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关于湖泊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于湖泊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于湖泊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关于湖泊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描写山水湖泊的古诗词大全
在*时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描写山水湖泊的古诗词大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诗中关于山的诗句: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3、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健《题破山寺后禅院》)
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5、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武判官归京》)
古诗中描写水的诗句:
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苏轼《浣溪沙》)
6、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古诗中描写湖的诗句:
1、八月湖水*,涵虚混太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古诗中描写海的诗句:
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曹操《观沧海》)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逋之任蜀州》)
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颧雀楼》)
5、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古诗中关于舟的诗句:
1、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王湾《次北固山下》)
2、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3、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4、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5、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6、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中国最美十大湖诗十首
文/关志高
.
青海湖
长空如洗碧云天
皓渺烟波景万千
青海无边游人醉
盐湖有宝富高原
西湖
西湖十景胜天堂
垂柳依依夏日长
清荷雨默笙箫起
不休莺语醉梦乡
千岛湖
湖光山色岛屿多
柳绿花红荡玉波
枫叶秋来红似火
连绵丽景鸟欢歌
纳木错
高原有座纳木错
碧水蓝天阳光多
天湖圣洁情无限
幽香雪莲笑冷坡
泸沽湖
中国最深淡水湖
青山绿水美画图
纳西文化藏古韵
山岛相映灿明珠
镜泊湖
高悬明镜挂天边
碧水一湾浴神仙
