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湖泊的古诗句子

关于描写湖泊的古诗句子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描写湖泊的古诗句子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描写湖泊的古诗句子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描写湖泊的古诗句子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88) 语录(8) 说说(28) 名言(2) 诗词(3k+) 祝福(19) 心语(4)

  • 描写湖的诗句(赞美湖泊的古诗词)

  • 赞美
  • 中国最美十大湖诗十首

    文/关志高

    .

    青海湖

    长空如洗碧云天

    皓渺烟波景万千

    青海无边游人醉

    盐湖有宝富高原

    西湖

    西湖十景胜天堂

    垂柳依依夏日长

    清荷雨默笙箫起

    不休莺语醉梦乡

    千岛湖

    湖光山色岛屿多

    柳绿花红荡玉波

    枫叶秋来红似火

    连绵丽景鸟欢歌

    纳木错

    高原有座纳木错

    碧水蓝天阳光多

    天湖圣洁情无限

    幽香雪莲笑冷坡

    泸沽湖

    中国最深淡水湖

    青山绿水美画图

    纳西文化藏古韵

    山岛相映灿明珠

    镜泊湖

    高悬明镜挂天边

    碧水一湾浴神仙

    浩瀚清波生紫气

    茫茫林海醉湖烟

    喀纳斯湖

    大漠深深有湖光

    湖光灿灿耀北疆

    北疆山水辉映美

    丝路金光正辉煌

    运城盐湖

    运城盐湖死海名

    宝藏天然量无穷

    游客如潮别样景

    风光七彩正多情

    武汉东湖

    鄂州东湖胜西湖

    浩渺烟波映日出

    大厦红楼环碧水

    盛世春秋展宏图

    太*湖

    黄山情侣太*湖

    山水相连戏百岀

    [阅读全文]...

2022-07-13 05:51:49
  • 描写湖泊的诗句

  •   1、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

      2、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

      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临洞庭湖赠章丞相》

      4、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唐·刘禹锡《望洞庭》

      6、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范仲淹《岳阳楼记》

      7、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

      8、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9、舟如空里泛,人似镜中行。(m.ju.51tietu.net)——释惠标《咏水》

      10、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雍陶《题君山》

      11、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

      12、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

      13、杨柳满长堤,花明路不迷。画船人未起,侧枕听莺啼。——张宁

      14、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杜甫《登岳阳楼》

      15、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16、南汇群崖水,北注何奔放。--韩愈《登岳阳楼》

      17、洞庭九州间,厥大谁与让?

      18、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一)》

      19、八月湖水*,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0、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阅读全文]...

2022-06-22 19:25:17
  • 描写湖泊的古诗

  • 描写湖泊的古诗

      八月湖水*,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舟如空里泛,人似镜中行。——释惠标《咏水》

    [阅读全文]...

2022-03-05 15:02:25
  • 描写山水湖泊的古诗词大全

  • 山水,文学
  • 描写山水湖泊的古诗词大全

      在*时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描写山水湖泊的古诗词大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诗中关于山的诗句: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3、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健《题破山寺后禅院》)

      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5、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武判官归京》)

      古诗中描写水的诗句:

      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苏轼《浣溪沙》)

      6、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古诗中描写湖的诗句:

      1、八月湖水*,涵虚混太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古诗中描写海的诗句:

      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曹操《观沧海》)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逋之任蜀州》)

      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颧雀楼》)

      5、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古诗中关于舟的诗句:

      1、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王湾《次北固山下》)

      2、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3、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4、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5、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6、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阅读全文]...

2021-12-02 10:08:15
  • 关于湖的诗句有哪些(形容湖泊的唯美的诗句)

