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程君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程君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程君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程君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君子兰古诗词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君子兰古诗词,欢迎大家分享。
1、兰草堪同隐者心,自荣自萎白云深。春风岁岁生空谷,留得清香入素琴。
2、幽谷出幽兰,秋来花畹畹。与我共幽期,空山欲归远。
3、蜂蝶有路依稀到,云雾无门不可通。便是东风难着力,自然香在有无中。
4、写得芝兰满幅春,傍添几笔乱荆榛。世间美恶俱容纳,想见温馨澹远人。
5、冰根碧叶杂荒芜,晓露*晖缀宝珠。笑靥半含还半吐,素心皎皎濯醍醐。
6、昨日寻春出禁关,家家桃柳却无兰。市廛不是高人住,欲访幽宗定在山。
7、云壑固聿曼,幽芬清且修。凉风动夙夜,佳人惠然求。
8、晓风含露不曾干,谁插晶瓶一箭兰,好似杨妃新浴罢,薄罗裙系怯君看。搞笑口头禅
9、问天莫笑总无知,也惜幽兰鬓渐丝。当户已愁锄欲尽,入山又恐负芳时。
10、春雨春风写妙颜,幽情逸韵落人间。而今究竟无知己,打破乌盆更入山。
11、夏浅春深蕙作花,一茎几蕊乱横斜。
12、山上山下都是兰,香芬馥郁是一般。可恨世人薄幸眼,只因高低两样看。
13、何来尔室香,四壁即空谷。一拳古而媚,美人伴幽独。
14、兰为王者香,芬馥清风里。从来岩穴姿,不竞繁华美。
15、根已离尘何可诗,以诗相赠寂寥之。大千香过有谁并,消受临池洒墨时。
16、山中觅觅复寻寻,觅得红心与素心。欲寄一枝嗟远道,露寒香冷到如今。
17、不容荆棘不成兰,外道天魔冷眼看。门径有芳还有秽,始知佛法浩漫漫。
18、船头昨夜雨如丝,沃我盆中兰蕙枝,繁蕊争开修禊日,游人正是到家时。
19、兰花不是花,是我眼中人。难将湘管笔,写出此花神。
20、淋漓如此写芳菲,只少盆栽与石围。记得春风散幽谷,蕙花如草趁樵归。
21、许多含蓄意,不肯露春情。待过清明后,精华入夏清。
22、秋兰一百八十箭,送与焦山石屋开。()晓月敲门传简贴,烟帆昨夜过江来。
23、沅澧多所思,远道我心痗。纸窗招香魂,貌之不敢佩。
24、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25、山顶兰花早早开,山腰小箭尚含胎。画工立意教停蓄,何苦东风好作媒。
26、丐得骚人笔下妍,玉池清照影骈娟。一从弱质辞空谷,冶叶倡条尽可怜。
27、溉夫画松松支离,板桥画兰兰离披。兰离披,兰有香,松枝拂之松风长。
28、雨过深林笔砚凉,女兰开处却无郎。柔笺骈穗多纤态,不数金陵马四娘。
29、一片空山石,数茎幽谷草。写寄风尘人,莫忘林泉好。
30、丛兰生幽谷,莓莓遍林薄。不纫亦何伤,已胜当门托。辇至逾关山,滋培珍几阁。
31、兰香不是香,是我口中气。描述兰花的优美古诗句。难将湘管笔,写出唇味道。
32、九畹兰花江上田,写来八畹未成全。世间万事何时足,留取栽培待后贤。
33、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难隐谷中香。不因纫取堪为佩,纵使无人亦自芳。
34、西江绝妙赣州兰,曾买盆花几上看。画里不知还得似,故乡风露未全干。
35、荆棘以慰其根,风露以畅其神。素心不形喜怒,众草亦沾余春。
36、虽然不及幽兰品,百亩齐栽愿亦奢。
37、青楼人去笔床空,往事西州说谢公。犹有秦淮芳草色,轻纨匀染夕阳红。
38、冬草漫寒碧,幽兰亦作花。清如辟谷士,瘦似琢诗家。丛秀几钗股,顶分双髻丫。夕窗香思发,风影欲篝纱。
39、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40、春雨春风洗妙颜,一辞琼岛到人间。而今究竟无知己,打破乌盆更入山。
41、迷离萧艾露风寒,千古英雄泪不干。搁笔沉吟谈往事,横琴未必调猗兰。
【拓展阅读】君子兰古诗
1、《兰花诗》
唐·李白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2、《浣溪沙》
1、《秋月》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2、《春日偶成》云淡风轻过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3、《秋日》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4、《郊行即事》芳原绿野恣行时,春入遥山碧四围。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5、《题淮南寺》南去北来休便休,白苹吹尽楚江秋。道人不是悲秋客,一任晚山相对愁。
6、《春日》云淡风轻*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7、《夏》百叶盆榴照眼明,桐阴初密暑犹青。深深重幕度香缕,寂寂高堂闻燕声。
8、《秋》洗涤炎埃宿雨晴,井梧一叶报秋声。气从缇室葭莩起,风向白苹洲渚生。
思念夫君的古诗词
思念夫君的古诗词有哪些?古人没有我们现在那么方便的交通工作,所以就有了古诗寄相思的`诗句,我们看看思念夫君的古诗词吧1
