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关于读书的名言

关于苏轼关于读书的名言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苏轼关于读书的名言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苏轼关于读书的名言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苏轼关于读书的名言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k+) 语录(1k+) 说说(38) 名言(17k+) 诗词(912) 祝福(669) 心语(9)

  • 名人名言苏轼读书名言警句81条

  • 苏轼,名人名言,名言
  • 1.我越多地帮助他人成功,我就越成功。 每天要想着不计报酬地为别人做点事情。 病人之病,忧人之忧。白居易《策林》 助人要从日常小事做起,不因善小而不为。 我们靠所得来谋生,但靠给予来创造生活。(查看全文)

    2.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3.这里浮现出来了一个重要的阅读问题,就是用先入为主的方式去阅读文学作品是错误的,伟大的阅读应该是后发制人,那就是怀着一颗空白之心去阅读,在阅读的过程里内心迅速地丰富饱满起来。

    4.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5.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6.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文森

    7.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 苏轼

    8.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韦庄

    9.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10.念书之乐那边寻,数点梅花天地心——朱熹

    11.一些书默默而有力地改变阅读者的内心,改变他的价值观思考方式人生模式。这是一本书对人所发生的作用,是阅读带来的馈赠。

    12.天涯何处无芳草,多情却被无情恼。

    13.书是随时在*旁的参谋,随时都可以或许供应你所需要的常识,并且可以或许根据你的 心愿 ,反复这个参谋的次数。——凯勒

    14.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良朋。——臧克家

    15.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轼

    16.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苏轼

    17.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8.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19.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张炎

    20.论事易,作事难;作事易,成事难。

    21.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顾太清

    22.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武元衡

    2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24.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李冠

    25.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

    26.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27.客睡何曾著,秋天不肯明。——杜甫

    28.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范仲淹

    29.小恶不容于乡,大恶不容于国 —— 苏轼

    30.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31.慎重者,始若怯,终必勇;轻发者,始若勇,终必怯。 —— 苏轼

    32.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痏。

    33.书籍是少年的食物,它使老年人快乐,也是繁荣的装饰和危难的避难所,慰人心灵。在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34.崇德而定势,行又而忘利,修修而忘名。

    35.发愤识遍全国字,立志读尽 人世 书。——苏轼

    36.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37.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 苏轼

    38.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39.阅读的一部分本质就是被困惑,而且知道自己被困惑。

    40.书本是全 世界 的营养品。 糊口 里没有书本,就 仿佛 没有 阳光 ;聪明里没有书本,就仿佛鸟儿没有 同党 。——莎士比亚

    41.书本是 伴侣 ,虽然 没有 热情 ,可是十分忠厚。—— 雨 果

    42.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43.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苏轼

    44.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45.愿随壮士斩蛟蜃,不愿腰间缠锦绦。

    46.为 中华 之 崛起 而 念书 。——*

    47.“复*是学*之母。”每一本重要的书籍都必须一气呵成连续读上两遍。原因之一是在阅读第二遍的时候,我们会更好地理解书中内容的整体关联,而只有知道了书的结尾才会明白书的开头;原因之二就是在第二次阅读的时候,我们的心境情绪与在第一次阅读时已经有所不同。

    48.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杳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出处:南乡子

    49.敏而勤学,不耻下问。——孔子

    50.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陈与义

    5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苏轼

    [阅读全文]...

2022-05-24 05:51:24
  • 名人名言苏轼读书名言警句81条

  • 苏轼,读书,名人名言
  • 1.我越多地帮助他人成功,我就越成功。 每天要想着不计报酬地为别人做点事情。 病人之病,忧人之忧。白居易《策林》 助人要从日常小事做起,不因善小而不为。 我们靠所得来谋生,但靠给予来创造生活。(查看全文)

    2.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3.这里浮现出来了一个重要的阅读问题,就是用先入为主的方式去阅读文学作品是错误的,伟大的阅读应该是后发制人,那就是怀着一颗空白之心去阅读,在阅读的过程里内心迅速地丰富饱满起来。

    4.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5.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6.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文森

    7.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 苏轼

    8.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韦庄

    9.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10.念书之乐那边寻,数点梅花天地心——朱熹

    11.一些书默默而有力地改变阅读者的内心,改变他的价值观思考方式人生模式。这是一本书对人所发生的作用,是阅读带来的馈赠。

    12.天涯何处无芳草,多情却被无情恼。

    13.书是随时在*旁的参谋,随时都可以或许供应你所需要的常识,并且可以或许根据你的 心愿 ,反复这个参谋的次数。——凯勒

    14.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良朋。——臧克家

    15.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轼

    16.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苏轼

    17.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8.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19.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张炎

