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木的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木的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木的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木的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描写木的诗句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诗句吧,诗句以强烈的节奏、美妙的韵律、精炼的语言、奇特的想象,丰富的感情展现其语言的艺术。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诗句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描写木的诗句,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蜀客南行祭碧鸡,木绵花发锦江西。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3、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4、人生有行役,谁能如草木。
5、思填东海,强衔一木。
6、水面芙蓉秋已衰,繁条到是著花时。*明露滴垂红脸,似有朝愁暮落悲。
7、涧泉含宿冻,山木带余霜。
8、侵侵槲叶香,木花滞寒雨。
9、狂风拔倒树,树倒根已露。上有数枝藤,青青犹未悟。
10、刺鼻何曾嚏,蹋面不知嗔。高生两个齿,自谓得胜人。
11、晚登高楼望,木落双江清。
12、高景争来草木头,一生心事酒前休。
13、孤松宜晚岁,众木爱芳春。
14、*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15、木落寒山静,江空秋月高。
16、野情偏得礼,木性本含真。
17、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18、*芜寒蛩乱,乔木夜蝉疏。
19、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20、木棉花尽荔枝垂,千花万花待郎归。
21、水寒夕波急,木落秋山空。
22、客心惊落木,夜坐听秋风。
23、好鸟集珍木,高才列华堂。
24、高风摧秀木,虚弹落惊禽。
25、歇鞍憩古木,解带挂横枝。
26、秋姿白发生,木叶啼风雨。
27、观鱼碧潭上,木落潭水清。
28、夕烟杨柳岸,春水木兰桡。
29、木藓青桐老,石井水声发。
30、木魅风号去,山精雨啸旋。
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 《赋得古原草送别》)
2.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
3.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5.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 《春望》)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8.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9.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韦应物 《滁州西涧》)
10.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郦道元《三峡》)
11.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1、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
4、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洞庭风落木,天姥月离云——贾岛《夕思》
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白居易《岁晚》
秋生泽国,无边落木,又作萧萧下。——吴则礼《水龙吟·秋生泽国》
霜降水反壑,风落木归山。——黄庭坚《谪居黔南十首·霜降水反壑》
閒居九日意何穷,落木长江感旧同。——方回《九日即事》
落木长江天末恨,清风朗月卷中诗。——赵蕃《李商叟传录临川与黎师侯唱酬怀曾文清公长句·生世胡为尔许迟》
九月降霜寒草衰,三秋落木塞鸿来。——朱朴《霜降日得西皋诗中有速诸公社饮意予亦以此订约》
