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诗词中的钟南山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词中的钟南山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词中的钟南山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古诗词中的钟南山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1.《终南山》唐朝
王维
太乙*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2.《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唐朝
李白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我醉君复乐,陶然…
3.《游终南山》唐朝
孟郊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即此悔读书,朝朝*浮名。
4.《望终南山》唐朝
李世民
重峦俯渭水,碧嶂插遥天。出红扶岭日,入翠贮岩烟。 叠松朝若夜,复岫阙疑全。对此恬千虑,无劳访九仙。
5.《望终南山寄紫阁隐者》唐朝
李白
出门见南山,引领意无限。秀色难为名,苍翠日在眼。有时白云起,天际自舒卷。心中与之然,托兴每不浅。何当造幽人,灭迹栖绝巘.
6.《春归终南山松龛旧隐》唐朝
李白
我来南山阳,事事不异昔。却寻溪中水,还望岩下石。蔷薇缘东窗,女萝绕北壁。别来能几日,草木长数尺。且复命酒樽,独酌陶永夕。
7.《如梦令·见终南山石刻,署云,承安五年重阳》元朝
王哲
大道长生门户。凡个惺惺觉悟。铅汞紧收藏,方始澄神绝虑。心慕。心慕。便趋蓬莱仙路。
8.《望终南山诗》宋朝
梅泽
明月一樽酒,清风万卷书。南山山下地,终欲卜邻居。
9.《望终南山》唐朝
张元宗
红尘白日长安路,马足车轮不暂闲。 唯有茂陵多病客,每来高处望南山。
10.《游终南山》明朝
王鹤
势拔群山净拥螺,声传空谷听樵歌。紫芝满地云常护,翠壁插天雨乍过。虎豹洞深千嶂合,蛟龙潭古万年多。云踪望彻迷前路,断壁悬崖尽薜萝。
11.《答裴迪辋口遇雨忆终南山之作》唐朝
王维
淼淼寒流广,苍苍秋雨晦。君问终南山,心知白云外。
12.《蓬莱三殿侍宴奉敕咏终南山应制》唐朝
杜审言
北斗挂城边,南山倚殿前。云标金阙迥,树杪玉堂悬。 半岭通佳气,中峰绕瑞烟。小臣持献寿,长此戴尧天。
13.《题终南山白鹤观》唐朝
张乔
上彻炼丹峰,求玄意未穷。古坛青草合,往事白云空。 仙境日月外,帝乡烟雾中。人间足烦暑,欲去恋松风。
14.《翰林院望终南山》唐朝
吴筠
窃慕隐沦道,所欢岩穴居。谁言忝休命,遂入承明庐。 物情不可易,幽中未尝摅。幸见终南山,岧峣凌太虚。 青霭长不灭,白云闲卷舒。悠然相探讨,延望空踌蹰。…
15.《退朝望终南山》唐朝
李拯
紫宸朝罢缀鸳鸾,丹*前驻马看。惟有终南山色在,晴明依旧满长安。
16.《瑶台月·违终南山·其中疑有脱误。》元朝
王哲
摧云放肆投闲路,清风明月长载。回光返照,莹彻澄波青黛。仿佛里、远望嘉山,静至收归宁海。前生约,今生在。遇明了,便明对。相…
17.《张师夔为郭子静作终南山色因题》元朝
张翥
终南山色秀可食,中有游云动凝碧。华岳西面仙掌高,仙都下射金精白。绀宫琳馆凭险阻,渭水晴川来咫尺。古木深藏魍魉寒,阴厓晓入蜿蜒黑。幽人旧隐依青壁,萝径紫篱闭寥阒…
千钟醉古诗词
一钟醉,悠然写意龙文启,委婉书情翰海追。红尘你我,踏歌归去。可知芳心碎?
二钟醉,繁华岁月真情累,苦涩人生假戏悲。无言了断,几多伤感。可知芳心碎?
三钟醉,琵琶弄曲云天慰,竹笛和音鹊鸟归。山长水远,思君千里。可知芳心碎?
四钟醉,临窗叹柳随风系,睹物思卿执手依。徘徊月下,花前相许。可知芳心碎?