    20.论事易,作事难;作事易,成事难。

    21.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顾太清

    22.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武元衡

    2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24.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李冠

    25.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

    26.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27.客睡何曾著,秋天不肯明。——杜甫

    28.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范仲淹

    29.小恶不容于乡,大恶不容于国 —— 苏轼

    30.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31.慎重者,始若怯,终必勇;轻发者,始若勇,终必怯。 —— 苏轼

    32.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痏。

    33.书籍是少年的食物,它使老年人快乐,也是繁荣的装饰和危难的避难所,慰人心灵。在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34.崇德而定势,行又而忘利,修修而忘名。

    35.发愤识遍全国字,立志读尽 人世 书。——苏轼

    36.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37.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 苏轼

    38.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39.阅读的一部分本质就是被困惑,而且知道自己被困惑。

    40.书本是全 世界 的营养品。 糊口 里没有书本,就 仿佛 没有 阳光 ;聪明里没有书本,就仿佛鸟儿没有 同党 。——莎士比亚

    41.书本是 伴侣 ,虽然 没有 热情 ,可是十分忠厚。—— 雨 果

    42.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43.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苏轼

    44.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45.愿随壮士斩蛟蜃,不愿腰间缠锦绦。

    46.为 中华 之 崛起 而 念书 。——*

    47.“复*是学*之母。”每一本重要的书籍都必须一气呵成连续读上两遍。原因之一是在阅读第二遍的时候,我们会更好地理解书中内容的整体关联,而只有知道了书的结尾才会明白书的开头;原因之二就是在第二次阅读的时候,我们的心境情绪与在第一次阅读时已经有所不同。

    48.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杳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出处:南乡子

    49.敏而勤学,不耻下问。——孔子

    50.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陈与义

    5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苏轼

    [阅读全文]...

2021-11-24 15:42:50
  • 苏轼名言

  • 名言,苏轼,名人名言
  • 苏轼名言

    1、天覆群生,海涵万族。 ——苏轼 《湖州谢上表》

    2、春花无数,毕竟何如秋实 ——苏轼

    3、清溪浅水行舟;微雨竹窗夜话;暑至临溪濯足;雨后登楼看山;柳荫堤畔闲行;花坞樽前微笑;隔江山寺闻钟;月下东邻吹箫;晨兴半柱茗香;午倦一方藤枕;开瓮勿逢陶谢;接客不着衣冠;乞得名花盛开;飞来家禽自语;客至汲泉烹茶;抚琴听者知音。 ——苏东坡

    4、长淮忽过天远*,青山久与船低昂。 ——苏轼

    5、崇德而定势,行又而忘利,修修而忘名。 ——苏轼

    6、有名而无实,则其名不行;有实而无名,则其实不长。 ——苏轼

    7、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起而强为之,则天下狃于治*之安而不吾信。惟仁人君子豪杰之士,为能出身为天下犯大难,以求成大功;此固非勉强期月之间,而苟以求名之所能也。 ——苏轼 《晁错论》

    8、“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苏轼 《杂说送张琥》”

    9、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 《水调歌头》

    10、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 《定风波》

    1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

    12、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苏轼 《卜算子》

    13、思其始而围其终。 ——苏轼 《思治论》

    14、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冈。 ——苏轼 《江城子密州出猎》

    15、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苏轼 《赤壁赋》

    16、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 遗民几度垂垂老,游女还歌缓缓归。 ——苏轼 《陌上花》

    17、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做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樽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苏轼 《临江仙 送钱穆父》

    18、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 ——苏轼 《临江仙》

    19、“前尘往事断肠诗,侬为君痴君不知。 莫道世界真意少,自古人间多情痴. ——苏轼 《无题》”

    20、嗟夫!世之君子,欲求非常之功,则无务为自全之计。使错自将而讨吴楚,未必无功,惟其欲自固其身,而天子不悦。奸臣得以乘其隙,错之所以自全者,乃其所以自祸欤! ——苏轼 《晁错论》

    21、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 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纱窗。 却是姮娥怜双燕,分明照、话梁斜 ——苏轼 《少年游》

