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可爱的古诗词

关于小儿可爱的古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小儿可爱的古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小儿可爱的古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小儿可爱的古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k+) 语录(112) 说说(756) 名言(1) 诗词(9k+) 祝福(76) 心语(43)

  • 形容孩子天真可爱的古诗词

  • 孩子,可爱
  • 形容孩子天真可爱的古诗词

      孩子们是可爱的,他们天真,坦白,热情,心里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没有丝毫虚伪,没有丝毫勉强。下面是关于形容孩子天真可爱的古诗词的内容,欢迎阅读!

      1、采白莲: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唐·白居易《池上》)

      2、呼牛归:

      “日暮鸟雀稀,稚子呼牛归。住处无邻里,柴门独掩扉”(唐·丘为《泛耶溪》)

      3、不识月: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唐·李白《古朗月行》)

      4、解方言:

      “旧国迷江树,他乡*海门。移家南渡久,童稚解方言。”(唐·皇甫冉《同诸公有怀绝句》)

      5、摘扁豆:

      “古巷少人行,新月弯弯瘦,藤萝满墙头,儿童摘扁豆。”(佚名)

      6、咏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唐·骆宾王《咏鹅》)

      7、学人拜新月:

      “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唐·施肩吾《幼女词》)

      8、学小姑:

      “下床着新装,初学小姑拜。低头羞见人,双手结群带。”(明·毛铉《幼女词》)

      9、骑黄牛: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清·袁枚《所见》)

      10、折扬柳:

      “柳条三尺长,明日清明节。江南小儿女,采作流苏结。”(清·许虬《折扬柳歌》)

      11、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12、念牧童: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唐·王维《渭川田家》)

      13、学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唐·胡令能《小儿垂钓》)

      14、弄钓: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唐·白居易《观游鱼》)

      15、追黄蝶: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宋·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16、关柴门: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唐·崔道融《溪居即事》)

      17、恋小车:

      “见人初解语呕哑, 不肯归眠恋小车。一夜娇啼缘底事, 为嫌衣少缕金华。”(唐·韦庄《与小女》)

      18、笑问客: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19、吹短笛: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雷震《村晚》)

      20、开门:

      “无事经年别远公,帝城钟晓忆西峰。炉烟消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唐·李商隐《忆匡一师》)

      21、不识衣冠:

      “萋萋芳草春绿,落落长松夏寒。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唐·王维《田园乐》)

      22、指路: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杜牧《清明》)

      23、挑促织: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叶绍翁《夜书所见》)

      24、吹曲:

      “谁人得似牧童心,牛上横眠秋听深。时复往来吹一曲,何愁南北不知音!”(唐·卢肇《牧童》)

      25、载诗:

    [阅读全文]...

2022-03-28 06:41:37
  • 形容儿童天真可爱的诗句(儿童可爱的古诗词)

  • 儿童,可爱
  • 有人说,童年的记忆就像一张纸,最初印上的东西怎么也抹不掉。

    那么,那些童年时摇头晃脑背诵的古诗词,你还记得几首,曾经耳熟能详的词句,你是不是还能脱口而出呢?

    天真烂漫的童年时光里,因为有了那些清新自然朗朗上口的古诗词,从而令长大后的回忆亦都余味悠长口齿噙香。

    小诗词,大境界。现在,就分享三首简单自然的古诗和您共赏,和我一起去邂逅可爱的童年时光。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宋 邵雍《山村咏怀》

    赏析:阳春三月,惠风和畅,诗人郊外踏青,乡野风光清新又明亮,让人感到特别的轻松愉悦。

    一路行来,路边不仅有供有游人歇息的亭子,还有一朵朵怒放的野花,不知不觉间诗人就走出了二三里地之远。眼前是一个只有四五户人家的小村庄,此时,正是午饭时间,炊烟袅袅,小村庄安安静静的,温馨又明亮。

