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关于姚诗媛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于姚诗媛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于姚诗媛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关于姚诗媛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春分正欲均天下,何必长安看尽花。——姚勉《赠李枢干三首·富贵功名不足夸》
官居寒露清冰里,人在光风霁月中。——姚勉《代谒张别驾·入境欢声听野农》
清浮寒露在冰壶,一节三年更不渝。——姚勉《送周县尉满秩归·清浮寒露在冰壶》
绿外浓黄白外红,一屏香锦立春风。——姚勉《花障》
夜长秋雨急,天阔白云飞。——姚勉《送王仲安归武昌》
何日鹊乌喜,北风鸿雁归。——姚勉《送王仲安归武昌》
去岁春风客帝京,西湖烟雨过清明。——姚勉《次友人示诗集·去岁春风客帝京》
积雨霖霄忽报晴,元来依旧有清明。——姚勉《己未秋杪虏骑云扰圣主神断斥逐元奸台臣始有·积雨霖霄忽报晴》
柳子中庭乞巧时,始知抱拙不污卑。——姚勉《七夕分韵得丝字》
夹岸桃花燕子飞,一江春水鳜鱼肥。——姚勉《清江曲》
丝纶百尺烟波阔,午夜鸣榔载月归。——姚勉《清江曲》
扁舟一叶横沙觜,得鱼烂醉东风里。——姚勉《清江曲》
绿杨深处酒醒时,半江潮落天如水。——姚勉《清江曲》
万顷沧波五月凉,一川红锦藕花香。——姚勉《清江曲》
绿蓑青笠鸣疎雨,老树残烟带夕阳。——姚勉《清江曲》
野船细火夜明灭,一笛风清楚天阔。——姚勉《清江曲》
无鱼无酒且归来,篷底萧疎卧明月。——姚勉《清江曲》
万里西风双鬓华,江南江北老天涯。——姚勉《清江曲》
潇洒*梧桐叶,漠漠半川芦荻花。——姚勉《清江曲》
柔橹声中山水绿,一丝买断黄金屋。——姚勉《清江曲》
沙边鸥鸟莫相猜,是非不到清江曲。——姚勉《清江曲》
苇折荷枯人未归,波寒霜落雁初飞。——姚勉《清江曲》
不知节物时时换,又折梅花下钓矶。——姚勉《清江曲》
青山四面清歌发,几点沙鸥起天末。——姚勉《清江曲》
一任长年醉则休,醒时独钓寒江雪。——姚勉《清江曲》
江西道院春风里,田里叹愁声不起。——姚勉《送陈纠任满归》
雷轰电烛不留滞,狴犴昔满今俱空。——姚勉《送陈纠任满归》
归巢群鹊依庭木,春昼圜扉芳草绿。——姚勉《送陈纠任满归》
云衢直上骤骅骝,一日追风千万里。——姚勉《送陈纠任满归》
父老何尝欲君去,州县但恐难公留。——姚勉《送陈纠任满归》
陈*他日宰天下,大志奇材见分社。——姚勉《送陈纠任满归》
于公受报在子孙,天今报公及公身。——姚勉《送陈纠任满归》
公身荣显复子孙,造物岂负真贤人。——姚勉《送陈纠任满归》
锦帆招颭冬冬鼓,愁听数声离岸橹。——姚勉《送陈纠任满归》
公还为雨泽九州,多为高安添滴雨。——姚勉《送陈纠任满归》
不信但来茅屋里,纸棋盘上看输赢。——姚勉《弈棋有感》
丁巳孟秋春戊午,不雨三时嗟旱苦。——姚勉《赠黄道士思成祈雨感应》
富家仓廪铁灌锁,民腹为雷泪为雨。——姚勉《赠黄道士思成祈雨感应》
山中道士睡不着,鞭龙起电驱风云。——姚勉《赠黄道士思成祈雨感应》
天瓢点滴翻骏马,一日甘霖遍天下。——姚勉《赠黄道士思成祈雨感应》
尽将昨夜赤千里,化作今朝青四野。——姚勉《赠黄道士思成祈雨感应》
农家笑语无愁声,指日可望天太*。——姚勉《赠黄道士思成祈雨感应》
山中道士不言功,饱饭熟睡听松风。——姚勉《赠黄道士思成祈雨感应》
皇帝十四载,新元纪嘉熙。——姚勉《日食罪言》
仲冬戊寅朔,午漏方中时。——姚勉《日食罪言》
朔风震丘壑,猛籁号枯枝。——姚勉《日食罪言》
黯如商雪天,四野昏垂垂。——姚勉《日食罪言》
鸡登杙榤立,鸟急林梢栖。——姚勉《日食罪言》
儿童忽走报,日壁无全规。——姚勉《日食罪言》
仓忙出仰视,如月初蛾眉。——姚勉《日食罪言》
金乌失焰彩,玉象潜光辉。——姚勉《日食罪言》
苍天玳瑁色,列宿争依稀。——姚勉《日食罪言》
十年作贡宾,九年多邅回。春来登高科,升天得梯阶。——姚合《送李馀及第归蜀》
昨闻过春关,名系吏部籍。三十登高科,前涂浩难测。 ——姚合《答韩湘》
鸟啼寒食雨,花落暮春风。——姚合《送马戴下第客游》
广陵寒食天,无雾复无烟。——姚合《扬州春词三首》
热时吟一句,凉冷胜秋分。——姚合《赠供奉僧次融》
金茎难复见,寒露落空中。——姚合《文宗皇帝挽词三首》
春来登高科,升天得梯阶。——姚合《送李馀及第归蜀》
三十登高科,前涂浩难测。 ——姚合《答韩湘》
上将得良策,恩威作长城。——姚合《送邢郎中赴太原》
闾里苍苔水,虚空瀑布冰。 ——姚合《寄华州崔中丞》