云接大荒回古色,波涵落木动晴晖。——范梈《寄题集贤周司直悠然阁》
露沾草,风落木,岁方秋。——陆游《水调歌头·多景楼》
诗成日暮酒半醒,萧萧落木高堂秋。——李东阳《彭学士先生所藏刘进画鱼》
秋风看落木,山鸟听啼春。——乌斯道《默斋诗五十韵为黄仁则赋》
萧萧落木不胜秋,莫回首、斜阳下。——纳兰容若《一络索·过尽遥山如画》
寒城落木后,虚馆残钟时。——揭傒斯《送姜尚忠得官后携新妾归息》
云梦连江雨,樊山落木秋。——苏轼《滕达道挽词二首》
听鹤亭前欲上潮,龙潭落木晚萧萧。——顾清《诸广文饯予龙潭僧舍别后有怀味苓》
寒风疏落木,旭日散鸡豚。——杜甫《刈稻了咏怀》
塞门风落木,客舍雨连山。——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
淮南落木摇鞭裹,湓浦分风挂*初。——杨亿《水部何郎中知鄂州》
仙路重云外,人家落木中。——林景熙《新昌道上》
十年坐老京华毡,西风落木行湘川。——陈泰《双瑞吟》
我亦停骖荐蘋藻,太行落木正纷纷。——欧阳元《比干墓》
有木字的诗句
在日常学*、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比较经典的诗句吧,诗句以强烈的`节奏、美妙的韵律、精炼的语言、奇特的想象,丰富的感情展现其语言的艺术。你知道什么样的诗句才能算得上是好的诗句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有木字的诗句,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水木谁家宅,门高占地宽。
2、亭皋木叶下,陇首秋去飞。
3、啄木觜距长,凤凰羽毛短。苦嫌松桂寒,任逐桑榆暖。
4、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5、蜀客南行祭碧鸡,木绵花发锦江西。
6、西海栽若木,东溟植扶桑。
7、月明僧渡水,木落火连山。
8、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9、迸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
10、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11、木行城邑望,皋落土田疏。
12、惊飙颓秀木,迹屈道弥敦。
13、人生有行役,谁能如草木。
14、灌木萦旗转,仙云拂马来。
15、荒坟护草木,刻桷吹煨烬。
16、木魅风号去,山精雨啸旋。
17、思填东海,强衔一木。
18、不饮浊泉水,不息曲木阴。
19、刻木终难对,焚芝未改芳。
20、木落识岁秋,瓶冰知天寒。
21、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
22、啄木觜距长,凤凰羽毛短。
23、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24、涧泉含宿冻,山木带余霜。
25、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2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7、侵侵槲叶香,木花滞寒雨。
28、草木犹未伤,先伤我怀抱。
29、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
30、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木风入衣。
31、东风不择木,吹照长未已。
32、地古遗草木,庭寒老芝朮。
33、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34、披山穷木禾,驾海逾蟠桃。
35、晚登高楼望,木落双江清。
36、铃音传意风送行,木长参天云雨情。
37、木窗银迹画,石磴水痕钱。
38、高景争来草木头,一生心事酒前休。
39、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40、孤松宜晚岁,众木爱芳春。
41、始欣云雨霁,尤悦草木长。
42、*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43、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44、欢声动寒木,喜气满晴天。
45、木落寒山静,江空秋月高。
46、玄冥气力薄,草木冬犹绿。
47、不见露盘迎晓日,唯闻木斧扣寒松。
48、野情偏得礼,木性本含真。
49、短鬓经霜蓬,老面辞春木。
承言窜遐魅,雪枉间深狴。
(《赦到不得归题江上石》沈佺期)全诗:家住东京里,身投南海西。
风烟万里隔,朝夕几行啼。
圣主讴歌洽,贤臣法令齐。
忽闻铜柱使,走马报金鸡。
弃市沾皇渥,投荒漏紫泥。
魂疲山鹤路,心醉跕鸢溪。
天鉴诛元恶,宸慈恤远黎。