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2、夜夜不得眠,明月何灼灼。想间欢唤声,虚应空中诺。始欲识郎时,两心望如一。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
3、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4、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5、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6、天长地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7、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8、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9、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10、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渭城曲》
11、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
1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13、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曰花开已一年唐.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14、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无题》
15、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唐.杜牧《赠别》
16、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唐.杜牧《赠别》
17、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宋.黄庭坚《寄黄几复》
18、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唐.赵瑕《江楼感怀》
19、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 宋.苏轼《水调歌头》
20、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
前程祝福的古诗句
新年到,新年有新祝福,小编祝大家前程似锦,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总是有合适祝福前程似锦的诗句,在这里为大家带来关于祝福前程的`古诗句,欢迎阅读~
1、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孟郊《登科后》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莫愁前途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4、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5、乘风破浪应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6、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7、溟涨前程险,炎荒旅梦孤。空悲鸢跕水,翻羡雁衔芦。
8、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
9、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
10、愿为双飞鸟,比翼共翱翔。丹青著明誓,永世不相忘。
11、愿我如君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12、愿新春以后,吉吉利利,百事都如意。
13、莫问前程事,飒然沙上蓬。
1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5、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6、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
17、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箜篌谣》
18、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贫交行》
19、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徒步归行》
20、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羌村其一》
21、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题长安壁》
