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夸程英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夸程英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夸程英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夸程英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前程祝福的古诗句
新年到,新年有新祝福,小编祝大家前程似锦,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总是有合适祝福前程似锦的诗句,在这里为大家带来关于祝福前程的古诗句,欢迎阅读~
1).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孟郊<<登科后>>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莫愁前途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4).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5).乘风破浪应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6).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7).溟涨前程险,炎荒旅梦孤。空悲鸢跕水,翻羡雁衔芦。
8).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
9).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
10).愿为双飞鸟,比翼共翱翔。丹青著明誓,永世不相忘。
11).愿我如君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12).愿新春以后,吉吉利利,百事都如意。
13).莫问前程事,飒然沙上蓬。
1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5).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6).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
17).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箜篌谣》
18).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贫交行》
19).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徒步归行》
20).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羌村其一》
21).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题长安壁》
22).昨日屋头堪炙手,今朝门外好张罗《放言》
23).已过才追问,相看是故人《遇旧友》
24).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赠范晔》
25).古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
26).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
27).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
28).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
29).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
30).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
31).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朋友分别祝福的诗句
2.朋友离别祝福的诗句
3.好朋友生日祝福诗句
4.祝福朋友诗句
5.祝福朋友爱情的诗句
6.祝福友人的诗句
7.中秋佳节祝福朋友诗句
8.祝福朋友中秋节的诗句
9.祝福朋友爱情诗句
10.祝福朋友结婚的诗句
前程祝福的古诗句
新年到,新年有新祝福,小编祝大家前程似锦,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总是有合适祝福前程似锦的诗句,在这里为大家带来关于祝福前程的`古诗句,欢迎阅读~
1、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孟郊《登科后》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莫愁前途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4、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5、乘风破浪应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6、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7、溟涨前程险,炎荒旅梦孤。空悲鸢跕水,翻羡雁衔芦。
8、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
9、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
10、愿为双飞鸟,比翼共翱翔。丹青著明誓,永世不相忘。
11、愿我如君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12、愿新春以后,吉吉利利,百事都如意。
13、莫问前程事,飒然沙上蓬。
1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5、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6、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
17、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箜篌谣》
18、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贫交行》
19、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徒步归行》
20、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羌村其一》
21、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题长安壁》
22、昨日屋头堪炙手,今朝门外好张罗。《放言》
23、已过才追问,相看是故人。《遇旧友》
24、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赠范晔》
25、古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
26、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
27、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
28、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
29、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
1、满目山河增感慨,一时风景寄遨游。——姜塘《摘星楼九日登临》
2、风雪横街不能出,闭户垂帷养衰疾。黄昏卧听打窗声,聊挽清寒入诗律。公孙布被久有味,子敬青毡暖无匹。石鼎闲烹似爪茶,霜皱旋破如拳栗。——陆游《病告中遇风雪作长歌排闷》
3、醉别壶中太乙天,寥寥云海已经年。倦游复索长安米,壮志宁求负郭田。一岁九迁看布武,千岩万壑莫留连。同时僚旧重相遇,幸有蓬瀛列二仙。——*《次韵陆元量见寄》
4、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礼运篇》
5、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读。——《周易·系辞下》
6、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张先《菩萨蛮·忆郎还上层楼曲》
7、夜雨撼雝渠,春风载毕逋。畏途摇短梦,壮志束长湖。如此奇男子,终於朝大夫。鲜原千字诔,赖有少公苏。——魏了翁《杨隆庆挽诗》
8、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曲礼》
9、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李世民《赠萧瑀》
10、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曹操《薤露》
11、宗臣事有征,庙算在休兵。——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12、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13、少小多才学,*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神童诗》
14、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15、思理为妙,神与物游。——刘勰《文心雕龙·神思》
16、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17、一株青玉立,千叶绿云委。亭亭五丈馀,高意犹未已。直从萌芽拔,高自毫末始。四面无附枝,中心有通理。——白居易《云居寺孤桐》
18、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伶官传序》
1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20、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王冕《墨梅》
1、《秋月》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2、《春日偶成》云淡风轻过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3、《秋日》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4、《郊行即事》芳原绿野恣行时,春入遥山碧四围。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5、《题淮南寺》南去北来休便休,白苹吹尽楚江秋。道人不是悲秋客,一任晚山相对愁。
6、《春日》云淡风轻*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7、《夏》百叶盆榴照眼明,桐阴初密暑犹青。深深重幕度香缕,寂寂高堂闻燕声。
8、《秋》洗涤炎埃宿雨晴,井梧一叶报秋声。气从缇室葭莩起,风向白苹洲渚生。
夸父逐日
佚名〔先秦〕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杨柳枝·桃源仙子不须夸
司空图〔唐代〕
桃源仙子不须夸,闻道惟裁一片花。何似浣纱溪畔住,绿阴相间两三家。
以州宅夸于乐天
元稹〔唐代〕
州城迥绕拂云堆,镜水稽山满眼来。四面常时对屏障,
一家终日在楼台。星河似向檐前落,鼓角惊从地底回。
我是玉皇香案吏,谪居犹得住蓬莱。
【中吕】朱履曲_休只爱夸强
张养浩〔元代〕
休只爱夸强说会,少不得直做的贴骨粘皮,一旦待相离怎相离。爱他的着他的,得便宜是落便宜,休着这眼皮儿谩到底!
