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从军北征唐李益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从军北征唐李益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从军北征唐李益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从军北征唐李益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从军北征
李益 (唐)
天山雪后海风寒,
横笛偏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
一时回首月中看。
l 第一句:天山雪后海风寒。
把山放在上面,代表天山,放在雪花的后面,代表雪后,
图上端放了一片海,代表海风,有雪,海风肯定是寒的。
l 第二句:横笛偏吹行路难。
右下角的图片,横着的笛子,偏着头在吹,是位姓陆的男子。
l 第三句:碛里征人三十万。
碛读音:qì,沙漠的意思,与“气”同音,
出征的人听说为敌来扰,很生气。记住这个字,其他的应该很容易联想起来了。
l 第四句:一时回向月明看。
刀头比较像“1”,将军的头转了180度,表示回首,看的是月亮的中间,用紫色的线表示目光。
l 最后整理一下顺序
《古从军行》是唐代诗人李颀的作品,全诗主要写了什么呢?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古从军行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注释】
⑴烽火:古代一种警报。
⑵饮(yìn)马:给马喂水。傍:顺着。交河:古县名,故城在今新疆吐鲁番西面。
⑶行人:出征战士。刁斗:古代军中铜制炊具,容量一斗。白天用以煮饭,晚上敲击代替更柝。
⑷公主琵琶:汉武帝时以江都王刘建女细君嫁乌孙国王昆莫,恐其途中烦闷,故弹琵琶以娱之。
⑸“闻道”两句:汉武帝曾命李广利攻大宛,欲至贰师城取良马,战不利,广利上书请罢兵回国,武帝大怒,发使至玉门关,曰:“军有敢入,斩之!”两句意谓边战还在进行,只得随着将军去拼命。
⑹蒲桃:今作“葡萄”。
【白话译文】
白天登山观察报警的烽火台,黄昏时牵马饮水靠*交河边。
昏暗的风沙传来阵阵刁斗声,如同汉代公主琵琶充满幽怨。
旷野云雾茫茫万里不见城郭,雨雪纷纷笼罩着无边的沙漠。
哀鸣的胡雁夜夜从空中飞过,胡人士兵个个眼泪双双滴落。
听说玉门关已被挡住了归路,战士只有追随将军拼命奔波。
年年战死的尸骨埋葬于荒野,换来的只是西域葡萄送汉家。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初年。据《资治通鉴·天宝元年》记载:“是时,天下声教所被之州三百三十一,羁縻之州八百,置十节度、经略使以备边。……凡镇兵四十九万人,马八万馀匹。开元之前,每岁供边兵衣粮,费不过二百万;天宝之后,边将奏益兵浸多,每岁用衣千二十万匹,粮百九十万斛,公私劳费,民始困苦矣。”由此可知,诗人所歌咏的虽为历史,但是诗的内容却表达了他对唐玄宗“益事边功”的穷兵黩武开边之策的看法。
【赏析】
“从军行”是乐府古题。此诗借汉皇开边,讽玄宗用兵。实写当代之事,由于怕触犯忌讳,所以题目加上一个“古”字。它对当代帝王的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视人民生命如草芥的行径,加以讽刺,悲多于壮。全诗记叙从军之苦,充满非战思想。万千尸骨埋于荒野,仅换得葡萄归种中原,显然得不偿失。
诗开首先写紧张的从军生活。白天爬上山去观望四方有无举烽火的边警;黄昏时候又到交河边上让马饮水(交河在今新疆吐鲁番西面,这里借指边疆上的河流)。三、四句的“公主琵琶”是指汉朝细君公主远嫁乌孙国时所弹的琵琶曲调,当然,这不会是欢乐之声,而只是哀怨之调。一、二句写“白日”、“黄昏”的情况,三、四句接着描绘夜晚的情况:风沙弥漫,一片漆黑,只听得见军营中巡夜的打更声和那如泣如诉的幽怨的琵琶声。景象非常肃穆而凄凉。“行人”,是指出征将士,这样就与下一句的公主出塞之声,引起共鸣了。
接着,诗人又着意渲染边陲的环境。军营所在,四顾荒野,无城郭可依,“万里”极言其辽阔;雨雪纷纷,以至与大漠相连,其凄冷酷寒的情状亦可想见。以上六句,写尽了从军生活的艰苦。接下来,似乎应该正面点出“行人”的哀怨之感了。可是诗人却别具机杼,背面傅粉,写出了“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两句。胡雁胡儿都是土生土长的,尚且哀啼落泪,更不必说远戍到此的“行人”了。两个“胡”字,有意重复,“夜夜”、“双双”又有意用叠字,有着烘云托月的艺术力量。
面对这样恶劣的环境,没有人不想班师复员。可是办不到。“闻道玉门犹被遮”一句,笔一折,似当头一棒,打断了“行人”思归之念。据《史记·大宛列传》记载,汉武帝太初元年,汉军攻大宛,攻战不利,请求罢兵。汉武帝闻之大怒,派人遮断玉门关,下令:“军有敢入者辄斩之。”这里暗刺当朝皇帝一意孤行,穷兵黩武。随后,诗人又压一句,罢兵不能,“应将性命逐轻车”,只有跟着本部的将领“轻车将军”去与敌军拼命,这一句其份量压倒了上面八句。下面一句,再接再厉。拼命死战的结果无外乎“战骨埋荒外”。诗人用“年年”两字,指出了这种情况的经常性。全诗一步紧一步,由军中*时生活,到战时紧急情况,最后说到死,为的是什么?这十一句的压力,逼出了最后一句的答案:“空见蒲桃入汉家。”
“蒲桃”就是葡萄。汉武帝时为了求天马(即*马),开通西域,便乱启战端。当时随天马入中国的还有蒲桃和苜蓿的种子,汉武帝把它们种在离宫别馆之旁,弥望皆是。这里“空见蒲桃入汉家”一句,用此典故,讥讽好大喜功的帝王,牺牲了无数人的性命,换到的只有区区的蒲桃而已。言外之意,可见帝王是怎样的草菅人命了。
此诗全篇一句紧一句,句句蓄意,步步逼紧,直到最后一句,才画龙点睛,着落主题,显出此诗巨大的讽谕力。诗巧妙地运用音节来表情达意。第一句开头两字“白日”都是入声,具有开场鼓板的意味。三、四两句中的“刁斗”和“琵琶”,运用双声,以增强音节美。中段转入声韵,“双双落”是江阳韵与入声的配合,犹如云锣与鼓板合奏,一广一窄,一放一收,音节最美。中段入声韵后,末段却又选用了张口最大的六麻韵。以五音而论,首段是羽音,中段是角音,末段是商音,音节错落,各极其致。全诗先后用“纷纷”、“夜夜”、“双双”、“年年”等叠字,不但强调了语意,而且叠字叠韵,在音节上生色不少。
杰出的诗人为千百年来人们所敬仰!脍炙人口的绝句古诗,为历代世人争相传诵,记住这些经典,让我们的前行路更宽更*!为您倾情整理《从军北征》,希望对您有所启迪。
