自远从。

    临邑舍弟书至,苦雨黄河泛溢堤防之患簿....

    杜甫〔唐代〕

    二仪积风雨,百谷漏波涛。闻道洪河坼,遥连沧海高。职思忧悄悄,郡国诉嗷嗷。舍弟卑栖邑,防川领簿曹。尺书前日至,版筑不时操。难假鼋鼍力,空瞻乌鹊毛。燕南吹畎亩,济上没蓬蒿。螺蚌满*郭,蛟螭乘九皋。徐关深水府,碣石小秋毫。白屋留孤树,青天矢万艘。吾衰同泛梗,利涉想蟠桃。倚赖天涯钓,犹能掣巨鳌。

    途中作(逢旧识,闻老亲所患,不至加甚)

    李中〔五代〕

    烟波涉历指家林,欲到家林惧却深。

    得信慈亲痾瘵减,当时宽勉采兰心。

    西江月·顾我有身有患

    侯善渊〔元代〕

    顾我有身有患,窥真无作无为。自然斗柄运璇玑。日月周盈天地。点著冰灰雪炭,烧成火枣交梨。一时分付与峨嵋。益我聪明智惠。

    患眼

    张籍〔唐代〕

    三年患眼今年校,免与风光便隔生。

    昨日韩家后园里,看花犹似未分明。

    虏患

    张陵〔唐代〕

    今日汉家探使回,蚁叠胡兵来未歇。

    春风渭水不敢流,总作六军心上血。

    思患吟

    邵雍〔宋代〕

    仆奴凌主人,夷狄犯*。自古知不*,无由能绝得。

    患疟·其一

    胡天游(元)〔元代〕

    阳消阴长巧知时,夕去朝来似有期。

    初若抱冰增战慄,终如坐甑剧烝炊。

    闺中郭索不我借,句里髑髅空自奇。

    拟倩冯夷诉颛顼,为令驱出宁馨儿。

    [阅读全文]...

2021-12-28 07:51:29
  • 含有患字的古诗词 带患字的诗词名句

  •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论语·里仁篇》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篇》

    前虑不定,後有大患——《史记·苏秦列传》

    君子能勤小物,故无大患。——《资治通鉴·周纪·周纪一》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篇》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襄公十一年》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五节》

    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襄公十一年》

    君子有三患:未之闻,患弗得闻也;既闻之,患弗得学也;既学之,患弗能行也。——《礼记·杂记下》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及其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孟子及其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知不知,上矣。过者之患,不知而自以为知。——《吕氏春秋·论·似顺论》

    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八节》

    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苏轼《石苍舒醉墨堂》

    半生忧患里,一梦有无中。——陈师道《除夜对酒赠少章》

    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墨子·32章 非乐(上)》

    人主之患在于信人,信人,则制于人。——《韩非子·备内》

    处大无患者恒多慢,处小有忧者恒思善——《三国志·蜀书·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郤传》

    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朱子家训·全文》

    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易传·象传下·既济》

    天下不患无臣,患无君以使之。天下不患无财,患无人以分之。——《管子·牧民》

    患名之不立,不患年之不长。——《三国志·魏书·刘司马梁张温贾传》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欧阳修《伶官传序》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王粲《七哀诗三首·其一》

    福善之门莫美于和睦,患咎之首莫大于内离。——《汉书·传·宣元六王传》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夥,而耻智之不博。——《后汉书·列传·张衡列传》

    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世说新语·自新》

    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中庸·第十四章》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节》

    得众而不得其心,则与独行者同实。——《管子·参患》

    士不以利移,不为患改——《说苑·谈丛》

    心无备虑,不可以应卒——《墨子·05章 七患》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老子·道经·第十三章》

    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闇于大理。——《荀子·解蔽》

    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墨子·05章 七患》

    學者不患才之不贍,而患志之不立。——《中论·上卷·治學》

    库无备兵,虽有义,不能征无义——《墨子·05章 七患》

    贵富而不知道,适足以为患,不如贫贱。——《吕氏春秋·纪·孟春纪》

    禄不患其不来,患禄来,而不能无愧其禄。——《围炉夜话·第四四则》

    十年前是尊前客,月白风清,忧患凋零。——欧阳修《采桑子·十年前是尊前客》

    龟灵未免刳肠患,马失应无折足忧。——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二》

    国无三年之食者,国非其国也——《墨子·05章 七患》

    养虎自遗患——《史记·十二本纪·项羽本纪》

    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墨子·05章 七患》

    酒肉弟兄千个有,患难之中一个无。

    财不患其不得,患财得,而不能善用其财——《围炉夜话·第四四则》

    富贵易生祸端,必忠厚谦恭,才无大患——《围炉夜话·第六三则》

    箴者,针也,所以攻疾防患,喻针石也。——《文心雕龙·铭箴》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刘基《乞猫》

    是以动则必陷,为则必辱,是偏伤之患也。——《荀子·不苟》

    [阅读全文]...