渚闹渔歌响,风和角粽香。——姚合《夏夜宿江驿》
好是中秋夜,无尘有月明。——姚合《和友人新居园上》
今日无言春雨后,似含冷涕谢东风。——姚合《杏园宴上谢座主》
桂花风畔落,烟草蝶双飞。——姚合《友人南游不回因寄》
秋蟾流异彩,斋洁上坛行。——姚合《秋夜月中登天坛》
天*星辰大,山深世界清。——姚合《秋夜月中登天坛》
惟寻向山路,不寄入城书。——姚合《武功县中作三十首》
因病多收药,缘餐学钓鱼。——姚合《武功县中作三十首》
移花兼蝶至,买石得云饶。——姚合《武功县中作三十首》
且自心中乐,从他笑寂寥。——姚合《武功县中作三十首》
晓钟惊睡觉,事事便相关。——姚合《武功县中作三十首》
小市柴薪贵,贫家砧杵闲。——姚合《武功县中作三十首》
读书多旋忘,赊酒数空还。——姚合《武功县中作三十首》
长羡刘伶辈,高眠出世间。——姚合《武功县中作三十首》
性疏常爱卧,亲故笑悠悠。——姚合《武功县中作三十首》
客至皆相笑,诗书满卧床。——姚合《武功县中作三十首》
秋凉送客远,夜静咏诗多。——姚合《武功县中作三十首》
穷达天应与,人间事莫论。——姚合《武功县中作三十首》
县僻仍牢落,游人到便回。——姚合《武功县中作三十首》
可曾衙小吏,恐谓踏青苔。——姚合《武功县中作三十首》
自下青山路,三年著绿衣。——姚合《武功县中作三十首》
吏来山鸟散,酒熟野人过。——姚合《武功县中作三十首》
岐路荒城少,烟霞远岫多。——姚合《武功县中作三十首》
梦觉空堂月,诗成满砚冰。——姚合《武功县中作三十首》
故人多得路,寂寞不相称。——姚合《武功县中作三十首》
谁念东山客,栖栖守印床。——姚合《武功县中作三十首》
人间长检束,与此岂相当。——姚合《武功县中作三十首》
秋灯照树色,寒雨落池声。——姚合《武功县中作三十首》
还往嫌诗僻,亲情怪酒颠。——姚合《武功县中作三十首》
闭门风雨里,落叶与阶齐。——姚合《武功县中作三十首》
听琴知道性,寻药得诗题。——姚合《武功县中作三十首》
谁更能骑马,闲行只杖藜。——姚合《武功县中作三十首》
晴月销灯色,寒天挫笔锋。——姚合《武功县中作三十首》
惊禽时并起,闲客数相逢。——姚合《武功县中作三十首》
旧国萧条思,青山隔几重。——姚合《武功县中作三十首》
惊蝶遗花蕊,游蜂带蜜香。——姚合《武功县中作三十首》
门外青山路,因循自不归。——姚合《武功县中作三十首》
谁怜幽谷鸟,不解入城飞。——姚合《武功县中作三十首》
白发谁能镊,年来四十馀。——姚合《武功县中作三十首》
宾客抽书读,儿童斫竹骑。——姚合《武功县中作三十首》
戚戚常无思,循资格上官。——姚合《武功县中作三十首》
闲人得事晚,常骨觅仙难。——姚合《武功县中作三十首》
薛媛《写真寄外》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以下是小编分享的薛媛《写真寄外》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薛媛
欲下丹青笔, 先拈宝镜寒。
已惊颜索寞, 渐觉鬓凋残。
泪眼描将易, 愁肠写出难。
恐君浑忘却, 时展画图看。
注释:
薛嫒是晚唐濠梁(今安徽凤阳)人南楚材妻。楚材离家远游。颍(今河南许昌)地长官爱楚材风采,欲以女妻之。楚材欲允婚,命仆回濠粱取琴书等物。“善书面,妙属文”(见《云溪友议》卷上)的薛嫒,觉察丈夫意向,对镜自画肖像,并写了上面这首诗以寄意。
翻译:
她提起“丹青”画笔,正想下笔作画。然而,她犹疑了。怎么画呢?还是“先拈宝镜”,照照容颜吧。可是一“拈宝镜”,却给她带来一股“寒”意。她心中已自感玉容憔悴,而今细细端详,发觉鬓发也开始有点稀疏了。自己的肖像容易描画出,心中的痛苦却难以描画出来。想你大概把我完全忘光了吧,送上这张画,让你时时看看我。
赏析:
薛媛是晚唐濠梁(今安徽凤阳)人南楚材妻。楚材离家远游。颍(今河南许昌)地长官爱楚材风采,欲以女妻之。楚材欲允婚,命仆回濠梁取琴书等物。“善书画,妙属文”(见《云溪友议》卷上)的薛媛,觉察丈夫意向,对镜自画肖像,并写了上面这首诗以寄意。楚材内心疚愧,终与妻团聚。
这诗表达了诗人对远离久别丈夫的真挚感情,隐约透露了她忧虑丈夫“别依丝萝”的苦衷。刻画心理活动既细致入微,又具体形象:时而喃喃自语,时而如泣如诉,诗情画意,跃然纸上。
诗一开头,就通过手的动作来展示心理活动。她提起“丹青”画笔,正想下笔作画。然而,她犹疑了。怎么画呢?还是“先拈宝镜”,照照容颜吧。可是一“拈宝镜”,却给她带来一股“寒”意。“宝镜”为什么“寒”?是冰凉的镜体给人一种“寒”的感觉呢?还是诗人的心境寒凉呢?一“寒”字,既状物情,又发人意。
