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水的古诗

关于沁园春水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沁园春水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沁园春水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沁园春水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44) 语录(12) 说说(13) 名言(808) 诗词(1k+) 祝福(3) 心语(134)

  • *:沁园春·雪

  •   《沁园春·雪》

      作者:*

      原文: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注释:

      1、北国:该词源于中国古代的分裂时期,如宋称辽、金为北国,东晋称十六国等为北国,南北朝时代南方的各朝代称在北方与之对抗的各朝代为北国等。*中的“北国”使人在不觉中产生出一种我国疆土广大的民族自豪感。

      2、雪:这首词作于红一方面军一九三六年二月由陕北准备东渡黄河进入山西省西部的时候。作者在一九四五年十月七日给柳亚子信中说,这首词作于“初到陕北看见大雪时”。

      3、惟:只。

      4、馀:剩下。此字一作“余”,但目前刊出的书法作品中写作“馀”,以此为准。

      5、莽莽:无边无际。

      6、大河上下:大河,指黄河。大河上下,犹言整条黄河。

      7、顿失滔滔:(黄河)立刻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气势。描写黄河水结冰的景象。

      8、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原”指高原,即秦晋高原。蜡象,白色的象。

      9、天公:指天,即命运。

      10、须:等到;需要。

      11、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红装,原指妇女的艳装,这里指红日为大地披上了红装。素裹,原指妇女的淡装,这里指皑皑白雪覆盖着大地。

      12、分外妖娆:格外婀娜多姿。

      13、竞折腰:折腰,倾倒,躬着腰侍候。这里是说争着为江山奔走操劳。

      14、秦皇:秦始皇嬴政(前259——前210),秦朝的创业皇帝。

      15、汉武:汉武帝刘彻(前156——前87),汉朝功业最盛的皇帝。

      16、略输文采:文采本指辞藻、才华。“略输文采”,是说秦皇汉武,武功甚盛,对比之下,文治方面的成就略有逊色。

      17、唐宗:唐太宗李世民(599——649),唐朝的建立统一大业的皇帝。

      18、宋祖:宋太祖赵匡胤(927——976),宋朝的创业皇帝。

      19、稍逊风骚:意*“略输文采”。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20、一代天骄:指可以称雄一世的英雄人物,泛指非常着名,有才能的人物。天骄,“天之骄子”的省略语。意思是上天所骄纵宠爱的人,成吉思汗即是。汉时匈奴自称。后来也泛称强盛的少数名族或其首领。

      21、成吉思汗(hán):元太祖铁木真(1162——1227)在1206年统一蒙古后的尊称,意为“强者之汗”(汗是可汗的省称,即王)。后蒙古于1271年改国号为元,成吉思汗被尊为建立元朝的始祖。成吉思汗除占领中国黄河以北地区外,还曾向西远征,占领中亚和南俄,建立了庞大的蒙古帝国。

      22、只识弯弓射大雕:雕,一种属于鹰类的大型猛禽,善飞难射,古代因用“射雕手”比喻高强的射手。“只识弯弓射大雕”,是说只以武功见长。

      23、俱往矣:都已经过去了。俱,都。

      24、数风流人物:称得上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数,数得着、称得上的意思。

      翻译:

      北方的风光,千万里冰封冻,千万里雪花飘。望长城内外,只剩下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宽广的黄河上下,顿时失去了滔滔水势。山岭好像银白色的蟒蛇在飞舞,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它们都想试一试与老天爷比比高。要等到晴天的时候,看红艳艳的阳光和白皑皑的冰雪交相辉映,分外美好。

      江山如此媚娇,引得无数英雄竞相倾倒。只可惜秦始皇、汉武帝,略差文学才华;唐太宗、宋太祖,稍逊文治功劳。称雄一世的人物成吉思汗,只知道拉弓射大雕。这些人物全都过去了,数一数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要看今天的人们。

      赏析:

      《沁园春·雪》分上下阕。上阕因雪起兴,借雪景抒写情怀。起笔不凡,“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不先写“雪”字,而首推“北国风光”,不仅突出了诗人对北方雪景的感受印象,而且造境独到优雅,可以冠结全篇。接着是对雪景的大笔铺陈,“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大雪覆盖了一切,黄河也失去了滔滔流动貌,无边无际的茫茫雪景。这里“惟余莽莽”“顿失滔滔”,十分准确、传神,凸现了北方雪景的深度。“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可谓静中写动,披满白雪、连绵起伏的群山,像银蛇舞动,而白雪皑皑的高原丘陵地带,像蜡白色的象群在奔兀。群山高原与低垂的冬雪云天相连成一片,因而作者信手拈来“欲与天公试比高”之句。“银蛇”“蜡象”两个生动比喻,一下子赋予雪境以生命感,且有动中见静的艺术效果。这就“水到渠成”地引出“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多么自然巧妙的联想,使雪境发生阴晴之间的转化,一个“红装素裹”的美人的象征,初步形成这首词的意境。

