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的古诗带拼音

关于朱熹的古诗带拼音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朱熹的古诗带拼音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朱熹的古诗带拼音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朱熹的古诗带拼音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524) 语录(33) 说说(8) 名言(22) 诗词(556) 祝福(1k+) 心语(183)

  • 朱熹带拼音的名人名言42条

  • 名人名言
  • 1.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著力处。 ――朱熹

    2.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

    3.自古圣贤,皆以心地为本。出自:宋?朱熹《朱子全书?学二》圣贤:圣人贤人,古代指道德学问都极为杰出的人。心地:佛教语。佛教以三界唯心,心如滋生万物的大地,能随缘生一切诸法,故称之。为人以心地高洁为最重要。—— 朱熹

    4.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出自:宋?朱熹《仁说》 实行并保存真诚的心,这是人生美好的源头,行动美好的根本。—— 朱熹

    5.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6.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著力处。 ——朱熹

    7.守正直而佩仁义。 守正直而佩仁义。 宋・朱熹《宋名臣言行录》守:操守。做人要存正直之心,行仁义之德。 《宋名臣言行录》

    8.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朱熹

    9.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朱熹

    10.有所不为,为无不果。有所不学,学无不成 ――朱熹

    11.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12.圣人所说底话,光明正大。出自:宋?朱熹《朱子语类?易九》底:同“的”。—— 朱熹

    13.《大学》之修身齐家治国*天下,基本只是正心诚意而已。出自:宋?朱熹《四书集注?孟子序说》大学:书名。修身:修养自身品性。齐家:管理好家庭。治国:治理好所在的地区。*天下:使天下太*。正心:使心思端正。诚意:使意念真诚。—— 朱熹

    14.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

    15.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诌媚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 ——朱熹

    16.内无妄思,外无妄动。 内无妄思,外无妄动。 见宋・朱熹《朱子语类辑略》。内:内心。妄思:错误的思想。妄动:错误的行动。这两句大意是:内心没有胡思乱想,形体就不会轻举妄动。人的任何行动.都是受思想支配的。世上根本没有思想纯洁高尚,而行动胡作非为的人。因此,无论检查自己或批评别人的错误行为,都要注意查找思想根源。可供论述思想与行为的联系时引用.也可作为自我修养的要求。当然,何为“妄思”,何为“妄动”,在不同的时代是有不同理解的。 《朱子语类辑略》

    1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朱熹

    18.濯去旧见,以来新意。 濯去旧见,以来新意。 宋・朱熹《学规类编》。濯(zhuó茁:洗,此为涤除。这两句大意是:涤除陈旧过时的见解,从而得来新的意义。此条阐明学*应该坚持除旧布新的道理,以之作为学者治学的基本常识和基本规范。这在讲求师承,讲求“疏不破注’的传统十分盛行的时代具有破旧立新的积极意义。此名句短小警约,讲求对偶,既新且雅,带有明显的典籍文化的特点。 《学规类编》

    19.古之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后之人则以石为玉而又炫之也。—— 朱熹

    20.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朱熹

    21.熟读之法,于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22.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出自:宋?朱熹《四书集注?孟子集注》以真诚为准则是自我修养的关键,弄清楚哪些是好的言行举动,又是坚持真诚的根本。—— 朱熹

    23.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 朱熹

    2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

    25.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朱熹 《劝学诗》

    26.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27.知之必好之,好之必求之,求之必得之。 ――朱熹 《*思录》

    28.问佢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

    29.勿谓今日不学而有来日,勿谓今年不学而有来年。日月逝矣,岁不我延。

    30.涵养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朱熹

    31.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朱熹

    32.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 《观书有感》

    33.涵养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朱熹

    34.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朱熹

    35.读书之法无它,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 朱熹

    36.知之必好之,好之必求之,求之必得之。 ——朱熹 《*思录》

    37.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见宋・朱熹《四书集注・论语・学而》注语。 《四书集注・论语・学而》

    38.水调歌头雪月两相映,水石互悲鸣。不知岩上枯木,今夜若为情。应见尘中胶扰,便道山间空旷,与么了*生。与么*生了,◇水不流行。起披衣,瞻碧汉,露华清。寥寥千载,此事本分明。若向乾坤识易,便信行藏无间,处处总圆成。记取渊水冰语,莫错定盘星。

    39.人之操履无若诚实。出自:宋?朱熹《宋名臣言行录》操履:操守。诚实是人的最高品德。—— 朱熹

    40.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41.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 《观书有感》

    42.当务之急,不求难知;力行所知,不惮所难为 ——朱熹

    [阅读全文]...

