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发忧愁情感的古诗李清照

关于抒发忧愁情感的古诗李清照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抒发忧愁情感的古诗李清照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抒发忧愁情感的古诗李清照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抒发忧愁情感的古诗李清照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503) 语录(24) 说说(158) 名言(6) 诗词(1k+) 祝福(44k+) 心语(4k+)

  • 表达抒发忧愁的诗句

  • 忧愁
  • 表达抒发忧愁的诗句

      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2、春物与愁客,遇时各有违。故花辞新枝,新泪落故衣。

      3、到来难遣去难留,著骨黏心万事休。潘岳愁丝生鬓里,婕妤悲色上眉头。

      4、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

      5、飞红万点愁如海。

      6、歌者歌未绝,愁人愁转增。空把琅玕枝,强挑无心灯。

      7、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8、何处关山家万里,夜来枨触客愁多。

      9、积雨细纷纷,饥寒命不分。揽衣愁见肘,窥镜觅从文。

      10、离恨恰似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11、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12、莫道身闲总是,孤灯夜夜写清愁。

      13、前日远别离,昨日生白发。欲知万里情,晓卧半床月。

      14、手未攀丹桂,以犹卷缘蕉;登楼悲作赋,西望海天遥。

      15、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6、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7、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8、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19、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20、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阅读全文]...

2022-05-20 10:47:02
  • 李清照的古诗词有哪些(李清照的100首古诗集锦)

  • 李清照
  •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 ,号易安居士,济南人 。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李易安集》《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辑有《漱玉集》《漱玉词》。今有《李清照集》辑本。

    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的家庭。父亲李格非是济南历下人(也有济南章丘人一说) ,进士出身,苏轼的学生,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藏书甚富,善属文,工于词章。现存于曲阜孔林思堂之东斋的北墙南起第一方石碣刻,上面写有:“提点刑狱、历下李格非,崇宁元年(1102年)正月二十八日率褐、过、迥、逅、远、迈,恭拜林冢下。”母亲是状元王拱辰的孙女(一说宰相王珪长女),很有文学修养。

    李清照自幼生活在文学氛围十分浓厚的家庭里,耳濡目染,家学熏陶,加之聪慧颖悟,才华过人,所以“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前辈”(王灼《碧鸡漫志》),曾受到当时的文坛名家、苏轼的大弟子晁补之(字无咎)的大力称赞。朱弁《风月堂诗话》卷上说,李清照“善属文,于诗尤工,晁无咎多对士大夫称之”。《说郛》第四十六卷引《瑞桂堂暇录》称她“才高学博,*代鲜伦”。朱彧《萍洲可谈》别本卷中称扬她的“诗文典赡,无愧于古之作者”。

    李清照的少年时代随父亲生活于汴京,优雅的生活环境,特别是京都的繁华景象,激发了李清照的创作热情,除了作诗之外,开始在词坛上崭露头角,写出了为后世广为传诵的著名词章《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此词一问世,便轰动了整个京师,“当时文士莫不击节称赏,未有能道之者”(《尧山堂外纪》卷五十四)。

    李清照读了著名的《读中兴颂碑》诗后,当即写出了令人拍案叫绝的和诗《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 两首。此诗笔势纵横地评议兴废,总结了唐代“安史之乱” 前后兴败盛衰的历史教训,借嘲讽唐明皇,告诫宋朝统治者“夏商有鉴当深戒,简策汗青今具在”。一个初涉世事的少女,对国家社稷能表达出如此深刻的关注和忧虑,不能不令世人刮目相看。因此,宋代周煇的《清波杂志》认为,这两首和诗“以妇人而厕众作,非深有思致者能之乎?”明代陈宏绪的《寒夜录》评此两诗:“奇气横溢,尝鼎一脔,已知为驼峰、麟脯矣。”

    声声慢·寻寻觅觅

    宋代: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守着窗儿 一作:守著窗儿)

    宋词三百首 宋词精选 高中古诗 婉约 闺怨 孤独 怀人 最美 声声慢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宋代: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宋词三百首 宋词精选 思念 闺怨 离情 一剪梅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宋代: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厨 通:橱;销金兽 一作:消金兽)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人比 一作:人似)

    宋词三百首 宋词精选 初中古诗 重阳节 怀人 思念 醉花阴

    武陵春·春晚

    宋代: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宋词三百首 宋词精选 初中古诗 女子 闺怨 感伤 武陵春