    22、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

    23、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

    24、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又叫明月送将来。 亭台上的花影一层又一层, 几次叫童儿去打扫, 可是花影怎么扫走呢? 傍晚太阳下山时, 花影刚刚隐退, 可是月亮又升起来了,花影又重重叠叠出现了。 ——苏轼 《花影》

    25、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生。 ——苏轼 《定风波》

    26、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苏轼 《望江南》

    27、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苏轼

    28、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苏轼 《东栏梨花》

    29、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 ——苏轼

    30、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苏东坡

    31、“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不应有 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苏轼 《水调歌头》

    32、生、死、穷达,不易其操。 ——苏轼

    33、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

    34、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 ——苏轼

    35、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

    36、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苏轼

    37、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苏轼 《临江仙》

    38、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 《定风波》

    39、故人应在千山外,不寄梅花远信来 ——苏轼

    40、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 《水调歌头》

    41、人间有味是清欢。 ——苏轼 《浣溪沙·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42、修其本而末自应。 ——苏轼

    4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

    44、冤者获信,死者无憾。 ——苏轼

    45、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苏轼《江城子·别徐州》

    46、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苏轼 《琴诗》

    47、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须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 《晁错论》

    48、人间何处不巉岩。 ——苏轼 《慧湖峡阻风》

    49、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 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 ——苏轼 《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50、临大事而不乱。 ——苏轼

    [阅读全文]...

2022-06-26 06:33:58
  • 苏轼名言

  • 苏轼,名言,诗人
  • 苏轼名言

      在*日的学*、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名言吧,名言可以带来警醒和激励,有助于我们学会正确地做人和处事。什么样的名言才具有借鉴意义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轼名言,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天覆群生,海涵万族。 ——苏轼 《湖州谢上表》

      2、春花无数,毕竟何如秋实 ——苏轼

      3、清溪浅水行舟;微雨竹窗夜话;暑至临溪濯足;雨后登楼看山;柳荫堤畔闲行;花坞樽前微笑;隔江山寺闻钟;月下东邻吹箫;晨兴半柱茗香;午倦一方藤枕;开瓮勿逢陶谢;接客不着衣冠;乞得名花盛开;飞来家禽自语;客至汲泉烹茶;抚琴听者知音。 ——苏东坡

      4、长淮忽过天远*,青山久与船低昂。 ——苏轼

      5、崇德而定势,行又而忘利,修修而忘名。 ——苏轼

      6、有名而无实,则其名不行;有实而无名,则其实不长。 ——苏轼

      7、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起而强为之,则天下狃于治*之安而不吾信。惟仁人君子豪杰之士,为能出身为天下犯大难,以求成大功;此固非勉强期月之间,而苟以求名之所能也。 ——苏轼 《晁错论》

      8、“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苏轼 《杂说送张琥》”

      9、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 《水调歌头》

      10、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 《定风波》

      1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

      12、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苏轼 《卜算子》

      13、思其始而围其终。 ——苏轼 《思治论》

      14、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冈。 ——苏轼 《江城子密州出猎》

      15、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苏轼 《赤壁赋》

      16、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 遗民几度垂垂老,游女还歌缓缓归。 ——苏轼 《陌上花》

      17、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做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樽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苏轼 《临江仙 送钱穆父》

      18、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 ——苏轼 《临江仙》

      19、“前尘往事断肠诗,侬为君痴君不知。 莫道世界真意少,自古人间多情痴. ——苏轼 《无题》”

      20、嗟夫!世之君子,欲求非常之功,则无务为自全之计。使错自将而讨吴楚,未必无功,惟其欲自固其身,而天子不悦。奸臣得以乘其隙,错之所以自全者,乃其所以自祸欤! ——苏轼 《晁错论》

      21、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 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纱窗。 却是姮娥怜双燕,分明照、话梁斜 ——苏轼 《少年游》

      22、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

      23、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

      24、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又叫明月送将来。 亭台上的`花影一层又一层, 几次叫童儿去打扫, 可是花影怎么扫走呢? 傍晚太阳下山时, 花影刚刚隐退, 可是月亮又升起来了,花影又重重叠叠出现了。 ——苏轼 《花影》

      25、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生。 ——苏轼 《定风波》

      26、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苏轼 《望江南》

      27、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苏轼

      28、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苏轼 《东栏梨花》

      29、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 ——苏轼

      30、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苏东坡

      31、“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不应有 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苏轼 《水调歌头》

      32、生、死、穷达,不易其操。 ——苏轼

      33、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

      34、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 ——苏轼

      35、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

      36、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苏轼

      37、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苏轼 《临江仙》

      38、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 《定风波》

      39、故人应在千山外,不寄梅花远信来 ——苏轼

      40、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 《水调歌头》

      41、人间有味是清欢。 ——苏轼 《浣溪沙·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42、修其本而末自应。 ——苏轼

      4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

      44、冤者获信,死者无憾。 ——苏轼

      45、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苏轼《江城子·别徐州》

      46、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苏轼 《琴诗》

      47、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须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 《晁错论》

      48、人间何处不巉岩。 ——苏轼 《慧湖峡阻风》

      49、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 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 ——苏轼 《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阅读全文]...