2022-02-01 10:22:45
  • 课内外古诗词默写

  •   七年级上册课内:

      1.《》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4.《西江月》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5.《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七年级上册课外:

      1.《龟虽寿》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3.《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

      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5.《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6.《泊秦淮》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

      7.《》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8.《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

      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9.《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10.《观书有感》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七年级下册课内:

      《》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七年级下册课外:

    [阅读全文]...

2022-03-02 03:29:45
  • 关于《百忧集行》诗词翻译及赏析相关内容

  • 文学
  • 关于《百忧集行》诗词翻译及赏析相关内容

      诗词是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感。诗是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现象来高度集中的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下面是小编收集的《百忧集行》诗词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参考。

      《百忧集行》

      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

      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即今倏忽已五十,坐卧只多少行立。

      强将笑语供主人,悲见生涯百忧集。

      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

      痴儿未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

      【前言】

      《百忧集行》这首七言古诗作于公元761年(上元二年)。当时,杜甫栖居成都草堂,生活极其穷困,只有充当幕府,仰人鼻息,勉强度日。然而,诗人一贯持有的高尚节操,使他难为“摧眉折腰事权贵”之举,因此时遭冷遇,颇不得意,良多感慨。

      【注释】

      ⑴心尚孩:心智还未成熟,还像一个小孩子。杜甫十四五岁时已被当时文豪比作班固、扬雄,原来他那时还是这样天真

      ⑵犊:小牛。健:即指下二句

      ⑶少行立:走和站的时候少,是说身体衰了

      ⑷强:读上声。强将笑语:犹强为笑语,杜甫作客依人,故有此说不出的苦处。真是:“声中有泪,泪下无声”。主人:泛指所有曾向之求援的人

      ⑸依旧:二字痛心,尽管百般将就,却仍然得不到人家的援助,穷得只有四壁

      ⑹此句是说老妻看见我这样愁眉不展也面有忧色

      ⑺古时庖厨之门在东。这二句写出小儿的稚气,也写出了杜甫的慈祥和悲哀。他自己早说过:“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但也正是这种主活实践,使杜甫对人民能具有深刻的了解和同情

      【翻译】

      年少之时,无忧无虑,体魄健全,精力充沛,真是朝气蓬勃。当梨枣成熟之时,少年杜甫频频上树摘取,一日至少千回。可又想现在由于年老力衰,行动不便,因此坐卧多而行立少。一生不甘俯首低眉,老来却勉作笑语,迎奉主人。不禁悲从中来,忧伤满怀。一进家门,依旧四壁空空,家无余粮,一贫如洗。老夫老妻,相对无言,满面愁倦之色。只有痴儿幼稚无知,饥肠辘辘,对着东边的`厨门,啼叫发怒要饭吃。

      【鉴赏】

      首句不谈忧,而是谈喜;不说老,而忆少。从诗中可以同时看到他少年生活的一个片断。诗人回忆年少之时,无忧无虑,体魄健全,精力充沛,真是朝气蓬勃。所谓“健如黄犊走复来”,就是生动的写照。清杨伦称此句“形容绝倒,正为衬出下文”(《杜诗镜铨》卷八)。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即当梨枣成熟之时,少年杜甫频频上树摘取,一日千回。所谓“千回”,只是夸张的语气,喻其多也。少年杜甫“心尚孩”,这个尚字用得非常贴切,说明了一颗天真无邪的童心,在十五岁时,仍在持续跳跃着。一个“尚”字,就概括了杜甫由童年到少年的天真烂漫、活泼可爱。诗人抓住了少年的气质、性格特征,以跳动的笔触把它活灵活现地勾勒出来。这里并非没有目的地表现少年自我,也不是用喜悦的心情颂扬少年自我,而是以忧伤的心情去回忆少年自我的无忧无虑的生活,因而就深深地蕴含着悲痛、愤懑的感情。杨伦对这首诗开头的眉批是:“聊以泄愤,不嫌径直。”(《杜诗镜铨》卷八)

