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思念李白的古诗词

关于杜甫思念李白的古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杜甫思念李白的古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杜甫思念李白的古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杜甫思念李白的古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5k+) 语录(148) 说说(952) 名言(25) 诗词(13k+) 祝福(122) 心语(8)

  • 杜甫 梦李白·其一_杜甫诗词绝句

  • 杜甫,李白,经典
  • 绝句古诗凝练而隽永,情深而意长,在写作中,掌握经典的绝句古诗能让您的文章增色不少。为此,“励志的句子”为您整理精华《杜甫 梦李白·其一》,愿对您有所启发。

    《梦李白其一》

    作者:杜甫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注释:

    1、明:表明。

    译文:

    为死别往往使人泣不成声,而生离却常令人更加伤悲。

    赏析:

    天宝三年(744),李杜初会于洛阳,即成为深交。乾元元年(758),李白因参加永王李?的幕府而受牵连,被流放夜郎,二年春至巫山遇赦。杜甫只知李白流放,不知赦还。这两首记梦诗是杜甫听到李白流放夜郎后,积思成梦而作。??

    诗以梦前,梦中,梦后的次序叙写。第一首写初次梦见李白时的心理,表现对老友吉凶生死的关切。第二首写梦中所见李白的形象,抒写对老友悲惨遭遇的同情。??故人来入梦,明我长相忆。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这些佳句,体现了两人形离神合,肝胆相照,互劝互勉,至情交往的友谊。??

    诗的语言,温柔敦厚,句句发自肺腑,字字恻恻动人,读来叫人心碎!

    精选阅读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注释

    枫林青:指李白所在;

    关塞黑:指杜甫所居秦陇地带。

    落月两句:写梦醒后的幻觉。看到月色,想到梦境,李白容貌在月光下似乎隐约可见。

    译文

    背景

    赏析

    《长相思其一》

    作者:李白

    长相思,在长安。

    注释:

    1、络纬:又名莎鸡,俗称纺织娘。

    [阅读全文]...

2022-02-13 06:10:04
  • 伟人杜甫思念李白的诗句

  • 杜甫,思念,李白
  • 伟人杜甫思念李白的诗句

      春日忆李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一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梦李白二首

      死别已吞声, 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 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 明我长相忆。

      君今在罗网, 何以有羽翼?

      恐非*生魂, 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 魂返关塞黑。

      落月满屋梁, 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一浪一阔, 无使蛟龙得!

      浮云终日行, 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 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 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 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 若负*生志。

      冠盖满京华, 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 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 寂寞身后事。

      天末怀李白 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一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唐)杜甫 冬日有怀李白

      寂寞书斋里,终朝独尔思。 更寻嘉树传,不忘角弓诗。 短褐风霜入,还丹日月迟。 未因乘兴去,空有鹿门期。

      赠李白 - - 杜甫

      秋来相顾尚飘蓬, 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 飞扬跋扈为谁雄。

    [阅读全文]...

2021-11-27 18:16:33
  • 李白思念家乡的古诗词

  • 李白,思念家乡
  • 李白思念家乡的古诗词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李白思念家乡的古诗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静夜思

      作者: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郢门秋怀

      作者:李白

      郢门一为客,巴月三成弦。

      朔风正摇落,行子愁归旋。

      杳杳山外日,茫茫江上天。

      人迷洞庭水,雁度潇湘烟。

      清旷谐宿好,缁磷及此年。

      百龄何荡漾,万化相推迁。

      空谒苍梧帝,徒寻溟海仙。

      已闻蓬海浅,岂见三桃圆。

      倚剑增浩叹,扪襟还自怜。

      终当游五湖,濯足沧浪泉。

      3、太原早秋

      作者:李白

      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

      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

      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

      4、渡荆门送别

      作者: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5、送郄昂谪巴中

      作者:李白

      瑶草寒不死,移植沧江滨。

      东风洒雨露,会入天地春。

      予若洞庭叶,随波送逐臣。

      思归未可得,书此谢情人。

    [阅读全文]...

