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古诗中的含义

关于鹧鸪古诗中的含义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鹧鸪古诗中的含义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鹧鸪古诗中的含义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鹧鸪古诗中的含义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k+) 语录(13) 说说(95) 名言(5) 诗词(3k+) 祝福(10) 心语(4)

  • 古诗词中“杜鹃”“鹧鸪”有什么寓意

  • 文学
  • 古诗词中“杜鹃”“鹧鸪”有什么寓意

      杜鹃 【含义】 杜鹃,又称布谷,子规,它发出的声音极其哀切,犹如盼子回归,所以叫杜鹃啼归、这种鸟也叫子规。 多用来渲染哀怨悲凄的气氛或思归的心情。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诗词中“杜鹃”“鹧鸪”有什么寓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杜鹃

      【含义】

      杜鹃,又称布谷,子规,它发出的声音极其哀切,犹如盼子回归,所以叫杜鹃啼归、这种鸟也叫子规。多用来渲染哀怨悲凄的气氛或思归的心情。

      【例句】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李白《宣城见杜鹃花》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百紫千红过了春。杜鹃声苦不堪闻。

      ——辛弃疾《定风波·杜鹃花》

      “杜鹃”“鹧鸪”

      杜鹃,又名子规、杜宇等,在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在让位于他的臣子后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又说杜鹃叫声如“不如归去”,于是古诗中的杜鹃就成为了凄凉、哀伤的象征。2004年全国卷Ⅱ诗词鉴赏题考察的是晏几道的《鹧鸪天》:

      鹧鸪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题目问道: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此问的解答就应从杜鹃的叫声入手,词中也提到了“声声只道不如归”,表达的是作者漂泊之外的思归之情。

      古诗词中出现的“鹧鸪”这一意象也经常透出悲凉之意。比如李白的《越中览古》:“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鸪飞。”

      扩展资料:

      生活*性

      喜欢单独或成对活动,像其他鸡类那样善于结群。飞行的速度很快,常作直线飞行。它们的警惕性极高,总是隐藏在草丛或灌木丛里,极难发现。受惊后大多飞往高处,这一点与其他鸡类不同。

      鹧鸪为杂食性,主要以蚱蜢、蝗虫、蟋蟀、蚂蚁等昆虫为食,也吃各种草本植物,以及灌木的嫩芽、叶、浆果和种子,还有农田中散落的谷粒、稻粒、花生、黄粟等粮食颗粒和甘薯、半夏、槐树果、油菜花等。

      雄鸟还有着美妙的歌喉。每当春暖花开之时,在晨曦照耀下,雄鸟们飞落在高高的岩石上或树枝上,放声歌唱,往往是一鸟高唱,群鸟响应,此起彼落,遍及山野,给春天带来了勃勃生机。

      都具有十分善斗的性格,也是一个为了保护巢区而表现得很强悍的种类,所以鹧鸪的产地有“一个山头一只鹧鸪,越界比斗”的说法。这种对巢区的保护,使营巢的鸟类有较均匀的分布,保证了繁殖期中的成鸟和雏鸟都有充足的食物供应。

      参考资料来源:中华鹧鸪

      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诗中的鹧鸪都不是纯客观意义上的一种鸟。

      鹧鸪的叫声嘶哑,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它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所以,鹧鸪也就成了一种哀怨的象征。唐代诗人郑谷因为写了一首脍炙人口的《鹧鸪》诗,被人们称为“郑鹧鸪”。

      李白写过“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唯有鹧鸪飞”;李商隐写过“欲成西北望,又见鹧鸪飞”;苏轼写过“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此情唯有落花知”;张籍写过“送人发,送人归,白苹茫茫鹧鸪飞”;秦观写过“江南远,人何处,鹧鸪啼破春愁”……

      古代交通不发达,那些出行的游子,客居他乡,不知自己的归期,不知自己的未来,他们思乡恋亲,于是,他们把浓浓的长长的情思寄托给了林中飞翔的这只小鸟——鹧鸪。在夕阳古道中,在衰柳长堤下,断肠人听到了断肠声:行不得也哥哥。它们在哀求,不能去啊,哥哥,前方有荆棘,有险滩,有狂风,有暴雨,有无边无际的相思……。在古人眼中,鹧鸪是一种有灵性的动物,它已经是古人灵魂的一种写照,是古人情思的一种寄托。

      *文化中与鹧鸪相关的古诗词著名的当属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词情词境喻江晚山深,此一暮色苍茫又具封闭式意味之境界,无异为词人沉郁苦闷之孤怀写照,而暗应合上阕开头之郁孤台意象。

      鹧鸪 ,在古典诗词里有什么特殊的文化含义或象征 - …… 鹧鸪在诗词中代表离愁、悲情、爱情、相思.鹧鸪属禽,与杜鹃、鸳鸯、燕子、鸿雁等齐名,皆为诗词之所宠爱.多产于南方,其形如母鸡,鸣曰:“哥哥,哥哥”,鸣声悲婉凄切,喜雌雄对鸣.一为离别.唐朝张籍《湘江曲》:“湘水无潮秋...

      鹧鸪是一种什么样的鸟?古诗里常提到,有何象征意义? - …… 鹧鸪主要分布在*的南方,并且数量较多(古代应该更多),鹧鸪是鸟类的一种,一般为中华鹧鸪,属省级保护动物.体形似鸡而比鸡小,羽毛大多黑白相杂,尤以背上和胸、腹等部的眼状白斑更为显著.成年的鹧鸪全长约30厘米,体重约...

      在古代鹧鸪鸟象征什么 - …… 古代鹧鸪鸟象征思乡之情.鹧鸪是一种鸟,主要分布于我国南部各省.据说鹧鸪的叫声嘶哑,但也有认为其叫声婉转悠扬,不管怎样,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哥哥,哥哥,你别走)”,它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故在...

      鹧鸪一般在诗词里代表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 …… 离愁,伤感,呼唤哥哥,引发思念,声音凄清,引发惆怅,多雌雄对鸣,一唱一和,借此常喻夫唱妇随,男欢女爱. 鹧鸪属禽,与杜鹃,鸳鸯,燕子,鸿雁等齐名,皆为诗词之所宠爱.多产于南方,其形如母鸡,鸣曰:“哥哥,哥哥”,鸣声悲婉凄切,喜雌雄对鸣.迁客骚人寓鹧鸪以深情,表已之意也

      古诗“鹧鸪”的赏析

      鹧鸪 朝代:唐代 作者:郑谷 原文: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赏析: 鹧鸪,产于我国南部,形似雌雉,体大如鸠.其鸣为...

