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的篱落疏疏

关于古诗的篱落疏疏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的篱落疏疏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的篱落疏疏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古诗的篱落疏疏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02) 语录(3) 说说(83) 名言(496) 诗词(93) 祝福(1k+) 心语(65)

  • 诗名含有疏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疏字的诗词

  • 蝶恋花·雨霰疏疏经泼火

    苏轼〔宋代〕

    雨霰疏疏经泼火。巷陌秋千,犹未清明过。杏子梢头香蕾破。淡红褪白胭脂涴。

    苦被多情相折挫。病绪厌厌,浑似年时个。绕遍回廊还独坐。月笼云暗重门锁。

    秋蕊香·帘幕疏疏风透

    张耒〔宋代〕

    帘幕疏疏风透。一线香飘金兽。朱阑倚遍黄昏后。廊上月华如昼。

    别离滋味浓于酒。著人瘦。此情不及墙东柳。春色年年如旧。(墙东 一作:东墙)

    凤栖梧·衰柳疏疏苔满地

    王庭筠〔元代〕

    衰柳疏疏苔满地。十二阑干,故国三千里。南去北来人老矣。短亭依旧残阳里。

    紫蟹黄柑真解事。似倩西风、劝我归欤未。王粲登临寥落际。雁飞不断天连水。

    题尚仲良画鹭卷沧江雨疏疏,翻飞一春锄。

    张以宁〔明代〕

    老树如人立,欲下意踌躇。明年柳条长,遮汝行捕鱼。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宋代〕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谏太宗十思疏

    魏征〔唐代〕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思国之理 一作:思国之治)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胡越 一作:吴越)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想谗邪 一作:惧谗邪;弘兹 一作:宏兹;在君 一作:君臣)

    望海潮·梅英疏淡

    秦观〔宋代〕

    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金谷俊游,铜驼巷陌,新晴细履*沙。长记误随车。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

    西园夜饮鸣笳。有华灯碍月,飞盖妨花。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是事堪嗟。烟暝酒旗斜。但倚楼极目,时见栖鸦。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

    去者日以疏

    佚名〔两汉〕

    去者日以疏,来者日以亲。

    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

    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

    白杨多悲风,萧萧愁**。

    思还故里闾,欲归道无因。

    南歌子·疏雨池塘见

    贺铸〔宋代〕

    疏雨池塘见,微风襟袖知。阴阴夏木啭黄鹂,何处飞来白鹭立移时。

    易醉扶头酒,难逢敌手棋。日长偏与睡相宜,睡起芭蕉叶上自题诗。

    论贵粟疏

    晁错〔两汉〕

      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为开其资财之道也。故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而国亡捐瘠者,以畜积多而备先具也。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加以亡天灾数年之水旱,而畜积未及者,何也?地有遗利,民有余力,生谷之土未尽垦,山泽之利未尽出也,游食之民未尽归农也。

      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备水旱, 故民可得而有也。

      民者,在上所以牧之,趋利如水走下,四方无择也。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然而众贵之者,以上用之故也。其为物轻微易藏,在于把握,可以周海内而无饥寒之患。此令臣轻背其主,而民易去其乡,盗贼有所劝,亡逃者得轻资也。粟米布帛生于地,长于时,聚于力,非可一日成也。数石之重,中人弗胜,不为奸邪所利;一日弗得而饥寒至。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署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无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当具有者半贾而卖,无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而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无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千里游遨,冠盖相望,乘坚策肥,履丝曳缟。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上下相反,好恶乖迕,而欲国富法立,不可得也。

      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今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如此,富人有爵,农民有钱,粟有所渫。夫能入粟以受爵,皆有余者也。取于有余,以供上用,则贫民之赋可损,所谓损有余、补不足,令出而民利者也。顺于民心,所补者三: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曰劝农功。今令民有车骑马一匹者,复卒三人。车骑者,天下武备也,故为复卒。神农之教曰:“有石城十仞,汤池百步,带甲百万,而无粟,弗能守也。”以是观之,粟者,王者大用,政之本务。令民入粟受爵,至五大夫以上,乃复一人耳,此其与骑马之功相去远矣。爵者,上之所擅,出于口而无穷;粟者,民之所种,生于地而不乏。夫得高爵也免罪,人之所甚欲也。使天下人入粟于边,以受爵免罪,不过三岁,塞下之粟必多矣。

      陛下幸使天下入粟塞下以拜爵,甚大惠也。窃窃恐塞卒之食不足用大渫天下粟。边食足以支五岁,可令入粟郡县矣;足支一岁以上,可时赦,勿收农民租。如此,德泽加于万民,民俞勤农。时有军役,若遭水旱,民不困乏,天下安宁;岁孰且美,*大富乐矣。

    [阅读全文]...

