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于白头吟的古诗

关于类似于白头吟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类似于白头吟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类似于白头吟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类似于白头吟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39) 语录(2) 说说(91) 名言(528) 诗词(374) 祝福(3) 心语(87)

  • 《白头吟》古诗赏析

  • 《白头吟》古诗赏析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白头吟》古诗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原文】

      《白头吟》

      作者:两汉乐府

      朝代:汉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注释】

      ①皑、皎:都是白。

      ②两意:就是二心(和下文“一心”相对),指情变。

      ③决:别。

      ④斗:盛酒的'器具。这两句是说今天置酒作最后的聚会,明早沟边分手。

      ⑤躞蹀:行貌。御沟:流经御苑或环绕宫墙的沟。东西流,即东流。“东西”是偏义复词。这里偏用东字的意义。以上二句是设想别后在沟边独行,过去的爱情生活将如沟水东流,一去不返。

      ⑥这句话连下两句是说嫁女不须啼哭,只要嫁得“一心人”,白头到老,别和我一样,那就好了。

      ⑦竹竿:指钓竿。袅袅:动摇貌。

      ⑧簁簁(音筛):形容鱼尾象濡湿的羽毛。在*歌谣里钓鱼是男女求偶的象征隐语。这里用隐语表示男女相爱的幸福。

      ⑨意气:这里指感情、恩义。钱刀:古时的钱有铸成马刀形的,叫做刀钱。所以钱又称为钱刀。

      【赏析】

      原诗中的“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这两句是卓文君自喻其人格纯洁如白玉。皑:白色,通常用来形容雪的洁白。皎:皎洁,通常用以形容月光,洁白光明的意思,但也不专指月光,如《诗经?小雅》有“皎如白驹”之句。“闻君有两意”:两意,指两条心。说的是司马相如另有所爱——欲纳茂陵女为妾。“竹竿何袅袅,鱼尾何徒徒”:诗人用竹竿尾的摇动和鱼尾的摇动来形容意志、爱情不坚定。钱刀:古时使用的铜钱形状似刀,故叫做钱刀。这里指爱情不是金钱能买到的。

      汉朝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恋爱故事是很动人的。据说,司马相如穷困时在临邛富豪卓王孙家作客,在饮宴中偶然见到卓王孙新守寡的女儿文君很美貌,于是弹琴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挑逗文君。文君果为所动,当夜与相如私奔成都。相如是个贫苦文人,生计无着,过了一阵只好同文君回到临邛开个小酒店。卓文君当垆卖酒,卓王孙大为恼怒,不忍爱女抛头露面为人取笑,只好分一部分财产给她。司马相如后来到京城向皇帝献赋,为汉武帝赏识,给他官做。司马相如在京城想娶茂陵女为妾,卓文君听到此消息,写了这首白头吟表示恩情断绝之意。

    [阅读全文]...

2022-02-20 16:37:54
  • 关于白头吟的诗句

  •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卓文君《白头吟》

    如何此日嗟迟暮,悲来还作白头吟。——陈子良《于塞北春日思归》

    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卓文君《诀别书》

    白头吟后我重吟,海水何如我恨深。——沈周《弃妇吟》

    一朝将聘茂陵女,文君因赠白头吟。——李白《白头吟》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骆宾王《在狱咏蝉》

    谁谓青衣道,还叹白头吟。——卢照邻《酬张少府京之》

    风月寂寥思往事,暮春空赋白头吟。——李绅《新楼诗二十首·城上蔷薇》

    回文中有白头吟,人生难得相知心。——黄庭坚《古乐府白紵四时歌·络纬惊秋鸣唧唧》

    惆怅白头吟,萧条游侠窟。——杜甫《七月三日亭午已后较热退晚加小凉稳睡…呈元二十一曹长》

    怜新厌旧妾恨深,为君试奏《白头吟》。——高启《新弦曲》

    剩欲提携如意舞,喜多行坐白头吟。——杜甫《舍弟观赴蓝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三首》

    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杜甫《秋兴八首》

    古来应有白头吟,谁念妾身今再辱。——周南《卓文君》

    一闻南国白头吟,万媿西风碧云陋。——贺铸《答僧讷》

    清晨起坐白头吟,哀怨凌天薄云日。——孙蕡《白头吟》

    白头吟处变,青眼望中穿。——白居易《江楼夜吟元九律诗,成三十韵》

    曾使君王痛怜惜,曲中犹写《白头吟》。——朱权《宫词·拥衾欹枕暗伤心》

    请君膝上琴,弹我白头吟。——张籍《相和歌辞·白头吟》

    乌台俯麟阁,长夏白头吟。——杜甫《夏日杨长宁宅送崔侍御、常正字入京》

    [阅读全文]...

2022-04-24 06:52:16
  • 情诗:白头吟

  • 情诗
  •   导语:文君的《白头吟》,一首民歌式的轻浅明亮,像一把匕首爽亮地亮在她和司马相如之间。以下是小编分享的:白头吟 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白头吟

      朝代:两汉

      作者:卓文君

      原文: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鉴赏:

      这是一首汉乐府民歌,它巧妙地通过抒情主人公的言行,塑造了一个个性爽朗、感情强烈的女性形象。既真实的刻画了女主人公心倾意烦、思虑万千的神情状态,同时也显示了她思想的冷静和周密。

      原诗中的“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这两句是卓文君自喻其人格纯洁如白玉。皑:白色,通常用来形容雪的洁白。皎:皎洁,通常用以形容月光,洁白光明的意思,但也不专指月光,如《·小雅》有“皎如白驹”之句。“闻君有两意”:两意,指两条心。说的是司马相如另有所爱——欲纳茂陵女为妾。“竹竿何嫋嫋,鱼尾何簁簁”:诗人用竹竿尾的摇动和鱼尾的摇动来形容意志、爱情不坚定。钱刀:古时使用的铜钱形状似刀,故叫做钱刀。这里指爱情不是金钱能买到的。

