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水果教案

关于认识水果教案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认识水果教案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认识水果教案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认识水果教案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 小班教案认识水果

  • 教案,小班
  •   设计背景

      水果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孩子既熟悉又喜欢,根据小班孩子的年龄特征和《大纲》要求,本次活动设计都以孩子为主体,让孩子在乐中学,学中乐,教学设计贴*生活,儿童化,通过编儿歌、游戏等教学方法,增强孩子对水果的认识。

      活动目标

      1、认识、观察梨子、苹果、香蕉等水果。

      2、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惯,学说普通话。

      3、以水果的颜色为题材创编儿歌。

      重点难点

      1、引导孩子认识水果名称、吃法等。

      2、培养学生在大胆积极发言的*惯。

      活动准备

      1、准备香蕉、苹果、橘子、西瓜、梨子等水果实物。

      2、准备香蕉、苹果、橘子、西瓜、梨子等水果的图片,每个孩子一份(没有颜色的)。

      3、准备一些水果挂饰。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师:今天呀,我们班来了几位神秘的小客人,她们都藏在玉老师的这个盒子里,孩子们想不想认识他们?可我们一个一个把他们猜出来好吗?(请个别孩子伸手到盒子里触摸水果,猜猜是什么,或者是摸到是什么样的,其他孩子猜。)

      二、认识水果

      激发孩子大胆发言 发展孩子语言能力

      请一个孩子上来摸盒子里的水果,师生对话,强调其他孩子注意听(你摸到的东西是什么形状?表面光滑吗?你猜是什么?)把他拿出来。认识这种水果,从颜色、生长环境、吃法方面让生认识,强调水果的营养价值。如摸出的是苹果,可以这样对话:师:什么水果红红的,引导生说:苹果苹果红红的。(告诉孩子我们可以这样通过水果的颜色给他们编儿歌。)

      (此环节可以请孩子上来触摸,师生对话猜,全体认识,可以师触摸,说特征,其他孩子猜。猜出来认识,编儿歌。在学生认识水果的'基础上,在师生的对话过程中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语言发展能力。)

      三、拓展延伸

      1、整理练*儿歌。(什么水果…的,…红红的。)

      2、游戏。发水果挂饰。请幼儿戴上水果挂饰,练*儿歌。如老师(或个别幼儿)问:“什么水果红红的?”戴苹果挂饰的幼儿则站起来说:“苹果苹果红红的。”戴其它挂饰的幼儿则不可以站起来。

      3、鼓励孩子把其他认识的水果也把它编进儿歌。

      四、鼓励幼儿把自己编的儿歌回家念给爸爸妈妈听。并把没有涂上颜色的水果图涂上颜色。

      教学反思

      1、教学设计贴*生活,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动手能力、孩子有说的机会,有想象的空间会)

      2、教学设计儿童化,游戏贯穿课堂,激发孩子的学*兴趣。

      3、由于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偏重于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在第二环节花的时间较多,因此在涂色的环节没有在课堂上完成。

    [阅读全文]...

2022-10-27 00:00:00
  • 认识水果教案

  • 教案,教学文档
  • 认识水果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认识水果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活动目标

      对山楂外貌有所了解。

      知道山楂都能制成哪些副产品。

      活动准备

      山楂和制成的副产品、图片。

      活动过程

      1、老师带来一种水果你们想吃吗?(想吃)

      2、吃完后老师要问个问题哦!

      3、小朋友好吃吗?谁能说是什么味道的啊?(好吃,酸酸甜甜的)

      4、那你们想知道这是什么水果吗?(不知道)

      5、我们来和这个水果交个朋友吧!

      6、了解山楂

      ——这个外皮看起来红红的,吃起来酸酸甜甜的叫山楂,山楂长在树上。

      ——山楂树的粗糙外皮是灰褐色,分叉的树枝是圆柱形,有时候长刺,有时候不长。

      ——山楂树有光泽绿叶是三角状卵形,叶边有锯齿,叶面分裂3-5羽状。

      ——山楂树先开白色的花朵,山楂没长熟是绿色的,慢慢变成红色。

      7、刚才老师说的,你们是不是在图片上都能看见啊?(是的)

      8、多吃山楂可以有助消化,还能健脾开胃对身体特别好。

      9、山楂果还能放在加工厂进行加工,能制成好多副产品可好吃了,你们想知道都有什么好吃的吗?

      10、山楂可以加工成山楂糕、果丹皮、山楂罐头、山楂酱……

      11、听到这么多好吃的你们想吃不啊?(想)

      12、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几样,我们边吃边认识它们吧!

