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九月的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九月的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九月的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九月的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九月九日重阳节诗词
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历代诗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九月九日重阳节诗词,希望有所帮助!
《重阳》
年代:宋
作者:楼钥
佳处逢佳节,宁辞望眼劳。
有楼皆眺远,无日不登高。
野栗炊新秫,寒萸泛濁醪。
黄花何太晚,篱落上萧骚。
《重阳和朱直方韵》
年代:宋
作者:陈傅良
衰老登临得并家,绝胜十载向天涯。
直须与世为陶令,谨勿令人识孟嘉。
蓝水悲吟空雅健,牛山醉墨谩欹斜。
谁知竹叶虽无分,一笑何妨菊自花。
《重阳》
年代:宋
作者:戴复古
茱萸半紫菊花黄,时节催人日夜忙。
便使老夫年满百,无过二十二重阳。
《重阳对菊得菊字》
年代:宋
作者:方凤
怀哉止所翁,与我几觞菊。
方当旧节来,已作秋原哭。
会葬有远朋,风雨此淹宿。
佳儿敬父执,姻友更敦睦。
投辖不愧遵,设醴仍为穆。
其如插萸遍,不见而翁独。
悲欢今昨筵,还往东西毂。
回首试长望,依依但云木。
《重阳》
年代:宋
作者:方岳
帽不禁吹怯酒觞,只携老砚了重阳。
黄花未抵渊明瘦,却做离骚以上香。
《*重阳作》
年代:宋
作者:蒲寿宬
满城风雨*重阳,悟竹萧萧欲断肠。
敢望白衣来送酒,拟将黄菊去为粮。
击萸安得山堪避,落帽岂无人在旁。
千载风流心独会,饮泉亦足慰凄凉。
《重阳前一日作》
年代:宋
作者:邵雍
*来多病不堪言,长欲醺醺带醉眠。
新酒乍逢重九日,好花初接小春天。
自知命薄临头上,不愿事多来眼前。
唯有天津横落照,水声仍是旧潺湲。
描写九月的诗词
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描写九月的诗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亭皋:水边*地。木叶:树叶。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
南朝梁·柳浑《捣衣诗》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动。木叶:枯黄的树叶。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
白茅;茅草。描写深秋原野的景象:大风吹卷着原野上的茅草,野火烧着枯萎的桑树。
唐·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轻罗小扇:轻薄的丝制团扇。这两句描写红烛在秋夜中发出寒光,照着画屏,女郎手持精致的团扇追扑萤火山。
唐·杜牧《秋夕》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
宋·林速《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
染就:染成。
宋·周密《闻鹊喜·吴山观涛》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残霞:晚霞。寒鸦:天寒归林的乌鸦。飞鸿:大雁。
元·白朴《天净沙·秋》
九月九重阳节诗词
最美是重阳,美在一份思念,美在一份景致,美在一份孝心,美在一份诗酒情怀。这份美,在与亲人的团聚中得以熏染和升华,放射出最真实、最朴素的幸福和光芒。下面是九月九重阳节诗词,欢迎参考!
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
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
地远松石古,风扬弦管清。
窥觞照欢颜,独笑还自倾。
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
此诗是李白在庐山登高饮酒时所作。一二句写秋高气爽,三四句写饮菊花酒,五六句写庐山登高时的所见所闻,末四句写诗人的饮酒雅兴,流露出寂寞之感。诗中反映了重阳登高饮菊花酒的风俗,也表现了诗人虽在政治上遭挫折多年,却怡情自然的旷达襟怀。诗中的“落帽”,涉及重阳登高的一个典故。据《晋书·孟嘉传》记载,孟嘉是东晋权臣桓温部下的参军。
九月九日桓温游龙山(今安徽当涂东南),他属下的官吏都参加游宴,并且都穿上整齐的`军装。不料一阵风来,竟将孟嘉的帽子吹落,孟嘉自己并不觉察。桓温便叫孙盛写了一段文章嘲笑他。孟嘉看到文章后,也写了一段文章回答,而且写得非常优美,在座的人无不赞叹。从此,“孟嘉落帽”变成一个著名典故,喻文人不拘小节,风度潇洒,纵情诗文娱乐的神态。李白在诗中引用这一典故和风流韵事,是欲说明即使他在政治上很不得志,屡遭挫折,也还是保持着怡情自然“醉山月”的旷达胸怀。
三三迎节令;九九乐芳辰。
东篱开寿菊;南陌献嘉禾。
院闭青霞入;松高老鹤寻。
秋奉椿萱茂;菊同兰桂馨。
敬老成时尚;举贤传德风。
拈菊欣忆旧;抚幼励承先。
观菊来瑞鹤;绕膝戏玄孙。
敬老成时尚;举贤传德风。
拈菊欣忆旧;抚幼励承先。
避恶茱萸囊;延年菊花酒。
劝君一醉重阳酒;邀月同观敬老花。
登高喜度老年节;赏秋畅饮菊花酒。
重九秋高晚霞美,儿孙孝顺夕阳红。
年高喜赏登高节;秋老还添不老春。
步步登高开视野;年年重九胜春光。
步步登高开视野;年年有度喜重阳。
*射谈经,天高地爽;佩萸插菊,人寿花香。
金风送爽,菊黄桂馥夕阳美;重九登高,友悦亲欣老酒香。
共醉秋光,登高饱看斑斓景;齐圆国梦,敬老弥坚奋斗心。
济水化丹青,竞绘孝亲画卷;玉川铺锦帛,疾书养老诗章。
九九菊香,十一歌酣,峥嵘岁月几多泪?家家风正,耄耋仁惠,烂漫人生无限情。
千千画意,满目风光,赏秋慢品菊花酒;九九重阳,一团和气,敬老闲吟岁月诗。
九月九重阳节的古诗词(精选10首)
无论在学*、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九月九重阳节的古诗词(精选10首),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九日
