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霜的说说

关于关于霜的说说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于霜的说说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于霜的说说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关于霜的说说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25) 语录(32) 说说(134) 名言(0) 诗词(299) 祝福(55) 心语(5)

  • 李商隐:霜月

  •   《霜月》

      作者:李商隐

      原文: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注释:

      1、霜月:《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寒蝉鸣,仲秋之月鸿雁来,季秋之月霜始降。”

      2、“初闻”两句: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哀蝉无留响,征雁鸣云霄。”《晋书·乐志》:“淮南王,自言尊,百尺高楼与天连。”按:“水接天”之水,一说指霜月之光,即俗言月华如水。则此句乃言秋空明净,月色澄清。

      3、“青女”两句:《淮南子·天文训》:“至秋三月,地气不藏,乃收其杀,百虫蛰伏,静居闭户,青女乃出,以降霜雪。”高诱注:“青女,天神,青腰玉女,主霜雪也。”素娥:谢庄《月赋》:“集素娥于*。”李周翰注:“常娥窃药奔月,……月色白,故云素娥。”婵娟:左思《吴都赋》:“檀药婵娟,玉润碧藓。”吕向注:“檀药婵娟皆美貌。”斗婵娟即比美。

      翻译:

      刚开始听到远行去南方的大雁的鸣叫声,

      蝉鸣就已经销声匿迹了,

      我登上百尺高楼,

      极目远眺,水天连成一片。

      霜神青女和月中嫦娥不怕寒冷,

      在寒月冷霜中争妍斗俏,

      比一比冰清玉洁的美好姿容。

      赏析:

      此诗作年无考。冯《注》以为艳情诗。仅从文本看,诗写深秋月夜景色,然不作静态描写,而借神话传说宛言月夜冷艳之美。首句以物候变化说明霜冷长天,深秋已至。次句言月华澄明,天穹高迥。三四句写超凡神女,争美竞妍。诗以想像为主,意境清幽空灵,冷艳绝俗。颇可说明义山诗之唯美倾向。

      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它的特点在于即景寓情,因象寄兴。诗人不仅是写生的妙手,而应该是随物赋形的化工。最通常的题材,在杰出的诗人的笔底,往往能够创造出一种高超优美的意境。读了李商隐的这首《霜月》,就会有这样的感觉。

      这诗写的是深秋季节,在一座临水高楼上观赏霜月交辉的夜景。它的意思只不过说,月白霜清,给人们带来了寒凉的秋意而已。这样的景色,会使人心旷神怡。然而这诗所给予读者美的享受,却大大超过了人们在类似的实际环境中所感受到的那些。诗的形象明朗单纯,它的内涵是饱满而丰富的。

      秋天,草木摇落而变衰,眼里看到的一切,都是萎约枯黄,黯然无色;可是清宵的月影霜痕,却显得分外光明皎洁。这秋夜自然景色之美意味着什么呢?“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尽管“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可是冰肌玉骨的绝代佳人,愈是在宵寒露冷之中,愈是见出雾鬓风鬟之美。她们的绰约仙姿之所以不同于庸脂俗粉,正因为她们具有耐寒的特性,经得起寒冷的考验啊!

      写霜月,不从霜月本身着笔,而写月中霜里的素娥和青衣;青女、素娥在诗里是作为霜和月的象征的。这样,诗人所描绘的就不仅仅是秋夜的自然景象,而是勾摄了清秋的魂魄,霜月的精神。这精神是诗人从霜月交辉的夜景里发掘出来的自然之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在混浊的现实环境里追求美好、向往光明的深切愿望;是他性格中高标绝俗、耿介不随的一面的自然流露。当然不能肯定这耐寒的素娥、青女,就是诗人隐以自喻;或者说,它另有所实指。诗中寓情寄兴,是不会如此狭隘的。王夫之说得好:“兴在有意无意之间。”(《姜斋诗话》)倘若刻舟求剑,理解得过于窒实,反而会缩小它的意义,降低它的美学价值。

