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的古诗

关于凭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凭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凭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凭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 语录(2k+) 说说(5k+) 名言(470) 诗词(3) 祝福(1k+) 心语(52)

  • 诗名含有凭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凭字的诗词

  • 李凭箜篌引

    李贺〔唐代〕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凭阑人·寄征衣

    姚燧〔元代〕

    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

    少年游·栏干十二独凭春

    欧阳修〔宋代〕

    栏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

    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吟魄与离魂。那堪疏雨滴黄昏。更特地、忆王孙。

    凭阑人·金陵道中

    乔吉〔元代〕

    瘦马驮诗天一涯,倦鸟呼愁村数家。扑头飞柳花,与人添鬓华。

    采桑子·白衣裳凭朱阑立

    纳兰性德〔清代〕

    白衣裳凭朱阑立,凉月趖西。点鬓霜微,岁晏知君归不归?

    残更目断传书雁,尺素还稀。一味相思,准拟相看似旧时。

    遐方怨·凭绣槛

    温庭筠〔唐代〕

    凭绣槛,解罗帷。未得君书,断肠潇湘春雁飞。不知征马几时归?海棠花谢也,雨霏霏。

    凭阑人·江夜

    张可久〔元代〕

    江水澄澄江月明,江上何人搊玉筝?隔江和泪听,满江长叹声。

    凭阑人·赠吴国良

    倪瓒〔元代〕

    客有吴郎吹洞箫,明月沉江春雾晓。湘灵不可招,水云中环佩摇。

    西*乐·尽日凭高目

    柳永〔宋代〕

    尽日凭高目,脉脉春情绪。嘉景清明渐*,时节轻寒乍暖,天气才晴又雨。烟光淡荡,妆点*芜远树。黯凝伫。台榭好、莺燕语。

    正是和风丽日,几许繁红嫩绿,雅称嬉游去。奈阻隔、寻芳伴侣。秦楼凤吹,楚馆云约,空怅望、在何处。寂寞韶华暗度。可堪向晚,村落声声杜宇。

    诉衷情·凭觞静忆去年秋

    晏几道〔宋代〕

    凭觞静忆去年秋,桐落故溪头。诗成自写红叶,和恨寄东流。

    人脉脉,水悠悠。几多愁。雁书不到,蝶梦无凭,漫倚高楼。

    [阅读全文]...

2022-07-27 05:03:12
  • 含有凭字的古诗词 带凭字的诗词名句

  •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曹松《己亥岁感事》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郑燮《新竹》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李贺《李凭箜篌引》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曹雪芹《临江仙·柳絮》

    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晏几道《清*乐·留人不住》

    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晏几道《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香》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岳飞《满江红·写怀》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安。——岑参《逢入京使》

    夜夜相思更漏残,伤心明月凭阑干,想君思我锦衾寒。——韦庄《浣溪沙·夜夜相思更漏残》

    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红楼梦·第九十一回》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李贺《李凭箜篌引》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

    忆昔花间相见后,只凭纤手,暗抛红豆。——欧阳炯《贺明朝·忆昔花间相见后》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李贺《李凭箜篌引》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苏轼《念奴娇·中秋》

    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李煜《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弹箜篌。——李贺《李凭箜篌引》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杜甫《登岳阳楼》

    凭仗飞魂招楚些,我思君处君思我。——苏轼《蝶恋花·暮春别李公择》

    妾身独自眠,月圆人未圆。——王元鼎《凭栏人·闺怨》

    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纳兰性德《南乡子·为亡妇题照》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李贺《李凭箜篌引》

    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李煜《一斛珠·晓妆初过》

    处事有何定凭,但求此心过得去;立业无论大小,总要此身做得来。——《围炉夜话·第三九则》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李煜《清*乐·别来春半》

    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白居易《井底引银瓶·止淫奔也》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纳兰性德《南乡子·为亡妇题照》

