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描写东去春来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描写东去春来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描写东去春来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描写东去春来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大江东去下诗句
大江东去,下一句:长安西去,
【中吕】山坡羊_销金锅在,
朝代:元代
作者:薛昂夫
原文:
销金锅在,涌金门外,戗金船少欠西湖债。列金钗,捧金台。黄金难买青春再,范蠡也曾金铸来。金,安在哉?人,安在哉?
惊人学业,掀天势业,是英雄隽败残杯炙。鬓堪嗟,雪难遮。晚来览镜中肠热,问著老夫无话说。东,沉醉也;西,沉醉也。
大江东去,长安西去,为功名走遍天涯路。厌舟车,喜琴书。早星星鬓影瓜田暮,心待足时名便足。高,高处苦;低,低处苦。
西湖杂咏
春
山光如淀,湖光如练,一步一个生绡面。扣逋仙,访坡仙。拣西施好处都游遍,管甚月明归路远。船,休放转;杯,休放浅。
夏
晴云轻漾,熏风无浪,开樽避暑争相向。映湖光,逞新妆。笙歌鼎沸南湖荡,今夜且休回画舫。风,满座凉;莲,入梦香。
秋
疏林红叶,芙蓉将谢,天然妆点秋屏列。断霞遮,夕阳斜。山腰闪出闲亭榭,分付画船且慢者。歌,休唱彻;诗,乘兴写。
冬
同云叆叇,随车缟带,湖山化作瑶光界。()且传杯,莫惊猜。是西施傅粉呈新态,千载一时真快哉!梅,也绽开;鹤,也到来。
忆旧
西山东畔,西湖南畔,醉归款段松阴惯。帽檐偏,氅衣宽。佳人争卷朱帘看,回首少年如梦残。莺,曾过眼;花,曾过眼。
筱步
携壶堪醉,拖筇堪醉,何须画舫笙歌沸。绕苏堤,旋寻题。西施已领诗人意,回首有情风万里。湖,如镜里;山,如画里。
苦雨
孤山云树,六桥烟雾,景蒙蒙不比江潮怒。淡妆梳,浅妆梳。西湖也怕西施妒,天也为他巧对付。睛,也宜画图;阴,也宜画图。
大江东去歌词
《大江东去》是我国著名音乐家青主于1920年在德国留学期间创作的,接下来由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大江东去歌词,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大江东去》-阿兰
《赤壁》主题曲
曲:岩代太郎词:李焯雄
看 大江东去
浪花淘尽千古英雄
笑 指点江山
是非成败俱灰飞烟灭
此地一为别
青山旧 雨初歇 豪情却 向谁说
机遇难赊
东风且暂借
流年似水足印难重叠
赤壁难辨
风流云散处
只剩下当时明月
枉海阔天空
故人不曾入梦
几度夕阳红
晚钟
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
暂寄天地之间敌友难分
多情应笑我华发生
但为君故独沉吟至今
一时瑜亮 一壶酒 万古销沉
人道是 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
和你终须一别
秋月春风残雪
枉海阔天空
故人不曾入梦
几度夕阳红
晚钟
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
暂寄天地之间敌友难分
多情应笑我华发生
但为君故独沉吟至今
一时瑜亮 一壶酒 万古销沉
人道是 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
和你终须一别
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
暂寄天地之间主客难分
多情应笑我华发生
但为君故独沉吟至今
一时瑜亮 一壶酒 戎马一生
人道是 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
人生纵使一别
天涯共此明月
作品赏析
全曲依据原词上下两阕的格式分为两大部分,也可以看作是一个带尾声的二部曲式。第一部分是“庄严的广板”,在G大调上、e小调间变换调性。以具有昆曲吟唱风格的旋律起板,并采用朗诵性的宣叙调形式的写法,在叙述性的音调中,不时出现豪放雄健的旋律,基本上是一字一音。钢琴伴奏跌宕起伏,贴切地体现了原词豪放的气概与情调。演唱时要把握住英雄的豪迈胸怀,唱出乐句中的大线条,不要在休止符处断掉气息失去乐意。用扎实积极的气息支持,打开共鸣腔,使声音饱满有力;吐字要清晰准确,字头要清楚,字腹要饱满,字尾要收好。行腔要圆润、流畅,使语言中的共鸣感通过韵母中的“元音”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钢琴伴奏要与歌唱旋律相呼应,触键要有力,踏板要干净。第八小节到第十四小节的间奏部分,作曲家运用八度音程及和弦,用急切而紧凑的节奏十分形象地描绘了“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壮阔词意。接下来“穿空”“裂岸”处,钢琴伴奏要有力度和动感,“卷起千堆雪”两句歌唱和伴奏都应该一气呵成,传达乐曲中壮观豪迈的气象。