22、昨日屋头堪炙手,今朝门外好张罗。《放言》
23、已过才追问,相看是故人。《遇旧友》
24、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赠范晔》
25、古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
26、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
27、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
28、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
29、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
1、满目山河增感慨,一时风景寄遨游。——姜塘《摘星楼九日登临》
2、风雪横街不能出,闭户垂帷养衰疾。黄昏卧听打窗声,聊挽清寒入诗律。公孙布被久有味,子敬青毡暖无匹。石鼎闲烹似爪茶,霜皱旋破如拳栗。——陆游《病告中遇风雪作长歌排闷》
3、醉别壶中太乙天,寥寥云海已经年。倦游复索长安米,壮志宁求负郭田。一岁九迁看布武,千岩万壑莫留连。同时僚旧重相遇,幸有蓬瀛列二仙。——*《次韵陆元量见寄》
4、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礼运篇》
5、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读。——《周易·系辞下》
6、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张先《菩萨蛮·忆郎还上层楼曲》
7、夜雨撼雝渠,春风载毕逋。畏途摇短梦,壮志束长湖。如此奇男子,终於朝大夫。鲜原千字诔,赖有少公苏。——魏了翁《杨隆庆挽诗》
8、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曲礼》
9、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李世民《赠萧瑀》
10、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曹操《薤露》
11、宗臣事有征,庙算在休兵。——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12、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13、少小多才学,*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神童诗》
14、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15、思理为妙,神与物游。——刘勰《文心雕龙·神思》
16、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17、一株青玉立,千叶绿云委。亭亭五丈馀,高意犹未已。直从萌芽拔,高自毫末始。四面无附枝,中心有通理。——白居易《云居寺孤桐》
18、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伶官传序》
1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20、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王冕《墨梅》
卢龙兵备使者张君总戎刘君郡守彭君司理任君邑宰李君备游孤行城置酒清风台有作 其一
范文程〔清代〕
让国清风百世师,阴阴松桧隐空祠。黄农事业应无异,山水萧森自不移。
石动鼋鼍分大壑,城荒乌鹊下高枝。接同醉花间酒,绝胜襄阳访*池。
卢龙兵备使者张君总戎刘君郡守彭君司理任君邑宰李君备游孤行城置酒清风台有作 其二
范文程〔清代〕
孤竹城空隐夕阳,山中笳鼓漫悠扬。穿林闲听松杉韵,隔岭遥闻薇蕨香。
漆水波澜交宛转,滦河岛屿自苍茫。登临宾佐多清兴,长啸高台明月光。
寄怀靖江咏沂刘君,吴县慎修叶君,江阴梅修吴君,黻廷朱君三首 其一
夏子麟〔清代〕
回首苏台几旧盟,春华秋实各蜚声。光阴原似驹驰隙,世事真如棋在枰。
老骥雄心嗟伏枥,男儿伟业问屠鲸。澄清孟博今何有,未许蹉跎负此生。
寄怀靖江咏沂刘君,吴县慎修叶君,江阴梅修吴君,黻廷朱君三首 其二
夏子麟〔清代〕
男儿事业半他乡,旅雁年年寄恨长。几缕新丝添碧发,三生旧梦感沧浪。
明明如月隔千里,渺渺愁余各一方。欲写秋思无著处,偶携豪竹谱伊凉。
寄怀靖江咏沂刘君,吴县慎修叶君,江阴梅修吴君,黻廷朱君三首 其三
夏子麟〔清代〕
去年浪迹入都门,跋涉曾同南北辕。高唱神驰三不管,娱游心醉万生园。
已无脑力供胥象,可有伊洪度梦魂。何日金台共聚首,消除离恨酌清尊。
金缕曲 其二 腊日偕向君南皋、蔡君根泉、李君步洲、向君寿芝游东湖至龙藏寺宿
李炳灵〔清代〕
梦醒东湖久。喜今番、良友盍簪,俊游携手。楼阁参差池沼固,一片残荷疏柳。
惜词人、停车较后。古柏凌霄垂荫远,是卫公、亲植大盈亩。
树如此,人非旧。
夕阳渐渐侵衣袖。又眷怀、龙藏烟霞,洞天别有。联袂重经清静地,更扰禅门蔬酒。
惜不见、潜西退叟。一树梅花新月夜,问诗僧魂魄归来否。
空亭畔,独搔首。
留别李君君颇有归意而未遂
梅尧臣〔宋代〕
酌我樽中酒,知君羡北归。如何沙上鸟,远逐片帆飞。
王昭君(一作昭君怨)
骆宾王〔唐代〕
敛容辞豹尾,缄恨度龙鳞。金钿明汉月,玉箸染胡尘。
古镜菱花暗,愁眉柳叶颦。唯有清笳曲,时闻芳树春。
