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描写青翠翠竹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描写青翠翠竹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描写青翠翠竹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描写青翠翠竹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赞美翠竹的诗句
导语:竹子一直以来都是无私奉献,刚正不阿,坚强勇敢的象征!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赞美翠竹的诗句,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1、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李峤《风》
2、风策策,度庭竹。——孙道绚《滴滴金·梅》
3、问华胄,名淇澳。——陆容《满江红·咏竹》
4、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夜雪》
5、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6、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7、功名不早着,竹帛将何宣。——李白《长歌行》
8、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李颀《望秦川》
9、霜戟列丹陛,丝竹韵长廊。——李世民《元日》
10、修竹畔,疏帘里。——谢逸《千秋岁·咏夏景》
11、竹竿有甘苦,我爱抱苦节。——孟郊《苦寒吟》
12、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吴均《山中杂诗》
13、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王维《山居即事》
14、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戎昱《桂州腊夜》
15、东岩富松竹,岁暮幸同归。——王勃《送卢主簿》
16、修竹傍林开,乔松倚岩列。——德隐《新秋晚眺》
17、青林翠竹,四时俱备。——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18、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曹组《卜算子·兰》
19、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白朴《天净沙·冬》
20、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白居易《村居苦寒》
21、窗前竹叶,凛凛狂风折。——张淑芳《满路花·冬》
22、到君栖迹所,竹径与衡门。——黄滔《题友人山居》
23、性孤高似柏,阿娇金屋。——陆容《满江红·咏竹》
24、空掩袖,倚寒竹。——蒋捷《贺新郎·梦冷黄金屋》
25、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对雪》
26、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27、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郑燮《新竹》
28、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29、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李白《别储邕之剡中》
30、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郑谷《鹧鸪》
31、擢擢当轩竹,青青重岁寒。——吕太一《咏院中丛竹》
32、潇湘一夜雨,滴碎客中心。——憨山德清《咏竹五首》
33、五两如竹林,何处相寻博。——释宝月《估客乐四首》
34、淇澳春云碧,潇湘夜雨寒。——憨山德清《咏竹五首》
35、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郑燮《新竹》
36、寒飞千尺玉,清洒一林霜。——憨山德清《咏竹五首》
37、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8、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柳宗元《渔翁》
39、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
40、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李商隐《瑶池》
41、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
42、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
43、乱蝉衰草小池塘。——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44、杖藜徐步转斜阳。——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45、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杜甫《咏春笋》
46、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李商隐《潭州》
47、此君志欲擎天碧,耸出云头高百尺。——际智《咏新竹》
48、君子本虚心,甘自低头伏。——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49、大雪北风催,家家贫白屋。——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关于翠竹的诗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首诗所描写的就是竹。下面是关于翠竹的诗句,欢迎参考阅读!
1)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出处: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2)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出处: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出处: 郑燮《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4)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出处: 李峤《风》
5)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出处: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6)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出处: 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7)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出处: 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8)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弹箜篌。 ——出处: 李贺《李凭箜篌引》
9)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出处: 张舜民《村居水绕陂田竹绕篱》
10) 性孤高似柏,阿娇金屋。 ——出处: 陆容《满江红咏竹》
11) 竹边荷外再相逢,又还是、浮云飞去。 ——出处: 赵以夫《鹊桥仙富沙七夕为友人赋》
12) 高节志凌云,不敢当滕六。 ——出处: 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13) 种竹淇园远致君,生*孤节负辛勤。 ——出处: 王汝舟《咏归堂隐鳞洞》
14) 一曲清商,人别后、故园几度。 ——出处: 张宁《满江红题碧梧翠竹送李阳春》
15) 修竹畔,疏帘里。 ——出处: 谢逸《千秋岁咏夏景》
16) 绣襦不整鬓鬟欹。 ——出处: 顾敻《临江仙月色穿帘风入竹》
17) 修竹傍林开,乔松倚岩列。 ——出处: 德隐《新秋晚眺》
18) 风策策,度庭竹。 ——出处: 孙道绚《滴滴金梅》
19) 中郎旧恨,寄横竹、吹裂哀云。 ——出处: 吴文英《夜飞鹊蔡司户*上南花》
20) 寒梅也不禁,何只君瑟缩?读书小窗前,不见青矗矗。 ——出处: 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21) 看夜深、竹外横斜,应妒过云明灭。 ——出处: 张炎《疏影梅影》
22) 坐荫从容烦暑退,清心恍惚微香触。 ——出处: 陆容《满江红咏竹》
23) 野店垂杨步,荒祠苦竹丛。 ——出处: 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24) 华表月明归夜鹤,叹当时花竹今如此。 ——出处: 吴文英《金缕歌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
25) 叹舞鸾鸣凤,归来迟暮。 ——出处: 张宁《满江红题碧梧翠竹送李阳春》
26) 有几枝梅,几竿竹,几株松。 ——出处: 汪莘《行香子腊八日与洪仲简溪》
27) 竹疏虚槛静,松密醮坛阴。 ——出处: 张泌《女冠子露花烟草》
28) *上看君,竹清松瘦。 ——出处: 辛弃疾《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
29) 此君已觉垂垂老,稚子今看稍稍长。 ——出处: 沈周《周较书宗道主吾塾自吾弟以》
30) 谅无要津用,栖息有馀阴。 ——出处: 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31) 如啼恨脸,魂断损容仪。 ——出处: 顾敻《临江仙月色穿帘风入竹》
32) 青山可买,小结屋三间,开一径,俯清溪,修竹栽教满。 ——出处: 宋自逊《蓦山溪自述》
33) 掩柴扉,谢他梅竹伴我冷书斋。 ——出处: 沈自晋《玉芙蓉雨窗小咏》
34)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出处: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关于翠竹的诗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首诗所描写的.就是竹。下面是关于翠竹的诗句,欢迎参考阅读!
