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岩茶的诗词

关于关于岩茶的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于岩茶的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于岩茶的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关于岩茶的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5) 语录(1) 说说(1) 名言(173) 诗词(72) 祝福(3k+) 心语(63)

  • 关于岩茶水仙的诗句

  • 山山秀水清如玉,六六奇峰翠插天。

    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自古栽。

    香含2113玉女峰头露,润滞珠箫洞口云。

    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

    茶宜高山之阴,而喜日阳之早。

    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 唐 徐夤

    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宠加。

    争新买宠各出异,今年斗5261品充官茶。 宋 苏轼

    石碾清飞瑟瑟尘,乳香烹出建溪春,

    世间绝品人难识,闲对茶经忆古人。 宋 林逋

    武夷真是神仙境,已产灵芝又4102产茶。 宋 林锡翁

    积年不啜溪茶,心窍黄尘塞五车,

    敢乞君候分数饼,暂教清兴绕烟霞。 宋 耶律楚才

    于今贡茶,惟有武夷雨前最胜。 明 许次纾

    幔亭峰下1653御园旁,贡入春山采焙乡,

    云蒸雨润成仙口,器洁泉清发异回香。 清 查慎行

    武夷和雨采春丛,嫩叶蒙茸,佳名千古重,卢仝曾称颂,七碗自清风。 明 陈铎

    茶出武夷,其品是佳。 明 王应山

    仙翁遗石灶,宛在答水中央,

    饮罢方舟去,茶烟袅细香。 宋 朱熹

    两瓣朱唇,薰风徐来,

    吹冷武夷,吹暖郎怀。 爱德华.杨

    一、《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欣然会心,为之作咏》宋·黄庭坚

    诗作全文:

    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是谁招此断肠魂,种作寒花寄愁绝。

    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矾是弟梅是兄。坐对真成被花恼,出门一笑大江横。

    白话释义:*在水仙花前,我的心呵,真个被它撩乱。起身走出门外,不觉一笑粲然。浩瀚横流的大江映入了我的眼帘。

    二、《题钱舜举写生五首·水仙兰》宋·陈深

    诗作全文:

    翩翩凌波仙,静挹君子德。

    *生出处同,相知不易得。

    白话释义:水仙花翩翩的姿态像仙子一样,静静的像君子一样。从同样的地方生长,但是它却很珍贵。

    三、《水仙》明·于若瀛

    诗作全文:

    水花垂绿蒂,袅袅绿云轻。

    自是压群卉,谁言梅是兄。

    白话释义:水仙花的绿色的蒂垂了出来,像绿色的烟雾一般。同样都力压群芳,谁能说梅花就能比它更胜一筹呢。

    四、《水仙》南宋·姜特立

    诗作全文:

    六出玉槃金屈卮,青瑶丛里花四枝。

    清香自信高群品,故与江梅相并时。

    白话释义:青色的花丛中能冒出四支水仙花。清香宜人,品行高洁,所以可以和江边的梅花相提并论。

    五、《水仙》南宋·释智愚

    诗作全文:

    芳心尘外洁,道韵雪中香。

    自是神仙骨,何劳更洗妆。

    白话释义:内心芬芳,外表纯洁,暗香伊人。本身就是神仙一样的风姿,根本不用再修饰梳妆。

    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欣然会心,为之作咏

    宋黄庭坚

    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

    是谁招此断肠魂,种作寒花寄愁绝。

    [阅读全文]...

2022-05-01 00:19:01
  • 形容岩茶的唯美句子

  • 唯美,广告语,个性
  • 描写“武夷岩茶”的优美句子

    山山秀水清如玉,六六奇峰翠插天。

    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自古栽。

    香含玉女峰头露,润滞珠箫洞口云。

    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

    茶宜高山之阴,而喜日阳之早。

    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

    唐 徐夤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宠加。

    争新买宠各出异,今年斗品充官茶。

    宋 苏轼石碾清飞瑟瑟尘,乳香烹出建溪春,世间绝品人难识,闲对茶经忆古人。

    宋 林逋武夷真是神仙境,已产灵芝又产茶。

    宋 林锡翁积年不啜溪茶,心窍黄尘塞五车,敢乞君候分数饼,暂教清兴绕烟霞。

    宋 耶律楚才于今贡茶,惟有武夷雨前最胜。

    明 许次纾幔亭峰下御园旁,贡入春山采焙乡,云蒸雨润成仙口,器洁泉清发异香。

    清 查慎行武夷和雨采春丛,嫩叶蒙茸,佳名千古重,卢仝曾称颂,七碗自清风。

    明 陈铎茶出武夷,其品是佳。

    明 王应山仙翁遗石灶,宛在水中央,饮罢方舟去,茶烟袅细香。

    宋 朱熹两瓣朱唇,薰风徐来,吹冷武夷,吹暖郎怀。

    爱德华.杨

    红茶属于全发酵茶,暖性,冬天喝或者胃寒的人较好;绿茶属于不发酵(85%或以上),寒性,脾胃不好的人少用,但是绿茶抗氧化防衰老;半发酵是乌龙茶,介于上两者之间,基本上大家都可以用

