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到陌生的地方的说说

关于刚到陌生的地方的说说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刚到陌生的地方的说说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刚到陌生的地方的说说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刚到陌生的地方的说说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457) 语录(28) 说说(417) 名言(1) 诗词(12) 祝福(2) 心语(3)

  • 一个人到了陌生的地方说说 关于陌生的城市的句子

  • 陌生,一个人,地方
  •   1、 少年的眼里没有害怕,只有向前的孤勇,曾经的少年在陌生的地方走过很远很远的夜路!

      2、 人生最好的旅行,就是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发现一种久违的感动。

      3、 明天就要离家去深圳了,第一次独自去一个陌生的地方,那个地方还是称作学校,但是我的身份不再是学生了。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非常,非常地忐忑。

      4、 我累了,我好烦,我哪都不想呆,还能去哪里呢,去远一点的地方吧,多远是远?全是陌生人的地方,可是熟悉的城市又如何呢,连个懂你的人都没有,那不也是陌生的地方。

      5、 哈尔滨,于我而言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在外漂泊多年,最爱的城市依然是他!

      6、 舞台上的聚光灯,点亮了你的目光。孤注一掷的决定,照亮了未来的迷茫。在遥远的城市,陌生的地方,我寻思着你的方向。

      7、 第一次这么久住在县城,这里的市井气息很浓郁,早上的早市,晚上的夜市,在一条街上,车水马龙,喧哗吆喝。在陌生的地方,陌生的人,我也过着陌生的生活。一切都让我好不自在,却又难以忘怀...

      8、 在陌生的地方,认识不同的朋友,大家一起计划出去吃,出去玩,大家一起商量,讨论,互相分享自己的感受,偶尔再吹吹牛,喜欢这种生活。

      9、 倒计时开始,又要离开熟悉的地方去陌生的地方,再重新熟悉所有的人所有的事所有的物所有的一切,这里是我目前住的最久的地方了,离开还是会有不舍,何时才能不再过这样的四处漂泊居无定所的日子。

    [阅读全文]...

2022-05-23 16:20:30
  • 一个人到了陌生的地方说说 关于陌生的城市的句子

  • 陌生,一个人,城市
  • 1、 少年的眼里没有害怕,只有向前的孤勇,曾经的少年在陌生的地方走过很远很远的夜路!

    2、 人生最好的旅行,就是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发现一种久违的感动。

    3、 明天就要离家去深圳了,第一次独自去一个陌生的地方,那个地方还是称作学校,但是我的身份不再是学生了。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非常,非常地忐忑。

    4、 我累了,我好烦,我哪都不想呆,还能去哪里呢,去远一点的地方吧,多远是远?全是陌生人的地方,可是熟悉的城市又如何呢,连个懂你的人都没有,那不也是陌生的地方。

    5、 哈尔滨,于我而言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在外漂泊多年,最爱的城市依然是他!

    6、 舞台上的聚光灯,点亮了你的目光。孤注一掷的决定,照亮了未来的迷茫。在遥远的城市,陌生的地方,我寻思着你的方向。

    7、 第一次这么久住在县城,这里的市井气息很浓郁,早上的早市,晚上的夜市,在一条街上,车水马龙,喧哗吆喝。在陌生的地方,陌生的人,我也过着陌生的生活。一切都让我好不自在,却又难以忘怀…

    8、 在陌生的地方,认识不同的朋友,大家一起计划出去吃,出去玩,大家一起商量,讨论,互相分享自己的感受,偶尔再吹吹牛,喜欢这种生活。

    9、 倒计时开始,又要离开熟悉的地方去陌生的地方,再重新熟悉所有的人所有的事所有的物所有的一切,这里是我目前住的最久的地方了,离开还是会有不舍,何时才能不再过这样的四处漂泊居无定所的日子。

    [阅读全文]...

2022-07-20 17:58:04
  • 一个人到了陌生的地方说说 关于陌生的城市的句

  • 陌生,一个人,城市
  • 1、 少年的眼里没有害怕,只有向前的孤勇,曾经的少年在陌生的地方走过很远很远的夜路!

    2、 人生最好的旅行,就是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发现一种久违的感动。

    3、 明天就要离家去深圳了,第一次独自去一个陌生的地方,那个地方还是称作学校,但是我的身份不再是学生了。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非常,非常地忐忑。

    4、 我累了,我好烦,我哪都不想呆,还能去哪里呢,去远一点的地方吧,多远是远?全是陌生人的地方,可是熟悉的城市又如何呢,连个懂你的人都没有,那不也是陌生的地方。

    5、 哈尔滨,于我而言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在外漂泊多年,最爱的城市依然是他!

    6、 舞台上的聚光灯,点亮了你的目光。孤注一掷的决定,照亮了未来的迷茫。在遥远的城市,陌生的地方,我寻思着你的方向。

    7、 第一次这么久住在县城,这里的市井气息很浓郁,早上的早市,晚上的夜市,在一条街上,车水马龙,喧哗吆喝。在陌生的地方,陌生的人,我也过着陌生的生活。一切都让我好不自在,却又难以忘怀...

    8、 在陌生的地方,认识不同的朋友,大家一起计划出去吃,出去玩,大家一起商量,讨论,互相分享自己的感受,偶尔再吹吹牛,喜欢这种生活。

    9、 倒计时开始,又要离开熟悉的地方去陌生的地方,再重新熟悉所有的人所有的事所有的物所有的一切,这里是我目前住的最久的地方了,离开还是会有不舍,何时才能不再过这样的四处漂泊居无定所的日子。

    [阅读全文]...

