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炉子有关的古诗

关于和炉子有关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和炉子有关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和炉子有关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和炉子有关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 语录(24k+) 说说(79k+) 名言(986) 诗词(3) 祝福(3k+) 心语(9k+)

  • 关于小火炉的古诗句

  • 形容火炉的诗词:

    1、《问刘十九》

    唐代 白居易

    原文: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译文:

    新酿的米酒,色绿香浓;小小红泥炉,烧得殷红。天快黑了,大雪将要来。能否共饮一杯?朋友!

    2、《更漏子·玉炉香》

    唐代 温庭筠

    原文: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译文:

    玉炉散发着炉香烟,红色的蜡烛滴着烛泪,摇曳的光影映照出华丽屋宇的凄迷。她的蛾眉颜色已褪,鬓发也已零乱,漫漫长夜无法安眠,只觉枕被一片寒凉。

    窗外的梧桐树,正淋着三更的冷雨,也不管屋内的她正为别离伤心。一滴一滴的雨点,正凄厉地敲打着一叶一叶的梧桐,滴落在无人的石阶上,一直到天明。

    3、《虞美人·残灯风灭炉烟冷》

    清代 纳兰性德

    原文:

    残灯风灭炉烟冷,相伴唯孤影。判教狼藉醉清樽,为问世间醒眼是何人。

    难逢易散花间酒,饮罢空搔首。闲愁总付醉来眠,只恐醒时依旧到樽前。

    译文:

    灯残风灭,香炉之烟也已经变冷,相伴的只有自己孤单的身影。情愿喝得酩配大醉,借清酒来麻醉自己,问世间醒眼的是什么人。

    相聚难离别易,唯又离别之时的酒宴,喝完之后独自搔头。闲愁总是交付喝醉来入眠,只害怕醒来时候自己依然在酒器面前。

    4、《菩萨蛮·玉炉冰簟鸳鸯锦》

    唐代 牛峤

    原文:

    玉炉冰簟鸳鸯锦,粉融香汗流山枕。帘外辘轳声,敛眉含笑惊。

    柳阴轻漠漠,低鬓蝉钗落。须作一生拼,尽君今日欢。

    译文:

    华贵的香炉旁,清凉的竹*上,鸳鸯锦被下盖着一对情侣,像并枝的连理同眠共枕,脂粉和着香汗在枕上流淌。窗外响起辘轳的声音,惊醒了温柔乡里的春梦一场,微整的眉间有几分惊怨,含笑的相视里羞见晨光。

    浓浓的柳荫里,淡淡的晨雾迷迷茫茫,残乱的缕缕鬓发,好似青云飞掠过脸庞。蝉钗已簪不住飞乱的流云,三三两两地散落在枕上。她定是拼了一生的激情,才搏得郎君一宵欢畅。

    5、《翻香令·金炉犹暖麝煤残》

    宋代 苏轼

    原文:

    金炉犹暖麝煤残。惜香更把宝钗翻。重闻处,余熏在,这一番、气味胜从前。

    背人偷盖小蓬山。更将沈水暗同然。且图得,氤氲久,为情深、嫌怕断头烟。

    译文:

    香炉还是暖的,炉中的香烧的所剩不多了。爱惜香,哪怕剩的不多了。也要用宝钗把那点残余未尽的香翻动,使它全部燃烧完毕。再嗅那里,余留的香还存在。

    趁着别人不知道,把沉香木加进香炉中,和燃烧着的香料一同暗暗燃烧,再偷偷地把香炉的盖子盖上,想让香气飘的更久一些。这么做因为两人感情很深,害怕香没有烧完就会熄灭。

    十一月五夜风雪寒甚燃薪取暖戏作五字

    年代:【宋】 作者:【陆游】

    束薪从涧底,及此不时求。

    力比鹅黄酒,功如狐白裘。

    分才具糜粥,余事暖衾稠。

    复恐成骄惰,三更起饭牛。

    夜寒与客烧乾柴取暖戏作

    年代:【宋】 作者:【陆游】

    槁竹乾薪隔岁求,正虞雪夜客相投。

    如倾潋潋蒲萄酒,似拥重重貂鼠裘。

    一睡策勋殊可喜,千金论价恐难酬。

    [阅读全文]...