    诗成自写红叶,和恨寄东流。——晏几道《诉衷情·凭觞静忆去年秋》

    浅把涓涓酒,深凭送此生。——杜甫《水槛遣心二首》

    三千年事残鸦外,无言倦凭秋树。——吴文英《齐天乐·与冯深居登禹陵》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李贺《李凭箜篌引》

    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坛。更无人处一凭阑。——朱彝尊《卖花声·雨花台》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阑干。——杜牧《初冬夜饮》

    口说无凭,立据为证。

    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凭曲阑。——白居易《题岳阳楼》

    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柳永《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欧阳修《少年游·栏干十二独凭春》

    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高适《塞下曲》

    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曹雪芹《唐多令·柳絮》

    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李清照《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

    瘦马驮诗天一涯,倦鸟呼愁村数家。——乔吉《凭栏人》

    那里是清江江上村,香闺里冷落谁瞅问?好一个憔悴的凭栏人。——关汉卿《大德歌·冬》

    但凭阑无语,烟花三月春愁。——郑觉齐《扬州慢·琼花》

    一场寂寞凭谁诉。——柳永《昼夜乐·洞房记得初相遇》

    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姜夔《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

    [阅读全文]...

2022-03-04 01:44:45
  • 《李凭箜篌引》古诗翻译

  • 《李凭箜篌引》古诗翻译

      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全诗翻译

      吴丝蜀桐制成精美的箜篌,奏出的乐声飘荡在晴朗的深秋。

      听到美妙的乐声,天空的`白云凝聚,不再飘游;

      那湘娥把点点泪珠洒满*,九天上素女也牵动满腔忧愁。

      这高妙的乐声从哪儿传出?那是李凭在国都把箜篌弹奏。

      像昆仑美玉碰击声声清脆,像凤凰那激昂嘹亮的歌喉;

      像芙蓉在露水中唏嘘饮泣,象兰花迎风开放笑语轻柔。

      长安十二道城门前的冷气寒光,全被箜篌声所消融。

      二十三根弦丝高弹轻拨,天神的心弦也被乐声吸引。

      高亢的乐声直冲云霄,把女娲炼石补天的天幕震颤。

      好似天被惊震石震破,引出漫天秋雨声湫湫。

      夜深沉,乐声把人们带进梦境,梦见李凭把技艺向神女传授;

      湖里老鱼也奋起在波中跳跃,潭中的瘦蛟龙翩翩起舞乐悠悠。

      月宫中吴刚被乐声深深吸引,彻夜不眠在桂花树下徘徊逗留。

      桂树下的兔子也伫立聆听,不顾露珠儿斜飞寒飕飕!

    [阅读全文]...

2022-05-25 20:28:22
  • 莲的古诗

  •   1、《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弄轻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阮郎归·初夏》

      宋·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

      碧纱窗下洗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

      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4、《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5、《雨中荷花》

      宋·杜衍

      翠盖佳人临水立,檀粉不匀香汗湿。

      一阵风来碧浪翻,真珠零落难收拾。

      6、《题败荷》

      元·王翰

      曾向西湖载酒归,香风十里弄晴晖。

      芳菲今日凋零尽,却送秋声到客衣。

      7、《采莲歌》

      清·王鸿绪

      采莲江水滨,荷花照脸新。

      莫愁西日晚,明月解留人。

      8、《采莲贡(其二)》

      唐·皇甫松

      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9、《秋池一株莲》

      隋·弘执恭

      秋至皆空落,凌波独吐红。

      托根方得所,未肯即从风。

      10、《芙蕖》

      晋·陆云

      绿房含青实,金条悬白璆。

      俯仰随风倾,炜晔照清流。

      11、《曲池荷》

      唐·卢照邻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12、《莲叶》

      唐·李群玉

      根是泥中玉,心承露下珠。

    [阅读全文]...

