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古诗的题目是词牌名

关于还古诗的题目是词牌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还古诗的题目是词牌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还古诗的题目是词牌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还古诗的题目是词牌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k+) 语录(15) 说说(21) 名言(46k+) 诗词(3k+) 祝福(1) 心语(151)

  • 词牌名谜语大全

  • 语文
  • 词牌名谜语大全

      谜语主要指暗射事物或文字等供人猜测的隐语,也可引申为蕴含奥秘的事物。谜语源自*古代民间,历经数千年的.演变和发展。它是*古代劳动人民集体智慧创造的文化产物。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词牌名谜语,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明年春色至,莫作未归人(打词牌名二)————端正好,合欢

      2、飘渺孤鸿影(打词牌名一)————信天游

      3、*明送客楚山孤(打词牌名一)————夜行船

      4、*生不解*善(打词牌名一)————维扬好

      5、让四季少了夏秋冬(打词牌名一,卷帘格)————留春令

      6、适意惟闻在一琴(打词牌名一)————中兴乐

      7、我怀郁塞何由开(打词牌名二)————倾杯令,无闷

      8、笑问客从何处来(打词牌名一,卷帘格)————生查子

      9、阎王殿上唱三年(打词牌名一)————曲入冥

      10、一醉解千愁(打词牌名二)————倾杯令无闷

      11、有约不来过夜半(打词牌名二)————误佳期,更漏子

      12、又岂在朝朝暮暮(打词牌名二)————两同心,情长久

      禹甸氓歌处处随(打二字词牌三)————夏州合欢,乐世

      13、尊中有酒且欢娱(打词牌名二)————倾杯,无闷

      14、爱恋无终止(打词牌名一)————情长久

      15、媪斥去妆饰,使与婢辈伍。(打词牌名一)————丑奴儿*

      16、碧海青天夜夜心(打词牌名一)————空相思,碧纱帐里坐佳人

      17、相送(打词牌名一)——望远行

      18、无烦无恼无忧愁(打词牌名一)——永遇乐

      19、喜将来(打词牌名一)——好事*

      20、况钟拆字(打词牌名一)——卜算子

      21、满门富贵(打词牌名一)——第一花

      22、羊叫(打词牌名一)——声声慢

      23、霸王别姬(打词牌名和古书名各一)——楚辞,虞美人

      24、火烧赤壁(打词牌名一)——满江红

      25、怀念长安美女(打词牌名一)——忆秦娥

      26、美女大比拼(打词牌名一)——斗婵娟

      27、车辚辚,马萧萧(打词牌名一)——水龙吟

      28、干干净净欢欢喜喜,**安安快快乐乐(打词牌名二)——十六字令,字字双

      29、廉洁奉公万众欢(打词牌名一)——清*乐

      30、龙车凤辇进皇城(打词牌名一)————御街行

      31、留下多少青春的记忆(打词牌名二)————好时光,长相思

      32、报得三春晖(打词牌名一)——感恩多

      33、报与桃花一处开(打词牌名一)————占春芳

      34、不觉染秋霜两鬓(打词牌名一)——忽都白

      35、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打词牌一,卷帘格)——永遇乐

      36、不重生男重生女(打词牌名一)——美人香

      37、称名忆旧容(打词牌一)——长相思

      38、春来草色一万里(打二字词牌二)——大有、绿意

      39、春来发几枝(打词牌一)————长相思

      40、此情可待成追忆(打词牌二)——长相思意难忘

      41、此人英雄,非人所得比(打词牌一)——赞成功

      42、还抚七弦琴(打词牌名一)——于归乐

      43、缓寻芳草得归迟(打词牌名一)——探春慢

      44、老大徒伤悲(打词牌名一)————少年乐

      45、借问酒家何处有(打二字词牌二)————探春,消息

      46、酒力渐浓春思荡(打词牌二)————品令花心动

    [阅读全文]...