2022-03-14 01:34:52
  • 诗名含有炉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炉字的诗词

  • 红叶还乡予招邑中同好鄱湖愚夫鹰鸣矶山钓客设红炉宴约压炉字

    陈忠*〔清代〕

    残腊欲除寒未除,座中赖有小红炉。地消积冻犹泥泞,道结忘年足友于。

    煮雪稍嫌尘味重,论时皆叹世风殊。閒人莫作庸人虑,只管倾情在酒壶。

    更漏子·玉炉香

    温庭筠〔唐代〕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虞美人·残灯风灭炉烟冷

    纳兰性德〔清代〕

    残灯风灭炉烟冷,相伴唯孤影。判教狼藉醉清樽,为问世间醒眼是何人。

    难逢易散花间酒,饮罢空搔首。闲愁总付醉来眠,只恐醒时依旧到樽前。

    菩萨蛮·玉炉冰簟鸳鸯锦

    牛峤〔唐代〕

    玉炉冰簟鸳鸯锦,粉融香汗流山枕。帘外辘轳声,敛眉含笑惊。

    柳阴轻漠漠,低鬓蝉钗落。须作一生拚,尽君今日欢。

    虞美人·残灯风灭炉烟冷

    纳兰性德〔清代〕

    残灯风灭炉烟冷,相伴唯孤影。判教狼藉醉清樽,为问世间醒眼是何人。

    难逢易散花间酒,饮罢空搔首。闲愁总付醉来眠,只恐醒时依旧到樽前。

    浣溪沙·枕障薰炉隔绣帷

    **〔唐代〕

    枕障薰炉隔绣帷,二年终日苦相思,杏花明月始应知。

    天上人间何处去,旧欢新梦觉来时,黄昏微雨画帘垂。

    翻香令·金炉犹暖麝煤残

    苏轼〔宋代〕

    金炉犹暖麝煤残。惜香更把宝钗翻。重闻处,余熏在,这一番、气味胜从前。

    背人偷盖小蓬山。更将沈水暗同然。且图得,氤氲久,为情深、嫌怕断头烟。

    玉炉三涧雪

    丘处机〔宋代〕

    一性昭彰乍显,二仪混合初融。飘飘法界任西东。到处神光覆拥。万籁寒泉凑顶,八方瑞霭腾空。怡然独向九霄中。坐看浮生作梦。

    玉炉三涧雪 景金本注云,六首本名西江月

    丘处机〔宋代〕

    最苦三冬冰雪,难当万里风尘。天涯海角不离身。何处参同心印。况是中丹宛转,徒劳外景因循。争如作伴到青春。看我行藏远*。

    炉中煤

    郭沫若〔*现代〕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不辜负你的殷勤,

    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啊,我年青的女郎!

    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

    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

    要我这黑奴的胸中,

    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想我的前身

    原本是有用的栋梁,

    我活埋在地底多年,

    到今朝总得重见天光。

    [阅读全文]...

2021-12-25 21:10:55
  • 含有炉字的古诗词 带炉字的诗词名句

  •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白居易《问刘十九》

    暗昧处见光明世界,此心即白日青天。——《围炉夜话·第七八则》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杜耒《寒夜》

    身不饥寒,天未尝负我;学无长进,我何以对天。——《围炉夜话·第一一九则》

    人品之不高,总为一利字看不破;学业之不进,总为一懒字丢不开。——《围炉夜话·第十六则》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李白《望庐山瀑布》

    大丈夫处事,论是非,不论祸福——《围炉夜话·第二五则》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

    滥交朋友,不如终日读书。——《围炉夜话·第四一则》

    有不忍言之心,必有不忍言之祸。——《围炉夜话·第一三O则》

    神闲气静,智深勇沉,此八字是干大事的本领。——《围炉夜话·第一七六则》

    读书不下苦功,妄想显荣,岂有此理?——《围炉夜话·第一一四则》

    人犯一苟字,便不能振;人犯一俗字,便不可医。——《围炉夜话·第一二九则》

    有才必韬藏,如浑金璞玉,暗然而日章也——《围炉夜话·第十四则》

    十分不耐烦,乃为人大病——《围炉夜话·第五四则》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

    求个良心管我,留些余地处人。——《围炉夜话·第四七则》

    气性乖张,多是夭亡之子;语言深刻,终为薄福之人。——《围炉夜话·第二九则》

    心能辨事非,处事方能决断;人不忘廉耻,立身自不卑污。——《围炉夜话·第二十则》

    心不可太大,心太大,则舍*图远,难期有成矣。——《围炉夜话·第三十则》

    文章是山水化境,富贵乃烟云幻形。——《围炉夜话·第一二二则》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围炉夜话·第十五则》

    但责己,不责人,此远怨之道也——《围炉夜话·第八五则》

    名利之不宜得者竟得之,福终为祸;困穷之最难耐者能耐之,苦定回甘。——《围炉夜话·第十则》

    甘受人欺,定非懦弱;自谓予智,终是糊涂。——《围炉夜话·第一二五则》

    语言多矫饰,则人品心术,尽属可疑。——《围炉夜话·第四十则》

    愁烦中具潇洒襟怀,满抱皆春风和气;暗昧处见光明世界,此心即白日青天。——《围炉夜话·第七八则》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李白《立冬》