李益 从军北征
【译文及注释】
【赏析】
ju.51tietu.net延伸阅读
《北征》
作者:杜甫
原文:
北归至凤翔,墨制放往鄜州作。
皇帝二载秋,闰八月初吉。
注释:
1、墨制:是用墨笔书写的诏敕,亦称墨敕。这里指唐肃宗命杜甫探家的敕命。
翻译:
肃宗即位的第二年,闰八月初一日那天,
赏析:
杜甫的这首长篇叙事诗共有一百四十句,它像是用诗歌体裁来写的陈情表,是他这位在职的左拾遗向肃宗皇帝汇报他探亲路上及到家以后的见闻感想。它的结构自然而精当,笔调朴实而深沉,充满忧国忧民的情思,怀抱中兴国家的希望,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形势和社会现实,表达了人民的情绪和愿望。
全诗分五大段,按照北征,即从朝廷所在的凤翔到杜甫家人所在的鄜州的历程,依次叙述了蒙恩放归探亲、辞别朝廷登程时的忧虑情怀;归途所见景象和引起的感慨;到家后与妻子儿女团聚的悲喜交集情景;在家中关切国家形势和提出如何借用回纥兵力的建议;最后回顾了朝廷在安禄山叛乱后的可喜变化和表达了他对国家前途的信心、对肃宗中兴的期望。这首诗像上表的奏章一样,写明年月日,谨称臣甫,恪守臣节,忠悃陈情,先说离职的不安,次叙征途的观感,再述家室的情形,更论国策的得失,而归结到歌功颂德。这一结构合乎礼数,尽其谏职,顺理成章,而见美刺。读者不难看到,诗人采用这样的陈情表的构思,是出于他奉儒守官的思想修养和别裁伪体的创作要求,更凝聚着他与国家、人民休戚与共的深厚感情。
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痛心山河破碎,深忧民生涂炭,这是全诗反复咏叹的主题思想,也是诗人自我形象的主要特征。诗人深深懂得,当他在苍茫暮色中踏上归途时,国家正处危难,朝野都无闲暇,一个忠诚的谏官是不该离职的,与他的本心也是相违的。因而他忧虞不安,留恋恍惚。正由于满怀忧国忧民,他沿途穿过田野,翻越山冈,夜经战场,看见的是战争创伤和苦难现实,想到的是人生甘苦和身世浮沉,忧虑的是将帅失策和人民遭难。总之,满目疮痍,触处忧虞,遥望前途,征程艰难,他深切希望皇帝和朝廷了解这一切,汲取这教训。因此,回到家里,他虽然获得家室团聚的欢乐,却更体会到一个封建士大夫在战乱年代的辛酸苦涩,不能忘怀被叛军拘留长安的日子,而心里仍关切国家大事,考虑政策得失,急于为君拾遗。可见贯穿全诗的主题思想便是忧虑国家前途、人民生活,而体现出来的诗人形象主要是这样一位忠心耿耿、忧国忧民的封建士大夫。
缅思桃源内,益叹身世拙。诗人遥想桃源中人避乱世外,深叹自己身世遭遇艰难。这是全诗伴随着忧国忧民主题思想而交织起伏的个人感慨,也是诗人自我形象的重要特征。肃宗皇帝放他回家探亲,其实是厌弃他,冷落他。这是诗人心中有数的,但他无奈,有所怨望,而只能感慨。他痛心而苦涩地叙述、议论、描写这次皇恩放回的格外优遇:在国家危难、人民伤亡的时刻,他竟能有闲专程探亲,有兴观赏秋色,有幸全家团聚。这一切都违反他爱国的志节和爱民的情操,使他哭笑不得,尴尬难堪。因而在看到山间丛生的野果时,他不禁感慨天赐雨露相同,而果实苦甜各别;人生于世一样,而安危遭遇迥异;他自己却偏要选择艰难道路,自甘其苦。所以回到家中,诗人看到妻子儿女穷困的生活,饥瘦的身容,体会到老妻和爱子对他的体贴,天真幼女在父前的娇痴,回想到他自己舍家赴难以来的种种遭遇,不由得把一腔辛酸化为生聚的欣慰。这里,诗人的另一种处境和性格,一个艰难度日、爱怜家小的*民当家人的形象,便生动地显现出来。
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坚信大唐国家的基础坚实,期望唐肃宗能够中兴。这是贯穿全诗的思想信念和衷心愿望,也是诗人的政治立场和出发点。因此他虽然正视国家战乱、人民伤亡的苦难现实,虽然受到厌弃冷落的待遇,虽然一家老小过着饥寒的生活,但是他并不因此而灰心失望,更不逃避现实,而是坚持大义,顾全大局。他受到形势好转的鼓舞,积极考虑决策的得失,并且语重心长地回顾了事变以后的历史发展,强调指出事变使奸佞荡析,热情赞美忠臣除奸的功绩,表达了人民爱国的意愿,歌颂了唐太宗奠定的国家基业,从而表明了对唐肃宗中兴国家的殷切期望。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诗人的社会理想不过是恢复唐太宗的业绩,对唐玄宗有所美化,对唐肃宗有所不言,然而应当承认,诗人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操是达到时代的高度、站在时代的前列的。
综上可见,这首长篇叙事诗,实则是政治抒情诗,是一位忠心耿耿、忧国忧民的封建士大夫履职的陈情,是一位艰难度日、爱怜家小的*民当家人忧生的感慨,是一位坚持大义、顾全大局的爱国志士仁人述怀的长歌。从艺术上说,它既要通过叙事来抒情达志,又要明确表达思想倾向,因而主要用赋的方法来写,是自然而恰当的。它也确像一篇陈情表,慷慨陈辞,长歌浩叹,然而谨严写实,指点有据。从开头到结尾,对所见所闻,一一道来,指事议论,即景抒情,充分发挥了赋的长处,具体表达了陈情表的内容。但是为了更形象地表达思想感情,也由于有的思想感情不宜直接道破,诗中又灵活地运用了各种比兴方法,即使叙事具有形象,意味深长,不致枯燥;又使语言精炼,结构紧密,避免行文拖沓。例如诗人登上山冈,描写了战士饮马的泉眼,鄜州郊野山水地形势态,以及那突如其来的猛虎、苍崖,含有感慨和寄托,读者自可意会。又如诗人用观察天象方式概括当时*叛形势,实际上也是一种比兴。天色好转,妖气消散,豁然开朗,是指叛军失败;而阴风飘来则暗示了诗人对回纥军的态度。诸如此类,倘使都用直陈,势必繁复而无诗味,那便和章表没有区别了。因而诗人采用以赋为主、有比有兴的方法,恰可适应于表现这首诗所包括的宏大的历史内容,也显示出诗人在诗歌艺术上的高度才能和浑熟技巧,足以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地用诗歌体裁来写出这样一篇博大精深、沉郁顿挫的陈情表。
从军行的诗意
《从军行》
作者:王昌龄
原文: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注释:
1、从军行:乐府旧题,内容多写军队战争之事。
诗意:
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
赏析: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漫;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延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
