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古诗诗词中带有荷花的

关于哪些古诗诗词中带有荷花的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哪些古诗诗词中带有荷花的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哪些古诗诗词中带有荷花的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哪些古诗诗词中带有荷花的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k+) 语录(90) 说说(234) 名言(3) 诗词(16k+) 祝福(78) 心语(3)

  • 有关荷花的古诗句有哪些(荷花古诗词大全)

  • 荷花
  • 荷花是夏日里最美丽的花。顶着烈日,开得娇艳而繁盛。给炎炎的夏日带来一丝美丽的色彩。

    在某一个午后,我们于阴凉处,品一杯清茶,读一卷荷花诗词,让诗意的荷花带来夏日的清凉。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

    ——朱庭玉《天净沙·秋》

    4、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5、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王昌龄《采莲曲》

    6、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

    ——苏轼《江神子·江景》

    7、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

    8、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9、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

    ——李商隐《赠荷花》

    10、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李商隐《赠荷花》

    11、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秦观《纳凉》

    12、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李璟《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13、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卢照邻《曲池荷》

    14、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

    ——欧阳修《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15、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

    ——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16、午梦扁舟花底。香满两湖烟水。

    ——杨万里《昭君怨·咏荷上雨》

    17、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

    ——杜甫《为农》

    18、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佚名《西洲曲》

    19、水际轻烟,沙边微雨。荷花芳草垂杨渡。

    ——刘将孙《踏莎行·闲游》

    20、自是荷花开较晚,孤负东风。

    ——幼卿《浪淘沙·极目楚天空》

    21、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22、水榭风微玉枕凉。牙床角簟藕花香。

    ——苏庠《浣溪沙·书虞元翁书》

    23、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

    ——李白《别储邕之剡中》

    24、田田初出水,菡萏念娇蕊。

    ——龚翔麟《菩萨蛮·题画》

    25、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阅读全文]...

2022-07-07 14:33:18
  • 写荷花的古诗有哪些(赞美荷花的诗词)

  • 荷花,赞美
  • 荷,别名:芙蓉,莲,菡萏, 芙蕖 ,自古就是君子和气节高雅的代表。

    古人今人都宠爱荷。整理了从唐朝开始到现代的1000多年之间,

    最经典最著名的关于【莲】的诗词,共计300首。与喜欢诗词的朋友们共享。

    151【渔家傲 晏殊】

    杨柳风前香百步。盘心碎点真珠露。疑是水仙开洞府。妆景趣。红幢绿盖朝天路。

    小鸭飞来稠闹处。三三两两能言语。饮散短亭人欲去。留不住。黄昏更下萧萧雨。

    152【拂霓裳 晏殊】

    乐秋天。晚荷花缀露珠圆。风日好,数行新雁贴寒烟。

    银簧调脆管,琼柱拨清弦。捧觥船。一声声、齐唱太*年。

    人生百岁,离别易,会逢难。无事日,剩呼宾友启芳筵。

    星霜催绿鬓,风露损朱颜。惜清欢。又何妨、沈醉玉尊前。

    153【虞美人 陈与义】

    余甲寅岁,自*出守湖州,秋杪道中,荷花无复存者。

    乙卯岁,自琐闼以病得请奉祠,卜居青墩。

    立秋后三日行,舟之前后,如朝霞相映,望之不断也。以长短句记之。

    扁舟三日秋塘路,*度荷花去。病夫因病得来游,更值满川微雨、洗清秋。

    去年长恨拏舟晚,空见残荷满。今年何以报君恩?一路繁花相送、过青墩。

    154【满江红 荷花 范成大 】

    柳外轻雷,催几阵、雨丝飞急。雷雨过,半川荷气,粉融香浥。

    弄蕊攀条春一笑,从教水溅罗衣湿。打梁州、箫鼓浪花中,跳鱼立。

    山倒影,云千迭,横浩荡,舟浩荡,舟如叶。

    有采菱清些,桃根双楫。忘却天涯漂泊地,尊前不放闲愁人。

    任碧筒、十丈卷金波,长鲸吸。

    155【莲 花 杨万里 】

    红白莲花共塘开,两般颜色一船香。

    恰如汉殿三千女,半是浓妆半淡妆。

    156【枯 荷 许棐 】

    万柄绿荷衰飒尽,雨中无可盖眠鸥。

    当时乍叠青钱满,肯信池塘有暮秋。

    157【二色莲 咏题 曹勋】

    凤沼湛碧,莲影明洁,清泛波面。素肌鉴玉,烟脸晕红深浅。

    占得熏风弄色,照醉眼、梅妆相问。堤上柳垂轻帐,飞尘尽教遮断。

    重重翠荷净,列向横塘暖。争映芳草岸。画船未桨,清晓最宜遥看。

    似约鸳鸯并侣,又更与、舂锄为伴。频宴赏,香成阵、瑶池任晚。

    158【念 奴 娇 姜夔 】

    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以鸳鸯为侣。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