    郊外踏青,胜似闲庭信步,鲜花作伴,亭台相随,小村庄午炊刚起,恬静怡人的原野风光令人诗人流连忘返,陶醉其中。

    在动人春色不须多。虽然是几组简单的数字,却铺陈出一幅自然清新春风骀荡的乡村画卷,那纯粹明亮的色彩令人感到舒适惬意,心生安静。

    境由心生,写出如此天真烂漫春色的诗人必定有着明亮闲适的心境,其积极的人生态度由此可见一斑。

    诗人简介:邵雍,字尧夫,自号安乐先生,宋朝人,学有大成,两次被举荐,均称疾不赴,有《观物内外篇》等著述传世。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总不见。——清 郑板桥《咏雪》

    赏析:洁白的雪花漫天飞舞,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庭院中的诗人仰头头数着这一片又一片飘飞的雪花。

    只是,成千上万片的雪花飘飘洒洒数也数不清,它们飞入梅花从中转瞬就消失不见了。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广袤无垠的天地间,春雪满空,寒梅吐蕊,雪花入梅,梅花噙雪,馨香细细,清新怡人,春天的气息就是这么势不可挡地扑面而来。

    数雪花,可见诗人天真烂漫的一面,雪花漫天,又见其豪迈奔放的一面,雪花入梅,又见其婉约柔情的一面,真是一个百变的诗人。

    看似简单的数字罗列,且起句*白无奇,像顺口溜一般,给人不过如此的感觉,不料诗人却是早已卯足了劲做足了功课,因为他的后两句一下子就把整首诗从低谷推向了奇峰,令人精神为之一振。

    诗人简介:郑板桥,字克柔,清代文学家、书画家,扬州八怪之一,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为官清廉,书画成就斐然,有《板桥全集》等著作传世。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唐 李峤《风》

    赏析:自然界的风真是无所不能,它既能吹落秋天金黄的树叶,也能吹开二月明媚的鲜花,不但过江的时候能掀起滔天巨浪,进入竹林的时候还能令万竿翠竹为之倾倒。

    秋风萧瑟,春风化雨,真是神来之笔,全篇不见一个“风”字,诗人却能令人感到那顽皮可爱的风无处不在。

    柔弱的风,强悍的风,凄婉的风,多情的风,自然界的风千变万化,让人不得不爱,又令人惧之三分。

    全诗仅用短短二十个字,就摄尽了风的魂魄,让读者既能看到其柔情似水温婉怡人的一面,亦能见到它排山倒海气势恢宏的一面,可见诗人笔力之深厚。

    诗人简介:李峤,字巨山,唐代诗人,诗*王勃,以文辞著称,与杜审言等并称“文章四友”,有《杂诗咏》等著作传世。

    远看山有色,*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王维

    既是一首诗,也是一幅画,同时还是一个有趣的谜语,诗人怀揣一颗童心写就的小诗,仿佛一幅色彩清新的山水画,徐徐地展开在天真懵懂的孩童面前。

    小诗词,大境界,那些令人百读不厌的小诗,带着香甜的糖果的味道,它们既可以陶冶孩子们的心灵,还可以给予他们许多美丽的遐想,和美好的憧憬,那是童年幸福的味道。

    那么,这种幸福美好的味道,和那份清新明亮的旧时光,您还记得么?

    [阅读全文]...

2022-05-22 19:08:02
  • 小儿垂钓的古诗

  • 小儿垂钓的古诗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儿垂钓的古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注释

