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朋友的诗词

关于送别朋友的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送别朋友的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送别朋友的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送别朋友的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09) 语录(22) 说说(49) 名言(9) 诗词(1k+) 祝福(75) 心语(12k+)

  • 送别友人的诗词

  • 友人,送别,文学
  • 送别友人的诗词

      诗词,是指以古体诗、*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汉族传统诗歌。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下面为大家带来了送别友人的诗词,欢迎大家参考!

      1、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作者:李白《渡荆门送别》

      2、明月随良掾,春潮夜夜深。作者:王昌龄《送郭司仓》

      3、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作者:崔涂《春夕》

      4、东风兮东风,为我吹行云使西来。作者:李白《久别离》

      5、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作者:刘长卿《送方外上人》

      6、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作者:骆宾王《于易水送人》

      7、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作者:孟浩然《送朱大入秦》

      8、作个归期天已许。作者:苏轼《青玉案·送伯固归吴中》

      9、东路云山合,南天瘴疠和。作者:高適《送郑侍御谪闽中》

      10、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作者:高適《送李侍御赴安西》

      11、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作者:林逋《点绛唇·金谷年年》

      12、酒醒人静奈愁浓。作者:徐昌图《临江仙·饮散离亭西去》

      13、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作者: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14、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作者: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15、明年应赋送君诗。作者:晏几道《临江仙·身外闲愁空满》

      16、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蘋。作者: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17、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作者:黄景仁《别老母》

      18、马蹀阏氏血,旗袅可汗头。作者:岳飞《送紫岩张先生北伐》

      19、夜来小雨新霁,双燕舞风斜。作者:万俟咏《诉衷情·送春》

      20、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作者:李白《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21、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作者: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作者: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3、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作者:李颀《送陈章甫》

      24、郑国游人未及家,洛阳行子空叹息。作者:李颀《送陈章甫》

      25、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作者: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26、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作者: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7、望望不见君,连山起烟雾。作者:李白《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28、别来不寄一行书。作者:晁冲之《临江仙·忆昔西池池上饮》

      29、醉别西楼醒不记。作者:晏几道《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

      30、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作者: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

      31、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作者:岑参《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

      32、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作者:苏轼《和董传留别》

      33、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丹丘。作者:韩翃《同题仙游观》

      34、孤花片叶,断送清秋节。作者:纳兰性德《清*乐·孤花片叶》

      35、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作者:李白《赤壁歌送别》

      36、莫避春阴上马迟。作者: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37、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作者:杜甫《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38、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作者:李商隐《辛未七夕》

      39、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作者:李白《赤壁歌送别》

      40、请君看取东流水,方识人间别意长。作者:严仁《鹧鸪天·惜别》

      41、那年离别日,只道住桐庐。作者:刘采春《啰唝曲·那年离别日》

      42、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作者:王维《送沈子归江东》

      43、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作者: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44、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作者:文天祥《酹江月·和友驿中言别》

      45、何处可为别,长安青绮门。作者:李白《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

      46、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如。作者:钱起《送外甥怀素上人归乡侍奉》

      47、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作者:韦庄《送日本国僧敬龙归》

      48、湘水上,女衣罗,白云堪卧君早归。作者:李白《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

      49、交河城边鸟飞绝,轮台路上马蹄滑。作者:岑参《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阅读全文]...

2022-07-29 00:24:14
  • 送别朋友的诗句有哪些(送别友人最美好的诗词)

  • 送别,朋友,友人
  • 自古以来,友情就是人们不可缺少的情感。它不像亲情与生俱来,也不像爱情那样轰轰烈烈,但却温暖了我们的人生,陪伴了漫长的旅途。相逢是一种缘份,而离别更是充满了依依不舍。相知相伴的朋友,此去一别,再次相见知是何时,怎不令人感怀?

    春江愁送君,蕙草生氤氲。

    醉后不能语,乡山雨纷纷。

    ——唐·王昌龄《送别》

    在春天的江水旁,含着忧伤,送别朋友。蕙兰和芳草氤氲在薄薄的雾气里。诗人喝醉了酒,也不能再说出什么送别之语,乡野山川,到处是细雨纷纷落。不是醉了,是难过得说不出话吧!不想说再见,霏霏春雨将忧愁染得更浓了啊。

    春天时风光优美,柳丝如带,柳,因与“留”谐音,也成了送别之时的慰藉。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唐·王之涣《送别》

    暖暖东风中,杨树柳树发芽,生长,青绿喜人地伫立在御河两旁。最*被攀折得挺厉害,可能是离别之人太多了吧。在春天离别,怎么少得了折柳相赠呢?离别,也就有了诗情画意。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可是心头的不舍和牵挂,又怎么放得下呢?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清晨落着细雨,洗尽了尘埃,空气分外清新,被青青柳树所掩映的旅馆,也似乎染上了几分青绿。老朋友吧,再喝完一杯酒吧,往西出了阳关,就再也没有这样的老朋友了。诗人的语气里透出淡淡伤感,像飘飘不止的春雨。