      “即今倏忽已五十,坐卧只多少行立。”诗人虽用“倏忽”二字,然从“十五”至“五十”其间沧桑都是读者可以想见。由于年老力衰,行动不便,因此坐卧多而行立少。体弱至此,却不能静养,因生活无着,还须出入于官僚之门,察言观色,养活一家老小。一生不甘俯首低眉,老来却勉作笑语,迎奉主人。内心痛苦不言而喻。不禁悲从中来,忧伤满怀,而发出“悲见生涯百忧集”的概叹。此为全诗之诗眼,它把诗人的情绪凝聚到“悲”字上。它不仅因老而悲,也因贫而悲,更因依附别人、缺乏自身独立存在的价值而悲。尤可悲者,诗人不是悲一时一事,而是悲其一生。悲其一生为人民而悲。“悲见生涯百忧集”实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这是全诗主线,它与诗题相呼应,又因往昔境遇凄惨而悲,联想到当时老窘之境而悲,在结构上可谓承上;由此出发,为以下具体描写家贫先写一笔,可谓启下。

      “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写家中凄景。一进家门,依旧四壁空空,家无余粮,一贫如洗。老夫老妻,相对无言,满面愁倦之色。只有痴儿幼稚无知,饥肠辘辘,对着东边的厨门,啼叫发怒要饭吃,经过诗人的具体描写,其忧伤痛苦之状,如在眼前。为了表现百感交集的感慨,诗人以数字强化衬托悲状,强化悲的情怀。例如,诗中以“十五”比“五十”,就划分了自我的两个时代。以“八月”果熟,“一日”上树“千回”,来形容“十五”岁的少年的灵敏活跃,天真烂漫。用“四壁空”写“百忧集”,就充实了忧的内容。用“健如黄犊”对比“坐卧只多”,用“走复来”对比“少行立”,用“强作笑语”对比“悲见生涯”,更见出悲的氛围之浓。尤其令人心酸的是,诗人还将自己的童心少年和自己的痴儿作了对比。自己年少时,无忧无虑,不愁吃穿,却想不到已入老境之际,自己的儿子却饥饿难忍,啼叫怒索。在诗人笔下,不仅如实地表现了自己的凄凉处境,而且逼真地写出了老妻、痴儿的表情、姿态,非常富于人情味。

      杜甫在《进雕赋表》中,称自己的作品善于“沉郁顿挫”。这也表现在《百忧集行》中。它“悲愤慷慨,郁结于中”,“沉郁苍凉,跳跃动荡”(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诗人不幸的遭遇,切身的体验,内心的痛楚,在诗中化为一股股情感流。它回旋激荡,悲愤呼号,久久不息。

    [阅读全文]...

2022-04-16 23:52:24
  • 含有忧字的古诗词 带忧字的诗词名句

  •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病起书怀》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佚名《黍离》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佚名《生年不满百》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篇》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老子·道经·第十九章》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观书》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篇》

    忧勤是美德,太苦则无以适性怡情;淡泊是高风,太枯则无以济人利物。——《菜根谭·概论》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增广贤文·上集》

    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篇》

    同欲者相憎,同忧者相亲。——《战国策·中山·犀首立五王》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增广贤文·上集》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事不三思终有悔,人能百忍自无忧。——《醒世恒言·卷三十四》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篇》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五节》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黄遵宪《赠梁任父同年》

    心之忧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尚书·周书·君牙》

    天无一岁不寒暑,人无一日不忧喜——《千金方·伤寒方上·伤寒例第一》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人无远虑,必有*忧。——《论语·卫灵公篇》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曹丕《燕歌行》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及其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庄子·外篇·骈拇》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佚名《涉江采芙蓉》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孟子及其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八节》

    心多过虑,何异杞人忧天;事不量力,不殊夸父追日。——《幼学琼林·卷一·天文》

    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苏轼《石苍舒醉墨堂》

    半生忧患里,一梦有无中。——陈师道《除夜对酒赠少章》

    见乐则淫侈,见忧则诤治,此人之道也。——《吕氏春秋·论·似顺论》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 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杜甫《百忧集行》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白居易《卖炭翁》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欧阳修《伶官传序》