为什么特别提及青海与玉门关呢?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
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画面上出现青海与玉关。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第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
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之间,显然有转折,二句形成鲜明对照。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
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的更坚定、深沉的誓言,盛唐优秀边塞诗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本篇就是一个显例。可以说,三四两句这种不是空洞肤浅的抒情,正需要有一二两句那种含蕴丰富的大处落墨的环境描写。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这在本篇中也有明显的体现。全诗表明了将士们驻守边关的宏伟壮志。
古诗绝句就是这样经典,凝练,内心顿生无限的情怀。希望看到更多的的绝句和古诗吗,请欣赏文征明的诗词。
《十五从军征》
作者:汉乐府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注释:
1、始:才。
翻译:
十五岁就应征去参军,
赏析:
这是一首叙事诗,描绘了一个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情景,抒发了这一老兵的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开篇便不同凡响: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这两句,直言老兵十五岁从军,八十岁方回,看似*淡无奇,像不经意间道来,实却耐人寻味,颇见功力。他十五从军征,奔赴何处,诗中未作说明;其军旅生活如何,战况怎样,诗中也均未交代。这就给读者留下众多想象的空间。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他从军征,系出于战事,而且这一去就是数十年!八十与十五相对照,突出其从军征时间之久;始得归与从军征相呼应,则表明他中途一直未能回来。
《十五从军征》,是一首暴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汉代乐府民歌,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和痛苦。作品真实、深刻、令人感愤,催人泣下。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主人公的思想脉络由六十五年的征战生活进入邈邈旷野、漫漫古道,对亲人家园的现状由茫然无际的想象到急切地、盼知又怕知地询问,读者由开头两句诗展开的遐想的翅翼也在主人公焦急的劈头问话声中收束。,一句家中有阿谁的追问,推出了作品的聚光点家。六十五年了,岂敢奢望家人安然无恙、亲人健在?能有一二幸存者已是不幸中之万幸了。所以他只问,家中还有谁侥幸苟活人世呢?可是,乡里人的回答却如站在雪地里浇下的一盆冰水: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在这动乱的年月,我的亲人们竟无一幸存者?多少年来积压心底的感情,向谁倾诉、向谁表达啊?唯有那青青松柏、垒垒坟冢吗?那,就是我的家吗?不,不,不可能!
摆在他面前的现实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由遥看到*见,满眼更加荒凉凄楚的景象。作者没说室空无人,而是抓住野兔见人钻进家畜窝中自以为得所,野鸡惊飞落到屋内梁上自以为安的情景;作者没有直书庭园荒芜杂乱,只摄取了井边、中庭随意生长的葵菜和谷物两个镜头,人去屋空,人亡园荒,更其形象,倍伤人心神。一个风尘仆仆的老人,站在曾经炊火融融、庭园整洁的家的面前,站在盼望了六十五年可又无一亲人相迎的家的面前,竟然比想象的还不堪十倍、百倍这是怎样一种情境,将掀起读者怎样的感情波澜呢?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他走出年久失修的破门,向东方看去,他也许还抱着希望,他看到了谁?看到了什么呢?他也许看到了久别的亲人?也许什么也没有看到。他茫然地从幻想中走出来,低声哭了起来泪落沾我衣五个字,饱和了多么丰富、多么深厚、多么沉痛的感情内涵啊!主人公和他的家的相互映衬的叙写,把作品的主题和艺术水*都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服了整整六十五年兵役的人,竟然还是全家唯一的幸存者,那些没有服兵役的亲人们,坟上松柏都已葱葱郁郁,可以想见他们生前贫寒凄苦的生活还不如每时每刻都可能牺牲的士卒;作品具体写的是主人公为国征战六十五载却有家归不得,等到归时却又无家可归的不幸遭遇和惨痛心情,而他的不幸与那些苟生且不能只有走进静默、暗湿、冰冷的坟墓的亲人们相比,他又是幸运者了。作品就不仅仅暴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的黑暗、罪恶,不仅仅表现了八十老翁一人的不幸,而且反映了当时整个社会现实的黑暗,表现了比个人不幸更深广的全体人民的不幸和社会的凋敝、时代的动乱,诗的最后两句于对老兵的动作描绘中进一步抒发老兵心中的悲哀。这里,突出老兵出门张望(出门东向看)与老泪纵横(泪落沾我衣)这一细节,将举目无亲、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将其悲痛欲绝的茫然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试想,他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家中已了无亲人,而只有荒凉的景象,怎能不悲从中来?以后的生活,又当如何呢?他又怎能不感到茫然呢?他向远方望去,难道自己的祖国里,只有自己一家是这样的吗?不是的。其悲惨的遭遇是谁造成的,尽管诗中未明言直说,但我们只要联系到此诗产生的时代背景,则不难看出这一点。根据吴兢《乐府古题要解》的说法,此诗晋时已谱入乐府,当可视之为汉魏战乱之际的作品。正是当时穷兵黩武的统治者与无休无止的战争,造成了该老兵的悲惨遭遇。反映该老兵的悲惨遭遇,也就反映了当时在沉重的徭役压迫之下的*民百姓的悲惨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
