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三四年学过的古诗

关于人教三四年学过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人教三四年学过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人教三四年学过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人教三四年学过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96) 语录(12) 说说(43) 名言(5) 诗词(1k+) 祝福(8) 心语(17k+)

  • 一梦三四年随笔

  • 随笔
  • 一梦三四年随笔

      随笔,顾名思义:随笔一记,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有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通常篇幅短小,形式多样,作者惯常用各种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语言灵动,婉而多讽,是过去社会较为流行的一种文体。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一梦三四年随笔,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又是冬季。

      似乎秋被刻意省略,时间的年轮一下子从黏热的夏直接转到寒冷的冬。几场绵绵细雨过后,气温骤降,整个世界湿漉漉的,氤氲着淡淡的泥土气息,顺带着隐约的萧索味道。

      转眼间,到这个地方一月有余,重新认识了很多人,由最初的陌生变得熟悉。就像是隐没在浓雾中的'一座小屋,在朦胧逐渐散尽后,慢慢露出了本来的模样。

      站在山上望着夜晚的学校,一条柏油马路由山下蜿蜒到山顶,昏黄的街灯把自己的颜色大片大片地涂抹在地上。路边的树木在夜晚的寒风中微微颤动,偶尔还会有一辆汽车在轰鸣的马达声中慢慢地开上山来。所有的东西都显得很坦然,按部就班,像极了我现在的生活。

      我每天早上都会沿着那条路匆匆往教学楼赶,中途会遇到很多的人,相识的与不相识的。这样做,并不是因为我有多么爱学*,只是因为迟到了会很麻烦。这是一种很单纯的想法,没有任何的做作与浮夸,直到现在我也还是这样子认为。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故事,会在孤独的夜里翻阅,和着淅沥的雨声。这样的场景,总是会让人想起许多的东西,那些温暖的,被称之为回忆的东西。沈从文说,美丽总是愁人的。或者我很快乐,却用了这样令人发愁的字样。在此时此刻,我似乎也是这样的一种复杂的心情。王朔说,时间像是一条河,流着流着就浑了汤。可是有些东西随着时间的沉淀,却是愈加的清晰。我总是会在一个天空蓝得澄澈的日子里,呆呆地望着天空。然后不经意就会想起那些从前,而过去的日子像是放电影般在我脑海中闪过。待伸出手,却又是虚无缥缈。

      我怀念的,不仅仅是那些逝去的时光。美丽的梦太美,年轻的也太过年轻。总是以为会在雨过天晴之后,彩虹弥留之际,不经意就看到了永远。后来,我发现我错了。

      一梦三四年。这是一个多么具有诱惑力的词。忘记了是在什么电影里看过有一种叫做“醉生梦死”的酒,饮过之后就会忘记所有的种种,像极了奈何桥上孟婆手里端着的那一碗汤。这是很多人都在追求的一种结果,可是却无所得。

      我从来都不是一个忧郁的人,只是比较喜欢怀旧,也正是因为怀旧,所以略显忧郁。在这个寒风凛冽的晚上,我有些不知所措。我不知道该用怎样的语言才能够真实地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想法。我想我词穷了,就像是与朋友聚会时突然想起一件令人激动的事,想要告诉朋友,可是脸憋得通红,却还是说不出来。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可是现在却已是寒冬了。

      我一直都向往着一种简单的生活,不为世俗所累,随心所欲,而不是整天都是用另一种姿态去与人相处,也不用去在乎别人的眼光。或许这是不可能的,但是我还是会那样子去做了。

      如果说我们是浪漫主义者,是不可救药的理想主义分子,我们想的都是不可能的事,那么我们将一千零一次回答你,是的,我们就是这样的人。

    [阅读全文]...

2022-01-28 15:25:01
  • 小学古诗教学过程

  • 小学
  •   知识目标:

      1、能有感情地背诵,并理解古诗的意思。

      2、认识9个生字,学会5个生字。

      能力目标:

      1、能用生字口头组词,认识“吃、求、通、饭、识”五个生字。

      2、能独立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书写5个生字。

      教育目标通过学*古诗、书写生字,向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使学生知道劳动是光荣的,也是辛苦的。

      学情分析:《锄禾》这首古诗学生非常熟悉,在第一课时学生已经能够熟练地背诵,通过插图帮助学生理解了“锄禾、午”,理解了“餐、皆”的意思,理解了前两句描绘的场景。对于本课要求认识的9个生字,学生能独立分析生字的字型、结构,通过多种记忆方法记住9个生字。