      下阕首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可谓承上启下,将全词连接得天衣无缝。“江山”这一双关语词,与上片中的“长城”“大河”相融合,具有画龙点睛之意,“江山如此多娇”,可以理解为这首词的基本构架。作为政治家的词人,对“北国风光”的抒怀,最终还是对江山社稷的关怀。1935年末,*领导中央红军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到达陕北,中国革命有了新的转机。*怀着拯救中华民族、创建新中国的政治抱负和雄才大略,必然会在这首词中曲折地反映出来,并且不同凡响。古往今来,无数英雄豪杰为江山社稷奔走操劳。“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成为六七十年代称誉“*英雄人物”的绝句。

      《沁园春·雪》突出体现了*词风的雄健、大气。作为领袖*的博大的胸襟和抱负,与广阔雄奇的北国雪景发生同构,作者目接“千里”“万里”,“欲与天公试比高”;(m.ju.51tietu.net)视通几千年,指点江山主沉浮。充分展示了雄阔豪放、气势磅礴的风格。

      全词用字遣词,设喻用典,明快有力,挥洒自如,辞义畅达,一泻千里。*讲究词章格律,但又不刻意追求。全词合律入韵,似无意而为之。虽属旧体却给人以面貌一新之感。不单是从词境中表达出的新的精神世界,而首先是意象表达系统的词语,鲜活生动,凝练通俗,易诵易唱易记。

    [阅读全文]...

2022-01-02 12:42:16
  • 沁园春·四阙

  •   建军90周年大阅兵  威武之师,雄壮之歌,捍国之魂。  看戎装队列,豪情万丈;红旗招展,迷彩精神。  九秩观兵,安邦卫国,海陆空中御敌人。  弥珍贵,正英姿挺拔,器宇堪尊。    沙场老将三军,引万众争先瞩目殷。  叹南昌起义,枪林弹雨;长征胜利,面貌更新。  抗日救亡,同仇敌忾,勇冠中原八路军。  须今日,待雄鹰展翅,航母迎宾。    朱日和阅兵  气壮山河,英勇顽强,善战精灵。  赞雄姿勃发,精神饱满;满怀憧憬,威武豪情。  宵小侵疆,难成大器,岂可芸芸自入城。  如搔扰,定迎头痛击,斩犯无名!    当年此地风行,叫铁木真来大点兵。  竟铁蹄万里,雄师百战;江山锦绣,杀伐纵横。  *今朝,民情振奋,科技军威慑敌营。  谁来犯,定鹰翔畿卫,剑舞忠诚。    中国梦  奔月嫦娥,寂寞寒宫,玉兔吴刚。  待牛郎织女,银河阻隔;窗前月下,七夕情长。  壁画飞天,反弹舞曲,演奏琵琶几乐章。  惊回首,看文明传统,梦想长廊。  而今历史辉煌,佩古剑龙腾在栋梁。    惜时光流逝,百年落后;西方*,*代荒唐。  锦绣河山,不容践踏,崛起中华举世强!  前程远,正挥鞭策马,信步康庄。    走向辉煌  世纪之交,今古传奇,揽画游廊。  记百年历史,中华不屈;三山压迫,列土分疆。  豪杰英雄,拨云见日,尽扫烟霾见曙光。  擎天起,信仙人指路,走向辉煌。    今朝国运隆昌,看万里江山锦绣长。  待军威镇戾,邻邦敬意;雄鹰壮美,航母精装。  导弹回程,神舟入宇,对接天宫炫彩张。  谁来战,有精挑武备,质地优良!

      编辑点评:

      一组气势恢宏《沁园春》经检测词格准确无讹,意蕴流畅,铺垫有序,四阕词雄浑刚劲,铿锵有力。90大阅兵,看似铁流仪仗,实枪核弹,神如泰岳,势若喷江。浩荡三军,英姿飒爽,傲骨铮铮,想当年抗日救亡,勇冠中原军民同仇敌忾。须今日,待雄鹰展翅,航母迎宾。笔触形象生动!朱日和阅兵场,气壮山河,英勇顽强,善战精灵。赞华夏儿郎!看“*今朝,民情振奋,科技军威慑敌营。谁来犯,定鹰翔畿卫,剑舞忠诚”收句精彩!妙笔堪赞!中国梦一卷祥和景象跃然纸上。为后面的抒情打下坚实的基,灯灿银河,烟花玉宇,引我狂歌盛世篇。见缤纷熠彩,七夕情长,壁画飞天此处用典巧妙。移步换景、尽将盛世豪情尽显,快哉!走向辉煌溯源自古世纪之交,百年历史,中华不屈;看今朝国运隆昌,导弹回程,神舟入宇。展现全民同甘苦共奋进再创辉煌!可谓传神之笔!读之令人振奋!激昂的文字彰显作者一腔爱国热情。脉络清晰,文笔流畅,词风高亢,对仗工稳,领字劲道,扇面精对;收放自如。读罢令人拍案叫绝。远*姐姐巾帼不让须眉,真才女也!激赞佳作!

    [阅读全文]...