      鹧鸪在诗词里有什么别称么? -

      花豸,怀南,首南鸟,越雉,蛮禽,遂隐.不一定是诗词里的.,但以上都是鹧鸪的别称. 杜鹃和鹧鸪不是同一种鸟,当然不是啦……

      鹧鸪代表什么,有什么寓意,有什么深厚含义? -

      鹧鸪的叫声嘶哑,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它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所以,鹧鸪也就成了一种哀怨的象征.唐代诗人郑谷因为写了一首脍炙人口的《鹧鸪》诗,被人们称为“郑鹧鸪”.李白写过“宫女如花满春殿...

      “鹧鸪”是什么东东?是鸳鸯吗?为什么古代的诗词经常出现?什么“鹧鸪飞”、“鹧鸪天”

      鹧鸪是一种鸟,但在代的诗词经常出现是有这特殊意义的!鹧鸪是诗歌中常见意象.鹧鸪鸟.凄凉哀怨.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鹧鸪的鸣声非常特别,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诗中的鹧鸪都不是纯客观意义上的一种鸟.“鹧鸪天”是词牌.“鹧鸪飞”是江南笛曲的主要代表曲目之一.这回明白了吗?希望可以帮得到你!Catch you leter!

      什么叫鹧鸪诗?

      《鹧鸪》是唐代诗人郑谷创作的一首咏物诗.此诗描绘了鹧鸪的外形和声音,表达游子的凄苦和强烈思归之情.诗人紧紧把握住人和鹧鸪在感情上的联系,咏鹧鸪而重在传神韵,使人和鹧鸪融为一体,构思精妙缜密,深得读者好评,作者也因此诗而时誉远播,人称“郑鹧鸪”.郑谷(约851—约910),唐末诗人.字守愚,袁州宜春(今江西宜春)人.唐僖宗光启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号“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诗歌中鹧鹄的意象是啥?

      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阅读全文]...

2022-04-02 01:36:03
  • 鹧鸪天古诗阅读答案

  • 阅读
  • 鹧鸪天古诗阅读答案

      在**淡淡的日常中,我们时常需要做些阅读题,而与阅读题如影随形的则是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此类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一份好的阅读答案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鹧鸪天古诗阅读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鹧鸪天

      刘著①

      雪照山城玉指寒,一声羌管怨楼间。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星点点,月团团。倒流河汉入杯盘。翰林风月三千首②,寄与吴姬忍泪看。

      【注】①刘著:舒州皖城(今安徽潜山)人。原是北宋人,后由宋仕金,久居北国。②“翰林”

      句:用欧阳修《赠王安石》诗句,“翰林”原指李白。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前两句为全诗定下感情基调。“雪照”暗示为冬日;“玉指寒”一语双关,既表天气之寒,又寓心情凄寒。

      B、三四句紧承“羌管”二字:羌笛幽怨,使人回想江南的梅花;人在天涯,可惜双鬓已斑,诗人自叹仕金太迟。

      C、“倒流”句运用夸张手法,词人想象相聚后开怀畅饮,美酒如同天河倒流入杯中,把满腔愁怨忘得一干二净。

      D、这首词的上片写离别滋味,追怀往日那难舍难分的场面,下片由当年写到此夕,思绪万千,抒发思念情怀。

      2、请从景情关系角度赏析“星点点,月团团”二句。(6分)

      答案:

      1、(5分)

      BC(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5分。B项,“诗人自叹仕金太迟”不正确。诗人这是自叹滞留北国时间太长。C项,“词人想象相聚后开怀畅饮”不正确。此句意为只有借助忘乎所以的畅饮才能忘记满腔愁怨,含有借酒浇愁之意。)

      2、(6分)

      此二句描写出一幅美丽迷人的夜空画面:繁星点点,明月团圆。(2分)词人触景生情,看到星月而生思家归园之情;(2分)同时,以乐景衬哀情,如此美好的月夜更能衬托出人事的缺憾,寄寓无尽的离愁。(2分)(意思答对即可)

      阅读理解知识点汇总

      第一部分

      二种常见叙事线索:物线、情线。

      二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二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二种说明语言:*实、生动。

      二种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

      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

      二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第二部分

      三种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三种感*彩:褒义、贬义、中性。

      小说三要素:

      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

      情节(开端/发展/*/结局)

      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人物:主要掌握通过适当的描写方法、角度刻画人物形象,反映人物思想性格的阅读技巧。

      情节:主要了解各部分的基本内容及理解、分析小说情节的方法、技巧。

      第三部分

      四种文学体裁:小说、诗歌、戏剧、散文。

      句子的四种用途: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结局。

      第四部分

      七种说明方法: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下定义、作引用。

      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后补短语、的字短语、介宾短语。

      八种复句类型:①并列复句②转折复句③条件复句④递进复句⑤选择复句⑥因果复句⑦假设复句⑧承接复句

      八种常用修辞方法:

      ①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

      ②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

      ③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

      ④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⑤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

    [阅读全文]...

2021-12-18 10:42:21
  • 《鹧鸪词》古诗鉴赏

  • 《鹧鸪词》古诗鉴赏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古诗泛指中国古代诗歌。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鹧鸪词》古诗鉴赏,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湘江*枝, 锦翅鹧鸪飞。

      处处湘云合, 郎从何处归?