    知足之心,可用之以处境,不可用之以读书。——《围炉夜话·第一五九则》

    欲利己,便是害己;肯下人,终能上人。——《围炉夜话·第二一五则》

    用功于内者,必于外无所求——《围炉夜话·第一八八则》

    看书须放开眼孔,做人要立定脚跟——《围炉夜话·第四二则》

    敬他人,即是敬自己;靠自己,胜于靠他人。——《围炉夜话·第五七则》

    不必于世事件件皆能,惟求与古人心心相印。——《围炉夜话·第一五三则》

    和气迎人,*情应物。抗心希古,藏器待时。——《围炉夜话·第一四二则》

    饰美于外者,必其中无所有。——《围炉夜话·第一八八则》

    但责己,不责人,此远怨之道也;但信己,不信人,此取败之由也。——《围炉夜话·第八五则》

    交朋友增体面,不如交朋友益身心——《围炉夜话·第四五则》

    为学无间断,如流水行云,日进而不已也。——《围炉夜话·第十四则》

    人生不可安闲,有恒业,才足收放心——《围炉夜话·第八三则》

    君子处小人,必*其气以待之,不可稍形激切也。——《围炉夜话·第三三则》

    须作一生拚,尽君今日欢。——牛峤《菩萨蛮·玉炉冰簟鸳鸯锦》

    有真性情,须有真涵养:有大识见,乃有大文章。——《围炉夜话·第一六二则》

    金炉香烬漏声残,翦翦轻风阵阵寒。——王安石《春夜》

    世所相信,在能行,不在能言。——《围炉夜话·第九九则》

    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张岱《湖心亭看雪》

    有不可及之志,必有不可及之功;有不忍言之心,必有不忍言之祸。——《围炉夜话·第一三O则》

    贫无可奈惟求俭,拙亦何妨只要勤。——《围炉夜话·第三则》

    言不可尽信,必揆诸理;事未可遽行,必问诸心。——《围炉夜话·第二OO则》

    无执滞心,才是通方士;有做作气,便非本色人。——《围炉夜话·第八六则》

    [阅读全文]...

2022-01-21 15:28:55
  • 关于香炉的诗句

  •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李白《望庐山瀑布》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孟浩然《晚泊浔阳望庐山》

    香炉紫烟灭,瀑布落太清。——李白《留别金陵诸公》

    秋光连瀑布,晴翠辨香炉。——权德舆《送孔江州》

    北面香炉秀,南边瀑布寒。——齐己《寄楚萍上人》

    雪洗香炉碧,霞藏瀑布红。——贯休《寄庐山大愿和尚》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李白《望庐山瀑布二首》

    瀑布秋影落,香炉晓烟生。——梅尧臣《说上人游庐山》

    香炉顶上紫烟浮,瀑布遥看银汉流。——李纲《望庐山》

    瀑布香炉齐五老,层层爽气陵秋。——张辑《临江仙·迢递关山身历遍》

    我昔杨舲过彭蠡,香炉瀑布空青里。——王恭《书董景和家藏高待诏山水图》

    香炉瀑布微如线,欲决天河泻上池。——王守仁《望庐山》

    药囊经卷随行杖,知在香炉瀑布前。——李东阳《题李伯时莲社图》

    瀑布檐飞玉,香炉顶吐烟。——陈炜《游开先寺》

    褒斜潜通子午谷,瀑布倒挂香炉烟。——董纪《金仲宣画》

    瀑布似从银汉落,香炉半是紫云封。——郭奎《过庐山》

    香炉捧日耸双剑,瀑布倚涧生长风。——胡俨《庐山歌简正安侍讲汝申佥宪》

    香炉倒影凌银阙,瀑布无声落紫烟。——练子宁《泛湖》

    香炉直削金芙蓉,瀑布长拖青翡翠。——王祎《题九江秀*》

    我昔庐山寻瀑布,香炉峰上披烟雾。——屈大均《追答王学士庐山篇见赠之作》

    五月寒风冷佛骨,六时天乐朝香炉。——杜甫《岳麓山道林二寺行》

    汎拂香炉烟,隐映斧藻屏。——白居易《和荅诗十首·其三·荅桐花》

    却对香炉闲诵经,春泉漱玉寒泠泠。——刘长卿《戏赠干越尼子歌》

    堤形弯熨斗,峰势踊香炉。——元稹《春分投简阳明洞天作》

    古庙香炉无气息,一条白练如琼绡。——耶律楚材《和南质张学士敏之见赠七首·其二》

    又闻李太白,酷爱香炉峰。——汪广洋《壮游奉简诸阁老》

    仆卧香炉顶,餐霞漱瑶泉。——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有客醒然不御酒,独拥香炉对暝烟。——屠隆《青溪道士吟留别京邑诸游好》