2022-06-07 14:09:44
  • 沁园春·雨

  •   杨凌风光,

      千里田园,

      万里雨飘。

      望杨凌内外,

      唯雨莽莽,

      渭河上下,

      又添涛涛。

      路舞银蛇,

      楼立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曰,

      看美丽杨凌

      分外妖娆。

      杨凌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新疆,

      略输文采。

      北京上海,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古城西安,

      只识发展论长安。

      俱往已,

      说风流之城

      还看杨凌。

    [阅读全文]...

2022-01-07 20:41:29
  • 《沁园春雪》全诗赏析

  • 阅读
  • 《沁园春雪》全诗赏析

      《沁园春·雪》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创作的一首词。全词熔写景、议论和抒情于一炉,意境壮美,气势恢宏,感情奔放,胸襟豪迈,颇能代表*诗词的豪放风格。下面就让小编带领大家来欣赏这首诗吧。

      原文: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余 通:馀)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原驰 原作:原驱)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红装 一作:银装)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作者介绍

      *(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人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马克思主义*化的伟大开拓者,*代以来*伟大的*和民族英雄,**第一代*集体的核心,领导*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

      1949至1976年,*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思想。因*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所以也被人们尊称为“*”。

      *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诗词赏析:

      《沁园春·雪》这首词,是*于1936年2月所作。“沁园春”为词牌名,“雪”为词名。当时,*和*率领红军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清涧县袁家沟,准备渡河东征,开赴抗日前线。为了视察地形,*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当“千里冰封”的大好河山和这白雪皑皑的塬地展现在他眼前时,不禁感慨万千,诗兴大发,欣然提笔,写下了这一首豪放之词。

      *作为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其诗词中大都写及历史与战争。学者王克煜通过深入研究分析认为,《沁园春·雪》可谓写得最为出色的一首。它既不像有些篇什直抒胸臆,也不是一般地运用*诗歌传统的比兴手法,而是“比”“赋”得体,善于将“赋”的陈述方式融于“比”之中,从而形成了比较雄浑的词风与宽阔深厚的境界。

      历来诗词咏雪的很多。“雪”,是富有诗意的自然景物,不少诗人对“雪”都成功地作了新的发掘。*这首词因“初到陕北看见大雪时”而起兴。1958年12月21日,*又作过批注:“雪:反封建主义,批判二千年封建主义的一个*侧面"。

      1945年8月28日,*从延安飞重庆,同*进行了四十三天的谈判。其间柳亚子屡有诗赠毛,十月七日,毛书此词回赠。随即发表在重庆《新华日报》上,轰动一时。

      本词作于1936年2月初,当时*同志在陕西清涧袁家沟,正准备亲率红一方面军(1935年11月,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与红十五军团会师后,恢复此番号)渡黄河东征,开赴河北抗日前线。*同志1945年10月7日致柳亚子先生书中说:“初到陕北看见大雪时,填过一首词。”即谓此阕。1958年12月21日又批注道:“雪,反封建主义,批判二千年封建主义的一个*侧面。文采、风骚、大雕,只能如是,须知这是写诗啊!难道可以谩骂这一些人们吗?别的解释是错的。末三句,是指无产阶级。”本篇首次正式公开发表于《诗刊》1957年1月号。1945年10月,*同志在重庆曾手书此词赠柳亚子先生,11月4日,重庆《新民报》晚刊据传抄件刊出。其后,一些报纸相继转载。但多有讹误,不足为据。1951年1月8日,《文汇报》附刊曾将*同志赠柳的墨迹制版刊出。

      选自《*诗词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沁园春,词牌名。

      主要作品

      《*选集》:*的主要著作集。

      《*文集》:*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人民出版社1993年起陆续出版,编入了《*选集》以外的*重要文稿。

      《*诗词》:*创作的旧体诗词作品。

    [阅读全文]...

2022-05-08 15:39:29
  • *:沁园春·长沙

  •   《沁园春·长沙》

      作者:*

      原文: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注释:

      1、沁园春:词牌名,“沁园”为东汉明帝为女儿沁水公主修建的皇家园林,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沁水公主的舅舅窦宪倚仗其妹贵为皇后之势,竟强夺公主园林,*感叹其事,多在诗中咏之,渐成“沁园春”这一词牌。本诗选自《*诗词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2、寒秋:就是深秋、晚秋。秋深已有寒意,所以说是寒秋。

      3、湘(xiāng)江:一名湘水,湖南省最大的河流,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陵川县南的海洋山,长1752里,向东北流贯湖南省东部,经过长沙,北入洞庭湖。 所以说是湘江北去。

      4、橘子洲:地名,又名水陆洲,是长沙城西湘江中一个狭长小岛,西面靠*岳麓山。南北长约11里,东西最宽处约一里。*七律《答友人》中所谓长岛,指此。自唐代以来,就是游览胜地。

      5、万山:指湘江西岸岳麓山和附*许多山峰。

      6、层林尽染:山上一层层的树林经霜打变红,像染过一样。尽染:此处化用王实甫《西厢记》中“晓来谁染霜林醉”句意[2]。

      7、漫江:满江。漫:满,遍。

      8、舸(gě):大船。这里泛指船只。

      9、争流:争着行驶。

      10、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鹰在广阔的天空里飞,鱼在清澈的水里游。击,搏击。这里形容飞得矫健有力。翔,本指鸟盘旋飞翔,这里形容鱼游得轻快自由。

