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写的关于猫的古诗

关于杜甫写的关于猫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杜甫写的关于猫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杜甫写的关于猫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杜甫写的关于猫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603) 语录(8) 说说(8) 名言(12) 诗词(609) 祝福(1k+) 心语(51)

  • 杜甫的古诗_杜甫的古诗绝句

  • 杜甫
  • 绝句古诗凝练而隽永,情深而意长,在写作中,掌握经典的绝句古诗能让您的文章增色不少。为此,好句摘抄网为您整理精华《杜甫的古诗》,愿对您有所启发。

    杜甫的古诗

    1、《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

    2、《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3、《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4、《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5、《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6、《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7、《咏怀古迹》(五首其一)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8、《临邑舍弟书至》

    二仪积风雨,百谷漏波涛。

    9、《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10、《丽人行》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11、《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12、《绝句》(二首其一)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13、《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14、《登兖州城楼》

    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

    15、《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16、《画鹰》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17、《题张氏隐居》(二首其二)

    之子时相见,邀人晚兴留。

    18、《阁夜》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19、《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20、《春日忆李白》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21、《天末怀李白》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22、《佳人》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23、《漫兴九首(其五)》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

    24、《秋雨叹(三首其三)》

    长安布衣谁比数,反锁衡门守环堵。

    25、《秋雨叹(三首其一)》

    [阅读全文]...

2022-05-25 16:59:54
  • 杜甫的古诗

  • 杜甫
  •   1、《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2、《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4、《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怀

      6、《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

      7、《咏怀古迹》(五首其一)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8、《临邑舍弟书至》

      二仪积风雨,百谷漏波涛。

      闻道洪河坼,遥连沧海高。

      职思忧悄悄,郡国诉嗷嗷。

      舍弟卑栖邑,防川领簿曹。

      尺书前日至,版筑不时操。

      难假鼋鼍力,空瞻乌鹊毛。

      燕南吹畎亩,济上没蓬蒿。

      螺蚌满*郭,蛟螭乘九皋。

      徐关深水府,碣石小秋毫。

      白屋留孤树,青天矢万艘。

      吾衰同泛梗,利涉想蟠桃。

      倚赖天涯钓,犹能掣巨鳌。

      9、《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0、《丽人行》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阅读全文]...

2022-02-28 10:20:48
  • 杜甫的古诗_杜甫的古诗绝句

  • 杜甫,经典
  • 绝句古诗凝练而隽永,情深而意长,在写作中,掌握经典的绝句古诗能让您的文章增色不少。为此,“励志的句子”为您整理精华《杜甫的古诗》,愿对您有所启发。

    杜甫的古诗

    1、《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

    2、《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3、《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4、《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5、《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6、《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7、《咏怀古迹》(五首其一)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8、《临邑舍弟书至》

    二仪积风雨,百谷漏波涛。

    9、《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10、《丽人行》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11、《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12、《绝句》(二首其一)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13、《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14、《登兖州城楼》

    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

    15、《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16、《画鹰》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17、《题张氏隐居》(二首其二)

    之子时相见,邀人晚兴留。

    18、《阁夜》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阅读全文]...

2022-02-04 19:28:53
  • 关于杜甫的古诗

  • 杜甫
  • 关于杜甫的古诗

      在*时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杜甫的古诗,欢迎阅读与收藏。

      1、《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3、《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4、《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5、《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6、《赠花卿》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7、《武侯庙》

      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

      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

      8、《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9、《规雁》

      东来千里客,乱定几年归。

      肠断江城雁,高高正北飞。

      10、《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1、《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2、《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3、《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阅读全文]...

2022-03-12 10:04:59
  • 古诗春雨杜甫

  • 杜甫,春雨,文学
  • 古诗春雨杜甫

      杜甫(712年2月12日[1]~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古诗春雨杜甫,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古诗《春夜喜雨》