2022-06-06 02:55:00
  • 词牌名谜语大全及答案

  • 词牌名谜语大全及答案

      词牌名是词的.题目,是一种特定的体式。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收集整理的谜底是词牌名的谜语,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1、恋爱表白(打词牌名一)诉衷情

      2、七夕相会(打词牌名一)鹊桥仙

      3、路经阿房宫(打词牌名一)过秦楼

      4、霸王娇妻(打词牌名一)虞美人

      5、终日琴堂醉未醒(打词牌名一)如梦令

      6、开心百岁翁(打词牌名一)长寿乐

      7、不像男子汉(打词牌名一)似娘儿

      8、子时正好玩(打词牌名一)夜半乐

      9、自小在金陵,弱冠赴孙吴。(词牌二)应天长、大江东去

      10、“遂令天下父母心”(曲牌名)女冠子

      11、姑娘跑第一,小伙拖后腿。(打词牌名一)女冠子慢

      12、王嫱含泪看故乡(词牌名二)昭君怨、望江南

      13、打情骂俏欲火升(词牌二)调笑令,花心动

      14、烽火戏诸侯(词牌名一)调笑令

      15、农夫心内如汤煮(打词牌名一)怨王孙

      16、去看大夫,为儿体检。(宋词人名连词牌名)张先,生查子

      17、笑问客从何处来(打词牌名一卷帘格)生查子

      18、欢度春节。(打曲牌名一)快活年

      19、桃花沿江开(打词牌名一)满江红

      20、儿童乐园六一闹(词牌名二)庆佳节,少年游

      21、中秋归来(打一词牌名)人月圆

      22、祖国昌盛笑开颜(打词牌一)中兴乐

      23、测鼠(打一词牌名)卜算子

      24、童仆不用俊美(打一词牌名)丑奴儿

      25、入伍通知书(打词牌名一)从军行

      26、中秋家节合家团聚(打词牌名一)人月圆

      27、骑兵凯旋(打词牌名一)马头调

      28、瘸子(打词牌名一)行路难

      29、满门富贵(打词牌名一)第一花

      30、羊叫(打词牌名一)声声慢

      31、霸王别姬(打词牌名和古书名各一)楚辞、虞美人

      32、火烧赤壁(打词牌名一)满江红

      33、怀念长安美女(打词牌名一)忆秦娥

      34、美女大比拼(打词牌名一)斗婵娟

      35、车辚辚,马萧萧。(打词牌名一)水龙吟

      36、干干净净欢欢喜喜,**安安快快乐乐。(打词牌名二)十六字令、字字双

      37、廉洁奉公万众欢(打词牌名一)清*乐

      38、横槊赋诗(打词牌名一)望江南

      39、保密工作,慎之又慎。(打词牌二)防露、消息

      40、报得三春晖(打词牌名一)感恩多

      41、报与桃花一处开(打词牌名一)占春芳

      42、不觉染秋霜两鬓(打词牌名一)忽都白

      43、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打词牌一,卷帘格)永遇乐

      44、不重生男重生女(打词牌名一)美人香

      45、称名忆旧容(打词牌一)长相思

      46、春来草色一万里(打二字词牌二)大有、绿意

      47、春来发几枝(打词牌一)长相思

      48、此情可待成追忆(打词牌二)长相思、意难忘

      49、此人英雄,非人所得比。(打词牌一)赞成功

    [阅读全文]...

2022-04-30 05:14:21
  • 《蝶恋花》词牌名的由来

  • 阅读
  • 《蝶恋花》词牌名的由来

      对于《蝶恋花》这个词牌名大家一定都不陌生。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蝶恋花》词牌名的由来和词牌规律。

      《蝶恋花》词牌名的由来

      蝶恋花,词牌名,出自唐教坊曲,本采用于梁简文帝:“翻阶蛱蝶恋花情”为名。分上下两阕,共六十个字。

      蝶恋花唐教坊曲。本名《鹊踏枝》,宋晏殊词改今名。《乐章集》注“小石调”,赵令畤词注“商调”,《太*乐府》注“双调”。冯延巳词有“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句,名《黄金缕》。赵令畤词有“不卷珠帘,人在深深院”句,名《卷珠帘》。司马槱词有“夜凉明月生南浦”句,名《明月生南浦》。韩淲词有“细雨吹池沼”句,名《细雨吹池沼》。贺铸词名《凤栖梧》,李石词名《一箩金》,衷元吉词名《鱼水同欢》,沈会宗词名《转调蝶恋花》。