2022-02-19 05:38:57
  • 苏轼名言名句 有关苏轼的名言警句

  • 名言,苏轼,名人名言
  • 真真说说网小编这次精心整理了苏轼名言名句,以及有关苏轼的名言警句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阅读吧。更多更好的句子说说关注“真真说说网”。

    1、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2、察消长之往来,辨利害于疑似。

    3、非人磨墨墨磨人,瓶应未罄垒先耻。

    4、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5、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6、以迈往之气,行正大之言。

    7、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8、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9、善养生者慎起居,节饮食,导引关节,吐故纳新。

    10、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11、少年辛苦真食蓼,老景清闲如啖蔗。

    12、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须有坚忍不拔之志。

    13、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14、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15、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

    16、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

    17、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18、智出天下,而听于至愚。威加四海,而屈于匹夫。

    19、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20、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21、有所取必有所舍,有所禁必有所宽。

    22、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

    23、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

    24、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5、所种者谷,虽瘠土惰农,不生稗也;所种者稗,虽美田疾耕,不生谷也。

    26、有意而言,意尽而言止者,天下之至言也。

    27、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28、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29、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30、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31、名重则于实难副,论高则与世常疏。

    32、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33、古之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遗俗之累。

    34、人无所不至,惟天不容伪。

    35、老病逢春只思睡,独求僧榻寄须臾。

    36、得人之道,在于知人;知人之法,在于责实。

    37、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38、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39、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40、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41、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42、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

    43、龙卷鱼虾并雨落,人随鸡犬上墙眠。

    44、细看造物初无物,春到江南花自开。

    45、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46、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47、事不素讲,难以应猝。

    48、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9、善养身者使之能逸而能劳。

    50、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

    [阅读全文]...

2021-11-25 03:17:47
  • 苏轼名言名句

  • 苏轼,名言
  • 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下面是为小编为大家整理的 苏轼名言名句 希望大家喜欢。

    1、易以理服,难以力胜。

    2、目有昧刚视白为黑,心有蔽则以薄为厚。

    3、文章如精金美玉,市有定价,非人所能以口舌定贵也。

    4、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5、论事易,作事难;作事易,成事难。

    6、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7、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

    8、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

    9、善养身者使之能逸而能劳。

    10、有意而言,意尽而言止者,天下之至言也。

    11、临大事而不乱。

    12、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

    13、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14、水到渠成,不须预虑。

    15、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阅读全文]...

2022-02-24 04:12:20
  • 苏轼励志经典名言大全

  • 励志,经典,苏轼
  • 苏轼励志经典名言大全

      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名言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名言可以带来警醒和激励,有助于我们学会正确地做人和处事。什么样的名言才具有借鉴意义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苏轼励志经典名言,欢迎阅读与收藏。

      1、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2、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3、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4、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5、临战而思生,则战必不力。

      6、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7、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8、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9、不思量,自难忘。

      10、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11、论事易,作事难;作事易,成事难。

      12、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13、白水满时双鹭下,绿槐高处一蝉鸣。

      14、谷太贱则伤农,太贵是伤末。

      15、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

      16、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17、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18、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19、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20、不思量,自难忘。

      21、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22、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

      23、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24、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5、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26、善养生者慎起居,节饮食,导引关节,吐故纳新。

      27、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28、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

      29、与君今世为兄弟,更结人间未了因。

      30、达人自达酒何功?世间是非忧乐本来空。

      31、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32、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33、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34、恃大而不戒,则轻敌而屡败;知小而自畏,则深谋而必克。

      35、以至详之法晓天下,使天下明知其所避。

      36、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37、所种者谷,虽瘠土惰农,不生稗也;所种者稗,虽美田疾耕,不生谷也。

      38、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39、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40、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4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42、水清石出鱼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

      43、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生!

      44、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哪有扬州鹤?