    虽说春日柳色正新,自唐以来,折柳之风更是流行,但折柳只是形式,一颗真诚热烈的心才最可贵。好友之间,并不需要太多的外在形式。

    蜀魄关关花雨深,送师冲雨到江浔。

    不能更折江头柳,自有青青松柏心。

    ——唐·贯休《春送僧》

    诗人在春天送别一位僧人,杜鹃阵阵啼叫,繁花处处开,冒着雨将好友送到江边。他没有如流行的那样折一枝柳枝表示心意,因为他对友人的情感,就如松柏一般坚定,又何须落入俗套呢?

    友情之深,还未分别,却往往已期盼着下一次的相见,计算着重逢的日子。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唐·王维《送别》

    在山里送走了朋友,傍晚时分诗人关上了柴门。他陷入了惆怅之中,却又隐隐生起希望,春草年年都会发芽,变绿,朋友明年还回不回来呢?

    在最美的春天,送别友人,望穿双眼,只因为心头有太多的舍不得啊。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西边,好朋友向我辞行,在轻烟弥漫,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朋友所乘的船渐渐地消失在了碧蓝的天空下,只见滚滚长江在天边奔流,可是,还想多看一眼,再多看一眼,恨不得能追随着他直到目的地啊。

    不想离别,却总免不了离别,不想春天去得这么早,可时光偏偏轻悄悄啊。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宋·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江水就像是美人的眼波流转,青山就像是美人的秀眉轻蹙。请问朋友这是要去哪里城,是在山水之间啊。诗人觉得很无奈,刚刚才送走了春天,如今又要告别朋友。他提醒对方,如果你到了浙东,还能赶得上江南的春天,可千万要把春色留住啊!

    四季之中,景色不同,但离别之情,总是类似的。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西湖的六月,风光更与其他时候不同。层层叠叠,无穷无尽的荷叶,将碧色蔓延到了天边,在阳光下亭亭玉立的荷花更加绚烂红艳。如此鲜明的夏日风景,怎能不让人心动?景美,情浓,没有一字写离别,可是却令人动容。

    离别未必是有声的,牵肠挂肚,千言万语是真情,默默相送,淡然自在也是真情。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远。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唐·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苍苍茫茫的竹林寺,响起了悠悠的晚钟。朋友带着斗笠,在夕阳下行走,向青山归去,背影渐渐地远了。诗人静静地看着这一幕,夕照,背影,青山,以及响起的钟声,都是温暖的,亲切的,他忘记了哀愁,却有一股禅意生出。

    比起离别,更让人忧心的是,潦倒的境遇,生活不易,更哪堪离别!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唐·刘长卿《重送斐郎中贬吉州》

    [阅读全文]...

2022-01-01 18:30:08
  • 送别友人的诗词

  • 送别,友人
  • 送别友人的诗词

      诗词,是指以古体诗、*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汉族传统诗歌。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下面为大家带来了送别友人的诗词,欢迎大家参考!

      1、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作者:李白《渡荆门送别》

      2、明月随良掾,春潮夜夜深。作者:王昌龄《送郭司仓》

      3、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作者:崔涂《春夕》

      4、东风兮东风,为我吹行云使西来。作者:李白《久别离》

      5、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作者:刘长卿《送方外上人》

      6、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作者:骆宾王《于易水送人》

      7、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作者:孟浩然《送朱大入秦》

      8、作个归期天已许。作者:苏轼《青玉案·送伯固归吴中》

      9、东路云山合,南天瘴疠和。作者:高適《送郑侍御谪闽中》

      10、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作者:高適《送李侍御赴安西》

      11、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作者:林逋《点绛唇·金谷年年》

      12、酒醒人静奈愁浓。作者:徐昌图《临江仙·饮散离亭西去》

      13、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作者: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14、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作者: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15、明年应赋送君诗。作者:晏几道《临江仙·身外闲愁空满》

      16、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蘋。作者: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17、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作者:黄景仁《别老母》

      18、马蹀阏氏血,旗袅可汗头。作者:岳飞《送紫岩张先生北伐》

      19、夜来小雨新霁,双燕舞风斜。作者:万俟咏《诉衷情·送春》

      20、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作者:李白《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21、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作者: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作者: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3、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作者:李颀《送陈章甫》

      24、郑国游人未及家,洛阳行子空叹息。作者:李颀《送陈章甫》

      25、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作者: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26、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作者: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7、望望不见君,连山起烟雾。作者:李白《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28、别来不寄一行书。作者:晁冲之《临江仙·忆昔西池池上饮》

      29、醉别西楼醒不记。作者:晏几道《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

      30、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作者: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