    夏日绝句

    宋代: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古诗三百首 地名 咏史怀古 爱国 忧愤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 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宋代: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宋词三百首 宋词精选 初中古诗 纪游 最美 闲适 如梦令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宋代: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宋词三百首 宋词精选 惜花 伤春 闲适 如梦令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宋代: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宋词三百首 宋词精选 豪放 理想 追求 言志 渔家傲

    永遇乐·落日熔金

    宋代: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熔金 一作:镕金)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古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伤今追昔 元宵节 情怀 永遇乐

    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宋代:李清照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宋词精选 婉约 寒食节 写景 惜春 浣溪沙

    行香子·天与秋光

    宋代:李清照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重阳。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重阳节 思念 伤怀 行香子

    [阅读全文]...

2021-12-04 01:51:46
  • 抒发忧愁伤感诗句

  • 忧愁,伤感
  •   1、莫道身闲总是,孤灯夜夜写清愁。

      2、离恨恰似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3、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5、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6、前日远别离,昨日生白发。欲知万里情,晓卧半床月。

      7、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8、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9、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0、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1、何处关山家万里,夜来枨触客愁多。

      12、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13、积雨细纷纷,饥寒命不分。揽衣愁见肘,窥镜觅从文。

      14、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5、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16、春物与愁客,遇时各有违。(m.ju.51tietu.net)故花辞新枝,新泪落故衣。

      17、飞红万点愁如海。

      18、歌者歌未绝,愁人愁转增。空把琅玕枝,强挑无心灯。

      19、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20、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

      21、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22、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23、手未攀丹桂,以犹卷缘蕉;登楼悲作赋,西望海天遥。

      24、到来难遣去难留,着骨黏心万事休。潘岳愁丝生鬓里,婕妤悲色上眉头。

    [阅读全文]...

2022-02-24 01:17:36
  • 李清照的诗有哪些(李清照最著名的9首抒情诗)

  • 李清照,抒情诗
  • 《声声慢·寻寻觅觅》、《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武陵春·春晚》、《如梦令·常记西亭日暮》、《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那么问你,李清照的诗,除了《夏日绝句》,你还知道哪些呢?

    我们*惯了读李清照的词,却忽略了李清照的诗,其实,李清照也有许多优秀的诗作。虽然留存不多,许多诗作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读一读李清照的诗作,一起体会诗中的“易安居士”吧!

    《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127年,靖康之变爆发,北宋灭亡,赵宋王朝不思抵抗,被迫南逃。在路过乌江时,李清照想起项羽。

    她感慨项羽的悲壮,她说生时应当作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钓台》

    巨舰只缘因利往,扁舟亦是为名来。

    往来有愧先生德,特地通宵过钓台。

    公元1134年(宋高宗绍兴四年),李清照由临安去金华避乱,途经严子陵钓台,作此诗。

    大船只是因为谋利才去,小舟也是为了沽名而来。​先生的品德使往来的人惭愧,他们特地趁黑夜悄悄过钓台。

    全诗通过一二句和三四句的对比道出了诗人自己挣脱不开追求名利贪图钱财的社会,同时也是不愿为追求名利贪图钱财的社会所束缚,体现出诗人洁身自好,不图名利的情操。

    《题八咏楼》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愁。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这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南渡后所做的一首诗。诗中李清照用典精准,借用八咏楼、十四州两个典故,对古人沈约和贯休进行歌颂,更是对割地赔款、偏安一隅的南宋朝庭的讽刺。

    李清照在诗中极大的抒发了她心忧国事,对收复失地的渴望,哀叹宋室之不振。其中“江山留与*愁”一句是流传很广的名句。

    《偶成》

    十五年前花月底,相从曾赋赏花诗。

    今看花月浑相似,安得情怀似往时。

    这是一首睹物思人的抒情诗,道出了李清照丧夫后孤苦落寂的心怀。

    此诗写作者在丈夫死后,因眼前景致触发了情思,不禁追忆起当年与丈夫在一起的美好生活,并由此发出了感慨。诗中抚今忆昔,表现诗人对亡夫的思恋哀悼之情。

    《春残》

    春残何事苦思乡,病里梳头恨最长。

    梁燕语多终日在,蔷薇风细一帘香。

    此诗作年不详,从题目《春残》、燕语、蔷薇等可以看出写作时间当在李清照南渡后的某年晚春时节。那是一个晚春时节,寄居在外,当愁病中的李清照在思乡,落寂中写下这首诗。

    此诗一反大多数李诗雄浑的写作手法,采用雅致纤细的表达方式。以白描方式来叙事,描写晚春之景,难得的一个典故也没有使用。单纯的表现了作者客居异乡,在愁病中的思乡之情。