2022-04-28 06:38:46
  • 篱落疏疏优美句子

  • 优美
  • 篱落疏疏一径深古诗题目是什么

    谁写的

    把古诗完整写出来

    《宿新市徐公店》 作者:杨万里(宋代诗人)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篱落疏疏一径深的下一句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来自 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全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篱落疏疏一径深径:小路。

    诗句意思: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

    愿对你有所帮助

    想把自己最喜欢的原因写下来的话,就是把这两句诗翻译过来就可以写出了当时景物的好看。

    宿新市徐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阴。

    儿童急走追,菜花无处寻。

    宿建德江[注释]1.新市徐公店:地名。

    2.篱落:篱笆。

    3.径:小路。

    4.阴:树叶茂盛浓密。

    5.急走:奔跑着。

    [简析]这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诗歌,它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儿童扑蝶图。

    头两句“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点出儿童捕蝶的背景。

    这儿有一道稀疏的篱笆和一条幽深的小路。

    篱笆旁还有几棵树,花瓣从枝头纷纷飘落,嫩叶还未成阴。

    篱笆和小路,点明这是农村;“花落未成阴”和结句中的“菜花”都说明这是暮春季节。

    后两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将彩笔转入画面的中心,描绘儿童捕蝶的欢乐场面。

    “急走”、“追”是快速奔跑追逐的意思。

    这两个动词十分形象贴切,将儿童的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维妙维肖,跃然纸上。

    而“飞入菜花无处寻”则将活动的镜头突然转为静止。

    “无处寻”三字给读者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仿佛我们面前又浮现出一个面对一片金黄菜花搔首踟蹰、不知所措的儿童。

    这首诗运用白描手法,*易自然,形象鲜明。

    杨万里为官清廉,曾遭奸相嫉恨,被罢官后长期村居,对农村生活十分熟悉,描写自然真切感人,别有风趣。

    描述的是篱笆稀疏人烟少眼前是一条长长的小路景色,径是路的意思

    宿新市徐公店【作者】杨万里 【朝代】宋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和显然是宋朝,还是南宋。

    [阅读全文]...

2022-07-28 02:01:03
  • 古诗十九首·去者日以疏

  •   《古诗十九首·去者日以疏》

      去者日以疏,来者日以亲。

      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

      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

      白扬多悲风,萧萧愁*。

      思归故里闾,欲归道无因。

      赏析:

      这是《古诗十九首》的第十四首。从题材范围、艺术境界以至语言风格看来,有些*似第十三首《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是出于游子所作。由于路出城郊,看到墟墓,有感于世路艰难、人生如寄,在死生大限的问题上,愤激地抒发了世乱怀归而不可得的怆痛这感。

      《古诗十九首》虽说不是出于一个作者之手,但这些诗篇却都植根于东汉末年大动乱的历史土壤,而具有共同的忧患意识。因为人生理想的幻灭而跌入颓废感伤的深谷的作者们,为了排遣苦闷,需要讽刺和抨击黑暗,这一个惨雾迷漫的外宇宙;而更重要的是,他们还需要对自己的内宇宙进行反思:既然人生如寄,那么人生的价值观该是如何?既然是荣枯变幻、世态无常、危机重重、祸福旦夕,那么人生的最后归宿又将是如何?

      虽说《十九首》作者未必是富于思辨的哲学家,然而极尽人间的忧患,促使他们耽于沉思,而道家的辽阔想象空间和先秦以来“名理”观念的长期孕育,多方引导他们考虑生死存亡问题,终于把对人生奥区的探索和对世路艰难的悲歌二者相拌和。这是《去者日以疏》一诗的思想特点,也是当时中下层知识分子精神状态的写照。

      当然,同是探索,同是悲歌,手法也还有不同。由于《十九首》作者的每一篇作品的思维定势不同,因而表现这一种自我反思的核心观念的建构也各有不同:有的是着意含情,有绵邈取胜;有的是一气贯注,而不以曲折见长;有的运用一层深似一层的布局而环环套紧;有的是发为挥洒的笔势,历落颠倒,表面看来,好像各自游离,而却又分明是在深层次中蕴藏着内在脉络。而《去者日以疏》这一首,就思维定势说来,则更有其异守崛起之势。请看,开头的“去者日以疏,来者日以亲”,起笔之人生高度概括,就已经笼罩全诗,和另外十八首迥然不同。另外十八首,大都是用比兴手法,由自然景物形象之表层的揭示,逐步转为景物的社会内涵的纵深掘发。这种审美心态与其艺术处理,蔚为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因而古人说,诗有了“兴”,则“诗这神理全具”(李重华《贞一斋诗话》)。确有至理。但话又说回来了,诗的得力之处并不能局限于比兴。哪怕开门见山,只要处理得好,也未尝不可成为佳作。开门见山,可以用叙事手法,如“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由“涉长道”而转入四顾茫茫,展开人生如寄的怅触;也还可以用足以笼罩全文、富于形象的哲理性警句作为序幕,那就是接下来要谈的《去者日以疏》的开头两句了。

