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诗中有那些带荷花的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中有那些带荷花的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中有那些带荷花的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古诗中有那些带荷花的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苏曼殊荷花诗五首,洗练,深情,而有禅意
苏曼殊是*代史上奇特的人物,因为和他最*的朋友都未必真正了解他的生*和行踪。他的朋友柳亚子,在他去世后15年,才真正确定了苏曼殊的身世和血统,拼出了他一生大致的轨迹。当一个朋友真正以死亡的方式离开了朋友圈,你才蓦然发现,你失去的不止是一个天真烂漫有才情的朋友,你失去的是一个不世出的天才。正是这种蓦然莲花谢世的震动,才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曼殊热,曼殊研究热。然而时至今天,曼殊一生仍旧有太多的留白,你无法确定他一生到底经历过什么。
这是一个在真实与缥缈之间的人物。因为他留下的诗句画作都是真的,而他本人35岁短暂的生涯,被许多烟雨所模糊。就像烟雨中半露的高山禅舍,它清晰着一截画角梵铃,可是当你去找寻它时,你看到的早已经不在,甚至连砖瓦的痕迹都杳然。
苏曼殊给人的震动不是他刻意营造这种人设,而是因为他已经如此,真的如此,必然如此。
简单而言,苏曼殊是晚清一个身世可怜的混血儿,他的母亲因为各种原因抛弃他,而他的父亲只是将他带入了这个世界,无法给他更多关怀,而这样一个庶出的混血的孩子在陌生的大家族里遭受挤兑和虐待实属正常,而没有归宿感又没有多少钱财的他,必然以出家作为一种精神和生存的底线,但是天资聪慧的他又不肯埋没自己的才情苟活于世,他一方面珍惜每个学*的机会和朋友,另外一方面,出于生存和精神的寄托,他必然不能抛弃僧人的身份,这种不稳定,贯穿了他短暂的生涯,他不断游走在寺庙和红尘间,颠沛漂泊的生活,不断消耗着他,而时代和身世带来的精神苦闷加剧了这种消耗。
他的死是必然的。因为他没有稳定的家庭,稳定的生活,稳定的支撑。但是他的谢世,让人震动,因为他的才情。
25岁的*和20岁的苏曼殊曾经是东京早稻田大学的同学,又一起共事在上海同一家报馆,此时苏曼殊,已经出家过一次,家庭难言的苦闷,又不能表达出来,他喜欢古诗文辞,特地向*请教作诗。*17岁就是秀才,这可是含金量巨高的文化人,且*思想成熟,当然苏曼殊开始的*作,*肯定不满意,说曼殊*仄押韵都不懂,改了几次便渐渐能做了。
但是,我个人却不这么看,苏曼殊有情感的深沉和积淀,又迫切想找到一个出口,古诗是一个体裁,当请教了*后,他找到了这个出口,稍加修正,那些满载着情感和性灵的文字就喷洒出来,自成一家。这也让*刮目相看,与之多有酬唱,很多诗,*和苏曼殊之间比较,前者典雅,后者灵动深情。苏曼殊出手就已经不凡。当然苏曼殊由于漂泊颠沛,朋友之间多用诗信联系。
古诗十九首之涉江采芙蓉,对苏曼殊的影响是巨大的。苏曼殊长年在寺庙红尘中辗转,他所见到的自然景观,比普通人多,且他又寄托了自己的情感。苏曼殊流传下来的诗不过一百多首,但是有关荷花的,就接*十首之多。让我们来看看苏曼殊眼中心底的荷花。
“清凉如美人,莫愁如明镜。
终日对凝妆,掩映万荷柄。”苏曼殊《莫愁湖寓望》
这是南京的莫愁湖,此时正是夏天,清凉山也在莫愁湖附*。清凉山如同清秀美人,莫愁湖如同镜子一样。
美人终日对着镜子,那美丽的容光,掩映在万枝摇曳的荷叶荷花里。
苏曼殊还有一个特长就是善于绘画,而绘画最考验的就是画面感和美感。
