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国庆的古诗中班

关于有关国庆的古诗中班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有关国庆的古诗中班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有关国庆的古诗中班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有关国庆的古诗中班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979) 语录(75) 说说(224) 名言(12) 诗词(1k+) 祝福(393) 心语(152)

  • 中班端午古诗

  • 端午,文学
  • 中班端午古诗

      农历五月初五,是*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端午古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赋端午》

      节逢端午粽香滋,

      檐下楣前艾一枝。

      竞渡龙舟旗猎猎,

      闲观童叟岸依依。

      古诗解读:

      到了端午节了,家家户户都包上了香喷喷的粽子;

      你看,每家每户的屋檐下的门框上都插上了艾草呢;(艾草:草本植物,叶子有香气;可入药;点着后能驱蚊蝇,也叫艾蒿)

      看龙舟比赛的龙舟船划得多么快啊,因此,好像都能听见船上插着的旗子都“哗啦啦”地响呢;

      在岸边观看的老人们和小朋友们多么投入啊,似乎都舍不得回家了。

      拓展阅读

      "涛神"伍子胥与端午节的由来

      关于端午节的来历,有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龙的节日说、恶日说、夏至说等。如果从时间和史籍上考证,则首推纪念伍子胥说。

      伍子胥雕像。伍子胥和吴越春秋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一起,永远留在了*人的记忆中。民间传说中,他死后成为了涛神。在吴越故地,人们将端午节作为祭奠他的日子。

      伍子胥,名员,春秋时期楚国人。根据历朝官修地方志*载,其出生地位于现在的湖北省谷城县冷集镇常家营村。但是也有湖北监利县之说。

      伍子胥家族在楚国很有名。先祖伍举是直言楚庄王有功劳的楚国名臣,其父伍奢是楚太子建的老师。公元前522年,伍子胥因父亲伍奢、兄伍尚及全家100多人被楚*王所杀,而避难逃奔吴国。后结识吴公子光,并帮助公子光夺得王位,是为吴王阖闾。为使吴国能内可守御,外可应敌,他建议吴王阖闾“先立城郭,设守备,实仓禀,治兵革”,并受命亲自选择吴国都城城址。他“相土尝水”、“象天法地”,最后选定城址,合理规划,建造了阖闾大城。也就是今天的苏州城。

      我们或许无法知道,对伍子胥来说,吴国究竟是什么?是帮他复仇的`工具,还是个实现抱负的舞台?我们只能从青史中看到,伍子胥为了吴国倾尽了自己的心力。可即便如此,他也逃不出为人臣者的悲剧命运。五月初五,这一日他永远告别了对他至关重要的吴国,沉入了滚滚的江涛……

      伍子胥具有雄才大略,又深得吴王阖闾信任。他忠心耿耿帮助吴王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吴国国力达到了鼎盛之势。吴王阉闾去世后,他继续辅佐夫差即位,帮助吴国打败越国。伍子胥分析吴越两国由于自然条件的因素,二者只能存其一,所以他主张一定要灭掉越国。但是吴王夫差自矜功伐,听信伯噽谗言,允许越国保全下来。并将伍子胥赐死。五月初五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投入大江。伍子胥死后三年,吴国被越所灭,夫差掩面自杀,吴国百姓更加怀念国之柱石伍子胥。千百年来江浙一带相传伍子胥死后忠魂不灭化为涛神,端午节即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书法作品,临曹娥碑。碑文上记载了浙江百姓们在五月初五纪念涛神伍子胥的情景。也许没人想得到,对悲剧人物伍子胥的纪念活动又引出了另一个关于端午节的悲剧传说。

      端午节的龙舟竞渡起源于纪念伍子胥,其主要依据是东汉邯郸淳在《曹娥碑》上说,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浙江上虞人民要迎涛而上,迎接“伍君”,而所谓“伍君”便是伍子胥。因为千年来,屈原名气太大,中原一带的人们渐渐把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而对纪念伍子胥之说,除了江浙一带,不为人知。

      2006年初,“伍子胥起源说”的苏州端午节进入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胥门是2500多年前伍子胥修筑的古城墙,至今仍保存完好。今年苏州市仍将在胥门外举行公祭伍子胥活动。

      胥门

      古迹胥门穿越数千年,至今屹立不倒。或许,他是要为伍子胥留下些永恒的记忆。如今,每逢端午节,苏州人们还会聚集在胥门之外,祭奠那位皓首苍髯的忠臣——伍子胥。

      端午的主要活动是龙舟竞渡竞渡活动早在原始社会已在太湖流域盛行,是“龙图腾祭”的一种表现自伍子胥被谗杀后,龙舟竞渡被赋予人物纪念意义和节日的固定化,这在“曹娥碑”、“荆楚岁时纪”、“清嘉录”等古人著作中都有明确的说明伍子胥是春秋时人,早于屈原二百多年且端午的其他*俗如“斗百草”、“吃粽子”等均来源于吴地

    [阅读全文]...