      蓬头:是形容小孩可爱。稚子:年龄小的、懵懂的孩子。垂纶(lún):钓鱼。纶,钓鱼用的丝线。

      莓(méi):是指一种野草。苔:苔藓植物。映:遮映。

      借问:指向人打听问路。

      应(yìng):是指回应,答应,理睬。

      译文

      一个头发蓬乱的小孩子正在学垂钓,侧身坐在青苔上绿草映衬着他的身影。

      遇到有人问路,他老远就招着小手,因为不敢大声应答,唯恐鱼儿被吓跑。

      创作背景

      《小儿垂钓》这首诗是胡令能到农村去寻找一个朋友,向钓鱼儿童问路后所作。其具体创作时间未得确证。

      赏析

      在所有唐诗中,写儿童的题材是比较少,因此而显得可贵。此诗分垂钓和问路两层,第一、二句重在写形:垂钓,第三、四句重在传神:问路。

      第一、二句,“蓬头”写小孩的外貌,突出了小孩的幼稚顽皮,天真可爱。“垂纶”即题目中的“垂钓”,也就是钓鱼。诗人对这垂钓小儿的形貌不加粉饰,直写出山野孩子头发蓬乱的本来面目,使人觉得自然可爱与真实可信。“学”就是这首诗的诗眼。这个小孩子初学钓鱼,所以特别小心。在垂钓时,“侧坐”姿态,草映其身,行为情景,如在眼前。“侧坐”带有随意坐下的意思。侧坐,而非稳坐,正与小儿初学此道的心境相吻合。这也可以想见小儿不拘形迹地专心致志于钓鱼的情景。“莓苔”,泛指贴着地面生长在阴湿地方的低等植物,从“莓苔”不仅可以知道小儿选择钓鱼的地方就是在阳光罕见人迹罕到的所在,更是一个鱼不受惊、人不暴晒的颇为理想的钓鱼去处,为后文所说“怕得鱼惊不应人”做了铺垫。“草映身”,也不只是在为小儿画像,它在结构上,对于下句的“路人借问”还有着直接的承接关系──路人之向小儿打听问路,就因为看得见小儿。

      后两句中“遥招手”的主语还是小儿。当路人问道,小儿害怕应答惊鱼,从老远招手而不回答。这就是从动作和心理方面来刻划小孩,有心计,有韬略,机警聪明。小儿之所以要以动作来代替答话,就是害怕把鱼惊散。小儿的动作就是“遥招手”,说明小儿对路人的问话并非漠不关心。小儿在“招手”以后,又怎样向“路人”低声耳语,那就是读者想象中的事,诗人再没有交代的必要,所以,在说明了“遥招手”的`原因以后,诗作也就戛然而止。

      这首诗七绝写小儿垂钓别有情趣。诗中没有绚丽的色彩,没有刻意的雕饰,就似一枝清丽的出水芙蓉,在*淡浅易的叙述中透露出几分纯真、无限童趣和一些专注。

      拓展:《小儿垂钓》古诗改写

      在一个万里无云的上午,有一个小孩出来钓鱼。

      他蹦蹦跳跳的来到一片树林。他左瞧瞧,右望望,东看看,西张张。终于找到了一块风水宝地——池塘。池塘旁有许多的芦苇,还有一块大石头,石头上长满了苔藓。这

      里十分隐蔽。连鱼儿都难以察觉,他装好鱼饵,拿起鱼竿,高高举起,用力向前一抛,湖面上顿时荡漾起圆晕。他侧着身子,坐在石头上,专心致志地钓起鱼来。

      这时有位路人走来。他迷了路,想回城里。可还没有找到正确的路。这时,他眼前一亮:前面有个小孩!

      他问道:小朋友,知道从这儿怎么去城里吗?小孩吃了一惊,心想:他若再喊,鱼会吓跑的!于是便摆摆手。示意不要打扰他钓鱼。路人却以为他没听见,便再次大声喊:小孩,从这怎么去城里?小孩急了,他再次摆摆手,还指了指手里的鱼竿。

      路人恍然大悟,低声问道:请小朋友指个路,好吗?说完,还特意双手抱拳,表示请教。小孩朝远处一指。路人明白了,告别小孩,心里还称赞:这小孩真专心。接下来他上路了。小孩松了一口气,继续钓鱼。过一会儿,就钓了许多鱼。满载而归。

    [阅读全文]...