五方思寄刃,万姓喜然脐。
自幼输丹恳,何尝玷白圭。
承言窜遐魅,雪枉间深狴。
坟垄无由谒,京华岂重跻。
炎方谁谓广,地尽觉天低。
百卉杂殊怪,昆虫理赖暌。
闭藏元不蛰,摇落反生荑。
疟瘴因兹苦,穷愁益复迷。
火云蒸毒雾,阳雨濯阴霓。
周乘安交趾,王恭辑画题。
少宽穷涸鲋,犹愍触藩羝。
配宅邻州廨,斑苗接野畦。
山空闻斗象,江静见游犀。
翰墨思诸季,裁缝忆老妻。
小儿应离褓,幼女未攀笄。
梦蝶翻无定,蓍龟讵有倪。
谁能竟此曲,曲尽气酸嘶。
评析:公元705年(唐中宗神龙元年),武则天退位,唐中宗即位,沈佺期因谄附张易之而被流放到驩州(治今越南义安省荣市)。
到达驩州后,沈佺期彻底绝望了。
于是在驩州尽情发泄了怨恨情绪。
此诗就表现出一种与他的京城诗截然不同的生气。
“跕鸢溪”这样的词语可能是当地的地名,但对于流放中的诗人却具有强烈的意义。
在这些生动的句子中,沈佺期正在形成一种特殊的句式。
同时期的诗人杜审言在《度石门山》中曾用到这种句式的较不明显的形式:泥拥奔蛇径,云埋伏兽丛。
沈佺期获得了一种诗歌特性,但他是通过从其他诗人那里接受来的诗歌传统而获得它的。
沈佺期设想驩州上面的天空特别低,这就使得天如穹庐的论述变得真实生动。
不是木字旁
年代:唐 作者: ***《附:上元初嵩山石记》木子当天下,止戈龙。
李代代不移宗,中鼎显真容,基千万岁。
年代:宋 作者: 方回《次韵全君玉和高士马虚中道院》古人无欲非引年,古无有欲之圣贤。
曰无欲者无私欲。
昊皇鲁叟画系传,柱下木子知止足。
岂谓出神凌紫烟,骖鸾驾鹤事恍惚。
别异道家分神仙,浅之又浅伯阳契,痴儿妄诧玄又玄。
内丹水火一升降,髑髅立变童颜妍。
三载告成夺天地,汝拖肠鼠能攀牵。
私欲如此大莫大,破入寒狱赦倒悬。
遨昆登阆谓不死,终然白骨埋黄泉。
腐儒一笑了万事,何谓赤明龙汉前。
号召风师呼雨伯,杖剑叱喝急急律。
四时饭噉百花香,万间厦入一壶窄。
洞天有天魂兮来,弱水元无跬步隔。
拄杖化龙为作凫,意所不求忽自得。
醉眼暂作如是观,谁识咏归暮春瑟。
满庭木叶愁风起,透幌纱窗惜月沈。——鱼玄机《冬夜寄温飞卿》
木叶纷纷下,东南日烟霜。 林山相晚暮,天海空青苍。——刘慎虚《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
洞庭白波木叶稀,燕鸿始入吴云飞。——李白《临江王节士歌》
木叶纷纷归路。残月晓风何处。——纳兰容若《如梦令·黄叶青苔归路》
天秋木叶下,月冷莎鸡悲。坐愁群芳歇,白露凋华滋。——李白《秋思》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仇远《立冬即事二首》
黄鹤楼前木叶黄,白云飞尽雁茫茫。——陈孚《鄂渚晚眺》
霜降水泽枯,岁晚木叶落。——仇远《予久客思归以秋光都似宦情薄山色不如归意浓·威凤巢深林》
千里相思如可见,淮南木叶正惊秋。——刘长卿《送崔使君赴寿州》
野芦花侣杨花白,蕊木叶如枫叶红。——刘崧《秋日燕城杂赋五首·其一》
木叶秋容瘦,客怀思故乡。——黄庚《宿龙瑞山房次周云隐韵》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苏轼《后赤壁赋》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沈佺期《独不见》
木叶纷纷归路。 残月晓风何处。——纳兰容若《如梦令·木叶纷纷归路》
木叶黄落龙正蛰,蝮蛇东来水上游。——杜甫《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纳兰容若《采桑子·九日》
长安秋声干,木叶相号悲。——孟郊《戏赠无本》
灵宫窈窕兮寒夜永,篁打造天兮明月下影,木叶陨霜兮秋声动。——黄庭坚《听履霜操》
香炉峰前木叶落,樽垒好在黄家垆。——沈辽《奉送孝续归九江》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湘夫人》
季秋木叶未全落,西风卷云飞雪作。——张耒《和大雪折木》
蝉鸣木叶落,兹夕更愁霖。——高适《东*路作三首》
微飚木叶江波生,皓露芙蓉秋色死。——汤显祖《送前宜春理徐茂吴》
桧树郁冬皋,木叶辞秋苑。——汤显祖《离合诗寄京邑诸贵(良会今乖)》
天风木叶落,江南应早秋。——黎民表《答欧桢伯长歌见怀之作》
洞里烟深木叶粗,乘风使者降玄都。——曹唐《小游仙诗九十八首》
木叶渐惊年,锦字因络纬。——鲍溶《闻蝉》
洞庭湖中木叶稀,姑苏台上城乌宿。——屠隆《长安明月篇》
澄空霜华薄,木叶不尽彫。——文征明《十日游治*寺再叠前韵》
暮秋木叶已微丹,小雨萧萧又作寒。——陆游《秋雨·暮秋木叶已微丹》
金丹拟就玉蟾分,木叶西风铁笛闻。——蓝仁《赠武夷魏士达》
凉月转雕阑,萧萧木叶声乾。——纳兰容若《 河渎神·凉月转雕阑 》
秋风木叶飞边彻,日暮铜台别杯釂。——强至《送盛君方》
色冒沙滩白,威加木叶黄。——徐敞《白露为霜》
乔林木叶尽,仰见鹤鹳窠。——张嵲《自顺阳至均房道五首用陈符宝去非韵·我行均阳道》
天高木叶下,潦退河流卑。——黄庭坚《次韵奉送公定》
洞庭木叶空,临水悲相送。——李德《十二月乐章》