颔联进一步写诗人对镜自怜:她心中已自感玉容憔翠,而今细细端详,发觉鬓发也开始有点稀疏了。“惊”是因为“颜索寞”而引起的心理活动。“已惊”表明*素已有所感触,而今日照镜,更惊觉青春易逝。“颜索寞”,明显易见;“鬓凋残”细微难察,用“渐觉”一语,十分确当写出她愈来愈苦这一心理状态。
“泪眼描将易,愁肠写出难。”“泪眼”代指诗人的肖像,“愁肠”指心灵的痛苦。一“易”一“难”,互为映衬。这里用欲抑先扬的手法,在矛盾对比中,刻画怀念丈夫的深情。《牡丹亭》第十四出杜丽娘自画肖像时说过两句话:“三分春色描将易,一段伤心写出难。”当是脱胎于此。
尾联点出写真寄外的目的。诗人辞恳意切地叮嘱丈夫:想你大概把我完全忘光了吧,送上这张画,让你时时看看我。“恐”,猜想,是诗人估量丈夫时的心理状态。“浑”,全也。一“恐”一“浑”,准确地描绘出自己微妙的感情活动。本来,仆人回家取琴书等物时,诗人察觉丈夫已有“别依丝萝”、把糟糠之情全“忘却”的意向。但她在诗中却避免了作正面的肯定,而用了估量、猜测的口吻,这就不致伤害丈夫的自尊心,而且给他留下回心转意的余地。一“恐”字,把诗人既疑虑又体谅丈夫的感情,委婉曲折地吐露出来,可谓用心良苦。末句,直陈胸臆,正面规劝丈夫:“时展画图看”,遥应首句,语短情长。
此诗对人物的神态动作描写和心理活动的刻画是很出色的。它也从侧面透露出封建时代妇女的不幸和痛苦。
绝句古诗凝练而隽永,情深而意长,在写作中,掌握经典的绝句古诗能让您的文章增色不少。为此,好句摘抄网为您整理精华《春的古诗》,愿对您有所启发。
春的古诗
1、《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
2、《春思》
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3、《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4、《春宿左省》
唐杜甫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5、《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6、《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7、《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
8、《相思》
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9、《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10、《春词》
唐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11、《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12、《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
13、《春思》
唐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14、《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15、《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16、《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17、《绝句》
十年燕月歌声,几点吴霜鬓影。——姚燧《醉高歌·感怀》
西风吹起鲈鱼兴,已在桑榆晚景。——姚燧《醉高歌·感怀》
天风海涛,昔人曾此,酒圣诗豪。——姚燧《中吕·满庭芳》
我到此闲登眺,日远天高。——姚燧《中吕·满庭芳》
山接水茫茫渺渺,水连天隐隐迢迢。——姚燧《中吕·满庭芳》
供吟笑。功名事了,不待老僧招。——姚燧《中吕·满庭芳》
笔头风月时时过,眼底儿曹渐渐多。——姚燧《阳春曲·笔头风月时时过》
有人问我事如何,人海阔,无日不风波。——姚燧《阳春曲·笔头风月时时过》
马上墙头瞥见他,眼角眉尖拖逗咱。——姚燧《凭阑人·马上墙头瞥见他》
论文章他爱咱,睹妖娆咱爱他。——姚燧《凭阑人·马上墙头瞥见他》
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姚燧《凭栏人·寄征衣》
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姚燧《凭栏人·寄征衣》
笔名堂楣上,如对故乡亲。——姚燧《姚嗣辉南桤堂》
请事《小弁》诗,桑梓亦惟寅。——姚燧《姚嗣辉南桤堂》