唐代李益的诗词摘抄
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诗词了吧,诗词具有语言高度凝练、篇幅短小精悍的特点。究竟什么样的.诗词才是好的诗词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唐代李益的诗词摘抄,欢迎阅读与收藏。
1、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李益《写情》
2、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李益《写情》
3、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4、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李益
5、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6、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惟将两鬓雪,明日对秋风。——李益《立秋前一日览镜》
7、几处吹笳明月夜,何人倚剑白云天——李益《盐州过胡儿饮马泉》
8、君看白日弛,何异弦上箭?——李益
9、嫁女莫望高,女心愿所宜。——李益
10、死生容易如反掌,得意失意由一言。——李益
11、惭君明似月,照我白如丝。——李益《照镜》
12、谁能久京洛,缁尘染素衣——李益
13、夜长人自起,星月满空江。——李益《水宿闻雁》
14、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李益《江南曲》
15、伏波唯愿裹尸还,定远何须入关山——李益《塞下曲》
16、江回汉转两不见,云交雨合知何年。——李益《古别离》
17、再往不及期,劳歌叩山木。——李益《入华山访隐者经仙人石坛》
出自李益《塞下曲》之一
蕃州部落能结束, 朝暮驰猎黄河曲。
燕歌未断塞鸿飞, 牧马群嘶边草绿。
《赴邠宁留别》
赴邠宁留别
作者:唐·李益
身承汉飞将,束发即言兵。
侠少何相问,从来事不*。
黄云断朔吹,白雪拥沙城。
幸应边书募,横戈会取名。
《江南曲》
作者:李益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送柳判官赴振武》
送柳判官赴振武
作者:唐·李益
边庭汉仪重,旌甲似云中。
虏地山川壮,单于鼓角雄。
关寒塞榆落,月白胡天风。
君逐嫖姚将,麒麟有战功。
《喜见外弟又言别》
唐代: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春天,在杜甫的诗集里被推为突出的名篇,在杜甫的诗中极为少见,在古今的诗篇中也极为少见,因为这首诗是写极为喜悦的感情,热情奔放,但又极为深沉曲折。写极其喜悦的感情不容易写得深沉,热情奔放的诗篇不容易写得曲折,不容易写成格律诗;写得深沉而又曲折的诗,又往往缺乏奔放的热情,不容易写出极为喜悦的感情。这首诗是两者兼而有之,所以成为突出的名篇。
这首诗开头用“忽传”两字,含有极为惊喜的感情。在上一年的十月,史朝义还占领东京,占有河南大部分和河北广大地区,完全想不到在三个月之后,他会众叛亲离,部下纷纷瓦解,唐朝全部收复河南河北的。这个“忽传”是出乎意料之外的。但安史之乱到这时整整拖了七年零三个月,使广大地区的人民陷在水深火热之中,人们迫切地盼望*定叛乱,所以这个“忽传”又是长期盼望、求之不得的消息。出乎意料之外所以惊,长期盼望所以喜。极度惊喜的感情使他“初闻涕泪满衣裳”,一开始听到这个消息就喜极掉泪。在这个“涕泪满衣裳”里,包含着无数感情,包括在安史之乱中个人和全家所受的种种苦难,包含着人民所受的种种苦难,一起涌上心头,所以涕泪沾满衣裳。惊喜之极不是惊疑而是掉泪,因为这个消息虽然出乎意料之外,又是长期盼望的,所以不是惊疑而是惊喜。想到在安史之乱中所经历的种种苦难,所以不是喜而大笑,是喜极而掉泪。这样写真是写得极为真实。
“却看”,再看看老婆和儿子还有什么忧愁呢?是跟自己一样高兴,忧愁已经没有了。这里的“妻子”是妻和子,与“诗书”指诗和书相对。随便把诗书卷起来准备回乡了。在安史之乱中杜甫全家漂泊到四川,一直在想回乡。在《秋兴》里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在《吹笛》里说:“故园杨柳今摇落,何得愁中却尽生。”在《见萤火》里说:“沧江白发愁看汝,来岁如今归未归?”正因为一直在想回乡,所以一听到好消息,就想回乡了,这样流泪和准备回乡,正说明内心的“喜欲狂”。
听到了这样的好消息,自然要歌唱,要喝酒,这是“喜欲狂”的自然表现。杜甫是在春天得到这个消息的,他迫不及待地想回乡,所以想立刻就走,想在春天就走。春天里到处景物宜人,草绿花红,花香鸟语,一路上有青春作伴,不会感到寂寞,正好回乡。怎样走呢?就坐船从长江东下,经过巴峡穿过巫峡,就从汉水到达襄阳,再走陆路到洛阳回到老家去。
这首诗,从结构看,点明题目说明事件的只有一句,即“剑外忽传收蓟北”。在这句里表达感情的词是“忽传”,从忽传里含蕴惊喜的感情。从惊喜的感情里流露出泪满衣、喜欲狂来。从泪满衣里含蕴着长期漂泊中的思乡之情,这种感情不是他一个人的,是全家的,这就联系到妻和子了。从喜欲狂里表现出“漫卷诗书”来,这就同回乡结合,这是一方面;从喜欲狂里表现出放声歌唱、纵情饮酒,这是又一方面。从回乡里开出想立即动身的“青春作伴”,算计到由水路转陆路的旅程。全诗就这样紧密结合,一气呵成,又是曲折有致,确是抒喜悦感情的杰作。
再从承转关系来说,有明显的,有含蓄的。从“忽传”里含蕴惊喜感情,这是含蓄的,不明显的。从惊喜里开出泪满衣、喜欲狂来,即承接“忽传”转入新意,这种承转是含蓄的。从“喜欲狂”里转入放歌纵酒,这种关系是明显的。从泪满衣里含蓄思乡之情在内,这是不明显的。从“漫卷诗书”准备回乡里,转入“好还乡”,它的承转是明显的。从“好还乡”里点出水路和陆路的旅程,这种承转是明显的。这样的承转关系,有明的有暗的,明暗交错,构成了热情奔放和深沉曲折相结合的作品。
