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杜甫的古诗加拼音

关于江南杜甫的古诗加拼音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江南杜甫的古诗加拼音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江南杜甫的古诗加拼音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江南杜甫的古诗加拼音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k+) 语录(46) 说说(26) 名言(17) 诗词(1k+) 祝福(1k+) 心语(267)

  • 古诗江南春拼音

  • 文学
  • 古诗江南春拼音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古诗江南春拼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江南春》原文及拼音

      qiān lǐ yīng tí lǜ yìng hóng

      千 里 莺 啼 绿 映 红 ,

      shuǐ cūn shān guō jiǔ qí fēng

      水 村 山 郭 酒 旗 风 。

      nán cháo sì bǎi bā shí sì

      南 朝 四 百 八 十 寺 ,

      duō shǎo lóu tái yān yǔ zhōng

      多 少 楼 台 烟 雨 中 。

      译文

      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

      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

      注释

      1.莺啼:即莺啼燕语。

      2.郭:外城。此处指城镇。

      3.酒旗:一种挂在门前以作为酒店标记的小旗。

      4.南朝:指先后与北朝对峙的宋、齐、梁、陈*。

      5.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据《南史·循吏·郭祖深传》说:“都下佛寺五百余所”。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虚数。

      6.楼台:楼阁亭台。此处指寺院建筑。

      7.烟雨:细雨蒙蒙,如烟如雾。

      《江南春》教案

      一、教材分析:

      《江南春》是苏教版语文第八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素负盛誉的写景诗。全诗以高度概括的笔法,勾勒了江南地区的风物,描绘了江南明丽而迷蒙的春景。色彩鲜明,情味隽永。一首七言绝句,能展现出这样一幅广阔的画卷,真可谓“尺幅千里”了。作者在描绘千里江南明媚可爱的春光的同时,也慨叹南朝的覆亡,寄托了讽喻之意。

      二、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读中感悟,并能展开想象,体会是人表达的感情。

      4、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通过诵读,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

      教学难点:

      1、诵读古诗,体会作者从听觉、触觉、视觉等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学*作者边观察边想象以及动用各种感官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

      2、透过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播放优美的春天的视屏,让学生用所学过的词语描绘刚才所看到的情景。

      过渡:春天一直以来都是文人墨客所描绘和歌颂的对象,在同学们的记忆中又有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句?

      2、指名背诵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

      3、引出诗题“江南春”:顾名思义,江南的春天。全诗描写了江南春天的绮丽景色。

      二、自学古诗,整体感知

      1、介绍作者: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色。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2、学生自由诵读古诗。

      要求:(1)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2)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3、检查学*效果

      (1)指名朗读,集体正音。

    [阅读全文]...

2022-07-14 08:52:12
  • 绝句杜甫拼音古诗

  • 杜甫,文学
  • 绝句杜甫拼音古诗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绝句杜甫拼音古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绝句

      杜甫

      liǎng gè huáng lí míng cu liǔ

      两个黄鹂鸣翠柳,

      yī háng bái lù shàng qīng iān

      一行白鹭上青天。

      chuāng hán xī lǐng qiān qiū xuě

      窗含西岭千秋雪,

      mén bó dōng wú wàn lǐ chuán

      门泊东吴万里船。

      注释

      西岭:西岭雪山。

      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泊:停泊。

      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

      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

      译文

      两只黄鹂在空中鸣叫,

      一行白鹭在天空中飞翔。

      窗口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

      门口停泊着从东吴万里开来的船只。

      创作背景

      公元762年,唐朝鼎盛时期,成都尹严武入朝,当时由于“安史之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第二年,叛乱得以*定,严武还镇成都。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当时,他的心情很好,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情不自禁,写下这一首即景小。

      “绝句”是诗的名称,并不直接表示诗的内容。这种形式便于用来写一景一物,抒发作者一瞬间的感受。诗人偶有所见,触发了内心的激情,信手把诗人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一时不去拟题,便用诗的格律“绝句”作为题目。杜甫用这一形式写了一组诗,共四首,用“绝句”为总题。《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是其中的一首。

      赏析

      这首诗描绘出四个独立的景色,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图画,诗人陶醉其中,望着来自东吴的船只,不觉勾起了乡愁,细致的内心活动自然地流露出来。