第二段是“生动的行板”,基本稳定在E大调上,采用了咏叹调式的旋律,长气息、大起伏的曲调,富于抒情性和歌唱性。歌词具有浪漫色彩,刻画英雄内心的柔情,表达出作者怀念古代英雄人物的情感。音乐在温和儒雅中伴有雄浑悲凉的气象。演唱时,音色要柔和深沉。气息要舒展均匀,旋律要连贯流畅。咬字要清晰自然,注重*味,共鸣可以比上半部分稍暗一些。钢琴伴奏是上下滚动的琶音,充满了流动的抒情性。抒情的段落最后落在e小调上,出现了较长的休止,使音乐变得断断续续。此处要演唱出声断气不断,音断意不断的感觉。到歌曲的尾声“人生如梦”处,情绪一转,念及自身,不由发出感叹,一种沉湎于追寻,思念的迷惘气息扩散开来。最后突然间要用强音(ff)唱出“一樽还酹江月”。戏剧性地将情绪拉回到显示之中,恢复了豪情勃发的本色。此处的演唱要对前后不同的情绪色彩作强烈的对比,要充分利用共鸣,注意用声的力度和音乐的转变。这首艺术歌曲常由男中音声部来演唱。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⒁。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念奴娇:词牌名。又名“百字令”“酹江月”等。赤壁:此指黄州赤壁,一名“赤鼻矶”,在今湖北黄冈西。而三国古战场的赤壁,文化界认为在今湖北赤壁市蒲圻县西北。
2、大江:指长江。
3、淘:冲洗,冲刷。
4、风流人物:指杰出的历史名人。
5、故垒:过去遗留下来的营垒。
6、周郎:指三国时吴国名将周瑜,字公瑾,少年得志,二十四为中郎将,掌管东吴重兵,吴中皆呼为“周郎”。下文中的“公瑾”,即指周瑜。
7、雪:比喻浪花。
8、遥想:形容想得很远;回忆。
9、小乔初嫁了(liǎo):《三国志·吴志·周瑜传》载,周瑜从孙策攻皖,“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乔,本作“桥”。其时距赤壁之战已经十年,此处言“初嫁”,是言其少年得意,倜傥风流。
10、雄姿英发(fā):谓周瑜体貌不凡,言谈卓绝。英发,谈吐不凡,见识卓越。
11、羽扇纶(guān)巾:古代儒将的便装打扮。羽扇,羽毛制成的扇子。纶巾,青丝制成的头巾。
12、樯橹(qiánglǔ):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战船。樯,挂帆的桅杆。橹,一种摇船的桨。“樯橹”一作“强虏”,又作“樯虏”,又作“狂虏”。《宋集珍本丛刊》之《东坡乐府》,元延佑刻本,作“强虏”。延佑本原藏杨氏海源阁,历经季振宜、顾广圻、黄丕烈等名家收藏,卷首有黄丕烈题辞,述其源流甚详,实今传各版之祖。
13、故国神游:“神游故国”的倒文。故国:这里指旧地,当年的赤壁战场。神游:于想象、梦境中游历。
14、“多情”二句:“应笑我多情,早生华发”的倒文。华发(fà):花白的头发。
15、一尊还(huán)酹(lèi)江月:古人祭奠以酒浇在地上祭奠。这里指洒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尊:通“樽”,酒杯。
16、强虏:强大之敌,指曹军。虏:对敌人的蔑称。
大江浩浩荡荡向东流去,滔滔巨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就是三国周瑜鏖战的赤壁。陡峭的石壁直耸云天,如雷的惊涛拍击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千万堆白雪。雄壮的江山奇丽如图画,一时间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绝代佳人小乔刚嫁给他,他英姿奋发豪气满怀。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我今日神游当年的战地,可笑我多情善感,过早地生出满头白发。人生犹如一场梦,且洒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本篇是苏词中具有豪雄气格的代表作,是北宋词坛上最为引人注目的作品之一。它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七月。当时,由于苏轼诗文讽喻新法,为新派官僚罗织论罪贬谪到黄州,这首词是他游赏黄冈城外的赤壁矶时写下的。
此词开篇从滚滚东流的长江着笔,随即用“浪淘尽”把大江与千古人物联系起来,布置了一个极为广阔而悠久的空间时间背景。它即使人看到大江的汹涌奔腾,又使人想见风流人物的非凡气概,体味到作者兀立长江岸边对景抒情的壮怀,气魄极大。“风流人物”,指出色的英雄人物。接着“故垒”两句,点出这里传说中的古代赤壁战场。“人道貌岸然是”意谓“据人们讲”。周瑜大败曹兵的赤壁战场究竟在哪儿,向来众说纷纭,现一般认为是在今湖北嘉鱼县东北长江南岸,也有说是在蒲圻县西北的,苏轼在此不过是姑且借景怀古以抒感而已。“周郎”,即周瑜。以下“乱石”三句,集中写赤壁景物:陡峭的山崖高插云霄,汹涌的骇浪搏击着江岸,滚滚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这种从不同的角度而又诉诸于不同感觉的浓墨健笔的生动描写,一扫*庸萎靡的气氛,把读者顿时带进一个奔马轰雷、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使人心胸为之开扩,精神为之振奋!歇拍二句,总结上文,带起下片。“江山如画”,是作者和读者从以上艺术地提供的大自然雄伟画卷中自然得出的结论。锦绣山河,必然产生、哺育和吸引无数出色的英雄,三国正是人才辈出的时代:横槊赋诗的曹操,驰马射虎的孙权,隆中定策的诸葛亮,足智多谋的周公谨……真是“一时多少豪杰”!