这首诗就有如画的洗练,又于洗练中见一种精神的清美,疏密有致。而且语言清新含蓄。这当然是苏曼殊有着僧人身份,从精神上化繁为简的理念,所以并不铺排,节制得恰到好处,如同一首禅诗。这就是苏曼殊的不同,以他的盛年青春,很多人写诗都是铺排热烈,有一说万,但是苏曼殊从开始就是厚积薄发,洗练却不乏力度。
“斜插莲蓬美且鬈,曾教粉指印青编。
此后不知魂与梦,涉江同泛采莲船。”曼殊《失(无)题二首》其一
苏曼殊的诗很有画面感。这当然他的另一个身份是画家,然而这是后来冠给他的。实际一个孤独寂寞聪慧的人,他的眼睛总会从纷繁的现世中提炼他所需要的美和寄托。这也是曼殊特殊成长经历带给他的正面才华。
缺乏爱的他,自然容易堕入爱恋,发现细节之美,比如这位少女,头上带着一只如同莲蓬的饰品,她正低头看着他的作品或者书。
这一低头的温柔像莲花一样美丽温柔,而背景是在哪里呢?是在夏天的开满荷花的游船上。
女性带给苏曼殊的是种依恋感,这原本就是他缺失的母爱,但是漂泊的生活,无法让他能够有更深的稳定和交往。所以一些细节点滴,分外长情和清晰。
他知道自己会魂牵梦绕,然而也止于魂牵梦绕。这是苏曼殊的节制,爱情止于纯美,是因为绝无出路。
“碧沼红莲水自流,涉江同上木兰舟。
可怜十五盈盈女,不信卢家有莫愁。”曼殊《东居 九》
承接上首,这首依然是对荷花游湖的再写。那夏天碧绿的沼泽,红莲盛放,我和她一起坐上游船。那可爱的十五岁的轻盈少女,并不知道有莫愁这个典故。
莫愁是个什么样的典故呢,那是中国古代长在水边的少女,能歌善舞,开朗大方,有很多人喜欢,十五岁嫁给了卢家,生活美满幸福。
苏曼殊用莫愁有两个含义,一是这个女子天真浪漫,如同中国古代的莫愁姑娘,二是,这个女子是歌女,她的身世已经注定和幸福无缘。这是一个东瀛歌女。
实际苏曼殊这首诗是传承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而来。曼殊渴望那种心心牵挂的爱,同时又知道现实绝无可能,而眼前这位女孩,让他柔情似水,动了嫁娶之想,然而他和她的身份是现实两难,正是因为没有路,反而一颦一笑,分外分明。可以参照《伊豆的*》。
但曼殊的思维和情感显然是中国古典的。在荷花自开,水自流中,有种让人难以释怀却又唯美的慈悲与爱,欢哀一体,让人回味。
“星戴环佩月戴珰,一夜秋寒掩洞房。
莫道横塘秋露冷,残荷犹自盖鸳鸯。”曼殊《海上八》
实际苏曼殊收入的不稳定,时常导致他必须在寺庙过最艰苦的生活度日,当然这种不稳定,也让他有钱时今朝有酒今朝醉。他过的生活是非常不健康的,况且又是乱世。
这首诗,常让人想起他晚上风餐露宿在荒野寺庙。他写了深秋的荷叶,那风露虽冷,却盖着鸳鸯,给秋冬的鸳鸯一个寒苦的遮风避雨所。
但是苏曼殊是没有能力成婚的。他是羡慕那鸳鸯,还是凄凉于自己的漂泊呢?
没有任何证据显示苏曼殊有过婚姻,这也是让他的朋友们尊重同情他的地方。他并非无情,相反他深情,只是深情在破败的时代没有现实的承托。没有一个地方可以让他拥有哪怕残荷盖鸳鸯的幸福。
然而苏曼殊是清高和傲岸的。甚至才华是大气的。
“一曲凌波去,红莲礼白莲。
江南谁得似,犹忆李龟年。”曼殊《彦居士*上赠歌者贾碧云》
苏曼殊才华是相当大气的,比如这一首应酬之作,是听到了当时名伶贾碧云的歌声,他用一池荷花,红莲白莲那种摇曳,来形容对方如天籁的歌声,仿佛歌声绕梁,无数荷花摇曳共振。这样的声音只有唐朝天宝年间的李龟年才拥有。
这首诗已经很接*盛唐诗风,考验的是诗人的器量。
其中红莲礼白莲很有画面感和通感,仿佛是歌声跌宕有好像是听着攒动。
老舍曾经用曼殊四句诗求画于齐白石,其中就有这一句。而齐白石也果真用一朵红荷花一朵白荷花,达成了画面和意境,让人拍案叫绝。
从苏曼殊的荷花诗可以看到他诗作的几个特点。
一,用词洗练,画面感强。
二,深情绵缈。
三,有禅意。
四,有底色的凄冷和傲然。
这也代表了苏曼殊的风格。他的天才,一半是天资聪慧,另一半是时代和身世的合力,在命运毁灭他之前,留下了清晰的断碎的华光。
盛夏暨阳湖,荷花盛放!