      诗歌以一副富有生机的自然美景切入,给人营造出一种清新轻松的情调氛围。此两句,诗人以不同的角度对这副美景进行了细微的刻画。翠是新绿,是初春时节万物复苏,萌发生机时的颜色。以“鸣”发,黄鹂的啼叫,给人一种轻脆,悦耳之感。早春时节嫩芽初发的柳枝上,成双成对的黄鹂在欢唱,构成了一幅具有喜庆气息的生机勃勃的画面。而黄鹂居柳上而鸣,这是在静中寓动的生机,下句则以更明显的动势写大自然的生气:晴空万里,一碧如洗,白鹭在这个清新的天际中飞翔,这不仅是一种自由自在的舒适,还有一种向上的奋发,这里用一个“上”字很巧妙。这两句,以“黄”衬“翠”,以“白”衬“青”,色彩鲜明,更托出早春的生机初发的气息。两首句还写到黄鹂的啼鸣,诗人对这幅生机盎然,绚丽多彩的早春图像就分别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进行刻画,而这种有声有色的手法,也增加了诗句的生机。再者,首句写黄鹂居柳上而鸣,与下句写白鹭飞翔上天,空间开阔了不少,由下而上,由*而远,使诗人所能看到的、所能感受到的生机充盈着整个环境,这样就再从另一角度显出早春生机之盛。

      第三句,“窗含西岭千秋雪”,诗人凭窗远眺,因早春空气清新,晴天丽日,所以能看见西岭雪山。上两句已点明,当时正是早春之际,冬季的秋雪欲融未融,这就给读者一种湿润的感受,此句“窗”与“雪”间着一“含”字,表现出积雪初融之际湿气润泽了冬冻过的窗棂,这更能写出诗人对那种带着湿气的.早春生机的感受。而“西岭”,正是诗人看到窗前初融的冰雪而想起草堂*旁的西岭,想到西岭山上的长久积雪,以西岭上的千秋积雪代替窗上的残雪,这就使所表达的意境更为广远。这就是诗人观物寄情时物物相融的手法。另外,诗人从少年时就怀有报国的志向,在历经数十年的重重阻扼之后终于有重展的机会,多年战乱得以*定,这与诗人看到窗前的融雪而想到西岭,并以岭上千年雪代窗上残雪,进而给诗人以顽雪消融之感正好相联系。但同时,诗人以这种感受,从另一角度来说明一种艰难: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而要融化千年的积雪则更为困难。于是,诗人在那淡淡的希望之中却有着更深的忧虑。因此,这句就不仅仅是对窗前雪的描写了,它有着更深的寓意,而这种对景物的体察,其实早在一二句就暗含其中了。“两个”、“一行”,数目历历分明,观察仔细,不是因为内心的轻松愉快,而是诗人要排遣那种长期受到闲置的愁闷意绪和百无聊赖的心情。这与《水槛遣心》中“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与《曲江》中“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对景物的体察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样以清新自由的景象表现心中百无聊赖的心情。

      末句更进一步写出了杜甫当时的复杂心情。一说船来自“东吴”,此句表战乱*定,交通恢复,诗人睹物生情,想念故乡。用一个“泊”字,有其深意。泊有“停留不开”的含义,杜甫用的正是这个含义。杜甫多年来飘泊不定,没有着落,虽然他心中始终还有那么一点希冀,但那种希冀,已经大大消减了。他应该知道,“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在当时很难实现,而且在严武向朝廷推荐他之前,他刚刚结束流亡的生活,对朝廷虽有所望,但却又极感希望渺茫。“泊”字,正好写出了诗人这种处于希望与失望之间的复杂心情。而“万里”则暗示了目的达到的远难,这与第三句中的“千秋”并列,一从时间上,一从空间上,同写出那种达到目的之难,以表示希望不大。这是第一层含义。第二,这只停泊在门前的东吴船并非从东吴来,而是到东吴去的。东吴,正是杜甫心中那点希冀的象征。不直言长安而说“东吴”,原因是,诗人以成都、东吴间相距之远和路径之难,来暗示他的抱负难以得到施展;另外,三国孙权自古就被不少士人誉为明主,借东吴代指孙权,不仅暗示了杜甫对当朝皇帝的希望,更是他那“致君尧舜上”的志向的寄寓之所。而以“泊”、“万里”、“东吴船”合而为一句,正是为了写出那个“难”字。诗的上联是一组对仗句。草堂周围多柳,新绿的柳枝上有成对黄鹂在欢唱,一派愉悦景象,有声有色,构成了新鲜而优美的意境。“翠”是新绿,“翠柳”是初春物候,柳枝刚抽嫩芽。“两个黄鹂鸣翠柳”,鸟儿成双成对,呈现一片生机,具有喜庆的意味。次句写蓝天上的白鹭在自由飞翔。这种长腿鸟飞起来姿态优美,自然成行。晴空万里,一碧如洗,白鹭在“青天”映衬下,色彩极其鲜明。两句中一连用了“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颜色,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首句还有声音的描写,传达出无比欢快的感情。