      “去者日以疏,来者日以亲。”互为错综的这两句,既是由因而果,也是相辅相成。天地,犹如万物的逆旅;人生,犹如百代的过客,本来就短促万分,更何况又是处于那一个“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蒿里行》)的灾难重重的时代。死去的人岁月长了,印象不免由模糊而转为空虚、幻灭。新生下来的一辈,原来自己不熟悉他们,可经过一次次接触,就会印象加深。去的去了,来的来了。今日之“去”,曾有过往昔之“来”;而今日之“来”,当然也会有来日之“去”。这不仅和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所说的“昔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相似,此外也更说明一点:东汉末年以至魏晋文人,他们的心理空间的确宽广。他们喜爱对人生进行探索,对命运进行思考。按照这首诗的时间的逻辑顺序看来,作者应该是先写走出郭门,看到遍野古墓,油然怆恻,萌起了生死存亡之痛、人天廖廓之想,然后再推开一笔,发挥世事代谢、岁月无常的哲理。可是作者偏不这样写,而是猛挥其雷霆万钧之笔,乍一开头,就写下了这样苍苍莽莽、跨越古今、隐含着人世间无限悲欢离合之情的两句。从技巧上说是以虚带实,以虚涵实;从作者的思维定势说,则是在诗篇开头,已经凭宏观纵目,指向了人事代谢的流动性,从而针对这一“来”一“去”进行洞察性的观照和内窥性的反思。

      足见开头意象的如此崛起,决非偶然。说明作者在目累累邱坟时被激直的对人生的悟发有其焦灼性。作者确是为眼前图景百触目惊心。也正因为这种悟发和焦灼来自眼前的严峻生活图景以及由此而联到的、长期埋葬在诗人记忆仓库中的决象,所以这开头的涵盖性就异常广阔,气势异常充沛,思维触角轩翥不群。这正是唐代诗僧皎然说的:“诗人之思初发,取境偏高,则一首举体便高”。(《诗式》)作者出了郭门以后,其所见所想,几乎无一而不与一“去”一“来”、一生一死有关。埋葬死人的“古墓”是人生的最后归宿了,然而死人也还是难保。他们的墓被*成耕地了,墓边的松柏也被摧毁而化为禾薪。人生,连同他们的坟墓,与时日而俱逝,而新的田野,却又随岁月而俱增。面对着这样的凄凉现象,面对着那一个“时”,却又偏偏是“世积乱离”(《文心雕龙·明诗》)、大地兵戈、生民涂炭之时,诗人对眼前一“去”一“来”的鱼龙变幻,不由引起更深的体会,而愁惨也就愈甚了。既然“来者”的大难一步逼*一步,他不能不为古今代谢而沉思;既然看到和听到白扬为劲风所吹,他不能不深感白扬之“悲”从而自伤身世。历来形容悲风,都是突出其“萧萧”声。为此,诗人不由沉浸到一种悲剧美的审美心态积淀之中而深有感发,终于百感苍茫地发出惊呼:白扬多悲风,萧萧愁*!墓前墓后的东西很多,而只归结到“白扬”;但写白扬,也只是突出了“萧萧”。荆轲有“风萧萧兮易水寒”之句。借用到这里来,却既成为悲风之声,又成为象征“地下陈死人”的像白扬树的哭泣之声。死人离开世界,是“亲者日以疏”了,然而他们的悲吟分明在耳,这就是“来者日以亲”。一“疏”一“亲”,表现在古墓代谢这一典型景象对比之中,更集中的化作为白扬的萧萧声。这结果,给予诗人的感召如何,这就不用说了。清人朱筠有云:“说至此,已可搁笔”;但他却又紧接着说:“末二句一掉,生出无限曲折来。”(《古诗十九首》)确有至理。

      所谓末二句,是这样的**淡淡,但它却饱含着无限酸辛:思归故里闾,欲归道无因。表现看来,这两句好像游离开前文,确乎是朱筠说的“一掉”;介这一个大大的转折,却显示了诗歌的跳跃性,并非游离之笔,它和上文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既然人生如寄,代谢不居,一“去”一“来”中岁月消逝得如此迅速,那么长期作客的游子,则不能不为之触目惊心。唯一的希望只有是及早返回故乡,以期享受乱离中的骨肉团圆之乐。这时,老人该尚未因尽死而疏,而过去未曾见过的新生后辈,又复得以亲*,这将是无比美好的。不过,引人怆痛的是欲归不得,故障重重。这些故障尽管没有细说,而只是一笔带过,化为饱含着无限酸辛的二字:“无因”!但,这位凝神地谛视着满眼丘坟,冥索人生的反思自我的诗人,他的前途茫茫是可以想见的。

      他只有让幻想委于空虚,把归心抛却在缥缈难凭的宇宙大荒之中。而与此同时,他也只有让长期生活无限延续下去,让还乡梦日日向枕边萦绕,让客中新岁月,一天天向自己逼来。

      在古今代谢这一个莽莽苍苍和流动不居的世界中,诗人的遭际是渺小的,然而诗人的心理时空却又非常辽阔。他把长期的游子生涯放在一“去”一“来”的时间顺流中,把异乡的“郭门”和故乡的“里闾”放在两个空间的对流中;而更重要的,则是宇宙的代谢引起他主观和悟解,而诗人的焦灼又加深了景物的愁惨气氛中,耸立着一位耽于沉思的、净化了和升华了的悲剧性格的佚名诗人。就这一点说,又可以看做心灵与现实的交流。

      顺流,对流,交注,一切都表明这首古诗作者,他有着炯炯双眸。他不止是“直视”丘坟,他面向的是茫茫宇宙中的奥区。他怀着愤激和焦灼的心情,进行观照和冥索。

    [阅读全文]...