    翠叶吹凉,玉容销酒,更洒菰蒲雨。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

    高柳垂荫,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

    159【再赋郡沼双莲 宋·范成大】

    馆娃魂散碧云沉,化作双莲寄恨深。

    千载不偿连理愿,一枝空有合欢心。

    160【渡江云 赋荷花 卢祖皋 】

    锦云香满镜。岸巾横笛,浮醉一舟轻。

    别愁萦短鬓,晚凉池阁,此地忽逢迎。

    柄圆攲绿,倚风流、还恁娉婷。凭画栏,嫣然输笑,无语寄心情。

    盈盈。露华匀玉,日影酣红,记晚妆慵整。

    还暗惊,人间离合,羞对池萍。

    三年一觉西湖梦,又等闲,金井秋声。销魂久,夜深月冷风清。

    161【花犯 荷花 方千里 】

    渚风低,芙蓉万朵,清妍赋情味。雾绡红缀,看曼立分行,闲淡佳丽。

    [阅读全文]...

2022-01-23 07:28:34
  • 关于荷花的古诗有哪些(赞美荷花的诗词)

  • 荷花,赞美
  • 南北朝(2) 唐(16) 宋(17) 金(1) 元(2)

    李白(3) 白居易(2) 李商隐(1) 温庭筠(1) 杨万里(1) 王昌龄(1) 欧阳修(2) 晏几道(2)周邦彦(1) 贺铸(1) 陆龟蒙(1) 元好问(1) 沈约(2) 韩偓(1) 皇甫松(2) 李璟(1) 葛立方(1)姜夔(1) 蒋捷(1) 吴文英(4) 张炎(1) 蔡松年(1) 卢照邻(1) 刘光祖(1) 高观国(1) 尹鹗(1)阎选(1) 白朴(1)

    1

    [宋]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

    [唐]

    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

    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

    碧玉搔头落水中。

    3

    [唐]

    皇甫松

    船动湖光滟滟秋,

    贪看年少信船流。

    无端隔水抛莲子,

    遥被人知半日羞。

    4

    [唐]

    皇甫松

    菡萏香连十顷陂,

    小姑贪戏采莲迟。

    晚来弄水船头湿,

    更脱红裙裹鸭儿。

    5

    [唐]

    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

    6

    [宋]

    欧阳修

    荷花开后西湖好

    载酒来时

    不用旌旗

    前后红幢绿盖随

    画船撑入花深处

    香泛金卮

    烟雨微微

    一片笙歌醉里归

    7

    [宋]

    晏几道

    笑艳秋莲生绿浦。红脸青腰,旧识凌波女。照影弄妆娇欲语。西风岂是繁花主。

    可恨良辰天不与。才过斜阳,又是黄昏雨。朝落暮开空自许。竟无人解知心苦。

    [阅读全文]...

2022-02-07 23:00:44
  • 解读古诗词中的荷花意象

  • 荷花
  • 解读古诗词中的荷花意象

      莲花意象,多姿多彩,荷为人而生,文因荷而贵,人荷相映,演绎了一首首洋溢着生命情愫的华彩诗章。以下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解读古诗词中的荷花意象,欢迎大家阅读参考!谢谢!

      莲花,又名荷花、芙蕖、菡萏、水旦、草芙蓉、水芙蓉、六月春、*莲、六月花神等。荷花入诗,情彩飞扬,雅俗共赏。

      1、君子之花。周敦颐说,“莲,花之君子者也”。清代叶申芗《荷叶杯·盆莲》:“双心千瓣斗鲜奇,出水不沾泥。试问花中何比?君子,风度胜张郎。碧纱窗下晚风凉,花叶两俱香。”这一朵并蒂莲开得鲜奇,送来花香,出水不染,它难道不是君子形象的写照?“秋至皆空落,凌波独吐红。托根方得所,未肯即从风”(隋·弘执恭《秋池一株莲》),诗人笔下的莲花,独立坚强,令人钦佩。宋代诗人苏辙更为追慕莲的高洁:“白莲生淤泥,清浊不相干”(《盆池白莲》),“开花油水中,抱性一何洁”(《和文与可菡萏轩》)。

