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望中描写前途无望的古诗

关于野望中描写前途无望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野望中描写前途无望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野望中描写前途无望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野望中描写前途无望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55) 语录(9) 说说(79) 名言(1) 诗词(688) 祝福(6) 心语(621)

  • 新晴野望古诗赏析(王维的新晴野望的翻译)

  • 王维后期的风格很明显发生了变化,这也是与他的生活经历有关,由于爆发了“安史之乱”,而王维作为当时最具有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并没有及时离开长安,被叛军所俘虏,以至于在*定了叛乱之后,王维一时之间被推上了风口浪尖,被很多人批评,尽管王维也为自己辩护,可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逐渐被边缘化,所以不得不离开长安,去到郊外的终山麓隐居。

    正是由于经历了战乱,再加上别人的不理解,让王维对于人生有着更为深刻的感悟,后期的作品相对来说写得更好,毕竟远离了尘世的喧嚣,心态更为*和,也就使得作品更具有诗意,以这首《新晴野望》来说,便是后期的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整首诗依旧简练,可是读来却让人拍案叫绝,不仅很抒情,同时还很美。

    《新晴野望》

    唐朝: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这首诗所描写的寻常的乡美景,是一首很典型的山水田园诗,王维在雨后初晴的时候出门游玩,看到了眼前不一样的美景,于是有感而发,创作了这么一首有趣的诗;那么具体的创作时间是公元740年(开元二十八年),此时王维已经是四十多岁,当他面对人生的困境时,并没有过多纠结,而是积极地融入到新的生活中去。

    下过了一场淅淅沥沥的小雨,等到天空放晴之后,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而王维在这首诗中,也是把眼前的景色描写得生动有趣,从而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仅仅是首联和颔联就非常的唯美;在雨后初晴,一个人来到外面的原野,放眼望去视野开阔,周围的景色如诗如画,极目远眺不见半点尘埃和雾气。外城的门楼紧靠着渡口,村庄边的绿树边接着小溪,这个地方非常的美。

    颈联和尾联写了乡村普通人的生活,还有自己对于乡村的喜爱,同样是寥寥数语,写得非常的生动;田坎外的流水在日光下闪闪发光,郁郁葱葱的山峰突兀出现在山的后面,看上去更具有诗意。由于现在是农忙时节,整个村子没有一个闲人,所有的人都出门去干活,在那地里忙碌的劳作。这两句很接地气,也是写出了纯朴的生活,而王维也是非常喜爱那种生活。

    王维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位诗人,为人低调,性格也是很*和,不像李白那么张扬,所以王维的诗大多都比较接地气,而且有着一种独特的美,从开篇到结尾句句惊艳,不仅写出了新意,同时也让这整首诗意境高远,可能在普通人看来,乡村极其寻常,那里的风景,也是很一般,可是王维却是把寻常的美景,还有普通的乡村描写得充满了诗情画意,让这首诗有了一种独特的美,每一句都犹如一幅淡淡的山水画。

    王维早期的诗尽管写得也不错,可是与后期的作品比起来,还是要逊色不少,而这首《新晴野望》来说,尽管只是写了一个片段,写了雨后初晴的景色,还有乡村人的生活画面,王维仅用了三言两语,便是写得活灵活现。整首诗语言秀丽,并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是用最深情的一面去赞美自然风光,还有乡村*凡的生活,也正是这种看似寻常,却充满诗意的描写,让这首诗有了一种独特的韵味,不仅读来朗朗上口,同时那份独特的美,也是最令人赞叹。

    [阅读全文]...

2022-06-22 17:43:07
  • 野望古诗翻译与注释(野望古诗词赏析)

  • 作者:王绩

    原文: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作者简介:

    王绩(约589–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代诗人。王绩性简放,“不喜拜揖”,曾三仕三隐。唐贞观初年,因疾罢官。隐居后躬耕于东皋,故号“东皋子”。

    背景资料:

    本诗选自《王绩诗注》。诗人于隋大业年间举孝悌廉洁及第,除秘书正字、扬州*县丞。简傲嗜酒,屡被弹劾。时天下大乱,遂拖病还乡,其后浪迹于中原、吴越间。唐初曾待诏门下省,任太乐丞。后弃官归田,躬耕东皋。这首诗作于唐初,诗中流露了诗人避世退隐的意愿。

    翻译:

    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猎物驰过我的身旁。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名句赏析:

    尾联由外物回归自身,首尾呼应,抒发感情,收束全诗,诗人还不能像陶渊明那样从田园中找到慰藉,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表现了诗人高洁的品质,抒发了诗人的隐士情怀。

    知识链接:

    “采薇”:采食野菜。据《史记·伯夷列传》,商末孤竹君子之子伯夷、叔齐在商亡后,“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后遂以“采薇”比喻隐居不仕。

    主题归纳:

    这首五言律诗通过描写山野秋景,在萧瑟恬静的氛围中,流露出诗人孤独抑郁的心绪,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

    [阅读全文]...