      唐代: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译文

      及时的雨好像知道时节似的,在春天来到的时候就伴着春风在夜晚悄悄地下起来,无声地滋润着万物。

      田野小径的天空一片昏黑,唯有江边渔船上的一点渔火放射出一线光芒,显得格外明亮。

      等天亮的时候,那潮湿的泥土上必定布满了红色的花瓣,锦官城的大街小巷也一定是一片万紫千红的景象。

      注释

      ⑴知:明白,知道。说雨知时节,是一种拟人化的写法。

      ⑵乃:就。发生:萌发生长。

      ⑶潜(qián):暗暗地,悄悄地。这里指春雨在夜里悄悄地随风而至。

      ⑷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

      ⑸野径:田野间的小路。

      ⑹这两句意谓满天黑云,连小路、江面、江上的船只都看不见,只能看见江船上的点点灯火,暗示雨意正浓。

      ⑺晓:天刚亮的时候。红湿处:雨水湿润的花丛。

      ⑻花重(zhòng):花因为饱含雨水而显得沉重。锦官城:故址在今成都市南,亦称锦城。三国蜀汉时管理织锦之官驻此,故名。后人有用作成都的别称。此句是说露水盈花的美景。

      赏析

      这是描绘春夜雨景,表现喜悦心情的名作。一开头就用一个“好”字赞美“雨”。在生活里,“好”常常被用来赞美那些做好事的人。如今用“好”赞美雨,已经会唤起关于做好事的人的联想。接下去,就把雨拟人化,说它“知时节”,懂得满足客观需要。其中“知”字用得传神,简直把雨给写活了。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季节,正需要下雨,雨就下起来了。它的确很“好”。

      颔联写雨的“发生”,进一步表现雨的“好”,其中“潜”、“润”、“细”等字生动地写出了雨“好”的特点。雨之所以“好”,好就好在适时,好在“润物”。春天的雨,一般是伴随着和风细雨地滋润万物的。然而也有例外。有时候,它会伴随着冷风,受到冷空气影响由雨变成雪。有时候,它会伴随着狂风,下得很凶暴。这时的雨尽管下在春天,但不是典型的春雨,只会损物而不会“润物”,自然不会使人“喜”,也不可能得到“好”评。所以,光有首联的“知时节”,还不足以完全表现雨的“好”。等到第二联写出了典型的春雨──伴随着和风的细雨,那个“好”字才落实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仍然用的是拟人化手法。“潜入夜”和“细无声”相配合,不仅表明那雨是伴随和风而来的细雨,而且表明那雨有意“润物”,无意讨“好”。如果有意讨“好”,它就会在白天来,就会造一点声势,让人们看得见,听得清。惟其有意“润物”,无意讨“好”,它才选择了一个不妨碍人们工作和劳动的时间悄悄地来,在人们酣睡的夜晚无声地、细细地下。

      雨这样“好”,就希望它下多下够,下个通宵。倘若只下一会儿,就云散天晴,那“润物”就不很彻底。诗人抓住这一点,写了颈联。在不太阴沉的'夜间,小路比田野容易看得见,江面也比岸上容易辨得清。如今放眼四望,“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只有船上的灯火是明的。此外,连江面也看不见,小路也辨不清,天空里全是黑沉沉的云,地上也像云一样黑。看起来这雨准会下到天亮。这两句写出了夜雨的美丽景象,“黑”与“明”相互映衬,不仅点明了云厚雨足,而且给人以强烈的美感。

      尾联是想象中的情景,紧扣题中的“喜”字写想象中的雨后之晨锦官城的迷人景象。如此“好雨”下上一夜,万物就都得到润泽,发荣滋长起来了。万物之一的花,最能代表春色的花,也就带雨开放,红艳欲滴。诗人说:等到明天清早去看看吧,整个锦官城(成都)杂花生树,一片“红湿”,一朵朵红艳艳、沉甸甸,汇成花的海洋。“红湿”“花重”等字词的运用,充分说明诗人体物细腻。

      浦起龙说:“写雨切夜易,切春难。”这首“春夜喜雨”诗,不仅切夜、切春,而且写出了典型春雨的、也就是“好雨”的高尚品格,表现了诗人的一切“好人”的高尚人格。

      诗人盼望这样的“好雨”,喜爱这们的“好雨”。所以题目中的那个“喜”字在诗里虽然没有露面,但“‘喜’意都从罅缝里迸透”(浦起龙《读杜心解》)。诗人正在盼望春雨“润物”的时候,雨下起来了,于是一上来就满心欢喜地叫“好”。第二联所写,是诗人听出来的。诗人倾耳细听,听出那雨在春夜里绵绵密密地下,只为“润物”,不求人知,自然“喜”得睡不着觉。由于那雨“润物细无声”,听不真切,生怕它停止了,所以出门去看。第三联所写,是诗人看见的。看见雨意正浓,就情不自禁地想象天明以后春色满城的美景。其无限喜悦的心情,表现得十分生动。中唐诗人李约有一首《观祈雨》:“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和那些朱门里看歌舞的人相比,杜甫对春雨“润物”的喜悦之情自然也是一种很崇高的感情。