      活动结束

      活动目标:

      1.通过摸摸、看看、尝尝、说说,认识常见的水果与干果,了解其主要特征及区别。

      2.愿意大胆表达自己对水果与干果的看法,激发幼儿兴趣。

      3.能将水果与干果正确分类并进行记录,发展幼儿观察,比较和分类的能力。

      活动准备:

      小红帽的人物形象图片。

      篮子(内装多种水果和干果)。

      每组两只分别标有“水果”和“干果”字样的塑料筐和水果干果若干。

      每组准备表格和笔用来记录。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红帽图片,引发兴趣:

      师:这是谁?今天小红帽来我们班做客了,还给大家带来了神秘的礼物。她的礼物是一个大篮子,请小朋友来摸一摸,猜一猜。你摸到了什么,摸起来是什么感觉的,你觉得是什么?拿出来看看你猜对了没有。

      二、了解水果与干果的特征与区别:

      1.出示苹果和核桃作为代表,请一个幼儿上来摸一摸并尝一尝。

      提问:苹果吃起来什么感觉,摸上去呢?那核桃呢,它的壳怎么样,吃起来有没有像苹果一样有很多果汁?像苹果这样吃起来味道甜美,有很多果汁的叫做水果,我们一般吃它的果实。像核桃这样外表坚硬,吃起来干燥少汁的叫做干果,吃的是它的种子。

      2.小红帽的篮子里还有很多水果和干果,请一个小朋友来帮忙分分类。要求说出这是什么,属于水果还是干果。

      3.出示用水果加工而成的干果―葡萄干,杨梅干,红枣干等等。

      提问:这是什么?老师不知道把它们放在哪一边。它们是水果还是干果,为什么?

      总结:葡萄干,杨梅干是人们用晒干、烘干的方式把水果变成了干果。

      三、分小组进行分类尝试:

      每一组提供不同种类的干果和水果若干,将它们分别放到相应的塑料筐中,并做好记录。简单画,勾“水果”还是“干果”。

      四、总结并体验水果大餐:

      小红帽今天很开心,因为小朋友们知道了水果和干果的是什么,有什么不同。所以,小朋友们可以享受她带来的水果大餐了。活动延伸:将水果干果图片投放在区域中供幼儿探索。

      活动目标:

      1、认识两种水果,能准确的说出两种水果的名称。

      2、幼儿通过视觉、嗅觉、味觉说出水果的颜色、形状、味道等特征。

    [阅读全文]...

2022-09-18 16:22:05
  • 认识水果教案10篇

  • 教案
  •   活动准备

      刺角瓜图片

      活动目标

      通过图片认识刺角瓜的外形特征。

      了解刺角瓜的用途。

      活动过程

      1、刺角瓜图片

      师:今天咱班来了一个怪怪的水果,老师请它出来看你们认识它不?(不认识,像刺猬。)

      师:刺猬可不是水果哦!我们认识认识它吧!

      2、认识刺角瓜

      ——这个怪怪的水果叫刺角瓜,生长在非洲。

      ——刺角瓜的果肉细腻,里面还有很多的籽,味道清甜。

      3、刺角瓜的外形特征

      ——我们一起观察,刺角瓜有黄色的外皮,皮上长着刺,里面有绿色的果肉。

      ——刺角瓜的外皮是不是看上去凹凸不*,还很硬那,果实是橄榄型。

      ——我们要吃刺角瓜时,先要剥去外皮,才能食用它。

      4、刺角瓜的'用途

      ——我们只知道能吃,我们看看它还有什么用途。

      ——刺角瓜的果肉可以榨汁喝、做沙拉或酱,还能做装饰那!

      5、小结

      ——这个长得十分有趣的水果是不是很好看啊!

      ——我们拿出纸和笔画一画刺角瓜吧!

      活动结束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知道秋天,认识了解一些秋天的水果,知道秋天是个收获、果子成熟的季节。

      2、引导幼儿了解和认识苹果、猕猴桃等水果的相关知识。

      3、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喜欢科学活动,主动观察和探索水果的相关知识,并且乐于分享。

      二、活动准备

      1、教学课件

      2、儿歌《秋天果子多》

      3、苹果、猕猴桃、梨子、句子等常见水果

      4、画纸和彩笔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教学课件,进入课件芝麻环节,通过听儿歌进入今天活动主题。

      (1)教师播放儿歌《秋天果子多》,说说儿歌中描述了哪些水果?

      (2)教师引导幼儿仿照儿歌中的词语或句子描述自己知道的水果。

      2、教师出示教学课件,进入科学探索环节,引导幼儿了解有关苹果、猕猴桃的科普知识。

      (1)请幼儿欣赏图片中苹果和猕猴桃的花,了解过时的形成过程。

      解答部分:水果宝宝们只有先开出花,才能结出味道鲜美的果实。当然,这个过程离不开小蜜蜂授粉。

      (2)请幼儿继续观看苹果和猕猴桃的果实图片,说说自己对这两种水果的认识。

      解答部分:很多水果在没成熟之前,颜色和我们吃时的颜色也许会不一样,就像苹果在没成熟之前就是青色的,成熟后的苹果是红色、深红,或者带黄色。猕猴桃没成熟之前皮是绿褐色,成熟后是带红褐色,而且表面还有一层浓密的绒毛,皮软,剥皮后即可食用。

      3、教师出示真实的`苹果和猕猴桃水果,并向幼儿切开展示,引导幼儿从外形特点、果肉颜色、种子颜色等进行观察和理解。

      (1)苹果外观圆圆的,红红的,表面光滑,闻起来很香。切开苹果后果肉偏米白色,中间还有苹果核,苹果的种子是黑色的。

      (2)猕猴桃外形就像是一个椭圆形,摸起来软软的,表皮还有一层浓密的绒毛,切开后果肉是绿色的,有黑色和黄色的种子在果肉上,猕猴桃的中心部分呈淡黄色,偏硬,可以食用,食用时除去皮,果肉丰富,味道鲜美。

      (3)教师出示梨子、橘子等常见水果,请幼儿自由观察,并小心切开,看看水果内部。

      (4)教师鼓励幼儿自由组织语言对两种水果进行总结发言,教师另补充。

      4、教师组织幼儿继续回归课件,进入课件快乐探索环节,请幼儿欣赏水果的图片。

      (1)请看看图片中的水果,你们都认识吗?你最喜欢什么水果?把你喜欢和认识的水果向大家分享一下吧!