      11、万类霜天竞自由:万物都在秋光中竞相自由地生活。万类:指一切生物。霜天:指秋天,即上文“寒秋”。

      12、怅寥廓(chàngliáokuò):面对广阔的宇宙惆怅感慨。怅:原意是失意,这里用来表达由深思而引发激昂慷慨的心绪。寥廓(liáokuò):广远空阔,这里用来描写宇宙之大。

      13、苍茫:旷远迷茫。

      14、主:主宰。

      15、沉浮:同“升沉”(上升和没落)意思相*,比喻事物盛衰、消长,这里指兴衰。由上文的俯看游鱼,仰看飞鹰,纳闷地寻思(“怅”)究竟是谁主宰着世间万物的升沉起伏。

      16、携来:挽,牵。来,语气词,无实义。

      17、百侣:很多的伴侣。侣,这里指同学(也指战友)。

      18、峥嵘岁月稠:不*常的日子是很多的。峥嵘:本指山的高峻,此处意谓不*凡、不寻常。稠:多。

      19、恰:适逢,正赶上。

      20、同学少年:*于1913年至1918年就读于湖南第一师范学校。1918年*和萧瑜、蔡和森等组织新民学会,开始了他早期的政治活动。

      21、风华正茂:风采才华正盛。风华:风采,才华。茂:丰满茂盛。

      22、书生意气:书生:读书人,这里指青年学生。意气:意态气概。

      23、挥斥方遒(qiú):挥斥,奔放。《庄子·田子方》:“挥斥八极”。郭象注:“挥斥,犹纵放也。”遒,强劲有力。方:正。挥斥方遒,是说热情奔放,劲头正足。

      24、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评论国家大事,用文字来抨击丑恶的现象,赞扬美好的事物。写出激浊扬清的文章。指点,评论。江山,指国家。激扬,激浊扬清,抨击恶浊的,褒扬清明的。

      25、粪土当年万户侯:意思是把当时的军阀官僚看得同粪土一样。粪土,作动词用,视……如粪土。万户侯,汉代设置的最高一级侯爵,食邑万户,享有万户农民的赋税。此借指大军阀,大官僚。万户,指侯爵封地内的户口,要向受封者缴纳租税,服劳役。

      26、中流:江心水深流急的地方。

      27、击水:作者自注:“击水:游泳。那时初学,盛夏水涨,几死者数,一群人终于坚持,直到隆冬,犹在江中。

      28、遏(è):阻止。

      29、飞舟:如飞之舟,言其迅速。

      翻译:

      在深秋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我独自伫立在橘子洲头,眺望着湘江碧水缓缓北流。看万千山峰全都变成了红色,一层层树林好像染过颜色一样,江水清澈澄碧,一艘艘大船乘风破浪,争先恐后。鹰在广阔的天空飞,鱼在清澈的水里游,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自在的生活。面对着无边无际的宇宙,(千万种思绪一齐涌上心头)我要问:这苍茫大地的盛衰兴废由谁来决定主宰呢?

      回想过去,我和我的同学,经常携手结伴来到这里游玩。在一起商讨国家大事,那无数不*凡的岁月至今还萦绕在我的心头。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大家踌躇满志,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评论国家大事,写出这些激浊扬清的文章,把当时那些军阀官僚看得如同粪土。还记得吗?那时我们在江水深急的地方游泳,那激起的浪花几乎挡住了疾驰而来的船。

      赏析:

      这首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抒发了对中华民族前途的乐观主义精神和以天下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

    [阅读全文]...

2022-06-24 06:43:16
  • 沁园春一组

  •   古堰流辉(苏轼词例)  水跃*川,玉垒登峰,龙伏润香。  问秦砖汉瓦,洪流滚滚,白云几度,来去苍茫。  难忘当年,劈崖磨斧,鱼嘴飞沙连玉浆。  终归是,顺了人之意,少了灾荒。    古今谁说兴亡,看年久、清明放水乡。  醉今朝换发,高歌九斗,游人如影,起舞流光。  瑞气东来,祥辉依酒,古色南桥任紫光。  斜照暮,拨一声羌管,月上都江。    赞我00129部队  一棵丹心,铮铮铁腕,北风披肩。  在宜昌出发,追车飞速,顺风开拔,转战天山。  *戈滩,人尤疲乏,乘胜西征令又颁,  无休歇,冒漫天风雪,挺进荒原。    一身尘土狼烟。觅小道、荒梯并手攀。  有智探雪沼,飞驰草甸,勇超泥泽,攻凿冰川。  低览流虹,仰扶青汉,挥舞云锤到锦边。  丰功永,看天山碑矗,兵种巍然!  (苏轼词例)2日    八一团聚忆青春  大兴场边,三哥饭店,战友团圆。  想青春岁月,千山万水,沐风栉雨,叠月经年。  锐似青锋,情如烈火,劈了高崖爬雪山。    为家国,抛出肝与胆,不悔无怨。  通途道接京燕,引浩浩、党恩度莽原。  喜春雷起蛰,天山搞话,金戈震宇,炮列前沿。  旧矿呈辉,新城焕彩,大道盘盘云海间。  抒忠志,发浩歌正气,纬线联天。  (苏轼词例)