    与人共其乐者,人必忧其忧,与人同其安者,人必拯其危。——《旧唐书·列传·卷二十二》

    贫者士之常也,死者人之终也,处常得终,当何忧哉?——《列子·天瑞》

    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忧喜聚门兮,吉凶同域。——贾谊《鵩鸟赋》

    处大无患者恒多慢,处小有忧者恒思善——《三国志·蜀书·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郤传》

    富贵多忧,贫穷自在。——《增广贤文·上集》

    乐易者常寿长,忧险者常夭折:是安危利害之常体也。——《荀子·荣辱》

    渐老多忧百事忙,天寒日短更心伤。——李觏《秋晚悲怀》

    何须恋世常忧死,亦莫嫌身漫厌生。——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五》

    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一节》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四节》

    [阅读全文]...

2022-07-25 18:01:54
  • 有内涵的诗词

  • 内涵
  • 有内涵的诗词

      诗词,是指以古体诗、*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传统诗歌。以下是小编收集的有内涵的'诗词,欢迎查看!

      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风相鼠)

      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6、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

      7、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8、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9、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10、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

      1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1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1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1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1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1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1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2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2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22、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2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

      2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2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2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2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28、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

      29、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

      30、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

      3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3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3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

      34、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3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3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

      3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

      38、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

      39、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4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

      4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4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

      43、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4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

      45、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淮南子说林训)

      46、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4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传)

      4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

      49、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史记高祖本纪)

    [阅读全文]...

2022-03-03 03:06:30
  • 分析《诗经》的忧患意识

  • 诗经,文学
  • 分析《诗经》的忧患意识

      导语:《诗经》,是*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分析《诗经》的忧患意识,希望有所帮助!

      《诗经》是一部具有深广忧患意识的作品,它流露出一种浓烈的对社会、对现实、对人生的忧患,在控诉婚姻恋爱的不自由中。在情人的隔绝相思中,在弃妇的怨愤中,在日常家庭生活对父母、兄弟、朋友生活处境的忧患中,在对国运盛衰的忧思和对自身状况的忧患中,都时时反映出来。

      忧患意识,自古及今延绵不息,它是*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它普遍存在于*艺术、美学乃至史学、哲学之中,并形成中华民族代代相续的深层心理结构。“忧患”一词,最早见于《周易·系辞下》:“作《易》者,其有忧患乎?”由此可见作者把《易》看成是一部“忧患”之作。其实,不止(易》,在先秦典籍中,《诗经》也是一部具有忧患意识的作品。孔子说:“……诗可以怨”;(《论语》)司马迁说:“《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作为也。”(《史记·太史公自序》)刘腮说:“风雅之兴,志思蓄愤,而吟咏情性,以讽其上”。(《文心雕龙·情采》)都把《诗经》与忧患悲愤的意识情感联系起来。班固说:“大儒孙卿及楚臣屈原,离谗忧国,皆作赋以风,咸有恻隐古《诗》之义。”(《汉书·艺文志》)也把*古代文学中的“忧患”意识的产生追溯到《诗经》。刘熙载说:“大雅之变,具忧世之怀,小雅之变,多忧生之意”,(《艺概·诗概》)也明确肯定《诗经》为忧患之作。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史家、传记文学家朱东润先生说:“吾尝译《诗》三百五篇之作而窥作者之心,大抵言乐者少而言忧者多,欢愉之趣易穷而忧伤之情无极,此其作者必大有所不得中而后发于外者如此。”美学家高尔泰也指出“诗三百篇,绝大部分是悲愤愁怨之作,欢乐的声音是很少的’。的确,今天我们读起三百篇,印象最深的就是那沉重的忧伤。粗略统计一下,《诗经》中写悲哀愁怨的诗竟有百余篇,超过《诗经》总篇数的三分之一!至于言及悲、忧、哀、伤、愁、怨等诗句,朱东润先生曾加以辑录,将*百数。由上可见《诗经》中忧患意识情感的表达已达到相当自觉、普遍的程度。整部《诗经》处处流露出一种浓烈的对社会、对现实、对人生的忧患,在控诉婚姻恋爱的不自由中,在情人的隔绝相思中,在弃妇的怨愤中,在日常家庭生活对父母、兄弟、朋友生活处境的忧患中,在对国运盛衰的忧思和对自身状况的忧患中,都时时反映出来。而正是这种忧患意识为历代的文学家所继承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忧患意识是个涵盖面较广的,较模糊的概念,指一种忧郁哀伤的思绪和情调。若要加分析,可以区别为忧与患两种情态。前者侧重于对既成事实的愁怨哀伤,后者则更多侧重于对未成事实的忧惧或焦虑。如果说“耿耿不寐,如有隐忧”是后者的话,那么“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吴》)说是患了。前者是较感性的,后者则较理性;前者是消极的,后者则是积极的。当然,这样的`区分是生硬的,实际上是两者密切结合在一起,忧是患的前提,患由忧而生。正是经过无数次的具体前提,人们才形成了患的意识,把消极的情感转化为积极的富有实践精神的意向。