    《感怀(并序)》

    宣和辛丑八月十日到莱,独坐一室,*生所见,皆不在目前。几上有《礼韵》,因信手开之,约以所开为韵作诗,偶得“子”字,因以为韵,作感怀诗。

    寒窗败几无书史,公路可怜合至此。

    青州从事孔方兄,终日纷纷喜生事。

    作诗谢绝聊闭门,燕寝凝香有佳思。

    静中吾乃得至交,乌有先生子虚子。

    《感怀》为李清照宣和三年(1121年)赴莱州探望赵明诚之作,在诗中李清照抒发了对丈夫赵明诚整日忙于应酬,却冷落了自己的不满情绪。

    大抵赵明诚出任郡守不久,忙于应酬,未能摆拨常务,反为“青州从事孔方兄”所累,使李清照有受冷落之感。特别是赵明诚住处“寒窗败几无书史”,“*生所见,皆不在目前”,所以诗、并序的字里行间颇见其不悦之色。

    《咏史》

    两汉本继绍,新室如赘疣。

    所以嵇中散,至死薄殷周。

    这首诗用“借古讽今”的写法,把南宋继承北宋,比作东汉继承西汉,把在金人统治者扶持下出现的伪楚、伪齐傀儡*比作王莽的新室。

    李清照表示,只有东汉继继承的西汉,南宋继承北宋才是正统*,而对于一切傀儡*坚决不予承认。对于反对司马氏篡魏的嵇康,给予热情的赞颂。

    善于用典一向是李清照的特点,在这首诗里,李清照用王莽的新朝比喻当时的伪齐、伪楚*。用嵇康与山涛绝交之事来贬低那些苟且偷生之辈。读起来有丈夫之气,巾帼不让须眉。

    《上枢密韩侂胄诗二首(并序)》

    绍兴癸丑五月,枢密韩公、工部尚书胡公使虏,通两宫也。有易安室者,父祖皆出韩公门下,今家世沦替,子姓寒微,不敢望公之车尘。又贫病,但神明未衰落。见此大号令,不能忘言,作古、律诗各一章,以寄区区之意,以待采诗者云。

    【其一】

    三年夏六月,天子视朝久。

    凝旒望南云,垂衣思北狩。

    [阅读全文]...

2022-05-05 22:49:21
  • 李清照的诗

  • 李清照
  •   1、《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3、《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4、《浣溪沙》

      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沈醉意先融,

      疏钟己应晚来风。

      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

      醒时空对烛花红。

      5、《蝶恋花》

      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

      人道山长山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

      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6、《鹧鸪天》

      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

      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

      仲宣怀远更凄凉。

      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7、《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8、《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9、《小重山》

      春到长门春草青,红梅些子破,

      未开匀。

      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

      惊破一瓯春。

      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

      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

      着意过今春。

    [阅读全文]...

2022-06-17 15:52:14
  • 李清照情诗诗词

  • 李清照,情诗,诗人
  • 李清照情诗诗词(精选50首)

      李清照的`经典诗词都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收集的李清照情诗诗词(精选50首),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1、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

      2、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

      3、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

      4、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重阳。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李清照《行香子》

      5、花舞花落泪,花哭花瓣飞。花开为谁谢,花谢为谁悲。——李清照《残花》

      6、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7、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

      8、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

      9、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李清照《点绛唇》

      10、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李清照《摊破浣溪沙》

      11、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12、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13、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

      14、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

      15、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李清照

      16、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17、炙手可热心可寒。——李清照

      18、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

      19、湖上风光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苹花汀草。绵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李清照《怨王孙》

      20、"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21、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李清照《如梦令》

      22、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李清照《鹧鸪天》

      23、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李清照《蝶恋花·忆长安》

      24、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25、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李清照《南歌子》