      赏析:

      这是一首乐府诗,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八十《*代曲辞》收录《鹧鸪词》三首,有李益的这首和李涉的两首。李涉诗云:“湘江烟水深,沙岸隔枫林。何处鹧鸪飞,日斜*阴。二女虚垂泪,三闾枉自沉。惟有鹧鸪啼,独伤行客心。”李益与李涉在诗中都用了湘江、*、鹧鸪等形象来烘托气氛,为所要表现的主题服务。可见《鹧鸪词》在内容上均是表现愁苦之情的,而且都须用“鹧鸪”的飞鸣来托物起兴。也就是说,《鹧鸪词》中少不了鹧鸪,此外鹧鸪在诗中还有切题、破题的作用。

      两首诗不同之点是:李涉的《鹧鸪词》由怀古兼及游子行客之情。他充分运用联想:看到湘江水深,想到屈原的沉江自杀;看到*阴阴,想到舜之二妃娥皇、女英的故事;听到鹧鸪的啼叫,触动自己羁旅的愁怀。所抒之情,并非集中于一点,而是泛咏愁情。李益的《鹧鸪词》,写一位女子对远方情郎的思念,抒情较强烈,也更集中。

      李益诗中的主人公是一位生活在湘江一带的女子。诗的开头写她怀远的愁情,不是用直陈其事的方法来正面描写,而是用“兴”的手法烘托和渲染,使愁情表现得更加含蓄而有韵致。

      如前两句都是用兴的手法。首句“湘江*枝”又兼用典。舜之二妃娥皇、女英,为舜南巡而死,泪下沾竹。这种染上斑斑泪痕的竹子,称为“湘妃竹”,又称“*”。诗中人看到湘江*的*,自然会想到这个优美而动人的爱情传说,连类而及,勾起自己怀念情郎的愁绪。正在这时,诗中人又看到引动她愁绪的另一景物,那长着锦色羽毛的鹧鸪,振翅而飞,且飞且鸣,其声凄清愁苦,听到鹧鸪的啼叫,更加重了她的愁绪。鹧鸪喜欢相对而啼,俗谓其鸣曰“行不得也哥哥”。大凡游子、思妇,都怕听鹧鸪的啼叫。看到听到鹧鸪的飞鸣,自然会使这位思妇的愁怀,一发而不可收了。

      接着诗句自然地过渡到“处处湘云合”一句,以笼罩在湘江之上的阴云,来比喻女主人公郁闷的心情。以阴云喻愁怀,这是古典诗歌中常见的艺术手法。《文镜秘府论·地·六志》引《赠别诗》曰:“离情弦上急,别曲雁边嘶,低云百种郁,垂露千行啼。”释曰:“……上见低云之郁,托愁气以合词。”《鹧鸪词》的“处处湘云合”,既是对实景的描写,又巧妙地比喻女子愁闷的心情。

      诗的前三句,诗人用湘江、湘云、*、鹧鸪这些景物构造出一幅有静有动的图面,把气氛烘托、渲染得相当浓烈,末句突然一转,向苍天发出“郎从何处归”的问语,使诗情显得跌宕多姿而不呆板。它写出了主人公的无可奈何的心情,我们仿佛看到她伫立湘江岸边翘首凝望的身影,感觉到她盼郎归来的急切心情,人物与周围的环境达到和谐一致,绘出了一幅湘江女子怀远图来。

      这首诗清新含蓄,善用比兴,具有民歌风味。抒情手法全靠气氛的渲染与烘托,很有特点。

      古诗原文

      苦竹岭头秋月辉,苦竹南枝鹧鸪飞。

      嫁得燕山胡雁婿,欲衔我向雁门归。

      山鸡翟雉来相劝,南禽多被北禽欺。

      紫塞严霜如剑戟,苍梧欲巢难背违。

      我今誓死不能去,哀鸣惊叫泪沾衣。

      译文翻译

      苦竹岭头秋月皎洁,满地青辉,苦竹朝南枝头摇曳,鹧鸪飞翔。

      一只小鹧鸪嫁给了北京的大雁,那大雁正准备衔着鹧鸪飞向雁门关的老家。

      山鸡野雉都来劝说小鹧鸪:千万别去啊,北方的鸟们总是欺负南方去的小鸟。

      燕山附*的紫塞严霜满地,像刀枪一样刺人,那里纵使有梧桐树也难以栖息啊!

      我听你们的劝告,我决心死也不跟大雁去了,说完嚎啕大哭,泪流满衣裳。

      注释解释

      ①苦竹岭,在秋浦县南二十里,今属安徽贵池县,有李白读书堂遗址。鹧鸪,鸟名,形似野鸡而小,南方皆有,以越地最多,故又称越鸟。《异物志》言“其志怀南不思北”,太白以之自喻。

      ②“燕山”是山名,在幽州,在今河北省蓟县东南。“胡雁”是指中国域外之雁。“胡”在古书中是指边疆地区汉民族以外的少数民族。“雁门”也是山名,在今山西省代县,古代传说雁门是雁的产地,又说雁子北飞至此而止。因为是鸟儿相接,所以用“衔”字,十分恰当。以上二地皆属安禄山势力范围。胡雁婿,暗指何昌浩。

      ③山鸡,首有彩毛;翟雉,后有长尾。二句亦用拟人化手法,以喻友人等之关心。

      ④紫塞,代指北方。即雁门。秦汉筑长城,因当地草皆紫色,又地处边关,所以叫紫塞。苍梧,山名,即九疑山,在今湖南省蓝山县西。此代指南方。二句亦言“其志怀南不思北”之意。

      ⑤末二句则极而言之,以示坚拒,仍借鹧鸪以为辞。

      创作背景

      天宝十二载,李白五十三岁。《山鹧鸪词》大约作于安禄山反叛之前,有人曾经邀请李白入幕僚,李白去幽州以后,发现安禄山准备谋反,于是毅然回归江南。早春赴长安,想陈列济世之策。

      诗文赏析

      诗的开头描写山鹧鸪的生活环境和不安的情状:“苦竹岭头秋月辉,苦竹南枝鹧鸪飞。”苦竹岭是山名,在今安徽省铜陵市西南。“秋月辉”,点明这是秋月高挂的夜晚;“鹧鸪飞”,写鹧鸪在月的辉照之下惊飞;“南枝”,点明惊飞的.范围。夜鸟不能远飞;只能在枝头*处雀跃小飞。这正如辛弃疾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所写的“明月别枝惊鹊”的情景。

      接着写鹧鸪的夜不安眠,惊飞不定,除了因为秋月高照之外,还因为她即将经历一场生活的变迁:“嫁得燕山胡雁婿,欲衔我向雁门归。”原来她被许嫁给燕山胡雁,燕山胡雁正以夫婿的身份来接她迁到雁门那里去。

      底下写众鸟前来相劝、挽留:“山鸡翟雉来相劝,南禽多被北禽欺。”“翟雉”,长尾的山鸡。鹧鸪的好友或“左邻右舍”,山鸡、翟雉等纷纷来劝她不要走。说在南方生活的禽鸟到了北方,多被北方的禽鸟欺侮。这显然是众鸟们生活经验的总结,但这里并未展开,大概因为鹧鸪也是知道的,不必饶舌。