      关于恋爱、婚姻与家庭生活的诗歌在《诗经》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国风》一百六十篇,其中爱情诗竟占三分之一以上,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恋爱、婚姻与家庭生活。其中有对美好的爱情婚姻的向往,有情人的悲欢和离合,有对不自由婚姻的控诉,有夫妻的相聚和离别,各种情态都曾在诗人的笔下呈现出来,忧患意识也往往蕴涵其中。

      如《郑风·东门之弹》;“其室则迩,其人甚远”,“岂不尔思,子不我即”,描写了自己的心上人*在眼前,而不得见面的急切、焦躁的心情。《郑风·子矜》中的女主人公在久等恋人不来的情况下,急得“挑兮达兮”,惆怅徘徊,心神不安,思念深祝,感情真挚。《王风·采葛》写情人别离之后,苦苦相思,“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陈风·寨裳》中的男子思念情人,竟达到“劳心悄兮”、“劳心搔兮”、“劳心惨兮”的程度。这是人之常情,容易理解。但令人深思的是,即使是在欢乐的时分所唱的歌,也都带着一种荒寒凄冷和骚动不安的调子,使人听起来感到凉意袭人。例如《郑风·风雨》“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这种忧伤的调子普遍存在于《诗经》之中。通览《诗经》中的婚姻爱情诗,确实是痛苦多于欢乐。特别是弃妇诗,描写了弃妇的悲哀与辛酸。《诗经》中的弃妇诗大约有10首,占婚恋诗总数的七分之一左右。被遗弃的女子大都品行俱佳,或者坚贞美好,品质纯正,如《邺风·柏舟》;她们善持家务,不惜劳苦,如《卫风·氓》、《邺凡谷风》。尽管如此,她们还是被丈夫无情地抛弃了,陷人了痛苦的深渊,诗中充满了她们无尽的哀愁和忧伤。

      《诗经》中有些诗表现的是对父母、兄弟、朋友生活处境的忧虑。例如,《唐风·鸭羽》表现了对父母的忧恤之情,是农民控诉繁重摇役的诗。《小雅·寥羲》中的情感表达更为直接和强烈。父母生我养我辛苦劳累,恩深似海,而自己长年行役在外,未能慈乌返哺以尽孝心,返回家中时,交母竟然逝去,他看到家里野草丛生,想起“哀哀父母,生我动劳”,“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柑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人腹我。欲报之德,昊天阁极!”父母的无微不至的养育之恩象昊天一样浩大无私,而自己却不能报答于万一。这些呼喊与痛哭,读之几令人泣下。此诗曾被誉为“千古孝思之绝作”Cpl《诗经》中这种忧思不仅限于对父母,也包括对兄弟、朋友的关爱。《诗经》中涉及兄弟之情者,如《唐风,秋杜》、《王风·葛慕》,都是写流浪异乡无兄弟相助的孤单和哀伤,《邺风·燕燕》写卫君作为兄长涕泣送别远嫁的妹妹。《小雅·常棣》是专写兄弟亲情的名篇,有“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兄弟阅于墙,外御其务。”而《小雅,污水》则是一首悯乱畏谗而戒友的诗。诗人不但自己忧患感伤,而且忠告自己的亲友提高警惕,注意保护自己,以免受到不必要的伤害。总之,这类诗作反映了诗人对亲朋好友的关注,有着温情、关心、责任、义务等丰富的内涵,也深深蕴涵了对现实的不满与优患。

