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教三四年学过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人教三四年学过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人教三四年学过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人教三四年学过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一梦三四年随笔
随笔,顾名思义:随笔一记,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有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通常篇幅短小,形式多样,作者惯常用各种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语言灵动,婉而多讽,是过去社会较为流行的一种文体。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一梦三四年随笔,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又是冬季。
似乎秋被刻意省略,时间的年轮一下子从黏热的夏直接转到寒冷的冬。几场绵绵细雨过后,气温骤降,整个世界湿漉漉的,氤氲着淡淡的泥土气息,顺带着隐约的萧索味道。
转眼间,到这个地方一月有余,重新认识了很多人,由最初的陌生变得熟悉。就像是隐没在浓雾中的'一座小屋,在朦胧逐渐散尽后,慢慢露出了本来的模样。
站在山上望着夜晚的学校,一条柏油马路由山下蜿蜒到山顶,昏黄的街灯把自己的颜色大片大片地涂抹在地上。路边的树木在夜晚的寒风中微微颤动,偶尔还会有一辆汽车在轰鸣的马达声中慢慢地开上山来。所有的东西都显得很坦然,按部就班,像极了我现在的生活。
我每天早上都会沿着那条路匆匆往教学楼赶,中途会遇到很多的人,相识的与不相识的。这样做,并不是因为我有多么爱学*,只是因为迟到了会很麻烦。这是一种很单纯的想法,没有任何的做作与浮夸,直到现在我也还是这样子认为。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故事,会在孤独的夜里翻阅,和着淅沥的雨声。这样的场景,总是会让人想起许多的东西,那些温暖的,被称之为回忆的东西。沈从文说,美丽总是愁人的。或者我很快乐,却用了这样令人发愁的字样。在此时此刻,我似乎也是这样的一种复杂的心情。王朔说,时间像是一条河,流着流着就浑了汤。可是有些东西随着时间的沉淀,却是愈加的清晰。我总是会在一个天空蓝得澄澈的日子里,呆呆地望着天空。然后不经意就会想起那些从前,而过去的日子像是放电影般在我脑海中闪过。待伸出手,却又是虚无缥缈。
我怀念的,不仅仅是那些逝去的时光。美丽的梦太美,年轻的也太过年轻。总是以为会在雨过天晴之后,彩虹弥留之际,不经意就看到了永远。后来,我发现我错了。
一梦三四年。这是一个多么具有诱惑力的词。忘记了是在什么电影里看过有一种叫做“醉生梦死”的酒,饮过之后就会忘记所有的种种,像极了奈何桥上孟婆手里端着的那一碗汤。这是很多人都在追求的一种结果,可是却无所得。
我从来都不是一个忧郁的人,只是比较喜欢怀旧,也正是因为怀旧,所以略显忧郁。在这个寒风凛冽的晚上,我有些不知所措。我不知道该用怎样的语言才能够真实地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想法。我想我词穷了,就像是与朋友聚会时突然想起一件令人激动的事,想要告诉朋友,可是脸憋得通红,却还是说不出来。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可是现在却已是寒冬了。
我一直都向往着一种简单的生活,不为世俗所累,随心所欲,而不是整天都是用另一种姿态去与人相处,也不用去在乎别人的眼光。或许这是不可能的,但是我还是会那样子去做了。
如果说我们是浪漫主义者,是不可救药的理想主义分子,我们想的都是不可能的事,那么我们将一千零一次回答你,是的,我们就是这样的人。
知识目标:
1、能有感情地背诵,并理解古诗的意思。
2、认识9个生字,学会5个生字。
能力目标:
1、能用生字口头组词,认识“吃、求、通、饭、识”五个生字。
2、能独立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书写5个生字。
教育目标通过学*古诗、书写生字,向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使学生知道劳动是光荣的,也是辛苦的。
学情分析:《锄禾》这首古诗学生非常熟悉,在第一课时学生已经能够熟练地背诵,通过插图帮助学生理解了“锄禾、午”,理解了“餐、皆”的意思,理解了前两句描绘的场景。对于本课要求认识的9个生字,学生能独立分析生字的字型、结构,通过多种记忆方法记住9个生字。
教学构想: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通过古诗译文,引导学生背诵古诗。通过学生喜爱的“开火车”、“摘苹果”游戏复*、巩固9个生字,并能用“滴、汗、知、苦、午”组词,丰富识字量。通过课件的演示帮助学生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指导学生正确书写生字,教师指导,“当、汗、知”三个生字的书写,“禾、午”两个生字放手让学生独立观察书写,在书写的同时运用各种评价鼓励学生认真书写。
重点、难点:掌握5个生字的笔画特点,正确书写生字。
教学媒体:实物投影、电脑课件、生字卡片
一、创设情境背诵古诗:
小朋友,你们都喜欢听对吗?我们就先来听一个小故事,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小学语文第一册 -锄禾》。(课件出示古诗插图,播放古诗译文)听了这个小故事你想到什么?(学生自由发言,引出《锄禾》这首古诗)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二、巩固识字:
学*这首古诗时,我们还与好多生字交上了好朋友,看,他们来了(出示生字卡片)。
1、让我们开动智慧小火车,
师:火车,火车,开起来。
师:开到我们这里来。
师:UU—
学生开火车读生字。遇到不认识的生字由“检修员”来帮助读字。
2、我们的火车开到了苹果园。看,树上结着又大又红的苹果,你们想干什么?要摘苹果吃有个要求,仔细听:摘下来的苹果上的字能和哪个盘子上的字组成词,就放进哪个盘子里,听明白了吗?谁想来帮大家摘苹果?(指名摘苹果,同时播放《劳动最光荣》歌曲)苹果都摘完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劳动成果,苹果是谁摘的,就来带大家读一读词。(这里增加识字量,让学生说说“饭、求、吃、通、识”这五个字自己是怎样认识的)
三、写字:
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生字朋友你们想把他们漂亮的写出来吗?好你们看:
1、课件出示“当”:
(1)这是哪个生字朋友?请学生跟生字朋友一起书空(课件演示“当”的书写笔顺)。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说说在写这个字的上半部分时应注意哪一笔;写下半部分时应注意些什么。
(3)教师范写,边写边说每一笔在田字格的位置。
(4)学生独立练*书写,书写后进行自我评价(自己觉得自己写得好就奖给自己一颗小红星)
(5)指名展示,请“小评委”说说自己的意见。
2、课件出示“汗”:
(1)这个生字朋友是谁?学生跟生字朋友书空(课件演示“汗”的书写笔顺)。
(2)分析结构,指名说说在写这个字时应注意些什么才能把字写漂亮,
(3)教师范写,边写边说儿歌:一笔点,二笔点,三笔提到横中线,四笔写得是短横,五笔写得是长横,六笔写坚,竖要直,这样“汗”字才漂亮。
(4)学生独立练*书写,书写后进行自我评价(自己觉得自己写得好就奖给自己一颗小红星)。
(5)指名展示(对比展示,一本写得好的,一本写得不好的)请“小评委”说说自己的意见,谁写得好,谁写得不好(给写得不好的学生以鼓励)。
3、课件出示“知”:
(1)又来了一个生字朋友,他是谁?学生跟生字朋友书空。
(2)指名说说在写这个字的左半部分时要注意什么;写右半部分时要注意什么。
(3)教师范写,边写边说儿歌:小撇写到横中线,写了短横写长横,再写长撇和小点,右边的“口”字方又小。
(4)学生独立练*书写,书写后进行自我评价(自己觉得自己写得好就奖给自己一颗小红星)。
(5)指名展示:请学生自己先来评价,再让其他小评委评价。
4、课件出示“午、禾”;
(1)请“小老师”带大家书空。
(2)课件再播放“生字朋友”的要求:请学生自己来写字,一定要看清生字的模样,把生字写漂亮。
(3)学生独立观察写字,教师及时指导。
(4)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每个组评出“小小书法家”,进行展示。
四、拼字游戏:
生字朋友看大家这么聪明,想和我们来玩拼字游戏,你们愿意吗?在每一组的桌子上有一些字和笔画的卡片请每组小朋友来拼一拼,看能拼成哪些字。(请一组学生到黑板上拼字)
五、课件演示五个生字朋友,教师进行总结
课后小记:学生游戏中掌握了本课要求认识的9个生字,通过教师的引导、点拨,课件的演示,学生能够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认真书写生字。“午、禾”放手让学生独立观察写字,效果较好。互相评价、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有实效,增强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愿意写字。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古诗词三首
在*日的学*、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古诗词三首,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
3、通过诵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古诗词描述的景物和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
4、培养学生课外主动积累诗词的*惯。
【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并想象描写的画面。
2、背诵古诗词,默写《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
【课前准备】
1、师生查阅有关词的资料以及三位诗人的生*和创作情况。
2、指导学生收集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词。
第一课时
《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
一、由题入手,弄清题意,了解诗人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乡村四月。
师生谈话:孩子们,在四月的春天,你们到过乡村吗?在你们心目中的乡村,是怎样的一种情景?下面我们来看看宋朝诗人翁卷是怎样来写乡村的四月的?