      “紫塞严霜如剑戟,苍梧欲巢难背违。我今誓死不能去,哀鸣惊叫泪沾衣。”最后四句写鹧鸪的决心和悲哀处境。

      鹧鸪说:雁门地方风霜严酷有如剑戟刺人,我决不到那样的地方去,我已决心在南方九嶷山上筑巢生活,再也不愿违背自己的心愿了。胡雁一定要我跟着它去,而我誓死不去,这该怎样了结啊!想起来不禁哀鸣惊叫,泪水沾衣。这四句写鹧鸪的心理活动,先是婉转:它不像山鸡翟雉那样直统统地说“南禽多被北禽欺”,而归怨于雁门的严霜如戟;次是坚定,誓死不违背巢居苍梧的心愿;后是悲哀:可以想到胡雁是不会善罢甘休的,而自己的处境能否安然无恙,实在担心,所以不免哀鸣落泪。这样写,曲折深入,合情合理。

      全诗写的其实是山鹧鸪巢居南方、不愿北去的*性,但诗人用故事敷陈开去,在禽鸟生活中加进了婚嫁、逼迁、劝留、相欺、哀叫、落泪以及其他心理活动,仿佛人间生活的缩影,饶有风味。

    [阅读全文]...

2021-11-24 01:06:11
  • 关于鹧鸪的诗句

  •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李白《越中览古》

    苦竹岭头秋月辉,苦竹南枝鹧鸪飞。——李白《山鹧鸪词》

    今日致身歌舞地,木棉花暖鹧鸪飞。——李商隐《李卫公》

    霜天沙漠,鹧鸪风里欲偏斜。——白朴《驻马听·吹》

    杨柳堤边梅雨熟,鹧鸪声里麦田空。——徐夤《送王校书往清源》

    因病废棋仍废酒,鹧鸪鹦鹉伴清闲。——黄庭坚《李宗古出示谢李道人苕帚杖从蒋彦回乞葬地二·提携禅客扶衰杖》

    今日鹧鸪鸣蹇蹇,他年鹦鹉恨堂堂。——黄庭坚《李宗古出示谢李道人苕帚杖从蒋彦回乞葬地二·诗书传女似中郎》

    过尽路牌无客影,一冈秋雨鹧鸪啼。——艾性夫《古驿》

    南行直入鹧鸪群,万岁桥边一送君。——李益《扬州送客》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辛弃疾《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见果多卢橘,闻禽悉鹧鸪。——白居易《东南行一百韵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

    舞阑双鹧鸪,饮尽一葫芦。——张可久《柳营曲·西山即事挽》

    只知秦塞远,格磔鹧鸪啼。——钱起《江行无题一百首》

    竹锁菴边炼药台,鹧鸪啼得百花开。——白玉蟾《道过成蹊菴偶成旧风一篇》

    恰鼓板声中太*,鹧鸪啼惊破青城。——卢挚《双调·蟾宫曲·碧波中范蠡》

    黎斑屑鹧鸪,端眼濯鸜鹆。——方回《秀山霜晴晚眺与赵宾暘黄惟月联句》

    怪我携章甫,嘲人托鹧鸪。——元稹《春分投简阳明洞天作》

    越王百计吞吴地,归去层台高起,只今亦是鹧鸪飞处。——杨维桢《双调·夜行船·吊古》

    鹧鸪声苦晓惊眠,朱槿花娇晚相伴。——李商隐《偶成转韵七十二句赠四同舍》

    酩酊歌鹧鸪,颠狂舞鸲鹆。——白居易《和梦游春诗一百韵》

    楚越有鸟甘且腴,嘲嘲自名为鹧鸪。——柳宗元《放鹧鸪词》

    精卫飞沉沧海上,鹧鸪啼断晚山中。——张以宁《赣州郁孤台吊辛稼轩作》

    山鹧鸪,朝朝暮暮啼复啼,啼时露白风凄凄。——白居易《山鹧鸪》

    山鹧鸪,尔本此乡鸟,生不辞巢不别群,何苦声声啼到晓。——白居易《山鹧鸪》

    棐几砚涵鸲鹆眼,古奁香斮鹧鸪斑。——陆游《斋中杂题·棐几砚涵鸲鹆眼》

    宝斝罗鹦鹉,名香屑鹧鸪。——陈孚《安南即事》

    堪随游子路,远入鹧鸪啼。——齐己《春草》

    何穷此心兴,时复鹧鸪声。——齐己《野步》

    暝渚藏鸂鶒,幽屏卧鹧鸪。——温庭筠《病中书怀呈友人》

    醉袖舞鸜鹆,艳声歌鹧鸪。——贺铸《燕子楼》

    石梁低翥红鹦鹉,烟岭高翔碧鹧鸪。——吴越僧《武肃王有旨,石桥设斋会,进一诗,共六首》

    春来未听一声莺,只有鹧鸪啼暮雨。——杨基《湘中四咏·湘江*无茅宇》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苏轼《浣溪沙·风压轻云贴水飞》

    一片桑麻天气绿,养蚕时节鹧鸪啼。——沈明臣《语儿溪》

    槟榔花发鹧鸪啼,雄飞烟瘴雌亦飞。——皇甫松《竹枝》

    舞态翻鸲鹆,歌词咽鹧鸪。——元稹《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

    鸲鹆未知狂客醉,鹧鸪先让美人歌。——许浑《韶州韶阳楼夜宴》

    又听鹧鸪啼遍了,短长亭。——纳兰容若《摊破浣溪沙·一霎灯前醉不醒》

    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

    寒涧渡头芳草色,新梅岭外鹧鸪声。——李郢《送刘谷》

    空林日暮鹧鸪啼,声声叫到行不得。——金华宋氏《题邮亭壁歌》

    狂来但解唱鹧鸪,醉后宁能舞鸲鹆。——张应申《懒庵歌为尹用*丈作》

    姊应山上采蘼芜,妹莫尊前唱鹧鸪。——林章《姊妹行》

    春色偏伤楚客心,日斜芳草鹧鸪吟。——高启《送胡孝廉布东游》

    葭菼战秋江雨白,鹧鸪啼曙岭霞红。——张昱《送星翁甘碧泉挈家归彭泽县》

    乡味珍蟛蚏,时鲜贵鹧鸪。——白居易《和微之春日投简阳明洞天五十韵》

    饮水狼子瘦,思日鹧鸪寒。——陈陶《句》

    五色怜凤雏,南飞适鹧鸪。——孟浩然《送吴悦游韶阳》

    [阅读全文]...