耿湋
重阳寒寺满秋梧,客在南楼顾老夫。
步蹇强登游藻井,发稀那更插茱萸。
横空过雨千峰出,大野新霜万叶枯。
更望尊中菊花酒,殷勤能得几回沽。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解琬
瑞塔临初地,金舆幸上方。
空边有清净,觉处无馨香。
雨霁微尘敛,风秋定水凉。
兹辰采仙菊,荐寿庆重阳。
2、重阳山居
司空图
此身逃难入乡关,八度重阳在旧山。
篱菊乱来成烂熳,家僮常得解登攀。
年随历日三分尽,醉伴浮生一片闲。
满目秋光还似镜,殷勤为我照衰颜。
3、九日陪崔郎中北山宴
严维
上客南台至,重阳此会文。
菊芳寒露洗,杯翠夕阳曛。
务简人同醉,溪闲鸟自群。
府中官最小,唯有孟参军。
4、踏莎行
辛弃疾
夜月楼台,
秋香院宇。
笑吟吟地人来去。
是谁秋到便凄凉,
当年宋玉悲如许。
随分杯盘,
等闲歌舞。
问他有甚堪悲处。
思量却也有悲时,
重阳节*多风雨。
5、瑞鹧鸪
葛立方
井梧叶叶秋风晚。
东篱点点金钱满。
开急为重阳。
日烘深院香。
幽姿无众草。
莫恨生非早。
嚼蕊傍池台。
寿公桑落杯。
6、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苏轼
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
九月九日重阳节经典诗词
【唐】王绩
野人迷节候,端坐隔尘埃。
忽见黄花吐,方知素节回。
映岩千段发,临浦万株开。
香气徒盈把,无人送酒来。
【唐】宋之问
凤刹侵云半,虹旌倚日边。
散花多宝塔,张乐布金田。
时菊芳仙酝,秋兰动睿篇。
香街稍欲晚,清跸扈归天。
【唐】白居易
黍香酒初熟,菊暖花未开。
闲听竹枝曲,浅酌茱萸杯。
去年重阳日,漂泊湓城隈。
今岁重阳日,萧条巴子台。
旅鬓寻已白,乡书久不来。
临觞一搔首,座客亦徘徊。
【唐】白居易
蕃草*铺枫叶岸,《竹枝》歌送菊花杯。
明年尚作南宾守,或可重阳更一来。
【唐】白居易
有恨头还白,无情菊自黄。
一为州司马,三见岁重阳。
剑匣尘埃满,笼禽日月长。
身从渔父笑,门任雀罗张。
问疾因留客,听吟偶置觞。
叹时论倚伏,怀旧数存亡。
奈老应无计,治愁或有方。
无过学王绩,唯以醉为乡。
【唐】白居易
黄花丛畔绿尊前,犹有些些旧管弦。偶遇闰秋重九日,
东篱独酌一陶然。自从九月持斋戒,不醉重阳十五年。
【唐】鲍溶
云木疏黄秋满川,茱萸风里一尊前。几回为客逢佳节,
曾见何人再少年。霜报征衣冷针指,雁惊幽梦泪婵娟。
古来醉乐皆难得,留取穷通付上天。
【唐】岑参
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
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
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
【唐】崔国辅
江边枫落菊花黄,少长登高一望乡。
九日陶家虽载酒,三年楚客已沾裳。
【唐】钱起
初服栖穷巷,重阳忆旧游。
门闲谢病日,心醉授衣秋。
酒尽寒花笑,庭空暝雀愁。
今朝落帽客,几处管弦留。
1、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柳浑《捣衣诗》
2、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3、黄花丛畔绿尊前,犹有些些旧管弦。偶遇闰秋重九日, 东篱独酌一陶然。自从九月持斋戒,不醉重阳十五年。——白居易《闰九月九日独饮》
4、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
5、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
6、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杜甫《秋兴八首》
7、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8、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9、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10、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范云《别诗》
11、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白居易《司马宅》
12、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其一》
13、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14、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15、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16、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1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18、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19、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20、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
21、树树秋声,山山寒色。——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22、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宋之问《始安秋日》
23、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李颀《望秦川》
