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点云的古诗

关于两点云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两点云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两点云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两点云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1) 语录(2) 说说(6) 名言(576) 诗词(244) 祝福(1k+) 心语(184)

  • 两点透视的定义是什么

  • 高考,教育,高中
  • 两点透视的定义是什么

      两点透视是是一个绘画理论术语,在艺术考试中,很多时候都会考到这个词。下面是百分网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两点透视的定义简介,希望能帮到大家!

      两点透视的定义

      如果建筑物仅有铅垂轮廓线与画面*行,而另外两组水*的主向轮廓线,均与画面斜交,于是在画面上形成了两个灭点Fx及Fy,这两个灭点都在视*线hl上,这样形成的透视图称为两点透视。正因为在此情况下,建筑物的两个立角均与画面成倾斜角度,故又称成角透视。属于美术名词。

      透视的概念

      透视学即在*面上再现空间感、立体感的'方法及相关的科学。

      狭义透视学(即线性透视学)方法是文艺复兴时代的产物,即合乎科学规则地再现物体的实际空间位置。这种系统总结研究物体形状变化和规律的方法,是线性透视的基础。15世纪意大利画家L。B。阿尔贝蒂的画论叙述了绘画的数学基础,论述了透视的重要性。同期的意大利画家皮耶罗·德拉弗兰切斯卡对透视学最有贡献。德国画家A。丢勒把几何*用到艺术中来,使这一门科学获得理论上的发展。18世纪末,法国工程师蒙许创立的直角投影画法,完成了正确描绘任何物体及其空间位置的作图方法,即线性透视。L。达·芬奇还通过实例研究,创造了科学的空气透视和隐形透视,这些成果总称透视学。

      因物体对眼睛的作用有3个属性,即形状、色彩和体积,因距离远*不同呈现的透视现象主要为缩小、变色和模糊消失。相应的透视学研究对象为:

      ①物体的透视形(轮廓线),即上、下、左、右、前、后不同距离形的变化和缩小的原因;

      ②距离造成的色彩变化,即色彩透视和空气透视的科学化;

      ③物体在不同距离上的模糊程度,即隐形透视。

      透视的分类

      艺术分类

      透视有三种:

      NO1色彩透视

      NO2消逝透视

      NO3线透视

      线透视

      其中最常用到的是线透视。

      广义透视学方法在距今3万年前已出现,在线性透视出现之前,有多种透视法。

      ①纵透视。将*面上离视者远的物体画在离视者*的物体上面。

      ②斜透视。离视者远的物体,沿斜轴线向上延伸。

      ③重叠法。前景物体在后景物体之上。

      ④*大远小法,将远的物体画得比*处的同等物体小。

      ⑤*缩法。有意缩小*部,防止由于*部透视正常而挡远部的表现。

      ⑥空气透视法。物体距离越远,形象越模糊;或一定距离外物体偏蓝,也可归于色彩透视法。

      ⑦色彩透视法。因空气阻隔,同颜色物体距*则鲜明,距远则色彩灰淡。

      透视的类型透视有三种:*行透视、成角透视、散点透视.

      1、*行透视:*行透视也叫一点透视,即物体向视*线上某一点消失.

      2、成角透视:成角透视也叫二点透视,即物体向视*线上某二点消失.

      3、散点透视:散点透视也叫多点透视,即不同物体有不同的消失点,这种透视法在*画中比较常见.

    [阅读全文]...

2022-03-12 05:37:09
  • 凌晨两点是什么时辰

  • 教育
  •   按天干地支:早晨7—9点。上午9—11点。中午11—13点。下午13—15点。傍晚15—17点。黄昏17—19点。晚上19—21点。深夜21—23点。子夜23—1点。

      子时(23—1点)、丑时(1—3点)、寅时(3—5点)、卯时(5—7点)、辰时(7—9点)、巳时(9—11点)、午时(11—13点)、未时(13—15点)、申时(15—17点)、酉时(17—19点)、戌时(19—21点)、亥时(21—23点)。

      内容延申:

      凌晨两点是丑时。丑时又称鸡鸣,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时间为凌晨1时至凌晨3时。如《诗经·汝日鸡鸣》:“汝日鸡鸣,士日眛旦。”古时鸡鸣而起,眛旦(天将明未明之时)而朝。牛在这时候吃完草,准备休息。

      古代十二时辰与时间对照表:

      子时(23时至01时);

      丑时(01时至03时);

      寅时(03时至05时);