吹笙歌送梅禹金(感叹龙君扬郡丞、沈君典太
汤显祖〔明代〕
紫夹春衣可曾絮?丝竹西州可曾去?秋水微波木末亭,秋花半菊吴陵署。从官迫郁有三年,似汝骄奢留几处?邀欢托宿故言寒,罢酒更衣几愁曙。新林小妇寄书来,一种风流许君据。朝落铅华妾自知,夜拂兰帱君不御。梅生开书欲长跪,托道留连在山水。即知游子几曾游,自说美人讵知美。先时拾翠凌阳池,忆汝吹笙出桃李。天涯此日龙使君,世上何人沈太史。已觉丛残姜令非,空惊绰约梅生是。津途变化裁十年,光响消浮只千里。潮水长看三往还,交态今谁一生死。何况青眉并皓齿,美酒销忧只如此。
和君贶老君庙姚黄牡丹
司马光〔宋代〕
芳菲触目已萧然,独著金衣奉老仙。若占上春先秀发,千花百卉不成妍。
古诗《王昭君其二》赏析
《王昭君二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是以王昭君故事为题材创作的众多文学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接下来小编搜集了古诗《王昭君其二》赏析,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王昭君其二
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颊。
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
译文
王昭君拍拂着玉鞍,上马后啼哭污染面颊红装。
今日汉朝宫人,明天就成为胡人的妻妾。
赏析
本诗写昭君拂净了马鞍,流着眼泪上马向西而去。。“今日”还是汉朝的宫里人,“明朝”就是匈奴单于的妻妾了。按照丁启阵先生的说法,当诗人到写第二首时,似乎情无以堪,只能勉强完成一首五言绝句,不同于第一首的五联十句。
昭君出塞的故事,历来都被人写作多种主题。李白的这两首诗尽管走的是悲悯伤情路线,读来仍然让人伤怀、感动。
拓展:古诗《王昭君其一》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
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
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
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
译文
汉家秦地上空的明月,飘光流影照耀着明妃王昭君。
一日出嫁,登上玉关道,天涯一去不复归。
汉月还可以从东海升起,明妃西嫁,没有回归之日。
燕支山天地冻寒,好将雪花当作鲜花,蛾眉憔悴埋没胡沙之中。
就因为生前没有黄金,以至被画工画成为丑八怪,只有死后埋葬沙漠的青冢,使人悲叹。
赏析
诗一开头就用一个“月”字,来烘托昭君远嫁匈奴的伤感主题:中原汉家的月亮,那光华跟随着远嫁匈奴的昭君。然而她一踏上通往玉门关的'路,就如同去了天涯,永不回归。“月”在这里既代表家乡的月亮,也代表故乡、故国。然而一个小小的玉门关,竟会把这一切无情阻隔。回望家乡那轮圆月,就要在眼前永久消失,这种生离死别的感觉,不能不让人*添几分惆怅。
接着诗人又以“月”字发出忧伤的慨叹:汉家的月亮到了明天又会从东海升起,但昭君西嫁,却是一去不返。这种别离,让诗人既感到无奈,又感到无望,所以更加重了忧伤的思绪。诗人又提到了燕支山,在诗人看来,匈奴那里的燕支山,终年酷寒,不生草木,只有落雪作花,所以诗人想象,昭君嫁到匈奴,就连曾经倾国倾城的美貌,也憔悴衰老,埋没在黄沙滚滚的塞外。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却是汉代后宫的画师,昭君她生前没有黄金送给后宫的画师,死后也只留下一座青冢,令*凭吊,扼腕叹息。
关于“枉图画”,有一个传说,昭君曾作为掖庭待诏,被选入汉元帝的后宫。当时其他宫女为了早日博得恩宠,都用黄金贿赂宫廷画师毛延寿,希望把自己画美,被皇上选中。独有王昭君自恃貌美,不愿行贿,所以毛延寿便在她的画像上点上丧夫落泪痣。昭君便被贬入冷宫三年,无缘面君。把昭君所谓的“悲剧”和宫廷画师相联系,尽管有些牵强,却更能加深悲伤的主题。
伤感情话短句,重度抑郁的语句,就看伤感说说。愿您尽快告伤感,鼓起希望的风帆。“励志的句子网”小编为您推荐2021版的《伊人思君的伤感句子》。
1. 日日思君不见君,一腔相思忧愁该与谁人诉?伊人独倚窗台,哪管雨疏风骤,孤影单手谱那相思曲。
2. 泪眼透过寒窗,越过重楼去问那可人的花,问君何时归?
3. 花自飘零水自流,只身处在曾与君一起嬉戏过的清泉岸边,登上昔时的小楼,望尽了天涯的路,却依然看不见君的身影。
4. 伊人思君泪长流。用一朝的雨雪祭奠君离去的那个春秋,残花落尽,烟雨柳萧条,春风惆,秋风怅
5. 对酒当歌曲声柔,情到深处便无言。君不见,伊人的千古琵琶作琴音,声声诉说的是对君无尽的想念
6. 君不见,君离去后,伊人素颜紧蹙,不曾再一展笑颜
7. 君不见,伊人日日红妆陌上待君归。
8. 借问苍天何风流,最是相思情难收。风月情,云雨愁,花儿逐水流。
9. 窗前冷月拂绿柳,千古痴心不言愁。都言思君让人老。
10. 伊人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纤纤素手淡描眉,铜镜里一张憔悴的容颜惹人怜惜。
11. 陌上花已开,君可归,君未归。情悠悠,泪悠悠,萧瑟烟雨楼中伊人泪满袖。
12. 爱悠悠,恨悠悠,赤舟泊风口。仍记昔时与君同醉摆佳砚,舞文弄字,泼墨江南,一世红尘尽在纸上现。
13. 撤碎感情古难全,红尘已灭往事焚,云散千山。君在天南,伊在地北。是谁说:月有阴晴圆缺,花有盛放残飞?