      《春夜喜雨》

      【诗文】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诗文意思】

      好雨知道下雨的节气,正是在植物萌发生长的时侯,它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地落下,悄然无声地滋润着大地万物。雨夜中野外黑茫茫,只有江船上的灯火格外明亮。天亮后,看看这带着雨水的花朵,娇美红艳,整个锦官城变成了繁花盛开的世界。

      《春夜喜雨》创作背景及思想内容

      这首诗写于上元二年(761年)春。此时杜甫因陕西旱灾来到四川定居成都已两年。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因而对春雨之情很深,写下了这首诗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春夜喜雨》抒写诗人对春夜细雨的无私奉献品质的喜爱赞美之情。全诗这样写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江湿处,花重锦官城。”一二句“好”字含情,赞盛春雨。“知时节”赋予春雨以人的生命和情感,在作者看来,春雨体贴人意,知晓时节,在人们急需的时候飘然而至,催发生机。多好的春雨!首联既言春雨的“发生”,又含蓄地传达出作者热切盼望春雨降临的焦急心绪。颔联显然是诗人的听觉感受。春雨来了,在苍茫的夜晚,随风而至,悄无声息,滋润万物,无意讨“好”,唯求奉献。瞧,听雨情景作者体察得多么细致,就连春雨洒洒,静默无声也被诗人听出来了。可见,惊喜于春雨的潜移默化,诗人彻夜难眠。颈联紧承颔联,诗人唯愿春雨下个通宵,又恐突然中止,亦喜亦忧,推门而出,伫立远眺,只见*日泾渭分明的田野小径也溶入夜色,漆黑一片,可见夜有多黑,雨有多密。而江船渔火红艳夺目,又反衬出春夜的广漠幽黑,也从侧面烘托出春雨之繁密。尾联系想象之辞,诗人目睹春雨绵绵,欣慰地想到第二天天亮的时候,锦官城将是一片万紫千红的春色。花之红艳欲滴、生机盎然正是无声细雨潜移默化,滋润洗礼的结果。因此,写花实乃烘托春雨的无私奉献品格。

    [阅读全文]...

2022-04-18 03:28:53
  • 古诗春望杜甫

  • 杜甫
  •   《春望》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示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感。

      唐代: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创作背景

      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叛唐。次年六月,叛军攻陷潼关,唐玄宗匆忙逃往四川。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世称肃宗,改元至德。杜甫闻讯,即将家属安顿在都州,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至德二年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

      译文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注释

      国:国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破:陷落。山河在:旧日的山河仍然存在。

      城:长安城。草木深:指人烟稀少。

      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溅泪:流泪。

      恨别:怅恨离别。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指安史之乱的战火。三月:正月、二月、三月。

      抵:值,相当。

      白头:这里指白头发。搔:用手指轻轻的抓。

      浑:简直。欲:想,要,就要。胜:受不住,不能。簪:一种束发的首饰。古代男子蓄长发,成年后束发于头顶,用簪子横插住,以免散开。

      赏析

      至德元年(756)8月,杜甫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过了半年多囚徒一样的生活,这时长安已被抢掠一空,满目荒凉,而家人久别,存亡莫卜,诗 人家国之痛更加浓烈,便在第二年(757)暮春写下了这首触景生情的五言律诗。

      前两句是望中所见,极概括,极沉痛。国家残破,河山尚存,只是江山换了主人。暮春时节,长安城中草木丛生,可见的人烟稀少,一片荒凉。诗人睹物伤怀,伤国之情油然而生,萧条悲凉。正如吴见思《杜诗论文》中写道:“杜诗有点一字而神理俱出者,如国破山河在,在字则兴废可悲;成春草木深,深字则荟蔚满目矣。”