2021-11-25 16:15:51
  • 《李凭箜篌引》全诗鉴赏

  • 《李凭箜篌引》全诗鉴赏

      李凭箜篌引

      唐·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叫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诗人简介】

      诗鬼之名绝非虚得。李凭是梨园弟子,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李贺此篇想象丰富,设色瑰丽,艺术感染力很强。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注释】

      ⑴李凭:当时的梨园艺人,善弹奏箜篌。杨巨源《听李凭弹箜篌》诗曰:听奏繁弦玉殿清,风传曲度禁林明。君王听乐梨园暖,翻到《云门》第几声?花咽娇莺玉嗽泉,名高半在玉筵前。汉王欲助人间乐,从遣新声坠九天。箜篌引:乐府旧题,属《相和歌·瑟调曲》。箜篌:古代弦乐器。又名空侯、坎侯。形状有多种。据诗中二十三丝,可知李凭弹的是竖箜篌。引:一种古代诗歌体裁,篇幅较长,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杂言。

      ⑵吴丝蜀桐:吴地之丝,蜀地之桐。此指制作箜篌的材料。张:调好弦,准备调奏。高秋:指弹奏时间。这句说在深秋天气弹奏起箜篌。

      ⑶空白:一作空山。《列子·汤问》:秦青抚节悲歌,响遏行云。此句言山中的`行云因听到李凭弹奏的箜篌声而凝定不动了。

      ⑷江娥:一作湘娥。李衎《竹谱详录》卷六:泪竹生全湘九疑山中《述异记》云:舜南巡,葬于苍梧,尧二女娥皇、女英泪下沾竹,文悉为之斑。一名湘妃竹。素女:传说中的神女。《汉书·郊祀志上》:秦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这句说乐声使江娥、素女都感动了。

      ⑸中国:即国之中央,意谓在京城。

      ⑹昆山玉碎凤凰叫:昆仑玉碎,形容乐音清脆。昆山,即昆仑山。凤凰叫,形容乐音和缓。

      ⑺芙蓉泣露、香兰笑:形容乐声时而低回,时而轻快。

      ⑻十二门:长安城东西南北每一面各三门,共十二门,故言。这句是说清冷的乐声使人觉得长安城沉浸在寒光之中。

      ⑼二十三丝:《通典》卷一百四十四:竖箜篌,胡乐也,汉灵帝好之,体曲而长,二十三弦。竖抱于怀中,用两手齐奏,俗谓之擘箜篌。紫皇:道教称天上最尊的神为紫皇。这里用来指皇帝。

      ⑽女娲:中华上古之神,人首蛇身,为伏羲之妹,风姓。《淮南子·览冥训》和《列子·汤问》载有女娲炼五色石补天故事。

      ⑾石破天惊逗秋雨:补天的五色石(被乐音)震破,引来了一场秋雨。逗,引。

      ⑿坤山:一作神山。神妪(yù):《*》卷四:永嘉中,有神现兖州,自称樊道基。有妪号成夫人。夫人好音乐,能弹箜篌,闻人弦歌,辄便起舞。所谓神妪,疑用此典。从这句以下写李凭在梦中将他的绝艺教给神仙,惊动了仙界。

      ⒀老鱼跳波:鱼随着乐声跳跃。源自《列子·汤问》:瓠巴鼓琴而鸟舞鱼跃。

      ⒁吴质:即吴刚。《酉阳杂俎》卷一: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

      ⒂露脚:露珠下滴的形象说法。寒兔:指秋月,传说月中有玉兔,故称。

      【译文】

      在深秋的夜晚,弹奏起吴丝蜀桐制成精美的箜篌。听到美妙的乐声,天空的白云凝聚起来不再飘游。

      湘娥把泪珠洒满*,九天素女也牵动满腔忧愁。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乐工李凭在京城弹奏箜篌。

      乐声清脆动听得就像昆仑山美玉击碎,凤凰鸣叫;时而使芙蓉在露水中饮泣,时而使香兰开怀欢笑。

      清脆的乐声,融和了长安城十二门前的清冷光气。二十三根弦丝高弹轻拨,打动了高高在上的天帝。

      高亢的乐声直冲云霄,冲上女娲炼石补过的天际。好似补天的五彩石被击破,逗落了漫天绵绵秋雨。

      幻觉中仿佛乐工进入了神山,把技艺向女仙传授;老鱼兴奋得在波中跳跃,瘦蛟也翩翩起舞乐悠悠。

      月宫中吴刚被乐声吸引,彻夜不眠在桂树下逗留。桂树下的兔子也伫立聆听,不顾露珠斜飞寒飕飕!

