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千古诗圣

关于杜甫的千古诗圣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杜甫的千古诗圣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杜甫的千古诗圣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杜甫的千古诗圣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799) 语录(18) 说说(13) 名言(27) 诗词(850) 祝福(12k+) 心语(52)

  • 诗圣杜甫的简介

  • 杜甫,诗人
  • 诗圣杜甫的简介

      杜甫在*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了诗圣杜甫的简介,供大家参阅。

      杜甫简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出身京兆杜氏分支之一的襄阳杜氏。[1] 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文学成就

      诗歌

      杜甫诗“有集六十卷” ,早佚。北宋宝元二年(1039)王洙辑有1405篇,编为18卷,题为《杜工部集》。钱谦益编有《笺注杜工部集》。杨伦说:“自六朝以来,乐府题率多模拟剽窃,陈陈相因,最为可厌。子美出而独就当时所感触,上悯国难,下痛民穷,随意立题,尽脱去前人窠臼”。

      在杜甫中年因其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他的诗词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流传下来的诗篇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杜甫作品被称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是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

      律诗在杜诗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杜甫律诗的成就,首先在于扩大了律诗的表现范围。他不仅以律诗写应酬、咏怀、羁旅、宴游,以及山水,而且用律诗写时事。用律诗写时事,字数和格律都受限制,难度更大,而杜甫却能运用自如。 杜甫把律诗写得纵横恣肆,极尽变化之能事,合律而又看不出声律的束缚,对仗工整而又看不出对仗的痕迹。如被杨伦称为“杜集七言律第一”的《登高》,就是这样一首诗:“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全诗在声律句式上,又极精密、考究。八句皆对,首联句中也对。严整的对仗被形象的流动感掩盖起来了,严密变得疏畅。

      文学特点

      诗文表述

      语言

      杜甫的诗歌在语言上,普遍认为具有“沉郁”的特点,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沉郁”一词最早见于南朝,“体沉郁之幽思,文丽日月”,后来杜甫写更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作品的语言,“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捷,而扬雄、枚皋之徒,庶可跂及也” 。对杜诗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其诗歌风格的形成,与其恪守的儒家思想有着密切关系。同时,杜甫处于盛世末期,少时有雄心壮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后来安史之乱爆发,国运衰微,加之仕途不济命途多舛,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也使杜诗诗风大有转变,趋*现实主义。

      意象

      杜诗对意象选择的个性化,是杜诗语言的基础。常在杜诗中出现的意象,例如古塞、秋云、猿啸、残炬、急峡、危城、孤舟、落花、落日等自然景观,以及织女、老妇、老农、嫠妇等普通百姓,还有官吏、将军、恶少等权贵势力,都表现了杜甫对“中兴济世的热切,对淆乱乾坤的指斥,对横行霸道的愤慨,对漂泊流离的悲伤,对生灵涂炭的悲悯,对物力衰竭的惋惜,对博施济众的'赞美”,而正是这些沉重情感的表达,使得杜诗的语言趋于“沉郁顿挫”。吴沆《环溪诗话》评杜甫晚期诗句“恣肆变化、阳开阴合”又云:“惟其意远,举上句,即人不能知下句”。吴沆又说:“凡人作诗,一句只说得一件事物,多说得两件。杜诗一句能说得三件、四件、五件事物;常人作诗,但说得眼前,远不过数十里内,杜诗一句能说数百里,能说两军州,能说满天下,此其所为妙”。

      风格

      杜甫的诗歌在风格上,是兼备多种风格的,元稹这样评价杜甫:“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秦观也有类似的看法:“于是杜子美者,穷高妙之格,极豪逸之气,包冲淡之趣,兼俊洁之姿,备藻丽之态,而诸家之所不及焉。然不集众家之长,杜氏亦不能独至于斯也。”例如杜甫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就可以看出杜甫的豪气。

      主流观点认为,杜甫诗歌的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炼,格律严谨,穷绝工巧,感情真挚,*实雅谈,描写深刻,细腻感人,形象鲜明。“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是他的创作风格。就杜诗特有的叙事风格和议论风格而言,有学者认为是受到《诗经·小雅》的影响,而其悲歌慷慨的格调,又与《离骚》相*。也有学者认为,杜诗具有仁政思想的传统精神,司马迁的实录精神。还有观点认为杜甫诗作具有“人道主义精神”。唐代的大文学家韩愈曾把杜甫与李白并论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王安石表彰杜诗“丑妍巨细千万殊,竟莫见以何雕锼”的成就。陈善《扪虱新语》卷七:“老杜诗当是诗中《六经》,他人诗乃诸子之流也”。蒋士铨《忠雅堂文集》卷一《杜诗详注集成序》亦称“杜诗者,诗中之《四子书》也。”