抒情作品要写出真实感情,又要写得曲折深沉,避免浅露。这种曲折深沉又是真感情的自然流露,不是有意做作。这就需要有深厚的感情,有了深厚的感情,感情自然就流露出来,也就是深厚的,既是深厚的感情,自然不会浅露,自然显得深沉,有曲折,杜甫这首诗就是这样。因为杜甫是关心人民疾苦的,写了不少反映人民疾苦的诗,他自己又经历了长期的苦难生活,这就酝酿成他的深厚的感情。在这首诗里,他只要把这种感情写出来,让这种感情自然流露出来,就是深沉的,不是浅露的;就是曲折的,不是直率的,就是自然的,不是做作的。要写出这样的好诗,主要在培养深厚的感情。
这首诗的结尾也可注意,两句中用了四个地名,又是对偶句,却写得极为自然,是很少见的。李白的《蛾眉山月歌》:“夜发青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两句用三个地名,已经少见,而杜甫用了四个地名,就更难得了。但这也不是有意做作,因为从上文的“好还乡”,自然想到还乡旅程,自然想到水路陆路,用了四个地名,写得极为自然。这两句里的“即从”、“便下”也可注意,正写出“好还乡”的急迫心情,具有强烈的感*彩。
作者简介:周振甫 (1911~2000),浙江*湖人。1932年肄业于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历任上海开明书店校对、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中华书局编审。昆明第一届文论学会会员,济南文心雕龙学会会员。1935年开始发表作品。196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词例话》《文心雕龙注释》《中国修辞学史》《*诗词欣赏》等,专著辑为《周振甫文集》。
古诗夜雨寄北李商隐赏析
古诗是我们中学必背必学的,学好古诗有利于提高我们学*成绩。下面小编带来的是古诗夜雨寄北李商隐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夜雨寄北
唐代: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译文
您问归期,归期实难说准,巴山连夜暴雨,涨满秋池。
何时归去,共剪西窗烛花,当面诉说,巴山夜雨况味。
注释
1.寄北:写诗寄给北方的人。诗人当时在巴蜀(现在四川省),他的亲友在长安,所以说“寄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的深刻怀念。
2.君:对对方的尊称,等于现代汉语中的“您”。
3.归期:指回家的日期。
4.巴山:指大巴山,在陕西南部和四川东北交界处。这里泛指巴蜀一带。
5.秋池:秋天的池塘。
6.何当:什么时候。
7.共:副词,用在谓语前,表示动作行为是由两个或几个施事者共同发生的。可译为“一起”。
8.剪西窗烛:剪烛,剪去燃焦的烛芯,使灯光明亮。这里形容深夜秉烛长谈。“西窗话雨”“西窗剪烛”用作成语,所指也不限于夫妇,有时也用以写朋友间的思念之情。
9.却话:回头说,追述。
赏析
在南宋洪迈编的《万首唐人绝句》里,这首诗的题目为《夜雨寄内》,意思是诗是寄给妻子的;乍看之下从诗中“巴山”一语看来,诗写于巴蜀之地。李商隐曾经应聘到四川,任东川节度柳仲郢的幕僚。时间是唐宣宗大中六年(公元852年),先于此一年,李商隐的妻子却已故去;给李商隐诗集作笺注的清代人冯浩,尽管认为诗题不必改作“寄内”(因为“集中寄内诗皆不明标题”),但内容却是“寄内”的,为此。他把诗的写作时间,推前至大中二年(公元848年),按冯浩考证,李商隐这一年是在桂州(今广西桂林)郑亚的幕府;当年郑亚由于政敌的诬陷,被贬为循州刺史。李商隐未去循州,由水路经长沙,于次年回到长安;冯浩认为在归途中李商隐曾经“徘徊江汉、往来巴蜀”,“于巴蜀间兼有水陆之程”。《夜雨寄北》就是写在归途中经过巴蜀时。*人岑仲勉、陈寅恪曾经指出关于巴蜀之程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其实,冯浩也没有说得太死。他含糊地说,李商隐这时到过巴蜀,“玩诸诗自见,但无可细分确指”。可见,通常把《夜雨寄北》,说是李商隐寄给自己妻子的;这一说,似还可再斟酌。
李商隐的一生是不幸的。他刚刚踏入仕途,就被卷进了牛、李的朋党之争中。(牛,牛僧孺;李,李德裕。朋党,官僚集团。)852年随柳仲郢入蜀,实属迫不得已;仕途多艰,妻子早逝,心境是悲凉的。几年以前,当他在徐州卢循正幕府时,他颇为踌躇满志。“且吟王粲从军乐,不赋渊明归去来。”(《赠四同舍》)到四川以后,这种乐观情绪消失了。“三年苦雾巴江水,不为离人照屋梁。”(《初起》)他断绝了与外界的交往,甚至与同府的幕僚也没有什么交谊。《夜雨寄北》。写得一往情深,而且诗寄的“君”,关切地问着他的归期,他也盼着与“君”“共剪西窗烛”。这个“君”,至少具备三个条件;一,以往过从较密;二,此刻仍有诗书交往;三,彼此心心相印。从现存的李商隐的诗文看来,有一个人可以成为这样的“君”,那就是晚唐的词人温庭筠。李商隐在徐州幕时,温曾有诗“秋日旅舍寄义山李侍御”。李商隐在四川时,也有三首诗寄赠温。温的出身较李要名贵些,是唐初宰相温彦博的裔孙,但他也同样受到牛党令狐绹的排挤和压抑,晚年才做了方城尉与国子助教。如果没有相反的证据,大概可以说,《夜雨寄北》,是李商隐在梓州幕府时写给温庭筠的。这样,或许能更为精细地品味出诗中蕴含的情感内容。
“君问归期未有期”,诗一开始,就摆出了不可解脱的矛盾。归期的希望与未有期的失望,两相对立。悲怆沉痛,笼罩全篇。“巴山夜雨涨秋池”,表面上看,是即景点题。但是这一景象把归期未有期的沉痛情绪,渲染得更形象、更浓郁了。独在他乡异域的巴山,是秋天,又是深夜,又是夜雨。这一情境本身就是令人伤感的。尤其是“涨秋池”三字,秋雨绵绵,把池水都涨满了。诗人抓住了这一精细的而又富于生活实感的画面,调动读者的想象,似乎秋池里涨的不是秋水,而是诗人难以解脱的痛苦。
绝句虽属短制,但也讲究结构的技艺。前人有言,绝句大抵起承二句困难,然不过*直叙起为佳,从容承之为是。至如宛转变化工夫,全在第三句。这首诗的第三句,就显示了这种工夫。“何当共剪西窗烛”,宕开一笔,从眼前跳脱到将来,从巴山跳脱到北方(长安),用示现的修辞方法,写出诗人的遐想。“共剪西窗烛”,可能溶化了杜甫《羌村三首》中“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的诗境,但是由夫妇化为友朋,活用了,情味更浓。“何当”二字,意思是“什么时候才能够”,照应首句“未有期”,既有热切地盼望,又有难以料定的惆怅。在情意上,与前两句,似断非断!