      在《诗经》中,有许多作品特别是怨刺诗表现了对政治腐败,世道艰难,家国沦亡,人民生活贫穷的忧患。西周中叶以后,周室衰微,朝纲废驰,政治黑暗,各种矛盾激化,灾难频繁。一些有识之士对此忧心忡忡,发出了悲愤忧虑的哀歌。如《大雅》中的《民劳》、《板》、《荡》、《抑》、《桑柔》、《瞻印》、《召曼》;《小雅》中的《节南山》、《正月》、《十月之交》、《雨无正》、《小昊》、《巧言》、《巷伯》等一批诗歌反映了厉王、幽王时赋税苛重,政治黑暗腐朽,社会弊端丛生,民不聊生的现实;国风中的《魏风·伐檀》、《魏风·硕鼠》、《邺风·新台》、《嘟风·墙有茨》、《嘟风·相鼠》、《齐风·南山》、《陈风,株林》,或讽刺不劳而获,贪得无厌者,或揭露统治者的无耻与丑恶,辛辣的讽刺中寓有强烈的怨愤和不*。这些被后人称为“变风”、“变雅”的作品,是政治腐朽的产物。在周室衰微,礼崩乐坏,政教缺失,人伦废绝,刑政苛酷的时代背景下,公卿列士、贵族大夫及社会各阶层人士,悯时丧乱,忧世优生,以诗来针贬时政和社会弊端,感叹身世遭遇。

      大雅中的怨刺诗针贬朝政,情绪愤激,但讽中有谏,既欲力挽狂澜,又充满无可奈何的悲哀。如《桑柔》,作者用桑树的荣枯比喻周王朝的盛衰:“莞彼桑柔,其下侯旬。将采其刘,虞此下民。”周朝旺盛时,犹如枝繁叶茂的桑树,而今衰落了,似掉光了叶子的秃树,人民也得不到荫庇。而社会现实是“乱生不夷,靡国不泯。民靡有黎,具祸以烬。”到处是动乱,到处是横祸,到处是死亡。“国步灭资,天不我将”,国家已到了天人共弃的地步。对于这样的局面,作者厉声责问:“谁生厉阶,至今为梗?”其针对的正是朝廷上那些为非作歹的奸臣。作者在叹息生不逢时、生此乱世的同时,仍严肃地告诫周厉王要慎重谋划,举贤授能。《桑柔》一诗揭露了周厉王统治下人民处于水深火热的情景。又如《荡》第一章直接谴责厉王,其他七章都是托文王指斥殷封王的口吻讽刺厉王,借古讽今,告诫厉王:殷鉴在夏,夏荣之亡国是殷封王的一面镜子,表明周鉴亦在殷,殷封之亡国又是厉王的一面镜子。

      小雅的怨刺诗不仅指斥政治的黑暗,悲悼周王朝国运已尽,忧国哀民,而且感叹自身遭遇。针贬时弊时,更多地将笔锋集中在奸俊身上,言辞更为激怨,情绪更为怨愤。《节南山》,是周大夫家父斥责执政者尹氏的诗。诗中讽刺周王重用太师尹氏,太师执掌国柄,却为政不善,做事不公,不亲临国事,重用裙带关系,欺君阁民,肆无忌惮,以致于天怒人怨,天下大乱。诗中专刺尹氏,但末章说:“家父作诵,以究王翘。式讹尔心,以畜万邦。”这里“王汹”指王朝凶恶的根源。“尔心”,指周王任用尹氏之心。讹,指改变。可见其讽怨所向,又在周王身上。周代幽、厉二王,朝政败坏,奸臣当政,民怨鼎沸,国家命运几乎倾垮。清代魏源在《诗序集义》中说:“幽、厉之恶莫大于用小人。幽王所用皆按幸、柔恶之人;厉王所用皆强御倍克、刚恶之人。厉恶类封,故屡托殷商以陈刺。”这话是很切中要害的。此外,幽王时寺人孟子作的《巷伯》在遭遇谗受谤“骄人好好,劳人草草,苍天苍天,视彼骄人,矜此劳人”,愤激之余,发出了愤怒的诅咒:“彼潜人者,谁适与谍,取彼潜人,投界豹虎。豹虎不食,投界有北。有北不受,投界有昊”。《正月》也是揭露当时政治的腐朽,统治者的残暴,小人充斥朝廷、人民处于危难绝境之中,作者怨恨上天的昏债,悲悼周王朝的沦亡。《十月之交》是日蚀和大地震后,主朝官吏叙事抒情之作,讽刺贵族统治阶级扰乱朝政,以致灾异迭起,民不聊生,国运将尽,并慨叹自己无辜遭受迫害、谗毁,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雨无正》刺幽王昏暴,小人误国。这些诗歌多直抒胸臆,言辞激烈,令人感到痛快淋漓。