      说起《蝶恋花》就不得不提到冯延巳和晏殊这两位大才子。

      命运之神似乎并没有特别的眷顾到冯延巳,身居高位,确错生于南唐末世,逃不了国破的悲凉结局。在如此的时代背景下,他所做的词,一改盛唐时期的艳丽旖旎,迷惘抑郁之情溢于言表,为后世大宋朝的很多词人开创了新一派的词风。

      众所周知,词牌名大多来源于唐教坊曲。《蝶恋花》就是其中之一,只是教坊曲的名称不是《蝶恋花》而是《踏鹊枝》。

      唐代,西域的“胡乐”特别是龟兹乐大量的传入中土,与以清商乐为主的汉乐相融合,产生了一种新的乐体“燕乐”。燕乐的很多曲调都来源于民间,如自然朴实,活泼生动的敦煌曲子词就是其中之一。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词的最初形态和特征。

      《蝶恋花》此词牌作者一般以抒写多愁善感和缠绵悱恻或心中愁的情感为多。虽有部分山水,但还是寄情于物的表现。自宋代以来,产生了不少以《蝶恋花》为词牌的优美词章,像后主李煜、宋代柳永、苏轼、晏殊等人的《蝶恋花》,都是成为经久不衰的绝唱。

      词牌格律编辑标准体

      【蝶恋花】词牌格律蝶恋花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五句、四仄韵冯延巳

      六曲阑干偎碧树 杨柳风轻 展尽黄金缕 谁把钿筝移玉柱 穿帘海燕双飞去

      中仄中**仄仄韵中仄**句中仄**仄韵中仄中**仄仄韵中*中仄**仄韵

      满眼游丝兼落絮 红杏开时 一霎清明雨 浓睡觉来莺乱语 惊残好梦无寻处

      中仄中**仄仄韵中仄**句中仄**仄韵中仄中**仄仄韵中*中仄**仄韵

      1.标准【蝶恋花】的【主韵律】统一是标准【律句】的“仄**仄”单仄入韵,即四个【意群】,句号结尾。

      2.特别注意上下阕第一、四句是【主格律】“**仄仄”双仄促韵,逗号结尾,使之韵律呈现双/单交错节奏。

      3.标准*仄谱的“中”表示“可*可仄”,其它*仄一字不可易。

      典范词作

      五代·李煜《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

      遥夜亭皋闲信步,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

      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澹月云来去。

      桃李依依春暗度,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

      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五代·冯延巳《蝶恋花·窗外寒鸡天欲曙》

      窗外寒鸡天欲曙,香印成灰,坐起浑无绪。

      庭际高梧凝宿雾,卷帘双鹊惊飞去。

      屏上罗衣闲绣缕,一饷关情,忆遍江南路。

      夜夜梦魂休谩语,已知前事无寻处。

      宋·苏轼《蝶恋花·昨夜秋风来万里》

      宋·苏轼《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宋·苏轼《蝶恋花·蝶懒莺慵春过半》

      宋·苏轼 《蝶恋花·密州上元》

      宋·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宋·欧阳修《蝶恋花·画阁归来春又晚》

      宋·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宋·晏几道《蝶恋花·初捻霜纨生怅望》

      宋·晏几道《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

      宋·张先《蝶恋花·移得绿杨栽后院》

      宋·晏殊《蝶恋花·六曲阑干偎碧树》

      宋·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宋·朱淑真《蝶恋花·送春》

      宋·周邦彦《蝶恋花·月皎惊乌栖不定》

      宋·贺铸《蝶恋花·几许伤春春复暮》

      宋·辛弃疾《蝶恋花·何物能令公怒喜》

      宋·李清照《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

      宋·米芾《蝶恋花·千古涟漪清绝地》

      宋·王诜《蝶恋花·小雨初晴回晚照》

      清·纳兰性德《蝶恋花·出塞》

      清·纳兰性德《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

    [阅读全文]...