盛德古自卑,木恶何关人。——姚燧《姚嗣辉南桤堂》
元文学家。字端甫,号牧庵,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原籍柳城。官翰林学士承旨、集贤大学士。能文,与虞集并称。所作碑志甚多,大都为歌颂应酬之作。原有集,已散失,清人辑有《牧庵集》。
1、《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弄轻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阮郎归·初夏》
宋·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
碧纱窗下洗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
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4、《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5、《雨中荷花》
宋·杜衍
翠盖佳人临水立,檀粉不匀香汗湿。
一阵风来碧浪翻,真珠零落难收拾。
6、《题败荷》
元·王翰
曾向西湖载酒归,香风十里弄晴晖。
芳菲今日凋零尽,却送秋声到客衣。
7、《采莲歌》
清·王鸿绪
采莲江水滨,荷花照脸新。
莫愁西日晚,明月解留人。
8、《采莲贡(其二)》
唐·皇甫松
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9、《秋池一株莲》
隋·弘执恭
秋至皆空落,凌波独吐红。
托根方得所,未肯即从风。
10、《芙蕖》
晋·陆云
绿房含青实,金条悬白璆。
俯仰随风倾,炜晔照清流。
11、《曲池荷》
唐·卢照邻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12、《莲叶》
唐·李群玉
根是泥中玉,心承露下珠。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绝句古诗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时时温*,好句摘抄网为您收集《怀古诗大全》,整理经典的古诗绝句。
怀古诗大全
1、《苏台览古》
唐李白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2、《越中览古》
唐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3、《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4、《登金陵凤凰台》
唐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5、《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6、《台城》
唐刘禹锡
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7、《江南》
唐杜牧
车书混一业无穷,井邑山川今古同。
8、《君山》
唐刘禹锡
属车八十一,此地阻长风。
9、《春草官》
唐刘长卿
君王不可见,芳草旧宫春。
10、《易水》
唐马戴
荆卿西去不复返,易水东流无尽期。
11、《姑苏台》
唐陈羽
忆昔吴王争霸日,歌钟满地上高台。
12、《景阳台》
宋徐铉
后主忘家不悔,江南异代长春。
13、《阊门》
唐韦应物
独鸟下高树,遥知吴苑园。
14、《吴宫》
唐陆龟蒙
香径长洲尽棘丛,奢云艳雨只悲风。
15、《桃叶渡怀古》
清曹雪芹
衰草闲花映浅池,桃枝桃叶总分离。
16、《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宋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17、《马嵬怀古》
古诗《风》
《风》这首古诗的作者是李峤,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诗《风》,欢迎大家分享。
《风》古诗原文: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风》注释:
1、解落:吹落,散落。解:解开,这里指吹。
2、三秋:秋季。一说指农历九月。
3、能:能够。二月:农历二月,指春季。
4、过:经过。
5、斜:倾斜。
《风》译文:
风能吹落秋天金黄的树叶,能吹开春天美丽的鲜花。