      教学构想: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通过古诗译文,引导学生背诵古诗。通过学生喜爱的“开火车”、“摘苹果”游戏复*、巩固9个生字,并能用“滴、汗、知、苦、午”组词,丰富识字量。通过课件的演示帮助学生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指导学生正确书写生字,教师指导,“当、汗、知”三个生字的书写,“禾、午”两个生字放手让学生独立观察书写,在书写的同时运用各种评价鼓励学生认真书写。

      重点、难点:掌握5个生字的笔画特点,正确书写生字。

      教学媒体:实物投影、电脑课件、生字卡片

      一、创设情境背诵古诗:

      小朋友,你们都喜欢听对吗?我们就先来听一个小故事,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小学语文第一册 -锄禾》。(课件出示古诗插图,播放古诗译文)听了这个小故事你想到什么?(学生自由发言,引出《锄禾》这首古诗)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二、巩固识字:

      学*这首古诗时,我们还与好多生字交上了好朋友,看,他们来了(出示生字卡片)。

      1、让我们开动智慧小火车,

      师:火车,火车,开起来。

      师:开到我们这里来。

      师:UU—

      学生开火车读生字。遇到不认识的生字由“检修员”来帮助读字。

      2、我们的火车开到了苹果园。看,树上结着又大又红的苹果,你们想干什么?要摘苹果吃有个要求,仔细听:摘下来的苹果上的字能和哪个盘子上的字组成词,就放进哪个盘子里,听明白了吗?谁想来帮大家摘苹果?(指名摘苹果,同时播放《劳动最光荣》歌曲)苹果都摘完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劳动成果,苹果是谁摘的,就来带大家读一读词。(这里增加识字量,让学生说说“饭、求、吃、通、识”这五个字自己是怎样认识的)

      三、写字:

      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生字朋友你们想把他们漂亮的写出来吗?好你们看:

      1、课件出示“当”:

      (1)这是哪个生字朋友?请学生跟生字朋友一起书空(课件演示“当”的书写笔顺)。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说说在写这个字的上半部分时应注意哪一笔;写下半部分时应注意些什么。

      (3)教师范写,边写边说每一笔在田字格的位置。

      (4)学生独立练*书写,书写后进行自我评价(自己觉得自己写得好就奖给自己一颗小红星)

      (5)指名展示,请“小评委”说说自己的意见。

      2、课件出示“汗”:

      (1)这个生字朋友是谁?学生跟生字朋友书空(课件演示“汗”的书写笔顺)。

      (2)分析结构,指名说说在写这个字时应注意些什么才能把字写漂亮,

      (3)教师范写,边写边说儿歌:一笔点,二笔点,三笔提到横中线,四笔写得是短横,五笔写得是长横,六笔写坚,竖要直,这样“汗”字才漂亮。

      (4)学生独立练*书写,书写后进行自我评价(自己觉得自己写得好就奖给自己一颗小红星)。

      (5)指名展示(对比展示,一本写得好的,一本写得不好的)请“小评委”说说自己的意见,谁写得好,谁写得不好(给写得不好的学生以鼓励)。

      3、课件出示“知”:

      (1)又来了一个生字朋友,他是谁?学生跟生字朋友书空。

      (2)指名说说在写这个字的左半部分时要注意什么;写右半部分时要注意什么。

      (3)教师范写,边写边说儿歌:小撇写到横中线,写了短横写长横,再写长撇和小点,右边的“口”字方又小。

      (4)学生独立练*书写,书写后进行自我评价(自己觉得自己写得好就奖给自己一颗小红星)。

      (5)指名展示:请学生自己先来评价,再让其他小评委评价。

      4、课件出示“午、禾”;

      (1)请“小老师”带大家书空。

      (2)课件再播放“生字朋友”的要求:请学生自己来写字,一定要看清生字的模样,把生字写漂亮。

      (3)学生独立观察写字,教师及时指导。

      (4)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每个组评出“小小书法家”,进行展示。

      四、拼字游戏:

      生字朋友看大家这么聪明,想和我们来玩拼字游戏,你们愿意吗?在每一组的桌子上有一些字和笔画的卡片请每组小朋友来拼一拼,看能拼成哪些字。(请一组学生到黑板上拼字)

      五、课件演示五个生字朋友,教师进行总结

      课后小记:学生游戏中掌握了本课要求认识的9个生字,通过教师的引导、点拨,课件的演示,学生能够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认真书写生字。“午、禾”放手让学生独立观察写字,效果较好。互相评价、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有实效,增强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愿意写字。

    [阅读全文]...