2022-06-29 09:32:54
  • 《鹧鸪天.春》组诗

  • 《鹧鸪天.春》组诗

      【鹧鸪天.春风和】巜词林正韵》

      谁引春风冰解寒,梅枝花展带娇颜。

      时冰融雨小河满,庭院春芳芬色妍。

      媚稍眼,绿川山,暖风催蝶舞花跹。

      几多佳梦牵魂远,漫步亭栏悠荡然。

      【鹧鸪天.春知风】巜词林正韵》

      雪染梅花几点红,风青渐醒岭间松。

      料融雪峭溪流汇,初见凌花随醉终。

      花韵蕾,梦丛朦,草探燕语寄时踪。

      一年又是春来早,鹅柳黄条河岸丰。

      【鹧鸪天.风在春】巜词林正韵》

      翠柳成阴辞旧颜,风吹春暖鹧鸪天。

      桃红韵映梁飞燕,鹊立枝头唱到眠。

      溪水畔,鸭游欢,馨风沐浴尽花妍。

      非常茵草青山早,庭始梨花欲万千。

    [阅读全文]...

2022-07-05 17:29:57
  • 《鹧鸪天》古诗词鉴赏

  • 《鹧鸪天》古诗词鉴赏

      古诗原文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译文翻译

      我是天宫里掌管山水的郎官,天帝赋予我狂放不羁的性格。曾多次批过支配风雨的手令,也多次上奏留住彩云,借走月亮。

      我自由自在,吟诗万首不为过,喝酒千杯不会醉,王侯将相,哪儿能放在我的眼里?就算是在华丽的天宫里做官,我也懒得去,只想插枝梅花,醉倒在花都洛阳城中。

      注释解释

      清都山水郎:在天上掌管山水的官员。清都,指与红尘相对的仙境。

      疏狂:狂放,不受礼法约束。

      支风券:支配风雨的手令。

      章:写给帝王的奏章

      觞(shāng):酒器

      玉楼金阙慵(yōng)归去:不愿到那琼楼玉宇之中,表示作者不愿到朝廷里做官。

      创作背景

      此词是词人早年从京师返回洛阳后所作,故题为“西都作”,体现了词人早年淡泊情致。年轻时期,他一直隐居在洛阳的山水之间,过着神仙般逍遥快活的生活。这首《鹧鸪天》,可以说是他前期词的代表作,也是他前半生人生态度和襟怀抱负的集中反映。

      诗文赏析

      上片主要写作者在洛阳时纵情于山水,豪放不羁的生活。首句以“山水郎”自居,写自己热爱山水乃出于天性。直抒自己的生活理想,他不喜尘世,流连山水。接下来“天教分付与疏狂”则声称自己懒散的生活方式和狂放的性格特征亦属天赋,因而无法改变。这两句充分表现出了词人的性格特征,坦荡直爽,豪气四溢。 “曾批给雨”二句以天意抒怀抱,透露出作者远避俗世,怡然自得的心理。这二句充满了浪漫的精神,富于神奇的幻想,不仅对首句进行了绝妙而风趣的解释,而且透露了他对大自然的'由衷热爱和对世俗发自内心的鄙弃。

      下片用巧妙的方法表现作者赛神仙的淡泊胸怀。“诗万首,酒千觞。几曾著眼看侯王”写作者诗思的丰富,酒量的很大,隐逸生活的全部内容都表现为对诗与酒的钟情。面对“侯王”几曾看过,凸显词人对功名富贵的鄙夷,面对王侯的傲骨铮铮。 “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这二句表现出作者不愿意返回京城官场,只想纵诗饮酒,与山水为伴,隐逸归老。玉楼金阙,本是人人羡慕向往的荣华富贵,但词人用一“慵”字,十分准确地表现了自己鄙薄名利的态度,相反对于“插梅花醉洛阳”的生活却十分欣赏留恋,体现名士的清高、名士的风流,“梅花”是高洁的象征,这里意在言词人的品性高洁。将高洁与疏狂的品性有机地统一起来,表现出不愿与污浊的社会同流合污的狂放。

      全词清隽婉丽,自然流畅,前后呼应,章法谨严,充分体现了作者蔑视*、傲视王侯、潇洒狂放的性格特征。

      题老妇背柴图

      白发粗衣山路难,相扶只赖手中竿。应疑枯体吹风倒,不忍双眸透骨寒。

      柴压背,步挪前,折腰无意向天看。太阳依旧当空照,照得模糊影一团。

      *晓推窗探雪情,灯将黑白画成屏。低枝欲折梨花重,小径初开铁铲轻。

      风失语,水凝声,为何羞愧自心生?因贪西子银装色,竟愿天公雪莫停。

      与妻女同游白堤感

      十载光阴一瞬间,重温故事断桥前。白堤默默通今古,垂柳丝丝结爱缘。

      山稳重,水缠绵。高翔云际是风鸢。凝眸对望灵犀动,小女欢声荡碧天。

      题图

      流瀑青丝三尺长,身纤唯著雪霓裳。腕如白藕环贞玉,眸似寒潭映月光。

      人合剑,剑含霜,为何惹我动柔肠?愿凭赤血千般热,溅上红唇一点香。

      梦里蝴蝶比翼飞(新韵)

      梦里蝴蝶比翼飞,百合丛里共玫瑰。前生故事曾相忆,今世心盟切莫违。

      融宿雪,过春雷,和风细柳水之湄。情丝万缕谁能数?羡煞鸳鸯不欲归。

      我的鸿程十年

      十载相牵情自浓,沧桑不语换青葱。诚将归路朝明月,已惯生涯类转蓬。

      曾忐忑,渐从容。遍尝滋味尚由衷。回眸还怨征途短,鸿爪深深旭日红。

      雨中夜归

      雨骤夜深行色匆,茫茫水路更狂风。车驰身侧腾飞浪,雷炸云间裂紫穹。

      衣湿漉,眼朦胧。心头灯火却融融。此时小女应酣睡,一碗姜汤味正浓。

      OSS项目

      梅破香飘春意萌,宁波几个苦行僧。当时羁旅常追忆。故地听闻总动情。

      吃泡面,注银屏。朝来红日又寒星。妻儿谁忍难相顾?项目倾心合梦萦。

      巷陌风光纵赏时。笼纱未出马先嘶。白头居士无呵殿,只有乘肩小女随。

      花满市,月侵衣。少年情事老来悲。沙河塘上春寒浅,看了游人缓缓归。

      译文

      街道上的风光,在纵情赏灯的时候,豪贵家的纱灯笼还未出门,门外的马儿已在嘶吼。我这白发苍苍的*民百姓,没有随从呼前拥后。只有相随作伴的小女,坐在自己的肩头。

      花灯满街满市,月光映照衣裘。少年时的赏心乐事,老来却是悲凉的感受。来到繁华的沙河塘上,初春稍微有点寒冷气候,看完了灯的游人们,慢慢地朝家中行走。

      注释

      ⑴鹧鸪天:词牌名。双调,五十五字,押*声韵。也是曲牌名。

      ⑵正月十一日观灯:据周密《武林旧事》载,临安元夕节前常有试灯预赏之事。

    [阅读全文]...