      范元实云:“义山诗,世人但称其巧丽,至与温庭筠齐名。盖俗学只见其皮肤,其高情远意,皆不识也。”他引了《筹笔驿》、《马嵬》等篇来说明。(m.ju.51tietu.net)(见魏庆之《诗人玉屑》卷十五引《诗眼》)其实,不仅咏史诗以及叙志述怀之作是如此,在更多的即景寄兴的小诗里,同样可以见出李商隐的“高情远意”。叶燮是看到了这点的,所以他特别指出李商隐的七言绝句,“寄托深而措辞婉”(《原诗》外编下)。于此诗,也可见其一斑。

      这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一点值得注意:诗人的笔触完全在空际点染盘旋,诗境如海市蜃楼,弹指即逝;诗的形象是幻想和现实交织在一起而构成的完美的整体。秋深了,树枝上已听不到聒耳的蝉鸣,辽阔的长空里,时时传来雁阵惊寒之声。在月白霜清的宵夜,高楼独倚,水光接天,望去一片澄澈空明。“初闻征雁已无蝉”二句,是实写环境背景。这环境是美妙想象的摇篮,它会唤起人们脱俗离尘的意念。正是在这个摇篮里,诗人的灵府飞进月地云阶的神话世界中去了。后两句想象中的意境,是从前两句生发出来的。

    [阅读全文]...

2022-07-10 19:07:25
  • 霜降

  • 霜降
  • 匍匐在纸上

      如同一只大鸟踩落秋

      身体里面的水流

      泉涌 奔突

      却一直溯不到源头

      

      *的足

      又开始看见太阳行走

      我挑着一双空手

      悬浮 某处

      作着深深浅浅的思绪

      

      红领巾飘拂的个头

      扶不住扁担压弯的佝偻

      一双鞋子踢着像足球

      周五 周六

      就有液体流进眼眸

      

      寒寒暑暑

      叽叽喳喳一路南去

      我拉住了再拉住

      一双颤巍巍的手

      终没有挪出祖祖辈辈的老屋

      

      一场轰轰烈烈的秋收过后

      白茫茫的霜花低贴枝头

      捡捡拾拾一片内心的至柔

      赶在又一个冬天守候

      我反复抛出

      作者:陌路黎花

      QQ:1533230606

    [阅读全文]...

2022-05-19 15:04:17
  • 霜风天

  •   霜风天    喜欢,或不喜欢  铅灰色的风现在很喜欢  说“冷”的意思,象北方那样  把一切都厚重起来  天空,路面,屋顶包括你的身体  除了远处的田野,那可爱的土地  现在空了起来,静了起来  让喜欢开花,结果的植物们闭了嘴  让喜欢唱歌,跳舞的动物们回到梦乡  横在空中的电线,*时象音符一样的鸟儿了无痕迹  无法揣测的弦意急欲出口却仅摇了摇瘦弱的身条    我也有幸被这铅灰色的情景讹上  凌晨听到它含混不清的脚步从瓦上掠过  十二个出走的月亮在瓦上碎成细细的粉末  真不该推窗这么一了  让十二个寒颤劫掠皮肤、骨子里的冷  霜风天,霜风天  我牙齿打颤  心里的热情却不愿破空而出    2015年12月5日。

    [阅读全文]...

2022-07-10 15:05:34
  • 霜降古诗

  • 霜降,古诗文
  • 霜降古诗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霜降古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秋晚登楼望南江入始兴郡路】张九龄