2022-03-24 03:57:07
  • 古诗文阅读《晚春》题目及答案

  • 阅读,古诗文,语文
  • 古诗文阅读《晚春》题目及答案

      在学*、工作或生活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诗文阅读《晚春》题目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晚 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花褪残红的暮春,在古代诗歌中一般带有凋零感伤的特点;但本诗所描绘的暮春之景,却是“生气勃勃”,请结合全诗的内容和表现手法,简析本诗是怎样描绘这一景象的?(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8.(8分)(1)6分)答:本诗描绘暮春之景,一反常态,不写暮春凋零,而写草木的生机勃勃。(1分)一二句,写花草树木探得春将归去,便各施解数,吐艳争芳,争芳斗菲;(2分)三四句,写连那乏色少香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化作雪花随风飞舞。(2分)全诗运用拟人手法,寥寥几笔描绘了暮春的勃勃生机。(1分)

      (2)(2分)答:本诗通过“草树”有“知”、惜春争艳的描写,(1分)表达出诗人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赞美之情。(2分)

      拓展延续

      韩愈古诗晚春赏析

      注释

      不久归:将结束

      才思:才华和能力

      译文:

      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竟相争妍斗艳。就连那没有美丽颜色的杨花和榆钱也不甘寂寞,随风起舞,化作漫天飞雪。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七绝。乍看来,只是写百卉千花争奇斗艳的常景,但进一步品味便不难发现,诗写得工巧奇特,别开生面。诗人不写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却写草木留春而呈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花草树木探得春将归去的消息,便各自施展出浑身解数,吐艳争芳,色彩缤纷,繁花似锦,就连那本来乏色少香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而化作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诗人体物入微,发前人未得之秘,反一般诗人晚春迟暮之感,摹花草灿烂之情状,展晚春满目之风采。寥寥几笔,便给人以满眼风光、耳目一新的印象。

      说这首诗*中翻新,颇富奇趣,还在于诗中拟人化手法的奇妙运用,糅人与花于一体。“草树”本属无情物,竟然不仅能“知”能“解”还能“斗”,而且还有“才思”高下有无之分。想象之奇,实为诗中所罕见。末二句尤其耐人咀嚼,读者大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毫无羁绊的大胆想象,使人思之无穷,味之不尽。

      再细加揣摩,此诗熔景与理于一炉。可以透过景物描写领悟出其中的人生哲理:诗人通过“草树”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描写,反映的其实是自己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面对晚春景象,诗人一反常见的惜春伤感之情,变被动感受为主观参与,情绪乐观向上,很有新意。你看,“杨花榆荚”不因“无才思”而藏拙,不畏“班门弄斧”之讥,为“晚春”添色。这就给人以启示: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春光”是不负“杨花榆荚”这样的有心人的。

      钱钟联《集释》系此诗于元和十一年。注引朱彝尊《批韩诗》云:"此意作何解?然情景却是如此。"的确,仅就描写暮春景色而言,此诗可谓有情有趣,亦不落俗套。诗题又作《游城南晚春》,可知所写乃春游郊外所见。诗人全用拟人手法,不说人之惜春,而说草树亦知春将不久,因而百花争艳,各呈芳菲。凑热闹的还有朴素无华的杨花榆荚,像飞雪一般漫天遍野地飘舞。人言草木无情,诗偏说它们有知,或"斗"或"解",活泼有趣。这是此诗明白有趣之处。

      然而"无才思"三字颇怪异,遂引起后人诸多猜测。或谓劝人勤学,不要像杨花那样白首无成;或谓隐喻人之无才,作不出好文章;或言有所讽喻;或言赞赏杨花虽无芳华,却有情趣和勇气。细审诗意,诗人当是赞赏杨花的。"无才思"应是故作顿挫的谐谑之笔。

      此诗之寓意,见仁见智,不同的人生阅历和心绪会有不同的领悟。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还是一个语言巨匠。他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井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在思想上是*“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阅读全文]...