    香炉峰前木叶落,樽垒好在黄家垆。——沈辽《奉送孝续归九江》

    又思古庙风雨时,香炉无火纸钱飞。——白玉蟾《云游歌·云游难》

    *生不到水帘洞,一坐便忆香炉峰。——张宁《瀑布图》

    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杜甫《秋兴八首》

    船经香炉峰,峰前须暂住。——梅尧臣《送江西转运冯广渊学士》

    舍利开层塔,香炉占小峰。——元稹《度门寺》

    睡起香炉圆觉,醉中山芋离骚。——李石《扇子诗·蜂蜜新房日课》

    石凹仙药臼,峰峭佛香炉。——白居易《和微之春日投简阳明洞天五十韵》

    滦江回首九天上,谁傍香炉听舜琴。——王士熙《寄上都分省僚友二首·其二》

    锡杖登高寺,香炉忆旧峰。——白居易《天竺寺送坚上人归庐山》

    宫女擎锡杖,御筵出香炉。——岑参《青龙招提归一上人远游吴楚别诗》

    [阅读全文]...

2022-04-02 23:16:45
  • 关于红炉的诗句

  • 雄风豪雨,时节清明*。帘幕起轻寒,暖红炉、笑翻灰烬。——张孝祥《蓦山溪·雄风豪雨》

    一个饮羊羔红炉暖阁,一个冻骑驴野店溪桥,你自评跋,那个清高,那个粗豪?——薛昂夫《蟾宫曲·雪》

    红炉旋添兽炭,办金船、羔酒镕脂。——王沂孙《声声慢·催雪》

    照室红炉促曙光,萦窗素月垂文练。——杜甫《湖城东遇孟云卿,复归刘颢宅宿宴,饮散因为醉歌》

    使君拜命仗此往,红炉炽炭燎氄毛。——岳飞《宝刀歌书赠吴将军南行》

    岛夷作佩求元金,红炉夜铸东海深。——张问陶《琉球刀歌为周补之》

    素壁联题分韵句,红炉巡饮暖寒杯。——白居易《花楼望雪命宴赋诗》

    南山幽翠净如削,内屋红炉春自若。——李德《十二月乐章》

    不应惮凌寒,闭门守红炉。——楼钥《同官登敕局小楼观雪》

    玉蕊花开真可爱,红炉鼎内境幽闲。——赵光义《逍遥咏·停腾火候诘炎山》

    [阅读全文]...

2022-06-23 15:00:54
  • 晚泊浔阳望香炉峰古诗朗诵(晚泊浔阳望香炉峰全文)

  •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历代文人墨客大都喜欢游历山河,在山水中泼墨挥毫,一首诗,一阕词,一段文,一幅画,墨色渲染,诗中自有天青云淡,画里尽是山高水长。

    在那个缺少高科技的年代,诗词代替照相机,为我们呈现了极致的美景。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今天要讲的这首山水诗是孟浩然所写,无一高级字,但意境高远,堪称绝唱。

    《晚泊浔阳望庐山》

    挂*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日暮空闻钟。

    说到庐山,很多人都会想到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前两句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将红日照射下,香炉峰云雾缥缈的景象描绘得如梦如幻,美不胜收;后两句以夸张的手法,将庐山之陡峭,瀑布之湍急,描绘得宛在目前。

    千百年来,无数文人曾为庐山题写诗文,但几乎无人能超越李白此诗。

    后来中唐诗人徐凝也写了一首《庐山瀑布》,被苏轼批为“恶诗”。

    孟浩然这首《晚泊浔阳望庐山》,虽不如李白诗雄奇浪漫,但胜在字字空灵,意境高远,不失为一首山水佳作。

    诗歌首联“挂*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既是叙事,更营造了一种极其高远阔大的意境,为后文描写庐山之雄伟气象埋下了伏笔。

    此诗写于公元733年,彼时的作者刚刚结束了漫游吴越之旅,自越州(绍兴)乘舟返回襄阳。

    试想一下,诗人驾一叶扁舟,在千里烟波的江上,扬帆而下,掠过无数青山,心境虽悠然,却也有些失望。

    因为对于好入名山游的诗人而言,这些山虽秀丽却也无甚出彩处。

    直到泊舟浔阳城下,举目一望,一座雄伟奇丽的山峰映入眼帘,诗人的惊喜之情溢于言表。

    “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看似**淡淡的叙述,却将庐山之秀丽,诗人心情之愉悦描写得淋漓尽致。

