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炉的古诗

关于有炉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有炉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有炉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有炉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 语录(2k+) 说说(5k+) 名言(470) 诗词(3) 祝福(1k+) 心语(51)

  • 关于小火炉的古诗句

  • 形容火炉的诗词:

    1、《问刘十九》

    唐代 白居易

    原文: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译文:

    新酿的米酒,色绿香浓;小小红泥炉,烧得殷红。天快黑了,大雪将要来。能否共饮一杯?朋友!

    2、《更漏子·玉炉香》

    唐代 温庭筠

    原文: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译文:

    玉炉散发着炉香烟,红色的蜡烛滴着烛泪,摇曳的光影映照出华丽屋宇的凄迷。她的蛾眉颜色已褪,鬓发也已零乱,漫漫长夜无法安眠,只觉枕被一片寒凉。

    窗外的梧桐树,正淋着三更的冷雨,也不管屋内的她正为别离伤心。一滴一滴的雨点,正凄厉地敲打着一叶一叶的梧桐,滴落在无人的石阶上,一直到天明。

    3、《虞美人·残灯风灭炉烟冷》

    清代 纳兰性德

    原文:

    残灯风灭炉烟冷,相伴唯孤影。判教狼藉醉清樽,为问世间醒眼是何人。

    难逢易散花间酒,饮罢空搔首。闲愁总付醉来眠,只恐醒时依旧到樽前。

    译文:

    灯残风灭,香炉之烟也已经变冷,相伴的只有自己孤单的身影。情愿喝得酩配大醉,借清酒来麻醉自己,问世间醒眼的是什么人。

    相聚难离别易,唯又离别之时的酒宴,喝完之后独自搔头。闲愁总是交付喝醉来入眠,只害怕醒来时候自己依然在酒器面前。

    4、《菩萨蛮·玉炉冰簟鸳鸯锦》

    唐代 牛峤

    原文:

    玉炉冰簟鸳鸯锦,粉融香汗流山枕。帘外辘轳声,敛眉含笑惊。

    柳阴轻漠漠,低鬓蝉钗落。须作一生拼,尽君今日欢。

    译文:

    华贵的香炉旁,清凉的竹*上,鸳鸯锦被下盖着一对情侣,像并枝的连理同眠共枕,脂粉和着香汗在枕上流淌。窗外响起辘轳的声音,惊醒了温柔乡里的春梦一场,微整的眉间有几分惊怨,含笑的相视里羞见晨光。

    浓浓的柳荫里,淡淡的晨雾迷迷茫茫,残乱的缕缕鬓发,好似青云飞掠过脸庞。蝉钗已簪不住飞乱的流云,三三两两地散落在枕上。她定是拼了一生的激情,才搏得郎君一宵欢畅。

    5、《翻香令·金炉犹暖麝煤残》

    宋代 苏轼

    原文:

    金炉犹暖麝煤残。惜香更把宝钗翻。重闻处,余熏在,这一番、气味胜从前。

    背人偷盖小蓬山。更将沈水暗同然。且图得,氤氲久,为情深、嫌怕断头烟。

    译文:

    香炉还是暖的,炉中的香烧的所剩不多了。爱惜香,哪怕剩的不多了。也要用宝钗把那点残余未尽的香翻动,使它全部燃烧完毕。再嗅那里,余留的香还存在。

    趁着别人不知道,把沉香木加进香炉中,和燃烧着的香料一同暗暗燃烧,再偷偷地把香炉的盖子盖上,想让香气飘的更久一些。这么做因为两人感情很深,害怕香没有烧完就会熄灭。

    十一月五夜风雪寒甚燃薪取暖戏作五字

    年代:【宋】 作者:【陆游】

    束薪从涧底,及此不时求。

    力比鹅黄酒,功如狐白裘。

    分才具糜粥,余事暖衾稠。

    复恐成骄惰,三更起饭牛。

    夜寒与客烧乾柴取暖戏作

    年代:【宋】 作者:【陆游】

    槁竹乾薪隔岁求,正虞雪夜客相投。

    如倾潋潋蒲萄酒,似拥重重貂鼠裘。

    一睡策勋殊可喜,千金论价恐难酬。

    [阅读全文]...