1)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出处: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2)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出处: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出处: 郑燮《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4)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出处: 李峤《风》
5)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出处: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6)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出处: 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7)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出处: 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8)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出处: 李贺《李凭箜篌引》
9)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出处: 张舜民《村居水绕陂田竹绕篱》
10) 性孤高似柏,阿娇金屋。 ——出处: 陆容《满江红咏竹》
11) 竹边荷外再相逢,又还是、浮云飞去。 ——出处: 赵以夫《鹊桥仙富沙七夕为友人赋》
12) 高节志凌云,不敢当滕六。 ——出处: 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13) 种竹淇园远致君,生*孤节负辛勤。 ——出处: 王汝舟《咏归堂隐鳞洞》
14) 一曲清商,人别后、故园几度。 ——出处: 张宁《满江红题碧梧翠竹送李阳春》
15) 修竹畔,疏帘里。 ——出处: 谢逸《千秋岁咏夏景》
16) 绣襦不整鬓鬟欹。 ——出处: 顾敻《临江仙月色穿帘风入竹》
17) 修竹傍林开,乔松倚岩列。 ——出处: 德隐《新秋晚眺》
18) 风策策,度庭竹。 ——出处: 孙道绚《滴滴金梅》
19) 中郎旧恨,寄横竹、吹裂哀云。 ——出处: 吴文英《夜飞鹊蔡司户*上南花》
20) 寒梅也不禁,何只君瑟缩?读书小窗前,不见青矗矗。 ——出处: 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21) 看夜深、竹外横斜,应妒过云明灭。 ——出处: 张炎《疏影梅影》
22) 坐荫从容烦暑退,清心恍惚微香触。 ——出处: 陆容《满江红咏竹》
23) 野店垂杨步,荒祠苦竹丛。 ——出处: 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24) 华表月明归夜鹤,叹当时花竹今如此。 ——出处: 吴文英《金缕歌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
25) 叹舞鸾鸣凤,归来迟暮。 ——出处: 张宁《满江红题碧梧翠竹送李阳春》
26) 有几枝梅,几竿竹,几株松。 ——出处: 汪莘《行香子腊八日与洪仲简溪》
27) 竹疏虚槛静,松密醮坛阴。 ——出处: 张泌《女冠子露花烟草》
28) *上看君,竹清松瘦。 ——出处: 辛弃疾《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
29) 此君已觉垂垂老,稚子今看稍稍长。 ——出处: 沈周《周较书宗道主吾塾自吾弟以》
30) 谅无要津用,栖息有馀阴。 ——出处: 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31) 如啼恨脸,魂断损容仪。 ——出处: 顾敻《临江仙月色穿帘风入竹》
32) 青山可买,小结屋三间,开一径,俯清溪,修竹栽教满。 ——出处: 宋自逊《蓦山溪自述》
33) 掩柴扉,谢他梅竹伴我冷书斋。 ——出处: 沈自晋《玉芙蓉雨窗小咏》
34)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出处: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边城》之翠翠的悲剧命运
沈从文一生写下很多部小说和散文集,但是在他众多的作品之中,《边城》则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正是《边城》奠定了沈从文先生在文学史上的历史地位。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边城》之翠翠的悲剧命运。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一、遗孤的“隐秘心事”
翠翠是一个遗孤,从小和爷爷相依为命,母爱的缺失,对一个少女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当爱情来临时,翠翠却无法找到倾诉对象。青春期的翠翠已经有了模糊的性别意识,对于爱情已经有了懵懂的向往,她希望有人分享她的喜怒哀乐,传递这方面的经验,她迫切希望有人能解答她内心的困惑和疑虑,可是最亲*的母亲已经长眠地下。