2022-05-15 10:10:03
  • 日长篱落无人过的诗句下一句

  • 知识,学*,文学
  • 日长篱落无人过的诗句下一句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大家对诗句都不陌生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日长篱落无人过的诗句下一句,欢迎大家分享。

      日长篱落无人过的下一句是:

      惟有蜻蜓蛱蝶飞。

      原句是: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意思是: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这句话出自出自宋代诗人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原文如下: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诗词注释】

      1、杂兴:各种兴致。

      2、耘田:除去田里的杂草。

      3、绩麻:把麻搓成线。

      4、未解:不懂。

      5、供:从事。

      6、傍:靠*。

      【诗词翻译】

      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

      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诗词赏析】

      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前两句写出梅黄杏肥,麦白菜稀,色彩鲜丽。诗的第三句,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最后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后两句写出昼长人稀,蜓飞蝶舞,以动衬静。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

      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国,不畏艰辛,不辱使命,还朝后除中书舍人。乾道七年(1171年),出知静江府。淳熙二年(1175年),受任敷文阁待制、四川制置使。淳熙五年(1178年),拜参知政事,仅两月,被劾罢。晚年退居石湖,加资政殿大学士。绍熙四年(1193年)卒,年六十八,追赠五官,后加赠少师、崇国公,谥号文穆[3-4],后世遂称其为“范文穆”。

      范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诗。他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中、晚唐诗,继承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其作品在南宋末年即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到清初影响更大,有“家剑南而户石湖”的说法。著有《石湖集》、《揽辔录》、《吴船录》、《吴郡志》、《桂海虞衡志》等。

    [阅读全文]...

2022-03-15 12:01:04
  • 关于疏星的诗句

  • 淡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苏轼《上元侍宴》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苏轼《洞仙歌·冰肌玉骨》

    疏星淡月秋千院,愁云恨雨芙蓉面。——张可久《塞鸿秋·春情》

    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张元干《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

    一川淡月疏星,浣纱人影娉婷。——辛弃疾《清*乐·博山道中即事》

    苍苍低月半遥城,落落疏星满太清。——储光羲《同张侍御宴北楼》

    中有一人长眉青,炯如微云淡疏星。——苏轼《芙蓉城》

    中有一人长眉青,炯如微云淡疏星。——苏轼《芙蓉城》

    月浪冲天天宇湿,凉蟾落尽疏星入。——李商隐《燕台四首·秋》

    )谷中暗水响泷泷,岭上疏星明煜煜。——苏轼《二十七日自阳*至斜谷宿于南山中蟠龙寺》

    既从天汉掩疏星,亦与君王代银烛。——屠隆《长安明月篇》

    朝来骤雨郁烦蒸,晚见疏星挂汉青。——苏泂《四月二十四日喜雨次振之韵》

    乔树拂疏星,霜飞月将落。——刘基《过东昌有感》

    银汉斜横北斗淡,明月碧玉疏星联。——李廌《汝州王学士射弓行》

    玉炉夜久香云销,起视疏星半明灭。——庞嵩《旋鹤亭》

    聚处无常散即休,疏星漙露水西头。——成鹫《荷珠》

    此夜疏星江泪湿,敌将一一弯弓入。——员兴宗《歌两淮》

    [阅读全文]...

2022-06-02 00:52:33
  • 2019伤感签名 骨子里的难过却也逃不过现实的篱落

  • 伤感,难过,故事
  •   1、色彩,淡淡的就好,深了会褪色;生活,简单就好,复杂了会变质

      2、曾在心里刻下那个人的名字,却一直忘了擦去

      3、现在我学会了顺其自然, 不想再挽留什么, 我相信该在的不会走

      4、我要的不是生命的长度,是生命的宽度

      5、不要打扰有关于与他的梦,我真的一直都在珍惜

      6、把思念藏在心间,任季风渐瘦了容颜。

      7、我真为我那颗千疮百孔被抛弃过被刺穿过却依然鲜活跳动的心感到骄傲

      8、你不联系我我也不联系你,我们就这样淡了

      9、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拼命的自己。

      10、最伤心的话不是'没爱过或不爱了’而是'真的很爱很爱过‘

      11、对你所有的心思都变成了嘲讽,爱过的人已离我远去

      12、我无论如何都要爱你,这是我的宿命

      13、骨子里的难过却也逃不过现实的篱落

      14、其实我并没有多么喜欢你我只是放不下我曾经认真对待的回忆.

      15、不要太过于依赖一个人,因为,就算影子,也会在黑暗时离开

      16、每个人都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悲伤,不想跟他人提起

      17、一遍一遍的翻着列表,却发现其实并没有几个能联系的人

      18、对我来说,钱比男人更有吸引力,因为钱不会背叛我。

      19、什么狗屁相似三角形老子说它相似就相似还证明个毛线

      20、你始终无法读懂,我那仅剩躯壳的心还如此的痛

      21、若想到人生的虚无苦短,很多事就没有了计较的必要.