2022-05-13 02:22:47
  • 范成大:鹧鸪天

  •   《鹧鸪天》

      作者:范成大

      原文:

      嫩绿重重看得成,曲阑幽槛小红英。

      酴醿架上蜂儿闹,杨柳行间燕子轻。

      春婉娩,客飘零,残花残酒片时清。

      一杯且买明朝事,送了斜阳月又生。

      注释:

      1、酴醿(拼音:túmí):亦作“酴釄”、“酴醾”,俗称“佛心草”,落叶灌木。也是一种酒名,亦有因颜色似之。

      赏析:

      上阕四句七言,很象是一首仄起首句入韵的七言绝句,不仅*仄相合,后两句的对仗也极为工整。范成大是南宋着名的诗人,他写的绝句《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也算得中国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见钱钟书《宋诗选》中范成大简介)。这首《鹧鸪天》的上阕,就很像是《田园杂兴》中的绝句,也带有意境深刻,不重词采,自然活泼,清新明快的特点。不同的是,这首词的上阕舍弃了作者在《田园杂兴》中融风景画与风俗画于一体的笔法,而侧重于描绘庭园中的自然风光,成为独具特色的一幅风景画。

      既然是画,就必然要敷色构图。起句“嫩绿重重看得成”,就以“嫩绿”为全画敷下了基本色调。它可以增强春天的意象,唤醒读者对春天的情感。“重重”,指枝上的嫩叶重重叠叠,已有绿渐成阴的感觉。

      “看得成”(“得”一作“渐”),即指此而言。当然只有这第一句,还不成其为画,因为它只不过涂了底色而记。当第二句“曲阑幽槛小红英”出现时,情形就完全不同了。这一句,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一是构成了整个风景画的框架;二是有了色彩的鲜明映衬;三是有了一定的景深和层次感。“曲阑幽槛”,把画面展开,打破“嫩绿”的单调,增添了曲折回环、花木幽深的立体感。“小红英”三字极端重要。这三个字,不仅增强色彩的对比和反差,重要的是,它照亮了全篇,照亮了画面的每个角落。画面,变活了;春天的气氛变浓了。正可谓“一字妥贴,全篇增色”。“小”字在全词中有“大”的作用。“浓绿万枝一点红动人春色不须多。”(王安石《咏石榴花》)范成大此句正合王诗所说。

      “酴醿架上蜂儿闹,杨柳行间燕子轻”,是对仗工整的两句,它把读者的注意力从“嫩绿”、“红英”之中引开,放在蜂闹燕忙的热闹场景。如果说,一、二句两句是静止的画面,那么,有了三、四两句,整个画面就动静结合“酴醿”,又作“荼,俗称”佛儿草“,落叶灌木。”蜂儿闹,说明酴醿已临开花季节,春色将尽,蜜蜂儿争抢着来采新蜜。“杨柳行间燕子轻”极富动感。“蜂儿闹”,是点上的特写:“燕子轻”,是线上的追踪。说明燕子在成行的杨柳间飞来飞去,忙于捕食,哺育乳燕,上阕四句,有画面,有构图,有色彩,是蜂忙燕舞的活生生的风景画。(m.ju.51tietu.net)毫无疑问,词人对这一画面肯定注入了很深的情感,也反映了他的审美情趣与创作思维。但是,盛时不再,好景不长。春天已经结束,词人又怎能不由此引起伤春而自伤之情呢?

      下阕,笔锋一转,开始抒写伤春自伤之情。换头用了两个短句,充分勾勒出感情的变化。“春婉娩”,春日天气温暖然而也*春暮,这是从春天本身讲起的;而“客飘零”,是从词人主体上讲的。由于长年作客在外,融和的春日固然可以怡情散闷,而花事渐阑、萍踪无定,则又欢娱少而愁思多了。

      为了消除伤春自伤之情,词人面对“残花”,借酒浇愁,时间已经很久,故曰“残酒”。醉中或可忘记作客他乡,但醉意过后,忧愁还是无法排遣。“一杯且买明朝事,送了斜阳月又生。面对此情此景词人感到无可奈何,只好又继续饮酒,企盼着在醉梦之中,打发掉这恼人的花月良宵,迎接新的一天,以忘却伤春之情与飘零之感。”送了斜阳月又生“,结尾以日落月升、写时间流逝,春色难留,将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

    [阅读全文]...