2022-02-12 08:35:36
  • 李清照《一剪梅》词牌名介绍

  • 李清照,阅读
  • 李清照《一剪梅》词牌名介绍

      一剪梅,词牌名,亦称“腊梅香”,得名于周邦彦词中的“一剪梅花万样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词牌名一剪梅介绍,希望能帮到大家。

      剪梅,双调小令,六十字,上、下片各六句,句句*收,叶韵则有上、下片各三*韵、四*韵、五*韵、六*韵数种,声情低抑。亦有句句叶韵者,如《一剪梅·温州》:“人说繁华比帝乡,馆厦皇皇,道路皇皇。山川瑰丽胜苏杭,楼外花香,楼里人香。 攘往熙来富贵商,天上机航,水上舟航。王孙到此也牵肠,欲把他乡,落作家乡。”(摘自《载敬堂集·江南靖士稿》)

      来源

      此调因周邦彦词起句有“一剪梅花万样娇”,乃取前三字为调名。又韩淲词有“一朵梅花百和香”句,故又名《腊梅香》,李清照词有“红藕香残玉簟(diàn)秋”句,故又名《玉簟秋》。

      用法

      《词谱》以周邦彦、吴文英词为正体。周词为上下片各六句三*韵,即起句、第三句和结句用韵。梦窗词为上下片各六句,四*韵,即起句,三、四句和结句用韵。另一体为每句用韵,如蒋捷、张炎词。另有五十八字、五十九字两体。此调以一个七言句带两个四言句,节奏明快。

      格律

      例词: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中仄**仄仄*(韵)。

      红藕香残玉簟秋。

      中仄**,中仄**(韵)。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中*中仄仄**,中仄**,中仄**(韵)。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中仄**仄仄*(韵)。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中仄**,中仄**(韵)。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中*中仄仄**,中仄**,中仄**(韵)。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白(一剪梅)

      倜傥风流俊少年,通晓书经,自号青莲。遍游天下美河山,破浪长风,直挂云帆。 斗酒豪情诗百篇,书剑飘零,一代诗仙。横眉蔑视傲当权,富贵浮云,风月无边

      拓展知识:

      宋代时候,人们称一枝为一剪。一剪梅的意思,就是一枝梅花。古代时候,相隔两地的.人往往通过赠送对方一枝梅花来表达相思。如《荆州记》记载陆凯和范晔的故事:“陆凯自江南,以梅花一枝寄长安与范晔,赠以诗曰:‘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南宋诗人刘克庄有句云:“轻烟小雪孤行路,折剩梅花寄一枝。”词牌“一剪梅”,即是取此意而生。

    [阅读全文]...

2022-06-30 08:11:05
  • 《清*乐.村居》词牌名是什么 辛弃疾的清*乐诗词集合

  • 优美,诗歌
  •   清*乐,词牌名。辛弃疾曾经拿他写过一首诗—《清*乐.村居》,同时也是古风音乐社。辛弃疾,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清*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译文:

      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

      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最令人喜爱的是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辛弃疾的清*乐诗词集合

      1.《清*乐·书王德由主簿扇》

      溪回沙浅。红杏都开遍。鸂鶒不知春水暖。犹傍垂杨春岸。

      片帆千里轻船。行人想见_眠。谁似先生高举,一行白鹭青天。

      2.《清*乐·清词索笑》

      清词索笑。莫厌银杯小。应是天孙新与巧。剪恨裁愁句好。

      有人梦断关河。小窗日饮亡何。想见重帘不卷,泪痕滴尽湘娥。

      3.《清*乐·呈昌父,时仆以病止酒,昌父日作诗数遍,末章及之》

      云烟草树。山北山南雨。溪上行人相背去。惟有啼鸦一处。

      门前万斛春寒。梅花可煞摧残。使我长忘酒易,要君不作诗难。

      4.《清*乐·为儿铁柱作》

      灵皇醮罢。福禄都来也。试引鹓雏花树下。断了惊惊怕怕。

      从今日日聪明。更宜潭妹嵩兄。看取辛家铁柱,无灾无难公卿。

      5.《清*乐·寿赵民则提刑,时新除,且素不喜饮》

      诗书万卷。合上明光殿。案上文书看未遍。眉里阴功早见。

      十分竹瘦松坚。看君自是长年。若解尊前痛饮,精神便是神仙。

    [阅读全文]...