随着年龄的增长心中便有萌发了一种朦胧的意识,而外公忙于渡船,心事又无处诉说,四周生机勃勃的景物使她感到凄凉和寂寞,于是胡思乱想起来,幻想出逃让外公去寻她,可是想到外公找不到她时的焦虑,又为外公担忧起来,为自己的这种想法而自责。然而因为外公不理解她的心事,更使她倍感落寞与孤独,悲伤的哭了起来。她情窦初开,对爱情有一份朦胧的向往和一种讲不明白的感受,听外公讲妈妈的故事,神往倾心。梦中听到二佬的歌声觉得自己在飞,感觉做了一个很美好的梦;在外公和她“讲笑话”的时候,内心充满羞涩;期盼着再听到二佬的歌声,久候不至,心中充满落寞和惆怅;而当外公唱了十个歌后,她又自语的说“我又摘了一把虎耳草了”。沈从文细腻的描绘出了这个自然之子的那种朦胧、又带有一丝凄凉的心态,这是一个完全与自然融合在一起的清纯少女的形象,在*凡的生活中有她自然似的哀与乐。她的那种孤单的心事,没有人替她分担,甚至没有人听她诉说那无边的心事,自幼在这样一个看似*静看似甜美的环境的中长大的孩子,有着属于自己的一份心事。
二、兄弟的“两段情殇”
傩送和天保同时爱上了翠翠,而翠翠却和傩送相爱。天保个性豪爽、慷慨。他是船总的大儿子,却爱上了贫苦摆渡人的孙女。他喜欢翠翠,托媒被糊里糊涂地拒绝回来,他不知道翠翠喜欢傩送,傩送也喜欢翠翠,在不知情中踏入了爱情的矛盾中。后来他才知道原来弟弟也爱着翠翠,于是两人决定唱歌“决斗”。天保却因为自己先提了亲,“作哥哥的走车路占了先”,一定要弟弟先唱,他知道自己不是弟弟的“对手”,就很大度地成全了弟弟,充分表现了他的手足之情,后来他外出闯滩,一是为了弟弟的幸福,同时也是为了掩饰自己心中的失望和难过,最后意外遇难,意外的死亡,可以说是为了亲情和爱情而死。傩送在追求翠翠的过程中,答应了和哥哥的“决斗”的条件,但却帮哥哥在夜半唱情歌,但并不为心上人所知,最后也选择孤独地出走,不知道飘泊到什么地方。天保兄弟,节选部分写的内容不多,但我们透过这一点点,依旧可以看到人性的光辉。作哥哥的天保走车路占了先,无论如何也不肯先开腔唱歌,当明知自己不是弟弟的敌手,就决定离开,就此,让我们深深的体会到了那份浓厚的诚挚的手足之情。这诚挚的手足之情,便构成了自然纯朴的人性美。天保和傩送没有因为同时爱上翠翠而反目成仇,出于血浓于水的手足深情,为了成全弟弟,哥哥带着失恋的忧伤远走他乡,弟弟为了哥哥,也情愿失去自己的幸福……由于兄弟二人的那种互相谦让他们各自怀揣着遗憾天各一方。
三、苗汉的“民族情结”
天保、傩送、翠翠都是边城中朴实的代表,都展现了湘西最淳朴的本质。在爱情里谁都没有对与错,谁都没有对不起谁,如果非要把过错归咎给别人,那就应该是一种“情结”―苗汉情结。苗、汉两个民族婚俗的对立与矛盾。苗族的婚俗,是青年男女自由恋爱成婚。天保以“车路”求婚,是汉族的*俗。而“马路”,则是苗族的婚俗观念。这种观念在作品中通过天保及其父亲得以表现。并且老船夫骨子里的苗人情结又让他将事情成全与否全推到翠翠身上。而翠翠却茫然不知所措。最后因为这两种婚俗观念的相互冲突使互相喜欢的翠翠与傩送生生分离。因此,翠翠与傩送的悲剧跟他们骨子里的浸透的这种民族情结是分不开的。
四、翠翠性情的“内敛含蓄”
边城塑造的女主人公翠翠,是纯洁美丽的化身。“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一只小兽物。”可就是这么一个在湘西大自然熏陶下长大的孩子,骨子里却有一种含蓄,羞涩,而这,也成了翠翠爱情悲剧的原因之一。她的这种含蓄与害羞在她的性格中有明显的体现:隐藏自己的想法致使祖父无法了解翠翠的心思而错误的撮合翠翠和大老。当他问及翠翠时,翠翠明明认识他,明明早把他说的话种在心里,可是她却含蓄的说不认识,这让老船夫更加确定了自己的想法,以致于后来杨马兵为大老提亲时他内心是很乐意的。当杨马兵提亲后祖父去问翠翠的意见,起先她不明对象故装作从容,当后来得知人来做媒的是大老而不是二老时,她仍含蓄的“不曾把头抬起”。祖父一而再再而三的询问翠翠的主张,她却“把头低下,不作理会。”这次的含蓄是致命的,他直接导致了祖父心中的疙瘩。当他意识到翠翠爱二老不爱大老时,时间已悄然流逝。“可一切都得在一份时间中变化”,大老在得不到回应的情况下越发焦急,二老也看不到翠翠爱的暗示。如果当时翠翠能够坚决一点,勇敢的说出自己的主张,或许三人就不用在未知中倍受煎熬。
五、偶然的“唯美邂逅”
边城中处处充满了偶然。例如翠翠第一次与傩送相见时祖父因守船恰巧不知道,而天保送鸭子时他又恰恰在场,所以他后来理所当然的想要撮合天保和翠翠。老船夫误认为优美的歌声是天保唱的,可没想到唱歌的竟是傩送,他带着失意坐船去下游,结果被淹死了。老船夫一直在努力为翠翠的幸福奔波,可是他越努力,事情越向不好的方面发展。最终船总的那句“我以为我们只应当谈点自己分上的事情,不适宜于想那些年轻人的门路了”戳中了老人的要害,使他在一个暴风雨的夜晚死去。翠翠的爱情没有因为老船夫的奔走和调解而圆满,反而让这个爱情悲剧更伤感。这一切,都起源于误会,而当我们深究却发现了命运的无常。傩送和翠翠的爱情应该是真挚的,否则傩送也不可能在渡船和碾坊之间如此决绝的选择渡船。但是,命运的不凑巧,却硬生生的瓦解了傩送的意志,让他选择离开,苦苦留下翠翠等待。傩送在为翠翠唱歌时翠翠恰巧睡着了,她没有回应他,让傩送认为自己是个傻子;当翠翠内心当真愿意听一个人来唱歌时,傩送却因为碰钉子而退却了。在老船夫被误解的时刻,翠翠又恰巧大清早出门掘竹鞭笋,此前傩送刚刚表达了想要渡船的决心,所以翠翠不仅丢掉了老船夫与傩送冰释前嫌的机会,也丢掉了一次很好的与傩送互表衷肠的机会。因为一系列的不凑巧,让傩送误认为翠翠不喜欢他,加上天保偏偏在这时淹死,父亲又向他提碾坊,内心的烦乱加上翠翠心意的不明了才使傩送离去,所有的一切都是在一段不合时宜的.时间内发生,所以导致了这场虽相爱却不能在一起的悲剧结局。一切都是宿命,无论人怎么努力,你都不能不相信,冥冥之中,命运自有安排。事事的不凑巧,命运的安排,导致了这场相爱却不能在一起的悲剧。
六、结语