      2、佳人之花。用莲花代表佳人形象也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王昌龄《采莲曲二首》(其二):“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荷叶罗裙,人面荷花,浑然一体,相映成趣,乍一看去,几乎分辨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哪是荷花,哪是脸庞。她,就是诗人的梦中情人。再如宋代杜衍《莲花》:“凿破苍苔作小池,芰荷分得绿差差。晓来一朵烟波上,似画真妃出浴时。”写的是莲美如画,如出浴的真妃。

      3、爱情之花。由于“莲”与“怜”同音,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州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情”。这里虚实结合,谐音双关,表达了对所爱的男子深长的思念。孟郊的《怨诗》以痴心傻气的想象来抒发女主人公愁苦深重的相思之情:“试妾与君泪,两处滴池水。看取芙蓉花,今年为谁死!”滴泪成池,泪淹芙蓉,见证爱情,此等痴心透骨的情语非性情中人断不能说出。

      4、怀旧之花。唐代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夜深人静之时,诗人置身荷香美景,欲抚琴弦,却恨无知音共赏。元代王翰《题败荷》:“曾向西湖载酒归,香风十里弄晴晖。芳菲今日凋零尽,却送秋声到客衣。”诗人借败荷之声传送到旅人的手段,把怀人写得凄楚动人。

      5、清闲散淡之花。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怀辛大》抒写诗人夏夜水亭纳凉的清爽闲适和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霄劳梦想。”一、二两句遇景入咏,融情于景。夕阳西下,素月东升,“夏日”可畏而“忽”落,明月可爱而“渐”起,一快一慢凸现诗人的愉悦心理。三、四两句即事抒怀,活灵活现。诗人沐浴之后,洞开亭户,披头散发,靠窗而卧,逍遥自在,令人羡慕。五、六两句细化身心快感。清风送爽,荷花飘香,如丝如缕,沁人心脾;翠竹滴露,清脆悦耳,如丝如筝,清幽绝俗。写荷以“气”,写竹以“响”,意境幽深静谧,情调高雅别致,荷香和佳竹巧妙地烘托出诗人悠然自得,闲适自乐的素淡情怀,为下文抒发诗人渴盼知音,怀想故人创设了氛围。

      6、青春意趣之花。王昌龄的《采莲曲二首》(其二)刻绘田田荷叶之中、艳艳荷花之下采莲少女的美丽形象,意境优美,情调欢快。“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一、二两句写诗人伫立凝望,人花一体,难以分辨的情景。罗裙舒展,绿如荷叶,宛见采莲少女亭亭玉立之姿;笑脸相迎,艳若荷花,如睹采莲少女欢声笑语之态。荷叶罗裙,人面荷花,浑然一体,相映成趣,乍一看去,几乎分辨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哪是荷花,哪是脸庞。这些采莲女子简直就成了美丽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说竟是荷花精灵!三、四两句写诗人眼花缭乱之际,走神错意之时的意外发现,展示青春少女的无限活力。采莲少女与绿荷红莲融为一体,忽然不见踪影,诗人踟蹰怅惘,惊奇不已。可是,没过多久,莲塘之中歌声四起,热闹非凡,诗人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那些“看不见”的采莲女子仍然在这绿叶红花的荷塘之中,仿佛是和诗人这样的观望者开了个玩笑。这群江南女子啊,聪明美丽,天真活泼,出没绿波红花之中,歌唱劳动,歌唱生活,充满着青春活力。从她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如荷飘香,如花美丽的青春风采。

      7、相思愁苦之花。孟郊的《怨诗》以痴心傻气的想象来抒发女主人公愁苦深重的相思之情。“试妾与君泪,两处滴池水。看取芙蓉花,今年为谁死!”两地相思的闲愁苦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也是没大小,没体积,不具形象的东西,测定起来很不容易,可是诗中女主人公却异想天开:试把我们两个人的眼泪,分别滴在荷花池中,看一看今夏美丽的荷花被谁的泪水浸泡而死。显然,在她心目中看来,谁滴的泪多,谁的泪更苦涩,荷花就将为谁而“死”,那么,谁的相思之情更深,自然也就测定出来了。比试滴泪,滴泪成池,泪淹芙蓉,见证爱情,此等痴心透骨的情语非性情中人不能设想。出污泥而不染的“芙蓉花”成了男女主人公相思离情的可靠见证。李商隐的《板桥晓别》化用典故,抒写情人的离别苦情。“回望高城落晓河,长亭窗户压微波。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一、二两句远眺*观,点明离别的时间、地点和朦胧奇幻的环境氛围。三、四两句分别化用典故写行者和送者。“水仙”句暗用琴高事。《列仙传》上说,琴高是战国时赵人,行神仙道术,曾乘赤鲤来,留月余复入水而去,诗人此处把远行之人比着乘鲤凌波而去的水仙,化实为虚,奇幻天真。“红泪”句暗用薛灵芸事。据《拾遗记》记载,魏文帝美人薛灵芸离别父母登车上路,用玉唾壶承泪,壶呈红色,到了京师壶中泪凝如血,诗人此处将送行者(女主人公)暗喻为水中芙蓉,以表现了她的红润美艳;又由红色芙蓉进而想象出它的泪也应该是“红泪”。这样,一朵艳艳芙蓉勾画出了俏丽佳人泣血神伤的情景。