    您知道岩茶属于下列哪类吗

    半发酵的乌龙茶

    1、《武夷茶歌 》范仲淹 年年春自东南来, 建溪先暖冰微开 溪边奇茗冠天下, 武夷仙人从古栽 2、桂林山水甲天下如武夷一小丘 。

    ——郭沫若 3、一溪贯群山 ,清浅萦。

    溪边列岩岫, 倒影浸寒绿 。

    ——李纲 4、县官不解修祠祀,但索文公手植茶 。

    ——朱熹 5、武夷占尽人间美,愿乘长风我再来。

    ——刘白羽 6、《游 武 夷》 ——陆游  少读封禅书,始知武夷君。

      晚乃游斯山,秀杰非昔闻。

      三十六奇峰,秋晴无纤云。

      空岩鸡晨号,峭壁丹夜暾。

      巢居寄千仞,鸿荒想羲轩。

      风雨蜕玉骨,难以俗意论。

      丹梯不容蹑,修蔓亦畏扪。

      溯流进小艇,愧惊白鸥群。

    不是。

    武夷岩茶品质独特,它未经窨花,茶汤却有浓郁的鲜花香,饮时甘馨可口 ,回味无究。

    武夷岩茶条形壮结、匀整,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茶汤呈深橙*,清澈艳丽;叶底软亮,叶缘朱红,叶心淡绿带黄;兼有红茶的甘醇、绿茶的清香;茶性和而不寒,久藏不坏,香久益清,味久益醇。

    泡饮时常用小壶小杯,因其香味浓郁,冲泡五六次后余韵犹存。

    [阅读全文]...

2022-01-14 21:04:48
  • 关于奇妙岩茶,诗意生花的介绍

  • 诗意
  • 关于奇妙岩茶,诗意生花的介绍

      奇妙岩茶,诗意生花

      一抹浓郁的花香和着一杯淡黄明亮的茶汤就掀开黎明的帷幕。一点点的鲜爽甜润在舌尖弥漫开来;一杯杯含香的茶汤就是冬日身心的温暖。

      午后的时光,一片暖阳就撩起一丝淡淡的念想,一起品过的那几片茶叶早已定格成一季的馨香。此时,时光走远,温情犹在。

      轻轻地各从奇妙二饼中撬出一些茶叶,用两套茶壶同时来泡这两款春茶,任凭它们在水中慢慢地舒展。此时,想起云南岩茶协会会长游贤用在泡云南岩茶时所用的独特手法,于是就套来试试。

      先品“奇饼”,第一泡自然用来洗茶,洗茶水则用公道杯存放,接着用这些茶水再洗第二次,第三次茶。每次出汤之后,用手掌轻轻地拍打着茶壶,让叶子与茶壶亲密地接触。每次泡茶时,此法都可快速地唤醒茶叶。

      此时,看看茶汤,的确有些浑浊。不过,*空间感觉花香四溢,片刻浮躁的心情顿时有了些许的宁静。*惯性地闻下盖碗中的茶叶和出汤后的公道杯,便喜欢上这迷人的茶香。

      一杯杯的茶汤入口,心情便如这茶汤一般,喜悦而清亮。品到第七八泡茶汤时,滋味愈发甜润迷人。这款奇饼带着春暖花开的鲜活韵味让人仿佛流连于山花烂漫的'山野清晨;那岩石缝隙中根深叶茂的古茶树与岩石混生共存的神奇;高山海拨,奇山险峻,云遮雾罩的自然之美;以及品鉴之时,那原野花香、爽口甜美、滋味醇厚的美好体验印证了邦东古茶独具“岩韵花香”的地域风韵。还有古农岩总所描述的邦东冬日的壮观云海;夏季,大自然所恩赐的各种野生菌中那大红菌煮汤的独特美味于我都是美丽的诱惑。