      26、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李清照《临江仙》

      27、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

      28、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鹧鸪天》

      29、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李清照《添字丑奴儿》

      30、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

      31、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李清照

      32、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李清照《减字木兰花》

      33、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樽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米酒初熟时,上有渣浮如蚁。——李清照《渔家傲》

      34、小阁藏春,闲窗销昼,画堂无限深幽。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手种江梅更好,又何必、临水登楼?无人到,寂寥恰似、何逊在杨州.从来,如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揉。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莫恨香消玉减,须信道、扫迹难留。难言处,良窗淡月,疏影尚风流。——李清照

      35、难言处,良窗淡月,疏影尚风流。——李清照

      36、临高阁,乱山*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李清照《忆秦娥·临高阁》

      37、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李清照

      38、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李清照《浣溪沙》

      39、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李清照《临江仙》

      40、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41、点绛唇李清照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

      42、湖边动静,惊扰鸳鸯。此人间、天界愁浓。风阶云地,关锁万重。纵浮搓来,浮搓去,不相逢。月桥鹊搭,数年得见,离别情、难分难穷。织女牛郎,莫是分离甚霎儿晴,甚霎儿雨,甚霎儿风。——李清照《七夕》

      43、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李清照《永遇乐》

      44、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李清照

      45、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46、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47、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李清照

      48、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49、蝶恋花李清照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李清照

    [阅读全文]...

2022-04-28 14:03:10
  • 李清照诗集读后感(读李清照的一生有感)

  • 李清照,一生
  • 大家好!我是得然居士。今天我们来聊聊南宋才女—李清照。

    李清照作为中国古代少有的才女我们都是从零散的史*载以及影视题材上知晓的。男尊女卑的传统束缚,很多的历史女性,无论才能有多大也很难被历史做以详尽的记载流传于后世的。

    首先能被*称为女诗人并且可以与南北两宋的文人士大夫一争高下可想而知,李清照填补了文学史的高端空缺,且以伟大爱国女诗人被后世赞誉,可见文才和社会情操是不让须眉的,其等级仅次于李杜苏辛。其词《如梦令》云: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少女时期就有如此佳作,可见才华横溢。

    李清照生于山东济南官宦世家,其父是苏轼门下南宋“后四学士”之一李格非,李清照能得到家庭的熏陶。诗词歌赋耳染目睹,自然能朗朗上口。这种贵族女性能接受好的教育,再加上自我的修养自然会与众不同。诗词是李清照才女的一个方面,我们希望能通过才女的其他方面找到一些对于我们生活上的启示。

    自古都是女子无才便是德,女人的社会地位自新文化运动后才被提高。之前再有能力的女性都是被冠以无名氏留存于史册的,就是有全名的历史女性记载的生*经历也是寥寥无几。我们现在很多有才华的女性涉足于社会的各个方面,像政界、文化界、科技医学界等等各种高端科技的女强人,女科学家,她们的贡献远远高过各朝各代的名伶才女。但是也有很多的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本应有能力为之社会做出更有价值的贡献,却偏偏妩媚卖弄,贪婪欲望的傍大款登高门,不择手段的跻身粉黛名伶的演艺界和豪门难见阳光的数字姨太,甘愿堕落消殉。

    李清照不但才华出众,相貌也是上帝赐给人间的尤物,优美、华贵、清秀,不亚于前史四大美女。李清照十分注重自己的修养,对待生活和婚姻的幸福有着深刻的认识。虽有少女芳心涌动,却无佻然之态。待闺琴棋书画养身,出门款款落落大方。礼教让她具有了生活的张力,而修养使他对待事物变得含蓄,所以说李清照原本的早熟和情烈有着很大的约束。十八岁出阁嫁给家庭环境类似的赵明诚,妇随夫,风尚如此。李清照开始了自己幸福的夫妻生活也同样开启了她磨难的人生之路。期间夫妇恩爱的体验涌向笔端李清照写了很多情与爱的佳句名篇。与当时的理学格律相悖,这正说明了李清照的性格,敢于言表自己的爱欲和感受。一首《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此际,玉人浴出新妆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樽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之言道尽新婚男女的情欲和婚姻生活的浪漫。这些言辞就是在现在开明且提倡自由的社会中,作为个性鲜明的女性也是很难敢于自我体验直白的。可见李清照被称为才女是够等级的。