鹦鹉杯从来有味,凤凰池再也休提,忧与辱常常不曾离。挂冠归山也喜,抬手舞月相随,却原来好光景都在这里。
那的是为官荣贵,止不过多吃些筵*,更不呵安插些旧相知。家庭中添些盖作,囊箧里儹些东西,教好人每看做甚的?
客位里宾朋等候,记事儿撞满杴头,不了的*白地结为仇讎。里头教同伴絮,外面教歹人扌愁,到命衰时齐下手。
六十岁逡巡轮过,便到者稀年应也无多,暗想人生待如何?古和今都是梦,长与短任从他,只不如向云庄闲快活。
弄世界机关识破,叩天门意气消磨,人潦倒青山慢嵯峨。前面有千古远,后头有万年多,量半炊时成得甚么?
正胶漆当思勇退,到参商才说归期,只恐范蠡张良笑人痴。腆着胸登要路,睁着眼履危机,直到那其间谁救你?
萧墙外拥来抢去,筵*上似有如无,奏事处连忙的退了身躯。付能都堂中妆样子,却早怯烈司里画招伏,知他那驼儿是荣贵处?
才上马齐声儿喝道,只这的便是送了人的根苗,直引到深坑里恰心焦。祸来也何处躲?天怒也怎生饶?把旧来时威风不见了。
蝶恋花·千叶早梅夸百媚
晏几道〔宋代〕
千叶早梅夸百媚,笑面凌寒,内样妆先试。月脸冰肌香细腻,风流新称东君意。—捻年光春有味,江北江南,更有谁相比。横玉声中吹满地,好枝长恨无人寄。
重夸州宅旦暮景色,兼酬前篇末句
元稹〔唐代〕
仙都难画亦难书,暂合登临不合居。绕郭烟岚新雨后,
满山楼阁上灯初。人声晓动千门辟,湖色宵涵万象虚。
为问西州罗刹岸,涛头冲突*何如。
酬微之夸镜湖
白居易〔唐代〕
我嗟身老岁方徂,君更官高兴转孤。军门郡阁曾闲否,
禹穴耶溪得到无。酒盏省陪波卷白,骰盘思共彩呼卢。
一泓镜水谁能羡,自有胸中万顷湖。
答微之夸越州州宅
白居易〔唐代〕
贺上人回得报书,大夸州宅似仙居。厌看冯翊风沙久,
喜见兰亭烟景初。日出旌旗生气色,月明楼阁在空虚。
知君暗数江南郡,除却馀杭尽不如。
君莫夸少年一首赠余光远
戴表元〔宋代〕
君莫夸少年,与我惫者疏。我亦尝少年,少年君不如。谈谐今已忘,犹有少年余。东南山水国,早得飞长裾。春园虎丘树,夏槛玉泉鱼。吴妍与楚豔,过眼日千车。当此秋风凄,游子易欷嘘。我时未更事,意气益发舒。出门有佳侣,遇胜不得虚。惟忧日晷短,当去亦踌躇。官曹人所厌,高士不肯居。*生纵观处,最在客南徐。姻党四面集,彩衣拥安舆。停觥待淮蟹,醇甘逮僮胥。道路无此愿,此愿胜乡闾。自从抹陵归,郁郁不再摅。三间风雨屋,僻其荒林墟。非君好事者,谁能至吾庐。今来建溪上,逢君屡相於。行藏且勿问,人世有乘除。旧狂我已悔,新锐君当祛。男儿不用世,资身在犁锄。临风赠君别,劝君惜居诸。劝君重桑梓,劝君重名誉。岁晚未相忘,频寄山中书。
夸红槿
徐凝〔唐代〕
谁道槿花生感促,可怜相计半年红。
何如桃李无多少,并打千枝一夜风。
《英英学古诗》教案
无论在学*、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英英学古诗》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偏旁“青”,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静夜思》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板书课题:《英英学古诗》(给生字“英”和“诗”注音)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你们在一年级学过哪些古诗?(生:我们学过的古诗有《鹅》、《锄禾》、《华山》)
谁能把这几首诗背给大家听听?(学生背)
背得好!你们在家里学过的古诗背给长辈们听吗?