2022-03-11 13:22:47
  • 古诗小儿垂钓

  •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注释:

      1、蓬头:头发乱蓬蓬的。

      2、稚子:年龄小的孩子。

      3、垂纶:钓鱼。纶:钓鱼用的丝线。

      4、莓:一种小草。

      5、苔:苔藓植物。

      6、借问:向人打听。

      7、鱼惊:鱼儿受到惊吓。

      8、应:回应,答应。

      9、映:遮映

      译文:

      一个蓬头稚面的小孩学着大人钓鱼,斜着身子坐在野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子。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连忙远远地招了招手,害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

      赏析:

      这是一首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作。在唐诗中,写儿童的题材比较少,因而显得可贵。这首七绝写小儿垂钓别有情趣。前两句叙述、描写,从外形着笔,是实写。后两句诗侧重神态来写。此诗没有绚丽的色彩,没有刻意的雕饰,就似一枝清丽的出水芙蓉,在*淡浅易的叙述中透露出几分纯真、无限童趣和一些专注。

      一二句重在写形,三四句重在传神。稚子,小孩也。“蓬头”写其外貌,突出了小孩的幼稚顽皮,天真可爱。“纶”是钓丝,“垂纶”即题目中的“垂钓”,也就是钓鱼。诗人对这垂钓小儿的形貌不加粉饰,直写出山野孩子头发蓬乱的本来面目,使人觉得自然可爱与真实可信。在垂钓时,“侧坐”姿态,草映其身,行为情景,如在目前。“侧坐”带有随意坐下的意思。这也可以想见小儿不拘形迹地专心致志于钓鱼的情景。“莓苔”,泛指贴着地面生长在阴湿地方的低等植物,从“莓苔”不仅可以知道小儿选择钓鱼的地方是在阳光罕见人迹罕到的所在,更是一个鱼不受惊、人不暴晒的颇为理想的钓鱼去处,为后文所说“怕得鱼惊不应人”做了铺垫。“草映身”,也不只是在为小儿画像,它在结构上,对于下句的“路人借问”还有着直接的承接关系──路人之向他打问,就因为看得见他。

      后两句中“遥招手”的主语还是小儿。当路人问道,稚子害怕应答惊鱼,从老远招手而不回答。这是从心理方面来刻划小孩,有心计,有韬略,机警聪明。他之所以要以动作来代替答话,是害怕把鱼惊散。他的动作是“遥招手”,说明他对路人的问话并非漠不关心。他在“招手”以后,又怎样向“路人”低声耳语,那是读者想象中的事,诗人再没有交代的必要,所以,在说明了“遥招手”的原因以后,诗作也就戛然而止。

    [阅读全文]...

2022-02-28 21:08:37
  • 小学爱国古诗词

  • 小学
  • 小学爱国古诗词

      1、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陆游《病起书怀》

      2、白头灯影凉宵里,一局残棋见六朝。钱谦益《金陵后观棋绝句六首选一》

      3、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病起书怀》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5、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秋瑾《对酒》

      6、宁不知倾城与倾国。李延年《北方有佳人》

      7、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杨炎正《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

      8、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韦庄《台城》

      9、寸寸山河寸寸金。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10、汉天子,方鼎盛,四百州。黄庭坚《水调歌头落日塞垣路》

      11、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1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13、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岑参《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14、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5、倚高寒、愁生故国,气吞骄虏。张元干《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

      16、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17、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梁启超《读陆放翁集》

      18、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陆游《陇头水》

      19、七国三边未到忧,十三身袭富*侯。李商隐《富*少侯》

      20、荆山长号泣血人,忠臣死为刖足鬼。李白《鞠歌行》

      21、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为家共饮和。洪秀全《吟剑诗》

      22、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李白《九日龙山饮》

      23、今日楼台鼎鼐,明年带砺山河。刘过《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

    [阅读全文]...