五钟醉,蜂缠蝶恋情无悔,叶落花飞影各随。红颜易老,痴人难见。可知芳心碎?
六钟醉,敲窗冷雨枝头坠,拂面寒风菊梦催。馨香缭绕,东篱留韵。可知芳心碎?
七钟醉,红枫似火高山缀,碧水如诗细浪推。云姿变幻,魂随风舞。可知芳心碎?
八钟醉,邻家小妹抛清泪,锦字长笺恋紫薇。拨弦叠律,娴邀筝韵。可知芳心碎?
九钟醉,空中燕雀悠闲队,岭上丹枫缱绻霓。闲庭把酒,思如浪涌。可知芳心碎?
十钟醉,花间几度缠绵意,梦里千回赋呓随。情深款款,低吟浅唱。可知芳心碎?
百钟醉,情深路远君珍贵,地久天长笔墨痴。轮回四季,隔屏相慰。可知芳心碎?
千钟醉,柔情似水长亭会,朗月清风喜鹊嘶。双星缱绻,红笺对视。可知芳心碎?
岁暮归南山诗词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注释】:
①北阙:指帝宫。敝庐:称自己破落的家园。
②休上书:停止进奏章。南山:终南山。
③不才:不成材。
④疏:疏远。
⑤青阳:春天。
【译文】:
[译文1]不要再去北阙上书了,还是回到南山破旧的家里。没有才能不被明主赏识,身体多病老朋友都疏远了。白发如霜催人老,新春一到旧岁必除掉。心中怀有忧愁难以入睡,松林间的月亮照在空寂的窗扉上。
[译文2]我已停止在宫廷北门请求谒见,归隐到南山中我那破旧的草庐。因为我缺少才干方被明主遗弃,由于我穷途多病故友往来渐疏。时光流逝头上的白发催人衰老,岁月无情新春逼迫着旧岁消除。胸中常萦怀愁绪彻夜不能入寐,窗前松下一片月光增加了空虚。
【赏析】:
唐玄宗开元年间,四十岁的孟浩然第一次来到京都长安,结识了当时许多著名的诗人,如张九龄、王维等。张九龄是当朝宰相,王维也是朝廷命官。孟浩然参加了进士考试,并在当时全国最高学府“太学”赋诗,得到了包括张、王在内的许多著名诗人的赞赏,也流传着孟浩然让皇帝“栽跟头”的故事。有一天,孟浩然参加完进士考试来到王维处,不料皇上唐玄宗突然驾到,孟浩然只好躲到床下。王维不敢隐瞒真情,告诉有位诗人躲在床下,唐玄宗得知是孟浩然,因为久闻大名,就让他出来,当场献诗一首。孟浩然选出他认为最成功的.一首诗《岁暮归南山》,当皇上听到“不才明主弃”十分不悦,唐玄宗回去后,生气地下了一道指令不能让孟浩然做官,只能回去过隐居生活。诗人在诗中自怨自艾抒写自己仕途失意的愤闷,表达了自己未遇明主及对世态炎凉的幽怨、哀伤,反映出压抑人才的封建社会带给有志之士的痛苦。全诗委婉含蓄,感情复杂深刻,感人至深。
字面上说“北阙休上书”,实际上表达的正是“魏阙心常在,金门诏不忘”的情意。只不过这时他才发觉以前的想法太天真了;原以为有了马周“直犯龙颜请恩泽”的先例,唐天子便会代代如此;现在才发现:现实是这样令人失望。因而一腔幽愤,从这“北阙休上书”的自艾之言中倾出。明乎此,“南山归敝庐”本非所愿,不得已也。诸般矛盾心绪,一语道出,读来自有余味。
三四句具体回述失意的缘由。“不才明主弃”,感情十分复杂,有反语的性质而又不尽是反语。诗人自幼抱负非凡,“执鞭慕夫子,捧檄怀毛公,感激遂弹冠,安能守固穷!”他也自赞“词赋亦颇工”。其志如此,其才如此,何谓“不才”!因此,说“不才”既是谦词,又兼含了有才不被人识、良骥未遇伯乐的感慨。而这个不识“才”的不是别人,正是“明主”。可见,“明”也是“不明”的微词,带有埋怨意味的。此外,“明主”这一谀词,也确实含有谀美的用意,反映他求仕之心尚未灭绝,还希望皇上见用。这一句,写得有怨悱,有自怜,有哀伤,也有恳请,感情相当复杂。而“多病故人疏”比上句更为委婉深致,一波三折;本是怨“故人”不予引荐或引荐不力,而诗人却说是因为自己“多病”而疏远了故人,这是一层;古代,“穷 ”、“病”相通,借“多病”说“途穷”,自见对世态炎凉之怨,这又是一层;说因“故人疏”而不能使明主明察自己,这又是一层。这三层含义,最后一层才是主旨。
求仕情切,宦途渺茫,鬓发已白,功名未就,诗人怎能不忧虑焦急!五六句就是这种心境的写照。白发、青阳(春日),本是无情物,缀以“催”“逼”二字,恰切地表现诗人不愿以白衣终老此生而又无可奈何的复杂感情。