2022-03-14 01:34:52
  • 诗名含有炉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炉字的诗词

  • 红叶还乡予招邑中同好鄱湖愚夫鹰鸣矶山钓客设红炉宴约压炉字

    陈忠*〔清代〕

    残腊欲除寒未除,座中赖有小红炉。地消积冻犹泥泞,道结忘年足友于。

    煮雪稍嫌尘味重,论时皆叹世风殊。閒人莫作庸人虑,只管倾情在酒壶。

    更漏子·玉炉香

    温庭筠〔唐代〕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虞美人·残灯风灭炉烟冷

    纳兰性德〔清代〕

    残灯风灭炉烟冷,相伴唯孤影。判教狼藉醉清樽,为问世间醒眼是何人。

    难逢易散花间酒,饮罢空搔首。闲愁总付醉来眠,只恐醒时依旧到樽前。

    菩萨蛮·玉炉冰簟鸳鸯锦

    牛峤〔唐代〕

    玉炉冰簟鸳鸯锦,粉融香汗流山枕。帘外辘轳声,敛眉含笑惊。

    柳阴轻漠漠,低鬓蝉钗落。须作一生拚,尽君今日欢。

    虞美人·残灯风灭炉烟冷

    纳兰性德〔清代〕

    残灯风灭炉烟冷,相伴唯孤影。判教狼藉醉清樽,为问世间醒眼是何人。

    难逢易散花间酒,饮罢空搔首。闲愁总付醉来眠,只恐醒时依旧到樽前。

    浣溪沙·枕障薰炉隔绣帷

    **〔唐代〕

    枕障薰炉隔绣帷,二年终日苦相思,杏花明月始应知。

    天上人间何处去,旧欢新梦觉来时,黄昏微雨画帘垂。

    翻香令·金炉犹暖麝煤残

    苏轼〔宋代〕

    金炉犹暖麝煤残。惜香更把宝钗翻。重闻处,余熏在,这一番、气味胜从前。

    背人偷盖小蓬山。更将沈水暗同然。且图得,氤氲久,为情深、嫌怕断头烟。

    玉炉三涧雪

    丘处机〔宋代〕

    一性昭彰乍显,二仪混合初融。飘飘法界任西东。到处神光覆拥。万籁寒泉凑顶,八方瑞霭腾空。怡然独向九霄中。坐看浮生作梦。

    玉炉三涧雪 景金本注云,六首本名西江月

    丘处机〔宋代〕

    最苦三冬冰雪,难当万里风尘。天涯海角不离身。何处参同心印。况是中丹宛转,徒劳外景因循。争如作伴到青春。看我行藏远*。

    炉中煤

    郭沫若〔*现代〕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不辜负你的殷勤,

    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啊,我年青的女郎!

    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

    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

    要我这黑奴的胸中,

    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想我的前身

    原本是有用的栋梁,

    我活埋在地底多年,

    到今朝总得重见天光。

    [阅读全文]...

2021-12-25 21:10:55
  • 含有炉字的古诗词 带炉字的诗词名句

  •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白居易《问刘十九》

    暗昧处见光明世界,此心即白日青天。——《围炉夜话·第七八则》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杜耒《寒夜》

    身不饥寒,天未尝负我;学无长进,我何以对天。——《围炉夜话·第一一九则》

    人品之不高,总为一利字看不破;学业之不进,总为一懒字丢不开。——《围炉夜话·第十六则》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李白《望庐山瀑布》

    大丈夫处事,论是非,不论祸福——《围炉夜话·第二五则》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

    滥交朋友,不如终日读书。——《围炉夜话·第四一则》

    有不忍言之心,必有不忍言之祸。——《围炉夜话·第一三O则》

    神闲气静,智深勇沉,此八字是干大事的本领。——《围炉夜话·第一七六则》

    读书不下苦功,妄想显荣,岂有此理?——《围炉夜话·第一一四则》

    人犯一苟字,便不能振;人犯一俗字,便不可医。——《围炉夜话·第一二九则》

    有才必韬藏,如浑金璞玉,暗然而日章也——《围炉夜话·第十四则》

    十分不耐烦,乃为人大病——《围炉夜话·第五四则》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

    求个良心管我,留些余地处人。——《围炉夜话·第四七则》

    气性乖张,多是夭亡之子;语言深刻,终为薄福之人。——《围炉夜话·第二九则》

    心能辨事非,处事方能决断;人不忘廉耻,立身自不卑污。——《围炉夜话·第二十则》

    心不可太大,心太大,则舍*图远,难期有成矣。——《围炉夜话·第三十则》

    文章是山水化境,富贵乃烟云幻形。——《围炉夜话·第一二二则》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围炉夜话·第十五则》