      (2)教师请幼儿将自己感兴趣的水果画出来,可以选择课件中展示的水果,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画出自己看到的、吃过的水果都可以。

      四、活动延伸

      1、教师带领幼儿在美工区展开绘画,展示并点评。

    [阅读全文]...

2022-03-14 04:06:31
  • 认识水果的小班教案3篇

  • 教案,小班
  •   活动目标:

      1、创设情景,使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认识几种常见的水果。

      2、通过触觉、视觉、味觉等方面,让幼儿感知水果的外形特征和味道。

      活动准备:

      1. 苹果、香蕉、橘子、雪梨以及纸箱。

      2. 切成片的水果,并用牙签插好。

      3. ppt课件

      4. 事先让家长带孩子感受苹果、梨、香蕉、橘子这四种水果的 外形特征,软硬程度。

      教学过程:

      一、 认识水果 谈话导入:小朋友你们喜欢吃水果吗?(喜欢)那你们都喜欢吃什么水果呢?好,那今天老师就用魔术给你们变出喜欢的水果来,好不好?

      分别变出苹果、橘子、香蕉、梨,让幼儿说出他们的颜色、形状,并让幼儿触摸四种水果的软硬

      小朋友都很棒额,都认识这几个水果宝宝,那老师现在请做的最棒的小朋友来摸一摸他们,感觉一下他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二、游戏:摸水果

      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苹果、香蕉、橘子还有梨,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水果!水果宝宝刚才跟我说,他们很想和小朋友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你们愿不愿意呀?现在水果宝宝都已经藏到了我的魔法箱里,现在谁来把他捉出来呢?

      三、尝一尝

      让幼儿尝试水果。

      小朋友很棒额,把水果宝宝都找出来了,为了奖励你们,“老师准备了这四种好吃的水果,请小朋友们来尝一尝,不过尝好了还要过来告诉我你吃的是什么水果?它是什么味道的?”

      四、扩展延伸。

      除了这四种水果宝宝你还吃过那些水果?教师用水果图片提示幼儿回答。

      小结:

      有的水果是甜的有的水果是酸的,水果的味道是不一样的,但都有营养,多吃水果对我们的身体有好处。所以我们要多吃水果让我们变得更加强壮。好不好?那我们的身边还有哪些的水果是我们小朋友还没有吃过的,回去让爸爸妈妈带你们去认一认,尝一尝,好吗?

      设计背景

      水果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孩子既熟悉又喜欢,根据小班孩子的年龄特征和《大纲》要求,本次活动设计都以孩子为主体,让孩子在乐中学,学中乐,教学设计贴*生活,儿童化,通过编儿歌、游戏等教学方法,增强孩子对水果的认识。

      活动目标

      1、认识、观察梨子、苹果、香蕉等水果。

      2、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惯,学说普通话。

      3、以水果的颜色为题材创编儿歌。

      4、培养细致观察和较完整表述能力。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感悟生活。

      重点难点

      1、引导孩子认识水果名称、吃法等。

      2、培养学生在大胆积极发言的*惯。

      活动准备

      1、准备香蕉、苹果、橘子、西瓜、梨子等水果实物。

      2、准备香蕉、苹果、橘子、西瓜、梨子等水果的图片,每个孩子一份(没有颜色的)。

      3、准备一些水果挂饰。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师:今天呀,我们班来了几位神秘的小客人,她们都藏在玉老师的这个盒子里,孩子们想不想认识他们?可我们一个一个把他们猜出来好吗?(请个别孩子伸手到盒子里触摸水果,猜猜是什么,或者是摸到是什么样的,其他孩子猜。)

      二、认识水果

      激发孩子大胆发言 发展孩子语言能力

      请一个孩子上来摸盒子里的水果,师生对话,强调其他孩子注意听(你摸到的东西是什么形状?表面光滑吗?你猜是什么?)把他拿出来。认识这种水果,从颜色、生长环境、吃法方面让生认识,强调水果的营养价值。如摸出的是苹果,可以这样对话:师:什么水果红红的,引导生说:苹果苹果红红的。(告诉孩子我们可以这样通过水果的颜色给他们编儿歌。)

      (此环节可以请孩子上来触摸,师生对话猜,全体认识,可以师触摸,说特征,其他孩子猜。猜出来认识,编儿歌。在学生认识水果的基础上,在师生的对话过程中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语言发展能力。)

      三、拓展延伸

      1、整理练*儿歌。(什么水果…的,…红红的。)

      2、游戏。发水果挂饰。请幼儿戴上水果挂饰,练*儿歌。如老师(或个别幼儿)问:“什么水果红红的?”戴苹果挂饰的幼儿则站起来说:“苹果苹果红红的。”戴其它挂饰的幼儿则不可以站起来。

      3、鼓励孩子把其他认识的水果也把它编进儿歌。

      四、鼓励幼儿把自己编的儿歌回家念给爸爸妈妈听。并把没有涂上颜色的水果图涂上颜色。

      教学反思

      1、教学设计贴*生活,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动手能力、孩子有说的机会,有想象的空间会)

    [阅读全文]...