2022-07-05 20:57:35
  • 小学的古诗词

  • 小学,写作
  • 小学的古诗词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的古诗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送别诗:

      李白登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唐·李白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明年春草绿,王孙归不归?《山中送别》唐·王维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唐·高适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渭城曲》唐·王维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洲。与君别离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唐·王勃

      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王观

      二、思乡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唐·李白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安。《逢入京使》唐·岑参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秋思》唐·张籍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元·马致远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催。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闻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春望》唐·杜甫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长相思》清·纳兰性德

      遥夜人何在,澄潭月里行。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西江夜行》唐·张九龄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梦李白》唐·杜甫

      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随园诗话》清·袁枚

      三、节日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宋·王安石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唐·杜牧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乞巧》唐·林杰

    [阅读全文]...

2022-04-16 15:35:25
  • 形容小孩可爱的诗词

  • 可爱,小孩,文学
  • 形容小孩可爱的诗词

      唐诗宋词是我国古典文化的精髓,在诗词中徜徉,清梦如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坚守和执着,它们诠释着我们的个性和灵魂。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形容小孩可爱的诗词,欢迎阅读。

      1、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2、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叶绍翁《夜书所见》

      3、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袁枚《所见》

      4、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白居易《池上》

      5、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胡令能《小儿垂钓》

      6、十年种木,一年种谷,都付儿童。——元好问《人月圆·重冈已隔红尘断》

      7、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杨万里《舟过安仁》

      8、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雷震《村晚》

      9、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李忱《吊白居易》

      10、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11、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贾岛《寻隐者不遇/孙革访羊尊师诗》

      12、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胡令能《小儿垂钓》

      13、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14、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辛弃疾《清*乐·村居》

      15、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16、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蒋士铨《岁暮到家》

      17、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白居易《观游鱼》

      18、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乐·村居》

      19、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吕岩《牧童/令牧童答钟弱翁》

      20、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杜甫《月夜》

      21、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苏轼《花影》

      22、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买。——范成大《卖痴呆词》

      23、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24、半夜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颜仁郁《农家》

      25、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六》

      26、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27、芄兰之叶,童子佩韘。——佚名《芄兰》

      28、家童扫萝径,昨与故人期。——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29、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杜甫《小至》

      30、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元好问《京都元夕》

      31、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黄庭坚《牧童诗》

      32、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张籍《野老歌/山农词》

      33、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34、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苏轼《守岁》

      35、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杨万里《稚子弄冰》

      36、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贯休《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

      37、狎浪儿童,横江士女,笑指渔翁一叶轻。——吴伟业《沁园春·观潮》

      38、先生醉也,童子扶者。——曹德《三棒鼓声频·题渊明醉归图》

      39、雨余溪水掠堤*,闲看村童谢晚晴。——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40、怪见溪童出门望,雀声先我到山家。——刘因《山家·马蹄踏水乱明霞》

      41、牛群食草莫相触,官家截尔头上角。——李涉《牧童词》

      42、儿童漫相忆,行路岂知难。——元好问《倪庄中秋》

      43、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四》

      44、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45、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崔道融《溪居即事》

      46、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王维《渭川田家》

      47、爱向竹栏骑竹马,懒于金地聚金沙。——金地藏《送童子下山》

      48、庭花蒙蒙水泠泠,小儿啼索树上莺。——贯休《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

      49、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的结果《念奴娇·素光练净》

    [阅读全文]...

2022-02-07 22:36:33
  • 《小儿垂钓》古诗改写

  • 《小儿垂钓》古诗改写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儿垂钓》古诗改写,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一个万里无云的上午,有一个小孩出来钓鱼。

      他蹦蹦跳跳的来到一片树林。他左瞧瞧,右望望,东看看,西张张。终于找到了一块风水宝地——池塘。池塘旁有许多的芦苇,还有一块大石头,石头上长满了苔藓。这

      里十分隐蔽。连鱼儿都难以察觉,他装好鱼饵,拿起鱼竿,高高举起,用力向前一抛,湖面上顿时荡漾起圆晕。他侧着身子,坐在石头上,专心致志地钓起鱼来。

      这时有位路人走来。他迷了路,想回城里。可还没有找到正确的路。这时,他眼前一亮:前面有个小孩!