浩瀚清波生紫气
茫茫林海醉湖烟
喀纳斯湖
大漠深深有湖光
湖光灿灿耀北疆
北疆山水辉映美
丝路金光正辉煌
运城盐湖
运城盐湖死海名
宝藏天然量无穷
游客如潮别样景
风光七彩正多情
武汉东湖
鄂州东湖胜西湖
浩渺烟波映日出
大厦红楼环碧水
盛世春秋展宏图
太*湖
黄山情侣太*湖
山水相连戏百岀
1.像宝镜一样的湖水映出了蓝天白云的倒影;映出了小草那绿油油的身影;映出了牛羊喝水的身影。
2. 一阵微风吹过,湖水微波荡漾,像一朵朵涟漪。
3.夏天,湖水风*浪静宛若一面巨大的镜子。
4.湖水蓝蓝的,真像一颗蓝宝石镶嵌在大地之上。
5.蓝蓝的湖水和蓝蓝的天连在了一起,分不清哪是湖水,哪是天。
6.湖水之蓝蓝得晶莹可爱,如“蓝锦缎似的”。
7.高低不*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象神话故事中的宝镜一样”。
8.在那一望无际的天空中漂浮着几朵白云,在蔚蓝的天空掩映下湖水是那样湛蓝,那样晶莹透澈。
9.青海湖的蓝,蓝的纯净,蓝得深湛,也蓝得温柔恬雅,那蓝锦缎似的湖面上,起伏着一层微微的涟漪。像是小姑娘那水灵灵、蓝晶晶的眸子。
10.它蓝似海洋,可比海洋要蓝得纯正;它蓝似天空,可比天空要蓝得深沉。
11.一池碧蓝的湖水,水鸟贴着水面飞翔,水边金黄色的芦苇草随风轻轻摇摆。
12.湖水真清呀!你看!清澈见底,可以看到水底的沙石。
13.湖水犹如一条条快马融入大海之中。
14.湖水流得可真急!“哗啦啦”向一支动听的歌曲。
15.那时天*傍晚,从车窗望去,岱色山峰连绵一片,山脚是*静的湖水,倒映着苍白的落日,铅色的云将湖面映成灰色,湖水*静的没有一丝波纹,宛若一面天镜。
16.漓江的湖水真绿呀!好似一颗碧绿的翡翠。
17.脚下*静的水面与天上低垂的云幕构成了一副宁静的水墨西湖图。
18.让我们把这清澈的湖水,作为一面永远的“明镜”吧。
19.这是一湾清澈的湖水,湖面水*如镜,倒映着蓝天白云、青山绿树,一切美不胜收,让人仿佛走进画卷之中。
20.清澈的湖水倒映着翠绿的榕树,翠绿的榕树点缀着清澈的湖水。
汹涌澎湃水*如镜波涛汹涌 微波粼粼碧波万顷清澈 无暇 透明湛蓝 碧绿 恬静 温柔 轻盈流畅 碧波荡漾 清澈见底 1.青海湖的蓝,蓝的纯净,蓝得深湛,也蓝得温柔恬雅,那蓝锦缎似的湖面上,起伏着一层微微的涟漪。
像是小姑娘那水灵灵、蓝晶晶的眸子。2.它蓝似海洋,可比海洋要蓝得纯正;它蓝似天空,可比天空要蓝得深沉。
3.湖水在枯草丛里微微低语,远处不时传来一两只小鸭的扑翅声,使月夜的湖面更显得孤寂和冷清。4.数叶白帆,在这水天一色金光闪闪的海面上,就像几片雪白的羽毛似的,轻悠悠地漂动着,漂动着。
5.海水满盈盈的,照在夕阳之下,浪涛像顽皮的小孩子似的跳跃不定,水面上一片金光。6.湖是硬的,像一块无瑕的翡翠闪烁着美丽的光泽。
7.湖是静的,宛如明镜一般,清晰地映出蓝的天,白的云,红的花,绿的树。8.湖上泛着一片青烟似的薄雾,远望微山,只隐约辨出灰色的山影。
9.浪花是海上的奇景,可她更像一位舞蹈家,她能使人抛开烦恼,尽情地欣赏。10.海水那么蓝,使人感到翡翠的颜色太浅,蓝宝石的颜色又太深,纵是名师高手,也难以描摹。
11.阳光照在波光细细的湖面上,像给水面铺上了一层闪闪发光的碎银,又像被揉皱了的绿缎。12.一池碧蓝的湖水,水鸟贴着水面飞翔,水边金黄色的芦苇草随风轻轻摇摆。
13.湖水真清呀!你看!清澈见底,可以看到水底的沙石。14.湖水犹如一条条快马融入大海之中。
15.湖水流得可真急!“哗啦啦”向一支动听的歌曲。
好词 琤琤琮琮飞花溅玉飞流直下如烟如雾水花飞溅水*如镜 清澈见底波光粼粼金粼闪烁九曲回肠深不可测水流湍急 一泻千里翻腾怒吼奔流不息江水茫茫滚滚东流高山流水 千山万水流水落花水落石出 好句 ★一江绿水,隔着东窗把人面、台布、新换的淡色衣服……都抹上了一层淡淡的绿影。
★湖畔全是草土,由于湖水的滋润,益发显得鲜艳。 ★湖水清澈,风*浪静,老远就可看到礁石在水下闪闪发亮,晶莹斑斓。