      文君的《白头吟》,一首民歌式的轻浅明亮,像一把匕首爽亮地亮在她和司马相如之间。她指责他的负心移情,戳破他虚伪尴尬的面具——“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她连用四个排比来追拟彼此之间行将断绝的恩情。

      她不悲啼;连指责,亦心思清明;而又说“努力加餐勿念妾”,既表明态度,又为彼此留了回旋余地。她明白自己仍爱他,其实不想失去他,所以不忘表白自己的深情。这是聪明女子聪明做法。

      我心底还是关爱着你的,希望你离开我之后依然可以衣食无忧,不要有怀念的意思。只是“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你若要分手,我绝不纠缠。斩断情丝的截决不是没有。甚至可以男婚女嫁两不相干。

      她并不是一味隐忍、只懂得哭泣的女人。像和一个人白头到老的愿望简单质朴,并不是过分的奢望。所以如果你做不到,就请离开。

      女子少有的决绝之美,毫无顾忌地从她的身体内迸发出来。这种美为世所稀。自她之后,女子的决绝竟也成了一种壮烈的美。

      锦水汤汤,与君长诀!

      这是最后的一搏,如果他不回头,她就放手。

      他回来了,白头安老,再离不开。

      文君,他用尽最后的声音唤他,轻谧的好象当年,进入她心房时。

      那一年,春草重生。

      长卿,她看见他闭了眼睛。知道他,永远不能再回来。

      可以,从你的身上看透生死,因你的死获得重生的安宁,可是,我确认,不能与你相绝。

      长卿,请等待我。

      汉朝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恋爱是很动人的。据说,司马相如穷困时在临邛富豪卓王孙家作客,在饮宴中偶然见到卓王孙新守寡的女儿文君很美貌,于是弹奏《凤求凰》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挑逗文君。文君果为所动,当夜与相如私奔成都。相如是个贫苦文人,生计无着,过了一阵只好同文君回到临邛开个小酒店。就开在卓府对面。卓文君当垆卖酒,卓王孙大为恼怒,不忍爱女抛头露面为人取笑,只好分一部分财产给她。司马相如后来到京城向皇帝献赋,为汉武帝赏识,给他官做。司马相如在京城想娶茂陵女为妾,卓文君听到此消息,写了这首白头吟表示恩情断绝之意。

    [阅读全文]...

2022-05-28 22:02:01
  • 《白头吟》原文及翻译

  • 古诗文
  • 《白头吟》原文及翻译

      《白头吟》是一首汉乐府民歌,它巧妙地通过抒情主人公的言行,塑造了一个个性爽朗、感情强烈的女性形象。既真实的刻画了女主人公心倾意烦、思虑万千的神情状态,同时也显示了她思想的冷静和周密。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白头吟》原文及翻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白头吟》原文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译文

      爱情应该像山上的雪一般纯洁,像云间月亮一样光明。听说你怀有二心,所以来与你决裂。 今日犹如最后的聚会,明日便将分手沟头。我缓缓的移动脚步沿沟走去,过去的生活宛如沟水东流,一去不返。当初我毅然离家随君远去,就不像一般女孩凄凄啼哭。满以为嫁了一个情意专心的称心郎,可以相爱到老永远幸福了。男女情投意合就像钓竿那样轻细柔长,鱼儿那样活波可爱。男子应当以情意为重,失去了真诚的爱情是任何钱财珍宝都无法补偿的。

      注释

      ①皑、皎:都是白。

      ②两意:就是二心(和下文“一心”相对),指情变。

      ③决:别。④斗:盛酒的器具。这两句是说今天置酒作最后的聚会,明早沟边分手。

      ⑤躞蹀:(xiè dié)小步行走貌。御沟:流经御苑或环绕宫墙的沟。东西流,即东流。“东西”是偏义复词。这里偏用东字的意义。以上二句是设想别后在沟边独行,过去的爱情生活将如沟水东流,一去不返。

      ⑥这句话连下两句是说嫁女不须啼哭,只要嫁得“一心人”,白头到老,别和我一样,那就好了。

      ⑦竹竿:指钓竿。袅袅:动摇貌。

      ⑧簁簁(音筛):形容鱼尾象濡湿的羽毛。在*歌谣里钓鱼是男女求偶的象征隐语。这里用隐语表示男女相爱的幸福。

      ⑨意气:这里指感情、恩义。钱刀:古时的钱有铸成马刀形的,叫做刀钱。所以钱又称为钱刀。

      《白头吟》

      【汉代】卓文君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赏析

      晋人葛洪《西京杂记》载:“司马相如将聘茂陵人女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相如乃止。”但《宋书·乐志》言《白头吟》等“并汉世街陌谣讴”,即民歌。《玉台新咏》载,题作《皑如山上雪》,则连题目亦与卓氏无关了。《西京杂记》乃小说家言,且相如、文君关系亦未尝至此,故云文君作,显系附会。此诗当属民歌,以女子口吻写其因见弃于用情不专的丈夫而表示出的决绝之辞。首二句是一篇起兴,言男女爱情应该是纯洁无瑕的,犹如高山的白雪那样一尘不染;应该是光明永恒的,好似云间的月亮皎皎长在。这不仅是一般人情物理的美好象征,也当是女主人公与其丈夫当初信誓旦旦的见证吧。诚如清人王尧衢云:“如雪之洁,如月之明,喻昔日信誓之明也。”(《古诗合解》)但也有解为“以‘山上雪’,‘云间月’之易消易蔽,比起有两意人。”(张玉谷《古诗赏析》)意亦可通。细玩诗意,解为反面起兴,欲抑先扬,似更觉有味。故“闻君”二句突转:既然你对我的爱情已掺上杂质,既然你已心怀二心而不专一持恒,所以我特来同你告别分手,永远断绝我们的关系。“有两意”,既与首二句“雪”“月”相乖,构成转折,又与下文“一心人”相反,形成对比,前后照应自然,而谴责之意亦彰,揭示出全诗的决绝之旨。“今日”四句,承上正面写决绝之辞:今天喝杯诀别酒,是我们最后一次聚会,明晨就将在御沟(环绕宫墙的水渠)旁边徘徊(躞蹀)分手,就像御沟中的流水一样分道扬镳了。“东西流”以渠水分岔而流喻各奔东西;或解作偏义复词,形容爱情如沟水东流,一去不复返了,义亦可通。