也正是由于诗人陷入了不可排解的苦闷之中,才使他“永怀愁不寐”,写出了思绪萦绕,焦虑难堪之情态。“松月夜窗虚”,更是匠心独运,它把前面的意思放开,却正衬出了怨愤的难解。看似写景,实是抒情:一则补充了上句中的“不寐”,再则情景浑一,余味无穷,那迷蒙空寂的夜景,与内心落寞惆怅的心绪是何等相似!“虚”字更是语涉双关,把院落的空虚,静夜的空虚,仕途的空虚,心绪的空虚,包容无余。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王维:《鹿柴》)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关山月》)
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独坐敬亭山》)
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归园田居》)
9.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
11.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12.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李叔同:《送别》)
13.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夏完淳:《别云间》)
14.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王湾《次北故山下》)
15.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王安石《登飞来峰》)
1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17.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18.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9.*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早发白帝城》)
20.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
2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2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
23.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
24.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王昌龄《从军行》)
山行--- 唐朝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古风----李白
终南山诗词解析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作者:
李白(701-762)当然是大家公认的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天才诗人之一,大多数人认为他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词人。他祖籍陇西(今甘肃),一说生于中亚,但少年时即生活在蜀地,壮年漫游天下,学道学剑,好酒任侠,笑傲王侯,一度入供奉,但不久便离开了,后竟被流放到夜郎(今贵州)。 他的诗,想象力“欲上青天揽明月”,气势如“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确无人能及。北宋初年,人们发现《菩萨蛮》“*林漠漠烟如织”和《忆秦娥》“秦娥梦断秦楼月”两词,又尊他为词的始祖。有人怀疑那是*所托,至今聚讼纷纭。其实,李白的乐府诗,当时已被之管弦,就是词的滥觞了。至于历来被称为“百代词曲之祖”的这两首词,格调高绝,气象阔大,如果不属于李白,又算作谁的作品为好呢?