2022-04-02 00:00:00
  • 《认识水果》大班教案3篇

  • 教案,大班
  •   活动目标:

      让幼儿认识三种水果:苹果、梨子、橘子的特点。

      探索、发现生活中水果的多样性及特征。

      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重点难点:

      准确说出三种水果的形状、颜色、味道。

      活动准备:

      三种水果各一个,切好的三种水果片若干,三种水果的卡片各十张,三棵水果树画片(课前粘在墙上),装水果的盒子一个。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老师今天带来一个盒子,你们想不想知道盒子里装的是怎么东西呢?

      2、教师出示盒子。

      二、导入新课

      1、请幼儿上台摸摸盒子里的东西,说说你摸到的是什么水果(苹果)?

      2、老师提问:你说说苹果是什么形状的?苹果是什么颜色的?苹果的味道是怎样的?

      3、幼儿依次回答以上问题。

      4、师让上台的幼儿尝尝苹果的味道,幼儿(酸酸甜甜的味道),师再请两位幼儿上台尝尝,并说说味道如何?

      5、请幼儿上台摸摸盒子里的第二种水果,然后教师提问(方法同上,第三种水果也一样)。

      6、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三种水果,它们分别是苹果、梨子好橘子,它们都是圆形的,苹果的颜色(红彤彤的),味道(酸酸甜甜),橘子是(橙色的),味道也是(酸酸甜甜),而梨子是(黄色的),味道是(甜甜的)。

      三、巩固新知(游戏)

      1、加深对三种水果的认识,给三种水果找朋友,每个幼儿手上发一种水果卡片,分别分三组上台去给这些水果找朋友。

      2、教师小结游戏情况。

      四、活动结束

      幼儿品尝水果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能以幼儿为主,教师为辅,给幼儿多说多发言的机会。让幼儿简单说出这三种水果的特点,我认为也比较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在课前我也做了精心的准备,特别是准备了3个神秘的礼物盒,幼儿都争抢着去摸摸,真想弄个明究竟,结果上了台的`幼儿又能尝到这些水果。但如果我能把游戏名称换一下“把水果宝宝送回家”,也许效果会更好。

      活动目标:

      1、知道柠檬都有什么用法。

      2、食用柠檬都有哪些好处。

      3、经过学*简单的了解柠檬。

      4、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5、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柠檬、柠檬汁、柠檬片、柠檬茶、柠檬果酱、柠檬饼……

      活动过程:

      一、认识柠檬

      1、先观察柠檬。

      2、讨论柠檬。

      二、了解柠檬

      1、柠檬长在柠檬树。

      2、柠檬花是白色的,花萼是淡紫红色。

      3、柠檬没成熟是绿色,成熟后是黄色,果实是椭圆形。

      4、柠檬叶的叶是绿色的,椭圆形叶子有点厚。

      三、柠檬用途

      1、摆出准备好关于柠檬的东西。

      2、说一说,柠檬的的用途。

      柠檬可以泡茶,也可以为酱和甜点调味等等。

      3、最用药用价值的世界水果里就有柠檬。

      4、柠檬里富含维生素c,有抵抗的能力,能保护我们的体质。

      四、活动结束

      品尝柠檬汁、柠檬片、柠檬茶、柠檬果酱、柠檬饼……

    [阅读全文]...

2022-02-04 11:37:40
  • 小班认识水果教案10篇

  • 教案,小班
  •   水果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尤其幼儿对水果很喜欢,小朋友们都喜欢吃什么水果,说说吧!通过本教案引导幼儿对不同水果的功效加以了解,培养幼儿爱吃水果的生活好*惯。

      活动目标:

      培养幼儿动手探索的能力,让幼儿通过各种感官发现水果的不同特点。

      活动准备:

      自制的水果图书,油画棒。

      活动过程:

      复*歌曲《苹果》

      一。出示水果图书,引起幼儿制作水果图书的欲望。

      老师:看看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展示制作好的水果图书)

      二。认识水果,引导幼儿发现水果的不同特点。

      提问:

      1、你们认识这些水果吗?

      2、你最喜欢吃什么水果?

      3、看一看,想一想,这些水果有什么不同?

      三。动手操作,绘画水果图书。

      1、启发幼儿从水果的大小,味道,皮的厚薄,水分的多少等各方面来发现他们的不同特点。

      2、鼓励幼儿动手绘画水果观察比较交流结果。

      3、小结统计结果四。欣赏水果图书,总结评价。

      与幼儿一起看看自制的水果图书,说说自己是怎样画的?;你发现了水果的哪些地方不同?