“数不清的泪我又哭了好几回
幻化成蝶停留在这片落叶
被风化的雪埋藏在千年以前
我用尽一生的思念只为等着你出现”
那个守在渡船上的女孩子一直在等着你的出现,等着你……
1.翠翠的身世悲剧
小城没有收到现代文明的影响,保持的古朴的韵味,但传统的思想对人性也产生的束缚。翠翠的神十很可怜,本来她的家庭很美满,有恩爱的父母,但是她的父亲在爱情与责任无法抉择的情况下,选择了自杀,那个时候翠翠还在妈妈的肚子里,翠翠出生后,妈妈自杀殉情。只剩下翠翠与爷爷,不用想就知道这一老一小的生活该是多么艰难和悲凉。爷爷对翠翠虽然很关心,但是毕竟没有女人那么细腻的心思,能够在爱情方面指导翠翠。在还没结婚的时候,爷爷就去世了,只剩下翠翠一个人,孤苦无依,但是她的人生之路才刚刚开始。
2.翠翠和傩送的爱情悲剧
小说的男女主人公在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就互相喜欢上了对方。本来两个人两情相悦,应该会有个好的结局。但是,傩送的哥哥也喜欢上了翠翠,为了躲避情伤成全弟弟,外出闯滩死了,这让傩送觉得,如果坚持和翠翠结婚就对不起哥哥,而船总觉得大儿子喜欢翠翠,现在大儿子死了,也不好将翠翠嫁给傩送。因为从小没有妈妈,没有人告诉翠翠该如何处理感情,不知道该怎么应对傩送的追求,而选择了逃避,她羞怯的个性,让傩送到最后都不知道翠翠其实是喜欢他的;而爷爷在对这件事的处理上,表现的很委婉,让傩送误会了他的意思,而且对于哥哥,傩送始终是觉得愧疚,最终选择了离开。翠翠与傩送的爱情之花,还没来得及开放就凋谢了,之所以会造成这种悲剧,主要是因为男女主人公对各自的命运都没有很好的把握,而错失了机会。
3.天保的感情悲剧
在《边城》中,天保是一个悲剧人物,感情悲剧是他人生的标签,他爱上了翠翠,这是多么纯美的女子,可是偏偏也是弟弟傩送的心上人,那么天保就必须面对两难处境:成全弟弟的感情,自己奔走异乡;或者是不顾一切的追求翠翠,成就美好姻缘。在这种选择下,天保的悲剧命运便注定了,作为哥哥,善良的天保不会和弟弟抢夺爱人,所以他选择成全。他对翠翠是真心的,虽然退出了,内心却是痛苦的、落寞的,为了走出情伤、摆脱这种负面的情绪,天保选择离开家去闯滩。因为情绪受到影响,使他在面对突发状况的时候,失去的以往的冷静和判断,不小心掉到水里再也没有上来。天保的一生非常短暂,但是没有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所以他的爱情无法开花结果。
4.爷爷的命运悲剧
小说中爷爷的命也很苦,女儿在他中年的时候自杀死了,身边只有女儿留下的孩子陪着他。爷爷一生中最大的愿望就是为翠翠找个婆家,让心上人能够呵护翠翠,使得翠翠过上安稳幸福的生活。爷爷是经历岁月洗礼的,他有细致的心思,并且努力的促成翠翠和傩送两个人的婚事。可是,由于他处理事情总是不那么直接,使得顺顺这个船总对他不满,天保的死也打击了傩送,使其由负罪感。爷爷年纪大了,原本应该子孙满堂、幸福闲适的度过晚年,可是却不得不操持生计,忧心于外孙女的婚姻大事。爷爷是坚强的,同时也是落寞的,这使得这个人让人同情,对孙女的疼爱,对生活的奔波,年岁不饶人,最终死在了一个风雨骤起的夜晚,使其悲剧一生画上了不圆满的句号。
导语:竹子一直以来都是无私奉献,刚正不阿,坚强勇敢的象征!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赞美翠竹的`诗句,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1、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李峤《风》
2、风策策,度庭竹。——孙道绚《滴滴金·梅》
3、问华胄,名淇澳。——陆容《满江红·咏竹》
4、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夜雪》
5、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6、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7、功名不早着,竹帛将何宣。——李白《长歌行》
8、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李颀《望秦川》
9、霜戟列丹陛,丝竹韵长廊。——李世民《元日》
10、修竹畔,疏帘里。——谢逸《千秋岁·咏夏景》
11、竹竿有甘苦,我爱抱苦节。——孟郊《苦寒吟》
12、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吴均《山中杂诗》
13、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王维《山居即事》
14、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戎昱《桂州腊夜》
15、东岩富松竹,岁暮幸同归。——王勃《送卢主簿》
16、修竹傍林开,乔松倚岩列。——德隐《新秋晚眺》
17、青林翠竹,四时俱备。——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18、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曹组《卜算子·兰》
19、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白朴《天净沙·冬》
20、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白居易《村居苦寒》
21、窗前竹叶,凛凛狂风折。——张淑芳《满路花·冬》
22、到君栖迹所,竹径与衡门。——黄滔《题友人山居》