2022-01-24 20:39:52
  • 水调歌头词牌格律

  • 阅读
  • 水调歌头词牌格律

      水调歌头,词牌名,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水调歌”“花犯念奴”“花犯”。以毛滂《元会曲·九金增宋重》为正体,双调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韵,后段十句四*韵,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水调歌头词牌格律,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正体

      水调歌头 双调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韵,后段十句四*韵 毛滂

      九金增宋重 八玉变秦余 千年清浸 先净河洛出图书 一段升*光景 不但五星循轨 万点共连珠

      中中中中仄句中仄仄**韵中**仄句中中*仄仄**韵中仄中*中仄句中仄中*中仄句中仄仄**韵

      垂衣本神圣 补衮妙工夫

      中中中*仄句中仄仄**韵

      朝元去 锵环佩 冷云衢 芝房雅奏 仪凤矫首听笙竽 天*黄麾仗晓 春早红鸾扇暖 迟日上金铺

      中中中句中中仄句仄中*韵中*中仄句中仄中仄仄**韵中仄中*中仄句中仄中*中仄句中仄仄**韵

      万岁南山色 不老对唐虞

      中仄中*仄句中仄仄**韵

      此调以此词及周词、苏词为正体,若贺词之偷声,王词、刘词之添字,傅词之减字,皆变体也。 此词前后段,不间入仄韵,宋词俱如此填。其前段第三、四句,后段第四、五句,俱四字一句、七字一句,其七字句,并作拗体,惟葛郯词,“翠光千顷,为谁来去为谁留”、“跳珠翻沫,轰雷掣电几时收”;吕渭老词,“醉魂何在,应骑箕尾到青天”、“黄粱未熟,经游都在梦魂间”;刘过词,“日高花困,海棠风暖想都开”,“人生行乐,且须痛饮莫辞杯”,谁字、雷字、骑字、游字、棠字、须字俱*声,与此异。又,前段起句,毛词别首“金马空故事”,辛弃疾词“四坐且勿语”,叶梦得词“修眉扫遥碧”;换头三句,毛词别首“双石健,含古色,照新堂”,石字、古字俱仄声;苏轼词“众鸟里,真彩凤,独不鸣”,彩字、不字俱仄声;辛词,“回首处,云正出,鸟倦飞”,首字、正字、倦字俱仄声,俱与此词异。谱内可*可仄据此,其余参下*韵词。

      别体

      又一体 双调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韵,后段十句四*韵 周紫芝

      岁晚念行役 江阔渺风烟 六朝文物何在 回首更凄然 倚尽危楼杰观 暗想琼枝璧月 罗袜步承莲

      仄仄仄*仄句*仄仄**韵仄**仄*仄句*仄仄**韵仄仄**仄仄句仄仄**仄仄句*仄仄**韵

      桃叶山前鹭 无语下寒滩

      *仄**仄句*仄仄**韵

      潮寂寞 浸孤垒 涨*川 莫愁艇子何处 烟树杳无边 王谢堂前双燕 空绕乌衣门巷 斜日草连天

      *仄仄句仄*仄句仄**韵仄*仄仄*仄句*仄仄**韵*仄***仄句*仄***仄句*仄仄**韵

      只有台城月 千古照婵娟

      仄仄**仄句*仄仄**韵

      此词前段第三句六字,第四句五字,后段第四句六字,第五句五字,与毛词异。按,苏轼词,“中年亲友离别,丝竹缓离忧”、“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叶梦得词,“倚空千嶂横起,银阙正当中”、“遥知玉斧初斲,重到广寒宫”,正与此同。宋词如吴文英、刘克庄、方岳,金、元词如蔡松年、王庭筠、元好问、赵孟頫,皆如此填。

    [阅读全文]...