      活动反思:

      1、本节活动通过“摸、看、闻、尝”等方法,充分运用五官感觉来认知苹果,香蕉的形状、颜色、味道。

      2、整节活动中,充分引发幼儿浓厚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学*兴趣,让幼儿能更大程度的加入参与到整节活动当中。

      3、对本节活动的细节部分处理有些不当:

      (1)在开始部分,应用较安静的游戏,或与水果有关的小游戏进行导入。

      (2)在“神秘袋”“闻一闻”两个环节中,让幼儿等待的时间有一点长,应多准备一些材料,让其他幼儿更好的参与。

      (3)整节活动,可变种方式来进行。例如:将幼儿分组,每人一个水果实物,让幼儿亲自感知两种不同水果的,不同特性。也可以用“蒙氏”教学法来进行,教师直接贯穿给幼儿正确的概念。这样可以让整节活动更加的收、放自如,也可以让幼儿更加有积极性,参与到活动中。

      (4)可再加深一点难度,让幼儿积累更多的生活经验。也可用两种不同感觉的水果来进行,对比更加的强烈,明显。例如:苹果和猕猴桃,一个是光滑的,一个是粗糙的。

      通过这节活动,老师们给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对我有了一个很大的学*提升。在今后的活动中,我会继续向有经验的.教师学*,慢慢摸索,提高自己的组织活动能力,找到适合不同年龄段的不同方法,让幼儿学*兴趣更加浓厚,将以后的活动开展的更生动有效。

      活动目标

      培养幼儿动手探索的能力,让幼儿通过各种感官发现水果的不同特点。

      活动准备

      自制的水果图书,油画棒。

      活动过程

      复*歌曲《苹果》

      一、出示水果图书,引起幼儿制作水果图书的欲望。

      老师:看看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展示制作好的水果图书)

      二、认识水果,引导幼儿发现水果的不同特点。

      提问:

      1、你们认识这些水果吗?

      2、你最喜欢吃什么水果?

      3、看一看,想一想,这些水果有什么不同?

      三、动手操作,绘画水果图书。

      1、启发幼儿从水果的大小,味道,皮的厚薄,水分的多少等各方面来发现他们的不同特点。

      2、鼓励幼儿动手绘画水果观察比较交流结果。

      3、小结统计结果四。欣赏水果图书,总结评价。

      与幼儿一起看看自制的水果图书,说说自己是怎样画的?你发现了水果的哪些地方不同?

      活动反思:

      1、本节活动通过“摸、看、闻、尝”等方法,充分运用五官感觉来认知苹果,香蕉的形状、颜色、味道。

      2、整节活动中,充分引发幼儿浓厚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学*兴趣,让幼儿能更大程度的加入参与到整节活动当中。

      3、对本节活动的细节部分处理有些不当:

      (1)在开始部分,应用较安静的游戏,或与水果有关的小游戏进行导入。

    [阅读全文]...

2022-06-27 04:39:37
  • 幼儿园小班《认识水果》教案

  • 教案
  •   活动目标:

      1、巩固认识多种水果的名称及外形特征。

      2、积极参与游戏活动,体验活动的新奇、愉悦。

      3、养成喜欢吃水果的好*惯,了解水果的多种吃法。

      4、引导幼儿积极与水果互动,体验乐趣。

      活动准备:

      1、柚子、猕猴桃、苹果、石榴、桔子、火龙果、香蕉等各类水果。

      2、自制"水果魔箱",配乐,配班老师,礼物包,水果刀,盘子。

      活动过程:

      一、猜谜引出"我喜欢的水果"(实物)。

      1、出示装满各类水果的"礼物包",激发幼儿对认识水果的兴趣。

      师:你们猜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礼物,里面会有什么呢?那我们来猜猜看,请它们出来吧!

      2、出示各类水果,教师用语言激发幼儿的兴趣。

      出示香蕉,师:哎呀,它今天第一次来到这,有点难为情了,它只出来了一点点,是什么呀?(请幼儿回答,并引导幼儿说出香蕉的特征)

      师:那我们就请它出来吧,1、2、3哇,真的是香蕉,你们猜对啦!

      总结:香蕉是弯弯的,黄黄的,像一个月亮。

      3、用以上同样的方法把桔子请出来。

      4、打开"礼物包",让幼儿认识多种水果,说出其特征。

      二、比轻重(实物)。

      比较苹果与柚子的重量,师:请小朋友说说是苹果重还是柚子重,我们来用手感觉一下。(教师把柚子抛到每位幼儿手上,让孩子用手去感觉它的重量)

      三、水果排排队,认识水果的种类(PPT)。

      师:现在水果已经排成一个长长的队伍,数一数有几种水果。(教师引导幼儿注意观察)

      四、游戏:谁不见啦(实物)

      玩法:教师从水果里拿走一到两种水果,让幼儿猜什么水果不见了。

      师:现在,水果宝宝要跟我们玩游戏,它们要考考你们,让你们猜猜谁不见啦。

      五、出示"水果魔箱",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实物)。

      1、师:水果宝宝们去了一个很神秘的地方,你们想知道吗?