      颔联写花写鸟,紧扣诗题,借此来表达了诗人那种伤乱思家的感慨。因感叹时事,见悦目的花朵反而流泪;因深恨离别,听到悦耳的鸟声反而惊心。诗人感触异常。花鸟*时乃可娱之物,见之而泣,闻之而悲,足以见得诗人内心的忧伤。在此诗人运用了反衬手法,将悲情寓于美景之中,使悲欲悲,甚为绝妙,乃被千古传诵。

      接下来写战争时间之长,家书的难得可贵。诗人那种忧时伤别的情感表现得更为深沉和具体。“烽火”句承“感时”句,“家书”句承“恨别”句,不仅层次分明,结构严谨,而且情感也一泻而下。

      最后诗人将伤国忧时思家的情怀用具体的细节体现了出来。头上白发本来稀少,不断搔抓,就更少了。差不多连发簪也戴不住了。本诗以“不胜簪”作结,使人感到诗人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真挚感人。

      这首五律,对仗工整,情景交融,水乳难分。景物的形象,蕴含着诗人的情感;诗人的感情,又诉诸在景物形象的描绘中,具有极强烈的感人力量。

    [阅读全文]...

2022-07-08 14:00:00
  • 《琴台》杜甫古诗鉴赏

  • 杜甫
  • 《琴台》杜甫古诗鉴赏

      无论在学*、工作或是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琴台》杜甫古诗鉴赏,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琴台》杜甫唐诗鉴赏,

      茂陵多病后,

      尚爱卓文君。

      酒肆人间世,

      琴台日暮云。

      野花留宝靥,

      蔓草见罗裙。

      归凤求凰意,

      寥寥不复闻。

      译文翻译

      司马相如年老体衰时,依然像当初一样爱恋卓文君,二人的感情丝毫没有减弱。

      司马相如家中贫寒,生活窘迫,于是他们便开酒舍维持生计。我在琴台之上徘徊,远望碧空白云。心中欣羡万分!

      看到琴台旁的一丛野花,我觉得它就像卓文君当年的笑容;一丛丛碧绿的蔓草,就如同卓文君当年所穿的碧罗裙。

      司马相如追求卓文君的千古奇事,后来几乎闻所未闻了。

      注释解释

      琴台:汉司马相如抚琴挑逗卓文君的地方,地在成都城外浣花溪畔。

      茂陵:司马相如病退后,居茂陵,这里代指司马相如。多病:司马相如有消渴病,即糖尿病。

      卓文君:汉才女,与司马相如相爱。

      酒肆(sì):卖酒店铺。

      宝靥(yè):妇女颊上所涂的'妆饰物,又唐时妇女多贴花细于面,谓之靥饰。这里指笑容、笑脸。

      蔓(màn)草:蔓生野草。罗裙:丝罗制的裙子,多泛指妇女衣裙。

      凤凰:*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雄为凤,雌为凰。

      创作背景

      这首诗约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是杜甫晚年在成都凭吊司马相如遗迹琴台之作。

      杜甫诗鉴赏

      此诗是杜甫晚年在成都凭吊司马相如遗迹——琴台时所作。

      “茂陵多病后,尚爱卓文君”,起句凌空而下,从相如与文君的晚年生活下笔,写他俩始终不渝的真挚爱情。司马相如晚年退居茂陵,诗人以地名指代相如。这两句是说,司马相如虽已年老多病,对文君仍然怀着热烈的爱。短短二句,如仇兆鳌说:“病后犹爱,言钟情之至。”(《杜诗详注》)还有人评论说:

      “言茂陵多病后,尚爱文君,其文采风流,固足以传闻后世矣。”(《杜诗直解》)诗的起笔不同寻常,以相如、文君晚年的相爱益深,暗点他们当年琴心相结的爱情的美好。

      “酒肆人间世”一句,笔锋陡转,从相如、文君的晚年生活,回溯到他俩的年轻时代。司马相如因爱慕蜀地富人卓王孙孀居的女儿文君,在琴台上奏《凤求凰》,文君为琴音所动,夜奔相如。此事遭到卓王孙的竭力反对,不给他们任何嫁妆和财礼,但两人决不屈服。相如家徒四壁,生活困窘,两人就开了个酒店,以卖酒为生。“文君当垆,相如身自著犊鼻裈(即围裙,形如犊鼻),与庸保杂作,涤器于市中”(《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一个文弱书生,一个富户千金,竟以“酒肆”来表示对世俗礼法的蔑视,在当时社会条件下,是要有很大的勇气的。诗人对此表示了赞赏。“琴台日暮云”句,则又回到诗人远眺之所见。“日暮云”化用江淹诗“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语,感慨今日空见琴台,文君安在?引出下联对“野花”、“蔓草”的联翩浮想。这一联,诗人选择了“酒肆”、“琴台”这两个富有代表性的事物,既体现了相如那种倜傥超尘的性格,又表现出他与文君爱情的执着。前四句诗,在大开大阖、陡起陡转的叙写中,从晚年回溯到年轻时代,从追怀古迹到心中思慕,纵横驰聘,而又紧密联系,情景俱出,而又神思邈邈。

      “野花留宝靥,蔓草见罗裙”两句,刻划文君光彩照人的形象。相如的神彩则伴随文君的出现而不写自见。两句是从“琴台日暮云”的抬头仰望而回到眼前之景:看到琴台旁一丛丛美丽的野花,使诗人联想到它仿佛是文君当年脸颊上的笑靥;一丛丛嫩绿的蔓草,仿佛是文君昔日所着的碧罗裙。这一联是写由眼前景引起的诗人眼中的幻象。这种联想,既有真实感,又富有浪漫气息,宛似满面花般笑靥,身着碧草色罗裙就在眼前。

      结句“归凤求凰意,寥寥不复闻”,明快有力地点明全诗主题。这两句是说,相如、文君反抗世俗礼法,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后来几乎是无人继起了。

      诗人在凭吊琴台时,其思想感情也是与相如的《琴歌》紧紧相连的。《琴歌》中唱道:“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颉颉颃颃兮共翱翔。”正因为诗人深深地了解相如与文君,才能发出这种千古知音的慨叹。在此一则是说琴声已不可再得而闻;一则是感叹后世知音之少。因此,《琴歌》中所含之意,在诗人眼中决不是一般后世轻薄之士慕羡风流,而是“颉颉颃颃兮共翱翔”的那种值得千古传诵的真情至爱。

    [阅读全文]...

2022-05-04 05:46:54
  • 《蜀相》杜甫古诗鉴赏

  • 杜甫
  • 《蜀相》杜甫古诗鉴赏

      语文课本中有很多经典的文学作品,在学*课文的过程中必须认真进行阅读,这样才能提高阅读水*,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蜀相》杜甫古诗鉴赏,欢迎阅读参考!

      《蜀相》杜甫唐诗鉴赏,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诗鉴赏

      上元元年(760)春,诗人由秦州漂泊到成都,耕读浣花溪畔。成都是当年蜀汉建都的地方,城西北有诸葛亮庙,称*。诗人寻幽凭吊,写下这首七律《蜀相》,抒发对这位伟大政治家的才智品德的崇敬和功业未遂的感慨。全诗熔情、景、议于一炉,既有对历史的评说,又有现实的寓托,在历代咏赞诸葛亮的诗篇中,堪称绝唱。

      古典诗歌中常以问答起句,突出感情的起伏不*。

      这首诗的首联也是如此。“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一问一答,一开始就形成浓重的感情氛围,笼罩全篇。上句“丞相祠堂”直切题意,语意亲切而又饱含崇敬。“何处寻”,不疑而问,加强语势,并非到哪里去寻找的意思。诸葛亮在历史上颇受人民爱戴,尤其在四川成都,祭祀他的庙宇很容易找到。

      “寻”字之妙在于它刻画出诗人那追慕先贤的执著感情和虔诚造谒的悠悠我思。下句“锦官城外柏森森”,指出诗人凭吊的是成都郊外的*。这里柏树成荫,高大茂密,呈现出一派静谧肃穆的气氛。柏树生命长久,常年不凋,高大挺拔,有象征意义,常被用作祠庙中的观赏树木。作者抓住*的这一景物,展现出柏树那伟岸、葱郁、苍劲、朴质的形象特征,使人联想到诸葛亮的精神,不禁肃然起敬。

      接着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茵茵春草,铺展到石阶之下,映现出一片绿色;只只黄莺,在林叶之间穿行,发出宛转清脆的叫声。第二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所描绘的这些景物,色彩鲜明,音韵浏亮,静动相衬,恬淡自然,无限美妙地表现出*内那春意盎然的景象。然而,自然界的春天来了,祖国中兴的希望又在哪里呢?想到这里,不免又产生了一种哀愁怅惆的感觉,因此说是“自春色”、“空好音”。“自”和“空”互文,刻画出一种静态和静境。