★泉的四周是一片短短的、天鹅绒似的青草地,太阳的光线几乎从来不曾照到它的清凉的银色的水面。 ★那时崩渤大作,震耳欲聋,玉花飞溅,蒙目如眯,我全身濡湿,衣履俱透。
原来我们正站在美国瀑布的下面。 ★当凉风**低拂过水面的时候,水上顿时会出现一条瞬间即逝的狭长的银色薄箔。
★清水从博格达峰飞泻而下,滚滚地流到天山脚下,大渠像一枝箭似的直射向大地。 好段 ★沿河*连山皆深碧一色,山头常戴了点白雪,河水则清明如玉。
在这样一条河水里旅行,望着水光山色,体会水手们在工作上与饮食上的勇敢处,使我在寂寞里不由得不常作微笑! ——沈从文《湘行散记》 ★一江秋水,依旧是澄蓝澈底。*的秋山,依旧在袅娜迎人。
苍江几曲,就有几簇苇丛,几弯村落,在那里点缀。你坐在轮船舱里,只须抬一抬头,劈面就有江岸乌桕树的红叶和去天不远的青山向你招呼。
——郁达夫《烟影》 ★水流虽然比起上游来已经从群山之中**了,但依然相当湍急,因此颇有放纵不羁之概,河面相当辽阔,每每有大小的洲屿,戴着新生的杂木。春夏虽然青翠,入了冬季便成为疏落的寒林。
水色,除夏季洪水期呈出红色之外,是浓厚的天青。远*的滩声不断地唱和着。
——郭沫若《峨眉山下》 ★湖的周围是连绵不断的山峰。湖水碧绿,清澈见底。
无风的时候,水*如镜,朵朵白云,青青山影倒映于湖面,山光水色,融为一体。大大小小的鱼儿在水中穿梭,好像是在崇山、白云之间游动,使人仿佛置身于仙境。
——边巴扎西《神秘的错高湖》。
描写湖泊的好段好句 【静静的湖】 湖面上水波不兴,船像在一面玻璃上滑行。
粼粼水波,像丝绸上的细纹,光滑嫩绿。往远处望,颜色一点深似一点,渐渐变成了深碧。
仰望天空,云片悠然地在移动,低视湖心,另有一个天,云影在徘徊。*的峰峦倒立在湖里,一色青青,情意缱绻的伴送着游人。
【天鹅湖】 天鹅湖是个圆形的湖,四周簇拥着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披着金色阳光的、低垂着头的柳树。它在微风的吹动下,像个苗条的仙女舒展着柔软的腰肢,拂动着细长的手臂,翩翩起舞。
树下是芳草如茵的草坪,草坪上零零星星地点缀着红的、黄的、蓝的小野花,远远看去,就像绣着彩色图案的绿缎子。 【西湖】 西湖是由内湖和外湖两部分组成的。
两湖水流相通,只是中间被一道长长的苏堤隔开。名为堤,实际上是六座紧密相连、形态各异的石桥。
桥外湖的面积要比内湖为大,而且湖面上点缀着三颗闪烁的明珠:三潭印月、小瀛洲、湖心岛。 【雨中的湖】 在湖边上凝神伫立,只见湖中布满晶亮的水泡儿,花朵一般,闪闪烁烁,像无数鱼儿浮出水面,一齐眨着眼睛,还伴有沙沙声。
若大风骤起,黑云翻滚,树枝儿摇动,花草儿倾斜,此刻,湖水却不惊,不追风,也不逐浪,只面带愤怒,皱起一层层波纹,更加深不可测。 描写湖泊的好句 湖畔的棵棵垂柳被狂风吹折了腰,脱尽绿叶的枝条来回晃荡,不停地抽打着起着波澜的湖面。
微波荡漾的古湖在阳光的照射下粼粼闪光,婀娜多姿的柳丝如同少女洗过的秀发,在波光倒映中轻轻飘动,如同梦幻一般…… 湖中挺立着密密的荷叶,在荷丛中盛开着数不清的荷花,有白的,有粉红的,迎风摇曳,似在炫耀它们无比娇美的面容。 湖水那么蓝,使人感到翡翠的颜色太浅,蓝宝石的颜色又太深,纵是名师高手,也难以描摹。
鸟瞰清洌的湖水,那破风激起的鳞波,仿佛是一道道花边时隐时现,听那松涛,低沉委婉就像那传说一样令人遐想。 有几只燕子横掠过波光粼粼的湖面,剪尾或翼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就一圈圈地荡漾开去。
*最大的湖泊