  • 唯美
  • 人生该是追求美的旅程。

    静下来,读读诗吧。

    【缘起】

    历史上有一次很著名的贬谪事件,源自一场不太著名的、失败的变法。

    变法,是中唐王叔文组织、刘禹锡,柳宗元等人都参与进去的变法革新。这场变化随着王叔文的上台展开,因为保守派得势之后的反攻而结束。

    结束之后,便面临着大清洗。也就是我所说“著名的贬谪事件”。

    领袖王叔文下台不久便逝世,刘禹锡与柳宗元,则从此开始了为期20年的南荒漫游经历。

    白居易有诗给刘禹锡:“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可悲亦可叹。

    但更可悲的是柳宗元,于蛮荒之地,始终过不去心中那道坎,英年早逝,没能活着再回京都。

    这几个人的变法举措和经历,社会上已经很少有人关心。但刘禹锡和柳宗元的贬谪经历,却因为两人的才名和诗文广为流传,在*心中留下的深刻的印象。

    这篇文章,带大家欣赏刘禹锡被贬谪途中写下的一首诗。

    刘禹锡被贬20年,20年间曾经6次经过洞庭湖(这还只是文献中确切记载的次数)。

    6次之中只有1此,刘禹锡得见秋天里的洞庭湖。这是公元824年(唐穆宗长庆四年),刘禹锡赴任和州刺史时的事情。

    这首《望洞庭》,短短28字,自成一篇精彩而生动的旅行日记。

    【诗篇】

    望洞庭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诵析】

    诗题《望洞庭》,全篇内容也紧扣一个“望”字展开。

    起笔两句,望眼前湖光水色,望天上秋月清风。

    秋月洒下银屑一般的清辉,荡漾在夜晚的湖水上。湖光和月色很合拍的样子,两者依托着彼此,在人世间、在一个陌生人面前,尽情展示着自己的魅力。

    如今正是风*浪静,苍茫的湖面上竟一丝微风也无。远远看去,*静的湖面像是还没有打磨的铜镜。

    一样的深沉厚重,一样的水*安稳。

    这第二句,还有另外一种解释:刘禹锡远望湖中景色模糊不清,因此形容湖面为未打磨时候的铜镜,照人不清楚。

    两种说法都有道理,凭各位自己的喜好听取。

    后面两句,诗人眼光从天上下来,聚焦在湖中君山之上。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遥遥望过去,洞庭山水皆翠绿色,有清心宁气之幽静;再望那湖中君山,竟如同白银盘子里的一颗青螺,点缀其上。

    关于洞庭湖中的君山,最早是读“夏水欲满君山青”知道,有刘禹锡这一个“白银盘里一青螺”,便再不可能忘却了。

    去过江南,但没去过洞庭附*,一直引以为憾事,不知曾经载酒行船的君山,今天还在不在呢?

    【空青语】

    这首《望洞庭》在短短4句之中用到了两处比喻,一是将湖面比喻成铜镜;二是把洞庭湖和君山比喻成白银盘与其上青螺。

    两个比喻里面又尤以第二个为精妙,充分体现出刘禹锡阔大的胸怀以及丰富的联想能力。

    忘记了是哪位文学大家曾经说过,“如果感觉一件事物,只靠形容词没有办法精准的描绘出来,那就在脑海中搜寻一个最相*的事物,用比喻。”

    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熟悉的事物做比喻,着实是描绘一件新事物最好的办法之一。而刘禹锡这首《望洞庭》的妙处,也就在于两处精妙的比喻,仿若一幅《洞庭山水图》横卷,慢慢展开在读者面前。

    另外还给大家找到了唐代宰相张说在洞庭湖的一首送别作品,可以与刘禹锡这首诗互相参阅。

    送梁六自洞庭山作张说 〔唐代〕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空青诗词日历

    [阅读全文]...

2021-11-27 18:24:53
  • 描写河流湖泊的优美句子

  • 优美,大自然
  •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浪淘沙》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唐·杜牧《江南春》 八月湖水*,涵虚混太清。

    ——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唐·李白《望天门山》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唐·李白《》 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

    ——唐·韩翃《送僧归日本》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唐·钱起《饯别王十一南游》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唐·王维《终南别业》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 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生。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唐·白居易《忆江南》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唐·杜甫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向东流。

    ——南唐·李煜《虞美人》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唐·李白《渡荆门送别》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唐·李白《送友人》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湖泊对流域水文现象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湖泊是流域内多种水体的补给水源,如位于河流上游的湖泊为河流提供水源。

    二是对多种水体具有调节作用,对河流的调节作用更为明显。

    在丰水期,河流水位高于湖泊水位,河流水进入湖泊,从而起到消减洪峰的作用;枯水期,湖泊水位高于河流水位,湖泊水进入河流,可以有效地补充河流水。

    从而起到削丰补枯的作用。

    他们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一、湘江 湘江发源于广西省临桂县海洋圩的海洋坪,称海洋河,北流入湖南省,经零陵纳潇水,茭河口纳舂陵水,衡阳汇蒸水和耒水,衡山纳洣水,渌口汇入渌水,湘潭汇入涟水,长沙汇入浏阳河,新康纳沩水,至濠河口分左右两支汇入洞庭湖,全长856公里(本省境内670公里),流域面积94660*方公里(省内85383*方公里),是湖南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多年*均年径流量643亿立方米。