二、解释课题,教学有关生字词。
1.这一题目告诉我们谁学古诗?(英英)对,英英是一位小朋友的名字。
2.我们用什么办法来记住题目中的“英”和“诗”?
3.要求学生进行书空练*,记住“英”和“诗”。
4.再读课题。
三、初读指导
1.看图。
(1)课题右面的这一幅插图,画了哪两个人?(英英和奶奶)她们在做什么?(说话——谈古诗)
(2)小结:英英和奶奶正在说话,从课题上我们可以知道她们谈的话题是有关学*古诗方面的。
(3)第二幅插图上画的是什么?(一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天上,大诗人李白在窗前望着明月,正在思考着什么)
2.自学课文。
(1)教者问:这篇课文和以往学的文章在形式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2)分步揭示自学要求
(3)教学生字词。
四、朗读全文
五、课堂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静夜思》的意思。
2.课后练*3。
第二课时
一、复*提问
1.听写词语:英英一首意思古诗静夜思
“静”的偏旁是什么?(青)出示词卡订正。
2.《英英学古诗》这篇文章里,英英说了几次后?各讲的什么内容?
3.指名两人读课文,一人读英英说的话,一人读奶奶的话。(评议)
二、精读训练
1.学生轻轻地读《静夜思》教者板书或用投影仪出示《静夜思》全文。
2.理解“静夜思”的意思:“静夜”就是静静的夜晚,“思”想念地意思。
3.诗中哪些诗句的意思你已经懂了?你是怎么弄懂的?
4.这首诗的意思,实际上大家已经基本理解了,有不少小朋友是通过联系下文弄懂的。这很好!现在我们来看看英英是怎么讲的吧。
5.提问:《静夜思》的作者是谁?(唐代大诗人李白)
6.朗读指导。
(1)《静夜思》的朗读节奏:(“/”为句中停顿)
(2)“疑是”、“低头”读时语速要慢,表示诗人在沉思。
(3)“光”、“霜”、“乡”要读得清晰,停顿要长一些,表示感情一步步发展。
三、课堂作业
练*背诵《静夜思》。
第三课时
一、导语
上两节课,我们已经学*了《静夜思》,并且弄撞了它的意思。现在,我们来看看书上的插图图画了些什么。
夸男人的古诗词1
1、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2、积石如玉,列松如翠。郎艳独绝,世无其二。
3、才比子建,貌若潘安。
4、一朵梨花压海棠,玉树临风胜潘安。
5、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6、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在其版屋,乱我心曲。
7、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8、犀渠玉剑良家子,白马金羁侠少年。
夸男人的古诗词2
1、姿容既好,神情亦佳。
2、沈腰潘鬓消磨”一句,指的也是沈约。
3、酒杯千古思陶令,腰带三围恨沈郎。
4、身长八尺,风姿特秀,萧萧肃肃,爽朗清举,龙章凤姿,天质自然。
5、容貌艳丽,纤妍洁白,如美妇人。螓首膏发,自然娥眉,见者靡不啧啧。
6、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韵,全在眉梢;*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
7、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晅兮,终不可谖兮。
8、昔日繁华子,安陵与龙阳。夭夭桃李花,灼灼有辉光。悦怿若九春,罄折似秋霜。流盼发姿媚,言笑吐芬芳,携手等欢爱,宿昔同衾裳。
9、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
10、翩翩周生,婉娈幼童。年十有五,如日在东。香肤柔泽,素质参红。团辅圆颐,菡萏芙蓉。尔形既淑,尔服亦鲜。轻车随风,飞雾流烟。转侧绮靡,顾盼便妍。和颜善笑,美口善言。
11、越罗衫袂迎春风,玉刻麒麟腰带红。楼头曲宴仙人语,账底吹笙香雾浓。人间酒暖春茫茫,花枝入帘白日长。飞窗复道传筹饮,午夜铜盘腻烛黄。秃衿小袖调鹦鹉,紫绣麻霞踏孝虎。折桂销金待晓筵,白鹿青苏半夜煮。桐英永巷骑新马,内屋凉屏生色画。开门烂用水衡线,卷起黄河向身泻。皇天厄运犹缯裂,*一生花底活。鸾篦夺得不还人,醉睡氍毹满堂月。
励志前程美好的古诗词(精选280句)
词是一种抒情诗体,是配合音乐可以歌唱的乐府诗。它的严格的格律和在形式上的`种种特点,都是由音乐的要求而规定的。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2、业精于勤,荒于嬉。
3、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5、志不强者智不达。
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7、志当存高远。
8、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9、有志者事竟成。
10、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3、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1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5、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
16、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17、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18、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19、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0、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
2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22、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23、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24、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25、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26、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
