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四尺宣纸中堂古诗的格式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四尺宣纸中堂古诗的格式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四尺宣纸中堂古诗的格式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四尺宣纸中堂古诗的格式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古诗从右往左的书写格式
古诗从右往左的书写格式,相信很多人都对古诗特别的感兴趣,都想要学*怎么写古诗,那么大家都知道古诗从右往左的书写格式怎么样才算是正确的吗?对此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来看看相关内容吧。
*古代书法书写格式一直是,“自右往左,自上往下”,不用打标点。从正文开始写,一直写到文末,不用空格。如若文末下还有足够的空间就可以落款,落款包括摘录的古诗词题目及其作者,(一般是敬录某某诗或词一首)还有你的名字和摘录的日期。
如若空间不足,则可以适当省略诗词题目,就是敬录某某诗或词一首,还可省略书写的日期。题目和作者一般是不省略的,否则就不是一幅完整的作品。你也可以把落款另起一行,比正文的字略小,低于正文一个半字开始书写。
书法格式一共有7种,分别为斗方、三开、对幅、中堂、条幅、对联、扇面。
1、斗方:*书画的一种式样。呈正方形。通常用四尺宣纸对裁两份,二尺高二尺宽,也可把四尺宣纸裁为八份,称为“小品斗方”,或“斗方小品”。斗方是竖行书写的正方形的作品。书写内容一般是四行至六行。
因为行列多,篇章布局时应十分强调上下左右的大小、开合、呼应及节奏变化等。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款字一般小于正文,要自然生动。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
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两行,上下均不能与正文*齐。印章要小于款字,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
2、三开:*书画的一种式样。呈长方形,尺寸不等。如用四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四尺三开。若用五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五尺三开。以此类推,同是三开,尺寸大小不同,四尺三开一般为三尺画面(实际是二尺七寸,八*方市尺的三分之一)。五尺三开则是十二*方尺的三分之一,每开画面的面积为四尺。
3、对幅:*书画装裱的一种式样。通常两幅成对悬挂。如书法对幅,称“字对”或“对联”。明清绘画有“画对”,是两幅大小相等的屏条,成对悬挂。也有厅堂正中挂中堂立轴画,两边分挂“字对”,或中间悬挂中常立轴书法,两侧悬挂“画对”。
汉字中夹杂的英文
西洋的拉丁化字母是从左向右书写,因而由拉丁字母排成的洋文书都是横排。“洋文码子”不能以码成义,要两个以上的字母拼成词组,而竖行洋文则无法拼词。由于洋码不能竖排,在竖排版的中文书中出现拉丁字母时,也要让其横向卧倒,否则洋文就无法与汉字“兼容”。汉字可以独立成义,因此可以横竖任意排列。横排时也能适应从左向右或自右而左的两种不同方向的顺序。
图为张旭草书《古诗四帖》
汉字的书写是自上而下、由左至右的顺序。大部分汉字的收尾,在字的正下方和右下方。因此,汉字书写,尤其是书法的书写最适合竖行进行。这样才最为流畅连贯,易成“行气”。尤以行草书为甚。
决定汉字竖行书写的另一个原因,在于最初的书写条件。古时无纸,在竹、木简上刻画或书写,以绳或皮条将简条系成“简册”。竖写的简册在阅读时要横向展开,简册的两端执于读者的左右手中;如在简条上横书,简册必然横读。阅读时简册上下展开,读者的双手要一上一下执握简册,这样悖于生理,十分不便。另外,古时无桌,不作大幅,多以尺牍。书写时,左手执牍,右手作书,相得益彰;如将牍本横执横书,在毛笔书写的压力下,左手难于保持牍本的*衡与稳定,必然书写困难,其状可想而知。