14. 料峭暖春,水性江南,柳丝缠。青竹伞下,君曾一身青衫伴伊人。青苔石板的小巷,有君许伊人一生温暖的誓言
15. 皎洁明月里,有君对伊人不离不弃的缠绵;斑驳墙沿上,有君刻下对伊人的不失不忘
16. 伊人凭栏空对望,诗一行,水一汪,梦一场,笑一声人世沧桑;笔一双,纸一张,血一腔,弄一曲江南潇湘。
17. 接天莲叶无穷碧,滔滔江水绿如蓝,伊人带笑看,多少烟雨,多少楼台,多少旧梦萦回,多少墨色勾勒了湖岸的线,多少落花隐去了君的气息,难忘。
18. 潇潇暮雨子规啼,不成仙,却成念。荷叶独自潜,雨打六七片,湖边涟漪泛圈滴落在莲边,醉了几世的烟。
19. 伊人曾素衣作舞霓裳裙,薄暮冥冥时,带笑看君意,轻启朱唇为君歌,莲步轻移、衣袂飘飘为君舞倾城。
20. 伊人独自站在云水之涯,眺望着等不到的君,眉间盛开了冻伤的曼陀罗。
21. 伊人一生就唱了这么一支歌,跳了这么一支舞,只想褪尽铅华后等君来和,君可归,君未归。
22. 雨碎,湖心醉,打破了江南的泪。画楼独坐,弹起这世的琴,奏起今生的乐,低吟浅唱与君的缠绵,灯花亦伤,落地成灰一行行。
23. 陌上花已开,君可归,君未归。伊人守着君的诺言,一守便是一千年。回首间,站在桥上抬眼看,只看见,桃花漫天尽飞散
更多伤感的个性签名、伤感的爱情句子、离别伤感的句子,请欣赏整理的静夜思的古诗,祝您早日告别忧伤。
五言四句都不押韵,不是诗歌。
古体诗与*体诗之争在于*仄格律,现代诗与古诗之争在于长短形式、文言与白话之争,但是在押韵这个问题上,是诗就押韵,这个是没有争论的。
不要看现在那些简单分行不押韵的散句,那些东西写得很好,很有意思,是文学的新形式,称之为金句也好,段子也好,但是不是诗了。
形式比诗稍微散一点,就有个新名称——散文诗。散文诗既不是散文,也不是诗,还多多少少有押韵的存在,但是已经另分门类。取个新名字很容易,不要把思维困在“诗”上。
诗是抒情言志的韵文。押韵是诗的基本特征,要否定、突破这一点是可以的,但是就不是诗这种体裁了。
古诗不讲,就算是天马行空的现代诗,明里暗里还是有韵脚存在的,虽然是多变的,*仄同押的,但是一首诗,肯定是有韵的。这一点不用怀疑的。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相信大多数人在读到这首诗的时候都有这个疑问,然后被老师或者大人用各种理由糊弄过去,大多数人就忘了。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一种比较内行的解答是这首《杂诗》是古体诗,所以不押韵。
但这是不对的,如果是诗歌始蒙阶段春秋战国以前,说到诗句偶尔不韵是讲得过去的,但是《诗经》就已经是相当成熟的诗歌形式了,在经过魏晋声韵学飞速发展后,在唐朝格律诗已经完整形成,还写出不押韵的“诗”是不可能的事情。
是不是古体诗只是对押韵的韵脚有限制。格律诗必须使用*声韵,而古体诗*仄通用。
所以说《杂诗》是古体诗是对的,但是因为是古体诗就不押韵,这是逻辑错误的。
这首诗其实是《杂诗三首其二》,我们来看整组诗:
其一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
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
其二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其三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心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