但是那背后,是已经无法一一考证的漂泊孤独,让人惘然。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
宋代: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代: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唐代: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常相映 一作:长相映)
唐代: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唐代:卢照邻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元代:白朴
酷暑天,葵榴发,喷鼻香十里荷花。兰舟斜缆垂扬下,只宜辅枕簟向凉亭披襟散发。
唐代:王昌龄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
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唐代:李白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唐代:陆龟蒙
素蘤多蒙别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真合 一作:端合)
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宋代:欧阳修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
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五代: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栏 通:阑) (何限恨 一作:无限恨)
清代:石涛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宋代:贺铸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唐代:李白
渌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蘋。
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唐代:温庭筠
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蘋。
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唐代:李白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
荷花是夏日里最美丽的花。顶着烈日,开得娇艳而繁盛。给炎炎的夏日带来一丝美丽的色彩。
在某一个午后,我们于阴凉处,品一杯清茶,读一卷荷花诗词,让诗意的荷花带来夏日的清凉。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
——朱庭玉《天净沙·秋》
4、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5、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王昌龄《采莲曲》
6、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
——苏轼《江神子·江景》
7、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
8、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9、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
——李商隐《赠荷花》
10、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李商隐《赠荷花》
11、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秦观《纳凉》
12、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李璟《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13、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卢照邻《曲池荷》
14、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
——欧阳修《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15、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
——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16、午梦扁舟花底。香满两湖烟水。
——杨万里《昭君怨·咏荷上雨》
17、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
——杜甫《为农》
18、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佚名《西洲曲》
19、水际轻烟,沙边微雨。荷花芳草垂杨渡。
——刘将孙《踏莎行·闲游》
20、自是荷花开较晚,孤负东风。
——幼卿《浪淘沙·极目楚天空》
21、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22、水榭风微玉枕凉。牙床角簟藕花香。
——苏庠《浣溪沙·书虞元翁书》
23、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
——李白《别储邕之剡中》
24、田田初出水,菡萏念娇蕊。
——龚翔麟《菩萨蛮·题画》
25、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南北朝(2) 唐(16) 宋(17) 金(1) 元(2)
李白(3) 白居易(2) 李商隐(1) 温庭筠(1) 杨万里(1) 王昌龄(1) 欧阳修(2) 晏几道(2)周邦彦(1) 贺铸(1) 陆龟蒙(1) 元好问(1) 沈约(2) 韩偓(1) 皇甫松(2) 李璟(1) 葛立方(1)姜夔(1) 蒋捷(1) 吴文英(4) 张炎(1) 蔡松年(1) 卢照邻(1) 刘光祖(1) 高观国(1) 尹鹗(1)阎选(1) 白朴(1)