2022-07-05 18:20:38
  • 杜甫 梦李白·其一_杜甫诗词绝句

  • 杜甫,李白
  • 绝句古诗凝练而隽永,情深而意长,在写作中,掌握经典的绝句古诗能让您的文章增色不少。为此,好句摘抄网为您整理精华《杜甫 梦李白·其一》,愿对您有所启发。

    《梦李白其一》

    作者:杜甫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注释:

    1、明:表明。

    译文:

    为死别往往使人泣不成声,而生离却常令人更加伤悲。

    赏析:

    天宝三年(744),李杜初会于洛阳,即成为深交。乾元元年(758),李白因参加永王李?的幕府而受牵连,被流放夜郎,二年春至巫山遇赦。杜甫只知李白流放,不知赦还。这两首记梦诗是杜甫听到李白流放夜郎后,积思成梦而作。??

    诗以梦前,梦中,梦后的次序叙写。第一首写初次梦见李白时的心理,表现对老友吉凶生死的关切。第二首写梦中所见李白的形象,抒写对老友悲惨遭遇的同情。??故人来入梦,明我长相忆。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这些佳句,体现了两人形离神合,肝胆相照,互劝互勉,至情交往的友谊。??

    诗的语言,温柔敦厚,句句发自肺腑,字字恻恻动人,读来叫人心碎!

    精选阅读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注释

    枫林青:指李白所在;

    关塞黑:指杜甫所居秦陇地带。

    落月两句:写梦醒后的幻觉。看到月色,想到梦境,李白容貌在月光下似乎隐约可见。

    译文

    背景

    赏析

    《长相思其一》

    作者:李白

    长相思,在长安。

    注释:

    1、络纬:又名莎鸡,俗称纺织娘。

    译文:

    长相思呵长相思,

    赏析:

    这两首诗,都是诉述相思之苦。

    其一,以秋声秋景起兴,写男思女。所思美人,远在长安。天和地远,关山阻遏,梦魂难越,见面为难。或以为此诗别有寄托,是诗人被迫离开长安后,对唐玄宗的怀念。喻守真以为不能说他别有寄托,完全咏的长相思本意,此说有其道理。

    其二,以春花春风起兴,写女思男。望月怀思,抚琴寄情,忆君怀君,悱恻缠绵。真有人比黄花瘦之叹。

    这两首诗,在《李太白诗集》中,一收卷三,一收卷六。所写时地迥异,格调也截然不同,实为风马牛不相及。但蘅塘退士辑为先后,看起来似乎是一对男女,天各一方,各抒相思之苦,其实不然。

    《咏怀古迹其一》

    作者:杜甫

    支离东北风尘际,飘泊西南天地间。

    注释:

    1、支离:犹流离。

    译文:

    战乱之际,

    赏析:

    这五首是咏古迹怀古人进而感怀自己的诗。作者于代宗大历元年(766),先后游历了宋玉宅、庾信古居、昭君村、永安宫、先主庙、*等古迹,对于古代的才士、国色、英雄、名相,沉表崇敬,写下了《咏怀古迹》五首,以抒情怀。

    这是五首中的第一首。开首咏怀的是庾信,这是因为诗人对庾信的诗赋推崇备至,极为倾倒。他曾经说:清新庾开府,庾信文章老更成。另一方面,当时他即将有江陵之行,情况与庾信漂泊有相通之处。首联写安史之乱起,漂泊入蜀居无定处。颔联写流落三峡、五溪,与夷人共处。颈联写安禄山狡猾反复,正如梁朝的侯景;自己飘泊异地,欲归不得,恰似当年的庾信。末联写庾信晚年《哀江南赋》极为凄凉悲壮,暗寓自己的乡国之思。全诗写景写情,均属亲身体验,深切真挚,议论精当,耐人寻味。

    李白 拟古其一

    银河无鹊桥,非时将安适。闺人理纨素,游子悲行役。

    瓶冰知冬寒,霜露欺远客。客似秋叶飞,飘飖不言归。

    别后罗带长,愁宽去时衣。乘月托宵梦,因之寄金徽。

    李白 感兴其一

    锦衾抱秋月,绮*空兰芬。茫昧竟谁测,虚传宋玉文。

    洛浦有宓妃,飘飖雪争飞。轻云拂素月,了可见清辉。

    解珮欲西去,含情讵相违。香尘动罗袜,绿水不沾衣。

    [阅读全文]...