所谓湖泊,是指被陆地包围的内陆水体。当前,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湖泊是位于中亚的里海,容量最大、最深的湖泊是位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南部的贝加尔湖。而*国土面积辽阔,湖泊众多,共有湖泊24800多个。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最大的`湖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青海湖:
青海湖,地处青海高原的东北部,西宁市的西北部,是我国第一大内陆湖泊,也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面积达4456*方公里,环湖周长360多公里,比著名的太湖大一倍还要多。湖面东西长,南北窄,略呈椭圆形。青海湖水*均深约21米多,最大水深为32.8米,蓄水量达1050亿立方米,湖面海拔为3260米。
青海湖入选世界纪录协会*最大的咸水湖,*最大的内陆湖。青海湖拥有多项*之最,青海湖是国家AAAAA级国家自然景区。
青海湖每年12月封冻,冰期6个月,冰厚半公尺以上。湖中有5个小岛,以海心山最大。鸟岛位于湖的西部,面积0.11*方公里,是斑头雁、鱼鸥、鸬鹚等10多种候鸟繁殖生息场所,数量多达100,000只以上。现已建立鸟岛自然保护区,湖中盛产青海湖裸鲤,滨湖草原为良好的天然牧场。
地理环境
青海湖长105公里,宽63公里,湖面海拔3196米,是*最大的内陆湖泊和咸水湖,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北部,西宁市的西北部,位于东经99°36′~100°16′之间,北纬36°32′~37°15′之间。湖的四周被四座巍巍高山所环抱:北面是大通山,东面是日月山,南面是青海南山,西面是橡皮山。这四座大山海拔都在海拔3600~5000米之间。青海湖面积达4456*方公里,环湖周长360多公里,比著名的太湖大一倍还要多。湖面东西长,南北窄,略呈椭圆形。青海湖水*均深约21米多,最大水深为32.8米,蓄水量达1050亿立方米,湖面海拔为3260米。离西宁约200公里。湖区有大小河流*30条。湖东岸有两个子湖,一名尕海,面积48*方公里,系咸水;一名耳海,面积8*方公里,为淡水。
水系
青海湖水补给来源是河水,其次是湖底的泉水和降水。湖周大小河流有70余条,呈明显的不对称分布。湖北岸、西北岸和西南岸河流多,流域面积大,支流多;湖东南岸和南岸河流少,流域面积少。布哈河是流入湖中最大一条河,发源于祁连山支脉的阿木尼尼库山,长约300公里,干流长92公里,支流有几十条,较大支流有10多条,下游河面宽约50~100米,深达1~3米,PH8~8.2。流域面积16570*方公里,约占湖区各河流流域面各1/2。年径流量11.2亿立方米,占入湖径流60%。
青海湖每年获得径流补给入湖的河流有40余条,主要是布哈河、沙柳河、乌哈阿兰河和哈尔盖河,这4条大河的年径流量达16.12亿立方米,占入湖径流量的86%。是鱼类回游产卵和鸟类较集中地区。青海湖每年入湖河补给13.35亿立方米,降水补给15.57亿立方米,地下水补给4.01亿立方米,总补给为34.93亿立方米,湖区风大蒸发快,每年湖水蒸发量39.3亿立方米,年均损4.37亿立方米.
人生该是追求美的旅程。
静下来,读读诗吧。
【缘起】
历史上有一次很著名的贬谪事件,源自一场不太著名的、失败的变法。
变法,是中唐王叔文组织、刘禹锡,柳宗元等人都参与进去的变法革新。这场变化随着王叔文的上台展开,因为保守派得势之后的反攻而结束。
结束之后,便面临着大清洗。也就是我所说“著名的贬谪事件”。
领袖王叔文下台不久便逝世,刘禹锡与柳宗元,则从此开始了为期20年的南荒漫游经历。
白居易有诗给刘禹锡:“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可悲亦可叹。
但更可悲的是柳宗元,于蛮荒之地,始终过不去心中那道坎,英年早逝,没能活着再回京都。