      22、别告诉别人你今天难受过,什么也别对别人说,因为说了也没有用 。-

      23、我想拥有一个拿什么也换不走的知心朋友和一个经得起任何诱惑的亲密爱人!

      24、人是不是都这么犯贱,分手了以后还如此的想念

      25、以前是拿心珍惜你。现在是拿命珍惜你,

      26、重启爱情可以去除感情上的死机,却删除不了硬盘上残留的记忆。

      27、总有那么一个人,让你笑的最开心。哭的最伤心

      28、都怪我们太年轻,不理解爱的方式

      29、这个世界太肮脏,脏的我有点喘不了气

      30、有些爱情反复无常,需要小心管理

      31、彼此相爱就是幸福,如此简单如此难。

      32、我们相识在雨季,相知相恋相爱在雨季,相忘在雨季,你说你最喜欢的季节是雨季,又到一年雨季

      33、我以为还会再次遇见你,所以一直在原地等待

      34、如果一个男人真的爱你,他会千方百计的让你开心快乐

      35、无聊的最高境界,开着电脑,按着手机,嚼着零食,望着电视。

      36、呐誰,不知道如何爱你,看着你是我唯一的方式。

      37、想笑笑不出,想哭哭不出,想忘忘不了,想爱不能爱

      38、我是一个喜欢安静的人,我身边最不缺的就是热闹,我是孤独患者]

      39、别总是割我一刀,又跑来给我擦血敷药。 我承受不了。

      40、我最怕在我想要放弃的时候你又对我微笑

      41、有时候,我们必须闭上嘴,放下骄傲,承认是自己错了。这不是认输,而是成长。

      42、我喜欢在睡觉时候闭上眼睛想些不可能实现的事

      43、我千不该万不该最不该的就是在不懂爱的年纪爱上了你。

      44、我现在好痛苦好难过,真的

      45、真的对我失望了吗?一点点挽留的余地都没有了

      46、如果没有找到爱的感觉,我就这么孤独终老吧~

      47、面对爱情不要逞强,该放下的都放下

      48、我独自走在寂寞的长街,回忆一幕幕重演

      49、姑娘别信别等别哭别念别梦别想别忆别说别疼别回别愁别爱记住那只是梦别多情

      50、去***个比的我说喜欢你就是喜欢你,不喜欢你就是不喜欢你,你听着就行了不用言论

      51、无所谓的爱情。就要无所谓的态度来对待。

    [阅读全文]...

2022-07-19 01:21:10
  • 稀疏怎样造句

  •   稀疏是指不稠密的意思。大家对稀疏的造句的了解有多少?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稀疏怎样造句,供大家阅读!

      1.乐观:爷爷是一位慈祥的老人。苍白稀疏的头发整齐地贴在他的两鬓上方。别看爷爷戴着老花镜,他看你时那眼光可有神采了。爷爷的脸上总是带着微笑,好像有说不尽的快乐。

      2.做法:将冬瓜子仁、桃仁晒乾后磨成细粉,参与过量蜂蜜混合成稀疏的膏状。

      3.这一日一夜的大雪终于停住了,风吹云散,红日西坠,千山万壑一片银装,天色将晚的时候,山间稀稀疏疏的村落中,早已是家家闭门上栓,盏盏灯火点缀其间。

      4.忽然没电了,四周一片漆黑,父亲点灯的时候,第一次发现父亲曾经浓密的黑发里,竟然多了好多根白发,也稀疏了不少。

      5.我的外婆今年六十六了,头发花白,额头上却没有什么皱纹,眉毛稀疏,两眼有神,只是眼睑下不少老年斑。因为身体不太好,动作迟滞,但是脾气有点急,说话声音有点大,我可有点“怕”她……

      6.岁月的坎坷使他过早地衰老,稀疏的头发已经花白,就像被霜染过的枯草。

      7.他弯下身去望着沿墙稀稀疏疏地长着的一排留兰香。

      8.浅灰色立领风衣,黑西裤、黑皮鞋,稀疏的花白头发光打理得溜光水滑,左手无名指上戴着一枚颜色黯淡的戒指,看背影似曾相识……

      9.透过稀疏的树木缝隙,山腰哨卡壁垒森严。

      10.一丛稀疏而干枯的头发,像小鸭的绒毛点缀在头顶上。

      1.小草喜爱春天温润的呼吸,喜爱土地温柔的怀抱,喜爱雨点稀疏的轻抚。

      2.他稀疏的长发在风中显得凌乱,而此时,天上的那片云也被同一阵风吹得东零西落。

      3.稀疏的灯光下,府南河在我们身边转了个弯,无言东流,这条被成都人视为母亲的河流,淹没了人间一切悲欢聚散,回合了亿万个陈重赵悦们的欢笑和泪水,浩浩荡荡流进大海,就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过。

      4.半轮冷月在几片稀疏的云丝中浮动着。

      5.心如大地。一盏盏稀疏的明灯高高伫立在旷野。路人看得到被照亮的一朵朵光亮,而光与光之间的黑暗,路人永不得知。

      6.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离散障板稀疏圆柱基阵.