      诗的下联也由对仗句构成。上句写凭窗远眺西山雪岭。岭上积雪终年不化,所以积聚了“千秋雪”。而雪山在天气不好时见不到,只有空气清澄的晴日,它才清晰可见。用一“含”字,此景仿佛是嵌在窗框中的一幅图画,*在目前。观赏到如此难得见到的美景,诗人心情的舒畅不言而喻。下句再写向门外一瞥,可以见到停泊在江岸边的船只。江船本是常见的,但“万里船”三字却意味深长。因为它们来自“东吴”。当人们想到这些船只行将开行,沿岷江、穿三峡,直达长江下游时,就会觉得很不*常。因为多年战乱,水陆交通为兵戈阻绝,船只是不能畅行万里的。而战乱*定,交通恢复,才看到来自东吴的船只,诗人也可“青春作伴好还乡”了,怎不叫人喜上心头呢?“万里船”与“千秋雪”相对,一言空间之广,一言时间之久。诗人身在草堂,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胸次何等开阔!

      全诗看起来是一句一景,是四幅独立的图景。而一以贯之,使其构成一个统一意境的,正是诗人的内在情感。一开始表现出草堂的春色,诗人的情绪是陶然的,而随着视线的游移、景物的转换,江船的出现,便触动了他的乡情。四句景语就完整表现了诗人这种复杂细致的内心思想活动。

      这首绝句一句一景,但又融而为一,其中起联结作用的正是诗人内心的心绪。表面上表现的是生机盎然的画面,而在欢快明亮的景象内,却寄托着诗人对时光流逝,孤独而无聊的失落之意,更写出了诗人在重有一线希望之时的复杂心绪,在那希望之外,更多的是诗人对失望的感伤,对希望可否成真的无着和彷徨。以清新轻快的景色寄托诗人内心复杂的情绪,正是这首诗的主旨所在。

    [阅读全文]...

2022-03-17 19:49:52
  • 古诗江南春拼音

  •   《江南春》是语文中的一首,古诗中美好的意境也值得我们去感受。

      qiān lǐ yīng tí lǜ yìng hóng

      千 里 莺 啼 绿 映 红 ,

      shuǐ cūn shān guō jiǔ qí fēng

      水 村 山 郭 酒 旗 风 。

      nán cháo sì bǎi bā shí sì

      南 朝 四 百 八 十 寺 ,

      duō shǎo lóu tái yān yǔ zhōng

      多 少 楼 台 烟 雨 中 。

      译文

      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

      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

      注释

      1.莺啼:即莺啼燕语。

      2.郭:外城。此处指城镇。

      3.酒旗:一种挂在门前以作为酒店标记的小旗。

      4.南朝:指先后与北朝对峙的宋、齐、梁、陈*。

      5.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据《南史·循吏·郭祖深传》说:“都下佛寺五百余所”。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虚数。

      6.楼台:楼阁亭台。此处指寺院建筑。

      7.烟雨:细雨蒙蒙,如烟如雾。

      《江南春》教案

      一、教材分析:

      《江南春》是苏教版语文第八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素负盛誉的写景诗。全诗以高度概括的笔法,勾勒了江南地区的风物,描绘了江南明丽而迷蒙的春景。色彩鲜明,情味隽永。一首七言绝句,能展现出这样一幅广阔的画卷,真可谓“尺幅千里”了。作者在描绘千里江南明媚可爱的春光的同时,也慨叹南朝的覆亡,寄托了讽喻之意。

      二、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理解重点及的意思。

      3、读中感悟,并能展开想象,体会是人表达的感情。

      4、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通过诵读,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

      教学难点:

      1、诵读古诗,体会作者从听觉、触觉、视觉等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学*作者边观察边想象以及动用各种感官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

      2、透过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播放优美的春天的视屏,让学生用所学过的词语描绘刚才所看到的情景。

      过渡:春天一直以来都是文人墨客所描绘和歌颂的对象,在同学们的记忆中又有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句?