      潦收沙衍出,霜降天宇晶。伏槛一长眺,津途多远情。

      思来江山外,望尽烟云生。滔滔不自辨,役役且何成。

      我来飒衰鬓,孰云飘华缨。枥马苦踡跼,笼禽念遐征。

      岁阴向晼晚,日夕空屏营。物生贵得性,身累由*名。

      内顾觉今是,追叹何时*。

      【泊舟盱眙】常建

      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夜久潮侵岸,天寒月*城。

      *沙依雁宿,候馆听鸡鸣。乡国云霄外,谁堪羁旅情。

      【送李九贬南阳】钱起

      玉柱金罍醉不欢,云山驿道向东看,鸿声断续暮天远,

      柳影萧疏秋日寒。霜降幽林沾蕙若,弦惊翰苑失鸳鸾。

      秋来回首君门阻,马上应歌行路难。

      【相和歌辞·从军行三首】李约

      看图闲教阵,画地静论边。乌垒天西戍,鹰姿塞上川。

      路长须算日,书远每题年。无复生还望,翻思未别前。

      栅高三面斗,箭尽举烽频。营柳和烟暮,关榆带雪春。

      边城多老将,碛路少归人。点尽三河卒,年年添塞尘。

      候火起雕城,尘砂拥战声。游军藏汉帜,降骑说蕃情。

      霜降滮池浅,秋深太白明。嫖姚方虎视,不觉请添兵。

      【九日登李明府北楼】刘长卿

      九日登高望,苍苍远树低。人烟湖草里,山翠县楼西。

      霜降鸿声切,秋深客思迷。无劳白衣酒,陶令自相携。

      【送李翥游江外】岑参

      相识应十载,见君只一官。家贫禄尚薄,霜降衣仍单。

      惆怅秋草死,萧条芳岁阑。且寻沧洲路,遥指吴云端。

      匹马关塞远,孤舟江海宽。夜眠楚烟湿,晓饭湖山寒。

      砧净红鲙落,袖香朱橘团。帆前见禹庙,枕底闻严滩。

      便获赏心趣,岂歌行路难。青门须醉别,少为解征鞍。

      【观村人牧山田】钱起

      六府且未盈,三农争务作。贫民乏井税,塉土皆垦凿。

      禾黍入寒云,茫茫半山郭。秋来积霖雨,霜降方銍获。

      中田聚黎甿,反景空村落。顾惭不耕者,微禄同卫鹤。

      庶追周任言,敢负谢生诺。

      【岁晚】白居易

      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冉冉岁将宴,物皆复本源。

      何此南迁客,五年独未还。命屯分已定,日久心弥安。

      亦尝心与口,静念私自言。去国固非乐,归乡未必欢。

      何须自生苦,舍易求其难。

      【泊舟盱眙】韦建

      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夜久潮侵岸,天寒月*城。

      *沙依雁宿,候馆听鸡鸣。乡国云霄外,谁堪羁旅情。

      【秋怀奉寄朱补阙】武元衡

      上苑繁霜降,骚人起恨初。白云深陋巷,衰草遍闲居。

      暮色秋烟重,寒声牖叶虚。潘生秋思苦,陶令世情疏。

      已制归田赋,犹陈谏猎书。不知青琐客,投分竟何如。

      【赋得九月尽(秋字)】元稹

      霜降三旬后,蓂馀一叶秋。玄阴迎落日,凉魄尽残钩。

      半夜灰移琯,明朝帝御裘。潘安过今夕,休咏赋中愁。

    [阅读全文]...

2022-04-19 09:59:20
  • 霜降诗词

  • 霜降
  • 霜降诗词

      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斗指戌;太阳黄经为210°;于每年公历10月23—24日交节。进入霜降节气后,深秋景象明显,冷空气南下越来越频繁。霜降不是表示“降霜”,而是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就全国*均而言,“霜降”是一年之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节。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初霜形成秋风瑟瑟落叶萧条的日子。霜降这个词很生动,将小冰晶附着在地面或植物上的可爱之处显露无疑诗人杜牧就描写过霜降的景色。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霜降诗词(精选30首),欢迎阅读。