2022-07-11 17:05:14
  •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古诗词三首

  •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古诗词三首

      在*日的学*、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古诗词三首,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

      3、通过诵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古诗词描述的景物和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

      4、培养学生课外主动积累诗词的*惯。

      【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并想象描写的画面。

      2、背诵古诗词,默写《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

      【课前准备】

      1、师生查阅有关词的资料以及三位诗人的生*和创作情况。

      2、指导学生收集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词。

      第一课时

      《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

      一、由题入手,弄清题意,了解诗人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乡村四月。

      师生谈话:孩子们,在四月的春天,你们到过乡村吗?在你们心目中的乡村,是怎样的一种情景?下面我们来看看宋朝诗人翁卷是怎样来写乡村的四月的?

      2、出示插图,观察感受:

      师:仔细观察插图,图上描绘一幅怎样的生动画面?

      (学生仔细观察后谈感受,教师从“初夏美景”和“农民繁忙”进行指导。)

      3、师生交流资料,了解诗人:

      翁卷,南京诗人,一生未做官,描写了许多田园生活的诗篇。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弄懂诗意

      1、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诵读的节奏和诗的画面。

      2、学生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握节奏,注意“蚕”“桑”都是*舌音。

      3、指名朗读,相互学*,相互欣赏,相互评价。

      4、小组合作,结合文中的.插图和注释,利用工具书弄清句意。

      5、小组交流,讲讲诗意。

      三、全班交流,品评朗诵,感悟诗情

      1、自由诵读,结合画面想象古诗描绘的情景。

      2、逐句品评,交流感受,诵读升华。

      师:前两句诗描写了那些景物?

      (绿原、白川、子规、烟雨)

      师:作者用这些特有的景物给我们勾勒出一幅江南水乡图,谁能用自己优美的语言给我们描述?

      (3~5位同学描述)(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展的稻田里波光粼粼,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师:这样一幅美丽动人的乡村风光,假如你是诗人,你的感受如何?

      (喜爱、高兴、赞美、欣赏)

      师: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边读边想象画面

      师:谁来读后两句诗,要读出自己的感受,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

      生1:我从“闲人少”体会到农民都忙农活去了。

      生2:从“才……又”知道了农民刚干完蚕桑又去忙插秧,说明劳动紧张而繁忙,也看得出农民很辛苦。

      生3:读完了这两句诗,我觉得劳动人民很伟大,我要赞美他们。

      ……

      3、师小结全诗:

      前两句着重写景,主要写了江南水乡初夏时的景色。

      后两句着重写人,主要写了劳动人民紧张繁忙的劳作,也同时体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赞美。

      4、学生边想象画面,边有感情地朗读。

      四、熟读背诵,积累语言

      五、自学《四时田园杂兴》

    [阅读全文]...

2022-03-02 15:52:34
  • 小学四年级要背的古诗

  • 文学
  • 小学四年级要背的古诗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四年级要背的古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北宋)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2 《敕勒歌》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3 《咏鹅》骆宾王(唐)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4 《风》李峤(唐)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5 《咏柳》贺知章(唐)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6 《凉州词》王之涣(唐)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7 《登鹳雀楼》王之涣(唐)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8 《春晓》孟浩然(唐)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9 《凉州词》王翰(唐)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0 《出塞》王昌龄(唐)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1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唐)

      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2 《鹿柴》王维(唐)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3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唐)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4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唐)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5 《静夜思》李白(唐)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6 《古朗月行》(节选)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17 《望庐山瀑布》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8 《赠汪伦》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9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0 《早发白帝城》李白(唐)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1 《望天门山》李白(唐)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2 《别董大》高适(唐)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3 《绝句》(其三)杜甫(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4 《春夜喜雨》杜甫(唐)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5 《绝句》(其一)杜甫

    [阅读全文]...

2022-05-20 05:26:34
  • 描写儿童的古诗大全(适合三四岁孩子的古诗)

  • 儿童,孩子
  • 古典诗词涉及的内容包罗万象,但基本上都是在*世界,至于反映儿童生活的就比较少。因为诗人们大多在追求功名,寄托怀抱,或修身养性。大多数人目不旁骛,无意于在儿童题材上下功夫。

    有少量的儿童诗歌出现,这些反映儿童生活情调的诗词都是成年人的作品。像骆宾王那样七岁写出《咏鹅》来,那种真正儿童写儿童,这样的儿童诗那是少之又少。

    至于现在专门编印的儿童诗歌,里面收录有李白的思乡诗“床前明月光”,收录有李绅的悯农诗“锄禾日当午”,甚至收录有王维的情感诗“红豆生南国”等,不只是儿童题材,其内容包罗万象。