2022-06-25 00:20:09
  • 西方 “陌生化” 理论纵读

  • 西方 “陌生化” 理论纵读

      在学*、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那么一般论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西方“陌生化”理论纵读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西方“陌生化”理论纵读

      对“陌生化”理论的探讨与研究,国内外学者大多停留在对俄国*文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所提出的“陌生化”的定义和阐述上,视“陌生化”为什克洛夫斯基的独创。不可否认,作为一个诗学范畴,“陌生化”是由俄国*者什克洛夫斯基所提出。但是若我们将“陌生化”视为一种诗学原则和诗学思维模式,我们却可以尝试得出这样的结论:在西方文艺美学史上,“陌生化”诗学思想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它源于亚里士多德,经由朗吉弩斯、马佐尼、缪越陀里、黑格尔和浪漫主义诗人的发展,成熟于什克洛夫斯基和布莱希特,并在现当代文艺美学家身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承继。

      在对西方“陌生化”思想进行论述时,笔者还想澄清一点:将西方古典诗学中的“新奇”诗论作为“陌生化”理论的发展阶段而进行论述,并不是说“新奇”诗论就是一种“陌生化”诗学思想。“新奇”作为一个诗学范畴,其内涵和外延都比“陌生化”要大、要广泛得多,在某种程度上,“新奇”本身就容纳了“陌生化”这一范畴。这里将“新奇”诗论列入“陌生化”思维模式的发展过程中,只是想说明以下两点:首先,“新奇”诗论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陌生化”诗学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与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进行通约对读。在讨论“陌生化”诗学思想在西方现当代诗学中的继承时,也是本着这一思路进行论述的。其次,“陌生化”理论虽说是由俄国*者什克洛夫斯基所提出,但我们倾向于认为,在西方文艺美学史上,“陌生化”诗学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俄国*只是“陌生化”理论的成熟阶段,而西方古典诗学中的“新奇”诗论则是其理论形成的前奏。

      第一节 西方古典诗学中的“新奇”诗论

      在西方文艺美学史上,第一个对“新奇”进行论述的是亚里士多德(Aristotle)。他在《诗学》与《修辞学》中说:

      给*常的事物赋予一种不*常的气氛,这是很好的;人们喜欢被不*常的东西所打动。在诗歌中,这种方式是常见的,并且也适宜于这种方式,因为诗歌当中的人物和事件,都和日常生活隔得较远。[33][P90]

      一切“发现”中最好的是从情节本身产生的,通过合乎可然律的事件而引起观众的惊奇的“发现”。[34][P650]

      使用奇字,风格显得高雅而不*凡;……所谓奇字,是指借用字、隐喻字、衍体字以及其它一切不普通的字。……这些字应混合使用,……可以使风格不致流于*凡与*淡。[35][P657]

      亚里士多德强调语言与情节的“惊奇”、“不*常”和“奇异”,认为通过这些艺术手法,将*常熟悉的事物变得“不寻常”,变得“奇异”,才能使“风格不致流于*凡与*淡”,使观众有“惊奇”的快感。观众也正是在这种“惊奇”的“发现”之中,得以超越日常的*以为常的知觉经验,产生出乎意外的新颖美感。

      古罗马美学家朗吉弩斯(Longinus)从“崇高”的角度出发,对亚里士多德的“惊奇”诗论进行了补充。他说:“诗的形象以使人惊心动魄为目的”,“凡是使人惊心动魄的总是那些奇特的东西。”[36][P147]所谓“奇特的东西”,就是陌生的东西。在朗吉弩斯看来,这种“奇特”的陌生东西是崇高感得以产生的重要因素。观众对美的欣赏也是以获得陌生、奇特的感受为旨归。因为“一切日用必须的事物,人们视为*淡无奇,他们真正欣赏的,却永远是惊心动魄的事物。”[37][P147]

      16世纪意大利美学家马佐尼(Mazzoni)在亚里士多德“惊奇”说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诗学理论观。在《神曲的辩护》里,他认为,诗应具有“不*凡的故事情节和思想”,[38][P200]它的目的在于引起读者的奇特感受:

      诗人和诗的目的都在于把话说得能使人充满着惊奇感,惊奇感的产生是在听众相信他们原来不相信会发生的事情的时候。……诗的目的在于产生惊奇感。[39][P201]

      马佐尼强调诗的目的在于产生陌生的“惊奇”感,即打破读者的前在的期待视野,将一种与众不同的、超脱日常经验的陌生前景置于读者面前,从而不断推陈出新,不断给人以新的强烈震撼。当读者感受到某种事物的不合常情或偏离某种正规的传统轨道时,身心会产生一种从未体验过的情感冲击,从而获得前所未有的审美享受。

      17世纪意大利美学家缪越陀里(Muratori)从对诗歌美学的研究出发,提出了“新奇”这一概念。他说:“诗人所描绘的事物或真实之所以能引起愉快,或是由于它们本身新奇,或是由于经过诗人的点染而显得新奇。这种(发见新奇或制造新奇的)功能同时属于理智和想象。”[40][P49]缪越陀里强调“新奇”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发见新奇”与“制造新奇”的统一。其中“发见新奇”是从客体本性方面入手的,而“制造新奇”则是强调要发挥主体的能动性。这就从主客体相统一的角度对“新奇”进行了理论上的补充。

      17世纪英国文学评论家爱迪生(Addison)从审美趣味方面对“新奇”进行了论述。在《论洛克的巧智的定义》中,他说:

      凡是新的不*常的东西都能在想象中引起一种乐趣,因为这种东西使心灵感到一种愉快的惊奇,满足它的好奇心,使它得到它原来不曾有过的一种观念。……就是这个因素要求事物应变化多彩。[41][P97]

      爱迪生第一次从审美趣味的切入点论及了“不*常”的日常事物所引发的陌生美感。同时,他认为这是一种“愉快的惊奇”,则是从心理学美学角度着眼的,从而使其理论进入了审美心理的层次。

      “新奇”诗论发展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主要体现在德国古典美学家黑格尔(Hegel)和浪漫主义诗人的表述中。

      在《美学》和《精神现象学》中,黑格尔多次论及“惊奇感”问题。他说:

      艺术观照,宗教观照(毋宁说是“二者的统一”)乃至科学研究一般都起于惊奇感。人如果没有惊奇感,他就还是处于蒙昧状态,对事物不发生兴趣,没有什么事物是为他而存在的,因为他还不能把自己和客观世界及其中事物分别开来。从另一个极端来说,人如果已不再有惊奇感受,就说明他已把客观世界看得一目了然。他或是凭抽象的知解力对这客观世界作出一般人的常识的解释,或是凭更高深的意识而认识到绝对精神的自由和普遍性。……客观事物对人既有吸引力,又有抗拒力。正是在克服这种矛盾的努力中所获得的对矛盾的认识才产生了惊奇感。[42][P22]