1
[宋]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
[唐]
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
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
碧玉搔头落水中。
3
[唐]
皇甫松
船动湖光滟滟秋,
贪看年少信船流。
无端隔水抛莲子,
遥被人知半日羞。
4
[唐]
皇甫松
菡萏香连十顷陂,
小姑贪戏采莲迟。
晚来弄水船头湿,
更脱红裙裹鸭儿。
5
[唐]
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
6
[宋]
欧阳修
荷花开后西湖好
载酒来时
不用旌旗
前后红幢绿盖随
画船撑入花深处
香泛金卮
烟雨微微
一片笙歌醉里归
7
[宋]
晏几道
笑艳秋莲生绿浦。红脸青腰,旧识凌波女。照影弄妆娇欲语。西风岂是繁花主。
可恨良辰天不与。才过斜阳,又是黄昏雨。朝落暮开空自许。竟无人解知心苦。
1、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朱淑真《清*乐·夏日游湖》
2、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赵嘏《长安晚秋》
3、尽日池边钓锦鳞,芰荷香里暗消魂。——李舜弦《钓鱼不得》
4、卷荷藏露滴,黄口触虫丝。——钱起《山园栖隐》
5、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6、芙蓉老秋霜,团扇羞网尘。——李白《中山孺子妾歌》
7、荷盖倾新绿,榴巾蹙旧红。——程垓《南歌子·荷盖倾新绿》
8、方床石枕眠清画,荷叶荷花互送香。——唐寅《濂溪图》
9、昨来荷花满,今见兰苕繁。——李白《答从弟幼成过西园见赠》
10、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
11、午睡起来无理会,银盆清水弄荷花。——杨万里《山居午睡起弄花三首其一》
12、醉把青荷叶,狂遗白接瞝。——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
13、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14、荷子远来无所问,江湖雅志莫相违。——李曾伯《和王潜斋韵送闻人松庵二首其一》
15、书声隔篁竹,荷气透絺衣。——张祥鸢《初夏晓起》
16、酷暑天,葵榴发,喷鼻香十里荷花。——白朴《得胜乐·夏》
17、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王维《山居即事》
18、凤言荷深德,微禽安足尚。——王绩《古意六首》
19、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杨万里《秋凉晚步》
20、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王昌龄《采莲曲》
21、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石涛《荷花》
22、多谙经品曾因病,却著荷衣欲避名。——翁卷《鲍使君闲居》
23、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24、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一》
25、东望鞭芙缥缈,寒光如注。——刘辰翁《桂枝香·吹箫人去》
26、旋折荷花剥莲子,露为风味月为香。——苏轼《莲》
27、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李白《子夜吴歌·夏歌》
28、飐浪嫩青荷,重栏晚红药。——白居易《和微之四月一日作》
29、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30、江燕话归成晓别,水花红减似春休。西风梧井叶先愁。——吴文英《浣溪沙·秋情》
31、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韦应物《夏至避暑北池》
32、忽闻梅福来相访,笑著荷衣出草堂。——胡令能《喜韩少府见访》
33、菡萏香连十顷陂,小姑贪戏采莲迟。——皇甫松《采莲子·菡萏香莲十顷陂》
34、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李白《古风·其十九》
35、最喜晚凉风月好,紫荷香里听泉声。——曾巩《西湖纳凉》
36、大嫂采芙蓉,溪湖千万重。——李白《湖边采莲妇》
37、夕阳倒影射疏林,江边一带芙蓉老。——陈霆《踏莎行·晚景》
38、荷香清露坠,柳动好风生。——白居易《六月三日夜闻蝉》
39、疏林红叶,芙蓉将谢,天然妆点秋屏列。——薛昂夫《西湖杂咏·秋》
40、秋风吹急管,一曲度荷花。——司马光《西溪公宴二首其一》
41、荷锸冒秋霖,萧条移翠竹——梅尧臣《雨中移竹》
42、荷香浮绿酒,藤露落乌巾。——陆游《晨至湖上》
43、拥红妆,翻翠盖,花影暗南浦。——高观国《祝英台*·荷花》
44、风动衰荷寂寞香,断烟残月共苍苍。——赵嘏《宿楚国寺有怀》
45、南湖迎使君,荷声竞笳鼓。——梅尧臣《送湖州太守章伯镇》
46、圆荷浮簇簇,翠葆静涓涓。——张声道《九折岩》
47、篱间薄荷堪谋醉,何必区区慕细鳞。——刘克庄《失猫》
48、秀樾横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静年芳。——蔡松年《鹧鸪天·赏荷》
49、园翁莫把秋荷折,留与游鱼盖夕阳。——周密《西塍废圃》
50、种藕百馀根,高荷才四叶。——元稹《高荷》
51、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夏至是我国古代最早确定的节气之一,在二十四节气中排第十位,它和冬至一样,是具有标志性的节气,因为这一天,白昼时间达到最长(北半球),过了今天以后,白昼渐短,这也意味着,盛夏全面到来,天气也开始酷热起来。
盛夏最美的景色之一,莫过于荷花的全面盛开。试想在一个闲暇的周末,约上三五好友,去湖边欣赏荷花,是何等惬意!而古人更加偏爱荷花,因为荷是“出淤泥而不染”的,所以总是倾注了许多特别的感情,尤其是诗人们,为我们留下了众多咏荷的佳作,下面这10首咏荷的诗词,每一首,都堪称千古名作,每一个名句,都惊艳之极,诵读这些绝美的诗歌,可以让这个夏天变得更加美丽!