我们不看内容,不讲*仄,只看韵脚。其一“口”为*水韵“二十五有”,而“否”是个多音字,在这里明显是有没有的意思,读作“fǒu”,同属“有”部,所以虽然是仄声韵,但是是押韵的。
再看其三,“声”、“生”两字*声,押*水韵“八庚”部。
一组诗,头尾两首都押韵,而中间一首却借古体诗的名义不押韵,这不论在诗歌昌盛的大时代中还是王维文采飞扬的个人风格中,都是不可能的。
所以,这首诗一定是押韵的,至少当时在王维口中是押韵的。
第二种更高端的解答是这首诗是奇数句押韵,“君自故乡来”中的“来”和“来日绮窗前”的前同属“小言前儿辙”,是押韵的。
什么是“小言前儿辙”? 是十三辙之外的两道用儿化音节构成的辙,是比较宽的押韵。
什么是“十三辙”?就是指“十三道大辙”。
什么是“十三道大辙”?是在元代用于北曲的韵书《中原音韵》上,明清时期在民间发展出来戏曲演唱押韵规则,所谓之《北*十三辙》。但是这套押韵方法在诗词曲的传统界一直受到抵制,大抵原因就是因为是普通话的范儿,同时过于宽泛。
提供这个解答方案的文学博士知识很丰富,敢于大胆假设,不过有点想当然了。
第一,奇数句押韵不叫押韵。
第二,成于宋末,上承《唐韵》、《广韵》的《*水韵》尚且分析不出《杂诗》的韵脚,用完全不同于中原语音的北方话十三辙来分析唐诗更加不靠谱。
第三种解释是本人个人看法。
正如前言,《*水韵》的成书是南宋,虽然和唐韵一脉相承,但是几百年语音是有些微变化的,但是从《唐韵》的193部合并成《*水韵》的106部,押韵韵部区别应该说是越来越宽松的。
而在这种情况下,《杂诗》的韵脚字“事”、“未”依然不押韵,这只说明一点,方言发音区别。
王维使用了即使《唐韵》也不记录在案的方言发音。而在这种语音中,“事”、“未”是同一个仄声韵。
这是不是削足适履?我们详细来看看这种说法有没有理由。因为本人非声韵专家,不考《唐韵》,还是从《*水韵》来分析。
“事”属于*水韵“四寘”部,而“未”属于*水韵“五未”部,明显不同韵。
如果我的假设成立,那么绝对不止这两个字有这种现象。我们来看这两个韵部的其他常用字的大致发音。
发没发现问题?“醉”、“泪”、“睡”、“坠”等等这些在现代汉语中与“未”字韵母相同的字在*水韵中与“事”同在“四寘”部。
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在搜集整理增补《切韵》成《唐韵》的过程中,孙缅的口中这些字的发音是有区别的,但是在王维的口音中,这些字的韵母是一致的。
当然,也许孙缅区分这两个韵部只是源于声母的不同,但是*在修改韵书的时候并没有对这两个韵部进行合并,造成这两个韵部的字按照韵书来看一直不押韵。
而“事”字的发音也在后世中越走越远,直到如今的普通话中与“未”字完全不同了。
诗,一定是押韵的。
至于因为语音变化引起的不押韵,在诗文中绝非少数。
《杂诗》也是如此,不能成为我们今天很多人写不押韵的东西又自称为诗的借口。
关于花中四君子的古诗及寓意
在**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花中四君子的古诗及寓意,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梅
*原词《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梅,傲而不俗。其色分红白及绿,另有蜡梅,色黄如蜡,香气浓郁,虽自成科属,其风韵却与梅有异曲同工之妙。梅寿可逾千载,枝干虬曲,身姿苍古,其芳愈寒愈媚,临风寒劲挺傲然铁骨,遇冰雪更添飘然风仪。明代李渔曾论赏梅之无奈:“风送香来,香来而寒亦至;雪助花妍,雪冻而花亦冻”。吾以为:梅不畏寒乃出自天然,而寒香俱来更是造化奇绝,踏雪寻梅,呵气凝香,满目娇色,风雅至致哉!
