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今名言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今名言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今名言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古今名言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描写战争的古今名言
1、战争在你愿意时开始,却并不你乐时结束。(马基雅弗利)
2、战争是骄傲之子,骄傲是财富之女。(乔·斯威夫特)
3、建立一个国家靠的不是梦想,它最终总要诉诸血和铁。(史文明)
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战争用伯也用黄金。(奥维德)
7、一次正义的战争能在高尚的国度里唤起神圣的爱的力量,这已为无数感人的事例所证实。(特赖奇克)
8、一个国家只有在战争时期才会处于和睦状态。(休·金斯米尔)
9、战争是强迫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克劳塞维茨)
10、对那些需要战争的人来说,战争是正义的;对那些失去一切希望的人来说,战争是合理的。(李维)
11、霍布斯明晰地证明,所有动物都生活在一种自然的战争状态中。(乔·斯威夫特)
12、黄金和财富是战争的主要根源。(塔西佗)
13、只有对那些需要战争的人来说,战争才是正义的。(伯克)
14、这个时代的重大的问题不是演说和决议所能解决的……这些问题只有铁和血才能解决。(俾斯麦)
15、没有正义的和*就是暴虐。(英国)
16、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好斗的本能,但它同时还满足了人对掠夺,破坏以及残酷的纪律和专制力的欲望。(查·埃利奥特)
17、战争是人类生活中一种具有头等重要意义的生物法则,它是人类社会中不可缺少的起调作用的东西。(伯恩哈迪)
18、战争是帝王的娱乐。(英国)
19、包括懦夫在内的任何人都可以发动战争,但要结束战争却得到胜利者的同意。(萨卢斯特)
励志的句子、正能量的句子、人生感悟的句子、唯美的句子、祝福语通通都是简短而优美,发人深省。多读读这些充满智慧,充满人生哲理的短句,会让您对人生有更多感司。励志的句子网向您推荐有关战争的古今名言和人物大全。
有关战争的古今名言
1、一次正义的战争能在高尚的国度里唤起神圣的爱的力量,这已为无数感人的事例所证实。——特赖奇克
2、战争是帝王的娱乐。
3、对那些需要战争的人来说,战争是正义的;对那些失去一切希望的人来说,战争是合理的。——李维
4、战争是骄傲之子,骄傲是财富之女。——乔·斯威夫特
5、包括懦夫在内的任何人都可以发动战争,但要结束战争却得到胜利者的同意。——萨卢斯特
6、建立一个国家靠的不是梦想,它最终总要诉诸血和铁。——史文明
7、没有正义的和*就是暴虐。——英国
8、战争的先决条件是:以好斗为唯一美德,以求和为唯一耻辱。——肖伯纳
9、一个国家只有在战争时期才会处于和睦状态。——休·金斯米尔
10、战争似乎就意味着血和铁。——昆体良
11、有国家就有战争。——伯克
12、没有正义的和*就是暴虐。
13、战争在你愿意时开始,却并不你乐时结束。——马基雅弗利
14、战争是人类生活中一种具有头等重要意义的生物法则,它是人类社会中不可缺少的起调作用的东西。——伯恩哈迪
15、这个时代的重大的问题不是演说和决议所能解决的……这些问题只有铁和血才能解决。——俾斯麦
16、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好斗的本能,但它同时还满足了人对掠夺,破坏以及残酷的纪律和专制力的欲望。——查·埃利奥特
17、黄金和财富是战争的主要根源。——塔西佗
18、战争用伯也用黄金。——奥维德
19、只有对那些需要战争的人来说,战争才是正义的。——伯克
20、霍布斯明晰地证明,所有动物都生活在一种自然的战争状态中。——乔·斯威夫特
21、战争是强迫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克劳塞维茨
诗句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有很多7个字的名言诗句受到人们喜欢。以下是好句摘抄小编为你整理的7字古今名言诗句,欢迎大家阅读。
1.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酒肉亲。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2. 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3. 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人间岁月闲难得,天下知交老更亲。
4. 随时莫起趋时念,脱俗休存矫俗心。看破世事惊破胆,伤透人情寒透心。
5.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6. 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岂无远道思亲泪,不及高堂念子心。
7. 贫居闹市无人间,富在深山有远亲。马行无力皆因瘦,人不风流只为贫。
8. 有酒大家喝才香,有话当面说才亲。不学灯笼千个眼,只学蜡烛一条心。
9.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立定脚跟撑起脊,展开眼界放*心。
10.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見金。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7字古今名言诗句【精选篇】
1. 良药甜舌尤利病;忠言悦耳更宜行。求名贵法梅松柏;取利羞师蟹蚤蝇。