唐·王昌龄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
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女罗裙的颜色和荷叶的颜色一样青翠欲滴,娇艳的脸庞和美丽的荷花相互映衬,人与环境,达到了和谐统一的美感,诗人的比喻虽然没有新奇之处,但是却收到了极佳的艺术效果,美人和荷花,让人看得心醉神迷,不知是花更美还是人更美?
王昌龄这首《采莲曲》,在精雕细琢的语言下,展现出了清丽自然的美感,炼字造句极精,艺术造诣极高,带给人无限美感。
唐·李白
渌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蘋。
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渌水碧绿澄澈,将明月也映衬地更加明亮了,一位采莲的女子,乘船在皎皎月光下袅袅娜娜而来,这就已经是很美的画面了,偏生此时荷花开得正浓,这位采莲的女子,或是想起了情郎,或是因为荷花太美而产生了妒意,让这位采莲女瞬间愁上心头,其情其景,当真是美得令人沉醉。
唐·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荷叶绿了,荷花开了,采莲的小舟上,是采莲女们嬉戏的场所,在荷花深处,更是少男少女们幽会的好场所。这不,这位采莲女,便看到了自己的情郎,是有意撞见也好,是故意约会也好,总之,这位少女害羞了、痴情了,她想说话却不知道说什么,只好低头微笑,她装作整理头发,却一不小心将头上的簪子掉在了水中。
这种情窦初开,娇羞可爱的少女形象,和荷花相互映衬,当真是极其动人的风景,她的情郎,该会看得痴了吧。
唐·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
诗人写荷花,但是在一开头,却并没有从荷花着笔,而是从其他花卉联系到荷花,诗人表示,世间上的花和叶是不对等的,人们对它们的态度也是不对等的,人们总是偏爱花朵,把它栽倒进盆中以供观赏,而对待叶子,则是弃之如敝履,让其零落成泥碾作尘。但是,只有荷花独特,荷花的绿叶红花,是完美无缺的搭配,荷叶之舒卷,荷花之开合,相互补充,相互映衬,它们组合在一起,造就了世间上最美丽的一抹风景。
李商隐在诗中,总是喜欢寄寓自己的身世和感慨,这首写荷花的诗,其实也是如此,他是想借荷花表明自己的心迹,希望能够被知音发现,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和抱负。这首诗,写荷得其神韵,寄寓身世得其韵味,当真是咏荷的上乘之作。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诗人以一幅大绿大红的鲜艳画面,为我们展现了不一样的荷花荷叶图:随着湖面延伸到尽头的荷叶在视线的尽头与蓝天融合在一起,造成了一种“无穷”的感觉,仿佛为天边增添了一抹绿意,而在这无边的碧色之上,又点染着朵朵红荷,在日光下,显得更加鲜艳和美丽。
杨万里为我们抓住了盛夏时期特有的景色,以*淡的笔法,为我们营造出了一个回味无穷的艺术境界。
五代·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
中主李璟这首词,世人多以“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为上佳之句,而王国维先生,却点出,开头两句“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所以他非常欣赏这两句。的确,如果细细品味之下,确实能从这两句中,看到香草美人式的哀叹。
宋·苏轼
四面垂杨十里荷,问云何处最花多。画楼南畔夕阳和。
天气乍凉人寂寞,光阴须得酒消磨。且来花里听笙歌。