上片重在写景,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缩短集中到三国时代的豪杰人物身上。但苏轼在如此众多的英雄人物中,尤其向往那智破强敌的周瑜,所以下片“遥想公瑾当年”六句就集中腕力塑造青年将领周瑜的形象。“公瑾”,周瑜的字。“小乔”,乔公的*,嫁给了周瑜。作者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挑选表现人物个性的素材,从几个不同的方面进行刻划,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据史载,建安三年东吴孙策亲自迎请二十四岁的周瑜,授予他“建威中郎将”的职衔,并同他一齐攻取皖城。周瑜娶小乔,正在皖城战役胜利之时,而后十年他才指挥了有名的赤壁之战。此处把十年间的事集中到一起,在写赤壁之战前,忽插入“小乔初嫁了”一句,既从生活细事上烘托周瑜的年轻得意,同时也是在向人们暗示:赢得这次抗曹战争的胜利,方能使东吴保有江东,发展胜利形势,否则难免出现如诗人杜牧《赤壁》诗中所写的“铜雀春深锁二乔”的严重后果。这就强调了这次战争的重要意义。“雄姿英发,羽扇纶巾”,是从肖像仪态上描写周瑜装束儒雅,风度翩翩,反映出了他对这次战争成竹在胸,稳操胜券。纶巾,青丝带的头巾。《三国志·蜀志》说诸葛亮同司马懿交战时“葛巾毛扇,指麾三军”,因此有人认为这里是写的诸葛亮。但是,这种装束也是三国六朝时期儒将常有的打扮,苏轼移用来刻画周瑜,以表现他临战的从容镇定,这样理解不会割裂周瑜的形象,且符合上下文意。“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抓住了火攻水战的特点,集中概括了这次战争的胜利过程。当时周瑜指挥吴军用轻便战舰,装满燥荻枯柴,诈称请降,驶向曹军,一时间火烈风猛,飞埃绝烂,烧尽北船。词中只用“灰飞烟灭”四字,就将曹军的惨败情景形容殆尽。试看,在滚滚奔流的大江之上,一位卓异不凡的青年将军周瑜,谈笑自若地指挥员水军,抗御横江而来不可一世的强敌,使对方的万艘舻,顿时化为灰烬,这是何等的气势!苏轼为什么如此艳羡周瑜?这是因为他觉察到北宋国力的软弱和辽夏军事*的严重威胁,他时刻关心边庭战事,有着边疆危机的确良加深,目睹宋廷的萎靡慵懦,他是多么渴望有如三国那样称雄一时的豪杰人物,来扭转这很不景气的现状呵!这正是作者所以要缅怀赤壁之战,并塑造导演这一战争剧的中心人物周瑜的思想感情契机。然而,眼前的政治现实和词人被贬黄州的坎坷处境,却同他振兴王朝的祈望和有志报国的壮怀大相抵牾,所以,当词人一量从“神游故国”跌入现实,就不免自笑多情善感,慨叹光阴虚度,而无可如何地归结为以酒浇愁了。虽然词的结尾调子失之低沉,但这也是历史与现状,理想与实际经过尖锐的冲突之后在作者心理上的一种反映,就艺术表现的角度而言,这种故作超旷的写法,从某种意义上说,有时更能引起读者的思考(m.ju.51tietu.net)。
这首词从总的方面来看,气象磅礴,格调雄浑,高唱入云,其境界之宏大,是前所未有的。特别是它第一次以空前的气魄和艺术力量塑造了一个英气勃发的人物形象,透露了作者有志报国、壮怀难酬的感慨,为用词体表达重大的社会题材,开拓了新的道路,代表了苏词的独特面貌,产生了重大影响。据俞文豹《吹剑录》记载,当时有人认为此词关西大汉手持琵琶、铁绰进行演唱,虽然他们囿于偏见,其中不无微词,但也从另一方面说明,这首词的出现,对于仍然盛行缠绵悱恻之调的北宋词坛,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出自北宋诗人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liǎo),雄姿英(yīng)发。羽扇纶(guān)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huā)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lèi)江月。
赏析
此词怀古抒情,写自己消磨壮心殆尽,转而以旷达之心关注历史和人生。上阕以描写赤壁矶风起浪涌的自然风景为主,意境开阔博大,感慨隐约深沉。起笔凌云健举,包举有力。将浩荡江流与千古人事并收笔下。
千古风流人物既被大浪淘尽,则一己之微岂不可悲?然而苏轼却另有心得:既然千古风流人物也难免如此,那么一己之荣辱穷达复何足悲叹!人类既如此殊途而同归,则汲汲于一时功名,不免过于迂腐了。接下两句切入怀古主题,专说三国赤壁之事。“人道是”三字下得极有分寸。赤壁之战的故地,争议很大。一说在今湖北蒲圻县境内,已改为赤壁市。但今湖北省内有四处地名同称赤壁者,另三处在黄冈、武昌、汉阳附*。苏轼所游是黄冈赤壁,他似乎也不敢肯定,所以用“人道是”三字引出以下议论。