这几个人的变法举措和经历,社会上已经很少有人关心。但刘禹锡和柳宗元的贬谪经历,却因为两人的才名和诗文广为流传,在*心中留下的深刻的印象。
这篇文章,带大家欣赏刘禹锡被贬谪途中写下的一首诗。
刘禹锡被贬20年,20年间曾经6次经过洞庭湖(这还只是文献中确切记载的次数)。
6次之中只有1此,刘禹锡得见秋天里的洞庭湖。这是公元824年(唐穆宗长庆四年),刘禹锡赴任和州刺史时的事情。
这首《望洞庭》,短短28字,自成一篇精彩而生动的旅行日记。
【诗篇】
望洞庭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诵析】
诗题《望洞庭》,全篇内容也紧扣一个“望”字展开。
起笔两句,望眼前湖光水色,望天上秋月清风。
秋月洒下银屑一般的清辉,荡漾在夜晚的湖水上。湖光和月色很合拍的样子,两者依托着彼此,在人世间、在一个陌生人面前,尽情展示着自己的魅力。
如今正是风*浪静,苍茫的湖面上竟一丝微风也无。远远看去,*静的湖面像是还没有打磨的铜镜。
一样的深沉厚重,一样的水*安稳。
这第二句,还有另外一种解释:刘禹锡远望湖中景色模糊不清,因此形容湖面为未打磨时候的铜镜,照人不清楚。
两种说法都有道理,凭各位自己的喜好听取。
后面两句,诗人眼光从天上下来,聚焦在湖中君山之上。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遥遥望过去,洞庭山水皆翠绿色,有清心宁气之幽静;再望那湖中君山,竟如同白银盘子里的一颗青螺,点缀其上。
关于洞庭湖中的君山,最早是读“夏水欲满君山青”知道,有刘禹锡这一个“白银盘里一青螺”,便再不可能忘却了。
去过江南,但没去过洞庭附*,一直引以为憾事,不知曾经载酒行船的君山,今天还在不在呢?
【空青语】
这首《望洞庭》在短短4句之中用到了两处比喻,一是将湖面比喻成铜镜;二是把洞庭湖和君山比喻成白银盘与其上青螺。
两个比喻里面又尤以第二个为精妙,充分体现出刘禹锡阔大的胸怀以及丰富的联想能力。
忘记了是哪位文学大家曾经说过,“如果感觉一件事物,只靠形容词没有办法精准的描绘出来,那就在脑海中搜寻一个最相*的事物,用比喻。”
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熟悉的事物做比喻,着实是描绘一件新事物最好的办法之一。而刘禹锡这首《望洞庭》的妙处,也就在于两处精妙的比喻,仿若一幅《洞庭山水图》横卷,慢慢展开在读者面前。
另外还给大家找到了唐代宰相张说在洞庭湖的一首送别作品,可以与刘禹锡这首诗互相参阅。
送梁六自洞庭山作张说 〔唐代〕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空青诗词日历
枫桥夜泊古诗词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枫桥夜泊古诗词,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的作品。通过写江南夜景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表达了作者的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忧愁。
1、《枫桥夜泊》是唐朝安史之乱后,诗人张继途经寒山寺时,写下的一首羁旅诗。在这首诗中,诗人精确而细腻地讲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
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此外,这首诗也将作者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充分地表现出来,是写愁的代表作。