      这款岩韵花香的“奇饼,让人感觉到茶汤的鲜爽甜润;茶气的着力点仿佛是一曲灵动的音符在舌尖跳跃着甜蜜;相较于奇饼的清新雅致,这款“妙饼'让人感觉水中含香,回甘生津很快。第七泡开始,那一抹微微的涩味早已化作回甘生津。因此,较之“奇饼”,“妙饼”圆润饱满之中还多了些霸气,茶气的着力点让人感觉喉韵绵绵。

      一时的心动,两款茶汤悄然相融。此时,再品茶汤便觉清香淡雅与浑圆饱满相得益彰,如一对恋人的心意相通,情意绵延。

      唐代茶圣陆羽在其著作《茶经》里写下:“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清·刘源长《茶史·茶之分产》亦有记载:“……出壑岭断崖缺石之间,盖草木之仙骨。”北宋蔡襄《茶录》认为,“茶生石缝间,盖精品也”。由此可见,从古至今,与石共生的茶,均成了品质卓越、品格高逸的典型代表。

      奇韵邦东,妙韵马台。这奇妙的岩茶,诗意生花;每次品茗,那香甜糯滑且饱满而鲜爽的茶汤便是浮躁的尘世之中心灵片刻的安居之所。

    [阅读全文]...

2022-01-30 11:02:59
  • 千丈岩瀑布赏析诗词

  • 瀑布
  • 千丈岩瀑布赏析诗词

      王安石观瀑诗云:“拔地万重清嶂立,悬空千丈素流分[2]。共看玉女机丝挂,映日还成五色文。”面瀑旧有飞雪亭,后圮。现为1986年重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千丈岩瀑布赏析诗词,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千丈岩瀑布

      作者:王安石 朝代:北宋 拔地万重清嶂立,悬空千丈素流分。

      共看玉女机丝挂,映日还成五色丈。

      拓展内容:《书湖阴先生壁》王安石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

      书湖阴先生壁

      宋代 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桑条索漠楝花繁,风敛余香暗度垣。

      黄鸟数声残午梦,尚疑身属半山园。

      译文

      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成垄,都是主人亲手栽种。

      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并且环绕着农田;两座大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去绿色。

      桑树枝叶繁茂,楝花也十分繁盛。清风吹送楝花余香,悄悄地送过墙头。

      黄莺几声清脆的啼叫,惊醒了我的午觉。一梦醒来,我恍恍惚惚还觉得自己好像仍然在旧日所住的半山园中。

      注释

      书:书写,题诗。湖阴先生:本名杨德逢,隐居之士,是王安石晚年居住金陵紫金山(今江苏南京)时的邻居。

      茅檐:茅屋檐下,这里指庭院。无苔:没有青苔。

      成畦(qí):成垄成行。畦:经过修整的一块块田地。

      护田:这里指护卫环绕着园田。⑸排闼(tà):开门。闼:小门。送青来:送来绿色。

      楝(liàn)花:“二十四番花信”里的楝花,指的就是北方常见的苦楝花。

      创作背景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是王安石题在杨德逢屋壁上的一组诗。杨德逢,别号湖阴先生,是王安石退居金陵时的邻居和经常往来的朋友。

      别解

      首句的“长扫”,一直解释为:经常打扫,“长”通“常”,“茅檐”是代指庭院,“静”同“净”。于是,首句就解释成了:由于经常打扫,庭院干净得一点儿青苔都没有了。

      如果不问,这样的解释也可以说得通,因为这样的解说已经通行了好几百年。但是,若要是深究,若要联系生活,就会发觉,这样的解释并不合乎事理。

      说“茅檐”是借代庭院,就已经很勉强。如果视“扫”为打扫,那么,被借代的应该也是可以打扫的;借代的也应该是被打扫的一部分。庭院是可以打扫的,可“茅檐”是不可以打扫的。请问一下,经常登梯子扫房檐,谁扫过请举手!若是瓦檐,若是水泥房檐,有了雅兴,打扫也无妨,但是,秋风尚能卷走屋上三重茅,茅草的檐是扫不得的,扫一回,那苫房的茅草就下来一些,扫它几回屋子就漏了。以不可扫的“茅檐”代庭院是不妥的。

      即使是允许“茅檐”代“庭院”,那庭院中被扫的也不应该是“苔”。苔是长在潮湿的地方的,是紧附于其他物体上的,用扫帚是扫不去的。刘禹锡的陋室“苔痕上阶绿”,并不能说明陋室卫生没搞好。卫生检查团从来不以苔的有无打分。以扫苔来说明院子干净,也是不妥的。其实,有些青苔的庭院,倒是文人追求的雅、静,也算是一种情趣。