“乱石”以下五句是写江水腾涌的壮观景象。其中“穿”、“拍”、“卷”等动词用得形象生动。“江山如画”是写景的总括之句。“一时多少豪杰”则又由景物过渡到人事。
苏轼重点要写的是“三国周郎”,故下阕便全从周郎引发。换头五句写赤壁战争。与周瑜的谈笑论战相似,作者描写这么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争也是举重若轻,闲笔纷出。从起句的“千古风流人物”到“一时多少豪杰”再到“遥想公瑾当年”,视线不断收束,最后聚焦定格在周瑜身上。然而写周瑜却不写其大智大勇,只写其儒雅风流的气度。
不留意的人容易把“羽扇纶巾”看作是诸葛亮的代称,因为诸葛亮的装束素以羽扇纶巾著名。但在三国之时,这是儒将通常的装束。宋人也多以“羽扇”代指周瑜,如戴复古《赤壁》诗云:“千载周公瑾,如其在目前。英风挥羽扇,烈火破楼船。”
苏轼在这里极言周瑜之儒雅淡定,但感情是复杂的。“故国”两句便由周郎转到自己。周瑜破曹之时年方三十四岁,而苏轼写作此词时年已四十七岁。孔子曾说:“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苏轼从周瑜的年轻有为,联想到自己坎坷不遇,故有“多情应笑我”之句,语似轻淡,意却沉郁。但苏轼毕竟是苏轼,他不是一介悲悲戚戚的寒儒,而是参破世间宠辱的智者。所以他在察觉到自己的悲哀后,不是像南唐李煜那样的沉溺苦海,自伤心志,而是把周瑜和自己都放在整个江山历史之中进行观照。在苏轼看来,当年潇洒从容、声名盖世的周瑜现今又如何呢?不是也被大浪淘尽了吗。这样一比,苏轼便从悲哀中超脱了。“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和子由渑池怀旧》)。所以苏轼在与周瑜作了一番比较后,虽然也看到了自己的政治功业无法与周瑜媲美,但上升到整个人类的发展规律和普遍命运,双方其实也没有什么大的差别。有了这样深沉的思索,遂引出结句“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感慨。正如他在《西江月》词中所说的那样:“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消极悲观不是人生的真谛,超脱飞扬才是生命的壮歌。既然人间世事恍如一梦,何妨将樽酒洒在江心明月的倒影之中,脱却苦闷,从有限中玩味无限,让精神获得自由。其同期所作的《赤壁赋》于此说得更为清晰明断:“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也。”这种超然远想的文字,宛然是《庄子?齐物论》思想的翻版。但庄子以此回避现实,苏轼则以此超越现实。
黄州数年是苏轼思想发生转折的时期,也是他不断走向成熟和睿智的时期,他以此保全自己的岸然人格,也以此养护自己淳至的精神。这首《念奴娇》词及其作于同一时期的数篇诗文,都为我们透示了其中的端倪。
此词自问世后,经历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誉之者如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称其“语意高妙,真古今绝唱”。贬之者如俞文豹《吹剑续录》所云:“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七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好合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幕士的言论表面上是从演唱风格上区分了柳、苏二家词风的不同,但暗含有对苏词悖离传统词风的揶揄。清代更有人认为此词“*仄句调都不合格”(丁绍仪《听秋声馆词话》),朱彝尊《词综》并详加辩证,亦可谓吹毛求疵者。