2022-03-01 20:48:18
  • 中班古诗教案

  • 中班古诗教案

      无论在学*、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古诗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活动目标

      1、理解古诗内容,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2、尝试背诵古诗,了解农民劳作的艰辛。

      3、知道粮食来之不易,萌发对农民伯伯的尊重之情。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提前通过图片、视频等了解水稻种植、种植过程等。

      2、物质准备:PPT图片、米饭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各种米饭的图片,引入活动,讨论:我们每天都要吃饭,你指导我们吃的米饭是从哪里来的吗?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朗诵故事,理解诗歌意境。

      1、引导幼儿倾听诗歌朗读《悯农》,欣赏理解古诗。

      2、讨论理解古诗的含义。

      3、学*词语"辛苦",并用"辛苦"说一句话。

      4、引导幼儿学*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味美。

      三、尝试背诵,加深理解。

      在幼儿对古诗内容及含义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鼓励幼儿看图,尝试背诵。

      四、交流讨论,了解农民种田劳作的艰辛。

      1、提问:你见过农民伯伯种地吗?他们是如何种田的?请你学一学。农民伯伯劳作这么辛苦,你有什么想法。引导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通过讨论表达对农民的敬意,懂得爱惜粮食,不浪费粮食。

      2、小结:《悯农》这首诗歌描写出农民劳作的艰辛,提醒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一粒粒米粉,不要浪费。

      活动目标:

      1、能理解图片的内容,学会念古诗:静夜诗。

      2、体验诗中离开家乡的人的思乡之情。

      3、鼓励幼儿大胆地念古诗,培养他们专心学*的*惯。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课件

      活动过程:

      1、出示课件:小朋友看一看,这个人怎么了?他在看什么?

      2、帮助幼儿体验古诗的意境。

      师:这是一个离开家乡的人,离开了妈妈的人,当天黑下来的时候,他就特别的想自己的家,想自己的妈妈,想家里的亲人。

      3、师示范念古诗,边讲解古诗含义:

      床前明月光明亮的月光从窗户外照进来。

      疑是地上霜把床前的地映得一片银白,以为是一层白白的霜。

      举头望明月抬头仰望天空,一轮又圆又亮的明月高高悬挂着。

      低头思故乡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了心中怀念的故乡!

      4、理解字词

      疑怀疑,误任务的意思。

      举头抬起头,举是抬的意思。

      思思念,想念。

      5、幼儿学*古诗,边作指导。

      师:我们一起来年一遍,能用响亮的声音念古诗。

      6、反复的练*,请幼儿上来表演。

      师:请小朋友上来表演给大家看。

      7、为古诗创编动作,帮助幼儿进一步的掌握。

      师:谁能给古诗编上动作呢?加上动作来念古诗。

      8、讲评。给专心的幼儿颁发奖品。

      活动反思:

    [阅读全文]...

2022-07-08 05:15:56
  • 中班端午古诗

  • 端午
  •   让孩子们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很有必要的,关于端午的《赋端午》就很适合中班的小朋友。

      节逢端午粽香滋,

      檐下楣前艾一枝。

      竞渡龙舟旗猎猎,

      闲观童叟岸依依。

      古诗解读:

      到了端午节了,家家户户都包上了香喷喷的粽子;

      你看,每家每户的屋檐下的门框上都插上了艾草呢;(艾草:草本植物,叶子有香气;可入药;点着后能驱蚊蝇,也叫艾蒿)

      看龙舟比赛的龙舟船划得多么快啊,因此,好像都能听见船上插着的旗子都“哗啦啦”地响呢;

      在岸边观看的老人们和小朋友们多么投入啊,似乎都舍不得回家了。

      拓展阅读

      "涛神"伍子胥与端午节的由来

      关于端午节的来历,有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龙的节日说、恶日说、夏至说等。如果从时间和史籍上考证,则首推纪念伍子胥说。