      “凄凄”四句忽一笔宕开,言一般女子出嫁,总是悲伤而又悲伤地啼哭,其实这是大可不必的;只要嫁得一个情意专一的男子,白头偕老,永不分离,就算很幸福了。言外之意,自己今日遭到遗弃才最堪凄惨悲伤,这是初嫁女子无法体会到的滋味。作者泛言他人而暗含自己,辞意婉约而又见顿挫;已临决绝而犹望男方转变,感情沉痛而不失温厚。诚如清人张玉谷所评:“凄凄四句,脱节暗转,盖终冀其变两意为一心而白头相守也。妙在从人家嫁娶时凄凄啼哭,凭空指点一妇人同有之愿,不着已身说,而己身在里许。用笔能于占身分中,留得勾留之意,最为灵警。”(《古诗赏析》)堪称深得诗旨。

      结尾四句,复用两喻,说明爱情应以双方意气相投为基础,若靠金钱关系,则终难持久,点破前文忽有“两意”的原故。“竹竿”,指钓鱼竿;“嫋嫋”,形容柔长而轻轻摆动的样子;“簁簁”(shī)即“漇漇”的假借字,形容鱼尾像沾湿的羽毛。“钱刀”,即古代刀形钱币,此处泛指金钱。以鱼竿的柔长轻盈摆动和鱼尾的'滋润鲜活,比喻男女求偶,两情欢洽。《诗经》这类比兴较多,如《卫风·竹竿》:“籊籊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莫致之。”《毛传》:“钓以得鱼,如妇人待礼以成为室家。”但此处联下文之意,似又隐含爱情若不以意气(义)相知,仅以香饵诱鱼上钩,恰似只靠金钱引诱,那爱情是靠不住的。故清人朱嘉微评曰:“何以得鱼?须芳其饵。若一心人意气自合,何须芳饵为!”(《乐府广序》)结句点破男子“有两意”是因为金钱关系。但究竟是他利用金钱为诱饵去另图新欢呢?还是那位“新欢”家资颇富,致使这位男子贪图富贵而厌弃糟糠呢?这只有留给读者去猜想了。

      这首诗塑造了一位个性鲜明的弃妇形象,不仅反映了封建社会妇女的婚姻悲剧,而且着力歌颂了女主人公对于爱情的高尚态度和她的美好情操。她重视情义,鄙夷金钱;要求专一,反对“两意”。当她了解到丈夫感情不专之后,既没有丝毫的委曲求全,也没有疯狂的诅咒和软弱的悲哀,表现出了妇女自身的人格尊严。她是把痛苦埋在心底,冷静而温和地和负心丈夫置酒告别,气度何等闲静,胸襟何等开阔!虽然她对旧情不无留念和幻想,但更多的却是深沉的人生反思。因此,她较之古诗中一般的弃妇形象又迥然不同,显示出“这一个”的个性。

      全诗多用比兴和对偶,雪、月、沟水、竹竿、鱼尾等喻象鲜明生动而又耐人寻味。一、二、五、六、十三、十四等句皆工对而又自然。此外四句一解,每解换韵,而诗意亦随之顿挫,声情与辞情达到完美的统一。

    [阅读全文]...

2021-12-07 18:06:09
  • 《白头吟》原文及赏析

  • 《白头吟》原文及赏析

      《白头吟二首》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借乐府旧题创作的组诗。这两首诗与相传为卓文君所作的古辞《白头吟》主题相同,亦是从女子的角度表现弃妇的悲哀和对坚贞爱情的渴求,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白头吟》原文及赏析,欢迎阅览。

      原文:

      请君膝上琴,弹我白头吟。

      忆昔君前娇笑语,两情宛转如萦素。

      宫中为我起高楼,更开花池种芳树。

      春天百草秋始衰,弃我不待白头时。

      罗襦玉珥色未暗,今朝已道不相宜。

      扬州青铜作明镜,暗中持照不见影。

      人心回互自无穷,眼前好恶那能定。

      君恩已去若再返,菖蒲花开月长满。

      译文

      锦江之水潺潺流向远方,水波荡漾,一对鸳鸯在水波荡漾处快乐相伴。它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一个家在长安,一个家在芳草迷漫处,但彼此心心相许,宁愿共死也不忍分离。此时阿娇失宠了,长门宫前无限凄凉,她常常愁苦地独坐到天黑。但愿汉武帝还能够顾念往日的恩情,为了这,又岂会顾惜黄金不让司马相如为自己作赋呢?相如作赋得到了黄金,就喜新厌旧,对卓文君怀有异心了。他要聘茂陵一女子为妾,卓文君十分伤心,作《白头吟》以相赠。从来没有见过东流之水返回西去的,凋零落败的花朵也会重返故林。菟丝本就无情,任风倾倒,但菟丝紧紧地缠在女萝上,与它萦抱在一起。自然界的两草尚且如此,人心却不如草那样执著坚定。不要把龙须*子卷起来,任它落满灰尘,生满蛛网。暂且留着琥珀枕头,或许彼此还会有相梦的时候。覆水难收,弃妾难以重回。自古以来,至死不相负的爱情,只有青陵台的韩凭及其妻子何氏。

      注释

      锦水:即锦江,在今四川成都南。

      汉:指长安一带。

      绮翼:鸳鸯美丽的翅膀。

      分张:分离。

      阿娇:指汉武帝陈皇后。陈皇后失宠,退居长门宫,愁闷悲思,请司马相如作了一首《长门赋》,以表自己的悲伤之情。

      东流不作西归水:用“不见东流水,何时复归西”的语意。

      归故林:重返故林。

      兔丝:即菟丝,一种寄生植物,茎细如丝,寄生缠绕在其他植物上。

      女萝:菟丝有时缠在女萝上,比喻男女的爱情。

      龙须*:用龙须草编织的*子。

      从他生网丝:任它生蛛网。

      青陵台:战国时宋康王所筑造。在今河南商丘。康王的舍人韩凭的妻子何氏长得貌美出众,被康王所夺,夫妻二人先后自杀。康王非常愤怒,把他们分开埋葬,后来两人的坟上长出连理枝,根交于下,枝错于上,人称相思树。树上有鸳鸯一对,交颈悲鸣,声音感人。