注释:
终南山:在今陕西西安市南,地*京城而又山林幽静。
翠微:青翠的山坡。
松风:指古乐府《风入松》曲,也可作歌声随风入松林解。
机:世俗的心机。
【赏析】:
这是一首田园诗,是诗人在长安供奉翰林时所写。只写一次很*常的`作客经过,但写出了很淳朴的感情。全诗写月夜在长安南面的终南山,去造访一位姓斛斯的隐士。斛斯山人想来是一位隐士,同时是李白的好朋友。诗写暮色苍茫中的山林美景和田家庭院的恬静、流露出诗人的称羡之情。此诗以田家、饮酒为题材,很受陶潜田园诗的影响。
诗以“暮”开首,为“宿”开拓。相携欢言,置酒共挥,长歌风松,赏心乐事,自然陶醉忘机。这些都是作者真情实感的流溢。
1、南山一桂树,上有双鸳鸯。
2、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
3、山影送斜辉,波光迎素月。
4、岸苇新花白,山梨晚叶丹。
5、忆在山中时,丹桂花葳蕤。
6、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7、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双调》
8、唐寝汉陵无麦饭,山蹊野径有梨花。
9、岘山一夜玉龙寒,凤林千树梨花老。
10、楼压黄河山满坐,风清水凉谁忍卧。
11、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渡荆门送别》
12、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送桂州严大夫》
13、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无题》
14、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山行》
15、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饮酒·其五》
16、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古风·其十九》
17、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夜雨寄北》
18、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登庐山五》
19、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题西林壁》
20、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早秋单父》
21、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登飞来峰》
22、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钱塘湖春行》
23、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白雪歌送武》
24、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酬乐天扬州》
忆江南古诗词
在学*、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忆江南古诗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忆江南旧居(唐·雍陶)
闲思往事在湖亭,亭上秋灯照月明。
宿客尽眠眠不得,半窗残月带潮声。
送客(唐·陈子昂)
故人洞庭去,杨柳春风生。
相送河洲晚,苍茫别思盈。
白蘋已堪把,绿芷复含荣。
江南多桂树,归客赠生*。
山路见梅感而有作(唐·钱起)
莫言山路僻,还被好风催。
行客凄凉过,村篱冷落开。
晚溪寒水照,晴日数蜂来。
重忆江南酒,何因把一杯。
江南春(唐·张籍)
江南杨柳春,日暖地无尘。
渡口过新雨,夜来生白蘋。
晴沙鸣乳燕,芳树醉游人。
向晚青山下,谁家祭水神。
采莲曲(南北朝·刘孝威)
金桨木兰船,戏采江南莲。
莲香隔浦渡,荷叶满江鲜。
房垂易入手,柄曲自临盘。