      31、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作者:岑参《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

      32、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作者:苏轼《和董传留别》

      33、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丹丘。作者:韩翃《同题仙游观》

      34、孤花片叶,断送清秋节。作者:纳兰性德《清*乐·孤花片叶》

      35、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作者:李白《赤壁歌送别》

      36、莫避春阴上马迟。作者: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37、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作者:杜甫《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38、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作者:李商隐《辛未七夕》

      39、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作者:李白《赤壁歌送别》

      40、请君看取东流水,方识人间别意长。作者:严仁《鹧鸪天·惜别》

      41、那年离别日,只道住桐庐。作者:刘采春《啰唝曲·那年离别日》

      42、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作者:王维《送沈子归江东》

      43、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作者: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44、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作者:文天祥《酹江月·和友驿中言别》

      45、何处可为别,长安青绮门。作者:李白《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

      46、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如。作者:钱起《送外甥怀素上人归乡侍奉》

      47、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作者:韦庄《送日本国僧敬龙归》

      48、湘水上,女衣罗,白云堪卧君早归。作者:李白《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

      49、交河城边鸟飞绝,轮台路上马蹄滑。作者:岑参《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阅读全文]...

2022-04-12 21:17:12
  • 送别诗词名句

  • 送别
  • 送别诗词名句

      送别意味着着又一次等待的开始,大家知道的`送别诗句有哪些呢?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送别诗词名句,欢迎参考借鉴。

      1. 尊前不用翠眉颦。——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2. 辞君向天姥,拂石卧秋霜。——李白《别储邕之剡中》

      3. 丹桂不知摇落恨,素娥应信别离愁。——王琪《望江南·江南月》

      4. 户多输翠羽,家自种黄甘。——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5. 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6. 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王维《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7. 春水别来应到海,小松生命合禁霜。——李觏《秋晚悲怀》

      8. 无端更借樵风送。——贺铸《菩萨蛮·彩舟载得离愁动》

      9. 胡姬招素手,延客醉金樽。——李白《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

      10. 今日龙钟人共弃,愧君犹遣慎风波。——刘长卿《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11. 忆与君别年,种桃齐蛾眉。——李白《独不见》

      12. 诗成流水上,梦尽落花间。——钱起《送夏侯审校书东归》

      13.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14. 送君归去愁不尽,又惜空度凉风天。——王昌龄《送狄宗亨》

      15. 触帘风送景阳钟,鸳被绣花重。——顾敻《虞美人·触帘风送景阳钟》

      16. 不能更折江头柳,自有青青松柏心。——贯休《春送僧》

      17. 孤花片叶,断送清秋节。——纳兰性德《清*乐·孤花片叶》

      18. 去年离别雁初归,今夜裁缝萤已飞。——张纮《闺怨》

      19.江上旗亭,送君还是逢君处。——吴大有《点绛唇·送李琴泉》

      20.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范成大《鹊桥仙·七夕》

      21. 自小阙内训,事姑贻我忧。——韦应物《送杨氏女》

      22. 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朱淑真《蝶恋花·送春》

      23. 远与君别者,乃至雁门关。——江淹《古离别》

      24. 道义无今古,功名有是非。——陆游《送仲高兄宫学秩满赴行在》

      25. 明年应赋送君诗。——晏几道《临江仙·身外闲愁空满》

      26. 嗟万事难忘,惟是轻别。——周邦彦《浪淘沙慢·晓阴重》

      27. 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白居易《江楼月》

      28. 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陈亮《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

      29. 马蹀阏氏血,旗袅可汗头。——岳飞《送紫岩张先生北伐》

      30. 萱草石榴,也解留春住。——刘铉《蝶恋花·送春》

      31. 罢归无旧业,老去恋明时。——刘长卿《送李中丞之襄州》

      32. 人间第一耽离别。——王国维《蝶恋花·满地霜华浓似雪》

      33. 铜雀春情,金人秋泪,此恨凭谁雪。——邓剡《酹江月·驿中言别友人》

      34. 大都秋雁少,只是夜猿多。——高適《送郑侍御谪闽中》

      35.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杨炎正《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

      36. 江心云带蒲帆重,楼上风吹粉泪香。——严仁《鹧鸪天·惜别》

      37. 愿一见颜色,不异琼树枝。——江淹《古离别》

      38. 不学燕丹客,空歌易水寒。——骆宾王《送郑少府入辽共赋侠客远从戎》

      39. 津亭杨柳碧毵毵,人立东风酒半酣。——陆娟《代父送人之新安》

      40. 八月寒苇花,秋江浪头白。——李颀《送刘昱》

      41. 孝廉因岁贡,怀橘向秦川。——孟浩然《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

      42. 诸公谁听刍荛策,吾辈空怀畎亩忧。——陆游《送七兄赴扬州帅幕》

      43. 山为两乡别,月带千里貌。——王昌龄《送任五之桂林》

      44. 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上三更月。——辛弃疾《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45. 男声欣欣女颜悦,人家不怨言语别。——王建《田家行》

      46. 细想从来,断肠多处,不与今番同。——晏几道《少年游·离多最是》

      47. 教人怎不伤情。——刘过《柳梢青·送卢梅坡》

      48. 迢递路回清野,人语渐无闻,空带愁归。——周邦彦《夜飞鹊·河桥送人处》

      49. 除却春风沙际绿,一如看汝过江时。——王安石《送和甫至龙安微雨》

    [阅读全文]...