2. 水天秋晚时呼茗;芦荻风来欲系船。水不求深鱼自乐;人之好吾鹿则鸣。
3. 正值万株红叶满;问言何处芙蓉多。功深书味常流露;学盛谦光更吉祥。
4. 盖世功勋狂里减;弥天大罪伪中增。伟人自古无闲逸;志士从来不屈挠。
5. 效梅傲霜休傲友,学竹虚心莫虚情。与有肝胆人共事;于无字句处读书。
6. 业高乎众意岂满;泽及于人功不虚。旧书细读犹多味;佳客能来不费招。
7. 与有肝胆人共事;与无字句处读书。政勤何须驱车快;身正岂在训话多。
8. 生当稽古右文日;老作观山乐水人。生活恰如鱼饮水;进修浑似燕衔泥。
9. 万里山川皆入画;一庭花木又催诗。万里秋风吹锦水;九重春色醉仙桃。
10. 读有益书精力爽;行无愧事梦魂安。知识无涯须勤学;青春有限贵惜阴。
11. 能知耻终生不耻;肯拜师随处有师。人心若路直行好;世事如棋宽着高。
12. 气雄河汉开天镜;声振关山度月魂。付出九牛二虎力;不作七拼八凑文。
13. 万岫烟云迷岭外;千重紫气锁山头。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
14. 心存公道行方健;言出精诚语自雄。事不三思终有悔;人能百忍每无忧。
15. 一室图书自清洁;百家文史足风流。一路沿溪花复水;几家深树碧藏楼。
16. 文生于情有春气;兴之所至无古人。文能换骨余无法;学到寻源自不疑。
17. 人得交游是风月;天开图画即江山。八体六书生奥妙;五山十水见精神。
18. 文章奇古原西汉;诗律精深祖后山。文章真处性情见;谈笑深时风雨来。
19. 示弱为立身之巧;逞强是惹祸之胎。相貌不佳德可补;品德太劣貌难遮。
20. 万事必求其所以;居心不可有然而。我费时间时费我;人荒事业业荒人。 7字古今名言诗句【精彩篇】
1. 玉瑟瑶琴倚天半;白波青嶂非人间。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更虚心。
2. 古迹虽陈犹在目;春风相遇不知年。古柳荫中来走马;好花深处有鸣禽。
3. 大惧与众人同数;须知保晚节尤难。万花深处松千尺;群鸟喧时鹤一声。
4. 月沼观心清若镜;云房养气润于珠。月寮烟阁标清兴;文府书城纵古今。
5. 碧玉蒙尘无损害,红梅傲雪自添骄。志士眼前无蜀道;男儿心上有天梯。
6. 宁作劲松迎雪挺;不为媚柳顺风摇。莫只看财边有贝;应常想利侧藏刀。
7. 龙门开凿曲通海;石梁高悬峻极天。过如新竹芟难尽;学似春潮长不高。
8. 一庭花影三更月;千里松阴百道泉。一庭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
9. 风节为贞金乐石;心神如秋月春云。风度鹤声闻远谷;山横雨色卷浮岚。
10. 坎坷人生磨铁汉;纷繁世事炼雄才。立定脚跟树起脊;展开眼界放*心。
11. 洞悉世事胸襟扩;阅尽人情眼界宽。万物能容称博大;千金难买是真诚。
12. 万树苍颜千里翠;一楼新色满城辉。万象函归方丈室;四围环列自家山。
13. 虚名恰是捆身索;浊富犹如束颈枷。手臂不伸名利场;脚跟休踏是非窝。
14. 益世甘为牛献乳;利人乐作马飞蹄。伏案潜心尝世味;横空仰面写人生。
15. 莫作软藤攀大树;敢为硬木咬悬崖。泪珠难换丰盈果;汗水能滋烂漫花。
16. 人品若山极崇峻;情怀与水同清幽。人品清于在山水;天怀畅若当风兰。
17. 世事每从宽处乐;人伦常在忍中全。事因知足心常乐;人到无求品自高。
18. 劝子勿为官所腐;知君欲以诗相磨。劝君更尽一杯酒;与尔同消万古愁。
19. 二分诗景八分画;楼外江声天外峰。卜邻喜*清凉宅;与客同参文字禅。
20. 为有才华翻蕴籍;每从朴实见风流。为学深知书有味;观心澄觉宝生光。 >>>
古今名人读书方法
读书是指获取他人已预备好的符号、文字并加以辨认、理解、分析的过程,有时还伴随着朗读、鉴赏、记忆等行为。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今名人读书方法,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韩愈“提要钩玄”读书法
韩愈读书以勤奋贯彻始终。在《进学解》中,曾提出“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这就是后世所称的“提要钩玄读书法”。大意是说,读书一定要写笔记;而读不同的书,又有不同的笔记法。读记载事实的史籍,一定要写出提要,掌握纲要;读辑录言论的书,一定要钩出精义,领会精神。写提要时,必须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弄清这一事件和其它事件之间的错综复杂关系;钩精义时,必须对那些言论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提要钩玄的过程,有助于增强记忆,提高认识,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韩愈还提出读书要“贪多务得,细大不捐”(《进学解》),“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已不学,既学患不行”(《赠别元十八协律》)八首之五)。他要求博览务得,学以致用。韩愈提出读书既要“迷”,又要“不迷”。他在《答李翊书》里,曾先后用了两个“迷”字。第一“迷”是形容他自己开始读书着迷的情景;“处若忘,行若遗,俨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有这种迷劲才能深钻下去,但又要防止迷失方向。所以提出了第二个“迷”:“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无迷其途,无绝其源,终吾身而已矣。”这是韩愈多年读书的心得,恰当地指明了读书必须由迷而步入不迷的境界,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摆脱本本主义的桎梏。
陶渊明“会意”读书法