      格律

      杜甫的诗歌在格律上,具有炼字精到,对仗工整的特点,符合*诗歌的“建筑美”。另外,在体裁上杜甫有许多创新,例如他在五七律上的创造性也是他文学创作的独到之处。

      内容

      杜甫的诗歌的内容上,作品大多是反映当时的社会面貌,题材广泛,寄意深远,尤其描述民间疾苦,多抒发他悲天悯人的仁民爱物、忧国忧民情怀,杜诗有诗史之称,这种说法最早见于晚唐,“杜逢禄山之难,流雍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号为诗史”。到宋时成定论,但诗史之义各有各说。人有以史事注杜诗,认为杜诗为纪实的诗,可以补史证史,所以称为诗史。这种说法只重史事之虚实真假,而轻视诗的情感特性。有人认为杜甫具史识史见,其笔法之森严,可媲美汉朝历史学家司马迁。而诗有评人评事者,皆可“不虚美,不隐恶”,故号诗史。此说可取。另一说是,杜甫之诗之所以号诗史,因其悲天悯人,感时伤事,这种说法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可取的。但也有不喜欢杜甫诗者,杨亿就不喜欢杜甫,刘放《中山诗话》云:“杨大年不喜杜工部诗,谓为村夫子。”

      主要思想

      用杜甫自己的话来说,“穷年忧黎元”,是他的中心思想,“济时肯杀身”,是他的一贯精神。他拿这些来要求自己,也用以勉励朋友。他表彰元结说,“道州忧黎庶,词气浩纵横。”他对严武说,“公若登台辅,临危莫爱身。”他对裴虬也说,“致君尧舜付公等,早据要路思捐躯。”正是这些进步思想,形成了杜甫那种永不衰退的政治热情、坚忍不拔的顽强性格,和胸怀开阔的乐观精神,使他成为我国历史上政治性最强的伟大诗人。当然,这和他的接*人民的生活实践也是分不开的。

      杜甫出生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具有悠久传统的官僚世家,家庭给予杜甫正统的儒家文化教养和务必要在仕途上有所作为的雄心。所以杜甫称做官是他们家族的“素业”——世代相袭的职业,他的各种文化教养以及以后的种种行为都是在为追求仕途事业和为官行道相联系。如他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写道“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这就是一种企望入仕,在仕途大业中实现自己“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抱负,即渴望在社会实际工作中建功立业,兼济苍生。

      三十五岁以前,是杜甫的读书和壮游时期。正当开元盛世,杜甫的经济状况也较好,这是他一生中最快意的时期。从二十岁起,他结束了书斋生活,开始了为时十年以上的“壮游”。在这长期的壮游中,杜甫接触到我们祖国无比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壮丽河山,不仅充实了他的生活,也扩大了他的视野和心胸,为他早期诗歌带来相当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望岳》诗可为代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正流露了诗人对一切事业(包括创作在内)的雄心壮志。但由于这种生活方式,不可能接*人民,深入现实。因此,作为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这只是他的创作的一个准备时期。

      杜甫走向现实主义,是从第二期(三十五到四十四岁)十载长安的困守开始的。这是安史之乱的酝酿时期,当权的是奸相李林甫和杨国忠,杜甫不仅不能实现他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而且开始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屈辱生活,以至经常挨饿受冻:“饥饿动即向一旬,敝衣何啻悬百结。”在饥寒的煎熬下,杜甫也曾经想到退隐,作一个“潇洒送日月”的巢父、许由,杜甫没有回避艰苦,还是坚决走上积极入世的道路。生活折磨了杜甫,也成全了杜甫,使他逐渐深入人民生活,看到人民的痛苦,也看到统治阶级的罪恶,从而写出了《兵车行》《丽人行》《赴奉先咏怀》等现实主义杰作。杜甫也曾有这样的诗句“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丈夫誓许国,愤惋复何有?功名图麒麟,战骨当速朽。”又如“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等,这些诗句无一不反映出杜甫身上那种渴望济世扬名,渴望建功立业的雄怀大志,但是杜甫的这种理想和抱负建立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忧患意识之上的。十年困守的结果,使杜甫变成了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这才确定了杜甫此后生活道路和创作道路的方向。

      从四十五岁到四十八岁,是杜甫生活的第三期,陷贼与为官时期。这是安史之乱最剧烈的时期,国家岌岌可危,人民灾难惨重,诗人也历尽艰险。安史之乱是带有民族矛盾性质的,当时进行的战争乃是有关国家存亡的自卫战争。因此杜甫对待战争的态度也就和以前不同,不是反对,而是积极号召。他哀悼那为国牺牲的“四万义军”,他告诫文武官吏要“戮力扫搀枪”,他一方面大力揭露兵役的黑暗,同情人民;一方面还是勉励人民参战。由于深入人民生活,并投入实际斗争,这就使他写出了《悲陈陶》《哀江头》《春望》《羌村》《北征》《洗兵马》和“三吏”、“三别”等一系列具有高度的人民性和爱国精神的诗篇,并达到了现实主义的高峰。如他的诗歌《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在这首诗歌当中,诗人站在岳阳楼上,通过远眺,想到了兵荒马乱、战火纷飞的社会状况,从而凭依窗轩,胸怀家园,不禁涕泪交流。又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而在这首诗中,由于听到朝廷收复失地的消息而惊喜若狂。这两首诗都是杜甫流落漂泊之时所作。由于安史之乱,社会显得一片狼藉,所以杜甫无时不期望着能够*息叛乱,社会归于安定。因此当他想到国家遭殃,战火不熄,生灵涂炭的时候就流泪不止,而当听说官军收复了蓟北,于是又喜极而泣,不能自抑。可见,杜甫的忧来自于国家,喜亦是来自于国家,这就是儒家知识分子身上所具有的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