2021-12-28 01:07:36
  • 新晴野望翻译及赏析(新晴野望古诗翻译)

  • 《新晴野望》

    —— 唐·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译文:

    雨后初晴,放眼向田野眺望,视野开阔空旷,极目远望不见半点雾气尘埃。外城的门楼紧靠着摆渡的码头,村庄边的绿树连接着溪流的入河口。田埂外流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苍翠的山峰突兀出现在山脊背后。农忙季节没有悠闲的人,农民们都是全家出动在田亩间忙碌的干活。

    《咸阳值雨》

    —— 唐·温庭筠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濛隔钓船。

    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译文:

    在咸阳桥上遇雨了,那牛毛细雨随风飘摇不定,宛如悬在空中的水晶帷帘;那泊着的钓鱼船被这连绵的水晶帷帘阻隔,如烟如画。

    眼前这烟水空濛的景色多么像初春时节洞庭湖上那烟波浩渺的景致,湿漉的晓云好像是驮载着接天的水气飘进了岳阳古城的上空。

    [阅读全文]...

2022-07-24 21:43:08
  • 翻译野望黄鹤楼(野望和黄鹤楼古诗翻译)

  • 创作背景:

    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夏天,诗人杜甫在朋友的资助下,在四川成都郊外的浣花溪畔盖了一间草堂,在饱经战乱之苦后,生活暂时得到了安宁,妻子儿女同聚一处,重新获得了天伦之乐。这首诗作于定居草堂的第二年(上元二年,761)。杜甫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野望注释: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pǔ)清江万里桥。西山终年积雪,三城都有重兵驻防;南郊外的万里桥,跨过泱泱的锦江。西山:在成都西,主峰雪岭终年积雪。三城:指松(今四川松潘县)、维(故城在今四川理县西)、保(故城在理县新保关西北)三州。城,一作“年”,一作“奇”。戍:防守。三城为蜀边要镇,吐蕃时相侵犯,故驻军守之。南浦:南郊外水边地。清江:指锦江。万里桥:在成都城南。

    海内风尘诸(zhū)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海内连年战乱,几个兄弟音讯阻隔;彼此天涯海角,只我一人好不凄怆?风尘:指安史之乱导致的连年战火。诸弟:杜甫四弟:颖、观、丰、占。只杜占随他入蜀,其他三弟都散居各地。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juān)埃答圣朝。(惟 通:唯)惟将迟暮的年光,交与多病的身躯;至今无点滴功德,报答贤明的圣皇。迟暮:这时杜甫年五十。供多病:交给多病之身了。供,付托。涓埃:滴水、微尘,指毫末之微。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我独自地骑马郊游,常常极目远望,世事一天天萧条,真叫人不堪想象。 日:一作“自”。

    杜甫的主要作品有:

    绝句、绝句、春夜喜雨、江畔独步寻花·其六、春望、房兵曹胡马、望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石壕吏、赠花卿、别房太尉墓、江汉、小寒食舟中作、九日蓝田崔氏庄、小至、羌村、漫成一绝、望岳三首、天末怀李白、绝句漫兴九首·其九、佳人、阁夜、又呈吴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岁晏行、雨、绝句·江碧鸟逾白、月夜、登楼、赠卫八处士等。

    [阅读全文]...

2022-06-30 20:06:14
  • 杜甫:野望

  • 杜甫
  •   《野望》

      作者: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释:

      1、西山:在成都西,主峰雪岭终年积雪。

      2、三城:指松(今四川松潘县)、维(故城在今四川理县西)、保(故城在理县新保关西北)三州。

      3、戍:防守。三城为蜀边要镇,吐蕃时相侵犯,故驻军守之。

      4、南浦:南郊外水边地。

      5、清江:指锦江。

      6、万里桥:在成都城南。蜀汉费访问吴国,临行时曾对诸葛亮说:“万里之行,始于此桥。”这两句写望。

      7、迟暮:这时杜甫年五十。

      8、供多病:交给多病之身了。

      译文:

      西山终年积雪,

      三城都有重兵驻防;

      南郊外的万里桥,

      跨过泱泱的锦江。

      海内连年战乱,

      几个兄弟音讯阻隔;

      彼此天涯海角,

      只我一人好不凄怆?