    丈夫赵明诚作为南宋游宦之官,负笈为官,夫妇在一起的时间聚少离多。作为一个清烈的女人,李清照在那个年代就敢于用诗词呐喊自我的情与爱。《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在丈夫在外为官期间写了很多有名的诗词,来表达自己的欲望和相思之情,却并未红杏出墙,依旧严守自己的妇道和情操,证明了一个才女的自我约束性多么的强大。比起现在的女性可见李清照有多纯净的修为,小鸟依人,形影不离,制约着男人的奋斗,窥窃着男人的行动,一旦聚少离多就耐不住寂寞,就经不起异性的诱惑,最后落个绯闻八卦分手了得。

    生活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永远的完美和风*浪静,丈夫辗转的为官生涯,虽然是分离的时间比较多,可是作为我们的才女李清照依旧是快乐和幸福的。直到金人和北宋开战,开始了颠簸迁移的生活,赵、李两人伉俪情深,李清照依旧守家置业,为他们收藏的文物不落入金人之手不得不辗转随朝廷的逃离而动。流离失所触动了才女的激情,并诞生了一代爱国女诗人李清照,写下千古流传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豪言绝句。作为南宋的一位女性空有一颗爱国的心,却无能为力为国家安危和耻辱叱咤沙场,只能用豪言壮语呐喊,为朝廷的无能昏庸深感耻辱。依旧用那个充满情欲的心去深爱着在外的丈夫,直到赵明诚客死建康城,几十车的收藏品被金人掠夺烧毁。李清照在悲痛和苦难中坚强地生存着,一直到四十七岁时才把心和生活安顿下来,寓居杭州依旧用自己的诗句书写着对亡夫的思念,对人生的感叹。期间很多豪迈的诗词被后代学者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一改往日的儿女情长的风格多了些无奈的惆怅和孤寂,像《念奴娇》颇具深意的表达。

    生活的苦难并没有压倒我们的才女,但情欲的折磨依旧充斥着她的生理和思想。一个小人的出场往往是悲剧的开始也是故事的结局,张汝舟的再次出现完全搅乱了李清照的生活和情感。张汝舟很早就迷恋李清照的美貌和身段,只是出于权势的压力没能得手,憋屈了好多年的欲望终于喷发了。小人的伪装太可怕了,在李清照情欲膨胀的时候张汝舟粉妆登场,但刚烈的才女依旧要求明媒正娶。“舆论于我如浮云”,李清照冲破了舆论和压力固咒,怀着美好的梦想开始了第二春的生活。激情胜过烈火的蜜月还没度完,小人丑恶的嘴脸就淋漓极致地表露了出来。张汝舟不但垂涎于李清照的美颜更惦记她手上的几件珍品,抚摸过她全身的本该温柔的手变成了流氓痞子的拳头和耳光。索取不得手后的张汝舟嘴脸变得更加狰狞可怕,索性把*带回家做给李清照看,种种折磨用在了她娇嫩华贵的躯体上。我们的才女无奈诉状离婚,狱中百天写下了词牌《声声慢》……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小人的结局往往终不得善果,终会有报应的。现在社会上我们碰到的小人太多,如何和小人共事相处那是门很深的学问,希望大家在结交朋友合作创业上一定要擦亮双眼,看清他们的本质及时的取舍,避免受到大的伤害。

    李清照的故事很多,以后的日子她生活得很自由,深居简出,依旧写诗填词,七十岁故于杭州,其一生的诗词留于世的也很多,在此不逐一列举,能被古今学者称之为才女、爱国诗人可见一生的经历波折较多,一个女性能在那种年代敢于用诗词来言表自己的热爱和情欲,是很不容易的。她用自己的美丽、用自己的感受书写了自己不*凡的一生,希望能给我们当今的人们留下一些感触和启迪。

    谢谢大家阅读此文,本文参考刘小川的《品中国文人之李清照》,感谢刘老师让我们认识了李清照这位南宋的才女。希望大家互动谈谈你所了解的李清照,谢谢。

    [阅读全文]...

2022-07-07 07:29:31
  • 李清照写的诗句有哪些(李清照最具代表的10首古诗词)

  • 李清照
  • 繁华中的卷帘佳人,无人灿烂过李清照;

    乱世中的薄命红颜,无人静美如李清照。

    千年红尘中,论女子,婉约无人能及,刚烈无人无人能及。

    她是一个美女,一个才女,一枝傲梅,一缕香魂。

    她的人生,如波澜起伏;她的才气,如流水清丽;

    她的作品,如天上的星辰,光耀千古。

    她有过美丽的人生,有过娇羞的哀怨,有过家国之恨,有过离乱之苦。

    她豪迈:“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

    她婉约:“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她忧伤:“莫道不消魂,人比黄花瘦”;

    她痛苦:“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年少不懂李清照,读懂已是伤心人!