27、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
28、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29、坚志而勇为,谓之刚。刚,生人之德也。
30、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3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32、丈夫不报国,终为愚贱人。
33、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34、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35、不为外撼,不以物移,而后可以任天下之大事。
36、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1、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2、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4、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9、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10、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11、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12、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13、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5、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历史中的那些伟大人物,如今看来是什么滋味?十首诗词说千古,谁才是世间的真英雄?
《观沧海》
【三国】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是中国历史上不得不说的一个人物。他的诗文古直悲凉。这首《观沧海》在刻画了高山大海的壮阔之余,更体现了他胸怀天下的抱负。其人其诗一体,令人嗟叹。
《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诸葛亮作为蜀汉的股肱之臣,他心怀汉室天下,力欲重建太*的汉家天下。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堪称后世楷模。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在垓下之战,已经走到人生的尽头。可霸王终究是霸王,自有一股气在,他宝马送亭长,头颅赠故人。真乃人生末路的绝唱。
《渡易水歌》
【先秦】佚名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
强秦已不可挡,荆轲入秦行刺,注定是一条不归路。易水为他而寒,浩气因他而存。英勇无畏是英雄的路牌。
《双调·蟾宫曲·怀古》
【元】阿鲁威
鸱夷后那个清闲?
谁爱雨笠烟蓑,七里严湍。
除却巢由,更无人到,颍水箕山。
叹落日孤鸠往还,笑桃源洞口谁关?
试问刘郎,几度花开,几度花残?
问人间谁是英雄?
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
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
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
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周瑜、诸葛亮成为风云人物,一时无两。谁才是真正的英雄,只能留待*评说罢了。
《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临危不惧,忠烈报国,这是文天祥的气节。死又何惜,能将自己的一片赤诚记在史书上,已是莫大的荣耀。
《满江红》
【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英英学古诗》教学设计2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英英学古诗》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静夜思》。
3、认识对话的书面表达形式。
4、激发学生学*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静夜思》。
教学难点:
背诵《静夜思》,并理解这首诗的诗意。
教具准备:
投影片、生字卡、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你们在家里学过古诗吗?谁能把学过的古诗背给大家听听吗?
今天我们要学的新课文,说的是一个小朋友在学校学了一首古诗背给*听的。这篇新课文是——
二、板书课题:3英英学古诗
三、解释课题,教题中生字。
1、“英英”是一位女小朋友的名字,“英”是整体认读音节,又是后鼻音“ying”,古诗的“诗”也是整体认读音节,是翘舌音“shi”。(领读课题两遍)
2、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四、初读指导。
1、看图。
(1)出示图:图上有哪两个人?她们在做什么?
(2)小结:画面上的意思是英英和奶奶正在说话,两个人有说有应,有问有答,这种情况叫做对话。
2、自学课文。
(1)讲述对话书面表达方式。
课文中表示说话人名字回与他说的话区分开,第一行“英英”指的是说话人,紧接着是英英说的话。
(2)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并读一读。
(3)检查学*情况:(出示小黑板)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4)自读课文。要求:读通句子,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把标点符号读正确。
(5)分段指名读、齐读。
(6)分角色读对话。自读、同座二人分角色对读、指名二人对读各一次、分两个大组对读各一次。
3、再读课文。要求:说说课文里英英和奶奶对话,英英说了几次?奶奶说了几次?