      有这么多的不合事理,我们有理由重新看一下“茅檐长扫静无苔”。

      “扫”的常用义是“清除”,是“用扫帚除去尘垢”,解释“茅檐”为代指庭院,“长”为“常”,全是为了适应一个“打扫”,在其他场合并不容易找到例子。我们应该看到,“扫”还有一个意义,就是描、画。张祜诗《集灵台》“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娥眉朝至尊。”这个“扫”就是描画。司空图《灯花》之二“明朝斗草多应喜,剪得灯花自扫眉。”这“扫”也是描画。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这“扫”也是描画。

      解释“茅檐”的人多是没有住过茅屋的,才弄出这些借代、通假,看得出,是为了迎合“打扫”的无奈与被迫。

      如果,我们跳出“扫”的常用义,选用“描画”解释“茅檐长扫静无苔”,就可以解释成:无苔的房檐,像大笔一样长长的一画。苫房用的草,多是梢朝下,以利水流;反之就“戗水”了,水就可能顺草进入里面。多年不换的房草,朽烂含水,也就长出苔了。有苔的房子也就快不行了。新苫的房,檐上自然是“无苔”的了。新苫的房草,梢比较长,也比较软,若是让文人看了,就恰是毛笔。

      这样的解释,一是少了许多麻烦,“长”还是原来的“长”“茅檐”仍是原来“茅檐”。二是更有诗味了,无苔的房檐,像笔一样长长的一画,这多有诗意,这多有文气,这才是读书人的`眼力。其实,“茅檐长扫静无苔”说的是,房子是新苫过的;“花木成畦手字栽”说的是,主人勤于劳作。房子是新苫的,花木是亲手栽的,就是说主人对生活充满热情。

      整个诗写的是清新、娴静的生活。将一个“扫”字重新解释,让它成为“描画”,成为富有动感与美感的比喻,较之扫院子,诗的张力就大多了。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张港先生著《经典古诗词另类“悦”读》)

      赏析

      这两首诗是题写在湖阴先生家屋壁上的,其中第一首很著名。这一首诗用典十分精妙,读者不知典故内容,并不妨碍对诗歌大意的理解;而诗歌的深意妙趣,则需要明白典故的出处才能更深刻地体会。

      首二句赞美杨家庭院的清幽。“茅檐”代指庭院。“静”即净。怎样写净呢?诗人摒绝一切*泛的描绘,而仅用“无苔”二字,举重若轻,真可谓别具只眼。何以见得?江南地湿,又时值初夏多雨季节,这对青苔的生长比之其他时令都更为有利。况且,青苔性喜阴暗,总是生长在僻静之处,较之其他杂草更难于扫除。而今庭院之内,连青苔也没有,不正表明无处不净、无时不净吗?在这里,*淡无奇的形象由于恰当的用字却具有了异常丰富的表现力。“花木”是庭院内最引人注目的景物。因为品种繁多,所以要分畦栽种。这样,“成畦”二字就并非仅仅交代花圃的整齐,也有力地暗示出花木的丰美,既整齐又不单调。

      这清幽环境令人陶醉,所以当诗人的目光从院内花木移向院外的山水时,他的思致才会那样悠远、飘逸,才会孕育出下面一联的警句,门前的景物是一条河流,一片农田,两座青山,在诗人眼里,山水对这位志趣高洁的主人也有情谊。诗人用拟人手法,将“一水”“两山”写成富有人情的亲切形象。弯弯的河流环绕着葱绿的农田,正像母亲用双手护着孩子一样。“护”字,“绕”字显得那么有情。门前的青山见到庭院这样整洁,主人这样爱美,也争相前来为主人的院落增色添彩:推门而入,奉献上一片青翠。诗人以神来之笔,留下千古传诵的名句。