2022-04-19 02:07:55
  • 为君十赋鹧鸪天

  •   瘦尽灯宵庭院寒,为君一赋鹧鸪天。  花飞几度随春去,月寄三更逐夜眠。  传素简,绘罗笺,春心点点寄阿边。  参差亭榭十三曲,曲曲相思空绞缠。    曲曲相思空绞缠,为君二赋鹧鸪天。  离情一点深如海,凄恨千重郁似潸。  花易落,月难圆。只曾花月遇欢缘。  秦筝若有心情在,当写离声入旧弦。    当写离声入旧弦,为君三赋鹧鸪天。  关山梦杳音尘外,月色烟寒云水间。  香半袅,指轻按,雪飞云起噤啼蝉。  青骓今系谁家树,同醉与谁展玉颜?    同醉与谁展玉颜,为君四赋鹧鸪天。  玉楼深处云屏冷,渌酒尊前静夜阑。  情缱绻,意缠绵,离杯漫向说因缘。  良宵今夜又孤影,细问重逢何许年?    细问重逢何许年,为君五赋鹧鸪天  。青笺漫写离愁句,素手懒调别恨弦。  词万卷,曲千篇。赋歌一阙意难拚。  春心点点何方寄?无语凝眸泪潸然。    无语凝眸泪潸然,为君六赋鹧鸪天。  新词题破小砑碧,纤玉书残象管闲。  心易静,梦难闲,晓风随月到疏帘。  依依落在谁人枕,寂寂孤魂怎入眠?    寂寂孤魂怎入眠,为君七咏鹧鸪天。  三分缱绻思君侧,百转愁肠倩谁边。  托雁字,寄鱼笺。音尘万里渺如烟。  痴心一寸天涯寄,月下谁家斑管寒。    月下谁家斑管寒,为君八赋鹧鸪天。  西窗闲剪红烛泪,夜雨频敲玉阑干。  挥墨染,赋词笺,丹心入画水流烟。  风流难遣空遗恨,玉影低吟锦瑟篇。    玉影低吟锦瑟篇,为君九咏鹧鸪天。  琴心寂寂情难许,酒意深深语不连。  唇绛损,鬓青斑,菱花不再妒卿颜。  *来人倦常多梦,梦托东风把信传。    梦托东风把信传,为君十赋鹧鸪天。  青藤篱下单莺去,红梓巢边孤燕还。  魂切切,泪涟涟,凭阑敲句意留连。  鹧鸪赋尽无人应,短恨长情枉细传。

      编辑点评:

      十赋鹧鸪天首尾相联,遣词造句优美,缱绻浪漫用典精准,既有情意绵绵,又寄往忆翩翩,好句多多“青藤篱下单莺去,红梓巢边孤雁还。”佳句。该作品可称之为写情词中的上品。谢谢老师赐稿,好作品推荐大家共赏。(刘春庆)

    [阅读全文]...

2022-04-26 09:11:42
  • 关于鹧鸪天的十首诗词

  • 关于鹧鸪天的十首诗词

      【一】 狂抒相思千万篇,为卿一赋鹧鸪天,春秋多少悲欢事,落笔难言半世癫,不相见,梦无边,羊肠小道手来牵,花红柳绿连成荫,携伴同游醉此间。

      【二】 凭空遥望碧水间,为卿二赋鹧鸪天,清风万卷书中去,月下花红不觉寒,叹往昔,又几年,如今怎续旧时闲,相思入骨难言尽,满腹凄凉憔了颜。

      【三】 凭感寂寥愁百般,为卿三赋鹧鸪天,一杯浊酒添凄冷,独对孤窗叹夜寒,离别苦,相思连,夜深人静却无眠,春秋多少痴儿泪,暗泣悲欢醉庭前。

      【四】 但愿同度山水边,为卿四赋鹧鸪天,古今多少分飞燕,落笔林中惊鸟篇,言海誓,诉情缘,经年往事似云烟,离愁别绪谁知晓,沧海桑田景已迁。

      【五】 凭空望月懒倚杆,为卿五赋鹧鸪天,红花满院香不调,绿柳庭前舞万千,相思,夜渐寒,冷凝画屏小灯残,今朝窗外清风有,天上何时明月圆。

      【六】 吟尽红尘悲与欢,为卿六赋鹧鸪天,情深不诉离别苦,只道逍遥有几翻,儿女泪,两相难,分分合合怎婵娟,朝朝暮暮何时有,笑看风云旧梦删。

      【七】 春去秋来又一年,为卿七赋鹧鸪天,相逢此间屏前诉,欲谱逍遥不分弦,同迟暮,共婵娟,莫言物是也人迁,落花无意叹流水,离恨谁知千百篇。

      【八】 词瘦还将墨去研,为卿八赋鹧鸪天,满心惆怅风吹散,两处相思影自怜,悲往昔,忆华年,凄凉饮尽醉门前,古今执笔言离别,却道离别少了缘。

      【九】 碧水成诗绕三山,为卿九赋鹧鸪天,春花不减当年色,秋暮依然艳此间,三更至,却无眠,苦思旧意曲来弹,七弦琴上音难尽,为散楼空已断弦。

      【十】 抒尽相思抒尽癫,为卿十赋鹧鸪天,千年修得同船渡,百次回眸共枕眠,双比翼,赛神仙,小玉楼*缠绵,清风书中随明月,守得云开欲逐欢。

    [阅读全文]...

2022-07-11 11:00:38
  • 《鹧鸪天》诗词鉴赏

  • 《鹧鸪天》诗词鉴赏

      《鹧鸪天》

      当年拚却醉颜红。[3]

      舞低杨柳楼心月,[4]

      歌尽桃花扇底风。[5]

      从别后,忆相逢,[6]

      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釭照,[7]

      犹恐相逢是梦中。

      作品赏析

      [1]此调取名于唐人郑崳诗句“春游鸡鹿寨,家在鹧鸪天”。又名《思越人》、《思佳客》等。双调,五十五字,*韵。

      [2]彩袖:指代身穿彩色舞衣的歌女。玉钟:酒杯的美称。

      [3]拚却:不惜,甘愿。

      [4]楼心:一作“楼头”。

      [5]扇底:一作“扇影”。

      [6]相逢:词中“相逢”凡二见,前一指初逢,后一指重逢,其意有别。

      [7]剩把:尽把,只把,再三把。釭(音刚):灯。

      此词表现的是一对恋人的“爱情三部曲”:初盟,别离,重逢。

      “彩袖殷勤”二句,一着笔于对方,一落墨于自身,既展现了二人初识时的特定情境,也披露了二人一见倾心、愿托终身之际的曲折心态。“彩袖”,说明对方并非与自已门第相配的大家闺秀,而不过是侑酒于华宴的歌女。但此时伊人殷勤捧杯劝饮,却不仅仅是履行侑酒之责,而欲藉此暗通情愫。而心有屡犀的作者又何尝不谙其意?为了报答她于已独钟的深情,他开怀畅饮,不惜一醉。这就写出了感情的双向交流。

      “舞低杨柳”二句描写歌舞场面,渲染欢乐气氛,是对初识、亦即初盟时的情境的进一步勾画。不径言伊人舞姿曼妙,歌声婉转,而借时间的推移,从侧面表现出其尽态极妍,是作者的独出机杼之处。“舞低”句既点出了艳舞的持续之久,又将月升日沉的自然现象化为其动态效应。“歌颈句由暗示伊人轻摇纫扇,尽兴演唱,直至精被力竭,才暂歌喉——扇底风尽,不正意味着歌喉暂歇?这种竟夜歌舞、通宵欢宴的情景,无疑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宋代文人阶层的生活情趣。