2、出示插图,观察感受:
师:仔细观察插图,图上描绘一幅怎样的生动画面?
(学生仔细观察后谈感受,教师从“初夏美景”和“农民繁忙”进行指导。)
3、师生交流资料,了解诗人:
翁卷,南京诗人,一生未做官,描写了许多田园生活的诗篇。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弄懂诗意
1、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诵读的节奏和诗的画面。
2、学生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握节奏,注意“蚕”“桑”都是*舌音。
3、指名朗读,相互学*,相互欣赏,相互评价。
4、小组合作,结合文中的.插图和注释,利用工具书弄清句意。
5、小组交流,讲讲诗意。
三、全班交流,品评朗诵,感悟诗情
1、自由诵读,结合画面想象古诗描绘的情景。
2、逐句品评,交流感受,诵读升华。
师:前两句诗描写了那些景物?
(绿原、白川、子规、烟雨)
师:作者用这些特有的景物给我们勾勒出一幅江南水乡图,谁能用自己优美的语言给我们描述?
(3~5位同学描述)(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展的稻田里波光粼粼,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师:这样一幅美丽动人的乡村风光,假如你是诗人,你的感受如何?
(喜爱、高兴、赞美、欣赏)
师: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边读边想象画面
师:谁来读后两句诗,要读出自己的感受,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
生1:我从“闲人少”体会到农民都忙农活去了。
生2:从“才……又”知道了农民刚干完蚕桑又去忙插秧,说明劳动紧张而繁忙,也看得出农民很辛苦。
生3:读完了这两句诗,我觉得劳动人民很伟大,我要赞美他们。
……
3、师小结全诗:
前两句着重写景,主要写了江南水乡初夏时的景色。
后两句着重写人,主要写了劳动人民紧张繁忙的劳作,也同时体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赞美。
4、学生边想象画面,边有感情地朗读。
四、熟读背诵,积累语言
五、自学《四时田园杂兴》
小学四年级要背的古诗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四年级要背的古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北宋)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2 《敕勒歌》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3 《咏鹅》骆宾王(唐)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4 《风》李峤(唐)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5 《咏柳》贺知章(唐)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6 《凉州词》王之涣(唐)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7 《登鹳雀楼》王之涣(唐)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8 《春晓》孟浩然(唐)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9 《凉州词》王翰(唐)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0 《出塞》王昌龄(唐)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1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唐)
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2 《鹿柴》王维(唐)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3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唐)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4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唐)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5 《静夜思》李白(唐)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6 《古朗月行》(节选)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17 《望庐山瀑布》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8 《赠汪伦》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9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0 《早发白帝城》李白(唐)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1 《望天门山》李白(唐)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2 《别董大》高适(唐)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3 《绝句》(其三)杜甫(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4 《春夜喜雨》杜甫(唐)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5 《绝句》(其一)杜甫
古典诗词涉及的内容包罗万象,但基本上都是在*世界,至于反映儿童生活的就比较少。因为诗人们大多在追求功名,寄托怀抱,或修身养性。大多数人目不旁骛,无意于在儿童题材上下功夫。
有少量的儿童诗歌出现,这些反映儿童生活情调的诗词都是成年人的作品。像骆宾王那样七岁写出《咏鹅》来,那种真正儿童写儿童,这样的儿童诗那是少之又少。
至于现在专门编印的儿童诗歌,里面收录有李白的思乡诗“床前明月光”,收录有李绅的悯农诗“锄禾日当午”,甚至收录有王维的情感诗“红豆生南国”等,不只是儿童题材,其内容包罗万象。
要认真起来,这些蒙学诗歌作品都是大题材,不是真正的儿童诗,只不过是其内容和篇幅适宜儿童记诵而已。下面我们选了八首短诗,它们才是真正的儿童题材,真正反映了儿童生活,表现了儿童的童真和童趣。
昼出耘田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这是选自南宋诗人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乡村的夏天很忙碌,大人们白天要下地除草,晚上在家里搓麻线纺织。小孩子们不会耕种和纺织,他们就在桑树的阴凉里学*种瓜。
下床着新衣,初学小姑拜。
低头羞见人,双手结裙带。
诗歌里写女孩子的很少见,明代诗人毛铉的这首《*词》是很成功的一首。诗中叙述小女孩穿新衣学着拜堂成亲的事,表现了小女孩好奇而又害羞的心理。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这是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写的是在草长莺飞的二月天,孩子们放学归来,急急忙忙跑过杨柳如烟的河堤,他们趁着这难得的东风气候,放飞可爱的风筝。