23、性孤高似柏,阿娇金屋。——陆容《满江红·咏竹》
24、空掩袖,倚寒竹。——蒋捷《贺新郎·梦冷黄金屋》
25、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对雪》
26、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27、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郑燮《新竹》
28、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29、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李白《别储邕之剡中》
30、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郑谷《鹧鸪》
31、擢擢当轩竹,青青重岁寒。——吕太一《咏院中丛竹》
32、潇湘一夜雨,滴碎客中心。——憨山德清《咏竹五首》
33、五两如竹林,何处相寻博。——释宝月《估客乐四首》
34、淇澳春云碧,潇湘夜雨寒。——憨山德清《咏竹五首》
35、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郑燮《新竹》
36、寒飞千尺玉,清洒一林霜。——憨山德清《咏竹五首》
37、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8、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柳宗元《渔翁》
39、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
40、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李商隐《瑶池》
41、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
42、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
43、乱蝉衰草小池塘。——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44、杖藜徐步转斜阳。——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45、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杜甫《咏春笋》
46、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李商隐《潭州》
47、此君志欲擎天碧,耸出云头高百尺。——际智《咏新竹》
48、君子本虚心,甘自低头伏。——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49、大雪北风催,家家贫白屋。——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50、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筳开听颂椒。——戴复古《除夜》
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诗经·小雅·斯干》
草木秋死,松柏独存
汉·刘向《说苑·谈丛》
长松落落,卉木蒙蒙
汉·杜笃《首阳山赋》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汉·刘桢《赠从弟》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晋·左思《咏史八首》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晋·陶渊明《饮酒·二十首》
朝华之草,戒旦零落;松柏之茂,隆冬不衰
南朝梁萧绎《金楼子·戒子篇》
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
唐·李白《古风》
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
唐·李白《南轩松》
青松寒不落,碧海阔愈澄
唐·杜甫《寄峡州刘伯华使君四十韵》
君不见拂云百丈青松柯,纵使秋风无奈何
唐·岑参《感遇》
兰秋香不死,松晚翠方深
唐·李群玉《赠元绂》
流而不返者,水也;不以时迁者,松柏也
意谓水性流动,松柏坚定。
宋·苏轼《送杭州进士诗叙》
白首归来种万松,待看千尺舞霜风
宋·苏轼《寄题刁景纯藏春坞》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古诗原文及赏析
《绝句》是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草堂闲居时写的,共写绝句四首,本诗是其中的第三首,描写了草堂门前浣花溪边春景。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古诗原文及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作者是唐朝文学家杜甫。其全文古诗如下: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前言】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组诗《绝句》中的第三首,唐朝*定“安史之乱”,心情愉快所作。前两句诗人对美景进行了细微的刻画。后两句诗人睹物生情,想念故乡。