      “一水”“两山”被转化为富于生命感情的亲切的形象,而为千古传诵。但后二句所以广泛传诵,主要还在于这样两点:一、拟人和描写浑然一体,交融无间。“一水护田”加以“绕”字,正见得那小溪曲折生姿,环绕着绿油油的农田,这不恰像一位母亲双手护着小孩的情景吗?著一“护”字,“绕”的神情明确显示。至于“送青”之前冠以“排闼”二字,更是神来之笔。它既写出了山色不只是深翠欲滴,也不只是可掬,而竟似扑向庭院而来!这种描写给予读者的美感极为新鲜、生动。它还表明山的距离不远,就在杨家庭院的门前,所以似乎伸手可及。尤其动人的,是写出了山势若奔,仿佛刚从远方匆匆来到,兴奋而热烈。所有这些都把握住了景物的特征,而这种种描写,又都和充分的拟人化结合起来那情调、那笔致,完全像在表现“有朋自远方来”的情景:情急心切,竟顾不得敲门就闯进庭院送上礼物。二者融合无间,相映生色,既奇崛又自然,既经锤炼又无斧凿之痕,清新隽永,韵味深长。二、这两句诗也与杨德逢的形象吻合。在前联里,已可看到一个人品高洁、富于生活情趣的湖阴先生。所居仅为“茅檐”,他不仅“扫”,而且“长扫”(即常扫),以至于“静无苔”;“花木成畦”,非赖他人,而是亲“手自栽”。可见他清静脱俗,朴实勤劳。这样一位高士,徜徉于山水之间,当然比别人更能欣赏到它们的美,更感到“一水”“两山”的亲*;诗人想象山水有情,和湖阴先生早已缔结了深厚的交谊。诗以“书湖阴先生壁”为题,处处关合,处处照应,由此也可见出诗人思致的绵密。

      此诗对于“一水”“两山”的拟人化,既以自然景物的特征为基础,又与具体的生活内容相吻合,所以气足神完,浑化无迹,成为古今传诵的名句。

      在修辞技巧上,“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两句也堪作范例。诗人运用了对偶的句式,又采用了拟人的手法,给山水赋予人的感情,化静为动,显得自然化境既生机勃勃又清静幽雅。

    [阅读全文]...

2022-03-05 21:21:00
  • 关于岩茶水仙的唯美句子

  • 唯美,广告语,个性
  • 水仙花和水仙茶并没有任何关系。

    水仙的命名根据崇安县新志记载,它最早发现是在水吉县大湖桃子岗祝仙洞下,道光时由苏姓茶农发现并繁育种植,并制成茶,名为祝仙。

    而水吉县的方言“祝”“水”同音,逐讹为水仙。

    水仙茶具有天然的花香,茶汤绵柔不失刚劲,回味甘爽。

    清末时期移栽到武夷山后的水仙,在优异的自然环境下,更加凸显了它优质高产的品质,成为武夷岩茶稳定主栽的品种之一,栽培面积约占全市茶叶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故又称武夷水仙。

    佛手是岩茶众多品种中的一种,是一种引进的外来品种。

    佛手的原产地是泉州的永春县,树高冠大,树势蓬张,枝条软脆,叶片大而厚,皱曲不*,呈蓝绿色,叶细有光泽,主脉粗壮,而侧脉稍显隐细。

    佛手的萌芽力较弱,花朵结果性差或不结果。

      成品茶特征:色褐绿鲜嫩润泽,香味清爽,且有明显雪梨香,味道极浓厚甘润,汤色深橙泛红色,叶底黄亮,红边鲜艳,叶背有明显的沙粒

    水仙条索肥沃,粗壮,高枞水仙条索粗壮。

    口感以顺滑、爽实为特点,一般多带花香底,老枞水仙带枞味。

    山场不一样,水仙的口感也有差别。

    水仙香气幽深,柔和,口感细腻*滑,适合刚接触岩茶的朋友饮用。

    武夷岩茶水仙岩茶乃岩茶之精品,虽未有大红袍盛名,但也是乌龙茶中的精品,目前成为闽北乌龙茶的主要品种,远销东南亚,曾在1915年的巴拿马国际博览会获得金质奖。

    说到水仙岩茶,广受好评的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水仙岩茶味醇,茶汤具有显著的甘(类似甘草的甜味)、鲜(类似熬透的鸡汤味)融合的特性,饮用时,口感滑爽,口腔内余味持久,长久挥之不去。

    作为武夷岩茶的当家品种之一,水仙茶树品种属无性系、大叶、晚生种型,叶片比普通小叶种大一倍以上,叶质肥厚。

    其条索肥壮,色泽绿褐油润而带宝色。

    香浓辛锐、清长,有独特的兰花香。

    茶汤味浓醇厚,喉韵明显,回甘清爽,汤色浓艳呈橙电影,叶底软亮,耐冲泡。

    外形条索较一般干茶粗壮,呈油亮蛙皮青或乌褐色。

    冲泡后,水仙花香较为明显且悠长,茶汤滋味醇厚。

    [阅读全文]...