2021-12-28 03:54:48
  • 关于诗词的作文800字(以诗词为主题的作文题目)

  • 上海16岁女生武玉姝成为《中国诗词大会》比赛第二季冠军,很多粉丝惊呼这位00后少女,“满足了对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在实际的学*中,武玉姝不但能背诵 两千首古诗词,而且文理均衡。成功登顶后,她淡定地表达:“比赛结果都无所谓,只要我还喜欢诗词,只要我还能享受到它带给我的生活中的快乐,就够了。”

    高考语文试卷,古诗文默写只占5分。不少学生甚至家长一直以来存在这样的质疑:为了只占几分的古诗文默写,值得让学生花那么多时间学*和背诵吗?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看法。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佳作欣赏】

    诗里青春,手中流年

    五千年的浩瀚岁月里,诗歌是一朵馥郁袅娜的墨花,于变换的时空里绽放着华夏大地的千山万水,更传唱着炎黄子孙的喜怒悲欢。无论是春华秋碧,还是朝代更迭,诗歌的国度始终盛世未央,多少年沧海成桑田,诗人们的缱绻心事依然触手可及。

    《中国诗词大会》是一场久违的文化盛宴,16岁的少女武亦姝凭借其过人的诗词功底勇摘桂冠,博得一片喝彩。当人们无比钦羨这个オ华横溢的少女时,一个新的问题也在人们心中萌生开来:古诗文默写在150分的高考语文试卷中只占了5分,这3.3%的比重,是否值得我们花费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呢?

    纪伯伦曾说:“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背诵诗歌的最初目的,是为了丰富我们的文化素养,传承文化,继往开来,而非仅仅是为了高考试卷上那3.3%的分值。从何时起,我们将背通古诗文当成了一种负担,甚至抱怨古人为何要写那么多诗文。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背诵古诗文,我们能收获的不仅仅是试卷上的那5分,更有文学修养乃至整个人生的满意答卷。

    诗歌源自于生活。尘世的苦辣酸甜,生命的喜怒悲欢,都在诗歌中涓涓流淌,于岁月的流光中隽永绵长。那是“桃花灼灼,枝叶蓁蓁”的绚烂花事,是“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的干古遗憾,是“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的真情告白。当生活跌落现实的尘埃,诗歌却在尘埃里萌芽开花,绽放一片锦绣山河。诗歌源于生活,更是生活的升华。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诗人们目睹了现实世界的悲欢离合,便在心中勾勒了一座诗歌帝国。那是屈子的“后皇嘉树,受命不迁",是辛稼轩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是陈与义的“欲题文字吊古昔,风壮浪涌心茫然”。寥寥数语的背后,藏着朝代更迭的烽烟,更藏着诗人们无尽的山河泪。

    诗歌是生活的升华,是古人智慧的精粹,更是我们受益终生的文化瑰宝。在烟海浩瀚的诗歌中,我们看到了时空辗转的不同风景,领略了星移斗转的岁月变迁。那些背过的诗句或许被我们遗忘,但是它们已经汇成了我们的骨血,在悄无声息中晕染着诗意的青春。总有一天,我们会带着无限诗情画意去看王摩诘的松间明月,去品元好问的千山暮雪……

    诗里写青春,手里舞流年。背诵古诗文的意义是不需要质疑的,愿我们都能领悟诗歌的真正内涵,诗海扬帆,谱写自己最诗意的青春。

    【立意指津】这是一则材料作文。认真审题,读懂材料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材料的内容是关于武亦姝成为“中国诗词大会”比赛第二季冠军的评论。材料中列举了三种看法:“满足了对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比赛结果都无所谓,只要我还喜欢诗词,只要我还能享受到它带给我的生活中的快乐,就够了”;不少学生甚至家长一直以来存在质疑,“为了只占几分的古诗文默写,值得让学生花那么多时间学*和背诵吗”。可以从三个角度考虑,思考“当代才女的标准是什么”;探究“过程和结果”哪个重要的问题;探讨“学*的真正目的”的问题,还可以综合立意,探究“阅读古诗文的价值所在”和“传统文化传承”的问题。结合这些关键信息,挖掘其深层含意和原因。《中国诗词大会》掀起了中国国学热,热爱者有之,唏嘘者有之,艳羨者有之,批判者有之。材料中的有的观点还是合理的。但是我们要明白,一档电视节目容量有限,不大可能具备普及传统文化的能力。记忆力是基础,其他的各种能力都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在传统文化长期式微的背景下,这是需要呵护的。背诗也是需要下苦功夫的,不盲目追随同龄人聚集的潮流,这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可敬的举动。行文时要注意通过材料的分析引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展开论述,论述中可结合当下教育中的功利主义和文化核心素养的培养等热点话题分析,使文章深刻。