    人生如梦,伤心如昨。

    真正爱过的人,才知道失去的痛;真正失过的人,才知道痛得有多深。

    让我们从李清照悲欢离合中去体会她的诗词,亦从她的诗词中去体会她的悲欢离合,那些至今还令人感动和忧伤的千古诗词: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的诗,此首最有名。此诗作于“靖康之乱”、北宋灭亡不久,高宗赵构作为南宋皇帝,在金人的追击下忙忙似丧家之犬,不但全无斗志和气节,连国家和人民也弃之不顾,李清照身罹国难,家破人亡之际,更是对统治者的行为感到卑劣可耻,故通过思念项羽来发泄心中不满。

    历代以来,以项羽事迹咏史者不少,但取向各有不同,如唐代杜牧《题乌江亭》:“卷土重来未可知”,认为倘若项羽勇过乌江,可能东山再起;如北宋王安石《乌江亭》“肯为君王卷土来?”认为项羽失政失心,即便重来,但老百姓也不一定愿意。只有李清照的《夏日绝句》,从项羽的精神价值上挖掘,生为“人杰”,死也要做“鬼雄”,生要有为,死亦壮烈,项羽不是不能、不肯过江东,但过了江东的项羽就不是项羽了,写出了项羽这位失败英雄的可敬不佩之处,发出了国家灭亡、人民遭难时共同呐喊!

    此诗出自一位以婉约著称的女诗人之手,让人不禁生出“巾帼远胜须眉”之慨!

    君不见惊人废兴传天宝,中兴碑上今生草。

    不知负国有奸雄,但说成功尊国老。

    谁令妃子天上来,虢秦韩国皆天才。

    苑桑羯鼓玉方响,春风不敢生尘埃。

    姓名谁复知安史?健儿猛将安眠死。

    去天尺五抱甕峰,峰头凿出开元字。

    时移势去真可哀,奸人心丑深如崖。

    西蜀万里尚能反,南内一闭何时开?

    可怜孝德如天大,反使将军称好在。

    呜呼!奴辈乃不能道辅国用事张后尊,

    乃能念春荠长安作斤卖。

    李清照在词域乃婉约派,但诗歌翅文采风流,不同凡响,字字有惊雷之势。

    开元天宝之事,咏叹者多矣,有歌咏,有哀叹,李清照却能眼睛睿智,笔力遒劲,酣畅淋漓地批评了唐玄宗的荒淫奢侈,内有乱国之妃后,外有擅权之奸臣,国家焉能不衰、不乱、不亡?

    李清照不仅是一位诗词大家,更是一位识见卓越的史论家。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的诗,常以豪放纵恣的笔调写激情悲怆之怀,但她的词,大多却是以舒缓之笔写生活细节,写寂寞、凄美、伤感、哀惋之情,划归婉约一派,代表了她大多数词作的风格,是名副其实的。

    这首《如梦令》是她特年轻时写的,据说当年她还是个十六七岁的少女,此词一出,李清照立刻震惊文坛,名动朝野,也让此时在太学读书的赵明诚茶饭不思,夜夜失眠,因这首小令而耽于相思,后来,这首小令不经意竟成了二人喜结连理的“媒人”。

    这首小令才短短六句,读去恍如现代人看电影,有场景、有人物、有情节、有对话,哈哈,这简直就是千年前一个绝世才女自编、自导、自演的一部电影,而且最后还成为了永世不衰的经典。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首也是李清照年轻时所作。据史料记载,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不久,赵明诚负笈远游,李清照独守深闺,思念丈夫,伤别离之际,写下这首《一剪梅》寄给赵明诚,表达相思之情。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句脱胎于范仲淹《御街行》:“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句,但李清照的之句不但更工整,而且效果更佳,对应巧妙,构思奇特,让人耳目一新。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攲,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李清照写思念的词,其情常常浓得化不开。

    李清照对赵明诚的感情不是彼时一般夫妻的感情,古书说李清照“诸书皆曰与夫同志,故相亲相爱之极”,可见情极洽、爱极深,而那种心心相印之感又非寻常语言所能表达,故常常在词中诉说,此词即是其中之一。

    [阅读全文]...