    但责己,不责人,此远怨之道也——《围炉夜话·第八五则》

    名利之不宜得者竟得之,福终为祸;困穷之最难耐者能耐之,苦定回甘。——《围炉夜话·第十则》

    甘受人欺,定非懦弱;自谓予智,终是糊涂。——《围炉夜话·第一二五则》

    语言多矫饰,则人品心术,尽属可疑。——《围炉夜话·第四十则》

    愁烦中具潇洒襟怀,满抱皆春风和气;暗昧处见光明世界,此心即白日青天。——《围炉夜话·第七八则》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李白《立冬》

    知足之心,可用之以处境,不可用之以读书。——《围炉夜话·第一五九则》

    欲利己,便是害己;肯下人,终能上人。——《围炉夜话·第二一五则》

    用功于内者,必于外无所求——《围炉夜话·第一八八则》

    看书须放开眼孔,做人要立定脚跟——《围炉夜话·第四二则》

    敬他人,即是敬自己;靠自己,胜于靠他人。——《围炉夜话·第五七则》

    不必于世事件件皆能,惟求与古人心心相印。——《围炉夜话·第一五三则》

    和气迎人,*情应物。抗心希古,藏器待时。——《围炉夜话·第一四二则》

    饰美于外者,必其中无所有。——《围炉夜话·第一八八则》

    但责己,不责人,此远怨之道也;但信己,不信人,此取败之由也。——《围炉夜话·第八五则》

    交朋友增体面,不如交朋友益身心——《围炉夜话·第四五则》

    为学无间断,如流水行云,日进而不已也。——《围炉夜话·第十四则》

    人生不可安闲,有恒业,才足收放心——《围炉夜话·第八三则》

    君子处小人,必*其气以待之,不可稍形激切也。——《围炉夜话·第三三则》

    须作一生拚,尽君今日欢。——牛峤《菩萨蛮·玉炉冰簟鸳鸯锦》

    有真性情,须有真涵养:有大识见,乃有大文章。——《围炉夜话·第一六二则》

    金炉香烬漏声残,翦翦轻风阵阵寒。——王安石《春夜》

    世所相信,在能行,不在能言。——《围炉夜话·第九九则》

    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张岱《湖心亭看雪》

    有不可及之志,必有不可及之功;有不忍言之心,必有不忍言之祸。——《围炉夜话·第一三O则》

    贫无可奈惟求俭,拙亦何妨只要勤。——《围炉夜话·第三则》

    言不可尽信,必揆诸理;事未可遽行,必问诸心。——《围炉夜话·第二OO则》

    无执滞心,才是通方士;有做作气,便非本色人。——《围炉夜话·第八六则》

    [阅读全文]...

2022-01-21 15:28:55
  • 围炉饮茶的诗句精选

  • 古诗文
  • 围炉饮茶的诗句精选

      在学*、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诗句吧,诗句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你所见过的诗句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围炉饮茶的诗句,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

      围炉小饮忆花开,每到神驰进一杯。

      斗转周天惊恍惚,年将半百仍徘徊。

      痴情涌动吟柑赋,藩鬓销磨远杏腮。

      岁尽惟期飞雪冻,肩依松柏共迎梅。

      (二)

      海滨漫遍膻鲜味,临岸听涛气息咸。

      拾贝鸣饥桂园酒,围炉笑论雨花岩。

      梦求鹅卵生金石,夜起潮风扯袖衫。

      不是辞朋心不舍,先贪美味再扬帆。

      (三)

      陋室芸窗书已倦,围炉小饮忆花开。

      青天惯见青春老,白露偏逢白日还。

      贤令情长遗五柳,蒸民望切仰三槐。

      忧心哪得知音吐,且就樽前数一回。

      (四)

      星疏月黑伴风高,陋室孤灯照客袍。

      忆旅惯逢淇奥竹,思行何觅武陵桃?