    参考立意:

    (1)当今社会,每一个当代人都应该承续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接受美的熏陶,感受情感的美、事物的美、文化的美,从而拥有丰盈的精神世界,诗意地栖居。

    (2)提倡中学生在学*和生活中不带功利色彩地拥有真趣、真爱,培养和拥有超功利的学*和生活态度。

    (3)批评当前教育以及其他领域中一些急功*利的短视思想,应着眼于人的发展来开展教育活动。

    [阅读全文]...

2022-04-19 10:24:54
  • 六词牌·相思

  • 相思
  •   1、撼庭秋·相思(*水韵上声二十四迥)  夜来灯下孤迥,叹此时空等。柳杨依旧,梧桐吻雨,饮愁身酩。    兰亭雅韵,笙歌轻舞,梦中惊醒。忆娇娥清婉,寒*坐,一杯汤茗。    2、归国谣·相思(*水韵上声二十五有)  空守,独处夜楼倾烈酒。远乡姝女知否,会期何日有?    水榭抚琴酥手,燕鸣栖绿柳。意真情切亭后,驾舟行玉藕。    3、归去来·相思(*水韵上声二十六寝)  窗外凉风凄凛,慵困难安枕。残月银灯琼浆饮。凝千里、夜思甚。    垂目花茶品。高楼里、奈何空寝。鸿书欲写还厮噤。缠绵意、盼与禀。    4、海棠春1·相思(*水韵上声二十七感)  凭栏霄汉多愁感,满盏尽、失神惊胆。怕就此情消,怅叹留孤憾。    忆卿许我酥腰揽,戏碧水、兰亭菡萏。试问可相从,缱绻神州览。    5、步蟾宫1·相思(*水韵上声二十八琰)  良宵真个好红焰,震儿聩、仰天星闪。  醉归来、更念俏佳人,两泪落、锦衣流染。    万般愁绪今难掩,盼梦里、共依玉簟。  对冰轮,词韵雅,插红花,醒来痛、相思犹渐。    6、春晓曲·相思(*水韵上声二十九豏)  倾杯月下凭阑槛,夜雨乘风径犯。  瘦消把盏泪成行,美妾可知郎黯黯。    共和国六十九年(丁酉年闰六月廿一)书于深圳  南阳清风居士

      编辑点评:

      本篇一组*水韵小令分别是由六阙佳词组合而成,《撼庭秋》《归国谣》《归去来》《海棠春1》《步蟾宫1》《春晓曲》六阙清词同一主题,几分情,清秀淡雅,字隽韵美,每一句都饱含深情,走心的文字,更是为佳作锦上添花。清词婉约了多幅画卷,意境清幽自然,灵动出彩。景致起句铺陈恰到好处。意境美感和情绪走向使得清淡里见优美,细微中有情深。虽不作黯然销魂语,却尤见深挚。词篇中细节的捕捉和描绘,既绘形,又言情。转折灵动,落笔春怀融缱绻,倾觞秋月寄柔情,一怀心事,六曲情深,起句相承,落笔独到,诗风婉约!细腻的心理描述,各种修辞的妙用。词中的那份真情更是令人感动!佳作超赞!

    [阅读全文]...

2022-04-16 02:53:23
还古诗的题目是词牌名 - 句子
还古诗的题目是词牌名 - 语录
还古诗的题目是词牌名 - 说说
还古诗的题目是词牌名 - 名言
还古诗的题目是词牌名 - 诗词
还古诗的题目是词牌名 - 祝福
还古诗的题目是词牌名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