2021-12-16 23:21:07
  • 《送别/山中送别》诗词

  • 送别
  • 《送别/山中送别》诗词

      诗词,是指以古体诗、*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汉族传统诗歌。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通常认为,诗较为适合“言志”,而词则更为适合“抒情”。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送别/山中送别》诗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原文

      唐代: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译文

      在深山中送走了好友,夕阳落下把柴门半掩。

      春草到明年催生新绿,朋友啊你能不能回还?

      注释

      ⑴掩:关闭。柴扉:柴门。

      ⑵明年:一作“年年”。

      ⑶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

      鉴赏

      这首《山中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情景,而是匠心别运,选取了与一般送别诗全然不同的下笔着墨之点。

      诗的首句“山中相送罢”,在一开头就告诉读者相送已罢,把送行时的话别场面、惜别情怀,用一个看似毫无感*彩的“罢”字一笔带过。这里,从相送到送罢,跳越了一段时间。而次句从白昼送走行人一下子写到“日暮掩柴扉”,则又跳越了一段更长的时间。诗人在把生活接入诗篇时,剪去了在这段时间内送行者的所感所想,都当作暗场处理了。

      对离别有体验的人都知道,行人将去的片刻固然令人黯然魂消,但一种寂寞之感、怅惘之情往往在别后当天的日暮时会变得更浓重、更稠密。在这离愁别恨最难排遣的时刻,要写的东西也定必是千头万绪的;可是,诗只写了一个“掩柴扉”的举动。这是山居的人每天到日暮时都要做的极其*常的事情,看似与白昼送别并无关连。而诗人却把这本来互不关连的两件事连在了一起,使这本来天天重复的行动显示出与往日不同的.意味,从而寓别情于行间,见离愁于字里。读者自会从其中看到诗中人的寂寞神态、怅惘心情;同时也会想:继日暮而来的是黑夜,在柴门关闭后又将何以打发这漫漫长夜呢?这句外留下的空白,更是使人低回想象于无穷的。

      诗的三、四两句“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从《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句化来。但赋是因游子久去而叹其不归,这两句诗则在与行人分手的当天就惟恐其久去不归。唐汝询在《唐诗解》中概括这首诗的内容为:“扉掩于暮,居人之离思方深;草绿有时,行人之归期难必。”而“归期难必”,正是“离思方深”的一个原因。“归不归”,作为一句问话,照说应当在相别之际向行人提出,这里却让它在行人已去、日暮掩扉之时才浮上居人的心头,成了一个并没有问出口的悬念。这样,所写的就不是一句送别时照例要讲的话,而是“相送罢”后内心深情的流露,说明诗中人一直到日暮还为离思所笼罩,虽然刚刚分手,已盼其早日归来,又怕其久不归来了。前面说,从相送到送罢,从“相送罢”到“掩柴扉”,中间跳越了两段时间;这里,在送别当天的日暮时就想到来年的春草绿,而问那时归不归,这又是从当前跳到未来,跳越的时间就更长了。

      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这是超出一般送别诗的所在。开头隐去送别情景,以“送罢”落笔,继而写别后回家寂寞之情更浓更稠,为望其再来的题意作了铺垫,于是想到春草再绿自有定期,离人回归却难一定。惜别之情,自在话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别运,高人一筹。

      王维善于从生活中拾取看似*凡的素材,运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来显示深厚、真挚的感情,令人神远。这首《山中送别》诗就是这样的。

    [阅读全文]...

2022-06-06 18:50:55
  • 写送别的诗词

  • 送别
  • 写送别的诗词

      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下面为大家带来写送别的诗词,快来看看吧。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从兹去,萧萧班马鸣。

      《饯别王十一南游》

      唐·刘长卿

      里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苹。

      《送友人》

      唐·薛涛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送灵澈上人》

      唐·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远归。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唐·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江亭月夜送别二首》其二

      唐·王勃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山中相送》

      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明年春草绿,王孙归不归?

      《送李端》

    [阅读全文]...