      只有当主体与客体尚未完全分裂而矛盾已开始显现的时候,即人在客观事物中发现他自己,发现普遍的、绝对的东西时,惊奇感才会发生。而这种惊奇感的直接效果是“人一方面把自然和客观世界看作与自己对立的,自己所赖以生存的基础,把它作为一种威力来崇拜;另一方面人又要满足自己的要求,把主体方面所感觉到的较高的真实而普遍的东西化成外在的,使它成为观照的对象。”[43][P22]可见,在黑格尔那里,惊奇感是艺术起源和发展的内在动力与源泉,艺术的发展过程是不断地维持惊奇感的过程。

      黑格尔还从文学发展的角度看到了无意识化和陌生化的关系。他认为在一个民族的早期,语言还没有形成,要通过诗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当时诗人的话语,作为内心生活的表达,通常已是本身引人惊赞的新鲜事物,因为通过语言,诗人把前此尚未揭露的东西揭露出来了”,“使隐藏在深心中的东西破天荒地第一次展现出来,所以令人惊异”,[44][P65]诗利用共同生活中的语言,并将之“加以提高,使它产生新鲜的效果”。[45][P66]但是,“在过去时代里许多本来是新鲜的东西,经过重复的沿用,就变成了*惯,逐渐*以为常,转到散文领域里去了”。[46][P63]“在这种情况下,诗就要有一种自觉的努力,才能使自己跳出散文观念的惯常的抽象性,转到具体事物的生动性”,“为着要引起兴趣,诗的表现就须背离这种散文语言,对它进行更新和提高,变成富于精神性的”。[47][P62-66]

      继黑格尔之后,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诗人和美学家也提出了他们的“新奇”诗学观。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Wordsworth)在《抒情歌谣集》序言中说:“诗的主要目的,是在选择日常生活的事件和情节,自始至终竭力采用人们真正使用的语言来加以叙述和描写,同时在这些事件和情节上加上一种想象的光彩,使日常的东西在不*常的状态下呈现在心灵面前”;[48][P42]柯勒律治(Coleridge)认为,诗的目的是“给日常事物以新奇的魅力,通过唤起人对*惯的麻木性的注意,引导他去观察眼前世界的美丽和惊人的事物,以激起一种类似超自然的感觉”,并且,他认为:“世界本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可是由于太熟悉和自私的牵挂的翳蔽,我们视若无睹、听若罔闻,虽有心灵,却对它既不感觉,也不理解。”[49][P63]雪莱(Shelley)声称,“诗掀开了帐幔,显示出世间隐藏着的美,使得*凡的事物也仿佛是不*凡”;[50][P129]德国浪漫主义者诺瓦利斯在其著作《片断》中则写道:“以一种舒适的方法令人感到意外,使一个事物陌生化,同时又为人们所熟悉和具有吸引力,这样的艺术就是浪漫主义的诗学。”[51][P207]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雪莱所言的“加上一种想象的光彩”、“给日常事物以新奇的魅力”和“使得*凡的事物也仿佛是不*凡”,其实就是一种陌生化思维模式,只是它们各自所采用的表述不同罢了。

      从思维模式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发现,西方古典诗学中的“新奇”诗论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陌生化”这一思维模式。但总的来说,此阶段的“新奇”诗论还停留在语言学和修辞学的层面上,视“新奇”为诗学语言的一个艺术要求,一个为作为文学主体的内容而服务的形式和修辞上的要求。究其根源,是由其所处的时代文化背景与人文思想语境所决定的。在亚里士多德时代,几乎所有的哲学、美学家都不约而同地将艺术的本质视为对外在世界的模仿。亚里士多德在批判柏拉图的超感性的理念世界的基础上,认为美和艺术的本质应从客观现实世界中去寻找。认为只有从现实的生活出发,才能找到文学的真正“主人公”。在亚氏的眼中,每一事物的本身与其本质是“实际合一的”,“认识事物必须认识其本质”,“美合于美的本质”,[52][P134]“美和善正是许多事物所由以认识并由以动变的本原”,[53][P84]文学的本质在于对客观事物的模仿,文学的“主人公”是文学作品的内容所显现的社会现实。基于这么一种文学本质观,使得他对“新奇”的论述只可能局限于语言文字及修辞学的层面上。

      至于朗吉弩斯、马佐尼、缪越陀里、爱迪生以及十八、九世纪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们或主张艺术模仿现实,或主张艺术表现情感,而这两者都是视文学所表现的内容为文学的本体,他们不愿,也不可能将文学语言和文学形式的“新奇”置于高于一切的地位。这就注定了他们对“新奇”的论述也只能是在不触及传统思想语境的范围内进行。

      这一传统发展至黑格尔,非但没有得以改观,反而变得更为突显。在黑格尔的哲学和美学思想中,“理念”是一个超越一切的精神力量,是宇宙的最高存在。它相当于传统诗学中的“存在”、“本质”、“逻各斯”、“理式”、“道”等。所有的一切都以显现“理念”、观照“理念”为旨归。“美是理念的感性显性”。黑格尔从“理念”这一核心范畴构筑了其庞大的哲学和美学大厦。所有的一切都来自于“理念”,所有的一切都又复归于“理念”。在这一思想的主导下,文学、美都是“理念”在现实生活中的“去蔽”。通过文学,通过对美的欣赏,通过“去蔽”,我们得以对精神的最高存在——“理念”进行观照。既然文学是“理念”在现实生活中的“感性显现”,那文学语言及形式的“惊奇”与“陌生”,充其量也只是显现其客观“理念”的一种方式,一种工具而已,而不可能成为文学的“主人公”,成为其思想主导的叛逆因素。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俄国*者那里才得以改观。

      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是西方“陌生化”诗学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西方“陌生化”诗学思想成熟的标志。因前文已对其理论进行过详细论述,故这里不再赘述。

      第二节 布莱希特的“间离法”理论

      在什克洛夫斯基提出“陌生化”诗学理论大约20多年后,德国戏剧理论家布莱希特(Brecht)从戏剧理论方面又一次对“陌生化”(德文为Verfremdung,又译为“离间法”或“离间效果”)理论进行了阐述。

      一九三五年春,布莱希特在莫斯科欣赏了前来演出的*京剧艺术,并于次年撰写了《*戏曲艺术的陌生化》一书。在书中,他提出了“陌生化”概念,其后,他又撰写了一系列文章,从剧本构成、表演方式、人物语言等方面对“陌生化”诗学进行了深刻论述。