      惟将迟暮的年光,

      交与多病的身躯;

      至今无点滴功德,

      报答贤明的圣皇。

      我独自地骑马郊游,

      常常极目望,

      世事一天天萧条,

      真叫人不堪想象。

      赏析:

      这首诗虽是写郊游野望的感触,忧家忧国,伤己伤民的感情,迸溢于字里行间。诗的首联写从高低两处望见的景色。颔联是抒情,由野望想到兄弟的飘散和自我孤身浪迹天涯。颈联继续抒写迟暮多病不能报效国家之感。末联以出效极目,点明主题“野望”,以人事萧条总结中间两联。全诗感情真挚,语言淳朴。

    [阅读全文]...

2021-12-12 17:52:35
  • 《野望》王绩唐诗全诗赏析

  •   《野望》是隋末唐初诗人王绩的作品。此诗描写了隐居之地的清幽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着几分彷徨,孤独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也是现存中最早的一首格律完整的五言律诗。

      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

      【注释】

      ⑴东皋(gāo):山西省河津县的东皋村,诗人隐居的地方。薄暮:傍晚,太阳快落山的时候。薄,迫*。《楚辞·天问》:“薄暮雷电,归何忧?厥严不奉,帝何求?”

      ⑵徙倚(xǐyǐ):徘徊,彷徨。《楚辞·远游》:“步徙倚而遥思兮,怊惝恍而乖怀。”依:归依。

      ⑶秋色:一作“春色”。

      ⑷落晖:落日的余光。晋陆机《拟东城一何高》诗:“三闾结飞辔,大耋嗟落晖。”

      ⑸犊(dú):小牛,这里指牛群。

      ⑹禽:鸟兽,这里指猎物。

      ⑺相顾:相视;互看。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知音》:“乃称史迁著书,咨东方朔,于是桓谭之徒,相顾嗤笑。”

      ⑻采薇:薇,是一种植物。相传周武王灭商后 ,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古时“采薇”代指隐居生活。《·召南·草虫》有:“徙彼南山,言菜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又《诗经·小雅·采薇》有:“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市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此处暗用二诗的句意,借以抒发自己的苦闷。

      【白话译文】

      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诸多猎物回归家园。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创作背景】

      王绩入唐后以秘书省正字待诏门下省,不久辞官还乡。贞观中出为太乐丞,旋又告归。此诗当作于诗人辞官隐居东皋(在今山西河津)之时。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山野秋景。全诗于萧瑟怡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皋是水边地。东皋,指他家乡绛州龙门的一个地方。他归隐后常游北山、东皋,自号“东皋子”。“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化用曹操《》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下面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然而,王绩还不能像那样从田园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后说:“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

      读熟了唐诗的人,也许并不觉得这首诗有什么特别的好处。可是,如果沿着史的顺序,从南朝的宋、齐、梁、陈一路读下来,忽然读到这首《野望》,便会为它的朴素而叫好。南朝诗风大多华靡艳丽,好像浑身裹着绸缎的珠光宝气的贵妇。从贵妇堆里走出来,忽然遇见一位荆钗布裙的村姑,她那不施脂粉的朴素美就会产生特别的魅力。王绩的《野望》便有这样一种朴素的好处。

      这首诗的体裁是五言律诗。自从南朝齐永明年间,沈约等人将声律的知识运用到诗歌创作当中,律诗这种新的体裁就已酝酿着了。到初唐的沈佺期、宋之问手里律诗遂定型化,成为一种重要的诗歌体裁。而早于沈、宋六十余年的王绩,已经能写出《野望》这样成熟的律诗,说明他是一个勇于尝试新形式的人。这首诗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经过情──景──情这一反复,诗的意思更深化了一层。这正符合律诗的一种基本章法。

    [阅读全文]...