      7.这里与波弗特海接壤,偏远荒凉的地带稀疏地散落着几座小村庄。

      8.相反地,用户邮件文件稀疏地分布在集群内的部分服务器中。

      9.结果:豁痰祛瘀颗粒能降低糖尿病大鼠升高的血糖,减轻糖尿病大鼠早期耳蜗基底膜、血管纹增厚程度,使稀疏的螺旋神经节细胞变致密。

      10.愿以自己渺小而卑微的力量,去对抗这稀疏寻常的命运。

      11.经实测资料验证,笔者提出的模型在拟合光皮桦种群自然稀疏过程中,均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12.高阶矩阵运算和存储量都特别大,为了减少运算和存储量,本文讨论了稀疏矩阵、单位矩阵、对称矩阵的存储方法。

      13.第二,中心城区“空心化”与郊区“稀疏化”并存,都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14.她有一头稀疏蓬乱的褐发,长着大板牙,对教材上的内容烂熟于心。

      15.该算法既利用了节点导纳矩阵的对角优势,又充分利用了稀疏结构的对称性。

      16.针对语音信号的弱稀疏性,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混合矩阵估计的欠定语音盲分离方法。

      17.低沉,铁灰色的天空夹杂着稀疏的雾气,呈现出朦朦胧胧的亮光。

      18.与危险性远不及斯波坎市炸弹阴谋、发生在早些时间的曼哈顿时代广场的爆炸未遂事件相比,后者被给予大肆的报道,而前者却在报章上稀疏可见。

      19.他外貌讨人喜欢,但带有倦色,稀疏的黄头发,亮亮的眼睛,中年人微凸的肚子。

      20.在模仿自然环境的方式下,人参被稀疏地种植在森林里。

      1.这个人头发稀疏,门牙已经脱落,脸色很好,身材虽不太高,肩膀和胳膊却很结实,整整齐齐地穿着一身已经陈旧的黑色西装。

      2.台上报告有气无力,台下掌声稀稀疏疏。

      3.一扇小窗,可以看到外面的世界,白日里,偶有稀疏香客,斑驳阳光;夜晚,就只是清风朗月,数点流萤。

      4.目的为在除皱术中尽可能减少斑状脱发、头发稀疏和头皮痂下愈合等并发症的发生,探讨一种新的除皱术式。

      5.本文讨论了经编衬纬稀疏网眼花式纱线装饰布的性能要求和织物结构,并介绍了典型产品的设计与生产。

      6.这棵被命运抛弃的小树,虽开得瘦小,开得稀疏。但毕竟没有辜负春天,春天也没有辜负它。

      7.数值结果表明,由于使用了内观法结合多波前法解非对称稀疏矩阵,大大减少了计算时间。

      8.模拟野外法,就是将种子稀疏地种在森林。

      9.该方法用许多局部相关的同相轴来达到地震记录稀疏表示的目的,提高了偏移效率。

      10.他的脑袋大而丑,头发灰白稀疏,土色的皮肤.

      11.傍晚时,他顺着一条小河走去,由于含着石灰而变成乳白色的河水从稀疏的灯心草丛里流过去。

      12.慢性病猪通常有局部脱毛,特点是鬃毛变稀疏.

      13.同时在目标函数中引入固定系数分量方差项,保证了图像最小重构误差和稀疏性惩罚函数之间的*衡。

      14.提出并设计了一种用于高维稀疏相似矩阵的文本聚类算法。

      15.采用非等距稀疏直线阵,阵元之间的间距任意,不受半波长的限制。

      16.埃克森上校双手在他稀疏的头发上梳过,从桌子上的瓶子里给自己倒了一杯水。

      17.他正隔着湖面,透过几株稀疏的椰子树,眺望着“娶西瓦”号的船帆.

      18.更为重要的是,它允许每个设备拥有独立的IP地址,允许路由表变得十分稀疏。

      19.叶子上也有细小的锯齿,花茎上的刺很稀疏、很大,老茎是灰色的。

      20.小心地处理这些稀疏矩阵将会结省下巨大的计算成本与记忆体配置.

    [阅读全文]...

2022-06-07 07:04:44
  • 顾城《树枝的疏忽》

  • 顾城
  • 顾城《树枝的疏忽》

      顾城总是给予我们这样的一种感觉,那就是他活在自己一个人的城堡里。所以他浪漫又决然。而他的作品也备受人们的关注和喜爱。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顾城《树枝的疏忽》,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原文

      我喜古诗,不因文学史,不因人们的仰望,而在它的美丽,文字清简明润,如玉如天,在于它显示出的*哲思,那一无言就在眼前,若张九龄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诗如禅,如顿悟——骤然风动云散,黑暗退隐,你看见万物万象,明媚自如。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气象柔和空阔;红豆生于南国,红豆生出南国,色空互化,得真意而得光明。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诗人相合于无形的造物本身,望树望山望月望水,凝望中自身也在幻化。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意味尽在神会,恰如释迦拿起一枝花而微笑。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诗人在一片化境中,有时更愿意回味为人的经验——“今夜谁家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这种解脱没有一丝对人世的轻蔑,反而更亲*了生活本身,似乎也传达出了释迦何以与人说法的秘密。