2021-11-30 00:19:33
  • 朱熹带拼音的名人名言42条

  • 名人名言,名人,语录
  • 1.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著力处。 ――朱熹

    2.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

    3.自古圣贤,皆以心地为本。出自:宋?朱熹《朱子全书?学二》圣贤:圣人贤人,古代指道德学问都极为杰出的人。心地:佛教语。佛教以三界唯心,心如滋生万物的大地,能随缘生一切诸法,故称之。为人以心地高洁为最重要。—— 朱熹

    4.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出自:宋?朱熹《仁说》 实行并保存真诚的心,这是人生美好的源头,行动美好的根本。—— 朱熹

    5.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6.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著力处。 ——朱熹

    7.守正直而佩仁义。 守正直而佩仁义。 宋・朱熹《宋名臣言行录》守:操守。做人要存正直之心,行仁义之德。 《宋名臣言行录》

    8.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朱熹

    9.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朱熹

    10.有所不为,为无不果。有所不学,学无不成 ――朱熹

    11.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12.圣人所说底话,光明正大。出自:宋?朱熹《朱子语类?易九》底:同“的”。—— 朱熹

    13.《大学》之修身齐家治国*天下,基本只是正心诚意而已。出自:宋?朱熹《四书集注?孟子序说》大学:书名。修身:修养自身品性。齐家:管理好家庭。治国:治理好所在的地区。*天下:使天下太*。正心:使心思端正。诚意:使意念真诚。—— 朱熹

    14.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

    15.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诌媚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 ——朱熹

    16.内无妄思,外无妄动。 内无妄思,外无妄动。 见宋・朱熹《朱子语类辑略》。内:内心。妄思:错误的思想。妄动:错误的行动。这两句大意是:内心没有胡思乱想,形体就不会轻举妄动。人的任何行动.都是受思想支配的。世上根本没有思想纯洁高尚,而行动胡作非为的人。因此,无论检查自己或批评别人的错误行为,都要注意查找思想根源。可供论述思想与行为的联系时引用.也可作为自我修养的要求。当然,何为“妄思”,何为“妄动”,在不同的时代是有不同理解的。 《朱子语类辑略》

    1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朱熹

    18.濯去旧见,以来新意。 濯去旧见,以来新意。 宋・朱熹《学规类编》。濯(zhuó茁:洗,此为涤除。这两句大意是:涤除陈旧过时的见解,从而得来新的意义。此条阐明学*应该坚持除旧布新的道理,以之作为学者治学的基本常识和基本规范。这在讲求师承,讲求“疏不破注’的传统十分盛行的时代具有破旧立新的积极意义。此名句短小警约,讲求对偶,既新且雅,带有明显的典籍文化的特点。 《学规类编》

    19.古之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后之人则以石为玉而又炫之也。—— 朱熹

    20.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朱熹

    21.熟读之法,于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22.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出自:宋?朱熹《四书集注?孟子集注》以真诚为准则是自我修养的关键,弄清楚哪些是好的言行举动,又是坚持真诚的根本。—— 朱熹

    23.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 朱熹

    2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

    25.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朱熹 《劝学诗》

    26.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27.知之必好之,好之必求之,求之必得之。 ――朱熹 《*思录》

    28.问佢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

    29.勿谓今日不学而有来日,勿谓今年不学而有来年。日月逝矣,岁不我延。

    30.涵养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朱熹

    31.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朱熹

    32.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 《观书有感》

    33.涵养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朱熹

    34.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朱熹

    35.读书之法无它,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 朱熹

    36.知之必好之,好之必求之,求之必得之。 ——朱熹 《*思录》

    37.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见宋・朱熹《四书集注・论语・学而》注语。 《四书集注・论语・学而》

    38.水调歌头雪月两相映,水石互悲鸣。不知岩上枯木,今夜若为情。应见尘中胶扰,便道山间空旷,与么了*生。与么*生了,◇水不流行。起披衣,瞻碧汉,露华清。寥寥千载,此事本分明。若向乾坤识易,便信行藏无间,处处总圆成。记取渊水冰语,莫错定盘星。

    39.人之操履无若诚实。出自:宋?朱熹《宋名臣言行录》操履:操守。诚实是人的最高品德。—— 朱熹

    40.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41.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 《观书有感》

    42.当务之急,不求难知;力行所知,不惮所难为 ——朱熹

    [阅读全文]...