陶渊明生*重视读书学*,常在诗中表露:“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移居》)并在《五柳先生传》中自述:“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已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这就是后世所总结的陶渊明“会意读书法”,也有人称作“不求甚解法”。实际上他追求的是读书会意,着重领会书中深含的旨意,而不死抠个别字句。元代李冶就指出:“盖不求甚解者,谓得意忘言,不若老生腐儒为章句细碎耳。”邓拓也指出:“本来说不求甚解,也并非真的不要求把书读懂,而是主张对于对于难懂的地方先放它过去,不要死抠住不放。也许看完了上下文之后,对于难懂的部分也就懂得了;如果仍然不懂,只好等日后再求解释。”(《燕山夜话·不要秘诀的秘诀》)且陶氏所说“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表明会意也可不止一次。
诸葛亮“观其大略”读书法
三国时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诸葛亮在我国民间已成为智慧的象征,是一位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他之所以能够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是与他勤奋的学*精神和有效的学*方法分不开的。据《魏略》记载:“诸葛亮在荆州,与石广元、徐元直、孟公威俱游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每晨夕,从容抱膝长啸。而谓三人曰:‘卿三人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也。’三人问其所至,亮笑而不言。”后来诸葛亮至蜀汉丞相,而石广元三人果真只任至郡守一类的中级官职。这里的“观其大略”,是一种科学的读书方法,即提纲挈领地领会精神实质和要点的读书方法。大略,含战略统领之意。古人曾注:“略,谓举其大纲。”每一篇文章,每一本书籍,都有它的最精粹部分,抓住了它再进行深钻细研,就能较好地把握通篇的主要精神,使所学知识扎实深刻而不浅薄,从而达到事半功倍、融会贯通的效果。
朱子“格物致知”
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朱熹把“格物致知,读书穷理”和“为学之实,固在践履”作为读书的基本原则,并总结出一系列著名的读书方法,他的学生辅汉卿等把这些方法概括为“朱子读书法”。其“精义”是:
⑴ 循序渐进。他主张如果有两本书,则“通一书而后及一书”;在同一本书中,则“其篇、章、文、句、首尾次第,亦各有序而不乱也”。他要求读书量力而行,打好基础,逐渐深入。
⑵ 熟读精思。朱熹认为读书要从反复诵读入手,做到学与思结合,力求透彻理解和领悟,牢固记忆和掌握。“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的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而精思过程是从无疑到有疑,又从有疑到解疑的过程。他认为,读书始“未知有疑”,读书中要“节节有疑”,后“疑渐渐解”,最后“融会贯通,都无所疑”。
⑶ 虚心涵泳。朱熹认为读书要有虚心的态度。他说:“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以为有功耳。”
⑷ 切己体察。朱熹认为读书要联系自己的知识、经验来理解推断,要“观书以己体验”,但不可固执己见
。⑸ 著紧用力。朱熹认为读书要抓紧,舍得下苦功夫。“为学要刚毅果决,悠悠不济事”。
⑹ 居敬持志。朱熹认为读书要有纯净专一的心境和坚定远大的志向。敬,指用心专一。“方无事时,敬以自持,乃应事时,敬于应事;读书时,敬于读书。”同时,他指出为学以立志为先,目的不明,无以为学。即所谓“立志不定,如何读书。”
孟子“自求自得”读书法
孟子关于读书方法的论述,是我国早期形成的系统的读书方法论之一。与孔子读书法一样,它对*读书史发生了深刻而有益的影响。其读书方法论的精义是:
(1)自求自得。孟子认为,读书学*须靠自己去求索精研。他说:“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孟子·尽心上》),“夫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人病不求耳。子归而求之,有余师。”(《孟子·告子下》)他还进一步发挥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孟子·离娄下》)。就是说,老师让学生深造的方法,也应该是启发调动学生的内部动机,使其“自求自得”,即依靠自己的求知欲,通过自己的积极努力去获得。
(2)专心有恒。孟子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旨在反对三心二意的读书态度。曾举奕秋教人学棋为例,强调“不专心致志,则不得”(《孟子·告子上》)的道理,指出一个人学*不能得到满意效果,往往并非其“智弗若”(不聪明),而是不能专心的结果,孟子还指出,专心还必须有恒。他以掘井作喻道:“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孟子·尽心上》),说明不坚持读书终将落空。
(3)盈科后进。即循序渐进。孟子说:“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孟子·尽心上》)又说:“原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孟子以水喻学,道出逐渐积累知识、循序渐进的重要性。
(4)重思存疑。孟子认为,唯有依靠“心之官”的思维才能认识客观事物,有闻见而不思,等于无闻见。他说:“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不思则不得也。”(《孟子·告子上》)这实际上是要求不能只把认识停留在感性阶段,而必须通过思维得到事物的真实内涵(本质)。孟子还提出了“读书存疑”的主张,强调“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上》)。