五、指导读好古诗。
(出示古诗内容):
1、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
2、指名读、齐读。
过渡:下一节课我们一同来学*《静夜思》。
教学内容:初步感知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谁能背一首古诗给大家听听。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的一个小学生把在校学*的一首古诗背给奶奶听的.。
二、板书课题3 英英学古诗
三、初读课文
1、看图出示投影片
《英英学古诗》教学反思10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英英学古诗》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他们对于古诗《静夜诗》已很熟悉,有部分学生在课前已经能读、能背了。但“古诗”这种语言材料是一种结晶体,蕴藏着很深的智慧和哲理。通过调查发现,他们所谓的能背,仅仅是一种机械记忆,有些学生连诗中的一些字还不认识,字音读不准,字形不清楚,对于诗意及蕴含的道理还不明白。所以,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这方面的学情,结合低年级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进一步提出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即在理解字意和诗句的基础上,读好、背好这首诗,体会古诗所蕴含的道理。
我并没有直接按课文中的程序来上。我先设计一系列的话题,让同学们先观察图中的月亮于*时我们看到的月亮有什么不同?这大概是什么时候的月亮?你家是如何过中秋的?假如你一个人在他乡,看着那圆圆的月亮,你会想些什么呢?而同学们也畅所欲言的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进入了我预先设计好的教学思路中来了。从而自然而然的引出了古诗〈静夜诗〉,让同学们在了解李白在做这首诗时的背景后能更好的理解这首古诗。这一环节的教学设计也充分迎合了二年级小朋友富于想象的这一心理特点。在引导学生想象的同时,开拓时的意境,再现诗人的感受。
我想,只有把孕伏于知识体系中的潜在的方法因素变为学生学*的直接对象,这样才有可能启迪和引导学生对知识创造过程的全面理解;只有把教材内容中的静态知识转变为学生思维活动中的动态作用对象,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热情。
《英英学古诗》是典型的“文包诗”课文,课文写了英英和奶奶的一段对话,对话中英英生动而自然地介绍了故事《静夜思》的作者及诗句的意思。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要体会到〈静夜思〉一诗中的思乡之情,是有一定难度的, 在本案例中,我抓住了诗题中的三个字:静、夜、思,通过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看图,展开想象,引导学生走进“静夜”的情境中,层层深入,激发学生的情感,思诗人之思,品诗中之情,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诗人的思乡之情,突破了体味诗意的难点。我并没有直接按课文的程序来上。我先设计了一系列话题,让同学们先观察图中的月亮与我们*时看到的月亮有什么不同?这大概是什么时候的月亮?你家是如何过中秋节的?假如你一个人在他乡,看着那圆圆的月亮,你会想些什么呢?而同学们也畅所欲言地说出了自己的感受,进入了我预先设计好的教学思路中来了。于是,自然而然的引出了古诗《静夜思》,让同学们了解李白在作这首诗时的背景后能更好的理解这首古诗。同时也充分迎合了他们富于想象的这一心理特点。在引导想象的过程中,开拓诗的意境,再现诗人感受。我想只有把孕伏于知识体系中的潜在的方法因素变为学生学*的直接对象,这样才有可能启迪和引导学生对知识创造过程的全面理解;只有把教材内容中的静态知识转变为学生思维活动中的动态作用对象,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热情。
《英英学古诗》是一篇“文包诗”课文,写了英英和奶奶的一段对话,对话中英英生动而自然地介绍了古诗《静夜思》诗句的意思及作者。《静夜思》这首诗绝大部分同学早就都能背诵,但却并不真正理解诗的意思。对于对话这种形式也没见过,更不会读对话。因而我把教学目标定为:
1、让学生理解唐诗《静夜思》的意思,在诵读中体会诗人思念、热爱故乡的感情。
2、能读出课文对话的特点。
在教学中我主要采取,范读引路,以读促悟,利用插图,创设情境的做法,取得了很不错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我还注意到了教学的层次性,在引导学生诵读古诗时,先进行范读,让孩子们体会出节奏,读出节奏。接着利用插图,创设情境,再进行范读,引导学生读出感情,韵味。这样,孩子们易于接受,学得轻松。在引导学生体会课文对话特点时:先进行师生分角色朗读,让学生体会对话的特点,然后再指导读自然、流利,要像*时说话一样。