刮过江面能掀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
《风》赏析1: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这是一首描写风的小诗,它是从动态上对风的一种诠释和理解。
风无形,空气流动形成风。但它又是有形的,一阵微风掠过,小草含笑向人们点头,花儿在风中摇曳着,变着法儿撒欢儿,炊烟随着风的节奏跳起直上重霄的舞蹈,纤细的柳枝轻拂着树下游人的脸庞。
风也有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当它欢欣的时候,往往伴着细雨洋洋洒洒飘落,春天来临的时候,风过千山秀、二月春风似剪刀,春风拂拂,像“飞天”的裙裾在梳理着,春风吹醒冬眠的柳绦,春风送来翩飞的燕子,春风吹绿了千沟万壑,春风摇醒了小草的青春,也在人们心中播下了盎然的春意。
当它发怒的时候,过江卷起漫天狂澜,有苏轼的《赤壁怀古》来证明: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它引发海啸,将参天大树连根拨起,用掌击碎轿车甩向路沟,用衣袖挥断成片树木,狂笑着,轻蔑地看着对它束手无策的人们,视自己为一列战车,而世上万物如螳臂。
当它悲哀的时候,会发出呜呜咽咽的声音,似在诉说心中的悲怨与委屈,似小孩在哭泣,听之也不得不为之动容。
风是神奇的,风是千变万化的,风是柔弱的,风又是强悍的。敏感的风,多情的风,凄婉的风,千姿百态的风,你是人类的朋友,却也给人类带来无尽的灾难,风,你让人不得不爱,同时也让人惧之三分。
《风》赏析2:
这首诗写出了风的力量。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前两句就“风”的季节功能而言:秋风能令万木凋零,春风却又能教百花绽放;后两句则就“风”所到之处,呈不同景象来描写:风过江上时,则水面波浪滔滔;入竹林时,只见竹竿一齐倾斜。风,为自然界之物象,本是看不见摸不着,只能经由生命个体用心去感受或通过外物的变化知晓。因此,全诗无出现一个“风”字,也没有直接描写风之外部形态与外显特点,而是通过外物在风的作用下原质或原态的改变去表现风之柔情与强悍。可见诗人对物态常识的熟知与了然。在这种生活常识的支撑下,诗人熟练地通过外物的形变来显发风之特点,以间接描写来表现风的种种情态,让人真切感受风的温存与魅力。
“赋、比、兴”为古典诗歌表现的基本手法。所谓的“兴”意指“兴发”“感兴”,由物及心,即因为外物的作用而产生内心“情变”。“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叶落”与“花开”,乃事物发展到极态而自然产生的质变,外力的作用只能是加速或减缓其变化的速度。在此处,诗人把叶落花开归因于风的作用,表现出作者观察的细微与内心的细腻,把自然万物的变化同风——外力的作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隐性地昭示着风之生命力及其给外物的温情关怀。
“解落”,“解”字用得好。常言道“秋风扫落叶”,秋风之蛮横可见一斑。不用“扫”“吹”,也不用“刮”“剥”,就用一个“解”。“解”,是细心,是用心,是专心地去化解,不急不慢,不狂不躁,让叶儿怡然清爽地离开了母体,找到了很好的归宿。风之柔情让人感动。“能开”,“开”,是唤醒,是催生,是召唤,在寒冬中沉睡的花儿,在风儿的轻轻抚摸下,睁开惺忪的睡眼,伸伸懒腰,又将迎来一个美丽、美好、美妙的.春意。风之温情让人舒坦。“解落”与“能开”,把风的温存柔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也深深地触动了读者那或许早有些漠然的心绪,重新唤醒人们对美好生命的感念。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风,“过江”卷起“千尺浪”,风急浪高,直冲云宵,风之气力是何等威风;风,“入竹”引来“万竿斜”,风狂竹伏,万般无奈,风之外力是何等潇洒。此处,风之强悍,风之强劲,风之强势,同之前风之温情,风之柔情,风之痴情形成强烈的反差。任何一种生命都有其“喜怒哀乐”之表现,“风”也不例外。风的变幻莫测便是很好的例证。
讲究对仗或对偶,《风》一诗亦如此。例,“解落”对“能开”,“三秋叶”对“二月花”工整有序。“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如果说,诗的前两句在“兴发”方面更为出色的话,则后两行在“对仗”则更显特色,“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一过”“一入”,“一高”“一低”,“一直”“一斜”,把风对自然界物象在风的作用下所产生的变幻鲜活而传神地表现出来。