《念奴娇》是苏轼贬官黄州后的作品。苏轼21岁中进士,30岁以前绝大部分时间过著书房生活,仕途坎坷,随着北宋政治风浪,几上几下。43岁(元丰二年)时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出狱后贬官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个闲职,他在旧城营地辟畦耕种,游历访古,政治上失意,滋长了他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情绪,但由于他豁达的胸怀,在祖国雄伟的江山和历史风云人物的激发下,借景抒情,写下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名篇,此词为其代表。
《念奴娇》词分上下两阙。上阙咏赤壁,下阙怀周瑜,并怀古伤己,以自身感慨作结。 作者吊古伤怀,想古代豪杰,借古传颂之英雄业绩,思自己历遭之挫折。不能建功立业,壮志难酬,词作抒发了他内心忧愤的情怀。
上阙咏赤壁,着重写景,为描写人物作烘托。前三句不仅写出了大江的气势,而且把千古英雄人物都概括进来,表达了对英雄的向往之情。假借“人道是”以引出所咏的人物。“乱”“穿”“惊”“拍”“卷”等词语的运用,精妙独到地勾画了古战场的险要形势,写出了它的雄奇壮丽景象,从而为下片所追怀的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渲染了环境气氛。
下阙着重写人,借对周瑜的仰慕,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写“小乔”在于烘托周瑜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突出人物的风姿,中间描写周瑜的战功意在反衬自己的年老无为。“多情”后几句虽表达了伤感之情,但这种感情其实正是词人不甘沉沦,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表现,仍不失英雄豪迈本色。
用豪壮的情调书写胸中块垒。
诗人是个旷达之人,尽管政治上失意,却从未对生活失去信心。这首词就是他这种复杂心情的集中反映,词中虽然书写失意,然而格调是豪壮的,跟失意文人的同主题作品显然不同。词作中的豪壮情调首先表现在对赤壁景物的描写上。长江的非凡气象,古战场的险要形势都给人以豪壮之感。周瑜的英姿与功业无不让人艳羡。
大江东去的下一句是什么?
最佳答案: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出自:念奴娇·赤壁怀古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再请君来这里观赏菊花。
译文
大江浩浩荡荡向东流去,滔滔巨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
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就是三国周瑜鏖战的赤壁。
陡峭的石壁直耸云天,如雷的惊涛拍击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千万堆白雪。
雄壮的江山奇丽如图画,一时间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绝代佳人小乔刚嫁给他,他英姿奋发豪气满怀。
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
我今日神游当年的战地,可笑我多情善感,过早地生出满头白发。
人生犹如一场梦,且洒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1.有客自远方来,眉间有远方的风雨。——余光中
2.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余光中
3.大江东去,枕下终夜是江声。——余光中
4.山中若有眠,枕的是月。——简媜《月牙》
5.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小灯泡儿
6.末日之年,歧路虽多,然有爱者,终会殊途同归,神州很小,有心者定能再聚。——周云蓬《绿皮火车》
7.我本是槐花院落闲散的人,满襟酒气。小池塘边跌坐看鱼,眉挑烟火过一生。 —–沈离淮
8.更羡慕街边咖啡座里的目光,只一闪,便觉得日月悠长、山河无恙。——余秋雨
9.人的一生是万里河山,来往无数过客。有人给山河添色,有人使日月无光,有人改他江流,有人塑他梁骨。大限到时,不过是立在山巅,江河回望。 ――尾鱼《西出玉门》
冬去春来诗句
白雪刚刚融化,严寒尚未退尽,春天已经来临,我们为春天的到来而欢唱。下面是关于冬去春来诗句的内容,欢迎阅读!