      45、合则留,不合则去。

      46、伤生之事非一,而好色者必死。

      47、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48、非人磨墨墨磨人,瓶应未罄垒先耻。

      49、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阅读全文]...

2022-05-31 06:21:06
  • 苏轼的经典名句名言

  • 苏轼,经典,名言
  • 苏轼的经典名句名言

      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名言吧,名言是我国文化悠久,博大精深的`具体体现。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名言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苏轼的经典名句名言,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做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樽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苏轼 《临江仙 送钱穆父》

      2、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苏轼 《望江南》

      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 《水调歌头》

      4、 "前尘往事断肠诗,侬为君痴君不知。 莫道世界真意少,自古人间多情痴. ――苏轼 《无题》"

      5、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 ――苏轼 《杂说送张琥》"

      6、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

      7、 人间何处不f岩。 ――苏轼 《慧湖峡阻风》

      8、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又叫明月送将来。 亭台上的花影一层又一层, 几次叫童儿去打扫, 可是花影怎么扫走呢? 傍晚太阳下山时, 花影刚刚隐退, 可是月亮又升 起来了, 花影 又重重叠叠出现了。 ――苏轼 《花影》

      9、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

      10、 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苏东坡

      11、 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 ――苏轼 《临江仙(送王缄)》

      12、 修其本而末自应。 ――苏轼

      13、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 ――苏轼

      14、 嗟夫!世之君子,欲求非常之功,则无务为自全之计。使错自将而讨吴楚,未必无功,惟其欲自固其身,而天子不悦。奸臣得以乘其隙,错之所以自全者,乃其所以自祸欤! ――苏轼 《晁错论》

      15、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 《定风波》

      16、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须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 《晁错论》

      17、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苏轼 《东栏梨花》

      18、 故人应在千山外,不寄梅花远信来 ――苏轼

      19、 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苏轼 《 江城子别徐州》

      20、 春花无数,毕竟何如秋实 ――苏轼

      21、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苏轼 《琴诗》

      22、 清溪浅水行舟;微雨竹窗夜话;暑至临溪濯足;雨后登楼看山;柳荫堤畔闲行;花坞樽前微笑;隔江山寺闻钟;月下东邻吹箫;晨兴半柱茗香;午倦一方藤枕;开瓮勿逢陶谢;接客不着衣冠;乞得名花 盛开;飞 来家 禽自语;客至汲泉烹茶;抚琴听者知音。 ――苏东坡

      23、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苏轼 《赤壁赋》

      24、 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 ――苏轼

      25、 冤者获信,死者无憾。 ――苏轼

      26、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 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苏轼 《水调歌头》

      27、 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 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纱窗。 却是娥怜双燕,分明照、话梁斜 ――苏轼 《少年游》

      28、 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

      29、 临大事而不乱。 ――苏轼 《策略第四》

      30、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苏轼

      31、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生。 ――苏轼 《定风波》

      32、 人间有味是清欢。 ――苏轼 《浣溪沙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33、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苏轼 《卜算子》

      34、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 《水调歌头》

      35、 崇德而定势,行又而忘利,修修而忘名。 ――苏轼

      36、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冈。 ――苏轼 《江城子密州出猎》

      37、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苏轼

      38、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 《定风波》

      39、 天覆群生,海涵万族。 ――苏轼 《湖州谢上表》

      40、 长淮忽过天远*,青山久与船低昂。 ――苏轼

      41、 思其始而围其终。 ――苏轼 《思治论》

      42、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

      43、 有名而无实,则其名不行;有实而无名,则其实不长。 ――苏轼

      44、 生、死、穷达,不易其操。 ――苏轼

      45、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

      46、 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 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 ――苏轼 《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47、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苏轼 《临江仙》

      48、 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起而强为之,则天下狃于治*之安而不吾信。惟仁人君子豪杰之士,为能出身为天下犯大难,以 求成大功 ;此 固非勉强期月之间,而苟以求名之所能也。 ――苏轼 《晁错论》

      1、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材,亦必有坚忍不拨之志。

    [阅读全文]...