这首诗的妙处在于写风,全诗除诗名外,却不见风字。每一句都表达了风的作用,如果将四句诗连续起来,反映了世间的欢乐和悲伤,表达了“世风”和“人风”,风是善变的,有柔弱,又有彪悍,风是多情的,姿态丰盈,万竹起舞,短短的四句诗,以动态的描述诠释了风的性格。
作者简介:
李峤(645~714年),字巨山,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唐朝时期宰相。
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早年进士及第,历任安定小尉、长安尉、监察御史、给事中、润州司马、凤阁舍人、麟台少监等职。武周时期,依附张易之兄弟。中宗年间,依附韦皇后和梁王武三思,官至中书令、特进,封为赵国公。唐睿宗时,贬为怀州刺史,以年老致仕。唐玄宗时,再贬滁州别驾,迁庐州别驾。开元二年(714年)病逝于庐州,终年七十岁。
李峤生前以文辞著称,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苏味道、杜审言、崔融合称“文章四友”,晚年成为“文章宿老”。先后历仕五朝,趋炎附势,史家评价以贬义居多。
1、《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秋夜曲》
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3、《子夜秋歌》
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胡虏,良人罢远征。
4、《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5、《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
6、《秋登兰山寄张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7、《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8、《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9、《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0、《中秋月》
唐·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1、《卖骆马》
唐·白居易
五年花下醉骑行,临卖回头嘶一声。
项籍顾骓犹解叹,乐天别骆岂无情。
2、《归马华山》
唐·白行简
牧野功成后,周王战马闲。
驱驰休伏皂,饮龁任依山。
逐日朝仍去,随风暮自还。
冰生疑陇坂,叶落似榆关。
躞蹀仙峰下,腾骧渭水湾。
幸逢时偃武,不复鼓鼙间。
3、《观猎》
唐·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
4、《马》
唐·陈凝
未明龙骨骏,幸得到神州。
自有千金价,宁忘伯乐酬。
虽知殊款段,莫敢比骅骝。
若遇追风便,当轩一举头。
5、《白马》
唐·杜甫
白马东北来,空鞍贯双箭。
可怜马上郎,意气今谁见。
*时主将戮,中夜商於战。
丧乱死多门,呜呼泪如霰。
6、《咏马》
唐·韩琮
曾经伯乐识长鸣,不似龙行不敢行。
金埒未登嘶若是,盐车犹驾瘦何惊。
难逢王济知音癖,欲就燕昭买骏名。
早晚飞黄引同皂,碧云天上作鸾鸣。
7、《骢马》
唐·霍总
青骊八尺高,侠客倚雄豪。
踏雪生珠汗,障泥护锦袍。
路傍看骤影,鞍底卷旋毛。
岂独连钱贵,酬恩更代劳。
8、《白马》
唐·贾至
白马紫连钱,嘶鸣丹阙前。
闻珂自蹀躞,不要下金鞭。
9、《紫骝马》
唐·李白
紫骝行且嘶,双翻碧玉蹄。
临流不肯渡,似惜锦障泥。
白雪关山远,黄云海戍迷。
关于姚诗媛的古诗
媛的古诗
关于媛媛的古诗
媛媛的古诗
含有媛媛的古诗
覃媛媛的古诗
星媛的古诗
有关媛的古诗
姚杰的古诗
有姚字的古诗
含有媛与子的古诗
带梁媛的古诗
诗和媛的古诗
马敬媛的古诗
媛的古诗词
姚茂敦的古诗
带姚字的古诗
有关姚的古诗
含媛媛二字的古诗词
带淑和媛的古诗
古诗含有媛的诗
姚玉琴的古诗
刘媛媛讲的古诗词
关于翠媛的古诗
待姚字的古诗
开头是姚的古诗
带有姚字的古诗
我姓姚的古诗
姚谐音的古诗
姚周琦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