2022-01-11 17:50:34
  • 有关于送别的诗词

  • 送别,阅读,文学
  • 有关于送别的诗词

      古代的文人墨士送别亲友时一般都会吟诗来表达他们与亲友依依惜别的心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有关于送别的诗词,欢迎大家分享。

      送别歌

      *代—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注:送别歌是一首由艺术家李叔同作词的中文歌曲。历经几十年传唱经久不衰,成为经典名曲。

      十九世纪美国音乐家J·P·奥德威(John Pond Ordway)作有一首歌曲《梦见家和母亲》(Dreaming of Home and Mother),这首歌流传到日本后,日本音乐家犬童球溪以原歌的曲调(可能作过略微改动),填上日文的新词,作成《旅愁》这首日文歌。1907年《旅愁》发表后,在日本被广泛流传。1905年至1910年,李叔同留学日本,故接触到了《旅愁》,他被这首歌曲的优美旋律所打动,产生了创作灵感,回国后,“天涯五友”这段时期的生活显然给李叔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李叔同与许幻园,宣扬民权思想,提倡移风易俗,宣传男女婚姻自主。一度成为社会风口浪尖改革潮中的一份子,二次革命失败、*称帝、这些层出不穷的社会变幻,导致许幻园家中的百万资财和家业荡然无存,许幻园赶京找*讨回公道,离别时,李叔同在百感交集中写于此歌送别许幻园。也是李叔同的优秀音乐作品,被*数代人所传唱。

      《送别》用的是J·P·奥德威作的曲调,但李叔同本人在作词时对曲子作过少量修改,故《送别》与《梦见家和母亲》的曲子并不完全相同。在歌词上,《梦见家和母亲》、《旅愁》、《送别》则分别是三位艺术家的个人创作,是三个独立的作品,之间无直接联系;当然由于曲调的一致基础,或许在艺术神韵和表现感情上有一定的相通之处。《送别》的歌词类似*诗词中的长短句,有古典诗词的文雅,但意思却能*白易懂;整个中文歌词与曲调结合得十分完美,几乎不能发现是谱曲后重填词的歌曲。有论者认为李叔同的作词是浓缩了古典小说《西厢记》中第四本第三折《长亭送别》的意境。

      人物小传

      李叔同,浙江*息人,生于天津。既是才气横溢的艺术教育家,也是一代高僧。

      李叔同, 弘一法师(1880年10月23日-1942年10月13日),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1918年8月19日出家后法名演音,即佛教中赫赫有名的弘一大师,晚号晚晴老人。他生于天津,祖籍*,民初迁到天津,因其生母本为浙江*湖农家女,故后来李叔同奉母南迁上海,每每自言浙江*湖人,以纪念其先母。精通绘画、音乐、戏剧、书法、篆刻和诗词,为现代*著名艺术家、艺术教育家,中兴佛教南山律宗,为著名的佛教僧侣。1942年10月13日在福建泉州开元寺圆寂。

      1910年李叔同回国,任天津北洋高等工业专门学校图案科主任教员。翌年任上海城东女学音乐教员。1912年任《太*洋报》文艺编辑,兼管副刊及广告,并同柳亚子发起组织文美会,主编《文美杂志》。同年10月《太*洋报》停刊,应聘任浙江两级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1915年任南京高等师范美术主任教*。在教学中他提倡写生,开始使用人体模特,并在学生中组织洋画研究会、乐石社、宁社,倡导美育。1918年8月19日,在杭州虎跑寺剃度为僧,云游温州、新城贝山、普陀、厦门、泉州、漳州等地讲律,并从事佛学南山律的撰著,另据余秋雨《庙宇》,李叔同曾经居于五磊寺。抗日战争爆发后,多次提出“念佛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的口 号,说“吾人所吃的是中华之粟,所饮的是温陵之水,身为佛子,于此之时不能共纾困难于万一”等语,表现了深厚的爱国情怀。

      书法是李叔同毕生的爱好,青年时致力于临碑。他的书法作品有《游艺》、《勇猛精进》等。出家前的书体秀丽、挺健而潇洒;出家后则渐变为超逸、淡冶,晚年之作,愈加谨严、明净、*易、安详。李叔同的篆刻艺术,上追秦汉,*学皖派、浙派、西泠八家和吴熙载等,气息古厚,冲淡质朴,自辟蹊径。有《李庐印谱》、《晚清空印聚》存世。李叔同创作的《送别》也广为传唱。

      《山中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明年 一作:年年)

      译文

      在深山中送走了好友,夕阳落下把柴门半掩。

      春草到明年催生新绿,朋友啊你能不能回还?