      无怜莫过南飞雁,有爱终归北苑膏。

      合卷褪衣轻拭带,流苏依旧衬妆刀。

      (五)

      浮生不意韶光逝,一寸相思一寸灰。

      倚枕高眠听雨落,围炉小饮忆花开。

      泥涂尾曳何须怨,草莽头昂即是灾。

      始解寒蛩长寂寂,于无声处望春雷。

      (六)

      杯中买醉杯中醒,明日黄花去似烟。

      望月超凡云漠漠,听风入世雨绵绵。

      远山遗恨八千里,沧海传情一万年。

      雪落归途追梦客,围炉诗语换清闲。

      (七)

      伏案多时眼自哀,笔耕不见鬼神催。

      病烦折我难成梦,福薄由他不聚财。

      启户微吟邀月对,围炉小饮忆花开。

      晴明若有同行者,也拟登高享快哉。

      (八)

      频传温度已偏低,万里山河雪乱飞。

      夜静围炉堪走笔,更深把酒好题诗。

      梅花早露三分瘦,处士何妨尽一杯。

      役念从来通释道,骚人放逸不为奇。

      (九)

      半盏清茶煮寂寥,梅亭独坐忆吹箫。

      城南旧事残云卷,江北新凉落叶飘。

      楚畹情多情已薄,华胥梦短梦偏饶。

      可怜白发三千丈,一枕春酲醉未消。

      (十)

      诗文草稿惯成堆,不佞生*慕俊才。

      岂有青瞳轻世相,惟将赤胆奉童孩。

      溪山处处浓冬意,风雨时时暗讲台。

    [阅读全文]...

2022-05-20 15:51:14
  • 关于炉鼎的诗句

  • 寻烈士,觅贤才,同安炉鼎化凡胎。——吕洞宾《敲爻歌》

    自然炉鼎,虎绕与龙盘。——吕洞宾《促拍满路花》

    子子孙孙千百亿,炉鼎鸡犬皆登天。——白玉蟾《快活歌二首·诚哉一得即永得》

    炉鼎丹砂知炼己,关河霜霰不妨渠。——曹勋《送怀英访庐山》

    台上凿开四小涔,不见炉鼎空寒灰。——白玉蟾《觉非居士东菴甚奇观玉蟾曾游其间醉吟一篇》

    有人要问真炉鼎,岂离而今赤肉团。——白玉蟾《呈万菴十章·火候》

    交态物情何足较,迩来炉鼎兴方酣。——王之道《次方正叔知县韵仆今年六十有三窃观正叔赠陈·年逾六十我何堪》

    炉鼎无人会,刀圭与客分。——郭印《次韵曾帅遣意三首·每入先生室》

    龙虎閒名字,安用分炉鼎。——郭印《问养生於曾端伯》

    玉蕊花开真可爱,红炉鼎内境幽闲。——赵光义《逍遥咏·停腾火候诘炎山》

    曾从炉鼎蹑天风,下数天南百二峰。——王守仁《登香炉峰次萝石韵》

    贝阙珠宫留不住,却携炉鼎隐庐山。——查藻《清虚庵》

    共追太古还醇浓,不忍生置炉鼎中。——郑侠《和李天与秀才》

    炉鼎丹飞又未还,不应忘却旧家山。——孙绍远《题妙庭观》

    未悟先天真水火,却依炉鼎拨残灰。——顾璘《景陵五华山》

    竹炉鼎沸知茶熟,一啜诗情定转毫。——韩上桂《清音楼》

    片时结搆成炉鼎,一粒玄珠守谷神。——徐熥《饮黄白仲娑罗馆兼柬屠纬真使君》

    大地嗷嗷困炉鼎,老天不肯下残阳。——吕大鹏《夏日(北渡后作)》

    自合烟霞供逸性,欲从炉鼎驻朱颜。——王渐逵《和郡守简一川韵二首·其一》

    炉鼎已堙寒火伏,祇馀丹井未封泥。——王渐逵《游山和白沙晚酌韵十首·其四·唐山》

    炉鼎简介

    炉鼎是丹道的修炼术语,释义是修炼者自己的身体,也讲天地。“词语出自“鲍真人云:‘金鼎*泥丸,黄帝铸九鼎’是也,丹田为鼎炉,全身无处不丹田,鼎炉在身内,结丹在三田。”

    [阅读全文]...