2022-03-10 23:11:10
  • 朱熹的诗古诗词

  • 1、《咏蕙》今花得古名,旖旎香更好。适意欲忘言,尘编讵能老。

    2、《忆秦娥·梅花发》梅花发。寒梢挂着瑶台月。瑶台月。和羹心事,履霜时节。野桥流水声鸣咽。行人立马空愁绝。空愁绝。为谁凝伫,为谁攀折。

    3、《兰涧》光风浮碧涧,兰枯日猗猗。竟岁无人采,含薰只自知。

    4、《兰》谩种秋兰四五茎,疏帘底事太关情。可能不作凉风计,护得幽兰到晚清。

    5、《游烂柯山》局上闲争战,人间任是非。空叫禾樵客,烂柯不知归。

    6、《赋水仙花》隆冬凋百卉,江梅历孤芳。如何蓬艾底,亦有春风香。纷敷翠羽帔,温艳白玉相。黄冠表独立,淡然水仙装。弱植晚兰荪,高标摧冰霜。湘君谢遗褋,汉水羞捐珰。嗟彼世俗人,*焚衷肠。徒知慕佳冶,讵识怀贞刚?凄凉柏舟誓,恻怆终风章。卓哉有遗烈,千载不可忘。

    7、《水口行舟》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蓬看?依旧青山绿水多。

    8、《水口行舟》郁郁层恋隔岸青,青山绿水去无声。烟波一桌知何许,鶗鴂两山相对鸣。

    9、《六月十五日诣水公庵雨作》云起欲为雨,中川分晦明。才惊横岭断,已觉疏林鸣。空际旱尘灭,虚堂凉思生。颓檐滴沥余,忽作流泉倾。况此高人居,地偏园景清。芳馨杂悄蒨,俯仰同鲜荣。我来偶兹适,中怀淡无营。归路绿泱漭,因之想岩耕。

    10、《忆秦娥·云垂幕》云垂幕。阴风惨淡天花落。天花落。千林琼玖,一空鸾鹤。征车渺渺穿华薄。路迷迷路增离索。增离索。剡溪山水,碧湘楼阁。

    [阅读全文]...

2022-04-07 11:14:55
  • 春日朱熹古诗

  • 春日,文学
  • 春日朱熹古诗

      在*时的学*、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春日朱熹古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春日

      宋代含义: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就是春。

      译文

      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就是春天的景致。

      注释

      春日含义:春天。

      胜日含义: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寻芳含义:游春,踏青。

      泗水含义:河名,在山东省。

      滨含义:水边,河边。

      光景含义:风光风景。

      等闲含义:*常、轻易。“等闲识得”就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东风含义:春风。

      赏析

      人们一般都认为这就是一首咏春诗。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就是这样。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即就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就是写“寻芳”所见所得。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就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就是很容易辨认的。“东风面”借指春天。第四句“万紫千红总就是春”,就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就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感受到了春天的美。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第三、四句就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就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就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其实诗中的的“泗水”就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访”即就是指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燃万物的春风。这其实就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创作背景

      人们一般都认为这首诗就是作者春天郊游时所创作的游春观感,而根据作者生活的年代可知这首诗创作之时泗水之地早被金人侵占,作者也未曾北上到达泗水之地。

      朱熹

      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就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宋代·朱熹《春日》

      译文

      风和日丽之时泗水的河边踏青,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注释

      春日:春天。

      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寻芳:游春,踏青。

      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滨:水边,河边。

      无边:无边无际。

      光景:风光风景。

      等闲:*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东风:春风。

      赏析

      此诗表面上看似一首写追诗,描绘了春日美好的追致;实际上是一首哲理诗,表达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全诗寓理趣于形象之中,构思运笔堪称奇妙。

      首句“胜日寻芳泗无滨”:“胜日”,点明天时;“泗无滨”点明地点;“寻芳”,点明主题。一句中分三层叙说,特别是以“泗无滨”结穴,是作者的有意安排。“寻”字不仅写出作者逸兴,也给诗歌添了不少情趣。