    要认真起来,这些蒙学诗歌作品都是大题材,不是真正的儿童诗,只不过是其内容和篇幅适宜儿童记诵而已。下面我们选了八首短诗,它们才是真正的儿童题材,真正反映了儿童生活,表现了儿童的童真和童趣。

    昼出耘田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这是选自南宋诗人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乡村的夏天很忙碌,大人们白天要下地除草,晚上在家里搓麻线纺织。小孩子们不会耕种和纺织,他们就在桑树的阴凉里学*种瓜。

    下床着新衣,初学小姑拜。

    低头羞见人,双手结裙带。

    诗歌里写女孩子的很少见,明代诗人毛铉的这首《*词》是很成功的一首。诗中叙述小女孩穿新衣学着拜堂成亲的事,表现了小女孩好奇而又害羞的心理。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这是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写的是在草长莺飞的二月天,孩子们放学归来,急急忙忙跑过杨柳如烟的河堤,他们趁着这难得的东风气候,放飞可爱的风筝。

    儿童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无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白居易的诗《池上》,写的是小孩子驾着小船去偷采白莲,他以为很神秘。但是他不知道自己已经露出了破绽,回来时小船划开浮萍显出了一线水面。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南宋诗人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写的是暮春三月的乡村,篱笆边的树木花事已过,叶子还没有完全长出。一个小孩追捕电影的蝴蝶,结果蝴蝶飞到电影的油菜花里再也看不见了。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胡令能的《小儿垂钓》。这个头发蓬乱的孩子坐在潮湿的树荫草丛边,聚精会神地钓鱼。一个路人问话他也不答应,只是打手势,怕惊动了水里咬钩的鱼儿。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这是清代诗人袁枚的《所见》,诗中写一个牧童骑在牛背上,放声高歌,突然一下子停了下来,也不走也不唱。原来是正在捕捉刚发现的一只鸣叫的知了。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这是贺知章的《回乡偶书》。诗人做了一辈子官,老来头发斑白回到家乡。小孩子看到老人感到不解,怎么说的是家乡话,人又从来没有见过呢?这肯定是一位客人,并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这些儿童诗都是大人所写,他们写的是儿童的幼稚天真,活泼可爱;写的是儿童好奇爱玩的天性;写的是儿童的调皮憨厚,机智灵巧;写的是儿童的弄巧成拙,令人忍俊不禁。这些诗歌总的来说,都写得很成功,都是上乘之作。

    [阅读全文]...

2022-01-27 04:31:28
  • 初中学过的思乡的古诗

  • 初中,思乡
  •   是茶,总在苦涩中带着那么一点甘甜;乡愁是茶,但却不会愈冲而愈淡。

      《行行重行行》

      两汉·佚名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泊船瓜洲》

      宋·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渡汉江》

      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秋风引》

      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静夜思》

      唐·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唐·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月夜忆舍弟》

      唐·

      戍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示儿》

      宋·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夜雨寄北》

    [阅读全文]...

2022-06-03 04:39:23
2022-07-19 13:46:05
  •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案

  • 四年级,语文
  •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案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目标】

      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有感情朗读并且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难点】

      突出“远、*、高、低、横、侧”几个字的展示的画面。

      通过“莫笑、足”等词语,体会农家的纯普热情、乡间的风光*俗。

      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并且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后的感受。

      【教学准备】

      课件、庐山的挂图。

      【教学时间】

      两个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进入第二单元的学*。指导学*第二组课文的单元导读,单元主题是:在观察中学会思考。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的观察先锋队,在宋代诗人苏轼的带领下,来到江西省的庐山参观。

      认识苏轼,擅长写祖国的大好河山。(知作者)

      二、学诗文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同学们都知道哪些风景名胜?苏轼最爱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在差不多一千年前,苏轼游览了庐山,他很认真的观察了庐山,发现庐山险峻和柔丽,它的雄奇秀险令苏轼感触很深。于是就写下了这首《题西林壁》。

      (解诗题)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请个别同学朗读诗歌。自有朗读,理解诗句中的字词。

      学生对字词质疑,学*小伙伴互相解决,或者由老师解决。

      (抓字眼)

      出示庐山图。请观察庐山,你看到的庐山是什么样子的?