      “芙蓉”又称为“荷”、“莲”。“芙蓉”给人的印象往往是极娉婷,极高洁的,容易让人想起“出水芙蓉”、“芙蓉仙子”般的绝代佳人。

      8、而芙蓉作为意象,被文人骚客运用于诗歌中,则大体可分为三大类象征义:一是取荷美好形象营造一种雅致的'景象,或宁静或欢愉;二是取败荷的形象营造一种衰败意境,或对逝去光阴叹惋,或对生活环境破败惋惜;三是取“芙蓉出污泥而不染”的品质,托物言志,寄寓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

      9、王维的《山居秋暝》营造了一种美丽、和谐、恬静的意境。全诗的精妙所在也许就是那句“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喧声、莲动、舟行,让人以为他是在为热闹作铺排,而恰恰相反,诗人妙笔生花,借“动”显“静”,着力表现幽静的意趣。正如“蝉噪林愈静”,写动态是为了更好的烘托静。这句诗中“莲”被动态化,不仅不与幽静基调抵触,还生发出摇曳生姿的美丽。周邦彦《苏幕遮》一句“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将雨后初晴的仲夏荷塘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无怪乎五国维赞曰:“真能得荷之神理。”此句的“神”就在于一个“举”字,它使全诗富有立体感,荷花亭亭出水,迎风摆动的清新淡雅便款款而出。“故乡梦,何曰去?……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这般美景便自然地引出了思念故乡荷塘的情怀。杨万里的《昭君怨?咏荷上雨》“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蓬声,梦初惊。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珍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泻清波。”从整体上创造了这样一番景象:梦的氤氲带来的是泛舟西湖,荷满莲香,烟雨交加的如诗如画的仙境,觉醒后池荷跳雨,清波涟涟,美不胜收。此情此景与柳永的“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又该是别有一番滋味吧!看来同样是写荷之美,不同的作者的切入点,便构造出芙蓉不同神韵。

      10、与荷之姣好容貌相对,该是残荷衰败的凄凉景象。孟郊《怨诗》中的那句“看取芙蓉花,今年为谁死!”,看得让人触目伤怀,撼人心魄!是啊,闺中怨妇的情思与被抛弃的痛苦尽在一看芙蓉中!“试妾与君泪,两处滴池水”,芙蓉般的妙龄却要做垂死残荷,那满池荷花大概是用泪水浇注的吧!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则诉尽了离愁别绪、相思之苦。这与姚燧《普天乐》“芙蓉谢,冷雨清灯读书舍,待离别怎忍离别?”有相同怀念之情和凄美意境。败荷给人带来视觉上的颓废,没有美的感受,但是它若与作者心境结合,便是一种凄美,一种令人悸动的美。

      11、芙蓉还有另一意象义便是高洁之志的象征,这与梅、竹、松德意义大体相同。且看李白《古风十九首》“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诗人幻想自己飘游于西岳华山的莲花峰上,碰见的玉女是“手把芙蓉,凌空而行”。这里为什么是“手把芙蓉”而不是他物呢?就是因为人们向来认为“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正好寄寓了诗人的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的高尚情怀。再如陆龟蒙的《白莲》,他写:“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瑞合在瑶池。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堕时。”诗中就推崇她的品格像瑶他仙子,与一般凡花俗卉不同。即使很少人赏识它,任她自开自落,然而白莲其实是很美的,她那纯洁之色,她那婷婷之态,她那“出污泥而不染”的品格,只要有晓月清风作伴,又何损于她的美丽呢?文人骚客好咏莲,贺铸的《踏莎行》则借莲感叹自己的际遇——“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莲长于偏僻柳塘,无人知道,无蜂蝶采摘,它的“芳”就在于孤芳自赏,自嗟自叹,所谓“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当年不肯嫁东风”,莲花高洁,不肯嫁春风,实是贺铸不肯阿谀权贵的写照。最后莲之“无端却被秋风误”,与贺之不为世所容,郁郁终生也是吻合的。

      以上为芙蓉在古代诗歌中三大意象义,无论是咏荷之美好,还是叹荷之颓败,或是赞莲之高洁,荷花作为一种典型意象已不再是单纯的景物,而是一种感情的象征。鉴赏诗歌时,看到荷花,就看到了作者的感情世界。