1、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好事*》
2、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落日忆山中》
3、寒随一夜去,春还五更来。——《应诏赋得除夜》
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大林寺桃花》
5、初春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初春小雨》
6、春林花多媚,春鸟意多哀。春风复多情,吹我罗裳开。——《子夜四时歌·春歌》
7、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夜月》
8、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玉楼春》
9、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春日》
10、绿窗春睡觉来迟,谁唤起,窗外晓莺啼。——《阳春曲·春景》
11、春色撩人,爱花风如扇,柳烟成阵。——《长生殿·禊游》
12、金炉香烬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春夜》
13、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咏柳》
14、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春日京中有怀》
15、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宫中行乐词八首》
16、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扬州慢》
17、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入彭蠡湖口》
18、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感春五首》
19、春风如醇酒,著物物不知。——《过红梅阁一首》
20、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春思》
2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
22、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馆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春宵》
23、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减字木兰花》
24、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而色动微寒。——《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
25、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春日》
26、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苏幕遮》
27、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立春偶成》
28、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次元明韵寄子由》
29、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游园不值》
30、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送祁昂滴巴中》
31、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春行即兴》
32、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远怀舍弟颖观等》
33、兰若生春阳,涉冬犹盛滋。——《古诗兰若生春阳》
34、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春晴》
35、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饯别五十一南渡》
36、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唤得笙歌劝君酒。酒如春好,春色年年如旧。——《感皇恩·为范倅寿》
37、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登楼》
38、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39、满眼不堪三月喜,举头已觉千山绿。——《满江红》
40、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春中喜王九相寻》
41、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春别曲》
42、春风自恨无情水,吹得东流竟日西。——《往年宿瓜步梦中得小诗录示民师》
4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
44、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诗经·小雅·出车》
45、春风贺喜无言语,排比花枝满杏园。——《喜张沨及第》
46、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差差。——《立春偶成》
47、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迎春》
48、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
49、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夜喜雨》
冬去春来诗句
白雪刚刚融化,严寒尚未退尽,春天已经来临,我们为春天的'到来而欢唱。大家知道*古诗中是怎么描写冬去春来的情景的吗?下面是关于冬去春来诗句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1、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好事*》
2、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落日忆山中》
3、寒随一夜去,春还五更来。——《应诏赋得除夜》
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大林寺桃花》
5、初春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初春小雨》
6、春林花多媚,春鸟意多哀。春风复多情,吹我罗裳开。——《子夜四时歌·春歌》
7、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夜月》
8、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玉楼春》
9、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春日》
10、绿窗春睡觉来迟,谁唤起,窗外晓莺啼。——《阳春曲·春景》
11、春色撩人,爱花风如扇,柳烟成阵。——《长生殿·禊游》
12、金炉香烬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春夜》
13、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咏柳》
14、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春日京中有怀》
15、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宫中行乐词八首》
16、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扬州慢》
17、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入彭蠡湖口》
18、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感春五首》
19、春风如醇酒,著物物不知。——《过红梅阁一首》
20、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春思》
2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