2022-05-17 10:15:49
  • 晚泊浔阳望香炉峰古诗朗诵(晚泊浔阳望香炉峰全文)

  •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历代文人墨客大都喜欢游历山河,在山水中泼墨挥毫,一首诗,一阕词,一段文,一幅画,墨色渲染,诗中自有天青云淡,画里尽是山高水长。

    在那个缺少高科技的年代,诗词代替照相机,为我们呈现了极致的美景。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今天要讲的这首山水诗是孟浩然所写,无一高级字,但意境高远,堪称绝唱。

    《晚泊浔阳望庐山》

    挂*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日暮空闻钟。

    说到庐山,很多人都会想到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前两句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将红日照射下,香炉峰云雾缥缈的景象描绘得如梦如幻,美不胜收;后两句以夸张的手法,将庐山之陡峭,瀑布之湍急,描绘得宛在目前。

    千百年来,无数文人曾为庐山题写诗文,但几乎无人能超越李白此诗。

    后来中唐诗人徐凝也写了一首《庐山瀑布》,被苏轼批为“恶诗”。

    孟浩然这首《晚泊浔阳望庐山》,虽不如李白诗雄奇浪漫,但胜在字字空灵,意境高远,不失为一首山水佳作。

    诗歌首联“挂*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既是叙事,更营造了一种极其高远阔大的意境,为后文描写庐山之雄伟气象埋下了伏笔。

    此诗写于公元733年,彼时的作者刚刚结束了漫游吴越之旅,自越州(绍兴)乘舟返回襄阳。

    试想一下,诗人驾一叶扁舟,在千里烟波的江上,扬帆而下,掠过无数青山,心境虽悠然,却也有些失望。

    因为对于好入名山游的诗人而言,这些山虽秀丽却也无甚出彩处。

    直到泊舟浔阳城下,举目一望,一座雄伟奇丽的山峰映入眼帘,诗人的惊喜之情溢于言表。

    “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看似**淡淡的叙述,却将庐山之秀丽,诗人心情之愉悦描写得淋漓尽致。

    诗人并未具体描写庐山,一个“始”字便足以让人想象其雄伟壮观的景象,足见诗人笔力高超。

    这开头两联以白描的手法,一气贯注,将庐山的神韵活活画出,令人神往。

    再来看后两联,诗人依然没有正面描写庐山。

    颈联“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引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山林隐逸之士的向往。

    “远公”是指东晋名僧慧远,曾在庐山修行,刺史桓伊任江州刺史时,特意为他建造了一座禅舍,即尾联所提到的“东林精舍”,也就是东林寺。

    作为一代名僧,慧远对佛教的影响自是不用多说,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他对山水文化的贡献。

    他曾率领三十多名弟子游庐山石门涧,吟诗作赋,有《庐山诸道人游石门诗并序》传世,这是文学史上最早的一篇山水游记名篇。

    李白在《赠孟浩然》中曾写到“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加上孟浩然流传下来的诗,不难看出其对山水的热爱。

    与其说他怀念远公,不如说他向往远公那种高蹈出尘,啸傲山林的浪漫情怀。

    最后尾联“东林精舍*,日暮空闻钟”,只闻钟声,不见寺庙,无形中增添了一层神秘感。

    日暮天远,钟声杳杳,营造出了一种空灵深远的意境,含余不尽,令人回味无穷。

    纵观整首诗,无一高级字,诗人也没有刻意求工,雕琢字句,随意挥洒间,便将庐山的神韵刻画得淋漓尽致。

    虽不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有名,但字字空灵,超凡脱俗,意境高远,堪称绝唱。

    所谓“诗至此,色相俱空,真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画家所谓逸品是也”,大概便是如此了。

    不知你认为孟浩然此诗写得如何?欢迎一起来讨论。

    [阅读全文]...