      2、配合可爱的音乐声"水果魔箱"出来了。

      师:咦,是谁呀,它怎么在动啊?你们觉得它想什么?(幼儿回答)

      师:让我来问问看。请问你是谁啊?

      3、与"魔箱"玩游戏

      玩法:叫出什么水果就出来什么水果,要求幼儿叫声要一致。

      魔箱:大家好,我是水果魔箱。

      师:今天水果魔箱也要来和我们玩游戏啦,你们高兴吧!那我们的水果宝宝也在里面吗?(是)

      师:那我们把它们叫出来吧!苹果,苹果,快出来。桔子,桔子快出来……

      六、认识火龙果(PPT)。

      出示火龙果,认识其特征。

      师:你们看,谁这么调皮在箱子上面一跳一跳的?幼儿回答

      师:那我们让它在箱子边休息一会吧!教师介绍火龙果的特征。

      七、结束活动。

      1、师:火龙果是一个很有营养的水果,里面的肉是白色的,还有黑黑的一粒粒的是它的种子,它的皮也是可以吃的,回家可以叫妈妈做成美味的菜。

      2、找火龙果游戏。

      反思

      水果是幼儿熟悉、喜欢的,同时水果也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结合"秋天"这一季节的特征,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我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水果"的科学活动。

      在活动开展之前,我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请家长带孩子参观水果店,收集水果图片、实物,丰富有关水果的经验。在家长的共同参与下,在惹人喜爱的水果娃娃吸引下,孩子们对水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逐渐走进了水果的世界,这是我的第一课时。而第二课时也就是我上的教研课,通过网络搜集,也找到了关于此类活动课。我看了一下,该课很适合小班孩子,它不仅融入了情感,还有游戏,让孩子在玩中学,而不是那种死板教学。于是我就模了一下课,果真反响不错,孩子们都很感兴趣,上得很开心,我呢也和小朋友一样,就好像和他们融为一体。真正的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让他们体验到积极参与游戏活动的新奇和愉悦,效果很好!

      当然在活动中,也有不足之处,比如开始上课时有点紧张,不过后来就好啦,这主要还是自己不好,心理作用;还有在数水果种类时我没有做镜面示范;水果的种类对小班年龄的幼儿来说多了些,孩子有点记不住,这些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注意的,并加以改正。

      通过此堂课,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管是模别人的课,还是自己设计的,只要抓住是好课,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孩子们上得开心,把自己当成孩子的知心好友这就行了,上起课来也就没那么复杂,没那么担心了。

    [阅读全文]...

2022-10-27 00:00:00
  • 幼儿园小班教案《认识水果》 (菁选3篇)

  • 教案
  •   设计背景

      水果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孩子既熟悉又喜欢,根据小班孩子的年龄特征和《大纲》要求,本次活动设计都以孩子为主体,让孩子在乐中学,学中乐,教学设计贴*生活,儿童化,通过编儿歌、游戏等教学方法,增强孩子对水果的认识。

      活动目标

      1、认识、观察梨子、苹果、香蕉等水果。

      2、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惯,学说普通话。

      3、以水果的颜色为题材创编儿歌。

      4、培养细致观察和较完整表述能力。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感悟生活。

      重点难点

      1、引导孩子认识水果名称、吃法等。

      2、培养学生在大胆积极发言的*惯。

      活动准备

      1、准备香蕉、苹果、橘子、西瓜、梨子等水果实物。

      2、准备香蕉、苹果、橘子、西瓜、梨子等水果的图片,每个孩子一份(没有颜色的)。

      3、准备一些水果挂饰。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师:今天呀,我们班来了几位神秘的小客人,她们都藏在玉老师的这个盒子里,孩子们想不想认识他们?可我们一个一个把他们猜出来好吗?(请个别孩子伸手到盒子里触摸水果,猜猜是什么,或者是摸到是什么样的,其他孩子猜。)

      二、认识水果

      激发孩子大胆发言发展孩子语言能力

      请一个孩子上来摸盒子里的水果,师生对话,强调其他孩子注意听(你摸到的东西是什么形状?表面光滑吗?你猜是什么?)把他拿出来。认识这种水果,从颜色、生长环境、吃法方面让生认识,强调水果的营养价值。如摸出的是苹果,可以这样对话:师:什么水果红红的,引导生说:苹果苹果红红的。(告诉孩子我们可以这样通过水果的颜色给他们编儿歌。)

      (此环节可以请孩子上来触摸,师生对话猜,全体认识,可以师触摸,说特征,其他孩子猜。猜出来认识,编儿歌。在学生认识水果的基础上,在师生的对话过程中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语言发展能力。)

      三、拓展延伸

      1、整理练*儿歌。(什么水果…的,…红红的。)

      2、游戏。发水果挂饰。请幼儿戴上水果挂饰,练*儿歌。如老师(或个别幼儿)问:“什么水果红红的?”戴苹果挂饰的幼儿则站起来说:“苹果苹果红红的。”戴其它挂饰的幼儿则不可以站起来。