      编辑点评:

      沁园春,词牌名。东汉窦宪仗势夺取沁水公主园林,*作诗以咏其事,此调因此得名,又名《寿星明》、《洞庭春色》等。双调一百十四字,*韵。作者依苏轼体赋就锦章;一阙勾勒出都江美景,水跃龙伏,磅礴大气,秦砖汉瓦,诉说辉煌;今朝醉,相伴月色,更显荣光;二阙军队赞歌,披星戴月,黄沙扬尘,攻防格斗,身手大显,铿锵有力,王师风范;三阙挚友同聚,把酒言欢;青春共忆,无悔无怨;龙腾水跃都江赞,千载云烟眷客游。复醉黄尘连大漠,归来把盏话风流。感谢蜀西小鱼儿赐稿菊韵,笔法娴熟,意境优美,欣赏推赞,遥祝夏祺。

    [阅读全文]...

2022-05-23 10:31:00
  • 《沁园春·长沙》全文

  • 阅读
  • 《沁园春·长沙》全文

      《沁园春·长沙》是*代诗人*所写的一首词。该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统治者,改造旧*的豪情壮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沁园春·长沙》全文的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原文:

      沁园春·长沙

      *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注释:

      沁园春:词牌名,“沁园”为东汉明帝为女儿沁水公主修建的皇家园林,据《后汉书 窦宪传》记载,沁水公主的舅舅窦宪倚仗其妹贵为皇后之势,竟强夺公主园林,后人感叹其事,多在诗中咏之,渐成“沁园春”这一词牌。本诗选自《*诗词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寒秋:就是深秋、晚秋。秋深已有寒意,所以说是寒秋。

      湘(xiāng)江:一名湘水,湖南省最大的河流,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陵川县南的海洋山,长1752里,向东北流贯湖南省东部,经过长沙,北入洞庭湖。 所以说是湘江北去。

      橘子洲:地名,又名水陆洲,是长沙城西湘江中一个狭长小岛,西面靠*岳麓山。南北长约11里,东西最宽处约一里。*七律《答友人》中所谓长岛,指此。自唐代以来,就是游览胜地。

      万山:指湘江西岸岳麓山和附*许多山峰。

      层林尽染:山上一层层的树林经霜打变红,像染过一样。尽染:此处化用王实甫《西厢记》中“晓来谁染霜林醉”句意。

      漫江:满江。漫:满,遍。

      舸(gě):大船。这里泛指船只。

      争流:争着行驶。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鹰在广阔的天空里飞,鱼在清澈的水里游。击,搏击。这里形容飞得矫健有力。翔,本指鸟盘旋飞翔,这里形容鱼游得轻快自由。

      万类霜天竞自由:万物都在秋光中竞相自由地生活。万类:指一切生物。霜天:指秋天,即上文“寒秋”。

      怅寥廓(chàng liáo kuò):面对广阔的宇宙惆怅感慨。怅:原意是失意,这里用来表达由深思而引发激昂慷慨的心绪。寥廓(liáo kuò):广远空阔,这里用来描写宇宙之大。

      苍茫:旷远迷茫。

      主:主宰。

      沉浮:同“升沉”(上升和没落)意思相*,比喻事物盛衰、消长,这里指兴衰。由上文的俯看游鱼,仰看飞鹰,纳闷地寻思(“怅”)究竟是谁主宰着世间万物的升沉起伏。

      携来:挽,牵。来,语气词,无实义。

      百侣:很多的伴侣。侣,这里指同学(也指战友)。

      峥嵘岁月稠:不*常的日子是很多的。峥嵘:本指山的高峻,此处意谓不*凡、不寻常。稠:多。

      恰:适逢,正赶上。

      同学少年:*于1913年至1918年就读于湖南第一师范学校。1918年*和萧瑜、蔡和森等组织新民学会,开始了他早期的政治活动。

      风华正茂:风采才华正盛。风华:风采,才华。茂:丰满茂盛。

      书生意气:书生:读书人,这里指青年学生。意气:意态气概。

      挥斥方遒(qiú):挥斥,奔放。《庄子·田子方》:“挥斥八极”。郭象注:“挥斥,犹纵放也。”遒,强劲有力。方:正。挥斥方遒,是说热情奔放,劲头正足。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评论国家大事,用文字来抨击丑恶的现象,赞扬美好的事物。写出激浊扬清的文章。指点,评论。江山,指国家。激扬,激浊扬清,抨击恶浊的,褒扬清明的。

      粪土当年万户侯:意思是把当时的军阀官僚看得同粪土一样。粪土,作动词用,视……如粪土。万户侯,汉代设置的最高一级侯爵,食邑万户,享有万户农民的赋税。此借指大军阀,大官僚。万户,指侯爵封地内的户口,要向受封者缴纳租税,服劳役。