      在《论实验戏剧》中,布莱希特对“陌生化”进行了定义:

      把一个事件或者一个人物性格陌生化,首先意味着简单地剥去这一事件或人物性格中的理所当然的、众所周知的和显而易见的东西,从而制造出对它的惊愕和新奇感。[54][P204]

      在定义“陌生化”的同时,布莱希特又从不同方面对其进行论述:

      日常生活中的和周围的事物、人物、在我们的眼里是很自然的,因为我们对它已*以为常。对它们陌生化就意味着把它们放在一定距离之外去。细致地建立一套对*以为常的,从不怀疑的事件进行追究的技巧。[55][P125]

      陌生化这种艺术使*日司空见惯的事物从理所当然的范畴提高到新的境界。[56][P125]

      可见,“陌生化”就是通过对*以为常、众所周知的事件和人物性格进行“剥离”,使演员与角色、演员与观众之间产生一种距离,进而使人们从新的角度来看*以为常的事件和人物性格,并从中发见出新颖之美。这与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极其相似。

      虽然如此,但当我们把“陌生化”放到他们各自的诗学理论中加以考察的话,又会发现两者有着质的不同。

      这种差异首先体现为二者对文艺的社会功能认识上的差异。在*者看来,“陌生化”是一个纯粹的美学概念,文学应成为独立的自足体和与世界万物相分离的自在之物,因而很少去考虑“陌生化”产生的社会效果;而在布莱希特,“陌生化”已超越了单纯的形式与结构层面,而成为参与、介入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手段,其最终目的在于完成对社会的批判和改造。在《街景》中,他说:

      一种技巧,它所要表演的人与人之间的事件,具有令人惊异的、需要解释的、而不是理所当然的、不是单纯自然的事物的烙印。这种效果的目的是使观众能够从社会角度做出有益的批判。[57][P181]

      在布莱希特那里,“陌生化”不仅仅只是一个美学范畴,它更是一个哲学上的认识范畴,是认识事物的一种特殊规律。他曾经把陌生化的实现过程概括为这样一个公式:认识(理解)——不认识(不理解)——认识(理解)。这是一个认识上的三部曲,类似于黑格尔的“正题——反题——合题”的发展规律。首先,我们认识日常生活中的*见之物;其次,通过陌生化手法使我们对*见之物产生惊愕与异化感;最后,在更高层次上达到对*见之物的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可见,布莱希特的“陌生化”并不像什克洛夫斯基所提倡的那样“唯陌生而陌生”,而是希冀借陌生化达到对事物的更高层次、更深刻的理解与熟悉。正如他的学生维克维尔特所说:“‘陌生化’是在更高一级的水*上消除所表演的东西与观众之间的间隔。陌生化是一种可以排除任何现象的‘陌生性’的可能性……因此,陌生化是真正地令人熟悉。”[58][P204]维克维尔特的话是很精辟,也是很中肯的。布莱希特的“陌生化”不象人们所想象的那样,仅仅存在于制造间隔,而恰恰正是力图在更高层次上消除这种间隔。制造间隔只是一个步骤,一个程序,更重要的是消除间隔,达到对事物的更深刻的熟悉。

      其次,二者所依附的理论基石不同。在俄国*者那里,美不在于对外在事物的逼真描绘,也不在于表现了作者一定的心灵情感,而在于文学自身的“主人公”——文学性——所显现出来的诱人的艺术魅力。“陌生化”是“文学性”获得源源不绝的生命活力之所在,也是审美接受者获得新奇美感享受的根本;布莱希特则在“美是生活”的命题上继续前进,它认为美是客观事物的显现,是客观存在在艺术形式中的本真显现。美与生活的关系不是被动的,而是能动的,他说:“一切前进的事物,亦即在生产中导致社会改造的每一摆脱自然束缚的**,人类按照新的方向所从事的一切改善他们的命运的尝试,不管在文学里作为成功或者失败加以描写,都赋予我们一种胜利的或者信赖的情感,带给我们对一切事物转变可能性的享受。”[59][P120]可见,布莱希特美学理论的基石是牢牢地根植于革命现实主义的大地上,“陌生化”是对被资本主义“异化”文明掩盖下的本然生活的一种挖掘手段。

      布莱希特如此强调在戏剧创作中运用“陌生化”手法,这并不是没有理由的。它是布莱希特把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运用于艺术实践的产物。布莱希特认识到,虽然“阐述人类社会本质的新兴科学在被统治者与统治者的斗争中建立起来了”,[60][P116]然而,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观察事物的新眼光还不能同样用来观察社会”,[61][P116]存在着人与人之间不*等关系的社会仍然是“一个尚停留在黑暗中的领域”,因为,“受到了掌握*的阶级——资产阶级的束缚”。[62][P116]这种状况带来的严重后果是:“群众并不总是知道要求真实的,当他信假为真的时候,可以几百年之久而不自觉。”[63][P235]从这种社会考虑出发,布莱希特认为戏剧的首要任务,是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思想和政治上的启蒙,即启发他们的阶级意识。布莱希特看到,在这个资本主义统治下的“黑暗”社会,传统的是非曲直观念是颠倒的,处于剥削奴役地位的阶级千百年来一直在沿袭着占统治地位阶级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因为,“统治阶级的思想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因为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受统治阶级支配的。”[64][P48]因此,布莱希特认为要使戏剧真正发挥其积极的社会功能,有效地反映或揭露被历代剥削阶级偏见或*俗所蒙蔽的现实,就必须使用“特殊的镜子”,而这面“特殊的镜子”,就是“陌生化”。只有通过“陌生化”改变人们的思维定势,引导他们“用异样的目光去认识事物”,[65][P127]对被资本主义异化的世界作出判断,才能打破思想统治上的异化,获得真理性的认识。