第四句显得更为精彩;“却话巴山夜雨时”,是承“共剪西窗”而来,为顺流之舟。在短小得只能有四句的绝句体裁里,毫不可惜地运用了重复句意,不能不谓之大胆。然而,再次出现的“巴山夜雨”,无单调之嫌,文意反而曲折深厚。如果说,前一句“巴山夜雨”是以景写情,那么这一句的“巴山夜雨”却是以情写景。它与“西窗剪烛”,组成一幅温暖的动态画面,表现了诗人对于归期的向往,对于“君”的深厚友情。这给诗中增添了欢欣感。这种欢欣只是一种难以卜料的期待,因而示现于将来的欣慰,又加剧了眼前归期未有期的痛苦。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不断起伏、跳跃,但是通篇的情感色调又是和谐、统一的。
李商隐的诗,特别是他晚年的诗,感伤情绪很浓;这种感伤反映了时代的黑暗,反映了他个人遭遇的不幸。《夜雨寄北》,虽然有些欢欣的折光,总的看来,也是感伤的。只是这种感伤表现得很曲折、很深沉。一句“巴山夜雨涨秋池”,隐含了多少丰富的潜台词。这里似乎不是由于夫妻分离而感到的痛苦,实在是深深包含了诗人此时此地回顾一生的哀愁,隐含着对于现实的`愤懑与绝望。
这首诗即兴写来,写出了诗人刹那间情感的曲折变化;语言是朴实的,在遣词、造句上看不出修饰的痕迹。李商隐的大部分诗,辞藻华美,用典精巧,长于象征、暗示。这首《夜雨寄北》,表现了李商隐诗的另一种风格:质朴、自然,却同样具有“寄托深而措辞婉”的艺术特色。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商隐滞留巴蜀(今四川一带)时寄怀长安亲友之作。因为长安在巴蜀之北,故题作《夜雨寄北》。在南宋洪迈编的《万首唐人绝句》里,这首诗的题目为《夜雨寄内》,意思是诗是寄给妻子王晏媄的。李商隐于大中五年(851)七月赴东川节度使柳仲郢梓州幕府,而王晏媄是在这一年的夏秋之交病故,李商隐过了几个月才得知妻子的死讯。现传李诗各本题作《夜雨寄北》,“北”就是北方的人,可以指妻子,也可以指朋友。有人经过考证,认为它作于作者的妻子王氏去世之后,因而不是“寄内”诗,而是写赠长安友人的。但从诗的内容看,按“寄内”解,似乎更确切些。
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3—约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讽时政,无题诗很有名。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有用典太多,意旨隐晦之病。与温庭筠合称“温李”,与杜牧并称“小李杜”。有《李义山诗集》。
评析
这是一首抒情诗。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后两句即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语浅情深,含蓄隽永,脍炙人口,余味无穷。
有人考证,以为此诗是作者于大中五年(851)七月至九月间入东川节度使柳中郢梓州幕府时作。其时义山妻王氏已殁(王氏殁于大中五年夏秋间)。为此,以为此诗是寄给长安友人。但义山入梓幕,与其妻仙逝,均在大中五年夏秋之际,即使王氏仙逝居先,义山诗作在后,在当时交通阻塞和信息不灵的时代,也是完全可能的。
就诗的内容看,按“寄内”解,便情思委曲,悱恻缠绵;作“寄北”看,便嫌细腻恬淡,未免纤弱。
《从军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全诗大意:
边塞的报警烽火传到了长安,壮士的心怀哪能够*静。辞别皇宫,将军手执兵符而去;围敌攻城,精锐骑兵勇猛异常。大雪纷飞,军旗黯然失色;狂风怒吼,夹杂咚咚战鼓。我宁愿做个低级军官为国冲锋陷阵,也胜过当个白面书生只会雕句寻章。
众所周知,烽火、烽烟、狼烟等词,代表着边境传来的警报。开篇即交代了时代背景,诗人用一个“照”字表达出军情的紧急,烽火好似照亮了长安的夜空。祖国边境正在受到侵扰,有志之士“心中自不*”,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匈奴不灭,何以为家!
紧接着,第三、四句描写大军奔赴前线,以排山倒海的气势包围了敌军的堡垒。
一个“辞”字,沉重,庄严;一个“绕”字,形象地描绘出画面,想象铁骑气势汹汹,把敌人团团包围住。
“牙璋”是古代兵符,分凹凸两块,相合处成牙状,分别掌握在皇帝和统帅手中。统帅只有见到了皇帝手中的兵符,合二为一,严丝合缝,才能够出兵。否则就是擅自出兵,其罪当诛。
“凤阙”是汉朝皇宫的代称,汉建章宫的圆阙上有金凤。这里,诗人用“牙璋”、“凤阙”两个词,指代大军挥师出京,渲染出一种典雅、隆重的画面。
“龙城” 又称龙庭,在今蒙古国鄂尔浑河的东岸,是匈奴要地。汉武帝派卫青出击匈奴,曾在这里获胜,在本诗里,指代塞外敌方据点。在这里指敌军要塞。“铁骑绕龙城”,刻画出一幅画面:唐军已经神速地到达前线,并把敌方城堡包围得水泄不通。“铁骑”、“龙城”相对,渲染出龙争虎斗的战争气氛。一个“绕”字,又形象地写出了唐军包围敌人的军事态势。
第五、六句描写战场和战斗,但诗人并不正面进行描述,而是通过景物描写进行烘托。行军打战的不可或缺的军旗和军鼓、边塞的风雪,融合交织,形成一幅有声有色的画面。
“雪暗凋旗画”,从视觉出发:大雪纷飞,遮天蔽日,军旗翻滚,彩色的绣画黯然失色;“风多杂鼓声”,从听觉出发:狂风呼啸中夹杂着雄壮的进军鼓声。
战场上,两军对峙,将士们顶风冒雪,奋勇杀敌,与侵占国土的匈奴誓死搏斗,场面何其悲壮!