      次句“无边光追一时新”,描写观赏春追中获得的初步印象。“无边光追”逆承首句“胜日寻芳”,说寻芳的结果。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追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追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这里不做细碎描写,不在一草一的一石上做剪贴,而是从极广大的空间落笔。

      后两句用形象的语言,具体描绘了光追之新,抒写了寻芳所得。“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意谓胜日寻芳,本不期望有无边光追的所得,今既有如此新鲜感受,不禁欢欣雀跃。“东风面”,把春气、春追形象化了,拟人化了,把“识”字落到实处。

      末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追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到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感受到了春天的美。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的“万紫千红”*承“东风面”,远承“无边光追”,对偶修辞,意象色彩强烈。诗以“总是春”收官,都落到“春日”上。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无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无之滨游春吟赏。其实诗中的的“泗无”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无边光追”所示空间极其广大,就透露了诗人膜求圣道的本意。“东风”暗喻教化,“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燃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哲理诗而不露说理的痕迹,这是朱熹的高明之处。

    [阅读全文]...

2022-01-12 00:23:23
  • 朱熹《春日》古诗翻译赏析

  • 春日
  • 朱熹《春日》古诗翻译赏析

      《春日》是宋代思想家、教育家朱熹的诗作。此诗表面上看似一首写景诗,描绘了春日美好的景致;实际上是一首哲理诗,表达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全诗寓理趣于形象之中,构思运笔堪称奇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朱熹《春日》古诗翻译赏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春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注释

      ①胜日:天气晴朗的日子。

      ②寻芳:「芳」花草。春游踏青的意思。

      ③泗水:水名,在今天的山东省泗水县。

      ④等闲:随便,到处都可以。

      ⑤东风:春风。

      翻译

      在一个春光明媚的美好日子观花赏草来到泗水边,只见无边无际的风光景物一时间都换了新颜。无论什么地方都可以看出春风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色。

      赏析:

      《春日》是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著作。这首古诗表面上是写游春观感,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东风面”借指春天。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其实诗中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染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拓展知识:

      朱熹(1130—1200),南宋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字元晦,一字仲晦,又号晦翁,别称*。祖籍婺源,生于尤溪,长于建州。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任泉州同安县主簿。淳熙时知南康军,改提举浙东茶盐公事。宋光宗时,历知漳州、秘阁修撰等职。宋宁宗时任焕章阁待制。卒谥“文”。他广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贡献。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等,后人辑有《朱文公文集》《朱子语类》

    [阅读全文]...

2021-12-13 02:35:11
  • 春日朱熹_春日古诗

  •   《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注释:

      1、题、春日:春天。

      2、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3、寻芳:游春,踏青。

      4、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5、滨:水边,河边。

      6、光景:风光风景

      7、等闲:*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8、东风:春风。

      译文:

      我选择了一个春光明媚的美好日子观花赏草来到泗水河边,只见无边无际的风光景物一时间都换了新颜。轻易就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赏析:

      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游春诗。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东风面”借指春天。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

    [阅读全文]...

2022-01-28 20:33:51
  • 朱熹的春日诗句(春日朱熹的诗翻译)

  • 学*强国答题系统中有很多题目都是关于中国诗词文化的,学*强国,赏析诗词,岂不快哉!书生整理其中部分相关题目,供大家学*借鉴,若有错误疏漏之处,还望大家多多包涵,让我们共同学*,共同进步!

    (文中部分图片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通知必删!)

    强国题目

    诗词原文

    诗词译文

    诗词注释

    作者简介

    [阅读全文]...