      当然唐宋诗词并非一片静水,其中也有直流千尺,烽火三月,胡天飞雪的动荡,也有举杯邀月,分麾下炙,西窗剪烛的风情,也有凄凄惨惨戚戚的悲哀,或衢州人食人的大呼,但在这一切之中,你都可以感到那个明丽生动的主线,那个依据,就像播下万壑水声的无声冰雪。多姿多态的希腊神像也曾透出同一寂静。

      生逢末世的李煜,似同中古诗人相悖,虽也知佛,更多却在女子中间,只是受了惊吓,才退进自己明艳的梦里。这种方式多少有点天真烂漫,他不作如是达观,涂抺*在眼前的生死,反而移情于梦,做了一个“流水落花”之后的——“天上人间”。

      这种任性,李煜死后,便失了踪影。至*代,诗的无言索性成了多言怪异的趣话,长篇小品,瀚瀚可观,实际上却是回到无可奈何的感喟中去了。这种情境一直延续到《红楼梦》的出现。

      *有两次人间天国,陶渊明做了个人物模糊的桃花源,另一次是曹雪芹做的红楼梦中的大观园。大观园洞开一扇,就补足了*代诗中的无灵缺欠,人们才知道,那无处不在的春江明月,已化作清洁的女儿世界了。

      我看见月亮又落进盆里了,就小心地端进屋子,结果月亮没有了,换成了灯。我试了很多很多次,终于感到了厌倦,不是对失去,而是对获得。这时心里倒常常出现了月亮。

      从来就不乏奔月、盗火的人,说明有一个一直的黑暗——恰如“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恰如飞蛾扑火,他们的感人不是因为他们的成功,而是因为他们绝望努力的本身成为一个瞬间的永恒光明。

      希腊有一个寓言,说一个男孩爱上了自己的影子,最后变成了水仙花。面对*悠远的诗境,我看不见时间、评注、那么多黯淡繁琐的生活,只看见那片光自在圆满。

      我唯一的所得是静静看着,而不去捕捞它们。

      树枝因疏忽

      使我得见月

      而月不见我

      亦不见树枝

      扩展:《树枝的疏忽》读书笔记

      我喜欢顾城,不仅仅因为他的传奇人生,更因为他在*文学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他早期的`诗歌有孩子般的纯稚风格、梦幻情绪,用直觉和印象式的语句来咏唱童话般的少年生活,使其成为“朦胧诗”的主要代表人物。其《一代人》中的一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成为*新诗的经典名句。后期隐居激流岛,1993年10月8日在其新西兰寓所因婚变杀死妻子谢烨后自杀,一颗文学巨星就这样陨落了。

      今天,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拜读顾城的《树枝的疏忽》,读着读着,我的眼眶不觉湿润了,就像诗人北岛的诗歌和散文让人着迷一样,顾城的散文也有着不同于任何作家的令人惊艳的魅力。在这篇短小精悍的散文中,作者对*古典诗词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述,感触颇深,“诗如禅,如顿悟”。 他既写了“唐宋诗词中的一片静水”,也写了其中“直流千尺,烽火三月,胡天飞雪的动荡”。在他的笔下,唐宋诗词就如“多姿多态的希腊神像也曾透出同一寂静”,无怪乎我们百读不厌,流连于唐宋诗词“沉醉不知归路”。

      面对生逢末世的南唐君主李煜,我们多会褒贬不一,常作为茶余饭后的笑料,为他的“女儿性”,为他的“不君主样”。 顾城对他的生活方式评价一语中的:“这种方式多少有点天真烂漫,移情于梦,做了一个‘流水落花’之后的‘天上人间’。”不管怎么说,李煜在*诗词史上仍然留下了多彩的一笔,不管这一笔描绘出的颜色如何。

      此时,作者话锋一转,又有南唐诗人李煜想到了晋代的陶渊明和清朝的曹雪芹:“*有两次人间天国,陶渊明做了个人物模糊的桃花源,曹雪芹做了个《红楼梦》中的大观园。”

      但在作者眼里,追求光明的人随处可见:“从来就不乏奔月、盗火的人,因为它们绝望努力的本身成为一个瞬间的永恒光明。”作者仍然在为光明而歌,为自由而歌。

      我们为顾城对*文学史的贡献而拍手叫绝!

      对于顾城的为人处事,我真的不想多说,也许正如大多数人所说,顾城真的就是这样给人一种“活在自己一个人的城堡里”的感觉。不过,真的,对于我们,顾城已经成了一段永远的回忆,一段永远的神话……我常常自问:“如果顾城还活着,那会是什么样子呢?”

    [阅读全文]...