2022-05-24 11:32:00
  • 王绩《野望》全诗翻译与赏析

  • 古诗文
  • 王绩《野望》全诗翻译与赏析

      王绩(约589—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县人。隋唐大臣,文中子王通的弟弟。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王绩《野望》全诗翻译与赏析,欢迎阅览。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注释】

      ⑴东皋(gāo):诗人隐居的地方。薄暮:傍晚。薄,迫*。

      ⑵徙倚(xǐyǐ):徘徊,来回地走。依:归依。

      ⑶秋色:一作“春色”。

      ⑷落晖:落日。

      ⑸犊(dú):小牛,这里指牛群。

      ⑹禽:鸟兽,这里指猎物。

      ⑺采薇:薇,是一种植物。相传周武王灭商后 ,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古时“采薇”代指隐居生活。

      翻译:

      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猎物驰过我的身旁。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评析】

      此诗写山野秋景,景中含情,朴素清新,流畅自然,力矫齐梁浮艳板滞之弊,是王缜的代表作之一。

      首联叙事兼抒情,总摄以下六句。首句给中间两联的“望”中景投人薄薄的暮色;次句遥呼尾句;使全诗笼罩着淡淡的哀愁。颌联写薄暮中的秋野静景,互文见义,山山、树树,一片秋色,一抹落晖。萧条、静谧,触发诗人彷徨无依之感。颈联写秋野动景,于山山、树树,秋色、落晖的背景上展现“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的画面。这画面,在秋季薄暮时的山野闲具有典型性。既然是“返”与“归”,其由远而*的动态,也依稀可见。这些牧人、猎人,如果是老相识,可以与他们“言笑无厌时”(陶潜《移居》),该多好!然而井非如此,这就引出尾联:“相顾无相识”,只能长歌以抒苦闷。王绩追慕陶潜,但他并不像陶潜那样能够从田园生活中得到慰籍,故其田园诗时露彷徨、怅惘之情。

      此诗一洗南朝雕饰华靡之*,却发展了南齐永明以来逐渐律化的新形武,已经是一首比较成熟的五律,对*体诗的形式颇有影响。

      赏析:

      《野望》是隋末唐初诗人王绩的作品。此诗描写了隐居之地的清幽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着几分彷徨,孤独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也是现存唐诗中最早的一首格律完整的五言律诗。首联借“徙倚”的动作和“欲何依”的心理描写来抒情;颔联写树写山,一派安详宁静;颈联中用几个动词“驱”“返”“带”“归”进行动态式的描写,以动衬静;尾联借典抒情,情景交融。全诗言辞自然流畅,风格朴素清新,摆脱了初唐轻靡华艳的诗风,在当时的诗坛上别具一格。

      这首诗写的是山野秋景。全诗于萧瑟怡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皋是水边地。东皋,指他家乡绛州龙门的一个地方。他归隐后常游北山、东皋,自号“东皋子”。“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下面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然而,王绩还不能像陶渊明那样从田园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后说:“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

      读熟了唐诗的人,也许并不觉得这首诗有什么特别的好处。可是,如果沿着诗歌史的顺序,从南朝的宋、齐、梁、陈一路读下来,忽然读到这首《野望》,便会为它的.朴素而叫好。南朝诗风大多华靡艳丽,好像浑身裹着绸缎的珠光宝气的贵妇。从贵妇堆里走出来,忽然遇见一位荆钗布裙的村姑,她那不施脂粉的朴素美就会产生特别的魅力。王绩的《野望》便有这样一种朴素的好处。

      这首诗的体裁是五言律诗。自从南朝齐永明年间,沈约等人将声律的知识运用到诗歌创作当中,律诗这种新的体裁就已酝酿着了。到初唐的沈佺期、宋之问手里律诗遂定型化,成为一种重要的诗歌体裁。而早于沈、宋六十余年的王绩,已经能写出《野望》这样成熟的律诗,说明他是一个勇于尝试新形式的人。这首诗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经过情──景──情这一反复,诗的意思更深化了一层。这正符合律诗的一种基本章法。

    [阅读全文]...

2022-04-27 00:22:20
  • 杜甫野望阅读答案

  • 阅读,杜甫,语文
  • 杜甫野望阅读答案

      在各领域中,我们时常需要做些阅读题,而与阅读题如影随形的则是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所涉及的内容可能只是某一知识体系中的一个或几个知识点,或某一知识点中的一部分内容,在我们的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那么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杜甫野望阅读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野望

      (唐)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①,南浦清江万里桥②。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③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①三城戍:西山三城的堡垒,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②南浦句:南浦,泛指送别之地。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③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

      1、下列各组词语不符合对仗要求的一项是()。(1分)

      A、第一、二句中的“白雪”与“清江”

      B、第三、四句中的“诸弟”与“一身”

      C、第五、六句中的“供多病”与“答圣朝”

      D、第七、八句中的“时极目”与“日萧条”

      2、从“切合题目”的角度分析本诗,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第一、二句中的“西山”“南浦”切合“野”字。