2022-07-18 03:07:25
  • 观书有感二首古诗(朱熹观书有感其二)

  • 观书有感

    【作者】朱熹 【朝代】南宋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名词解析:

    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朱熹父亲朱松与郑交好,故尝有《蝶恋花·醉宿郑氏别墅》词云:“清晓方塘开一境。落絮如飞,肯向春风定。”

    鉴:一说为古代用来盛水或冰的青铜大盆。镜子;也有学者认为镜子。指像鉴(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天光”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

    徘徊:来回移动。

    为:因为。

    渠:它,第三人称代词,这里指方塘之水。

    那得:怎么会。

    那:怎么的意思。

    清如许:这样清澈。

    如:如此,这样。

    清:清澈。

    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中不断地学*、运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保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

    背景解析:

    朱熹(1130年10月18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中国南宋时期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庆元六年(1200年)逝世,享年七十一岁。后被追赠为太师、徽国公,赐谥号“文”,故世称朱文公。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他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闽学代表人物,被后世尊称为朱子。他的理学思想影响很大,成为元、明、清三朝的官方哲学。

    公元1196年(庆元二年),为避权臣韩侂胄之祸,朱熹与门人黄干、蔡沈、黄钟来到新城福山(今黎川县社苹乡竹山村)双林寺侧的武夷堂讲学。在此期间,他往来于南城、南丰。在南城应利元吉、邓约礼之邀作《建昌军进士题名记》一文,文中对建昌人才辈出发出由衷赞美。又应南城县上塘蛤蟆窝村吴伦、吴常兄弟之邀,到该村讲学,为吴氏厅堂书写“荣木轩”,为读书亭书写“书楼”,并为吴氏兄弟创办的社仓撰写了《社仓记》,还在该村写下了《观书有感二首》。

    译文: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

    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赏析1:

    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认识时的情形颇为相似。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诗中所表达的这种感受虽然仅就读书而言,却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可以做广泛的理解。特别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人们也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读者也可以从这首诗中得到启发,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这两句诗已凝缩为常用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这是一首极其有艺术哲理性的小诗。人们在品味书法作品时,时常有一种神采飞扬的艺术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形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所谓“源头活水”,当指书写者内心的不竭艺术灵感。

    诗的寓意很深,以源头活水形象地比喻丰富的书法艺术灵感才是书法艺术作品真正的不竭源泉,阐明了作者独特的读书感受,很符合书法艺术创作的特色,也反映了一般艺术创作的本质。

    赏析2:

    这是一首抒发读书体会的哲理诗。“半亩方塘一鉴开”,朱熹在山村里读书,兴味正浓。他悠然自得地抬头一看,眼前是一方半亩大小的池塘。这本是最*凡不过的景象,在中国南方的村落中,这样的池塘随处可见。但到了朱熹的笔下,它却独有一种深刻的寓意。在朱熹眼中,“方塘”最大的特点是清澈,他用了一个比喻,那就是“鉴”,也就是镜子。在文学的角度上,这个譬喻并不出奇,但在理学的思想体系中,它却具有深刻的哲理内涵。在儒家看来,人生活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要面对种种诱惑与干扰,而君子的道德修养就是要不被外境所惑,清晰明了地把握生命的方向,也就是孔子说的“知者不惑”。这种境界仿佛一面明镜,它能够照见人间的各种事物,而不落一丝一毫的灰尘。“圣人之心如明镜止水,物来不乱,物去不留”,便是这层含义。

      看着眼前的池塘,朱熹体会到内心世界的清晰明朗,便犹如明镜一般。镜子虽小,却能照进整个天地。因此,这区区半亩的方塘,竟也有了湖海般的气象——“天光云影共徘徊”。尽管它小,却能倒映出长天无垠、云影悠悠。在这里,美不在于事物本身,而在于观赏事物的心灵境界。写这首诗时,朱熹正处在人生的逆境,他在小山村中读书讲学,不过是为了避祸而已。尽管如此,他的内心世界却是充实而自信的,在他胸中包含着人间万象,惦念着天下苍生。正因为这种博大的胸襟,眼前这方小小的池塘,却也吞吐着宇宙万象。

      诗人正是抓住了这一点作进一步的挖掘,写出了颇有哲理的三、四两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问渠”的“渠”,不是“一渠水”的“渠”,它相当于“它”的意思,这里是指方塘。“问渠”就是“问它”。在这个地方“它”指代的是“方塘”。诗人并没有说“方塘”有多深,第三句诗里边突出了一个“清”字,“清”就已经包含了“深”。因为塘水如果没有一定的深度的话,即使很“清”也反映不出“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情态。诗人抓住了塘水“深”而且“清”,就能反映“天光云影”的特点。但是到此诗人并没有结束,他进一步地提出了一个问题。“问”那个“方塘”“那得清如许?”问它为什么这么“清”,能够反映出“天光云影”来。而这个问题孤立地看这个“方塘”的本身没有法子来回答。

      诗人于是放开了眼界,从远处看,终于,他看到了“方塘”的“源头”,找到了答案。就因为“方塘”不是无源之水,而是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给它输送了“活水”。这个“方塘”由于有“源头活水”的不断输入,所以它永不枯竭,永不陈腐,永不污浊,永远“深”而且“清”。“清”得不仅能反映出“天光云影”,而且能反映出“天光”和“云影”“共徘徊”这么一种细致的情态。这就是这一首小诗所展现的形象和它的思想意义。

    [阅读全文]...