      2、指名背诵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

      3、引出诗题“江南春”:顾名思义,江南的春天。全诗描写了江南春天的绮丽景色。

      二、自学古诗,整体感知

      1、介绍作者: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色。与齐名,世称“小李杜”。

      2、学生自由诵读古诗。

      要求:(1)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2)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3、检查学*效果

      (1)指名朗读,集体正音。

      (2)分组读。然后齐读全诗,注意停顿。

      4、再读古诗,结合旁边的注释,理解词语或诗句的意思。

    [阅读全文]...

2022-02-06 04:53:15
  • 关于江南春带拼音古诗

  • 文学
  • 关于江南春带拼音古诗

      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江南春带拼音古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唐代: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qian li ying ti lv ying hong , shui cun shan guo jiu qi feng 。

      nan chao si bai ba shi si , duo shao lou tai yan yu zhong 。

      《江南春》教案

      教学目标:

      1、朗读古诗,了解古诗所描绘的春天的美景,从中感受自然美。体会诗歌的内在节奏美。

      2、入情入境,读中感悟,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在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背诵课文,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学*作者借物抒情的方法,感受古诗语言和意境的美。教学用时:0.5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举行诗歌朗诵赛,引入新课,理解诗题,感受美。

      1、分组举行小型诗歌朗诵赛(侧重写景方面的诗)

      2、点击课件出示配景诗《江南春》,板书课题:江南春

      (师)江南指的是长江以南,大家对江南应该并不陌生,能不能回忆一下,哪些诗人曾带我们游览过江南的美景?

      学生诵读有关描写江南的诗词。如《忆江南》《泊船瓜洲》等。

      3、(师)“春”又让你联想到哪些诗词呢?

      学生诵读有关描写春景的诗词。如《游园不值》《惠崇春江晚景》等。

      4、(师)江南之春是一番怎样的美景呢?(生发挥想像,自由表达)我们一起看看诗人杜牧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卷。

      二、整体感知,初步自学古诗,品词析句,体会美。

      1、(师)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听朗读,边听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点击课件,出示景——诗——配乐朗读。读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像自由表达。)

      2、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对照注释,理解诗意。(借助工具书或根据需要进行探讨研究,合作式学*)注意读准生字的音,观察生字的形,老师随机点拨提醒学生生字的音、形跟哪些字的音、形易混,注意读正确、写正确。然后抽读,齐读。

      3、(师)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呢?把诗中描写描写景物的词画出来。啼莺 绿树 红花 水村 山郭 酒旗风 寺庙 楼台 烟雨

      4、(师)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上述景物加以描绘,说说词语所表达的意象。

      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快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洒旗数不清的寺庙,迷蒙的烟雨。

      5、(师)想像这是一幅什么样的江南春景图?(江南地域辽阔,春景繁富。“千里”之内,处处杂花生树、红绿相映、黄莺歌唱;“千里”之内,水村山郭,处处酒旗飘扬;“千里”之内,“南朝四百八十寺”点缀于山水佳胜之处,金碧庄严,楼台隐现。霏霏细雨,淡淡轻姻,使无边春色在烟雨空蒙中更显出迷人的风韵,这正是“江南春”的典型特色。突出这一特色,就把“江南春”写活了。)

      三、理解诗意,感悟情

      1、面对同一情境,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因为每个人的认识和经历都是不同的,你猜测杜牧当时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写下这首诗的呢?这种心情在诗中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呢?

      2、学生有的认为杜枚是愉悦的,有的认为他当时是有些伤感的,结合课文及当时的社会背景让学生展开辩论。

      3、(师)诗人在在赞美风景秀丽的江南时,暗含着对祖国命运深深地忧虑,他是借景抒情,这是古诗常用的表现手法。(例举《夜泊秦淮》等诗进一步说明)

      板书设计: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阅读全文]...

2022-07-29 15:51:56
  •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古诗(江南逢李龟年全诗意思)

  • 江南,杜甫,诗意
  •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唐)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此时,距安史之乱已经过去了五六年,诗人杜甫漂泊到了风景秀丽的江南一带,当时正逢暮春时节,58岁高龄的诗人杜甫与几十年前的老友李龟年在江南的落花时节重逢。

    柳絮纷飞,落花满天的江南烟雨中,杜甫一人踽踽独行于热闹又*常的江南街巷中,突然一阵悦耳又略带熟悉的歌声传入他的耳中,他停住他那原本就缓慢的脚步,立于人来人往的人流中。

    他仔细聆听着这略带熟悉的歌声,这与他记忆中的歌声很像,但又有所不同,记忆中的歌声清脆爽朗,带着年少轻狂的不羁与傲慢,而此时的歌声更多的是带了一种饱经风霜的沧桑与黯哑。