      卯时(05时至07时);

      辰时(07时至09时);

      巳时(09时至11时);

      午时(11时至13时);

      未时(13时至15时);

      申时(15时至17时);

      酉时(17时至19时);

      戌时(19时至21时);

      亥时(21时至23时)。

      相关背景:

      十二时辰是古人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十二时表时独特、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天文历法的一大杰出贡献,也是我国灿烂的'文化瑰宝之一。

      凌晨2点出生是什么时辰

      凌晨两点出生的宝宝属于丑时,丑时又称鸡鸣,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丑时出生的人与父母之一缘份较薄,具有高贵感,事业发展上会有权势方面之倾向,是具福禄命之人。

      凌晨两点出生的人是什么命

      1、命格:非常好,容易有很多的机会。也是一个懂得利用自己的能力来打造无数可能的人,所以他们会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同时也利用自己的一些人脉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顺心如意。

      2、比较倔强的,总是会容易坚持到底地做一件事情,其实这做法是非常好的。因为这种坚持最后可以得到的,绝对不是小数量的内容。

      3、丑时初父母双全,为人性灵新巧,享福无穷,兄弟妻子得力,末运落次,二十年后进田庄,衣禄积有余。

    [阅读全文]...

2022-07-17 03:29:39
2022-03-12 06:26:06
  • 云的古诗句

  • 云的古诗句

      1、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星河欲转千帆舞。——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3、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刘彻《秋风辞》

      4、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祖咏《终南望馀雪》

      5、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杜牧《山行》

      6、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杜荀鹤《小松》

      7、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卓文君《白头吟》

      8、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辛弃疾《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9、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晏几道《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

      10、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一》

      11、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寻隐者不遇》

      12、千里暮云*,南楼催上烛,晚来晴。——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13、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李商隐《寄令狐郎中》

      14、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15、鸿雁在云鱼在水。——晏殊《清*乐·红笺小字》

      16、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杜甫《孤雁》

      17、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18、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王维《送别》

      19、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满江红·写怀》

      20、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2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22、淡云来往月疏疏。——李清照《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

      23、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李白《送友人入蜀》

      24、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张孝祥《水调歌头·和庞佑父》

      25、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王勃《滕王阁诗》

      26、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李白《听蜀僧濬弹琴》

      27、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李白《古朗月行》

      28、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杜甫《春日忆李白》

      29、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陶宏景《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

      30、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高蟾《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

      31、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李商隐《嫦娥》

      32、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梅尧臣《鲁山山行》

      33、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李白《长相思·其一》

      34、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吴均《山中杂诗》

      35、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6、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陈与义《襄邑道中》

      37、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38、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李商隐《春雨》

      39、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40、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41、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璟《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

      42、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王维《终南山》

      43、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44、几日行云何处去?忘却归来,不道春将莫。——冯延巳《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45、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46、举头红日*,回首白云低。——寇准《咏华山》

      47、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48、人如风**江云,情似雨余黏地絮。——周邦彦《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

      49、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

      50、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阅读全文]...

2022-03-29 01:08:47
  • 写云的古诗句

  • 写云的古诗句

      1、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杜牧《山行》

      2、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辛弃疾《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3、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一》

      4、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李商隐《寄令狐郎中》

      5、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6、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满江红写怀》

      7、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张孝祥《水调歌头和庞佑父》

      8、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李白《古朗月行》

      9、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高蟾《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

      10、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梅尧臣《鲁山山行》

      11、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12、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李商隐《春雨》

      13、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14、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王维《终南山》

      15、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16、人如风**江云,情似雨余黏地絮。周邦彦《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

      17、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18、堆枕乌云堕翠翘。蔡伸《一剪梅堆枕乌云堕翠翘》

      19、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二》

      20、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李贺《李凭箜篌引》

      21、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送柴侍御》

      22、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刘禹锡《陋室铭》

      23、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24、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25、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白居易《花非花》

      26、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王勃《滕王阁诗》

    [阅读全文]...