【注释】
(1)西岭:西岭雪山。
(2)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3)泊:停泊。
(4)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江苏省一带。
(5)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
【翻译】
翠绿的柳树,在河边摇荡,引来了爱嬉闹的黄鹂。两只可爱的黄鹂鸟,不断的鸣唱,好像在赞颂柳树的美丽。抬头一看,许多只又白又可爱的白鹭排着整齐的队伍,一齐向蔚蓝的天飞去,样子真是令人喜爱。从小小的窗户里望出去,西边的山岭依然被白雪所覆盖,那洁白的雪,好像是永远溶化不掉的样子,一直罩在山顶上。接着,我打开门,望着远远的湖泊,看着那正要远征的东吴战舰,一排排,一排排,真像是一条条水中的蛟龙啊。
【赏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两个黄鹂在鸣,这就有声音了。“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就有一个行为、一个行动。一横一纵,“两”和“一”相对;一横一纵,就展开了一个非常明媚的自然景色。这句诗中以“鸣”字最为传神,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黄鹂描写的更加生动活泼。那么接下来杜甫又讲到“窗含西岭千秋雪”,我的窗子里包含了岷山千万年累积的雪,西面的岷山,是千年的积雪的一个岷山。“门泊东吴万里船”我的门口停着长万里的船只。这样就形成了一迎一送,迎这个积雪的山头来进入你的视野,送这个船到下游去。
那么这个“万里船”能够通行,也说明这个“安史之乱”已经进入了尾声了,已经接*要*定了,这个时候那航船也可以通行了,做生意的人可以在这条江上来来往往了。 那么这么一首诗,它本身是非常有修饰之美的,在加之它四句都是对仗的。从六朝开始就有绝句,到了唐代以后绝句就形成了非常圆熟的一种艺术,我们很多著名的诗都用绝句。绝句就是四句,四句往往或者四句都不对仗,或者四句前面两句写景对仗后面两句抒情不对仗,或者是前面两句不对仗后面两句对仗,而他这首诗四句都对仗,可以说是一首非常工整的、写得非常认真的`一首诗。杜甫有一个写诗的时候让人“语不惊人誓不休”,所以他就把这首诗千锤百炼。
拓展内容:绝句原文赏析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注释
1.鹭:一种水鸟名,鹭鸶。
2.西岭:指岷山。
3.千秋雪:终年不化的积雪。
4.泊:停靠。
古诗赏析
本诗由两联工整的对偶句组成。前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写的是动景。首句堂前黄鹂鸣于翠柳间,是*景;次句白鹭飞上青天,是远 景。这些景物的画面,色彩艳丽:嫩黄的小鸟,翠绿的柳林,雪白的鹭鸶,蔚蓝的青天,四种色彩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不仅有色还有声,有那婉转动听的莺歌,真是 一派生机勃勃的明丽的景象。
后两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写的是静景。前两句两个动词是“鸣”“上”,后两句是“含”“泊”,一动一静。第三句写西岭积雪,是 远景。“含”字运用拟人手法,十分贴切生动;“千秋”点出时间的久远,更显出其静。第四句写门前的船只,是*景。“泊”,停泊着,但这停泊的是将要驶往东 吴的船,静中包含着动;“万里”点出空间的辽阔。
这首诗,每句一景,其中动景、静景,*景、远景交错映现,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幽美*和的画卷,令人心旷神怡,百读不厌。
本文中基本包含了考试中考察古诗的大体内容,在准备考试时,可以做复*材料看看,有助于语文考试诗词类题。
两只黄鹂鸣翠柳全诗的意思赏析古诗词
在日常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泛指*古代诗歌。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两只黄鹂鸣翠柳全诗的意思赏析古诗词,欢迎大家分享。
这首《绝句》是杜甫住在成都浣花溪草堂时写的,描写了草堂周围明媚秀丽的春天景色。
《绝句》全诗翻译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一行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坐在窗前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绝句》原诗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注释
西岭:西岭雪山。
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泊:停泊。
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江苏省一带。
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
《绝句》赏析1
这首绝句,有一种超然物外的感觉。全诗词中并无人的出现,比如第一句第二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都是远处的情景,黄鹂,翠柳,形成了鲜明的颜色对比。白鹭,青天,也是一种色差,给人一种很强的代入感。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则是一种由远及*的写法,从窗外望去,山顶还有着白雪未曾消融,门前已有船只在漂泊。