在课前,我还进行了问题预设,如李白在万家团聚的日子,仰望明月会想到谁?学生可能会说父母、兄弟姐妹、朋友、妻子儿女……想到这里时,我考虑李白当时是不是有孩子,有几个孩子?此时李白离家多久了?经过上网查资料我了解到,此时李白虽已26岁,并且离家两年了,但还没有结婚,他是在27岁时结的婚。所以,如果有学生提到他在想念他的孩子,要及时纠正。另外,通过查资料我还了解到,“床前明月光”句中的“床”在当时其实指的是座位,唐朝的床叫“榻”。虽然这些问题在课堂教学 中并没有牵扯到,但因为了解的清楚,透彻,使我觉得上课很有底气,很自信。
这节课板书虽总共只有十几个字,当年头一天放学后我在教室练了将*一个小时,力求把最完美的一面展示给学生。
我想,这节课能收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和课前的充分准备是分不开的。
有人说,课堂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在这节课上也有很多不足之处。
首先,教学语言不够简练,太过随意。
其次,自己范读的次数有些多,应多给学生们机会。
第三,对于古诗意思的理解处理的`有些不到位,应该引导学生把意思背一背。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从这节课中吸取经验,总结教训,精心研究教材教法,精心组织课堂语言,争取让自己的课堂遗憾愈来愈少,亮点越来越多。
《英英学古诗》是一篇“文包诗”课文,写了英英和奶奶的一段对话,对话中英英生动而自然地介绍了古诗《静夜思》诗句的意思及作者。《静夜思》这首诗绝大部分同学早就都能背诵,但却并不真正理解诗的意思。对于对话这种形式也没见过,更不会读对话。因而我把教学目标定为:
1、让学生理解唐诗《静夜思》的意思,在诵读中体会诗人思念、热爱故乡的感情。
2、能读出课文对话的特点。
在教学中我主要采取,范读引路,以读促悟,利用插图,创设情境的做法,取得了很不错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我还注意到了教学的层次性,在引导学生诵读古诗时,先进行范读,让孩子们体会出节奏,读出节奏。接着利用插图,创设情境,再进行范读,引导学生读出感情,韵味。这样,孩子们易于接受,学得轻松。在引导学生体会课文对话特点时:先进行师生分角色朗读,让学生体会对话的特点,然后再指导读自然、流利,要像*时说话一样。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他们对于古诗《静夜诗》已很熟悉,有部分学生在课前已经能读、能背了。但“古诗”这种语言材料是一种结晶体,蕴藏着很深的智慧和哲理。通过调查发现,他们所谓的能背,仅仅是一种机械记忆,有些学生连诗中的一些字还不认识,字音读不准,字形不清楚,对于诗意及蕴含的道理还不明白。所以,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这方面的学情,结合低年级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进一步提出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即在理解字意和诗句的基础上,读好、背好这首诗,体会古诗所蕴含的道理。
我想,只有把孕伏于知识体系中的潜在的方法因素变为学生学*的直接对象,这样才有可能启迪和引导学生对知识创造过程的全面理解;只有把教材内容中的静态知识转变为学生思维活动中的动态作用对象,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热情。
我在这节课上也有很多不足之处。
首先,教学语言不够简练,太过随意。
其次,自己范读的次数有些多,应多给学生们机会。
第三,对于古诗意思的理解处理的有些不到位,应该引导学生把意思背一背。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从这节课中吸取经验,总结教训,精心研究教材教法,精心组织课堂语言,争取让自己的课堂遗憾愈来愈少,亮点越来越多。
《英英学古诗》这篇课文用了和以往不同的方式——对话形式,生动而自然地介绍了古诗《静夜思》的作者及诗句的意思,让学生在饶有兴味地朗读祖孙对话的同时,不知不觉地进入古诗的意境。教材有意创设具体生活情景,既学*对话的语言表达形式,又蕴藉古诗教学的内涵,深入浅出,激发学生学*古诗的兴趣。
教这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
师:这篇课文中的小朋友英英把学到的古诗背给奶奶听,奶奶很高兴。你们有没有学过古诗吗?
生:有,好多呢。
师:那你们愿意背给老师听吗?
生:愿意。(生纷纷举手)
生:老师,我妈妈很早就教会我《静夜思》了,我背给你听……
(师以书上的形式提问,引导学生按对话形式背诵古诗)
师:你背得真好,比英英学得快。
生:老师,可以背其它学过的古诗吗?