      荷花,历来为*的文人所偏爱,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荷花,又名藕花、芙蕖、芙蓉、菡萏、净友、芰荷、水芸、泽芒,原产印度,为多年水生草木。夏季开花,白色或粉红色,单瓣或重瓣。民俗以阴历六月二十四日为荷花生日。荷花历来象征着美好与高洁,周敦颐赞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荷花的象征意义,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种:高洁、坚贞、隐者的象征、祥瑞、爱情的象征、怀才不遇者的自况和美的象征等。荷花象征高洁,诗文中不胜枚举。如陆龟蒙的《白莲》:“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古诗词中的荷花意象荷花又称荷、莲、莲花、芙蓉、菡萏等,在传统文学中,荷花具有多方面的品质和特征:荷花作为一种典型的意象已不再是单纯的景物,而是一种感情的象征。

      1、以荷花喻高洁的品格。如屈原《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就是以荷花的外表形态之美,象征诗人高洁的品质,以此突出诗人“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人生态度;又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李渔《芙渠》)。

      2、以荷花喻女子姣好的容貌或纯洁无瑕的爱情。荷花给人的印象往往是极娉婷,极高洁的,容易让人想起“出水芙蓉”、“芙蓉仙子”般的绝代佳人。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由于“莲”与“怜”同音,“莲子”即“怜子”,“青”即“情”。这里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又如白居易《长恨歌》:“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又如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

      3、以荷花喻美好的人生理想。如李白《西上莲花山》:“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借荷花写幻想中的超脱,写理想中的情趣,纯洁明净。又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营造了一种美丽,和谐,恬静的意境,寄托着诗人的一种生活理想。

    [阅读全文]...

2022-05-25 22:29:50
  • 荷花的古诗词名句 有关荷花的古诗词

  • 荷花
  • 荷花的古诗词名句

    1、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2、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

    3、着破荷衣,笑西风吹我,又落西湖。——赵汝茪《汉*·着破荷衣》

    4、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李白《采莲曲》

    5、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李商隐《荷花》

    6、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屈原《离骚》

    7、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屈原《离骚》

    8、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9、竹边荷外再相逢,又还是、浮云飞去。——赵以夫《鹊桥仙·富沙七夕为友人赋》

    10、酒盏旋将荷叶当。——欧阳修《渔家傲·花底忽闻敲两桨》

    11、根底藕丝长,花里莲心苦。——辛弃疾《卜算子(荷花)》

    12、当轩对樽酒,四面芙蓉开。——王维《临湖亭》

    13、却是池荷跳雨。——杨万里《昭君怨·咏荷上雨》

    14、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刘颁《雨后池上》

    15、水阔雨萧萧,风微影自摇。徐娘羞半面,楚女妒纤腰。——钱惟演《荷花》

    16、茨茹荷叶认零星。——吴锡麒《临江仙·夜泊瓜洲》

    17、携手藕花湖上路。——朱淑真《清*乐·夏日游湖》

    18、雷雨过、半川荷气,粉融香浥。——范成大《满江红》

    19、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刘商《咏双开莲花》

    20、晚日照空矶,采莲承晚晖。风起湖难渡,莲多采未稀。——萧纲《采莲曲》

    21、笑隔荷花共人语,烟波渺渺荡轻舟。——秦观《采莲》

    22、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23、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沈约《咏芙蓉》

    24、前后红幢绿盖随。——欧阳修《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25、牙床角簟藕花香。——苏庠《浣溪沙·书虞元翁书》

    26、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李白《别储邕之剡中》

    27、夕阳倒影射疏林,江边一带芙蓉老。——陈霆《踏莎行·晚景》

    28、乘彩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李珣《南乡子》

    29、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孟浩然《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30、不管垂杨珠泪进,滴碎荷声千顷。——王夫之《清*乐·咏雨》

    31、有意十分开晓露,无情一饷敛斜阳。——范成大《州宅堂前荷花》

    32、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苏轼《江神子·江景》

    33、莲子已成荷叶老。——李清照《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

    34、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李白《古风·其十九》

    35、风吹荷叶在,渌萍西复东。——孟郊《乐府三首》

    36、荷花宫样美人妆,荷叶临风翠作裳。——苏泂《荷花》

    37、共倒金荷家万里,欢得尊前相属。——黄庭坚《念奴娇·断虹霁雨》

    38、绿荷舒卷凉风晓,红萼开萦紫莳重。——李绅《重台莲》

    39、露清枕簟藕花香,恨悠扬。——顾敻《虞美人·触帘风送景阳钟》

    40、蕊中千点泪,心里万条丝。恰似轻盈女,好风姿。——欧阳炯《女冠子》

    41、笑指吾庐何处是?一池荷叶小桥横。——陈继儒《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42、春水徒荡漾(),荷花未开展。——孟郊《乐府三首》