2021-12-24 01:25:38
  • 茶叶的诗词

  • 茶叶,抒情
  • 1、紫蕊含丹下碧泉,春衣离落醉龙眠。来时不负温柔梦,一淬销魂日月旋。

    2、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3、待到春风二三月,石炉敲火试新茶。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

    4、翠叶烟腾冰碗碧,绿茅光照玉瓯青。

    5、石鼎煎香俗肠尽洗,松涛烹雪诗梦初灵。

    6、淹留膳茶粥,共我饭蕨薇。

    7、国不可一日无君,君不可一日无茶。

    8、酡颜玉碗捧纤纤,乱点余花唾碧衫;歌咽水云凝静院,梦惊松雪落空岩。

    9、清谈固难觅,渴肺颇思茶。

    10、新茶勃发倍青葱,春野生辉妆透红。手巧心灵勤采摘,清香溢遍万家中。

    11、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

    12、茶开片碾叶白,亭午一吸驱昏慷。

    13、阴阳动静一家先,地合天开妙手传。欲借仙槎巡玉宇,寄身鸿鹄负青天。

    14、客来能解相如渴,火候闲评坡老诗。

    15、潇洒桐庐郡,春山半是茶。轻雷何好事,惊起雨前芽。

    16、一天无空座,四时有香茶。

    17、金陵城下西江水,惹得此生羡不回。嘉木清凉神不解,无香真味佛难猜。

    18、包罗万象一杯茶,欲解菩提心却遮。只笑稽山浑不语,枉将春露湿袈裟。

    19、为爱清香请入座,欣同知己细谈心。

    20、翠团云拱嫩芽新,百碾千搓一水淳。我看座中名利客,能知真味是何人。

    21、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22、九曲夷山采雀舌,一溪活水煮龙团。

    23、北冥记否出鲲鹏,击水三千四海腾。直上扶遥遮万里,携风带雨怒云蒸。

    24、春风吹出越溪女,来摘山中待诏茶。

    25、一瓯解却山中醉,便觉身轻欲上天。

    26、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

    27、玫香痴心酿甘醇,花蕊沁春醉相闻。柳叶初芽香几缕,云雾毛尖诗旧尘。南风知意飘普洱,北湖浓情泡观音。碧螺壶中香铺面,绿茶杯杯味如春。

    28、一帘春影云拖地,半夜茶声月在天。

    29、紫瓯欲吐小芽红,二水声吟浅鼎逢。谷雨明前分叶后,吴娘无语笑山中。

    30、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

    31、田田诗客句,闲倾荷露试烹茶。

    32、把盏醉归营月上,胡琴捍拨采茶歌。

    33、论壶思茗笑屏前,索字寻章觅薛笺。兴浅未能诗鹤友,笔闲何处佐伯研。

    34、板桥竹画见精神,品茗烹茶识劣真。茅屋一间茶为侣,敲诗泼墨力千钧。

    35、淡酒邀明月,香茶迎故人。

    36、一个茅亭修竹里,几声茶臼夕阳边。

    37、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大碗茶。

    38、细浪百壶鱼眼生,春风在手茗如婴。赵州茶客来相见,恨断红尘念佛名。

    39、香茶一杯解乏力,古语三句振雄心。

    40、捧杯庭前坐,闲时宜小酌。小酒暖心窝,香茗留唇齿。

    41、双手持纸裹,言荐储茶新。

    42、尘虑一时净,清风两腋生。

    43、香飘屋内外,味醇一杯中。

    44、小桥小店沽洒,初火新烟煮茶。

    45、兰芽雀舌今之贵,凤饼龙团古所珍。

    46、味为甘露胜醍醐,服之顿觉沉疴苏。

    47、柳井有泉好作饮,君山无处不宜茶。

    48、寒江钓罢钓龙溪,不上金钩问老妻。原是春来清梦远,禅茶诗酒妙同题。

    49、谁谓苦茶难解愁,其甘似荠怯心忧。一丹紫雀人间味,不入蓬莱下九州。

    50、不待烹茶唤睡回,天宫两宰和诗来。

    51、茶香缱绻似故人,忧乐涤荡自清心。细绿暖红三千转,胸次全无半点尘。

    [阅读全文]...