      “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乾元二年(759年)七月,杜甫弃官于这年年底到达成都,在成都西郊盖了一所草堂,开始他最后一期“漂泊西南”的生活。在漂泊的十一年中,他经常过着“生涯似众人”的日子。他爱和劳动人民往来,而憎厌官僚,所以说:“不爱入州府,畏人嫌我真。及乎归茅宇,旁舍未曾嗔。”杜甫的生活仍然很苦,在他逝世的那一年,还因为避臧介之乱而挨了五天饿。可贵的是,他在生活上不论怎样苦,也不论漂泊到什么地方,他总是在关怀着国家的安危和人民的疾苦。同时也从不曾忘记或放松自己的创作,在漂泊的十一年间,他写了一千多首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遭田父泥饮》《诸将》《秋兴》《岁晏行》等都是这时期最优秀的作品。和前期不同的,是带有更多的抒情性质,形式也更多样化。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创造性地赋予七言律诗以重大的政治和社会内容。

      杜甫在四川漂泊了八、九年,在湖北、湖南漂泊了两三年,大历五年(770年)冬,死在由长沙到岳阳的一条破船上。“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这是他对国家和人民最后的怀念。

    [阅读全文]...

2021-11-30 04:40:27
  • 诗圣杜甫简介

  • 杜甫
  • 诗圣杜甫简介

      杜甫在*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诗圣杜甫简介,希望大家喜欢!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一号杜陵野客、杜陵布衣,唐朝现实主义诗人,其著作以社会写实著称。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在身后,杜甫的作品最终对*文学和日本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甫约有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作品集为《杜工部集》。他在*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

      杜甫为什么被称为“诗圣”

      杜甫是社会派诗人,趋向现实主义,内容广泛,富时代性,取材于政治兴亡,社会动乱,战事徭役,饥饿贫穷和贫富悬殊。杜诗善于描写当时历史实况,反映唐代由盛转衰的现况,故有“诗史”之称。从安史之乱至入蜀之前,杜甫经历了大时代的动乱,写下大量的实录式写实名篇。其名篇中,特多写实之作,如名作《丽人行》,反映上层社会的奢淫。

      因为杜甫的诗中洋溢着仁民爱物的情怀和浓烈爱国主义色彩,善用理智去仔细观察人生社会的实况,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去体会人民的苦乐,有强烈政治意识,继承并发扬诗经、汉乐府民歌及建安文学的写实精神,于是有“诗圣”的美誉。

      诗圣的代表作有哪些

      诗圣杜甫诗歌现存1400多首,写诗可分四个时期:

      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

      杜甫曾先后游历吴、越(今江浙一带)和齐、赵(今山东北部、河北南部),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有诗赠李白,“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堪称快意。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可惜的是,由于两人后半生际遇都相当坎坷,这次分别之后便没有机会再见面了。

      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仅获得少许资助,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官。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一边,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悲陈陶》等诗。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任职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

      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九岁):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在严武的帮助下,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成都少尹兼御史徐知道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返成都。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这时期,其作品有《水槛遣心》、《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病橘》、《登楼》、《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登高》、《秋兴》、《三绝句》、《岁晏行》等千余首,占全部杜诗的百分之七十以上,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20多年的社会全貌。

      杜甫诗词名句

      1、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杜甫《梦李白·其一》

      2、"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杜甫《孤雁》

      3、但见新人笑,哪闻旧人哭?——杜甫《佳人》

      4、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5、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风》

      6、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7、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杜甫

      8、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9、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10、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未及已,儿女罗酒浆。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杜甫《赠卫八处士》

    [阅读全文]...

2022-04-10 12:23:21
  • 诗圣杜甫流传千古的经典名句

  • 杜甫,千古,经典
  • 诗圣杜甫流传千古的经典名句

      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句子都很熟悉吧,根据结构的不同句子可以分为单句和复句。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句子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诗圣杜甫流传千古的.经典名句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2、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4、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春日忆李白》

      5、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兵车行》

      6、挽弓当挽强,用剑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前出塞九首》

      7、朱门九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8、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

      9、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

      10、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

      11、昔闻洞庭湖,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登岳阳楼》

      12、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小寒食舟中作》

      1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登高》

      1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

      15、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登高》

      16、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阁夜》

      17、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咏怀古迹五首》

      18、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咏怀古迹五首》

      19、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秋兴八首》

      20、星垂*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抒怀》

      21、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2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绝句四首(其三)》

      23、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绝句二首(其一)》

      24、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

      25、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6、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戏为六绝句》

      27、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

      28、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赠化卿》

      29、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0、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3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

      32、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客至》

      33、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水中鸥。《江村》

      34、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蜀相》

      35、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巾。《蜀相》

      36、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

      37、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天末怀李白》

      38、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梦李白二首》

      39、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梦李白二首》

      40、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佳人》

      41、万里尽征戍,烽火被冈峦。《垂老别》

      42、桃花细逐扬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曲江对酒》

      43、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曲江二首》

      44、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曲江二首》

      1、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2、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3、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入。

      5、随风潜入夜,滑物细无声。

    [阅读全文]...