儿童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无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白居易的诗《池上》,写的是小孩子驾着小船去偷采白莲,他以为很神秘。但是他不知道自己已经露出了破绽,回来时小船划开浮萍显出了一线水面。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南宋诗人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写的是暮春三月的乡村,篱笆边的树木花事已过,叶子还没有完全长出。一个小孩追捕电影的蝴蝶,结果蝴蝶飞到电影的油菜花里再也看不见了。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胡令能的《小儿垂钓》。这个头发蓬乱的孩子坐在潮湿的树荫草丛边,聚精会神地钓鱼。一个路人问话他也不答应,只是打手势,怕惊动了水里咬钩的鱼儿。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这是清代诗人袁枚的《所见》,诗中写一个牧童骑在牛背上,放声高歌,突然一下子停了下来,也不走也不唱。原来是正在捕捉刚发现的一只鸣叫的知了。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这是贺知章的《回乡偶书》。诗人做了一辈子官,老来头发斑白回到家乡。小孩子看到老人感到不解,怎么说的是家乡话,人又从来没有见过呢?这肯定是一位客人,并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这些儿童诗都是大人所写,他们写的是儿童的幼稚天真,活泼可爱;写的是儿童好奇爱玩的天性;写的是儿童的调皮憨厚,机智灵巧;写的是儿童的弄巧成拙,令人忍俊不禁。这些诗歌总的来说,都写得很成功,都是上乘之作。
是茶,总在苦涩中带着那么一点甘甜;乡愁是茶,但却不会愈冲而愈淡。
《行行重行行》
两汉·佚名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泊船瓜洲》
宋·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渡汉江》
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秋风引》
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静夜思》
唐·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唐·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月夜忆舍弟》
唐·
戍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示儿》
宋·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夜雨寄北》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案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目标】
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有感情朗读并且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难点】
突出“远、*、高、低、横、侧”几个字的展示的画面。
通过“莫笑、足”等词语,体会农家的纯普热情、乡间的风光*俗。
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并且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后的感受。
【教学准备】
课件、庐山的挂图。
【教学时间】
两个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进入第二单元的学*。指导学*第二组课文的单元导读,单元主题是:在观察中学会思考。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的观察先锋队,在宋代诗人苏轼的带领下,来到江西省的庐山参观。
认识苏轼,擅长写祖国的大好河山。(知作者)
二、学诗文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同学们都知道哪些风景名胜?苏轼最爱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在差不多一千年前,苏轼游览了庐山,他很认真的观察了庐山,发现庐山险峻和柔丽,它的雄奇秀险令苏轼感触很深。于是就写下了这首《题西林壁》。
(解诗题)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请个别同学朗读诗歌。自有朗读,理解诗句中的字词。
学生对字词质疑,学*小伙伴互相解决,或者由老师解决。
(抓字眼)
出示庐山图。请观察庐山,你看到的庐山是什么样子的?
横着看,庐山 ;
侧着看,庐山 。
我站在远处看,庐山 ;
我站在*处看,庐山 ;
我站在高处看,庐山 ;
我站在低处看,庐山 。
(怎么看都看不清庐山的真面)。
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只是因为我站在庐山中。)
《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更包含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客观地、冷静地进行分析就可能被局部的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地正确认识这个事物。
交流对这句诗句的看法。
反复朗读诗句。注意停顿,节奏,和快慢。
三、回忆总结刚才学*古诗的步骤
解诗题,知作者;
抓字眼,明诗意;
悟诗情,多诵读。
四、作业
默写全诗。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
2、借助注释,读诗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和朋友依依惜别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3、强化语感训练,提高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准确理解诗意,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境。体会诗中情,读出诗中情。
教学过程
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两首》教案4篇
在*日的学*、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战争以前中国所有的诗歌,与*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两首》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
2.体会诗人在庐山时,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思想,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1.橡皮泥。
2.学生收集有关苏轼的资料。
rpoint。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吟诵):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师:你们都知道老师吟诵的是哪首古诗吧?(题西林壁)今天,让我们随着诗人一起,到庐山去领略一下那神奇的自然风光。请全班打开课本第22面,齐读古诗《题西林壁》。
(生读古诗,师板书课题)
师:这首古诗,同学们都会背了,但是你们知道它的含义吗?今天,我们就要用学过的方法,来学*这首古诗。你们还记得我们学*古诗的步骤吗?