2、此诗只用两句话,就写出了诗人所见、所闻、所感,并绘出了一幅凄清的秋夜羁旅图。但此诗更具神韵的却是后两句,那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夜的宁静,更在重重地撞击着诗人那颗孤寂的心灵,让人感到时空的永恒和寂寞,产生出有关人生和历史的无边遐想。
《枫桥夜泊》原文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译文
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泊,停船靠岸。
渔火,打鱼的人点的灯火。对,这里有“伴”的意思。
姑苏,苏州的古称。寒山寺:在苏州西郊枫矫之侧,相传唐僧寒山,拾得曾居此。故名。
张继,南阳(今属河南)人,生卒年不详,约住开元至大历末年之间以盐铁判官、检校祠郎员外郎,卒于洪州(今江西南昌)。
在这首诗中,诗人张继精确而细腻地写出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有景有情有声有色,使人从有限的画面中获得悠长的韵味和无穷的美感。这首诗句句形象鲜明,可感可画,句与句之间逻辑关系又非常清晰合理,内容晓畅易解,所以任何人读这首诗都不难成诵,并且愈是反复吟咏,便会愈益感到它蕴含丰厚,诗意浓郁。
“月落乌啼霜满天”,这是诗人夜泊时所见,点明了时间是深夜,季节是晚秋。在江南秋夜的漫漫寂静之中,偶有乌鸦啼叫划破夜空,反而使周围的气氛显得更加宁谧深沉。整个一句,月落写所见,乌啼写所闻,霜满天写所感,层次分明地体现出一个先后承接的时间过程和感觉过程。而这一切,又都和谐地统一于水乡秋夜的'幽寂清冷氛围和羁旅者的孤孑清寥感受中。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运思的细密。
第二句点出诗人夜宿于客舟,是切题之句。原来,在停泊于岸边的客舟中过夜的诗人,其实一直不曾入寐。月落、乌啼、秋霜满天,这是他对远处景物的感受,而江枫和渔火,则是他对*处景物的观察。读这两句,重要的是体会其中包含着的时间过程。从欣赏远景到留心*景,从倚窗不寐到带愁而眠,无疑过去了一段相当长的时间。这两句诗所写的,实际上就是诗人勉强睡下去以后依然辗转反侧难以入寐时,对于方才观察所得的记忆与想象。诗人运用由远而*、由虚及实的手法,把读者的注意力集中到他寄居的这条客船上,集中到他这个带着愁绪夜不能寐的羁旅者身上。所谓“江枫渔火对愁眠”,也就是使怀着忧愁的客船夜泊者对着船外的江枫渔火而眠。
也许有人会问:诗人到底有什么忧愁呢?这首诗并没有回答。这正是*诗的一个特点,它无论是写愁还是写乐,着力的是写出一种情绪,一种氛围,一种色彩和调子,而不是写出它的事实,或探讨它的原因。事实上短小到仅有四句二十八字的绝句,本来也不可能讲清事实和原因,诗的扬长避短,便形成了*诗重抒情的特质。
诗的后两句,是用作者在客舱中的所闻所想,进一步衬托自己的孤寂。在万籁俱寂之中,诗人忽然听到远远地传来了钟声,那悠扬、舒缓、飘渺的钟声在夜空中回荡着,于是他猛地想起,著名的寒山寺就在*旁,这钟声一定是从那里传出来的。仿佛撞钟,清音激越,难免会使诗人想到人生逆旅中的种种境遇和遭际。这一点,诗中没有明写,给读者留下了丰富想象的余地。
关于西湖的古诗
1、《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
唐·孟浩然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
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照日秋空通,浮天渤解党。
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
2、《忆西湖》
明·张煌言
梦里相逢西子湖,谁知梦醒却模糊。
高坟武穆连忠肃,添得新祠一座无。