2022-06-01 06:38:49
  • 古诗《风》

  • 文学
  • 古诗《风》

      《风》这首古诗的作者是李峤,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诗《风》,欢迎大家分享。

      《风》古诗原文: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风》注释:

      1、解落:吹落,散落。解:解开,这里指吹。

      2、三秋:秋季。一说指农历九月。

      3、能:能够。二月:农历二月,指春季。

      4、过:经过。

      5、斜:倾斜。

      《风》译文:

      风能吹落秋天金黄的树叶,能吹开春天美丽的鲜花。

      刮过江面能掀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

      《风》赏析1: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这是一首描写风的小诗,它是从动态上对风的一种诠释和理解。

      风无形,空气流动形成风。但它又是有形的,一阵微风掠过,小草含笑向人们点头,花儿在风中摇曳着,变着法儿撒欢儿,炊烟随着风的节奏跳起直上重霄的舞蹈,纤细的柳枝轻拂着树下游人的脸庞。

      风也有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当它欢欣的时候,往往伴着细雨洋洋洒洒飘落,春天来临的时候,风过千山秀、二月春风似剪刀,春风拂拂,像“飞天”的裙裾在梳理着,春风吹醒冬眠的柳绦,春风送来翩飞的燕子,春风吹绿了千沟万壑,春风摇醒了小草的青春,也在人们心中播下了盎然的春意。

      当它发怒的时候,过江卷起漫天狂澜,有苏轼的《赤壁怀古》来证明: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它引发海啸,将参天大树连根拨起,用掌击碎轿车甩向路沟,用衣袖挥断成片树木,狂笑着,轻蔑地看着对它束手无策的人们,视自己为一列战车,而世上万物如螳臂。

      当它悲哀的时候,会发出呜呜咽咽的声音,似在诉说心中的悲怨与委屈,似小孩在哭泣,听之也不得不为之动容。

      风是神奇的,风是千变万化的,风是柔弱的,风又是强悍的。敏感的风,多情的风,凄婉的风,千姿百态的风,你是人类的朋友,却也给人类带来无尽的灾难,风,你让人不得不爱,同时也让人惧之三分。

      《风》赏析2:

      这首诗写出了风的力量。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前两句就“风”的季节功能而言:秋风能令万木凋零,春风却又能教百花绽放;后两句则就“风”所到之处,呈不同景象来描写:风过江上时,则水面波浪滔滔;入竹林时,只见竹竿一齐倾斜。风,为自然界之物象,本是看不见摸不着,只能经由生命个体用心去感受或通过外物的变化知晓。因此,全诗无出现一个“风”字,也没有直接描写风之外部形态与外显特点,而是通过外物在风的作用下原质或原态的改变去表现风之柔情与强悍。可见诗人对物态常识的熟知与了然。在这种生活常识的支撑下,诗人熟练地通过外物的形变来显发风之特点,以间接描写来表现风的种种情态,让人真切感受风的温存与魅力。

      “赋、比、兴”为古典诗歌表现的基本手法。所谓的“兴”意指“兴发”“感兴”,由物及心,即因为外物的作用而产生内心“情变”。“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叶落”与“花开”,乃事物发展到极态而自然产生的质变,外力的作用只能是加速或减缓其变化的速度。在此处,诗人把叶落花开归因于风的作用,表现出作者观察的细微与内心的细腻,把自然万物的变化同风——外力的作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隐性地昭示着风之生命力及其给外物的温情关怀。

      “解落”,“解”字用得好。常言道“秋风扫落叶”,秋风之蛮横可见一斑。不用“扫”“吹”,也不用“刮”“剥”,就用一个“解”。“解”,是细心,是用心,是专心地去化解,不急不慢,不狂不躁,让叶儿怡然清爽地离开了母体,找到了很好的归宿。风之柔情让人感动。“能开”,“开”,是唤醒,是催生,是召唤,在寒冬中沉睡的花儿,在风儿的轻轻抚摸下,睁开惺忪的睡眼,伸伸懒腰,又将迎来一个美丽、美好、美妙的.春意。风之温情让人舒坦。“解落”与“能开”,把风的温存柔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也深深地触动了读者那或许早有些漠然的心绪,重新唤醒人们对美好生命的感念。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风,“过江”卷起“千尺浪”,风急浪高,直冲云宵,风之气力是何等威风;风,“入竹”引来“万竿斜”,风狂竹伏,万般无奈,风之外力是何等潇洒。此处,风之强悍,风之强劲,风之强势,同之前风之温情,风之柔情,风之痴情形成强烈的反差。任何一种生命都有其“喜怒哀乐”之表现,“风”也不例外。风的变幻莫测便是很好的例证。