    诗人并未具体描写庐山,一个“始”字便足以让人想象其雄伟壮观的景象,足见诗人笔力高超。

    这开头两联以白描的手法,一气贯注,将庐山的神韵活活画出,令人神往。

    再来看后两联,诗人依然没有正面描写庐山。

    颈联“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引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山林隐逸之士的向往。

    “远公”是指东晋名僧慧远,曾在庐山修行,刺史桓伊任江州刺史时,特意为他建造了一座禅舍,即尾联所提到的“东林精舍”,也就是东林寺。

    作为一代名僧,慧远对佛教的影响自是不用多说,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他对山水文化的贡献。

    他曾率领三十多名弟子游庐山石门涧,吟诗作赋,有《庐山诸道人游石门诗并序》传世,这是文学史上最早的一篇山水游记名篇。

    李白在《赠孟浩然》中曾写到“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加上孟浩然流传下来的诗,不难看出其对山水的热爱。

    与其说他怀念远公,不如说他向往远公那种高蹈出尘,啸傲山林的浪漫情怀。

    最后尾联“东林精舍*,日暮空闻钟”,只闻钟声,不见寺庙,无形中增添了一层神秘感。

    日暮天远,钟声杳杳,营造出了一种空灵深远的意境,含余不尽,令人回味无穷。

    纵观整首诗,无一高级字,诗人也没有刻意求工,雕琢字句,随意挥洒间,便将庐山的神韵刻画得淋漓尽致。

    虽不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有名,但字字空灵,超凡脱俗,意境高远,堪称绝唱。

    所谓“诗至此,色相俱空,真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画家所谓逸品是也”,大概便是如此了。

    不知你认为孟浩然此诗写得如何?欢迎一起来讨论。

    [阅读全文]...

2022-06-01 06:38:49
  • 关于竹子的古诗_竹子的诗句古诗

  • 竹子
  •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绝句古诗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时时温*,好句摘抄网为您收集《关于竹子的古诗》,整理经典的古诗绝句。

    关于竹子的古诗

    1、《于潜僧绿筠轩》

    宋苏轼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2、《书舍竹》

    宋蔡确

    窗前翠竹三竿,萧洒风吹满院寒。

    3、《员当谷》

    宋苏辙

    谁言使君贫,已用谷量竹。

    4、《和师厚栽竹》

    宋黄庭坚

    大隐在城市,此君真友生。

    5、《新竹》

    宋惠洪

    琅干数本倚墙阴,新笋均条忽作林。

    6、《种竹子题爱心亭》

    宋范成大

    洒扫宣华舍此君,烟中月下绿生尘。

    7、《新竹》

    宋朱熹

    春雷殷岩际,幽草齐发生。

    8、《云溪观竹戏书二绝句》

    宋陆游

    气盖冰霜劲有余,江边见此列仙癯。

    9、《新竹》

    宋杨万里

    青士何年入大荒,羽仪禁者立如墙。

    10、《移竹》

    宋辛弃疾

    每因种树悲年事,待看成阴是几时。

    11、《种竹》

    宋刘克庄

    借居未定先栽竹,为爱疏声与薄阴。

    12、《龚*甫森玉轩》

    元孟宗献

    古人借宅亦种竹,大似饕奇心未足。

    13、《义师院丛竹》

    金郭长倩

    南轩移自处西坛,瘦玉亭亭十数竿。

    14、《题崞县郝子玉此君轩》

    现代毛瑞卿

    桂林名姓一枝新,万竹青青德有邻。

    15、《高竹临水上》

    元虞集

    高竹临水上,幽花在崖阴。

    16、《寒竹篇》

    元傅若金

    寒竹依涧阿,石生何磊磊。

    17、《徐竹隐》

    [阅读全文]...

2022-07-02 15:51:21
  • 关于竹子的古诗

  • 竹子
  • 关于竹子的古诗

      在*日的学*、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竹子的古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咏竹》

      宋·韦骧

      此君坚直本天然,岂学妖花艳主轩,

      筠带轻霜凝不落,干搓圆玉碧无痕。

      非春长自繁枝叶,有地终须大本根,

      谁为裁音荐清庙,定胜嘉木就牺樽。

      2、《书舍竹》

      宋·蔡确

      窗前翠竹三竿,萧洒风吹满院寒。

      常在眼前君莫厌,化成龙去见应难。

      3、《于潜僧绿筠轩》

      宋·苏轼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傍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4、《和师厚栽竹》