由此可见,汉字的结构与最初的书写条件是汉字竖行书写的成因,竖行书写又决定了出版物与印刷品的竖式排版形式。
《韭花帖》
历史不停发展,科技不断进步。先后发明了纸张,有了桌椅等方便的书写条件。然而,*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古今文人并未因此将文字改为横书,文字的使用、出版印刷也依然竖排。这种情况一直维持到上世纪的五十年代。
陈嘉庚书法
1950年6月,陈嘉庚在全国*一届二次会议上提交了“中文从左向右横写”的提案,这个提案受到了相当的重视。之后,郭沫若、胡愈之等文化名人也撰文支持。1955年1月1日,《*》首次改为横排版。并在当年,中央级的17种报纸中有13种改为横排。1956年1月1日,**的机关报《人民日报》也改为横排。自此全国报刊纷纷效仿,图书出版也顺流而动。
宝刀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以上共24字,留4字格作题款。
刚合适。
字体最好要均匀的不要笔画太少的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祝你学*进步,生活愉快
1、要,首先改变自己。
2、一个人的命运不是自己想改变就能改变了的,至于理想,只不过是职业好坏的代名词罢了3、我相信所谓的命运不过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情感,性格等等因素所造成的一个人行动的最终结果。
我也始终相信这些因素都是人为可以改变的。
不管怎么说,命运是在自己手里的。
4、学*是每个一个学生的职责,而学*的动力是靠自己的梦想,也可以这样说没有自己的梦想就是对自己的一种不责任的表现,也就和人失走肉没啥两样,只是,同时知识也不是也不是随意的摘取。
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要把我自己生命的钥匙。
5、合着你今天告诉我的就是一结果,你看上他什么了
我能为你去死,他能为你去死吗
你知道你送给他的是什么吗
你送给他的是一辈子,一辈子的幸福,你知道吗
蕾蕾,我在跟你一个的机会,给你一个机会,你知道吗
我要让你成为这个世界上最,你别说你听不见,你别说你不要。
()6、励志照亮人生,创业改变命运。
7、虽然是环境改变了大树的命运,但究其根源,若不是大树有着茂美的枝叶,多姿的形态,又怎会被人相中
不是在移栽之后,大树重新扎根生叶,努力适应环境,怎会有优美丰姿的保持和人们的赏识呢
8、*惯能够改变命运;改变自己,从点滴做起;改变一定会有痛苦,但成果是辉煌的;好的*惯会吸引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要用手指 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 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去看一些诗吧,比如汪国真还有北岛,食指
中考奋斗口号1、三年载卧薪尝胆欲酬壮志;一百天刻苦攻读誓闯雄关。
2、三年磨一剑,九班铸辉煌
3、人生几回打拼,昂扬斗志,竭尽全力,。
4、百日拼搏,一朝圆梦。
捷报飞传,名题金榜。
5、今日浪费一分钟,来日后悔一辈子。
6、宁吃百日苦;不留终生憾。
7、百日冲刺战中考;一鼓作气创辉煌。
8、珍惜时间、创造奇迹、不经风雨、怎见彩虹。
9、百日誓师,青春似火,誓夺中考状元——壮志冲云。
10、挥洒今朝汗水、创造明日辉煌11、努力,一切皆有可能。
12、卧薪尝胆奋战百日瞄准重点高中;破釜沉舟吃苦三月当圆升学好梦。
13、奋力拼搏,誓考重点;争分夺秒,再创辉煌。
14、金鸡报春,志士嗟日短,争分夺秒,努力实现大跨越;战鼓催阵。
15、师生莫等闲,协力齐心,共同铸就新辉煌。
16、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17、、厚积薄发、初三九班、非比寻常。
18、成败是非本无定王侯将相宁有种,卧薪尝胆搏白日傲视群雄我称雄。
19、努力拼搏、奋勇向上;为自己扬帆、为明天喝彩。
20、十年寒窗、决战今朝、勤学苦练、我必成功。
21、百炼成钢、百日留芳、拼搏进取、共创辉煌。
22、风起云涌,出水蛟龙,独我九班,傲视群雄。