      横着看,庐山 ;

      侧着看,庐山 。

      我站在远处看,庐山 ;

      我站在*处看,庐山 ;

      我站在高处看,庐山 ;

      我站在低处看,庐山 。

      (怎么看都看不清庐山的真面)。

      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只是因为我站在庐山中。)

      《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更包含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客观地、冷静地进行分析就可能被局部的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地正确认识这个事物。

      交流对这句诗句的看法。

      反复朗读诗句。注意停顿,节奏,和快慢。

      三、回忆总结刚才学*古诗的步骤

      解诗题,知作者;

      抓字眼,明诗意;

      悟诗情,多诵读。

      四、作业

      默写全诗。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

      2、借助注释,读诗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和朋友依依惜别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3、强化语感训练,提高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准确理解诗意,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境。体会诗中情,读出诗中情。

      教学过程

    [阅读全文]...

2022-07-24 08:35:01
  • 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两首》教案4篇

  • 四年级,语文
  • 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两首》教案4篇

      在*日的学*、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战争以前中国所有的诗歌,与*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两首》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

      2.体会诗人在庐山时,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思想,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1.橡皮泥。

      2.学生收集有关苏轼的资料。

      rpoint。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吟诵):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师:你们都知道老师吟诵的是哪首古诗吧?(题西林壁)今天,让我们随着诗人一起,到庐山去领略一下那神奇的自然风光。请全班打开课本第22面,齐读古诗《题西林壁》。

      (生读古诗,师板书课题)

      师:这首古诗,同学们都会背了,但是你们知道它的含义吗?今天,我们就要用学过的方法,来学*这首古诗。你们还记得我们学*古诗的步骤吗?

      解诗题,知作者

      抓字眼,明诗意

      多诵读,悟诗情

      二、学*课文

      (一)解诗题,知作者

      1.师:请结合课文的注释,理解一下本诗题目的意思。(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2.师:谁知道苏轼的生*?(生交流苏轼的资料。)

      (苏轼,字子瞻,好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为“三苏”。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时写下的五首游记诗之一。)

      (二)抓字眼,明诗意

      1.(师指名读古诗)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你们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2.师:四人小组合作交流,你们从这句诗中读懂了什么?

      3.师: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作者)

      横看成岭侧成峰:横着看,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不断;侧着看却仿佛变成了一座山峰。

      4.师:你们能用橡皮泥捏出苏轼描绘的这座山吗?

      远*高低各(重读)不同:向远处、*处、高处、低处看,看到的庐山景色都不相同。

      5.师:从这两句诗中,你知道为什么庐山在苏轼的眼中,会有怎么多种变化吗?

      (苏轼站在不同的地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

      6.师:对,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假如你现在就面对着庐山,你能用我站在___________看到__________说一句话吗?(出示小黑板)不识庐山真(重读)面目:(识:认清)“我”没有认清庐山的真面目(全景)只缘身在此山中:只因为我站在庐山中

      7.师:这一句里有一个字很难写,谁知道呢?(“缘”字)让我们一起来疏通一下笔画。

      (三)多诵读,悟诗情

      多诵读:

      1.师:老师有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庐山?(作者喜爱庐山)作者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简洁而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可见他对庐山的奇丽景色流连忘返。你们说,你们能不能把作者那赞美之情用优美的嗓子朗读出来?好,现在让我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这首古诗。谁还记得读古诗的方法有几种?(齐诵、轮诵、唱诵、表演读、叠诵……)好,现在就请你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这首古诗。

      2.四人小组表演

      悟诗情

    [阅读全文]...

2022-07-01 19:01:47
  • 四年级冬天的古诗

  • 四年级,冬天
  •   冬天像快乐的精灵,跳跃在每个角落,留下美丽与活力。冬天像圣洁的女神,为人们撒下爱的希望。

      《风雪中作》

      唐·

      岁暮风动地,夜寒雪连天。

      老夫何处宿,暖帐温炉前。

      两重褐绮衾,一领花茸毡。

      粥熟呼不起,日高安稳眠。

      是时心与身,了无闲事牵。

      以此度风雪,闲居来六年。

      忽思远游客,复想早朝士。

      踏冻侵夜行,凌寒未明起。

      心为身君父,身为心臣子。

      不得身自由,皆为心所使。

      我心既知足,我身自安止。

      方寸语形骸,吾应不负尔。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唐·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古从军行》

      唐·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望蓟门》

      唐·祖咏

      燕台一望客心惊,箫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塞下曲四首之三》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送李端》

      唐·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正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征人怨》

      唐·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阅读全文]...

2022-02-26 11:53:01
人教三四年学过的古诗 - 句子
人教三四年学过的古诗 - 语录
人教三四年学过的古诗 - 说说
人教三四年学过的古诗 - 名言
人教三四年学过的古诗 - 诗词
人教三四年学过的古诗 - 祝福
人教三四年学过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