      1、【秋晚登楼望南江入始兴郡路】

      张九龄

      潦收沙衍出,霜降天宇晶。伏槛一长眺,津途多远情。

      思来江山外,望尽烟云生。滔滔不自辨,役役且何成。

      我来飒衰鬓,孰云飘华缨。枥马苦踡跼,笼禽念遐征。

      岁阴向晼晚,日夕空屏营。物生贵得性,身累由*名。

      内顾觉今是,追叹何时*。

      2、【泊舟盱眙】

      常建

      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夜久潮侵岸,天寒月*城。

      *沙依雁宿,候馆听鸡鸣。乡国云霄外,谁堪羁旅情。

      3、【送李九贬南阳】

      钱起

      玉柱金罍醉不欢,云山驿道向东看,鸿声断续暮天远,

      柳影萧疏秋日寒。霜降幽林沾蕙若,弦惊翰苑失鸳鸾。

      秋来回首君门阻,马上应歌行路难。

      4、【相和歌辞·从军行三首】

      李约

      看图闲教阵,画地静论边。乌垒天西戍,鹰姿塞上川。

      路长须算日,书远每题年。无复生还望,翻思未别前。

      栅高三面斗,箭尽举烽频。营柳和烟暮,关榆带雪春。

      边城多老将,碛路少归人。点尽三河卒,年年添塞尘。

      候火起雕城,尘砂拥战声。游军藏汉帜,降骑说蕃情。

      霜降滮池浅,秋深太白明。嫖姚方虎视,不觉请添兵。

      5、【九日登李明府北楼】

      刘长卿

      九日登高望,苍苍远树低。人烟湖草里,山翠县楼西。

      霜降鸿声切,秋深客思迷。无劳白衣酒,陶令自相携。

      6、【送李翥游江外】

      岑参

      相识应十载,见君只一官。家贫禄尚薄,霜降衣仍单。

      惆怅秋草死,萧条芳岁阑。且寻沧洲路,遥指吴云端。

      匹马关塞远,孤舟江海宽。夜眠楚烟湿,晓饭湖山寒。

      砧净红鲙落,袖香朱橘团。帆前见禹庙,枕底闻严滩。

      便获赏心趣,岂歌行路难。青门须醉别,少为解征鞍。

      7、【观村人牧山1田】

      钱起

      六府且未盈,三农争务作。贫民乏井税,塉土皆垦凿。

      禾黍入寒云,茫茫半山郭。秋来积霖雨,霜降方銍获。

      中田聚黎甿,反景空村落。顾惭不耕者,微禄同卫鹤。

      庶追周任言,敢负谢生诺。

      8、【岁晚】

      白居易

      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冉冉岁将宴,物皆复本源。

      何此南迁客,五年独未还。命屯分已定,日久心弥安。

      亦尝心与口,静念私自言。去国固非乐,归乡未必欢。

      何须自生苦,舍易求其难。

      9、【泊舟盱眙】

    [阅读全文]...

2022-02-11 11:46:06
  • 李商隐 《霜月》

  • 霜月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注释

      ⑴霜月:《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寒蝉鸣,仲秋之月鸿雁来,季秋之月霜始降。”

      ⑵“初闻”两句: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哀蝉无留响,征雁鸣云霄。”《晋书·乐志》:“淮南王,自言尊,百尺高楼与天连。”按:“水接天”之水,一说指霜月之光,即俗言月华如水。则此句乃言秋空明净,月色澄清。

      ⑶“青女”两句:《淮南子·天文训》:“至秋三月,地气不藏,乃收其杀,百虫蛰伏,静居闭户,青女乃出,以降霜雪。”高诱注:“青女,天神,青腰玉女,主霜雪也。”素娥:谢庄《月赋》:“集素娥于*。”李周翰注:“常娥窃药奔月,……月色白,故云素娥。”婵娟:左思《吴都赋》:“檀药婵娟,玉润碧藓。”吕向注:“檀药婵娟皆美貌。”斗婵娟即比美。

      译文

      刚开始听到远行去南方的大雁的鸣叫声,蝉鸣就已经销声匿迹了,我登上百尺高楼,极目远眺,水天连成一片。霜神青女和月中嫦娥不怕寒冷,在寒月冷霜中争妍斗俏,比一比冰清玉洁的美好姿容。