       伍子胥雕像。伍子胥和吴越春秋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一起,永远留在了中国人的记忆中。民间传说中,他死后成为了涛神。在吴越故地,人们将端午节作为祭奠他的日子。

      伍子胥,名员,春秋时期楚国人。根据历朝官修地方志*载,其出生地位于现在的湖北省谷城县冷集镇常家营村。但是也有湖北监利县之说。

      伍子胥家族在楚国很有名。先祖伍举是直言楚庄王有功劳的楚国名臣,其父伍奢是楚太子建的老师。公元前522年,伍子胥因父亲伍奢、兄伍尚及全家100多人被楚*王所杀,而避难逃奔吴国。后结识吴公子光,并帮助公子光夺得王位,是为吴王阖闾。为使吴国能内可守御,外可应敌,他建议吴王阖闾“先立城郭,设守备,实仓禀,治兵革”,并受命亲自选择吴国都城城址。他“相土尝水”、“象天法地”,最后选定城址,合理规划,建造了阖闾大城。也就是今天的苏州城。

      我们或许无法知道,对伍子胥来说,吴国究竟是什么?是帮他复仇的工具,还是个实现抱负的舞台?我们只能从青史中看到,伍子胥为了吴国倾尽了自己的心力。可即便如此,他也逃不出为人臣者的悲剧命运。五月初五,这一日他永远告别了对他至关重要的吴国,沉入了滚滚的江涛……

      伍子胥具有雄才大略,又深得吴王阖闾信任。他忠心耿耿帮助吴王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吴国国力达到了鼎盛之势。吴王阉闾去世后,他继续辅佐夫差即位,帮助吴国打败越国。伍子胥分析吴越两国由于自然条件的因素,二者只能存其一,所以他主张一定要灭掉越国。但是吴王夫差自矜功伐,听信伯噽谗言,允许越国保全下来。并将伍子胥赐死。五月初五令取子胥之*装在皮革里投入大江。伍子胥死后三年,吴国被越所灭,夫差掩面自杀,吴国百姓更加怀念国之柱石伍子胥。千百年来江浙一带相传伍子胥死后忠魂不灭化为涛神,端午节即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书法作品,临曹娥碑。碑文上记载了浙江百姓们在五月初五纪念涛神伍子胥的情景。也许没人想得到,对悲剧人物伍子胥的纪念活动又引出了另一个关于端午节的悲剧传说。

      端午节的龙舟竞渡起源于纪念伍子胥,其主要依据是东汉邯郸淳在《曹娥碑》上说,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浙江上虞人民要迎涛而上,迎接“伍君”,而所谓“伍君”便是伍子胥。因为千年来,屈原名气太大,中原一带的人们渐渐把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而对纪念伍子胥之说,除了江浙一带,不为人知。

      2006年初,“伍子胥起源说”的苏州端午节进入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胥门是2500多年前伍子胥修筑的古城墙,至今仍保存完好。今年苏州市仍将在胥门外举行公祭伍子胥活动。

      胥门

      古迹胥门穿越数千年,至今屹立不倒。或许,他是要为伍子胥留下些永恒的记忆。如今,每逢端午节,苏州人们还会聚集在胥门之外,祭奠那位皓首苍髯的忠臣——伍子胥。

      端午的主要活动是龙舟竞渡.竞渡活动早在原始社会已在太湖流域盛行,是“龙图腾祭”的一种表现.自伍子胥被谗杀后,龙舟竞渡被赋予人物纪念意义和节日的固定化,这在“曹娥碑”、“荆楚岁时纪”、“清嘉录”等古人著作中都有明确的说明.伍子胥是春秋时人,早于屈原二百多年.且端午的其他*俗如“斗百草”、“吃粽子”等均来源于吴地.

    [阅读全文]...

2022-05-07 13:14:32
  • 中班端午节古诗

  • 端午节
  • 中班端午节古诗(精选50首)

      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端午节古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南乡子·端午》

      李之仪 宋

      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巢燕引雏浑去尽,销魂。空向梁间觅宿痕。

      客舍宛如村。好事无人载一樽。唯有莺声知此恨,殷勤。恰似当时枕上闻。

      二、《端午日赐衣》

      杜甫 唐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三、《花心动》

      史浩 宋

      槐夏阴浓,笋成竿、红榴正堪攀折。

      菖歜碎琼,角黍堆金,又赏一年佳节。

      宝觥交劝殷勤愿,把玉腕、彩丝双结。

      最好是,龙舟竞夺,锦标方彻。

      此意凭谁向说。纷*,游人强生区别。

      胜负既分,些个悲欢,过眼尽归休歇。

      到头都是强阳气,初不悟、本无生灭。

      见破底,何须更求指诀。

      四、《渔家傲》

      欧阳修 宋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五、《节令门·端阳》

      李静山 清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六、《端午日》

      殷尧藩 唐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俗,但祈蒲酒话升*。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七、《齐天乐》