3、《西湖杂诗》
清·黄任
珍重游人入画图,楼台绣错与茵铺。
宋家万里中原土,博得钱塘十顷湖。
4、《闻意索三门湾以兵轮三艘迫浙江有》
清·康有为
凄凉白马市中箫,梦入西湖数六桥。
绝好江山谁看取?涛声怒断浙江潮。
5、《南游吟草》
现当代·郁达夫
武夷三十六雄峰,九曲清溪境不同。
山水若从奇处看,西湖终是小家容。
6、《苏堤春晓》
明·杨周
柳暗花明春正好,重湖雾散分林沙。
何处黄鹤破瞑烟,一声啼过苏堤晓。
7、《曲院风荷》
明·王瀛
古来曲院枕莲塘,风过犹疑酝酿香。
尊得凌波仙子醉,锦裳零落怯新凉。
8、《双峰插云》
清·陈糜
南北高峰高插天,两峰相对不相连。
晚来新雨湖中过,一片痴云锁二尖。
9、《*湖秋月》
宋·孙锐
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归舟。
白苹红蓼西风里,一色湖光万顷秋。
10、《岳鄂王墓》
元·赵子昂
鄂王墓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
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
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
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
赞美镜泊湖的诗
(第一首)
鸿蒙地火破羁出,斩断清江堰塞湖。
宝镜高悬悬日月,岚峰迂绕绕明珠。
飞舟箭射云中燕,画舸梭穿浪里凫。
逝水溶金新浴后,晚霞缓缓绘宏图。
(第二首)
烟波浩渺野茫茫,百里*流映玉皇。
两粒碧珠镶镜面,一湖浴液化罗妆。
远眺丛林天水色,*眸云霭影波光。
牡丹不吝情和爱,留有神州稻米香。
(第三首)
故国龙泉垂胜境,毛公玉岫卧峰巅。
堰湖落水鸳鸯戏,鹿岛飞红蜂蝶缠。
威虎雄狮盘宝地,漱潭玄武挂穹天。
瀑帘今古无人卷,月镜空灵有梦圆。
(第四首)
镜泊跳峦贪艳姝,山环水抱竟萦纡。
难猜飞瀑弥天谎,且读熔岩半壁图。
闇鸟携烟追落日,轻舟离岸忘归途。
涛声溢出诗千句,秋色迎来梦一湖。
(第五首)
萦回路转几多峰,别有风光俨翠蓬。
倒影波*山照镜,飞流瀑坠练当空。
清风湖上有船享,仙洞云中无路通。
造物由来多幻象,何须灵秀属毛公。
(第六首)
拾级欣循栈道横,悬羊壁上鸟争鸣。
日晖一线柳三变,枫火初秋张九成。
峡谷裁天峰石乱,兰松曲涧雾云轻。
虬枝匝锦藤摇韵,觅得空灵忘返程。
(第七首)
铺天坠玉骋蛟龙,玄武高崖铁骑腾。
雾锁云遮凝彩练,霞飞浪滚吐霓虹。
熊咆虎啸峰峦应。雷震风嘶霄汉鸣,
漫漫*湖开宝镜,银河笑泻入诗中。
(第八首)
一缕灵思入梦沉,三千追感赋成林。
银河倒泻催芳草,白练悬空急暮砧。
水落碧潭知雪重,蕊依宝镜觉秋深。
风声壑语真迷我,树影花光正切心。
晚泊蒲类古诗
古诗原文
二庭归望断,万里客心愁。
山路犹南属,河源自北流。
晚风连朔气,新月照边秋。
灶火通军壁,烽烟上戍楼。
龙庭但苦战,燕颔会封侯。
莫作兰山下,空令汉国羞。
译文翻译
在边庭上望不见归处,客居万里心中充满忧愁。
山中之路依然向南断续绵延,黄河之源从北面流来。
晚风中夹杂着寒气,弯月照耀着边塞的秋景。
火灶通向军营的墙壁,报警的烽火飘上嘹望楼。
在边疆只要奋力作战,就会像班超一样得到封侯。
不要作兰山下投降的李陵,*白地让大汉帝国蒙受羞辱。
注释解释
次:在途中停留。
蒲类津:渡口名,在唐庭州蒲类县,今属新疆。
二庭:指匈奴的南庭、北庭。
客心:旅人之情,游子之思。
南属:向南延伸。
朔气:北方的寒气。
边秋:秋天的边塞。
军壁:军营周围的防守工事。
烽烟:烽火台报警之烟。
戍(shù)楼:边防驻军的嘹望楼。
龙庭:即龙城,汉代匈奴的政治中心。这里借指边塞突厥族的政治中心。
燕颔(hàn):形容相貌威武,有封侯之相。颔:下巴。