2022-06-07 23:33:55
  • 宋苏轼《论书》

  • 苏轼,诗人
  • 宋苏轼《论书》

      苏东坡书法自出新意,不囿于成法,不迷信权威,他指出“把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强调执笔应该是适宜而无一定的规则,在实的前提下做到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挥洒自如,为自己所用。“书初无意于佳乃佳”更是提出了书法创作中大象无形的最高境界,这是直指灵性的高层次的阐发。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宋苏轼《论书》的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苏轼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1] [2]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基本介绍

      《论书》由“论书”、“论古人书”和“自论书”等三部分组成。“论书”篇,开章立旨,提出了书法艺术的必备要素,“有神、气、骨、肉、血”等,若“五者缺一”,则“不为成书也”。作者认为“书法备于正书,溢而为行草”,正书是基础,行草是升华。“未能正书,而能行草,犹未尝庄语,而辄放言,无是道也”,揭示了学书之道由正至行草的必然规律。更以“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之比喻,提出“书有二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等独特观点。又如“凡世之所贵,必贵其难。真书难于飘扬,草书难于严重,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等,分析书体真、草、大、小之所难,实为书法品评之创见。并论述书法的“用笔”云:“把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欧阳文忠公谓余, 著当使指运而腕不知,此语最妙。方其运笔也,左右前后,却不免敲侧,及其定也,上下如引绳,此之谓笔正。”揭示了定法与非法、虚与实等辩证关系,为古今执笔论中的一大创见。

      “论古人书”所论古人*书与品书,亦多陈己见。描述学书经历均十分精辟。

      “自论书”则以为:“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欧阳叔弼云:“子书大似李北海”而“予亦觉其如此,世或以为似徐书者,非也”。又以为:“仆书尽意作之似蔡君谟,稍得意似杨风子,更放似言法华。”皆概述自己作书心得,且揭示了东坡书法“不践古人”而“自出新意”的一大特色,对后世*书者颇多教益。

      《论书》见诸《东坡集》,历代翻刻本甚多,较为珍贵的是宋蜀刊大字本四十卷,十行十六字,缪荃荪有残帙,存第四、第五、第十、第十一等五卷;今有上海书画出版社的《历代书法论文选》选录本传世。

      此后,其弟子黄庭坚亦有《论书》一卷问世。黄庭坚(1045—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进士,以校书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兼擅行、草书,用笔以侧险取势,纵横奇倔,风韵妍媚,自成格调,为“宋四家”之一。

      黄庭坚的《论书》于正草各体均有阐述,以为:“学书端正,则窘于法度;侧笔取妍,往往工左而病右”,“楷法欲如快马人阵,草法欲左规右矩,此古人妙处也”,“欲学草书,须精真书,知下笔向背,则识草书法,不难工矣”,“草书妙处,须学者自得, “‘然学久乃当知之。墨池笔冢,非传者妄也”。这些无不富有独到之见。在论及古迹借鉴时说:“《兰亭》虽真行书之宗,然不必一笔一画为准……不善学者,即圣人之 笔过处而学之,故蔽于一曲。今世学《兰亭》者,多此也。”在论及书法之品格时说:“凡书要拙多于巧。*世少年作字,如新妇子妆梳,百种点缀,终无烈妇态也。”“学书须要胸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唯不可俗,俗便不可医也。”既深人分析了书法的巧拙关系,又提出了学书之大忌。关于执笔,作者以为:“凡学书,欲先学用笔”,而“心能转腕,手能转笔,书字便如人意。古人工书无他意,但能用笔耳”。揭示了用笔在学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心手相应在用笔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版本

      黄庭坚《论书》见诸《山谷集》,历代刊印本甚多,今有《历代书法论文选》的选录本传世。

      原文

      书必有神、气、骨、血、肉,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⑴。

      书法备于正书,溢而为行草。未能正书,而能行草,犹未尝庄语,而辄放言,无是道也⑵。

      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⑶。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

      凡世之所贵,必贵其难。真书难于飘扬,草书难于严重,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⑷。

      把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⑸。欧阳文忠公谓余,当使指运而腕不知,此语最妙⑹。方其运也,左右前后,却不免攲侧,及其定也,上下如引绳,此之谓笔正。柳诚悬之言良是⑺,古人得笔法有所自,张长史以剑器,容有是理⑻,雷太简乃云闻江声而笔法进⑼,文与可亦言见蛇斗而草书长,此殆谬矣⑽。

      献之少时学书,逸少从后取其笔而不可,知其长大必能名世⑾。仆以为知书不在于笔牢,浩然听笔之所之,而不失法度,乃为得之。然逸少所以重其不可取者,独以其小儿子用意精至,猝然掩之,而意未始不在笔。不然,则是天下有力者,莫不能书也。