在东坡眼中,可以“处处有西湖”,颍州西湖虽然比不上杭州西湖,但是其美丽处,却丝毫不减,四面垂杨、十里荷花,这种美景,让东坡流连忘返,在画楼南畔,一直欣赏到夕阳西下,这时,五彩晚霞映衬着荷花,凉风**吹来,不仅惬意舒适,而且美感无限。
宋·贺铸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杨柳回塘中的荷花,独自开放着,这里地处偏远,连蜂蝶都不肯过来,但这丝毫不影响荷花的开落,它依然自开自落、孤芳自赏,这其实不就是词人自己的隐喻吗?词人虽然有才有德,却不被人所重视,只能老死于槽枥之间,其中的苦楚,只有作者心中自知。词人以花比人,处处双关,但毫无牵强之感。
鲜花大多在春天开放,但是荷花却偏不,它不愿意“嫁给”春风,而今红衣落尽,岂不是被秋风耽误了吗?这其实反映了词人矛盾的心情,一方面想要建功立业,一方面却又仕途崎岖,不能施展。
宋·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在朝阳的映照下,清圆的荷叶上,随处可见昨夜的雨珠,一阵风吹来,水珠翻滚着溜下荷叶,一朵朵荷花犹如一个个腰身纤细的美人,随风舞动了起来。这样的景象,可真美,难怪国学大师王国维盛赞这一句,“此真能得荷之神理者”。
词人由眼前的荷花,想到故乡的荷花,通过荷花荷叶,向我们娓娓道出游子的思乡之情,上片写荷的姿态,下片通过荷梦回到故乡,构思巧妙,字句圆润,让人一读之下,便印象深刻。
宋·姜夔
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翠叶吹凉,玉容销酒,更洒菰蒲雨。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
姜夔这首托物言志的词,不仅写出了词人赏爱荷花的感受,而且寄托了超凡脱俗的生活理想。他为我们塑造了一幅清雅幽静、一尘不染的荷塘景色,传神之极,写花的同时也是在写人,让人很难分辨出到底在写花还是写人,其空灵之笔,往往在言外之意中表达了出来,含蓄优美,极有韵味。
如果说四季都有属于自己的花语。那么,桃花是属于春天的,菊花是属于秋天的,梅花是属于冬天的,荷花,则是属于夏天的。
任凭万物生长、世间万紫千红,荷花都以她艳而不妖、清新脱俗的独特气质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曹植《芙蓉赋》里这样赞叹荷花:“览百卉之英茂,无斯华之独灵。”周敦颐的名篇《爱莲说》更是大赞荷花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花之君子。
九夏已至,荷花盛放。今天,小编带大家读6首荷花诗词。哪一朵荷花最美?你说了算!
【第一朵荷花:西湖里的别样红】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代: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写荷花最出名的诗篇要属杨万里的这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了。
六月的西湖最是美不胜收,风景和春秋冬完全不同。你看那湖中的荷叶层层叠叠地向远处铺展而去,一篇翠绿仿佛与天空相接,更别说照阳映照下的荷花是那么鲜艳娇红。
这一朵荷花,就是夏日最浓墨重笔的一副画卷。
【第二朵荷花:少女情怀】
《采莲曲》
唐代: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娇艳的荷花,总是让人想到同样娇艳的少女。
采莲,是诗词中经常出现的动作。风华正茂的少女身着绿色的罗裙,划着小船、唱着歌儿穿梭在莲叶之间,少女的脸庞与芙蓉花相互映衬,分不清是花更美,还是人更美。
这一朵荷花,不正是少女的化身么?