      3、鼓励孩子把其他认识的水果也把它编进儿歌。

      四、鼓励幼儿把自己编的儿歌回家念给爸爸妈妈听。并把没有涂上颜色的水果图涂上颜色。

      教学反思

      1、教学设计贴*生活,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动手能力、孩子有说的机会,有想象的空间会)

      2、教学设计儿童化,游戏贯穿课堂,激发孩子的学*兴趣。

      3、由于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偏重于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在第二环节花的时间较多,因此在涂色的环节没有在课堂上完成。

      活动设计背景

      我设计的这个活动是小班上学期的英语活动,对于小班年龄段的幼儿来说,英语是个新鲜事物,他们对此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喜欢英语单词、律动、儿歌……认识新的英语单词是他们值得骄傲的事情之一。

      活动目标

      1、了解几种常见水果名称,愿意模仿和学说单词“apple”、“banana”、“pear”、“orange”。

      2、初步理解句子“I like apples”。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读单词“apple”、“banana”、“pear”、“orange”。

      难点:理解句型I like…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挂图、大小单词卡、点读笔;水果(苹果、香蕉、梨、橘子)、布袋。

      环境准备:将装有4种水果的小单词卡分别放在幼儿椅子下。

      活动过程

      一、Warming—up(热身活动)

      教师和幼儿一起表演歌曲Hello,并相互问好。

      二、Presentation(内容呈现)

      1、教师拿出装有水果的布袋,让幼儿伸手到布袋里摸一摸,再闻一闻,猜猜口袋里装的是什么。

      2、请幼儿将水果从布袋里拿出来,教师用英语逐一介绍“Apple,apple,It’s an apple。”

      其他水果方法同上。

      3、教师出示挂图,用点读笔点读挂图上的单词,引导幼儿跟读。

    [阅读全文]...

2022-10-09 00:00:00
  • 小班语言《认识水果》教案3篇

  • 教案,小班
  •   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感官分辨不同的水果。

      2.在活动中感受分享的快乐。

      3.初步理解“光滑”和“粗糙”的意思。

      活动准备:

      布袋、柿子、香蕉、苹果、弥猴桃等

      活动情况记录:

      请小朋友用手摸出布袋子里的水果,并猜一猜是什么水果。请幼儿拿出来看一看自己猜的对不对。由此引导幼儿认识各种水果。

      老师问:“除了用眼睛看,用手摸,还能用什么方法分辨出是什么水果呢?”幼儿说出:“用嘴尝一尝”、“用鼻子闻一闻”等方法。

      请幼儿分别摸苹果和弥猴桃,说一说感觉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说出“光滑的”“粗糙的”。针对“光滑”和“粗糙”让幼儿充分感受和表达。

      组织幼儿唱《吃水果》的歌曲,引导幼儿多吃水果,吃各种各样的水果。

      活动目标:

      1、巩固认识多种水果的名称及外形特征。

      2、积极参与游戏活动,体验活动的新奇、愉悦。

      3、养成喜欢吃水果的好*惯,了解水果的多种吃法。

      4、引导幼儿积极与水果互动,体验乐趣。

      活动准备:

      1、柚子、猕猴桃、苹果、石榴、桔子、火龙果、香蕉等各类水果。

      2、自制"水果魔箱",配乐,配班老师,礼物包,水果刀,盘子。

      活动过程:

      一、猜谜引出"我喜欢的水果"(实物)。

      1、出示装满各类水果的"礼物包",激发幼儿对认识水果的兴趣。

      师:你们猜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礼物,里面会有什么呢?那我们来猜猜看,请它们出来吧!

      2、出示各类水果,教师用语言激发幼儿的兴趣。

      出示香蕉,师:哎呀,它今天第一次来到这,有点难为情了,它只出来了一点点,是什么呀?(请幼儿回答,并引导幼儿说出香蕉的特征)

      师:那我们就请它出来吧,1、2、3哇,真的是香蕉,你们猜对啦!

      总结:香蕉是弯弯的,黄黄的,像一个月亮。

      3、用以上同样的方法把桔子请出来。

      4、打开"礼物包",让幼儿认识多种水果,说出其特征。

      二、比轻重(实物)。

      比较苹果与柚子的重量,师:请小朋友说说是苹果重还是柚子重,我们来用手感觉一下。(教师把柚子抛到每位幼儿手上,让孩子用手去感觉它的重量)

      三、水果排排队,认识水果的种类(PPT)。

      师:现在水果已经排成一个长长的队伍,数一数有几种水果。(教师引导幼儿注意观察)

      四、游戏:谁不见啦(实物)

      玩法:教师从水果里拿走一到两种水果,让幼儿猜什么水果不见了。

      师:现在,水果宝宝要跟我们玩游戏,它们要考考你们,让你们猜猜谁不见啦。

      五、出示"水果魔箱",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实物)。

      1、师:水果宝宝们去了一个很神秘的地方,你们想知道吗?

      2、配合可爱的音乐声"水果魔箱"出来了。

      师:咦,是谁呀,它怎么在动啊?你们觉得它想什么?(幼儿回答)

      师:让我来问问看。请问你是谁啊?