2022-02-06 23:55:56
  • 诗圣杜甫的简介

  • 杜甫
  • 诗圣杜甫的简介

      杜甫在*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了诗圣杜甫的简介,供大家参阅。

      杜甫简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出身京兆杜氏分支之一的襄阳杜氏。[1] 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文学成就

      诗歌

      杜甫诗“有集六十卷” ,早佚。北宋宝元二年(1039)王洙辑有1405篇,编为18卷,题为《杜工部集》。钱谦益编有《笺注杜工部集》。杨伦说:“自六朝以来,乐府题率多模拟剽窃,陈陈相因,最为可厌。子美出而独就当时所感触,上悯国难,下痛民穷,随意立题,尽脱去前人窠臼”。

      在杜甫中年因其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他的诗词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的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流传下来的诗篇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杜甫作品被称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是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

      律诗在杜诗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杜甫律诗的成就,首先在于扩大了律诗的表现范围。他不仅以律诗写应酬、咏怀、羁旅、宴游,以及山水,而且用律诗写时事。用律诗写时事,字数和格律都受限制,难度更大,而杜甫却能运用自如。 杜甫把律诗写得纵横恣肆,极尽变化之能事,合律而又看不出声律的束缚,对仗工整而又看不出对仗的痕迹。如被杨伦称为“杜集七言律第一”的《登高》,就是这样一首诗:“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全诗在声律句式上,又极精密、考究。八句皆对,首联句中也对。严整的对仗被形象的流动感掩盖起来了,严密变得疏畅。

      轶事典故

      愤斥皇亲

      唐玄宗当政时期的唐王朝,在当时的世界上是一个大国。但就在这表面上看起来仍然强大的大国里,因上下其手等诸多原因,业已孳生着崩溃的征兆。终于唐王朝迅速走向倾覆的转折点——“安史之乱”的发生。杜甫获悉这种情况后,觉得当权者不顾民生只顾自己享乐的做法,定然会导致国家的败亡;于是他便大为愤慨地挥笔写下后来被选进著名选本《唐诗三百首》的诗作,亦即题为《丽人行》的七言长篇古诗。该诗由于把杨家那炙手可热的奢侈生活作了大胆的.讽刺和深刻的揭露,成为一首名副其实的“史诗”;而人们还从中概括出一个成语“炙手可热”,用来表明气焰很盛,权势很大的那一号货色。

      人物争议

      死因之谜

      对于杜甫的死因,文学、史学存在五种观点:

      一、病死说

      关于杜甫的死,莫砺锋、童强在《杜甫传》一书中写道:“冬天到了,诗人病倒了。病倒在行往衡阳的舟中。……一颗巨星就在这无限的孤独、寂寞中陨落了。”[57]

      二、赐死

      此说最早出自于托名唐朝李观的《杜拾遗补遗》。这种说法自提出后,后来历朝历代的学者对此说进行批驳,并明确指出此段文字中最大的问题,即文中提到唐玄宗在770年赐死杜甫,而唐玄宗死于宝应元年(762年)。

      三、自沉于水而死

      此说源于伪托唐朝韩愈名义撰的《题杜子美坟》提出“三贤(指屈原、李白、杜甫)同归一水”的说法。三人怀沙自沉,这显然是一种没有丝毫根据的想象。

      四、食物中毒而死

      提出此说的是现代著名学者郭沫若,郭沫若的这种说法同样具有猜测性,几乎没有文献作为依据纯属于个人的文学创作。

      五、消化不良而死

      杜甫的死和饥饿有着斩不断的联系,离开四川后的杜甫客居湖南,由于被突然的洪水所围困,连续饿了9天(一说是连续饿了5天)。当地县令用小船把杜甫救了回来,以牛炙(炙:烤肉)白酒招待他,难得饕餮一回的杜甫因许久未进食,肠胃难以承受,最终因消化不良而死。

      后世纪念

      杜甫墓

      杜甫晚年穷困潦倒,代宗大历三年(768年),全家经今湖北入湖南,溯湘江而上,经沅湘以登衡山。大历五年去郴州探亲,因耒水暴涨遇阻,寓居耒邑,耒阳聂令礼为上宾。是年,杜甫因贫病交加,死于耒阳至衡阳湘江舟中。聂令治葬筑墓,背北向南,墓周砌石栏,正面有南宋石刻“唐工部杜公之墓”。

      唐天佑四年(907年)环墓建杜公祠,背北面南,四合院式封山楼房,土木结构。正中主殿设杜甫檀香木雕像,东、西廊房十数间,供祭祀守墓用。宋代在杜公祠旁建杜陵书院。

      杜甫遗愿要归葬首阳山,但其次子宗武因穷困无力做到,只好暂时掩埋于耒阳。在诗人死后四十三年,方由其孙杜嗣业扶柩归葬于河南洛阳偃师首阳山下。现在首阳山下也有杜甫墓。

      杜公祠

      堂凡有数处,自成都﹑耒阳、夔州外,又存四祠。"四祠指江原、鄜州、同谷、剑门诸祠。今耒阳有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杜甫墓、杜工部祠、杜陵桥、杜陵书院等遗址,在杜甫遗址的基础上辟有杜甫公园。今陕西省西安城南长安少陵塬有“杜工部祠”,为明代创建,**后全面修整,辟为“杜甫纪念馆”。