      但作者之所以对它历久难忘,却不仅仅是出于对昔日歌舞生涯的眷念,更因为那是他与伊人相识相恋的契机。这两句造语精丽,发想新奇,于织浓绮华中别见韶秀之美,因而深为后代词论家所推赏。

      下片一笔跃至别后的相思,而将初盟以迄别离的种种情事尽皆略去,颇见剪裁之工。“从别后”二句点明初逢的场面是其别后怀念的主要内容。“几回魂梦”句直诉魂牵梦莹的相思情怀。“与君同”暗示不独自已如此,对方亦复频入梦境,想思无已,但梦中重逢的欢娱极其短暂,梦后独处的凄怆却格外深长。如是者三,必然既想入梦,又怕入梦,乃至将梦作真、将真作梦。这就逗出“今宵剩把”二句:作者以“剩把”、“犹恐”前后勾连,通过持灯反覆照看而犹难以释然这一对眷恋至深的情侣久别重逢的那种惊喜交集、喜极转忧的特殊心态。唯其眷恋至深才唯恐此番又是将梦作真。

      陈廷焯《白雨齐词话》评曰:“下半阕曲折深婉,自有艳词,更不得不让伊独步。”这当不是溢美之辞。当然,末二句也许受到杜甫诗“夜阑更秉独,相对如梦寐”(《羌村三首》之一),及司空曙诗“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云阳馆与韩绅宿别》)的启发。

      【集评】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引《雪浪斋日记》:叔原“杨柳”、“桃花”等句,“不愧六朝宫掖体”。

      赵令畤《侯鲭录》引晁补之云:晏元献不蹈袭人语,风度闲雅,自是一家。如“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知此人必不生于三家村中者。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下半阕曲折深婉,自有艳词,更不得不让伊独步。

      黄蓼园《蓼园词选》:“舞低”二句,此白香山“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更觉浓至。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为别后相逢之词。上片,追溯当年之乐,“彩袖”一句,可见当年之浓情密意。拼醉一句,可见当年之豪情。

      换头,“从别后”三句,言别后相忆之深,常萦魂梦。“今宵”两句,始归到今日相逢。老杜云:“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小晏用之,然有“剩把”与“犹恐”四字呼应,则惊喜俨然,变质直为宛转空灵矣。

      上言梦似真,今言真似梦,文心曲折微妙。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词情婉丽。

      这首词是作者脍炙人口的名作,写词人与一个女子的久别重逢。上片回忆当年佳会,用重笔渲染,见初会时情重;过片写别后思念,忆相逢实则盼重逢,相逢难再,结想成梦,见离别后情深;结尾写久别重逢,竟然将真疑梦,足见重逢时情厚。通篇词情婉丽,读来沁人心脾。晁补之称赞小晏不蹈袭人语,风度闲雅,自成一家,举出“舞低杨柳楼心月”一联,说“知此人必不生于三家村中者。”(见《侯鲭录》)刘体仁在《七颂堂词绎》中云:“‘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叔厚云:‘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此诗与词之分疆也。”

      上片叙写当年欢聚之时,歌女殷勤劝酒,自己拚命痛饮,歌女在杨柳围绕的高楼中翩翩起舞,在摇动绘有桃花的团扇时缓缓而歌,直到月落风定,真是豪情欢畅,逸兴遄飞。词中用词绚烂多彩,如“彩袖”、“玉锺”、“醉颜红”、“杨柳楼”、“桃花扇”等。但是,所有这一切又都是追忆往事,似实却虚,所以更有了一种如梦如幻的美感。

      下片叙写久别重逢的惊喜之情。“银釭”即是银灯;“剩”,只管。末二句从杜甫《羌村》诗“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两句脱化而出,但表达更为轻灵婉折。这是因为晏几道作此词是在承*之世,而久别重逢的对象亦是相爱的歌女,情况不同,则情致各异。词中说,在别离之后,回想欢聚时境况,常是梦中相见,而今番真的相遇了,反倒疑是梦中。情思委婉缠绵,辞句清空如话,而其妙处更在于能用声音配合之美,造成一种迷离惝恍的梦境,有情文相生之妙。

      这首词的艺术手法是上片利用彩色字面,描摹当年欢聚情况,似实而却虚,当前一现,倏归乌有;下片抒写久别相思不期而遇的惊喜之情,似梦却真,利用声韵的配合,宛如一首乐曲,使听者也仿佛进入梦境。全词不过五十几个字,而能造成两种境界,互相补充配合,或实或虚,既有彩色的绚烂,又有声音的谐美,足见晏几道词艺之高妙。

      题老妇背柴图

      白发粗衣山路难,相扶只赖手中竿。应疑枯体吹风倒,不忍双眸透骨寒。

      柴压背,步挪前,折腰无意向天看。太阳依旧当空照,照得模糊影一团。

      *晓推窗探雪情,灯将黑白画成屏。低枝欲折梨花重,小径初开铁铲轻。

      风失语,水凝声,为何羞愧自心生?因贪西子银装色,竟愿天公雪莫停。

      与妻女同游白堤感

      十载光阴一瞬间,重温故事断桥前。白堤默默通今古,垂柳丝丝结爱缘。

      山稳重,水缠绵。高翔云际是风鸢。凝眸对望灵犀动,小女欢声荡碧天。

      题图

      流瀑青丝三尺长,身纤唯著雪霓裳。腕如白藕环贞玉,眸似寒潭映月光。

      人合剑,剑含霜,为何惹我动柔肠?愿凭赤血千般热,溅上红唇一点香。

      梦里蝴蝶比翼飞(新韵)

      梦里蝴蝶比翼飞,百合丛里共玫瑰。前生故事曾相忆,今世心盟切莫违。

      融宿雪,过春雷,和风细柳水之湄。情丝万缕谁能数?羡煞鸳鸯不欲归。

      我的鸿程十年

    [阅读全文]...

2022-01-08 01:39:00
鹧鸪古诗中的含义 - 句子
鹧鸪古诗中的含义 - 语录
鹧鸪古诗中的含义 - 说说
鹧鸪古诗中的含义 - 名言
鹧鸪古诗中的含义 - 诗词
鹧鸪古诗中的含义 - 祝福
鹧鸪古诗中的含义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