      【赏析】

      诗的首句。高秋一语,除了表明时间是九月深秋,还含有秋高气爽的意思,与深秋、暮秋之类相比,更富含蕴。二、三两句写乐声。诗人故意避开无形无色、难以捉摸的主体(箜篌声),从客体(空山凝云之类)落笔,以实写虚,亦真亦幻,极富表现力。第四句李凭中国弹箜篌,用赋笔点出演奏者的名姓,并且交代了演奏的地点。五、六两句正面写乐声,而又各具特色。昆山句是以声写声,着重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 芙蓉句则是以形写声,刻意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昆山玉碎凤凰叫,那箜篌,时而众弦齐鸣,嘈嘈杂杂,仿佛玉碎山崩,令人不遑分辨;时而又一弦独响,宛如凤凰鸣叫,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芙蓉泣露香兰笑,构思奇特。带露的芙蓉(即荷花)是屡见不鲜的,盛开的兰花也确实给人以张口欲笑的印象。它们都是美的化身。诗人用芙蓉泣露摹写琴声的悲抑,而以香兰笑显示琴声的欢快,不仅可以耳闻,而且可以目睹。从第七句起到篇终,都是写音响效果。

      诗人凭借想象的翅膀,飞向天庭,飞上神山,把读者带进更为辽阔深广、神奇瑰丽的境界。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乐声传到天上,正在补天的女娲听得入了迷,竟然忘记了自己的职守,结果石破天惊,秋雨倾泻。这种想象是何等大胆超奇,出人意料,而又感人肺腑。一个逗字,把音乐的强大魅力和上述奇瑰的景象紧紧联系起来了。而且,石破天惊、秋雨煅霈的景象,也可视作音乐形象的示现。那美妙绝伦的乐声传入神山,教令神妪也为之感动不已;乐声感物至深,致使老鱼跳波瘦蛟舞。

      诗人用老和瘦这两个似*干枯的字眼修饰鱼龙,却有着完全相反的艺术效果,使音乐形象更加丰满。最大特点是想象奇特,形象鲜明,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诗人致力于把自己对于箜篌声的抽象感觉、感情与思想借助联想转化成具体的物象,使之可见可感。李贺的诗意象叠加,意境晦涩,独成一家,可惜天不佑英才,短短27岁,华年早逝,令*慨叹不已。

    [阅读全文]...

2022-02-08 08:21:09
  • 夏的古诗

  •   夏是四季中最鼎盛的时期,他热情奔放,轰轰冽冽,显示着生命的力量与魅力。

      纳凉

      宋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夏夜追凉

      宋 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宻虫鸣处,时有微凉只是风。

      夏日南亭怀辛大

      唐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夏意

      宋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幽居初夏

      南宋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树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己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池上早夏

      

      水积春塘晚,阴交夏木繁。

      舟船如野渡,篱落似江村。

      静拂琴床*,香开酒库门。

      慵闲无一事,时弄小娇孙。

      客中初夏

      司马光

      四月晴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晴。

      初夏戏题

      徐夤

      长养薰风拂晓吹,渐开荷芰落蔷薇。

      青虫也学庄周梦,化作南园蛱蝶飞。

      初夏

      朱淑真

      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

      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初夏游张园

      戴敏

      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阴。

      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闲居初夏午睡起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阅读全文]...