      简析

      《白头吟》,传说最初为卓文君所作。司马相如要娶茂陵的女子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相如才停止纳茂陵女为妾。李白在这首诗里借女子的失宠来抒发自己不得志的无奈。

      拓展阅读:白头吟

      白头吟 汉朝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白头吟》译文

      爱情应该像山上的雪一般纯洁,像云间月亮一样皎洁。

      听说你怀有二心,所以来与你决裂。

      今天置酒作最后的聚会,明日一早便在沟头分手。

      我缓缓的移动脚步沿沟走去,过去的生活宛如沟水向东流去。

      当初我毅然离家随君远去,就不像一般女孩凄凄啼哭。

      满以为嫁了一个情意专心的称心郎,可以相爱到老永远幸福。

      男女情投意合就像钓竿那样轻细柔长,鱼儿那样活波可爱。

      男子应当重情重义,失去了真诚的爱情是任何钱财珍宝都无法补偿的。

      《白头吟》注释

      白头吟:乐府《楚调曲》调名。据《西京杂记》卷三载,蜀地巨商卓王孙的女儿卓文君,聪明美丽,有文采,通音乐。孀居在家时,与司马相如相爱,私奔相如,因生计艰难,曾得到卓王孙的资助。司马相如得势后,准备娶茂陵的一个女子为妾,卓文君得知就写了一首《白头吟》给他,表达自己的哀怨之情,相如因此打消了娶妾的念头。后世多用此调写妇女的被遗弃。

      皑:白。

      皎:白。

    [阅读全文]...

2022-05-03 00:23:16
  • 爱情诗词《白头吟》赏析

  • 爱情
  •   导语:《白头吟》是汉代才女卓文君的作品。(存疑)据传,司马相如发迹后,渐渐耽于逸乐、日日周旋在脂粉堆里,直至欲纳茂陵女子为妾。卓文君忍无可忍,因之作了这首《白头吟》。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爱情《白头吟》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白头吟

      两汉:卓文君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译文

      爱情应该像山上的雪一般纯洁,像云间月亮一样光明。

      听说你怀有二心,因此来与你决裂。 今

      日犹如最后的聚会,明日便将分手沟头。

      我缓缓的移动脚步沿沟走去,过去的生活宛如沟水东流,一去不返。

      当初我毅然离家随君远去,就不像一般女孩凄凄啼哭。

      满以为嫁了一个情意专心的称心郎,可以相爱到老永远幸福了。

      男女情投意合就像钓竿那样轻细柔长,鱼儿那样活波可爱。

      男子应当以情意为重,失去了真诚的爱情是任何钱财珍宝都无法补偿的。

      注释

      白头吟:乐府《楚调曲》调名。据《西京杂记》卷三载,蜀地巨商卓王孙的女儿卓文君,聪明美丽,有文采,通音乐。孀居在家时,与司马相如相爱,私奔相如,因生计艰难,曾得到卓王孙的资助。司马相如得势后,准备娶茂陵的一个女子为妾,卓文君得知就写了一首《白头吟》给他,表达自己的哀怨之情,相如因此打消了娶妾的念头。后世多用此调写妇女的被遗弃。

      皑:白。

      皎:白。

      两意:就是二心(和下文“一心”相对),指的是情变。

      决:别。

      斗:盛酒的器具。这两句是说今天置酒作最后的聚会,明早沟边分手。

      明旦:明日。

      躞(xiè)蹀(dié):走貌。御沟:流经御苑或环绕宫墙的沟。

      东西流,也就是东流。“东西”是偏义复词。这里偏用东字的意义。以上二句是设想别后在沟边独行,过去的爱情生活将如沟水东流,一去不返。

      凄凄:悲伤状。

      竹竿:指的是钓竿。袅袅:动摇貌。一说柔弱貌。

      簁(shāi)簁:比喻鱼尾像濡湿的羽毛。在中*谣里钓鱼是男女求偶的象征隐语。这里用隐语表示男女相爱的幸福。

      意气:这里指的是感情、恩义。

      钱刀:古时的钱有铸成马刀形的,叫做刀钱。因此钱又称为钱刀。

      赏析

      晋人葛洪《西京杂记》载:“司马相如将聘茂陵人女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相如乃止。”但《宋书·乐志》言《白头吟》等“并汉世街陌谣讴”,也就是民歌。《玉台新咏》载此诗,题作《皑如山上雪》,则连题目亦与卓氏无关了。《西京杂记》乃家言,且相如、文君关系亦未尝至此,故云文君作,显系附会。此诗当属民歌,以女子口吻写其因见弃于用情不专的丈夫而表示出的决绝之辞。 首二句是一篇起兴,言男女爱情应该是纯洁无瑕的,犹如高山的白雪那样一尘不染;应该是光明永恒的,好似云间的月亮皎皎长在。这不仅是一般人情物理的美好象征,也当是女主人公与其丈夫当初信誓旦旦的见证吧。诚如清人王尧衢云:“如雪之洁,如月之明,喻昔日信誓之明也。”(《合解》)但也有解为“以‘山上雪’,‘云间月’之易消易蔽,比起有两意人。”(张玉谷《古诗赏析》)意亦可通。细玩诗意,解为反面起兴,欲抑先扬,似更觉有味。故“闻君”二句突转:既然你对我的爱情已掺上杂质,既然你已心怀二心而不专一持恒,因此我特来同你告别分手,永远断绝我们的关系。“有两意”,既与首二句“雪”“月”相乖,构成转折,又与下文“一心人”相反,形成对比,前后照应自然,而谴责之意亦彰,揭示出全诗的决绝之旨。“今日”四句,承上正面写决绝之辞:今天喝杯诀别酒,是我们最后一次聚会,明晨就将在御沟(环绕宫墙的水渠)旁边徘徊(躞蹀)分手,就像御沟中的流水一样分道扬镳了。“东西流”以渠水分岔而流喻各奔东西;或解作偏义复词,比喻爱情如沟水东流,一去不复返了,义亦可通。