      3、与"魔箱"玩游戏

      玩法:叫出什么水果就出来什么水果,要求幼儿叫声要一致。

      魔箱:大家好,我是水果魔箱。

      师:今天水果魔箱也要来和我们玩游戏啦,你们高兴吧!那我们的水果宝宝也在里面吗?(是)

      师:那我们把它们叫出来吧!苹果,苹果,快出来。桔子,桔子快出来……

      六、认识火龙果(PPT)。

      出示火龙果,认识其特征。

      师:你们看,谁这么调皮在箱子上面一跳一跳的?幼儿回答

      师:那我们让它在箱子边休息一会吧!教师介绍火龙果的特征。

      七、结束活动。

    [阅读全文]...

2022-03-17 03:16:00
  • 幼儿园教案《认识水果》5篇

  •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知道秋天,认识了解一些秋天的水果,知道秋天是个收获、果子成熟的季节。

      2、引导幼儿了解和认识苹果、猕猴桃等水果的相关知识。

      3、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喜欢科学活动,主动观察和探索水果的相关知识,并且乐于分享。

      二、活动准备

      1、教学课件

      2、儿歌《秋天果子多》

      3、苹果、猕猴桃、梨子、句子等常见水果

      4、画纸和彩笔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教学课件,进入课件芝麻环节,通过听儿歌进入今天活动主题。

      (1)教师播放儿歌《秋天果子多》,说说儿歌中描述了哪些水果?

      (2)教师引导幼儿仿照儿歌中的词语或句子描述自己知道的水果。

      2、教师出示教学课件,进入科学探索环节,引导幼儿了解有关苹果、猕猴桃的科普知识。

      (1)请幼儿欣赏图片中苹果和猕猴桃的花,了解过时的形成过程。

      解答部分:水果宝宝们只有先开出花,才能结出味道鲜美的果实。当然,这个过程离不开小蜜蜂授粉。

      (2)请幼儿继续观看苹果和猕猴桃的果实图片,说说自己对这两种水果的认识。

      解答部分:很多水果在没成熟之前,颜色和我们吃时的颜色也许会不一样,就像苹果在没成熟之前就是青色的,成熟后的苹果是红色、深红,或者带黄色。猕猴桃没成熟之前皮是绿褐色,成熟后是带红褐色,而且表面还有一层浓密的绒毛,皮软,剥皮后即可食用。

      3、教师出示真实的苹果和猕猴桃水果,并向幼儿切开展示,引导幼儿从外形特点、果肉颜色、种子颜色等进行观察和理解。

      (1)苹果外观圆圆的,红红的,表面光滑,闻起来很香。切开苹果后果肉偏米白色,中间还有苹果核,苹果的种子是黑色的。

      (2)猕猴桃外形就像是一个椭圆形,摸起来软软的,表皮还有一层浓密的绒毛,切开后果肉是绿色的,有黑色和黄色的种子在果肉上,猕猴桃的中心部分呈淡黄色,偏硬,可以食用,食用时除去皮,果肉丰富,味道鲜美。

      (3)教师出示梨子、橘子等常见水果,请幼儿自由观察,并小心切开,看看水果内部。

      (4)教师鼓励幼儿自由组织语言对两种水果进行总结发言,教师另补充。

      4、教师组织幼儿继续回归课件,进入课件快乐探索环节,请幼儿欣赏水果的.图片。

      (1)请看看图片中的水果,你们都认识吗?你最喜欢什么水果?把你喜欢和认识的水果向大家分享一下吧!

      (2)教师请幼儿将自己感兴趣的水果画出来,可以选择课件中展示的水果,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画出自己看到的、吃过的水果都可以。

      四、活动延伸

      1、教师带领幼儿在美工区展开绘画,展示并点评。

      2、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带回家,和爸爸妈妈认识一下身边的水果宝宝。

      五、资料库

      儿歌:葡萄娃娃

      葡萄娃娃

      葡萄园,撘扶梯,葡萄娃娃真欢喜。

      你也爬,我也爬,一级一级爬扶梯。

      爬到高处相互瞧,脸儿憋得红又紫。

      一、教学目的

      1、认识和熟悉三种常见的水果,能够说出它们的名字;

      2、通过课堂的学*能够表达出“我最爱吃的水果是XX”的句子;

      3、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对话交流。

      二、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否通过图片辨认不同种水果,表达出“我最爱吃的水果是XX”的句子。

      三、学情分析

      一年级三班学生在言语沟通板块可以分为3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言语表达能力和认知能力,吐字相对清楚,能够进行简单的对话。第二层次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言语表达能力和认知能力,但吐字不清楚。第三层次的学生有一定的认知能力,但无言语能力,只能发出一些“嗯啊”的声音,他们更多的是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设计这堂课主要是以水果为主题,通过选取学校生活中常见的四种不同的水果作为学*素材,引导学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和辨认水果,表达出自己喜欢的水果,并且能够在课堂中与老师、同学进行简单的交流。

      四、教学准备

      制作ppt,水果图片,相关视频,奖品

      五、教学过程

      1、组织课堂

      师:上课铃声响了,请同学们坐好!

      师:看谁坐得最端正!

      师:好的,同学们请起立!同学们早上好!

      生:老师早上好!

    [阅读全文]...

2022-02-07 19:2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