琼瑶古木叶覆地,玗珠老树枝参天。——曾丰《赋马漕桂岩》
钟声下接冯夷鼓,木叶深回罔象风。——郑善夫《大湖汎舟登弁顶》
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王褒《渡河北》
堇泥道滑木叶寒,辘辘车声行复歇。——岳珂《太行道》
风满潮沟木叶飞,水边行客驻骖騑.三朝恩泽冯唐老,万里乡关贺监归。——徐铉《送陈秘监归泉州》
黑波汎高树,木叶走崩石。——虞集《记梦》
受降城下沙场雪,无定河边木叶霜。——李廌《谢王生赠弓矢》
依泊洞庭波,木叶忽已黄。——李群玉《自澧浦东游江表,途出巴丘,投员外从公虞》
避秦衣木叶,矧肯羞悬鹑。——谢枋得《谢刘纯父惠木绵布》
秋风木叶落,送客丽谯东。——张栻《送张深道二首·秋风木叶落》
日白天青木叶凋,云山漫漫故乡遥。——刘基《秋感(二首)·日白天青木叶凋》
秋姿白发生,木叶啼风雨。——李贺《伤心行》
木叶简介
”木叶“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最早出现在屈原《九歌》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木叶“中”木"就是树的意思,木叶即为树叶,在古典诗歌中特指落叶。有暗示意义,可让人联想到秋天的落叶,给人以落寞之感,营造凄清的艺术格调。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诗经》
伐木*,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诗经》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马戴《落日怅望》
怅然孤啸,青山故国,乔木苍苔。——倪瓒《人月圆·伤心莫问前朝事》
寒鸦噪晚景,乔木思故乡。——于逖《野外行》
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陈子昂《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
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张可久《人月圆·山中书事》
石坛洗秋露,乔木拥苍烟。——元好问《水调歌头·缑山夜歌》
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欧阳修《丰乐亭记》
只匆匆残照,早觉闲愁挂乔木。——史达祖《八归·秋江带雨》
望不尽,冉冉斜阳,抚乔木、年华将晚。——王沂孙《长亭怨慢·重过中庵故园》
漆园多乔木,睢水清粼粼。——高适《答侯少府》
故国多乔木,空城凝寒云。——颜延之《还至梁城作诗》
翳日多乔木,维舟取束薪。——钱起《江行无题一百首》
乔木千龄外,悬泉百丈馀。——李峤《奉和幸韦嗣立山庄侍宴应制》
炼药旧台空处所, 挂衣乔木两摧残。——杜光庭《题都庆观》
乔木空林,几度西风,憾慨登临。——卢挚《双调·蟾宫曲·碧波中范蠡》
野寺隐乔木,山僧高下居。——杜甫《谒文公上方》
玲然穿崖达幽谷,竽籁飕飕振乔木。——刘基《旧在杭时为冷起敬赋泉石歌乱后失之今起敬为》
两都秋色皆乔木,二祖恩波在细民。——黄庭坚《读曹公传》
旅梦亲乔木,归心乱早莺。——刘长卿《至德三年春正月时谬蒙差摄海盐令闻王师收二京…五十韵》
主人庭中荫乔木,爱此清阴欲栖宿。——刘长卿《小鸟篇,上裴尹》
昨到帷堂前后奠,却瞻乔木肺肝摧。——苏泂《简朱子大学士一首》
皆辞乔木去,远逐断蓬飘。——李商隐《送从翁从东川弘农尚书幕》
数看黄雾乱玄云,时听严风折乔木。——杜甫《久雨期王将军不至》
幽谷黄鹂出晴昊,乔木岂迁枝叶老。——毛滂《出都寄二苏》
鱼游恋深水,鸟迁恋乔木。——张说《再使蜀道》
崖转对翠屏,水穷留画鹢.三休俯乔木,千级扳峭壁。——刘禹锡《游桃源一百韵》
青山宿雾卷,乔木苍烟昏。——尤袤《台州郡斋杂咏十二首·参云亭》
行行三两里,夹道乔木植。——尤袤《张公洞》
风急饥乌噪乔木,孤坟牢落具茨山。——黄庭坚《思贤》
南风之时兮吹彼棘薪,乔木斯坏兮栋梁曷任。——王柏《挽蔡文叔·南风之时兮吹彼棘薪》
我知欧阳乃奇士,乔木故家良有以。——王冕《送欧阳彦珍归杭》
袞衣绣衣观且夸,故国乔木兴咨嗟。——方回《范文正公楷书昌黎伯夷颂*江李使君信之久藏》
尽归乔木寺,分占结巢枝。——苏轼《新年五首·晓雨暗人日》
清涧日濯足,乔木时曝衣。——储光羲《樵父词》
云天望乔木,风水悲流萍。——刘禹锡《送李策秀才还湖南,因寄幕中亲故兼简衡州吕八郎中》
前山带乔木,暮鸟联归云。——钱起《闲居酬张起居见赠》
空山足禽兽,墟落多乔木。——储光羲《田家杂兴八首》
为报包山旧乔木,欲来系马说新闻。——方回《别后寄赵宾旸并杨华父二首·貌颠神定杨明府》
短墙若在从残草,乔木如存可假花。——杜甫《舍弟观赴蓝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三首》
徘徊不忍去,微月挂乔木。——苏轼《过建昌李野夫公择故居》