解诗题,知作者
抓字眼,明诗意
多诵读,悟诗情
二、学*课文
(一)解诗题,知作者
1.师:请结合课文的注释,理解一下本诗题目的意思。(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2.师:谁知道苏轼的生*?(生交流苏轼的资料。)
(苏轼,字子瞻,好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为“三苏”。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时写下的五首游记诗之一。)
(二)抓字眼,明诗意
1.(师指名读古诗)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你们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2.师:四人小组合作交流,你们从这句诗中读懂了什么?
3.师: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作者)
横看成岭侧成峰:横着看,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不断;侧着看却仿佛变成了一座山峰。
4.师:你们能用橡皮泥捏出苏轼描绘的这座山吗?
远*高低各(重读)不同:向远处、*处、高处、低处看,看到的庐山景色都不相同。
5.师:从这两句诗中,你知道为什么庐山在苏轼的眼中,会有怎么多种变化吗?
(苏轼站在不同的地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
6.师:对,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假如你现在就面对着庐山,你能用我站在___________看到__________说一句话吗?(出示小黑板)不识庐山真(重读)面目:(识:认清)“我”没有认清庐山的真面目(全景)只缘身在此山中:只因为我站在庐山中
7.师:这一句里有一个字很难写,谁知道呢?(“缘”字)让我们一起来疏通一下笔画。
(三)多诵读,悟诗情
多诵读:
1.师:老师有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庐山?(作者喜爱庐山)作者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简洁而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可见他对庐山的奇丽景色流连忘返。你们说,你们能不能把作者那赞美之情用优美的嗓子朗读出来?好,现在让我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这首古诗。谁还记得读古诗的方法有几种?(齐诵、轮诵、唱诵、表演读、叠诵……)好,现在就请你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这首古诗。
2.四人小组表演
悟诗情
冬天像快乐的精灵,跳跃在每个角落,留下美丽与活力。冬天像圣洁的女神,为人们撒下爱的希望。
《风雪中作》
唐·
岁暮风动地,夜寒雪连天。
老夫何处宿,暖帐温炉前。
两重褐绮衾,一领花茸毡。
粥熟呼不起,日高安稳眠。
是时心与身,了无闲事牵。
以此度风雪,闲居来六年。
忽思远游客,复想早朝士。
踏冻侵夜行,凌寒未明起。
心为身君父,身为心臣子。
不得身自由,皆为心所使。
我心既知足,我身自安止。
方寸语形骸,吾应不负尔。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唐·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古从军行》
唐·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望蓟门》
唐·祖咏
燕台一望客心惊,箫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塞下曲四首之三》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送李端》
唐·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正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征人怨》
唐·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人教三四年学过的古诗
小学四年学的古诗
四年三班口号
人教一到四年古诗写景的
学过的三句古诗
四年学生应背的古诗
初中三年学过的爱国古诗
当年学过的古诗
形容大学四年的古诗
小学四年上册的古诗
四年下册要学的古诗
三年语文上册所学过的古诗
含三四的古诗
90年的学生学过的古诗
那些年学过的古诗
小学过年的古诗
读古诗的教学过程
15年学过的所有古诗
古诗《画》的教学过程
三四岁孩子学的古诗词
小学学过的古诗冀教版
适合三四岁孩子学的古诗
三四岁孩子学的简单古诗
古诗悯农的教学过程
古诗草的教学过程
七年学过的所有古诗
当年我们学过的古诗
三十四年前的古诗词
小学学过的四季古诗
一年到四年的古诗
这个月最后一天的说说
晚安心语伤感说说大全
一组三张相似说说图片
好友过生日说说大全
微商补货的说说
充实快乐的说说
被别人算计了的说说
没事晒晒太阳吧的说说
致男闺蜜生日的说说
朋友的欺骗说说讽刺
看透人心的说说六个字
和家人出去玩心情说说
说说大全开心
形容人不靠谱的说说
手机空间说说不能评论
qq定时说说没有发出去
在你眼里一文不值说说
怀念以前工作的说说
有关高考加油的说说
18岁生日的经典说说
讨厌妈妈的说说心情
祝女儿4岁生日快乐说说
被情伤的说说
洗澡洗一半停水的说说
对不起亲人的说说
人生路说说
夜晚悲伤的说说
情人背叛说说大全
带孩子出去玩心情说说
人太假的说说
损朋友的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