      讲究对仗或对偶,《风》一诗亦如此。例,“解落”对“能开”,“三秋叶”对“二月花”工整有序。“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如果说,诗的前两句在“兴发”方面更为出色的话,则后两行在“对仗”则更显特色,“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一过”“一入”,“一高”“一低”,“一直”“一斜”,把风对自然界物象在风的作用下所产生的变幻鲜活而传神地表现出来。

      这首诗的妙处在于写风,全诗除诗名外,却不见风字。每一句都表达了风的作用,如果将四句诗连续起来,反映了世间的欢乐和悲伤,表达了“世风”和“人风”,风是善变的,有柔弱,又有彪悍,风是多情的,姿态丰盈,万竹起舞,短短的四句诗,以动态的描述诠释了风的性格。

      作者简介:

      李峤(645~714年),字巨山,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唐朝时期宰相。

      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早年进士及第,历任安定小尉、长安尉、监察御史、给事中、润州司马、凤阁舍人、麟台少监等职。武周时期,依附张易之兄弟。中宗年间,依附韦皇后和梁王武三思,官至中书令、特进,封为赵国公。唐睿宗时,贬为怀州刺史,以年老致仕。唐玄宗时,再贬滁州别驾,迁庐州别驾。开元二年(714年)病逝于庐州,终年七十岁。

      李峤生前以文辞著称,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苏味道、杜审言、崔融合称“文章四友”,晚年成为“文章宿老”。先后历仕五朝,趋炎附势,史家评价以贬义居多。

    [阅读全文]...

2021-12-11 09:01:22
  • 雨的古诗

  • 雨的古诗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雨的.古诗,欢迎大家分享!

      1、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2、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宋.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

      4、忽闻疏雨打新荷,有梦都惊破。———(元·盍西村《越调小桃红·临川八景·荷塘雨声》)

      5、宋李清照的《声声慢》下阙:……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6、宋贺铸《青玉案》下阙:……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7、月胧胧,一树梨花细雨中。———(宋·陈克《豆叶黄》)

      8、腾云似涌烟,密雨如散丝。———(晋.张协《杂诗十首》)

      9、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宋·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10、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11、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之一)

      12、涧底松摇千尺雨,庭中竹撼一窗秋。———(唐.杜荀鹤《夏日留题张山人林亭》)

      13、宋王灼《减字木兰花》:飞霞半缕,收尽天风和雨。

      14、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15、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绿。———五代前蜀·韦庄《谒金门》)

      16、宋吕渭老《一落索》:秋风有意染黄花,下几点凄凉雨。

      17、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唐.刘长卿《别严士元》)

      18、柳枝经雨重,松色带烟深。———(唐.张谓《郡南亭子宴》)

      19、风雨如晦,鸡鸣不已。———(《诗.郑风.风雨》)

      20、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唐.许浑《咸阳城东楼》)

      21、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唐.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22、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元.虞集《听雨》)

      23、残虹收度雨,缺岸上新流。———(《南朝陈.张正见《后湖泛舟》》

      24、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5、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宋.陈与义《春寒》)

      26、雷声千嶂落,雨色万峰来。———(明.李攀龙《广阳山道中》)

      27、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8、宋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呤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生。

      29、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30、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伶仃洋》

      31、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唐.杜甫《水槛遣心二首》之一)

      32、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唐.杜枚《秋思》)

      33、小楼忽洒夜窗声,卧听潇潇还淅淅,湿了清明。———(清·郑燮《浪淘沙·暮春》)

      34、元人贯云石的《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35、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宋·秦观《好事*·梦中作》)

      36、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宋.欧阳修《田家》)

      37、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38、一雁下投天尽处,万山浮动雨来初。———(清.查慎行《登宝婺楼》)

      39、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花。———(宋.赵师秀《有约》)

      40、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宋.徐俯《春游湖》)

      41、五代南唐李璟的《浣溪沙》下阙: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接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莫,接天流。

      42、风如拔山努,雨如决河倾。———(宋.陆游《大风雨中作》)

      43、沾衣欲湿桃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唐.僧志南《绝句》)

      44、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45、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46、宋李重元《忆王孙·春词》:……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47、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唐.李商隐《夜雨寄北》)

      48、雨急山溪涨,云迷岭树低。———(唐.戴叔伦《宿灵岩寺》)

      49、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阅读全文]...