    湘江水系地处长江之南,南岭之北,东以罗霄山与赣江水系分界,西隔衡山山脉与资水毗邻。

    湘江主要支流潇水、舂陵水、耒水、洣水、渌水和浏阳河由右岸汇入干流,支流祁水、蒸水、涓水、涟水、沩水从左岸汇入。

    湘江在湖南境内5公里以上的河流共2157条。

    湘江流域大都为起伏不*的丘陵与河谷*原和盆地,长沙以下的冲积*原范围较大,与资、沅、澧的河口*原连成一片,成为全省最大的滨湖*原。

    二、资江 阳县双江口以上分为两支,左支为赧水,右支为夫夷水,夫夷水发源于广西资源县越城岭,流入湖南新宁县,往北流至邵阳县双江口,流域面积4554*方公里,河长248公里。

    赧水发源于城步县青界山黄马界,流经武冈、洞口,先后纳蓼水与*溪,至隆回纳辰水,至邵阳县双江口汇纳南来的夫夷水,流域面积7149*方公里,河长188公里,两河汇合后,经邵阳市纳邵水,新化以下纳石马江、大洋江、渠江,安化以下纳敷溪、氵伊 溪、沂溪等支流,于益阳以下甘溪港注入洞庭湖。

    资江全长653公里,流域面积28142*方公里(省内面积26738*方公里),5公里以上河流共821条,其中771条分布在我省境内。

    资江流域西以雪峰山与沅水分界,东隔衡山与湘江毗邻。

    流域内多山地和丘陵,西南部为高山峻岭,整个流域地势西南高而东北低。

    资江自西南蜿蜒流向东北。

    马迹塘以下河谷开阔,益阳以下为冲积*原。

    三、沅水 发源于贵州东南部,有南北二源,以南源为主。

    南源龙头江,源出贵州都匀县的云雾山鸡冠岭,又称马尾河。

    南北二源在炉山县上汊河口汇合,称清水江,河水在贵州銮山入湖南芷江县境,东流至黔阳县黔城镇与氵舞 水汇合,始称沅水。

    沅水在湖南境内流经芷江、怀化、会同、黔阳、溆浦、辰溪、泸溪等县,至沅陵折向东北,经桃源、常德注入洞庭湖。

    常德德山为沅水河口,德山以下及汉寿境内为流入洞庭湖的尾闾。

    沅水全长1033公里(省内568公里),流域面积89163*方公里(省内51066*方公里),多年*均径流量653亿立方米,历年最大流量29000立方米/秒(1969年7月17日)。

    沅水流域高山环绕,东以雪峰山与资江分界,南以苗岭山与柳水分界,西以梵净山与乌江相隔,北以武陵山与澧水为邻。

    沅水流域南北较长,东西较窄,左岸支流较多,主要有氵舞水、辰水、武水、酉水;右岸主要有渠水、巫水、溆水省内5公里以上的支流1491条。

    四、澧水 位于湖南西北部,跨越湘鄂两省,地处长江之南,北以武陵山北支与湖北清江水系相隔,南以武陵山脉南支与沅水为分界,西起湘鄂崇山,东临洞庭湖尾闾,地势西、南、北部较高,东部较低,干流及主要支流皆自西北流向东南。

    澧水源头在桑植县南岔以上,分北、中、南三源,以杉木界北源为主。

    三源在南岔汇合后,往南经桑植、永顺,再向东流,纳入茅溪,经大庸至慈利,纳溇水,至石门纳渫水,经临澧至澧县纳道水、涔水,流至津市小渡口注入洞庭湖。

    [阅读全文]...

2022-06-11 22:44:56
  • 赞美西湖的诗句 古诗

  • 赞美,西湖
  • 赞美西湖的诗句 古诗

      西湖留别

      【唐】白居易

      征途行色惨风烟,祖帐离声咽管弦。

      翠黛不须留五马,皇恩只许住三年。

      绿藤阴下铺歌*,红藕花中泊妓船。

      处处回头尽堪恋,就中难别是湖边。

      杭州回舫

      【唐】白居易

      自别钱塘山水后,不多饮酒懒吟诗。

      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

      寄题余杭郡楼兼呈裴使君

      【唐】白居易

      官历二十政,宦游三十秋。

      江山与风月,最忆是杭州。

      北郭沙堤尾,西湖石岸头。

      绿觞春送客,红烛夜回舟。

      不敢言遗爱,空知念旧游。

      凭君吟此句,题向望涛楼。

      和西川李尚书汉州微月游房太尉西湖

      【唐】刘禹锡

      木落汉川夜,西湖悬玉钩。旌旗环水次,舟楫泛中流。

      目极想前事,神交如共游。瑶琴久已绝,松韵自悲秋。

      颍州从事西湖亭宴饯

      【唐】许浑

      西湖清宴不知回,一曲离歌酒一杯。

      城带夕阳闻鼓角,寺临秋水见楼台。

      兰堂客散蝉犹噪,桂楫人稀鸟自来。

      独想征车过巩洛,此中霜菊绕潭开。

      题磻溪垂钓图

      【唐】罗隐

      吕望当年展庙谟,直钩钓国更谁如。

      若教生在西湖上,也是须供使宅鱼。

      重别西湖

      【唐】李绅

      浦边梅叶看凋落,波上双禽去寂寥。

      吹管曲传花易失,织文机学羽难飘。

      雪欺春早摧芳萼,隼励秋深拂翠翘。

      繁艳彩毛无处所,尽成愁叹别溪桥。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

      晓出净慈寺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阅读全文]...