2022-07-20 05:31:56
  • 如梦令古诗意思解释(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赏析和注释)

  • 解释
  •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著名女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美称。在词的理论方面提出“别是一家”之说。以至于大部分人提及“如梦令”,第一时间就想到李清照这首词。诗人性情豁达,所以昨夜饮酒过量,直到第二天早上酒力还未完全消退。但是诗人为何要昨天晚上醉酒呢?不妨理解为因为惜花,怕见到花落而纵情于酒。即便如此,早上酒醒之后诗人所关心的第一件事仍然还是花。赶紧问自己的侍女海棠花如何了。经历了昨晚的风雨之后,肯定有所损伤吧?诗人爱花惜花,所以即便侍女回答的是“海棠依旧”,但诗人内心清楚,花朵应该凋谢了许多,叶子应该变绿了不少。

    [阅读全文]...

2022-01-14 21:53:06
  • 张耒《秋蕊香帘幕疏疏风透》赏析

  •   原文

      帘幕疏疏风透。一线香飘金兽。朱阑倚遍黄昏后。廊上月华如昼。

      别离滋味浓于酒。着人瘦。此情不及墙东柳。春色年年如旧。

      参考翻译

      户外的风吹进疏帘,香炉里飘起一线香烟。黄昏后倚遍红色的栏杆,廊上的月光如同白天。

      别离的滋味比酒还浓酽,令人瘦损病恹恹。此情比不上墙东的杨柳,春泉时柳色依旧如去年。

      注释

      ①秋蕊香:词牌名,双调48字,仄韵,又有同名慢词,双调97字,*韵。

      ②疏疏:稀疏。

      ③金兽:兽形的香炉。

      ④朱栏,红色栏杆。

      ⑤月华:月光。

      ⑥着人:使人。

      鉴赏

      上片写景,由室内写到帘外,是寓情于景。

      “帘幕疏疏风透,一线香飘金兽”这两句通过对细风透进帘幕、香炉缕缕飘香的描绘,明写官妓刘淑奴闺房的幽雅芳美,暗写前来幽会告别的环境气氛,隐含越是美好、越是值得留恋,越是幽静、越是格外凄清的弦外之音。

      “朱栏倚遍黄昏后”二句,紧承首二句而来,由室内转而写室外,由黄昏写到深夜,勾勒出倚遍每一根栏杆、凝视着画廊上如昼月光的生动画面,传达出回忆往昔并肩倚栏,携手赏月,而今恋恋不舍,依依惜别的愁绪。原来她从寂寞空房的炉烟袅袅记起当时两情绻缱的往事,如今离分两地,叫人思量。所以她不禁由室内走出帘外,在朱栏绕护的回廊上,一遍又一遍地倚栏望着,从白天盼到黄昏,从黄昏盼到浩月流辉的深夜。“月华如昼”,说明这是一个月白风清的良夜,往日相聚,两人浓情密意,喁喁低语,何等欢爱;可是而今天各一方,形单影只,欲语无人谁诉。教人深深惆怅。上片四句全部写景,而字里行间则洋溢着离愁别绪,因为往昔天天如此,而从今以后却不复再见了,对景伤情,万般无奈之意,尽在不言中了。这两句主要从时间上着笔,写离别之人从黄昏到深夜,倚遍栏杆,离愁无限,对月无绪的痛苦情态。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上片写法正是如此。

      下片在上片写景的基础上,着重抒情,借外景反衬内心的苦闷,是以景衬情。

      “别离滋味浓如酒,着人瘦。”这两句是全词的主调,这种“别离滋味”只有自己深深地感到,要说出来却又十分抽象。词人在这里用“浓于酒”一词来形容描写这种离愁别绪的浓烈程度,这就使抽象的情感物态化、具体、形象,它不仅将比酒更浓烈的离愁别恨极为生动形象地勾画出来,而且将词人借酒浇愁的神态巧妙勾出,收到一箭双雕的艺术效果。正因为如此,“着人瘦”一句便水到渠成,落到了实处。这种离愁竟使人为之憔悴,其滋味便可想而知了。

      “此情不及墙东柳,春色年年依旧”紧承前句而来,前两句写离愁滋味超过浓酒,进行正面对比;这两句写别情不及墙柳,则从反面衬托:柳叶只枯黄萎落于一时,春风一吹,柳色如故。言外之意,人一离别,各自天涯,是否能再续旧情,可就说不准了。这一反衬,由眼前的墙东柳触发而起,既信手拈来,又新奇贴切,极为深切地道出了内心深处的惆怅之情和缠绵悱恻之意,这就成为全词的点睛之笔。

      这首词写景纯用白描,毫不雕饰,清新流丽,而情寓其中;写情,直抒胸臆,决不做作,层层转跌,入木三分。其中绝无香泽绮罗之态,唯有不加矫饰之情。使词作具有清新流丽的风格特征。(池万兴)这首词风调清丽,情致缠绵,在婉约词中也属上乘之作。(郑临川)

    [阅读全文]...

2022-04-11 02:49:58
古诗的篱落疏疏 - 句子
古诗的篱落疏疏 - 语录
古诗的篱落疏疏 - 说说
古诗的篱落疏疏 - 名言
古诗的篱落疏疏 - 诗词
古诗的篱落疏疏 - 祝福
古诗的篱落疏疏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