2022-04-21 17:09:37
  • 描写云的古诗

  • 描写云的古诗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泛指中国古代诗歌。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描写云的古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潭暮随龙起,河秋压雁声。——唐·李商隐

      2、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

      3、好雨不雨风不风,徒倚穹苍作岩险。——唐·齐己

      4、兴云感阴气,疾足如见机。——唐·刘禹锡

      5、灵山蓄云彩,纷郁出清晨。——唐·陆畅

      6、彩云惊岁晚,缭绕孤山头。——散作五般色,凝为一段愁。——唐·李邕

      7、伫立增远意,中峰见孤云。——唐·崔何

      8、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

      9、大梁白云起,氛氲殊未歇。——唐·李峤

      10、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杜牧

      11、日际愁阴生,天涯暮云碧。——唐·许康佐

      12、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

      13、有形不累物,无迹去随风。——唐皎然

      14、尽日看云首不回,无心都大似无才。——可怜光彩一片玉,万里晴天何处来?——唐·杜牧

      15、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

      16、渡江随鸟影,拥树隔猿吟。——莫隐高唐去,枯苗待作霖。——唐·杜牧

      17、漠漠沈沈向夕晖,苍梧巫峡两相依。——唐·徐夤

      18、晴晓初春日,高心望素云。——彩光浮玉辇,紫气隐元君。——唐·陈师穆

      19、山静云初吐,霏微触石新。——唐·张复

      20、日西遥望自归处,尽挂九疑千万峰。——唐·吴商浩

      21、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

      22、静即等闲藏草木,动时顷刻遍乾坤。——唐·幸夤逊

      23、杳霭祥云起,飘飏翠岭新。——唐·李绅

      24、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

      25、深处卧来真隐逸,上头行去是神仙。——唐·齐己

      26、会作五般色,为祥覆紫宸。——唐·李中

      27、阴去为膏泽,晴来媚晓空。——唐·李中

      28、翠楼含晓雾,莲峰带晚云。——唐·李世民

      29、瑞云千里映,祥辉四望新。——唐·于季子

      30、缓逐烟波起,如妒柳绵飘。——故临飞阁度,欲入回陂销。——唐·李商隐

      31、山头触石应常在,天际从龙自不归。——唐·韩琮

      32、碧落从龙起,青山触石来。——唐·李峤

      33、白云升远岫,摇曳入晴空。——唐·焦郁

      34、春云春水两溶溶,倚郭楼台晚翠浓。——唐·韦庄

      35、薄彩临溪散,轻阴带雨浓。()——唐·裴澄

      36、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

      37、多谢好风吹起后,化为甘雨济田苗。——唐·李中

      38、龙似瞿唐会,江依白帝深。——唐·杜甫

      39、南北各万里,有云心更闲。——唐·于武陵

      40、虚虚复空空,瞬息天地中。——假合成此像,吾亦非吾躬。——唐·陆凭

      41、帝乡白云起,飞盖上天衢。——唐·董思恭

      42、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

      43、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

      44、云散天边落照和,关关春树鸟声多。——唐·韦庄

      45、聚散虚空去复还,野人闲处倚筇看。——不知身是无根物,蔽月遮星作万端。——唐·郭震

      46、将比鹭鸶还恐屈,始思残雪不如多。——清风相引去更远,皎洁孤高奈尔何。——唐·贯休

      47、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

      48、闲云生叶不生根,常被重重蔽石门。——赖有风帘能扫荡,满山晴日照乾坤。——唐·施肩吾

      49、千形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唐·来鹄

    [阅读全文]...

2022-04-30 16:03:35
  • 对于小学语文教材汉语拼音编排的两点思考

  • 小学,思考
  • 对于小学语文教材汉语拼音编排的两点思考

      汉语拼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颁布的汉字注音拉丁化方案,是指用《汉语拼音方案》中规定的字母和拼法拼成一个现代汉语的标准语音即普通话的语音音节。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对于小学语文教材汉语拼音编排的两点思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汉语拼音教学是识字与写字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行出版的小学语文教材大多把拼音教学放在教材的起始阶段,新生入学7~8周接触的是拼音,小学生活从拼音开始。由此可见汉语拼音编排的重要性。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教版)、江苏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苏教版)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以下简称北师大版)等出版的小学语文教材紧扣《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要求,并借鉴了国内外教学改革和教材编写经验,在原通用教材上有了较大改进。但对于他们的汉语拼音编排,本人认为在趣味性和操作性这两方面还应再强化。