2022-03-17 09:12:02
  • 雨的古诗

  •   1、《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3、《如梦令》

      宋·李清照

      昨夜风疏雨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廋。

      4、《定风波》

      宋·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生。

      料峭春风吹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睛。

      5、《山花子》

      满清·纳兰性德

      林下荒苔道韫家,生怜玉骨委尘沙。

      愁向风前无处说,数归鸦。

      半世浮萍随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

      魂是柳绵吹欲碎,绕天涯。

      6、《清*乐》

      满清·纳兰性德

      将愁不去,秋色行难住。

      六曲屏山深院宇,日日风风雨雨。

      雨晴篱菊初香,人言此日重阳。

      回首凉云暮叶,黄昏无限思量。

      7、《初春小雨》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8、《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9、《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0、《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阅读全文]...

2022-03-26 07:48:48
  • 风的古诗

  •   1、《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4、《感遇》

      唐·陈子昂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5、《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6、《大风》

      唐·黄庭坚

      霜重天高日色微,颠狂红叶上阶飞。

      北风不惜江南客,更入破窗吹客衣。

      7、《大雷口阻风》

      唐·黄庭坚

      号橹下沧江,避风大雷口。

      天与水馍糊,不复知地厚。

      谁家上江船,狂追雪山走。

      孤村无十室,旅饭困三韭。

      黄芦麋鹿场,此地广千肘。

      得禽多文章,肯顾鱼贯柳。

      莽苍天物悲,雕弓故在手。

      鹿鸣犹念群,雉媒竟卖友。

      商人万斛船,挂*上牛斗。

      横笛倚柁楼,波深苍龙吼。

      失水不能神,伐葭作城守。

      欲寄大雷书,往问长干妇。

    [阅读全文]...

2022-01-17 19:21:13
  • 水的古诗

  •   1、《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竹枝词》

      唐·刘禹锡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3、《玩止水》

      唐·白居易

      动者乐流水,静者乐止水。

      利物不如流,鉴形不如止。

      凄清早霜降,淅沥微风起。

      中面红叶开,四隅绿萍委。

      广狭八九丈,湾环有涯涘。

      浅深三四尺,洞彻无表里。

      净分鹤翘足,澄见鱼掉尾。

      迎眸洗眼尘,隔胸荡心滓。

      定将禅不别,明与诚相似。

      清能律贪夫,淡可交君子。

      岂唯空狎玩,亦取相伦拟。

      欲识静者心,心源只如此。

      4、《望海潮》

      宋·秦观

      星分斗牛,疆连淮海,扬州万井提封。

      花发路香,莺啼人起,珠帘十里东风。

      豪俊气如虹,曳照春金紫,飞盖相从。

      巷入垂杨,画桥南北翠烟中。追思故国繁雄。

      有迷楼挂斗,月观横空。

      纹锦制帆,明珠溅雨,宁论爵马鱼龙。

      往事逐孤鸿,但乱云流水,萦带离宫。

      最好挥毫万字,一饮拚千钟。

      5、《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6、《水调歌头》

      宋·苏轼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

      长记*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7、《如鱼水》

      宋·柳永

      轻霭浮空,乱峰倒影,潋滟十里银塘。

      绕岸垂杨。红楼朱阁相望。

      芰荷香。双双戏鸳鸯。

    [阅读全文]...

2022-02-26 09:35:05
  • 春 古诗

  •   春天是美好的,看那便把春天的时光写进了诗中。

      春日

      宋代: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江花月夜

      唐代: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望相似 一作: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落月 一作:落花)

      咏柳 / 柳枝词

      唐代: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代: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唐代: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泊船瓜洲

      宋代: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月夜 / 夜月

      唐代:刘方*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春雪

      唐代:韩愈

    [阅读全文]...

2022-03-13 13:47:11
凭的古诗 - 句子
凭的古诗 - 语录
凭的古诗 - 说说
凭的古诗 - 名言
凭的古诗 - 诗词
凭的古诗 - 祝福
凭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