23、九班无敌,秒杀同级;齐心协力,永创佳绩。
24、十年寒窗磨利剑,六月沙场试锋芒。
25、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
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古诗词
古诗原文
满耳笙歌满眼花,满楼珠翠胜吴娃。
因知海上神仙窟,只似人间富贵家。
绣户夜攒红烛市,舞衣晴曳碧天霞。
却愁宴罢青娥散,扬子江头月半斜。
译文翻译
满耳是美妙的音乐满眼是美妙的花,满楼盛妆的少女胜过那美丽的吴娃。
这才晓得那无限美好的天上神仙窟,也不过像这无比豪华的人间富贵家。
绣幕里夜间闪烁着的红烛就像闹市,白天里施着的舞裙活像天空的彩霞。
担心是宴会罢了美女也随之而星散,管它扬子江那头一轮皓月是否西斜。
注释解释
金陵:指润州,即今江苏省镇江市,非指南京。唐人喜称镇江为丹徒或金陵。府相:对东道主周宝的敬称。中堂:大厅。
笙(shēng)歌:乐声和歌声,泛指音乐。
珠翠:妇女的饰物,这里代指美女。吴娃:吴地的美女。
神仙窟:神仙居处。
绣户:指华丽的居室。攒(cuán):聚集
青娥:指年轻貌美的女子。
扬子江:这里指润州附*的长江水域。
创作背景
这首诗约作于唐僖宗中和年间(881-885),是诗人润州镇海军节度使同*章事周宝举行的盛大宴会时创作的一首诗。
诗文赏析
诗题中的金陵,指润州,即今江苏省镇江市,非指南京。唐人喜称镇江为丹徒或金陵。如李德裕曾出任浙西观察使(治所润州),其《鼓吹赋·序》云:“余往岁剖符金陵。”府相,对东道主周宝的敬称,其时周宝为镇润州的镇海军节度使同*章事。中堂,大厅。此诗是诗人参加周宝的盛大宴会,有感而作。
起二句连用三个“满”字,笔酣意深。满耳的笙箫吹奏,满眼的花容月貌,满楼的红粉佳丽,佩戴着炫目的珠宝翡翠,真比吴娃还美,若非仙宫似的富贵人家,不可能如此。
颔联“因知海上神仙窟,只似人间富贵家”,正以此意承接首联歌舞喧阗、花团锦簇的豪华场面。可诗人匠心独运,以倒说出之,便觉语新意奇。本来神话中的仙境,人间再美也是比不上的。而诗人却倒过来说,即使“海上神仙窟”,也只能象这样的.“人间富贵家”。淡淡一语,衬托出周宝府中惊人的豪奢。沈德潜评此诗时说:“只是说人间富贵,几如海上神仙,一用倒说,顿然换境。”
颈联“攒”、“曳”二字丝丝入扣。雕饰精美的门庭,灯烛辉煌,像是红烛夜市一般。歌女们翩翩起舞,彩衣像牵曳着碧空云霞。轻歌曼舞,轻盈摇曳之姿毕现。“夜攒”益显其满堂灯火,“晴曳”更衬出锦绣华灿。“夜”和“晴”又把周宝夜以继日、沉湎于歌舞声色之中的场面写了出来。
诗吟至此,已把争妍斗艳、溢彩流光的相府夜宴写到绝顶了,收笔几乎难以为继。而诗人别具心裁,毫锋陡然转到了宴会场外的静夜遥天:“却愁宴罢青娥散,扬子江头月半斜。”一个“愁”字,点出了清醒的诗人并未被迷人的声色所眩惑,而是别抱深沉的情怀。酒阑人散,月已半斜,徘徊扬子江头,西望长安,北顾中原,兵戈满天地,山河残破,人何以堪。伤时,怀乡,忧国,忧民,尽在一个“愁”字中含蕴了。
“月半斜”之“半”,既是实景,又寓微言。这时黄巢起义军纵横驰骋大半个中国,地方藩镇如李克用等也拥兵叛唐,僖宗迭次出奔,唐王朝摇摇欲坠。只有东南半壁暂得喘息,然而握有重兵的周宝却整日沉湎酒色。这样一个局面,正是残月将落,良宵几何。
全诗用四分之三的篇幅重笔浓墨极写阀阅之家穷奢极欲、歌舞夜宴的富贵气象,而主旨却在尾联,诗眼又浓重地点在一个“愁”字上。一“愁”三“满”,首尾相应,产生强烈的对比作用。三“满”正是为了衬托出深“愁”。“愁”,是这首诗通前彻后的中心轴线。
关于中堂对联
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楹联等,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中堂对联,欢迎阅读与收藏。
从闾里来应记乡村尤窘迫;掌*后当思华夏待繁昌。
大贪勿赦小贪勿宥不信官场生腐败;正气皆彰邪气皆除定然社会愈繁荣。
子媳早相知同德同心密室;岳翁原旧友有情有意明堂。
合欢偕伴侣;新喜结亲家。
婚事*新年倒履迎宾椒酒;姻缘原夙世肯堂接媳姜汤。
连斟酬客意;渴望解吾心。
稚子结良缘喜事从心慈母;嘉宾援百赐感怀雅意亲朋。
欣然开笑口;相聚叙衷情。
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