露花时湿钏,风茎乍拂钿。
和常州崔使君咏后庭梅二首 其一(唐·孙逖)
闻唱梅花落,江南春意深。
更传千里外,来入越人吟。
弱干红妆倚,繁香翠羽寻。
庭中自公日,歌舞向芳阴。
感遇十二首 其三(唐·张九龄)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忆江南 其一(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忆江南 其二(唐·白居易)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忆江南 其三(唐·白居易)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
忆江南 其一(唐·皇甫松)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
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潇潇。
描写云南的古诗词
云南这个名字据说是因“彩云之南”得来,另一说法是因位于“云岭之南”而得名。云南也因丽江古城、束河古镇、泸沽湖、拉市海、大理古城、和顺古镇、玉龙雪山、滇池、翠湖、异龙湖、抚仙湖等风景名胜成了这几年的旅游热地。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描写云南的古诗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送云南上人》
作者: 释行海 (宋代)
雁云蛩雨异乡秋,闻道君家水石幽。
时节飘零皈去好,路歧南北使人愁。
《云南即事》
作者: 楼琏(明代)
五云南国在天涯,六诏山川景物华。
摩岁中山标积雪,纳夷流水带金沙。
翠蛙鸣入云中树,白雉飞穿洞口花。
独有江南征戍客,寻常清梦苦思家。
《奉和鲁望四明山九题云南》
作者: 皮日休(唐代)
云南背一川,无雁到峰前。墟里生红药,人家发白泉。
儿童皆似古,婚嫁尽如仙。共作真官户,无由税石田。
《大观楼长联》
作者:孙髯翁
上联: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下联: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云南曲》
作者:刘湾(唐代)
百蛮乱南方,群盗如猬起。骚然疲中原,征战从此始。
白门太和城,来往一万里。去者无全生,十人九人死。
岱马卧阳山,燕兵哭泸水。妻行求死夫,父行求死子。
苍天满愁云,白骨积空垒。哀哀云南行,十万同已矣。
《四明山诗云南》
作者: 陆龟蒙(唐代)
云南更有溪,丹砾尽无泥。药有巴?卖,枝多越鸟啼。
夜清先月午,秋*少岚迷。若得山颜住,芝差手自携。
[南北朝]何逊
林密户稍阴,
草滋阶欲暗。
风光蕊上轻,
日色花中乱。
相思不独欢,
伫立空为叹。
清谈莫共理,
繁文徒可玩。
高唱子自轻,
继音予可惮。
注释:
【1】风光:在风中闪动的草木之光色。谢胱《和徐都曹出新亭渚》诗云“风光草际浮。”李周翰注云:‘‘风本无光,草上有光色,风吹动之,如风之有光也。”
【2】高唱:指范云赠诗。范诗有“布鼓诚自鄙”句,是自谦的话,本句针对范诗“布鼓”句。
【3】继音:言答范诗。
【4】予可惮:是自励之辞,就是何可惮呢。惮,畏难的煮恩。
作品赏析:
赠答诗是古人一种交际手段,因此答诗讲究与赠诗意义相应,又因地位之别,在命意运藻上更注重恰如其分。这些在南朝,较唐代更严。何逊答诗也为十句,与范云原唱丝丝入扣,而意思甚深。
范来诗前四句分二层写景,何也先以四句景语作二层写答之,但意象迥别。先写*景,再写远景,林密树繁,虽是春日,而门前却微觉阴沉,阶前新草欲滋,但却缺少充分的阳光;相反远处花丛中光风轻拂嫩蕊,日色闪耀其中,这才是春之骄子。这景象分明是把自己比作阶前草而以花丛比幸运者,语意针对来诗比自己为得春天哺育的春桂青蒲,而谓自己其实并不真正幸运,并未受到与他人相等的照顾。
中二句是转折,从上述景象对比中,诗人说:我也很想念您范云前辈,因而郁郁不欢,独自伫立,频频空叹。这是因来诗“临花空相望,对酒不能歌”而作答的,而意思甚曲。“不独欢”、“空为叹”是真情,是因前四句自觉命运不佳,日光偏照他人而生的,但字面却说自己与前辈同怀相思之情。这情恐怕不很真切。同在一郡,过从甚便,而何以前此已“绝经过”,来诗相招了又何不命驾速往,却还“伫立”不前呢?真是深可玩味。