      “凄凄”四句忽一笔宕开,言一般女子出嫁,总是悲伤而又悲伤地啼哭,其实这是大可不必的;只要嫁得一个情意专一的男子,白头偕老,永不分离,就算很幸福了。言外之意,自己今日遭到遗弃才最堪凄惨悲伤,这是初嫁女子无法体会到的滋味。作者泛言他人而暗含自己,辞意婉约而又见顿挫;已临决绝而犹望男方转变,感情沉痛而不失温厚。诚如清人张玉谷所评:“凄凄四句,脱节暗转,盖终冀其变两意为一心而白头相守也。妙在从人家嫁娶时凄凄啼哭,凭空指的是点一妇人同有之愿,不着已身说,而己身在里许。用笔能于占身分中,留得勾留之意,最为灵警。”(《古诗赏析》)堪称深得诗旨。

      结尾四句,复用两喻,说明爱情应以双方意气相投为基础,若靠金钱关系,则终难持久,点破前文忽有“两意”的原故。“竹竿”,指的是钓鱼竿;“嫋嫋”,比喻柔长而轻轻摆动的样子;“簁簁”(shāi)也就是“漇漇”的假借字,比喻鱼尾像沾湿的羽毛。“钱刀”,也就是古代刀形钱币,此处泛指的是金钱。以鱼竿的柔长轻盈摆动和鱼尾的滋润鲜活,比喻男女求偶,两情欢洽。《》这类比兴较多,如《卫风·竹竿》:“籊籊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莫致之。”《毛传》:“钓以得鱼,如妇人待礼以成为室家。”但此处联下文之意,似又隐含爱情若不以意气(义)相知,仅以香饵诱鱼上钩,恰似只靠金钱引诱,那爱情是靠不住的。故清人朱嘉微评曰:“何以得鱼?须芳其饵。若一心人意气自合,何须芳饵为!”(《乐府广序》)结句点破男子“有两意”是因为金钱关系。但究竟是他利用金钱为诱饵去另图新欢呢?还是那位“新欢”家资颇富,致使这位男子贪图富贵而厌弃糟糠呢?这只有留给读者去猜想了。

      这首诗塑造了一位个性鲜明的弃妇形象,不仅反映了封建社会妇女的婚姻悲剧,而且着力歌颂了女主人公对于爱情的高尚态度和她的美好情操。她重视情义,鄙夷金钱;要求专一,反对“两意”。当她了解到丈夫感情不专之后,既没有丝毫的委曲求全,也没有疯狂的诅咒和软弱的悲哀,表现出了妇女自身的人格尊严。她是把痛苦埋在心底,冷静而温和地和负心丈夫置酒告别,气度何等闲静,胸襟何等开阔!虽然她对旧情不无留念和幻想,但更多的却是深沉的人生反思。因此,她较之古诗中一般的弃妇形象又迥然不同,显示出“这一个”的个性。

      全诗多用比兴和对偶,雪、月、沟水、竹竿、鱼尾等喻象鲜明生动而又耐人寻味。一、二、五、六、十三、十四等句皆工对而又自然。此外四句一解,每解换韵,而诗意亦随之顿挫,声情与辞情达到完美的统一。

    [爱词《白头吟》赏析]

    [阅读全文]...

2022-06-19 17:10:42
  • 祝福白头偕老的诗句

  • 祝福
  • 祝福白头偕老的诗句

      1.百年恩愛双心結,千里姻緣一线牵

      2.百年好合!新婚愉快,甜甜蜜蜜!早生贵子!

      3.恩恩爱爱锋芒毕露,嘻嘻哈哈凡百一新。

      4.恭喜,恭喜,恭喜你!恭喜你荣升!尽管这是迟来的爱,但我仍然万分地为你高兴,并以饱满的热情等候你请我们撮一顿。

      5.海枯石烂同心永結,地阔天高比翼齐飞

      6.嗨,兄弟,又升职了?!要做家长了,恭喜恭喜,请客请客!

      7.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不过别难过,每个人最终都会走进坟墓,放心去吧,阿门!

      8.今天是你们喜結良緣的日子,我代表我家人祝贺你们,祝你俩幸福美滿,永寿偕老

      9.仟僖年结千年缘,百年身伴百年眠。天生才子佳人配,只羡鸳鸯不羡仙。

      10.让你们的爱情入土为安吧!祝福你们

      11.让这缠绵的诗句,敲响幸福的钟声。愿你俩永浴爱河,白头偕老!

      12.伸出爱的手,接往盈盈的祝福,让幸福绽放灿烂的花朵,迎向你们未来的日子...祝新婚愉快

      13.神仙何足慕,只是羡鸳鸯。祝两位新婚快乐,永寿偕老!

      14.为你祝福,为你欢笑,因为在今天,我的内心也跟你一样的`欢腾、快樂!祝你们,百年好合!白头到老!

      15.喂!老兄。这么快就“婚”了。我有事不能来了。不过我还是要衷心祝福你新婚快乐!多句嘴要小心身体哦!

      16.相亲相爱好伴侣,同德同心美姻缘。花烛笑迎比翼鸟,洞房喜开并头梅。

      17.相亲相爱幸福永,同德同心幸福长。愿你俩情比海深!

      18.珠联壁合洞房春暖,花好月圆鱼水情深

      19.祝福你们新婚愉快,幸福美满,激情永在,白头偕老!

      20.祝你们永结同心,百年好合!新婚愉快,甜甜蜜蜜!

      14.一根红线穿两边,二人喜结连理枝,三世姻缘天注定,四季相伴两相爱,五六亲朋来祝贺,七言八语送吉祥,幸福久久永相随,十分真诚送祝福,愿你新婚快乐,百年好合!