【第三朵荷花:花香动人】
《荷花》
唐代:李商隐
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
瑶*乘凉设,金羁落晚过。
回衾灯照绮,渡袜水沾罗。
预想前秋别,离居梦棹歌。
夏日绽放的荷花摇曳多姿,没有什么花可以与之匹敌的。更难得的是,她的花香也别具一格。
李商隐说,那个自己深深迷恋着的姑娘就像这芙蓉花一般独特。每当在夜晚静静地坐在灯前,眼前都会浮现出她的音容笑貌,面若芙蓉、品质高洁。
这一朵荷花,幽香清远、天然雕饰,最让人念念不忘。
【第四朵荷花:亭亭玉立】
《荷花》
清代:石涛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翠绿的荷叶配上粉红的、火红的、洁白的荷花,都是一绝。
五寸长的荷叶笔直,密密地贴在水面上,衬托得荷花越发娇艳,也给泛舟水上的人们增添了赏景的乐趣。等到农历四月、五月的熏风一吹,荷叶并着荷花飞速生长,再泛舟水上,高度恰巧能遮住美人的腰,别有一番风情。
这一朵荷花,亭亭玉立,站在那里,就是绝美的风景线。
【第五朵荷花:谁解莲心苦?】
《卜算子·荷花》
宋代:辛弃疾
红粉靓梳妆,翠盖低风雨。
占断人间六月凉,期月鸳鸯浦。
根底藕丝长,花里莲心苦。
只为风流有许愁,更衬佳人步。
荷花靓丽、荷叶翠绿,但莲子的莲心,却是苦涩的。
是啊,多少人只羡慕你美艳动人的外表,赞你清新脱俗的气质,但谁又知道你的内心里暗自吃了多少苦、吞了多少委屈?
这一朵荷花,莲心苦涩,等待着有人可以懂她。
【第六朵荷花:雨后清圆】
《苏幕遮·燎沉香》
宋代: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早秋绚烂荷花六首,万柄参差水中立,叶叶红衣当酒船,
早秋是最合适赏荷花的时节。
荷花横跨晚春,夏天,初秋三个季节时段,晚春赏叶荷钱出水,盛夏看花,次第开放,那实际荷花的盛花期是在晚夏早秋,高温高湿的天气,催生繁茂的荷花和莲蓬,花果同时。早秋时节,才是赏荷花最合适的时段,此时白日暑期渐销,长空秋水,无论是采莲农事,还是观赏荷花,都正当时节。所以荷花又是秋花。
早秋,荷花和人的互动更亲*,人们在荷花上投射的感情更多,荷花诗词也就更有风味。
重庆酉阳 荷花绽放引客来
“荷叶初开犹半卷。荷花欲拆犹微绽。
此叶此花真可羡。
秋水畔。青凉伞映红妆面。
美酒一杯留客宴。拈花摘叶情无限。
争奈世人多聚散。
频祝愿。如花似叶长相见”。宋朝·晏殊《渔家傲·荷叶初开犹半卷》
荷花在早秋仍旧有旺盛的生命力,不断有新的荷叶出水,荷花绽放。那荷叶出水时,新叶半卷没有完全展开,那荷花在风中微微绽放,是有一种向上的生命力的。这种植物生命力,往往带给人清新向上的欢喜,但大多数植物的在春天有着如此表现,荷花却是例外,在初秋仍旧如此蓬勃。
早秋荷塘万花怒放,荷叶青青,荷花如面,仿佛翠伞红妆,而此时也是有客最多的时候,宋朝有画舫小船,接待看花的游客,天然景观和人气照应,显出了繁华与富庶。
所以晏殊才有愿望人生少些分别,朋友如荷花,能够永远在一起那种和谐热闹。这样的美景和人互动,抵消了惯常的伤春悲秋之感。
荷花荷塘如同长青的天国,制造了一个完美小世界,让人们修复疲劳,提振心气,面向未来。
荷
“景湖门外有汀洲,灼灼红莲照碧流。
公子不归时节晚,雨枝风叶卧清秋。”《怀竟陵莲花》宋朝·张耒
说起秋天,在概念里都是凄风冷雨。但是有了荷花就不同。人生寥落的秋天,去看一看,想一想正在怒放的荷花。
比如诗人张耒,就回忆着景湖门外,无限盛开的红色荷花。
在秋天里,荷花有灼灼的花朵,立在秋水里。那种明艳和明丽,是自赏,也给人带来一种向上的生命力。