      杨无咎 宋

      疏疏数点黄梅雨。殊方又逢重五。

      角黍包金,草蒲泛玉,

      风物依然荆楚。

      衫裁艾虎。

      更钗凫朱符,臂缠红缕。

      扑粉香绵,唤风绫扇小窗午。

      沈湘人去已远,

      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

      慢啭莺喉,轻敲象板,

      胜读离骚章句。荷香暗度。

      渐引入陶陶,醉乡深处。

      卧听江头,画船喧叠鼓。

      八、《菩萨蛮》

      陈义 宋

      包中香黍分边角。彩丝剪就交绒索。

    [阅读全文]...

2021-11-29 17:12:49
  • 中班简单古诗《春日》赏析

  • 春日,简单,学生
  • 中班简单古诗《春日》赏析

      《春日》这首七言绝句是宋代朱熹所作。这首诗表面描绘了春日美好景致,实则是一首哲理诗,表达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美好愿望。下面是中班简单古诗《春日》赏析,请参考!

      原文

      春 日 1

      胜日2寻芳3泗水4滨5 ,无边光景6一时新。

      等闲7识得东风8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作品注释

      1、春日:春天。

      2、胜日:天气晴朗好日子,也可看出人好心情。

      3、寻芳:游春,踏青。

      4、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5、滨:水边,河边。

      6、光景:风光风景。

      7、等闲:*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意思。

      8、东风:春风。

      作品译文

      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风光焕然一新。谁都可以看出春天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景致。

      文学赏析

      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咏春诗。从诗中所写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即是寻觅美好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初步印象。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欣喜感觉。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识”字承首句中“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东风面”借指春天。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感受到了春天美。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光景一时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其实诗中“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喻孔学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燃万物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哲理诗。

      名句赏析

      首句点明出游时令、地点,下三句写“寻芳”所见所识。春回大地,诗人耳目一新。正是这新鲜感受,使诗人认识了东风。仿佛是一夜东风,吹开了万紫千红鲜花;而百花争艳景象,不正是生机勃勃春光吗?诗人由“寻”而“识”,步步深化,统率全诗则是一个“新”字。但泗水在山东,孔子曾在泗水之滨讲学传道;而南宋时那地方早已沦陷于金国,朱熹怎能去游春呢?原来这是一首哲理诗。

      诗中“泗水”暗喻孔门,“寻芳”暗喻求圣人之道,“东风”暗喻教化,不露说理痕迹。这是朱熹高明之处。

      《春日》作品介绍

      《春日》的作者是李商隐,被选入《全唐诗》的第539卷第95首。

      《春日》原文

      春日

      作者:唐·李商隐

      欲入卢家白玉堂,新春催破舞衣裳。

      蝶衔红蕊蜂衔粉,共助青楼一日忙。

      《春日》注释

      ①古乐府《相逢行》:“黄金为君门,白玉为君堂。”

      ②破:安排。③衔:全诗校:“一作含。”

      《春日》作者介绍

      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约858年),汉族,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樊南子,晚唐著名诗人。他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祖辈迁至荥阳(今河南郑州)。擅长骈文写作,诗作文学价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更多古诗欣赏文章敬请关注“可可诗词频道”的王维的诗全集栏目。

      据《新唐书》有《樊南甲集》二十卷,《樊南乙集》二十卷,《玉溪生诗》三卷,《赋》一卷,《文》一卷,部分作品已佚。

      《春日》繁体对照

      卷539_95 春日李商隱

      欲入盧家白玉堂,新春催破舞衣裳。

      蝶銜紅蕊蜂銜粉,共助青樓壹日忙。

      春日

      胜日②寻芳③泗水④滨⑤,

      无边光景⑥一时新。

      等闲⑦识得东风⑧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注释】

      题、春日:春天。

      2、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诗人的好心情。

      3、寻芳:游春,踏青。

      4、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5、滨:水边,河边。

    [阅读全文]...