      杜甫故里

      位于河南郑州巩义市站街镇南瑶湾村[60]。占地34亩,座北向南,主体建筑有大门楼、杜甫大型雕像、双层亭、诗圣碑林、杜甫墓、吟诗亭、望乡亭、草亭、献殿等组成。整个景区种植花木3000余株,奇花异草点缀、绿树成荫、松柏辉映,巍伟庄重,各种设施具有园林建筑风格,已成为邙岭上闪闪发光的一颗明珠。

      杜甫故里建有纪念馆,陈列历代杜诗版本和研究杜诗的论文,杜甫世系表以及“三吏”、“三别”诗意画等。

      杜甫江阁

      位于湖南*沙市天心区湘江中路二段,属于园林仿古建筑,为纪念唐朝诗人杜甫所建。与橘子洲、岳麓山隔江相望,距天心阁不足一千米。江阁园林区占地6000多*方米,建筑面积3800多*方米,主阁共分四层,高18米。2002年长沙市*决定正式修建,2005年9月19日整个建筑全面建成并通过专家验收,随后向市民进行试开放。

      杜甫草堂

      四川成都杜甫草堂,最初为杜甫所建草堂,后经五代前蜀时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杜甫草堂是经宋、元、明、清多次修复而成,其中最大的两次重修,是在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和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基本上奠定了杜甫草堂的规模和布局,演变成一处集纪念祠堂格局和诗人旧居风貌为一体的博物馆。历代仅杜甫墓、杜公祠题咏多达六十余首。

    [阅读全文]...

2022-05-15 09:30:14
  • 杜甫的诗歌风格被称为什么(杜甫被*称为诗圣的原因)

  • 杜甫,诗歌
  • 杜甫字子美,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西南)人,生于巩县,是晋朝名将杜预之后,祖父杜审言,初唐著名诗人。父亲杜闲曾为兖州司马和奉天县令。奉儒守素的家庭文化传统对他忠君恋阙、仁民爱物的思想有巨大影响。

    杜甫身上有较浓厚的儒家“忠君”思想,对社稷和人民的最终关切,是他“忠君”的核心内容。杜甫不仅做了动荡时代苦难人生的代言人,而且以贴*现实有血有泪的动地歌吟,呈露出仁者襟怀,由此形成的杜诗风格的大、重、拙,是传统儒家人文精神的最高诗意所在。

    杜甫有“三吏”、“三别”。杜诗有“诗史”性质,以诗为史,真实反映了安史之乱,多为乐府、新乐府。他把战火中的内心世界,一一展开,令人千载之下,为之动情。《羌村三首》、《哀王孙》、《哀江头》、《北征》等诗,都是这种写法。“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赠卫八处士》:“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杜甫把律诗的题材范围扩大到几乎与古体诗同样广阔的程度,在艺术上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杜甫五律、七律兼擅。是千万七律的集大成者。是七律的第一位大家,他创作了超过前人创作数量总和的七律。《登高》是杜诗中最有名的一首七律。“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炼字句,对仗全都做到了极致。

    杜甫以律诗写组诗最为成功的是七律,如《咏怀古迹五首》、《诸将五首》,特别是《秋兴八首》,可以说是杜甫律诗中的登峰造极之作。杜甫打破固定的律诗谱式,除了“连章体”的组诗外,杜甫还就律诗的变格创为“拗体”,晚年七律拗体更多。杜甫之后诗人们大多从他身上寻找发展和突破的可能,故而杜甫之后的中国诗史,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部杜诗接受发展史。

    杜诗的主要风格:沉郁顿挫。流露于笔端的是潜气内转的起伏顿挫,给人以波澜老成之感。他的诗有一种深沉的忧思,无论是写生民疾苦、怀友思乡,还是写自己的穷愁潦倒,感情都是深沉阔大的。沉郁,指其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顿挫,指其感情的表达波浪起伏、反复低回。杜诗的集大成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虚心学*前人的经营,不薄今人爱古人。叙事和写实,显然受到《诗经》和汉乐府的影响,其爱国忧民、坚持正义的精神,又是对屈原《离骚》的继承。杜甫能兼取众人之长。

    二、作诗兼备众长,风格多样化。杜甫擅长各种诗歌体裁,并能推陈出新。他的五言古诗穷极笔力,充分扩充境界,由十韵而拓展至五十韵,又再拓展为七十韵的巨制。至于五言排律,大或千言,次犹数百,皆前所未有。他的歌行之体,句法皆以散文笔法出之,有时一韵到底,转折不衰,有的更换用韵,愈转愈精。

    三、功力深厚,能自铸伟辞。由于注重对于诗歌语言的锤炼,他的诗歌里往往有非常美丽或精警的句子。如“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中唐以后,白居易、元稹继承了杜甫缘事而发、写生民疾苦的一面,且受到杜甫五言排律夹叙夹议的影响;韩愈、孟郊、李贺则受杜甫的奇崛、散文化和炼字的影响;炼字在晚唐更发展成苦吟一派;李商隐的七律得力于杜甫七律的组织严密而跳跃性极大的技法。

    在思想情操方面,他系念国家安危、同情生民疾苦的淳厚感情,为历代士人所崇仰,在士人人格的形式上,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阅读全文]...