      宋·黄庭坚

      大隐在城市,此君真友生。

      根行辰日斫,笋要上番成。

      龙化葛陂去,风吹阿阁鸣。

      草荒三径断,岁晚见交情。

      5、《新竹》

      宋·惠洪

      琅干数本倚墙阴,新笋均条忽作林。

      昨日小轩添得境,却烦佳月碎筛金。

      6、《种竹子题爱心亭》

      宋·范成大

      洒扫宣华舍此君,烟中月下绿生尘。

      他年上叶清风满,莫忘今年借宅人

      7、《新竹》

      宋·朱熹

      春雷殷岩际,幽草齐发生。

      我种南窗竹,戢戢已抽萌。

      坐获幽林赏,端居无俗情。

      8、《云溪观竹戏书二绝句》

      宋·陆游

      气盖冰霜劲有余,江边见此列仙癯。

      清寒直入人肌骨,一点尘埃住得无。

      溪光竹色两相宜,行到溪桥竹更奇。

      对此莫论无肉瘦,闭门可忍十年饥。

      9、《新竹》

      宋·杨万里

      青士何年入大荒,羽仪禁者立如墙。

      锦绷半脱娟娟玉,粉节新涂拂拂霜。

      带雨小酣三日后,出墙忽喜一梢长。

      今年秋闰防多署,剩借先生格外凉。

      10、《移竹》

    [阅读全文]...

2022-01-16 20:50:35
  • 游子吟古诗

  • 游子吟古诗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游子吟古诗,欢迎大家分享。

      脍炙人口的佳作。诗歌刻画了一位为外出的儿子精心缝制衣服的慈母形象,抒发了诗人热爱母亲的真挚情感。语言质朴无华,然而内蕴深情,真切感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一句更是道出了天下为人子女者的心声,成为历代传咏的名句。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中收有此诗,学生已早有接触,大多能够流利背诵。面对学情,如何在学生原有理解的基础上,另寻切入角度以深化学生情感体验呢?

      我不由得想到现在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他们往往心安理得享受着父母对他们的照顾呵护,却很少想到关爱父母,更难得用自己的行动回报哺育自己长大的亲人。这不是年龄大小的问题,而是一种责任观念的丧失或行动意识的淡薄。于是,我决定让课堂融入浓浓的情感氛围,让其亲身感受母爱的伟大。

      回顾本节课,认为以下几个环节比较成功:

      1、提供多种学*方法,适应更多的学生。在学*古诗时我一改传统古板的学*方法,向学生提供了:图文结合、反复诵读、以及其他等方法。这样做让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而且也摈弃了将一首内容丰富,意境优美的古诗,分割的支离破碎的弊病。

      2、充分运用小组合作学*。在这一个环节中我先让学生自学,解决不了的问题再小组探究。然后展开小组合作解疑,学生分组讨论热烈。在汇报时以小组为单位上台,做到每人都开口,答案各异。其他同学有不同的见解可以及时补充,学生参与性很强,闪光点不断迸发。

      3、关于读的问题,我自己引起了重视,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中升化情感。在每一次的读的时候要有目的性,让每一次的读都有实效。

      4、每一次的教学设计都要关注人文精神,注重学生情感的熏陶,对文章的感悟。要注意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环节要注意情感线连贯,这要才能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和表达。

      5、多媒体展示了感人至深的歌曲MTV,当时教室里鸦雀无声,一片静寂。只有催人泪下的乐声,扣人心弦的画面给了学生心灵极强的震撼许多同学眼角泛起了晶莹的泪光。看着同学们目不转睛的眼神,我体会到了课堂上的静的美妙与力量。在联系现实生活时,一位女生声音颤抖地讲述了与母亲的故事,其他同学也深情述说了自身的感悟。尽管他们的语言还很稚嫩,但从动情的眼神,真诚的述说中,看得出,他们内心深处情感之弦深深颤动,无须华丽的词藻,空洞的说教与表白,这一刻的感动让他们体会到自己对父母的也担负着一份责任。

      反思着这节课,我醒悟到上好每一节语文课,不仅班级孩子们的语文素养提高更快,而且我也在体验着课堂教学的快乐。

      从教学技术层面上讲,我觉得自己需要从以下几个层面进一步骤探索:

      1、对于孩子们的发言,如何有效激励评价需要思考;

      2、个人教学语言需要在情感性、形象性、生动性等方面锤炼;

      3、对于学生难于理解的句子“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需要进行及时点拨。

      这堂课,我主要采用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把人字写进课堂”通过“感悟 、体验、表达、抒发”等部骤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感谢同学,感谢他们陪我走过了这一节心灵之旅。最后,我想说的是,想让学生感动,教师首先要又一颗常常被感动的心,不要让一天又一天的粉笔灰蒙蔽了我们的心灵。

      唐代: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 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 是耽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