    43、不会频偷眼,意如何秋宵秋月,一朵荷花初发。——欧阳炯《女冠子》

    44、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李白《古风(其二十六)》

    45、一枕新凉宜客梦,飞入藕花深处。——黄升《酹江月·夜凉》

    46、面面湖光面面风,可人最是白芙蓉。——姚勉《四望亭观荷花》

    47、燕子巢方就,盆池小,新荷蔽。——杜安世《鹤冲天·清明天气》

    48、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

    49、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一》

    50、藻国凄迷,麹澜澄映,怨入粉烟蓝雾。——吴文英《过秦楼·黄钟商芙蓉》

    [阅读全文]...

2022-05-11 09:10:56
  • 关于荷花的古诗词

  • 荷花
  • 关于荷花的古诗词

      在**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荷花的古诗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芙蓉赋》

      【三国】曹植

      览百卉之英茂,无斯华之独灵。结修根于重壤,泛清流而擢茎。其始荣也,皎若夜光寻扶桑;其扬晖也,晃若九阳出旸谷。芙蓉蹇产,菡萏星属。丝条垂珠,丹荣吐绿。焜焜韡韡,烂若龙烛。观者终朝,情犹未足。于是狡童媛女,相与同游,擢素手于罗袖,接红葩于中流。

      《西洲曲》

      【南朝】乐府民歌

      ......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

      全诗感情温婉细腻,清辞俊语,连翩不绝。诗句中“莲”与“怜”谐音双关,这种双关隐语的运用将年轻女子借采莲来表达对情人的爱慕与思念之情展现得十分委婉含蓄。

      隋唐以后,荷花的栽培技艺进一步提高,而这一时期又是古诗发展的巅峰时期,因此大量咏荷佳作也不断涌现,其中经典名句更是俯拾皆是。

      《泽陂》

      【宋】诗经·陈风

      彼泽之陂(bēi),有蒲与荷。

      有美一人,伤如之何?

      寤寐无为,涕泗滂沱。

      彼泽之陂,有蒲与蕳。

      有美一人,硕大且卷。

      寤寐无为,中心悁悁。

      彼泽之陂,有蒲菡萏。

      有美一人,硕大且俨。

      寤寐无为,辗转伏枕。

      这是一首水泽边女子思念一位小伙子的情歌。三章十八句,每章意思基本相同,都是叙述看见池塘边的香蒲、荷花,兰草,便想到自己爱慕的男子,不禁心烦意乱,情迷神伤,晚上觉也睡不着,于是一腔愁闷,发而为歌,遂唱出此篇。

      汉代(前206~前220年),赏荷*俗已日渐趋盛,从流传甚广的汉乐府民歌《江南可采莲》即可见一斑。

      《江南可采莲》

      【汉】乐府民歌

      江南可采莲,莲叶荷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全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回旋反复的音调,为我们勾勒出一幅优美隽永的生动图画。我们仿佛能通过这首诗看到一望无际的碧绿荷叶下,一群自由自在的`鱼儿在欢快嬉戏,甚至可以想象得到采莲船上的人们沉浸在一片欢声笑语中。

      魏晋南北朝时,在皇家贵族及文人雅士的积极参与和推动下,荷文化的发展进入一个*阶段。这一时期,众多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以荷花为题材的诗、词、歌、赋、曲等文学作品,赏荷、采莲也成为一种社会参与性极其广泛的民间风俗活动。

      《山有扶苏》

      【先秦】诗经·郑风

      山有扶苏,隰(xí)有荷华。

      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山有桥松,隰有游龙。

      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这首诗写一位女子在与情人约会时,怀着无限惊喜的心情对自己恋人的俏骂。大意:山上有茂盛的扶苏,池里有美艳的荷花。没见到子都这样的美男子啊,偏遇见你这个小狂徒。山上有挺拔的青松,池里有丛生的水荭。没见到子充这样的好男儿啊,偏遇见你这个小狡童。

      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古风

      [唐]李白

      碧荷生幽泉,

      朝日艳且鲜。

    [阅读全文]...

2022-01-25 18:04:34
  • 古代描写荷花的诗词(关于荷花的古诗)

  • 荷花,古代
  • 明明七月才是荷花旺季,为什么一直说,荷花是六月花神?