    他驻足聆听了良久,愈加肯定自己心中的那个猜测是正确的,不疑有他,他赶紧循声而去,步子也比之前的轻快了不少。

    歌声愈来愈清晰,他离自己心中猜测的那个人也愈来愈*,他终是用他那年迈的身体,拨开了聚集的人群,见到了那个正在街头卖艺弹唱的,与自己已经几十年未见的,年少时的好友——李龟年。

    一曲唱罢,李龟年也注意到了那个正一直注视着他的杜甫,对年未见的老友在这样的境况与环境下多少有些难堪,有些悲伤,又有些激动,李龟年收起了自己卖唱的物件,随着杜甫一起往人少的地方走去。

    他们找了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没有酒没有茶,却也难挡老友相见的激动之情。

    李龟年:“多年未见,没想到重逢是这样的情景,让子美兄见笑了。”

    杜甫:“从年少相识到如今重逢,也过了大概四十年的光景了,能重逢便是一件喜事,我俩该高兴才是。”

    李龟年:“是啊,是该高兴才是,可这些年颠沛流离过得太苦了,只能感叹世道易年啊。”

    杜甫:“身处这个时代,除了接受还能有什么办法。”

    李龟年:“我听说,战乱发生时你也跟着入蜀了,高适如今飞黄腾达,你为何会漂泊至此?”

    杜甫:“哈哈,以前那些事不提也罢,如今倒不如好好欣赏这江南美景,享受这生命的最后的安宁时光,前尘往事还管它作甚。”

    李龟年:“子美兄说得在理。”

    杜甫:“想当年我俩经常在岐王与崔九的宅里相见,你弹唱我聆听,如今在这相遇就好似回到了少年时。”

    杜甫:“现在正值江南一年中最美的时节,在这落花满天的江南风光中我又与你相遇,真是上天眷顾你我二人啊。如今看来,昔日的种种,好也好坏也罢,都像是一场梦一般,不重要了。”

    [阅读全文]...

2022-05-29 00:01:59
  • 古诗江南春带拼音

  •   《江南春》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也写出了自己对江南的热爱。

      唐代: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qian li ying ti lv ying hong , shui cun shan guo jiu qi feng 。

      nan chao si bai ba shi si , duo shao lou tai yan yu zhong 。

      《江南春》教案

      教学目标:

      1、朗读,了解古诗所描绘的春天的美景,从中感受自然美。体会的内在节奏美。

      2、入情入境,读中感悟,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在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背诵课文,理解的意思。

      教学难点:学*作者借物抒情的方法,感受古诗语言和意境的美。 教学用时:0.5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举行诗歌朗诵赛,引入新课,理解诗题,感受美。

      1、分组举行小型诗歌朗诵赛(侧重写景方面的诗)

      2、点击课件出示配景诗《江南春》,板书课题:江南春

      (师)江南指的是长江以南,大家对江南应该并不陌生,能不能回忆一下,哪些诗人曾带我们游览过江南的美景?

      学生诵读有关描写江南的。如《忆江南》《泊船瓜洲》等。

      3、(师) “春”又让你联想到哪些诗词呢?

      学生诵读有关描写春景的诗词。如《游园不值》《惠崇春江晚景》等。

      4、(师)江南之春是一番怎样的美景呢?(生发挥想像,自由表达) 我们一起看看诗人杜牧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卷。

      二、整体感知,初步自学古诗,品词析句,体会美。

      1、(师)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听朗读,边听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点击课件,出示景——诗——配乐朗读。读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像自由表达。)

      2、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对照注释,理解诗意。(借助工具书或根据需要进行探讨研究,合作式学*)注意读准生字的音,观察生字的形,老师随机点拨提醒学生生字的音、形跟哪些字的音、形易混,注意读正确、写正确。然后抽读,齐读。

      3、(师)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呢?把诗中描写描写景物的词画出来。 啼莺 绿树 红花 水村 山郭 酒旗风 寺庙 楼台 烟雨

      4、(师)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上述景物加以描绘,说说所表达的意象。

      辽阔的千里江南 黄莺在欢快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 傍水的村庄 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洒旗数不清的寺庙 迷蒙的烟雨

      5、(师)想像这是一幅什么样的江南春景图?(江南地域辽阔,春景繁富。 “千里” 之内,处处杂花生树、 红绿相映、黄莺歌唱;“千里”之内,水村山郭,处处酒旗飘扬;“千里”之内,“南朝四百八十寺”点缀于山水佳胜之处,金碧庄严,楼台隐现。霏霏细雨,淡淡轻姻,使无边春色在烟雨空蒙中更显出迷人的风韵,这正是“江南春”的典型特色。突出这一特色,就把“江南春”写活了。)

      三、理解诗意,感悟情

      1、面对同一情境,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因为每个人的认识和经历都是不同的,你猜测杜牧当时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写下这首诗的呢?这种心情在诗中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呢?