2022-04-29 08:09:35
  • 描写喝茶品茶的诗词

  • 品茶,喝茶,古诗文
  • 描写喝茶品茶的诗词

      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下面为大家带来描写喝茶品茶的诗词,快来看看吧。

      1、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 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2、只好岩花苔石上,煮茶供给赵州禅。 —— 陶振《咏孟端溪山渔隐长卷》

      3、待羔儿、酒罢又烹茶,扬州鹤。 —— 辛弃疾《满江红·和范先之雪》

      4、风流再莫追思,塌了酒楼,焚了茶肆,柳营花市,更呼甚燕子莺儿!。 —— 张可久《小梁州·篷窗风急雨丝丝》

      5、正蹇驴吟影,茶烟灶冷,酒亭门闭。 —— 吴文英《无闷·催雪》

      6、茶鼎熟,酒卮扬,醉来诗兴狂。 —— 张大烈《阮郎归·立夏》

      7、草堂荒产蛤,茶井冷生鱼。 —— 裴迪《西塔寺陆羽茶泉》

      8、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 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9、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 杜耒《寒夜》

      10、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11、淹留膳茶粥,共我饭蕨薇。 —— 储光羲《吃茗粥作》

      12、不茶不饭,不言不语,一味供他憔悴。 —— 蜀妓《鹊桥仙·说盟说誓》

      13、晒药竹斋暖,捣茶松院深。 —— 皇甫冉《寻戴处士》

      14、井放辘轳闲浸酒,笼开鹦鹉报煎茶。 —— 张蠙《夏日题老将林亭》

      15、午醉醒来,红日欲*西,一碗新茶乳面肥。 —— 王之道《南乡子(寄和潘教授元宾喜晴)》

      16、呵笔难临帖,敲床且煮茶。 —— 大须《暮雪》

      17、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 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18、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 钱起《与赵莒茶宴》

      19、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 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20、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 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怀》

      21、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 张继《山家》

      22、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 陆游《幽居初夏》

      23、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分尝胜利茶。 —— *《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24、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 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25、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 —— 辛弃疾《定风波·暮春漫兴》

      26、山僧过岭看茶老,村女当垆煮酒香。 —— 祝允明《首夏山中行吟》

      27、当年曾胜赏,生香熏袖,活火分茶。 —— 李清照《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

      28、茶饼嚼时香透齿,水沈烧处碧凝烟。 —— 李涛《春昼回文》

      29、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 —— 黄庭坚《送王郎》

      30、牢系鹿儿防猎客,满添茶鼎候吟僧。 —— 杜荀鹤《春日山中对雪有作》

    [阅读全文]...

2022-07-15 11:47:18
  • 什么是茶诗词中国的茶诗词有哪些特点

  • 什么是茶诗词中国的茶诗词有哪些特点

      什么是茶诗词,中国的茶诗词有哪些特点?

      茶诗词是指以茶为主题或在吟咏中涉及茶事的诗词。

      中国茶诗词具有五大特色:

      茶诗词特色1 年代久远

      茶诗词最迟在西晋已出现,至南北朝时,已有四篇涉及茶的诗,如孙楚的《歌》、左思的《娇女诗》、张载的《等成都白菟楼》,以及南宋人王微的《杂诗》,均被唐代陆羽收入《茶经》中。

      茶诗词特色2 作者众多

      历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大多写过茶诗词,从西晋到当代,茶诗词作者约870多人,茶诗词达3500余篇。

      茶诗词特色3 体裁多样

      有古诗、律诗、试帖诗、绝句、宫词、联句、竹枝词、偈颂、俳句、新体诗歌以及宝塔诗、回文诗、顶真诗等趣味诗。

      茶诗词特色4 题材广泛

      茶诗词涉及名茶、茶人、煎茶、饮茶、名泉、茶具、采茶、造茶、茶园、祭祀、庆贺、哀悼等,尤多赞扬茶的破睡、疗疾、饮用、解渴、清脑、涤烦、消食、醒酒、联谊、衣食之功等。

      茶诗词特色5 含义深刻

      茶诗词中的一些名句逐渐形成特有的典故或成语。

      茶文化阅读——唐朝的`茶风俗

      唐朝以前,人们把茶当药用,后来才逐渐成为提神解渴的饮料,进而在南方形成风气。下面我们来看看唐朝的茶风俗。

      饮茶开始形成一定规模向北传播始自于开元、天宝时期。至盛唐,饮茶在南北方蔚然成风,茶事活动上升了一个层次,而形成了茶道。在唐朝兴盛的饮茶活动中,陆羽是开创一代风气的关键性人物。

    [阅读全文]...