2021-12-02 11:52:34
  • 形容湖泊好词佳句

  • 1.像宝镜一样的湖水映出了蓝天白云的倒影;映出了小草那绿油油的身影;映出了牛羊喝水的身影。

    2. 一阵微风吹过,湖水微波荡漾,像一朵朵涟漪。

    3.夏天,湖水风*浪静宛若一面巨大的镜子。

    4.湖水蓝蓝的,真像一颗蓝宝石镶嵌在大地之上。

    5.蓝蓝的湖水和蓝蓝的天连在了一起,分不清哪是湖水,哪是天。

    6.湖水之蓝蓝得晶莹可爱,如“蓝锦缎似的”。

    7.高低不*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象神话故事中的宝镜一样”。

    8.在那一望无际的天空中漂浮着几朵白云,在蔚蓝的天空掩映下湖水是那样湛蓝,那样晶莹透澈。

    9.青海湖的蓝,蓝的纯净,蓝得深湛,也蓝得温柔恬雅,那蓝锦缎似的湖面上,起伏着一层微微的涟漪。像是小姑娘那水灵灵、蓝晶晶的眸子。

    10.它蓝似海洋,可比海洋要蓝得纯正;它蓝似天空,可比天空要蓝得深沉。

    11.一池碧蓝的湖水,水鸟贴着水面飞翔,水边金黄色的芦苇草随风轻轻摇摆。

    12.湖水真清呀!你看!清澈见底,可以看到水底的沙石。

    13.湖水犹如一条条快马融入大海之中。

    14.湖水流得可真急!“哗啦啦”向一支动听的歌曲。

    15.那时天*傍晚,从车窗望去,岱色山峰连绵一片,山脚是*静的湖水,倒映着苍白的落日,铅色的云将湖面映成灰色,湖水*静的没有一丝波纹,宛若一面天镜。

    16.漓江的湖水真绿呀!好似一颗碧绿的翡翠。

    17.脚下*静的水面与天上低垂的云幕构成了一副宁静的水墨西湖图。

    18.让我们把这清澈的湖水,作为一面永远的“明镜”吧。

    19.这是一湾清澈的湖水,湖面水*如镜,倒映着蓝天白云、青山绿树,一切美不胜收,让人仿佛走进画卷之中。

    20.清澈的湖水倒映着翠绿的榕树,翠绿的榕树点缀着清澈的湖水。

    汹涌澎湃水*如镜波涛汹涌 微波粼粼碧波万顷清澈 无暇 透明湛蓝 碧绿 恬静 温柔 轻盈流畅 碧波荡漾 清澈见底 1.青海湖的蓝,蓝的纯净,蓝得深湛,也蓝得温柔恬雅,那蓝锦缎似的湖面上,起伏着一层微微的涟漪。

    像是小姑娘那水灵灵、蓝晶晶的眸子。2.它蓝似海洋,可比海洋要蓝得纯正;它蓝似天空,可比天空要蓝得深沉。

    3.湖水在枯草丛里微微低语,远处不时传来一两只小鸭的扑翅声,使月夜的湖面更显得孤寂和冷清。4.数叶白帆,在这水天一色金光闪闪的海面上,就像几片雪白的羽毛似的,轻悠悠地漂动着,漂动着。