(5)以意逆志。这是一种理解作品的方法。孟子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孟子·万章上》)对这种方法,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清人的解释。如吴淇在《六朝选诗定论缘起》一文中认为:“以意逆志”就是“以古人之意求古人之志,乃就诗论诗”,即应就作品论作品,以作品实际去分析推求作者思想。另一种是汉以来多数人的解释。认为“以意逆志”中的“意”是指读者的“意”(思想、知识、经验等)。如赵岐《孟子注疏》解释为“以己之意逆诗人之志”,朱熹《四书集注》则解为“当以己意逆取作者之志,乃可得之”,朱自清《诗言志辩》解为“以己意己志推作者之志”。
(6)知人论世。另一种理解作品的方法。孟子认为,要正确理解作品,还必须知人论世。他强调:“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孟子·万章下》)要真正读懂作品,必须要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思想感情,为人品德,以及他所处的时代环境。
(7)详说返约。孟子说:“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之”。(《孟子·离娄下》)这里的“详说”,是指对读物要精细研究,详细阐释,即所谓“把书读得厚”;这里的“说约”,指对读物内容的简明概括。详说返约,就是要求读书治学必先深入细致钻研,再在此基础上归纳概括,直至明确掌握。
孟子读书法的基本精神是:
(1)“求之有道,得之有命”。(《孟子·尽心上》)也就是说,读书求学有一定的规律和方法,应根据规律来确定正确的读书方法。
(2)著行察*。即应该明白自己学*过程的本身,这样才可以“知其道”,即掌握住学*规律,随时调整自己的学*行为使之合乎规律。如果“行之而不著焉,*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那就会成为*庸的读书人。
孔子“好学乐学”读书法
⑴好学乐学。孔子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一论述实际上强调读书治学过程中养成好学乐学的良好心理和*惯的重要意义。
⑵由博返约。这是一种由博学到精研的读书方法。孔子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乎。”其后学总结的“学、问、思、辨、行”的学*过程,便体现了孔子“由博返约”的读书原则和方法。
⑶学而时*。孔子说:“学而时*之。”这里包含着两个互相联系着的重要方法。一是读书时先要“学”。然后是“时*”。孔子提倡带着治学的目的和方法来读书,反对“为读而读”,死守章句。
⑷学思结合。孔子说:“弗学何以行?弗思何以得?”又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就是说,学与思不可偏废,应学思并重。
⑸学行结合。人们一般从终极的目的处着眼,把“学行结合”解释为“学以致用”。实际上其中还包含有“以行促学”、“以行助学”、“行即是学”等有关底蕴。
⑹温故知新。孔子认为,旧知与新知是存在内在联系的,学*的过程实际上是旧知与新知联系起来的过程。他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⑺述而不作。指在读书治学过程中,应以弄懂作品的原旨、阐明作品本身具有的思想为要务,而自己不应去主观发挥和附会。
⑻默而识之。默,是“沉思默想”;识,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默而识之……何有于我哉!”意思是说,暗暗思考并记住……哪能难住我呢!这种读书方法也叫“沉思默想法”。
⑼一以贯之。孔子不仅主张多学多识、学思结合,而且更强调必须把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统一起来,上升为理论而又能付诸实践,成为行动的指南。他多次强调“予一以贯之”,“吾道一以贯之”。⑽举一反三。孔子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还有“知类通达”,也是“举一反三”的意思。孔子读书法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其基本精神是:读书与治学的统一,读书治学原则与读书治学实践的统一,学*过程中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统一,阅读学*与非阅读学*的统一。
苏东坡“八面受敌”读书法
“八面受敌”是一种抓住一个中心、集中精力只解决一个问题的读书方法。发明人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
他认为人们在读书时,往往会感到处处都是有用的知识,犹如“八面受敌”,而“人的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意思是说,在浩如烟海的知识之中,每次读书,只求一点,所以后人也叫它“求一法”,或叫“主攻法”。因为它每次只围绕一个中心,只解决一个问题,容易集中深入,彻底攻破一“敌”,像打仗那样,把敌人化整为零,各个击破,一次攻破一面“敌”。这种读书方法,是抓主要矛盾,从战略上考虑问题的读书方法。具体做法据史*载:“尝有人间苏文忠(苏轼的谥号)曰:‘公之博治可学乎?’曰:‘可,吾尝读《汉书》矣,盖数过而始尽之,如治道、人物、地理、官制、兵法、财贷之类,每一过求一事。不待数过,而事事精窍矣’。”这种读书方法既是定向阅读,分步进行,长久坚持,必有好处。
*“串钱”读书法