武夷有乔木,虬枝尚相樛。——林若存《送退斋先生归武夷》
蛟龙穴乱石,猱玃在乔木。——张耒《道士矶》
连山黯吴门,乔木吞楚塞。——高适《登广陵栖灵寺塔》
高窠乔木美毛羽,哢吭叶底无如莺。——梅尧臣《和欧阳永叔啼鸟十八韵》
小桥过南浦,夹道多乔木。——苏轼《李氏园(李茂贞园也,今为王氏所有。)》
众鸟各自飞,乔木空苍凉。——刘基《感怀·结发事远游》
贫居依谷口,乔木带荒村。——王维《酬虞部苏员外过蓝田别业不见留之作》
木兰诗木兰从军的诗句
木兰诗中描写木兰从军的诗句是哪句呢?以下是小编收集的相关信息,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木兰诗原文
唧(jī)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zhù)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tiě),可汗(kè hán)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wèi)市鞍(ān)马,从此替爷征。
木兰诗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jiān),南市买辔(pèi)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jiān jiān)。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jì)鸣啾啾(jiū jiū)。
万里赴戎(róng)机,关山度若飞。朔(shuò)气传金柝(tuò),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jiāng);阿姊(zǐ)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huò huò)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zhuó)我旧时裳(cháng)。当窗理云鬓(bìn),对镜帖(tiē)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bàng)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木兰诗白话译文
织布机不断地唧唧唧唧,是木兰在屋子里织布。忽然听不到布机的声音,只听得女儿不断地叹息。女儿你为什么难过?女儿你有什么事儿在心里?女儿我没有什么难过,我也没有什么事儿在心里。昨夜见到征兵的文书,可汗要大规模地征兵,征兵文书共有十二卷,卷卷都有阿爹的.姓名。阿爹没有大儿,木兰没有长兄,我决心买来战马备上鞍,当即代替阿爹去应征。
到东市买了骏马,去西市买了鞍鞯,往南市买了笼头,从北市买回马鞭。清晨告别了爹娘,晚间歇宿在黄河岸边。听不到爹娘呼唤女儿的声音,只听见黄河流水声溅溅。清晨又离开了黄河,晚间来到黑山头,听不到爹娘呼唤女儿的声音,只听见燕山胡马鸣啾啾。
迢迢万里奔赶战地,千山万水行军如飞。寒气中传来阵阵金柝的声响,清冷的月光照着我的铁甲战衣。将军身经百战生存无几,木兰戎马十年凯歌而归。
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高坐在明堂之上。授予木兰极高的军功爵位,又给她以千百计的金钱赐赏。可汗问她还有什么要求?木兰不愿在朝做那显赫的尚书郎,只愿借给一匹日行千里的骏马,送我返回我那可爱的故乡。
爹娘听说女儿要归来,互相搀扶迎接在村边道上。姐姐听到妹妹要归来,急忙在窗前打扮梳妆。小弟听说姐姐要归来,磨刀霍霍忙着杀猪又宰羊。打开自己东边的阁门,坐在自己西边的床上。脱下了戎装战袍,换上旧时的女儿衣裳。对着窗子梳理鬓发,照着铜镜贴上花黄。走出阁门重见伙伴,伙伴一见全都惊慌。一起战斗了十二个年头,竟不知木兰原来是女郎!
雄兔两脚不住乱动,雌兔眼眯成一条线。两只兔子一起跑动起来,怎能认出谁是女来谁是男?
木兰诗木兰从军的诗句: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木兰诗背景
木兰生世
关于木兰身处年代的说法,主要是两种说法:
1.北魏太武帝向北大破柔然期间。
2.隋恭帝义宁年间,突厥犯边。
关于木兰的姓名,主要有:
1. 木兰,女子名,姓氏里居不详。
2.一般认为姓花,名木兰。
3.此外,还有姓魏、朱之说,也有说“木兰”即是姓,无名。
背景
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疆场数年,屡建功勋,无人发现她是女子。唐代追封为孝烈将军,设祠纪念。它产生的时代众说纷纭,但从历史地理的条件可以判定事和诗可能产生后魏,这诗产生于民间,在长期流传过程中,有经后代文人润色的痕迹,但基本上还是保存了民歌易记易诵的特色。