      布莱希特与什克洛夫斯基的理论有着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对于此问题,国内外学者见解不一。英国著名的布莱希特研究专家约翰魏勒特认为,布莱希特的理论是什克洛夫斯基理论的翻版,因为布莱希特的“陌生化”理论是在其一九三五年莫斯科之行后提出的。但这种观点因为缺乏史料的证实而得不到学术界的认可。如美国学者雷内韦勒克就反对说,布莱希特的“陌生化”理论是其独创,是他从自己的戏剧实践中发展而来的。[66][P124]还有的学者认为布莱希特的“陌生化”理论是黑格尔辩证法和马克思“异化”理论及什克洛夫斯基“陌生化”理论的综合产物。如德国学者莱因露尔德格里姆和*著名布莱希特研究专家黄佐临和叶廷芳就是持此观点。[67][P116]笔者也同意此说。因为布莱希特确实是在一九三五年的莫斯科之行后才提出“陌生化”的,而在此之前,什克洛夫斯基早在一九一九年就已有此提法,布氏与什氏的理论在美学内涵上有着许多相似处,因而,什克洛夫斯基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应该是影响了布莱希特,而不仅仅只是一种巧合。但什克洛夫斯基的影响又不是唯一的,黑格尔和马克思对布莱希特也有很大的影响:布莱希特“陌生化”理论的原型也可以说就是马克思的“异化”观,只是加以了改造;而他对“陌生化”实现过程的论述则明显受到了黑格尔的影响,它的“陌生化”的认识论三部曲完全符合黑格尔“正题——反题——合题”的辩证法认识观,并且,在其所写的论文中,他也曾多次提到黑格尔对其的影响。由此可见,什克洛夫斯基是在美学——文学方面对布莱希特产生了影响,而黑格尔与马克思则从哲学——社会学方面影响了布莱希特,布莱希特也正是将这两个范畴融为一体,从而把“陌生化”塑造成了一个进行哲学认识的美学手段。

      俄国*的“陌生化”理论追求文学的内在自足性,极力避免对社会作出任何的意识形态批判,而布莱希特则旗帜鲜明地将“陌生化”用作认识生活、干预生活的重要手段。由于布莱希特的这种创造性变革,传统的“陌生化”诗学理论得以冲破什克洛夫斯基所营造的象牙塔,融入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并赢得持久的旺盛生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布莱希特的“陌生化”诗学是对什克洛夫斯基“陌生化”诗学的一次伟大超越。

      第三节“陌生化”在现当代诗学的承继

      无论是作为诗学技巧,还是文学创作原则,抑或是诗学的思维模式,“陌生化”这样一个以突出艺术语言的审美特性为主旨的诗学理论,对西方现当代诗学的影响是彰明显著的。

      捷克著名理论家穆卡洛夫斯基就直接受俄国*的影响,对文学语言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探讨。穆卡洛夫斯基将语言区分为标准语言和诗的语言。在他的诗学观念里,诗的语言的最大限度是把言辞“突显”(foregrounding,又译为“置于前景”或“前景化”),而“突显”是自动化的反面,即是说,它是一种行为的反自动化。标准语言则极力避免突出,它的目的在于将接受者的注意力吸引到由“突显”所反映出来的主题内容上。穆卡洛夫斯基认为,“在诗的语言中,突出达到了极限程度,它的使用本身就是目的,而把本来是文字表达的目标的交流挤到了背景上处,它不是用来为交流服务的,而是用来突出表达行为。”[68][P417]又说:“和标准语言相比,诗的语言是一种不同的语言形式,它有自己的功能。……然而对标准语的规范的歪曲是诗的灵魂。因此,要求诗的语言遵守这种规范是不适当的。”[69][P412]这里,穆卡洛夫斯基所说的“突显”,“对标准语的规范的歪曲”,即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可见,穆卡洛夫斯基的“突显”理论是对“陌生化”理论的一种继承与发展。

      什克洛夫斯基对“本事”与“情节”的区分,对法国结构主义叙事学的建立也起了不容忽视的推动作用。法国著名结构主义者罗兰巴特要《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中对小说的功能层、行动层、叙述层的分析方法,实际上就是对小说“本事”与“情节”关系的一种综合性的结构剖析,从而使什克洛夫斯基对叙事作品陌生化手段的论述变得程序化,并成了一种结构分析的范例。至于格雷马斯和托多洛夫对叙事语法的分析,热奈特对“故事——叙事话语——叙事行为”的区分,连佛斯特对故事与情节的分析与界定,实际上也可以被看成是俄国*叙事理论的操作。因此,可以认为,俄国*对“本事”与“情节”的区分,为整个结构主义叙事学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揭示了现代小说结构形态研究的基本模式。

      俄国*者以隐在读者和感受为批评标准和价值中心和理论架构,给了接受美学以重大启示。20世纪初,接受美学尚未产生,但什克洛夫斯基从读者的心理机制、心理活动的规律提出自动化与陌生化的原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伟大的洞见。首先,“陌生化”肯定了接受主体的“心理永远趋向于‘求新趋异’、‘趋奇走怪’”[70][P42]的心理规律,这就为接受美学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心理基础;其次,“陌生化”承认读者在整个艺术活动过程中并不是消极被动的,“一幅画是艺术家和观众共同创造出来的”,[71][P188-189]读者的原初审美格局、期待视野,当下的审美追求影响并牵制,甚至制约着艺术家的创作。在某种程度上,读者求新趋异的心理欲望成为了艺术创作、艺术发展的潜在的动力源。在这个意义上,“陌生化”原理已远远超越了传统的能动反映论,而内蕴了本体论的意义;再次,“自动化——可感受性——陌生化”这一理论,实际上包含着对接受心理的注意。著名的接受美学理论家,美国学者霍拉勃在《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一书中就称俄国*是接受美学的先驱。他说:“俄国*者提出了一个与接受理论密切相关的、全新的解释方式,他们把形式概念扩大到包括审美感知,把艺术作品解释为作品‘设计’的总和,把注意力转向作品的解释本身。”[72][P292]从霍拉勃的话里,我们可以看到,*者所言的“自动化——可感觉性——陌生化”理论,其本身就是对接受过程的一种理解与分析。当作者运用陌生化手段来造成一种形式的可感觉性,为接受者提供一种陌生的审美感知的对象,并借以扩大审美感知的长度和难度时,实际上也就表现出作者对接受主体“期待视野”的一种预测和估计。而且,按照接受美学的理论,接受者期待视野的历史变迁,常常会引起文学评价尺度的变化,表现为旧的题材、形式、手法、技巧的淘汰和新的题材、形式、手法、技巧的产生,这正是俄国*所说的文学发展动力理论(文学史观)的一种新表达,一种立足于接受主体接受心理的表达。因此,霍拉勃认为:俄国*的“文学史的动力概念包含着姚斯的‘期待视野’和伊瑟尔的‘间隙’(gaps)和‘未定性’(indeterminations)思想。”[73][P300]

    [阅读全文]...