    说起荷花,都会说,它是夏天的花。因为夏天给人的感觉,就是无尽的荷花开放。但荷花盛花期是在什么时候呢?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这首有名的宋诗之所以有名,是因为它写出了荷花盛开的时间和地点。

    夏日荷花盛开Lotus bloom in summer

    南宋首府在杭州,西湖是京城之湖,帝都夏色,西湖的治理和打造进入鼎盛期,湖光可爱,种莲无数,有大小画舫游船不下数百只,日夜笙歌,照应湖光山色,旅游业十分发达精细。

    杨万里此时送别朋友林子方去南方做官,但是他还是忍不住提醒林子方,你为什么不留在京城,这里有西湖美景,更重要的是离天子*呀!

    杨万里其实是个朴素的官员,他从小生长在江西农村,对荷花别有一种真挚的感情,但是多年的历练,也让他明白,荷花要长得好,水,阳光,气候,地段,那是一个都不能缺少。他用这首诗赞叹了西湖的荷花,也是暗示林子方,你的选择可能是错的。靠*天子才会更有作为,就像这西湖的荷花,生长在富庶之地,才能出落得如此红艳俏皮。

    当然林子方没有听杨万里的,他以为去更广袤的地方才更有所作为。

    那么这首诗更点出了荷花的旺季是在六月。

    荷花有六月花神的美誉。因为农历的六月正是江南荷花产区荷花盛开的时段。所以六月荷花,荷花六月往往是连贯的说法,代表着盛夏和晚夏。

    大朵的荷花。鲜艳的粉红色荷花花蕾漂浮在湖中。Large lotus flowers. bright

    “六月西湖锦绣卿,千层翠盖万红妆。

    都将月露清凉气,并作侵晨一喷香。”宋朝杨万里《清晓湖上三首》

    杨万里是江西人,生长在荷花之乡,但是他多年做京官,也就是常年工作在杭州,这里能够让他安心的,就是有如故乡一样的荷花,两地气候*似,且西湖的荷花种植保养更为壮观,所以杨万里有闲,就会去西湖看荷花。

    那西湖锦绣繁华,却又给了荷花天然的水域,人文和自然景观交织,荷叶如千层翠盖,荷花如红妆丽人,让帝都于庄严富贵之中又多了一层天然清丽。

    杨万里最爱早上的荷花,那在月下露水里滋润了一晚上的荷花,在晨风太阳里送来阵阵清香。

    实际杨万里是养荷达人,他从小就在故乡的荷花丛中长大,他知道,且最懂得,荷花什么时候最香,这不是虚词,是真切的农村生活体验。因为荷花的授粉往往是在凌晨,所以凌晨和早上的荷花香气最馥郁。而农历六月,是荷花的盛花期。

    由于六月荷花这个起源于节气的花卉名词在古代广为流传,也常常会不自觉出现在当代人的口中,比如六月飞雪,六月荷花。可是当你真正公历六月去找荷花时,往往大失所望,因为荷花在公历的六月,往往只有出水不多的荷叶和零星的花朵。

    要想看到荷花满塘的美景,你必须等到七月中旬到八月。

    这是当代公历和农历使用*惯不同造成的。

    宋朝之后,荷花的种植欣赏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南宋之后,杭州为首府,推动了赏莲文化,农历六月二十四,有盛大的观莲节,白天采莲划船,晚上放灯,庆祝荷花的生日。

    农历六月又叫荷月,莲月。

    “红粉靓梳妆,翠盖低风雨。

    占断人间六月凉,期月鸳鸯浦。

    根底藕丝长,花里莲心苦。

    只为风流有许愁,更衬佳人步。”宋朝辛弃疾《卜算子 为人赋荷花》

    荷花既然是六月必赏的时令花卉,自然诗作叠出。这是南宋名家辛弃疾的六月看荷花。

    虽然宋朝女子局限在闺阁当中,但是并不妨碍她们在六月和家人朋友去看荷花。当然女子社交的场所和时间少,对于这样的胜事自然会精心打扮。而宋朝上层女子流行缠足,夏衣轻轻,行动袅袅,成为很多男人惊艳的对象。

    辛弃疾也未能免俗,他将荷花形容成惆怅的佳人,又将佳人形容成藕丝长,莲心苦,然而却靓丽风流的雨后荷花,在六月酷暑,有荷花有佳人的地方,那是一片热闹中的清凉。

    虽然我很讨厌辛弃疾的审美也这么病态,但是这首词可以看到,六月在宋朝也是女子可以稍微自由的日子,她们因为荷花盛开而有理由出门。虽然她们的存在只是男性世界的一道风景,但总还有一段最美丽和荷花相对的自然时光。

    荷花 (尼康D3 +图丽 500/8折返)