      赏析

      此诗作年无考。冯《注》以为艳情诗。仅从文本看,诗写深秋月夜景色,然不作静态描写,而借神话传说宛言月夜冷艳之美。首句以物候变化说明霜冷长天,深秋已至。次句言月华澄明,天穹高迥。三四句写超凡神女,争美竞妍。诗以想像为主,意境清幽空灵,冷艳绝俗。颇可说明义山诗之唯美倾向。

      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它的特点在于即景寓情,因象寄兴。诗人不仅是写生的妙手,而应该是随物赋形的化工。最通常的题材,在杰出的诗人的笔底,往往能够创造出一种高超优美的意境。读了李商隐的这首《霜月》,就会有这样的感觉。

      这诗写的是深秋季节,在一座临水高楼上观赏霜月交辉的夜景。它的意思只不过说,月白霜清,给人们带来了寒凉的秋意而已。这样的景色,会使人心旷神怡。然而这诗所给予读者美的享受,却大大超过了人们在类似的实际环境中所感受到的那些。诗的形象明朗单纯,它的内涵是饱满而丰富的。

      秋天,草木摇落而变衰,眼里看到的一切,都是萎约枯黄,黯然无色;可是清宵的月影霜痕,却显得分外光明皎洁。这秋夜自然景色之美意味着什么呢?“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尽管“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可是冰肌玉骨的绝代佳人,愈是在宵寒露冷之中,愈是见出雾鬓风鬟之美。她们的绰约仙姿之所以不同于庸脂俗粉,正因为她们具有耐寒的特性,经得起寒冷的考验啊!

      写霜月,不从霜月本身着笔,而写月中霜里的素娥和青衣;青女、素娥在诗里是作为霜和月的象征的。这样,诗人所描绘的就不仅仅是秋夜的自然景象,而是勾摄了清秋的魂魄,霜月的精神。这精神是诗人从霜月交辉的夜景里发掘出来的自然之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在混浊的现实环境里追求美好、向往光明的深切愿望;是他性格中高标绝俗、耿介不随的一面的自然流露。当然不能肯定这耐寒的素娥、青女,就是诗人隐以自喻;或者说,它另有所实指。诗中寓情寄兴,是不会如此狭隘的。王夫之说得好:“兴在有意无意之间。”(《姜斋诗话》)倘若刻舟求剑,理解得过于窒实,反而会缩小它的意义,降低它的美学价值。

      范元实云:“义山诗,世人但称其巧丽,至与温庭筠齐名。盖俗学只见其皮肤,其高情远意,皆不识也。”他引了《筹笔驿》、《马嵬》等篇来说明。(见魏庆之《诗人玉屑》卷十五引《诗眼》)其实,不仅咏史诗以及叙志述怀之作是如此,在更多的即景寄兴的小诗里,同样可以见出李商隐的“高情远意”。叶燮是看到了这点的,所以他特别指出李商隐的七言绝句,“寄托深而措辞婉”(《原诗》外编下)。于此诗,也可见其一斑。

      这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一点值得注意:诗人的笔触完全在空际点染盘旋,诗境如海市蜃楼,弹指即逝;诗的形象是幻想和现实交织在一起而构成的完美的整体。秋深了,树枝上已听不到聒耳的蝉鸣,辽阔的长空里,时时传来雁阵惊寒之声。在月白霜清的宵夜,高楼独倚,水光接天,望去一片澄澈空明。“初闻征雁已无蝉”二句,是实写环境背景。这环境是美妙想象的摇篮,它会唤起人们脱俗离尘的意念。正是在这个摇篮里,诗人的灵府飞进月地云阶的神话世界中去了。后两句想象中的意境,是从前两句生发出来的。

    [阅读全文]...