      他问道:小朋友,知道从这儿怎么去城里吗?小孩吃了一惊,心想:他若再喊,鱼会吓跑的!于是便摆摆手。示意不要打扰他钓鱼。路人却以为他没听见,便再次大声喊:小孩,从这怎么去城里?小孩急了,他再次摆摆手,还指了指手里的鱼竿。

      路人恍然大悟,低声问道:请小朋友指个路,好吗?说完,还特意双手抱拳,表示请教。小孩朝远处一指。路人明白了,告别小孩,心里还称赞:这小孩真专心。接下来他上路了。小孩松了一口气,继续钓鱼。过一会儿,就钓了许多鱼。满载而归。

      在一个炎热的中午,蓬头小儿二娃和桃花村里的小伙伴讨论钓鱼,大伙儿都说二娃是个不会钓鱼的小“土包”。但李呆呆都向大伙吹二娃一天可以钓上三条大鲤鱼。二娃常站在一旁听他们说自己,今天二娃向邻居三毛讨教了一套“超级牛”的钓鱼方法,—到大伙面前就自夸:“我才不是‘土包’呢!我今天就钓给你们看,哼!”二娃说完就跑回家拿渔具去了。

      二娃拿着鱼竿,背着鱼筐一跳一跳地跳向河边。“哇!真美,不愧是咱桃花村的*子!”这儿百花盛开,绿草如茵,昆虫们在花朵、草地上开音乐会。小柳树一边让风儿帮自己梳头,一边听昆虫们唱歌,柏树上的小鸟似乎在凑热闹,飞到草地“叽叽喳喳”地歌唱起来。二娃找了一块干净的石头,坐下来,拿了一条小蚯蚓勾在鱼钩上,把鱼竿一抛,“扑嗵”一声,鱼线就在水里了。他那双又大又亮的眼睛紧紧盯着鱼漂,丝毫不敢放松,生怕一不注意就放跑了大鱼。

      鱼漂动了,二娃觉得大鱼快上钩了,这时他听到了一阵阵“沙沙,沙沙”的踩草声。二娃小心翼翼地回头一看,呀!原来是个衣裳破烂的秀才,可见这个秀才走了很远的路。二娃见了心想:等我钓好了鱼,我让他到我家大吃一顿。秀才问:“请问小弟这是……”二娃急忙摇摇手又继续钓鱼,秀才站在一边看着二娃钓鱼。鱼漂再次动了,二娃见了拉起鱼竿,哇,一条大大的鲤鱼。二娃急忙把鲤鱼放进鱼筐,收起鱼向秀才解释清楚,并请秀才到他家吃饭,换衣裳。

      回到村里,小伙伴们都来看二娃钓的大鱼,他得瑟极了!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在一个春光明媚,万物复苏的季节里,村头的小河旁的绿草如茵,远远望去一片嫩绿。在这美丽的草丛中,朵朵野花五颜六色,有的好奇的伸着脑袋张望这个多彩而神奇的世界,有的则昂起头,像是在向人们炫耀自己的美丽。旁边的大柳树在微风中开心地扭动腰肢,在和路人热情地打招呼。再看小河里,不时会漾起阵阵微波,那正是可爱的鱼儿在湖中嬉戏。一切都显得这么宁静,这么祥和,又这么富有勃勃的生机。