宁静而致远;淡泊以清心。
三思方举步;百折不回头。
勤能补拙;学可医愚。
处世当克己短;交友应学人长。
无情未必真豪杰;有度方为大丈夫。
心*气和千佳骈集;意粗性躁一事无成。
浮躁一分到处便招忧悔;因循二字从来误尽英雄。
气忌躁言忌浮才忌满学忌浅;胆欲大心欲细智欲圆行欲方。
宴宾时1多省点油盐米菜;报告里少吹些德绩能才。
上联:清风挺松柏
下联:逸气上烟霞
上联:为人尚正直
下联:处事贵公*
上联:海为龙世界
下联:天是鹤家乡
上联:云卷千峰集
下联:风驰万壑开
上联:千流归大海
下联:高路入云端
上联:勤能补拙
下联:俭可助廉
上联:事理通达
下联:心气和*
上联:一轮明月
下联:四壁清风
上联:贫不学吝
下联:默无过言
上联:雅量涵高远
下联:清言见古今
上联:高怀同霁月
下联:雅量洽春风
上联:云卷千峰色
下联:泉和万籁色
上联:江山开眼界
下联:风雪炼精神
上联:博览增见识
下联:广交得观摩
上联:勤乃摇钱树
下联:俭是聚宝盆
上联:劳动传家久
报纸参考文献标准格式
在书写论文时,如果我们引用了报纸内容应该如何做好标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报纸参考文献标准格式,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
一、报纸参考文献标准格式
报纸文章文献题名[N],标注模板:[8] 谢希德.创造学*的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二、各类型文献标注格式
书写格式如下:
(1)期刊
[序号] 主要作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例如: [1] 袁庆龙,候文义.Ni-P 合金镀层组织形貌及显微硬度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1,32(1):51-53.
(2)专著
[序号] 著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如:[2] 刘国钧,王连成.图书馆史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15-18,31.
(3)论文集
[序号] 著者.文献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如:[3] 孙品一.高校学报编辑工作现代化特征[C].*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科技编辑学论文集
(2).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0-22.
(4)学位论文
[序号] 作者.题名[D].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
如:[4] 张和生.地质力学系统理论[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1998.
(5)报告
[序号] 作者.文献题名[R].报告地:报告会主办单位,年份.
例如:[5]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的.LBB 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
(6)专利文献
[序号] 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
例如:[6] 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专利:881056078,1983-08-12.
(7)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 标准代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例如:[7] 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北京:*标准出版社,1996.