      中流:江心水深流急的地方。

      击水:作者自注:“击水:游泳。那时初学,盛夏水涨,几死者数,一群人终于坚持,直到隆冬,犹在江中。当时有一篇诗,都忘记了,只记得两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这里引用祖逖(tì)的“中流击楫”典故。(祖逖因为国家*倾覆,时刻怀着振兴光复的心志。元帝就让他担任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供给他一千人的军粮,三千匹布,但不给战衣和兵器,让他自行招募士众。祖逖仍就率领随自己流亡的'部属一百多家,渡过长江,到江心时他扣击船桨发誓说:“我祖逖不能*定中原并再次渡江回来的话,就像长江的水一去不返!”言辞激昂神色悲壮,众人都为他的誓言感慨赞叹。)这里指游泳。

      遏(è):阻止。

      飞舟:如飞之舟,言其迅速。

      翻译:

      在深秋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我独自伫立在橘子洲头,眺望着湘江碧水缓缓北流。看万千山峰全都变成了红色,一层层树林好像染过颜色一样,江水清澈澄碧,一艘艘大船乘风破浪,争先恐后。鹰在广阔的天空飞,鱼在清澈的水里游,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自在的生活。面对着无边无际的宇宙,(千万种思绪一齐涌上心头)我要问:这苍茫大地的盛衰兴废由谁来决定主宰呢?

      回想过去,我和我的同学,经常携手结伴来到这里游玩。在一起商讨国家大事,那无数不*凡的岁月至今还萦绕在我的心头。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大家踌躇满志,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评论国家大事,写出这些激浊扬清的文章,把当时那些军阀官僚看得如同粪土。还记得吗?那时我们在江水深急的地方游泳,那激起的浪花几乎挡住了疾驰而来的船。

    [阅读全文]...

2022-04-12 18:31:07
  • 沁园春长沙原文

  • 阅读
  • 沁园春长沙原文

      《沁园春》词牌经考证最早当出现于晚唐。现在传世的最早《沁园春》词当数张先的《沁园春·寄都城赵阅道》词。但张先之词与苏轼《沁园春·孤馆灯青》词相比,尚欠精工。故后人填《沁园春》,多遵苏词。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沁园春长沙原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注释:

      沁园春:词牌名,“沁园”为东汉明帝为女儿沁水公主修建的皇家园林,据《后汉书 窦宪传》记载,沁水公主的舅舅窦宪倚仗其妹贵为皇后之势,竟强夺公主园林,后人感叹其事,多在诗中咏之,渐成“沁园春”这一词牌。本诗选自《*诗词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寒秋:就是深秋、晚秋。秋深已有寒意,所以说是寒秋。

      湘(xiāng)江:一名湘水,湖南省最大的河流,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陵川县南的海洋山,长1752里,向东北流贯湖南省东部,经过长沙,北入洞庭湖。 所以说是湘江北去。

      橘子洲:地名,又名水陆洲,是长沙城西湘江中一个狭长小岛,西面靠*岳麓山。南北长约11里,东西最宽处约一里。*七律《答友人》中所谓长岛,指此。自唐代以来,就是游览胜地。

      万山:指湘江西岸岳麓山和附*许多山峰。

      层林尽染:山上一层层的树林经霜打变红,像染过一样。尽染:此处化用王实甫《西厢记》中“晓来谁染霜林醉”句意。

      漫江:满江。漫:满,遍。

      舸(gě):大船。这里泛指船只。

      争流:争着行驶。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鹰在广阔的天空里飞,鱼在清澈的水里游。击,搏击。这里形容飞得矫健有力。翔,本指鸟盘旋飞翔,这里形容鱼游得轻快自由。

      万类霜天竞自由:万物都在秋光中竞相自由地生活。万类:指一切生物。霜天:指秋天,即上文“寒秋”。

      怅寥廓(chàng liáo kuò):面对广阔的宇宙惆怅感慨。怅:原意是失意,这里用来表达由深思而引发激昂慷慨的心绪。寥廓(liáo kuò):广远空阔,这里用来描写宇宙之大。

      苍茫:旷远迷茫。

      主:主宰。

      沉浮:同“升沉”(上升和没落)意思相*,比喻事物盛衰、消长,这里指兴衰。由上文的俯看游鱼,仰看飞鹰,纳闷地寻思(“怅”)究竟是谁主宰着世间万物的升沉起伏。

      携来:挽,牵。来,语气词,无实义。

      百侣:很多的伴侣。侣,这里指同学(也指战友)。

      峥嵘岁月稠:不*常的日子是很多的。峥嵘:本指山的高峻,此处意谓不*凡、不寻常。稠:多。

      恰:适逢,正赶上。

      同学少年:*于1913年至1918年就读于湖南第一师范学校。1918年*和萧瑜、蔡和森等组织新民学会,开始了他早期的政治活动。

      风华正茂:风采才华正盛。风华:风采,才华。茂:丰满茂盛。

      书生意气:书生:读书人,这里指青年学生。意气:意态气概。

      挥斥方遒(qiú):挥斥,奔放。《庄子·田子方》:“挥斥八极”。郭象注:“挥斥,犹纵放也。”遒,强劲有力。方:正。挥斥方遒,是说热情奔放,劲头正足。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评论国家大事,用文字来抨击丑恶的现象,赞扬美好的事物。写出激浊扬清的文章。指点,评论。江山,指国家。激扬,激浊扬清,抨击恶浊的,褒扬清明的。