2022-06-06 16:16:14
  • 端午节中班古诗

  • 端午节
  •   在中班的主题活动中加入端午节的元素,可以让孩子们增长多一点关于端午的知识。

      一、主题来源:

      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系长命缕等庆祝活动。这些活动都适合中班的幼儿来开展,既能锻炼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又能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同时,端午节又有着一个有名的来历,让幼儿了解“屈原”的,能激发他们初步的民族自豪感。为此,我结合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开展相关的主题教学活动。

      二、主题目标:

      1、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乐于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乐于参与一些节日准备和庆祝活动。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三、环境创设:

      1、科学区:投放艾草和菖蒲。陈列不同造型的香袋。

      2、美工区:放置制作长命缕和纸粽子的材料。

      3、阅读区:张贴有关端午节的字条,让幼儿认读。

      4、表演区:提供扎头的布条和纸棒,供幼儿表演赛龙舟。

      四、家长工作:

      1、和孩子一起收集有关端午节风俗的图片、资料,向孩子讲述端午节的风俗。

      2、带孩子购买艾草和菖蒲、粽子、香袋、咸鸭蛋等过节物品。

      3、和孩子一起观看有关节日庆祝活动的报道。

      4、参加班级的包粽子活动。

      五、活动安排:

      活动一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目标:

      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初步的兴趣,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

      幼儿表现:

      当我在给孩子讲《屈原》的故事时,他们都听得非常的认真,睁着大眼睛满脸一副敬佩的样子。当听到屈原投江的情景时,都不约而同地发出“啊”的惊叹声和遗憾声。有的孩子还争着要把自己从家长处听到的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说出来。

      活动二艾草和菖蒲

      目标:

      观察艾草和菖蒲的外形,了解它们在端午节期间的特殊用途。

      幼儿表现:

      班上有四个幼儿特地让家长去市场购买艾草和菖蒲,我把它挂在教室内外。孩子们感到很新鲜,他们以前看到过,但是却叫不出名,更不知道它的实际含义是什么,所以都纷纷问我。我向他们解释和介绍了艾草和菖蒲的名称和端午节用来辟邪的用意。对于辟邪孩子们都不太懂,但他们知道这肯定是一种挺厉害的东西,就象一把剑一样。关于名称,有一个幼儿问我:哪一样是艾草?哪一样是菖蒲?我当时一下子蒙住了,的确课前我没仔细去查过资料,于是我就请小朋友帮忙去问问爷爷奶奶或爸爸妈妈。小朋友们乐意地接受了任务,下午当大人来接孩子时,他们都急着询问,但当时家长们也都被问住了。

      活动三粽子香袋

      目标:

      1、感受粽子香袋的美。

    [阅读全文]...

2022-01-30 22:26:20
  • 于国庆节的古诗句

  • 国庆节
  • 于国庆节的古诗句

      1.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2.文天祥《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4.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5.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6.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7.范成大《州桥》:“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8.林升《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9.陆游《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阅读全文]...

2022-06-24 06:27:14
  • 关于国庆的诗句古诗

  • 国庆
  •   关于国庆的古诗有哪些

      1、国庆喜咏 枫妍桂媚乐秋谣,绘尽芳华九域娇。

      筑梦百年扬国是,张帆万众仰航标。

      因欣情掬安邦业,共赋旗擎世纪潮。

      虎啸龙吟新画卷,河山雄胜振风骚。

      2、国庆感怀 三秋清九宇,百姓祝金瓯。

      云白花千树,霞红果万畴。

      边城通快轨,乡寨起高楼。

      圆了安康梦,欢歌泛酒舟。

      3、十一″国庆寄怀 东风漫衍露华浓,万里长征秩大同。

      感谢天宫添喜报,欢呼航母化神龙。

      百年共谱英雄曲,十亿高擎*红。

      从此牡丹多富贵,花开花落自从容。有关国庆节的古诗、

      沁园春·国庆 万里晴空,壮丽山河,赤旗飘扬。

      看九州方圆,普天同庆;江河歌唱,遍地流芳。

      社会稳定,人民幸福,改革开放谱新章。

      新*,如世界巨龙,屹立东方。

      今朝如此辉煌,赖党政国策指方向。

      忆峥嵘岁月,生灵涂炭;黎民多难,长夜茫茫。

      枪林弹雨,出生入死,换得新生红太阳。

      当珍惜,永葆河山赤,地久天长。

      ---------------------------------------------------------------满庭芳(国庆抒怀)  金秋九月,云淡天高,六盘风光旖旎。