(8)报纸文章
[序号] 作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例如:[8] 谢希德.创造学*的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9)电子文献
[序号] 作者.电子文献题名[文献类型/载体类型].电子文献的出版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的期/引用日期(任选).
例如:[9] 王明亮.*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EB/OL].
特此证明四个字格式
一般写证明的时候会在最后加上"特此证明"四个字。那么这四个字的格式是什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特此证明四个字格式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
兹证明________是我公司员工,在________部门任________职务。
至今为止,一年以来总收入约为__________元。
特此证明。
本证明仅用于证明我公司员工的工作及在我公司的工资收入,不作为我公司对该员工任何形势的担保文件。
盖章:日期:______年___月___日收入证明兹证明我公司(XXXX公司)员工XXX在我司工作XX年,任职XX部门XX经理(职位),每月总收入XXXXX.00元,为税后(或税前)薪金。
XXXX公司
盖章:
日期:______年___月___日
兹有我单位_______在________________部门,从事_____________工作,
专业年限为______年,现申请参加__________________(工种)_____级职业资格考试,
特此证明。
备注:此证明仅作报考职业资格证书凭据,不作其他用途。
本单位对此证明真实性负责。
部门联系人:
联系电话:
单位(盖章)
年月日
我单位_______(身份证号:)
已累计从事工作共年月(其中:在单位工作计年,在前一个单位工作的工作年限证明附后;在我单位工作年)。工作期间,该同志遵纪守法,无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
特此证明。
注意:这是基础知识回答普及,高手绕行。
中国的古诗分为遵守*仄格律的*体诗和不遵守*仄格律的古体诗。
而*体格律诗则分为绝句、律诗和排律。
七绝七律、五绝五律就是格律诗中绝句、律诗这两种体裁。
简单来说,绝句和律诗都是遵守*仄交替、相对、粘连这些*仄规则的诗,但是两者之间是依据句数来区分,四句的是绝句,八句的是律诗,而十句以上的就是排律了。
然后再通过每一句的字数来细分,凡五个字一句的就是五言绝句、五言律诗,简称五绝、五律,而七个字一句的就是七言绝句和七言律诗,简称七绝、七律。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就是五绝。五言四句,总共二十字,短小精悍,意在诗外。
宋之问的《题大庾岭北驿》: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这就是五律,五言八句,总共四十字,相对来说篇幅宽松些,能说更多的内容,但是单句结构简约,总的来说还是古朴。
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这是七绝,结构上和五绝一样,诗的内容推进快,讲究留白意境,往外发散,但是单句字数稍多,适合精工。所以七绝的名句非常多。
李商隐的《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这是七律,七八五十六字,在诗文中算是大篇幅了,有充足的的空间来叙述复杂的内容,单句字数也比较多,更能在中二联构筑精美的对仗格式。整体繁复、华丽,基本上属于大型诗体结构。再加上李商隐的意识流朦胧派表达方式,七律的赏析和解读就远比其他几种诗体要复杂、内涵得多。但是也因此更有意思。
此外,在不遵守*仄格式的古体诗中四句一首的也称为绝句,但是要和*体诗区分开来,就简称为“古绝”,而遵守*仄的*体诗绝句我们也称之为“律绝”。