      粪土当年万户侯:意思是把当时的军阀官僚看得同粪土一样。粪土,作动词用,视……如粪土。万户侯,汉代设置的最高一级侯爵,食邑万户,享有万户农民的赋税。此借指大军阀,大官僚。万户,指侯爵封地内的户口,要向受封者缴纳租税,服劳役。

      中流:江心水深流急的地方。

      击水:作者自注:“击水:游泳。那时初学,盛夏水涨,几死者数,一群人终于坚持,直到隆冬,犹在江中。当时有一篇诗,都忘记了,只记得两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这里引用祖逖(tì)的“中流击楫”典故。(祖逖因为国家*倾覆,时刻怀着振兴光复的心志。元帝就让他担任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供给他一千人的军粮,三千匹布,但不给战衣和兵器,让他自行招募士众。祖逖仍就率领随自己流亡的部属一百多家,渡过长江,到江心时他扣击船桨发誓说:“我祖逖不能*定中原并再次渡江回来的话,就像长江的水一去不返!”言辞激昂神色悲壮,众人都为他的誓言感慨赞叹。)这里指游泳。

      遏(è):阻止。

      飞舟:如飞之舟,言其迅速。

      参考翻译:

      在深秋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我独自伫立在橘子洲头,眺望着湘江碧水缓缓北流。看万千山峰全都变成了红色,一层层树林好像染过颜色一样,江水清澈澄碧,一艘艘大船乘风破浪,争先恐后。鹰在广阔的天空飞,鱼在清澈的水里游,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自在的生活。面对着无边无际的宇宙,(千万种思绪一齐涌上心头)我要问:这苍茫大地的盛衰兴废由谁来决定主宰呢?

      回想过去,我和我的同学,经常携手结伴来到这里游玩。在一起商讨国家大事,那无数不*凡的岁月至今还萦绕在我的心头。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大家踌躇满志,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评论国家大事,写出这些激浊扬清的文章,把当时那些军阀官僚看得如同粪土。还记得吗?那时我们在江水深急的地方游泳,那激起的浪花几乎挡住了疾驰而来的船。

      创作背景:

      《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作于1925年12月。当时的*时年33岁。一月党的“四大”在上海召开,八月从韶山到长沙,九月*在广州参与*“二大”的筹备工作,十月被推选为*代理宣传部长。在长沙逗留期间重游橘子洲,面对湘江上美丽动人的自然秋景,联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便以“长沙”为题写下了这首《沁园春·长沙》。

      一九二五年,在**的领导下,全国工农运动形势高涨,革命的发展势头异常迅猛,震惊世界的“五四运动”和省港大*也遍及十几个省,各种形式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正风起云涌地开展着。这时候,一方面是工农革命运动在蓬勃发展,另一方面是*势力为了维护其*统治对革命力量进行疯狂的镇压。那么中华民族的命运将走向何方,是继续维护黑暗衰退的*统治,还是冲垮黑暗统治走向兴盛进步,谁将成为主宰发展方向的力量,*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已在广州正式成立。

      赏析:

      这首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抒发了对中华民族前途的乐观主义精神和以天下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

      *在1925年秋写的《沁园春。长沙》,意思是正值青年朋友意气风发。当时在*同志离开湖南前往当时革命活动的中心广州时所写的,*同志从1911年到1925年,曾数度在长沙学*、工作和从事革命活动。在这峥嵘岁月里,作者和他的同学蔡和森、何叔衡等立志救国的知识青年,正值青春年少,神采飞扬,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热情奔放,面对万山红遍的美景,他们既赞叹锦绣河山的壮美,又悲愤大好河山的沉沦。于是,发表激浊扬清的文章,抨击黑暗,宣扬真理,鄙视当时的“万户侯”——军阀如粪土,这一段描写形象地概括了青年时期的*和其战友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大意是:在深秋的季节,我独自一人站在橘子洲头,望着江水日夜不息地向北奔流。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一个“看”字,总领七句,描绘了独立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大意是:远望群山,重重叠叠的树林点染如画;*看满江的'秋水碧绿清澈,无数船只争相行驶。仰视,雄鹰在天空中展翅高飞;俯看,鱼儿在江水中轻快地畅游。宇宙中的万物都在秋天里生气勃勃地自由舒展、蓬勃生长。诗人从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选择了几种典型景物进行描写,远*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这七句,为下面的抒情提供了背景,烘托了气氛。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诗人思绪万端,不禁问道:广阔无垠的大地呀,谁才是主宰你消长兴衰命运的真正主人呢?这一问道出了诗人的雄心壮志,表现了他的博大胸怀。

      上阕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

    [阅读全文]...