      2、学生有的认为杜枚是愉悦的,有的认为他当时是有些伤感的,结合课文及当时的社会背景让学生展开辩论。

      3、(师)诗人在在赞美风景秀丽的江南时,暗含着对祖国命运深深地忧虑,他是借景抒情,这是古诗常用的表现手法。(例举《夜泊秦淮》等诗进一步说明)

      板书设计: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阅读全文]...

2022-05-27 17:46:27
  •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全诗翻译赏析

  • 杜甫,江南
  •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全诗翻译赏析

      《江南逢李龟年》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作品。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湖南一带,和流落的宫廷歌唱家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而感慨万千写下的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全诗翻译赏析相关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学*。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词语解释:

      君:指李龟年,玄宗时宫廷著名乐师。

      ⑴李龟年:唐代著名的音乐家,受唐玄宗赏识,后流落江南。

      ⑵岐王: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 名叫李范,以好学爱才著称,雅善音律。寻常:经常。

      ⑶崔九:崔涤,在兄弟中排行第九,中书令崔湜的弟弟。玄宗时,曾任殿中监,出入禁中,得玄宗宠幸。崔姓,是当时一家大姓,以此表明李龟年原来受赏识。

      ⑷江南:这里指今湖南省一带。

      ⑸落花时节:暮春,通常指阴历三月。落花的寓意很多,人衰老飘零,社会的凋弊丧乱都在其中。君:指李龟年。

      译文:

      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听到你的演唱,欣赏到你的艺术。

      眼下正是江南暮春的落花时节,没有想到能在这时巧遇你这位老相识。

      《江南逢李龟年》创作背景

      此诗大概作于公元770年(大历五年)杜甫在长沙的.时候。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江南一带,和流落的宫廷歌唱家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而感慨万千写下这首诗。

      《江南逢李龟年》赏析

      诗是感伤世态炎凉的。李龟年是唐玄宗初年的著名歌手,常在贵族豪门歌唱。杜甫少年时才华卓著,常出入于岐王李隆范和中书监崔涤的门庭,得以欣赏李龟年的歌唱艺术。诗的开首二句是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诗人对开元初年鼎盛的眷怀;后两句是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仅仅四句却概括了整个开元时期(注:开元时期为713年—741年)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语极*淡,内涵却无限丰满。

      四句诗,从岐王宅里、崔九堂前的“闻”歌,到落花江南的重“逢”,“闻”、“逢”之间,联结着四十年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尽管诗中没有一笔正面涉及时世身世,但透过诗人的追忆感喟,却表现出了给唐代社会物质财富和文化繁荣带来浩劫的那场大动乱的阴影,以及它给人们造成的巨大灾难和心灵创伤。可以说“世运之治乱,华年之盛衰,彼此之凄凉流落,俱在其中”(孙洙评)。正如同旧戏舞台上不用布景,观众通过演员的歌唱表演,可以想象出极广阔的空间背景和事件过程;又像小说里往往通过一个人的命运,反映一个时代一样。这首诗的成功创作表明:在具有高度艺术概括力和丰富生活体验的大诗人那里,绝句这样短小的体裁可以具有很大的容量,而在表现如此丰富的内容时,又能达到举重若轻、浑然无迹的艺术境界。

      《江南逢李龟年》历史评价

      这首七言绝句脍炙人口,是杜甫晚年创作生涯中的绝唱,历代好评众多,如清代邵长蘅评价说:“子美七绝,此为压卷。”《唐宋诗醇》也说,这首诗“言情在笔墨之外,悄然数语,可抵白氏(白居易)一篇《琵琶行》矣。……此千秋绝调也。”清代黄生《杜诗说》评论说:“今昔盛衰之感,言外黯然欲绝。见风韵于行间,寓感慨于字里。即使龙标(王昌龄)、供奉(李白)操笔,亦无以过。乃知公于此体,非不能为正声,直不屑耳。有目公七言绝句为别调者,亦可持此解嘲矣。”

      《江南逢李龟年》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阅读全文]...