      国风中的怨刺诗或抨击统治者的凶狠残暴,或讽刺不劳而获、贪得无厌者,或揭露统治者的无耻与丑恶,笔触更加辛辣犀利,怨愤与不*更加强烈。如《魏风·伐檀》对不劳而获者提出质问:“不稼不稿,胡取禾三百崖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担兮?”揭露统治者的寄生生活。《魏风·硕鼠》则把统治者比作大老鼠,贪婪、掠夺,使人民陷人绝境,四处逃散。这些怨刺诗,都是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

      《诗经》中的怨刺诗有一些出自于民间,也有一些出自公卿列士之手,是贵族士大夫们阂时伤乱、讽谕劝戒之作。它们或借鉴历史经验,或揭露现实际矛盾,或针贬*,或斥责俊臣,真切地揭露了社会的瘤疾,充满忧患意识,呼唤人们从善去恶,拯救衰世,读来有切肤之感,令人震撼。

      《诗经》中的忧患意识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几千年来,它在学子文人的文化心理结构中长期渗透、凝练、积淀,成了一种民族心理的结晶。*文学流露出非常深重的忧伤,以至于我们在阅读古典作品时就是在间接地体验忧愁和哀伤。

      这固然跟几千年来民生多艰有关,但又何尝不是《诗经》的影响呢?孔子日“不学诗,无以言”《诗经》作为古典诗歌的典范,对后世影响之大,是我们无法估量的。自(楚辞》以来,优患意识一直贯串在历代的文学作品中,以最直接地受其影响的抒情诗而言,几乎在所有的大诗人的作品里都闪耀着它的光辉。屈原对国家前途的担优,对奸债小人的斥责,就直接继承了《诗经》的传统;曹植生当乱世,满腔济世壮志被兄、侄所抑,后半生处于被疑忌当中,终日惶恐不安,其诗多流露出忧生忧国之情。而后的陶渊明、鲍照、庚信、陈子昂、李白、杜甫、苏轼、黄庭坚,直到清代诗人顾炎武、吴嘉纪、龚自珍……许许多多的文人学子都受到《诗经》的强烈影响。

    [阅读全文]...

2022-03-04 13:08:15
  • 形容忧伤的诗词名句

  • 忧伤,阅读,文学
  • 形容忧伤的诗词名句

      诗词,是指以古体诗、*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汉族传统诗歌。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通常认为,诗较为适合“言志”,而词则更为适合“抒情”。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形容忧伤的诗词名句,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2、相见争如不见,有情还似无情。

      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4、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5、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幕幕。

      6、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7、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8、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9、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

      10、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11、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裏人。

      12、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13、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

      14、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15、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16、愿君多采颉,此物最相思。

      17、不见白头相携老,只许与君共天明。

      18、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

      19、*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20、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21、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22、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23、不思量,自难忘。

      24、问情人花开花落,是造化羽扇纶巾。

      25、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26、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27、几次细思量,情愿相思苦!

      28、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29、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

      30、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31、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3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33、人生自古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34、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35、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36、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37、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38、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39、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

      40、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41、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42、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43、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4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45、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出西施。

      46、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47、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48、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49、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阅读全文]...

2022-02-27 02:10:28
  • 诗名含有外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外字的诗词