      B、第三、四句“海内”“天涯”切合“野望“二字。

      C、第五、六句中的“迟暮”“涓埃”切合“望“字。

      D、第七句中的“出郊”“极目”切合“野望”二字。

      3。全诗是怎样表现作者的情感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5分)

      参考答案

      (1)D

      (2)D

      (3)全诗表现了作者感伤时局,怀念诸弟,孤独隐忧的思想情感。首联写作者野望所见的“西山”和“清江”凄清景色,融情于景。中间两联写作者由所望之景触发的有关国家和个人的'感怀。由战乱推出怀念诸弟,自伤流落的情思。暮年“多病”,“未有”丝毫贡献报答“圣朝”的惭愧。尾联写出杜甫深为民不堪命而对世事产生“日”转“萧条”的隐忧。

      简析

      《野望》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人出城野望,表面上一派清旖景色,潜藏在下面的却是海内风尘。忧国伤时,想起诸弟们流离分散,自己孓然身在天涯,未来就更见艰危,表现出一种沉痛的感情。

      诗的首联写野望时所见的西山和锦江景色;颔联由野望联想到兄弟的离散和孤身浪迹天涯;颈联抒写迟暮多病不能报效国家之感;尾联写野望的方式和对家国的深沉忧虑。

    [阅读全文]...

2022-01-30 19:57:51
  • 关于前途的说说

  •   1、我就是趴在玻璃上的苍蝇,前途光明,出路没有

      2、前途无限光明,可我找不到出口

      3、xqt:你无才无德?那恭喜你啦,你前途无量。

      4、看着前途就似跨几个栏河

      5、老师告诉我们,现在的考试不影响前途.

      6、鲁迅身高一米五八,照样成了文学巨匠;姑娘我一米六一,妈妈说还可以再长,前途不可限量~

      7、不管现实多败类,我都相信我是一个很有前途的小孩。

      8、前途渺茫爱情迷茫和尚最好阿弥陀佛

      9、生活有时就像一只苍蝇一头撞到了玻璃上。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没有的。。

      10、你不高兴了他为你放弃了他的前途,大老远跑回来看你脸色就为了让你高兴,并且不带一句怨言这是不是爱呢.

      11、【喜欢打游戏的女生前途无量】

      12、闹了半天脸皮最薄的宠物要去做全世界脸皮最厚的工作啊,太有前途啦。——《家的n次方》

      13、亲爱的男闺蜜祝你中考康忙昂,我永运在背后挺你,不管你靠什么狗样,你记住你前途无量!

      14、前途金钱诱惑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东西都不及你的笑容

      15、她曾以为,他是西天取经的唐僧,前途是锦,她追不上他他曾以为,她是盘丝洞里的妖精,*殊途,他们都以为,自己成全了对方

      16、知道学霸的烦恼么?因为我是年级第一老师找他说他会影响我前途他退缩了让我好好学没了他我怎学的下去

      17、在的你不能再混再玩再懒惰了,前途很是重要,不想奋斗的时候你就照照镜子,看看银行卡余额,想想手机话费.

      18、前途,才华不能用学*来评论

      19、我用前途来赌你的爱。

      20、你看啊你真棒。我为你放弃前途,你却为手机放弃了我。我他妈真贱啊,输给了爱疯还是4!

      21、沙丁鱼罐头都比你有前途

      22、马上中考。我是去找他还是去找前途。

      23、看变形计你看哭了吗,心里有感触吗,祝山里孩子有辉煌的前途好吗,祝那些叛逆少年懂得感恩好吗

      24、我就是那种不管考成什么狗样都会相信自己前途无量

      25、不管期中考虐我成什么惨样我都相信我光芒万丈前途无量.

      26、跟着毛老爷前途大大的....