我党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曾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一职,对如何读书,他有生动的`譬喻。说,读书方法有两种:一是寻章摘句式的,读得很细心,钻研每一个段,以至每一个字,有的经师写了多少万字的研究论文。其缺点是见了树木而不见森林,拣了芝麻、绿豆却丢了西瓜,对书中的主要观点、思想却忽略了。另一种是观其大意,不求甚解式的,这种人读书能抓住书里主要东西,吸收了并丰富、提高了自己,但是不去作寻章摘句的工作。前一种人好比拥有一屋子散钱,却缺少一根绳子把钱拴起来。后一种人恰恰相反,只有一根绳子,缺少拴的线。*认为,正确的方法是把两种统一起来,既要钻研个别的关键性的章节、词句,又要善于领会大意,即主要观点、立场,“钱”多多益善,“绳子”色彩鲜明,两者缺一不可。
*“三复四温”与“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法
*毕生珍惜时间,博览群书,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其读书方法最可注意的是,书本知识紧密联系实践,“三复四温”式阅读和“不动笔墨不读书”。其中“三复四温”式读书基于其一生的强烈求知欲。“他不仅在青年时期就熟读了《史记》、《汉书》等著名古籍,到了老年仍不断地重温;就是到了晚年,对他喜爱的同一本史书,也是读了一遍又一遍,常读常新”,并有“读过一遍书在封面上划上一个圈作记号的*惯”。至于“不动笔墨不读书”,则是*“从他的老师徐特立那里学来,从青年时代起坚持一生的读书*惯”。他在青年时代读书时就有“四多”的*惯,即“读得多,想得多,写得多,问得多”(龚育之《*的读书生活》)。其中的“写得多”,就包含着多做读书笔记。综览其读书笔记,有以下几种形式:(1)内容摘录。早年读书时,在课堂听讲写“讲堂录”,课后自修写“读书录”,选抄全篇文章有选抄本,摘录精要有摘录本,曾积累了好几网篮。延安时期,*读了艾思奇的《哲学与生活》后,曾录下书中论点约3000字。(2)标记。每读一书,都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各种符号。早年读德国鲍尔生著、蔡元培译的《伦理学原理》,全书逐字逐句都用毛笔加以圈、杠、点、单杠、双杠、三角、叉等符号。延安时期读的《*宣言》、《资本论》、《哥达纲领批判》、《列宁选集》、《国家与革命》、《列宁关于辩证法的笔记》、《*选集》等书,许多段落、章节都作了圈点与勾划。(3)批注。《伦理学原理》一书共10万余字,但他用工整的小楷写在页边、行间的批语就有12100多字。延安时期读的《辩证唯物论教程》的两个版本,*在书眉上与空白处写了13000字的批语。既有赞同的评语,又有联系实际对某些观点所作的引申、发挥。(4)读书日记。1937年,*读到李达的《社会学大纲》,认为这是*人自己写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他反复阅读,并开始续写中断多年的《读书日记》。其开篇写道:“二十年没有写过日记了,今天起再来开始,为了督促自己研究一点学问。看李达的《社会学大纲》,1月17日至昨天看完第一篇《唯物辩证法》,从1-385页。今天开始看第二篇《当作科学看的历史唯物论》,387-416页。”嗣后,他每天均认真记下读书进度。(5)改错纠谬。对书中不正确的观点或引用不当的材料,则常用笔记形式改正。如《新唐书·徐有功传》说“命系庖厨,何足惜哉”,*认为说法不当,指出历史上志士仁人“以身殉志,不亦伟乎!”在《辩证唯物论教程》旁批中,*用简略的话指出其不正确处,如“此例不甚清”等等
鲁迅“硬看”读书法
鲁迅一生博览群书,除政治理论、文艺作品外,还广泛涉猎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物考古、美学甚至佛学方面的书籍。其读书方法的要点有:
(1)泛览。“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的书,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应做的功课已完而有余暇,大可以看看各种各样的书,即使和本业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览。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有更深的了解。”(《读书杂谈》)并提倡“博采众家,取其所长”,不要专看一个人的作品,“必须如蜂蜜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给颜黎明》)主张在消闲的时候,要“随便翻翻”,以增长知识,拓展视野。同时,还应重视读反面的东西,“明知道和自己意见相反的书,已经过时的书”,也要翻一番。“翻来翻去,一多翻,就有比较,比较是医治受骗的好方子。”(《随便翻翻》)
(2)硬看。对较难读懂的必读书,硬着头皮读下去,直到读懂钻透为止。“学外国文须每日不放下,记生字和文法是不够的,要硬看。比如一本书,拿来硬看,一面翻生字,记文法,到看完,自然不大懂,便放下,再看别的。数月或半年之后,再看前一本,一定比第一次懂得多。”(《给曹白》)若遇到暂时弄不懂的地方,则采取跳读,联系上文以至全文来“硬看”,直至理解。“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那个地方,那么无论到多久都不会懂的。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鲁迅译书时,与工具书结下了不解之缘,并收藏有大量外文工具书,种类也很全。
(3)专精。鲁迅提倡以“泛览”为基础,“然后抉择而入于自己所爱的较专的一门或几门”。深入地研究下去。否则,会成为“杂耍”读书虽多,但一事无成。其《*小说史略》、《古小说钩沉》、《唐宋传奇集》、《小说旧闻钞》的编纂结集,堪为读书专精的典范。
诗句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有很多7个字的名言诗句受到人们喜欢。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7字古今名言诗句,欢迎大家阅读。