然而“清谈”二句,多少透出了其中消息。这二句应来诗称自己多绮思佳作而为答。南朝玄风甚盛,清谈是时尚,能说胜理,即为时重,而文章之学则等而下之了。诗说:无人与我共作清谈而究胜理,只有您所说的绮思繁文空为自我欣赏。这里最可细味的是来诗只说“绮文”,答诗却拈出个“清谈莫共理”来,言外之意,颇有怪范云只以文章许自己而未见我清谈之胜的意味。
钟离春·钟离春
杨维桢〔元代〕
钟离春,白头深目凹鼻唇,皮肤若烟面如尘。手有五色之彩线,为君补衮成天文。渐台之君荒且忮,明朝夷台作*地。太子择日正储位,钟离在宫齐国治。
钟山钟
李廌〔宋代〕
延*双剑朝丰城,钟山之钟挟以行。延*春浪拂天地,左右两龙雷火鸣。
建隆真人君八极,河伯效珍宝钟出。不似汾睢发鼎光,泛泛逆流浮万镒。
诏赐阊阖濯龙宫,声掩景阳闻九重。吾闻此钟亦神物,独肯寒溪就埋没。
钟陵夜宿闻钟
范梈〔元代〕
中年江海梦灵皇,夜半闻钟似上阳。一百八声犹未已,更兼云外雁啼霜。
步伦内翰送钟进士南归韵送钟天庆上京
王希文〔明代〕
东风花外迓来骖,陋巷荣增草树酣。君既高轩临白日,我犹尘屦走青岚。
寸心几负迎兼送,双脚多岐北又南。别后相思逢过雁,封书应倩白云缄。
钟髯歌赠钟生
丘逢甲〔清代〕
英雄困厄竖子贵,丈夫灭尽须眉气。钟生乃独以髯豪,况复奋髯敢论事。
少年浩歌苍梧怨,地老天荒写幽恨。掉头不住出国门,濩落故山髯尚健。
髯参不为为髯仙,沧桑转眼年复年。金丹未成髯已戟,儿女牵挽难登天。
掀髯大笑世人惑,流传髯论极豪墨。髯乎其善保此髯,勿与纤儿争白黑。
世间不见虬髯公,扶馀坐失无英雄。超伦轶群有髯在,令我神往沧溟东。
于阗钟歌送灵彻上人归越(钟在越灵嘉寺,从天竺飞来)
窦庠〔唐代〕
海中有国倾神功,烹金化成九乳钟。精气激射声冲瀜,
护持海底诸鱼龙。声有感,神无方,连天云水无津梁。
不知飞在灵嘉寺,一国之人皆若狂。东南之美天下传,
环文万象无雕镌。有灵飞动不敢悬,锁在危楼五百年。
有时清秋日正中,繁霜满地天无风。一声洞彻八音尽,
万籁悄然星汉空。徒言凡质千钧重,一夫之力能振动。
大鸣小鸣须在君,不击不考终不闻。高僧访古稽山曲,
终日当之言不足。手提文锋百炼成,恐刜此钟无一声。
游钟石寺问名寺之因缘老僧指门旁石如覆钟状赋诗一首邀何袭明登仕同赋
孙觌〔宋代〕
月斧琢朣胧,团栾覆石钟。连络青云根,点注碧藓封。
补天记女娲,移山诧愚公。当年偶遗漏,堕此草莽中。
奇礓久沦蛰,化出金仙宫。老僧惯见之,笑视瓦砾同。
砺角戏乌犍,迸火敲青童。摩挲问亡恙,千岁今一逢。
堂堂张茂先,扣以蜀井桐。噌吰振林莽,叱吸万窍风。
澒洞众壑满,吼彻九地通。狂奔窜幽魅,惊怒拔老龙。
丰山霜露零,彭蠡波浪舂。一鸣固有待,寸筳那得攻。
水曹笔五色,东序罗笙镛。辟易四坐倾,蹴蹋万马空。
伟兹抱奇音,伴我窥灵踪。赋诗乃不如,露草号秋虫。
同张静峰诸公泊舟登钟鸣洞得钟字二首 其一
翁万达〔明代〕
落日半江江上峰,岩开面面金芙蓉。何年鬼斧凿天巧,入夏烟花迟客踪。
船锁暮云喧聚缆,石鸣空洞扣悬钟。行边兼得探灵异,适兴何须谷口逢。
同张静峰诸公泊舟登钟鸣洞得钟字二首 其二
翁万达〔明代〕
洞口玲珑垂玉钟,仙山绛节偶相从。枫林初听蝉声度,银汉倒看峰影重。
呼酒共依丹灶湿,题名应有紫霞封。他时鱼鸟解相忆,不是巫阳云雨踪。
南风歌古诗词
古诗原文
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译文翻译
南风清凉阵阵吹啊,可以解除万民的愁苦。
南风适时缓缓吹啊,可以丰富万民的财物。
注释解释
南风:东南风,又称薰风(薰是清凉温和的意思)。
愠:含怒,怨恨,忧愁。
时:适时,及时,合时宜的。
阜:丰富。
诗文赏析
《南风歌》相传为舜帝所作。《礼记·乐记》曰:“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古今乐录》曰:“舜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史记·乐书》曰:“舜歌《南风》而天下治,《南风》者,生长之音也。舜乐好之,乐与天地同,意得万国之欢心,故天下治也。”明初,晋王朱(木冈)展扩太原城,新增修大南门,取《南风歌》之意,原南门命名为承恩门,即辛亥革命后的首义门,新南门命名为迎泽门。