      就在这个清晨,一个蓬头垢面的小男孩儿身着大人的灰布褂和灰布裤,拿着一个钓鱼竿,匆匆忙忙地走过弯弯曲曲的乡间小路来到这小河旁。小男孩儿稳稳地坐下来,调换了一个舒适的姿势,然后用鱼竿潇潇洒洒地一甩,两只眼睛目不转睛地盯着河面,嘴里还不时地哼唱着:“我是一个小渔翁,我是钓鱼能手……”由于小男孩儿坐在草丛中,身材比较短小,茂盛的`青草遮住了他的身子。远远望去,只露出蓬乱的头发。小男孩儿憧憬着自己钓上了几十条大肥鱼,回到家和爷爷奶奶一同分享着美味的鱼肉和鱼汤,爷爷奶奶表扬了他……突然,漂儿轻轻地晃动了一下,小男孩儿内心一阵狂喜,猛地一掀鱼竿,可惜的是,鱼儿受惊逃走了。小男孩儿不禁懊悔极了。他又坐下来,心想:这回,我可一定得沉住气,不能太心急。想着,他又继续全神贯注的钓起鱼来。

      过了不大一会儿,漂儿有浮动了起来,并且向下沉去,小男孩儿熟练地拉出鱼竿,就这样,一条红白相间的大鲤鱼便成功地被他钓了出来。正当他继续钓鱼时,只见远处来了一位身穿长袍的老先生经过此处,他凝视小何,好像若有所思。过了一会儿,老先生又露出焦急的神色,好像迷路了似的。正当他张望时,突然又望见坐在小河旁钓鱼的小男孩儿,他礼貌地问:“请问,前边的小朋友,张家庄怎么走?”小男孩儿高高地举起手,往西南的方向指了指。老先生会心的笑了笑,轻轻地道了声:“谢谢你!”然后,就扬长而去了。

      夕阳西下,小男孩儿钓了一条又一条的大肥鱼,看着满满的一篓鱼,他高高兴兴地走回家了。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阳光明媚的清晨,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早早的起了床,轻手轻脚的拿着家里的渔具,出门了。

      来到一个大湖旁,湖里的水很浑浊,小男孩披着一个头蓬松松的黑发。慢慢地从渔具包里拿出钓鱼竿和蚯蚓。将蚯蚓挂在钓鱼竿上,悄悄地把钓鱼竿放进水里。自己侧坐在一块有野花有青苔旁的大石头上,岸边的野花野草很多,这些花草刚好可以遮住小男孩的身体,水里的鱼儿们就不知道有人在钓自己

      小男孩目不转睛的盯着渔标,旁边的任何东西都打扰不了他。一只美丽、漂亮的大蝴蝶飞来了,小男孩当作没有看见,蝴蝶飞到他的头上了,他也当作不知道,小男孩多么专心呐!蝴蝶看到小男孩没反应,只好怏怏地飞走了。一只羽毛鲜艳的小鸟飞来了,在小男孩身边打圈,小男孩不动声色。小男孩不管它了,没想到小鸟却得寸进尺,继续打扰他,在他耳边“叽叽喳喳“地叫,小男孩轻轻地伸出一只手,把小鸟赶走了,之所以是轻轻地,是因为小男孩怕把湖里的鱼儿吓走了,不敢来咬钩了。

      这时,一位路人在大路上朝小男孩喊道:“喂——小朋友!请问你知不知道王刚这个人呐!”小男孩不理睬他,路人以为他没听见,又大声喊道:“小朋友!你知不知道王刚这个人呐!”小男孩还是不理他,路人以为小男孩是个聋子,又看小男孩在远处背对自己摇手,以为他不知道,只好无奈的走了。

      路人走了一会儿,小男孩死盯着的渔标动了,*静的湖面也有了动静,荡起层层浪波,这时,小男孩把钓鱼竿使劲一提,仔细一看,钓起来的是一条又大有肥的鱼,小男孩欣喜不已,非常高兴,把这条大鱼放进鱼篓里。收好渔具,提着鱼篓和渔具箱高高兴兴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准备向爹娘报喜呢

    [阅读全文]...

2022-02-22 17:28:12
小儿可爱的古诗词 - 句子
小儿可爱的古诗词 - 语录
小儿可爱的古诗词 - 说说
小儿可爱的古诗词 - 名言
小儿可爱的古诗词 - 诗词
小儿可爱的古诗词 - 祝福
小儿可爱的古诗词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