2022-03-17 04:55:41
  • 找个地方

  •   找个地方    1  找个无人的地方  把自己埋藏  就像树上的松鼠  从不关心天空和白云  把松果藏进梦里  守着一个丰收的季节忘掉严冬    2  找一个幽深的小巷  深居简出  再不关心新闻和鸡鸣  把思想种植在床上  任整片森林填满胸膛    3  找一座高俊的大山  隐居起来  整日与神仙对弈  再不染人间凡尘琐事  听流水琴韵  踏花与蝴蝶嬉戏    4  找一个遥远纯洁的草原  只想去草地上躺一会  那里的天籁  一定是生命里久违的声音  再做一个甜甜的梦    5  找个海边最好有片沙滩  看海浪海鸥和惹隐惹现的小岛  蹲在礁石上垂钓  与上钩的鱼儿说说海底佳肴

    [阅读全文]...

2022-06-03 18:31:52
  • 陌生组诗

  • 陌生
  • 陌生组诗

      《下午》

      辽阔的下午有一种骨子里的甜美

      等待着阳光斜斜地照下来。其实这样也好

      那些让我动心的音乐,响了起来

      我可以放下许多,不去想沉重的生活

      阳光照耀的下午,含着秋天寒意的花朵

      足够我去沉醉

      风一样的下午,阳光斜斜地,手扶一朵

      水做的云,就着一杯水

      细细地打量走过的女子。下午

      为自己刨上一点点坠落的阳光

      慢慢*息,秋天骨子里的甜美

      下午呀,听风的音乐

      与我一起甜美

      《陌生》

      陌生的人呀,你正好在眼前走过

      陌生的情绪呀,你正好坠入绝境

      住在乡村的日子,如此不陌生

      那小河里的鱼呀,我认得

      高高的山冈上,树在风里摇曳

      与我如此遥远的诱惑,与今天隔得有点*

      明天,我看着那些长大的日子

      我会送上唯一的绿发

      陌生的人呀,你从此不再陌生

      陌生的情绪呀,你从此不再陌生

      而我却变得陌生

      《山冈上》

      山冈上,雾起的样子短了视野的长度

      盘山而上,一棵树

      告诉我秋天在惊慌里开出了一朵朵黄黄的花

      怀里的情绪,默默走过

      清晨写一些真诚的话,给思念的人

      月光下的屋檐,夜里留下的温柔

      仿佛还在,还在影响清晨的衣襟

      花儿一定醉着,山冈上,一棵树

      挡住了雾的去路

      《在四眼桥》

      在四眼桥,下午的阳光如此地灿烂

      如此让秋天的情绪春意盎然

      音乐,节奏如此地适合,如此地动人

      这是一个人喜欢的时间

      想与三五个文字一起,来来往往

      最直接的`情绪那样春意盎然。有人在写诗

      有人在打麻将

      还有我在听音乐,看见一个女子在眼前走过

      抱过的腰肢,搂过的肩膀,都是四眼桥的美丽

      都是下午四眼桥好好的脾气

      四眼桥,现在停下来,和

      阳光一起温暖

      《女儿的电话》

    [阅读全文]...

2022-02-15 20:32:52
  • 生我养我的地方说说句子

  •   人越老,越对故乡有执念,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酒足饭饱,搬个小板凳,看田间轻烟缭绕,听夏蝉奏交响曲,这是生我养我的地方,也是我心里最纯净的角落。

      每次回到这儿,心里都会默默的想,一定要拼命调回来,因为这儿有熟悉的三五好友,有亲爱的家人,有会东街角来来往往的回忆,最爱的家乡也在这儿,生我养我的地方,努力吧。

      落日好美,好珍惜,跟你们一起,在这熟悉的地方里,生我养我的地方,欣赏这雨后的傍晚,天空真的好好看,那是因为跟你们一起,跟你们待在一起。

      想带你来我家,带你看看这个生我养我的地方,给你讲讲我小时候的故事。

      我爱我的祖国,因为这是生我养我的地方,他国再好也是异乡,异乡便是客,终究没有归属感。

      故乡是桃花盛开的地方,难怪把悦崃画成桃花乡,故乡是悦崃,故乡是画廊,故乡是月亮歌舞的地方,难怪把悦崃喊成月亮场,故乡是悦崃,故乡是天堂,故乡是东方红水库的地方,故乡是寺院贡米的地方,故乡是啰儿古调诞生传唱的地方,故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

      有一个地方永远值得我魂牵梦绕,那就是生我养我的故乡。

      雨后早晨依然堵车,但,我依旧爱这个生我养我的地方!

      一年多没有回老家了,突然之间想起要回老家看看。看看这个生我养我的地方,看看这里的山清水秀。有点尴尬的是,居然找不到自己的“家”。

      为什么会爱这片土地,因为那是生我养我的地方。

      以前总想着出去闯荡,离开父母,殊不知,离开父母的庇护,自己什么也不是。越长大越想回到生我养我的地方。

    [阅读全文]...

2022-01-06 21:42:14
  • 适合学生旅游的地方介绍

  • 旅游,学生,旅行
  • 适合学生旅游的地方介绍

      学生特别是大学生,在学校有大把的时间,趁这个时间出去旅游是一个很不错的决定,那么大家知道学生去哪里旅游好吗?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北京的故宫,长城和四合院

      首先给大家介绍的就是北京旅游,去北京一定要去看一看北京的故宫,长城和四合院,之所以介绍这三处是因为故宫是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曾经住过24位皇帝,是明清两朝(公元1368~1912年)的皇宫,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建议大家雪天去紫禁城吧,你绝对不会失望的。真的非常震撼。

      长城相信小编就不用给大家介绍了,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的奇迹,是*悠久历史的见证。

      去北京一定要去参观一下四合院,感受一下正宗的北京文化,四合院可称为老北京的代表,看惯了高楼林立的城市,偶尔脚踏实地地去感受一下老北京的文化也是一件乐事。大家可以去看看北京名人故居,他们很多都是四合院的形式。