查《木兰诗》,《乐府诗集》收入《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中。据《乐府诗集》的编者宋代的郭茂倩说,此诗最早著录于南朝陈智匠(梁武帝时任乐官)的《古今乐录》。至唐代已广为传诵,唐人韦元甫有拟作《木兰歌》,可以为证。所以,学者们大都认为,《木兰诗》产生于北朝后期。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论语》
乘兹朽木船,采彼纴婆子。——寒山《诗三百三首》
且梦庄周化蝴蝶,焉顾仲尼讥朽木。——梅尧臣《睡意》
山北饶朽木,山南多枯枝。——储光羲《樵父词》
勤勤雕朽木,细细导蒙泉。——元稹《献荥阳公诗五十韵》
误蒙雕朽木,猥辱画无盐。——秦观《鲜于子骏使君生日》
瓦解岂一朝,粪土扶朽木。——范祖禹《又雨中厨屋坏》
病心汤沃寒灰活,老面花生朽木春。——白居易《长斋月满携酒先与梦得对酌醉中同赴令公之宴戏赠梦得》
朽木不可雕,短翮将焉摅。——王绩《薛记室收过庄见寻率题古意以赠》
心惧圣师责,美材化朽木。——方回《午困》
槎牙镂朽木,狼籍委柘骼。——范成大《嘲峡石》
一朝竣事归有司,委弃尘埃同朽木。——刘基《病眼作》
病身如朽木,螬蚁群萃之。——刘基《旅兴(四十首)·病身如朽木》
徽钦不归梓宫复,二百年来空朽木。——李东阳《冬青行》
朽木出众蠹,腐草为飞萤。——欧阳修《和圣俞聚蚊》
东风虽有力,朽木不逢春。——戴复古《代书寄韩履善右司赵庶可寺簿·涉世几三折》
老生如朽木,安识有悲秋。——舒岳祥《梦回》
一如朽木偶,肯受关索弄。——程公许《赠修水黄君子行》
浮云轻富贵,朽木视铅华。——李弥逊《范参议宜人高氏挽诗二首·毓秀勋庸后》
浮沤轻富贵,朽木视铅华。——李弥逊《硕人赵氏挽诗二首·毓秀名臣裔》
干戈渐说边尘息,朽木因依得昼眠。——曹彦约《湖计春晚》
寸晷分阴闲可惜,粪墙朽木责非苛。——徐钧《边韶》
朽木诚为谕,扪心徒自怜。——崔日知《冬日述怀奉呈韦祭酒张左丞兰台名贤》
乾坤亦广大,朽木何足恃。——罗公升《道傍古樟有竹附焉可发一叹》
心绝寒灰后,恩回朽木春。——沈周《柳孺人夫坐事身家俱籍入后放归》
微躯枉多价,朽木惭良工。——高适《奉寄*原颜太守》
朽木此身虽似寄,那甘中酒没斯世。——刘雄《忏酒诗》
朽木为舟土为楫,白波如山水皆立。——陈容《为人赋横舟二首·黄头子》
徒将朽木乱涂糊,衲僧添得膏肓病。——释咸杰《禅人请赞·五戒不持》
朽木简介
朽木,汉语词汇。拼音:xiǔmù释义:腐烂的木头。《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有时也比喻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不可救药。因庙堂之上,朽木为官。——《三国演义》《花城》1981年第2期:“地板上堆着几件式样古老的樟木箱笼,上面的描金图案早已斑驳难辨,露出朽木的原色。
关于树木的诗句
在学*、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诗句吧,诗句语言言简义丰,具有凝练和跳跃的特点。那什么样的诗句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树木的`诗句,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韩偓《咏柳》
褭雨拖风不自持,全身无力向人垂。
玉纤折得遥相赠,便似观音手里时。
2.王之涣《送别》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3.裴说《柳》
高拂危楼低拂尘,灞桥攀折一何频。思量却是无情树,不解迎人只送人。
4.王昌龄《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5.柳氏《答韩翃》
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
6.杜牧《柳绝句》
数树新开翠影齐,倚风情态被春迷。
依依故国樊川恨,半掩村桥半拂溪。
7.岑参《送怀州吴别驾》
灞上柳枝黄,垆头酒正香。春流饮去马,暮雨湿行装。
驿路通函谷,州城接太行。覃怀人总喜,别驾得王祥。
8.李峤《柳》
杨柳郁氤氲,金堤总翠氛。
庭前花类雪,楼际叶如云。
列宿分龙影,芳池写凤文。
短箫何以奏,攀折为思君。
9.戴叔伦《堤上柳》
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行人攀折处,闺妾断肠时。
10.刘禹锡《别苏州二首》
流水阊门外,秋风吹柳条。从来送客处,今日自魂销。
11.戎昱《征人归乡》
三月江城柳絮飞,五年游客送人归。故将别泪和乡泪,今日阑干湿汝衣。
12.韩琮《柳》
折柳歌中得翠条,远移金殿种青霄。
上阳宫女含声送,不忿先归舞细腰。
13.李中《题柳》
折向离亭畔,春光满手生。
群花岂无艳,柔质自多情。
夹岸笼溪月,兼风撼野莺。
隋堤三月暮,飞絮想纵横。
14.杨巨源《赋得灞岸柳留辞郑员外》