1.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酒肉亲。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2. 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3. 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人间岁月闲难得,天下知交老更亲。
4. 随时莫起趋时念,脱俗休存矫俗心。看破世事惊破胆,伤透人情寒透心。
5.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6. 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岂无远道思亲泪,不及高堂念子心。
7. 贫居闹市无人间,富在深山有远亲。马行无力皆因瘦,人不风流只为贫。
8. 有酒大家喝才香,有话当面说才亲。不学灯笼千个眼,只学蜡烛一条心。
9.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立定脚跟撑起脊,展开眼界放*心。
10.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見金。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1. 良药甜舌尤利病;忠言悦耳更宜行。求名贵法梅松柏;取利羞师蟹蚤蝇。
2. 水天秋晚时呼茗;芦荻风来欲系船。水不求深鱼自乐;人之好吾鹿则鸣。
3. 正值万株红叶满;问言何处芙蓉多。功深书味常流露;学盛谦光更吉祥。
4. 盖世功勋狂里减;弥天大罪伪中增。伟人自古无闲逸;志士从来不屈挠。
5. 效梅傲霜休傲友,学竹虚心莫虚情。与有肝胆人共事;于无字句处读书。
6. 业高乎众意岂满;泽及于人功不虚。旧书细读犹多味;佳客能来不费招。
7. 与有肝胆人共事;与无字句处读书。政勤何须驱车快;身正岂在训话多。
8. 生当稽古右文日;老作观山乐水人。生活恰如鱼饮水;进修浑似燕衔泥。
9. 万里山川皆入画;一庭花木又催诗。万里秋风吹锦水;九重春色醉仙桃。
10. 读有益书精力爽;行无愧事梦魂安。知识无涯须勤学;青春有限贵惜阴。
11. 能知耻终生不耻;肯拜师随处有师。人心若路直行好;世事如棋宽着高。
12. 气雄河汉开天镜;声振关山度月魂。付出九牛二虎力;不作七拼八凑文。
13. 万岫烟云迷岭外;千重紫气锁山头。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
14. 心存公道行方健;言出精诚语自雄。事不三思终有悔;人能百忍每无忧。
15. 一室图书自清洁;百家文史足风流。一路沿溪花复水;几家深树碧藏楼。
16. 文生于情有春气;兴之所至无古人。文能换骨余无法;学到寻源自不疑。
17. 人得交游是风月;天开图画即江山。八体六书生奥妙;五山十水见精神。
18. 文章奇古原西汉;诗律精深祖后山。文章真处性情见;谈笑深时风雨来。
19. 示弱为立身之巧;逞强是惹祸之胎。相貌不佳德可补;品德太劣貌难遮。
20. 万事必求其所以;居心不可有然而。我费时间时费我;人荒事业业荒人。
1. 玉瑟瑶琴倚天半;白波青嶂非人间。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更虚心。
2. 古迹虽陈犹在目;春风相遇不知年。古柳荫中来走马;好花深处有鸣禽。
3. 大惧与众人同数;须知保晚节尤难。万花深处松千尺;群鸟喧时鹤一声。
4. 月沼观心清若镜;云房养气润于珠。月寮烟阁标清兴;文府书城纵古今。
5. 碧玉蒙尘无损害,红梅傲雪自添骄。志士眼前无蜀道;男儿心上有天梯。
6. 宁作劲松迎雪挺;不为媚柳顺风摇。莫只看财边有贝;应常想利侧藏刀。
7. 龙门开凿曲通海;石梁高悬峻极天。过如新竹芟难尽;学似春潮长不高。
8. 一庭花影三更月;千里松阴百道泉。一庭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
9. 风节为贞金乐石;心神如秋月春云。风度鹤声闻远谷;山横雨色卷浮岚。
10. 坎坷人生磨铁汉;纷繁世事炼雄才。立定脚跟树起脊;展开眼界放*心。
11. 洞悉世事胸襟扩;阅尽人情眼界宽。万物能容称博大;千金难买是真诚。
12. 万树苍颜千里翠;一楼新色满城辉。万象函归方丈室;四围环列自家山。
13. 虚名恰是捆身索;浊富犹如束颈枷。手臂不伸名利场;脚跟休踏是非窝。
14. 益世甘为牛献乳;利人乐作马飞蹄。伏案潜心尝世味;横空仰面写人生。
15. 莫作软藤攀大树;敢为硬木咬悬崖。泪珠难换丰盈果;汗水能滋烂漫花。
16. 人品若山极崇峻;情怀与水同清幽。人品清于在山水;天怀畅若当风兰。
17. 世事每从宽处乐;人伦常在忍中全。事因知足心常乐;人到无求品自高。
18. 劝子勿为官所腐;知君欲以诗相磨。劝君更尽一杯酒;与尔同消万古愁。
19. 二分诗景八分画;楼外江声天外峰。卜邻喜*清凉宅;与客同参文字禅。
20. 为有才华翻蕴籍;每从朴实见风流。为学深知书有味;观心澄觉宝生光。
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一切帝国主义和*派都是纸老虎。
品德教育重在实做,不在于能说会道。
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言必信,行必果。
孔子曰:*相*也,性相远也。
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
教学要合一,有三个理由:第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第二,教的法子必须根据于学的法子,第三,先生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并须和他自己的学问联络起来。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有健康的身体,才有健康的精神。