      笔成冢,墨成池,不及羲之即献之;笔秃千管,墨磨万锭,不作张芝作索靖⑿。

      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草书虽是积学乃成,然要是出于欲速。古人云,匆匆不及草书,此语非是⒀。若匆匆不及,乃是*时亦有意于学,此弊之极,遂至于周越仲翼,无足怪者⒁。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

      王荆公书得五法之法,然不可学,无法故⒂。仆书尽意作之似蔡君谟,稍得意似杨风子,更放似言法华⒃。欧阳叔弼云:子书大似李北海⒄。予亦自觉其如此。世或以为似徐书者,非也。

      注释

      (1)阙:同“缺”。

      (2)庄语:《庄子》之语。放言:大话,玄言。

      (3)辩讷:辩,善于辩解、辩论。讷,说话迟钝,不善言辞。

      (4)结密而无间:结构紧密而不散疏。宽绰而有余:结体疏朗而宽松。

      (5)虚而宽:虚空而宽松,指执笔不要僵化,要灵活自然。

      (6)欧阳文忠公:即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文忠,故称文忠公。

      (7)柳诚悬:即柳公权(778—865),唐代著名书法家。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书法骨力遒健,结构劲紧,自成面目,与颜真卿并称“颜柳”。

      (8)张长史:即张旭,唐书法家。字伯高,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官至金吾长史。草书最为知名,逸势奇状,连绵回绕,具有独特风格。

      (9)雷太简:即雷简夫,字太简。宋同州郃阳人。自号“山长”。宋朱长文《续书断》云:“简夫善真、行书,尝守雅州,闻江声以悟笔法,迹甚峻快,蜀中珍之”。

      (10)文与可:即文同(1018—1079),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字与可,号笑笑先生,善诗、文、画竹,书法各体兼工。

      (11)献之:即王献之,东晋书法家。字子敬。王羲之第七子。逸少:即王羲之。东晋书法家,字逸少,琅邪(今属山东)人,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

      (12)笔成冢:宋朱长文《续书断》云:“释怀素字藏真,长沙人也,自云得草书三昧。始其临学勤苦,故笔颓萎,作笔冢以瘗文。”墨成池:晋卫恒《四体书势》云:“弘农张伯英者,因而转精其巧,凡家之衣帛,必先书而后练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张芝:字伯英,东汉时敦煌人,好书,善章草。索靖:西晋书法家。字动安,敦煌人,张芝的姐孙。

      (13)匆匆不及草书:谓时间仓促来不及作草书。不及,亦作不暇。

      (14)周越:宋仁宗时人,字子发,能书,集古今人书并更体法。仲翼:宋仁宗时人。朱长文《墨池编》云:“工草、隶,颇有时誉。”

      (15)王荆公:即王安石(1021—1086)。北宋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世称荆公。《宣和书谱》谓荆公作行字,率多淡墨疾书,未尝经意。

      (16)言法华:释言法华,宋代僧人,工书。

      (17)欧阳叔弼:欧阳,字叔弼,宋时人,登进士乙科。知襄州。善文事,有文集。李北海:即李邕,字泰和,官至北海太守,人称李北海,唐代著名书法家。

      译文

      书法作品一定要有精神、气韵、骨力、肥瘦、浓淡,五者缺一则不成为书法。

      书法要先学好正书,进而再学*行草。未能正书而写行草,就像未读过庄子之语,而动辄口出玄言,这不是真正的道家。

      人的相貌有美丑之分,然君子与小人之态,无法掩饰;言语有雄辩与不善言辞之别,然君子与小人的气质,瞒不住人;书法有工有拙,然君子与小人的`心性,却无法混淆。

      大凡世人所贵,必贵其难。楷书难以飘洒生动,草书难以严肃持重,大字难以紧密不散,小字难以宽绰疏朗。

      执笔没有定法,要使掌心虚空而放松。欧阳修对我说:应当以手指运笔而手腕不动,这句话说得真妙。运笔时,笔前后左右顺势运转,免不了会出现攲侧,当笔停止,笔管竖直,笔锋与笔管保持在一条直线上时,这就是笔正。柳公权的话有道理,他说古人笔法都有原由,张旭见公孙大娘舞剑器而得笔法,也许有一定的道理。雷太简说他闻江流水声而使笔法大进,文与可也说观蛇争斗而草书有长进,这就有点靠不住了。