2022-03-08 05:41:49
  • 望江南李煜古诗带拼音80句

  • 经典
  • 望江南李煜原文及译文

      《望江南·闲梦远》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亡国入宋后的词作。此词借梦境抒情,表达对故国清幽自在的情境和人物的追慕之情。下面我们来看看望江南李煜原文及译文,欢迎阅读借鉴。

      望江南·闲梦远

      五代:李煜

      闲梦远,南国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渌,满城飞絮辊轻尘。忙杀看花人!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译文

      闲梦悠远,南国春光正好。船上管弦声不绝于耳,江水一片碧绿,满城柳絮纷飞,淡淡尘烟滚滚,忙坏了看花的人们。

      闲梦幽远,南唐故国正值秋高气爽的清秋。辽阔无际的江山笼罩着一片淡淡的秋色,美丽的芦花深处横着一叶孤舟,悠扬的笛声回荡在洒满月光的高楼。

      赏析

      这两首同调的词,描绘了两幅江南美景。全词以“闲梦”起,以秋意收,用凄寒冷寂的秋景直抒作者孤苦怀思的悲情,缀笔不多而气氛浓郁,未见雕琢而含蕴深远,描摹生动,笔笔见情,足见才力。

      第一首写春景。

      “闲梦远,南国正芳春。”概括写出广大的江南地区,正是春暖花开的美好季节。春之名“芳”,使人如见百媚千娇的花容,如闻馥郁的花香。

      “船上管弦江面渌,满城飞絮辊轻尘。忙杀看花人!”词人从三方面具体描写了这“芳春”美景。首先是春风拂面、水波荡漾的春江。“船上管弦江面绿”的“江”,当是流经南京城的长江支流秦淮河。春满金陵,石城生辉,秦淮河上绿波荡漾,画船游舫,来往穿梭,船上丝竹相和,飞扬出舷的乐声飘荡于水波之上,动人心魄。这里,词人仅在一句之中,就把有形之物、无形之声和鲜明之色集合调配绘制成一幅水上音乐会的画图。句末的“绿”,乃是春天的颜色,是生命力的象征,它既写水色,亦状春色。它与“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一样,一下就将生机勃勃的江南春色概括无余。其次,词人又把目光转向陆地,抓住春风杨柳、飞絮满城的典型景色,进一步写出江南春景之美。“满城飞絮滚轻尘”,是实景的形象描写,同时还是对春风的暗写。词人并未直接写春风,但从那一“飞”一“滚”之中,却已使人觉得扑面的春风是无所不在了。“轻尘”翻滚,除春风吹拂的自然因素外,更主要的是人为的因素造成的。春色美好,人人皆欲观赏,游人多了,自然也就践起轻尘滚滚,故“滚轻尘”乃借物写人,说明游人之多。只有这样,才能与下面的描写自然地衔接起来。“忙杀看花人”:春是百花盛开之时,观赏众芳,确是赏心悦目的快事,所以,写春是很难不写花的;但词人却不直接写群花如何美丽动人,而只说把看花人“忙杀”了。一个“忙杀”,则百花之美,看花人兴致之高,人之多,场面之大,尽在其中。

      第二首写秋色。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词人笔下的江南正是秋高气爽的时节,其总的特色是一个“清”字。“清”,兼有清澈明朗和清爽凉快之意,它概括出秋天的景色和气候两方面的特点。正因为“清”,词人才能将这秋景(无论是*、中、远景)看个清清楚楚,也才能将这秋景生动地描绘出来。