      诗人将自己的主观情意渗进了客观景物之中,使景中生意,把自己内心的忧伤从景物描写中传达出来,反映出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

      透过这种爱国思想的折射,诗人眼中的诸葛亮形象就更加光彩照人。“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第三联浓墨重彩,高度概括了诸葛亮的一生。

      上句写出山之前,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隆中对策,指出诸葛亮在当时就能预见魏蜀吴鼎足三分的`政治形势,并为刘备制定了一整套统一国家之策,足见其济世雄才。下句写出山之后,诸葛亮辅助刘备开创蜀汉,匡扶刘禅,颂扬他为国呕心沥血的耿耿忠心。两句十四个字,将人们带到战乱不已的三国时代,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刻划出一位忠君爱国、济世扶危的贤相形象。怀古为了伤今。此时,安史之乱尚未*定,国家分崩离析,人民流离失所,使诗人忧心如焚。他渴望能有忠臣贤相匡扶社稷,整顿乾坤,恢复国家的和*统一。正是这种忧国思想凝聚成诗人对诸葛亮的敬慕之情;在这一历史人物身上,诗人寄托自己对国家命运的美好憧憬。

      诗的最后一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咏叹了诸葛亮病死军中功业未成的历史不幸。

      诸葛亮赍志以殁的悲剧性结局无疑又是一曲生命的赞歌,他以行动实践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誓言,使这位古代杰出政治家的精神境界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产生使人奋发兴起的力量。

      总的说来,这首诗分两部分,前四句凭吊丞相祠堂,从景物描写中感怀现实,透露出诗人忧国忧民之心;后四句咏叹丞相才德,从历史追忆中缅怀先贤,又蕴含着诗人对祖国命运的许多期盼与憧憬。全诗蕴藉深厚,寄托遥深,造成深沉悲凉的意境。在艺术表现上,设问自答,以实写虚,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结构起承转合、层次波澜,又有炼字琢句、音调和谐的语言魅力,使人一唱三叹,余味不绝。称杜诗“沉郁顿挫”,《蜀相》就是典型代表。

      绝句杜甫古诗词鉴赏

      原文: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

      两只黄鹂在柳枝上鸣叫,

      一行白鹭在天空中飞翔。

      窗口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

      门口停泊着从东吴万里迢迢开来的船只。

      注释

      西岭:西岭雪山。

      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泊:停泊。

      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

      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

      “绝句”是诗的名称,并不直接表示诗的内容。这种形式便于用来写一景一物,抒发作者一瞬间的感受。诗人偶有所见,触发了内心的激情,信手把诗人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一时不去拟题,便用诗的格律“绝句”作为题目。杜甫用这一形式写了一组诗,共四首,用“绝句”为总题。《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是其中的一首。 诗歌以自然美景,透一种清新轻松的情调氛围。前两句,以“黄”衬“翠”,以“白”衬“青”,色彩鲜明,更托出早春的生机初发的气息。首句写黄鹂居柳上而鸣,与下句写白鹭飞翔上天,空间开阔了不少,由下而上,由*而远。“窗含西岭千秋雪”上两句已点明,当时正是早春之际,冬季的秋雪欲融未融,这就给读者一种湿润的感受。末句更进一步写出了杜甫当时的复杂心情——说船来自“东吴”,此句表战乱*定,交通恢复,诗人睹物生情,想念故乡。

      杜甫的爱国诗句

      1、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2、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五》古代伤感的爱情诗句

      1、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2、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生未展眉。

      3、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

      4、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5、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7、*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阅读全文]...