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好风倘借低枝便,莫遣青丝扫路尘。
春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15.李白《忆秦娥·箫声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16.张籍《忆远》
行人犹未有归期,万里初程日暮时。唯爱门前双柳树,枝枝叶叶不相离。
17.白居易《杨柳枝词》
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似柳丝。柳丝挽断肠牵断,彼此应无续得期。
木兰诗诗句赏析
导语:诗歌细致刻画了木兰全家闻讯后的喜悦。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木兰诗诗句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北方民歌和六朝乐府民歌一样体制大都短小,但这首《木兰诗》却是长篇叙事诗。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它有着重要的地位。诗歌描述了女英雄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刻画了木兰这一巾帼英雄的生动形象和高贵品质。全诗风格明朗生动,质朴刚健,堪称北方民歌中的杰出作品。
《木兰诗》采用的是顺叙手法。作品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出征前。第二部分是从军生活。第三部分是立功归来。作者在这三个部分中没有*均使用力量,而是有详有略,重点在第一和第三部分。
诗一开始即写木兰在织布,但“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这就使读者产生了疑问,不知木兰为何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作者自己发问,然后答曰“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诗既是用顺叙手法,开始的几句该是交代木兰从军的原因,但作者却没有*铺直叙,而是以木兰没有心思织布起头显示出她内心的不*静。接下来本该说明为什么内心不*静,但作者不立刻写出,而是用了两个意思相同的问句,随后又是两个意思相同的答句,可还是没有从正面解答问题。但这四句并非多余,除了具有民歌的风味外,这四句诗对后面说出的原因起到了突出强调的作用。这样一问一答,作者才折入正题,“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军帖是征兵的文书,可汗是西北地区民族对君主的称呼,十二卷言卷数之多,“卷卷有爷名”显属夸张。至此读者才明白,木兰没有心思织布是因为可汗大征兵,木兰的父亲也在被征之列。父亲显然年老无法应征,但“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这就不能不使木兰犯愁了。诗一开始就把木兰放在这样一个矛盾面前来表现。面对困难,木兰打算怎么办呢?“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木兰到底是个不*凡的女子,她下了决心要替父从军。
这一段写木兰从军的原因,没有*铺直叙地述说,而是从木兰的心理活动入手写,在叙事的同时注重人物的性格刻画,使读者看到了一个敢于挑重担、富有责任感的果断勇敢的妇女形象。
接下来写木兰准备出征,用了四个重复的句式,内容无非是买战马及乘马用具。骏马、鞍鞯(马鞍下的垫子)、辔头(驾驭马的嚼子、笼头、缰绳)和长鞭要分别从东市、西市、南市、北市几个地方买齐,看似不合情理,但却渲染了战争气氛和离家出征前准备工作的紧张,同时这四句诗和上面“问女何所思”以下四句一样正是民歌的特点。正如明代谢榛所说:“此乃信口道出,似不经意者。其古朴自然,繁而不乱,若一言了问答,一市买鞍马,则简而无味,殆非乐府家数。”
诗歌第二部分写木兰踏上了征途。“旦辞爷娘去”以下八句是写木兰离别了父母奔赴战场。这里用了重复句式,将木兰从军的征途分作两段来写,句式虽同,但其中地名却在变换,显出战事紧迫、木兰马不停蹄地赶去参战。但作者并没有忘记他所着力刻画的英雄人物是个女扮男装、初次远离父母的女子,“不闻爷娘唤女声”正符合木兰当时的处境和她的身份。明代谭元春评论这句说:“尤妙在语带香奁,无男子征戍气。”“无男子征戍气”也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木兰的形象更鲜明,更富有个性。木兰能毅然替父从军,去经受严酷战争的考验,说明她不同于一般的女子,但她毕竟还是个女子,对家乡、对父母毕竟是有依恋之情的。这样突出她的女子身份,非但没有削弱她的英雄形象,相反使她的从军举动更富有传奇性,更引人入胜。