2022-03-15 15:52:27
  • 杜甫《绝句》古诗词

  • 杜甫
  • 杜甫《绝句》古诗词

      在*日的学*、工作和生活里,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杜甫《绝句》古诗词,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原文:

      绝句

      唐代: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译文

      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注释

      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

      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湿润。

      鸳鸯:一种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常双双出没。

      赏析

      明人王嗣爽在其《杜臆》中予以反驳说:“余曰:上二句两间(指天地间)莫非生意,下二句见万物莫不适性。岂不足以感发吾心之真乐乎?”王氏的意见是对的。此诗抓住景物特点写春色,画面优美,格调柔和,很能引发读者的喜春之情。

      “迟日”,出自《诗经·七月》:“春日迟迟。”春天光照时间渐长,天气趋暖,正所谓“天初暖,日初长”(欧阳炯《春光好》)。诗人以“迟日”领起全篇,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并使诗中描写的物象有机的组合为一体,构成一幅明丽和谐的春色图。你看:阳光普照,水碧山青,草木复苏,万象更新。清风拂面,送来百花的芳香,带来春草的清馨。河滩上,溪岸边,冰雪融尽,泥土潮湿而松软,燕子轻盈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呢呢喃喃。水暖沙温,美丽多情的鸳鸯相依相偎,恬然静睡,十分娇慷可爱。燕子是侯鸟,诗人描写它是有意突出春天的特征。前二句的“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组成一幅粗线勾勒的大场景,并在句尾以“丽”、“香”突出诗人强烈的感觉;后二句则是工笔细描的特定画面,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慵睡的静态写照。飞燕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温柔的春意,一动一静,相映成趣。而这一切全沐浴在煦暖的阳光下,和谐而优美,确实给人以春光旖旎之感。

      赏析二

      清人陶虞开称杜甫笔法高妙,能“以诗为画”(《说杜》),此诗可为印证。但这首五绝之妙并不止于“以诗为画”,诗人着意传达的还是他感受到的柔和春意。如果说春日迟迟、江山秀丽、清风徐徐、花草芬芳以及燕子、鸳鸯,都是诗人的视觉、触觉(风)、嗅觉所感,那么泥土之“融”、沙砾之“暖”,便不是五官的直接感觉了。只因为对春天的'阳光明丽、惠风和畅、鸟语花香感受至深,诗人无须触摸就能想象出泥土的松湿和沙砾的温暖;而泥之融、沙之暖的体会又加深了对飞燕的轻盈、鸳鸯娇慵的视觉印象,从而使诗人的整个身心都沉浸于柔美和谐和春意之中。

      绝句

      唐.杜甫

      其一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一行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坐在窗前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其二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译文

      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鸳鸯睡在沙上。

      其三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译文

      江水碧波浩荡,衬托水鸟雪白羽毛,山峦郁郁苍苍,红花相映,便要燃烧。

      今年春天眼看就要过去,何年何月才是我归乡的日期?

      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原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官场不得志,亲眼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杜甫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别”等名作。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大历五年(770年)冬,杜甫病逝,时年五十九岁。杜甫在*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原文: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

      两只黄鹂在柳枝上鸣叫,

      一行白鹭在天空中飞翔。

      窗口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

    [阅读全文]...