2022-02-24 05:11:56
  • 霜降的古诗

  • 霜降
  • 霜降的古诗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最重要的'一个,它意味着冬天的来临,自古对于霜降也有许多古诗名篇留下,下面是关于霜降的古诗,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1、秋晚登楼望南江入始兴郡路 张九龄

      潦收沙衍出,霜降天宇晶。伏槛一长眺,津途多远情。

      思来江山外,望尽烟云生。滔滔不自辨,役役且何成。

      我来飒衰鬓,孰云飘华缨。枥马苦踡跼,笼禽念遐征。

      岁阴向晼晚,日夕空屏营。物生贵得性,身累由*名。

      内顾觉今是,追叹何时*。

      2、泊舟盱眙 常建

      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夜久潮侵岸,天寒月*城。

      *沙依雁宿,候馆听鸡鸣。乡国云霄外,谁堪羁旅情。

      3、送李九贬南阳 钱起

      玉柱金罍醉不欢,云山驿道向东看,鸿声断续暮天远,

      柳影萧疏秋日寒。霜降幽林沾蕙若,弦惊翰苑失鸳鸾。

      秋来回首君门阻,马上应歌行路难。

      4、相和歌辞·从军行三首 李约

      看图闲教阵,画地静论边。乌垒天西戍,鹰姿塞上川。

      路长须算日,书远每题年。无复生还望,翻思未别前。

      栅高三面斗,箭尽举烽频。营柳和烟暮,关榆带雪春。

      边城多老将,碛路少归人。点尽三河卒,年年添塞尘。

      候火起雕城,尘砂拥战声。游军藏汉帜,降骑说蕃情。

      霜降滮池浅,秋深太白明。嫖姚方虎视,不觉请添兵。

      5、九日登李明府北楼 刘长卿

      九日登高望,苍苍远树低。人烟湖草里,山翠县楼西。

      霜降鸿声切,秋深客思迷。无劳白衣酒,陶令自相携。

      6、送李翥游江外 岑参

      相识应十载,见君只一官。家贫禄尚薄,霜降衣仍单。

      惆怅秋草死,萧条芳岁阑。且寻沧洲路,遥指吴云端。

      匹马关塞远,孤舟江海宽。夜眠楚烟湿,晓饭湖山寒。

      砧净红鲙落,袖香朱橘团。帆前见禹庙,枕底闻严滩。

      便获赏心趣,岂歌行路难。青门须醉别,少为解征鞍。

      7、观村人牧山田 钱起

      六府且未盈,三农争务作。贫民乏井税,塉土皆垦凿。

      禾黍入寒云,茫茫半山郭。秋来积霖雨,霜降方銍获。

      中田聚黎甿,反景空村落。顾惭不耕者,微禄同卫鹤。

      庶追周任言,敢负谢生诺。

      8、岁晚 白居易

      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冉冉岁将宴,物皆复本源。

      何此南迁客,五年独未还。命屯分已定,日久心弥安。

      亦尝心与口,静念私自言。去国固非乐,归乡未必欢。

      何须自生苦,舍易求其难。

      9、泊舟盱眙 韦建

      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夜久潮侵岸,天寒月*城。

      *沙依雁宿,候馆听鸡鸣。乡国云霄外,谁堪羁旅情。

      10、秋怀奉寄朱补阙 武元衡

      上苑繁霜降,骚人起恨初。白云深陋巷,衰草遍闲居。

      暮色秋烟重,寒声牖叶虚。潘生秋思苦,陶令世情疏。

      已制归田赋,犹陈谏猎书。不知青琐客,投分竟何如。

      11、赋得九月尽(秋字) 元稹

      霜降三旬后,蓂馀一叶秋。玄阴迎落日,凉魄尽残钩。

      半夜灰移琯,明朝帝御裘。潘安过今夕,休咏赋中愁。

    [阅读全文]...