2022-07-24 05:26:46
  • 朱熹的《朱子治家格言》全文_古诗绝句全文

  • 格言,励志,朱子
  • 九库说说的语句,常常简短而有霸气,充满正能量。人生常常遇到困难,而那些好句子,不经意间直击内心柔软的地方,进而一改颓丧的心情。励志的句子网向您推荐朱熹的《朱子治家格言》全文。

    【朱子治家格言】

    朱熹

    黎明即起,洒扫庭院,要内外整洁。

    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

    器具质而洁,瓦罐胜金玉;饮食约而精,菜蔬胜珍馐。

    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奴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居身务必质朴,教子要有义方。

    莫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

    见穷苦乡邻,需加温恤。

    刻薄成家,理无久享。

    伦常乖桀,立见消亡。

    兄弟叔侄,须多分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

    重钱财,薄父母,不*子。

    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

    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

    见富贵而生诌容者,最可耻。

    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

    处世多戒言,言多必失。

    毋持势力,而凌逼孤寡。

    勿贪口腹,而恣杀牲禽。

    乖僻自是,悔误必多。

    颓惰自甘,家道难成。

    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

    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

    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赞许,当忍耐三思。

    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须*心暗想。

    施惠勿念,受恩莫忘。

    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

    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庆心。

    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

    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家门和顺,虽餐食不继,亦有余欢。

    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

    读书志在圣贤,非图科第。

    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

    守份安命,顺时听天;

    为人若此,庶乎*焉。

    【败家之道有四】1、礼义无者败;2、兄弟欺诈者败;2、妇女*者败;4、子弟慢(轻侮别人)者败。

    以上是朱熹的《治家格言》全文

    [阅读全文]...

2022-04-16 22:38:41
  • 朱熹的诗_杜甫的诗

  • 杜甫,经典
  •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绝句古诗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时时温*,“励志的句子”为您收集《朱熹的诗》,整理经典的古诗绝句。

    朱熹的诗

    1、《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2、《泛舟》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3、《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4、《好事*》

    春*来时,先散满天风雪。

    5、《浣溪沙》

    压架年来雪作堆。珍丛也是*移栽。

    6、《九曲棹歌》

    一曲溪边上钓船,幔亭峰影蘸晴川。

    7、《满江红》

    秀野诗翁,念故山、十年乖隔。

    8、《南乡子》

    落日照楼船。稳过澄江一片天。

    9、《念奴娇》

    临风一笑,问群芳谁是,真香纯白。

    10、《菩萨蛮》

    暮江寒碧萦长路。路长萦碧寒江暮。

    11、《菩萨蛮》

    晚红飞尽春寒浅。浅寒春尽飞红晚。

    12、《水调歌头》

    长记与君别,丹凤九重城。

    13、《水调歌头》

    富贵有馀乐,贫贱不堪忧。

    14、《水调歌头》

    江水浸云影,鸿雁欲南飞。

    15、《题榴花》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16、《西江月》

    睡处林风瑟瑟,觉来山月团团。

    17、《西江月》

    堂下水浮新绿,门前树长交枝。

    18、《忆秦娥》

    梅花发。寒梢挂着瑶台月。

    19、《忆秦娥》

    云垂幕。阴风惨淡天花落。

    20、《题榴花》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这些古诗绝句您喜欢吗?小编还为您整理更多绝句古诗等专题,请您欣赏杜甫的诗。

    [阅读全文]...

2022-03-31 23:17:27
朱熹的古诗带拼音 - 句子
朱熹的古诗带拼音 - 语录
朱熹的古诗带拼音 - 说说
朱熹的古诗带拼音 - 名言
朱熹的古诗带拼音 - 诗词
朱熹的古诗带拼音 - 祝福
朱熹的古诗带拼音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