2022-06-13 11:57:58
  • 杜甫的诗有哪些 “诗圣”的现实主义

  • 杜甫,优美,诗歌
  •   杜甫作为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对后世的影响可谓是非常深远的。杜甫的诗有哪些著名的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绝句》

      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风起春城暮,高楼鼓角悲。

      《春日忆李白》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寒食》

      寒食江村路,风花高下飞。

      汀烟轻冉冉,竹日静晖晖。

      田父要皆去,邻家闹不违。

      地偏相识尽,鸡犬亦忘归。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赠李白》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着,官因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天末怀李白》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我们在杜甫的诗中感受那永不衰退的政治热情、坚忍不拔的顽强性格,和胸怀开阔的乐观精神。喜欢就赶紧收藏吧!

    [阅读全文]...

2022-04-16 17:46:52
  • 关于杜甫的古诗

  • 杜甫,文学
  • 关于杜甫的古诗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杜甫的古诗大全,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2、《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3、《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4、《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5、《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6、《赠花卿》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7、《武侯庙》

      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

      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

      8、《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9、《规雁》

      东来千里客,乱定几年归。

      肠断江城雁,高高正北飞。

      10、《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1、《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万里瞿唐月,春来六上弦。

      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

      爽合风襟静,高当泪脸悬。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注译

      ①万里:言月运行万里而来,又暗喻漂泊万里的诗人。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春来:今春以来。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这两句意为:运行万里而来的瞿塘峡的月亮,今春以来已经是第六次出现上弦月了。首联既交代了时间(六月初旬)和地点(瞿塘峡),又寄寓了万里漂泊、羁留难归之感。

    [阅读全文]...

2021-12-16 22:30:08
  • 小学杜甫的古诗

  • 杜甫,小学,文学
  • 小学杜甫的古诗

      小学杜甫的诗有哪些呢?大家知道关于杜甫的诗词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杜甫的古诗,希望大家喜欢。

      小学杜甫的古诗

      1、《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4、《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5、《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7、《野望》

      金华山北涪水西,仲冬风日始凄凄。

      山连越巂蟠三蜀,水散巴渝下五溪。

      独鹤不知何事舞,饥乌似欲向人啼。

      射洪春酒寒仍绿,目极伤神谁为携。

      8、《即事》

      百宝装腰带,真珠络臂鞲。

      笑时花*眼,舞罢锦缠头。

      9、《对雪》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尊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10、《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1、《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

      12、《春日忆李白》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阅读全文]...

2022-05-15 22:39:29
  • 古诗春雨杜甫

  • 杜甫,春雨,文学
  • 古诗春雨杜甫

      杜甫(712年2月12日[1]~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古诗春雨杜甫,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古诗《春夜喜雨》

      唐代: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译文

      及时的雨好像知道时节似的,在春天来到的时候就伴着春风在夜晚悄悄地下起来,无声地滋润着万物。

      田野小径的天空一片昏黑,唯有江边渔船上的一点渔火放射出一线光芒,显得格外明亮。

      等天亮的时候,那潮湿的泥土上必定布满了红色的花瓣,锦官城的大街小巷也一定是一片万紫千红的景象。

      注释

      ⑴知:明白,知道。说雨知时节,是一种拟人化的写法。

      ⑵乃:就。发生:萌发生长。

      ⑶潜(qián):暗暗地,悄悄地。这里指春雨在夜里悄悄地随风而至。

      ⑷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

      ⑸野径:田野间的小路。

      ⑹这两句意谓满天黑云,连小路、江面、江上的船只都看不见,只能看见江船上的点点灯火,暗示雨意正浓。

      ⑺晓:天刚亮的时候。红湿处:雨水湿润的花丛。

      ⑻花重(zhòng):花因为饱含雨水而显得沉重。锦官城:故址在今成都市南,亦称锦城。三国蜀汉时管理织锦之官驻此,故名。后人有用作成都的别称。此句是说露水盈花的美景。

      赏析

      这是描绘春夜雨景,表现喜悦心情的名作。一开头就用一个“好”字赞美“雨”。在生活里,“好”常常被用来赞美那些做好事的人。如今用“好”赞美雨,已经会唤起关于做好事的人的联想。接下去,就把雨拟人化,说它“知时节”,懂得满足客观需要。其中“知”字用得传神,简直把雨给写活了。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季节,正需要下雨,雨就下起来了。它的确很“好”。

      颔联写雨的“发生”,进一步表现雨的“好”,其中“潜”、“润”、“细”等字生动地写出了雨“好”的特点。雨之所以“好”,好就好在适时,好在“润物”。春天的雨,一般是伴随着和风细雨地滋润万物的。然而也有例外。有时候,它会伴随着冷风,受到冷空气影响由雨变成雪。有时候,它会伴随着狂风,下得很凶暴。这时的雨尽管下在春天,但不是典型的春雨,只会损物而不会“润物”,自然不会使人“喜”,也不可能得到“好”评。所以,光有首联的“知时节”,还不足以完全表现雨的“好”。等到第二联写出了典型的春雨──伴随着和风的细雨,那个“好”字才落实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仍然用的是拟人化手法。“潜入夜”和“细无声”相配合,不仅表明那雨是伴随和风而来的细雨,而且表明那雨有意“润物”,无意讨“好”。如果有意讨“好”,它就会在白天来,就会造一点声势,让人们看得见,听得清。惟其有意“润物”,无意讨“好”,它才选择了一个不妨碍人们工作和劳动的时间悄悄地来,在人们酣睡的夜晚无声地、细细地下。