      注释

      ⑴掩:关闭。柴扉:柴门。

      ⑵明年:一作“年年”。

      ⑶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

      鉴赏

      这首《山中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情景,而是匠心别运,选取了与一般送别诗全然不同的下笔着墨之点。

      诗的首句“山中相送罢”,在一开头就告诉读者相送已罢,把送行时的话别场面、惜别情怀,用一个看似毫无感情色彩的“罢”字一笔带过。这里,从相送到送罢,跳越了一段时间。而次句从白昼送走行人一下子写到“日暮掩柴扉”,则又跳越了一段更长的时间。诗人在把生活接入诗篇时,剪去了在这段时间内送行者的所感所想,都当作暗场处理了。

      对离别有体验的人都知道,行人将去的片刻固然令人黯然魂消,但一种寂寞之感、怅惘之情往往在别后当天的日暮时会变得更浓重、更稠密。在这离愁别恨最难排遣的时刻,要写的东西也定必是千头万绪的;可是,诗只写了一个“掩柴扉”的.举动。这是山居的人每天到日暮时都要做的极其*常的事情,看似与白昼送别并无关连。而诗人却把这本来互不关连的两件事连在了一起,使这本来天天重复的行动显示出与往日不同的意味,从而寓别情于行间,见离愁于字里。读者自会从其中看到诗中人的寂寞神态、怅惘心情;同时也会想:继日暮而来的是黑夜,在柴门关闭后又将何以打发这漫漫长夜呢?这句外留下的空白,更是使人低回想象于无穷的。

      诗的三、四两句“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从《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句化来。但赋是因游子久去而叹其不归,这两句诗则在与行人分手的当天就惟恐其久去不归。唐汝询在《唐诗解》中概括这首诗的内容为:“扉掩于暮,居人之离思方深;草绿有时,行人之归期难必。”而“归期难必”,正是“离思方深”的一个原因。“归不归”,作为一句问话,照说应当在相别之际向行人提出,这里却让它在行人已去、日暮掩扉之时才浮上居人的心头,成了一个并没有问出口的悬念。这样,所写的就不是一句送别时照例要讲的话,而是“相送罢”后内心深情的流露,说明诗中人一直到日暮还为离思所笼罩,虽然刚刚分手,已盼其早日归来,又怕其久不归来了。前面说,从相送到送罢,从“相送罢”到“掩柴扉”,中间跳越了两段时间;这里,在送别当天的日暮时就想到来年的春草绿,而问那时归不归,这又是从当前跳到未来,跳越的时间就更长了。

      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这是超出一般送别诗的所在。开头隐去送别情景,以“送罢”落笔,继而写别后回家寂寞之情更浓更稠,为望其再来的题意作了铺垫,于是想到春草再绿自有定期,离人回归却难一定。惜别之情,自在话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别运,高人一筹。

      王维善于从生活中拾取看似*凡的素材,运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来显示深厚、真挚的感情,令人神远。这首《山中送别》诗就是这样的。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阅读全文]...

2021-12-27 18:13:06
  • 有关于送别的诗词

  • 送别
  • 有关于送别的诗词

      古代的文人墨士送别亲友时一般都会吟诗来表达他们与亲友依依惜别的心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有关于送别的诗词,欢迎大家分享。

      送别歌

      *代—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注:送别歌是一首由艺术家李叔同作词的中文歌曲。历经几十年传唱经久不衰,成为经典名曲。

      十九世纪美国音乐家J·P·奥德威(John Pond Ordway)作有一首歌曲《梦见家和母亲》(Dreaming of Home and Mother),这首歌流传到日本后,日本音乐家犬童球溪以原歌的曲调(可能作过略微改动),填上日文的新词,作成《旅愁》这首日文歌。1907年《旅愁》发表后,在日本被广泛流传。1905年至1910年,李叔同留学日本,故接触到了《旅愁》,他被这首歌曲的优美旋律所打动,产生了创作灵感,回国后,“天涯五友”这段时期的生活显然给李叔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李叔同与许幻园,宣扬民权思想,提倡移风易俗,宣传男女婚姻自主。一度成为社会风口浪尖改革潮中的一份子,二次革命失败、*称帝、这些层出不穷的社会变幻,导致许幻园家中的百万资财和家业荡然无存,许幻园赶京找*讨回公道,离别时,李叔同在百感交集中写于此歌送别许幻园。也是李叔同的优秀音乐作品,被中国数代人所传唱。

      《送别》用的是J·P·奥德威作的曲调,但李叔同本人在作词时对曲子作过少量修改,故《送别》与《梦见家和母亲》的曲子并不完全相同。在歌词上,《梦见家和母亲》、《旅愁》、《送别》则分别是三位艺术家的个人创作,是三个独立的作品,之间无直接联系;当然由于曲调的一致基础,或许在艺术神韵和表现感情上有一定的相通之处。《送别》的歌词类似中国诗词中的长短句,有古典诗词的文雅,但意思却能*白易懂;整个中文歌词与曲调结合得十分完美,几乎不能发现是谱曲后重填词的歌曲。有论者认为李叔同的作词是浓缩了古典小说《西厢记》中第四本第三折《长亭送别》的意境。