      2、上海:新天地,外滩

      上海新天地是一个具有上海历史文化风貌,中西融合的都市旅游景点,漫步新天地,仿佛时光倒流,有如置身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但一步跨进每个建筑内部,则非常现代和时尚,亲身体会新天地独特的理念,这有机的组合与错落有致地巧妙安排形成了一首上海昨天、明天、今天的.交响乐,让海内外游客品味独特的海外文化。

      外滩是上海的风景线,周围还有位于黄浦江对岸浦东的东方明珠、金茂大厦等地标景观,是去上海观光游客的必到之地。它南起延安东路,北至苏州河上的外白渡桥,东临黄浦江,西面是由哥特式、罗马式、巴洛克式、中西合壁式等52幢风格迥异的古典复兴大楼所组成的旧上海时期的金融中心、外贸机构的集中带,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群”。我们在许多电影和歌曲中也经常会听到它的名字。

      3、苏州:小桥流水

      苏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而驰声海内,秀丽、典雅且有“甲江南”声名的苏州园林,“东方威尼斯”的小桥流水环绕姑苏城内,无不令人心驰神往。苏州作为一座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城市,是江苏重要的的经济、对外贸易、工商业和物流中心和重要的文化、艺术、教育和交通中心,同时也是*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天堂苏州被誉为东方水城——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苏州园林更是甲天下,为*十大风景名胜之一,其中九座园林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4、厦门:一次就足以永记

      厦门位于*东南部,属闽南地区,北与泉州、南与漳州接壤,东与金门隔海相望。著名景点有鼓浪屿风景名胜区、园林植物园、海沧大桥旅游区、集美嘉庚园、天竺山森林公园、胡里山炮台、同安影视城、园博苑、青礁慈济祖宫等。厦门属亚热带气候,温和多雨,年*均气温在21℃左右,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是个很好的城市。

      5、云南:多少人的梦乡

      主要受南孟加拉*流影响形成的高原季风气候,全省大部分地区冬暖夏凉,四季如春的气候特征。去云南一定要去感受一下浪漫春城的昆明,风花雪月的大理,如诗如画般的丽江,世外桃源的香格里拉,理想乐土的西双版纳。云南多少人的梦乡?

      6、*:白云蓝天

      *以其雄伟壮观、神奇瑰丽的自然风光闻名。她地域辽阔,地貌壮观、资源丰富。自古以来,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名胜古迹众多布达拉宫、大昭寺、萨迦寺、扎什伦布寺、藏王墓等,虽然*是很多人向往的地方,但是哪里海拔高,空气稀薄,想去的人还是要考虑一下自己的身体条件等。

      7、四川:九寨沟

      九寨沟海拔在2000m以上,遍布原始森林,沟内分布108个湖泊,有“童话世界”之誉;九寨沟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并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九寨沟景观六绝之一的雪峰,在蓝天的映衬下放射出耀眼的光辉,像英勇的武士,整个冬季守候在九寨沟的身旁。站在远处凝望,巍巍雪峰,尖峭峻拔,白雪皑皑,银峰玉柱,直指蓝天,景色极其壮美。

      不过要提醒大家,好地地方人人都会想去,如果你是学生的话就挑选一个不是旅游旺季的时间,约上好友一同出发吧。

      8、香港:购物之都

      香港是世界上最大最繁忙的国际大都市之一,全球仅次于纽约、伦敦的第三大金融中心,是中西方文化交融的中心,是全球最为安全、富裕、繁荣的地区之一。香港是国际重要的经济、金融、航运中心和最具竞争力的城市之一,经济自由度居世界前列,被誉为“东方之珠”。所以它也是个名副其实的购物之都。

      9、武汉

      有着3500余年的建城史,是*建城史最为悠久的特大城市之一,是华夏文化南方之源。市内遍布有名胜古迹339处,革命纪念地103处。武汉的饮食,可谓一早一晚,过早和宵夜最为经典,有“早尝户部巷,夜吃吉庆街”之美谈。武汉菜秉承湖北菜系风格,汇聚东西南北精华,菜品丰富多样,又自成特色,是著名的“美食之都”。

      10、台湾

      其地貌复杂,处于太*洋火山地震带上,又有喀斯特地貌与海蚀地貌,故多山水胜境、火山群与温泉群。西海岸沙滩*缓,多海水浴场,而东海岸断崖陡峭,奇石怪岩。森林茂密,动植物资源丰富,更有蝴蝶王国之称。

      风味肴馔类似闽、粤,但加以变化而有台湾特色:佐料常用沙茶、咖喱、花生酱等,甜味更重,多用清汤炖煮。风味小吃品种极多。台北新店碧溪潭香鱼,基隆豆签羹、甜不辣,桃园石门沙锅鱼头,台中菜根香原汁牛肉,新竹贡丸,嘉义四臣汤和香菇鱼翅羹,台南棺材板(油炸包馅面食),高雄*夜市贝类海鲜及山河肉(大山鼠肉)等,都使人垂涎欲滴。

      总之趁着自己还是个学生,假期打打工,拿着学生证,享受着半价的优惠,背个大大的旅行包,去外面走走挺好的。

    [阅读全文]...

2022-03-14 22:02:56
  • 10个适合学生旅游的地方

  • 旅游,学生,旅行
  • 10个适合学生旅游的地方

      学生特别是大学生,在学校有大把的时间,趁这个时间出去旅游是一个很不错的决定,那么大家知道学生去哪里旅游好吗?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下学生旅游,告诉大家10个适合学生的旅游地方。

      1、北京的故宫,长城和四合院

      首先给大家介绍的就是北京旅游,去北京一定要去看一看北京的故宫,长城和四合院,之所以介绍这三处是因为故宫是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曾经住过24位皇帝,是明清两朝(公元1368~1912年)的皇宫,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建议大家雪天去紫禁城吧,你绝对不会失望的。真的非常震撼。

      长城相信小编就不用给大家介绍了,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的奇迹,是*悠久历史的见证。

      去北京一定要去参观一下四合院,感受一下正宗的北京文化,四合院可称为老北京的代表,看惯了高楼林立的城市,偶尔脚踏实地地去感受一下老北京的文化也是一件乐事。大家可以去看看北京名人故居,他们很多都是四合院的形式。