      谁能说像小草的那点孝心, 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注释

      1、寸草:比喻非常微小。

      2、三春晖:三春,指春天的孟春、仲春、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和煦的阳光。

      诗人简介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名家点评

      《唐诗品汇》:刘云:全是托兴,终之悠然。不言之感,复非睍睆寒泉之比。千古之下,犹不忘淡,诗之尤不朽者。

      《唐诗归》:钟云:仁孝之言,自然风雅。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敬曰:亲在远游者难读。顾璘曰:所谓雅音,此等是也。

      《唐风怀》:南村曰:二语婉至多风,使人子读之,爱慕油然自生,觉“昊天罔极”尚属理语(末二句下)。

      《唐风定》:仁孝蔼蔼,万古如新。

      《载酒园诗话又编》:贞元、元和间,诗道始杂,类各立门户。孟东野为最高深,如“慈母手中线……”,真是《六经》鼓吹,当与退之《拘幽操》同为全唐第一。

      《寒瘦集》:此诗从苦吟中得来,故辞不烦而意尽,务外者观之,翻似不经意。

      《柳亭诗话》:孟东野“慈母手中线”一首,言有尽而意无穷,足与李公垂“锄禾日当午”并传。

      《唐诗别裁》:即“欲报之德,昊天罔极”意,与昌黎之“臣罪当诛,天王圣明”同有千古。

      古诗游子吟带拼音

      yóu zǐ yǐn

      游子吟

      孟 郊

      cí mǔ shǒu zhōng xiàn

      慈母手中线 ,

      yóu zǐ shēn shàng yī

      游子身上衣。

      lín xíng mì mì féng

      临行密密缝,

      yì kǒng chí chí guī

    [阅读全文]...

2022-02-02 02:28:48
  • 采桑子古诗

  • 采桑子古诗

      在日复一日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采桑子古诗,欢迎大家分享。

      原文:

      采桑子·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

      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楼中。

      尊酒相逢。

      乐事回头一笑空。

      停杯且听琵琶语,细捻轻拢。

      醉脸春融。

      斜照江天一抹红。

      译文:

      本来就多情,多感,多病,偏偏又置身于多景楼中。同在他乡同举杯,故友又重逢。回首当年相知,惺惺相惜成一笑,功业无成转头空。

      且停杯,侧耳听——琵琶声声诉衷情。细细地捻,轻轻地拢,醉了琵琶女,一脸春融融;更有那一抹斜阳脉脉相辉映,江天一色晚霞红。

      注释:

      ①多景楼:北固山后峰、下临长江,三面环水,登楼四望,美景尽收眼底,曾被赞为天下江山第一楼。

      ②樽酒:举杯饮酒。“樽”同“尊”。

      ③琵琶语:指歌妓所弹琵琶能传达感情如言语。唐白居易《琵琶行》:“今朝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④细捻轻拢:演奏琵琶指法。捻指揉弦,拢指按弦。语本白居易《琵琶行》。

      ⑤醉脸春融:酒后醉意,泛上脸面,好像有融融春意。

      ⑥斜照:将要落山的太阳照着。

      赏析:

      多景楼在镇江多宝寺中,位于长江边上,撒密安环水,登楼远望,气象万千。由“多“字,出发了东坡”多情多感仍多病“的感叹。多情多感,是诗人的气质,也是多病的缘由。多情多感多病的人恰好在多景楼上,那就更加多情多感了。开篇两句,一连叠用四个“多”字,写出了特定环境中特定人物的心境,产生出很好的艺术效果。这时正是作者因为反对新法、政治上遭到挫折的时刻,这里的“情”、“感”和“病”,都带着政治色彩,深含着作者的身世感慨。

      “樽酒相逢”,点明与孙巨源、王正仲等*于多景楼之事实,语感*实,为的是给下面抒情的“乐事回头一笑空”作一铺垫。“乐事回头一笑空”,与起句“多情多感仍多病”的语意相连,意谓这次多景楼饮酒听歌,诚为“乐事”,可惜不能长久,“一笑”之后,“回头”看时,眼前的“乐事”便会消失,只有“多情”、“多感”、“多病”永远留心头,哀怨尽言外。上片虚与实结合,言事与言情的结合,而以虚为主,以言情为主,既不浮泛,又颇空灵错落有致。上片由情至事,由事归情,借眼前之景,写心中之情,意蕴盎然,如神来之笔。“停杯且听琵琶语”承上启下,认为“乐事回头一笑空”,故不能以认真的态度来对待音乐,所以东坡特地挑选了虚字“且”放于“听”字之前,用以表现他当时不经意的心态。“细捻轻拢”句和上句中的“琵琶语”,都是自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诗句化出,赞美官妓胡琴弹奏琵琶的技艺。本无心欣赏,然而却被吸引,说明演奏得确实美妙。“捻”,指左手手指按弦柱上左右搓转:“拢”,指左手手指按弦向里推,赞美之情通过“细”和“轻”两字来表达出来,让人不由联想起白居易曾描述过的“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音乐之美。赞罢弹奏者的技艺,顺势描写弹奏者,但苏东坡惜墨如金,不去写其容貌、形体和服饰等,只用“醉脸春融”四字来写其神,丽而不艳,媚中含庄,活脱脱描摹出一个怀抱琵琶的少女两颊泛红,嘴角含笑的动人姿态。