优秀的边塞诗在抒写戍边将士豪情壮志的同时,也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与残酷。尽管风雪苦寒,战斗激烈,仍然宁愿投笔从戎,“宁为百夫长”,为保卫祖国效力。首尾呼应,完美地表现了“从军”的主题。
整首诗节奏明快,气势恢宏。书生听见烽火军报传来,毅然投笔从戎,刚随从大军辞别京都,就在边塞包围了敌军,接着又展示了激烈战斗的场面。每个场景都选取最具代表性的元素,如牙璋(兵符)、军旗、军鼓等等。
每个情节呈现跳跃式的发展、又十分自然。而每一次跳跃之间,都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比如,书生怎样投笔从戎?如何告别家人?行军路上情况怎样?一概省略。
“牙璋”才“辞凤阙”,“铁骑”已“绕龙城”,词采壮丽,对偶精整,而一气贯通,如同山崖上的瀑布飞流,一气直下、一往无前,将反侵略的军事行动写得迅猛凌历,声势逼人,有力突出了书生的爱国激情和唐朝将士气壮山河的精神面貌。
秦朝虽然建立了一个大一统*的开端,但汉朝历经了四百年历史,是第一个大一统*能够进行长久统治的王朝。而后的隋朝也是个“短命”的王朝,唐朝自然受到汉朝的影响更大。
由于这个政治因素,汉朝文学也深刻影响了唐朝文学的创作。比如汉朝乐府诗对于唐朝边塞诗创作,就产生了巨大影响。《从军行》,就本是乐府诗的标题。
在初唐诗坛上,“初唐四杰”是无法绕过的代表人物。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都是少年成名,英姿勃发。年少得志,便不免轻狂傲慢一些,而杨炯则更是恃才傲物。
他曾经讽刺当时的朝臣为“麒麟楦”,说:那些玩杂耍的艺人,会把画着麒麟样子的布蒙在驴子的身上,让驴子翩翩起舞。可是呀,等到结束的时候,他们把布拿下来,驴子就是驴子,变不成麒麟。这已经是很*裸的讽刺了,也因为他出言无忌,得罪了许多人。
在文学上,他也是同样的锋芒毕露,丝毫不屑于掩饰。
当时“四杰”的排名上,大家都以为王勃第一,而杨炯居第二。
杨炯就很不服气了,他说:“我呀,惭愧立于卢照邻之前,而耻居于王勃之后。”
初唐年间,边境长年受到吐蕃、突厥侵扰。而唐朝建国基业的根本,就是关陇军事贵族集团。因此,唐朝前期虽然有科举制度,但是名额有限。更多高级人才的选拔、升迁,更多的是加入关陇军事集团,在战场上建功立业。因此初唐年间,许多文人投笔从戎,或者加入边疆名将的幕府效命。
公元679—681年(唐高宗调露、永隆年间),吐蕃、突厥曾多次侵扰甘肃一带,裴行俭奉命出师征讨,杨炯此诗可能是此时所作。
中国哲学研究院的研究员李泽厚说:“时从高门到寒士,从上层到市井,在初唐东征西讨、大破突厥、战败吐番、招安回纥的天可汗(唐太宗)时代里,一种为国立功的荣誉感和英雄主义弥漫在整个社会氛围中。”杨炯这两句诗,是当时士人阶层的最强音,有着时代的特色。杨炯并没有做过大官,也没有从军打过战,这首诗实际上是在借机抒发自己建功立业的理想。
初唐诗坛,受到齐梁诗风的影响,流行的是刻意雕琢、绮错婉媚的宫体诗,纤丽绮靡,缺乏风骨,没有一丝男子气概。初唐四杰对此非常不满,他们在诗歌的内容和形式上作过颇有成效的开拓和创新,对盛唐边塞诗的高度繁荣和成熟,有一定的影响。杨炯的从军行,是代表作之一。杨炯以一首气势昂扬的《从军行》,从亭台楼阁、丝竹管弦中走出,直奔边塞大漠,令人血脉偾张。
这种男儿的血性,这种壮士的豪迈,这种纵然马革裹尸,亦一往无前的气势,都是沉醉在莺莺燕燕、酒樽花前的宫体诗人们所没有的,亦是初唐诗风所匮乏的,对后来的盛唐边塞诗有很大的影响。
说起唐诗中的狂诗,很多人能如数家珍;说起唐朝狂傲的诗人,很多人自然也了如指掌。但是,无论如何数,李白都是绕不开的人物,他才华横溢,纵横捭阖,是诗坛最为闪耀的明星。
李白最狂傲的10首诗词,千百年来独领风骚!
一、《侠客行》
赵客缦胡,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用《庄子》典故,夸剑之锋利,诗未言杀何等样人,不过所谓侠客,总是杀不义之人,为人报仇之类。“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是侠客解人之难不求回报的节操。
二、《结客少年场行》
紫燕黄金瞳,啾啾摇绿騣。
*明相驰逐,结客洛门东。
少年学剑术,凌轹白猿公。
珠袍曳锦带,匕首插吴鸿。
由来万夫勇,挟此生雄风。
托交从剧孟,买醉入新丰。
笑尽一杯酒,*都市中。
羞道易水寒,从令日贯虹。
燕丹事不立,虚没秦帝宫。
舞阳死灰人,安可与成功。
“笑尽一杯酒,*都市中。“两句,写尽了少年的豪侠形象。
三、《白马篇》
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弓摧南山虎,手接太行猱。酒后竞风采,三杯弄宝刀。*如剪草,剧孟同游遨。发愤去函谷,从军向临洮。叱咤经百战,匈奴尽奔逃。归来使酒气,未肯拜萧曹。羞入原宪室,荒淫隐蓬蒿。
“*如剪草,剧孟同游遨。”表达豪侠不拘礼法,疾恶如仇。
四、《赠从兄襄阳少府皓》
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雄。
却秦不受赏,击晋宁为功。
托身白刃里,*红尘中。
当朝揖高义,举世称英雄。
小节岂足言,退耕舂陵东。
归来无产业,生事如转蓬。
一朝乌裘敝,百镒黄金空。
弹剑徒激昂,出门悲路穷。
吾兄青云士,然诺闻诸公。
所以陈片言,片言贵情通。
棣华倘不接,甘与秋草同。
五、《上李邕》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其实历史上李邕本人亦是一个侠义豪迈、天纵英才的人物,而且对后辈多为照顾。对于这样一位名士,李白竟敢指名直斥与之抗礼,足见青年李白的气识和胆量。“不屈己、不干人”笑傲*,*交王侯,正是李太白的真正本色。
六、《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上小学五年级时,电视台正在播《护国良相狄仁杰之风摧边关》,剧情看得太起劲儿,每次都会一直看到片尾。
仍记得,那首片尾曲名为《饯别》,整首曲子气势恢宏。那个时候班里流行在本子上抄下好听的歌词,下课铃一响,同学们就会玩起接歌的游戏。
直到上了中学我们才知道,原来这首歌的歌词是一首诗,是音乐人为诗作了曲,才变成了一首歌。而诗的作者是人人都喜爱的谪仙李白。因为印象实在太深刻,直至如今,很多人仍能脱口而出地唱起来。
这首诗便是《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诗的名字虽长,可给人感觉非常直白,直接点出了地点、人物以及事件。当时,李白的叔父李云正任职秘书省校书郎,所以是“校书叔云”。