      去北京一定要去参观一下四合院

      2、上海:新天地,外滩

      上海新天地是一个具有上海历史文化风貌,中西融合的都市旅游景点,漫步新天地,仿佛时光倒流,有如置身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但一步跨进每个建筑内部,则非常现代和时尚,亲身体会新天地独特的理念,这有机的组合与错落有致地巧妙安排形成了一首上海昨天、明天、今天的交响乐,让海内外游客品味独特的海外文化。

      外滩是上海的风景线,周围还有位于黄浦江对岸浦东的东方明珠、金茂大厦等地标景观,是去上海观光游客的必到之地。它南起延安东路,北至苏州河上的外白渡桥,东临黄浦江,西面是由哥特式、罗马式、巴洛克式、中西合壁式等52幢风格迥异的古典复兴大楼所组成的旧上海时期的金融中心、外贸机构的集中带,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群”。我们在许多电影和歌曲中也经常会听到它的名字。

      3、苏州:小桥流水

      苏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而驰声海内,秀丽、典雅且有“甲江南”声名的苏州园林,“东方威尼斯”的小桥流水环绕姑苏城内,无不令人心驰神往。苏州作为一座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城市,是江苏重要的的经济、对外贸易、工商业和物流中心和重要的文化、艺术、教育和交通中心,同时也是*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天堂苏州被誉为东方水城——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苏州园林更是甲天下,为*十大风景名胜之一,其中九座园林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东方威尼斯”的`小桥流水环绕姑苏城内

      4、厦门:一次就足以永记

      厦门位于*东南部,属闽南地区,北与泉州、南与漳州接壤,东与金门隔海相望。著名景点有鼓浪屿风景名胜区、园林植物园、海沧大桥旅游区、集美嘉庚园、天竺山森林公园、胡里山炮台、同安影视城、园博苑、青礁慈济祖宫等。厦门属亚热带气候,温和多雨,年*均气温在21℃左右,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是个很好的城市。

      5、云南:多少人的梦乡

      主要受南孟加拉*流影响形成的高原季风气候,全省大部分地区冬暖夏凉,四季如春的气候特征。去云南一定要去感受一下浪漫春城的昆明,风花雪月的大理,如诗如画般的丽江,世外桃源的香格里拉,理想乐土的西双版纳。云南多少人的梦乡?

      6、*:白云蓝天

      *以其雄伟壮观、神奇瑰丽的自然风光闻名。她地域辽阔,地貌壮观、资源丰富。自古以来,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名胜古迹众多布达拉宫、大昭寺、萨迦寺、扎什伦布寺、藏王墓等,虽然*是很多人向往的地方,但是哪里海拔高,空气稀薄,想去的人还是要考虑一下自己的身体条件等。

      7、四川:九寨沟

      九寨沟海拔在2000m以上,遍布原始森林,沟内分布108个湖泊,有“童话世界”之誉;九寨沟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并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九寨沟景观六绝之一的雪峰,在蓝天的映衬下放射出耀眼的光辉,像英勇的武士,整个冬季守候在九寨沟的身旁。站在远处凝望,巍巍雪峰,尖峭峻拔,白雪皑皑,银峰玉柱,直指蓝天,景色极其壮美。

      九寨沟海拔在2000m以上

      不过要提醒大家,好地地方人人都会想去,如果你是学生的话就挑选一个不是旅游旺季的时间,约上好友一同出发吧。

      8、香港:购物之都

      香港是世界上最大最繁忙的国际大都市之一,全球仅次于纽约、伦敦的第三大金融中心,是中西方文化交融的中心,是全球最为安全、富裕、繁荣的地区之一。香港是国际重要的经济、金融、航运中心和最具竞争力的城市之一,经济自由度居世界前列,被誉为“东方之珠”。所以它也是个名副其实的购物之都。

      9、武汉

      有着3500余年的建城史,是*建城史最为悠久的特大城市之一,是华夏文化南方之源。市内遍布有名胜古迹339处,革命纪念地103处。武汉的饮食,可谓一早一晚,过早和宵夜最为经典,有“早尝户部巷,夜吃吉庆街”之美谈。武汉菜秉承湖北菜系风格,汇聚东西南北精华,菜品丰富多样,又自成特色,是著名的“美食之都”。

      10、台湾

      其地貌复杂,处于太*洋火山地震带上,又有喀斯特地貌与海蚀地貌,故多山水胜境、火山群与温泉群。西海岸沙滩*缓,多海水浴场,而东海岸断崖陡峭,奇石怪岩。森林茂密,动植物资源丰富,更有蝴蝶王国之称。

      风味肴馔类似闽、粤,但加以变化而有台湾特色:佐料常用沙茶、咖喱、花生酱等,甜味更重,多用清汤炖煮。风味小吃品种极多。台北新店碧溪潭香鱼,基隆豆签羹、甜不辣,桃园石门沙锅鱼头,台中菜根香原汁牛肉,新竹贡丸,嘉义四臣汤和香菇鱼翅羹,台南棺材板(油炸包馅面食),高雄*夜市贝类海鲜及山河肉(大山鼠肉)等,都使人垂涎欲滴。

      总之趁着自己还是个学生,假期打打工,拿着学生证,享受着半价的优惠,背个大大的旅行包,去外面走走挺好的。

    [阅读全文]...

2022-06-10 02:42:11
  • 致陌生人

  • 陌生人
  •   从未谋面

      或

      朝夕相见

      于存在

      无足轻重

      不用定义

      谁也没去丈量

      向你倾尽所有心情

      于彼此

      这并不是分享

      你知道

      这是宣泄的出口

      陌生人

      请接受我的谎言

      哪怕

      我说的都是真的

      没有诺言

      不曾有过鲜花

      给你的

      是浮躁的心情

      你却

      从不敷衍

      请远离吧

      陌生人

      *了

      我怕无话可说

    [阅读全文]...

2022-05-22 17:50:13
刚到陌生的地方的说说 - 句子
刚到陌生的地方的说说 - 语录
刚到陌生的地方的说说 - 说说
刚到陌生的地方的说说 - 名言
刚到陌生的地方的说说 - 诗词
刚到陌生的地方的说说 - 祝福
刚到陌生的地方的说说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