此诗前两句始见战国尸佼的《尸子·绰子篇》,全诗始出三国魏王肃收集编撰的《孔子家语·辩乐解》。《孔子家语》是王肃伪托之作,今人因而怀疑《南风歌》也是*伪作。舜为传说人物,其“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很可能是小说家笔法。不过据考证,《南风歌》自战国后已广为人知。今人逯钦立指出:“《史记》已言歌《南风》之诗。冯衍《显志赋》又云咏《南风》之高声。步骘《上疏》亦言弹五弦之琴,咏《南风》之诗。俱证《尸子》以后,此诗传行已久。谓为王肃伪作,非是。”(《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王力则从音韵学的角度指出:此诗“以‘时’‘财’为韵,这种古韵也决不是汉以后的人所能伪造的”(《汉语诗律学》)。当然,这首句式整齐、诗语明朗、抒情优美的《南风歌》,也不可能是舜帝时代的原作,而是在口耳相传的过程中,经过了*的加工和润色的。
全诗四句,但情思复杂。它借舜帝口吻抒发了先民对“南风”既赞美又祈盼的双重感情。因为,清凉而适时的南风,对万民百姓的生活是那样重要,那样不可缺少。
“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这是就苦夏的日常生活而言。赤日炎炎,暑气如蒸,百姓怎能无怨?而南风一起,天气转凉,万民必有喜色。所谓薰风兼细雨,喜至怨忧除。白居易《首夏南池独酌》“熏风自南至,吹我池上林”,就是表达了这种情怀。“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清凉的南风可以解民之愠,适时的南风则可以阜民之财,由日常生活转而到收成财物,诗意更进一层。《礼记·乐记》曰:“天地之道,寒暑不时则疾,风雨不节则饥。”可见,“南风”的“阜民之财”比之“解民之愠”更为重要,也更为令人祈盼。因此,前人大都从这方面来阐释诗旨。司马迁说:“《南风》之诗者,生长之音也。”(《史记·乐书》)王肃也说:“《南风》,育养民之诗也。”概言之,《南风》之歌,即赞颂“南风”煦育万物、播福万民的恩泽之歌。
善读诗者,当悟诗外之旨。其实,先民们对“南风”的赞颂和祈盼,也正反映了他们在自然力面前的无可奈何和无能为力。热烈虔诚的赞颂里,潜藏着忧郁无奈的心情。不过,由于对“南风”的赞颂和祈盼,是通过拟想中的`舜帝口吻表达的。因此,经后世儒家诗评家的阐释,“南风”逐渐具有比兴之意,并成为帝王体恤百姓的象征意象;历代诗人也常以“南风”来称颂帝王对百姓的体恤之情和煦育之功。在古代诗歌语词中,“南风”是最具美颂色彩的意象之一。
在艺术形式上,诗句错落,诗节对称;押韵讲究,重章复唱;辞达而意显,声曼而情婉,这是《南风歌》的主要特点。这种类似楚辞格调的艺术特色,同它在流传过程中得到加工润色的“第二重创作”,有着密切关系。
古诗词中的钟南山
中国钟南山爷爷的古诗
终南山中的古诗词
赞颂钟南山的古诗
赞美钟南山的古诗
南山在古诗词中的意象
南山雪的古诗词
古诗词里的南山
钟南山名言
徐悲鸿的钟南山古诗
含有南山的古诗词
南山有关的古诗词
描写中国钟南山爷爷的古诗
钟南山唐王维的古诗
古诗词里的南山在哪
古诗中有南山的
赞美终南山的古诗词
描写南山寺的古诗词
终南山望余雪的古诗词
带有南山北岸的古诗词
54个字的古诗词终南山
古诗中的南山指哪座山
有关终南山的诗词
赞美钟南山院士的英雄古诗
赞美江南山水的古诗词
写济南山河水的古诗词
陕西省终南山的古诗词
跟中南山有关的古诗
望南山的古诗
关于南京钟山的古诗词
表示从没见过的古诗
喜欢山和海的古诗
描写夏季三伏天热的古诗
内向性格的古诗词
做生意红火的古诗
对旧生活的怀念古诗
相聚和别离的古诗
关于警告读书的古诗
经常会在高考出现的古诗
鹧鸪为题的古诗
爱家爱国的散文或者古诗
含有兰舟的古诗
形容人艳遇的古诗
山东主题的古诗
夸爸爸的古诗词
古诗中的比喻作用
古诗词表达对丈夫的情话
形容油条美味佳肴的古诗
儿孙膝下的古诗
寻找知己难得到的古诗词
女生名字可爱的古诗词
含有花瓶的诗词的古诗
红枣的七律古诗
家中无人门口杂草丛生的古诗文
带锁字的古诗
酒醉红尘的古诗
初学者写古诗的方法
形容女人秀气的古诗
带吴的古诗
陈建森的古诗
河边的姑娘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