      27、别对老师怄气别对前途怄气

      28、原配注定被休,小三前途无量

      29、毁了自己,毁了学业,毁了前途,毁了友情,毁了亲情,只为和你在一起,你却转身离去。

      30、中考的孩子们请记住了,该作弊就作弊,记住一句话,老师不可能毁了你一生的前途。

      31、活得简单才能活得自由。很多时候我们只是使用生命,却不曾享受生命。我们被生活所牵绊,金钱,前途,美色…

      32、挡人财路者,如同*父母,而阻人前途者更甚

      33、不写作业的都是好孩子,前途无限啊,我也不例外。哈哈,写作业的都是废物,向他们鄙视啊

      34、我赴往未卜的前途与叵测的命运就要以义无反顾的姿态告别一切优美过的年华和疼痛的记忆

      35、我儿子有前途对七夕它充其量就是个星期二

      36、我会为了我的梦想而奋斗我会为了我的前途而努力

      37、谢谢你当初的狠心背叛。换来我现在的光明前途

      38、前途????幸福????改做什么选择纠结

      39、被蚊子咬了然后在那上面掐个十字架的孩子最可爱最萌最帅最有前途。

      40、我觉得在学校恋爱其实是可以的根本不像父母说的那样自毁前途,因为他我学*才有动力。

      41、我只是命运的傀儡没有前途没有奋斗没有目标没有成功永远只有痛苦

      42、我不想再影响你的前途,你可以找到比我更好的人

      43、长相决定命运,相机决定前途。

      44、我的爱不会败给距离,我的爱不会败给金钱,我的爱不会败给前途,我的爱不会败给流言,我的爱不会败给心机,我的

      45、在群婊社会与有夫之妇厮磨这会断送一个有为青年的前途

      46、英语不行的男生前途无量数学不好的姑娘光芒万丈

      47、爱情一点都不复杂,复杂的是人们对一段感情有太多的目的,比如:婚姻、财产、前途、虚荣心,甚至其它。

      48、不要把前途命运托付给幻想,

      49、自己不能毁了自己的机会和前途!!!

      50、陈寻也为自己的兄弟下过跪啊也为自己心爱的女人放弃更好的前途他只是被*冲昏了头脑

      51、中考成绩再差我也相信我前途无量

    [阅读全文]...

2021-12-06 13:14:21
  • 王绩《野望·东皋薄暮望》

  • 野望·东皋薄暮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注释

      ①选自《东皋子集》卷中。王绩(约589—644),字无功,绛州龙门人(现在山西河津),唐代诗人。

      ②东皋(gāo):诗人隐居的地方。

      ③薄暮:傍晚。

      ④徙倚(xǐyǐ):徘徊。

      ⑤依:归依。

      ⑥落晖:落日。

      ⑦犊(dú):小牛,这里指牛群。

      ⑧禽:鸟兽,这里指猎物。

      ⑨采薇:薇,是一种植物。相传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古时“采薇”代指隐居生活。

      思想感情

      本诗描绘了萧瑟恬静的秋天黄昏景色,表现了诗人当时孤独、抑郁的心情。

      译文

      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眺,徘徊不定不知归依何方。

      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赶着牛群返回,猎人带着猎物回去。

      我看到这些人又并不认识,长声歌唱《诗经》中“采薇”的诗句。

      赏析

      全诗于萧瑟怡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皋是水边地。东皋,指他家乡绛州龙门的一个地方。他归隐后常游北山、东皋,自号“东皋子”。“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下面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然而,王绩还不能象陶渊明那样从田园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后说:“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

      读熟了唐诗的人,也许并不觉得这首诗有什么特别的好处。可是,如果沿着诗歌史的顺序,从南朝的宋、齐、梁、陈一路读下来,忽然读到这首《野望》,便会为它的朴素而叫好。南朝诗风大多华靡艳丽,好像浑身裹着绸缎的珠光宝气的贵妇。从贵妇堆里走出来,忽然遇见一位荆钗布裙的村姑,她那不施脂粉的朴素美就会产生特别的魅力。王绩的《野望》便有这样一种朴素的好处。

      这首诗的体裁是五言律诗。自从南朝齐永明年间,沈约等人将声律的知识运用到诗歌创作当中,律诗这种新的体裁就已酝酿着了。到初唐的沈佺期、宋之问手里律诗遂定型化,成为一种重要的诗歌体裁。而早于沈、宋六十余年的王绩,已经能写出《野望》这样成熟的律诗,说明他是一个勇于尝试新形式的人。这首诗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经过情──景──情这一反复,诗的意思更深化了一层。这正符合律诗的一种基本章法。

      鉴赏

      王绩《野望》作品取境开阔,风格清新,属对工整,格律谐和,是唐初最早的五言律诗之一。王尧衢曰:此诗格调最清,宜取以压卷。视此,则律中起承转合了然矣。

    [阅读全文]...

2022-07-27 21:54:02
当前热门
野望中描写前途无望的古诗 - 句子
野望中描写前途无望的古诗 - 语录
野望中描写前途无望的古诗 - 说说
野望中描写前途无望的古诗 - 名言
野望中描写前途无望的古诗 - 诗词
野望中描写前途无望的古诗 - 祝福
野望中描写前途无望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