    5.海水满盈盈的,照在夕阳之下,浪涛像顽皮的小孩子似的跳跃不定,水面上一片金光。6.湖是硬的,像一块无瑕的翡翠闪烁着美丽的光泽。

    7.湖是静的,宛如明镜一般,清晰地映出蓝的天,白的云,红的花,绿的树。8.湖上泛着一片青烟似的薄雾,远望微山,只隐约辨出灰色的山影。

    9.浪花是海上的奇景,可她更像一位舞蹈家,她能使人抛开烦恼,尽情地欣赏。10.海水那么蓝,使人感到翡翠的颜色太浅,蓝宝石的颜色又太深,纵是名师高手,也难以描摹。

    11.阳光照在波光细细的湖面上,像给水面铺上了一层闪闪发光的碎银,又像被揉皱了的绿缎。12.一池碧蓝的湖水,水鸟贴着水面飞翔,水边金黄色的芦苇草随风轻轻摇摆。

    13.湖水真清呀!你看!清澈见底,可以看到水底的沙石。14.湖水犹如一条条快马融入大海之中。

    15.湖水流得可真急!“哗啦啦”向一支动听的歌曲。

    好词 琤琤琮琮飞花溅玉飞流直下如烟如雾水花飞溅水*如镜 清澈见底波光粼粼金粼闪烁九曲回肠深不可测水流湍急 一泻千里翻腾怒吼奔流不息江水茫茫滚滚东流高山流水 千山万水流水落花水落石出 好句 ★一江绿水,隔着东窗把人面、台布、新换的淡色衣服……都抹上了一层淡淡的绿影。

    ★湖畔全是草土,由于湖水的滋润,益发显得鲜艳。 ★湖水清澈,风*浪静,老远就可看到礁石在水下闪闪发亮,晶莹斑斓。

    ★泉的四周是一片短短的、天鹅绒似的青草地,太阳的光线几乎从来不曾照到它的清凉的银色的水面。 ★那时崩渤大作,震耳欲聋,玉花飞溅,蒙目如眯,我全身濡湿,衣履俱透。

    原来我们正站在美国瀑布的下面。 ★当凉风**低拂过水面的时候,水上顿时会出现一条瞬间即逝的狭长的银色薄箔。

    ★清水从博格达峰飞泻而下,滚滚地流到天山脚下,大渠像一枝箭似的直射向大地。 好段 ★沿河*连山皆深碧一色,山头常戴了点白雪,河水则清明如玉。

    在这样一条河水里旅行,望着水光山色,体会水手们在工作上与饮食上的勇敢处,使我在寂寞里不由得不常作微笑! ——沈从文《湘行散记》 ★一江秋水,依旧是澄蓝澈底。*的秋山,依旧在袅娜迎人。

    苍江几曲,就有几簇苇丛,几弯村落,在那里点缀。你坐在轮船舱里,只须抬一抬头,劈面就有江岸乌桕树的红叶和去天不远的青山向你招呼。

    ——郁达夫《烟影》 ★水流虽然比起上游来已经从群山之中**了,但依然相当湍急,因此颇有放纵不羁之概,河面相当辽阔,每每有大小的洲屿,戴着新生的杂木。春夏虽然青翠,入了冬季便成为疏落的寒林。

    水色,除夏季洪水期呈出红色之外,是浓厚的天青。远*的滩声不断地唱和着。

    ——郭沫若《峨眉山下》 ★湖的周围是连绵不断的山峰。湖水碧绿,清澈见底。

    无风的时候,水*如镜,朵朵白云,青青山影倒映于湖面,山光水色,融为一体。大大小小的鱼儿在水中穿梭,好像是在崇山、白云之间游动,使人仿佛置身于仙境。

    ——边巴扎西《神秘的错高湖》。

    描写湖泊的好段好句 【静静的湖】 湖面上水波不兴,船像在一面玻璃上滑行。

    粼粼水波,像丝绸上的细纹,光滑嫩绿。往远处望,颜色一点深似一点,渐渐变成了深碧。

    仰望天空,云片悠然地在移动,低视湖心,另有一个天,云影在徘徊。*的峰峦倒立在湖里,一色青青,情意缱绻的伴送着游人。

    【天鹅湖】 天鹅湖是个圆形的湖,四周簇拥着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披着金色阳光的、低垂着头的柳树。它在微风的吹动下,像个苗条的仙女舒展着柔软的腰肢,拂动着细长的手臂,翩翩起舞。

    树下是芳草如茵的草坪,草坪上零零星星地点缀着红的、黄的、蓝的小野花,远远看去,就像绣着彩色图案的绿缎子。 【西湖】 西湖是由内湖和外湖两部分组成的。

    两湖水流相通,只是中间被一道长长的苏堤隔开。名为堤,实际上是六座紧密相连、形态各异的石桥。

    桥外湖的面积要比内湖为大,而且湖面上点缀着三颗闪烁的明珠:三潭印月、小瀛洲、湖心岛。 【雨中的湖】 在湖边上凝神伫立,只见湖中布满晶亮的水泡儿,花朵一般,闪闪烁烁,像无数鱼儿浮出水面,一齐眨着眼睛,还伴有沙沙声。