2022-04-27 07:52:05
  • 霜降的诗句

  • 霜降
  • 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苏轼《南乡子·霜降水痕收》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叶梦得《水调歌头·九月望日与客*射西园余偶病不能射》

    霜降鸿声切,秋深客思迷。——刘长卿《九日登李明府北楼》

    雪来松更绿,霜降月弥辉。——贾岛《谢令狐绹相公赐衣九事》

    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白居易《岁晚》

    九月霜降后,水涸为*地。——白居易《大水》

    凄清早霜降,淅沥微风起。——白居易《玩止水》

    霜降山水清,王屋十月时。——白居易《早冬游王屋自灵都抵阳台上方望天坛偶吟成章寄…李相公》

    潦收沙衍出,霜降天宇晶。——张九龄《秋晚登楼望南江入始兴郡路》

    家贫禄尚薄,霜降衣仍单。 ——岑参《送李翥游江外》

    霜降三旬后,蓂馀一叶秋。——元稹《赋得九月尽》

    吼千林月寒霜降,绕维摩万八千佛供床,喷清香九重天上。——张可久《落梅风·玉果山先上》

    霜降幽林沾蕙若,弦惊翰苑失鸳鸾。——钱起《送李九贬南阳》

    秋来积霖雨,霜降方銍获。——钱起《观村人牧山田》

    霜降水痕收,迅池塘犹暮秋。——高明《商调·二朗神》

    上苑繁霜降,骚人起恨初。——武元衡《秋怀奉寄朱补阙》

    何青云之流澜兮,微霜降之蒙蒙。——东方朔《七谏》

    何芳草之早殀兮,微霜降而下戒。——屈原《九章》

    微霜降而下沦兮,悼芳草之先蘦。——屈原《远游》

    山色秋分后,月华霜降前。——曾丰《辛酉中秋前后舟行自英入韶晚与全真侄传杯》

    霜降水泽枯,岁晚木叶落。——仇远《予久客思归以秋光都似宦情薄山色不如归意浓·威凤巢深林》

    霜降红梨熟,柔柯已不胜。——苏轼《梨》

    去年霜降斫秋荻,今年箔积如连山。——苏轼《和子由蚕市》

    霜降稻实,千箱一轨。——苏轼《和陶劝农六首·逸谚戏侮》

    霜降水反壑,风落木归山。——黄庭坚《谪居黔南十首·霜降水反壑》

    霜降百工休,把酒约宽纵。——黄庭坚《次韵晋之五丈赏压沙寺梨花》

    霜降菊丛折,守根安可存。——苏辙《和子瞻记梦二首》

    念兄适吴越,霜降水初冷。——苏辙《次韵子瞻颍州留别二首》

    田深狡兔肥,霜降鲈鱼美。——苏辙《登南城有感示文务光王遹秀才》

    黄叶已先霜降落,白云长在雨余生。——徐贲《送张山人还天*》

    船到岳阳应渐稳,洞庭霜降水如油。——孙蕡《下瞿塘》

    霜降百工休,居者皆入室。——欧阳修《新营小斋凿地炉辄成五言三十七韵》

    山中有流水,霜降石自出。——文天祥《山中感兴三首·山中有流水》

    霜降水自落,春浓花欲迷。——姜特立《偶题·霜降水自落》

    惟有石钟还好在,未须霜降自清音。——喻良能《石钟山·坡翁文字妙来今》

    霜降水泉涸,风紧草木枯。——舒岳祥《送达善归玉塘》

    雪凝霜降不肯春,花神岂类妇人仁。——李曾伯《又用韵·雪凝霜降不肯春》

    看松好待严霜降,试玉宜将烈火烧。——王禹偁《放言·贤人虽学心无闷》

    霜降向人寒,轻冰淥水漫。——元稹《咏廿四气诗·立冬十月节》

    霜降百物肃,御冬必此须。——李复《种菜》

    巴江暮秋末,霜降千林空。——晁公溯《巴江》

    暴流没马不加减,霜降石出不加增。——何梦桂《愚石歌》

    露深花气冷,霜降蟹膏肥。——王冕《舟中杂纪·其十》

    大火流兮草虫鸣,繁霜降兮草木零。——张衡《定情歌》

    家在水中霜降早,船行林半鹭飞低。——吴嘉纪《九日寄徐式家》

    气当霜降十分爽,月比中秋一倍寒。——耶律楚材《过夏国新安县》

    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韦建《泊舟盱眙》

    霜降明朝节,坐雨声,红闪一灯如血。——赵熙《秋思耗》

    东流巨浪今潮北,霜降香山叶染霞。——老舍《致郭老》

    霜降黄花酒,山空白日眠。——王恭《题陈孟敷耕图》

    [阅读全文]...