      一、小学语文教材拼音编排要强化趣味性

      新课标明确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就是针对拼音学*的特点而言。拼音字母是记录语音的符号,而语音、字形、字义三者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语言学界用“语音的最大特点在于约定俗成”解释了这一切。汉语拼音是学*音节中的声母、韵母、声调,学*构成语音的小零件——音素,而音素的运用是完全脱离现实社会的或者常常被人们忽略不计的。比如我们所有人(包括小学新生)经常用到“书”(shū的读音,但我们不太用到或)注意“sh”或“u”的发音。只有在汉语拼音教学中才会去注意这些现象。由于不是直接出现在小学新生的生活世界,所以拼音学*是抽象的、枯燥的。另一方面,7~9岁的小学生虽然抽象思维有一定发展,但还是形象思维占优势,儿童长于具体形象的记忆;小学新生对抽象材料的注意正在逐步发展,而具体的、直观的事物在引起儿童的注意上,仍然起着重大的作用。汉语拼音的特点和小学新生的认知发展决定了拼音教学的艰巨性。而6~11岁踏入小学的孩子,据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研究是“基本勤奋感对基本的自卑感阶段”。即通过勤奋获得的成功感有助于儿童以后的社会中建立勤奋的特质,表现为乐于工作和有较好的适应性。反之,就会形成无能。可见这阶段学*的重要性。

      基于这些特点,既能促进小学生身心发展,又符合语言学*规律,成了小学语文教材编写者编排拼音教学时必须考虑的问题。如人教版、苏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打开教材,映入新生眼帘的是图案精美、内容形象的开学教育,随后的拼音编排更是配置了大量色彩鲜明的插图,非常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如北师大版教材特意设计的两个小学新生的形象——“丁丁”“冬冬”与学(生们共同学*、共同成长)、开学两周的常用汉字学*等,都是为了避免刚入学就学拼音的枯燥乏味,是从学生的兴趣、认知来考虑的。小学语文教材在拼音编排的趣味性上花了不少工夫,但有些地方还须强化。

      首先,个别拼音字母旁配置的情境图缺乏直观、缺少联系

      字母旁配置情境图的目的很明确:其一使抽象的符号直观。如“e”本是一个抽象符号,许多小学语文教材在“e”旁配置了一幅在河中游的白鹅的倒影——形状很像“e”使,抽象的符号形象化,符合小学生思维特点。其二,配置的情境图能帮助联想拼音的读音。因为拼音字母的读音是规定的,跟它的字母形状没必然联系。我们教材配的情境图应把字母的读音跟旁边的情境图联系起来,使抽象的读音跟具体的事物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有意记忆,这是我们教材编写者所应考虑的。如“e”的发音跟旁边的情境图——河中白鹅的倒影,有读音上的联系,使学生一看到“e”和旁边的情境图对字母的形状、发音就会产生有意记忆。我认为,情境图的这两个目的在声母、单韵母中应非常强调,而在复韵母中就可以突出它的读音联系,因为复韵母是由单韵母组合而成,它们的形状在单韵母中已有直观显示。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大多数拼音情境图都较好地贯彻了这些目的,但个别拼音及其情境图还有待加强。如声母“t”有的教材后面配置的是尾,巴上翘的河鲫鱼,有的教材是一把朝上的伞柄,除了形状上有些相似,读音上似乎没有什么联系。也就是说,教师、学生一看到这幅情境图,无法展开它和字母读音的任何联想。

      其次,拼音教学与语言教学的紧密联系有待加强

      “5~6岁儿童的口头常用词有3562个。”也就是说,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在学*拼音前,已经无师自通地掌握了3500个左右常用口头词汇。学前儿童是在与他人的交际、生活中掌握了大量词汇,即在语言运用中学会了语言。这个结论也在斯霞老师“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分散识字教学和李吉林老师的“情境式语言教学”中得到了验证。任何离开了语言环境的语言教学都是不足取的。拼音教学也不例外。因为语音语调只能在字词句中学*,只能在语流中学*。若离开音节、词语单个训练拼音、声调,只能造成“外国学生说汉语往往带着‘洋腔洋调’和南方人学普通话脱不了‘土腔土调’”的局面。

      另一方面,就学*规律而言,如果儿童学*拼音,学*的只是拼音字母的简单呈现,少有音节、词语的搭配,学生找不到先前熟悉的认知环境,按皮亚杰观点是儿童学*不能“同化”按建构主义理论是儿童,学*得不到先前知识的支持,而如果“个体没有先前形成的知识结构的基础,是不可能吸收新知识的。”

      我们的拼音编排完全可以根据这些特点,让抽象的拼音字母在孩子熟悉并能熟练运用的语言环境中找到具体的依托,使学生学到新知识,获得成就感。有些小学语文教材拼音编排在这方面的不足表现在:

      第一,除拼音字母外,少有音节、词语呈现

      如汉语拼音第一课“o、e、iu、ü”,有的教材没有一个音节,有的教材只有两个音节“yú”“wū”“yā”,笔者认为完全可以在拼音学*的起始阶段安排几个小学生熟悉的简单汉字、词语等。如“a”有“马”“妈”“大妈”等,让学生明白我们*常说的语言是由拼音字母这些零部件构成的,其中“工”就是一个,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第二,儿歌的编排在强调趣味性的同时,可以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种儿歌形式,突出各方言区学*的难点

      在一些字母学*后,配一首儿歌,其用意是很明确的。一是巩固强化学生的拼音学*,二是拼音知识在语言环境中的应用,三是可以发挥小学新生口语表达的特长,增强趣味性。如人教版“猜一猜”,既突出了教学内容“gkh”又通过猜谜语,的形式增强了语言学*的趣味性。“小白兔”“月儿弯弯”“在一起”等把小学生熟悉的事物“小白兔”“月亮”“小鸡”等作为背景,通过儿歌拼读的形式表达出来,增强了趣味性。如北师大版在学了6个单韵母后,编排了一首孩子们熟悉的古诗《鹅》,既有趣又强化了单韵母的发音。但我觉得,小学拼音教学的儿歌不同于幼儿大班的儿歌学*,拼音教学的儿歌在趣味性的同时还可以突出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二、小学语文教材拼音编排要强化操作性

      新课标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但翻开部分教材的'拼音编排,且不说教材编排没有充分体现这些精神,若授课教师领悟了这些精神,课外的备课量是非常大的,因为部分教材的有些内容的操作性还须强化。

      首先,教师须花大量时间去突出“拼音教学与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而这本应在教材中突出体现。如有些教材的“单韵母”和“四声”,除了情境图外,没有任何材料显示。任课教师为了体现拼音与识字、普通话学*相结合,于是就要编制大量的儿歌、故事等。华中师大附小徐宇红老师谈到:我在开始教学汉语拼音时,每个字母都会编一句儿歌,便于学生记住它们的音和形。如小姐姐爱唱歌,张大嘴巴“aaa”,清晨公鸡要打鸣,圆圆嘴巴“ooo”小姐姐听广播,右下半圆“bbb”。还要使这“四声”形象化,又要编制关于声调的儿歌、故事。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地编制教材内容,如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拼读音节等等。打开小学语文拼音网,看到的都是关于教学内容如何通过儿歌、故事等形象化的探讨(笔者认为这本应是教材编写者主要承担的工作),少有针对各方言区特点如何发音、正音的探讨(笔者认为这本应是授课教师的正事)。

      其次,教师须花大量时间去突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游戏性,而这在教材中没有明显依据。

      王荣生教授在他的专著《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中提到:“课程内容教材化,教材内容教学化。”并举了《英国牛津英语教材》第一册“在岛上”的教材,说明了国外的许多语文教材,在“教学化”方面做得相当成功,他们的一些教材,甚至做到“使教师无须备课”——无须像我们的语文教师面对着一篇课文和数道练*题而冥思苦想“教什么”“用什么去教”那样的备课”。但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师绝对需要去“冥思苦想”的,而且已经在冥思苦想了。虽然,教材内容不能代替教学内容,但教材内容也是教学内容的重要依据。教材内容缺乏“趣味性”教师势必于课外寻找大量,资料,使教学内容具有趣味性、游戏性。如关于音节的拼读和四声的把握,有的教材呈现了“bā、bá、bǎ、bà”的四幅情境图,有的教材在最后的四个韵母中出现了声调“āng”“áng”“ǎng”,“àng”教师须花工夫把这抽象的内容趣味化。如一位小学教师用“两个大小适当的纸盒相撞,来模拟音节的拼读”。如为了符合小学新生好动的特点,许多教师又在教材没有明显提示的情况下,编制游戏环节,增强拼音学*的趣味性。有些教师采用“快乐大转盘”练*拼读,拼音休“息操”让学生动起来,用肢体语言来“表示拼音”等等,可谓费尽心思。

      拼音学*归根到底是一种口耳学*,即学会发音、听音、正音。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师要花大量精力去编制教材内容,势必会影响他们个别听音、正音的精力。而在拼音学*中,针对个人的发音状况听音、正音是非常重要的。试想,全班同学共同学*、共同发音,难免会出现滥竽充数的现象。教师只有个别听音,才能发现每个学生存在的语音缺陷,才能帮助他针对性地改正。教师把工作重点放在学生的听音、正音上,应先把他们从编制教材内容的繁重工作中解脱出来,而所有这一切的前提是教材内容应先具有趣味性、操作性!