      王献之小时候学*书法,父亲王羲之从其后拽取毛笔而未能夺掉,便知献之长大之后必然能在书法方面名世。我认为善书者不在于执笔牢与不牢,信手写来而不失笔法,这才是懂得用笔的奥妙。然而王羲之看重献之的原因,在于他执笔稳重,精力集中,专注于笔。否则,天下有力气的人,个个都成书法家了。

      废笔成堆,磨墨成池水,达不到羲之也能有献之的水*。笔用秃千管,墨磨研万锭,不成张芝也能比上索靖。

      书法初始时不要刻意求佳,应放松随意,自然能达佳境。草书的学*虽然是靠积累而成但它的要点是为了书写的快速。古人说,时间仓促来不及作草书,此语不对。如果匆匆忙忙之际来不及作草书,而是*时闲静之时用心于草书,这种错误的观点,一直影响到周越、仲翼等人,也就不足怪了。我的书法虽然不太好,然而能自出新意,不拘泥于古人,这是我最大的快乐。

      王安石的书法得无法之法,正因为他自出机杼而“无法”,所以不可学。我的书法如果尽心创作,风格则如蔡襄,如果得意而作,风格则如杨凝式,如果放纵作书,风格则似言法华。欧阳说:“你的书法很像李北海。”我也感觉是这样。有人认为我的书法像徐浩,是不对的。南北朝·王僧虔·笔意赞、论书

    [阅读全文]...

2022-07-02 18:05:27
  • 读书名言

  • 读书,名言
  • 读书名言175句

      名人名言是指为人类发展做出贡献的,富有知识的名人所说的能够让人懂得道理的一句较为出名的话。广泛上来说就是有意义,向人们揭示一定的道理的话。

      当遇到挫折和困难时,需要保持乐观健康的心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书名言(精选175句),欢迎阅读与收藏。

      1、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读书。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够生活。——孙中山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顾炎武

      4、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朱熹

      5、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鲁迅

      6、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煮

      7、读书务在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卤莽躐等,虽多无益。——胡居仁

      8、读书是学*,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吴晗

      9、看书不能信仰而无思考,要大胆地提出问题,勤于摘录资料,分析资料,找出其中的相互关系,是做学问的一种方法。——顾颉刚

      10、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11、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郑板桥

      12、知古不知今,谓之落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王充

      13、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郑玄

      14、知识,主要是靠主动“抓”出来的,不是靠“教”出来的。——钱三强

      1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丘

      16、欲速是读书第一大病,功夫中在绵密不间断,不在不速也。——陆珑

      17、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况

      18、学而时*之,不亦悦乎!——孔丘

      19、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鲁迅

      20、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泉源!——高尔基

      21、我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高尔基

      22、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弗·培根

      23、读书对于智慧,也象体操对于身体一样。——艾迪生

      24、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们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伏尔泰

      25、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托尔斯泰

      26、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27、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28、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莎士比亚

      29、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30、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别林斯基

      31、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马克思

      32、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雨果

      33、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孟德斯鸠

      34、如果我阅读得和别人一样多,我就知道得和别人一样少。——霍伯斯

      35、读书有三种方法:一种是读而不懂,另一种是既读也懂,还有一种是读而懂得书上所没有的东西。——克尼雅日宁

      36、要学会读书,必须首先读的非常慢,直到最后值得你精读的一本书,还是应该很慢地读。——法奇

      37、了解一页书,胜于匆促地阅读一卷书。——麦考利

      38、读书而不回想,犹如食物而不消化。——伯克

      39、读书而不能运用,则所读书等于废纸。——华盛顿

      40、书籍使一些人博学多识,但也使一些食而不化的人疯疯颠颠。——彼特拉克

      41、生活在我们这个世界里,不读书就完全不可能了解人。——高尔基

      42、读书越多,越感到腹中空虚。——雪莱

      43、读书是我唯一的娱乐。我不把时间浪费于酒店

      44、书读的越多而不加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但当你读书而思考越多的时候,你就会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很少。——伏尔泰

      45、谁都不会死读一本书。每个人都从书中研究自已,要不是发现自己就是控制自己。——罗曼·罗兰

      46、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爱因斯坦

      47、读书而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波尔克

      48、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阅读全文]...

2022-01-18 12:07:29
当前热门
苏轼关于读书的名言 - 句子
苏轼关于读书的名言 - 语录
苏轼关于读书的名言 - 说说
苏轼关于读书的名言 - 名言
苏轼关于读书的名言 - 诗词
苏轼关于读书的名言 - 祝福
苏轼关于读书的名言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