2022-04-08 18:49:19
  • 描写喝茶品茶的诗词

  • 喝茶,品茶
  • 描写喝茶品茶的诗词

      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下面为大家带来描写喝茶品茶的诗词,快来看看吧。

      1、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 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2、只好岩花苔石上,煮茶供给赵州禅。 —— 陶振《咏孟端溪山渔隐长卷》

      3、待羔儿、酒罢又烹茶,扬州鹤。 —— 辛弃疾《满江红·和范先之雪》

      4、风流再莫追思,塌了酒楼,焚了茶肆,柳营花市,更呼甚燕子莺儿!。 —— 张可久《小梁州·篷窗风急雨丝丝》

      5、正蹇驴吟影,茶烟灶冷,酒亭门闭。 —— 吴文英《无闷·催雪》

      6、茶鼎熟,酒卮扬,醉来诗兴狂。 —— 张大烈《阮郎归·立夏》

      7、草堂荒产蛤,茶井冷生鱼。 —— 裴迪《西塔寺陆羽茶泉》

      8、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 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9、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 杜耒《寒夜》

      10、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11、淹留膳茶粥,共我饭蕨薇。 —— 储光羲《吃茗粥作》

      12、不茶不饭,不言不语,一味供他憔悴。 —— 蜀妓《鹊桥仙·说盟说誓》

      13、晒药竹斋暖,捣茶松院深。 —— 皇甫冉《寻戴处士》

      14、井放辘轳闲浸酒,笼开鹦鹉报煎茶。 —— 张蠙《夏日题老将林亭》

      15、午醉醒来,红日欲*西,一碗新茶乳面肥。 —— 王之道《南乡子(寄和潘教授元宾喜晴)》

      16、呵笔难临帖,敲床且煮茶。 —— 大须《暮雪》

      17、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 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18、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 钱起《与赵莒茶宴》

      19、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 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20、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 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怀》

      21、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 张继《山家》

      22、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 陆游《幽居初夏》

      23、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分尝胜利茶。 —— *《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24、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 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25、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 —— 辛弃疾《定风波·暮春漫兴》

      26、山僧过岭看茶老,村女当垆煮酒香。 —— 祝允明《首夏山中行吟》

      27、当年曾胜赏,生香熏袖,活火分茶。 —— 李清照《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

      28、茶饼嚼时香透齿,水沈烧处碧凝烟。 —— 李涛《春昼回文》

      29、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 —— 黄庭坚《送王郎》

      30、牢系鹿儿防猎客,满添茶鼎候吟僧。 —— 杜荀鹤《春日山中对雪有作》

    [阅读全文]...

2022-01-25 14:25:07
  • 琴茶古诗词

  • 琴茶古诗词

      古诗原文

      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

      自抛官后春多梦,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穷通行止常相伴,难道吾今无往还?

      诗文赏析

      白居易晚年辞去刑部侍郎的官职,赋闲东都,做《琴茶》一诗,表达了诗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观点。

      首联写自己天性开朗,旷达洒脱,与官场中的风气相悖,故寄身官场屡受排挤。

      “抛官”即辞官,退隐之后无早朝之扰,尽可春眠;年事已高,再无为搏功名而读诗书之累,更觉逍遥自在。次联极写赋闲后的惬意之状。

      三联起句写琴,《渌水》古琴曲,为诗人之所爱。诗人精通音律,曾有《听弹古渌水》诗云:“闻君古渌水,使我心和*。欲识漫流意,为听疏泛声。西窗竹阳下,竟日有余清。”可知诗人提此曲是为了表明*和心境;次句写茶,“故旧”老朋友、旧相识。“蒙山”指蒙山茶,产于雅州名山县(今属四川),蒙顶山区,相传西汉年间,吴理真禅师亲手在蒙顶上清峰甘露寺植仙茶七株,饮之可成地仙。诗人举此茶,以表明自己超然的思想。

      但诗人毕竟是标准的儒家子弟,他的辞官亦并非完全出自本心,看到唐王朝日益加剧的矛盾,各种弊端的呈现,他的'忠君爱国之心无法掩饰,故此在尾联他仍表达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感叹和欲展宏图的期望。“穷通行止”,这里的“穷”指报国无路,“通”指才华得施,“行”指政见得用,“止”指壮志难酬。乐天的《江南谪居十韵》“壮志徒许国,薄命不如人。才展凌云志,俄成出水鳞。葵枝犹向日,蓬断即辞春……行藏与通塞,一切任陶均”正是这句诗的最好注释。末句表达了诗人想返回长安为国效力的愿望,但诗人至终亦未能再进西京,令人感叹。

    [阅读全文]...

2022-01-02 18:21:22
关于岩茶的诗词 - 句子
关于岩茶的诗词 - 语录
关于岩茶的诗词 - 说说
关于岩茶的诗词 - 名言
关于岩茶的诗词 - 诗词
关于岩茶的诗词 - 祝福
关于岩茶的诗词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