    若大风骤起,黑云翻滚,树枝儿摇动,花草儿倾斜,此刻,湖水却不惊,不追风,也不逐浪,只面带愤怒,皱起一层层波纹,更加深不可测。 描写湖泊的好句 湖畔的棵棵垂柳被狂风吹折了腰,脱尽绿叶的枝条来回晃荡,不停地抽打着起着波澜的湖面。

    微波荡漾的古湖在阳光的照射下粼粼闪光,婀娜多姿的柳丝如同少女洗过的秀发,在波光倒映中轻轻飘动,如同梦幻一般…… 湖中挺立着密密的荷叶,在荷丛中盛开着数不清的荷花,有白的,有粉红的,迎风摇曳,似在炫耀它们无比娇美的面容。 湖水那么蓝,使人感到翡翠的颜色太浅,蓝宝石的颜色又太深,纵是名师高手,也难以描摹。

    鸟瞰清洌的湖水,那破风激起的鳞波,仿佛是一道道花边时隐时现,听那松涛,低沉委婉就像那传说一样令人遐想。 有几只燕子横掠过波光粼粼的湖面,剪尾或翼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就一圈圈地荡漾开去。

    [阅读全文]...

2022-05-05 03:16:34
  • 西湖相思的诗句古诗

  • 西湖,相思
  • 西湖相思的诗句古诗

      在日常学*、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诗句吧,诗句具有精炼、集中,节奏鲜明,富有韵律的特点。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诗句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西湖相思的诗句古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长相思》原文

      南高峰,北高峰,南北高峰云淡浓。湖山图画中。

      采芙蓉,赏芙蓉,小小红船西复东。相思无路通。

      《长相思》赏析

      “南高峰,北高峰”,聪明的作者就巧妙地利用现存的两座山峰的名字领起,起笔通俗、简洁,而又自然地将词引入特定的环境之中。一开篇也就将读者引入词中。南高峰、北高峰,是西湖十景之一。“南北高峰旧往还,芒鞋踏遍两山间”。古住今来多少游人墨客登高怀远留下诗词画卷。烟笼雾绕,云掩双峰,更增添了它的美和浓浓的诗情画意,清代文人直称之为“双峰插云”。“南北高峰云淡浓”,抓住其美的特征,而且词简意丰,具有极强表现力,试想那云的飘浮聚散,色的轻重厚薄,景的幻化多姿,不都蕴含在“淡浓”二字之中吗!尤为可贵的是双峰皆然,那真是目不暇接,美不胜收。“湖山图画中”总括山水如画,极言其美,收束上片;一面又以“山”连及“湖”,再以“湖”字暗逗下片,上承下转,出乎自然。湖水中有芙蓉,芙蓉映衬湖水,恰如“绿叶红花”,相得益彰。

      《长相思》一词写至“采芙蓉,赏芙蓉”,那场景、气氛、意境便顿时大变了,在读者眼前展现的就不只是山水花草之美,更从中体味到,歌的美、情的'美、和生活之美。好的作品通过具体的形象,显现其独特的主题和美的个性。“小小红船西复东”便起了这种独特作用。尽管读来**,但细细体味,却不一样。采也好,赏也好,但总也“相思无路通”。寻其所思,觅其所爱,东寻西觅而不可得。令人陷入无限的伤怀和幽恨之中。“相思地路通”,显然是受了“波淡淡,水溶溶,奴隔荷花路不通”(陈金风《乐游曲》),以及《小长干曲》中的“月暗送湖风,相寻路不通”等诗句的影响。

      “相思”二字就道出了作者对湖山如画南国风光的无限眷恋之情。然而十多年来左思右想、“东寻西觅”,哪有归路!“无路通”三个字,使其陷深深地绝望之中。对于“无望”和相思两情感。对于也曾是“日夜思家归不得”的汪元量来说,不仅完全可以理解,而且定会唤起深深的同情和强烈的共鸣。

      《长相思》作者简介

      袁正真,南宋旧宫人。恭帝德佑二年临安(南宋京城,今浙江杭州)沦陷,随三宫一同被俘往元都。存词一首。

    [阅读全文]...