      雨这样“好”,就希望它下多下够,下个通宵。倘若只下一会儿,就云散天晴,那“润物”就不很彻底。诗人抓住这一点,写了颈联。在不太阴沉的'夜间,小路比田野容易看得见,江面也比岸上容易辨得清。如今放眼四望,“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只有船上的灯火是明的。此外,连江面也看不见,小路也辨不清,天空里全是黑沉沉的云,地上也像云一样黑。看起来这雨准会下到天亮。这两句写出了夜雨的美丽景象,“黑”与“明”相互映衬,不仅点明了云厚雨足,而且给人以强烈的美感。

      尾联是想象中的情景,紧扣题中的“喜”字写想象中的雨后之晨锦官城的迷人景象。如此“好雨”下上一夜,万物就都得到润泽,发荣滋长起来了。万物之一的花,最能代表春色的花,也就带雨开放,红艳欲滴。诗人说:等到明天清早去看看吧,整个锦官城(成都)杂花生树,一片“红湿”,一朵朵红艳艳、沉甸甸,汇成花的海洋。“红湿”“花重”等字词的运用,充分说明诗人体物细腻。

      浦起龙说:“写雨切夜易,切春难。”这首“春夜喜雨”诗,不仅切夜、切春,而且写出了典型春雨的、也就是“好雨”的高尚品格,表现了诗人的一切“好人”的高尚人格。

      诗人盼望这样的“好雨”,喜爱这们的“好雨”。所以题目中的那个“喜”字在诗里虽然没有露面,但“‘喜’意都从罅缝里迸透”(浦起龙《读杜心解》)。诗人正在盼望春雨“润物”的时候,雨下起来了,于是一上来就满心欢喜地叫“好”。第二联所写,是诗人听出来的。诗人倾耳细听,听出那雨在春夜里绵绵密密地下,只为“润物”,不求人知,自然“喜”得睡不着觉。由于那雨“润物细无声”,听不真切,生怕它停止了,所以出门去看。第三联所写,是诗人看见的。看见雨意正浓,就情不自禁地想象天明以后春色满城的美景。其无限喜悦的心情,表现得十分生动。中唐诗人李约有一首《观祈雨》:“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和那些朱门里看歌舞的人相比,杜甫对春雨“润物”的喜悦之情自然也是一种很崇高的感情。

      《春夜喜雨》

      【诗文】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诗文意思】

      好雨知道下雨的节气,正是在植物萌发生长的时侯,它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地落下,悄然无声地滋润着大地万物。雨夜中野外黑茫茫,只有江船上的灯火格外明亮。天亮后,看看这带着雨水的花朵,娇美红艳,整个锦官城变成了繁花盛开的世界。

      《春夜喜雨》创作背景及思想内容

      这首诗写于上元二年(761年)春。此时杜甫因陕西旱灾来到四川定居成都已两年。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因而对春雨之情很深,写下了这首诗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春夜喜雨》抒写诗人对春夜细雨的无私奉献品质的喜爱赞美之情。全诗这样写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江湿处,花重锦官城。”一二句“好”字含情,赞盛春雨。“知时节”赋予春雨以人的生命和情感,在作者看来,春雨体贴人意,知晓时节,在人们急需的时候飘然而至,催发生机。多好的春雨!首联既言春雨的“发生”,又含蓄地传达出作者热切盼望春雨降临的焦急心绪。颔联显然是诗人的听觉感受。春雨来了,在苍茫的夜晚,随风而至,悄无声息,滋润万物,无意讨“好”,唯求奉献。瞧,听雨情景作者体察得多么细致,就连春雨洒洒,静默无声也被诗人听出来了。可见,惊喜于春雨的潜移默化,诗人彻夜难眠。颈联紧承颔联,诗人唯愿春雨下个通宵,又恐突然中止,亦喜亦忧,推门而出,伫立远眺,只见*日泾渭分明的田野小径也溶入夜色,漆黑一片,可见夜有多黑,雨有多密。而江船渔火红艳夺目,又反衬出春夜的广漠幽黑,也从侧面烘托出春雨之繁密。尾联系想象之辞,诗人目睹春雨绵绵,欣慰地想到第二天天亮的时候,锦官城将是一片万紫千红的春色。花之红艳欲滴、生机盎然正是无声细雨潜移默化,滋润洗礼的结果。因此,写花实乃烘托春雨的无私奉献品格。

    [阅读全文]...