2022-02-02 02:05:52
  • 秋霜的诗句

  •   1、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 《苏幕遮》

      2、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白居易《中秋月》

      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4、云淡天高,好一片晚秋天气!有一群鸽子,在空中游戏。看他们三三两两,回环来往,夷犹如意,忽地里,翻身映日,白羽衬青天,十分鲜丽!——胡适《鸽子》

      5、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6、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7、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刘彻《秋风辞》

      8、匆匆匆!催催催!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影,一道水,一条桥,一支橹声,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艳色的田野,艳色的秋景,梦境似的分明,模糊,消隐,催催催!是车轮还是光阴?催老了秋容,催老了人生!——徐志摩《沪杭车中》

      9、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10、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m.ju.51tietu.net)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11、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李白《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12、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13、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

      14、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白居易《中秋月》

      15、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胡虏,良人罢远征。——李白《子夜秋歌》

      16、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王维《秋夜曲》

    [阅读全文]...

2021-11-30 13:41:39
  • 霜降的古诗

  • 霜降
  • 霜降的古诗

      在日常的学*、工作、生活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霜降的古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和陈述古拒霜花》

      [宋]苏轼

      千林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

      唤作拒霜知未称,细思却是最宜霜。

      这是大文豪苏东坡对木芙蓉的赞美,因为在秋风至,百花凋萎的时节,木芙蓉却在这时候开花,意赞其不畏霜冻,凌寒绽放。

      《秋晚登楼望南江入始兴郡路》

      [唐]张九龄

      潦收沙衍出,霜降天宇晶。

      伏槛一长眺,津途多远情。

      思来江山外,望尽烟云生。

      滔滔不自辨,役役且何成。

      我来飒衰鬓,孰云飘华缨。

      枥马苦踡跼,笼禽念遐征。

      岁阴向晼晚,日夕空屏营。

      物生贵得性,身累由*名。

      内顾觉今是,追叹何时*。

      路上的积水减少,沙滩露出,霜降天空之晶。趴在栏杆远望,道路有深情。想来江山之外,看尽烟云发生。辞官是一种令人无奈和回味的.经历。诗人此时写的诗,其名称中有“秋”、“晚”等凄凉的词语,诗的前两句也有积水和霜降等寒凉的意象。这些为诗定下了忧伤的调子。

      《渔家傲·秋思》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不同。大雁又飞回衡阳了,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千嶂、孤城、长烟、落日,这是静;边声、号角则是伴以声响的动。动静结合,展现出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图画,形象地描绘了边塞特异的风景。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秋词二首·其二》

      [唐]刘禹锡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秋天了,山明水净,夜晚已经有霜;树叶由绿转为浇电影,其中却有几棵树叶成红色,在浅电影中格外显眼。登上高楼,四望清秋入骨;才不会象春色那样使人发狂。

      《霜月》

      [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刚开始听到远行去南方的大雁的鸣叫声,蝉鸣就已经销声匿迹了,我登上百尺高楼,极目远眺,水天连成一片。

      《商山早行》

      [唐]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清晨起床,旅店里外的木桥已经覆盖上了寒霜,还响起了车马的铃铎声,旅客们套马、驾车之类的许多活动已暗含其中。“在家千日好,出外一时难。”在封建社会里,一般人由于交通困难、人情淡薄等许多原因,往往安土重迁,怯于远行。“客行悲故乡”这句诗,很能够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

      《泊舟盱眙》

      [唐]韦建

      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

      夜久潮侵岸,天寒月*城。

      *沙依雁宿,候馆听鸡鸣。

    [阅读全文]...

2022-04-12 18:03:26
关于霜的说说 - 句子
关于霜的说说 - 语录
关于霜的说说 - 说说
关于霜的说说 - 名言
关于霜的说说 - 诗词
关于霜的说说 - 祝福
关于霜的说说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