  • 吾乡城外北室宛转皆亭园自北门外南彻浮桥最

    郑刚中〔宋代〕

    短墙疏竹小园亭,记得东风婺女城。久酝菖蒲催祓禊,半肥梅子待清明。桥边沙印骄骢迹,水外花藏醉客声。年少不知身解老,曾交豪气与春争。

    二月初六日出东门展外舅子封公暨外姑周夫人墓过洪山卓刀泉途间感赋

    陈曾寿〔清代〕

    流离避地归不得,门巷重过伤妇家。东郊上冢更凄绝,风景犹昔惊年华。

    舒青柳眼已无赖,方塘浅水初鸣蛙。难寻山阴万株雪,时见几树檀香花。

    松风古寺一泉冷,悤悤不暇评僧茶。当年春郊斗游骑,关朱群季何纷拿。

    长堤飙忽三十里,桃林袖底翻红霞。戏撞钟鼓动僧众,少年意气如惊麚。

    死生交情倏灰烬,况益变乱相乘加。乃知一身抚陈迹,亦如望古徒兴嗟。

    崇冈佳城尚葱郁,急趋展拜当日斜。何年重来际世定,偕同孤女携甥娃。

    零丁困苦滞海角,姥老反哺酸慈鸦。愁心掩抑不可诉,挂眼一塔时呈遮。

    何亨老筑堂里第榜曰安虚盖取司马子微不受外不逐外之说属某赋诗以见意云

    沈与求〔宋代〕

    幻境如群狙,喜怒眩名实。怜渠千劫迷,堕此一念失。

    世路波涛翻,时事风雨疾。胡为随物迁,坐此方寸窒。

    使君超世姿,轩裳起儒术。神交赤城仙,妙解穷隐密。

    向来心泰然,初不计升黜。危堂榜新颜,要以名自律。

    窗扉敞深明,空华乱初日。变灭惊须臾,蔽亏隔纤悉。

    了知内观融,天光发虚室。山林猿鹤俦,廊庙鹓鸾匹。

    静躁涂或殊,出处心本一。清都五城开,真仙罗辅弼。

    行矣朝紫皇,启沃造前膝。功名戏剧成,志愿谈笑毕。

    它年容买邻,傥不傲蓬荜。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李煜〔五代〕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唐代〕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千秋岁·水边沙外

    秦观〔宋代〕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

    欧阳修〔宋代〕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

    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凉波不动簟纹*。水精双枕,傍有堕钗横。

    浪淘沙·帘外五更风

    李清照〔宋代〕

    帘外五更风,吹梦无踪。画楼重上与谁同?记得玉钗斜拨火,宝篆成空。

    回首紫金峰,雨润烟浓。一江春浪醉醒中。留得罗襟前日泪,弹与征鸿。

    如梦令·门外绿阴千顷

    曹组〔宋代〕

    门外绿阴千顷,两两黄鹂相应。睡起不胜情,行到碧梧金井。人静,人静。风动一庭花影。

    临江仙·身外闲愁空满

    晏几道〔宋代〕

    [阅读全文]...

2022-03-11 03:59:26
  • 诗名含有内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内字的诗词

  • 拟张允怀寄内代内答十首 其六 代内答

    郑文康〔明代〕

    频年收得慰安书,画饼难充腹内饥。见说锦城无限好,锦城虽好不如归。

    拟张允怀寄内代内答十首 其一 寄内

    郑文康〔明代〕

    年年曾寄客边书,写尽真情只当虚。十纸到家无一答,恨人心性愿消除。

    拟张允怀寄内代内答十首 其七

    郑文康〔明代〕

    闻君黑发渐成皤,谁信闺人白更多。唱惯阊门杨柳曲,无心来听扊扅歌。

    拟张允怀寄内代内答十首 其三

    郑文康〔明代〕

    寒家诸父挽宗孙,又与先人扫旧坟。莫听无稽长舌者,浪言身在百花村。

    拟张允怀寄内代内答十首 其四

    郑文康〔明代〕

    百花村里锦成云,尽卖乌程若下春。白面书生今渐老,有谁年少肯留人。

    拟张允怀寄内代内答十首 其五

    郑文康〔明代〕

    思家独上仲宣楼,何处青山是旧游。便觅鲤鱼先寄信,月圆时节大刀头。

    拟张允怀寄内代内答十首 其二

    郑文康〔明代〕

    故园归计屡蹉跎,不是狂夫薄幸多。山鸟报人泥滑滑,况闻江上有风波。

    拟张允怀寄内代内答十首 其八

    郑文康〔明代〕

    檀郎踪迹似风蓬,几夜因缘在梦中。不及天孙衾与枕,一年犹得一相同。

    拟张允怀寄内代内答十首 其九

    郑文康〔明代〕

    一灯一影共成三,人问移天只自惭。*报归来非诳说,便从窗下种宜男。

    拟张允怀寄内代内答十首 其十

    郑文康〔明代〕

    十年隔别面如瓜,无复容颜似舜华。只恐到门初下马,一天愁闷悔还家。

    [阅读全文]...

2022-01-15 13:18:29
形容内忧外患的诗词 - 句子
形容内忧外患的诗词 - 语录
形容内忧外患的诗词 - 说说
形容内忧外患的诗词 - 名言
形容内忧外患的诗词 - 诗词
形容内忧外患的诗词 - 祝福
形容内忧外患的诗词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