      “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在总括秋色之“清”后,接着,也是从三方面对之加以具体描写。首先是远景,词人从大处着墨,给“千里江山”敷上一层“寒色”,勾画出一幅江山秋晚图。所谓“寒色”,乃清冷之色。“寒”与“清”,其义是可以合二而一的.。“寒色远”的“远”,既说明是远景,又是对千里江山皆寒色的一个模糊的数的量度,它还与“闲梦远”的“远”在内容上有内在的联系,即以在一片“寒色”掩映之下的“千里江山”之“远”,来说明“闲梦”之“远”。其次是中景。“芦花深处泊孤舟”,既是写自然景物,也是写人的活动。“舟”之谓“孤”,除从数量上指舟乃独木一叶外,也暗点出舟中人的孤独,使人想象出其身世之漂泊凄苦,心情的酸楚悲凉;如再看这“孤舟”乃泊于芦花深处,则其孤独、凄苦,就更是可想而知了。它在情调上与前面的“清”“寒”是完全一致的。“笛在月明楼”,是说秋月当空,银光如泻,高楼之上,笛声忽起,那悠扬的笛声,忽高忽低,时断时续,它说明吹笛人的心灵在颤动,听笛人的心潮在激荡。古代诗人,大都以笛声写离别之思,表哀怨之情,故向秀思旧,有感于邻人吹笛之发声嘹亮,叹而赋日:“听鸣笛之慷慨兮,妙声绝而复寻。”唐人亦有“吹笛秋山风月清,谁家巧作断声?……故园杨柳今摇落,何得愁中却尽生”(杜甫《吹笛》)之句。由此可见,词人在这里所表达的也是一种思念故国的眷恋难舍之情。不过,它不像前面那样是由“清…寒…孤”等字予以点出,而是隐含于笛声之中。我们只有明了了这一点,才算把握住了此句内容的实质。

    [阅读全文]...

2022-05-13 19:16:42
  • 古诗江南春杜牧

  •   《江南春》是唐代诗人杜牧的名作,也是一首借景抒。

      唐代: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首《江南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四句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诗一开头,就像迅速移动的镜头,掠过南国大地: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摇荡的原因,除了景物的繁丽外,恐怕还由于这种繁丽,不同于某处园林名胜,仅仅局限于一个角落,而是由于这种繁丽是铺展在大块土地上的。因此,开头如果没有“千里”二字,这两句就要减色了。但是,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对于这种意见,何文焕在《历代诗话考索》中曾驳斥道:“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题云《江南春》,江南方广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焉,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此诗之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故总而命曰《江南春》……”何文焕的说法是对的,这是出于艺术典型概括的需要。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后两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从前两句看,莺鸟啼鸣,红绿相映,酒旗招展,应该是晴天的景象,但这两句明明写到烟雨,只是因为千里范围内,各处阴晴不同。不过,还需要看到的是,诗人运用了典型化的手法,把握住了江南景物的特征。江南特点是山重水复,柳暗花明,色调错综,层次丰富而有立体感。诗人在缩千里于尺幅的同时,着重表现了江南春天掩映相衬、丰富多彩的美丽景色。诗的前两句,有红绿色彩的映衬,有山水的映衬,村庄和城郭的映衬,有动静的映衬,有声色的映衬。但光是这些,似乎还不够丰富,还只描绘出江南春景明朗的一面。所以诗人又加上精彩的一笔:“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来就给人一种深邃的感觉,现在诗人又特意让它出没掩映于迷蒙的烟雨之中,这就更增加了一种朦胧迷离的色彩。这样的画面和色调,与“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明朗绚丽相映,就使得这幅“江南春”的图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南朝”二字更给这幅画面增添悠远的历史色彩。“四百八十”是唐人强调数量之多的一种说法。诗人先强调建筑宏丽的佛寺非止一处,然后再接以“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样的唱叹,就特别引人遐想。

      杜牧特别擅长于在寥寥四句二十八字中,描绘一幅幅绚丽动人的图画,呈现一种深邃幽美的意境,表达一缕缕含蓄深蕴的情思,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的启迪。《江南春》反映了中国与绘画中的审美是超越时空的、淡泊洒脱的、有着儒释道与禅宗“顿悟”的思想,而它们所表现的多为思旧怀远、归隐、写意的诗情。

      辽阔的干里江南春景美如画,莺歌燕舞绿叶映衬鲜艳红花。

      水村山郭酒旗在春风中招展,南朝佛寺有多少笼罩烟雨下?

      1.莺啼:即莺啼燕语。

      2.郭:外城。此处指城镇。

      3.酒旗:一种挂在门前以作为酒店标记的小旗。

      4.南朝:指先后与北朝对峙的宋、齐、梁、陈*。

      5.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据《南史·循吏·郭祖深传》说:“都下佛寺五百余所”。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虚数。

      6.楼台:楼阁亭台。此处指寺院建筑。

      7.烟雨:细雨蒙蒙,如烟如雾。

    [阅读全文]...

2022-01-13 00:34:06
江南杜甫的古诗加拼音 - 句子
江南杜甫的古诗加拼音 - 语录
江南杜甫的古诗加拼音 - 说说
江南杜甫的古诗加拼音 - 名言
江南杜甫的古诗加拼音 - 诗词
江南杜甫的古诗加拼音 - 祝福
江南杜甫的古诗加拼音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