      人物小传

      李叔同,浙江*息人,生于天津。既是才气横溢的艺术教育家,也是一代高僧。

      李叔同, 弘一法师(1880年10月23日-1942年10月13日),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1918年8月19日出家后法名演音,即佛教中赫赫有名的弘一大师,晚号晚晴老人。他生于天津,祖籍*,民初迁到天津,因其生母本为浙江*湖农家女,故后来李叔同奉母南迁上海,每每自言浙江*湖人,以纪念其先母。精通绘画、音乐、戏剧、书法、篆刻和诗词,为现代中国著名艺术家、艺术教育家,中兴佛教南山律宗,为著名的佛教僧侣。1942年10月13日在福建泉州开元寺圆寂。

      1910年李叔同回国,任天津北洋高等工业专门学校图案科主任教员。翌年任上海城东女学音乐教员。1912年任《太*洋报》文艺编辑,兼管副刊及广告,并同柳亚子发起组织文美会,主编《文美杂志》。同年10月《太*洋报》停刊,应聘任浙江两级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1915年任南京高等师范美术主任教*。在教学中他提倡写生,开始使用*,并在学生中组织洋画研究会、乐石社、宁社,倡导美育。1918年8月19日,在杭州虎跑寺剃度为僧,云游温州、新城贝山、普陀、厦门、泉州、漳州等地讲律,并从事佛学南山律的撰著,另据余秋雨《庙宇》,李叔同曾经居于五磊寺。抗日战争爆发后,多次提出“念佛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的口 号,说“吾人所吃的是中华之粟,所饮的是温陵之水,身为佛子,于此之时不能共纾困难于万一”等语,表现了深厚的爱国情怀。

      书法是李叔同毕生的爱好,青年时致力于临碑。他的书法作品有《游艺》、《勇猛精进》等。出家前的书体秀丽、挺健而潇洒;出家后则渐变为超逸、淡冶,晚年之作,愈加谨严、明净、*易、安详。李叔同的篆刻艺术,上追秦汉,*学皖派、浙派、西泠八家和吴熙载等,气息古厚,冲淡质朴,自辟蹊径。有《李庐印谱》、《晚清空印聚》存世。李叔同创作的《送别》也广为传唱。

      《山中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明年 一作:年年)

      译文

      在深山中送走了好友,夕阳落下把柴门半掩。

      春草到明年催生新绿,朋友啊你能不能回还?

      注释

      ⑴掩:关闭。柴扉:柴门。

      ⑵明年:一作“年年”。

      ⑶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

      鉴赏

      这首《山中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情景,而是匠心别运,选取了与一般送别诗全然不同的下笔着墨之点。

      诗的首句“山中相送罢”,在一开头就告诉读者相送已罢,把送行时的话别场面、惜别情怀,用一个看似毫无感*彩的“罢”字一笔带过。这里,从相送到送罢,跳越了一段时间。而次句从白昼送走行人一下子写到“日暮掩柴扉”,则又跳越了一段更长的时间。诗人在把生活接入诗篇时,剪去了在这段时间内送行者的所感所想,都当作暗场处理了。

      对离别有体验的人都知道,行人将去的片刻固然令人黯然魂消,但一种寂寞之感、怅惘之情往往在别后当天的日暮时会变得更浓重、更稠密。在这离愁别恨最难排遣的时刻,要写的东西也定必是千头万绪的;可是,诗只写了一个“掩柴扉”的.举动。这是山居的人每天到日暮时都要做的极其*常的事情,看似与白昼送别并无关连。而诗人却把这本来互不关连的两件事连在了一起,使这本来天天重复的行动显示出与往日不同的意味,从而寓别情于行间,见离愁于字里。读者自会从其中看到诗中人的寂寞神态、怅惘心情;同时也会想:继日暮而来的是黑夜,在柴门关闭后又将何以打发这漫漫长夜呢?这句外留下的空白,更是使人低回想象于无穷的。

      诗的三、四两句“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从《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句化来。但赋是因游子久去而叹其不归,这两句诗则在与行人分手的当天就惟恐其久去不归。唐汝询在《唐诗解》中概括这首诗的内容为:“扉掩于暮,居人之离思方深;草绿有时,行人之归期难必。”而“归期难必”,正是“离思方深”的一个原因。“归不归”,作为一句问话,照说应当在相别之际向行人提出,这里却让它在行人已去、日暮掩扉之时才浮上居人的心头,成了一个并没有问出口的悬念。这样,所写的就不是一句送别时照例要讲的话,而是“相送罢”后内心深情的流露,说明诗中人一直到日暮还为离思所笼罩,虽然刚刚分手,已盼其早日归来,又怕其久不归来了。前面说,从相送到送罢,从“相送罢”到“掩柴扉”,中间跳越了两段时间;这里,在送别当天的日暮时就想到来年的春草绿,而问那时归不归,这又是从当前跳到未来,跳越的时间就更长了。

      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这是超出一般送别诗的所在。开头隐去送别情景,以“送罢”落笔,继而写别后回家寂寞之情更浓更稠,为望其再来的题意作了铺垫,于是想到春草再绿自有定期,离人回归却难一定。惜别之情,自在话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别运,高人一筹。

      王维善于从生活中拾取看似*凡的素材,运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来显示深厚、真挚的感情,令人神远。这首《山中送别》诗就是这样的。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阅读全文]...