      “斜照江天一抹红”,是一句景语,是当时“残霞晚照”的写实,也可借以形容胡琴姑娘之“醉脸”,妙处于难以捉摸,耐人寻味。这句“斜照江天一抹红”,其意同于李商隐《乐游原》的“夕阳无限好,只是*黄昏”,只不过色彩明快,而其意又言外罢了。东坡的这首小令,倏忽来去,只用了只言片语,却达到了曲折含蓄,言尽而意隽的境界之美,实难得。

      《采桑子·九日》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 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

      译文翻译

      深秋时分,在这遥远的边塞,有谁能记得我?树叶发出萧萧的声响。返乡之路千里迢迢。家和梦一样遥不可及。重阳佳节,故园风光正好,离愁倍增。不愿登高远望。只觉心中悲伤不已。当鸿雁南归之际,将更加冷落凄凉。

      注释解释

      九日。即农历九月九日,是为重阳节。逢此日,古人要登高饮菊花酒,插茱萸,与亲人团聚。

      绝塞:极遥远之边塞。

      木叶:木叶即为树叶,在古典诗歌中特指落叶。

      萧:风声;草木摇落声。

      迢迢(tiáo):形容遥远。

      六曲句:六曲屏山,曲折之屏风。因屏风曲折若重山叠嶂,或谓屏风上绘有山水图画等,故称“屏山”。此处代指家园。这句是说,故乡那么遥远,只有在梦中才能见到她。

      登高:重阳有登高之俗。

      魂销:极度悲伤。

      创作背景

      康熙二十一年(1682)壬戌,时纳兰性德二十八岁。八月,与郎谈出使梭龙。这一年十二月返京,《采桑子·九日》此行中约作。纳兰写此词时,正使至塞外,自然佳节思亲,倍感形单影只、孤独寂寞,遂填此以寄乡情。

      诗文赏析

      纳兰容若一向柔情细腻,这阙《采桑子》却写得十分简练壮阔,将边塞秋景和旅人的秋思完美地结合起来。仅用聊聊数十字写透了天涯羁客的悲苦,十分利落。上阙写秋光秋色,落笔壮阔,“六曲屏山和梦遥”点出边塞山势回环,路途漫长难行,遥应了“绝塞”一词,亦将眼前山色和梦联系起来,相思变得流水一样生动婉转,意境深广。下阙更翻王维诗意,道出了不为登高。只觉魂销这样仿佛雨打残荷般清凉警心的句子,轻描淡写地将王维诗意化解为词意,似有若无,如此恰到好处。结句亦如南雁远飞般空旷,余意不尽。大雁有自由飞回家乡,人却在这深秋绝塞路上渐行渐远。愁情沁体,心思深处,魂不堪重负,久久不消散。

      "不为登高。只觉魂销"一句,词中有诗的意境。也非是用词这种格式流水潺潺地表达,换另一种都不会如此完美。"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是杜牧诗中意境;"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是王维诗中景象。而今,这一切尽归容若。容若此词,看似*淡,其实抬手间已化尽前人血骨。

      古诗原文

      画船载酒西湖好,急管繁弦,玉盏催传,稳泛*波任醉眠。

      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俯仰留连,疑是湖中别有天。

      译文翻译

      西湖风光好,乘画船载着酒肴在湖中游赏,急促繁喧的乐声中,不停地传着酒杯。风*浪静,缓缓前进的船儿中安睡着醉倒的客人。

      醉眼俯视湖中,白云在船下浮动,清澈的湖水好似空然无物。仰视蓝天,俯视湖面,水天相映使人疑惑,湖中另有一个世界。

      注释解释

      急管繁弦:指变化丰富而节拍紧凑的音乐。

      玉盏:玉制酒杯。

    [阅读全文]...

2022-01-13 06:46:37
和炉子有关的古诗 - 句子
和炉子有关的古诗 - 语录
和炉子有关的古诗 - 说说
和炉子有关的古诗 - 名言
和炉子有关的古诗 - 诗词
和炉子有关的古诗 - 祝福
和炉子有关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