      15.恋爱三年甜蜜蜜,新婚从此娇滴滴,婚姻其实苦又辣,家庭锁碎乱如麻。咬牙渡过磨合期,夫妻终会为一体,左手日日摸右手,总有感觉全没有。少是夫妻老来伴,老来夫妻情不变,家有老夫或老妻,幸福生活乐滋滋。今日结成新夫妻,鼓足信心建家园,同甘苦又共患难,一生幸福永无边。

      16.风雨中走过,看你们甘苦与共,不弃不离,感动;缘分里使然,看你们喜结良缘,幸福美满,祝愿。大喜的日子,愿你们快乐到永远。

      17.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天赐良缘,珠联璧合,你们俩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有情人终成眷属,朕诚挚祝福你们,才子佳人,牵手一生,百年好合,百子千孙。钦此。

      18.丘比特举箭,月老牵红线;真情一线牵,姻缘一世情;爱情甜如蜜,浪漫相携手;花开并蒂莲,今日结良缘;相依又相扶,白首不相离。祝你们心心相印,百年好合。新婚快乐!

      19.喇叭吹,唢呐奏,花轿颠闪迎新人;鞭炮响,烟花飞,红烛欢笑拜天地;玫瑰艳,双喜红,洞房浪漫配成双;红枣甜,花生香,子孙绵延福禄长。大喜之日,亲爱的朋友,祝福你新婚愉快,好合百年,早生贵子。

      20.谁把你的头发盘起,谁为你做的嫁衣,谁为你偷偷哭泣。你的白马王子,是否颇有新意,你是否还记起,那一曲同桌的你。老同学,恭贺新婚,百年好合!

      21.花团锦族迎新人,锣鼓唢呐相呼应。新娘出轿红装艳,花容月貌似天仙。新郎出迎赛董永,四手礼台燃烛光。郎帅女靓心相映,点亮前途光明路。祝君鸳鸯永不离,花蝶双飞翩翩舞。洞房花烛性福享,恩爱一生永相伴。

      22.鸳鸯织就欲双飞,一凤一凰贺新婚。花开两朵结同心,双潭映月心相印。八方云集上嘉宾,万千宠爱于一身。三声礼炮邀祥云,幸福从此入家门。祝:新婚愉快!

      23.新床新被新房子,迎接新人新样子。满屋喜气满堂彩,新郎新娘乐开怀。亲朋好友闹洞房,热热闹闹语喧天。红枣莲子和花生,预示来年宝宝添。祝愿你们白头到老,早生贵子!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祝福白头偕老的诗句

    2.*最优美诗句大全

    3.经典春雨的诗句

    4.关于冰的诗句

    5.关于思念朋友的诗句

    6.山清水秀的诗句

    7.婚姻祝福的诗句

    8.跟桃花有关的诗句

    9.描写竹子挺拔的诗句

    10.包含数字的诗句

    [阅读全文]...

2022-07-13 15:52:44
  • 《春江花月夜》与《代悲白头吟》比较

  • 阅读
  • 《春江花月夜》与《代悲白头吟》比较

      在初唐诗坛上,张若虚和刘希夷是以七言歌行见长的著名诗人,在诗歌史上有着突出的地位和影响。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春江花月夜》与《代悲白头吟》比较,一起来看看吧。

      张若虚今仅存两首诗,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七言歌行,仅此一首就令张若虚不朽,它在*古代文学史上可以说是芳华绝代,前人评为“以孤篇压倒全唐”,明清以来诗论家也曾有高度赞扬,如明钟惺《唐诗归》卷六:“浅浅说去,节节相生,使人伤感,未免有情,自不能读,读不能厌。将春江花月夜五字,炼成一片奇光,分合不得,真化工手。”清王夫之《唐诗评选》卷一:“句句翻新,千条一缕,以动古今人心脾,灵愚共感。其自然独绝处,则在顺手积去,宛然成章……”清未王闿运《王志·论唐诗诸家源流》云:“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李贺、商隐挹其鲜润;宋词、元诗,尽其支流。”(《王志》卷三)闻一多先生在《宫体诗的自赎》中更将其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据程千帆先生考证,《春江花月夜》自明初高棅选入《唐诗品汇》,特别是李攀龙在《古今诗删》选入此诗以后,就成为重要的唐诗选本的必选之作了。自此后,对此诗的研究、评论甚多。

      刘希夷在诗歌史上也是一位杰出诗人,他颇具才华而又不幸早逝。他存诗35首,所作多从军与闺情题材,体裁上长于七言歌行,词藻婉丽,芊绵绮丽,清丽有骨,然意旨悲苦,未为人重。天宝年间孙昱撰《正声集》,以希夷诗为集中之最,自此大为时人所称赏。其代表作有《从军行》、《采桑》、《春日行歌》、《春女行》、《捣衣篇》、《代悲白头吟》、《洛川怀古》等,尤其《代悲白头吟》最为人所称道。

      由于《代悲白头吟》与《春江花月夜》都出现于初唐诗坛上,人们自然会将两诗进行艺术水*高下的比较,而普遍认为《春江花月夜》胜过《代悲白头吟》,如明人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三云:“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流畅婉转,出刘希夷《白头翁》上。”闻一多先生也说:与作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的《春江花月夜》相比,“连刘希夷都是过程了”。这样的评论,是具有代表性的。其实两诗在主题内容、艺术技巧及艺术特色等方面有同有异,《代悲白头吟》的艺术性也达到相当的水*,其艺术光芒自不能掩,在文学史上自有一定的地位。袁行霈主编的《*文学史》第二卷中指出:张若虚和刘希夷的创作,“表明唐诗意境的创造已进入炉火纯青的阶段,为盛唐诗的到来做了艺术上的充分准备”。评价甚为公允。