2022-06-28 19:07:28
  • 杜甫《滟滪堆》古诗词

  • 杜甫,诗人
  • 杜甫《滟滪堆》古诗词

      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指古代*人创作的诗歌作品。广义的古诗包括诗、词、散曲,狭义的古诗仅指诗,包括古体诗和*体诗。下面是小编整理好的杜甫《滟滪堆》古诗词,欢迎大家阅览。

      《滟滪堆》

      唐代:杜甫

      巨积水中央,江寒出水长。

      沈牛答云雨,如马戒舟航。

      天意存倾覆,神功接混茫。

      干戈连解缆,行止忆垂堂。

      《滟滪堆》译文

      在瞿塘峡那湍流之中,巍然立着一堆巨石。到了江寒水浅之时,巨石出水很高。

      把牛沉于水中,以祭山林川泽。即使得到保护,在滟滪堆如马时也绝不可行船。

      这是上天有意使航船存在倾覆危险,于是造物神功设此石立于茫茫水中以戒行。

      把系船的缆绳解开。因靠*堂屋的屋檐之下,堂屋屋檐檐瓦坠落可能会伤到人。

      《滟滪堆》注释

      滟滪(yànyù)堆:长江瞿塘峡口的险滩,在四川省奉节县东。

      巨积:谓物品成堆。

      出水:出自水中。

      沉牛:亦作“沈牛”。谓古代沉牛于水,以祭川泽。

      如马:形容滟滪堆之大。舟航:行船。

      倾覆:倒塌;翻倒。

      神功:神灵的功力。混茫:亦作“混芒”,指广大无边的境界。

      干戈:指战争。《史记·儒林列传序》:“然尚有干戈,*定四海,亦未暇遑庠序之事也。”

      垂堂:靠*堂屋檐下。

      《滟滪堆》创作背景

      杜甫在寓居成都时,得到好友严武的照顾。而严武去世后,也不得不离开成都,离开寄居已久的草堂,再次过着漂泊的生活。杜甫沿长江顺流东下,于唐大历元年(公元766年)至奉节,也就是当时的夔州。本诗就是过瞿塘峡滟滪堆时,触景生情所作。

      《滟滪堆》赏析

      《滟滪堆》出自《全唐诗》卷二百二十九,此诗描绘了滟滪堆雄浑险恶,表达了诗人对国运衰微,仕途不济命途多舛的忧虑与无奈。

      首联“巨石水中央,江寒出水长。”开门见山,突出滟滪堆之大,接着下句表现了滟滪堆之高,其中一个“巨”字和一个“长”字,不但突出了滟滪堆之高之险,而且给人以望而生畏之感。

      颔联“沉牛答云雨,如马戒舟航。”这两句化用了当时的谚语之意。谚曰:“滟滪大如马,瞿塘不可下,滟滪大如鳖,瞿塘行舟绝,滟滪大如龟,瞿塘不可窥,滟滪大如袱,瞿塘不可触。“这一联承上而来,突出了滟滪堆的险恶之势。

      颈联“天意存倾覆,神功接混茫。”在诗人看来,这是上天有意使航船存在着倾覆的危险,于是就使造物神功设此巨石,立于茫茫水中以戒行船。在此,把滟滪险滩化为水候(即水在不同季节变化的情状,并成为警戒行船的标石)。

      尾联“干戈连解缆,行止忆垂堂。”诗人在战乱中,漂泊不定从成都乘船辗转至夔州,一路走来险象环生。故最后一句写道:“行止忆垂堂。”“垂堂”因檐瓦坠落可能伤人以此喻危险的境地。从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以及以“忆垂堂”为结,不仅写出诗人无尽的.忧虑,同时也反映出当时动乱的现状。杜甫无时不期望着能够*息叛乱,社会归于安定。

      在艺术上,这首诗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借物抒情,从诗歌来看,好似在写“滟滪堆”的自然险恶,而实际上诗人抒发了“行止忆垂堂”的忧虑心情。其次,侧面描写,诗人在诗歌中,多次引用典故谚语,从侧面突出了要表现的情感。

      《滟滪堆》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阅读全文]...