      随着新课标理念的不断深入、发展,人们思索的目光投向了新课标理念下教学内容的呈现、教学方法的体现等问题。而与之相关的新课标理念下教材内容的改革,也成了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本文也算是对语文教材内容改革的一点思索吧!

    [阅读全文]...

2022-05-30 04:42:02
  • 夏季古诗各两首

  • 夏季
  •   夏天的风是凉爽的。傍晚时分,凉爽的风吹过你的头发,吹过你的耳朵,凉丝丝的,你的心情会格外的好,心里莫名其妙的感到愉悦。

      《夏日田园杂兴》作者是宋朝家范成大。其全文如下: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前言】

      《夏日田园杂兴》是南宋诗人范成大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四时田园杂兴》的第三部分,共十二首。描写了农村夏天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

      【注释】

      ⑴梅子:梅树的果实,夏季成熟,可以吃。肥:指果肉肥厚。麦花:荞麦花。菜花:油菜花。篱落:中午篱笆的影子。惟有:只有。蛱(jiá)蝶:菜粉蝶。

      ⑵科斗:即蝌蚪。

      ⑶秋:收成。一作“收”。

      ⑷缲:同“缫”,抽茧出丝。

      ⑸耘田:除草。绩麻:把麻搓成线。各当家:每人担任一定的工作。未解:不懂。供:从事,参加。傍:靠*。

      ⑹浆:古代一种带酸味的饮料,这里比喻汗水浑浊。少住:稍稍停一会儿。侬:我。漱井香:用香甜的井水漱漱口。借与:让给。亭午:正午。

      ⑺芙蕖:荷花。

      ⑻蜩螗:蝉。

      【翻译】

      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天长了,农民忙着在地里干活,中午也不回家,门前没有人走动;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赏析】

      这首诗的大意是:梅子已经变成金*,杏子也已长肥了。春天田野中金灿灿的菜花现在已经落去,只剩下稀稀落落的残朵;一眼望去,却是雪白的麦花。正午时分,太阳高高在上,篱笆影子随着太阳升高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四周静悄悄的,只有蜻蜓和蝴蝶飞过。

      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前两句写出梅黄杏肥,麦白菜稀,色彩鲜丽。诗的第三句,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最后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后两句写出昼长人稀,蜓飞蝶舞,以动衬静。

      《山亭夏日》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高骈。其古诗全文如下: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前言】

      《山亭夏日》是唐末将领高骈的诗作。此诗写在山间幽静的庭院里,入眼都是绿树浓阴,楼台在水池中留下倒影,微风拂过,水晶一样的帘子轻轻晃动,蔷薇的香气也在随之荡漾开来,充盈在庭院的每一个角落。诗人捕捉了微风之后的帘动、花香这些不易觉察的细节,传神地描绘了夏日山亭的悠闲与宁静,表达了作者对夏日乡村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注释】

      ⑴浓:指树丛的阴影很浓稠(深)。

      ⑵水晶帘:又名水精帘,是一种质地精细而色泽莹澈的帘。《玉阶怨》:“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⑶蔷薇:花名。夏季开花,有红、白、黄等色,美艳而香。一种观赏性植物,它的茎长似蔓,须建架供其攀援生长。

      【翻译】

      绿叶茂盛,树荫下显得格外清凉,白昼比其它季节要长,楼台的影子倒映在清澈的池水里。微风轻轻吹拂色泽莹澈的水晶珠帘,而满架的蔷薇散发出一股清香,整个庭院弥漫着沁人心脾的香气。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夏日风光的七言绝句,诗写夏日风光,用*似绘画的手法:绿树阴浓,楼台倒影,池塘水波,满架蔷薇,构成了一幅色彩鲜丽、情调清和的图画。这一切都是由诗人站立在山亭上所描绘下来的。山亭和诗人虽然没有在诗中出现,然而当人在欣赏这首诗时,却仿佛看到了那个山亭和那位悠闲自在的诗人。

      首句起得似乎**,但仔细玩味“阴浓”二字,不独状树之繁茂,且又暗示此时正是夏日午时前后,烈日炎炎,日烈,“树阴”才能“浓”。这“浓”除有树阴稠密之意外,尚有深浅之“深”意在内,即树阴密而且深。《》里描写大观园夏日中午景象,谓“烈日当空,树阴匝地”,即此意。夏日正午前后最能给人以“夏日长”的感觉。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说“日长睡起无情思”,就是写的这种情趣。因此,“夏日长”是和“绿树阴浓”含蓄地联在一起的,决非泛泛之笔。