24、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25、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志远《天净沙·秋思》
26、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27、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陶渊明《酬刘柴桑》
28、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刘彻《秋风辞》
29、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30、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31、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
32、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33、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34、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35、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王维《阙题二首·山中》
3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37、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38、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乐府诗集·长歌行》
39、寒城一以眺,*楚正苍然。——谢朓《宣城郡内登望》
40、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南李煜《虞美人》
41、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42、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43、秋色无远*,出门尽寒山。——李白《赠庐司户》
44、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45、时维九月,序属三秋。——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46、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47、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48、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49、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萧悫《秋思》
50、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卢照邻《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
1、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南北朝·柳恽《捣衣诗》)
2、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3、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4、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5、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唐·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6、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唐·杜牧《秋夕》)
7、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宋·林速《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8、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宋·周密《闻鹊喜·吴山观涛》)
9、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元·白朴《天净沙·秋》)
10、《九月》——海子
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 野花一片
扩展资料:
《九月》创作背景
《九月》一诗写于一九八六年,写作这首诗的时候,海子已经从北京大学毕业到*政法大学任教*三个年头。
应该说,此时的海子思想上是相对较成熟的,对于世界、生存、死亡、时间与空间等已经建立了一套属于自己的认识框架。这首诗就是诗人思考的结果,认识的反映,它以充满神秘色彩、闪烁神性光芒的意象和独具特色的语言构造,对上述事物进行了诗性的言说与烛照。海子受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是很深刻的,从存在主义哲学出发自然就可以解开海子诗歌中的重要思想环节。
作者简介
海子(1964一*),原名查海生,安徽省安庆人,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1982年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自北大毕业后分配至北京*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年3月26日在山海关附*卧轨自杀。1984年创作成名作《亚洲铜》和《阿尔的太阳》,第一次使用“海子”作为笔名。从1982—*年不到7年的时间里,海子创作了*200万字的作品,出版了《土地》《海子、骆一禾作品集》《海子的诗》和《海子诗全编》等。