      炎黄子孙,劈浪博沧海。

      吴刚捧桂酒。

      望明月,嫦娥喜盈。

      振寰宇,遨游太空,看天下谁比?岁月如歌,世纪重重,弃我何待。

      一心巨龙腾,豪气英发。

      宏伟展蓝图,看今朝,再论英才。

      朝阳红,锦绣前程,秋风记华章。

      ------------------------------------------------------------------万里晴空,壮丽山河,赤旗飘扬.  看九州方圆,普天同庆;江河歌唱,遍地流芳.  社会稳定,人民幸福,改革开放谱新章.  新*,如世界巨龙,屹立东方.  今朝如此辉煌,赖党政国策指方向.  忆峥嵘岁月,生灵涂炭;黎民多难,长夜茫茫.  枪林弹雨,出生入死,换得新生红太阳.  当珍惜,永葆河山赤,地久天长.关于国庆的四句古诗

      社稷转眼七十年,人民变化大无边。

      国力强盛日日异,群众生活月月新。关于国庆节两句话的古诗

      1、写一篇国庆节的古诗:宋代《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2、四年级国庆节的古诗:《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3、国庆节古诗大全——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有关国庆节的古诗:唐代《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阅读全文]...

2022-04-21 03:59:21
  • 有关于国庆节的古诗

  • 国庆节
  • 有关于国庆节的古诗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两类。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有关于国庆节的'古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3、范成大《州桥》:“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4、林升《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5、陆游《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6、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7、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8、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金陵五题·石头城》

      9、红旗随风舞翩翩,灯光溢彩映亮天。举国同庆数十载,千家万户*开颜。

      10、举国上下庆国庆, 遥想当年战鼓惊。 全国人民齐祝兴, 皆出儿女爱国心。

      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2、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星垂*野阔,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抒怀》

      6、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7、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8、汉碑看山东,唐碑看西安,宋碑看桂林。――俗语

      9、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10、桂林山水甲天下。

      1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12、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

      13、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14、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5、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6、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门山》

      17、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至广陵》

      18、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19、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20、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21、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桂林山水》

      22、山随*野尽,江入大江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

      23、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24、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阅读全文]...

2022-02-06 22:57:42
  • 有关国庆节古诗

  • 国庆节,写作
  • 有关国庆节古诗

      在日常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有关国庆节古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的祖国

      我深深爱恋的祖国。

      你是昂首高吭的雄鸡—————唤醒拂晓的沉默,

      你是冲天腾飞的巨龙—————叱咤时代的风云,

      你是威风凛凛的雄狮—————舞动神州的雄风,

      你是人类智慧的起源—————点燃文明的星火。

      你有一个神圣的名字,

      那就是*!

      那就是*啊,我的祖国。

      我深深爱恋的祖国。

      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

      搏动的心脏跳动着五千年的脉搏,

      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

      涌动的血液奔腾着长江黄河的浪波,

      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

      黄色的皮肤印着祖先留下的颜色,

      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

      庆国庆

      看世界沧海桑田,

      庆中华成立四九年。

      中华美德源流长

      英雄辈出焕荣光。

      国庆

      举国上下庆国庆,

      遥想当年战鼓惊。

      全国人民齐祝兴,

      皆出儿女爱国心。

      国庆节的诗歌

      喜迎国庆

      金秋十月好心境,

      举国欢腾迎国庆。

      四十九年风雨径,

      共祝未来更光明。

      诗歌国庆抒怀

      六十余载风雨年,

      四季轮回海桑田。

      崎岖险阻等闲事,

      嫦娥二号欲飞天。

      我的祖国

      我是您的结绳记事,您的金石铭文

      我是您会形象物、比形象事的石器

      我是您殷墟的甲骨、钟鼎的大篆

      是您简牍的汉隶、横*竖直的唐楷

      刻划您龙腾的血脉,您不屈不挠的模样

      我是您的国风楚辞、您的列传碑铭

      您的乐府诗赋、您的小令长短句

      我是您母语中深情上扬的声调

      我是您门庭边*仄对仗的楹联

      我是您的秦叔宝,您的尉迟恭

    [阅读全文]...

2022-07-02 21:17:24
有关国庆的古诗中班 - 句子
有关国庆的古诗中班 - 语录
有关国庆的古诗中班 - 说说
有关国庆的古诗中班 - 名言
有关国庆的古诗中班 - 诗词
有关国庆的古诗中班 - 祝福
有关国庆的古诗中班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