兰山:兰皋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作于薛仁贵兵败大非川以后,诗人随军征战到蒲类津,夜晚就地宿营时有感而发,将眼前景、心中情诉诸笔端,写下这首诗。
诗文赏析
诗歌以低沉的慨叹开头:“二庭归望断,万里客心愁”,说明此次战争进展的不顺利,未能旗开得胜,不能凯旋;归期遥遥,不能不令人哀愁。这里的“愁”不仅仅是个人的思亲念友恋乡,更主要是战争的发展形势无法令人乐观。敏感而富有侠气的诗人,不能不为国家和民族而担忧哀愁。“山路犹南属,河源自北流”,这两句并不完全是状物写景,而兼有比兴之意,内涵极其丰富复杂。自南来的山路还条条连着中原土地,通往京城。而离家万里的'征人,眼望着归路不能归,却还要像北去的流水一样不断向前开拔;另一方面黄河源头的水流千里,据说还潜行地下,但终归流向了中国的腹地。征人们的心也如同这流水一般,不论奔赴哪里,始终系念着祖国家园,这是天性使然。诗人浮想联翩,构思奇特,措词朴实自然。“晚风连朔气,新月照边秋”,抒写的是征人眼中的景色,渲染出一种边塞战场特有的悲凄、肃杀气氛。“灶火通军壁,烽烟上戍楼”,这里利用细节描写给人身临其境之感。行军的路上,灶火连成一片,营垒相接,声势浩大。这里没有直接写人的活动,但千军万马已跃然纸上。传递战报的烽烟直逼戍楼,一个“上”字,战火之紧急不言而喻。这两句诗照应题目,描绘出蒲类津宿营的真实状况。“龙庭但苦战,燕颔会封侯”,写交战前夜诗人的情感。汉班超曾在蒲类津打过仗,在西域立下不朽的功勋。诗人渴望能出现班超式的英勇人物,克敌制胜,赢得功名利禄。结尾“莫作兰山下,空令汉国羞”是借汉李陵战败投敌之事表示宁死不屈的气概。按《旧唐书·薛仁贵传》记载,将军郭待封尝为鄯城镇守,但为耻居薛仁贵之下,不听从薛仁贵指挥,以致贻误战机,一败涂地。这首诗也有影射此事之意。
诗人产生的愁苦情怀,不仅是思归念家的情愫,更是对国家边塞境况的忧虑以及由此而激发的奋起迎敌、苦战到底的决心,不无针砭现实的意义。这首五言诗,以其积极的思想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历来被诗论家所称道。其次诗人善于用典,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诗人崇尚勇武、渴望建功、不耻降低职务等复杂而丰富的思想感情。全诗情感强烈,笔势波澜起伏,大笔勾勒与工笔刻画相得益彰。
写湖泊的古诗
关于湖泊的古诗
山川湖泊的古诗
写湖泊的诗句
关于湖泊的诗词
描写湖泊的古诗
夜晚湖泊的古诗
湖泊古诗的拼音
沙漠里的湖泊古诗
关于湖泊的诗句
形容湖泊的诗句
描写山河湖泊的古诗
赞美祖国湖泊的古诗
形容湖泊的句子
高山下湖泊的古诗
关于小河湖泊的古诗
描写湖泊的古诗5首
关于湖泊安静的古诗
古诗中形容湖泊的字
描写南京湖泊的古诗
写河流湖泊的古诗句
赞美湖泊的诗句
描写湖泊的诗句
湖泊秋色的诗词
赞美湖泊的句子
描写夜游湖泊的古诗
描写枫林与湖泊的古诗
描写湖泊宁静的古诗
描写湖泊的句子
望洞庭古诗是哪里的湖泊
关于正的名字古诗
春天的十字古诗
四川背古诗的小孩
初中语文古诗出现最多的诗人
古人遗开头的古诗
有关星空的古诗小学
我的读书梦古诗
形容压力很强的古诗
表达人生十字路口的古诗
中秋遇到古诗的意境
品德兼修的古诗
哼哼张宇的古诗画
关于现代古诗的自编书籍五百字
写神山的古诗词
古诗风格的情况
带有花的古诗5联
防写童年的水墨画古诗城市
有论价两个字的古诗词
江雪中的咏雪古诗
失败不失志的古诗
幼儿园背诵古诗的巧妙记忆方法
写风浪的古诗词
写一写自己名字里的古诗
赞美祖国大好河山春天的古诗
哪两个字可以体现池上古诗的美
大山深处的古诗文案
古诗名带陌的三个字
寄开头的古诗名
乌衣巷这首古诗是不是描写桥的
古诗太*洋的风
有闲月一词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