2022-04-18 03:28:53
  • 杜甫写的古诗有哪些(杜甫古诗大全分享)

  • 杜甫,分享
  • 已是早春,昨夜北京城区的一场雪,让这个清晨变得煞是美丽,街边和花园的树上都披挂了一层洁白的雪花,绿色和电影的共享单车车座上竟然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因为气温高,雪花初落时,很快化掉,随着气温持续下降,最后结成冰。

    初春的温度起伏不定,忽高忽低,但春的脚步却一刻未曾停留,春的气息,悄悄的弥漫开来,浸透四面八方,整个世界从冬日的睡梦中苏醒了。空气是清爽的,太阳是温暖的,柔媚的春光,带来了蓬勃的生机。

    古代文人们写了大量咏颂春天的诗词,今天我们一同分享杜甫写春天的五首诗,这五首诗都是他的经典之作,每一首都是一幅清新唯美,令人流连的画面,细致入微,浑然天成,流传了千年,依然为人喜爱。

    第一首:《绝句》

    《绝句》

    杜甫〔唐代〕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诗写在 “安史之乱”结束的第二年,杜甫随好友严武一同回到成都草堂,结束了在外漂泊的生活,此时春意盎然,杜甫心情更是振奋激昂,遂在浣花溪草堂提笔赋诗,留下了最美的春天。诗的对仗非常整齐,节奏欢快,清新活泼。

    欢快鸣唱的黄鹂在摇曳的翠柳上飞来飞去,一行白鹭展翅直飞万里无云的蓝天。后两句写景最为世人称道,作者以巧妙的手法,透视拉*的远景。诗人从窗口远眺西岭千年不化的皑皑白雪。安史之乱终于结束,交通恢复,门前停泊的船只,来自万里之外的东吴。

    第二首:《春夜喜雨》

    《春夜喜雨》

    杜甫〔唐代〕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夜喜雨》也是杜甫流传度极高的一首写春雨的诗,通过描绘春夜雨景,表达内心对春雨的喜爱。他将雨拟人化,赋予雨水思想与感知。春雨像是知道春天大地回暖,万物复苏,需要雨水的滋养与润泽,才悄悄在不扰人的夜间送来雨水。

    开篇诗人就将春雨定义为好雨。这场好雨知道春天是万物萌生的季节,正是需要雨水的时刻。它悄悄的随着和煦的春风在夜间落下,润泽万物,寂静无声。下片诗人写道,雨夜里,野外的小路和乌云都是黑漆漆的,唯有江船上的灯火是明亮的。天亮时,雨已经下了一夜,再去看带着雨滴的红艳娇美的花朵,整个锦官城都会是重重花朵的海洋。

    第三首:《江畔独步寻花》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唐代〕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这首诗写在杜甫饱经离乱,暂时安定后的762年春暖花开时,这一日,杜甫颇有兴致地到锦江江畔赏花游走,面对花团锦簇,蜂蝶飞舞的美景,诗人难抑心中的喜悦,写下了这首名垂千古的著名诗篇。

    诗人来到了黄四娘家开满鲜花的小路上,立刻被满眼繁花的景色而惊喜,他用了千朵万朵一词,赞叹花的盛景。但千朵万朵的繁花竞开,枝条难承之力,被压弯并几乎垂至地面。嬉闹的彩蝶在花间一刻不停地飞舞,娇媚的小黄莺自由自在地啼唱着。

    第四首:《绝句二首·其一》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唐代〕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这首诗写的是浣花溪一带春日里绝美的景色,此时的杜甫饱尝离乱之苦后,终于有了较为安定的生活,他写了大量赞美春天的诗句。杜甫的笔下的春天,明净绚烂,春风和煦,有着诗情画意的神韵。全诗两两对仗,浑然天成,独具匠心。

    在春日阳光的照耀下,江山显得格外秀丽,春风送来繁花盛开的阵阵芳香。“迟日”出自《诗经》中的“春日迟迟”,以“迟日”对“春风”,堪称完美无暇。后两句像是一幅栩栩如生的画面,风和日暖,泥土也变得松软,燕子来来往往衔泥筑巢,暖暖的沙子上酣睡着登岸的鸳鸯。

    第五首:《绝句二首·其二》

    《绝句二首·其二》

    杜甫 〔唐代〕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这首小诗写得是杜甫在描绘色彩斑斓的春光图的同时,抒发了他内心无以排遣的深沉的乡思。浣花溪的美景自然炫目,安定下来的生活也让诗人感觉轻松与愉悦,但此时安史之乱还未结束,流离飘荡的生活不知会不会再次重来,因此诗中带有忧虑与乡思。

    碧绿的江水映衬着飞鸟的羽毛更加洁白,青翠的山峦衬托着红艳的花朵,似乎就要燃烧起来。前两句分写江与鸟,山与花,作者的匠心尽在其中。前两句强力渲染春景,后两句由景抒情,今年的春天眼看又要过去,这里暗含着作者的期望中的失望,一年又一年,“何日”才是“归年”,急迫之心,溢于言表。

    欢迎关注并留言。

    [阅读全文]...

2022-07-22 13:06:42
杜甫的千古诗圣 - 句子
杜甫的千古诗圣 - 语录
杜甫的千古诗圣 - 说说
杜甫的千古诗圣 - 名言
杜甫的千古诗圣 - 诗词
杜甫的千古诗圣 - 祝福
杜甫的千古诗圣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