同时古体诗根据单句字数我们也可以称为“五古”或者“七古”,这个就和几句没有关系了。
这都是中国古诗的一些基本称呼常识,搞清楚了有利于古诗的分析和欣赏。
五言绝句也称五绝,有四种常见格式。
1、仄起仄收(即首句仄起不入韵式)如:
(例) (标准格式)
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仄仄**仄
黄河入海流 **仄仄*
欲穷千里目 ***仄仄
更上一层楼 仄仄仄**
所谓“仄起仄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仄为准。“晚”字属仄声,末字“适”也是仄声,是为“仄起仄收”。二、四句押韵。一般来说,五言诗首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诗首句入韵为常见。
2、仄起*收(即首句仄起入韵式)如:
(例) (标准格式)
塞下曲(卢纶)
林暗草惊风 仄仄仄**
将军夜引弓 **仄仄*
*明寻白羽 ***仄仄
没在石棱中 仄仄仄**
所谓“仄起*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仄为准。“暗”字属仄声,末字“风”是*声,是为“仄起*收”。一、二、四句押韵。
3、*起仄收(即首句仄起不入韵式)如:
(例) (标准格式)
夜宿山寺(李白)
危楼高百尺 ***仄仄
手可摘星辰 仄仄仄**
不感高声语 仄仄**仄
恐惊天上人 **仄仄*
所谓“*起仄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仄为准。“楼”字属*声,末字“尺”是仄声,是为“仄起仄收”。二、四句押韵。
4、*起*收(即首句*起入韵式)如:
(例) (标准格式)
听鼓(李商隐)
城头叠骨声 **仄仄*
城下暮江清 仄仄仄**
欲问渔阳掺 仄仄**仄
时无祢正* **仄仄*
所谓“*起*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仄为准。“头”字属*声,末字“声”也是*声,是为“*起*收”。一、二、四句押韵。
整理:zhl201608
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
韦庄
满耳笙歌满眼花,
满楼珠翠胜吴娃。
因知海上神仙窟,
只似人间富贵家。
绣户夜攒红烛市,
舞衣晴曳碧天霞。
却愁宴罢青娥散,
扬子江头月半斜。
韦庄诗鉴赏
诗题中的金陵,指润州,即今江苏省镇江市,非指南京。唐人喜称镇江为丹徒或金陵。如李德裕曾出任浙西观察使( 治所润州 ),其《鼓吹赋·序》云:
“ 余往岁剖符金陵 。”府相,对东道主周宝的敬称,其时周宝为镇润州的镇海军节度使同*章事 。中堂, 大厅。此诗是诗人参加周宝的盛大宴会 ,有感而发。 起二句连用三个“满”字,笔酣意切。满耳的笙箫吹奏,满眼的花容月貌,满楼的红粉佳丽,佩戴着炫目的珠宝翡翠,真比吴娃还美,若非仙宫似的富贵人家,哪能如此。颔联“因知海上神仙窟,只似人间富贵家 ”,正以此意承接首联歌舞喧阗、花团锦簇的 豪华场面。可诗人匠心独运,以倒说出之,倍觉语新意奇。本来神话中的仙境 ,人间再美也是比不上的。 而诗人却反过来说,即使“海上神仙窟”,也只能象这样的“人间富贵家 ”。淡淡一语,衬托出周宝府中 惊人的豪侈奢。沈德潜评此诗时说 :“只是说人间富 贵,几如海上神仙,一用倒说,顿然换境。”
整理:zhl201704
四尺宣纸中堂古诗的格式
宣纸四尺六开上写古诗的格式
宣纸写古诗的格式
宣纸上的古诗格式
宣纸写古诗的格式图片
28字的古诗宣纸落款格式
四尺以内的五言宣纸写古诗
四尺宣纸的古诗书法作品
四尺宣纸简单的古诗作品
四尺对开的宣纸写古诗词
练古诗纸的格式
写古诗词的带格宣纸
古诗纸书写的格式
抄古诗的纸的格式图片
钢凯纸写古诗的格式
书写古诗格式的纸
稿纸写古诗的格式
写在纸上的古诗格式76格
古诗在四宫格的格式
四言古诗的格式
用12格书法纸写古诗的格式
书法纸的格式图片古诗
竖着抄古诗的格式图片的纸
古诗在书法纸上的格式
在古诗纸上写古诗的格式
书法纸古诗的格式图片
用材料纸写古诗的格式
古诗在书法纸上的格式圆格
76格的书法古诗纸的格式田字格
古诗纸写古诗的格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