22、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馆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春宵》
23、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减字木兰花》
24、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而色动微寒。——《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
25、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春日》
26、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苏幕遮》
27、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立春偶成》
28、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次元明韵寄子由》
29、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游园不值》
30、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送祁昂滴巴中》
31、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春行即兴》
32、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远怀舍弟颖观等》
33、兰若生春阳,涉冬犹盛滋。——《古诗兰若生春阳》
34、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春晴》
35、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饯别五十一南渡》
36、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唤得笙歌劝君酒。酒如春好,春色年年如旧。——《感皇恩·为范倅寿》
37、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登楼》
38、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39、满眼不堪三月喜,举头已觉千山绿。——《满江红》
40、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春中喜王九相寻》
41、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春别曲》
42、春风自恨无情水,吹得东流竟日西。——《往年宿瓜步梦中得小诗录示民师》
4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
44、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诗经·小雅·出车》
45、春风贺喜无言语,排比花枝满杏园。——《喜张沨及第》
46、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差差。——《立春偶成》
47、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迎春》
48、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
49、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夜喜雨》
《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古诗赏析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泛指*古代诗歌。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古诗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作品介绍】
《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的作者是李商隐,被选入《全唐诗》的第539卷第105首。这首诗抒发一位男子对身处天涯海角的情人的思念之情。
古诗名句“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就是出自《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这首诗。
【原文】
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
作者:唐·李商隐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注释】
①金翡翠:用金线绣成翡翠鸟图样的帷帐。帐的上部为烛照所不及,故说半笼。或谓指描有翡翠图样的灯罩。
②绣芙蓉:绣有芙蓉图案的被褥。
③刘郎:指刘晨。传东汉永*中,剡县人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药迷路,遇二仙女,被邀至仙洞。半年后返故里,子孙己七世。后重入天台访女,踪迹杳然。事见刘义庆《幽明录》。此以自喻。蓬山:仙山,指对方所居。
【赏析】
首句“来是空言去绝踪”凌空而起,次句“月斜楼上五更钟”宕开写景,两句若即若离。这要和“梦为远别啼难唤”联系起来,方能领略它的神情韵味。远别经年,会合无缘,夜来入梦,两人忽得相见,一觉醒来,却踪迹杳然。但见朦胧斜月空照楼阁,远处传来悠长而凄清的晓钟声。梦醒后的空寂更证实了梦境的虚幻。如果说第二句是梦醒后一片空寂孤清的氛围,那么第一句便是主人公的叹息感慨。
颔联出句追忆梦中情景。“梦为远别啼难唤”,远别的双方,梦中虽得以越过重重阻隔而相会;但即使是在梦中,也免不了离别之苦。梦中相会而来的梦中分别,带来的是难以抑止的梦啼。这样的梦,正反映了长期远别造成的深刻伤痛,强化了刻骨的相思。因此对句“书被催成墨未浓”写梦醒后立刻修书寄远。在强烈思念之情驱使下奋笔疾书的当时,是不会注意到墨的浓淡的,只有在“书被催成”之后,才意外地发现原来连墨也成磨浓。
梦醒书成之际,残烛的余光半照着用金钱绣成翡翠鸟图案的帷帐,芙蓉褥上似乎还依稀浮动着麝熏的幽香。六、七句对室内环境气氛的描绘渲染,很富有象征暗示色彩。刚刚消逝的梦境和眼前所见的室内景象在朦胧光影中浑为一片,分不清究是梦境还是实境。烛光半笼,室内若明若暗,恍然犹在梦中;麝香微淡,使人疑心爱人真的来过这里,还留下依稀的余香,上句是以实境为梦境,下句是疑梦境为实境,写恍惚迷离中一时的错觉与幻觉极为生动传神。
幻觉一经消失,随之而来的便是室空人杳的空虚怅惘,和对方远隔天涯、无缘会合的感慨。尾联借刘晨重寻仙侣不遇的故事,点醒爱情阻隔,“已恨”“更隔”,层递而进,突出了阻隔之无从度越。
全篇围绕“梦”来写离别之恨。但它并没有按远别——思念——入梦——梦醒的顺序来写。而是先从梦醒时情景写起,然后将梦中与梦后、实境与幻觉来柔合在一起,创造出疑梦疑真、亦梦亦真的艺术境界,最后才点明蓬山万重的阻隔之恨,与首句遥相呼应。这样的艺术构思,曲折宕荡,有力地突出爱情阻隔的主题和梦幻式的心理氛围,使全诗充满迷离恍惚的情怀。
【作者介绍】
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约858年),汉族,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樊南子,晚唐著名诗人。他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祖辈迁至荥阳(今河南郑州)。擅长骈文写作,诗作文学价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
据《新唐书》有《樊南甲集》二十卷,《樊南乙集》二十卷,《玉溪生诗》三卷,《赋》一卷,《文》一卷,部分作品已佚。
【繁体对照】
卷539_105 【無題四首】李商隱
來是空言去絕蹤,月斜樓上五更鍾。
夢爲遠別啼難喚,書被催成墨未濃。
蠟照半籠金翡翠,麝熏微度繡芙蓉。
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壹萬重。
李商隐无题有何含义
李商隐的无题字面上看都是爱情诗,我们都认为他是写至死不渝的爱情,但也有人说李商隐的诗是在借助诗来抒发自己的政治不得志的酸楚。李商隐在17岁就得到令狐楚的赏识,25岁在令狐楚的帮助下考取进士,成为校书郎,并与令狐绚是好友,但令狐楚病逝后,李商隐娶了王茂元的女儿,因此李商隐被打压,心生抑郁,所以他所写的诗在清代就被人说寓意深远。