2022-03-29 11:04:33
  • 送别诗诗词鉴赏

  • 送别
  • 送别诗诗词鉴赏

      山中送别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柴扉:柴门。

      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

      【译文】

      在山中送走了我的友人以后,夕阳西坠我关闭柴门。待到明年春草绿的时候,友人呀你还能不能回来呢?

      【评析】:

      燧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这是超出

      一般送别诗的所在。开头隐去送别情景,以“送罢”落笔,继而写别后回家寂寞之情更浓更稠,为盼其再来的题意作了铺垫,于是想到春草再绿自有定期,离人回归却难上加难。

      惜别之情,自在话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别运,高人一筹。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译文】

      朋友,面对这黄云千里,大雪纷飞,雁声凄楚,北风呼啸的景象,千

      万不要感到惆怅。(在这日暮天寒之地,恶劣环境之中,你的意志将得到锻炼。)

      莫要因为环境艰苦,旅途寂寞而悲愁。在这蓝天之下你将不会感到寂寞,在

      这蓝天之下你的名字将传遍大地,我为你而自豪。去吧朋友,你将在四之

      内找到你的知音。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释]

      1.芙蓉楼:润州(今江苏镇江)的城楼。辛渐:作者的一位朋友。

      2.寒雨连江:润州在长江边。这句是说,夜里长江上下了寒雨。吴:春秋时的吴国在长江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为吴。

      3.*明:清晨。楚山:春秋时的楚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为楚

      山。

      4.洛阳:今河南洛阳,是辛渐所去的地方。

      5.冰心:比喻心的纯洁。玉壶:冰在玉壶之中,进一步比喻人的清廉正直。

      [解说]

      一夜寒雨过后,诗人在芙蓉楼与友人话别,这时只有晨光映照着远处的山峦。

      他嘱咐朋友,如果远方的亲友问起我,请把我清廉正直的心意传达给他们。

      [赏析]

      这首诗不像一般的送别诗那样,努力抒发对友人的深深眷恋之情,而是着重讲述自己的纯洁感情和高尚志向。当时,诗人的朋友辛渐即将取道扬州,北上洛阳。正在江宁(今江苏南京)任职的诗人,亲自送到了润州,在西北城楼(即“芙蓉楼”)为他饯行,并写下这首诗。“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寒冷的夜雨,滔滔的江流,连朦胧的远山也显得孤单,这种景象衬托出诗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但诗的重点却在后两句。朋友此番西行的目的地是洛阳,那里也有诗人众多的亲人和朋友。诗人深深思念洛阳的亲友,并想象他们也同样深深思念着自己。他嘱托辛渐,当亲友们问起来,就说我的内心依然纯洁无瑕,就像冰那样晶莹,像玉那样透亮。诗中用一个巧妙的互相映衬的比喻,来形容一种纯洁完美的品格,显示出很高的语言技巧,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注解】:

      1、城阙:指唐代都城长安。

      2、辅:护卫。

      3、三秦:现在陕西省一带;辅三秦即以三秦为辅。

      4、五津:四川境内长江的五个渡口。

      【韵译】:

      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

      风烟滚滚,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

    [阅读全文]...

2022-07-22 21:40:34
  • 有哪些送别诗词

  • 送别
  • 有哪些送别诗词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离别是每个人生阶段都会有的,学会适应离别,同时也要感恩命运让你们相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有哪些送别诗词,希望大家喜欢。

      送别诗词:《送元二使安西》

      诗人:王维

      渭城朝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别诗词:《送友人》

      诗人: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送别诗词:《送沈子福之江东》

      诗人: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送别诗词:《南浦别》

      诗人: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送别诗词:《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诗人: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襟。

      送别诗词:《别董大》

      诗人: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送别诗词:《芙蓉楼送辛渐》

      诗人: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有哪些送别诗词,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正是因为圆月的残缺,人类才渴望月圆的美满,才更想念挚的亲人。于是,亲人间那血浓于水的感情便成为了最执着的思念与牵挂。

    [阅读全文]...

2022-03-15 06:50:48
当前热门
送别朋友的诗词 - 句子
送别朋友的诗词 - 语录
送别朋友的诗词 - 说说
送别朋友的诗词 - 名言
送别朋友的诗词 - 诗词
送别朋友的诗词 - 祝福
送别朋友的诗词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