1、秋词
唐代: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译文
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
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飞起,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
2、天净沙·秋
元代: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译文
太阳渐渐西沉,已衔着西山了,天边的晚霞也逐渐开始消散,只残留有几分黯淡的色彩,映照着远处安静的村庄是多么的孤寂,拖出那长长的影子。雾淡淡飘起,几只乌黑的乌鸦栖息在佝偻的老树上,远处的一只大雁飞掠而下,划过天际。山清水秀;霜白的小草、火红的枫叶、金黄的花朵,在风中一齐摇曳着,颜色几尽妖艳。
3、山行
唐代: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深处 一作:生处)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
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深处,居然还有人家。
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4、枫桥夜泊
唐代: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译文
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 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
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 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5、长安秋望
唐代:杜牧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译文
楼阁倚在经霜的树林外,天空如明镜无纤云一毫。
峻拔的南山与清爽秋色,气势互不相让两两争高?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诗经》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他乡送客杯。——王勃《蜀中九日》
九月寒露白,六关秋草黄。——韩翃《鲁中送鲁使君归郑州》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诗经》
送君九月交河北,雪里题诗泪满衣。——岑参《送崔子还京》
自从九月持斋戒,不醉重阳十五年。——白居易《闰九月九日独饮》
九月九日时,菊花空满手。中心窃自思,傥有人送否。——王维《偶然作六首》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卢照邻《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过了重阳九月九,叶落归秋,残菊胡蝶强风流。——马致远《行香子》
九月重阳还又到。东篱菊放金钱小。——欧阳修《渔家傲·九月重阳还又到》
愁又愁,楼上楼,九月九。——张可久《南吕·四块玉·客中九日落》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黄巢《不第后赋菊》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诗经》
三冬有电连春雨,九月无霜尽火云。——元稹《酬乐天叹穷愁见寄》
九月霜降后,水涸为*地。——白居易《大水》
定是登高九月头,有酒且相酬,莫管西风满鬓秋。——吴潜《南乡子·黄耳讯初收》
西风八九月,积地秋云黄。——黄燮清《秋日田家杂咏》
九月湖上别,北风秋雨寒。——常建《送陆擢》
章华宫中九月时,桂花半落红橘垂。——张籍《楚宫行》
九月又重阳,菊华依旧黄。——释正觉《偈颂二百零五首·九月又重阳》
九月降霜寒草衰,三秋落木塞鸿来。——朱朴《霜降日得西皋诗中有速诸公社饮意予亦以此订约》
中秋院落桂花黄,九月岩崖枫叶赤。——徐庸《吴淞秋*为沈汝祯题》
北方九月霜,宾盘无生菜。——黄公度《谢傅参议彦济惠笋用山谷韵》
九月匈奴杀边将,汉军全没辽水上。——张籍《征妇怨》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沈佺期《独不见》
八月九月天气凉,酒徒词客满高堂。——李白《草书歌行》
九月西风兴,月冷霜华凝。——白居易《长相思·别情》
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乾。——白居易《杜陵叟》
江南九月后,无日非重阳。——方回《拟古五首·江南九月后》
九月狗,三窟深坑四荒走。——黄庭坚《长短星歌》
今八九月开,与菊同时。——方回《题沈伯隽所藏赵子昂墨兰》
青裙玉面初相识,九月茶花满路开。——陈与义《初识茶花》
青裙玉面如相识,九月茶花满路开。——金庸《段正淳写与王夫人(段誉途中所补)》
九月西风兴,月冷露华凝。——白居易《长相思》
九月十日见桃花前度刘郎老矣,去年崔护来迟。——张可久《沉醉东风·琼花蝶粉霜》
天兵九月渡遐水,马踏沙鸣惊雁起。——温庭筠《遐水谣》
急褫九月絺,径追八酒仙。——杨万里《谢苏州史君张子仪尚书赠衣服送酒钱》
九月桑叶尽,寒风鸣树枝。——高适《宋中十首》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陶渊明《拟挽歌辞三首》
严霜九月半,危蒂几时客。——元稹《遣兴十首》
凉天九月已飞雪,晴日西山犹带云。——戴表元《仗锡寺》
五月葛亮渡泸溪,九月荆轲过易水。——白玉蟾《赠陈高士琴歌》
甲戌九月秋,朔旦风灾眚。——五迈《甲戌九月日有食之纪异三十韵》
沙尘吹衣日色薄,仙郎九月辞长安。——文征明《盛斯显南京司封》
太岁在辛卯,九月万木落。——王禹偁《酬种放徵君一百韵》
江南九月未摇落,柳青蒲绿稻穗香。——白居易《九日宴集,醉题郡楼,兼呈周、殷二判官》