2021-12-02 15:42:17
  • 杜甫《悲陈陶》古诗词鉴赏

  • 杜甫,诗人
  • 杜甫《悲陈陶》古诗词鉴赏

      在日复一日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战争以前*所有的诗歌,与*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杜甫《悲陈陶》古诗词鉴赏,欢迎大家分享。

      【原文】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

      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赏析】:

      陈陶,地名,即陈陶斜,又名陈陶泽,在长安西北。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冬,唐军跟安史叛军在这里作战,唐军四五万人几乎全军覆没。来自西北十郡(今陕西一带)清白人家的子弟兵,血染陈陶战场,景象是惨烈的`。杜甫这时被困在长安,诗即为这次战事而作。

      这是一场遭到惨重失败的战役。杜甫是怎样写的呢?他不是客观主义地描写四万唐军如何溃散,乃至横尸郊野。而是第一句就用了郑重的笔墨大书这一场悲剧事件的时间、牺牲者的籍贯和身份。这就显得庄严,使“十郡良家子”给人一种重于泰山的感觉。因而,第二句“血作陈陶泽中水”,便叫人痛心,乃至目不忍睹。这一开头,把唐军的死,写得很沉重。至于下面“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两句,不是说人死了,野外没有声息了,而是写诗人的主观感受。是说战罢以后,原野显得格外空旷,天空显得清虚,天地间肃穆得连一点声息也没有,好象天地也在沉重哀悼“四万义军同日死”这样一个悲惨事件,渲染“天地同悲”的气氛和感受。

      诗的后四句,从陈陶斜战场掉转笔来写长安。写了两种人,一是胡兵,一是长安人民。“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两句活现出叛军得志骄横之态。胡兵想靠血与火,把一切都置于其铁蹄之下,但这是怎么也办不到的,于无声处可以感到长安在震荡。人民抑制不住心底的悲伤,他们北向而哭,向着陈陶战场,向着肃宗所在的彭原方向啼哭,更加渴望官军收复长安。一“哭”一“望”,而且中间着一“更”字,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情绪。

      陈陶之战伤亡是惨重的,但是杜甫从战士的牺牲中,从宇宙的沉默气氛中,从人民流泪的悼念,从他们悲哀的心底上仍然发现并写出了悲壮的美。它能给人们以力量,鼓舞人民为讨*叛乱而继续斗争。

      从这首诗的写作,说明杜甫没有客观主义地展览伤痕,而是有正确的指导思想,他根据战争的正义性质,写出了人民的感情和愿望,表现出他在创作思想上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年)冬。十月二十一日,唐军跟安史叛军在陈陶作战,结果唐军大败,死伤四万余人。来自西北十郡(今陕西一带)清白人家的子弟兵,血染陈陶战场,景象非常惨烈。杜甫这时被困在长安,目睹叛军的骄纵残暴,有感于陈陶之败的惨烈而作此诗。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阅读全文]...

2022-03-09 00:55:22
  • 杜甫《春日忆李白》

  • 杜甫,李白
  • 春日忆李白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译文

      李白的诗作无人能敌,他那高超的才思也远远地超出一般人。

      李白的诗作既有庾信诗作的清新之气,也有鲍照作品那种俊逸之风。

      如今,我在渭北独对着春日的树木,而你在江东远望那日暮薄云,天各一方,只能遥相思念。

      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同桌饮酒,再次仔细探讨我们的诗作呢?

      赏析

      杜甫同李白的友谊,首先是从诗歌上结成的。这首怀念李白的五律,主要就是从这方面来落笔的。开头四句,一气贯注,都是对李白诗的热烈赞美。首句称赞他的诗冠绝当代。第二句是对上句的说明,是说他之所以“诗无敌”,就在于他思想情趣,卓异不凡,因而写出的诗,出尘拔俗,无人可比。接着赞美李白的诗像庾信那样清新,像鲍照那样俊逸。庾信、鲍照都是南北朝时的着名诗人。这四句,笔力峻拔,热情洋溢,首联的“也”、“然”两个语助词,既加强了赞美的语气,又加重了“诗无敌”、“思不群”的分量。

      对李白奇伟瑰丽的诗篇,杜甫在题赠或怀念李白的诗中,总是赞扬备至。从此诗坦荡真率的赞语中,也可以见出杜甫对李白的诗作十分钦仰。这不仅表达了他对李白诗的无比喜爱,也体现了他们的诚挚友谊。这四句是因忆其人而忆及其诗,赞诗亦即忆人。但作者并不明说此意,而是通过第三联写离情,自然地加以补明。这样处理,不但简洁,还可避免*铺直叙,而使诗意前后勾联,曲折变化。