      第二句“楼台倒影入池塘”写诗人看到池塘内的楼台倒影。“入”字用得极好:夏日午时,晴空骄阳,一片寂静,池水清澈见底,映在塘中的楼台倒影,当属十分清晰。这个“入”字就正好写出了此时楼台倒影的真实情景。第三句“水晶帘动微风起”是诗中最含蓄精巧的一句。此句可分两层意思来说。其一,烈日照耀下的池水,晶莹透澈;微风吹来,水光潋滟,碧波粼粼。诗人用“水晶帘动”来比喻这一景象,美妙而逼真──整个水面犹如一挂水晶做成的帘子,被风吹得泛起微波,在荡漾着的水波下则是随之晃动的楼台倒影,非常美妙。其二,观赏景致的诗人先看见的是池水波动,然后才感觉到起风了。夏日的微风是不会让人一下子感觉出来的,此时看到水波才会觉着,所以说“水晶帘动微风起”。如果先写“微风起”,而后再写“水晶帘动”,那就味同嚼蜡了。

      正当诗人陶醉于这夏日美景的时候,忽然飘来一阵花香,香气沁人心脾,诗人精神为之一振。诗的最后一句“满架蔷薇一院香”,又为那幽静的景致,增添了鲜艳的色彩,充满了醉人的芬芳,使全诗洋溢着夏日特有的生气。“一院香”,又与上句“微风起”暗合。

    [阅读全文]...

2022-01-27 04:13:18
  • 关于云的古诗诗句

  • 关于云的古诗诗句

      天上的云,真是千姿百态,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浮在空中,有的像鱼鳞,整齐地排列着,还有的像山峦。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云的古诗诗句,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作者:吴均《山中杂诗》

      2、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作者: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3、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作者:李白《渡荆门送别》

      4、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作者: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5、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作者:晏几道《清*乐·留人不住》

      6、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作者:白居易《南湖早春》

      7、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作者:李商隐《为有》

      8、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作者:王昌龄《送柴侍御》

      9、江上春山远,山下暮云长。作者:葛长庚《水调歌头·江上春山远》

      10、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作者:王勃《滕王阁诗》

      11、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作者:刘长卿《谪仙怨·晴川落日初低》

      12、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作者:卢纶《晚次鄂州》

      13、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作者:韩翃《宿石邑山中》

      14、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作者:辛弃疾《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15、浓似春云淡似烟,参差绿到大江边。作者:纪昀《富春至严陵山水甚佳》

      16、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作者:李颀《送魏万之京》

      17、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作者:朱敦儒《鹧鸪天·西都作》

      18、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作者: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19、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作者: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

      20、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作者:朱敦儒《采桑子·彭浪矶》

      21、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作者:张旭《山行留客》

      22、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作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3、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作者:李白《游洞庭湖五首·其二》

      24、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作者:李白《古朗月行》

      25、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作者: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作者:李白《关山月》

      27、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作者:梅尧臣《鲁山山行》

      28、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作者: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29、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作者: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30、千里暮云*,南楼催上烛,晚来晴。作者: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31、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作者:李商隐《北青萝》

      32、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作者:常建《宿王昌龄隐居》

      33、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作者: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34、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作者:马戴《楚江怀古三首·其一》

      35、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作者:高適《别董大二首》

      36、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作者:冯延巳《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37、枕中云气千峰*,床底松声万壑哀。作者:曾公亮《宿甘露寺僧舍》

      38、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作者: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39、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作者:戴叔伦《题稚川山水》

      40、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作者:杜甫《江汉》

      41、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作者:李白《听蜀僧濬弹琴》

      42、笙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作者:李煜《木兰花·晓妆初了明肌雪》

      43、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作者: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44、春云吹散湘帘雨,絮黏蝴蝶飞还住。作者:纳兰性德《菩萨蛮·春云吹散湘帘雨》

      45、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作者:陈与义《襄邑道中》

      46、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作者:陶宏景《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

      47、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作者: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48、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作者: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其九》

      49、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作者:郑燮《题画兰》

    [阅读全文]...