美好的生命应该充满期待、惊喜和感激。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教育孩子的全部奥秘在于:相信孩子,*孩子。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教育的艺术不在传授,而在鼓舞和唤醒。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教师必须具有健康的体魄,农人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味,改革社会的精神。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教师和学生是朋友,在经验和知识上,彼此虽然有深浅广狭的差别,在精神上却是亲密体贴的朋友。
只有做学生的学生,才能做学生的先生。
即使是最好的儿童,如果生活在组织不好的集体里,也会很快变成一群小野兽。
教育是立国之本。
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
教育植根于爱。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集体生活是儿童之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儿童心理正常发展的必需,一个不能获得这种正常发展的儿童,可能终其身只是一个悲剧。
最重要的教育方法总是鼓励学生去实际行动。
为人民服务。
学而时*之,不亦说乎。
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比如幼苗,培养得宜,方能发芽滋长,否则幼年受了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材。
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
只有代表群众才能教育群众,只有做群众的学生才能做群众的先生。
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等,于出头处谋自由。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大凡世界上的先生可分三种:第一种只会教书;第二种的先生不是教书,乃是教学生;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己。
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我们国家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应该和群众同甘苦,共命运。
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
1、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2、亲戚是上帝赐予我们的、朋友是我们自己挑选的。
3、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
4、对众人一视同仁,对少数人推心置腹,对任何人不要亏负。
5、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道乖者,不以咫尺为*。
6、除了一个真心的朋友之外,没有一样药剂是可以通心的。
7、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8、同声自相应,同心自相知。
9、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10、交心不交面,从此重相忆。
11、世事如今辣酒酿,交友自古春云保。
12、*生知心者,屈指能几人?
13、鹿鸣得食而相呼,伐木同声而求友。
14、交友投分,切磨箴规。
15、朋友之间的意见,不要留到第二天。
16、布衣之交不可忘。
17、沙锅不打不漏,朋友不交不透。
18、德不孤,必从邻。
19、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20、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21、君子之交,定而后求;小人之交,一拍即合。
22、少年乐相知,衰暮思故友。
23、先淡后浓,先疏后密,先远后*,交友之道也。
24、士有妒友,则贤交不亲,君有妨臣,则贤臣不至。
25、好友面前,不可当众揭其所短,扬其隐私。
26、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27、君子先择而后交,小人先交而后择,故君子寡尤,小人多怨。
28、幸运时朋友了解我们,逆境中我们了解朋友。
29、学贵得师,亦贵得友。
30、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
31、不是真正的朋友,再重的礼品也敲不开心扉。
32、向你的朋友学好,对着你的影子整装。
33、不可以一时之誉,断其为君子,不可以一时之谤,断其为小人。
34、欲取鸣琴弹,恨不知音赏。
35、临时结交的人,不能算是朋友。
36、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37、高山流水,非知音不能听。
38、两悔无不释之怨,两求无不合之交,两怒无不成之祸。
39、莫愁前方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40、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41、相知无远*,万里尚为邻。
4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3、真正的朋友,是一个灵魂孕育在两个躯体里。
44、要想有朋友,自己必须先够朋友。
45、与朋友交,严而有信。