    “六月炎天时霎雨。行云涌出奇峰露。

    沼上嫩莲腰束素。风兼露。

    梁王宫阕无烦暑。畏日亭亭残蕙炷。

    傍帘乳燕双飞去。碧碗敲冰倾玉处。

    朝与暮。故人风快凉轻度。”宋欧阳修《渔家傲·六月炎天时霎雨》

    农历的六月,也就是公历的七月左右,那是暑气熏蒸,时有雷雨。然而这正是荷花生长的好季节。欧阳修写到了雷雨荷塘的美景,荷塘上方,乌云密布,风起云涌,但是一池荷花仿佛细腰美女,矗立在雷雨风露当中。

    用现代的摄影,这都是上好的题材,有着油画的质感和画面感,盛夏那种浓郁和清新对照在一个画面的美。

    当然古典主义的画面不会缺少琼楼玉宇,荷花池上的水殿里,富贵人家正在敲冰倒酒,凉风吹动衣衫。古人善于利用荷花水泽制造天然的避暑环境,这可比空调健康多了,当然只能少数人享用。

    荷花,荷叶,花,装饰,开花,莲花,绿叶,观赏花,元素,素材

    “水风叶底波光浅。亭亭翠叶红妆面。

    六月下塘春。*铺云锦屏。

    露凉轻点缀。绿映珍珠袂。

    浑似太真妃。倚阑娇困时。”宋朝赵师侠《菩萨蛮·水风叶底波光浅》

    荷花的旺季,无限亭亭翠叶掩映荷花的红,仿佛春天从来就没有走远,还留在这无尽的绿叶红花里。

    那雨后或者凌晨的露水在荷叶和花间流荡,像珍珠,而大的荷花,风吹摇摆,仿佛不经风一样靠在荷叶上。

    从来都说杨玉环是牡丹,可是这硕大的荷花,不也像杨玉环一样,丰美慵懒,靠在水边的栏杆上?

    也难为这个诗人的想象。不过盛花期的荷花花朵直径可以达20厘米,荷花人面,恐怕荷花还比人面大,用胖美人杨贵妃做比,也不算太牵强。总好过将莲花的摇曳形容成女子裹残的脚,要来得健康。

    这篇文章,写了荷花为什么是六月花神的来历。但农历的六月对应的是公历的七月。

    [阅读全文]...

2022-07-10 07:28:33
  • 描写荷花的古诗词

  • 荷花
  • 描写荷花的古诗词

      在**淡淡的日常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泛指中国古代诗歌。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描写荷花的古诗词,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白莲》

      素蘤多蒙别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此诗为唐代陆龟蒙所作,其中描写描述荷花的经典诗句为:“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意思是:月儿明风儿清花儿要凋谢,只有恨却无情谁人了解你?

      此诗一诗从“素花多蒙别艳欺”一句生发新意;然而它并没有黏滞于色彩的描写,更没有着意于形状刻画,而是写出了花的精神。“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白莲好像无情,但却有恨,在天欲晓而残月尚在,凉爽的晨风吹着,无人知觉的时候,这正是白莲的花瓣将要坠落的时候。这样的想象和描写是既适合作者心目中的白莲的性格的特点,而且又很有情致和余味的。因为有诗的感觉和想象的诗人写诗,并不是仅仅打一个比喻,借题发挥,发一点个人的牢骚,而是对他所歌咏的对象,总是感到了诗意,感到了有动人的地方,然后才可能写出可以打动人的真正的诗来。最后两句,诗人从不即不离的空际着笔,把花写得若隐若现,栩栩如生。

      《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

      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此诗为宋代欧阳修所作,其中描写描述荷花的经典诗句为:“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意思是: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此诗诗人游览荷塘,官场上的上的失意和烦闷,都被这荷香和微雨所冲散,带回的是一颗超尘脱俗的心境。整首词寓情于景,写出了作者与友人的洒脱情怀。

      1、《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2、《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唐·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东林寺白莲》

      唐·白居易

      东林北塘水,湛湛见底清。

      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茎。

      白日发光彩,清爽散芳馨。

      泄香银囊破,泻露玉盘倾。

      4、《荷花》

      清·石涛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5、《爱莲说》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繁。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6、《古风》

      唐·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7、《夏日南亭怀辛大》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阅读全文]...

2022-02-10 18:40:22
哪些古诗诗词中带有荷花的 - 句子
哪些古诗诗词中带有荷花的 - 语录
哪些古诗诗词中带有荷花的 - 说说
哪些古诗诗词中带有荷花的 - 名言
哪些古诗诗词中带有荷花的 - 诗词
哪些古诗诗词中带有荷花的 - 祝福
哪些古诗诗词中带有荷花的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