他说那些荷花是为了等他站在水中,风雨中的枝叶像恋人,像朋友,期待着他的归来,但是如何不是他自己将美丽的荷花当成了心灵的依赖和寄托。
当秋天万木凋零,走下坡路的时候,荷花绚烂稳定开放着,如同家园的召唤,心灵的归宿。
那风雨中的绚烂荷花,让人想起一切动人而坚定地守望。
“门外芙蓉未肯花,西风弥月露多华。
我来为客如相约,细沼同时十一葩。”宋朝·陈藻《咏子诲门外荷花》
荷花虽然是盛夏早秋开放,很显然,这里的荷花有自己的小生态环境,夏天过了,也没有进入盛花期。很可能是这里低湿,温度不够,又有可能是这里活水少,雨水少,所以荷花生长受到限制。
当早秋的风露来临时,诗人信步到这里,居然发现了小奇迹。
原来这荷花像是知道他要来,努力在早秋的夜露里,开了花。他有兴趣绕着小荷塘数来数去。哇,有十一朵,高低摇曳,清新可喜。
此时节应该是正常荷花开放并结果之时,显然这一处,却仿佛早夏,别有一种感人的清新。讲求吉利的人,岂不是有“花为我开”之快乐。
人与花的邂逅,也照应人生的美丽,转角遇见爱,遇见打动心灵的美。
想必这快乐会如护身符一样让他开心很久,如同恋爱,那年秋天,我看到最可爱的荷花。
夏韵
“红白莲花共玉瓶,红莲韵绝白莲清。
空斋不是无秋暑,暑被花销断不生。”宋朝·杨万里《瓶中红白二莲五首·红白莲花共玉瓶》宋朝·杨万里
杨万里是荷花达人,因为他从小生活在江西水乡,所以他的荷花,雅气却有质朴的本色。别人荷花用作插瓶,有一多半是为雅而雅,但我相信杨万里,是真的*惯了荷花。这是他的家乡之花。
将红白荷花插到一个瓶子里,红色的荷花风韵十足,白色的荷花格外清新。
这房子里不是没有秋天的暑热,但是有了荷花的香气,暑气全无,都是花香。
不了解杨万里的人,一定想着这是士大夫高级的审美。但杨万里虽然是*,但一直保持着清贫本色。
可以想到他的房间里并不堂皇,他爱荷花更带着一种率真和欢喜。有空的时候,杨万里一定会在有荷花的池塘边散步,这些荷花或者是农民的馈赠或者是他花钱买的,但一定是带着生活气的插瓶,不是那种精致的审美。
甚至你可以感受那种来自荷花之乡的豪爽气和欢喜气。所以穿越过去拜访杨万里,最好就是带着荷花,他一定会拉着你喝酒,来说着他童年少年的荷花往事。
2020年7月4日,江西遂川,夏日荷塘,荷花怒放,花色艳美。
“袅袅水芝红,脉脉蒹葭逋。
淅淅西风淡淡烟,几点疏疏雨。
草草展杯觞,对此盈盈女。
叶叶红衣当酒船,细细流霞举。”宋朝·葛立方《卜算子·袅袅水芝红》
早秋是荷花的盛花期,这不,又有人去看荷花了。
那袅袅荷花,红艳艳的开放,在蒹葭的水中。这时有淡淡的秋风,疏疏小雨,烟水迷离。
但是你千万别被这几句话所欺骗,认为是萧瑟西风,一朵荷花。这不过是他的障眼法,先着眼一朵荷花的美。
的确这朵荷花,美到让他在船上举杯。
但是镜头拉远,绕船是无数的红色荷花,在雨后天晴的晚霞里,如同酒杯摇曳,那个让人沉醉和壮观。
古诗中有那些带荷花的诗
古诗中的荷花
古诗中的荷花花
古诗中的莲花与荷花
荷花古诗中的诗意
荷花古诗中的句子
古诗中的芙蓉是荷花吗
古诗中荷花的称呼
古诗中的荷花意向
古诗中荷花的意象
古诗中荷花的别称
古诗中带有荷花的词
古诗中写荷花的诗词
古诗中有荷花的句子
荷花在古诗中的特点
古诗中写荷花的句子
哪些古诗诗词中带有荷花的
古诗中带有荷花的诗句
古诗中的荷花菊花竹子
关于荷花的古诗有那些
荷花的古诗有那一些
古诗中莲花和荷花的区别
古诗中描写荷花的句子
古诗中带有荷花这个词的
古诗中描写荷花的句子是
古诗中赞美荷花的句子
哪些是描写荷花的古诗
荷花的古诗有哪一些
湖中的荷花古诗
哪些描写荷花荷叶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