清代朱鹤龄说自古就借芳草美人来表达君子之义,李商隐的爱情诗不该做艳情诗,而吴乔更直白的说李商隐的无题就是写给令狐绚的,借男女之情写出了对令狐绚的怨恨与寄望。但也有人支持李商隐写的诗就是男女之间的感情,没有那么复杂。不论从那一方看,都是有他的道理和依据的,而作为普通人的我们也想不到那么深,所以李商隐的无题究竟有何含义大家还是存在着不同的意见,这也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李商隐是*唐代著名的诗人,这点我们都承认,至于他的官场仕途坎坷,我们也只能从相关的书籍里面得以考证,但他所写的无题究竟有何含义这一点我们很难分析李商隐的心理,所以不管李商隐是对令狐绚怨也好还是对爱人思念也罢都是我们对他的一种理解。
无题李商隐介绍
诗词原文
(一)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二)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薰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三)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杰出的诗人为千百年来人们所敬仰!脍炙人口的绝句古诗,为历代世人争相传诵,记住这些经典,让我们的前行路更宽更*!为您倾情整理《描写早春的古诗》,希望对您有所启迪。
1、参军春思乱如云,白发题诗愁送春。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韵》
2、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苏轼《一丛花今年春浅侵年》
3、闹花深处层楼,画帘半卷东风软。陈亮《水龙吟春恨》
4、屈指数春来,弹指惊春去。高观国《卜算子泛西湖坐间寅斋同赋》
5、桃李出深井,花艳惊上春。李白《中山孺子妾歌》
6、正护月云轻,嫩冰犹薄。辛弃疾《瑞鹤仙赋梅》
7、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张孝祥《西江月问讯湖边春色》
8、春风只在园西畔。荠菜花繁胡蝶乱。严仁《玉楼春春思》
9、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欧阳修《丰乐亭游春其三》
10、年年游子惜余春,春归不解招游子。贺铸《惜余春急雨收春》
11、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曹雪芹《访妙玉乞红梅》
12、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13、晚春盘马踏青苔,曾傍绿阴深驻。晏几道《御街行街南绿树春饶絮》
14、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黄庭坚《水调歌头游览》
15、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范成大《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
16、应知早飘落,故逐上春来。何逊《咏早梅/扬州法曹梅花盛开》
17、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晚春》
18、池上柳依依,柳边人掩扉。左纬《春晚》
19、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温庭筠《更漏子柳丝长》
20、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曹豳《春暮门外无人问落花》
21、一春略无十日晴,处处浮云将雨行。汪藻《春日一春略无十日晴》
22、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
23、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薛道衡《人日思归》
24、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崔涂《春夕》
25、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顾太清《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26、昨夜更阑酒醒,春愁过却病。李璟《应天长一钩初月临妆镜》
27、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高启《春暮西园》
28、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杨万里《寒食上冢》
29、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李白《金门答苏秀才》
30、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沈佺期《杂诗三首其三》
31、春梦醒来么?对春帆细雨,独自吟哦。谭嗣同《望海潮自题小影》
32、更把玉鞭云外指,断肠春色在江南。韦庄《古离别》
33、莫避春阴上马迟。春来未有不阴时。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34、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贺铸《钓船归绿净春深好染衣》
35、报道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虞集《风入松寄柯敬仲》
36、花前失却游春侣,独自寻芳。冯延巳《采桑子花前失却游春侣》
37、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王维《春中田园作》
38、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王之涣《宴词》
39、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40、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辛弃疾《祝英台*晚春》
41、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杨巨源《城东早春》
42、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欧阳修《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
43、二月黄莺飞上林,春城紫禁晓阴阴。钱起《赠阙下裴舍人》
44、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王安国《清*乐春晚》
45、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46、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韦庄《菩萨蛮》
47、但凭阑无语,烟花三月春愁。郑觉齐《扬州慢琼花》
48、街南绿树春饶絮。雪满游春路。晏几道《御街行街南绿树春饶絮》
49、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辛弃疾《定风波暮春漫兴》
50、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陈与义《春寒》
描写东去春来的古诗
关于东去春来的古诗
含有流水东去的古诗
带有东去的古诗词
大江东去古诗是谁写的
大江东去的诗词
大江东去诗句
古诗苏轼的大江东去
大江东去的诗句古诗
大江东去的诗句
古诗词大江东去的作者是谁
古诗词大江东去的下一句
古诗新作的歌曲大江东去作者是
古诗大江东去浪淘尽的下半句
古诗词大江东去浪淘尽的全文
秋去东来的句子
春去晚来秋的古诗
秋来春去的古诗句
春去夏来的古诗句
冬去春来的诗句古诗
包含春来春去的古诗词
赞美冬去春来的古诗
冬去春来的诗句
春去冬来的诗句
冬去春来的古诗句子
春去秋来的古诗词
描写冬去春来的红的古诗
冬去春来的风古诗朗读
春去秋来诗句
春去秋来的诗句
搜集三首月亮的古诗
形容贵妃的古诗词
防疫有关的古诗文
有关梅的古诗5首
求一首流浪的古诗
关于写宋代的古诗
写夏雨的诗古诗词
形容老房子老建筑的古诗
人间最美是清欢一样的古诗词
古诗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
古诗芙蓉楼送辛渐的古诗意思
春天夜晚花的古诗
含有雪的两首古诗词
古诗里有绿的
鹿寨古诗的读法
推理的古诗
天天做梦的古诗
受人影响产生巨大改变的古诗
河的中间有一个小岛古诗
关于立冬的古诗和谚语
古诗词里的电视剧名
清明风筝的古诗
he字开头的古诗词
童真童趣的古诗配画
找描写冬天的古诗
与晚上的荷塘竹子有关的古诗
关于牧童骑在牛背上的古诗
李峤的古诗风的写作背景
亲人悲伤他人开心的古诗词
表达我对老师的爱的古诗
白又白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