2022-05-17 19:57:50
  • 杜甫的古诗大全最短的(杜甫的古诗大全赏析)

  • 杜甫
  • 对于世道,想必大家都很有感触,尤其是中年之人,大家在社会上已经摸爬滚打十几年,对于社会上的种种现实也是深有体会,对于真正的朋友也是寥寥无几。

    真正的朋友是什么样的呢?基本不会是我们在酒桌上认识的那些人,或者业务认识的那些人,那些人或许可以被称之为朋友,但是却绝对不是走心的朋友。闲来无事时可大家可以聚在一起吃喝玩乐,但是真当你遇到什么事情的时候,最先不见人影的往往也是他们,甚至有的人还可能会推你一把落井下石,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真正的人生,没经历过的人真的没有办法去想象这种感受有多无助和难过。

    而且不光我们会有这样的感受,其实古代的诗人们也同样如此,大家也都知道,古代的诗人们一心都想要谋求仕途,但是仕途之路却并不顺利,也有各种勾心斗角,自然经常会经历起起伏伏,所以他们自然也是见到了很多的世态炎凉。当有了种种经历之后,他们对于人生对于朋友也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识,所以他们也写下了许多作品来告诫*。

    唐代诗人杜甫大家都非常熟悉,虽然在他儿时家境尚且还算不错,可是随着逐渐落败,他的生活也开始变得越发困难起来,再加上仕途上的不顺,生活的就更加艰辛,甚至自己妻子、儿子都没有正经的住所,还有一个儿子被饿死,可谓异常凄惨。

    官场是最能见到人情冷暖的,杜甫一生中被人排挤过,也被朋友真心相待的帮助过,所以他对此有着更加深刻的认知,想到的也要更加深刻,特别是他的这一首诗,更是将人情冷暖写到了极致。

    《贫交行》

    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

    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

    这首诗大家一定都非常熟悉,尤其是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更是常被后世人引用。在这首诗中,杜甫非常直白地剖开表面,将问题写的犀利又深刻,在你没钱的时候,你身边什么也不会有,也这就是*裸的人生,这也是为什么人们都渴望成功的原因,只有这样才能够让自己有价值,不会被别人瞧不起。

    想来杜甫在写这首诗的时候,一定是也被许多人冷眼相待过,不然他不会有这般深刻的认知。而我们在读到这首诗的时候,也会透过诗文感受到世间的那种人情淡薄之感,也就难免会让人感到胆颤心惊。虽然诗文并不长,可就是这短短的4句,却为我们揭露了一个最为真实的不加掩饰的世界。

    在这首诗的前两句中,诗人说这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如同那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一般反复无常,当你春光得意时,身边就会顷刻间围满了人,可你若是失势,这些人也会在转瞬就消失不见,弃你而去,更为可笑的是如今的现实明明是这样不堪,可是人们聚在一起还是纷纷谈交友之道,实在是可笑至极。其实我们也能看出,这些所谓的友情交情,不过就是势力之交,根本不是真正的友谊。

    接下来在这首诗的后两句中,诗人则是引用了鲍叔牙与管仲的典故,管仲很贫穷,但是鲍叔牙却并没有任何瞧不起他,而且就算管仲多次欺骗于他,他也不计前嫌,甚至还向齐桓公举荐了管仲。而在这里诗人之所以引用这个典故,其实就是为了与当时的黑暗社会现象形成一个非常鲜明的对比,以表达对当时现状的批判。所以最后一句话其实也饱含了诗人对真正友情的一种渴望。

    其实在杜甫一生中,冷落杜甫的人不少,但帮助杜甫的人、真正与杜甫交心的人还是蛮多的,比如当时杜甫未成名,李白就与他交好,晚年杜甫在四川的时候,高适、严武等人也是尽力帮助与他。所以最后诗人还是想告诉我们,真正的友情、真正的朋友还是存在的,只是不要掺杂那么多利益进来吧。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但愿大家在人生之路上都能收获属于自己真正的朋友,其实肝胆相照的挚友两三足矣!

    诗词离不开特定的历史环境,如果你一直痴迷学*诗词,却对诗人、词人的历史背景一无所知,那就相当于隔靴搔痒了。尤其是对于学生而言,学诗词就必须去了解背后历史背景,这样才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这一套书籍,特别适合6-10岁的小朋友小学生,告别对唐诗宋词单纯的死记硬背,通过诗词学历史,通过历史读诗词吧!

    [阅读全文]...

2022-01-01 17:45:22
杜甫写的关于猫的古诗 - 句子
杜甫写的关于猫的古诗 - 语录
杜甫写的关于猫的古诗 - 说说
杜甫写的关于猫的古诗 - 名言
杜甫写的关于猫的古诗 - 诗词
杜甫写的关于猫的古诗 - 祝福
杜甫写的关于猫的古诗 - 心语