      表面看来,第三联两句只是写了作者和李白各自所在之景。“渭北”指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江东”指李白正在漫游的江浙一带地方。“春天树”和“日暮云”都只是*实叙出,未作任何修饰描绘。分开来看,两句都很一般,并没什么奇特之处。然而作者把它们组织在一联之中,却有了一种奇妙的紧密的联系。也就是说,当作者在渭北思念江东的李白之时,也正是李白在江东思念渭北的作者之时;而作者遥望南天,惟见天边的云彩,李白翘首北国,惟见远处的树色,又见出两人的离别之恨,好像“春树”、“暮云”,也带着深重的离情。两句诗,牵连着双方同样的无限情思。回忆在一起时的种种美好时光,悬揣二人分别后的情形和此时的种种情状,这当中有十分丰富的内容。这两句,看似*淡,实则每个字都千锤百炼;语言非常朴素,含蕴却极丰富,是历来传颂的名句。《杜臆》引王慎中语誉为“淡中之工”,极为赞赏。

      上面将离情写得极深极浓,这就引出了末联的热切希望:“什么时候才能再次欢聚,像过去那样,把酒论诗啊!”把酒论诗,这是作者最难忘怀、最为向往的事,以此作结,正与诗的开头呼应。说“重与”,是说过去曾经如此,这就使眼前不得重晤的怅恨更为悠远,加深了对友人的怀念。用“何时”作诘问语气,把希望早日重聚的愿望表达得更加强烈,使结尾余意不尽,回荡着作者的无限思情。

      清代浦起龙说:“此篇纯于诗学结契上立意。”(《读杜心解》)道出了这首诗在内容和结构上的特点。全诗以赞诗起,以“论文”结,由诗转到人,由人又回到诗,转折过接,极其自然,通篇始终贯穿着一个“忆”字,把对人和对诗的倾慕怀念,结合得水*融。以景寓情的手法,更是出神入化,把作者的思念之情,写得深厚无比,情韵绵绵。

    [阅读全文]...

2022-02-08 01:26:01
  • 关于杜甫爱国的古诗词

  • 杜甫
  • 关于杜甫爱国的古诗词

      杜甫是河南巩县人,出生于“奉儒守官”的地主家庭。杜甫是一个创作天地很广阔的'诗人。现存诗一千四百多首。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杜甫爱国的古诗词,欢迎阅读!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陽向洛陽。

      登楼

      花*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一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庭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咏怀古迹五首之二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一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咏怀古迹五首之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咏怀古迹五首之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一毛一。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

      英雄割据虽已矣,文采风一流今尚存。

      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开元之中常引见,承恩数上南薰殿。

      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

      良相头上进贤冠,猛将腰间大羽箭。

      褒公鄂公一毛一发动,英姿飒爽来酣战。

      先帝御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阊阖生长风。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玉花却在御榻上,榻上庭前屹相向。

      至尊含笑催赐金,圉人太仆皆惆怅。

      弟子韩干早入室,亦能画马穷殊相。

      干惟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

      将军画善盖有神,必逢佳士亦写一真。

      即今漂泊干戈际,屡貌寻常行路人。

    [阅读全文]...

2022-07-25 17:27:44
  • 诗人李白的古诗词

  • 诗人,李白
  • 诗人李白的古诗词

      在日常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两类。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诗人李白的古诗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2、《金陵酒肆留别》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3、《长相思》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4、《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5、《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怳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使我不得开心颜!

      26《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阅读全文]...

2022-06-10 13:22:08
杜甫思念李白的古诗词 - 句子
杜甫思念李白的古诗词 - 语录
杜甫思念李白的古诗词 - 说说
杜甫思念李白的古诗词 - 名言
杜甫思念李白的古诗词 - 诗词
杜甫思念李白的古诗词 - 祝福
杜甫思念李白的古诗词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