写春日景象,但是未言春,却处处有春的存在,诗中无我,却处处都是由我而观出的景。
《绝句》赏析2
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草堂闲居时写的,共写绝句四首,本诗是其中的第三首,描写了草堂门前浣花溪边春景。
本诗由两联工整的对偶句组成。前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写的是动景。首句堂前黄鹂鸣于翠柳间,是*景;次句白鹭飞上青天,是远 景。这些景物的`画面,色彩艳丽:嫩黄的小鸟,翠绿的柳林,雪白的鹭鸶,蔚蓝的青天,四种色彩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不仅有色还有声,有那婉转动听的莺歌,真是 一派生机勃勃的明丽的景象。
后两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写的是静景。前两句两个动词是“鸣”“上”,后两句是“含”“泊”,一动一静。第三句写西岭积雪,是 远景。“含”字运用拟人手法,十分贴切生动;“千秋”点出时间的久远,更显出其静。第四句写门前的船只,是*景。“泊”,停泊着,但这停泊的是将要驶往东 吴的船,静中包含着动;“万里”点出空间的辽阔。
这首诗,每句一景,其中动景、静景,*景、远景交错映现,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幽美*和的画卷,令人心旷神怡,百读不厌。
本文中基本包含了考试中考察古诗的大体内容,在准备考试时,可以做复*材料看看,有助于语文考试诗词类题。
《绝句》赏析3
杜甫的这首五绝,四句两两相对,*朴如话,因此有人认为跟小孩子对对子没有什么区别(参见《鹤林玉露》)。明人王嗣爽在其《杜臆》中予以反驳说:余曰:上二句两间(指天地间)莫非生意,下二句见万物莫不适性。岂不足以感发吾心之真乐乎?王氏的意见是对的。此诗抓住景物特点写春色,画面优美,格调柔和,很能引发读者的喜春之情。
迟日,出自《诗经·七月》:春日迟迟。春天光照时间渐长,天气趋暖,正所谓天初暖,日初长(欧阳炯《春光好》)。诗人以迟日领起全篇,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并使诗中描写的物象有机的组合为一体,构成一幅明丽和谐的春色图。你看:阳光普照,水碧山青,草木复苏,万象更新。清风拂面,送来百花的芳香,带来春草的清馨。河滩上,溪岸边,冰雪融尽,泥土潮湿而松软,燕子轻盈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呢呢喃喃。水暖沙温,美丽多情的鸳鸯相依相偎,恬然静睡,十分娇慷可爱。燕子是侯鸟,诗人描写它是有意突出春天的特征。前二句的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组成一幅粗线勾勒的大场景,并在句尾以丽、香突出诗人强烈的感觉;后二句则是工笔细描的特定画面,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慵睡的静态写照。飞燕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温柔的春意,一动一静,相映成趣。而这一切全沐浴在煦暖的阳光下,和谐而优美,确实给人以春光旖旎之感。
清人陶虞开称杜甫笔法高妙,能以诗为画(《说杜》),此诗可为印证。但这首五绝之妙并不止于以诗为画,诗人着意传达的还是他感受到的柔和春意。如果说春日迟迟、江山秀丽、清风徐徐、花草芬芳以及燕子、鸳鸯,都是诗人的视觉、触觉(风)、嗅觉所感,那么泥土之融、沙砾之暖,便不是五官的直接感觉了。只因为对春天的阳光明丽、惠风和畅、鸟语花香感受至深,诗人无须触摸就能想象出泥土的松湿和沙砾的温暖;而泥之融、沙之暖的体会又加深了对飞燕的轻盈、鸳鸯娇慵的视觉印象,从而使诗人的整个身心都沉浸于柔美和谐和春意之中。
反复诵读此诗,你也会有春不醉人人自醉的感觉。此诗的成功不但在于作者善于观察物象,更在于作者善于体察物情。前人或谓杜甫这首诗与儿童属对何异。无非讥其造语*淡,未在追奇猎怪上下功夫,殊不知,这正是功力老到之处。周紫芝《竹坡诗话》云:作诗到*淡处,要似非力所能。苏轼也说:大凡为文……渐老渐熟,乃造*淡。这两句话用来评价杜甫这首五绝,至为恰当。
杜甫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浅析《边城》中翠翠的人物形象
沈从文的《边城》是一部优秀的中篇小说,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浅析《边城》中翠翠的人物形象,希望有所帮助!
沈从文的《边城》是*文学史上一件别致的艺术作品。《边城》赞美了“人性美的至美”,让人感受到美是人类的杰作,是一篇赞美人性之美的诗歌。《边城》中的人物翠翠是沈从文刻画的最成功也是最偏爱人物之一。她率真、美丽,充满活力,是沈从文心中的理想化人物,翠翠以其独特的艺术之美在小说中闪耀着不同的光芒。
1.人物形象之美
《边城》的开篇就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美丽的风景,那清澈见底的河流,山水间的小镇,吊脚楼,渡船。一切自然而美丽,一切如画,仿佛在一个梦里,给人以美的享受。翠翠就是在这个美丽、和*、和谐的成长环境中。因此,这也注定她温柔、诚实、率真的个性。