46、友谊是两颗心真诚相待,而不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敲打。
47、君子交绝,不出恶声。
48、合意客来心不厌,知音人听话偏长。
49、多*以收心,寡酒色以清心,去嗜欲以养心。观古训以警心,悟至理以明心。
50、对你严肃的面孔,那是一盏明灯。
51、趋炎附势的人,不可与其共患难。
古今经典励志名言
总有一些名言会令你有所触动,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今经典励志名言,欢迎大家阅读,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不安于小成,然后足以成大器;不诱于小利,然后可以立远功。方孝孺
2、生活充满了选择,而生活的态度就是一切。
3、如果知道光阴的易逝而珍贵爱惜,不做无谓的伤感,并向着自己应做的事业去努力,尤其是青年时代一点也不把时光滥用,那我们可以武断地说将来必然是会成功的。聂耳
4、年轻是我们唯一拥有权利去编织梦想的时光。
5、天空黑暗到一定程度,星辰就会熠熠生辉。
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7、成功的信念在人脑中的作用就如闹钟,会在你需要时将你唤醒。
8、凡是自强不息者,最终都会成功。歌德
9、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10、人若软弱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人若勇敢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11、觉得自己做的到和做不到,其实只在一念之间。
12、努力是成功之母。塞万提斯
13、理论彻底,策略准确。然后以排除万难坚定不移的勇气和精神向前干去,必有成功的一日。邹韬奋
14、成功的奥秘在于目标的坚定。迪斯雷利
15、如果你想得到,你就会得到,你所需要付出的只是行动。
16、人所缺乏的不是才干而是志向,不是成功的能力而是勤劳的意志。
17、美丽,不只是外表,更源自心灵;气质,不仅是举止,更展现内在;祈福,不光是敬神,更要积德;爱一个人,不单是求取,更要付出。善是本源,施者大慧。
18、对于每一个不利条件,都会存在与之相对应的有利条件。
19、如果你问一个善于溜冰的人怎样获得成功时,他会告诉你:跌倒了,爬起来。这就是成功。牛顿
20、人只要不失去方向,就不会失去自己。
21、不可能只存在于蠢人的字典里。
22、障碍与失败,是通往成功最稳靠的踏脚石,肯研究、利用它们,便能从失败中培养出成功。
23、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
24、成功需要成本,时间也是一种成本,对时间的珍惜就是对成本的节约。
25、靠山山会倒,靠水水会流,靠自己永远不倒。
26、微笑有如Sim卡,生活好比手机,把微笑的Sim卡插入生活的手机,美好的一天就激活了。每天吃一颗糖,然后告诉自己:今天的日子,果然又是甜的!
27、记住:你是你生命的船长,走自己的。路,何必在乎其它。
28、成功的秘诀,是在养成迅速去做的*惯,要趁着潮水涨得最高的一刹那,不但没有阻力,而且能帮助你迅速地成功。劳伦斯
29、考验人的才能不在于他是否拿到一副好牌,而在他能打好一副坏牌。
30、立志在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张孝祥
31、不论你在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之后就不要停止;不论你在什么时候结束,重要的是结束之后就不要悔恨。
32、成熟不是人的心变老,而是泪在眼眶里打转还能微笑。
33、少说话,多做事,常常学*少生气。看眼色,提建议,进退攻守有心计。敬老手,护新手,圈内做事讲和气。别怨言,别管事,份内份外分清楚。负责任,守秩序,工资升迁要牢记。
34、人生最精彩的不是实现梦想的一瞬间,而是坚持梦想的过程。
35、要铭记在心:每天都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日子。
36、目标不是都能达到的,但它可以作为瞄准点。
37、人生短短几十年,不要给自己留下了什么遗憾,想笑就笑,想哭就哭,该爱的时候就去爱,无谓压抑自己。
38、不是每一次努力都有收获,但是,每一次收获都必须努力。
39、成功,是内心的造就。拉尔夫
40、未遭拒绝的成功决不会长久。
41、要用行动控制情绪,不要让情绪控制行动;要让心灵启迪智慧,不能让耳朵支配心灵。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主要差在两耳之间的那块地方!
42、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张孝祥
43、你要做多大的事情,就该承受多大的压力。
44、自信是成功的第一诀窍。
45、瀑布对悬崖无可畏惧,所以唱出气势磅礴的生命之歌。
46、勤奋,是步入成功之门的通行证。
47、漫无目的的生活就像出海航行而没有指南针。
48、乐观者在灾祸中看到机会,悲观者在机会中看到灾祸。
49、有时候对一个作家而言,真正的奖赏不是诺贝尔奖,而是盗版。
古今名言
古今名言名句
古今名人名言
有关战争的古今名言
关于战争的古今名言
古今名句
古今名外的古诗
含古今名句的古诗词
舍己为人的古今名句
与古今名人有关的古诗词
古今交友的名言
古今中外名言
古今中外的名言
清明这首古诗古今名家的评价
古今交友的名言名句
古今交友的名言警句
古今中外名言名句
古今交友的名言佳句
古今中外名言警句
古今中外的交友名言
有关古今交友的名言名句
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
古今中外名人名言
古今中外交友的名言
古今中外交友名言
古今人物名言及事迹
古今中外的读书名言
我知道古今交友的名言名句
古今中外名人名言荟萃
收集古今中外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