      在主题内容方面,两篇作品都重在从宇宙自然的永恒、无限与人的青春生命的极度短暂卑微的矛盾冲突中去表现诗人对宇宙人生的认识和体验,从而呈现出强烈的生命意识,突显人生的意义。借助于宇宙人生的矛盾冲突来选择意象抒**感、表现对青春生命的流连和伤感,这是两诗在思想主题上最大的共同特点。然而,基于诗人对社会人生的具体认识和看法上的不同,两诗的思想倾向性也呈现出相当大的差异。在《春江花月夜》中,“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表明诗人认识到,在亘古不变的宇宙自然面前,作为某一个具体人生是多少的渺小与短促,然而,有限的人生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延续,却又呈现出与江月长存的永恒意义。故诗的下篇自“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以下则借游子思妇的刻骨铭心的相思之情来凸显人生感情世界的纯净美好,这种纯净美好的.感情在永恒

      宇宙与短暂人生的矛盾中呈现出可贵的意义。“扁舟子”、“明月楼”、“妆镜台”、“捣衣砧”、“闲潭落花”、“碣石潇湘”等意象,把游子思妇的离情展现得异常深沉而强烈,进而表现游子浪迹天涯,面对春江月夜而不能“乘月而归”的憾恨与伤感。因此,作品表现了诗人对真挚爱情和美好人性的歌颂与向往,诗情哀而不伤,哀感中有希望。

      与《春江花月夜》极写相思离别之苦不同,《代悲白头吟》则大力铺写洛阳女儿与白头翁对人生的感慨,借此表达出诗人对人生富贵无常的悲,故而作品有着浓厚的悲剧意识。诗以落花起兴:“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进而写落花所引出的诗中主人公的感慨:“洛阳女儿好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洛阳女儿”由落花的凋零想到人青春的流逝:“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然后由“松柏摧为薪”、“桑田变成海”、“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以及“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来表现诗人对人生的悲剧意识。在刘希夷的观念中,时间的流逝是无情的,季节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然人的青春年华却去而不复,连傲风雪的松柏也会摧为薪、桑田也会变成沧海,何况是连松柏也不如的人的青春生命?昔人不在,落花依旧,“宛转蛾眉能几时”;昔日的“红颜美少年”却成为今日的“半死白头翁”;昔日“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光禄池台开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而今“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昔时“光禄池台”、“将军楼阁”这些富贵歌舞之地最终只剩“黄昏鸟雀悲”。人生青春不能长久,富贵繁华孰能长保?洛阳女儿的来日也就是“半死白头翁”的今日,眼前“还对落花风”的她也依旧逃不出“古人无复洛城东”的残酷命运。人生的意义表现在诗的结尾“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所点明的“悲”字上。

      《春江花月夜》与《代悲白头吟》两诗,表达了诗人浓厚强烈的生命意识以及初唐时代人生命意识的觉醒,但是,诗人对青春生命的态度却有明显的差别。在刘希夷的观念中,在无情的时间中,一切都是转瞬即逝,没有什么是永恒长存的,《代悲白头吟》抒发的只是因人世青春、富贵、功名、繁华虚幻而引起的绝望、悲愁。而《春江花月夜》中“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表明诗人在失望和伤感中,还有对青春对感情的赞美、留恋、执着和慰藉。 两诗的抒情手法同中有异。《春江花月夜》因月起兴,借春、江、花、月、夜之景抒情,逐层铺展,围绕春、江、花、月、夜的意象反复出现,而又以月为线索贯穿全篇,诗中月的出现多达十五次,而且对月的描写最多,又是多角度的,写了月升至月落的整个过程,由“海上明月共潮生”写至“皎皎空中孤月轮”,写到“江潭落月复西斜”,再写到“落月摇情满江树”。而《代悲白头吟》则是以落花起兴:“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由写落花引发洛阳女儿的感慨伤悲,再由洛阳女儿过渡写到白头翁。在诗中,落花的意象是抒情的媒介,是全诗的线索。

      前写洛阳女儿“坐见落花长叹息”,后写白头翁“清歌妙舞落花前”,落花成了不可缺少的抒情媒介和线索,隐隐贯穿全诗。此外,诗人还通过今昔对比的方法来写白头翁的过去与现在,明写白头翁,实暗写洛阳女儿,揭示出她的现在正是白头翁的过两诗表达时间观念的手法也是同中有异。《春江花月夜》中以“长江送流水”、“闲潭落花”、“江水流春”、“江潭落月”等意象来展现时间的流逝。《代悲白头吟》用来展现时间流逝的意象则要单薄一些,全诗基本上是采用落花的象征意义,“松柏”、“桑田”、“光禄池台”、“将军楼阁”等只是抒情主人公由落花引发出来的带有观念性的意象。

      两诗皆写及闺情,表现女子情思,抒情主人公一是游子,一是洛阳女子与白头翁,基于两诗所采用的抒情、叙事、议论的角度不同,致使特色也因此各异。

      《春江花月夜》中诗人与游子的形象时有重叠,“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视角和抒情既是诗人的,也是游子的。诗篇中月照妆镜台、玉户簾、捣衣砧、闲潭落花的想象既是游子的,也是诗人的。作品抒情叙事的角度是第一人称的,诗人与游子的形象交织在一起,莫可分辨。之所以如此,我们几乎可以断定,张若虚兼有诗人、游子双重身份,《春江花月夜》极有可能是他漫游江湖、流落天涯时写成的,它也大可划入“游子文学”的范围。《代悲白头吟》则不然,洛阳女儿和白头翁显然未与诗人的形象融会在一起,抒情叙事的角度由题目所标明的“代”字体现出来,它是第三人称的,洛阳女儿、白头翁之间似乎与诗人“隔”了一层,这两个形象仅是诗人创造出来借以融进他的人生体验与感受的一种媒介。

      尽管如此,两诗在艺术手法上还是有很多相似性。两诗都采用乐府旧题,七古的体式;构思巧妙,章法整齐而富于变化;写景、抒情、议论手法综合运用,触景生情、即景抒情、因物起兴,议论中有人事与自然物的对比,情、景、理相交融;语言清丽,自然而有骨力,既有吴楚民歌柔婉清丽的特点,又融进了文人体物细腻、抒情婉转的长处,虽写及闺情,却绝弃了六朝以来宫体诗的绮靡香泽;韵律流利宛转而有不可言说的音乐美感。它们在诗歌史上的意义是由其在抒情诗上的创造性发挥所决定的。去,她的未来正是白头翁的现在。这种对比手法有力地深化了主题。

    [阅读全文]...