随后写木兰在军中的征战生活,但这部分内容写得极概括,从南征北战一直到立功归来,仅用了“关山度若飞”以下六句,可谓简而又简。这里“戎机”指战争,“朔气”是北方的寒气,“金柝”是军中用来做饭和打更的铜器。这几句诗句用律工整。因此*常常据此怀疑此诗是唐人所作,也有的研究者推测此诗可能在流传过程中经过唐人的加工修改。但这些说法并无足够的证据。南北朝时期有不少作品在体制声律方面已接*唐人的*体诗,当时有些诗已经有了很严整的律句。可见这首诗中出现几句声调谐和、对偶工致的律句并不能证明它们出自唐人之手。陈胤倩就说:“‘朔气传金柝’数语固类唐人,然齐梁人每为唐语,惟唐人必不能为汉魏语。以此知其真古词也。”
这一段写木兰的从军作战生活,本来是可以有许多东西写的,但作者寥寥数语就将这段经历概括了出来,可见作者的兴趣不在于表现战争,而在于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这一戏剧性事件上。
第三部分是写木兰立功归来后的情景。作者又用了不小的篇幅来竭力铺写。先写木兰立功回来后见天子,天子坐在厅堂上接见了她。策勋是记功劳,转是勋位的等级,十二转也是说多,并非实指。这里的十二转和唐代官制的一致也是偶然巧合。并不能证明此诗出于唐人之手或经过唐人修改。“百千强”即百千有余,是形容赏赐得多。可是木兰并不在乎官位和赏赐,她只是想尽快回到故乡和亲人团聚。明驼指能行千里的骆驼。木兰不要做官,不要巨额赏赐,只要借一匹能行千里的骆驼赶回家去,可见其归心似箭,同时也显示了这位*民出身的女英雄不爱功名富贵的优良品德。
经过长期艰苦的战争,木兰终于回到了故乡。诗歌细致刻画了木兰全家闻讯后的喜悦。这里依旧用了重复排比的句式,不厌其详地写了爷娘、阿姊和小弟的举动,这种重复排比的句式烘托了欢快喜庆的气氛。随后写了木兰到家后的举动,同样也是不厌其详地描写具体的细节,开东阁门,坐西阁床,充分表现出回家之后的'喜悦心情,换装、打扮后恢复了女子的本来面目,然后出门看伙伴,伙伴大吃一惊,“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这一情节颇富喜剧意味。用伙伴的吃惊反衬出木兰的无比自豪与得意,整个故事的情节也就在充满喜剧色彩的*中结束了,但作者似乎意犹未尽,结尾又写了四句:“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比喻奇特,作为全诗的结尾,显得别具一格,豪迈有力,语气中充满了对木兰这位女英雄的赞美和歌颂。谢榛说:“此结最着题,又出奇语,若缺此四句,使六朝诸公补之,未必能道此。”确实如此。
此诗艺术形式上值得注意的有这么几个方面,首先是叙述情节详略得当,如写军中的征战生活就很简括,而写出征前及立功归来则很繁复。这是由作者写这首诗的用意所决定的。作者感兴趣的只是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这一罕见的事情本身。第一部分写她的焦灼不安与思虑无非是为了说明她是个女子,因为男子出征理所当然,不足为怪,女子出征则不同寻常了。第二部分提到“不闻爷娘唤女声”也同样是为了突出她的女子身份。第三部分写她不想做官、急于回家和回家以后的种种举动,更是强调了她是个女子。整首诗的详略安排都是围绕这一用意的。其次是作者重视人物性格的刻画,并善于在矛盾的产生与解决过程中表现人物,因而使人物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第三是全诗用了不少重复排比的句式,既渲染了气氛,强调了所叙述的情节,又使语言流畅富有韵味,体现了民歌中常用的手法,最后是全诗的风格明朗刚健,质朴生动,正如明人胡应麟所说:“此歌中,古质有逼汉魏处。”
总之,《木兰诗》是北方民歌的杰作,也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朵奇葩。它对*产生过不小的影响。
木的诗句
木诗句
有木的诗句
木心的诗句
带木的诗句
木心诗句
木字诗句
木婚的诗句
有木字的诗句
木字的诗句
含木的诗句
夏木的诗句
含木字的诗句
树木的诗句
与木有关的诗句
树木诗句
有关木的诗句
草木的诗句
带有木的诗句
木棉的诗句
乔木诗句
木子的诗句
乔木的诗句
含有木的诗句
木棉诗句
枯木的诗句
有木的古诗句
木头诗句
有木易的诗句
关于木的诗句
英文哲理句子
目标完成的句子
形容大自然的神奇句子
描写晴天的句子或段落
酒品看人品的句子
形容春天出游的句子
赞美私家花园的句子
关于青春拼搏的句子
留恋厦门的唯美句子
形容拿到驾照的句子
只会做表面功夫的句子
微商顾客反馈的句子
我不是你想理就理句子
发现自己变了的句子
祝福自己生日快乐的搞笑句子
吃药苦的句子
形容人乱说话的句子
此时心情很伤感的句子
建议放在句子的中间
看清了很多人的句子
缅怀烈士句子
一家四口温馨的句子
劝朋友不要伤心的句子
描写乔峰的句子
看清事实的句子
描写茶花的优美句子
日积月累的句子
形容自己丑的句子
人要感恩的句子
收获果实的心情的句子
一年的感慨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