对于剪雪裁冰、耐寒傲冷的梅,我只见过一株。深黄的,磬口的,*乎晶莹剔透的,于老干嫩枝之间,开些小花;疏影潇洒,冷香四溢,煞是清韵高洁,让人有脱俗之念,生妻梅之心。此中情趣,自非是追名逐利之人所可深味,更不是那种不甘寂寞者所能领悟的。
二、兰
唐李白《古风》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兰,幽而不病。处深山,厌都市喧嚣,不以境寂而色逊;居幽谷,喜明月清风,不因谷空而貌衰。艺兰之人,跋涉林壑之间,寻采野生之兰,驯其野性,育其良种,配山石衬其隽秀,置曲房显其香幽;兰叶,如挑破凡障睿剑,兰花,如指点群迷佛手,闻其香,瞻其容,如入禅境矣。兰香如檀,置兰之室不宜久坐,久坐而不闻其香,故痴迷呆滞者,实难见识兰之雅趣。
“兰生幽谷,无人自芳”,据传孔子称之为王者之香。而兰之幽香我没有领略过,想必其香气自然是沁人心脾的美事。然其孤芳自赏的风喻,应是贤人逸士的高标自况;而“美人香草”之谓,也或多或少地透出有志之士不为世人所知的悲愤抑郁之意。
三、竹
郑板桥《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崖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轻而不佻。其茎有方圆之别,其色有青紫之分;竹无心性随和,山野路旁,庭院庙堂,随遇而安,四季茂然;栉疾风扬其劲节,沐春雨耸其玉笋,披月辉露其窈窕,偎峭石显其轻灵;傍窗而植,赏月投之秀姿;临池而栽,顾波泛之倩影。宋代苏东坡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古人爱竹之情,由此可见一斑矣。
而竹,我小时常见。虽处北方凛冽酷寒之地,却也是几株劲节清高,洒风弄月,不无轻筠幽篁之致,至于竹香竹笑之属,我实不大了解。就是清代郑板桥的《墨竹图》,满图皆节,仅数片叶,坚劲挺拔,气势冲霄,很具节操和傲岸,倒让我深谙了竹之坚贞高洁的象征意味。
四、菊
唐·元稹《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菊,丽而不娇。傲然临霜,怒放于群芳凋零之际;不畏肃杀,尽展其万方娇媚之态。园艺之菊与野生之菊不同矣,野菊婆娑,点缀村舍疏篱,随处而生,毋须人工;而园艺之菊,从春之下种至秋之绽放,其间治地酿土,防燥虑湿,摘头掐叶,接枝捕虫,防雨避霜,使艺菊之人难得闲暇。从古到今,历代艺菊之人倾心培育,使其种类纷繁,姿态万千。是谓:菊之美,三分出自天工,七分来自人力,艺菊之人终年辛劳,以人力助天工,菊之美,实臻天人合一之境也。
说到傲霜的菊花,当然要数陶渊明的偏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悠哉其乐。然而,我想陶渊明所采的`那菊,定不是花钱雇用花匠所植,而是普通的野菊罢了;淡泊清华,凌霜自得,自蕴情致而已,自然是现代的赏菊家所不屑于顾的。
梅兰竹菊四君子,千百年来以其清雅淡泊的品质,一直为世人所钟爱,成为一种人格品性的文化象征,这虽然是自身的本性使然;但亦与历代的文人墨客、隐逸君子的赏识推崇不无关系。而四君子之名的来源,我以为大概是出于古代的贤人君子,每每以梅兰竹菊自况,而梅兰竹菊四者也足以被用之来美喻其高风亮节之故吧。基于这种内在的品德之喻,“四君子”之称,也确实恰如其分了。
程君的古诗
愿君前程似锦的古诗
有程的古诗
君君的古诗词
怡君的古诗
村君的古诗
倾君的古诗
初程的古诗
同程的古诗
程字的古诗
程千的古诗
羽程的古诗
思君念君欢为曲的古诗
梦君的古诗
有燕君的古诗
有嘉君的古诗
恋君的古诗
惜君的古诗
钟君的古诗
怜君的古诗
逢君的古诗
一程又一程的古诗
带君字的古诗
有君子的古诗
含君字的古诗
代君字的古诗
盼君回的古诗
古诗的过程
带程橙的古诗
夸程英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