2021-12-17 20:10:51
  • 李清照爱情诗

  • 李清照
  •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

      红藕香残玉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拓展阅读:

      与赵明诚至死不渝的的爱情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李清照《一剪梅》

      女词人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恩爱缠绵、至死不渝的的爱情故事一直被*传为佳话,虽然他们的爱情总是游走在聚散离合之间。李清照与赵明诚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极为难得的一对恩爱夫妻

      李清照18岁便与太学生丞相赵挺之子赵明诚结为连理。婚后,两人感情融洽,志趣相投,互相切文章,共同研钟鼎碑石。经常会有新奇感悟和发现。虽然当时夫妻两人家境都较宽裕,但是为了搜集名人书画和古董漆器,他们居然“食去重肉,衣去重彩,首无明珠翡翠之饰,室无涂金刺绣之具。”每逢初一和十五,夫妻两人总要到都城开封的相国寺一带的市场上去寻访金石书画,然后倾买回家里。如此几年,积少成多,他们的书斋“归来堂”,单是钟鼎碑之文书就有两千卷之多。

      在赵明诚编《金石录》的时候,李清照给予丈夫全力支持,凭借广博的见识,出众的记忆力,每当丈夫对材料出处有所遗忘疑惑时,李清照总能很快说出出处。长此以往,夫妻之间就以谁说得准、说得快决胜负,确定饮茶先后,胜者往往举杯大笑,致使茶倾覆在衣衫上,反而喝不上。在那段日子里,他们相互鼓励,乐在其中。

      相传有这样一个故事:中秋佳节,赵明诚的好友陆德夫等人来访。陆德夫向李清照施过礼后,转身笑问赵明诚:“赵兄,*日又有几首佳作,能否拿出与大家共享?”赵明诚将夹有李清照填好词的十几篇*作递给好友们,大家传换阅读,吟咏品味。忽然,只听陆德夫拍案叫道:“好一首《醉花阴》,真可谓千古绝唱。”众人也都齐声叫好,纷纷评论说:“《醉花阴》果然是上乘之作,特别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三句更是绝妙之极。”赵明诚又是高兴,又是惭愧,只好承认这一阙实为夫人所作,并当着众人的面拜夫人为师。

      在爱情的感召下,李清照文思泉涌,一首首佳作纷至沓来,她的诗词创作进入成熟期,并形成了情景相生,形神俱似,体物超妙,绝尘去俗的独特风格。就这样,他们在互相激励与学*的日子里,共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

      然而,在那个动荡的年代,美好的时光总是不能长久,长期的离别之苦使得李清照的后半生一直生活在对丈夫的思念之中。

      随着赵明诚离家日子的无限延伸,李清照相思之情日甚一日,由于情绪不好,睡眠不足,她的身体渐渐消瘦下来,任何花开花落,秋风春雨,四季更迭的情境都会激发多愁善感的她的创作灵感,用词来寄托和表达自己对爱人的绵绵相思之情成了李清照唯一排解苦闷的方式。

      李清照在得到赵明诚卧病不起的消息时,当天就乘船东下,日夜兼程,与相濡以沫的丈夫见了最后一面。他们夫妇诀别的情景,在李清照所做的《金石录后序》中有十分感人的描述:“八月十八日,遂不起。取笔作诗,绝笔而终……”此后,直至客死他乡,李清照对爱人的追忆始终没有消褪。常听到这样一种说法:以悲剧结尾的爱情故事往往更有摄人心魄的力量。可是,肯定没有人愿意这样的爱情悲剧在自己身上上演,所以,在我们感怀古人的爱情故事的同时,千万别忘记疼惜我们身边的亲密爱人,毕竟,做到“我爱你”并不容易。

    [阅读全文]...

2022-02-19 03:06:34
抒发忧愁情感的古诗李清照 - 句子
抒发忧愁情感的古诗李清照 - 语录
抒发忧愁情感的古诗李清照 - 说说
抒发忧愁情感的古诗李清照 - 名言
抒发忧愁情感的古诗李清照 - 诗词
抒发忧愁情感的古诗李清照 - 祝福
抒发忧愁情感的古诗李清照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