2021-12-16 23:53:38
  • 描写湖的诗句有哪些(描写湖景的诗句古诗)

  •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元·唐珙《题龙阳县青草湖》

    飒飒秋风掠过洞庭湖湖面,洞庭湖水泛起层层波澜,远远望去,浩渺辽阔的洞庭湖越发的渺渺茫茫了。元代一位名叫唐珙的诗人乘船经过洞庭湖时,看到这样的壮美景象后,感慨不已,这景象甚至让他联想到了许多与洞庭湖有关的美好神话传说。

    入夜时分,风渐渐*息,洞庭湖也恢复了*静。诗人客旅湖上,夜宿船中,当他抬头望向天空时,只见月光皎洁、星光满天。诗人置身于这水天辽阔的美好夜色中,夜空中无数颗闪烁的星星好像在邀请诗人遨游夜空。

    由于诗人白天喝了一些酒的缘故,此时他醺醺然带着酒意进入了梦乡。在梦中,他眼前的湖水和天空似乎融为一体,都分不清是天空还是湖面了。

    诗人仿佛来到了一个童话世界,他觉得自己不是在洞庭湖中停泊,而是在银河之上划着小船,他看到船的周围是一片星光灿烂的世界。这其实是诗人在洞庭湖上的梦境。

    梦醒时分,诗人有感于这如梦如幻的洞庭湖美景,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诗人一定是独自一人走了很远的路吧,这如梦如幻的洞庭湖的夜晚,夜空,或许就是诗人心中的星辰大海吧。

    千百年来,“八百里洞庭”一年四季那动人的景致、承载着深厚人文记忆的岳阳楼、以及洞庭湖美丽的传说吸引着一波又一波的文人墨客来到这里。

    洞庭湖的潋滟的波澜和壮丽的景色、恢宏的气势与浪漫的柔情激发起诗人们的无限情思,他们亦或泛舟洞庭,亦或登上岳阳楼鸟瞰洞庭,亦或抒发他们的诗人情怀。

    寄情洞庭湖光山色的诗人,又何止唐珙一位,还记得那句“白银盘里一青螺”的诗句吗?对,他就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在洞庭湖写下的,那*静的洞庭湖面,明净、澄澈的洞庭秋月,湖中的君山,都给诗人刘禹锡留下了无比美好的印象,于是他写下了这首《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历来描写洞庭景色的诗文很多,李白寄情洞庭湖时写名句“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杜甫登上岳阳楼眺望洞庭湖时写下“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的千古名句。

    前有经典诗句,所以别出心裁地展现洞庭湖的风光,还真是需要匠心独运的,也是很具有挑战性的一项工作,要写得别开生面是十分不易的。

    诗人刘禹锡这次来观赏洞庭湖的风光,正是在一个清秋月夜,而且是风*浪静的时候。秋夜是最明朗的,秋月是最皎洁的,秋水是最*静的,所以此时呈现在刘禹锡眼前的洞庭湖风光,是一片宁静、祥和的湖光月色了。

    尤其是洞庭湖上空的月色,以一种明净、清澄的美、一种清莹、透明的美呈现在诗人的眼中。这首诗将洞庭湖与秋月描写得极具想象力,充分表现出诗人的奇思妙想,并在众多描写洞庭湖的诗歌中脱颖而出。

    为什么说刘禹锡的这首《望洞庭》别开生面,很有特色呢?首先看一下标题和通俗易懂的诗歌内容就可以知道:说明诗人选择的角度是遥望,而且诗人选择的时间是夜晚,这样可以把广阔的洞庭湖风光尽收眼底。

    还有一点就是诗人着力描写洞庭湖的湖光和山色,将*静的洞庭湖比喻成白银盘,将洞庭湖中的君山比喻成镶嵌在白银盘里的一枚青螺。诗人以一个收放自如、别出心裁的比喻,将洞庭美景呈现在人们眼前,非常具有艺术表现力。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开篇两句是说,秋夜的明月清辉洒在澄净的洞庭湖面上,湖面*静无风,犹如一面未经打磨抛光的铜镜。

    开篇两句展现的是这样的画面: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合,湖面风*浪静,犹如未磨的铜镜。尤其是第一句这个“和”字,就像是画龙点睛一样,一下子把洞庭湖水天一色、空灵飘渺的景象勾画了出来。

    “和”字也将洞庭湖自然风光的美极尽可能地展现出来,天空中的月面和洞庭湖之间有着遥远的空间和距离,但是月光将两者勾连在一起。

    月光洒在湖面上,湖面倒映着月光,波光粼粼。澄澈的湖水与皎洁的月光交相辉映,水天一色,这景象空灵、缥缈,诗意呈现出宁静、和谐的境界。

    第二句中,诗人描绘了洞庭湖湖面风*浪静的景象,此时的洞庭湖远远望去犹如一面未经打磨抛光的铜镜一样。

    铜镜就是古时候人们用铜做成的镜子,是人们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新铸的铜镜表面虽然*整但不光滑,并不能照用,只有经过反复的擦拭抛光之后,镜面才会光彩照人。

    诗人刘禹锡用未经打磨抛光的铜镜来比喻洞庭湖的湖面,是说洞庭湖风*浪静,安宁温柔,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这种朦朦胧胧的感觉,用来形容月夜下的湖光,真是恰如其分。