2021-12-08 04:15:21
  • 沁园春长沙全诗赏析(沁园春长沙原文格式)

  • 文|*

    .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在深秋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眺望着湘江碧水缓缓北流。我独自伫立在橘子洲头。看万千山峰全都变成了红色,一层层树林好像染过颜色一样,江水清澈澄碧,一艘艘大船乘风破浪,争先恐后。广阔的天空里鹰在矫健有力地飞,鱼在清澈的水里轻快地游着,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自在的生活。面对着无边无际的宇宙,(千万种思绪一齐涌上心头)我要问:这苍茫大地的盛衰兴废,由谁来决定主宰呢?回想过去,我和我的同学,经常携手结伴来到这里游玩。在一起商讨国家大事,那无数不*凡的岁月至今还萦绕在我的心头。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大家踌躇满志,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评论国家大事,写出这些激浊扬清的文章,把当时那些军阀官僚看得如同粪土。可曾记得,那时我们在江水深急的地方游泳,那激起的浪花几乎挡住了疾驰而来的船?

    【长沙】湖南省省会。一九二五年的“五卅运动掀起了全国性的革命大风暴。在*同志的英明领导下,湖南掀起了新的反帝反军阀的运动,为北伐进一步鋪*了道路。在中国革命的第一个严重关头,以*同志为代表的*列宁主义路线同以*、张国燾为代表的机会主义路线作了坚决的斗争。一九二五年春,*同志从上海回到湖南,在家乡带病領导农民运动,几个月内组织了二十多个农民协会。面对大好的革命形势,*同志满怀激情写了这首词,表达了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心和对中国人民光明前途的乐观主义精神。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独立于寒秋之中的橘子洲头,望着湘江的水滚滚向北流去。这里描写了革命者的高大形象和頑强精神。“橘子洲”,湘江中的水陆洲。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眼望秋后的群山,层层山林一片火紅象征着大好的革命形势高涨的革命运动,正象*所说:“中国是全国都布滿了千柴;很快就会燃成烈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滿江的水碧绿清澈,成百的大船争相行駛,象征着波瀾壮闊的革命潮流。舸(音葛),大船。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矫健的雄鷹在万里长空展翅飞翔,自由的魚儿在清澈見底的水中随意游动,一切生物都在这秋高气爽的时节比赛誰更自由自在。这里是說各阶级、各阶层都在为了争得生存和自由的权利而斗争。*说过:“世界上一切革命斗争都是为夺取*,巩固*。而*的拚死同革命势力斗争,也完全是为着维持他们的*。”

    【怅寥廓】惆怅地对着广闊的宇宙。这里是*对党、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关切。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向苍苍茫茫的大地发間,究竟由谁来主宰世界?发間中又含回答:“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携来百侣曾游】*回忆起一九一三年至一九一八年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期间,常和同学們携手并肩在橘子洲一带游覽、游泳,畅談国事,研究阶极斗争。“携”,邀、约的意思。“侣”,这里指同学、同志。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回忆过去許多特出的不*常的斗争生活。“峥嵘”,形容山的奇特高峻,这里指不*常的激烈斗争。“稠”多,含有丰富多采之意。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说:……表青年人朝气莲勃,正在兴旺时期,好象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风华正茂”,指正富有朝气和才华。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说:“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他们最肯学*,最少保守思想…,”“挥斥”,意气奔放。“遒”,强劲之意。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说:“五四以来,中国青年们起了什么作用呢?起了某种先锋队的作用,…就是带头作用,就是站在革命队伍的前头。”(《青年运动的方向》)这里是指评论国事,发表揭露黑暗、宣揚革命造反有理的文章。

    【粪土当年万户侯】当年一切*的当权者被革命者看作粪土一般。“一切帝国主义、军阀、贪官污吏、土豪劣绅都将被他们葬入坟墓。”(*:《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万戶侯”,古时管一万戶的头头。这里是借指甘当帝国主义的奴才而欺压人民的*家伙。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記不記得,游泳于江中,奋力搏水,激起的浪涛阻止了飞快前进的船只,这里是鼓励真正的革命者,要敢于到阶级斗争的风浪中去鍛炼、去斗争,敢于在时代的洪流中高举起革命造反的旗帜,推动历史的车輪,向胜利前进。“遏”,阻止。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面朝大海,用黑色的眼睛寻找光明。读睡诗社创办于2015年11月16日,诗社以“为草根诗人发声”为使命,以弘扬“诗歌精神”为宗旨,即诗的***追求、诗的艺术创新、诗的精神愉悦。现已出版诗友合著诗集《读睡诗选之春暖花开》《读睡诗选之草长莺飞》。诗友们笔耕不辍,诗社砥砺前行,不断推陈出新,推荐优秀诗作,出品优质诗集,朗诵优秀作品,以多种形式推荐诗人作品,让更多人读优秀作品,体味诗歌文化,我们正在行进中!

    [阅读全文]...

2022-07-26 04:00:16
沁园春水的古诗 - 句子
沁园春水的古诗 - 语录
沁园春水的古诗 - 说说
沁园春水的古诗 - 名言
沁园春水的古诗 - 诗词
沁园春水的古诗 - 祝福
沁园春水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