谢朓楼,现位于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是一座非常著名的楼阁。南齐著名诗人谢脁在宣城的陵阳峰上建一室作为理事起居之所,命其名为“高斋”;唐朝时期,为纪念谢脁而重建此楼,故又称“谢公楼”。
安史之乱前的天宝十二年(约753年),李白于宣城作下此诗。当时的李白因谗言而被迫离开朝廷,正处于人生低谷,内心有大量的孤苦和愤懑需要发泄。
正巧在宣州遇到了叔父李云,可叔父很快要离开宣州,于是二人便决定同登谢朓楼,李白在此楼为叔父设宴送行。
虽然昨日的一切已经全部成为了过去,不可能挽留得住;但今日的忧愁仍正扰乱着诗人的心,真是让人又烦又忧。过去已随着江河飘散,人心住当下。而这当下却也使人烦扰。这两句诗,以时间上的对仗来展现内心的愁苦。
时间一直在向前走着,日子也一直向前过着,仿佛什么都变了。而唯一不变的,是一个人内心的愤懑,只能任由着那岁月安抚那颗躁动不安的心。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看那远远而来的万里长风正在送着南归的鸿雁,这景色,正适合陪着几壶浊酒,开怀畅饮。
长风寓意“刚烈”、“强劲”。李白不只一次提到过“长风”,也曾在另一首诗《关山月》中写道:“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此外,古代四大美男之一的楚国辞赋作家宋玉在《高唐赋》写道:“长风至而波起兮,若丽山之孤亩。”足可见长风之力、之劲。
诗人以“长风”自拟,表现了自己空有一身才华和抱负却无处施展;他多么希望自己可以像长风那样刚劲有力,远远而来,浩浩荡荡地吹散尘土和烟沙。
然而,这长风如今只能在这谢朓楼送送归燕。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叔父您的文章颇有建安之风骨。“建安骨”主要指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和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 徐干”、“ 阮瑀”、“ 应玚” 、“刘桢”等人的诗作之风骨。他们的作品刚健遒劲、慷慨悲壮。在中华诗作审美上,建安风骨可谓是独特且难以超越的文人风格。
大谢为谢灵运,小谢为谢脁。谢脁善于写景,诗风清秀。《南齐书》中大赞谢脁:“少好学,有美名,文章清丽”。李白更是视其为榜样,认为自己的诗作就如谢脁的诗作那般清发、秀丽。
这就是“偶像”的魅力吧,当崇拜一个人的时候,风格都在向那个人无限靠*。
此刻身在谢朓楼,自然是要向敬佩的前辈致敬的。李白还作了另外一首诗《秋登宣城谢脁北楼》来表现对偶像谢脁的崇拜和怀念,特别是这句:“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可见谢脁对诗仙李白的诗风影响极大。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待二人酒正饮得起劲儿,豪放的兴致来了,带着雄心壮志一起腾云驾雾到青天之上,将那高悬的明月揽下,盛进酒杯中。
这时,二人应该都有些醉了。人在醉的时候,无论是否低迷失落,都可以将心底的梦想以最纯粹的方式释放出来。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过了一会儿,酒劲儿过去了,人便醒了。醒了以后,还是要继续面对现实。
本想拔出长刀阻断那滔滔不绝的流水,仿佛这样就可以抛开所有的忧愁和烦恼了。可那水一点没被影响,反倒流得更加汹涌了。就如同痛苦和难过等负面情绪,越是想逃离它们,就越挣脱不掉,如同身陷泥沼。
这句诗还出了个著名成语“抽刀断水”。
算了,还是借酒消消愁吧!
正所谓:“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可在现下的境遇和心境下饮酒,又好像浪费了这美酒;因为,对此时的他来说,酒不是来帮自己消愁的,是来“添愁”的。真是愁上加愁啊!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佛法有云,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世间就是来经历“苦”的。
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是非对错谁又能算得清呢?
倒不如,就让那些个不如意、不称心全部随风飘逝。待明日,将束发散开,重新出发,乘一只小舟,在江湖上漂流;从此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只做闲云野鹤,倒也逍遥!
整首诗的最后两句成了千古名句。叹无数英雄豪杰多孤独!
诗的最后两句成为了千古名句。人虽低落,诗却极其豪迈高昂,这就是李白。
怪不得余光中先生在《寻李白》中写道:“只扁舟破浪,乱发当风……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无论他有多么怀才不遇,他的内心依然如皓月般明亮皎洁。
李白更像是一个孩子,一位老顽童,内心既丰盈又充满了童趣,总是那么地有想象力,对于日、月、天空都有着自己的幻想。
他是一位纯粹的画家,总能为我们绘出最飘逸的豪情,随风流传千古。
从军北征唐李益的古诗
唐李益的古诗
江南曲唐李益的古诗
江南曲唐李益古诗版的视频
唐代李商隐的古诗夜雨寄北
写情李益唐代的古诗加拼音版朗读
李益写的古诗
从军行唐李白古诗的大意
北征的古诗及意思
李益的杂曲古诗
李益的三首古诗
李益与宫怨的古诗
杜甫的古诗北征
李益背诵的古诗
李益的全部古诗
杜甫写北征的古诗
古诗夜雨寄北唐代诗人李商隐写的
从军征战的古诗
古代征军的古诗
唐咏古诗的特征
李益写的描述路的古诗
北征名句
唐李贞的古诗
十五从军征的古诗读
李将军的古诗
写十五从军征的古诗
江南曲古诗李益是男的吗
光荣殉国的古诗李益
北唐皇帝的古诗图片
《凤》唐李峤的古诗
写郴州的古诗
幼儿风的古诗
带广寒宫的古诗词
古诗的注释是意思吗
有怀古亡的古诗
可以改广告词的古诗
夏天闭门修炼也不会热的古诗
中秋节古诗带桂花酒的
形容谢稼轩的古诗词
勤奋学*的古诗五言二十个字
调张籍的古诗视频朗诵
出自古诗文的班名
形这彩霞满天的古诗
黄昏的表白古诗
夏天的古诗题目小池
长歌行的古诗大全
描述放牧的古诗词
有倚和尘的古诗
落叶和思念的古诗
鸟的古诗白居易朗读
描写七夕前夜的古诗
描写万千云霞的古诗
刻意的古诗
表达黄淮的古诗
形容惬意的读书生活的古诗词
拼搏有关的古诗词
祝你孤独终老的古诗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6首
赤壁古诗的典故
描写黉山碧霞宫的古诗
描写月亮的古诗加上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