眇眇云间扇,荫此九月暑。——苏轼《食槟榔》
戊午九月十,汹汹群寇生。——刘黻《避寇》
五月重午离西湖,九月重九趋成都。——方回《送程桂轩子方还罗治先墓》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
一个人独自在他乡做客,
每逢节日加倍思念远方的亲人。
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
头上插满茱萸只少我一人。
【品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单数为阳,双数为阴。古人特别钟情于阳数组合的节日,如正月初一春节、三月三日上巳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日乞巧节、九月九日重阳节。“九”为阳数,又是“极数”,天之高为“九重”,地之极为“九泉”,皇帝称为“九五之尊”,中国又名为“九州”,王权至高无上视为“九鼎”。“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亦称“重九”,同时,九又与长久的“久”同音,“久久”寓意健康长久,所以在今天,我们又把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
在这个吉祥的日子,登高望远、遍插茱萸、饮菊花酒成为被传承且名列前三的主要风俗活动。深秋时节,登高祈(q í )福、头插茱萸驱邪避灾、欢饮菊花酒祝愿长寿安康,寓意深远,历代诗词中有不少相关的佳作名篇。而王维的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避开俗套,从手足情深落笔,把一个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以蒙太奇的手法再现出来,无高歌溢美之词,不煽情却直抵人心,把思念的深沉绵延至今。
写下这首诗作时,王维才十七岁,却已经是混迹于帝都长安的著名“京漂”。两年前,翩翩少年和弟弟满腔热情,怀着复兴家族的愿望,结伴离开家乡来到京城。初入长安,才华横溢的王维就写下四首《少年行》,其中有诗云:“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此后的王维意气风发,凭借自己在诗画和音乐方面的才华,在大唐文艺界也是风生水起、炙手可热。后来,弟弟返乡,只留下他一人在京城打拼。*常日子还好,出入于王公贵族府邸(d ǐ ),喧哗于诗歌酒宴之中,可到了过年过节,看到家家团聚,共享天伦,自己不免心生悲凉,一个人走在孤独的十字街头,无所适从。
王维的家乡在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市),和京城长安隔山难望。于是这座山,成为横亘(g è n )在诗人心头一缕无法撼动的乡愁。题目中的“山东”,就是指这座山的东面,而非今天的山东省。卖了这么多关子,这座山到底是哪座山?谜底揭晓,它就是位于陕西省华阴市的西岳华山。蒲州和长安,一个在华山之东,一个在华山之西,诗中所说的“兄弟”,就是指华山之东的兄弟,家乡蒲州的兄弟。
诗人仅仅在重阳节思念家乡吗?诗人仅仅思念山东的兄弟吗?让我们回到诗歌中找寻答案。
全诗前两句是艺术创作中的“直接法”。首句直入自己的处境,没有先聊聊天气之类的寒暄,足见其倾诉孤独的迫切。“独在异乡为异客”,一个“独”—— 独自,两个“异”—— 异乡、异客,说明在王维内心深处是非常凄苦无助的,完全没有融入上层社会的圈子。“非京籍”就像一道冷冷的秋风,时时提醒诗人只是个外来客,叶落归根才是人之常情,根在何方?只在家乡。
重阳佳节,王维听着门外扶老携幼、呼朋唤友的热闹,怎能不“倍思亲”?本来一个人就够难受了,还要眼睁睁地看着别人家秀团聚,所以是很多倍的思念。续集来了,一个节日的感怀绵延为“每逢佳节”,意境被强势推开,金句就这样诞生了。“每逢佳节倍思亲”成为游子们心头共享的一张明信片,每到过节就会朝着家乡的方向奔涌而去,因为那里有儿时玩伴、有父老乡亲,还有山东兄弟。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后两句用了电影蒙太奇的手法,说得直白一些就是画面的拼接。地图的左下角是京城长安,王维正蜷缩在角落里暗自伤神,镜头一闪,右上角出现了家乡蒲州“兄弟登高处”的场景。“遥知”是诗人在头脑中回忆往年的重阳盛况,本应兄弟同乐,而今日,君在山之东,我在山之西,画面中“遍插茱萸少一人”,你们一定也很落寞,感叹佳节“众乐而少一人”。
诗人从直接写自己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到逆笔写兄弟们对自己的惦念,更见彼此情深。这种逆笔写法叫“对面落笔”,常见于思乡、怀人、送别等诗文中,起到表意丰富、含蓄委婉、韵味深远的效果。
台湾诗人余光中的笔下,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是一湾浅浅的海峡。许多年后,当我们达彼万方,乡愁,又将何处安放?
九月的诗词
赞九月的诗词
关于九月的诗词
描写九月的诗词
咏九月的古诗词
写九月的古诗词
九月九日开头的诗词
四九月的古诗词
形容九月九的古诗词
九月九祝福词
九月九的祝福词
九月适合的古诗词
形容九月的古诗词
描写九月的古诗词
九月的菊花古诗词
九月重阳的古诗词
有关九月的美好诗词
古诗词朗诵九月九的酒
九月初三的古诗词
苏轼古诗词中的九月九
九月的诗句
九月相关的古诗词
九月九的古诗
九月九的诗句
九月九仙家贺词
九月诗句
关于金秋九月的古诗词
顾九月电台词
在古诗里的九月
九月的句子
婆媳和睦相处的古诗
咏柳古诗里的形声字
描写母亲的故事古诗
有弘扬法律的古诗词
杜牧的清明古诗音频
引用古诗的题记格式
适合小学生的朗诵的古诗
关于元宵节的古诗情感
形容赚钱的古诗
含瀚字的古诗词
绘画春天的景色带古诗小学生
袁枚的古诗品画
带有凯旋俩字的整首古诗词
宋代辛弃疾的所有古诗
适合古诗朗诵的音乐伴奏
跟情有关的古诗
带拼音的古诗骊山怀古
古诗组成42个字的
今春字的古诗词春潮带雨
指等了很久才到的古诗
好友的母亲去世了古诗悼念
古诗《清*乐.村居》的诗意
古诗带乳声乳气的
关于宝盒的古诗词
关于风筝的古诗及意思
并与燕子的古诗
冬天就要离开的古诗
中国的古诗文化元素
写山水的千古诗
描写雪夜露营地的古诗
正阳门下的小女人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