    如果说第一句是对湖光与秋月的简单勾勒的话,那么第二句则是对湖光与秋月的浓墨重彩的渲染,这种渲染将湖光与秋月交相融合的诗意完美地升华了。

    因为洞庭湖风*浪静、波澜不惊,所以湖光和秋月才能交相融合、交相辉映。试想一下,如果洞庭湖湖面上风不*、浪不静,那么湖光与秋月也就不会呈现出安宁温柔的朦胧美了,也就不再是两相和的景象了。

    诗人置身于湖光与秋月之中,他体验着洞庭湖自然风光的美好。诗人有一双发现美、寻找美、欣赏美的眼睛,在这远离城市喧嚣的洞庭湖畔,在*静、和美的湖光与秋月下,诗人在用心感受自然的美好、自然的力量。

    美好的事物并不遥远,只要用心去感受,总会感觉到它的存在,因为洞庭湖就在诗人身边。诗人俯仰湖光秋月,远眺洞庭山水,这秋天的夜晚是有多美啊。

    秋月当空,皎洁的月光将它的清辉洒在洞庭湖面,洞庭湖水愈加显得澄澈清净,洞庭湖中心的君山在月光的辉映下愈加显得青翠,湖光山色浑然一体。此时洞庭湖的月光、湖面、君山,三位一体,宛如一幅谐美的山水画。

    闲补一笔,君山古称湘山、洞庭山,是洞庭湖中心的一座小岛,君山因洞庭湖得名。传说尧的女儿湘君曾在此处游过,后来舜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曾在此地追寻舜的足迹。屈原在《九歌》中称娥皇、女英为湘君和湘夫人,所以后来人们便将这座小岛改名为君山。这也是有关洞庭湖厚重人文印记的一个美好而浪漫的故事。

    诗人刘禹锡在这首诗的最后一句就写到了君山。前文提到,寄情洞庭山水,描写洞庭湖风光的诗作不在少数。

    所以刘禹锡如何巧妙地避开前人用过的体裁和语言,如何别出心裁地展现洞庭湖的风光,就很考验诗人的才情展现和艺术体现了。

    此时,诗人的视线又从辽阔*远的湖面聚集到君山上。在皓月清辉的映射下,在洞庭湖水的环抱之中,远远望去,湖面澄澈明净,君山青翠欲滴。

    诗人眼中的君山与洞庭湖,是如此的美丽,如此的相得益彰,就如同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镶嵌在一只錾刻精美的泛着光华的白银盘里,十分惹人喜爱。

    在秋月皎洁、秋空明净的夜晚,洞庭湖以唯美的、浪漫的迷人身姿呈现在诗人眼前,这让诗人得到了美好的身心体验。

    刘禹锡将这种体验融汇在笔端,他笔下的洞庭湖水变成了一件做工精美,工艺精湛的艺术作品。欣赏这样的一件工艺美术作品,能给人带来愉悦的美的享受。

    洞庭湖的湖光就如同是银盘表面的光华,银光闪闪。细读这一句,将洞庭湖湖面比作白银盘,不管是两者的柔和程度还是两者的光华,都是那样的贴切。

    我们在感叹自然风光的美好时,也不得不感叹诗人高妙的艺术手法,更感叹于诗句表现出的壮阔不凡的气度和它所寄托的情思与韵致。

    诗人眼中的洞庭湖,就好像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件用来妆奁的铜镜,也好像是一件做工精美的极具艺术感的银盘,而被洞庭湖水环抱的君山,又像是一枚镶嵌在银盘中的青螺。

    诗人以这样的情怀去描摹洞庭湖,将人与自然风光的关系表现得默契和谐,也将生活与艺术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这也正是这首诗历久弥新,在经历了时光的洗礼后,仍然能焕发出新的光彩的原因,这也是让人们在读到这首诗后,一下子就被诗中那美轮美奂的洞庭湖风光深深吸引的原因。

    如果说刘禹锡的这首洞庭湖诗歌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的话,我相信很多人会赞同这一观点的。因为在看似轻描淡写的诗句里,其实蕴含着诗人对洞庭湖风光浪漫唯美的描写,以及诗人寄寓在洞庭湖风光中的那一抹闲情逸致。

    [阅读全文]...

2022-02-10 19:02:38
描写湖泊的古诗句子 - 句子
描写湖泊的古诗句子 - 语录
描写湖泊的古诗句子 - 说说
描写湖泊的古诗句子 - 名言
描写湖泊的古诗句子 - 诗词
描写湖泊的古诗句子 - 祝福
描写湖泊的古诗句子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