师:当然可以,你还会背别的诗呀?快背给我听听。
生:老师,我在家了学过《草》这首诗,是我奶奶教的,我背给你听……(师引导提问,学生说不完整的诗意加以补充。)
师:你真了不起,学得可真多。同学们都想把自己学过的古诗背给老师听呀,老师给你们想个办法:坐在一起的两个小朋友各做一回小老师,用书上的对话形式背给小老师听一听。
通过这个环节,不但训练了学生口语对话能力,还激发了学生背古诗的兴趣,在课结束之前我延伸课堂:
师:刚才,我们把学过的古诗背给老师听,同学听,回家后也可以像英英一样背给爷爷、奶奶听,爸爸、妈妈听。
师:老师决定在两周后举行一次赛诗会,以学*小组为一小组,分别把自己学过的古诗教给小组里的同学,看哪一小组的同学学得古诗多。
这一环节,我用两周的时间给学生准备,学生压力不大,感觉也不累,但自主学*古诗的兴趣很高,有的学生还天天向我汇报学*的情况,我不断地表扬激励他们,带动了全班学生,让我真正感觉到学生在具体生活情景中,学*古诗的兴趣被激发了。
本学期,我参加了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重点课题《诵读经典诗文,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的课题研究。如何把诵读中华经典诗文与语文教学有机统一呢?为此,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大胆地尝试。下面是我教《英英学古诗》一课中的一些体会:
《新课标》在第一学段的目标中指出:“诵读儿歌、童谣和浅显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这一精神与诵读经典诗文的基本原则是“不求甚解,须知大意”的指导思想相符合。因此,教学本课,我注意在诵读过程引导学生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培养语感。例如:指导学生诵读古诗采取“在情境中朗读”的方法,利用题头课文插图创设生活场景,让学生分角色练读,充分朗读第二次对话内容。利用第二幅图,配上清幽的音乐,教师用充满诗意和感情的语言描绘画面,把学生带进诗的意境中;再让学生看图想象:“中秋节,假如你一个人在他乡,看着那圆圆的月亮,你会想些什么呢?”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层层深入地体会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最后回到古诗朗读上,通过指导学生各自朗读、分组朗读、分角色朗读等,达到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的要求。
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设计充分迎合了二年级小朋友富于想象的这一心理特点,在引导学生想象的同时,开拓的意境,再现了诗人的感受。 我想,在低年段古诗教学中词句的疏通,当淡出时则淡出,抛去繁琐古板的分析和死记硬背。这样,学生既能轻松地学*古诗,激发学*古诗的兴趣,又领略到古诗文独有的意境之美,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好基础。
是一篇对话文章,课文以奶奶和英英的对话的形式引出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名作《静夜思》。课文内容浅显易懂,而且这首诗很多同学都能背得出,可能一开始上课的时候学生对形式上有所不解,结果在第一课时的时候,确实如此,有个别的同学连几次对话都不知道,因此我就先让孩子们看看这篇课文和原来学过的课文有什么地方不同,接着再让他们说说是和谁在说话,说了几次,学生便一一作了回答,然后我再告诉孩子们,这就是这篇文章的与众不同,它是一篇对话的文章,这样,孩子们也就领悟了。
上好这篇文章,感觉孩子们的课堂表现很*淡,当然也有起波澜的时候,特别是在理解古诗意思的时候,有孩子就通过观察想象,告诉了我们,李白在这个月圆之夜,中秋节的团圆之夜,当其他人都在和家人团聚的时候,李白却独自一人在他乡,感受着孤独之情,难免会想念故乡,想念故乡的亲人。接着让他们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有学生就结合自身体验说出了身在异乡的特别感受,于是,我便让孩子们拿起书,再读读课文的时候,他们的朗读出乎我的意料,让我也体会到了他们像李白大诗人那样的淡淡忧伤。
夸程英的古诗
夸英雄的古诗
夸赞英雄的的古诗
夸赞女英雄的古诗
夸英雄气概的古诗
夸英雄的诗词
夸赞英雄的古诗词
夸英雄的句子
题西林壁古诗的诗意英材教程
英语夸人的句子
夸奖男人英俊的古诗词
英文夸人的句子
英语夸张的句子
夸人的英文句子
有程的古诗
英雄杀程咬金台词
夸赞英雄的句子
夸人的英语句子
英语夸女生的句子
夸张的英文句子
夸奖的英语句子
夸张的英语句子
初程的古诗
同程的古诗
程字的古诗
程千的古诗
程君的古诗
羽程的古诗
英文夸人的句子大全
夸男生的英文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