2021-12-03 06:42:53
  • 描写云的诗句古诗

  • 描写云的诗句古诗

      诗词,是指以古体诗、*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传统诗歌。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描写云的诗句古诗,供大家参考学*。

      1、正漏云筛雨,斜捎窗隙。——吴文英《瑞鹤仙·秋感》

      2、彩云散,香尘灭。——文天祥《满江红·代王夫人作》

      3、花庭开粉*,云岫敞针楼。——李峤《同赋山居七夕》

      4、薄世临流洗耳尘,便归云洞任天真。——汪遵《箕山》

      5、壶中唤天云不开,白昼万里闲凄迷。——李贺《开愁歌》

      6、云鸠拖雨过江皋。——周邦彦《浣溪沙·水涨鱼天拍柳桥》

      7、寥落云外山,迢递舟中赏。——王维《送宇文太守赴宣城》

      8、乱云扰扰水潺潺。——辛弃疾《江神子·送元济之归豫章》

      9、留恋海棠颜色、过清明。——张辑《南歌子·柳户朝云湿》

      10、郯云台为之心醉。——顾德辉《蝶恋花·春江暖涨桃花水》

      11、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王炎《南柯子·山冥云阴重》

      12、夜月半庭人未宿,春云满眼杏将开。——石玠《行台闲咏》

      13、漠漠秋云澹,红藕香侵槛。——顾夐《醉公子·漠漠秋云澹》

      14、辜负枕前云雨,尊前花月。——张元干《石州慢·寒水依痕》

      15、别后歌断云间,娇姿黯无语。——高观国《祝英台*·荷花》

      16、柳户朝云湿,花窗午篆清。——张辑《南歌子·柳户朝云湿》

      17、残日下,渔人鸣榔归去。——柳永《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

      18、黄叶古祠寒雨积,清山荒冢白云多。——于谦《岳忠武王祠》

      19、晋云连塞草,回首各天涯。——杨守礼《三月巡边晓发夏城》

      20、芙蓉未折,笛声吹起塞云愁。——吴泳《上西*·送陈舍人》

      21、屈伸烟雾里,低举白云中。——李世民《咏兴国寺佛殿前幡》

      22、羁苦孰云慰,观海藉朝风。——谢灵运《行田登海口盘屿山》

      23、便行云、都不归来,也合寄将音信。——陆叡《瑞鹤仙·梅》

      24、羊肠白道穿云出,雁齿红桥亚水低。——许德溥《西桥柳色》

      25、媕婀群议,共云旄节应付。——李纲《念奴娇·宪宗*淮西》

      26、随风飘荡,白云还卧深谷。——厉鹗《百字令·月夜过七里滩》

      27、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张元干《卜算子·风露湿行云》

      28、酒盈尊,云满屋,不见人间荣辱。——李珣《渔歌子·楚山青》

      29、万里云霄送君去,不妨风雨破吾庐。——辛弃疾《送湖南部曲》

      30、送数声惊雁,下离烟水,嘹唳度寒云。——孔夷《南浦·旅怀》

      31、兹辰始澄霁,纤云尽褰开。——柳宗元《湘口馆潇湘二水所会》

      32、偷相怜处,熏尽金篝,销瘦云英。——吴文英《庆*·秋感》

      33、待殷勤寄与,旧游莺燕,水流云散。——张翥《陌上花·有怀》

      1、潭暮随龙起,河秋压雁声。——唐·李商隐

      2、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

      3、好雨不雨风不风,徒倚穹苍作岩险。——唐·齐己

      4、兴云感阴气,疾足如见机。——唐·刘禹锡

      5、灵山蓄云彩,纷郁出清晨。——唐·陆畅

      6、彩云惊岁晚,缭绕孤山头。——散作五般色,凝为一段愁。——唐·李邕

      7、伫立增远意,中峰见孤云。——唐·崔何

      8、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

      9、大梁白云起,氛氲殊未歇。——唐·李峤

      10、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杜牧

      11、日际愁阴生,天涯暮云碧。——唐·许康佐

      12、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

      13、有形不累物,无迹去随风。——唐皎然

      14、尽日看云首不回,无心都大似无才。——可怜光彩一片玉,万里晴天何处来?——唐·杜牧

      15、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

      16、渡江随鸟影,拥树隔猿吟。——莫隐高唐去,枯苗待作霖。——唐·杜牧

    [阅读全文]...

2022-03-19 02:57:45
两点云的古诗 - 句子
两点云的古诗 - 语录
两点云的古诗 - 说说
两点云的古诗 - 名言
两点云的古诗 - 诗词
两点云的古诗 - 祝福
两点云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