2022-06-21 17:16:26
  • 怀古诗大全_古诗

  • 经典
  •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绝句古诗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时时温*,“励志的句子”为您收集《怀古诗大全》,整理经典的古诗绝句。

    怀古诗大全

    1、《苏台览古》

    唐李白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2、《越中览古》

    唐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3、《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4、《登金陵凤凰台》

    唐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5、《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6、《台城》

    唐刘禹锡

    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7、《江南》

    唐杜牧

    车书混一业无穷,井邑山川今古同。

    8、《君山》

    唐刘禹锡

    属车八十一,此地阻长风。

    9、《春草官》

    唐刘长卿

    君王不可见,芳草旧*。

    10、《易水》

    唐马戴

    荆卿西去不复返,易水东流无尽期。

    11、《姑苏台》

    唐陈羽

    忆昔吴王争霸日,歌钟满地上高台。

    12、《景阳台》

    宋徐铉

    后主忘家不悔,江南异代长春。

    13、《阊门》

    唐韦应物

    独鸟下高树,遥知吴苑园。

    14、《吴宫》

    唐陆龟蒙

    香径长洲尽棘丛,奢云艳雨只悲风。

    15、《桃叶渡怀古》

    清曹雪芹

    衰草闲花映浅池,桃枝桃叶总分离。

    16、《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宋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17、《马嵬怀古》

    [阅读全文]...

2021-12-17 20:02:36
  • 秋的古诗

  • 秋的古诗

      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秋的古诗,欢迎大家分享。

      宴散唐代:白居易

      小宴追凉散,*桥步月回。

      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

      残暑蝉催尽,新秋雁戴来。

      将何还睡兴,临卧举残杯。

      己酉岁九月九日魏晋:陶渊明

      靡靡秋已夕,凄凄风露交。

      蔓草不复荣,园木空自凋。

      清气澄余滓,杳然天界高。

      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

      万化相寻绎,人生岂不劳?

      从古皆有没,念之中心焦。

      何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

      千载非所知,聊以永今朝。

      小桃红·杂咏元代:盍西村

      绿杨堤畔蓼花洲,可爱溪山秀,烟水茫茫晚凉后。

      捕鱼舟,冲开万顷玻璃皱。乱云不收,残霞妆就,一片洞庭秋。

      秋思唐代:李白

      燕支黄叶落,妾望自登台。

      海上碧云断,单于秋色来。

      胡兵沙塞合,汉使玉关回。

      征客无归日,空悲蕙草摧。

      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宋代:周邦彦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金缕曲·癸酉秋出都述怀有赋清代:龚自珍

      我又南行矣!笑今年、鸾飘凤泊,情怀何似?纵使文章惊海内,纸上苍生而已。似春水、干卿何事?暮雨忽来鸿雁杳,莽关山、一派秋声里。催客去,去如水。

      华年心绪从头理,也何聊、看潮走马,广陵吴市。愿得黄金三百万,交尽美人名士。更结尽、燕邯侠子。来岁长安春事早,劝杏花、断莫相思死。木叶怨,罢论起。

      江上秋夜宋代:道潜

      雨暗苍江晚未晴,井梧翻叶动秋声。

      楼头夜半风吹断,月在浮云浅处明。

      秋夜宋代:陈与义

      中庭淡月照三更,白露洗空河汉明。

      莫遣西风吹叶尽,却愁无处着秋声。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唐代:李白

      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

      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洛阳才子谪湘川,元礼同舟月下仙。

      记得长安还欲笑,不知何处是西天。

      洞庭湖西秋月辉,潇湘江北早鸿飞。

      醉客满船歌白苎,不知霜露入秋衣。

      帝子潇湘去不还,空馀秋草洞庭间。

      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

      数日宋代:赵师秀

      数日秋风欺病夫,尽吹黄叶下庭芜。

      林疏放得遥山出,又被云遮一半无。

      1、坐愁群芳歇,白露凋华滋。——李白《秋思》

    [阅读全文]...

2022-02-26 10:19:57
有炉的古诗 - 句子
有炉的古诗 - 语录
有炉的古诗 - 说说
有炉的古诗 - 名言
有炉的古诗 - 诗词
有炉的古诗 - 祝福
有炉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