2022-05-10 10:56:05
  • 玉壶吟李白古诗原文及赏析

  • 李白
  •   ——《玉壶吟》

      烈士击玉壶,壮心惜暮年。

      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涟。

      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

      揄扬九重万乘主,谑浪赤墀青琐贤。

      朝天数换飞龙马,敕赐珊瑚白玉鞭。

      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仙。

      西施宜笑复宜颦,丑女效之徒累身。

      君王虽爱蛾眉好,无奈宫中妒*!

      【赏析】: 清代刘熙载论李白的诗说:“太白诗虽若升天乘云,无所不之,然自不离本位,故放言实是法言。”(《艺概》卷二)所谓“不离本位”,就是指有一定的法度可寻,而不是任其横流,漫无边际。《玉壶吟》就是这样一首既有奔放的气势,又讲究法度的好诗。这首诗大约写于天宝三载(744)供奉翰林的后期,赐金还山的前夕。全诗充满着郁勃不*之气。按气韵脉络而论,诗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共四句,主要写愤激的外在表现。开头两句居高临下,入手擒题,刻画了诗人的自我形象。他壮怀激烈,孤愤难*,象东晋王敦那样,敲击玉壶,诵吟曹操的名篇《步出夏门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烈士”、“壮心”、“暮年”三个词都从曹诗中来,说明李白渴望建功立业,这一点正与曹操相同。但他想到,曹操一生毕竟干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而自己却至今未展素志,不觉悲从中来,愤气郁结。三杯浊酒,已压不住心中的悲慨,于是拔剑而起,先是对着秋月,挥剑而舞,忽又高声吟咏,最后眼泪夺眶而出,涕泗涟涟。“忽然”两字把诗人心头不可自已的愤激之情写得十分传神。四句一气倾泻,至此已是盛极难继。兵家有所谓“以正合,以奇胜”的说法。这四句正面书愤,可说是“以正合”,下面别开一途,以流转之势写往事回忆,可说是“以奇胜”。 “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两句,如异峰突起,境界顿变。诗人一扫悲愤抑郁之气,而极写当初奉诏进京、皇帝赐宴的隆遇。李白应诏入京,原以为可施展抱负,因此他倾心酬主,急于披肝沥胆,输写忠才。“揄扬”两句具体描写了他在朝廷上的作为。前一句说的是“尊主”,是赞颂皇帝,后一句说的是“卑臣”,是嘲弄*。“朝天数换飞龙马,敕赐珊瑚白玉鞭”,形象地写出了他受皇帝宠信的不同寻常。“飞龙马”是皇宫内六厩之一飞龙厩中的宝马。唐制:学士初入,例借飞龙马。但“数换飞龙马”,又赐珊瑚“白玉鞭”,则是超出常例的。以上六句字字从得意处着笔。“凤凰”两句写*步青云,“揄扬”两句写宏图初展,“朝天”两句写备受宠渥。得意之态,渲染得淋漓尽致。诗人骋足笔力,极写昔日的腾踔飞扬,正是为了衬托时下的冷落可悲,故以下便作跌势。 “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仙。”东方朔被汉武帝视作滑稽弄臣,内心很苦闷,曾作歌曰:“陆沉于俗,避世金马门,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庐之下。”(《史记。滑稽列传》)*有“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晋王康琚《反招隐诗》)之语。李白引东方朔以自喻,又以谪仙自命,实是出于无奈。从无限得意,到大隐金门,这骤然突变,可以看出诗人内心是非常痛苦的。“世人不识”两句,郁郁之气,寄于言外,与开头四句的悲愤情状遥相接应。以上八句为第二段,通过正反相照,诗人暗示了在京横遭毁诬、备受打击的不幸。忠愤节气,负而未伸,这也许就是诗人所以要击壶舞剑、高咏涕涟的原因吧! 第三段四句写诗人自己坚贞傲岸的品格。“西施”两句是说自己执道若一,进退裕如,或笑或颦而处之皆宜,这种态度别人效之不得。辞气之间,隐隐流露出傲岸自信的个性特征。当然,诗人也很清楚他为什么不能施展宏图,因而对朝廷中那些妒贤害能之辈道:“君王虽爱蛾眉好,无奈宫中妒*!”这两句化用《》旨趣,托言美人见妒,暗寓士有怀瑾握瑜而不见容于朝的意思,蕴藉含蓄,寄慨遥深。 明代诗论家徐祯卿说:“气本尚壮,亦忌锐逸。”(《谈艺录》)书愤之作如果一味逞雄使气,象灌夫骂座一般,便会流于粗野褊急一路。李白这首诗豪气纵横而不失之粗野,悲愤难*而不流于褊急。开头四句入手紧,起势高,抒写胸中愤激之状而不作悲酸语,故壮浪恣纵,如高山瀑流,奔泻而出,至第四句顿笔收住,如截奔马,文气陡然腾跃而起。第五句以“初”字回旋兜转,笔饱墨酣,以昂扬的格调极写得意,方以为有风云际会、鱼水顾合之美,笔势又急转直下,用“大隐金门”等语暗写遭谗之意。最后以蛾眉见妒作结,点明进谗之人,方恃宠贵盛,自己虽拂剑击壶,慷慨悲歌,终莫奈之何。诗笔擒纵结合,亦放亦收,波澜起伏,变化入神,文气浑灏流转,首尾呼应。明代诗论家徐祯卿认为,一首好诗应该做到“气如良驷,驰而不轶”。(《谈艺灵》)李白这首诗是当之无愧的。 (吴汝煜)

    [玉壶吟李白原文及赏析]

    [阅读全文]...

2022-04-23 23:08:54
类似于白头吟的古诗 - 句子
类似于白头吟的古诗 - 语录
类似于白头吟的古诗 - 说说
类似于白头吟的古诗 - 名言
类似于白头吟的古诗 - 诗词
类似于白头吟的古诗 - 祝福
类似于白头吟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