翠翠是一位十六七岁的山村小姑娘,聪明可爱,温柔大方,是悬挂着的露芽,是青山下的一只白色小羊,一只令人怜爱的小猫。她来自青山翠竹之间,这使得她身上散发着山野的纯净与秀气。她人虽小却很懂事,每天都会帮助祖父去拉渡船。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将皮肤变得黑中泛红,显示出力学上的独特之美。
湘西的清风秀水从小就陶冶了翠翠的情操,纯朴的民风净化她的心灵。因此,翠翠有着像水晶一样干净的性情。翠翠的成长与形象之美的塑造无法脱离边城的环境影响,更加受到了朴实的民风熏陶,同时,也受到了有着古道热肠的爷爷为人处事的启发。如小说所提,翠翠的爷爷是渡船能手,其忠厚老实,重义轻利。而书中写道“翠翠抱膝在月光下……月光如银子,无处不可照及,山上黄竹在月光下皆成为黑色,身边草虫声繁密如落”。这时的翠翠形象是美丽而温柔的。再加上边城的清新空气、柔和的月光、四周的景物,更是将翠翠之美推进一层,使读者沉醉在边城的.氛围纯美中。
2.人物人性之美
在一个没有受到外来文化和现代文明冲击下的乡村世界中,收获了对自然风光、人事最基本的感知。沈从文以最纯净的形式来看待这些并保存在心底,避免受到现代文化知识、新思想和各种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影响。因此,在沈从文描绘的和谐、宁静、简单的湘西边地所拍风景的情节是简单、纯粹、自然的人性美。
走进《边城》,读者肯定会被小说中的人性之美与纯朴的自然之美深深感动,由此交融成一个和谐的人性美。翠翠就是在这片灵山秀水中长大的,受到了淳朴的民风关怀。所以她是自然的化身,是沈从文理想的人物,是人性之美,是融入当地的生命的赞歌。《边城》所展现世界是简单,健康、淳朴、醇厚。小说用美丽的人性感动着读者,同样也在用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然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守护着翠翠的人性美。
翠翠的爱情世界是纯洁、美丽的,超越一切世俗的利益,但同时也是隐约而朦胧的,时有时无。随着时间的推移,翠翠长大了,感受到爱情的她也会将野花戴在头上,当是新娘礼服。当看见王团总家小姐手上戴一幅麻花铰的银手镯,翠翠心中也会产生艳羡之情,然而属于她的爱情却终归是一串美丽而又漫长的梦。同样,她在爱情中的表现一直以来都被视为翠翠人性美的重要体现。当翠翠和傩送初次相见时,她心底的爱情火花就被点亮了,但这依然是朦胧的、不清不楚、后知后觉的体会。当翠翠知道来做媒的是大佬时,他失望而错愕。她掩饰了心中的不满,而是依然期待着梦境中那份幸福的到来。翠翠的爱情为傩送而敞开,傩送一句“大鱼会吃掉你”,是二人爱情发展的隐喻。在翠翠想起傩送时,便会自然而然地想起这句误骂他的话,对她而言是一段美好的回忆。在天保来求亲时,翠翠表现出了一种对爱情的绝对忠贞。说到底,翠翠对傩送的爱情是少女心中一直有的梦境状态。当傩送在月夜之中为她唱歌时,翠翠已经被歌声所俘获。
3.人物爱情之美
当翠翠与傩送被分离后,读书心中最不愿看到的场景就是担心翠翠会上演其母亲的悲剧。令人欣慰的是,翠翠和傩送并未像母亲和军人一樣殉情而死,同样,翠翠所爱之人也并未放弃他和翠翠的爱情。
傩送拒绝了眼前的物质诱惑,翠翠更是表现出了一种比她母亲更加勇敢和坚强的爱情毅力。翠翠谢绝了船总让她住进家中的好意,“以为名分不定妥,到一个生人家里去不好,还是不如在碧溪岨等”。接着,她始终怀着希望和其波折的命运做着持久战争。翠翠面对各方面的磨难,等待着傩送归来,并坚定地选择去接受坎坷路上的各种挑战。毫无疑问,在爱情中,翠翠的性格展现出了对待爱情的柔中有刚的人物之美。
综上所述,翠翠是倾注了沈从文关于“爱”与“美”理想的艺术形象。翠翠成长与大自然的纯美中,并深受湘西边城中的淳朴之美、自然之美、受到喜乐的民风民情的熏陶。固然,她有着秀水青山一般的性情,可以说,翠翠是沈从文基于自身乡恋情感所孕育出来的一个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
戴油青镯子要看适合,油青多适于中老年人,且图片看着圈口略大,确定适合自己
说实话,此镯子没有问题,,糯化地,糯冰其实是商业的说法,也勉强可以算,油青的毛病就是发暗,闪灰,如果你喜欢倒也可以。
飘黑花,不过不够飘逸,且比较少,再加上被油青的底色影响,显的不显眼,不算加分项。
不过因为糯化底,棉絮被糯化的不突兀,不显眼,晶体感不强不显眼,料子厚实,没有偷工,总体看虽然还是属于消费级的中低档翡翠,但在这档次里还算可以。
2400的价格在下游市场里属于合理区间,不过可以再砍砍价,2000到3000这个价值区间都是合适的。
人家说我的翡翠是油青种的,不知道值不值钱。
油青种为一种质地细腻、通透而色暗如油的翡翠。
油青种翡翠,指的翡翠的绿色较暗的一种。
颜色不是纯的绿色,掺有灰色或带一些蓝色,因此不够鲜艳,也可讲颜色很沉闷。
颜色可以由浅至深,透明度一般较好,晶体结构,往往是纤维状,可以比较细。
由于它外表光泽似油脂光泽,因此称为油青种,如果它颜色较深,行家又称之为瓜皮油青。
凡是油润度足够油,颜色不鲜阳的种质很细腻的基本上都归入油青大类了。
龙石种的售价是十分昂贵的但是仍然是归入油青大类的 .因为没有看到你的翡翠,所以只能大概说说什么是油青种!
描写青翠翠竹的古诗
翠竹儿的古诗
青翠挺拔的竹子的诗句
翠竹的诗句
翠竹诗句
描写翠竹的古诗
有关翠竹的诗句
翠竹伴成长的古诗
写翠竹坚贞的古诗
风吹翠竹的古诗
形容翠竹的古诗
关于翠竹的诗句
赞美翠竹的诗句
写翠竹的诗句古诗
笔的古诗翠竹化玉管
跟翠竹相关的古诗
带翠竹的古诗词
描绘山青翠的古诗
形容翠竹的句子
形容青翠的古诗句
描写翠竹的诗句
描写春天翠竹的古诗
关于摇曳的翠竹的古诗
描写松柏翠竹的古诗
描写翠竹的句子
形容植物青翠的古诗
歌颂翠竹的诗句古诗
与翠竹有关的抒怀意象古诗
形容树木青翠的古诗词
描写泰山青翠的古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